初步设计方案评审意见范文

时间:2024-03-26 17:48:30

初步设计方案评审意见

初步设计方案评审意见篇1

第一条为加强国省道等新、改建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设计文件的审查管理,保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设计变更文件的编制质量,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设计文件审查是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对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公路工程基本建设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建设各方必须严格执行。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新建和改建的国省道(不含高速公路)、单独立项的高速公路连接线以及其他特殊公路项目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工可”报告)和设计文件审查。其他公路工程项目可参照执行。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的“工可”报告评审,是指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与规范及公路建设规划等,对“工可”报告提出的交通量预测分析、路线走向、建设规模、技术标准、强制性条款、设计方案比选、经济评价、工程数量、土地利用、投资估算及筹资方案和图表资料等内容进行评审。

本办法所指的设计文件审查,包括初步设计文件审查、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和设计变更文件审查。

初步设计文件审查,是指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与规范、“工可”报告批复文件等对初步设计的建设规模、技术标准、强制性条款、工程方案、构造物方案、工程数量、概算、工程地质等基础资料及工程对沿线设施的影响等进行审查。

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是指项目业主(建设单位)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与规范,对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强制性条款、技术规范和规程、结构安全性、经济合理性、实施可行性等内容,基础资料完整性及初步设计文件批复意见执行情况等进行审查。

设计变更文件审查是指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或项目业主(建设单位)对设计变更的原因、标准、设计方案、概算等进行审查。

第五条省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列入交通部及省交通基本建设计划项目的“工可”报告和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工作。

第六条“工可”报告和设计文件审查需提交以下资料:

(一)有关部门对上一个基本建设环节的批准文件及附件;

(二)工程勘察报告;

(三)全套报告或设计文件(审查部门要求提供的计算资料);

(四)设计阶段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设计招标后签订的设计合同;

(五)审查需要提供的其他资料。

第七条“工可”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审查分为符合性审查和技术性审查。符合性审查通过后,方可进行技术性审查。

(一)符合性审查是指依据国家、交通部和我省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等对“工可”报告、初步设计文件中的有关符合性内容进行审查。符合性审查由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直接审查。

(二)技术性审查是指依据有关专业设计规范、规程等技术标准对“工可”报告和设计文件中技术性内容进行审查。技术性审查由省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或商发改部门联合)组织进行。

第八条“工可”报告和设计文件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等级和业务许可范围的单位编制,一般应有两个或以上同等深度的工程方案进行比选。

第二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与管理

第九条“工可”报告审查主要程序:

(一)项目业主(建设单位)检查。“工可”报告编制后,项目业主(建设单位)应根据基本建设程序和合同要求,对“工可”报告进行检查,并将符合要求的“工可”报告按项目隶属关系报市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初审。

(二)市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初审。市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将经初审符合要求的“工可”报告,以请示文件的形式报省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并附初审意见。

(三)省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符合性审查。“工可”报告通过符合性审查的,进入技术性审查阶段;未通过符合性审查的,退回市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

(四)省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或商发改部门联合组织)技术性审查,形成“工可”报告评审专家组意见。

(五)“工可”报告编制单位根据评审意见修改完善“工可”报告后,提交省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条“工可”报告符合性审查的主要内容包括:编制单位承担的工程是否在其资质等级和业务许可范围内;“工可”报告的签署是否符合规定;有关的审批手续是否齐全;规模和标准是否与规划相符;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国家环境保护(饮用水源保护、风景名胜保护等)、国防军事、水土保持、文物保护、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等规定。

第十一条“工可”报告技术性审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工可”报告内容是否齐全,编制深度是否达到编制要求。

(二)“工可”方案是否符合公路建设规划、路网规划等。

(三)项目建设是否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否符合当地城市建设规划、旅游区、风景名胜保护等的规划。

(四)交通量的分析与预测是否采用相关公路历史交通量调查资料(连续10年或以上)或是否补充“OD”调查,采用的最近年国民经济及交通量数据是否考虑周围路网(包括项目影响区高速公路、国省道等干线公路、铁路、航道等)分流影响,是否按项目分等级、分路段及不同路基宽度提供分段预测的交通量数据等。

(五)研究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技术标准、规范;“工可”推荐方案是否符合安全、经济、实用、美观、节约用地的原则,是否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等国家和省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总体布局是否技术可行、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各专业方案内容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工程量计算是否准确,“工可”报告是否提出两个或以上的工程方案进行比选,深度是否达到要求。

(六)建设条件是否真实可靠、选择的建设方案是否可行。跨海湾、大江、大河、水库等建设桥梁的,是否提供符合要求的水深及地质调查,长大隧道、地质条件差、高边坡、地质灾害隐患的是否提供地质调查资料等。

(七)投资估算编制是否客观、全面、准确,选用的费率及材料单价是否合理,资金筹措方案是否合理可行。

(八)所选用的经济评价参数是否合理,选用的经济评价技术指标是否符合要求,是否采用最不利条件进行评价分析,结论是否科学、正确。

第十二条一级公路或技术复杂的重要工程项目,项目业主(建设单位)应在技术性审查前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咨询单位出具“工可”报告咨询意见。

第十三条技术性审查(会议审查)的一般程序:

(一)“工可”报告编制单位向大会介绍报告编制情况,详细介绍路线走向、工程规模、技术标准、主要工程方案、比选及推荐方案、投资估算、经济评价、存在的问题和拟采取的措施建议等主要内容。

(二)项目业主(建设单位)根据需要组织参加会议人员对项目的一些关键位置、路线走向等进行实地踏勘。

(三)进行过“工可”报告咨询的项目,咨询单位应汇报初审报告;编制单位对初审报告中主要内容进行答复,并提交会议讨论。

(四)大会讨论,并形成会议审查专家组意见或会议纪要。

第十四条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对修改后的“工可”报告的主要内容、下阶段建议和投资估算作出批复或上报有关部门审批。

第十五条项目业主(建设单位)和编制单位应根据批准的“工可”报告和估算,结合评审意见,开展初步设计和各项建设准备工作。

“工可”报告未经批复,不得进行初步设计。

第十六条批复后的“工可”报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需进行“工可”调整,并应按“工可”报告审查程序重新报批:

(一)公路技术等级等主要技术指标有变化的;

(二)公路里程长度变化达到总里程的10%及以上的;

(三)公路起、终点发生变化的;

(四)其他与“工可”批复文件有较大出入的。

第三章初步设计审查与管理

第十七条初步设计文件编制的深度和内容应符合《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规定,初步设计总概算不得超出“工可”批准估算的10%,否则应重新报批“工可”报告或修改初步设计文件。

第十八条初步设计审查主要程序:

(一)项目业主(建设单位)应根据公路工程基本建设程序和合同要求,对编制的初步设计文件进行检查,并将符合要求的初步设计文件,按项目隶属关系报市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初审。

(二)市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将初审符合要求的初步设计,以请示文件的形式报省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并附初审意见。

(三)省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对初步设计文件进行符合性审查,通过符合性审查的初步设计,进入技术性审查阶段;未通过符合性审查的初步设计,退回市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

(四)省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或商发改部门联合)组织技术性审查,形成初步设计审查专家组意见或会议纪要。

