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经济的手段范文

时间:2024-03-11 11:31:23

调控经济的手段

调控经济的手段篇1

一、旅游业调控中经济协作的必要性分析

经济协作是经济主体为达到共同追求的目标而开展的各类合作。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行业,从管理上涉及各个行政部门,从内容上涉及各个行业。因此,旅游业主管部门需要与其他部门加强协作,互相配合,才能使得宏观调控发挥最大效果,达到调控目的。

(一)旅游业的综合性和跨行业性决定了其调控与管理上的复杂性。单靠旅游业主管部门进行管理,不但远远超出了其能力和职权范围,管理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例如,旅游业主管部门对某景区进行整顿,如没有物价部门的配合,票价问题就不好处理;没有工商卫生部门的配合,景区餐饮业的管理难度就会显著增加。因此,多部门的配合才能使旅游业管理调控真正发挥作用。

(二)调控效果最大限度发挥的要求。例如,国家想要扶持某一旅游行业的发展,需要财政部门予以财政补贴、工商部门予以政策支持、旅游主管部门发展方针指导等等,只有这些部门的互相配合,才能实现调控效果的最大化。

(三)多部门协同管理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虽然现代的经济管理是分工明确的管理,但是涉及交叉领域的管理时,需要各个职能部门的密切协作,才能够提高办事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强调效率的经济制度,因此协同管理符合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二、我国旅游业调控在协作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旅游业调控的目标在于实现旅游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旅游业的繁荣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此,需要各部门明确职责,各司其职,紧密配合。但是实际中我国旅游业调控的现状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一)部分调控部门对本部门的职责不明确。例如南宁旅游质量监管所对“黑导游”的回应,称其只管理“合法经营者”,无权管“非法经营者”。职责不明会导致调控领域出现真空地带,不利于调控工作的展开和调控效果的实现。

(二)各个调控部门之间分工不明确。旅游局、发改委、工商局等主要旅游业调控部门“各自为政”,仅关注自身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这就导致这些部门在诸如门票价格等很多事情上的相互推诿和在一些“有利可图”的利益争夺。

(三)旅游业调控相关基本法律缺失。目前我国有关旅游调控的法律规定只有《旅游法》第四章的旅游规划和促进中有一些基本规定,缺乏旅游业调控部门互相协作的规定。同时缺少像美国《国家旅游政策法》和日本《观光基本法》等有关旅游业调控的专门的基本法律,

(四)监督不力。目前我国对旅游业调控的监督存在缺位,同时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也缺乏有效的相互监督。

三、对目前问题的对策

(一)尽快出台旅游业调控的基本法,使得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有法可依。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都制定了旅游业调控的基本法。以日本为例,日本在1963年以东京奥运会为契机,制定了《观光基本法》,后在2007年修改后更名为《推进观光立国基本法》。该法中明文规定了国家各职能部门在实施旅游政策时应互相协调,同时还规定了国家与社会民间团体之间的协作。

(二)丰富完善专门法,明确各部门职责。旅游业的综合性决定了其在管理上的多部门性,对这些管理部门的规制,需要制定相关的专门法律,或由这些部门自行出台部门规章,使得这些管理部门明确职能、落实责任,避免出现调控的真空地带或者出现重复监管行为。

(三)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可以在各级政府中建立旅游业的相关议事协调机构,统一指挥、分别部署,明确分工。同时可在旅游高峰期开展加强多部门联合执法行动,对旅游业的重大事项共同处理。

(四)加强监督力度,完善监管措施。旅游业的调控需要各调控主体的协作才能达到最优目标,由于涉及主体多,因此监管必不可少,监管力度也需要相应增加。同时应引入社会监督机制,调动公民参与的积极性,保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笔者期望通过对我国旅游业宏观调控中管理主体之间经济协作关系的现状及对策分析,可以为我国旅游业调控提供理论上的支持,从而完善调控管理主体之间的协作关系,更好地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 董玉明.中国经济法学导论[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

[2] 蒋莎.发展旅游业:政府缺位、错位与到位[J].天中学刊,2005(03).

[3] 董玉明,李飞跃.试论我国旅游规划的法律调整[J].经济问题,2006(4).

调控经济的手段篇2

[关键词]经济管制;宏观经济调控;关系

[中图分类号]F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12-0029-02

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宏观经济指的是总体的国民经济活动,比如总体的供给和需求、货币发行规模等,由此可见,并不是所有经济活动都可以称为宏观经济。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政府干预都属于宏观经济调控。经济管制也是一种政府行为,指的是政府通过一定手段,对市场经济进行约束和限制,避免市场自我调节的弊端,实现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转。对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关系的分析,必须要从两者的联系和区别入手,明确两者的本质,实现政府对市场经济的有效管制和调控。

1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联系

11市场经济的缺陷决定了两者的使用范围和使用必要性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是否要实施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是由市场经济运行现状决定的。市场在运行中存在缺陷,导致市场经济运行失衡,政府为确保经济社会的稳定,必然要采取相应的手段。政府在经济活动中,根据市场缺陷的不同类型,实施不同的经济手段。市场缺陷不仅决定了实施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而且对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范围也起到决定性作用。因为,不管是经济管制还是宏观经济调控都无法渗入到市场机制内,只能在市场经济无法发挥作用的领域起到调控的作用。这种特性就对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使用范围有了一定的约束和限制。

12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实施主体相同

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具体的实施主体是不同的政府部门,但不管是哪个部门都属于政府机构。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政府作为“第三只手”需要随时关注市场经济变化,必要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比如消除垄断、进行收入再分配、调整经济结构等。这些措施都属于政府行为,但归根结底可以分为两类——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也就是说,宏观经济调控和经济管制的经济干预手段、方法和对象有所不同,对市场经济的影响也有所不同,但是两者的实施主体和实施目标是相同的,最终的目的都是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13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相互补充

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干预对象、方法和手段有所不同,这就决定了两者是可以相互补充的。现实的市场经济运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仅凭一种手段进行调控。针对市场经济中存在的不同弊病,应该采取不同的手段。该采取经济管制的地方就应该采取经济管制,该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的地方就应该实施宏观经济调控,两者是不能相互替代的。只有实现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相互补充,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14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都需要与时俱进

社会经济发展瞬息万变,如果相关的政府手段不能与时俱进,有可能会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反作用。政府实施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作用,是加强对市场规律无法自我调节的领域的干预和管理,实现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但是如果政府无法在这些领域发挥作用,将不能很好地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如果政府干预了市场经济规律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则有可能会造成市场机制的混乱,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15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存在着制约关系

经济管制会对宏观经济调控产生一定的影响。经济管制对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体现在微观基础上,宏观经济调控中以间接干预为主的干预手段发挥作用的前提是微观经济有独立的决策权和经济利益,能够自主地承担经济风险。如果一些地区的经济存在过多的经济管制,那么以间接干预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就很难发挥作用。

宏观经济调控也会影响经济管制。有效的宏观经济调控是实现经济管制的重要保障,如果宏观经济本身失控,那么就会导致宏观经济失衡,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对经济管制造成一定的制约。

16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可以相互转化

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经济管制也可以成为宏观经济调控。也就是说,政府为了达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的而采用的经济管制措施。这是一个特殊时期采用的非常手段,比如在经济危机时,政府就可以采用强制的手段,对经济进行强制性的调控。但是经济管制在转化成宏观经济调控措施时,应该受到严格的限制,在经济危机过后,就应该立即取消这种管制。

2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区别

21经济管制和宏观调控的目标不同

总体而言,宏观经济调控和经济管制的目标都是实现对经济的干预,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但是两者的具体目标有所区别,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是要通过对总供需、投资、消费等的调控,实现物价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确保国际收支平衡。经济管制的目标是通过政府的干预行为,实现对收入的再分配,约束市场经济中的一些不理、鼓励消费、避免垄断等。

22宏观调控和经济管制的实施手段不同

经济管制主要是依靠强制性手段实现的,比如行政手段、司法手段等,政府对一些经济当事人进行直接的处罚和奖励,这种处罚和奖励并不来源于市场,而来源于政府部门。也就是说在经济管制中,政府扮演的是一个裁决者的角色。政府实施宏观经济调控时,采用的则多是非强制性手段,政府通过对市场经济宏观上的调节,改变市场信号,通过改变微观经济体的行为,实现经济总量的变化。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主要有改变经济政策和财政政策,实现对市场供求总量的影响,实现市场运行机制的平衡。

23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实施对象不同

经济管制的对象具有很强的选择性,主要是针对某个或某一部分的微观经济单位。微观经济单位如果在某些行为上出现了违规的现象,将会受到政府行政手段的制裁。虽然,部分政府的经济管制行为也会产生广泛的影响,但是相对于宏观经济调控而言,经济管制的影响范围较小。宏观经济调控对象的选择性较弱,它的影响具有系统性和全局性,因此,政府采用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时,各行各业都难免会受到影响,但是根据不同产业的不同性质,影响的深度和广度将会有所区别。

24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时间不同

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都会对经济效益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的时间有所不同。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相对而言存在较大的变化性,一旦宏观调控的政策发生了变化,它对经济效益的影响也就消失了,由此可见,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的影响具有非连续性的特点。而经济管制的制度一旦确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改变,因此,经济管制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具有持续性的特点。

3结论

综上所述,不管是宏观经济调控还是经济管制,都是政府经济干预的一种手段。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存在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也有较大的区别,因此,宏观经济调控和经济管制的关系,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

参考文献:

[1]范合君,王文举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异同辨析[J].新视野,2008(1).

