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基础范文

时间:2024-03-15 17:50:19

微观经济基础

微观经济基础篇1

关键词:美国经济/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温特制/企业重组/经济全球化

20世纪70-80年代,国际经济学界普遍关心美国的经济实力地位相对下降、日本经济实力相对上升,甚至提出21世纪为“日本世纪”的问题。然而,美国经济在199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高增长率、低通货膨胀率,即所谓新经济的良好表现,相反日本经济在整个1990年代的停滞不前,打破了经济学家的预测。进入21世纪后,美国经济又进入了一个调整期。这是一个周期性的现象还是一个结构性的转折点?国际经济学界对此有诸多争议。本文主要探讨1990年代美国经济中的一个突出现象——温特制,从微观基础解释美国企业和经济恢复活力的原因,以及在这种微观基础之上引起的全球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重组。

一 从福特制到丰田制

第二次产业革命建立了现代大工业,此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企业实行了福特制生产模式(方式),将世界经济推向了新的增长阶段。福特模式的运行主要建立在三个原则的基础上:首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绝对明确:设计人员负责设计,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工人只需要完成简单动作;其次,利用泰罗制,将流水线上的分工专业化到最细微的地步,保证每个工人都可以最简单的方法完成;第三,寻找最佳的生产模式,无论在设计、生产、管理上都需要寻找最佳的模式,达到提高效率和节省成本的目的。福特制的生产方式,大大促进了生产工艺过程和产品的标准化,通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工业制成品的大规模生产和群众式消费提供了基础。

福特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美国扩散到欧洲和日本。1960年代,以丰田公司为首的日本制造业根据日本的文化传统和日本企业的特点,将福特模式与弹性生产方式有机结合,改组为丰田生产方式(模式)。丰田生产方式在保留福特方式大规模生产优点的同时,又有效地克服了其缺点。首先,它的工作组织打破了层层管理的模式,发挥人的积极性,所有职工都要关心生产方法、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改进。在大型企业中,职员组成灵活的、自主管理的小组,集体决定如何管理生产或他们负责的工作,设计与生产融合,设计师与生产者面对面的交流。这种组织形式要求工人有多种技能,并把工人当成企业的长期资产,不断投资进行培训。其次,及时适应市场变化,把生产与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形成最有效的产出规模。对整个生产过程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每个部分都实行零差错,要求企业、供货商和顾客之间信息畅通、关系融洽,彼此之间可以做到“零库存”。第三,在上、下游企业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企业与供货厂家建立长期信任关系,互相反馈信息。在上下游企业之间形成网络,从中享受到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的好处。这种生产方式,吸收了美国的管理概念,将美国的企业策略、产品生命周期、市场分析、经济计量、信息处理、现代广告等,巧妙地与日本的群体意识、忠臣观念、终身雇佣制、重视长远利益等特点融合,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独具日本特色的生产方式,推动了日本大企业在海外的扩张和日本工业的现代化。

但是,从更为广阔的角度来看,丰田制只是福特制模式的改良,两者都属于追求规模(scale)经济效应和范围(scope)经济效应的垂直型结构,产品的设计、制造、销售,以至售后服务,都是在同一个企业内部完成。这个过程中,虽然许多产品具有多节点的价值链,但企业都是以全部价值链的整体来竞争,单一价值节点对竞争结果影响不甚明显,因为各价值节点还没有发展成为独立的产业部门。因此,福特制典型的代表是汽车工业,而丰田制的典型代表还是汽车工业。事实上在1990年代以前,传统的计算机代表企业IBM,奉行的也是福特制(部分包含丰田制)的生产方式,其生产系统包括硬件、软件、售后服务以至融资租赁等垂直体系。而1980年代日本和西欧各国的计算机企业,都以对该模式的模仿来与IBM竞争。

就在各国企业全力模仿IBM(1980年代日本举国曾以“超越IBM”为目标)的时候,美国的个人电脑突然普及,并改变了整个计算机产业市场竞争的游戏规则。个人电脑诞生于1970年代末期,1981年IBM推出兼容机后迅速发展,1985年个人电脑的销售量超过了以工业和科研用途为主的大型机。随着微软和英特尔的结合,整个计算机产业迅速从垂直型结构走向水平型结构,市场的领导权从以IBM为代表垂直一体化型企业转向水平分工【注释】王雪佳:《美国新经济与东亚信息产业发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王雪佳对本文研究的课题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本文的许多观点借鉴了她博士论文的成果,在此表示感谢。【注尾】,每个水平分工的参与者都专业经营产业总体链条中的一个价值节点(如硬盘、芯片、以致鼠标器等,也可以是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等)【注释】1981年IBM推出的个人电脑,采用微软的操作系统和英特尔公司的芯片作为配置,奠定了整个产业水平化分工的基础。参见王雪佳:《美国新经济与东亚信息产业发展研究》,第98页。【注尾】。因此,从个人电脑诞生开始,计算机产业具备了不同于福特制的水平分工基础。

二 温特制与集聚效应

新兴的个人电脑企业的经营模式与福特制有极大的差别。1980年代后期,在个人电脑行业的水平分工中,涌现出微软、英特尔、网威(novell)、莲花、康柏、戴尔、希捷(seagate)、甲骨文(oracle)、网康(3c)、eds(electronic data systems)等全新的企业,它们在电脑产业总价值链节点中专攻某个领域,经过激烈竞争脱颖而出。如1995年个人电脑销售量超过ibm成为全球电脑业新霸主的康柏【注释】这家诞生于1982年的公司的英文名称compaq由“兼容”(compatible)和“质量”(quality)两个词组成,是当时最快成为全球500强的企业。【注尾】,其主要业务就是制造组装和销售个人电脑,并借此推广自己的品牌。而人们熟悉的微软和英特尔虽然在1990年代后期股票市值高居全球前列,但它们的业务范围极为单一,与多元化经营的垂直一体化的传统跨国公司完全不同。由此可见,整个个人电脑行业的价值链已被分拆成一个个独立的节点,从上游的半导体生产开始(台湾的代工企业又将半导体进一步细分为设计、芯片制造、测试、封装等),到个人电脑的组装、软件开发、硬件生产、乃至打印机、扫描仪、鼠标器等配套产品和售后服务,都成为独立完整的产业部门,有许多专业化的企业在其中参与竞争。这种模式的竞争与福特制时代的大企业之间的综合型竞争完全不同,它在每个节点都会出现激烈竞争,导致整个产业快速升级。相反,奉行福特制垂直一体化生产模式的ibm、苹果电脑,在整个1980年代的发展中对此趋势把握不足,出现了巨额亏损的情况,苹果电脑甚至一蹶不振。

福特制企业追求规模效应和范围效应,个人电脑行业水平结构中强调的是集聚效应(economy of cluster)。这种新的生产模式不同于传统的劳动密集产业,它十分强调各个部件生产商之间的协作与配合,在这种新产业群聚效应模式中,通过细化的产业分工,每个企业可以专注某一个部件或产品的一个部分,获得规模经济效应;同时,不同企业之间互相配合,又可以获得范围经济效应。同时,与追求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的传统大企业不同,整个个人电脑产业链条上各个组成部分有强烈的灵活性,从而避免了传统大企业容易僵化的弊端。于是,个人电脑时代所重视的新消费群体、新科技、新营销渠道和技巧,以及对上市时机和定价的把握等,彻底改变了原来一家供应商主导的局面,一个全新的、水平式的生产结构,成为个人电脑行业最有效经营模式。

在集聚效应发生作用的同时,推动个人电脑生产的整个产业链升级的线索,是市场标准的不断提升。 微软和英特尔共同构筑的温特制(wintelism)平台,即以微软公司的视窗系统和英特尔公司的微处理器互相咬合搭配,凭借实力和快速的创新不断抛开对手,在自己成长的同时也赚取了大量利润,并引导整个产业不断升级,而掌握标准和引导升级的企业则成为行业的金字塔顶端企业。在个人电脑、硬盘与监视器等有明确标准的硬件方面, 通过日益消费品化的竞争, 大大降低成本和价格,形成了大规模的产业化生产。实际上,1990年代初期温特平台出现(代表性产品是1991年微软的视窗3.x与英特尔的486结合,导致个人电脑的性能大幅度提高和销量爆涨),使得温特制盛行,并逐渐取代了福特制,使美国公司扭转了对日本的竞争劣势【注释】akira takeishi,takahiro fujimoto,“modularization in the auto industry: interlinked multiple hierarchies of product, production, and supplier systems,” 2001,web.mit.edu/afs/athena/org/【注尾】。 温特制给美国企业带来的主要好处可以由“路径依赖”和网络效应的“正反馈”原理来解释。一方面,温特制在成为标准之后可以锁定消费群,形成强烈的报酬递增特征。 另一方面,温特制使事实上的标准制订者成为市场垄断者,其网络效应的“正反馈”原理使任何企业参与竞争,都要付出比以往大得多的代价。在温特制下,竞争的重点不是投资、也不是降低成本,而是标准的提升和客户群体的锁定。