(五)设计单位根据审查意见修改补充完善初步设计文件,提交省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九条初步设计文件符合性审查的主要内容包括:设计单位承担的工程是否在其资质等级和业务许可范围内;设计文件的签署是否符合规定;有关的审批手续是否齐全;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文物保护、土地使用等规定。

第二十条初步设计技术性审查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初步设计内容是否齐全,编制深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二)技术标准与建设规模是否符合“工可”报告批复要求;

(三)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款及技术标准、规范,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安全、经济、实用、美观、节约用地的原则,总体布局是否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各专业设计内容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工程量统计是否准确,方案的比选深度是否达到要求;

(四)概算编制是否客观、全面、正确、合理;

(五)工程地质等基础资料是否满足要求等。

第二十一条一级公路或技术复杂的重要工程项目,项目业主(建设单位)应在审查前委托有相应资质的设计或咨询单位出具初步设计文件初审报告。

第二十二条技术性审查(会议审查)的主要程序:

(一)设计单位介绍设计情况,内容应包括:路线走向、工程规模、技术标准、工可报告批复执行情况、各篇章的设计方案、各个工程比选方案及推荐方案、概算等主要设计内容以及存在的问题、拟采取的措施等;

(二)项目业主(建设单位)应组织参加会议人员对项目的一些关键位置、路线走向等进行实地踏勘;

(三)进行过设计咨询的项目,咨询单位应汇报初审报告;设计单位应对初审报告中的主要内容进行答复,并提交会议讨论;

(四)大会讨论,并形成会议审查专家组意见或会议纪要。

第二十三条省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对补充完善后的初步设计文件的主要内容、建议和总概算作出批复或上报有关部门审批。

第二十四条初步设计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

经批准的初步设计是进行施工图设计的主要依据,经批准的总概算是控制工程造价、编制年度基建投资计划的依据。

第二十五条项目业主(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应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开展施工图设计和各项建设准备工作。

第四章施工图设计审查与管理

第二十六条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实行咨询审查和会议(专家)审查的“双审”制度。

(一)咨询审查。项目业主(建设单位)委托有相应工程咨询或设计资质的单位,对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咨询审查,并出具咨询审查报告。

(二)会议(专家)审查。项目业主(建设单位)组织有关专家和部门召开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会议,根据咨询单位提出的设计咨询审查报告,对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审查,形成施工图审查意见,报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对一些相对较简单的项目,可由项目业主(建设单位)直接组织专家和有关部门进行会议审查。

第二十七条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主要程序:

(一)项目业主(建设单位)委托有相应工程咨询或设计资质的单位,对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咨询审查,并出具咨询审查报告。

(二)项目业主(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与咨询单位对咨询审查报告中提出的内容进行沟通,分别形成施工图送审稿和咨询审查报告并及时组织召开审查会。审查意见形成后,设计单位应根据审查意见修改完善施工图文件。

(三)项目业主(建设单位)按照项目管理隶属关系,将完善后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及审查意见报市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初审。

(四)市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将初审符合要求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及审查意见,报省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五)省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应自收到完整齐备的申请资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批复。

第二十八条咨询审查报告中应包含以下内容:

(一)勘察设计单位资质和从业个人资格是否与所勘察、设计工程的规模、技术等要求相符合。

(二)是否按照经批准的工程初步设计文件进行施工图设计。

(三)是否符合公路工程强制性标准、有关技术规范和规程要求。

(四)施工图设计文件是否齐全,是否达到规定的技术深度要求。

(五)对施工图设计文件的总体评价以及路线、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交叉工程、安全设施等内容的评价;提出的优化、修改意见和图表。

(六)对于技术复杂的大型结构工程,咨询单位应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结构计算书详细复核、计算后提出复核报告。

(七)主审人对各部分审查意见的归纳整理,以及提出的综合审查意见、结论和建议。

第二十九条会议(专家)审查的主要程序:

(一)设计单位介绍设计情况,内容包括:路线走向、工程规模、“工可”报告及初步设计批复执行情况;工程强制性技术标准、有关技术规范的执行情况;对初步设计文件所作的局部修改、调整内容;环评、水保等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咨询审查报告中提出意见的答复等。

(二)咨询单位介绍咨询审查情况,内容包括:项目咨询审查的概括;对施工图设计文件执行初步设计批复的情况进行评价,对采用的有关标准、规范进行评价;分项对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评价,对施工图设计文件中不合理内容提出修改意见;对结构物安全性的验算结果;与设计单位就有关内容协商、交流的结果;结论和建议等。

(三)大会讨论,并形成会议审查专家组意见或会议纪要。

第三十条设计单位根据审查意见和咨询审查意见,修改完善施工图设计文件,报市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初审,并由市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将审查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及初审意见,以请示文件的形式报省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报送时,应提交下列资料:

(一)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批准文件、会议审查意见;

(二)有关环评、水保等专项批复文件;

(三)工程地质详勘报告;

(四)根据审查意见修改完善后的施工图设计文件;

(五)咨询、设计单位提供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咨询报告;

(六)省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需要提供的其它资料。

第三十一条省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对修改完善后的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审批。审查不合格的,应将不合格内容告知项目业主(建设单位),由项目业主(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修改后,重新办理报批。

第三十二条施工图设计文件未经审查批复或施工图设计文件未经批准的项目,其施工图不准使用。

第五章设计变更审查与管理

第三十三条本办法所称设计变更,是指自工程项目施工图设计批准之日起至通过竣工验收正式交付使用之日止,对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或施工图设计文件所进行的修改、完善和调整等行为。

第三十四条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考虑设计变更:

(一)因自然条件(如水文、地形、地质情况等)与设计文件出入较大的;因施工条件所限,材料规格、品种、质量难以达到设计要求的。

(二)不降低原设计技术标准,而能节省原材料,或者可少占用耕地,并便利施工,缩短工期和节省投资的。

(三)能提高技术标准,减少工程病害,便于采用新技术,提高工程使用年限或者提高服务等级,而不增加投资或者增加较小数量投资的。

(四)由于铁路、水利、工矿、环保、文物以及地方工作等方面不可预见的因素,需要公路变更设计的。

(五)上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对工程提出新的要求。

第三十五条设计变更分为重大设计变更、较大设计变更和一般设计变更。

(一)国省道等新、改建公路工程的设计变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重大设计变更:

1.连续长度2公里以上的路线方案调整;

2.路基宽度、路面结构类型及厚度的调整;

3.特大、大、中桥位、桥型、跨径、净宽、桥梁全长、荷载标准和主要结构的改变;

4.隧道位置、长度、洞口型式的改变;

5.设计变更导致单项工程增减费用超过200万元,累计增减费用超过500万元;

6.超过初步设计批准概算的。

(二)国省道等新、改建公路工程的设计变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较大设计变更:

1.长度小于2公里的路线方案调整;

2.路基不良地质处治方案的改变;

3.小桥位置、座数,2米跨径以上的涵洞、通道座数的调整和增减;

4.防护工程位置、结构、数量的改变;

5.设计变更导致单项工程增减费用超过50万元而少于200万元,累计增减费用不超过500万元。

(三)国省道等新、改建公路工程的一般设计变更是指除重大设计变更和较大设计变更以外的其它设计变更计。

第三十六条国省道等新、改建公路工程的重大设计变更,由项目业主(建设单位)报经市级交通主管部门初审后,报省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或报批;较大设计变更由项目业主(建设单位)报市级交通主管部门审批;一般变更设计由项目业主(建设单位)负责审查批准。

