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源建设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4-03-07 10:21:43

财源建设工作总结

财源建设工作总结篇1

近几年,是我市加快发展、协调发展的黄金时期。我们紧紧围绕“做大一个蛋糕、调整两个存量、推进三项改革、完善四项制度”的总体思路,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在财政改革、财政管理、财政监督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财政事业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全市财政跨上了新的台阶。

一.加强财源建设,狠抓财政增收,确保政府财力稳速增长

我们紧紧围绕市委确定的“一二三四六六”的战略要求,运用财政调控杠杆作用支持招商引资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扩大了全市经济总量,积极争取国家开发银行资金,有力的促进了全市经济总量的增长。在此基础上,依法加强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征管,确保了财政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

1.调整财源建设战略,优化财源建设环境。长期以来,培植财源、促进增收一直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们在财源建设战略上进行了如下调整:一是在财源发展上由单纯的域内发展、资源开发变为以引进引办、科技创新为特色的规模膨胀之路; 二是在财源建设方式上由过去的鼓励“全面开花”,转变为集中培育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科技含量高的骨干企业或集团;三是在财源培植办法上由过去的单纯资金投入,转到通过制定政策,改善发展环境,利用信用担保等方式引导和争取社会投入、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上来。为此,我们进行了思想再统一、认识再提高、工作再发动,力求使全市的经济总量有一个较大突破。

2.重举措、抓实效,财力增长效果明显。一是狠抓现有结构调整,积极培植骨干财源。几年来,市财政积极筹措资金,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大力培育效益型财源体系。集中财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初步形成了以 等一批高新技术项目为载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增长点。同时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培植基础财源。二是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努力培植群体财源。通过制定落实优惠政策,加快农村经济私营化进程和市场载体建设,使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我市地方收入的重要来源,较好的解决了私营大户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三是全力以赴抓好引进引办,加快建设后劲财源。突出“敢”字,走好项目招商路子。舍得把优质资产、优势项目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敢于拿出最好的产品、最好的项目进行招商引资、合资合作,以吸引更多的外商来章丘投资兴业;突出“闯”字,走好外出招商路子;突出“联”字,走好技术招商的路子。通过引进引办,带动了全市经济规模的快速膨胀,全市经济总量实现了新的飞跃。四是加强财政性资金管理,管住管好非税性财源。近年来,通过坚持依法治税,实行财税、工商、金融部门微机联网,落实职能部门代缴制度,促进了税收征缴。同时,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在管理中狠抓会计人员集中管理、取消收入过渡户、实行“票款分离”、“罚缴分离”、“乡镇零户统管”等收支两条线措施,在全市形成了收入全额上缴,支出按计划拨付,收支相抵后,全部为政府财力,确保了预算外收入及时足额上缴财政专户。

二、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了全市稳定发展

财政作为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我们紧紧围绕“ ”这一战略要求,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支持新农村建设;同时做好社会保障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1.发挥财政职能,抓住重点,把钱用在刀刃上,确保新农村建设规范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财政资金重点用于一家一户办不了,家家户户都需要的生产生活方面。几年来,财政主要支持了以下环节:一是支持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包括产业规划、村镇建设规划等多方面的内容,是新农村建设的龙头,规划编制经费全额由财政负担。二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健全农村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事业发展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市新硬化村内街道494条、村内街道硬化率达到76%。新建改造39处农村中小学, 建设23处幼儿园,促进了农村教育整合和提升。三是进行农村容貌提升工程,农村环境面貌得到较大改观。全市累计整治乡村街道4141条,修建垃圾收集点2685处,理违章和废旧建筑5.1万处,农村“脏乱差”现象明显减少,村容村貌发生较大变化。四是实施都市农业提升工程,提高农业富民能力。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奶牛、芦笋、精品瓜菜、花卉苗木、林果等重点产业发展。五是实施农民培训转移工程,提高农民增收致富能力。设立农村劳动力培训专项补助经费,对青年农民参加学历教育、务工农民参加技能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和务农人员培训进行补助。继续实施阳光培训工程和青年农民创业培植工程,提高农民增收致富能力。

3.强化财政调控监督,保障了全市重点工程顺利进行。这几年章丘城市化建设投入很大, 建设,工作任务繁重,所需资金量巨大。为保障重点项目顺利进行,突出狠抓融资平台建设,积极协调银行资金,通过资产评估、抵押置换方式,积极争取国家开发银行资金,确保了重点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为确保管好用好建设资金,运用财政监督职能,精心指导政府采购运作,对所有涉及财政性资金的工程采购、办公物品采购和大型服务等重点项目全部实行了公开招标采购,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节约了财政资金。

三、狠抓精神文明建设,加强了队伍自身建设

我们认真组织学习了党的xx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 学习了科学发展观理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同时,以“学习年”、“落实年”活动为载体,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法律法规、学业务知识、提高操作技能,增强了党员干部队伍的政治理论素质,提高了为群众想办事、会办事、办成事的能力。确保了全局无一例违法违纪现象发生,无一例信访和行政复议案件,连续多年保持了“省级文明单位”的荣誉称号。

四、严以自律,严格遵守党风廉政建设制度

几年来,本人认真学习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等规章制度。特别是认真学习了党的xx届六中全会精神、xx在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通知》,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在实际工作中,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自己能严格遵守党的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坚持以自律为本,以廉洁从政为起点,自觉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正确处理“自律”与“他律”的关系,

这篇财政领导述职开题报告的关键词是财政,报告, 廉洁廉政,努力工作,积极做好表率作用。在此基础上,在工作中切实把提高财政干部队伍政治思想素质作为一项大事来抓。把每周一作为学习日组织全局干部学习,从而提高了财政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增强了秉公理财、廉洁从政的意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财源建设工作总结篇2

〔内容摘要〕经济决定财政,财政促进经济。财源建设情况直接或间接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因此财源建设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路子。最终实现经济增长、效益增加、财政增收。