微观经济基础篇2

关键词 公共偏好区;公益性偏好;组织核;服务型政府

一、 公共决策与服务型政府

公共决策即公共选择是“为非市场决策的 经济 研究,或者简单地定义为把 经济学 应用于政治科学”。⑴“是一种研究政府决策方式的经济学或政治学”。⑵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公共选择理论有三个构成要素,即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经济人,以及看作交易的政治。⑶它们把作为微观 经济学理论 基础的个人效用最大化的行为目标,用于分析政治生活领域中人的行为,认为人类社会存在两个市场,一个是经济市场,另一个是政治市场,在经济市场和政治市场上活动的是同一个人,“这些人的行动与经济学家研究的其他人的行动并无不同”,都是利己的经济人,其行为目标都是个人利益的最大化。⑷在本文的分析中,我采用的是个人主义⑸与集体主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利己与利他相融合的行为假设,⑹得出人类社会的政治生活领域与经济生活领域虽然密切联系,但人们生活的政治领域并不是一个市场,而是一个委托——装置,从而得出与公共选择学派不同的结论。

现代社会的政府是一个公共组织,政府组识的功能就是进行公共决策。政府公共决策的内容大体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公共权力的维护与应用方面的决策,这部分决策就是要维护公共权的完整性和公共权实施的公平性与效率性。政府公共决策的第二部分是关于规范社会、经济发展 环境 方面的决策。通过这方面的公共决策为资源的均衡配置,协调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同时提供一个社会安宁,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第三部分是关于公共 财政 方面的决策,公共财政也就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功能。政府这三个部分的决策功能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着,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公共权的维护和行使,如果一个社会存在公共权的流失,那么这个社会的各个方面就难以协调,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就难以做到公平。

以公民的权益和社会福利为标准,可以将政府区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的政府是掠夺型政府,也就是常驻的匪帮,⑺在掠夺型政府 管理 的社会是一个以暴力为基础的社会,政府以暴力为手段垄断了全部政治资源,并通过政治权的私有化获取公民的财富,以实现政治集团利益的最大化。第二种类型的政府是交易型政府,交易型政府类似于一个企业,具有独立的行为目标,交易型政府的职能虽然是提供公共品,但这种公共品首先是作为私人物品的形式而出现的,只是由于购买者是社会,这种产品到了消费领域才有了公共品的属性。但这些产品一旦有私人愿意购买,并且出价比社会更高,那么这些产品首先就卖给私人,这就是政府为利益集团服务。虽然交易型政府是依靠生产公共品满足社会对公共品的需求的政府,但政府的行为目标是政府官员利益的最大化,由于公共品的生产受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制约,因而公共品的供给总是低于当时的社会条件所允许的最优状态。第三种类型的政府是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是按照公民的意愿组织而成的组织,其基本功能是根据公民的委托生产公共品的政治组织,服务型政府的目标是社会福利的最大化,⑻公民根据服务型政府的需求提供政府正常运作所必须的生活资料和资源。

二、公共决策的微观基础

㈠、偏好的个体差异与公共偏好区

偏好是指人们对客观对象的主观评价,这里的客观对象可以是生活资料、生产资料、货币等有形的东西,也可以是政策、思想、 道德 等观念形态。既然偏好是人的一种主观评价,因而不同的人的偏好总是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这就是偏好的个体差异。偏好的个体差异不仅表现在不同的个体之间,而且在同一个人身上表现出来,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以及同一年龄阶段由于处于不同的环境中,在偏好上都会产生不同的特点。偏好虽然存在个体间的差异,但有的个体间差异可能很大,而另一些个体间的差异可能就少得多,这些人在偏好上存在某些相似性。假如这里有a、b、c三种不同的商品,由u1、u2、u3对这三种不同的商品进行评价,及确立各人的偏好顺序,其结果是:

u1: a > b > c

u2: a >c >b

u3: b > a >c

从以上三人所示的偏好顺序中不难看出,虽然三者的偏好都有不同,但又都显示出不同程度的相似性。例如,u1、u2、u3都认为a>c,u1、u3认为b>c,u1、u2认为a>b。因此个体间偏好的相似性也是一种普遍性,任何人的偏好不仅与他人不同,但人们也总是能够在偏好上找到自己的同类,即一群具有相似偏好的人。由此看来,偏好在个体间的差异性与群体内的相似性是人类偏好的一种基本属性,那种只有个体间的差异性没有群体内的相似性和只有群体内的相似性而没有个体间的差异性的偏好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

我把多个人对同一对象在偏好上相似的地方,称之为这个群体的公共偏好区,在公共偏好区以外的偏好称之为这个群体的非公共偏好区,对于任何一个群体,他们的偏好系统都存在公共偏好区与非公共偏好区两大部分。公共偏好区的存在是不同的个体间可以合作的基础。

㈡、两种重要的偏好:私利性偏好与公益性偏好

前面我们假定,人们的偏好是独立完成的,在偏好的形成过程中,他除了自身的信息外,没有再去考虑他人的信息;同时还假定,局中人的偏好是同时做出的,他们对偏好的确立不存在时间的先后顺序,当然任何个人也就不知道别人的偏好函数是什么。因此,当人们确立自己的偏好时,这一偏好到底是处于某一群体的公共偏好区还是非公共偏好区,偏好的选择者首先并不知道,同时他也不关心这种结果。显然,这些假定并不符合偏好形成的实际,为了使理论更能逼近现实,现在我们将前面的假定予以放宽。在这里我们假定:

甲、人们的偏好是相互影响的;

乙、人们在确定偏好时,具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

丙、某一偏好是处于公共偏好区还是非公共偏好区,人们事先已掌握了主要的信息。

这是因为在现实中,一个人与其他人总是处于各种各样的联系中,因而人与人之间也总是存在相互影响。人们相互间的联系一般采取两种方式:对抗或者合作。如果一个人与他人的联系是处于对抗或非合作博弈中,那么这个人的偏好一定是处于非公共偏好区,一方了解另一方的信息其目的是为了击败对方,在群体中最大化个人的利益。合作这种联系形式则是另一种情形,一方利益的增长不是以损害另一方的利益为前提,而是通过合作这种形式实现群体福利的提高。这里又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为了避免对抗导致最坏的结果的发生,双方选择了合作,这种合作的前提是双方的利益都能得到增长,如果合作的结果使一方的利益比采取对抗方式更差时,这种合作也就很难发生,因为利益受损的一方宁可选择对抗而不是选择合作。除此以外,合作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只要群体利益能得到改善,利益可以在群体中进行非均衡的分布。例如,一对热恋中的情侣,如果女方首先显示偏好,说她喜欢看

戏,男方尽管平时没有这种爱好,他也可能根据女方的偏好显示及时调整自己的偏好,说他也喜欢看戏;如果男方先显示偏好,女方也可能根据男方的偏好显示及时调整自己的偏好。这种情况不仅在夫妻间、亲友间广泛存在,而且在各种各样的 社会 组织中普遍存在着。在一个有一定规模的组织中,要使利益在全体人员中实行完全均衡的分布,这是很难达到的。一个有发展前途的,充满生机的组织,一般会有一些人自觉地根据组织的偏好,根据大多数人的偏好自动调整自己的偏好。我把这种为了实现组织利益的最大化,自觉地调整个人的偏好以后所确定的偏好称为公益性偏好。同理,我把直接根据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确定的偏好称之为私利性偏好。而不管这种偏好是在非 公共 偏好区还是在公共偏好区。

因此,公益性偏好的一般含义是指将他人的偏好拉入自己的偏好体系中,这种偏好的实现不仅能够给自己,而且主要能给他人带来正效用的偏好。这就是说,私利性偏好的实现主要是给自己带来效用的满足感,虽然有时一个人的效用的实现也可能给他人带来效用,但这种情况只是效用的外部性,还不是主体的一种自觉的行为。而公益性偏好恰恰在于能给他人带来效用,它是主体的一种自觉的、希望如此的行为。

公益性偏好的实现能使群体的总效用大于群体内个人效用的总和。

㈢、组织核

虽然公益性偏好与私利性偏好有严格的区别,但这种区别也是相对的,一种偏好在一定条件下是一种公益性偏好,而在另一条件下就可能是一种私利性偏好了。反之,一种偏好在一定条件下是一种私利性偏好,而在另一种条件下则可能是一种公益性偏好。例如,为了小团体的利益向上级行贿,这对小团体来说是一种公益性偏好行为,但这种行为在包括上级在内的更大的组织来说这就是一个私利性偏好。因此,判断一种偏好是公益性的还是私利性的,其标准就在于这种偏好一旦实现他希望产生的外部性是正的还是负的,如果一种偏好的实现在他希望的范围内产生正的外部性,那么这种偏好相对于这一范围而言就是一种公益性偏好,相反,如果一种偏好的实现对于某一群体会产生正的外部性还是负的外部性,我们的行为者并不考虑,那么这种偏好也就是私利性偏好。

