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微生物学范文

时间:2024-03-13 16:37:36

病原微生物学

病原微生物学篇1

【关键词】新形势;基础医学;病原微生物与免疫;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3-0165-02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是一门基础医学课程,包括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两部分,是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的衔接桥梁,其中病原学知识点多,记忆难度大,而免疫学理论知识多,抽象难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反映过于抽象、难学,甚至出现厌学情绪[1]。传统的教材、教学形式已经不能满足目前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分析新背景下的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教育对教师、教学形式的新要求,有助于帮助教师自我提升及促进教学创新[2]。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在文中详细总结了新形势下对于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教育的具体要求,并介绍了几种新颖的教学形式及其应用情况,旨在为新形势下的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教学提供参考。

1 新形势下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教学背景

1.1 教材难以满足学科发展要求、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

近年来,与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相关的微生物技术、免疫学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但一方面,教材中的新知识的更新速度相对缓慢,另一方面,现行教材更侧重理论学习、不注重实践,这些都使现行教材的教学作用大大削弱。

1.2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教学课程安排不合理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现用教材内容较多,但实际教学课程较少,且由于学时减少及学校考虑到实验经费问题,原来的实验课程及时间也明显缩减,以至于学生较多通过多媒体等设施了解实验过程与原理,缺乏合理的动手能力,加大了学生对于课程的理解难度。

2 新形势下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教学对教师的新要求

2.1 实验带教老师的工作责任感应进一步加强

实验课程是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教学的核心环节,其能促使学生学以致用、增加操作经验。在实验操作中,课程老师可通过现场演示操作方法加深学生印象,其教学作用不可替代,但目前实验老师的落实较差,多数学生无特定实验教学老师指导,在实习过程中未能得到实践机会,而繁重的工作任务也使实验带教效果难以达到预期。因此,在新形势下,实验带教老师需能够合理分配工作时间、重视培养学员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使每个学生得到充足的实践机会,另外,带教老师还应具有较强的责任感、能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答疑解惑、分享经验,并在条件允许情况下检验带教学习效果。

2.2 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改进教学形式

不可否认,教学队伍中存在吃老本、照本宣科者,而新形势下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领域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学科知识内容不断更新、外延不断扩展,这样的形势也使一成不变的教学形式受到挑战。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教师一方面应提升自身知识储备水平、多研读相关文献、学术著作,促进自身技术水平、职业素质不断提升;另一方面还要求教师能够积极改进教学形式,使教学过程更具有互动性、更能引起学生关注。

3常见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教学方法分析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改进教学形式对于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教育具有必要性,下面特介绍三种常见的教学方式。

3.1 多媒体授课

传统的书面说教式教学的教学形式相对单一、枯燥,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将教材中的手术操作、相关原理制作成动画形式,配以简明扼要的文字,可进一步简化教学过程,并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形象、立体。一方面多媒体教学形象、重点突出,有助于促使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可充分激发学习兴趣、活跃教学气氛。

3.2 互动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是活跃教学气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另一个重要的手段。互动式教学的形式可分为自学式、问答式,自学式针对扩展内容,如知识背景、发展历史、存在问题等,通过学生自制课件、讲座的方式,可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给学生、教师一个分享、交流平台,促进双向互动;问答式针对教学计划内容,在教学进行到一个阶段后,由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由学生作答,答对者予以加分奖励,这种形式一方面可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加深印象。

3.3 实践性学习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定期举行小组座谈会,会议上由带教老师总结实验过程中注意的相关问题,或以实际操作案例作对象,由学生分析实验操作细节、注意事项等环节,并由学生独立制作报告方案,上交后,由带教老师对报告的可行性、正确性进行评估和反馈,对不正确的方案予以及时纠正。通过这种实践性的学习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常见实践性学习方法包括:案例教学法、PBL教学法等。

4小结

近年来,传统的教材、教学形式已经不能满足目前基础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本研究主要阐述了目前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教学的新背景,并对新形势下的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教学方法进行初探,总之,新形势下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教学在教学人员、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上均需进一步改进,而多媒体授课、互动式教学、实践性学习三种教学形式则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理论与实际结合、强化教学效果,值得在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教育中加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贺晓静.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教学方法探讨[J].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1, 23(6):760-761.

病原微生物学篇2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高职高专;病原生物学;

作者简介:卢英芹(1973-),女,河北人,大学本科。研究方向:生物化学教学和科研工作。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是我国高职高专院校护理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必修课程,也是医学类专业联系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的重要纽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涉及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医学免疫学三个主要模块,内容抽象深奥且零散难记,对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而言学习难度较大[1]。从目前国内高职高专院校《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教学现状来看,多数仍然采用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灌输式"教学,学生在紧张的课堂时间内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所设计的教学内容,师生之间缺乏充分的互动,课堂教学效果不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课教学是一种新兴的教育信息资源形式,是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方法深度融合的产物。凭借较强的趣味性和良好的交互性,微课教学越来越受到高职高专院校的青睐,成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热点。国外对微课教学模式的应用主要集中于翻转课堂、电子书包、混合学习等教育改革项目中[2],尤其在高等医学院校专业课教学中应用较为普遍,已经成为培养应用型医护人员的重要手段。

1微课教学在高职高专病原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微课教学是一种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教学微视频为主要载体,围绕某个具体知识点或者教学环节开展的教学活动。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信息资源形式,微课教学具有主题突出、互动性好、短小精致等特点,在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课程教学方面应用越来越普遍。

从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病原生物学课程教学现状来看,随着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医学基础课程课时不断被压缩,对病原生物学实践课程教学工作影响尤为显著,普遍存在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差、实践技能掌握不充分等问题。和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相比,在病原生物学课程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是对传统病原生物学课程教学的有效补充和拓展,具有教学内容精炼、教学形式灵活、实用性、趣味性强等特点[3]。在病原生物学实践教学中,微课教学主要针对那些和公共卫生问题密切相关的知识点以及情境实践教学方面,如微生物分布检查与正常菌落、革兰染色与细菌形态结构等实践项目,一些基本的技能如接种环的处理、试管口灭菌等操作等均以5~8min时长不等的微视频进行展示,与课堂环节教师引导解惑相辅相成,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和主动性。