[2]赵泓博试论市场经济下的宏观经济管制[J].发展,2010(1).

[3]何智慧论经济管制立法的域外适用——兼评我国《反垄断法》第2条[J].河北法学,2008(10).

[4]孙士旺我国非行政许可经济管制作用研究——基于安徽省相关数据的实证分析[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

调控经济的手段篇3

1.1管理方法及管理理念。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的过程中,政府部门需要对市场经济进行一定的调控,从而使得本地区市场经济发展的更好、更快。所谓行政手段调控,是指政府部门在对本地区经济走势有着清晰的认识的前提下,通过推出更多的涉农政策,使本地区农业经济更加快速、规范的发展。政府通过引进适合本地区的产业或企业,带动发展当地的龙头企业。对优势加工企业予以大力的发展,使优势产业带得以建立并促使产业链条的延伸和拓展。进而带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农村经济体系,就是要在国家经济总体战略方针的指引下,政府管理部门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条件和市场经济环境,确定经济发展目标,从而对本地区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进行完整的规划。行政调控作为一种最常用、最有效的管理手段,一直都被各级政府广泛应用,行政体系就有针对性、灵活性,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规划人员可以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执行力度,避免了“一刀切”的情况。一直以来,行政管理都是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管理的有力武器,它为我国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管理工作向规范化、法制化方向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2管理特点。行政管理手段是众多经济管理手段中最有效的一种管理方法。行政管理的管理力度比自由调控的管理方式管理力度更大,便于政府部门进行宏观调控。政府部门通过引进大型企业或新型产业来调动本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这是自由调控模式所无法做到的。而且,政府通过行政手段进行经济调控的管理手段的效率和灵活度也要高于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可以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建立,让龙头型经济得到更好的推动使之发展壮大,农民组织化程度得到提高,要让市场、农户、企业之间的联系得以强化,使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得以更好的提高,而不必通过执行严格的法律调控,最大程度避免了对市场经济的负面干预。

2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经济管理

2.1管理方法及管理理念。通过制定法律进行经济调控,指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对经济发展的方向进行调整,也指政府部门通过建设仲裁体系来保障农民合法收入。通过法律手段来进行经济管理是众多管理手段中最严格的管理手段,利用法律手段进行经济调控一般是在市场自由调控和行政管理均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时来使用。而一般来说,法律调控手段还是作为维护农村市场经济的秩序的管理手段,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政府人员要充分发挥法治的作用。

2.2管理特点。在农村经济管理中,法律管理是以解决经济纠纷、保障农民的合法收入为主要目的,少数地区也通过法律手段来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行调控,但法律调控经济不仅灵活性差、而且效率低下。通过法律手段进行调控可以让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更好的落实与贯彻,也可以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占有以及使用等合法权利,因此,制定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也是极为重要的。为此,相关部门需要逐步的完善本地区经济法律法规,制定土地承包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纠纷的调节、仲裁体系,加快农村地区法律包仲裁队伍的建设,不断的推进仲裁工作制度化以及规范化。法律法规管理方法具有强制性,是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的重要措施。政府部门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使农民的收入得以增加、使农村经济的发展得到增强,为农村地区提供良好的经济管理发展环境。不同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政府部门在进行本地区的经济调控的同时,一定要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有着清晰的认识,在学习其它地区经济管理的措施的时候,要考虑到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来对管理措施进行一定的调整,绝不可以不考虑实际情况就全盘照抄,适得其反所介绍了三种经济管理措施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在进行经济管理的过程中,这三种管理方法要协同使用、相互补充。

调控经济的手段篇4

【关键词】概念;宏观调控;宏观经济管理;中国范式

【中图分类号】F123.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0351(2012)01—099—06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寻求“中国学术的主体性”、建立中国自己的“学术范式”,是相当一批理论研究者矢志不移的追求。经济学的研究也不例外,探讨经济发展的中国模式,构建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和研究范式是很多研究者的努力方向。宏观调控就是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学概念,对于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具有潜在的理论研究价值。在中国30余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宏观调控发挥着越来越令人关注的作用。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宏观调控已经有六轮完整的实践,第七轮也正在发展之中。透过这长期的实践,中国宏观调控无论是目标选择,还是实施手段,与经典的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中关于宏观经济政策的界定、论述相比,都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和特殊性。首先,在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中,制度一般被认为是外生的,但中国的宏观调控被中国党和政府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其次,在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中,宏观经济政策并不针对结构问题,但中国的宏观调控始终在强调结构的优化;第三,在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中,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但中国的宏观调控手段还包括行政手段。

这种来自实践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导致理论界在关于宏观调控的认知上出现了严重的分歧。理论界目前关于宏观调控的认知存在着广义论、狭义论和特色论三类观点。广义论者将宏观调控等同于政府干预,把政府针对市场失灵采取的所有经济措施都纳入宏观调控的范畴,以马洪(1993)[1]197曹玉书(1995)[2]2、(2004)[3]等人的观点为典型代表。狭义论者则将宏观调控简单地对应为西方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认为宏观调控仅指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以黄达(1999)[4]2、张鸿岩(2004)[5]100、许小年(2007)[6]和汤在新(2006)[7]86-92等人的观点为典型代表。特色论者认为中国的宏观调控是属于中国特色的国民经济管理行为,是基于中国经济转型的实践衍生的理论概念,从目标选择到手段选择都不能用经典经济学理论来解释。只有少数学者持特色论观点,其典型代表是刘瑞(2006)[8]等。比较上述观点,广义论的缺陷在于将政府规制等微观措施也纳入宏观经济管理的范畴,混淆了宏观和微观的差异;狭义论的理论渊源是西方主流宏观经济学理论,虽然被众多研究者所接受,但无法解释宏观调控作为中国特色的宏观经济管理行为所体现出的差异性和特殊性;而特色论虽然基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现实,但缺乏系统的理论成果,因而成为少数派。这些分歧说明,解读中国的宏观调控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理论问题。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的宏观调控措施有力推动了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关注中国的宏观调控行动,更提升了中国宏观调控所具有的理论意义。如果我们能够在宏观调控的理解和认知方面给予合理的解读,无疑将有助于中国经济学体系的构建。

二、宏观调控: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实践中形成的概念

1978年以前,中国经济体制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直接面向企业等生产者的指令性计划和行政命令是国家管理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手段。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市场逐步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在经济转型的同时,中国政府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干预和管理方式也在转型,宏观调控发挥着越来越令人关注的作用。

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实践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宏观调控概念经历了宏观调节—宏观控制—宏观调控的形成和发展链条。宏观调节的提法最早见于1984年10月20日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发表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该文件提出:“越是搞活经济,越要重视宏观调节,越要善于在及时掌握经济动态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价格、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以利于调节社会供应总量和需求总量、积累和消费等重大比例关系,调节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流向,调节产业结构和生产力的布局……”1985年8月13日,针对当时全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膨胀的情况,《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瞻前顾后、统筹安排》指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一些同志较多地重视微观放活,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宏观控制的指示。”这是宏观控制首次正式出现在公开报刊上。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经历了一次严重的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中央决定进行经济调整,治理经济环境。1988年9月26日,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这次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必须同加强和改善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的宏观调控结合起来……必须综合运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纪律的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五管齐下,进行宏观调控。”从此,宏观调控在中国开始成为一个流行的概念。到1993年11月14日,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发表《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国党和政府关于宏观调控的论述形成了相对比较完整的认识。该文件对宏观调控的制度性特征进行了概括,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该文件明确了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明确了宏观调控“主要采取经济办法……建立计划、金融、财政之间相互配合和制约的机制,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综合协调。计划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以及需要配套实施的经济政策;中央银行以稳定币值为首要目标,调节货币供应总量,并保持国际收支平衡;财政运用预算和税收手段,着重调节经济结构和社会分配。运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并与产业政策相配合,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考察党和政府在改革开放初期关于宏观调控的重要文献,我们可以从中观察到宏观调控最初的一个认知框架:

首先,党和政府提出宏观调控是同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等问题结合到一起的,这些问题是中国经济转型之后才出现的,因此宏观调控从时间逻辑上来看是中国经济转型的特殊产物。其次,宏观调控不但具有总量调控的功能,也具有结构调整功能。第三,宏观调控的主体具有多元性,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构成了宏观调控的主体。第四,宏观调控的手段具有多样性,以间接手段为主,强调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的综合运用。显然,宏观调控对结构问题的重视和行政手段的运用完全不同于西方主流宏观经济学当中单纯针对总量进行调节并强调运用间接手段的宏观经济政策。

在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党的十四大特别是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对宏观调控的认识不断深入。

这首先表现在对宏观调控的制度性特征给予了进一步的强调和明确。十四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十五大报告提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十六大报告提出“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十七大报告提出“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十五条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这是从高度上明确了宏观调控的制度性特征。