由此看来,公益性偏好本身也有高低之分,那些能给更大范围内的人带来利益和只给小范围内的人带来利益的偏好,其公益性偏好一定高得多。 为了分析这种现象,我们采用一个新的概念,即公益偏好程度。公益偏好程度是衡量一种偏好公益性大小的标准。公益偏好程度表示同样是公益性偏好,有的偏好公益性程度要高一些,而另一些偏好公益性程度可能要低得多。有的人的利益与自己的利益密切相关,而另外的人与自己的利益则疏远一些,因此对于利益相关程度大的人相互间产生的偏好其公益性程度相对小一些,而利益相关程度小的人之间产生的公益性偏好这种偏好的公益性程度却相对较高。例如,一个教师不仅爱自己的孩子,爱自己的学生,同时也爱邻居的孩子,但这种爱所体现的公益偏好程度却有很大的不同。

公益性偏好是组织的形成、发展和演进的基石。现实生活中的人总是属于不同的组织,孤立存在的个人是不可能存在的。人们为什么选择组织,这是因为组织行为比个人行为可以节省行动的 成本 ,这就是组织的规模效益。但也不是随便加入一个什么组织都可以给人带来效益,因此究竟参与何种组织,人们首先必须选择,而选择的标准就是尽可能与具有共同偏好即公共偏好高的人结合在一起,这就形成了组织。而组织一旦形成以后,组织的运作也不可能保证给组织成员带来完全相等的利益,有的人的利益可能增进得多些,另一些人的利益可能增进得少些。只要组织的存在比脱离这个组织能给当事人带来更多的利益,人们就会对组织产生一种认同,自觉地把组织的偏好作为自己的偏好,这就是公益性偏好,当这种偏好被这个组织中的多数人所实施时,这个组织就会产生一种群体意识,从而形成组织的稳定结构。这种群体意识对于企业来说就是企业 文化 ,对于国家就是 民族 精神。由于在组织内由个体的公益偏好所构成的公共偏好区对于组织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我们把组织内的这个公共偏好区称为组织核。组织核是组织的一种质的规定,是一个组织与其他组织区别的标志,组织核表示这个组织的存在,同时也规定着这个组织发展和变化的轨迹。

组织核与公共偏好区是一个既有联系又有本质差异的概念,组织核一定是一个公共偏好区,但不是人们的所有公共偏好区都能构成组织核。组织核与公共偏好区的区别主要在以下几点

1、公共偏好区是人类的一种自发状态,而组织核则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形成的。我与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有相似的偏好,也就是说,我们之间存在一个公共偏好区,但这个公共偏好区并不构成组织核。

2、公共偏好区的行为主体一般是从个人利益出发的,他的目标函数中并不考虑他人的利益,因而这里的公共偏好只是包含在个性中的共性。而构成组织核中的行为主体则一开始就将组织的共同利益作为自己的行为目标,或根据组织的目标函数适当修正个人的偏好,因此,构成组织核的公共偏好是一种公益性偏好。

3、二者的社会功能也不同。公共偏好区是合作的基础和前提,所谓“臭味相投”就属此类,由于个人偏好的易变性,这种合作也就不可能是稳定的。而组织核则是合作的结果,同时也是深化合作的条件。由于利益的相互依存性,以组织形式存在的合作也就相对稳定。

组织核在组织中的地位是极为重要的,他就像细胞核对于细胞,或整个生命有机体一样,它决定着这个组织的性质和基本功能,决定着这个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各种不同性质的组织,其区别就在于组织核的不同,构成企业组织的组织核,是由对利润以及与此有关的物质利益有着强列偏好的个人结合而成的统一体,而社会组织的内核,则应由具有社会偏好的人所构成。

不仅个人与个人之间通过他们之间的公共偏好而形成组织,而且组织与组织之间也是通过公共偏好而联系起来的。组织与组织间的联系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隶属关系,另一种是包含关系。具有隶属关系间的组织间的联系是比较紧密的,如企业间的科层关系。组织的包含关系是指组织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各个组织具有很大的独立空间的联系形式。如政府与企业、家庭间的联系就是如此。从组织联系的角度考察,人的公益性偏好也就有了新的特点,这就是处于上一个层次的人必须把下一个层次的人的偏好函数作为自己偏好确定的因变量,这就是说,上一层次的人员比起其下属机构来具有更强的公益性偏好,这样组织间连接的链条才不会断裂。

在组织的包含关系中最典型的是政府,政府与企业、家庭间不是直接用利益联系起来的,政府不是为某一个企业服务的机构,企业也不存在直接向政府提供资源的责任,政府的存在是为了向公民提供公共品,而对公共品进行决策即公共决策要求政府组织的人员比起其他组织的人员具有更强的公益性偏好,因为他的偏好的确定,已不是只考虑一部分的偏好,而是要综合全社会所有的个人和组织的偏好,只有具有这样偏好的人所进行的公共决策才能体现全社会的偏好,根据这种决策提供的公共品才能真正做到社会公平、全民共偿,只有这样的政府才能称之为服务型政府。因此,政府组织的组织核比起其他任何组织来其组成人员的公益性偏好程度都要高。如果政府组织中的人公益偏好不够广泛,而是偏好于某一部分组织、某一部分人的利益,那么,这样的政府就不是全民利益的代表,而只是在守护某个集团的利益。由这样的政府所做出的决策也就不是公共决策,而是一种在政府决策掩饰下的私人决策。

㈣、公共决策型 人力 资本与政府组织的内核

在我们以公益偏好程度为标准对我们周围的人进行分类。现以一个人所具有的全部资源,包括物力,财力,智力资源作为一个人确立偏好的物质基础,如果一个人愿意把他的全部资源都用于为公众服务,那么这个人的公益偏好程度为1,如果一个人把他的全部资源都用于谋取个人私利,那么这个人的公益偏好程度为0,如果一个人用其资源的一半为公众谋利益,我们将这种人的公益偏好程度记为1/2。这样我们就可以将 社会 中的个人分为以下几类:

纯公益偏好者 d = 1

纯私利偏好者 d = 0

强公益偏好者 d > 1/2

强私利偏好者 d < 1/2

中性偏好者 d = 1/2

政府是一个专门为社会提供 公共 品,对公共品的生产与分配进行决策的公共决策组织,这样政府组与其他组织比较就有了两个显著的特点:首先,政府供给社会的公共品是公平地提供给全体公民消费的,它既不能允许交换,更不能允许将其占为己有。其次,政府提供的公共品既是公共决策的结果,同时又是公共决策的条件。例如,公共权力是公共决策的结果,同时又是公共权实施的条件,公民将公共权委托给政府行使,公共权就成了政府进行公共决策的主要资源,政府将 税收 集中到政府手里取成了公共财产,这些集中起来的公共资源同样成了公共决策的重要条件。然而,公共决策和公共品流通的这些特点同时也就隐藏着违背公共决策性质的可能性,由于公共品的有用性、创利性和向私人物品转化的潜在性,只要条件允许,这些公共品,甚至整个决策过程都可以成为一种私人物品或成为谋取私利的一个条件。

为什么公共品转化为私人物品的可能性能转化为现实性呢?这是因为政府与公民的关系与企业与企业的关系不同,两个企业间的关系是独立的 市场 行为主体间的关系,双方的权利和责任是平等的,而政府与公民间不是两个平等的行为主体,而是一种委托——关系,当公民将公共权委托给政府时,由于委托人过于分散,委托人的搭便车行为,信息的非对称性,监督政府所需要的专有知识等方面的不足,政府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公权私用。同时,当政府掌握了公共权这种资源后,还可以用这些公共权去贿赂一部分委托人,这样不仅使委托人之间产生分化,而且由于政府官员与部分委托人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利益集团,从而使绝大多数委托人的利益边缘化,泡沫化。如何克服在公共权的使用中委托人被边缘化的问题,现代社会提出了许多解决的办法,例如,竞选制,任命制,罢免制,监督制等等,虽然这些办法都是必要的,但应用的效果都不十分理想。现在我试图以公益性偏好为理论依据来分析这个问题。

我们知道,政府是一个具有很大规模的社会组织,这在一个国家内具有唯一性,这就要求构成政府的组织核应具有特殊的要求,这种要求就是这个组织核中的人员必须把全体公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确立偏好的因变量,也就是说构成政府组织核中的人应有比其他任何组织中的人具有更高的公益性偏好。我把这些自觉地把公民福利的提高作为自己的效用函数,同时又具有从事公共决策所需的专门知识与专业技能的人称为公共决策型 人力 资本。有了这一基本认识后,那么公共决策的首要问题就归结为社会对公共决策型人力资本的需求与供给问题,而公共决策型人力资本的形成与配置机制,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公共决策的微观基础。