〔关键词〕财政结构发展

近年来,随着国家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逐步深化和完善,————市在经济持续增长、财政较快增收、财力不断加强的基础上,找文章到文秘站网-财政职能范围逐步拓展,地方政府调控经济、促进发展的职能增强。面临新的发展形势,如何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导向,调整发展思路,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做深、做精传统工业,促进经济、财政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市财政工作中亟需解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产业及税源结构分析

1、从产业比重看,资源型经济结构特征突出。我市GDP中,一、二、三产业比重由20__年的16.6:53.9:29.5调整到20__年的11.6:61.1:27.3,具体表现为“一增、一降、一平稳”的发展趋势,即一产下降5个百分点,二产增加7.2个百分点,三产下降2.2个百分点。与全国、全省20__年平均水平相比,一产比重分别下降了4.3、15.61个百分点,二产比重分别增加了10.22、22.27个百分点,三产比重分别降低了5.92、6.66个百分点。数据表明,以能源、原材料的开发、生产为主的重工业是————市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发动机”,短期内这样的推动力是强劲的,当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单一性、粗放型的结构特征必然制约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从税收来源看,单一型经济结构明显。以20__年增值税收为例,钢材、煤炭、电力三大工业产品提供增值税104558万元,占全市增值税收的74.88,占财政总收入的54.64。一段时期以来,钢材、煤炭、电力增值税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呈不断上升趋势,从20__年的52.87上升到20__年的54.64,上升了1.77个百分点,支柱性作用逐年增强,群体财源的格局尚待形成。

3、从税种看,共享税主体作用凸显。20__年,增消两税44128万元,占51.94;营业税11577万元,占13.63;企业所得税1110万元,占1.31;个人所得税1694万元,占1.99,几大税种收入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52.73。到20__年,增消两税111525万元,占58.1;营业税26352万元,占13.73;企业所得税2842万元,占1.48;个人所得税5989万元,占3.12,几大税种收入比重上升到62.7。从税收结构分析,增值税、所得税增量是拉动我市财政收入的重要增长极。20__年,全市财政总收入205201万元,其中增值税完成110790万元,所得税完成22078万元,两项税收增量达84949万元,占财政总收入增量的68.48。

4、从纳税人结构看,纳税大户少找文章到文秘站网-税收比重大,小额纳税户多、税收比重小。以20__年国税组织收入为例,年50万元以上纳税户中,全市1亿以上的纳税户3户,完成税收74685万元,收入比重为68.60;1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10户,完成税收23826万元,收入比重为21.89;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2户,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33户,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21户。1000万元以下纳税户56家,但提供税收所占比重不到10。

二、财源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财源结构不合理。钢材、煤炭,电力一直是我市的支柱财源,各级党政部门把扶持壮大钢材、煤炭,电力产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投入了大量社会,也带动了全市经济、财政较快发展,但由于基础产业易受国家宏观政策调控的影响,企业效益和政府税收波动起伏较大,财政收入存在很大的风险。

第二,资源优势还没有最大化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具有多方面的资源。如丰富的煤炭和煤气资源;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通讯方便;气候独特,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旅游资源丰富独特。上述方面是今后————市经济和财政发展的潜力所在。

第三,各级各部门“生财”意识有待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对财政支出中要确保和兜底的项目、对象、标准在不断地扩大、提高,并且都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但对财政收入却没有类似的法规、政策加以强化。

第四,现行的财政体制对地方发展经济、培植财源的激励作用有待加强。1994年实施分税制改革后,中央对财权的集中力度进一步加大。20__年,————市上划中央和省级的收入共37605万元,到20__年,我市上划中央和省级的收入已达到107984万元,绝对额增加70379万元,同比增长187.15。

三、处理好财源建设中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第一,财源建设需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协调。————市是一个以煤炭、电力、建材、钢铁为主导产业的重工业基地,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二产中,主要以能源、原材料的开发、生产及初级加工为主,产业链较短。20__年以来,农业的产值在整个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虽在逐步下滑,仍然达到11左右。工业产值在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步稳定上升,但畸重畸轻的格局仍然存在,工业化进程仍需进一步加快。————市具有较好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铁路、公路主干线基本形成网络,推动了人流、物流、金融、信息及其他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三产是今后经济财政发展的潜力所在。

第二,财源建设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导向。目前,我市经济仍较落后,总量小、积累能力弱,短期内做大经济、提升自身财力是当务之急。

招商引资和审批项目时,应处理好财源建设中长期发展和短期赢利的关系,既要考虑经济效益,同时也要充分估价资源和环境成本,不能盲目追求持续的发展而不顾眼前经济的需要,也不能光顾着眼前的利益而忽视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要在保证我市现阶段的经济发展需要的基础上进行财源建设的规划,找到最佳结合点,要避免急功近利,盲目引进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与企业。

第三,处理好支柱财源和后续财源的更替。————市已拥有较好的工业基础,重工业门类较为齐全。煤、电工业产值在我市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大,作为支柱产业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煤电工业仍将充当全市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支撑。————市经济要起飞,必须依托其资源优势,延伸产业链,做大、做强煤电工业,尽快增加发展资金积累,为我市今后的产业结构调整及升级换代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各县区要根据自己的特点,依托本地优势资源及区位、环境、资金条件,因地制宜的加快特色经济发展,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促进经济良性发展,建立起财源建设的长效机制,推进我市各县区之间经济的协调发展。

第四,处理好财源建设与“三农问题”的关系。我市农村经济还十分落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不高,城乡间发展差距较大,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突出。我们在加快工业发展的同时,要注重稳定农业基础,按照中央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在以增加财政收入为主要目的财源建设中,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四、————市财源建设的发展思路

经济决定财政,财政促进经济。财源建设情况直接或间接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因此财源建设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路子。最终实现经济增长、效益增加、财政增收。在下一步工作中,要继续坚持财政工作从源头抓起的方针,坚持发展现有财源与后续财源相结合,以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为契机,发挥资源和区位等优势,立足大项目,围绕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壮大主导财源,稳定基础财源,发展特色财源,培育新兴财源。

(一)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建设步伐,巩固壮大主导财源

据统计,20__年我市煤炭、电力、钢材提供的增值税占全市增值税74.88。这既看出工业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也说明我市产业结构单一,受国家产业政策影响大,抗风险能力差。发展工业,壮大主导财源的当务之急是:

1、做大煤电产业,推进主导产业结构调整。立足煤、电大项目,进一步壮大煤炭、电力、钢材、建材四大支柱产业。重点围绕“煤—焦—煤化工、煤—电—高载能”的发展思路,千方百计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充分发挥优势产业,优势原材料的作用,走高效环保可持续发展之路,把我市建成西部的能源化工基地,将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在合理有序发展煤电大项目的同时积极促进交通运输、建筑建材、餐饮服务等行业的协调发展,扩大和培植新的财源。

2、搞活国有企业,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财源建设要着眼于提高经济效益,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切实帮助大中型企业作好电力、煤炭、原材料等生产要素的协调和服务,支持骨干企业通过技术改造、企业改制,提高其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加快企业的发展。鼓励中小企业通过改制、改组、联合、兼并,盘活资产,焕发生机。发展壮大非公经济,扶持一批市场前景好的民营企业,使之成为工业经济的新生力量。

3、积极发展新兴加工业。抓住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其加工制造业“西移”的机会,结合我市特色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积极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竞争能力强的新工业,不断增强工业发展后劲。

(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稳定农业基础,积极发展特色财源

1、加大农业投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加大农业投入,从土地出让金划出不低于15的土地开发资金支持农业土地开发和整理,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积极争取农业综合开发、扶贫、以工代赈、退耕还林等项目,集中使用农业资金,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另一方面,因地制宜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根据实际自然条件和农业基础调整农、林、牧、渔结构,发展收入弹性大,市场需求空间大的产业,稳定农业基础。

2、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初级农产品附加值,延伸农业产业链,既有利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又有利于开发市场,提高农业竞争力。要在政策、资金上培植有特色、规模大、起点高、带动力强农产品加工企业以促进农业产业化如充分利用农产品资源优势,加快核桃乳、姜茶、土豆系列副食品加工。

3、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通过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引导农产品向专业化、基地化方向发展。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格局,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进一步拓宽基础财源。

4、加快小城镇建设[文秘站:]步伐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小城镇作为农村各生产要素的聚集地,能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只有加速乡镇企业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才能繁荣农村经济,逐步缩小城乡差别。

5、充分利用资源和交通优势,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开辟特色财源。

(三)做大城市经济,搞活商贸流通及旅游业,积极培育新兴财源

————属泛珠三角,南贵昆经济区,攀西—————资源开发区,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的交通枢纽地位更显突出,而与之相应的城市发展却跟不上。近年我市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很大,城市规模和城市品位都上了一个台阶。但由于财力有限,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城市经济难以做大。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经营城市水平的根本途径在于:

1、建立健全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拓宽城市建设的投融资渠道,加大基础设施投入。通过基础设施投资带动相关房地产、金融等产业的发展,扩大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增加城市人口总量,充分发挥城市经济辐射带动作用,为工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2、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培植新的财源增长点。尽快完成城区商业网点建设规划,合理布局城区商业网点和专业批发 市场。着力构建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把————打造成西南地区物流、人流中心,促进商业贸易、货运仓储业发展,繁荣城市经济,增加财政收入。

3、发挥————气候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势,做好前景规划和旅游开发,全力打造“凉都”品牌,发展特色旅游,使旅游业成为我市的特色产业。

(四)优化经济环境,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

用“项目理念”打造优势,增强招商竞争力。依托优势资源和优势产业搞好项目的策划,强化项目库建设,加大项目包装力度。软硬并举,优化环境。改善投资的硬环境,以及政策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等软环境,提升招商吸引力。

(五)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做到节流与开源并重

1、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财税改革,严格支出管理,树立节流也是增加财政收入的思想。按照“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发展”的原则,大力压缩可控财政支出,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

2、依法加强税收征管,保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提高征管人员的素质,加强税收征管水平。严防税收的“跑、冒、漏、滴”,加大清缴力度,做到应收尽收。

(六)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加大县级财源建设力度。

1、继续采取扶优促强的政策,对盘县、钟山两个“建设经济强县”实施项目贷款贴息政策。对经济基础较差的六枝、水城给予重点帮助。

财源建设工作总结篇3

这次全县财政工作会议是继县委工作会议之后,财政系统组织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按照县委工作会议的总体要求,总结以往工作、分析当前形势的基础上,安排部署今年财政工作。刚才,局长全面总结了年的财政工作,对年财政工作做了具体安排部署,完全同意,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八位不同职别的代表还就如何做好今年工作作了表态发言,决心都很大,说明财政部门的全体同志对今年工作的高度重视,感到很有信心。

下面,为做好今年财政工作我再强调三个方面意见。

一、要充分肯定年全县财政工作成效

年,全县财政工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战略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奋发图强,开拓进取,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主要体现为五个“成效明显”

(一)强化征管成效明显

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和各项减收因素对财政收入的严重影响,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定期调度,主动协调,财税部门密切配合,合力攻坚,确保各项收入及时足额入库。年,一般预算全口径收入和地方级财政收入比上年分别增长了30.9%和38.6%增速双双位居全市第一,为近年来收入增幅较大的一年。

(二)财政运行质量成效明显

财政部门千方百计抓征管,保增收的同时,积极协调省、市关系,加大对上争取资金力度,全年争取资金49838万元,超出年初目标9341万元,从而加大了财政资金运筹总量,充分发挥了财政在调控经济、扶持发展、保障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财政保障能力成效明显

按照政府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努力构建公共财政体系,全力保证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及时发放和保证政府正常运转的同时,积极落实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利民实事,及时配套、落实社会事业项目和“三农”城乡低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六路安居”工程和“暖房子”工程等有关民生政策的资金需求。

(四)改革创新科学管理成效明显

一是按照规范的部门预算编制要求和程序,运用“金财工程”软件系统,对全县155个主管部门及部分独立核算的二级单位编制了部门预算,并予以批复。二是积极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选择11个预算单位作为年国库集中收付改革试点单位,拟定了县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等办法,为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奠定基础。三是完善“乡财县管”财政管理体制,规范乡镇财政收支行为。四是加快财政信息化平台建设,新上财税库银横向联网、政府债务、国有资产管理系统。五是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强化了政府投资项目评审工作,规范了财务管理,提高了资金效益,严肃了财经纪律。