第二个方面的表现是对宏观调控承担结构调整任务的基本认识更加坚定。十五大报告提出“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十六大报告虽然没有强调结构调整是宏观调控的任务,提出“要把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但“主要目标”这样的措辞并没有将结构调整从宏观调控的视野中剔除出去,而接下来2003年开始的宏观调控不但将结构调整和投资结构联系到一起,而且关注到了地区结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五个统筹,更是空前强调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结构性问题。

第三个方面的表现是关于宏观调控手段的认识逐渐成熟,形成了经济与法律为主,行政手段和其他政策手段相辅助的基本认识。1998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合理的调节。”2008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则强调“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坚持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发挥各种政策的组合效应”。

第四个表现是强调宏观调控对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重要作用。2003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宏观调控要着眼于保持经济稳定较快增长”,2004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搞好宏观调控,既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要根据经济形势发展变化,适时适度调整政策实施的力度和重点”。中央政府将宏观调控作为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重要手段,说明宏观调控已经成为中国政府管理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方式。

第五个表现是中央政府作为唯一的宏观调控主体被明确。在改革开放初期,随着以分权为导向的改革进程逐步发展,中央政府曾经认为地方政府也是宏观调控的主体。伴随着经济转型过程中地方保护主义现象的出现,中央开始强调宏观调控权力集中在中央的观点,宏观调控的主体也就被明确为中央政府这一唯一主体。1993年6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强调“坚决维护中央对全国宏观经济调控的统一性、权威性和有效性。”随即,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会议文件再次强调:“宏观调控权必须集中在中央,要维护中央政策的权威。”

与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实践过程中宏观调控概念清晰的形成和发展链条相比,西方宏观经济理论中却没有宏观调控的概念,只有宏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政策的概念。考察西方经济思想史,尽管关于宏观经济的一些理论观点早在17世纪中叶就已经出现了——熊彼特认为早期宏观经济学说发展的线索始于威廉·配第,[9]327但“宏观经济学”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挪威经济学家拉格尔·弗瑞希在1933年提出的,而宏观经济理论框架的基本建立则以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出版为标志。然而,在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文献和经济学辞典当中始终没有出现宏观调控这个概念,经济学家们只是运用宏观经济政策这个概念来描述政府在宏观上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的实践。萨缪尔森在其著名的《经济学》中关于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和目标的表述就是一个真实写照。萨缪尔森认为,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职能在于提高效率、增进平等和促进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增长,同时减少失业和降低通货膨胀,政府依赖于税收、支出和货币管制等政策工具以实现上述目标。[10]73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构建一个关于宏观调控概念的认知框架。

第一,宏观调控是中国市场化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经济现象,是中国经济特有现象,因此,宏观调控作为一个经济学概念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的理论产物,是基于中国经济现实,在现代经济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概念。

第二,宏观调控是中国政府根据对国民经济运行形势的基本判断,针对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而采取的宏观经济管理行为,这些新问题是计划经济时期所未有的,也是西方国家市场经济实践中没有的。因此,宏观调控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宏观经济管理行为。中国特色表现在:除了市场失灵这个政府干预市场的一般意义的经济学逻辑外,宏观调控还存在两条中国式的逻辑线索。第一条线索是由于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中国经济面临众多的结构矛盾和利益冲突,需要在宏观层面上予以协调,因此单纯针对总量的需求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宏观调控必须强调结构性目标。第二条线索是政治和文化线索,即中国作为一个中央集权体制的国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干预经济方面的特殊逻辑。在中国,国家的统一和中央的集权是中国独特的政治和文化传统,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领导力量,必然要遵循中国政治和文化的历史传统。党和中央政府除了达到一般意义上的经济目标以外,还需维护国家的统一、中央集权体制的生存和延续,而市场经济带来的是分权和竞争,所以党和政府必须在宏观上对任何影响到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因素和问题进行调节和控制,特别是控制,于是宏观调控不仅仅强调政府对市场的间接影响作用,更有直接影响的能力。

第三,宏观调控强调操作性和功能性,是一个由一元化的调控主体、二元化的调控任务和多元化的手段体系构成的三位一体的操作——功能框架。所谓一元化的主体,是指宏观调控的主体只能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的经济管理权限仅限于管理调节地方经济的发展。所谓二元化的调控任务,是指宏观调控的任务既包括总量调节,也包括结构调整。所谓多元化的手段体系,是指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等必要的手段。

三、中国宏观调控的理论意义:宏观经济管理的一个中国范式

基于前文对宏观调控概念形成和发展脉络的分析,中国的宏观调控是颇具中国特色的政府宏观经济管理行为,既不同于西方式的政府干预,也不同于西方式的宏观经济政策。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关注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宏观调控行动,宏观调控的上述差异性是否意味着中国宏观调控具有某种范式特征?如果是,围绕宏观调控的研究和相关观点将丰富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体系,为构建经济学研究的中国范式提供理论支持。

范式的概念源于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库恩在其经典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中探讨什么是科学的命题,第一次提出了范式理论以及不可通约性、学术共同体、常规科学、范式危机等概念,深刻揭示了科学革命的结构,开创了科学哲学的新时期。库恩认为,科学是由某些特定的“范式”支配的,形成所谓常规科学,科学家们围绕常规科学努力扩展此时的主流“范式”;在研究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无法用主流范式解释的现象和事物,当这些现象和事物不断出现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将会出现当前范式的解释危机,最终导致科学的革命,出现一个新的主流范式,而新的范式又如同前一个范式形成类似的发展过程。通过范式概念的建立和表述,库恩回答了什么是科学这一问题,他认为范式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理论体系,是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是科学家集团(学术共同体)所共同接受的一组假说、理论、准则和方法的总和,这些东西在心理上形成科学家的共同信念。库恩认为范式的特点是:其一,范式在一定程度内具有公认性;其二,范式是一个由基本定律、理论、应用以及相关的仪器设备等构成的一个整体,它的存在给科学家提供了一个研究纲领;其三,范式还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可模仿的成功的先例。在库恩范式概念的基础上,什么是科学这一命题有了较为明确的答案,即一门学科能否成为科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在领域的学者对过去和目前的成就能否取得共识,能否拥有共同的范式,如是,则我们就可以说它是科学。

库恩提出范式概念后,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科学哲学领域的研究者们对于科学中到底有没有“范式”进行了激烈、持久的争议,而在科学哲学领域以外,特别是社会科学领域各学科的学者出于对本学科科学性的关心和建构,积极地运用“范式”的概念对各自学科进行着方方面面的分析。范式概念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影响自然也被经济学家看到,从而被引入经济学研究领域。范式概念被引进西方主流经济学后,经济学范式主要表现在边际主义的发展,主观效用论和边际分析方法迅速成为经济学者的共同的分析工具,也由此推动了新古典主义的主流地位的形成。宏观经济学内部也有相对立的范式:既有以理性预期为基础的市场出清假设,即古典宏观经济学,也有凯恩斯主义和后凯恩斯主义。在中国,也有学者提出了中国经济学的研究范式问题。例如,樊纲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研究范式的变迁问题进行了探讨,他认为:“中国经济学在1979年以前‘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流范式,应该说就是50年代初在斯大林主持下写成的苏联版《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社会主义部分)》的那个范式……中国经济学界改革开放以来所感觉到的理论与现实的冲突,其实主要就是苏联版政治经济学与经济现实问题的冲突;所力图‘改造’、突破或放弃的‘范式’,就是所谓的‘苏联范式’。”[11]

具体到我们目前的研究对象——宏观调控,从范式理论的视角出发,我们认为,前文所提到的中国宏观调控相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这些差异性,为形成一组能够凝聚研究者共识(学术共同体)的概念、观点、理论取向和研究方法奠定了逻辑基础,换言之,中国宏观调控具有明显的范式特征。

第一,中国宏观调控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呈现出独特的认知路径。不论对宏观调控概念持有怎样的观点,一个事实是无法否认的,即尽管市场经济的理论源于西方经济理论,但西方经济理论中没有宏观调控的概念,只有宏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政策的概念,而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历史实践当中,宏观调控概念的形成经历了宏观调节—宏观控制—宏观调控的发展链条,宏观调控作为一个经济学概念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的理论产物,是基于中国经济现实的理论总结。

第二,中国的宏观调控行为植根于东方社会独特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一条中国式的经济、政治、文化线索决定了宏观调控通过目标和手段体系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首先,从经济层面而言,由于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中国经济面临众多的结构矛盾和利益冲突,需要在宏观层面上予以协调,宏观调控必须强调结构性目标,与西方经济学语境中忽视结构问题的宏观经济政策完全不同。其次,在政治和文化方面,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古老文明传统的东方国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干预经济方面有其特殊逻辑。在中国,党和中央政府除了达到一般意义上的经济目标以外,还需维护国家的统一、中央集权体制的生存和延续,而市场经济带来的是分权和竞争,所以党和政府必须在宏观上对任何影响到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因素和问题进行调节和控制,特别是控制,于是宏观调控不仅仅能够发挥西方主流宏观经济理论中强调的政府对市场的间接影响作用,更有直接影响的能力。

第三,中国的宏观调控受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指导。这套理论隶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范畴,是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上,充分借鉴传统计划经济理论的教训并吸收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观点,在中国经济转型的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科学发展观是其中的最新内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指导下,中国经济转型已经30年,已经基本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在未来,中国经济体制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将继续完善,而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现出更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力。