三、人力资本配置与制度均衡

㈠、制度均衡

前面讲到的政府公共决策的三大部分可以概括为一个问题,即公共制度的制订与实施,或者说,政府的主要职能就是制订公共制度与实施公共制度。这是因为,政府存在的意义就是为委托人生产制度,除了制度以外,没有任何一样东西是属于政府的。公共权不是政府的,只有公民才是公共权力的所有者,政府只是受公民的委托行使公共权;政府也不是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国家的公共财富属于全体纳税人。因此,政府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就是受全体公民的委托提供适宜的制度,并以此从公民手中获得政府公务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和组织的运转所必须的物质资料。

那么,在政府与公民的委托——关系中,公民需要什么制度,政府能提供什么制度,这样制度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就存在一个相互联系的问题,如果二者之间是相互适应的,我们就说这个社会的制度结构实现了制度均衡。⑼但这里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我们不能把制度均衡与商品市场的均衡进行简单的类比,商品市场的均衡是在市场机制调节下 经济 资源的配置均衡,是通过独立的市场行为主体重复博弈实现的,⑽而制度均衡是组织存在的一种状态,是社会 政治 生活中委托——装置内部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状态,政府的设置,权责的划分都应是委托人意愿的体现,政府公务员的工作岗位也不是交易得到的,还是组织内部的一种安排。因此制度生产,不是盲目生产,也不是按需生产,还是根据委托人的意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生产。也就是说制度不是生产出来后给公民去挑选,而是根据委托人的意愿制造,在委托人确定的原则范围内进行制度创新。因此,制度均衡是组织内部的一种协调,它不受市场机制的调节,而只受权力结构的约束,如果委托人和人都履行了各自的职责,委托人的权力没有被侵蚀,实现了委托权的边际权力与公民的边际社会福利的一致,人的岗位有利于实现人的个人偏好,那么这样的组织结构也就具备了实现制度均衡的条件。

㈡、人力资本配置与制度的有效供给

虽然制度的需求与供给是组织内部的一种有意识的行为,政治领域和商品市场虽然有着严格的区别,但不管政治而是经济,都是整个人类社会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彼此之间又存在着联系,这种联系就是政治领域所需要的公共决策型人力资本必须从市场上获得,而政府生产的制度也主要经过公民选择后用来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使市场的行为不要偏离公民的利益取向。

我们已经知道,制度均衡,关键是要优化政府组织的组织核,只有政府的组织核全部由有强公益性偏好的人力资本构成时,才能保证公共决策与公共制度的需求相适应。因此,要保证制度的有效供给,首先社会必须存在能适应制度的有效供给所需要的人力资本,也就是公共选择型人力资本,并存在一种机制,通过这种机制的调节功能有效地把这些资源配置在公共决策领域。

人力资本的配置均衡包括两方面,一个方面是公共决定型人力资本与非公共决策型人力资本的比例关系,也就是现有人力资本的存量的比例适合制度生产的需求;另一个方面是公共决策型人力资本的配置不要错位,也就是说要能保证将公共决策型人力资本全部配置到公共决策领域,而公共决策岗位也只能提供给公共决策型人力资本的所有者。人力资本市场的第一方面是第二方面能够实现的前提,因为只有社会存在足够的公共决策型人力资本,公共决策才有资源保障。公共决策型人力资本供给不足一般有这样几种情况:公共决策型人力资本不足,也就是社会缺少进行公共决策所需要的 人力资源 ;公共决策型人力资本进入公共决策领域的渠道不畅通,使部分公共决策型人力资本停留在非公共决策领域;政府组织的筛选功能不强,使一些非公共决策型人力资本进入了公共决策领域;强制替代,利益集团垄断了人力资本市场,强行将非公共决策型人力资本当作公共决策型人力资本使用;公共决策的条件太差,公共决策人才的生活资料不能适应从事公共决策的需要,社会对公共决策人才的作用认识不足,没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声誉,等等。由此,我们必须找到一种机制,通过这种机制强化政府的组织核的功能,这种机制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公共决策型人力资本的生成机制

这里关键的是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公共决策型人才成长的 环境 。社会应对全体公民,特别是青少年加强社会责任感的 教育 ,重视

人文 社会 科学的发展,要将 教育 事业作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各类人才的领地,而不能单纯地强调教育的产业化,通过教育的作用和舆论的引导,重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和 民族 精神。要给 公共 决策型人才提供与其能力与贡献相适应的物质待遇,建立一支稳定高效的公共决策型人才队伍。

2、强化委托权的公平性

政府是受全体公民委托进行公共决策,那么每一个公民的委托权应该是平等的,但现代政府往往容易产生只接受一部分公民的委托而另一部分公民的委托权却不能实现的状况,因此我们必须创造一种机制,使政府的权能平等地体现全体委托人的意愿。

3、强化监督权的公平性

现代政府之所以能够产生委托权流失,存在难以克服的公共决策人员的腐败问题,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忽视了监督权的公平性,如果没有监督权的公平性,委托权的公平性就没有制度保障。要实现监督权公平,首先应做到政府的公共信息共偿,为公民的有效监督创造良好的条件。⑾

4、政府组织核净化的强制性

由于 人力 资本 市场 的非均衡性和人的偏好的可变性,如果组织核不进行净化,政府的组织核就会由于非决策型人力资本的充斥而使组织核的功能退化,因此及时将组织核中的非公共决策型人力资本调整出去,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重要条件。

5、正确划分人与委托人的权限

由于在公共决策中委托人的分散性与广泛性,特别是委托人存在的搭便车 心理 ,使有的人超越权限,部分侵犯委托人的权益,使公共决策并不能反映广大公民的意愿。同时,我们也有一些公民超越委托人的界限,自行进行所谓公共决策,地方、部门各行其是,挑战中央的权威,把部分委托人的利益凌驾于全体委托人之上。因此,要准确划分人和委托人的权限,首先必须正确处理委托人相互间的关系,创建一条科学有效的委托途径。

参考文献

微观经济基础篇3

从西方经济学引入中国大学教育后,其教学安排一直是被分微观、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的教学和研究,所用教材基本上是以西方经济学为名称,最近在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阶段教学中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但是初级、中级、高级微观经济学这3类的边界区分不明一直是现在大多数大学教学安排面临的问题,没有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体系,学生在学习初级、中级、高级微观经济学时学习难度加大,教师的教学工作安排也出现重复内容的低效率问题。

2微观经济学教学现状

微观经济学的学科特点是以一系列假设条件为前提,在众多的前提与假设条件下得出一系列理想的模型,这样才能对经济的运行规律有一定的认识,之后修改前提和假设,再加入现实因素,使得经济学与现实情况更为贴近,并为现实经济提出有效的指导建议。目前的微观经济学教学体系并不是十分全面,不能满足在教学上的授课需要。

2.1理论体系庞大且复杂抽象

西方经济学各个学派观点不一或有时出现观点相互交织等情况,这样就形成了非常庞大而复杂的理论体系,教师授课内容覆盖面广,涉及知识众多,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理解其本质,把握不住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进入高年级后仍对经济学的基本框架茫然失措,缺乏尝试。

2.2教材内容难以适应教学需要

由于经济学的内容比较晦涩难懂,因此对于教材的选择难度也是比较大的,目前的经济学教材主要有高鸿业,宋承先等国内学者编写的教材,同时还有曼昆,萨缪尔森,斯蒂格利茨等编写的经济学教材。实践中的初级、中级、高级微观经济学的教材各不统属,缺乏系统性。教材体系的建设不仅要考虑到学术界的研究结果,还要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特性、信息的接受能力,教学各环节的安排要循序渐进、科学合理。

2.3教师教学形式、手段单一

微观经济学应用性较强,不适应使用单一的教学形式与教学手段。目前多数教师仍然习惯于传统的教学形式,仍然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模式。忽视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缺少启发性。使得学生只限于理解和记忆老师上课讲授的教学内容,很少主观上去理解思考与总结。

3微观经济学教学体系改革的原则

3.1基础性原则

微观经济学课程体系的基础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理论基础性强,概念和原理抽象,并且使用大量的数学模型,逻辑严密;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讲解这些基础性的重要概念及原理,并结合相关数学模型详细演绎基本原理。二是微观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基础平台课,是对整个学科的一个纵览和基础研究方法的介绍,在学生系统学习专业知识中有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侧重理论原理的讲解,以便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拓展。

3.2差异性原则

差异性是指微观经济学课程体系中三门课程相关内容各有侧重且层次不同,一方面,初级、中级、高级微观经济学作为相对独立的三门课程,其课程内容和教学重点、难点各有侧重,从而避免了教学过程中讲授重复内容的低效率问题;另一方面,作为相对独立的课程,应有其相对系统且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由于初级、中级、高级微观经济学共同组成微观经济学课程体系,从而,相关理论三门课程都有涉及,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区分层次,重点讲授。