(五)队伍建设成效明显

财政部门以开展政风行风评议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政风行风建设长效机制,财政系统干部职工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进一步增强,办事效率明显提高,整体素质全面提升,受到社会各方面的认可和好评。

过去的一年,财政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是全县财政部门广大干部职工齐心协力、辛勤工作的结果,全体纳税人特别是重点财源企业艰苦创业、增产增效、积极贡献的结果,也是全县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密切配合、大力支持的结果。此,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全县财政系统的干部职工、向广大纳税人和长期关心、支持财税工作的各界人士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二、要充分认识到目前财政工作的困难和问题

也应当清醒的看到全县财税工作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总结肯定成绩的同时。财政工作水平与提供公共服务的需求还有较大距离。二是由于财源结构单一,资源依赖性特征明显,财政增收的市场风险比较大。三是收入总量小,自有财力不足,可支配财力仍赶不上刚性支出的需要。四是征管环节上还存在一些跑、冒、滴、漏现象,加强非税收入管理的任务还十分艰巨。这些问题,有的经济发展水平导致的带有根本性;有的体制机制上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有的长期形成的需要逐步克服。总之,只要我树立信心,下定决心,知难而进,就一定能够实现财政工作的大步推进。

三、全面落实年财政工作各项目标举措

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实现我县经济跨越式发展,加快崛起的奋斗之年,做好今年的财政工作,对于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十三届九次会议的各项部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我县经济发展规划,年,全县地方级财政收入安排为26629万元,比上年增长23.3%全县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安排为36750万元,比上年增长20%为完成上述目标,要从以下个方面狠抓落实:

(一)围绕财源抓落实

财政部门要对近年来财源建设工作全面来一次“回头看”进一步理清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源建设的思路,着力培育经济增长点和财源增收点,不断提高财源建设的质量和水平。要继续按照培植骨干财源、开辟新兴财源、夯实基础财源的要求,围绕矿泉饮品、能源特产、核电及道路建设,把财源建设真正落实到具体的产业、企业、项目、工程上,千方百计扩大税源覆盖面,形成有效的补充财源。

(二)加强收入征管,压缩非工资性支出狠抓落实

今年的收入任务和增速指标,着眼发展需要、保正常运转、保重点支出、保民计民生而确定的必须全力以赴下功夫完成的指标。财政与税务部门要认真分析增收减收因素,层层落实责任目标,不断加大依法治税、综合治税力度,做到应收尽收。注重加大对重点税种、重点行业和重点税源大户征收管理的同时,坚持抓大不放小,着力抓好一次性税收的征管,确保收入进度均衡入库。

要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严格控制行政运行成本,压缩一般性支出,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提高财政支持发展和保障民生的能力。各部门一定要注意精打细算,从严控制进人、购车、会议、通讯等支出增长,尤其要严格公务用车审批制度,努力压缩燃油、修理等费用支出。

(三)争取资金抓落实

县经济规模小,财政收入总量不大,靠自身发展来解决财力缺口十分困难,目前,向上争取资金是缓解财政支出压力的有效措施。一要增强责任意识、大局意识、紧迫意识,积极研究国家产业扶持政策和投资导向,抢抓战略机遇,最大限度地争取上级资金和政策的支持。二要把握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紧密结合经济建设的实际,选准寻求项目支持、资金扶持的切入点和连接点。千方百计争取更多的中央、省级财政项目和投资。各部门要服从和服务于全县工作大局,项目信息、争取渠道、实施办法、管理机制等方面强化协作,把争取资金项目与整合实施项目有机地统一起来,使有限的财力集中起来,形成一定的资金规模和集聚效应,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大项目上,发挥财政部门有力整合资金、实施集中突破、促进提质增效的作用。

(四)服务民生抓落实

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民生是第一事务”理念,始终把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民生工程。坚持新增财力的70%向困难群众、农村、基层和公共社会事业倾斜,让公共财政的阳光直接照在老百姓身上。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和支持自主创业和自主就业。加大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让更多的中低收入家庭和贫困家庭住有所居。全面落实社会保障“四个全覆盖”关爱困难群众和困难群体,努力构筑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加大教育投入,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加快发展卫生事业,全面推进新医改试点和大病统筹,使老百姓病有所医。加快发展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五)创新管理机制,推进财政改革上抓落实

以推进部门预算为重点,继续强化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预算制度改革,建立编制科学、执行严格、监督有力、绩效考评各环节有机衔接的预算管理机制;要进一步拓宽非税收入管理的范围,改进征管手段,实现不同部门和单位之间公共资源配置的均等化。非税管理部门要认真分析非税收入增减变化的原因,吃透各执收执罚单位的情况,加大对非税收入重点行业、重点部门的监管力度,建立非税收入征管激励机制,促进非税收入合理增长。

(六)加强财政监督,提高财政运行质量上抓落实

要不断加强财政资金的效能管理,围绕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抓好支出均衡进度,确保各类财政支出及时实现。要不断完善各乡镇、各部门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支出渠道,真正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应有的作用。财政、审计部门要强化跟踪监督,对一些项目资金要延伸审计,坚决杜绝巧立名目滞留挪用、胡支乱花的现象。财政部门要强化对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的监督,变事后监督为事前监督,变结果监督为过程监督,切实维护预算的严肃性。要切实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充分认识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克服重钱轻物、重购轻管的不良倾向。从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经营性资产管理以及收益收缴等环节,建立起有效的监管制度,促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的有机结合,切实加强监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七)转变作风,提升效能上抓落实