第四,中国宏观调控的研究方法同样具有差异性。长期以来,尽管西方经济学不同流派之间就是否应该对宏观经济进行政府干预进行了长期的争论,但是,西方宏观经济学不同流派有关宏观经济政策方面的研究大都基于以下几个隐含的假设[12]38-41:其一,制度是外生的或中性的,对经济运行是无摩擦的;其二,宏观经济政策的目的是熨平由于市场机制本身的原因导致的经济周期,并且主要针对有效需求不足的存在;其三,假定市场是同质的,将研究定位于总量层面,不考虑结构性问题。上述隐含假设植根于发达国家的宏观经济,在发达国家没有制度变迁的问题,也没有结构性问题,于是制度中性假设和市场同质假设保证了在不同时期推出的宏观经济政策具有相似的效果和可比性,成为宏观经济学通过大量计量分析找到宏观经济运行的规律和检验宏观经济政策有效性的逻辑前提。但是,对于中国的宏观调控研究而言,由于上述隐含假设根本不存在,西方主流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在中国面临严重的水土不服。因此,充分认识到西方宏观经济学的这些隐含假设并因此思考其在中国的适用性,对于中国宏观调控理论在借鉴西方宏观经济理论时进行合理的扬弃至关重要。

四、结论

综上所述,宏观调控所有显著的差异性都是无法从现有的理论框架中直接得到解释的,无论是在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的“苏联范式”,还是在西方经济学研究的主流范式中,都无法得到答案,中国宏观调控具有明显的新范式特征:

宏观调控是改革开放后在中国市场化转型的过程中出现的经济现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宏观经济管理行为,有着自身的特殊逻辑。在实践中,宏观调控形成了一元化的调控主体,二元化的调控目标、任务,以及多元化的手段体系这三位一体的操作——功能框架。如前文所述,一元化的主体是指宏观调控的主体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的经济管理权限仅限于管理调节地方经济的发展。二元化的调控任务是指宏观调控的任务既包括总量调节,也包括结构调整,其目标是短期经济运行的总量平衡和长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构优化。多元化的手段体系是指宏观调控的手段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等其他必要的手段。

我们认为,以上述认识为圆心,足以形成中国宏观调控范式的内核,进而形成关于中国宏观调控的概念、观点、理论取向和研究方法的较为一致的认知。事实上,从目前的文献看,已经有一定数量的研究者在某个方面与上述观点相近,这说明一个关于宏观调控研究的“科学共同体”已经形成。从库恩范式理论的视角来看,这无疑是一个范式。当然,任何科学范式都是在实践发展中产生、发展和成熟起来的,理论界的争论正是宏观调控研究学术价值和意义的体现,随着相关实践的发展,人们的认识必将形成相应的范式。我们也希冀本文对宏观调控的分析和观点能够为构建研究中国宏观调控的主流范式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马洪.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3.

[2]曹玉书.宏观调控机制创新[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5.

[3]单羽青.为宏观调控“正名” 松紧结合组合式调控[N].中国经济时报,2004-11-29.

[4]黄达.宏观调控与货币供给[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5]张鸿岩.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职能规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6]许小年.为宏观调控正名[N].经济观察报.2007-12-22.

[7]汤在新.为宏观调控正名[J].经济学家,2006(1).

[8]刘瑞.宏观调控的定位、依据、主客体关系及法理基础[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5).

[9]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0]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14版)[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

[11]樊纲.“苏联范式”批判[J].经济研究,1995(10).

[12]王静.转型经济中的宏观调控:基于实践的探索和反思[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责任编辑 张海波]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 Chinese Paradigm in Macro-Economic Management: On the Theoretical Values of China’s Practice in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ZHANG Yong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Party School of the Beijing Committee of CPC, Xicheng, Beijing 100044)

Abstract: Chinese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is a conceptual innovation and theoretical review of China’s practice in macroeconomic management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Compared with the classic definitions and discussions of macroeconomic policies in Western macroeconomic theories, the Chinese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has distinct differences and particularities that make a Chinese paradigm in macroeconomic management.

调控经济的手段篇5

怎样达到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预期目标,使课堂教学有效。需要教师组织适合教材、学生的课堂教学。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学实录

[教学重难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宏观调控的手段。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学生观看数字图片(多媒体播放)感受其中的变化。

师:这十年来,我国各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实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让我们一同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展开新课:

师:什么是市场经济?

生: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不是市场经济?

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师: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情境一

小王是我校江海晚报记者团成员,他了解到《财富》2012年世界500强中国部分内地企业: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移动通信。

问题:(1)这些上榜企业有哪些共同特点?(从企业的性质和涉及的行业分析)

(2)这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什么特征?

生:(1)这些上榜企业都是国有或国家控股企业,从所有制来看,都是公有制企业。这些上榜企业涉及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2)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情境二

背景:全国启动19省市对口支援新疆。已实施1627个项目,投资153亿。

我市与新疆伊宁县结对合作:选派援疆干部,提供资金、物资、技术和智力支援。

(多媒体播放小王采访我校援疆干部某校长的视频)

问题:(1)结合背景材料和视频,分析伊宁地区经济社会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

(2)我国为什么能够展开如此巨大的对口援疆?

(3)通过结对合作支援新疆地区的发展,这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哪些特征?

生:(1)伊宁地区经济社会发生变化离不开国家的共同富裕政策的支持。

(2)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发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的优势,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先富)和长远利益(共富)、局部利益(新疆)和整体利益(全国)结合起来。因此,我国能够展开如此巨大的对口援疆。

(3)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师生共同小结三个基本特征。

问题:近几年,房价持续上涨。国家及时进行调控,为什么?

生1:由于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的弊端,不调节势必影响百姓的生活,

生2:如果房价疯狂上涨,必然会带动相关产业(建房材料、装修材料、人工费等)费用的上涨,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不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

师:看来,要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就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加强宏观调控,不仅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也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师:小王还想知道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什么?该运用哪些手段来加强宏观调控呢?

多媒体展示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问题:你能从中概括出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吗?

生: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师:小王还收集到国家部分调控房价的政策措施。让我们结合这些政策措施一同体会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情境三

国家对个人购买住房不足5年转手交易,统一按销售收入全额征税;央行上调个人住房公积金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按照“十二五”规划,我国将建设36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

问题:(1)这些措施体现了宏观调控的什么手段?

(2)国家是如何利用这一手段进行调控的?

生:(1)经济手段。

(2)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国家运用经济计划,调整经济利益,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

情境四

为了规范房地产行业,我国已制定了《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等法律,相关执法部门依据法律,加强执法检查力度。

问题:上述措施体现了宏观调控的什么手段?国家是如何运用这一手段进行调控的?

生:法律手段。即国家通过经济立法、经济司法来调节经济活动。

情境五

政府对房价过高城市实施“限购令”;对于情节严重的捂盘惜售等违法行为,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问题:以上措施体现了宏观调控的什么手段?国家是如何运用这一手段进行调控的?

生:行政手段。即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

师:记者团的其他成员在了解了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后,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情境六

记者甲:政府只要实施合理经济政策就可以管好房价。

记者乙:我觉得调控房价法律手段最重要。

记者丙:只需要用限购令来调控房价。

问题:你如何看待他们的观点?小组合作探究。

生1:记者甲只强调了运用经济手段中的经济政策来调节房价。是片面的。

生2:记者乙只强调了法律手段在调控房价中的重要性,也是片面的。

生3:记者丙只看到了行政手段的直接、迅速。但是,忽视了过多地运用行政手段容易导致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恶性循环

生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宏观调控的各手段不能单独使用,应该使用“组合拳”,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师:让我们一起帮小王总结一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内容。

生:本课主要讲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加强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二是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三是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针对宏观调控,课本主要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角度加以阐释。

二、教后点评

(一)适合教材、学生的情境才是有效的情境

本课中关于宏观调控的手段这一处教学内容,教者在充分解读教材的基础上,选取了能够为教学服务的“国家调控房价的部分政策措施”来说明。由于经济手段强调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来调节经济活动,因此,教者采用了“国家对个人购买住房不足5年转手交易,统一按销售收入全额征税;央行上调个人住房公积金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按照“十二五”规划,我国将建设36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这三个政策来说明。三个政策中既涵盖了经济政策和经济计划,又把常用的经济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突显出来。可见,在研究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基础上的情境才是有效情境。

本课中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第二个基本特征——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这一知识点,教者开发利用了学生的校园生活,设置了这样的情境:教者首先介绍了我们南通市与新疆伊宁县结对合作:选派援疆干部,提供资金、物资、技术和智力支援这样的大背景。其次结合我校援疆干部某校长的亲生经历,将学生采访援疆干部的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亲耳聆听国家先富帮助后富的举措。这样的情境来自于学生的校园生活,是学生可以理解的身边的东西,自然能让学生心悦诚服,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适合学生的问题才是有效的问题