3.3整体性原则

遵循整体性原则,要求从总体上把握课程的体系架构以及各部分内容的来龙去脉,并确定理论形成的范式,让学生做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方法清晰,为学好课程奠定基础。

3.4综合性原则

一般来说,综合是按照事物本来面貌、运动的本来过程、系统的本来结构所进行的概括,是对概念结构系统中的内涵与外延的协同组合。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庞杂,既涉及以价格理论为核心的由供求理论、消费者理论、生产理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等构成的理论体系;又涉及众多学派,代表人物及其观点,这些理论及观点有的相互补充、相互完善,有的则相互排斥、相互对立;涉及的知识领域面非常广阔,同时涉及如数学、金融学、财政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领域。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按照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构架,高度系统地概括总结。

4微观经济学课程体系边界的界定

4.1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

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掌握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高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作为理论经济学的基础和核心,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庞杂,涉及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涉及众多学派,代表人物及其观点;同时涉及相关学科知识领域。从而,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做到轻重有别,主次分明。

4.2教学层次的合理区分

初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微观经济学作为独立的一门课程,它们拥有各自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加上共同构成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相关内容未免重叠。在各自的课程讲授中,可以遵循差异化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区分层次,重点讲授。如相关数学模型,初级微观经济学主要运用这些模型解释对应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中级微观经济学则运用这些模型探讨这些理论的内在逻辑及联系;高级微观经济学则根据相关理论的内在逻辑及联系,修正相关数学模型,进而提出新的理论模型。

4.3教学手段方法的科学运用

由于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学科的基础理论课,这些教学方法手段在微观经济学和其他相关应用学科的运用也应各有侧重。如案例教学在微观经济学侧重于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理论,分析相关理论形成的环境及逻辑思路;在相关应用学科侧重于帮助学生理运用微观经济学相关理论,分析事物产生、发展的内在逻辑联系及环境,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应用经济理论。实验教学手段除了达成微观经济学和相关应用经济理论的教学目的外,其本身也是相关应用经济学科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相关数学模型,除了应用于分析微观经济学相关理论形成的环境及逻辑思路,以及计量经济学运用微观经济理论及数学模型分析经济实践外,其本身也是计量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弈分析也是类似情形。

5微观经济学教材体系建设

5.1当前微观经济学教材应用述评

从微观经济学教材建设历程与当前高校微观经济学教材使用现状看,大体上是两条腿走路,一是直接引入西方原版教材或翻译教材,如萨缪尔森《经济学》、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二是在引入当代经济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上,结合中国的数据和案例国内自己编著的教材,如上述提到的梁小民的《西方经济学导论》、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目前高校普遍存在微观经济学不同阶段教材混用情况,如初级微观经济学用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中级用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中级用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不同授课老师所选各阶段教材不是一个体系的,这会造成相关知识点的脱节,导致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困难增加。

5.2微观经济学教材体系重构

教材体系的建设不仅要考虑到学术界的研究结果,还要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特性、信息的接受能力,教学各环节的安排要循序渐进、科学合理。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把学术界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分析,探索出初级、中级、高级微观经济学的边界区分方案,最终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科学合理的教村体系,以避免重复授课,教育资源浪费、低效率等现象。

6结语

通过对微观经济学内容进行明确和科学的界定、配套使用合适的教学教材、对相应课程的衔接状况进行研究,建设高效、科学、合理的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体系。注重教学实践的创新,将知识更高效更全面地传达给每一个学生,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微观经济基础篇4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路线;契合

以马克思为代表的政治经济学和以新古典学派为代表的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原本是统一的,有共同源头,其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主要研究稀缺性资源的配置问题。二是人与人的关系方面,关注社会关系中人的互动行为。因此,探讨马克思经济学与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通过相互之间的沟通来促进两者发展,并最终使经济学成为一门更为完善、成熟的学科,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就两者的契合性作以探究,尤其是探究如何契合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思维、理论来发展马克思经济学。

一、马克思经济学的生命力及当前的困境

马克思经济学的根本特征在于:它认为基于力量博弈而形成的均衡世界并不是合理的,而是偏离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合理要求,从而出现一种异化状态。因此,马克思经济学不仅要认识世界,而且要改造世界。基于这种目的,马克思经济学在研究具体的社会经济问题时遵循从现象到本质的基本路线:首先,透过现象去探究经济现象的本质。其次,分析事物的现状表现。再次,剖析现状的成因及其偏离本质之处。最后,分析异化现状下的种种行为及其造成的危害并寻找纠正事物异化的途径。

马克思经济学在如下几方面比西方主流经济学深刻得多。一是在研究的根本目的上。马克思经济学是人本主义的,关注整体社会和弱势群体的福利提高。因此,不仅关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及相应的物质资源的创造问题,而且还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相应的社会资源的创造问题;西方主流经济学则是物质主义的,在既定社会制度的情况下仅仅关心资源的配置问题。二是在研究的基本领域上。马克思经济学认识到整个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因而关心公共领域的制度安排问题。西方主流经济学则从孤立的个体主义出发,探究私人领域中的发财致富问题。三是在理想状态的选择上。马克思经济学认识到经济现象从属于社会系统,因而努力探究事物的本质,并把这一本质视为未来所要回归的基本方向或理想状态;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理想状态则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而这种假设往往不现实或根本不能实现。四是在基本立场上。正因为认识到现状与本质之间的差异,因而马克思经济学基本上是批判性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则热衷于通过供求分析来解释现状,并在伦理实证主义的支配下为现状辩护。

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所赋予的使命的原因,马克思的研究主要停留在有关社会制度的宏观层面,是对社会发展总体趋势的分析,缺乏对微观制度的具体分析。因此,在资本主义基本制度被推翻后,马克思经济学对社会主义国家中具体微观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就显得力不从心,这也正是马克思经济学目前所面临的根本困境所在。

二、马克思经济学在微观理论基础上的不足

正因为马克思关注的是社会制度问题,导致其理论在某种程度上缺乏微观基础的支撑。如,尽管马克思经济学从劳动投入角度探索商品生产,并从协作角度梳理了分工的深化和组织的嬗变,但它并没有具体探究微观组织中的劳动配置问题,也没有具体考察组织内部的协调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再如,尽管马克思经济学从权力结构的角度研究社会利益的对抗和冲突,但它分析的基本单位是阶级,把具有相同阶级地位的视为一个整体而采取共同行动,并由此深入探究了阶级利益的对立及由此产生的阶级斗争。因此,其研究的是整体主义,而并没有进一步分析阶级成员的行为心理,从而对集体行动的判断似乎缺乏微观的个体基础。

尽管以马克思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对事物的本质展开深刻的分析,其经济学结论之间存在较为严密的逻辑一致性,但不可否认,其基本理论也是建立在特定的引导假定上,这种引导假定并不一定就反映事物的真正本质,一旦某些微观假设出问题,那么,整个理论的可信性也就会受到质疑,其应用于实践也会带来深重的危害。如,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建立在同质劳动的基础上,而同质劳动显然已越来越不符合社会的发展现实。再如,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也是建立在劳动市场完全竞争的条件下,但这显然不符合现实。然而,迄今为止,人们对马克思经济学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其总体性质方面,而很少对其微观理论基础进行审视。因此,马克思经济学往往缺乏更为微观的具体分析,马克思经济学要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并构成一个更为完美的理论逻辑,就必须注重微观方面的探究。

三、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契合

要进一步为马克思经济学提供微观分析的基础,就需要契合两方面的知识和理论:一是其他社会学科近年来的发展,包括心理学的新近发展、道德哲学的新近发展,等等。二是西方主流经济学近年来的发展,包括不完全信息下的人类行为、互动行为的博弈基础,等等。其实,不仅马克思经济学缺乏对微观行为的探讨,即使是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也存在微观和宏观之间的脱节:以理性选择为基础的新古典经济学集中于微观方面,而以心理学定律为基础的凯恩斯经济学则关注宏观方面。当然,后来由于新凯恩斯经济学在不完全信息的基础上重新借鉴新古典的理性选择理论,从而为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奠定微观基础。同样,也正是基于这种契合,新古典经济学的微观行为机理也逐渐为其他的宏观社会现象提供有益的分析基础。显然,马克思经济学和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也是经济思想长河中各有侧重的两个主要支流,它们也理应汇合在一起。只有两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理解事物的发生、发展和进一步演化的规律。特别是,尽管目前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门学科存在很大分歧,但两者在本质上是相辅相成的,共同构成经济学理论体系。