事业发展,关键在人。要进一步提升财政管理工作水平,开创我县财政工作新局面,必须精心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财政干部队伍。一要强化大局意识,抓好思想建设。要把上级和我市的各项财政政策认真贯彻好、落实好。要自觉维护财政政策法规的统一性和严肃性,自觉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要认真关注和研究国家财政政策变化,主动给县委、县政府出主意,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要加强财政部门之间和财政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形成做好财政工作的合力。二要强化创新意识,抓好能力建设。各级财政部门和广大财政干部要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不断创新征管思想观念,创新财政体制机制,创新财政工作的方式方法,用新知识、新观念、新办法去解决财政改革和发展中遇到新问题。三要强化服务意识,抓好作风建设。各级财政部门要全面推进行政效能建设,进一步改善机关作风和干部作风。同时,抓好制度建设,通过制度建设来促进作风建设,保持和发扬财政部门和财政干部的优良作风。四要强化学习意识,抓好学风建设。广大财政干部必须进一步强化学习意识,全面、深入学习财政知识,做到常抓不懈,学以致用,才能不断提高管理财政工作的本领。同时,加强财政干部业务培训工作,不断提高财政干部综合素质。五要强化自律意识,抓好廉政建设。各级财政部门要毫不放松地抓好财政系统反腐倡廉各项工作。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大力构筑财政系统内部约束防线,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要全面加强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用深化财政改革的办法解决导致腐败现象发生的深层次问题,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有效性。

财源建设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医疗企业 财务问题 集中管控 措施

前言

本文主要以我国大型能源企业为样板,就焦煤(集团)中央医院的财务集中管控体系进行探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对能源的需求在不断提高。河南能源集团作为河南省大型能源企业,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集团近年来不断发展,下属子公司也在不断壮大,其中就包括河南能源焦煤中央医院。总公司对下属子公司的财务集中管控是监督和保护子公司健康发展的基础。做好中央医院的财务集中管控体系建设的意义重大。

一、产企业财务集中管控概述

1.1财务集中管控体系的内涵

企业的财务集中管控体系就是以信息化管理系统为平台,通过严格的规范化财务操作流程对财务工作进行梳理,将整个河南能源集团从总部到下属三产单位所有的财务信息分条目录入、分析,然后对这些财务数据进行自动化的上传和处理,得出医院的总体财务状况分析报告。

当前我院的财务集中管控体系是建立在电子信息和网络技术基础上的,同时又整合了国际先进的财务管理方法、理念、以及管理制度,以收、支两条不同的线路进行管控,同时不断对财务操作流程进行创新,使医院的财务工作变的更加科学、规范和严谨。

1.2企业财务集中管控的优势

1.2.1 财务核算标准统一

通过财务集中管控体系,可以把河南能源集团布局在全省的子公司的财务核算标准统一起来,以相同的核算单位、报表格式和提交时间对财务工作进行管控。同时以收入财务体系和支出财务体系对财务工作进行核对,方便公司高层和财务监督人员对财务状况的调查与了解。

1.2.2提高总部对医院财务监督效率

鉴于医疗企业的行业差别,总部更需要对财务进行集中管控,以保证医院财务工作的健康。建立财务集中管控体系,不是要剥夺医院财务核算和管理的权力,而是为了更好的对医院内部的财务状况进行监督,促进总部对业绩、员工绩效、战略规划的科学制定与有效执行。

二、集团财务集中管控体系的建设方向

2.1完善的财务信息处理平台

当前集团中央医院财务集中管控工作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套完整的完善财务信息处理平台系统。我院部分财务人员不规范操作,使得财务信息集中管控难度较大。医院部分业务的财务还是通过手工记录、对账、往来、核销来进行操作,不仅耗时耗力,还影响了报销管理效率。为了保证集团基本的财务系统流畅运转,必须将财务凭证、财务制度、统计标准等具体内容进行标准化,为整个集团财务管理部门提供基础标准保障。

2.2严格的财务核算制度

财务核算制度也是集团完善中央医院财务集中管控体系的重要方向,比如:建立有利于公司集中管控的统一核算制度。财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掌握收支不同线的财务管控原则,熟练掌握总账处理系统操作,医疗用药、病例记录、资源使用记录等。从设备的折旧、药品流通以及一次性用品报废统一生成自动的电子凭据;也可以利用总账系统集成处理往来款,比如:根据账单时间生成账单的处理方案,完成病人付款单据的自动对接与核销,对接医疗保险走账等。

2.3严格的资金流动监督

随着河南能源集团产业布局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完善集团内部资金流动的监督与管控,建立结算处理部门是加强财务集中管控系统的重要内容。这里的资金处理部门,不仅要与集团的财务管控系统挂钩,还要与金融系统进行对接。比如:总部账户要与医院账户做好信息交流工作,医院向总部提交拨款申请或者资金使用说明,由总公司借助银联完成资金放款,减少其他成本。具体的资金运转业务内容有很多,集团总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医疗窗口的收付款管理、医院研究项目的资金审批、资金结算、票据管理、发展管理、资金监控等。

三、集团总部具体管控方案设计

3.1财务系统单独设立,进行垂直管理

当前,河南能源集团构建财务集中管控团队可以选择两种模式:一种是财务人员委派方式,即总公司通过医院派遣财务人员,利用系统进行财务管理,与总部财务直接进行对接;另一种是集中财务集中核算,即在医院设立独立的财务核算部门,只有操作权限,没有批复和决定权限。计划范围外的资金使用需要获得总公司财务部的单子签章方可进行;集团总部设立专门的核算中心,负责领导、规划、处理一切财务工作。

3.2统一进行预算管理

医院预算的制定要符合集团的长远的战略布局。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坚持以风控为先,收支平衡,健康发展的原则。同时结合焦作市经济和人民收入程度的宏、微观信息,完成整体性的财务预算制定。实现集团业绩、绩效、预算相结合的财务控制体系,合理的运作资金的流向,优化资金配置,推动集团整体的预算管理。