本课在处理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这一教学内容时,教者按照教材思路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结合材料说明国家为什么要对房价进行调控?”可是,在试讲中,我们发现学生要么脱离材料直接回答课本原话,要么只谈材料偏离课本。于是,教者作出适当调整,给问题添加了限定条件:“请从房地产市场运行状况和房价疯狂上涨不利影响角度”。学生回答问题时有了明确的方向。改动后,学生能够结合生活中房地产市场投机气氛浓说出市场调节的局限性需要宏观调控来弥补,同时,学生能够感受到房价疯狂上涨只是让少数人获益,而绝大多数人的住房需求受到影响,这与我国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是背道而驰的。这样的设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切中教学中心,势必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调控经济的手段篇6

一、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不同之处

经济管制是指具有经济管制权的政府管制部门依照政府制定的法规对被管制者进行的(主要是)行政管理与监督行为。宏观经济调控则是指政府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在相关法规的约束下根据宏观经济运行的需要对宏观经济进行的调节。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宏观经济调控一词带有较浓厚的计划经济或者管制经济的色彩,“宏观经济调控”一词所表达的意思是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调节和控制。准确地说,这里探讨的是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节的关系。因为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对宏观经济只能是进行调节,目标是实现宏观经济的平衡,并不是对经济进行控制,对宏观经济进行控制的结果是管制经济。但根据习惯或传统,这里笔者仍称宏观经济调控。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是存在着多方面的不同之处的,以下将分别予以说明。

1.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产生的具体原因不同

虽然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产生的根本原因都在于市场缺陷,都是由市场经济所内生出来的(注:参见曾国安:《政府经济学》,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但两者产生的具体原因是存在差别的。经济管制主要是由经济的外部性、垄断、信息的不对称、经济人的非理性行为以及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非市场品、有害物品的生产与消费问题、产权保护问题、市场不完善问题等所引起的,宏观经济调控则是由宏观经济失衡(包括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失衡,总投资、总消费的波动,总就业的波动,一般物价水平的波动,国际收支失衡,经济增长的波动等)所引起的。两者产生原因的差别导致了政府干预部门、干预目标、干预手段等等的不同。

2.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所要达到的目标不同

虽然总的来说,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都是要通过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弥补市场的缺陷,充分发挥市场的优长(包括促进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促进技术创新,促进积累的增长等),提高经济效率,增进社会福利,但两者的具体目标是存在着差别的。经济管制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主要是:(1  )通过政府的干预解决外部经济效应问题,即限制、减少具有负的外部经济效应的产品的生产和消费,鼓励具有正的外部经济效应的产品的生产和消费;(2  )通过政府的干预解决垄断问题,即政府在避减垄断的总原则下,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垄断分别采取禁止、限制以及数量管制、价格管制和促进竞争的政策,以维持或者促进形成有效竞争的行业市场结构,促进企业和产业经济效率的提高;(3)通过政府的干预增加市场信息的供应量,  减轻由信息不对称对经济效率带来的危害;(4)通过政府的干预约束经济人的非理性行为,如禁止非市场品的生产、交易和消费等;(5  )通过政府的干预减少交易成本,促进市场交易,增进生产性活动;(6)通过政府的干预进行收入再分配,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宏观经济调控则旨在通过对经济总量的调节,实现经济总量的平衡。具体来说,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是:(1)通过对总供求的调节,  实现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2)通过对投资的调节,避免或减轻总投资的波动;(3)通过对消费的调节,避免或减轻总消费的波动;(4)通过刺激经济实现充分就业;(5)通过调节宏观经济实现物价水平的稳定;(6)通过调节国内经济和汇率实现国际收支的平衡;(7)通过逆向的经济调节实现国民经济长期稳定的增长。

3.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出现的时间不同

基于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产生的原因的不同,决定了两者出现时间的不同。虽然经济管制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但由于经济管制主要导源于市场的不完善,由于市场的不完善始终存在,伴随着市场经济产生、发展的全过程,因此经济管制伴随着市场经济产生、发展的全过程。而宏观经济调控导源于宏观经济失衡,在市场经济足够成熟,宏观经济失衡对社会大众的经济利益产生了负面影响,损害了经济的正常运行,并危及社会稳定,而且社会充分认识到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并且已经建立起了宏观经济调控的“基础设施”以后,才会出现宏观经济调控。从经济管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演变历史来看,经济管制出现的时间要远远早于宏观经济调控出现的时间,市场经济出现之时,经济管制也随之出现了,在不成熟的市场经济阶段有经济管制,在成熟的市场经济阶段自然也有经济管制(注:实际上,如果不限于市场经济,经济管制在国家或政府出现之后,市场经济出现以前就已经存在。可以说,经济管制是随国家或政府的出现而出现的。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如外部经济效应问题、垄断问题、信息不对称问题、居民的非理性行为等等,在市场经济产生以前就存在,只不过其规模、影响等小一些而已。),而宏观经济调控是在市场经济进入到成熟阶段以后才出现的,在市场经济进入到成熟阶段以前不存在宏观经济调控,在市场经济出现以前也不存在宏观经济调控。在西方国家,只是在20世纪30年代之后才出现宏观经济调控,如果从16世纪算起,在市场经济阶段,宏观经济调控出现的时间要比经济管制出现的时间晚了400多年。

4.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实施机构不同

经济管制涉及的具体领域很多,政府部门中实施经济管制的机构既包括司法机构,也包括行政机构,既包括中央政府司法机构和行政机构,也包括各级地方政府司法机构和行政机构,在行政机构中既包括纯粹的宏观经济管理机构(如中央银行、财政部等),也包括其他专门的经济管理机构(如证券监管机构、保险监管机构等)、非经济管理机构(如文化管理机构、环境保护机构、药品管理机构等)以及综合性管理机构。这些机构依照颁行的法规在各自管理的领域对被管制者依法进行管制。经济管制具有很强的行业性,即依照行业性质,由设立的政府主管机构对被管制者进行管理和监督(如商业银行一般主要由中央银行进行管理和监督,投资银行主要由证券监管机构进行管理和监督,保险公司主要由保险监管机构进行管理和监督),但经济管制的行业性并不排斥政府其他管理机构依法对被管制者进行管理和监督,同时也有许多行业同时受多个管理机构的管理和监督,这些管理机构拥有非重复的,但对被管制对象的活动的影响几乎具有同等的制约力和管制权。宏观经济调控的实施机构则主要是中央政府的行政机构,并且主要是中央政府行政机构中的宏观经济管理机构,在宏观经济管理机构中主要是中央银行和财政部。宏观经济调控的实施机构的数量远远少于实施经济管制的机构。

5.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实施手段不同

虽然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具体实施手段都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管制或者调控对象的特征与行为的变化、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制度的演进等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但两者的区别还是相当大的。经济管制的实施手段主要是行政、司法手段,因此具有强制性,虽然经济管制肯定会影响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但政府主要并不是通过对市场的调节,改变市场信号来达到管制的目的,而主要是通过对微观经济主体的直接管制而达到管制目的的。政府对经济当事人的经济处罚直接减少经济当事人的经济利益,但经济当事人由此造成的损失并不是来自于市场,对经济当事人的经济奖励会直接增加经济当事人的经济利益,但经济当事人由此获得的利益同样不是来自于市场,而是来自于政府,来自于政府的行政机构或者司法机构,这种直接来自于政府的经济处罚或者经济奖励在这里仍应归于行政或司法手段,因为它们是行政管理和监督、司法管理和监督的工具。在经济管制中,政府的角色定位主要是“裁判”。需要说明的是,经济管制本身并不排斥经济手段的运用,有的领域也需要政府当“运动员”,最近一二十年来,无论在经济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在许多领域,政府运用经济手段取得了过去运用行政手段和司法手段进行管制所没有取得的效果,经济手段的运用范围也有扩大的趋势,但基于经济管制的基本性质,经济管制的实施手段以行政手段和司法手段为主的格局并不会发生变化。