第三十七条设计变更的一般程序:

(一)勘察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以书面形式向项目业主(建设单位)提出设计变更的建议,并应注明变更设计的理由。项目业主(建设单位)也可以直接提出设计变更的建议。

(二)项目业主(建设单位)对设计变更建议及理由进行审查核实。

一般设计变更的建议,由项目业主(建设单位)审查确认后决定是否实施。

较大设计变更的建议,由项目业主(建设单位)审查确认后,向市级交通主管部门提出设计变更的申请,由市级交通主管部门审查批复后,报省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重大设计变更的建议,由项目业主(建设单位)审查论证后,应通过项目所在市交通主管部门,向省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工程设计变更的申请。

(三)省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对重大设计变更申请进行审查。需要专家评审的,应通知项目业主(建设单位),由项目业主(建设单位)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及有关专家对设计变更文件进行经济、技术论证。

第三十八条设计变更申请,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设计变更申请请示,包括拟变更设计的公路项目名称、工程的基本情况、原设计单位、设计变更的类别、变更的主要内容、变更的主要理由等

(二)拟变更项目的原设计文件;

(三)对设计变更申请的调查核实情况、合理性论证情况;

(四)初步技术方案,包括提供用地、安全、经济、耐久、环保等初步资料;

(五)省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要求提交的其他相关勘察设计材料。

第三十九条重大设计变更申请经批准后,项目业主(建设单位)方可组织设计单位编制设计变更文件。报审设计变更文件,应提交以下资料:

(一)设计变更说明(变更原因、主要内容、设计方案、概算等);

(二)设计变更的勘察设计图纸及原设计相应图纸;

(三)工程量、投资变化对照清单和分项概、预算文件;

(四)提供安全、经济、耐久、环保、美观、用地等详细比较资料,如涉及水利、环保、国土等相关部门的有关事宜,应提供这些相关部门的意见。

第四十条项目业主(建设单位)应建立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台账,定期对设计变更情况进行汇总,每半年将汇总情况报市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省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可随时对设计变更情况进行检查。

第四十一条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公路工程设计变更文件时,工程费用按《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办法》核定。

第四十二条由于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等有关单位的过失引起公路工程设计变更并造成损失的,有关单位应当承担相应的费用和相关责任。

第四十三条项目实施过程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修改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文件和突破总概算。经批准的公路工程设计变更,其费用变化纳入决算。未经批准的设计变更,其费用不得纳入决算。

第六章附则

第四十四条咨询、审查单位有关审查人员,如有、、的行为,由审查单位的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五条各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工可”报告、勘察设计的管理,建立健全“工可”报告、勘察、设计的质量监督和事故报告制度,对工程“工可”报告编制、勘察、设计的质量进行监督、检查。省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进行通报。

第四十六条项目如有技术设计阶段,参照初步设计审查部分执行。

初步设计方案评审意见篇2

(1)“项目之外”的程序性初审,送审资料(含相关批复文件等附件)是否齐全等;(2)“项目本身”重点问题的实质性初审,包括设计方案是否存在与相关规划,或批复要求明显不符之处及其原因,送审文件深度是否达到要求,对项目关键问题是否论述清晰等。在选择专家方面,考虑工程可行性研究处于设计前期,又为工程设计中关键的承上启下阶段,因此,需注重宏观与微观层面的综合评估,组合邀请规划发展层面与设计技术层面的专家,提供全方位的、有力的技术指导。

2、项目评估中期

评估中期阶段为开展论证——形成初步意见阶段,是评估工作的核心阶段。工作重点为:对送审项目开展较全面、深入的实质性评估论证,形成总体及各主要专业的初步评估意见。项目负责人尤其应注意采取“主动”的方式,通过前期对项目的了解(必要时可进行现场踏勘)及本阶段的深化研究与交流,对评估工作进行整体、系统、客观地把握,对评估会议讨论方面、讨论重点及评估效果进行引导,尤其对于项目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应形成清晰的主导意见。对于主观判断与专家意见不甚一致或存在困惑之处,应与专家及建设、设计单位等及时探讨求证。这一阶段“项目之外”的程序性问题基本理清,对“项目本身”实质性问题的论证力度显著加强,并与程序性问题结合形成层次清晰的综合性评估意见,其要点包括:建设必要性、项目选址与用地规模、建设内容、规模与标准、建设方案(含总体设计及各主要专业设计)、节能环保、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投资估算、风险性分析等。

3、项目评估反馈

评估反馈阶段为形成初步意见——征求反馈阶段,是评估会后与项目委托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互动沟通的过程。该阶段并非是每个评估项目必需的阶段,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可酌情采用,多适用于存在尚不明确的问题或有特殊要求的项目。通过评估反馈工作,可以进一步对项目的重点、难点或疑点方面进行深入的交流探讨,有利于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促进有关各方达成共识,有效地保证评估意见的准确性与合理性。

4、形成项目评估结论

形成项目评估结论阶段为完成反馈沟通——出具正式评估报告阶段,该阶段对项目评估具体意见和结论进行明确,形成完整的正式项目评估报告,提交给项目委托单位,代表项目评估主体工作的完成。

5、项目评估后续

项目评估后续阶段为出具正式评估报告之后的跟踪回访——后评估阶段,是评估工作的延续阶段,对于了解评估成效、积累评估经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开展该阶段工作,对于重大项目及复杂项目尤其值得开展。对于建筑工程可行性研究项目,其评估后续工作主要关注以下方面:项目的后续阶段的设计方案是否吸取评估意见,对主要矛盾与技术难点的解决方法,后续审查及批复意见与工程可行性研究评估意见的差异,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的效果,以及业主、使用者的意见与感受等。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可行性研究评估工作中,采用五个阶段评估方式,融合“主动+互动”的工作方法,兼顾程序性与实质性评估,对于有效控制项目评估进度、保障评估质量已产生良好的效果。应该充分挖掘此类项目的评估经验,逐步模式化基本评估过程。由于工程可行性研究涉及面广,具有社会前瞻性和复杂性,适当模式化评估工作并非等同于机械化地运作,针对每一个工程项目的具体评估方法和工作重点,更需要集思广益,灵活调节。为此,项目负责人和项目团队,要不断地加强学习咨询评估业务、交流评估工作体会,总结和积累成功经验,使工程项目评估业务进一步发展,提升水平,保证质量,走向成熟。

初步设计方案评审意见篇3

《__市__镇老镇及镇域建设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已报市审核;《__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____新城__片启动区外控制性详细规划》、《__街道北部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____路以西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已通过专家论证。__镇总体规划修编完成初步成果;__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完成初步成果;____镇藏书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中间成果。

完成__新城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区规划的最终评审,成果报省住建厅审核中。

完成__新城智慧城市规划最终评审工作。

完成__新城沿岸城市设计最终成果并通过专家评审,报市政府审批中。

完成__新城有轨电车线网规划并通过专家论证,报市政府审批中。

完成了__新城水系专项规划专家评审会。

__路综合整治提升工程:完成规划方案设计,并完成__路综合整治一期工程施工图招投标工作。

两山一镇环境整治生态提升工程:完成__湖二期方案的中间成果、上跨__路生态天桥的细化方案以及慢行绿道沿线配套及景观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招投标工作;“两山一镇”南入口修建性详细规划招投标工作正在进行。