纵观经济学发展史,可得出如下几点结论:一是经济学本质上是统一的。当前割裂的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两大范式的研究内容各有偏重但更具互补性:政治经济学主要关注人与人关系的层面,西方经济学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二是研究内容的不同导致两者在研究方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异:西方经济学偏重于抽象演绎、个体主义、形式理性及均衡的分析,而政治经济学则强调历史归纳、整体主义、实质理性及演化的分析。三是广义政治经济学的“政治”是“社会关系”的含义,它研究社会关系中人的行为,把经济学视为社会科学的研究范畴,并注重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作用的内在因果机理。四是西方经济学从功能主义出发,有助于揭示事物之间的功能联系及分析均衡状态,基于自然主义取向而偏重研究抽象人的行为,这导致其逐渐走向数理模型化道路,而这种模型化道路并不适合于探索事物之间内在因果机理和本质的政治经济学。五是基于内容和方法的差异。两者在分析的前提假设上也存在某些不同:西方经济学讨论的抽象经济人是同质的,而政治经济学探索的社会人是异质的。六是尽管方法论存在差异,但这些方法也都是兼容的。如,历史归纳和抽象演绎、演化和均衡等仅仅是经济学研究的不同视角,因而两大经济学范式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可以得到很好的契合,从而促使经济学的发展。

尽管马克思经济学和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有一个共同源头,但自古典经济学以后,这两方面内容却越来越分裂了,并形成两个越来越对立的学科。一方面,自从边际革命开始,西方主流经济学逐渐抛弃了对制度反思和改进的思路而将其研究对象逐步限定在物质财富上,从而演变为研究稀缺资源如何配置的学问。后来,经过几代人为建立“纯”经济学而不断地借鉴数学工具,西方主流经济学终于发展出了在表达上越来越精确的微观技术,但却因抛弃了伦理学内容而越来越与现实相脱节。另一方面,基于马克思经济学反对把个人物质利益内容抽象化、永恒化而主张历史地分析经济活动中人的行为及其动机,逐渐形成了以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的政治经济学,从而缺少对微观行为的研究。因此,西方经济学会越来越倾向抽象而孤立的形式主义分析,而政治经济学则更倾向于结合其他社会科学进行历史和现实的分析。显然,从两者的基本特质上讲,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更为生动和多样,也更具启发性,从而具有更重要的发展意义。

重新审视两者的互补关系,甚至将两者纳入统一分析框架,这已越来越成为明智经济学家的共识。而且,纵观经济思想发展史,经济学理论的每一次重大发展都产生于一次意义重大的折衷。显然,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能对当前存在的两大经济学范式作全面而系统的梳理:首先,要对两个基本范式进行比较就必须梳理经济学的发展轨迹,必须探究经济学的本质。一方面,要对古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之争作以辨析,另一方面,对两种范式分歧的原因进行挖掘。其次,对两个基本范式的研究内容和方法进行比较:在内容上,主要考察边际革命引起的争论及变革时的社会背景;在方法上,主要探究历史归纳和抽象演绎、原子主义和整体主义、同质性均衡和异质性演化的差异和形成背景。再次,为探究两个基本范式的互补性,还须对各自的演化轨迹及所面临的危机进行剖析,挖掘内容和方法上的共通性。具体说,这些工作主要包括:探究和梳理经济学这门学科的研究目的、内容及其演化;分析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兴衰历程;梳理政治经济学的特点、发生、发展及趋势;从研究内容出发比较两大经济学范式的方法论;剖析主流经济学基于个体主义和抽象演绎基础上均衡分析方法的形成及其功能分析的内在缺陷;探索政治经济学基于因果关系所形成的方法论特色;思考两种范式之间沟通和互补的内在机理及构建统一经济学的可行性。事实上,只有对两大基本范式的特点及其形成渊源作系统的比较分析,在揭示其差异性的同时又对内在的共通性进行剖析,才可以真正勾勒出构建统一经济学的基本思路。

微观经济基础篇5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实验教学

一、引言

我国经济正处在以新常态为特征的新阶段,经济结构面临着重大转型,在此背景下,经济学教育也处在关键性的转折时期。经济学是研究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培养面向市场并为市场服务的人才是经济学教育的最终目标。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经济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且更加多元化。地方财经类院校在向应用型高校转变的过程中,应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特色的、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性人才。微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基础理论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从长期看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经济社会的适应能力,提高其二次就业能力。但在短期内,却不能直接影响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初次就业率,给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都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传统教学方法以传授知识为重,学生接受了大量的专业知识,但常常缺乏思考和创新能力。微观经济学作为基础课程,经历上百年的发展,逐渐成为内容广泛、前沿性强的一门学科。随着社会经济实践的不断发展,微观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也应当不断革新,以适应社会多元化的需求。国外在经济学基础理论的教学中,为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探索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从案例研究的角度进行探索,提出了构念效度、内部效度、外部效度和信度等概念。二是利用复苏情景的方法进行探讨,这种方式对于学生理解理论及课堂互动有显著作用,能够弥补案例研究的部分缺陷。三是进行经济学课堂实验。随着实验经济学的兴起,在课堂上以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经济学实验来解释和检验微观经济学理论,成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得到了美国经济学教育协会的大力倡导。诸多经济学家也针对“完全竞争的新古典理论检验”“寡头市场的价格形成”“柠檬市场”“公共物品搭便车”等问题都设计了精巧的课堂实验。国外的研究为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实验软件和实验平台建设也为进行教学改革提供了便利条件。在课堂教学中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提出国内微观经济学教学的案例和实验,有利于学生感性认识增加,促进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效果改善。

二、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重理论轻实践

从微观经济学教学情况看,普遍存在着授课内容理论性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的问题。微观经济学来源于微观经济活动,要求学生了解市场机制、需求、供给等,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和社会观察力,普遍感觉经济学抽象难懂,导致许多内容难以理解。国内教材编写内容偏重于理论方面,概念、公式多,案例缺乏,习题也偏重于理论。碍于授课时间和实践条件等原因,学生经过讲授式学习,仍不能化理论为分析工具和能力。面对日常工作生活中的经济现象,不能应用所学理论。如何在教授理论的同时又让学生有所收获,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提升学生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和经济学素养,成为改革课堂教学方法的重要目标。

(二)授课形式相对单一

目前微观经济学教学以课堂讲授理论为主要形式,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都比较弱,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知识保持率最高的是主动性学习,模拟实际案例,主动做事和参与的有效率高达90%;讨论和演讲的知识保持率达到50%;如果仅是被动听讲,知识保持率仅为20%。改变传统的听讲课堂,教师设计以探究性、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和自主性学习模式来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活跃课堂气氛。可有效运用web3.0分享与参与的理念,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专业背景,以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例如以项目汇报演讲的形式鼓励学生分享学习成果和学习体验,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机会进行交流和讨论。目前各高校的经济学实验教学日益重视,还可借助实验室资源进行教学实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实验资源和辅助教学手段,根据知识的传播、人的认知特点来培养学生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标层次模糊

国外微观经济学教学培养目标清晰,学科设置在不同学习阶段差别化特征较为明显。例如,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及耶鲁大学等名校课程的设置层次鲜明,分为基础课程、高级课程和研讨班。相比之下,国内地方财经院校微观经济学教学课程设置的层次不够明显,多数将其统一设置为专业基础课程。面对层次、基础、目标各不相同的学生,作为专业基础课,微观经济学在教学过程中也缺乏教学目标、教学难度渐次提高的特点。其次,国外微观经济学教学比较注重学科和理论发展前沿,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在教学中鼓励培养学生运用经济学和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共同分析相关领域的实际问题,以问题分析为导向,以能力培养和鼓励思考为目标,注重学科交叉和知识结构的系统性,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完整,思维模式更加多元和活跃。国外经济学本科教育课程设置丰富,一年级多为通识教育,经济学原理作为公共课,在随后二年级进入专业课的学习后,将系统学习中级微观经济学。经济学专业本科课程目标定位细化,如斯坦福大学强调三项目标定位:熟知现代社会各类经济现象、掌握分析经济问题的技能、具有评估公共政策的实际才能。相比之下,我国各学科间的划分界限仍比较严格,微观经济学作为基础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较少,对学科发展前沿关注度也不够高。

三、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内容优化与授课方法改进

(一)课程目标定位以“直觉为主”“工具为辅”“突出实践”作为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理论,即基于经济人假设,在约束条件下如何实现最优选择。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与学习中,应始终贯穿着对经济人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关社会问题的分析。微观经济学的教学目标,应围绕各种现实,培养学生经济学思维,运用理论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在微观经济学课程目标设定上,要以“直觉为主”“工具为辅”“突出实践”。“直觉为主”指的是在相应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面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经济直觉”。“经济直觉”就是一种用经济思维思考问题的能力。凯恩斯曾说过,经济学不是一种教条,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容器,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学习微观经济学,不仅是了解基本原理,更是思维方式的训练。对于初学经济学的学生,应该把重点放在培育经济学直觉上,对其经济学素质的构建将大有裨益。“工具为辅”指在强化经济思维培养的同时使学生掌握和运用必要的数理分析,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掌握必要的分析工具。但是与经济思维相比,数理工具处于“辅助”的地位。“突出实践”意味着微观经济学的课程建设必须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精神,把所学理论应用于解决现实问题。在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培养运用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实现从“黑板经济学”到“生活中的经济学”的飞跃。