宏观经济调控的实施手段则主要是经济手段,因此具有非强制性。宏观经济调控是通过政府参与市场(充当“运动员”的角色),通过对市场的调节,改变市场信号,从而使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发生变化,从而使经济总量发生变化,来矫正宏观经济失衡,维持宏观经济平衡的。经济手段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这些政策的运用,会对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等市场的供求产生影响,继而会对市场价格产生影响,从而使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发生变化,从而促使其调整其行为,最终重新恢复市场平衡。在市场经济中,除非是在战争时期,政府是没有理由普遍采用行政手段和司法手段来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因为政府采用行政手段和司法手段来进行宏观经济调控从根本上是与市场机制相排斥的,这样做的结果是政府对市场的替代,从而也就必然导致市场优长的丧失,造成社会福利的根本性下降。同样需要说明的是,撇开特殊的战争背景,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实现有的时候也是可以采取行政和司法手段的,例如在严重的通货膨胀条件下,政府可以采取直接控制收入增长的收入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但这类政策的采用除非迫不得已,应该禁止政府使用,并且政府要使用这类手段,也必须获得政府立法机构的授权。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由于经济管制主要采用行政手段和司法手段,管制者与被管制者多发生直接的联系,它是管制者直接对被管制者进行管理与监督,而且管制具有强制性,因此应该说经济管制主要是直接干预;而宏观经济调控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宏观经济调控机构并不与调控对象发生直接的联系,它是政府调节市场,市场影响或者引导微观经济单位的调节方式,不存在宏观经济调控机构对调控对象的行政管理和监督(注:否则,就属于经济管制范畴,因为如果宏观经济调控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和司法手段,即主要采取直接干预的手段,那么市场经济的基础就会受到破坏,这样的经济也就不再是市场经济了,而是计划经济或者管制经济了。因此,市场经济下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与直接干预是相冲突的,换句话说,市场经济下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只能主要采取间接干预手段。近20年来,中国国内经济学文献中大量提到的市场经济中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应该以间接干预为主(或者市场经济中政府对经济的调控应该以间接调控为主)的理论应该说针对宏观经济调控是正确的,而且只是针对宏观经济调控才是准确的。),而且宏观经济调控不具有强制性,因此应该说宏观经济调控主要是间接干预。(注: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曾经有过还要不要经济管制的疑义。应该说,经济体制改革要解决的问题并不是要不要经济管制的问题,而是要什么样的经济管制的问题。1950年代初开始形成的中国传统的经济管制制度与市场经济是相背的,必须对这种经济管制制度进行根本的改革,这是建立市场经济的前提条件。中国市场经济的建立比较缓慢,根本原因就在于对传统的经济管制制度的改革过慢,市场化改革过程从实质上来说也就是废弃传统的经济管制制度的过程,废弃传统的经济管制制度的进程越快,市场化改革的进程越快,市场化改革每向前推进一步,也意味着废弃传统的经济管制制度的进程向前推进了一步,市场经济的完全建立要以传统的经济管制制度的根本改革为前提。但是市场经济与传统的经济管制制度势不两立,并不表明市场经济与经济管制制度势不两立,市场缺陷要求建立经济管制制度,政府的经济管制是市场经济所内生出来的要求,是实现经济的高效率和社会公正的必要条件,但是这必须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弥补市场缺陷的、有着明确的管制边界的经济管制制度。从市场经济国家来看,宏观经济调控制度方面的差异远较在经济管制制度方面的差异小,借鉴各国在宏观经济调控和经济管制的经验时,选择更困难的是在经济管制方面的经验。各国的经济管制制度相当复杂,而且合理性差异也很大,因此在研究市场经济国家政府调控经济的经验教训时,虽然研究宏观经济调控方面的经验教训是必要的,而研究各国经济管制方面的经验教训更为迫切,应该避免(也是在实践中最容易出现错误)的是将别国特殊的经济管制制度,并且是不合理的经济管制制度当作市场经济的具有共性的一般经济管制制度。对各国经济管制制度进行比较、甄别、判断、改造对改革传统的经济管制制度和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济管制制度是十分重要的。)

6.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实施方法不同

这里所谓的实施方法是就政府干预的力度而言的。宏观经济调控的力度依宏观经济失衡程度的不同而会有所不同,宏观经济失衡越严重,宏观经济调控的力度应该越大,失衡程度越轻,宏观经济调控的力度应该越小。市场经济中的宏观经济失衡具有周期性,因此国民经济无法避免短期性的周期性的波动,这样宏观经济调控的力度的选择直接与经济的短期性的周期性的波动有关。在市场经济中,宏观经济会经常性处于失衡状态中,为了防止宏观经济出现严重失衡,一般来说,政府应该逆对经济风向采取经常性的调节政策,这种调节属于微调。相对于有可能出现的宏观经济的严重失衡,这种调节属于预防性质的调节。微调是经常性的,大调则不是经常性的,而是周期性的(有时间周期,宏观经济严重失衡才应该进行大调)。相对于宏观经济调控的方法的选择性,针对于微观经济主体,经济管制一般来说并不存在微调与大调问题,因为经济管制是依律行事,按照法规应该受到什么处罚就给予什么处罚,应该受到什么奖励就给予什么奖励,同业者间的区别会相当大。当然对于一些经济活动,政府是加大管制力度,还是减轻管制力度,也需要政府做出选择,但这种选择与宏观经济调控力度的选择不同,它与宏观经济失衡的程度无关,与经济周期性运动无关,而是取决于公众的认识、技术水平的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等方面的因素,力度加大或减轻一般会表现为长期趋势,而不是短期性的周期性的变化。

因此,我们就能发现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运用具有典型的逆经济运行的特点,而经济管制则不具有这一特点,无论是在经济萧条时期,还是在经济繁荣时期,只要经济管制制度未变,管制政策就不会有变。

7.经济管制、宏观经济调控与产业政策的关系不同

宏观经济调控可能会对产业发展产生影响,因为宏观经济调控可能会改变相对价格,如果宏观经济调控改变了相对价格,那就会改变产业的比较利益,从而会引起经济资源在产业间的重新配置。就其性质而言,可能产生有利于产业政策的效果,也有可能产生出不利于产业政策的效果。不过就宏观经济调控本身而言,其性质、目的等等都与产业政策无关,宏观经济调控并不是为了产业政策的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

经济管制则不同,经济管制虽然并不是只服务于产业政策,但是它是产业政策的必备工具,要实施产业政策,就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经济管制,否则,产业政策就是无效的。例如政府要支持幼稚产业的发展,政府就要对外实施进入管制政策和其他相关管制政策;政府要促进一个行业的竞争,政府就要实行反垄断、鼓励进入和促进公平竞争的管制政策;政府要压缩有较大污染的行业生产规模,扶持污染小的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就要采取抑制前者、鼓励后者的进入管制政策、污染排放管制标准与排放数量的管制政策、污染排放税政策等。

8.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对象不同

宏观经济调控的对象是无选择性的,它是通过对市场的调节而影响微观经济主体,宏观经济调控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和全局性,虽然市场的影响程度对不同的微观经济主体会有所差别,但由于宏观经济调控所要改变的是宏观经济变量,因此任何微观经济单位都难以避免地要受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影响,因此宏观经济调控的对象实际上是针对所有的经济主体。就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的性质来看,可能使所有的经济主体受益,也可能使所有的经济主体受损,也可能使一部分经济主体受益,而同时使另一部分经济主体受损。从社会整体而言,一项正确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将会增进社会福利。

经济管制的对象则是有选择性的,它所管制的是具体的微观经济单位。例如基于保护环境而实施的污染排放管制的管制对象只是污染排放单位,其他单位则不在管制之列。微观经济单位如果违规,将会受到管制机构的处罚。任何经济单位所从事的经济活动如果不在经济管制的范围之列,它就不会受到经济管制机构的约束。虽然经济管制造成的影响可能是全局性的,不过一般来说,其影响的局部性更强。

9.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存在着差别

无论是经济管制,还是宏观经济调控,都对经济资源的利用率、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具有影响。不过两者对经济资源的利用率、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是存在着差别的。这种差别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

(1)影响的时间长短不同。  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具有非持续性的特点。原因在于:第一,微调对经济资源的利用率、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较小,大调才会明显地影响经济资源的利用率、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而大调所具有的周期性的特点,使得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资源的利用率、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具有非持续性的特点;第二,宏观经济调控并不会改变经济制度,即不会改变经济活动的游戏规则,这样一旦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发生变化,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就会消失。经济管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则具有持续性的特点。因为:第一,经济管制总是表现为一种长期的趋势,一项管制制度确定以后,往往会在很长的时期内运行,有的持续几十年,有的持续上百年,有的经济管制制度一经确定,几乎就成为永恒性的了,这样就使得经济管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具有长期性;第二,经济管制制度的变化改变的是经济活动的游戏规则,这样一旦经济管制制度发生变化,新的制度会在长时期内影响微观经济单位的行为,从而对经济效率产生持续的影响。

(2)影响的途径不同。  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效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市场环境,或者说宏观市场结构,从而改变微观经济单位的外部环境(压力),来影响经济效率。经济管制既通过改变微观经济单位的外部环境(压力),也通过影响微观经济单位的动力机制和能力,还通过对相对价格或者成本、利润率的影响而影响经济效率。简而言之,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效率的影响途径具有单方位性,而经济管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途径具有全方位性。经济管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途径的全方位性预示着经济管制会通过渗入到经济机体的内部而在深层次上影响着经济效率,这就意味着一个社会的经济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经济管制制度,低效率社会要提高经济效率就应该主要从经济管制制度的改革入手。

(3)影响的结构不同。虽然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资源的利用率、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都具有影响,但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资源的利用率影响最大,而对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则比较小。在经济不景气时,政府采取扩张性的经济政策会使经济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提高,这是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效率的最主要的积极影响。在经济繁荣时,政府采取紧缩性的经济政策会使经济资源的利用率下降,也会增加微观经济单位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这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但由于宏观经济调控并不会增强微观经济单位提高生产效率的动力和能力,因此并不一定能够使微观经济单位努力提高生产效率。虽然宏观经济调控可能会改变要素或者产品的相对价格,从而具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可能性,但一方面相对价格的变化可能会出现不利的变化,从而出现恶化资源配置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要素的流动性等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的条件并不是宏观经济调控所能改变的,因此即使要素或者产品的相对价格有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也会因为其他条件不具备而不能改变资源配置,从而不能使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提高。而要具备这些条件恰恰需要经济管制制度的改革。