完成__自行车公园详细规划及一期服务区详细规划论证;完成__广场方案现场征集群众意见活动,确定中标方案;__会周边环境整治与景观项目设计评选出中标方案。

完成__桥-__湖水环境整治方案以及__桥-__湖一期施工图设计。

完成四馆两中心及周边地区交通研究;完成__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用地研究初步成果;完成__区产业用地发展研究及__区商业服务业规模与布局规划研究初步成果;__色彩研究规划、__控制性详细规划评估、__古村落保护评估已完成初步现场踏勘。

截止6月底,编制完成了__市土地储备地块用地红线和规划条件48份,土地面积__3.1万平方米(约1996亩)。办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32份,选址用地84.8万平方米(约1272亩)。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39份,新批建设用地总面积217.8万平方米(约3267亩),其中新批工业、仓储用地面积为23.2万平方米;其它新批用地面积194.6万平方米。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118件(其中4份市政工程,工程总建筑面积501.9万平方米)。办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181份。办理民用方案104个、工业规划方案审批56份。

为更科学合理地引导城乡空间发展,20__年分局将继续开拓思路,针对各重点板块开展专项规划研究,计划开展《__区商业服务业规模与布局研究》、《__市__区产业用地发展研究》,开展《__镇建筑色彩及形式研究》、《中心城区城市公共空间研究》等。

通过近一年的试行,规划编研中心搭建的规划设计招标平台已成功地完成了__湖-__桥景区详细规划设计、__会周边环境整治设计、__文化中心景观设计等多个高标准的规划设计招标工作。20__年,编研中心将进一步完善规划招标平台及__城市规划建设专家库,引进一批高质量的境内外设计单位参与__规划,提升__规划水平,保障区重点项目规划设计有序推进。

规划管理工作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__省城乡规划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坚持依法行政,努力提高规划管理水平。

同时,在创新服务方式上实施“三个转变”,由“评判式服务”向“策划”转变,由“事中服务”向“事前服务”转变,由“等上门服务”向“找上门服务”转变。改进审批方式,提升审批质量和效率。

一是严格执行“一书两证”核发制度,按规划要求批准各项建设。二是做好建设项目规划方案审查工作,重要地区规划方案须进行专家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大力提高规划方案及建筑设计水平。对拍卖地块的规划技术指标严格把关,保证土地市场的公平公正。三是做好项目放验线及竣工验收工作,保证规划顺利实施。

建设项目规划管理实施公示与听证制度,认真做好建设项目的网上公示和现场公示。认真地收集公示意见,听取群众的合理化建议,对周边居民群众认为有影响的项目予以听证。项目审批更加公开透明,有效地保证了公共利益。

初步设计方案评审意见篇4

这里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和进行项目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管理的经验,着重谈谈如何开展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管理。

项目设计阶段作为建设单位考虑应包括: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要做好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管理,这三个阶段哪一个都不能少。从方案设计开始到施工图设计完成,是一个由浅入深、前后呼应的系统设计过程。

项目方案设计成果的简与繁,装修标准的高与低等都直接影响着项目投资。项目设计完成了,项目投资也就基本确定了。在进入项目招投标及其之后各施工环节,再如何加强投资控制管理也只是杯水车薪。项目投资运用是否科学合理,设计标准与使用需求是否一致,项目建成后是否实用,这些都取决于对项目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管理。

项目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管理具体操作如下:

一、项目方案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管理

1.编制项目设计任务书。

依据发改委审批的项目建设规模及投资限额,建设单位负责编制项目设计任务书。建设单位也可以委托一家有建设咨询资质的咨询单位代为编制项目设计任务书。

项目设计任务书式建设单位对工程项目设计提出的具体要求,其主要内容包括:明确工程项目建设规模、功能需求、建设标准、建筑造型、建筑室内外装修要求以及投资限额等。项目设计任务书在项目整个设计阶段极为重要,因为它是整个设计过程的依据和指导原则。

项目设计任务书是方案设计单位进行方案设计工作的指令性文件,也是编制方案设计文件的主要依据。

但现在有一些工程建设单位往往没有认识到编制项目设计任务书的重要性,在没有项目设计任务书的情况下,为赶进度,急于进行方案设计,自己都不知道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建筑,就开始盲目按照地方政府规划的要求,标新立异的要做标志性建筑(我这里的意思不是说不按照地方规划的要求设计,当然方案不符合地方规划也批复不了,但最起码是要满足项目的基本要求,如果实在不能满足,就应及早放弃,另行选择土地,否则将会有无限的问题)。有了方案后再根据外形来设计内部分区和使用功能划分,对于功能是否好用,设计是否经济,投资是否合理全然不管,为“三超”(即结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概算超估算)埋下隐患。

2.采用邀(招)标方式,开展方案设计竞赛。

有了项目设计任务书后,建设单位可自行或委托招标机构采用邀(招)标方式,组织开展方案设计竞赛。

方案设计竞赛是建设单位通过招标、对比、评选、竞争性谈判等方式,选择工程设计单位的做法。由于设计单位所提供的项目方案设计多数无法进行量化考核,因此我们一般通过两步招标的办法来选择设计单位。第一步,先进行资格预审,可通过建筑市场项目方案设计竞赛招标公告形式,公开进行较大范围的竞赛征询,然后对报名的设计单位的资质、技术力量及是否完成过类似的工程设计进行资格审查,最终挑选3家以上的设计单位进行方案设计并到建筑市场登记备案。第二步,方案设计阶段,要求所设计的方案符合现代社会与时代的观念、具有前赡性与原创性、未来几年内具技术可行性、创造新商机的有效性与可行性等要求,同时特别注意的是设计方案必须符合项目的投资金额。

3.评选设计方案,确定中标设计方案的设计单位。

建设单位负责组织设计方案评选工作。具体可分为:内部评选和外部评选二种形式。

内部评选主要是由建设单位领导和职工相结合,一般采用记名或不记名的投票方式,对不同的设计方案(效果图)进行投票,最后整理方案的得票多少结果,排出设计方案名次顺序。

外部评选主要是由建设单位出面邀请知名专家、同行业或系统内兄弟单位负责人,组成设计方案专家评选小组,针对各个设计方案(效果图)及其有关文件,听取方案设计单位逐一介绍,并解答专家质疑。尔后,专家评选小组分别对各个设计方案进行“打分”(该环节中的一项重要分数是要考虑方案设计是否符合项目投资要求),并提自己对打分最高的方案的修改性建议。最后整理“打分”结果和建议汇总,排设计方案名次顺序。

将内部评选和外部评选结果汇总整理,向建设单位领导汇报,最后排出设计方案最终排序。随后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洽谈合同(在这里本文编者建议关于设计费用应按相关规定计取,可做适当优惠,不建议建设单位一味压低设计费用,否则设计单位的各阶段作品不细致、不交圈等都会给今后的施工阶段工作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特别是对项目投资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建设单位确保设计费用的同时在合同中除了约定工期、范围等常规条款外,要约定建设过程中的设计变更洽商不得超过项目总投资的3~5%(按照项目的投资情况决定),如超过将按比例抵扣设计费用,用此约定来控制设计变更。