2基于微课教学的翻转课堂在高职高专病原生物学实践教学应用

从概念上理解,“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是对传统的“课堂知识传递+课后知识内化”模式的“翻转”,是由学生在课前通过教师的微课教学视频和教材、网络资源等信息技术完成对知识的获取,再通过教师设计的课堂教学活动对所学知识进行内化和吸收的过程。“翻转课堂”实现了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使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习的指导者,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研究者[4]"。翻转课堂"是对传统教学结构的彻底颠覆,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善高校师生教学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

2.1翻转课堂实践教学对象选择

选择本校2014级护理专业3班和4班为研究对象,其中护理3班人数57人,为对照班,采用传统的教师课堂教授方式进行病原生物学实践课程教学;护理4班人数60人,作为翻转课堂教学实验班,采用翻转课堂方式进行病原生物学实践课程教学,并辅以微课辅助教学。两个班级在病原生物学课程实践教学内容、课时安排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均相同。实践教学课时均为12学时,内容为:1)微生物分布检查与正常菌群;2)革兰染色与细菌形态结构。考核方式和内容为:1)实践操作考核:包括细菌涂片、紫外线杀菌、煮沸消毒等项目;2)实践报告讨论分析考核:包括学生对实践结果的逻辑分析能力和整体思维能力等;3)综合理论知识考核:包括与实践教学项目相关的理论知识体系等内容。

2.2病原生物学实践教学微课设计

根据相关实践经验表明,微课视频是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实现学生课前知识获取的主要手段之一。针对高职高专院校病原生物学实践课程教学内容及特点,护理专业病原生物学微课类型主要包括讲授型、演示型、实验型和自主学习型[5],其中演示型微课视频主要以消毒灭菌、病原学检查方法等内容为主,而革兰染色与细菌形态结构等内容则常设计为实验型微课,如利用一段5min的微课视频对革兰染色的概念及其操作步骤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布置学生进行革兰染色操作;细菌形态结构微课视频时长6min,主要采用直观的图片形式展示各种形态的细胞以及细胞结构,并对细胞结构各组成部分的功能进行简要介绍,最后设置一些主题问题或者若干测试题进行小组讨论和测试,使学生在讨论或完成测试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细胞的初步了解。在教学设计方面主要针对上述两项实践教学内容的特点形成结构化、片段化的微课,并设置针对性的主题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进行课堂讨论引导解惑。

2.3病原生物学实践教学翻转课堂实施办法

病原生物学实践教学"翻转课堂"具体实施步骤主要包括"翻转课堂"教学平台建设、课前学习资源准备、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堂教师答疑以及课后教学评价与反馈等几个环节"。翻转课堂"教学平台建设是实施"翻转课堂"的基础条件,是教师上传学习资源和掌握学生知识学习进度、学生自主学习并完成预留任务的综合平台;课前学习资源准备主要由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水平和层次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准备并上传资料;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在整个"翻转教学"过程中是关键环节,主要是由学生根据学习资源和学习任务单,按照自己的学习节奏自发的进行学习的过程;课堂教师答疑是在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对知识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后,由教师对知识示教过程中所产生的共性和个性问题进行解答,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通过师生课堂互动交流加深学生对实践教学内容的理解;课后教学评价与反馈环节具体可采用多种方式,如问卷、座谈等等,对"翻转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馈和评价,主要以学生评价为主,从学生课程考核成绩和学生对"翻转课堂"的认同程度两个方面对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对"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制定改进策略。

3翻转课堂在高职病原生物学实践教学效果评价

3.1实践教学成绩考核对比分析

按教学计划和内容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完成实践教学项目教学后进行考核,考核成绩见表1和表2。

在微生物分布检查、正常菌群和革兰染色与细菌形态结构实践项目教学效果考核中,实验班学生在实践操作考核和实践报告讨论分析考核两项考核中,其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在综合理论知识考核中,实验班和对照班无显著性差异,分析原因可能与考核试题从以前试题库中随机抽取有关,在试题形式以及效价上对考核结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综合来看,在病原生物学实践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采用传统的教师课堂讲授的教学效果。

3.2翻转课堂教学效果反馈与评价

设计调查问卷对护理4班(实验班)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价。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提升护理专业学生对病原生物学实践课程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效果是否满意等几个方面。调查问卷发放共计60份,收回60份,有效回收率100%,问卷调查结果见表3。

实验班学生对翻转课堂应用于病原生物学实践教学认同程度较高,92%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能够明显提高自己对课程的学习兴趣,96%的学生认为通过翻转课堂自己能够自主掌控学习过程,结合自身情况把握学习节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另一方面,10%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在提高自身综合分析能力方面效果不佳,8%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增大了学生学习的压力,不利于提高课程实践教学效果,证明翻转课堂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知识内化不足、教学时间安排不当等问题,应进一步加强教师课堂环节引导和解惑的力度,提高课程知识的内化程度,同时注意兼顾自主学习效果较差的学生,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提高每个学生的参与度。

4结语

病原微生物学篇3

关键词:植物保护专业;植物病原学;植物病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1-0049-02

一、植物病原学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植物病原学是农业院校或综合院校植物保护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与许多课程具有密切联系。生物化学、有机化学、普通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普通真菌学是该课程的基础。但是,其中除了生物化学和有机化学是各个院校必开课程外,其他课程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有的作为选修课,有的甚至未被设置在培养方案的课程设计中。作为教师,在授课之前一定要首先了解,学生是否学习过以上课程及与本课程相关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例如,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是否开设直接影响了植物病原学课程内容的设置。

植物病原学课程,同时也是普通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与园艺植物病理学等课程的基础课。尤其是普通植物病理学和农业病理学,与植物病原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与其他植物病理课程相比,植物病原学课程不是强调植物病原物与植物的互作,也很少涉及到“病害三角”等内容,而是更多地单从植物病原生物自身角度来展开。可以把植物病原学理解为引起植物病害的微生物、线虫与寄生性种子植物的生物学,是一门基础理论课程。而植物病原物与植物的互作,和其他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应用与实践部分,放入到其他课程(如普通植物病理学与农业病理学)中去学习。植物病原学只是为这些课程的学习打下理论知识基础,帮助学生更加系统深入的掌握生物学知识。不应该把植物病原学看成,与普通病理学和农业病理学等课程的平行课程。