(二)综合利用各种实践教学方法,改变单一的理论讲授教学方法微观经济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将理论还原到现实经济生活,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案例、实验中理解和接受理论知识。课堂实践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两种方法。

1.以复苏情境法进行案例教学

采用“复苏与再生”情景法,选取经典和成果案例,结合环境、结合情景和结合演化三部分构成,设计“模拟表演”“模拟设计”,把交易过程再现,尝试生成和测试案例,尽可能使案例研究结论贴近现实,加强学生对现实的认识与分析。在案例的选取上应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情况设计案例。微观经济学教学中有众多经典案例,但大多来自于西方国家,还有一些案例年代久远,会让学生觉得脱离现实,说服力不强。从报刊、网络上选取当下新闻热点为案例,取材于日常生活,又能反映热点问题,本土案例的设计使学生有身临其境感,激发学习热情。案例在体现知识性和时代性的同时,表现出了趣味性和实践性。如以春节期间购买回家火车票的案例,增强学生对需求规律及需求、供给弹性的理解;以明星演唱会门票价格变化的案例,体现价格歧视和消费者剩余的理论分析。以情境复苏法进行案例分析,还原真实经济情境,理论与所设的经济情境相呼应,激发学生的经济学直觉,增强对经济情境的思考和体验,也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使得微观经济学教学回归真实世界,增强学生对真实世界问题的敏感性,又锻炼了用理论解释现实的能力。

2.进行经济学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运用游戏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学生在游戏中深刻理解经济理论,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国内诸多著名研究型大学也纷纷将经济学实验引入课堂,通过实验课堂,学生主动参与并思考反馈,改变被动式听讲的单向信息流动,激发了学生学习与研究潜能,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例如在我校的经济学综合实验课堂上,学生通过软件模拟企业生产经营,通过原材料采购、产品研发、市场竞价销售等环节实景模拟参与某个产品的生产、买卖过程,对市场竞争中价格机制如何通过供求作用自发形成及背后的深刻原因有了亲身体验。通过模拟实验启发了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深入思考,经过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循环,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四、结语

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和应用创新能力,是未来经济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明确课程目标层次,增强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验方法和条件,是目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微观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课堂教学改革的独特性,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实践教学为主要方法的思路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始终。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清晰多层次教学目标,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互衔接的教学系统。教学过程力求将“知识、能力、素质”培养并重结合,与国际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接轨,培育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以主动式学习改变大学学风,使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与社会需求接轨,培育真正学有所得学以致用的创新性实践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庆.实证中的思辨———论经济类实验教学[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4).

[2]吕晓英,蒲应龚.实验教学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16).

[3]王尉东.微观经济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0(5).

[4]马先标.经济学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问题探讨.中国大学教学[J],2012(2).

[5]逄锦聚.妥善处理经济学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中的一些关系[J].中国大学教学,2007(1).

微观经济基础篇6

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微观经济学”教改实践,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经济学思维模式,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面对“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在案例的选取和编写、完善案例研讨制度、合理分配教学课时、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和完善教学设施等方面进行改进,可以进一步提升“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实践效果。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改进对策

微观经济学是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这门课程概念和模型较多,为使学生对教科书上的图表和公式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采用案例教学法,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更易于理解,从而提高该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但另一方面,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实践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共性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升,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1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目前,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完善的措施和环节,使得案例教学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经过几年的教学探索与实践,笔者总结了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1案例选择缺乏科学性

教学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基础,教学案例质量的高低对案例教学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真正适用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的高质量、本土化案例数量较少,且更新速度慢,在教学中使用的案例大部分来源于国外的经济学教材,而这些案例是依据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而编写的,与我国的经济发展实际有很大的差距,学生“水土不服”,难以理解消化和吸收运用,削弱了案例教学的效果。例如,在讲到“经济资源稀缺性”时,许多教科书中直接引入“黄油与大炮”的案例[1],但“黄油”这种商品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因而加大了学生接受理解经济学含义的难度

1.2教师研究开发案例的积极性受限

科研成果是我国高校教师职称评聘的重要指标,而案例研发需耗费任课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且不计入科研成果[2];因此,教师缺乏案例研发的动力,导致课堂教学中直接引用国外的案例、过时的案例等现象时有发生,加上部分教师缺乏企业实战经验,案例教学枯燥空乏,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钻研热情,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效果。

1.3学时分配不尽合理

据资料统计,高校大部分经管类专业的微观经济学只有40课时,在课时紧迫的情况下,面对该课程内容多、图表多、模型多的情况,在实际教学中很容易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照本宣科地讲授经济理论知识,仅以简单举例子的方式来代替案例教学,课堂枯燥乏味,不便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另一种是过于依赖案例教学,有时案例分析占据了大量的理论课时,直接冲击了理论教学学时,两者课时比例失衡,进而影响了整体教学效果。

1.4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不高

大部分专业微观经济学课程是在大一下学期开设,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一方面,他们已经习惯了高中“灌输式”的被动教学方式,这种学习模式已经固化到了学生的学习习惯中,而另一方面,案例教学则又要求学生主动参与案例分析,用经济学的理论知识科学地分析现实经济问题,使得学生学习模式和思维方式产生冲突,教师很难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案例教学的预期效果。

1.5案例教学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在实施过程中,案例教学对基础设施是有特殊要求的:一方面,案例教学的教学环境最好是半圆形或马蹄形教室,而高校教室通常是方形结构,桌椅固定,虽然教师可以在教室里来回走动,但和学生之间不能形成良好互动;另一方面,案例教学的辅助设施,如移动白板、活动挂布、学生铭牌[2]等很少能全部配备到位,缺乏案例教学的基础条件。

2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的改进对策

2.1加强案例库建设

案例的选取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与完善。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借鉴和提炼国外的经典案例,选取有重要借鉴意义的经典案例,并根据我国国情进行适当改编,确保这些案例能准确地解释国内现实经济问题;另一方面,要收集和编写本土化案例,案例的选择不能脱离中国实际,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学热点、难点问题。优质案例库的建成必将促使学生更加容易地运用经济理论知识分析现实经济问题。

2.2完善案例研讨制度

案例教学是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程不可缺少的教学方法,相关院校应出台系列制度,鼓励教师案例研讨、开发、创新、分享。同时要对微观经济学专业教师进行相关培训,如参加国内案例教学研讨班、与兄弟院校进行交流等,更要鼓励教师到企业开展实践,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并将实践经验恰如其分地运用到案例教学中,从而着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3合理分配教学课时

理论教学是案例教学的基础,案例教学是对理论教学的运用。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教师应真正掌握以理论教学为主、案例教学为辅的节奏和方法,换句话说,教师要把握好课时分布,严格控制案例教学课时(原则上案例教学学时不超过总学时的1/4[3]),这样既能让学生充分了解微观经济学相关理论,掌握微观经济学基础知识,又能运用自如,学以致用。

2.4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如要达到预期效果,需要学生主动参与配合。案例教学要求学生做一个积极的学习者,既要积极学习经济知识,关注身边的经济现象,又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转变成“主动”,逐渐形成一种经济思维。做好了案例教学的前期准备工作,学生才能全面参与到案例讨论中来,并最终真正能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

2.5完善教学基础设施

为了案例教学的顺利实施,应建立配套的案例讨论室和案例教室,教室的形状最好是半圆形、无台阶,教师和学生站在同一个平台且能在教室内自由移动,以消除两者之间的距离。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板书、软板、幻灯机、活动挂布等各种辅助设施,完善案例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为案例教学创设良好教学环境。3结语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在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中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但在实际中还存在一系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改进和创新,以提升案例教学法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整体效果。

参考文献:

[1]吕文慧.浅论微观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改革[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7-120.

[2]袁冬梅,吴佳佳.我国案例教学法在MBA教育中适用性探析[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7):125-130.

[3]初凤荣.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20):205.