与宏观经济调控一样,经济管制对经济资源的利用率、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都具有影响,但与宏观经济调控不同的是,经济管制不只是主要对经济资源的利用率产生影响,而是对经济资源的利用率、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首先,经济管制对经济资源利用率的高低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进入管制、过程管制等都会影响经济资源的利用率。例如,中国实行了几十年的排斥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非农产业部门的劳动力进入管制政策就造成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大量闲置,实行了几十年的排斥非国有经济进入金融、汽车等现代产业部门的产业进入管制政策也造成了金融发展能力、汽车发展能力的闲置。一般来说,进入管制的领域越广,管制越严厉,经济资源的利用率越低。其次,经济管制对生产效率的高低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生产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企业有无提高生产效率的内在动力、能力和外部压力,经济管制对这几个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经济管制可以削弱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内在动力和能力,减轻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外部压力,也可以增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内在动力和能力,增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外部压力,好的经济管制制度应该是能够增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内在动力、能力和外部压力的制度。其三,经济管制对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经济管制既会影响生产要素和产品的相对价格,也会影响产品生产的成本,影响不同产品生产的利润率,还会影响资源的流动性,因此就会影响经济资源的配置。经济管制可以促进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率的提高,也可以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的下降。好的经济管制制度应该是能够促进经济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的制度。

简而言之,宏观经济调控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构具有局部性的特点,而经济管制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构则具有全面性的特点。

调控经济的手段篇7

摘 要 市场经济比较完善的发达国家,普遍采用西方经济学凯恩斯主义主张政府参与宏观调控的理念,运用财政、货币和产业政策来缓解市场失灵并取得成效,在经济欠发达和市场体制还未完全建立的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面对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也一度采取了相应的货币与财政政策,而土地政策作为一定经济发展时期有针对性的宏观调控的手段也越来越受重视,文章以土地政策宏观调控的概念为出发点,分析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合理可行性以及方法方式,提出如何提高土地政策宏观调控效果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 土地政策 宏观调控 政府 土地

2003年以来的中国,经济呈现出过热趋势,2005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显示,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5%,全国商品房价格上涨了12.5%,党中央、国务院当年颁布了《关于清理各类园区用地加强土地供应调控的紧急通知》成为土地政策介入宏观调控的标志性事件,要求各园区的土地按照土地市场统一进行管理,用“招拍挂”的方式进行土地的出让,严格控制土地供给总量;2004年的“强势的土地政策措施”把土地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规范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行为,先后对违反产业政策的用地审批进行清查,期间通过暂停审批农用地转为非农建设用地和调整土地供应计划减少土地市场供应量来抑制过热的固定资产投资;2005年“从严从紧”的建设用地供给政策成为宏观调控的基本指导方针,先后出台了“大力调整和改善住房供应结构”等的“国八条”、“国六条”等政策,加大了对房地产业的调控力度,稳定房价抑制过快上涨。可以看出土地政策调控的重要性,我国该阶段的经济发展客观实际状况需要土地政策来调控经济运行,以确保更有效的实现我国宏观调控目标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一、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概念

宏观调控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中央政府为主的国家机关为了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通过间接手段如计划、法规、政策等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干预调整,以防市场失灵可能出现的自发性和盲目性等问题,保证经济目标有效实现。

土地政策是指国家和政党为实现既定的土地等管理任务和土地利用目标,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依靠其行政权力制定的,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和管理方面规定的用以调整人地关系的一系列行为准则。具体包括地权政策、土地金融政策和土地赋税政策等。威廉配第说过:“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任何形态的产业发展的最终产品都要落在土地上。我国实行的土地政策:城市土地国家所有、土地用途管制、农地转用、建设用地统一供应等加强了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较强调控力度,对经济运行调控目标的实现具有有效性与可行性。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是通过土地闸门,运用规划、计划等手段,调控土地供给量,对经济发展速度、规模、结构等进行宏观调控,以达到使国民经济平稳、协调、健康发展的目的。例如在土地市场中,通过土地价格来对土地供求关系进行干预和调整,土地价格上升投资成本上升,投资热度下降;建设用地指标的增减直接影响经济的增长,通过调节供地总量和安排不同用途土地可有效引导投资消费的方向和力度。其调节的特点同时也具有类似其他宏观调控手段一定的滞后性,市场对土地供给的自发调节往往滞后于实际需求的变化。

二、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方式

(一)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内容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内容包括:调控建设用地总量,调整土地供应结构和不同区域的供地政策。通过调控建设用地总量增加的速度和数量,能对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总体供求平衡的控制起到积极作用,如严格规范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进行建设,凡不符合规划或没有用地计划指标的,不得批准用地,杜绝超计划批地和用地等,和严格审批农用地的转用;调整土地供应结构,根据产业计划实施土地用途管制,统筹各地土地利用安排计划,优先保障重点基础设施和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建设用地需要,促进行业协调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从沿海开放到沿江、沿边开放,再到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可以看出区域经济呈现出“多轮驱动”的发展态势,土地政策是区域政策体系的主要内容,具体从土地利用综合分区、主体功能区和省级行政区域三个层面进行规划和指导,并通过土地禀赋、利用现状、发展阶段和战略定位将全国划分为九个土地利用区,通过制定和实行差别化的土地政策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和协调发展。

(二)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手段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手段具体为:土地利用规划与计划,地租、地价和土地税收。土地利用计划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各类用地数量的具体安排,土地规划是对各类用地的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或配置的长期计划,根据土地利用的自然经济和历史及现状的条件特点对一定地区范围内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组织利用和经营管理,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地租在经济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对于鼓励发展的产业低价优惠提供土地,限制进入的产业则反而行之,不同用途土地通过收取级差地租来促进企业间平均利润的形成,通过地区间级差地租的调节缩小地区差别等;土地税收作为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另一种手段的表现是引导土地利用方向,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调节土地收益分配,抑制土地投机,不失为实现国家土地资源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提高土地宏观调控效果的措施

(一)完善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理论与应用基础的研究

在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和依据上,国内外还没有直接系统的科学研究成果,其相关的基础经济学中的生产要素在分配、区域差异、丁伯根法则和蒙代尔法则,以及土地经济学的土地供给需求、土地税收和地租理论,虽然可以从中得到基础经济理论借鉴,但将土地政策作为宏观调控手段的理论分析尚需进一步完善,国外倾向于将土地政策作为政府管制土地市场的一种手段,认为土地政策的功能在于解决土地市场的失灵问题,我国近五年来实践将土地政策划入宏观调控手段之一,认为政策工具置于政府控制之下,政策能对宏观经济目标和运行起由影响,同时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迫切需要科学的管理体系和理论基础研究和经验,来更好的服务经济建设。

(二)加强相关部门间的协调,及与其他宏观政策间的协调

任何一项政策都不是孤立的,与其他间接与之间相关政策联系紧密,只有相互协调科学配合,才能发挥更有效的作用,土地政策也不例外,通过掌握政策特点、作用机理和相互之间的协调关系,与产业、货币、财政、资源政策与之相互配合,把握经济形势和政策执行情况,建立反应机制,正确制定土地政策,科学合理运用控制土地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力度与广度,调节的总量和指标不能偏倚,明确其调控地位,不片面夸大也要充分尽到自己的职责,需要完备的理论与丰富的经验作支撑。

(三)完善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制度环境和体制基础

我国土地制度在新的历史时期还存在不少的漏洞与问题,在重重矛盾与挑战前需重新审视,深化改革。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行政管理权相互分离,各级政府应明确行政职能划分,协调中央地方关系,改革政绩考评体系,严格问责制度,合理配置土地规划计划和收益权,注重土地征收征用制度建设和农村土地承包流转制度建设,不断创新研究,适应时代新形势和市场经济的变化。

(四)加强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法制建设

政府调控宏观经济除了运用经济和行政手段还需要法律作为强有力的后盾支持,健全法制,营造法治意识强的良好氛围,完善土地管理法,健全土地法律框架迫在眉睫,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化的快速进程,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不容忽视,积极推动其探索与完善必将对社会经济平稳发展有所帮助。构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土地宏观调控法律体系,使之有法可依,依法行政,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定并修改现有或需要指定的法律,如提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法律地位,在房地产开发、投资主体和城市规划对土地的利用不得超过总体规划等。

(五)建立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长效机制

近五年来我国采取的土地政策在参与调控宏观经济上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其调控时间短,需建立政策持续实施的长效机制,做长远性和战略性规划,具体方面表现在:打击非法占地圈地,严格耕地保护,制定土地税制统一土地市场,制定科学可行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立土地价格预测机制和土地利用情况监测评价机制,不仅要把工作重点放在事后的查处,更要加强事前和事中的防范与监督,以便于善于观测经济变化的征兆和迹象,此外严格集约用地提高用地效率,改革农村土地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等,从以上角度来找到突破口将有效的调控办法纳入日常管理体系,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六)建立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监督机制

由于领导和部门的价值偏好或政府的“有限理性”会导致的政府失效现象,政策实施中业会发生寻租行为,如不符合规划供地,非法征收征用土地,以租的现象,违规占地、用地也是普遍存在,对此引入社会参与机制,接受全社会的监督,举行听证制度,接纳听取意见和证据,使之公开、公正、公平、透明,建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是依法行政的重要保障,只有严格执法,对正违法行为从严惩戒,才能有效遏制不良使用土地现象,使土地政策发挥应有效果,完成正确及时的经济调控使命。

参考文献:

[1]刘艳君.土地供给在宏观调控中的传导.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2]徐霞.土地宏观调控手段初探.浙江国土资源.2004(5).