二、植物病原学是否单独设课的分析

一些院校已经把植物病原学作为独立课程进行设课,但一些院校并未将它作为单独一门课程进行设课,而是把植物病原学的知识拆解成两部分内容:微生物基础部分与病原学部分。微生物基础放在微生物学(或农业微生物学)中学习,病原学内容放在普通病理学部分学习,或者都一并放在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中学习。

植物保护专业几乎都会把普通植物病理学作为专业必修课。但是是否开设微生物学(或农业微生物学)课程,或者把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是否作为必修课,不同院校有着不同的设置。

对于未开设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又未开设植物病原学的院校,或者把这两门课程其中一门或者两门都作为选修课。这样的课程设置,无疑加重了普通病理学的教学难度,要求普通病理学课程的学时数必须加大,这也给课程设置和具体的教学过程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加大的教学内容,使普通病理学很难在一个学期内,全部完成其教学内容。加大学时的普通植物病理学,往往导致较差的教学质量。例如,一些学生通过普通植物病理学的学习,了解了细菌与真菌引起植物病害症状的不同,但由于未开设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与植物病原学课程,却还未能区分真菌与细菌菌落的不同。这显然和课程设置本身不合理有一定关系。

针对以上问题,一些院校同时开设了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与普通植物病理学,但未设置植物学病原学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较未开设微生物学课程的设置更加合理,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虽然微生物(农业微生物学)分担了一部分普通植物病理学的教学内容,但是针对性不强,普通植物病理学的教学工作量依然庞大,依然难以在有限的学时内高质量的完成教学内容。这也是许多院校增设植物病原学课程的重要原因。微生物学,虽然能介绍到一部分植物病原微生物的知识,但是并未包含另外两个植物病原物――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的知识。而且,植物病原微生物只是微生物中的一小类,很难在微生物学有限的课时内,学到足够的针对植物病原微生物的知识。例如微生物中的病毒部分,包含了噬菌体、噬真菌体、动物病毒与植物病毒几个部分,又通常把噬菌体和动物病毒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而针对植物病原学部分的植物病毒只是作为一少部分内容进行了学习,这对于植物保护专业的学生显然不够的。

如果在植物保护本科学生的培养方案中,难以将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与植物病原学同时设置成必修课程,建议保留的是植物病原学而不是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这样有助于完成植物保护专业学生的整体培养目标,使其成为专业型人才。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的相关知识,可以作为选修课学习,或者放入植物病原学中的微生物基础部分进行学习。当然,在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同时将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与植物病原学设置成必修课程。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加系统地学习植物病理学知识。

三、植物病原学的培养目标与内容设置

明晰了上述植物病原学与其他课程的关系,与设置植物病原学课程的必要性,有助于更加合理地制定植物病原学的培养目标与课程内容。植物病原学的课程目标为:通过植物病原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植物病原微生物(真菌、病毒与细菌)的基础生物学知识,理解植物病原线虫生物学知识,了解寄生性种子植物的相关知识,为后续学习其他植物病理课程打下基础。

对于未开设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的院校,植物病原学中应该抽出足够的学时,介绍微生物学基础,其中重点介绍真菌、病毒与细菌。因为植物保护专业多门课程中涉及到微生物学知识,植物病原学课程应当一定程度上尽量承担传授微生物基础生物学知识的教学任务。当然,如果在课程设置时,加开了普通真菌学、植物病毒学或细菌学,那么应当避免在不同课程中,过多的重复讲授相同知识点。

对于开设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相关课程的院校,植物病原学可以将更多的学时,用在以下知识点的讲授:植物病原物的分类与鉴定;致病的特殊细胞结构、生理与生化基础;植物病原生物致病性的遗传基础;以及代表性植物病原生物等。

植物病原学课程内容设置时,还应当注意把重点放在病原生物自身;当涉及到植物病原物与植物互作部分,要更多的从病原生物这个角度入手介绍。为了避免重复,植物病原物与植物互作部分应当更多的交给普通植物病理学和农业植物病理学及其他课程去介绍。

在课程内容顺序安排方面,对于未开设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的院校,第一章内容应当首先介绍微生物学基础知识,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后续知识的学习。当学生有了微生物基础知识的储备后,剩下的知识点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介绍。第一种,按照植物病原生物逐一介绍。这样的方式,非常适合多个老师进行合作介绍。由于植物病原生物跨了多个生物界级,几个老师根据自身知识背景配合完成,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方式。例如,植物线虫学部分,由专门从事线虫学研究的老师传授更好。另外一种安排方式是,将植物病原学知识分为:分类鉴定、特殊细胞结构、致病的生理与生化基础、致病遗传基础、植物病原物的生态、典型植物病原生物等,几个章节;然后,在章节中,再根据不同病原生物进行逐一介绍。这样的安排,有助于在章节内比较不同病原生物。这种安排,也要求学生有着更加良好的微生物学基础知识。

四、植物病原学中的不同植物病原生物

在五个病原生物的介绍中,不应等量设置学时。单从植物病原学角度讲,学时由多至少,应当按照以下的顺序:植物病原真菌、植物病原病毒、植物病原细菌、植物病原线虫,最后少量介绍寄生性种子植物。这样,也与不同病原生物造成植物病害数量和引起的经济损失相符合。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院校加开了其他课程,来专门学习某一种病原生物,植物病原学课程内容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调节。例如,一些院校加开了普通真菌学课程或植物病毒学,那么植物病原学部分应当在课程中,适当调整内容安排,将学时更多的应用在未独立设置课程的病原生物上和不同植物病原生物的比较上。另外,一些院校为了突出专业特色与迎合社会需求,可能开设了线虫学,植物病原学部分应当注意避免重复。

五、其他问题

教材的选用方面,微生物基础部分可以参考微生物学、普通真菌学、植物病毒学等相关书籍;植物病原学部分可以参考《植物病原真菌学》[1]、《植物病原病毒学》[2]、《植物病原细菌学》[3]、《植物病原线虫学》[4],以及其他相关的微生物学和植物病理学书籍。在代表性植物病原物的选择方面,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除了参照病原生物本身的重要性外,应该结合院校的专业特色、地理位置及学生未来去向,选择合适典型病原物进行讲解。另外,在植物病原学具体讲授过程中,应当注意例子的选择和侧重点方面,应当突出“植物病原”与“致病”这两个关键词,包括在植物病原学课程中的微生物基础部分,也应遵从该原则,尽量避免只是简单讲解模式微生物,而忽略了植物病原这个关键词。