对于参加工程方案设计竞赛的所有设计单位来说,一般建设单位都会给未中标的设计单位支付一定的方案设计费用,中标单位就不再支付方案设计费了。

4.中标方案设计单位配合建设单位办理规划审批手续。

设计方案排序第一为中标设计方案(最后需以经规划审批部门审批同意为准)。中标方案设计单位应按建设单位和专家评选组对方案的建议进行完善修改。修改完善后,方案设计单位应积极主动地配合建设单位到上级主管单位汇报中标方案并做相应调整、修改;还要配合建设单位向政府有关规划审批部门申报并办理规划审批相关手续。

这里需特别说明:报送到规划审批部门办理规划审批一般要求报送三个方案。审批实践告诉我们:审批很难一次通过。有时往往要反复修改多次,修改一次报批一次,时间跨度拉得很长。建设单位报送的三个方案尽管有先后排序,但一定要都是可实施的方案。因为排序第一的方案建设单位认可,规划审批部门从全局考虑,他们认为排序第二或第三的方案更为合适。在此,建设单位和最后确定中标的方案设计单位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建设单位只能在方案设计通过审批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设计工作。

二、项目初步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管理

1.重申项目建设规模及投资限额。

在初步设计阶段开始时,建设单位要向设计单位再次明确项目的建设规模和投资限额,明确交待国家的投资该如何花,做到精细化管理。以前的项目经常是先立项,到初步设计时再重新考虑项目投资,批复也是以初步设计批复投资为准。但随着现在发改委对项目管理的不断深入,各部门对项目初步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非常之严格,凡是初步设计时建筑面积和投资限额超过立项(估算)批复5%的项目都不予以批准,均要求重新进行初步设计。所以这一阶段必须严格依照立项的批复再次向设计单位重申项目建设规模和投资限额。

2.审查设计单位提供的项目初步设计原则。认真研讨“限额设计”指标分解。

在初步设计阶段设计单位有责任有义务向建设单位提供本项目各专业设计原则、设计说明和“限额设计”指标分解。提供两个(至少)及以上的设计方案和对应报价。

建设单位聘请有关专家对设计单位提供的项目初步设计原则和“限额设计”指标分解值,进行充分论证,并提出指导性修改意见。

在这个阶段,各个专业为了达到“限额设计”分解指标的要求,同时能满足规范,提出不同的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对于项目投资的差别和影响是相当大的。例如,结构专业,针对同等地耐力,地上地下楼层数也同等的条件下,基础底板选用厚板还是选用梁板型式,两者结构型式的造价差别是很大的。但这些建设单位是无法把控的。所以经常是设计单位为了赶进度,满足建设单位的“要求”,多采取设计较简化、较保守的习惯做法,结果让建设单位不明不白地花了很多“冤枉钱”。

3.审查设计单位提供的项目初步设计文件(含项目概算)。

设计单位一般需要2-3个月的设计周期,完成初步设计和概算编制。此时,建设单位一定要保证时间并配合设计单位完成设计工作,不要“老催”和干扰他们的工作(所谓干扰就是指不停的修改方案等做法)。

建设单位取得初步设计文件后,不要急于向主管部门上报。要精心组织并完成好以下两项工作:

第一项工作是组织一个技术论证会,聘请有设计经验的专家认真审查:初步设计文件的深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初步设计文件和初步设计原则是否相对应、审查初步设计概算和限额设计的目标分解值是否超过。如发现有不当之处,应请设计单位的设计负责人进行答疑或修改。

第一项工作如果都对应完成了,第二项工作才能开始,即进入规划、市政、园林、交通、人防等各部门的申报程序。

依据国标对初步设计文件深度要求,结合建筑业深化改革需要,本文作者建议:建筑专业的初步设计文件深度应能达到可以满足施工招标的要求;结构专业所有梁、柱、板有断面尺寸,有配筋;水、暖、电气专业均要有系统布置图。我们目前的初步设计文件深度较多数只能足报批要求,还达不到招标图的深度要求,有的相差甚至更大。作为今后的发展方向,建筑业对外开放,同国际接轨的做法---用初步设计文件进行招标,施工图设计由中标的施工单位负责深化完成。施工图纸是否符合招标用的初步设计文件,由承担项目初步设计的设计单位负责监督审查。建设单位只负责投资控制和协调有关部门间的关系,以保证工程顺利实施。

4.必须符合发改委审批的项目建设规模及投资限额。

作为国家投资或国家投资占控股的建设项目,在项目初步设计文件出来后,建设单位必须重点审查经过初步设计完成的“项目”是否符合发改委当初立项批复的建设规模和投资限额,如有不符合批复的建设规模或投资限额的部分,建设单位有责任提请设计单位解答或修改。建设单位若同意设计单位意见,建设单位则应及时上报项目审批部门申请修改建设规模或追加建设投资。绝对不能再做“先斩后奏”的“钓鱼工程”。

三、项目施工图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管理

1.审查设计单位提供的项目施工图设计原则。

设计单位在项目施工图设计之前,一定要认真细化并完善初步设计阶段的设计原则,编写出项目施工图设计原则。(此项工作应在签订设计合同时,作为专用条款明确下来)

建设单位组织有关专家审查项目施工图设计原则。审点:各专业所述的设计原则与经建设单位论证通过的初步设计原则是否对应。如有不符,应请设计单位做解答或说明。目前,经常发生项目初步设计完成并经审批通过后,设计单位开始进行施工图设计,设计人员往往“随心所欲”地进行工作,把初步设计文件丢弃一边,常出现:各层建筑平面对不上、轴线对不上、标高对不上等等怪事,各专业原确定的初步设计原则,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得不到贯彻。

提醒这一阶段注意的问题是:如果施工图与当初规划、消防等单位批复的不一致时,切记一定要申请变更备案,否则竣工验收时不予验收,还要重新申报。

2.审查设计单位提供的项目施工图设计文件(含项目预算)。

设计单位依照施工图设计原则进行施工图设计,施工图的设计周期依据项目的规模、性质、结构复杂程度等不同因素,设计周期一般为2-4个月。建设单位一定要给足设计单位要求的施工图设计时间,绝不要求设计单位突击赶图。因为一旦施工图设计周期不足,务必会造成设计深度不够,设计不交圈等弊端,将会给今后的施工带来不可估计的施工困难、投资浪费或工期推延。

建设单位收到设计单位提供的全套施工图设计文件后,应即组织有关专家审查项目施工图设计文件(含项目预算)。审点:各专业施工图设计文件深度是否符合要求,施工图设计原则是否得以贯彻,项目预算结果与限额设计投资指标分解是否得以实现等。如发现有不符合的地方,应请设计单位作出解释或修改。

3.委托第三方对项目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规范强条符合性审查。

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必须进行规范强条符合性审查是2001年9月起开始实施的,系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的审查单位,依据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与规范,对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结构安全和强制性标准、规范执行情况等进行的独立审查。属于第三方审查,只负责强制规范的审查,不涉及对项目投资的控制与审查。