总结

财源建设工作总结篇5

xx县属山区县、农业县、省级贫困县,工业和第三产业相对不发达,财源少,因而财政经费紧缺,在一段时间内,干部职工工资不能全额按月发放,一些专项经费得不到保障。为缓解财政紧张的局面,局党政一班人带领人员深入乡镇调研,当好参谋,积极向县委、政府提出了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理顺县乡财政关系,实行县乡两级分灶吃饭,对乡镇实行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一定x年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并根据财政状况和政策的调整,不断进行完善。该建议得到了县委、政府的采纳。因此,较好地调动了县乡两级生财、聚财、理财、管财的积极性。几年来,局党总支发挥党组织的优势,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经济建设中心,深化财税改革,加强财源建设,狠抓节支,加强财政监督,圆满完成财政各项工作任务,有力地促进我县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县财政局机关干部职工与全县干部职工一样,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坚持又快又好地开辟财源,积极投入到财源建设工作中。他们有的进厂,有的下村组,同工人、农民一道研究生财之道,撰写调查报告,建立财源建设联系点。目前,xx县能源、化工、塑胶、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五大产业初步形成。2004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xx亿元;农业方面,已建立优质稻、优质冰糖橙、烤烟、xx葡萄、无公害蔬菜等规模优质农产品基地xx万亩。2004年,实现农业总产值xx亿元;旅游行业实现总收入xxx万元;城建力度加大,县城建成区达x平方公里;2004年,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xxxx万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xxxx万元,比上年分别增长xx%和xx%,保证了干部职工工资全额发放,保障了党政机关正常运转及部分重点项目和社会事业等经费的支出。

乐于奉献在奉献中得到快乐,在奉献中受到教育和启迪。这是财政局党政一班人在多年的扶贫帮困中感受到深刻体会。他们认为,通过开展扶贫帮困,爱心奉献活动,使广大的党员干部在感受到了人生价值的同时,也同时感受到了自己的肩上的重任,使之转化成为更好地做好党的工作的动力。近年来,局党总支每年都将一个条件较差的乡镇作为自己的联系点,帮助乡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引导农民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等工作。xxx乡xxx村属省级贫困村,是县财政局的扶贫联系村。为帮助该村脱贫致富,党总支推荐素质高的党员干部担任扶贫队长,多次深入该村指导工作,引导全村群众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烤烟、xx辣椒、优质稻、杂交玉米、三元杂瘦肉型生猪、优质水果等,200x年全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xx%。党总支积极组织机关党员干部结对扶贫,通过送政策、送科技、送信息、送资金、送物资等,帮助一大批贫困户走上了致富之路。如xxx乡xxx村xxx组xxx从小失去父母,没有文化,到xx多岁才娶了一个哑巴为妻,后来,妻子患病死亡。沉重的打击,使xxx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他精神不振,住的2间木房破烂不堪,歪歪倒倒,用茅草当墙,穿着破烂。200x年,将他作为扶贫对象,为他装修了房屋。最近,xxx十分感激地说:“财政局干部帮我过上了好日子,仓里有了存谷”。200x年春节前,xxx乡xxx村xxx家发生火灾,房屋及所有财产化为灰尽。党总支向财政干部职工发出捐款号召后,大家纷纷慷慨解囊,给他家送去棉被、棉衣、大米等物资和慰问金,帮助他家渡过了难关。在今年向东南亚海啸灾民的捐款活动中,一些干部职工纷纷捐款5元、10元,而党员的捐款都超过50元。

一块块奖牌是诱人的,也是激动人心的,但闪光的奖牌只代表过去,财政局党政一班人深刻认识到这一点。他们正以饱满的精神,以自己的言行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永远保持党组织的核心作用,永远发挥党员的先进性作用.....

财源建设工作总结篇6

关键词:财务管理;信息化;措施

信息化时代不断发展,因此要紧跟信息技术发展的潮流。在信息化过程中,食堂中的财务档案管理在企业管理中起到必不可少的作用,凭借现代化设施以及相应的措施,通过使用计算机进行处理等方式,从而形成电子财务档案,在信息传输过程中速度很快,提高了财务管理的使用效率。因此,加大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力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档案管理体系产生重要意义。

1 食堂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财务工作内容的扩大以及管理水平的提高,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法来完善财务管理体系。相关人员要建设电子财务档案管理系统,这样可以实现用网络化管理的手段来管理财务,是符合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也对财务档案的整体效率有所提高。

1.1 信息化财务管理具有很多优势,比如:信息存储数量多

符合当今查阅频繁的发展形势,对财务管理的实施提出了较多的要求。随着我国财政工作的飞速发展,财务制度变化很大,甚至一年中会出现多次调整的情况,不同指标规定每年都在改变;每年的会计账簿报表都存在一定的不同,不但需要总结当年度经费的总体内容,而且还需要总结上年或者是下年的总体内容;划分标准越来越要求细化,项目就变得复杂,资料收集时出现问题,这些都会对财务管理体系造成一定的困难。

1.2 食堂财务档案管理对建设项目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财务档案管理的实施可以提高财务管理的整体效益,并且能够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食堂中应该加大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力度。由于国家的相关政策调整对财务管理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要提高科学化的管理效率。但是,在当今的财政体系发展深入到宏观背景下,随着财务档案管理体系不断的发展,财务工作也出现一定的困难。因此,实现食堂财务管理网络化体系,不但是符合现代化的要求,而且也是提高食堂财务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

2 食堂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食堂财务管理体系没有较好的明确目标,采取领导一致,按照级别进行层层管理的措施还没有落实

依然按照以往的管理体制来进行食堂财务的管理体系,没有形成信息化管理的理念。除此之外,食堂中的财务管理未与其他相关部门进行合理沟通,需要实施多种信息化建设以及相关的网络资源,然而牵扯到相关职能部门就很难落实。由于一些财务管理信息化没有统一的领导,这样就会出现相关部门在财务档案信息化管理中没有做好本职工作等现象的发生,从而导致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没有明确的目标。

2.2 财务档案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知识

经过漫长的变革与发展,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已经有了很大改观,在学历、职称等方面已经基本符合岗位要求。但是,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工作惯性,使得他们在业务上仅仅重视财会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与研究,而对档案业务特别是档案信息化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没有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往往被忽视,以致单位形成的计划、总结、专题报告、预决算资料、基建预决算、市场报告等资料、合同协议书、荣誉证书、工资转移单、工资调整、人员录用资料等散失、霉变;有的甚至将一些资料据为己有,在工作调动、岗位调整、离退休时一并带走。在现有的财务人员中,真正懂得财务档案的搜集整理的人员很少,懂得把纸质财务档案转化为电子档案的人员更少。