六、结语

植物病原学课程,在植物保护专业的课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植物病原课程的学习,对系统理解与学习植物保护专业中植物病理方向的其他课程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植物病原学的特殊性,它的课程内容的设计受到了整个专业的其他课程设置情况的影响,同时不同院校的植物保护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与专业特色也会影响它的课程内容。

参考文献:

[1]陆家云.植物病原真菌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2]谢联辉.植物病原病毒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3]王金生.植物病原细菌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病原微生物学篇4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微生物种类;结构特点

现行高中生物教材中涉及的微生物都是比较常规的种类。高中生物的新的教学大纲提出了知识教育、思想教育、能力培养的明确目标,并对相关的知识内容、主要知识点进行了更新。教材中将微生物分为三大块来分别讲解,包括真核微生物、原核微生物和病毒。本文主要对这三大类微生物的子类别和其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归纳。

一、微生物的定义及常见的微生物种类

1.微生物的定义

微生物指的是形态微小、结构简单、肉眼无法看见或看清的单细胞、多细胞的一类微小生物。绝大多数微生物的观察与研究要通过光学显微镜或者电子显微镜才能进行。

2.与身体健康和生活过程相关的常见微生物种类

(1)与身体健康相关的常见菌种: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是寄宿于大肠内的一种原核微生物,是动物体内数量最多的一种细菌。大肠杆菌也有不同的菌型分类,除了部分引发腹泻的菌型外,大部分的菌型对人体是有益的,尤其是其具有合成维生素K和维生素B族的功能,是人体保持健康不可或缺的种类。大肠杆菌既有异养需氧型,也有兼性需氧型。

肺炎双球菌。肺炎双球菌是异养兼性厌氧型的原核生物。也分两类,一类是正常寄居在鼻咽腔中的菌型,通常是无荚膜的;一类是会引起肺炎、中耳炎、细菌性脑膜炎等多种疾病的病原体,通常是有荚膜的。

(2)与生活过程相关的常见菌种:蘑菇。食用的蘑菇是真核生物的一大类,属于真菌界。蘑菇富含维生素D,种类众多,味道鲜美,是餐桌上常见的食材。

酵母菌和乳酸菌。酵母菌是单细胞真核生物,是酒精生产、面食烹饪等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菌种。酵母菌是异养兼性厌氧型,最适宜的生长环境是pH4.5~pH5.0之间。乳酸菌则是泡菜、酸奶等生产过程中必要的青贮饲料,同时也跟人体健康息息相关;200多种乳酸菌中,大部分都是人体需要的生理功能的菌群,存在于肠道,有助于身体健康。

草履虫。以细菌为食,可以用于污水处理的单细胞原生动物,属于原核生物。

根瘤菌。杆状需氧型细菌,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能在其根瘤内形成类菌体,用以固氮。

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单细胞原核生物。因为蓝藻本身含有叶绿素和蓝藻素,是最原始的藻类,属于自养型生物,繁殖很快,蓝藻暴发会引起水质恶变,严重时会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大面积鱼类死亡。尤其是蓝藻的部分菌型会产生霉素,从而导致鱼类和人畜受到毒害,甚至诱发癌症。

二、微生物的种类及其相关的结构特点

1.原核微生物

原核微生物指的是由原核细胞构成的一类微小生物。原核细胞中的细胞质中只有核糖体;细胞没有膜包围的细胞核,有拟核,染色体分散在细胞质中;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主要类别有蓝藻、细菌、放线菌、支原体和衣原体。

(1)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大型原核微生物,是最简单、最原始的原核微生物,既可以进行营养繁殖,又可以进行孢子生殖。其多存在于湖泊等水体中,大量繁殖会引发“绿潮”。是生活中常见的菌种之一。

(2)细菌。细菌指的是一类形状细(直径一般在0.5~5μm之间)短,结构简单,多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的原核生物。细菌是自然界中分布最为广泛、个体数量最多的有机体,参与了绝大多数的大自然物质循环。

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细菌的分类也不同。按其对氧气的需求分,可分为需氧菌和厌氧菌两类,也有兼氧性细菌。生活中常见的大肠杆菌、乳酸菌主要以厌氧为主,而根瘤菌、硝化细菌等则是需氧型的,它们都与人体健康和生活过程息息相关。如大肠杆菌和乳酸菌都是寄居在人体肠道内,与人体互利共生的,而根瘤菌、硝化细菌则是自然界中植物固氮必不可少的部分。

按照细菌的生活方式分类,可将其分为自养型细菌和异养型细菌,大多数的细菌是异养型的,如上面提到的大肠杆菌、乳酸菌、根瘤菌等,而硝化细菌则是自养型。硝化细菌是自养需氧型细菌,能将土壤中的铵盐及氨转化为硝酸盐,供给植物必需的氮素营养。

按照细菌的形状分类,可将其分为球菌、杆菌和螺形菌三类。

(3)放线菌。放线菌是原核微生物的一种,但不属于细菌,这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常见的错误。放线菌是由分枝发达的菌丝组成,介于细菌与真菌之间的丝状微生物。放线菌的生殖方式是孢子繁殖,在合适的条件下,保证会萌发,长出牙管,形成营养菌丝,并分化出气生菌丝和繁殖菌丝。

放线菌具有产生抗生素的作用,包括链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土霉素等,占已知抗生素种类的近70%。

(4)支原体和衣原体。支原体指的是没有细胞壁的一类革兰阴性菌。支原体能形成细长分枝细丝,呈现丝状、环状、星状等多种不同形态。支原体是目前发现的最小的原核微生物。

衣原体也是革兰阴性菌,自身无法合成生物能量物质ATP,需要完全依赖被感染的宿主细胞提供。

2.真核微生物

真核微生物指的是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不同于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同时具有细胞核和高度分化的各种细胞器。常见的真核微生物包括原生生物和真菌。