4.“限额设计”成果验收。必须符合发改委审批的项目建设规模及投资限额。

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项目投资控制,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必须从“限额设计”开始。何谓“限额设计”,就是要原原本本地按照立项批复和初步设计批复,进行施工图设计。有多少米就做多少饭。限额设计可以从经济性技术指标(如建筑结构钢筋含量、砼含量)和造价指标(单方造价)来实施控制。

初步设计方案评审意见篇5

一、实施范围

市级审批权限以内的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审批。对市级审批权限以上的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的审核,参照本实施意见执行。属备案项目范围的,按照《浙江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暂行办法》执行。

二、审批流程

根据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性质不同,分为纯设备投资技术改造项目、扩建技术改造项目(不征地)、异地迁建技术改造项目(征地)等三种情况。

(一)纯设备投资技术改造项目核准(牵头部门为经贸部门,流程和时限见附件图1)。

经贸部门受理申请人提交的项目申请报告及相关资料后,在3个工作日内出具项目批准文件。涉及环评的技术改造项目,经贸部门在受理后的1个工作日内,抄告环保部门,环保部门必须在3个工作日内出具意见反馈给经贸部门,同时告知申请人在规定时间内办理环评审批手续,经贸部门收到环保部门的反馈意见后的2个工作日内出具项目批准文件。

(二)扩建技术改造项目审批(流程和时限见附件图2)。

扩建技术改造项目审批,参照基本建设项目审批流程,分阶段实施。

1、项目核准阶段(经贸部门牵头)。

(1)经贸部门受理申请人提交的项目申请报告及相关资料后,在1个工作日内开具“联系单”,征求规划建设部门的意见,涉及环评的项目,同时征求环保部门意见。

(2)规划建设、环保等部门必须在5个工作日内出具意见,反馈给经贸部门。

(3)对较复杂项目或对经济社会影响较大的项目,经贸部门可在5个工作日内组织现场联合踏勘,当场作出踏勘意见(形成书面意见),作为项目审批依据。

(4)经贸部门根据相关部门的意见,在2个工作日内出具项目核准文件。

2、规划方案阶段(规划建设部门牵头)。

(1)申请人凭项目核准文件及相关资料向规划建设部门申请规划设计条件。规划建设部门在受理申请后2个工作日内出具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

(2)申请人要委托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作方案设计,并将方案设计文本及相关材料提交给规划建设部门。

(3)规划建设部门受理后,在5个工作日内出具会审纪要,把需修改的内容一次性告知申请人,申请人必须按会审纪要要求修改方案设计文本。

(4)涉及环评的项目,申请人按照环保部门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5)需作初步设计方案的项目,申请人要委托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初步设计方案文本,并及时提交给规划建设部门。规划建设部门在受理初步设计文本及相关材料后,在5个工作日内组织召开联审会议,会审后5个工作日内作出联审会议纪要,把需修改的内容一次性告知申请人。申请人必须在承诺的时间内按联审会议纪要的要求修改初步设计方案文本,再由规划建设部门在3个工作日内作出批复。批复文件要明确施工图设计的要求及相关法律责任,并告知下阶段提交施工图审查及相关审图部门(如消防、防雷等部门)。

3、施工许可阶段(规划建设部门牵头)。

(1)申请人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对施工图进行设计审查,同时送交消防、气象等部门,消防、气象等部门对施工图进行专项审查。施工图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国家技术规范要求的,有关部门和单位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出具审核意见书。

(2)申请人向规划建设部门提交相关材料申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规划建设部门在受理申请人提交的申报材料后5个工作日内(不含公示期5天)出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3)申请人在办理规划许可证和消防审批手续后,向规划建设部门提交相关材料申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规划建设部门受理后,即时发放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

(三)异地迁建技术改造项目审批(流程和时限见附件图3)。

1、项目核准阶段(经贸部门牵头)。

(1)经贸部门在受理申请人提交的项目申请报告及有关申报材料后,在1个工作日内开具“联系单”,征求国土资源、规划建设、环保等部门意见;涉及其他部门的,同时征求其他部门意见;涉及用海项目,按有关规定办理。

(2)国土资源部门必须在5个工作日内出具供地预审意见,规划建设、环保等有关部门必须在5个工作日内出具意见反馈给经贸部门。对较复杂项目或对经济社会影响较大的项目,经贸部门可在5个工作日内组织现场联合踏勘,当场作出踏勘意见(形成书面意见),作为项目审批依据。

(3)经贸部门根据相关部门意见在2个工作日内出具项目核准文件。

2、规划方案阶段(规划建设部门牵头)。

(1)申请人凭项目核准文件向规划建设部门申请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含用地红线图、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规划建设部门受理申请后,必须在2个工作日内出具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含用地红线图、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

(2)申请人凭相关材料向国土资源部门申请用地预审,国土资源部门受理申请后,在5个工作日内出具用地预审意见书。

(3)申请人委托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作方案设计,并将方案设计文本及相关材料提交给规划建设部门。规划建设部门受理后,在5个工作日内出具会审纪要,把需修改的内容一次性告知申请人。申请人必须按会审纪要要求修改方案设计文本。

(4)如需作初步设计方案的,申请人需委托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作初步设计方案,并提交给规划建设部门,规划建设部门受理初步设计方案文本及相关材料后,在5个工作日内组织召开联审会议,会审后在5个工作日内作出联审会议纪要,把需修改的内容一次性告知申请人。申请人必须在承诺的时间内按联审会议纪要的要求修改设计文本,再由规划建设部门在3个工作日内作出批复。

(5)申请人向规划建设部门提交有关材料申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规划建设部门在3个工作日内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涉及环评的项目,申请人按照环保部门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6)申请人凭相关材料,向国土资源部门申请办理用地审批手续。国土资源部门受理申请人提交的申报材料后,必须在5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并报市政府审批。

3、施工许可阶段(规划建设部门牵头)。此阶段的审批程序与扩建技术改造项目审批程序相同。

三、工作要求

(一)专人负责,特事特办,优先办理。

1、各项目审批部门要指定精通业务、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专门负责技术改造项目在本部门内的审批、协调及提供咨询服务,主动指导、帮助建设单位准备审批资料,告知审批过程中的有关情况和问题,主动帮助建设单位办理下一环节的审批事项。

2、对资料齐全条件符合的审批件要优先办理。对核准性的审批事项,如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等,能当场办理的当场给予办理。

3、对资料不齐全而材料主件齐全,其他条件和材料有所欠缺或稍作调整修改不影响审批的,应先予受理。如基本条件符合,申请人承诺在约定时限内补齐材料或修改完毕的,应先予审批,使项目尽快进入下一环节。

(二)充分授权,推行一审一核制。

1、各审批部门主要审批科室要成建制进市行政服务中心,并做到充分授权。窗口负责人要切实负起责任。

2、凡核准性事项由部门领导全权委托窗口负责人签字盖章,直接在窗口办理,实行“一审一核”制,提高即办件比例。对非核准性的许可事项,由专业人员审核,窗口负责人把关,报部门领导审批。各部门必须确定一个科(室)承担单位内的主要审批工作。