微观经济基础篇7

 

互动式案例教学法是结合了案例教学与互动式教学法共同运用的一种综合教学方式。互动式案例教学主要以案例为主导,贯穿到运用课程的知识内容中,通过互动式教学方式实现教、学双方全面沟通,促进师生运用案例相互协商、积极探讨的氛围,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坦诚的基础上,通过理性说服甚至辩论,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拓展创造性思维,最终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1]。

 

1.微观经济学进行互动式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学生基础课程之一,属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研究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对微观经济学课程知识的把握,是顺应当前教学改革、教学模式创新大趋势,期望达到改善和提高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的目的。

 

1.1微观经济学课程的特点决定了需要案例辅助教学

 

由于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抽象的纯理论型知识体系,需要运用很强逻辑关系、或者静态分析、动态分析、规范分析等研究方法进行微观经济学知识体系的学习。除此之外,大部分微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都需要先建立在假设条件之上,这就需要有相关的实事经济案例进行说明,提高学习效果。

 

1.2互动式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微观经济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伴有大量复杂图形和数学知识相结合的微观经济学理论知识会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枯燥乏味,互动式案例教学法则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运用一些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思维创新,让学生从“要我学”模式自动转化成“我要学”的模式。

 

1.3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促进符合新时代的教学模式的改革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已不适应于现在的科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客观。借助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平台(多媒体、互联网教学平台),各大高校已经具备了新的教学模式基础,这为老师传授知识的过程节约了大量板书的时间。因此,授课教师可以运用这些时间与学生一同探讨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的运用,独立思考,互相交流,发散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2.互动式案例教学法在微观经济学教学设计中的案例选择问题

 

在微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为了使整个教学过程以案例为平台实现师生教学的互动,对教学案例的选择需要具备一定的要求。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问题:

 

2.1教学案例应具备一定的层次结构

 

微观经济学的每章节的内容都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因此,选择的案例要针对某一理论主题,根据事实经济案例,设计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同时,结合理论知识的逻辑思维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框架,层层深入,从认知到对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2.2教学案例应先以典型性案例为引导

 

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因此现在的经济学理论都是前人从一些经济活动中总结而来。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许多经济行为也不止会发生一次。

 

2.3教学案例应与教学内容相匹配

 

案例的选择与编写应根据教学要求的需要,既要做到与教学内容相匹配,又要做到贯穿到整个教学设计中。因此,学生们可以运用案例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除此之外,案例通常都源自于真实的经济生活,贯穿整个教学内容的教学案例,便于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3.总结

 

综上所述,微观经济学进行互动式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教、学双方在和谐互动的氛围内相互促进,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运用互动式案例教学法,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增强了微观经济学的实用性,达到了学习微观经济学的根本目的。

 

微观经济基础篇8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教学模式;教学效果

微观经济学是对西方国家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总结、抽象和概括,基本反映了市场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微观经济学理论的掌握直接影响学生对其他课程的学习。微观经济学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理解我国市场化改革必然性;有利于学生理解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利于学生比较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优劣,认识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和先进性。但是,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教学实践中,微观经济学是学生最头痛的课程之一,学生挂科率较高。

以我院2018年财务管理专业某班成绩五段分布表为例,学生的期末微观经济学成绩并不理想,该班总人数39,及格率只有66.7%,成绩偏低。从评卷过程可以看出:一方面,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较为肤浅,客观题学生能较为顺利地作答,但主观题回答正确率和完整性偏差;另一方面,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15分的材料分析题普遍只能得6-7分。

一、微觀经济学课程特点分析

(一)从学科地位来讲,微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主干课

微观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是基于资源稀缺基础上探讨社会资源有效配置和使用的学科。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主要研究经济个体如:消费者、企业等微观个体与市场均衡价格形成有关的经济行为,因此又称为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许多定理、方法和模型,都是对现实市场经济现象的高度提炼和概括[1]。课程内容包括各市场主体的生产消费目的、利润最大化原则以及不同市场条件下达到各自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决策。微观经济学是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主干课程,是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在经管学院整个教学体系中处于基础主干课程地位。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学习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其他经济类学科如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和产业经济学等的基础。

(二)从学科性质来讲,微观经济学注重实践性

微观经济学是实践性学科,经济学的美妙在于它的理论,经济学的力量在于它对现实问题的应用。[2]微观经济学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考察较多。微观经济学专业名词多、图表多、公式多,定理的推导需要借助多种分析工具。微观经济学课程的讲授不能仅限于知识点和定理的简单灌输和死记硬背,应更注重培养其应用知识点认识现实经济现实的能力。杜威曾经说,科学不仅是要学习的一堆知识同时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或方法,其结论性的基本原理固然重要,但其思维方法、思维过程即原理形成的思路和过程更为重要。实训教学是在真实的或仿真的环境中开展活动,学生通过充分参与活动,探求知识获得体验的教学模式。[3]

微观经济学理论的推导过程是经济学家寻找发现和验证的过程,教师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根据微观经济学基本原理的获得路径,自己亲自去“探求”基本原理,重现理论的形成过程,这样能够防止学生出现“高分低能”和思维僵化等问题。

(三)从学科发展方向来讲,微观经济学发展趋势是数理化、实验化

上世纪30年代以来,微观经济学经历了四大变革,垄断竞争、不确定性、信息、激励和不完全性及异质性、搜寻、匹配与机制设计等。[4]随着西方经济学家对市场经济在微观经济学学科体系的形成过程中,数量分析思想和方法一直相伴相生。微观经济学对经济问题的研究采用数量分析方法,通过设定一定的假设条件模拟现实,在数理模型里验证经济假设。微观经济学理论的演进过程,也是其不断按真实世界修正自己假设理论的过程,其理论越来越逼近现实,其假设条件也越来越宽松,但是其数学方法和抽象分析方法越来越精致、精准。[8]西方经济学发展到今天,数理化在经济分析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多,这是经济学科学化的表征之一,数理化发展必将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发展的方向。

其次是微观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实验化趋势,经济学实验是经济学两大研究方法之一,经济学使用实验的方法成为实验经济学,让实验对象在设计好的实验环境下,根据真实经济环境合理简化归纳而成,分析实验对象的行为模式,并据以检验理论的均衡是否形成。国外早在20世纪30年代学者们就开始利用规范的实验室研究经济学。[5]Thurstone利用实验室对个体无差异曲线的研究,Flood对博弈论的实验研究,张伯伦1948年对产业组织的实验研究等。随着实验经济学的兴起,国外很多大学如哈佛、布里奇波特等都开始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将经济学实验教学作为传统课堂授课模式的补充,提高学生的实验和实践能力。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人大、上海交大、上海财大等高等学府开始成立经济学实验室,进行模仿形式的实验教学探索。

二、提高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对策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这也是社会对人才多元化需求的必然要求。随着市场化改革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不再是以纯粹理论的学习和掌握。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于能否符合市场的需求,市场和社会的考核和检验是人才的培养关键,也更加强调本科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和实际操作能力。

因此,在高等教育更为重视应用化的时代,作为应用性、实验化趋势较强的微观经济学而言,提高课程教学效果需要全过程设计、全方位分析,多管齐下方式提高。建议将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部分:课程教学前端即学习课程之前必备之数理统计分析工具的学习,这部分课程包括高数、计算机、统计学等;具体教学过程包括:课堂学习、课后习题练习和实验室实训等方面;课程学习后端即期末试卷考试阶段,这部分考核采取期末考试成绩+平时习题成绩+实训报告成绩等综合化考核方案。三位一体的学习能有效提高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一)课程教学前端扎实化

学习微观经济学难度大的原因之一是需要其他学科的辅助,如高等数学、统计学、外语及计算机应用等基本技能和预备知识。从我校的课程设计看,微观经济学与外语、高数、计算机同步学习,在统计学学习之前开设的。因此未来在课程设计上,可以考虑在学生具备高数、统计学等数理统计知识之后,再开始学习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二)课程教学过程多样化

微观经济学是建立在一定的数理逻辑基础上的,教材内图形、公式、经济模型、表格和经济学术语等较多,单一的教学模式不容易达到教学预期效果。微观经济学教学过程多元化改革具体如下:首先是加大课题授课时现实案例的引入,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的应用。通过选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热点案例,让学生将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格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也能教学相长,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和专业水准。其次,借鉴慕课(MOOC)、雨课堂和微课等成功经验,开发网络教学平台。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既延长了学习时间,也方便教師和学生沟通,可以方便老师布置作业,发放教学资料,解答学生疑难等。

最后,实训教学是理论学科实践教学的重要方式,是经济类专业完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手段。通过合理的实训课程设计,开展实训教学能够锻炼学生观察能力、系统分析能力和信息收集能力,也很好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融入社会的能力等,最终提高理论课程学习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在实验与课堂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下,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使学生亲身体验到所学知识的真实性和实用性,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

(三)课程教学后端综合化

考核方式综合化即课程考核降低侧重记忆力考核的试卷考试比重,增加平时成绩的分量,增加学生课下学习如课后习题、实训报告、小论文写作及针对某一专题的讨论会等综合成绩,真正做到全面考核、能力考核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考核等,让学生真正做到有目的学,有目的考核。《高等教育法》提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作为应用性和实验性课程,提高学生微观经济学的学习效果需要多管齐下,才能真正达到高等教育目标,实现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均衡提升。

参考文献:

[1]李金华.微观经济学中的数量分析思想及其新挑战[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5):68-74.

[2]吕文慧.浅论微观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改革[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7-120.

[3]周常青.开发实训项目提高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13):163.

[4]平新乔.微观经济学演进轨迹及其下一步改革[J].中国经济学新论,2016(10):128-138.

[5]周业安.经济学中的实验室实验:经济学迈向科学研究的关键一步?[J].南方经济,2014(8):91-96.

项目:该文为南阳师范学院教务处2018年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项目:“微观经济学开展课堂实训教学模式改革探索”的研究成果

上一篇:全县安全生产情况汇报范文 下一篇:施工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