(1)原生生物。原生生物在自然界中属于消费者。自然界中比较常见的原生生物包括草履虫、变形虫、衣藻等,它们都属于单细胞生物,其中衣藻属于自养需氧型,草履虫和变形虫是异养需氧型。

(2)真菌。真菌是真核微生物中十分重要的类别,包括霉菌、酵母菌等。

霉菌的形状多为丝状,且具有繁殖方式多样、繁殖能力强的特点,既可以进行有性繁殖,也能进行无性繁殖。霉菌属于异养需氧型微生物。

酵母菌与霉菌的繁殖方式相同,均既可以进行有性繁殖(孢子繁殖),也能进行无性繁殖。其特点在于生长迅速,易于培养,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其代谢类型属于异养兼性厌氧。

(3)病毒。病毒指的是由一个核酸分子与蛋白质构成或只有蛋白质颗粒构成的靠寄生生活的生命体。

病毒与细菌间的最大区别是病毒形态更小,且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病毒可以根据其核酸种类的不同将其分为RNA病毒和DNA病毒;也可以根据侵染的宿主细胞不同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真菌病毒和细菌病毒。与人们生活关系比较密切的动物病毒中,我们熟知的有艾滋病病毒、SARS病毒、致癌病毒、疯牛病病毒等。

通过对微生物的结构特点、繁殖方式、代谢特点等的把握,深入了解不同微生物种类的区别,是学好微生物这一部分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邢 妍,魏朝明.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微生物简介及分类[J].新课程(教研版),2013(3):175―176.

[2]潘大洪.与生活的有机结合――试论如何盘活高中生物教学[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1):16―17.

病原微生物学篇5

关键词: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备案

【中图分类号】R1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7-0116-01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从事与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本有关的研究、教学、检测、诊断等活动,应具备一定生物安全防护水平,而防护水平的级别与其接触的风险因子是相对应的。所以,认识病原微生物的风险级别及相关实验室生物安全的要求并进行备案工作很有必要。

1病原微生物分类

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第二类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 第三类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第四类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2病原微生物实验室

2.1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危险度评估:基于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类,同时考虑实验室活动中可能涉及的传染或潜在传染因子等其他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帮助实验活动操作者正确选择生物安全水平,评估职业性疾病风险、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与管理规程,采取相应安全防护措施,减少危险性事故发生。根据《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病原微生物的危害程度分类,可以判断并选择实验活动所需生物安全实验室级别。

2.2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实行分级管理。依照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分为生物安全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以下简称BSL-1、BSL-2 、BSL-3、 BSL-4)。

2.3设施和设备要求:生物安全实验室在结构上由一级防护屏障和二级防护屏障组成。BSL-1、BSL-2 、BSL-3、 BSL-4实验室的安全设备和设施不同,主要有:物理隔离区,用物理隔断和密封门把实验室与公共的外环境隔离开;负压通风过滤技术,通过控制气流速度和方向,可以使实验室内的空气只能通过HEPA滤器过滤排放;消毒灭菌设备,主要有高压灭菌器、紫外线灯等,用于对具有感染性的固、液体废弃物的彻底灭菌和对物体表面及空气的消毒。

3实验活动备案

3.1备案管理:卫生部负责BSL-3、 BSL-4备案审批工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BSL-1、BSL-2实验室和实验室活动的备案工作。新建、改建或者扩建BSL-1、BSL-2实验室,应当向所在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提交《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及实验室活动备案表》,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备案材料的审核和现场验收。审核通过的实验室,发给省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及实验活动备案证明》,予以备案。

3.2备案材料:提交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及实验室活动备案表》一般包括,实验室基本信息,实验室活动基本情况,实验室设立单位的法人资格证明,实验室设立单位的生物安全组织管理框架图,实验室布局平面图及受理部门要求提交的其它资料。

3.3备案条件:BSL-1、BSL-2申请备案登记,应当具备以下条件:实验室的设立单位应当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根据实验室设立单位的职能,合法从事与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本的活动,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与所从事的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相适应,实验室应当具备与所从事的实验活动相适应的实验设施设备及个体防护措施,从事实验活动的人员应当参加生物安全培训并通过考核取得上岗证书,设立单位有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2]《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3]《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4]《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233-2002).

[5]《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4).

[6]《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技术规范》 (GB50346-2004).

[7]《人间传染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和实验活动生物安全审批管理办法》(卫生部令50号).

病原微生物学篇6

【关键词】感染;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

【中图分类号】R4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8-0223-01

1 生化方法

生化方法检测病原微生物实际上是测定微生物特异性酶。由于各种微生物所具有的酶系统不完全相同,对许多物质的分解能力亦不一致。因此可利用不同底物产生的不同代谢产物来间接检测该微生物内酶的有无,从而达到检测特定微生物的目的。如沙门氏菌能产生辛酯酶,这一性能是除沙门氏菌外的各属肠杆菌科细菌所不具备的。根据这一特性,甄宏太等报道了快速检测沙门氏菌的辛酯酶法。该方法是以4-甲基伞形酮辛酯(MUCAP)为底物,经沙门氏菌的酶降解后,释放出4MU,在紫外灯下观察其发出的蓝色荧光。该方法简便易行,从加入底物到紫外灯下观察到出结果仅需几分钟即可完成。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可达95%和90%。对与H2S(+)反应的沙门氏菌该法更为敏感,灵敏度和特异性均接近100%。大肠埃希氏菌具β-葡萄糖醛酸酶,但以O157∶H7为代表的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EHEC)却不具此酶,故β-葡萄糖醛酸酶阴性已成为初步筛查EHEC的重要特征。白色念珠菌具脯氨酸肽酶及N-已酰β-D半乳糖苷酶,分别以合适的试剂检测,两酶均阳性即为白色念珠菌。

2 血清免疫学方法

免疫学技术是利用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观察和研究组织细胞、特定抗原(抗体)的定性和定量技术。为了显示和观察这种抗原抗体反应,需要预先将某种标记物结合到抗体上,借标记物的荧光或酶的有色反应、放射性或高电子密度,在光镜或电镜下进行定性、定位或定量研究。各种形式的免疫分析方法如放射免疫分析(RIA)、酶免疫分析(EIA)、间接酶联免疫吸附(ELISA)、荧光免疫分析(FIA)、生物发光免疫分析(BI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IA)等,直接检测微生物或通过间接检测微生物的成份及微生物代谢产物(如毒素)检出微生物。各大文献数据库提供的数据显示,几乎建立了所有病原体的血清学检测方法,表明该方法也成为了一种实验室常用的成熟的检测技术。