(三)一门受理,抄告相关,同步审批,限时办结。

1、牵头部门需征求相关部门审批意见的,要以抄告单(或网上告知)形式并联告知相关审批部门,并移交相关资料。

2、相关部门收到抄告单(或网上告知)后,对其申请的项目及提供的材料进行审查,按有关规定提出具体明确的审批意见。对需要实施联合踏勘的,由牵头部门统一组织,市行政服务中心配合。

3、相关部门对审批项目无论同意与否,必须在规定时限内将意见反馈给牵头部门,逾期没有反馈的,视为同意。

四、审批责任追究

为了加强对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审批的监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市行政审批责任及其追究实施办法》的规定,对有下列行为的,将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一)标准不一,自由裁量权过大。对符合条件的项目不按规定时限作出行政许可,或对不符合条件的项目随意作出许可的。

(二)不实行一次性告知。在受理时没有对申报材料作初步审查,并一次性告知申请人,而直至承诺期限到时,才提出需补全的材料或不符合条件等问题,导致审批时间延误的。

(三)审批程序外置。没有统一受理行政许可申请,实行内部封闭运作,要求申请人先到部门内部有关科(室)或下属事业单位签署意见,然后予以受理的。

(四)在审批过程中吃拿卡要以及接受申请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贿赂的。

(五)不履行法定的行政许可职责,严重侵害行政许可申请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合法权益的。

(六)对重大行政许可事项,,或者严重不负责任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

初步设计方案评审意见篇6

一、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审计

(一)简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任何一个投资项目,总是从机会研究开始的。所谓机会研究是指鉴定投资机会,寻求投资用于哪些方面才能产生最大利益的研究。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对现有自然资源、生产及技术条件、市场情况等进行研究,以寻找投资机会设计投资方案;二是对拟定项目的发展前景和条件进行研究,初步判断项目投资的效果,以决定项目是否具备投资条件。通过机会研究,提出投资设想,出具项目建议书,开始对项目正式的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的内容主要大体可分为三个方面,包括市场研究、技术研究和经济研究。根据1983年国家计委《关于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试行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建设项目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总论(项目背景及研究依据等)、需求预测及拟建规模、建设条件和选址方案、资源状况、技术工艺和设备选型、劳动组织及人员配备、预计效益等。

(二)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审计

1.审计切入点

根据基本建设程序,投资项目在可行性研究之后,如确属可行,应向有关部门申报,待批准后即进入项目设计阶段。这里,对可研报告的批复实际就等于做出了项目决策。因此,审计的切入点应放在可行性研究完成之后、正式批复下达之前,以便为最终的投资决策服务。

2.审计要点

对建设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审计包括两层含义,即审查和评估。

对可研的审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合规性审查,重点审查有无项目建议书、有无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承担可行性研究的单位是否具备相应的资格、研究人员的构成是否满足需要等;二是合理性审查,重点审查可研报告内容和深度是否满足项目建议书的要求、是否能够满足项目审批机关投资决策及编制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是否明确回答项目在经济和技术上的可行性,以及确定的设计方案和估算的投资、成本和利润达到合理的精确度。

对可研的评估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建设的必要性(市场、资源和技术);二是建设条件(原材料、燃料等供应是否落实;资金来源是否可靠;建设地址是否合理;是否有相关环境保护的解决方案;相应的地质水文资料是否清楚);三是经济评估(建设投资估算、成本估算、销售收入和税金估算利润预测、投资回收期估算以及投资方案的比较等);四是技术评估(工艺技术是否先进适用;引进设备是否符合国情;新技术、新设备是否安全可靠等)。

二、初步设计阶段的审计

(一)简介项目初步设计

设计是指在技术和经济上对拟建工程的实施进行全面安排,同时对工程建设进行规划的过程。在我国,一般大中型项目采取两段设计,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初步设计是按照设计任务书要求所作的具体实施方案,是编制技术设计和施工设计、确定工程总造价、制订建设计划的重要依据。

(二)对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的审计

1.审计切入点

初步设计文件按照规定必须报国家或上级有关部门批准。设计文件批准后,不得擅自改动,凡修改涉及初步设计主要内容的,必须报原初设批准部门同意。因此,笔者认为将审计的切入点放在初步设计报批之后、正式批复下达之前是比较合适的。

2.审计要点

初步设计方案评审意见篇7

为进一步理顺和规范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办理程序,促进项目尽早落地开工,特制定本暂行意见。

一、适用范围

市范围内由市级直接办理和审核转报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二、指导原则和工作目的

坚持“一门受理、限时办结、公开公正、廉洁高效”的原则,切实简化办事程序,依法维护投资者权益,规范投资行为,促进市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健康发展。

三、办理程序

(一)项目确立阶段

1.项目受理。市发改委通过设在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专门窗口,统一受理项目申报材料。

实行核准制、备案制的企业投资项目(含外商投资项目),由项目建设单位按有关规定提交申报材料,市发改委窗口工作人员会同相关部门窗口工作人员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符合规定的,出具项目受理通知书;不符合规定的,一次性告知需补充或者修改完善的材料。

政府投资的项目,由建设单位提交项目建议书,市发改委综合平衡并报市政府研究同意后,按规定程序办理。

2.项目初审。市发改委按规定对项目从国家产业政策、投资政策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方面进行审查。符合规定的,市发改委在3个工作日内出具项目前期工作联络函,连同受理材料一并送市规划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等相关部门窗口,同时通知项目单位。市规划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等部门对项目申报材料进行审查,在5个工作日内分别出具规划选址用地、土地预审、环评初审等书面意见,反馈至市发改委窗口。项目同时涉及市安监局、水利局等部门的,参照上述程序办理。不符合规定的项目,市发改委在3个工作日内出具不予批复、核准、备案的通知,并书面说明理由。

3.项目批复、核准、备案。市发改委综合各有关部门的初审意见,对符合规定的项目,在2个工作日内出具项目批复、核准、备案文件或转报上级发展改革部门;对不符合规定的项目,在2个工作日内下达不予批准、核准、备案的通知并书面说明理由。

对按有关规定需进行咨询评估的项目,以及可能对公众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项目,由市发改委委托有资质的咨询机构进行咨询评估或征求公众意见,建设单位根据咨询评估和征求公众意见的情况对申报材料进行修改完善后,市发改委在2个工作日内出具项目批复、核准、备案文件或转报上级发展改革部门。

4.环评审批手续。市环保局在进行初审的同时,进入环评审批程序,按照填写环境影响评价登记表、报告表和报告书3种情况,分别在3个、7个和15个工作日内出具环评批复文件,发项目单位并抄送市发改委。

5.提交市城市建设项目审批小组研究的项目。城市规划敏感区(具体范围由市有关部门界定)内的项目,可暂不提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市发改委窗口受理、有关部门出具初审意见,并由市发改委提报市城市建设项目审批小组研究同意后,项目单位再提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市发改委按规定时限办理有关手续。

对项目初审阶段部门意见不一致,但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大促进作用的项目,由市发改委提出意见报市城市建设项目审批小组研究后按规定办理。

6.其他事项

(1)以公开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项目,市发改委直接办理项目核准文件。

(2)在项目单位现有场地内的改建、扩建项目,市规划局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市发改委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核准、备案或转报手续。