[3]张妙曦.对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若干思考.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5(3).

[4]王瑞生.国土资源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国土资源通讯.2004(4).

[5]刘文甲.对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几点思考.中国土地科学.2004(5).

调控经济的手段篇8

经济发展是这一时代任何一个国家在发展中都无法回避的目标和出发点。在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世界经济格局也要求中国对经济建设具备更加强大的认知能力和控制能力。一是加深国际间经济合作水平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在这个过程中,掌控中国经济对国际经济的依赖尺度、控制外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力等是中国经济建设中需要时时关注的问题。同时,也要注意国际热钱对于中国经济的冲击,尽量避免国家金融安全面临威胁和挑战的情况。二是对于资源的合理利用是中国经济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其中,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合理利用,是关系到中国经济的发展空间、自然环境的综合利用保护等多方面的重要课题;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合理配置,是关系到中国教育、就业、劳动力分配、社会和谐稳定等多方面的重要课题。三是通过对高新技术的开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能够有效避免产能过剩并引导社会竞争向多元化分散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国经济建设中需要思考和努力的方面。四是中国经济的过快发展中带来的通货膨胀以及系列问题,如银行呆账、物价上涨、房地产、股市泡沫等,也给中国经济建设尤其是民生经济发展设置了障碍。在这种大形势下,笔者浅析中国在新时期下经济建设中的几个热点问题:

二、宏观调控

在宏观调控中,需要着重注意的是宏观调控的方式、方法以及宏观调控的方向尺度问题。宏观调控理论认为,市场都具有自发性以及滞后性,适度、必要的调控是必须的。到目前为止,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政治体制领导下的经济体系都不能够做到在自发的发展中,自动调节经济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中国宏观调控是在经济体制转轨的大背景下进行的,转轨过程中,市场体系的成熟需要一个持续长期的过程,并且在中国共产党政治体制下的中国经济发展道路也是需要不断摸索的。所以,这也使得中国价格、利率、汇率等经济调节工具不能够完全的市场化,需要宏观调控的把握和调节。一般意义上,我们将宏观调控的手段分成法律手段、经济手段以及行政手段三种。行政手段具有见效快、效力强等特点,但也易产生经济反弹、人为干扰等多方面问题。所以,行政手段其实是最不应频繁采取的一种宏观调控方式。与此相比,法律手段则具有常态化、稳定化的特征,将法律手段的制度化作用以法律条文确定下来,可以减少宏观调控中的人为因素、增加宏观调控的长期稳定性;同时,宏观调控中的经济手段应重点发挥,使之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着重适应中国特色的经济体制及形式。处理好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与行政手段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我国经济部门以及经济发展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能够更好的服务于中国经济建设发展。笔者认为,中国对于经济建设的宏观调控,在方式、方法上侧重于短期见效的行政手段,而对经济手段偏重较少。在调控方向尺度上,侧重于经济发展,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在降低社会就业竞争压力、持续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求方面侧重力度相对较低。这种做法,在短期内,能够更加突出效果,但从长远看增加了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和后发力。因此,处理好宏观调控与中国政治体制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一直在不断向前深化,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不断深化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致力于发展财政、金融、外汇管理、收入分配体制以及能源等诸多关系到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因素。然而,中国的经济结构面临的现状较为严峻,一方面,以高资源消耗、廉价劳动力拉动的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构成转变比较缓慢;另一方面,信贷投资过多集中,体现在房地产业发展结构不稳定的问题得不到较快的解决,这些都致使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不稳定。笔者认为宏观调控应侧重于解决类似问题,而不是只单一将关注点放在经济增长数据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才是中国经济建设长期稳定发展的必经道路和必然选择,也是经济体制改革中不可或缺的必要组成部分,处理好宏观调控与体制改革的关系,就要处理好宏观调控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调控因素选择。

三、货币政策

在货币政策选择中,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货币政策调控作用与实体经济的决定作用,如何处理好两者的比例关系以及相互作用是经济发展中选择货币政策的重要依据之一。政府以及央行通过利率、再贴现率以及公开市场调节等方式对中国经济运行整体进行调控,一方面,调节货币流通速度、控制总量;另一方面,通过调高或控制投资融资成本,调节经济发展温度。近年来,控制和管理通货膨胀都作为中国经济发展和调节的重要预期进行考虑,同时,对于通过社会融资总量这一新的调控工具提升实体经济的张力,稳定物价、压缩房地产等经济泡沫。不可否认的是,这样做的同时,政府如何控制和预防经济紧缩带来的经济硬着陆的风险,是摆在中国政府面前的重要考验。稳定的货币政策的优越性体现在控制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的风险,利用加息政策有利于引导通胀预期和释放资产价格泡沫风险。除此之外,加息还有两个“信号”性质的功能,一是有利于配合贯彻落实前期房地产调控政策,表明中央调控房地产的决心并继续巩固调控效果;二是向“热钱”发出信号,降低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强化对“泡沫”的调控和管理。积极的货币政策可以刺激经济的增长速度,同时刺激实体经济的快速增长,当外部冲击导致金融动荡、资产价格下跌时,执行积极宽松货币政策,可以为经济注入流动性和获利;但这也要求国家对资产价格的不断上涨采取容忍的态度,释放流动性,刺激经济活跃度。正如当年格林斯潘对于美国经济的货币对策,相当于给资产价格提供了保险、强化了投资者风险偏好、紧缩了经济延迟的周期,但由于过热的货币政策,也最终助推了美国经济市场的资产价格泡沫,2002年至2006年美国房地产泡沫最终酿成次贷危机,就是对这种货币政策的集中体现。因此,大量的信贷投放自然会对经济在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复苏回升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如果货币供应增速持续显著高于实际GDP增速,则会导致产出缺口和通胀缺口异常扩大。对此,央行应密集使用价格型工具和数量型工具,回收货币流动性,避免非对称政策加剧通胀和资产泡沫的风险。笔者认为,中国应采取较为稳健的货币政策,并且将在一定时间内持续下去。以利率以及存款准备金两种手段进行调控,虽然对于货币理论中,提高利率是否能够起到控制物价过快上涨,暂时有待商榷;同时,如果提高存款准备金,限制金融业整体资金规模,提高融资成本则会提高对中国中小型企业准入门槛,对其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而中小企业恰恰多为第三产业及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过高的提高存款准备金比率,很有可能限制实体经济的发展。由于全球经济的紧密联系的特征,即使中国应对自发性的通货膨胀的能力增强,输入性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所以,在适度调整货币政策的同时,应充分发展实体经济,以货币政策作为发展经济各方面的调节手段的方式是必然的选择。央行的系列举措可以使货币条件加速回归常态水平,为达到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货币条件,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毋庸置疑,尤其是在当今通胀影响和推动因素复杂多变的形势下,货币政策的选择应当充分考虑CPI、GDP增速的条件,从而涵盖更大范围的价格波动。而适当紧缩货币流动性,也可以使货币条件回归常态,这也为社会融资总量这一衡量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新支持指标和调控工具提供了空间。可以预期的是,一直以来利用储蓄过剩作为全社会融资主要来源的模式将发生转变,商业银行由资产负债思维决定的风险偏好的经营导向也将转向资本充足率、流动性、杠杆率、拨备率指标约束下对风险厌恶机制的追求。尤其是随着社会融资总量中直接融资规模不断上升,新兴产业特别是其中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将获得更有力的国家政策支持和金融融资支持。

四、经济发展中的民生

近年来,国际社会对中国、对中国共产党尤其是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关注度持续升温,特别是中共十之后,这种关注达到空前程度。中国提出了“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的思想,而世界也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和大调整的时期,经济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力、增强国家软实力、维护国家安全以及提升中华文明的国际影响力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任务也更加艰巨、更加紧迫。中国经济最大的亮点是民生,最大的挑战是民生,增长的动力更是民生。民生问题是经济发展的根本,新一届政府并不是将追求更加好看的GDP数据作为自身执政的目标,而是将着眼点放在实现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繁荣上来。所以说,中国经济必将从追求短期效益转向追求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注重民生,走一条集约、高效、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机制,从而促进经济转型和持续增长经济发展的动力。中国经济要从生产型经济向消费服务型经济转型,民生是最大的动力。现代社会信息通畅,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是自然属性,经济增长的主观动力很大,只要赋予合适的环境,就会有消费需求,也就能带动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也要大力促进企业创新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改变企业发展的价值取向和体制、机制问题。同社会的很多领域一样,过分追求短期效益和数字考核会让企业无暇顾及创新发展,也无法让企业发挥促进就业、提升民生水平的重要经济作用,只有创造、创新才能不断发展和壮大国民经济、企业实力,真正以市场机制来配置经济资源,提高国民经济的综合水平、保障和不断提升民生。现代中国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要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必须抓住和利用好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和良好文化氛围。在国家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把握好宏观调控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运用得当适用的货币政策都至关重要,与此同时,注重经济发展中的民生亦是不可忽视的一方面。

上一篇:完善人事制度建设范文 下一篇:公司税收自查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