2.1 荧光抗体技术:

荧光抗体技术是根据抗原抗体反应具有高度的特异性,把荧光素作为抗原标记物,在荧光显微镜下检查呈现荧光的特异性抗原抗体复合物及其存在部位。荧光抗体技术的主要特点是特异性强、速度快、灵敏度高,但也存在许多的缺点,如非特异染色问题难以完全解决、操作程序较烦琐、需要特殊的昂贵仪器(荧光显微镜)和染色标本不能长期保存等。用于快速检测病原菌的荧光抗体技术主要有直接法和间接法。直接法是在检测样品上直接滴加已知特异性荧光标记的抗血清,经洗涤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间接法是在检测样品上滴加已知的细菌特异性抗体,待作用后经洗涤,再加入荧光标记的第二抗体。如市场上广泛应用的抗沙门氏菌荧光抗体和猪瘟荧光抗体。吕治林等[4]报道的由美国同行所作的用炭疽杆菌细胞壁(CW-DFA)和荚膜抗原(CAP-DFA)特异的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可快速鉴别炭疽杆菌。

2.2 酶免疫技术:

酶联免疫技术是根据抗原-抗体的免疫反应与酶的高效催化作用原理有机结合,通过酶催化底物进而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使溶液呈现出颜色变化,从而显示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的存在。酶联免疫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现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多种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应用单克隆抗体结合硝酸纤维膜上的斑点ELISA技术,已成功地自患者的咽拭标本中同时检出可能存在的肺炎支原体、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3、7型腺病毒。涂少华等用MP膜结合蛋白抗原制备MP单抗来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肺炎支原体抗原方法,与PCR方法的符合率达95%; Gehring等用酶联免疫化学发光法(ELIMCL)测定大肠杆菌O157∶H7,在PBS缓冲液中,检测极限约为7.6×103个活细胞。许多疾病的检测都已有商品化的试剂盒出现。如直接自尿中检出沙眼衣原体的商品试剂盒IDEIA-Ⅲ。

3 分子生物学方法

分子生物学及分子遗传学的发展,使人们对微生物的认识逐渐从外部结构特征转向内部基因结构特征,微生物的检测也相应的从生化、免疫方法转向基因水平的检测。

3.1 核酸杂交法:

最初应用于微生物检测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是基因探针方法,它是用带有同位素标记或非同位素标记的DNA或RN段来检测样本中某一特定微生物核苷酸的方法。核酸杂交有原位杂交、打点杂交、斑点杂交、Sorthern杂交、Northern杂交等,它们共同的特点是:①都是应用复性动力学原理;②都必须有探针的存在。核酸分子探针又可根据它们的来源和性质分为DNA探针、cDNA探针、RNA探针及人工合成的寡聚核苷酸探针等。该法诊断的原理是通过标记根据病原体核酸片段制备的探针与病原体核酸片段杂交,观察是否产生特异的杂交信号。核酸探针技术具有特异性好、敏感性高、诊断速度快、操作较为简便等特点。目前,已建立了多种病原体的核酸杂交检测方法,尤其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更为常用。

3.2 PCR及其衍生技术:

PCR技术又称体外扩增技术,自1985年发明以来,因其高度灵敏性和良好的特异性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短短20年的时间,各种各样以PCR为基础的DNA序列的扩增和检测方法得到了迅猛发展,几乎已应用于基础研究的各个领域,并且成为医学临床和检验部门强有力的分析工具。各种衍生技术如反转录PCR(RT-PCR)、多重PCR、巢式PCR、PCR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RFLP、RAPD技术、荧光定量PCR等。其中定量PCR既可以用于临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又可用于监测其疗效。而DNA测序分析可用于病原菌的鉴定和亚型的区分,以及同种病原菌不同菌株的区分。

4 生物芯片

生物芯片技术是将生物大分子,如寡核苷酸、cDNA、基因组DNA、肽、抗原以及抗体等固定在诸如硅片、玻璃片、塑料片、凝胶和尼龙膜等固相介质上形成生物分子点阵,当待测样品中的生物分子与生物芯片的探针分子发生杂交或相互作用后,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扫描仪对杂交信号进行检测和分析。根据生物芯片上探针的分子种类而将之分为DNA芯片(即基因芯片)和蛋白质芯片。微生物检测基因芯片是指用来检测样品中是否含有微生物目的核酸片段的芯片。基于高通量、微型化和平行分析的特点,微生物检测基因芯片在微生物病原体检测、种类鉴定、功能基因检测、基因分型、突变检测、基因组监测等研究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剑刚. B/T15481-2000标准在卫生检验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12(4):487

[2] 杨贵贤.微生物学报, 2006, 36(1)

病原微生物学篇7

其实土壤中本来就有很多具有生物防治潜力的有益微生物,不仅可以对病原菌进行有效的拮抗抑制,而且还有促进植物生长和增产的作用。江木兰等从油菜植株体内分离出的内生枯草芽孢杆菌by-2可以使油菜核盘菌菌丝细胞浓缩变短,细胞壁破裂,原生质外溢,从而抑制真菌生长发育和菌核萌发,其抑制率高达60%~70%。boer等研究表明,假单胞菌菌株pseudomonas wcs358可以强烈分泌嗜铁素,与病原菌竞争fe3+/,从而抑制萝卜枯萎病。赵国其等用绿色木霉处理西瓜幼苗,能有效增强瓜苗长势,使其根系发达,以抑制西瓜枯萎病菌生长。另外毛壳菌可以有效降解纤维素和有机物,对土壤病原菌有拮抗作用。