(3)已取得合法项目批复、核准、备案文件的项目,可直接进入开工准备阶段。

(4)高新区范围内的市级直接办理项目,由高新区参照本规定办理。

(二)开工准备阶段

1.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设计要求通知书。项目单位取得项目批复、核准文件或备案证明后,向市规划局申办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设计要求通知书。市规划局在5个工作日内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含建设用地规划通知书),12个工作日内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设计要求通知书。

2.办理用地手续。项目单位在申请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向市国土资源局申请办理用地手续。对不涉及农用地转用和集体建设用地征用的项目,市国土资源局在15个工作日内办理土地权属变更、用地性质变更或土地出让等相关手续。

对涉及农用地转用和集体建设用地征用的项目,市国土资源局在受理材料后20个工作日内(不含组织听证时间),完成勘测地界、权属调查、指界签章、规划调整、耕地占补平衡、拟制建设用地说明书、建设用地开发建设方案、征地方案,在建设单位缴纳有关规费后报市政府审核后转报省政府。

3.详细规划、建筑设计审查。项目单位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设计要求通知书后,组织编制详细规划或建筑设计报市规划局申办建设工程规划设计审查核准意见书(详细规划或建筑设计)。详细规划与建筑设计同时编报的,市规划局在12个工作日内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设计 审查核准意见书(详细规划和建筑设计);仅编报其中1项的,市规划局在8个工作日内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设计审查核准意见书(详细规划或建筑设计)。

4.施工图审查、缴纳规费。项目单位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设计审查核准意见书(详细规划、建筑设计)后,向市行政审批中心施工图联合审查办公室提报施工图设计文件,各联合审查部门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施工图联审,出具相关审查通过文件和城市建设综合配套费、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联络单,项目单位持联络单按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到市建委缴纳城市建设综合配套费、到市人防办缴纳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

5.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项目单位凭联合审查通过的施工图及城市建设综合配套费和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交讫凭证、土地证,向市规划局申办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市规划局在3个工作日内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6.核发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项目单位组织施工、监理招标,凭土地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图审查通过文件、施工、监理合同、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市建筑工程手续通知单等相关材料,向市建委申办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市建委在2个工作日内予以核发。

四、监督和保障措施

(一)实行项目办理情况旬报制度。每旬旬初,市发改委将上一旬项目确立阶段受理情况和各部门办理情况,市规划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等有关部门将本部门的受理和办理情况报市政府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负责对有逾期未办结事项的部门出具督办意见书,并于每旬旬初上一旬各单位项目办理情况,作为部门考评的重要依据。

(二)市发展环境投诉中心受理投资项目前期办理工作方面的有关投诉,监督各有关部门对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理等制度的执行情况。对投资项目前期办理工作中出现的违规行为,一经查实,依法严肃处理。

初步设计方案评审意见篇8

文献标识码:A一、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初步设计》提出的人民医院建设项目的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为:新建一栋综合楼,并配套建设污水处理、室外道路等设施,总建筑面积为11918.76m2,其中:地面以上建筑面积为10740.30m2(含污水处理站30m2),地下建筑面积为1178.46m2。审查认为,《初步设计》提出的建设规模是基本合理的。二、工程设计

(一)总平面。

人民医院拟建场址的地势较为平坦。医院布置有四个出入口,其中:主出入口位于医院南侧中部,次出入口和污物出口位于医院西北侧。综合楼依地形布置在医院的东北面,呈东西走向,“一”字形布置。综合楼的东面为道路和产业发展用地,其余三面为绿化带、道路和停车场,四周布置有环形车道,满足消防和交通的要求。综合楼的出入口布置为:南侧中部为门诊、住院主出入口,东南侧为急诊出入口。

审查认为,该总平面布置方案符合医院的场地条件,道路布置满足消防、交通的要求,但应进一步复核医院污物出口的布置是否符合医院的实际需要。

(二)建筑。

修改后的《初步设计》补充了污水处理设施的设置地点的说明;补充了医院医疗工艺对X射线防护要求的说明;优化了各层平面的功能用房布置;取消了幕墙。

《初步设计》提出的建筑方案为:综合楼为高层建筑,设计为地下一层,地面以上九层,建筑的地下一层和地面以上九层的耐火等级均为一级,地下一层和屋面的防水等级为Ⅱ级。审查认为,《初步设计》提出的建筑方案中,八层的平面图还存在不足,在施工图设计时应按以下要求作进一步优化完善:(1)修改隔离ICU开间宽度3.5m为3.3m,修改隔离污洗及通道的开间宽度为2.0m,修改门M1022为M1522,以方便运输尸体;(2)把配药间并入治疗室,取消其中的一个洗手盆,取消护士站后的门M1022,并把治疗室的门开向靠近Kp轴处;(3)修改Km~Kl轴污物走廊的宽度为2.4m,修改无菌室及药品间的开间宽度为2.6m。

(三)结构。

《初步设计》提出,综合楼的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项目所在地的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建筑抗震构造措施按7度设计(重点设防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综合楼的地基基础型式采用冲孔墩(桩)基础,以灰岩③2层作为持力层。结构拟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柱、框架梁和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均为二级。主要结构材料为:混凝土C15、C20、C30、C25和C40,钢筋为HPB300和HRB400,内墙拟采用Mb5砂浆砌MU10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外墙采用M7.5砂浆砌MU10多孔页岩砖。

审查认为,《初步设计》提出的结构设计方案基本合理。但在下一步工作中建议适当调整剪力墙的布置并适当增加设置剪力墙,以提高综合楼的抗震性能。

(四)给排水。

《初步设计》提出本项目水源来自市政给水管网,供水压力≥0.30MPa。给水方式为:一层~四层采用市政管网压力直接供给,四层以上由地下室内的加压泵房供给,经测算,综合楼的最高日用水量为142m3。四层~八层的热水由屋顶空气源热泵及太阳能加热设备集中加热后以下行式方式供给。消防给水设计为:室内消火栓用水量按20l/s、室外消火栓用水量按20l/s、自动喷淋灭火系统按30l/s设计,地下层设有消防水池。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屋面雨水和室外雨水经雨水管网收集后排入市政管网。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医院污水处理站,经二级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污水站二级处理设施的工艺流程为“格栅调节池水解酸化池生物接触氧化池沉淀池消毒池”。

审查认为,《初步设计》提出的给排水设计方案基本合理。

(五)建筑电气。

《初步设计》提出综合楼用电负荷分为两类,走道照明、应急照明、重要医疗设备和电梯等为一级负荷,其余用电为三级负荷。本项目拟从市政电网引入两路10kV电源至地下一层的变配电所。项目总用电负荷为950.9kW。选取2台500kVA的干式变压器,自备一台360 kW的柴油发电机。动力配电采用380/220V三相四线制供电,线路采用放射式和树干式相结合的低压配电方式。综合楼按一类建筑设置了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消防控制室监控整个建筑物火灾及消防设备运行情况。《初步设计》还提出了防雷接地等的设计方案。

审查认为,《初步设计》提出的建筑电气方案基本合理。三、建议

提出的总平面、结构、给排水和建筑电气等工程的设计方案基本合理,但在施工图设计时还需进一步优化完善,资金筹措方案还需进一步落实。

上一篇:劳动实践自评意见范文 下一篇:关于社区教育的特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