微生物之间的竞争非常剧烈,主要包括营养物质的争夺、氧气的竞争和生态位点的抢占。铁元素是生物细胞酶系统的必需成分,生命体需要从外界获取fe3+作为酶的辅基和电子传递受体,以维持其新陈代谢。只要我们切断了病原微生物获取铁的途径,就可以有效防治土壤生物污染。而事实上有很多微生物如荧光假单胞菌cs121能分泌强力结合fe3+的嗜铁素螯合物,其强大吸收铁的竞争力促使土壤病原菌由于得不到足够的铁而不能正常生长繁殖。还有二硫化碳能够减弱土壤对木霉的抑制作用,木霉菌大量繁殖并竞争营养物和产生毒性物质,进而饿死和杀死有害细菌病毒,收到生物防治的效果。还有一些拮抗细菌会寄生在病原菌身上,吸取其营养,抑制其生长,例如木霉还可以缠绕在立枯丝核菌身上,抑制其菌丝生长,使病原菌细胞解体。

然而,生物防治大多具有单一性,我们应该考虑通过几种微生物的联合协同作用,同时杀死土壤中多种病原菌,大大提高综合防治效果。

6.3.2植物防治

据研究,植物根系分泌物对某些病原菌也有抑制作用。根系分泌物包括大分子有机物,如糖、蛋白质、酶和凝胶,还有小分子酸、酚、铜以及一些生长激素和黄酮等,其中有一部分或其进一步的分解产物具有化感作用。如小麦根系分泌物能直接抑制小麦全蚀病原菌的菌丝发育。化感物质还可以抑制土壤的硝化作用,对一些通过硝化作用获取物质和能量的病菌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这启发我们是不是可以找到某些特殊植物,它们的根系分泌物能有效抑制土壤病原菌生长,从而达到植物防治的效果。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不会对土壤微生物的活性产生影响呢?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争论很大,其中fransson认为高浓度co2对土壤真菌有较大影响。从理论上来讲,co2浓度升高会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其凋谢物和根系分泌物也可能会发生变化,进而改变土壤微生物的碳源和氮源等生长物质。研究发现,土壤有机碳含量越高,土壤抑病性越强。如果土壤中的co2浓度升高了,又会不会抑制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或者改变土壤环境的ph,进而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徐国强研究表明,co2浓度升高会促进土壤有机碳的输入,为土壤微生物提供更多的可降解底物,促进其活性,增强土壤呼吸作用,而又有研究说土壤呼吸率与土壤抑病性有关,呼吸率越高,作物发病率越低。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我们是不是可以采取某种措施如熏烟等,增大土壤中的co2浓度,以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另外研究发现,土壤ph与土壤抑病性呈负相关,酸性越强的土壤抑病性越强。ph改变又会影响到土壤环境的氧化还原条件,改变一些微量元素如铁的价态或者浓度,减弱病原菌对这些元素的亲和力,抑制其生长,但同时会不会也威胁到植物的生长,有待进一步研究。一些专门吞食微生物的动物也可以是一个考虑的方向,蚯蚓的生理活动会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其分泌和代谢物会不会对土壤病原微生物产生影响也有待证实。

总的来说,我们应该加强管理污染源和对污染土壤进行末端治理,有必要切断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的传播途径。

首先要对粪便、垃圾和生活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及时监测和控制灌溉水质量,采用辐射杀菌法或高温堆肥法灭菌,好气法进行微生物发酵,以消灭垃圾中的致病菌和寄生虫卵,用密封发酵法、药物灭卵法和沼气发酵法等无害化灭菌法处理粪肥,同时还要加强管理感染动物。

防止医院废水直接流入土壤,加强对工业三废的治理和综合利用,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并积极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另外我们可以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和水分条件来控制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加强地表覆盖以抑制扬尘,切断致病菌的空中传播途径,还可以直接对土壤施药灭菌和杀毒。

不过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注意饮食卫生,生吃水果和蔬菜之前要彻底洗干净,蔬菜多洗几次,水果尽量去皮,不直接接触污染土壤,勤洗手,同时还要加强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以降低染病几率。

7.土壤生物污染的展望

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广谱、高效、微量和低毒的灭菌杀毒药物不断出现和更新,能有效治理土壤生物污染,生物防治方法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另外以细胞工程和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为核心的微生物肥料及其产业化不仅收到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且还产生了重大的生态环境效益。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根据以菌治菌和以肥抗病的原理,经过多年试验研发出具有肥药多效性的新一代微生物肥料,即联抗生物菌肥。它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及其代谢产物去为农作物提供营养元素等生长物质,以改善农作物的养分供应,还可产生拮抗物质,从而抑制土壤病原菌的生长,达到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减少化肥使用、减轻病害、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环境的目的。

联抗生物菌肥作为一种复合生物菌剂,含有多种从土壤中筛选出来能促进作物生长并抑制病原菌繁殖的菌种,不仅为作物提供养分以促进作物生长,还能产生拮抗物质以抑制土壤有害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收到很好的土壤生物污染防治效果。联抗生物菌肥提高了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使用量,增强农作物的抗寒、抗旱和抗病能力,有效降低了农作物的发病率。在辣椒、黄瓜、水稻、小麦、烟草、棉花、梨和桃等作物上的试验证明,土传病发病率降低70%~93%,作物产量增加10%~33%,收到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8.结语

尽管土壤生物污染在我国的现状比较严重,尤其是许多水果蔬菜的微生物含量超标问题突出,造成这种情况也是因为我国工农业发展和医院增多,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经土壤感染植物,再通过食物链对动物和人体健康造成巨大危害。我们也不要过于悲观,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多种先进可行的方法应运而生。土壤吸附作用能截留病原菌,一些化学试剂具有强大的杀菌消毒能力,有益微生物还可以通过竞争作用或者分泌抑制剂来遏制土壤病原微生物的生长,植物根系分泌物的化感物质在土壤生物污染防治方面也起到了很大作用。总之,我们要保护土壤环境,防治生物污染,让大家都能吃上健康放心的绿色食品。

参考文献:

[1] 马成涛,胡青,杨德奎. 土壤有益微生物防治植物病害的研究进展[j]. 山东科学,2007,20(6):62-65.

[2] 王树起,韩晓增,乔云发. 根系分泌物的化感作用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 土壤通报,2007,38(6):1219-1223.

[3] 贾夏,赵永华,韩士杰. 全球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2007,26(3):444-445.

[4] 龚明福,贺江舟,孙晓棠,等. 土壤微生物与土壤抑病性形成关系研究进展[j]. 新疆农业科学,2007,4(6):815-816.

[5] 江木兰,赵瑞. 油菜内生生防菌by-2在油菜体内的定殖与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作用[j]. 植物病理学报,2007,37(2):192-196.

[6] 张薇,魏海雷,高洪文,等.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环境影响因子研究进展[j]. 生态学杂志,2005,24(1):48-52.

[7] 章家恩. 土壤生态健康与食物安全[j]. 云南地理科学研究,2004,16(4):2-3.

[8] de boer m,et al. control of fusarium wilt of radish by combining  pseudomonas putida  strains that have different disease suppressive machanisms[j]. phytopathology,2003,93(5):626-632.

[9] 赵国其,林福呈,陈卫良. 绿色木霉对西瓜枯萎病菌期的控制作用[j]. 浙江农业学报,1998,10(4):206-209.

[10] 孙锡娟,周根娣,卢善玲,等. 蔬菜卫生学生物污染[j]. 环境科学研究,1996,8(4):28-29.

[11] 杨国华,贾洪忠. 我国土壤蠕虫卵和幼虫污染的近况[j]. 环境污染与防治,1995,17(2):35-36.

[12] 王玮,汪雅各. 上海市郊蔬菜生物污染的初步调查[j]. 环境科学研究,1992,5(1):58-60.

病原微生物学篇8

关键词:院内感染;微生物检验;监测;控制;重要性

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医疗技术得到显著提高,院内感染监测成为医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在院内领导的高度关心和重视下,院内感染监控工作从组织落实到制定严格管理制度,采取的措施具有多样化,在临床中展开必要的监测,从而使院内感染监测工作逐渐走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医院是病患最集中的场所,各种各样的病患每天都聚集到医院等待治疗,因此,院内环境极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我院为此成立感染监测科和微生物检测实验室,以便适应全国各级医院对院内感染防控与监测工作的需求。文章对在院内感染监测中微生物实验室设立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探讨,报道如下。

1按照有关规定配合院内感染监测科做好感染预防与监控工作

微生物实验室在临床检验中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对引发院内感染的病原菌类型进行确定。按照《消毒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其它预防院内感染的实施策略,建立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条例,细菌检测制度等。对各科室感染条例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被监测科中的医护人员定期进行讨论、交流,按照监测具体数据向各监测科提出科学意见。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委派专业人员配合院内感染检测工作,同时定期参加部级院内感染培训,和院内感染科一起监督相关条款,并将所有规定落到实处。

2监测方法与内容

2.1监测方法 在院内各病房及有关科室中都配备一名专业感染监测控制人员,每月定期进行一次检查。同时在微生物检验实验室中展开细菌监测工作,对院内消毒不合格的内容彻底清查,找到消毒不合格原因和存在的问题,不仅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出现,同时还能为院内感染监控提供可靠数据。倘若消毒不合要求,应立即重新消毒,一切合格后才能继续使用,防止院内产生交叉感染。提高重点科室环境与日常用品的感染监测工作,包括:胃镜科、口腔科、供应室、产房、检验科、外科等,以便传染源的及早发现。按照微生物检验实验室的监测结果,定期向院内感染科总结、汇报,通过分析感染病原菌,确定下一步工作重点,为今后工作制定合理计划。

2.2监测内容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的监测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①环境监测,包括:医护人员的手、空气、高压灭菌装置、物品表面、医疗器械等物品的细菌量,避免医疗物品、医疗器械和医护人员的手被病原菌污染后,传染给病患;②提高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监测管理力度,对其质量严格把控;加强重点科室致病菌的监测,包括:金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属、化脓菌等;③一旦发现细菌异常或是产生流行趋势,应向有关科室及时通报,并向院内感染监测科汇报,采取相应措施,阻断病原菌传播途径,做好预防控制工作,保护易感染人群,努力为病患建立良好医疗环境,同时提升医护质量;④减少院内感染发病率,使用有效措施保护病患、医护人员以及社会民众的健康。

3提高病原菌耐药性的监测

在微生物检验实验室中鉴定分离病原菌对抗感染治疗与细菌耐药性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所以,要将质量保证制度完善,应提高与临床治疗之间的配合。在使用美国临床检测试验(NCCLS)标准对药物敏感实验进行规范,药物敏感实验中使用的抗生素一定要实用、科学、经济、合理,提高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在院内感染监测工作中的职能,正确评价并解读实验结果,及时公布院内病原菌的耐药性,为抗生素的临床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4将细菌耐药性的检测结果定期在院内公布,同时对细菌耐药性实施网络管理

熟练掌握美国临床检测试验(NCCLS)标准,这是判断抗菌药物敏感实验结果可靠性与准确性的重要内容。现阶段,选取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抗菌药物在大多数情况下,医生是按照经验选择的,但是经验选药也需要流行病资料和循征医学的支持,将细菌耐药性的监测结果定期在院内公开,统计并分析重症监护病房等重要科室中常见病原菌的耐药与分布情况,对经验选取抗生素、提升重症感染性疾病救治成功率帮助很大。分区域并长时间建立耐药监测网,经过研究分析,很容易得出本区域耐药病菌发展趋势和抗生药物的耐药性,有助于制定本区域抗生素药物的使用,同时对经验用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结论

目前,我国临床治疗中微生物检验实验室的建立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依然存在很大差距,和我国院内病原菌以及感染性疾病的耐药性存在严重不相适应的现状;并且,临床治疗有关部门以及检验科有关人员对微生物检验实验室的日常运作、软件与硬件建设缺少重视度。在各种不利条件下,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应积极帮助临床做好院内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与诊断工作,并将其当作最主要目标执行。这样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才能更好的发展,为院内感染性疾病的监测、预防、治疗、控制做出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1]任军.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在院内感染监测中的重要作用[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12(09):134-135.

[2]周景春.重视微生物检监测促进医院感染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13(01):219-221.

[3]殷霞.创新微生物实验室工作完善医院感染监测管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04(15):167-168.

[4]李仲兴.临床微生物学家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医学管理分册),2013,14(02):232-235.

上一篇:应急工作思路范文 下一篇:国企内控制度如何建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