3 食堂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安全风险

3.1 数据安全风险在手工方式下,财务信息以账、证、表等形式存储在纸介质上,修改过的会计凭证或账簿可以从财务人员笔迹和印章上分清责任,但是电算化系统的会计数据直接存储在磁盘上,对电子数据的非法修改可以做到不留痕迹,存在着档案无纸化和电脑操作无形化带来的数据风险。利用计算机的舞弊具有很大的隐蔽性,被发现的难度较之手工会计系统更大,其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也更大。因此,在电算化系统下做好安全保密工作意义重大。

3.2 管理安全风险由于相关人员缺乏计算机信息安全基本知识,不遵守本部门的信息安全规则,造成数据损失等,很多财务工作人员普遍对病毒的危害性程度认识不够,任意从互联网上下载资料,在计算机间、局域网和互联网之间交替使用软盘和可移动硬盘、U盘,将计算机病毒带入财务系统中。另外,由于一些计算机的配置较低,安装防病毒软件后计算机运行速度会受到影响,一些员工对安装的防病毒软件私自卸载,造成整体防病毒工作的被动。因此,往往由于某一个人使用过程中的疏忽而给整个会计电算化系统带来风险。

4 加强食堂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议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安全保障,制度先行”要以财务管理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为主,相关部门为辅,单位积极参与,通过积极探索,真正做到理论结合实际,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制订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财务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比如对数据库系统的监控制度、重要数据备份制度、内网与外网要实现物理隔离制度等等类似的如国家档案局《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办法》中“至少一式两套,一套封存,一套供查阅使用”的要求。只有健全系统的档案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才能从根本上加强档案软环境建设,做到日常的财务档案管理活动有章可循,如综合性的规章制度、立卷归档、档案保管制度,档案保密、保卫制度,开放档案的利用制度,未开放档案的利用制度,档案专(兼职)人员的岗位责任制。

财务档案信息化建设规范化档案信息化的总体规划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关键,要积极将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和档案信息化资源数据库等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建设规划,探索利用统一的网络平台整合档案信息资源,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同时,根据企业自身规模,明确各人员负责的工作,处理好文件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编研、归档,并做好财务档案的日常管理、查阅接待、登记工作,建立和完善财务档案管理网络。会计档案价值的充分发挥来源于长期的积累和扎扎实实的基础工作,要提高会计档案的质量,充分发挥其作用必须从源头抓起,将基础工作及日常管理规范化。

结束语

总而言之,加强财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对食堂企业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在财务档案管理体系建设时,相关人员要从多方面考虑问题,通过不断的实践总结经验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加大对食堂财务档案管理体系的力度。信息时代对相关人员提出了较多的要求,只有提高整体素质,才能确保档案管理体系的整体效率,让财务档案信息化建设脱颖而出,促进经济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芳.财务档案管理中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办公室业务,2015(23).

[2]章小林.财务档案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办公室业务,2014(23).

财源建设工作总结篇7

在全市掀起学习贯彻市“两会”精神高潮之际,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召开全市财政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党的*届五中全会、全省财政工作会议、市委二届六次全会和市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精神,总结*年财政工作,安排部署今年的工作,确保全市*财政改革与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今天上午,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建华同志在全市财税工作会议上全面总结了我市“*”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财税工作,明确提出了“*”时期我市财税工作的基本思路、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对做好全市财政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全市各级财政部门一定要及时传达、狠抓落实、不折不扣地贯彻到工作中。下面我讲三个问题,供同志们参考:

一、认真学习,深入领会,贯彻落实好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

全省财税工作会议于*年2月15日至17日在昆明召开,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秦光荣作了重要讲话,全面深入总结了“*”财政改革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对“*”的财政改革与发展工作作了全面部署。省财政厅厅长曹建方在全省财政工作会议上传达了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精神,简要总结了*年全省财政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全面具体部署了*年的各项工作。

会议指出,*年全省财政收支的基本目标是: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50亿元,比*年快报数增长1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842.6亿元,增长10%。奋斗目标是:全省财政总收支增幅达到100亿元左右。

会议要求,*年要着重做好七项工作:一是坚持顺势而谋,确保全面完成财政收支任务。重点是调整完善水电、矿产、土地等国有资源的税费管理政策,适当提高部份优势资源的税费征收标准,配合上级部门完成烟叶农特税转型,进一步推进非税收入管理改革。二是坚持发展主题,推动全省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保持必要的财政直接投资力度,更加注重运用财政贴息等间接投资手段,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引导金融信贷和各类社会资金,合理运用外国政府贷款和赠款,同时抓紧建立完善政府贷款偿还保障机制和财政风险监控防范机制,不断拓宽固定资产投资渠道,加快全省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带动国民经济稳定发展。三是坚持城乡统筹,大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少取、多予、放活”的思路,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措施,扎实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增加对“三农”的投入,创新财政支农方式。四是坚持公平和谐,完善全省公共财政体系。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市按8:1.4:0.6由中央、省、市承担,支持和引导各项社会公益事业健康发展。切实保障社会稳定所需资金。五是坚持机制创新,进一步推进公共服务能力均等化。省级财政将进一步调整省本级财政支出结构,积极筹措资金,继续增加对各州市的一般性转移支付,重点向财政困难县乡和边疆民族地区倾斜,以进一步提高基层政权运转保障能力。六是坚持注重效益,确保财政改革和管理措施落实到位。要切实深化部门预算管理改革,加快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强化财政收支进度管理,建立健全多层次、全方位的财政监督机制,深化会计改革。七是坚持为民理财,大力加强财政队伍建设。要抓好教育培训,树立好“学习”品牌;抓好调查研究,树立“务实”品牌;抓好反腐倡廉,树立“清风”品牌。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年全市财政工作成效显著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奋发有为,乘势而上,努力创新生财、聚财、理财的思路和机制,财政改革发展实现新的突破。财政支出充分体现了服务大局、协调发展、保障重点、讲求效益的理念,资金重点向“三农”倾斜,有力地支持了一批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重点项目,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可以说,*年是全市财政系统大事、喜事比较多的一年,也是各项工作亮点频出的一年。概括起来,主要有六点:

(一)落实增收新举措,在确保财政增收上实现新突破

*年,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创新工作思路、拓展增收渠道、强化增收举措,增收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从地方财政收入增长情况看,全市地方财政收入从改革开放的1984年的2.5亿元登上10亿元(1992年为11.4亿元)台阶用了8年时间,从10亿元台阶到20亿元台阶(2003年为20.5亿元)用了11年时间,而从20亿元台阶到30亿元台阶仅用了2年时间,这一方面说明最近两年全市经济社会处于一个加快发展的时期,另一方面也说明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切实抓住机遇,做了大量的培植财源、增加收入的工作。尤其是从*年的收入增长情况看,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量达5亿元以上,相当于宣威和马龙地方财政收入之和,这是相当不容易的。取得这样的成绩,我想最主要的是有四点:一是强化了税收征管。全市各级财政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年度财税工作目标,将收入目标任务及时分解,层层落实责任,建立“财税库”预算执行定期分析制度,对烟草、能源、化工、矿冶、机械汽车等行业重点税源的税收入库解缴进行跟踪监控,实行收入目标任务动态管理。同时制定了车船使用税征收管理的具体办法,修定了福利企业退税管理的具体程序,清理了“停、缓、减、免”等税收优惠政策,及时研究解决收入征收管理中的“跑、冒、滴、漏”等问题,尽可能的做到了应收尽收。二是拓展了新的增收渠道。在认真落实近年出台的8项增收政策的基础上,我们努力争取到了煤炭资源税定额征收标准提高的政策,同时经多次反映争取到了烤烟超基数上解政策的支持,仅这两项政策的执行就为地方财政增收近7000多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全市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三是拓展了政府非税收入征管范围。将涉及30个部门的118项行政事业收费纳入预算管理,对罚没收入、政府性基金、收益金、政府接受的捐赠收入、国有资产经营收益等政府非税收入实行综合管理,全市非税收入完成90315万元,比上年增长12.2%。四是用活用好了土地有偿收入管理方面的有关政策,把土地收益作为第二财政培植,全市直接和间接实现土地收益收入21174万元。

(二)发挥财政职能,在支持全市经济加快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全市财政系统在支持经济建设加快发展方面,针对“吃饭”与“建设”这一长期制约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矛盾,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较好地解决了“吃饭”与“建设”的矛盾。一是规范投融资平台。我们通过整合组建全市融资担保集团公司,规范市级投资开发公司、城建投资开发公司、公路投资开发公司等的财务管理,构建了政府通过市场化方式筹集资金的平台。二是创新融资方式。在构建市场化融资平台基础上,通过盘活政府性投资项目,有偿出让市供排水公司国有股权,推动和参与银政银企合作,运用政府引导性投资、财政贴息、项目前期费等财政杠杆,筹集和引导了社会投资近200亿元,争取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贷款及国际无偿援助资金折合人民币4.42亿元,推动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速增长,有效地拉动了经济增长。三是增强了全市经济发展后劲。财政部门以支持新型工业项目建设为重点,积极筹措16607万元,做好花山煤化工工业园区、南海子工业园区的前期规划,参股组建云南城投南海新区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支持启动了10个投资在2亿元以上的重点项目建设,拉长和延伸以煤、磷、锌锗为主的深加工产业链。积极支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筹集4213万元用于国有企业改革改制中转增国家资本金和对职工身份置换的补偿,接受各级国有企业所办中小学39所、公安机构2个,加快了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的步伐,为企业放下“包袱”发展壮大创造了条件。同时注重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产业发展和改善投资环境,为营造一个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

(三)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方面取得新突破

*年,全市各级财政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以推进“三村四化”建设为重点,在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发展县域经济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是争取上级支持,消除了拖欠工资现象。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全市各级财政部门以解决基层基本支出缺口为重点,通过科学调度、调整结构,立足发展,争取到以“三奖两补”为主的各类转移支付补助资金184800万元,占县级支出的42.5%,有效帮助县乡解决基层财政困难问题,全面消除了欠发工资现象。二是推进农村改革。推进第二步农村税费改革,率先在全省州市中全面免征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8334万元;陆良、马龙等县对乡镇财政实行乡镇预算共编、账户统设、票据统管、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的管理办法,启动乡财县管乡用改革。启动专款切块到县改革试点,按照“专款下放、权利下放、责任下放”的原则,拟定了《*市专款切块到县改革管理试点办法》,建立专款切块到县使用备用制和支出绩效考核机制,安排切块资金681万元,由地方自主安排,统筹使用。三是四项政策落实到位。即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使受益人数增加到28.7万人;支持扩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面,216万人享受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的实惠;安排771万元对1.59万户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实行一次性奖励;认真落实粮农补贴、粮种补贴、化肥补贴和退耕还林折现补贴等各种惠农补贴。四是增加支农投入。*年共筹集支农资金59545万元,推进“双六”工程建设,扶持了22户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扶贫整村推进、安居工程和易地搬迁建设,建设山区“五小”工程5492件、沼气池30389口,改扩建乡村道路27478公里,解决18.33万人的饮水安全和10万农村低收入人口的脱贫问题。五是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通过建立县域经济发展目标责任制和激励奖惩机制,筹措安排13928万元用于支持县域经济和财源建设,尤其是对列入省市级重点扶持的农业龙头企业和项目实行贷款贴息和基地建设补助,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农村经济发展后劲得到明显增强。

(四)坚持以人为本,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方面取得新突破

全市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落实公共财政要求,积极促进社会公平、社会稳定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一是加大了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投入。全市教育支出完成129687万元,重点用于*师范学院建设、新建改扩建高级中学、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等;科技支出完成5262万元,比上年增长40.5%,重点支持了农业科技入户、小康科教示范村工程建设,支持启动了科技特派员制度;文化支出完成3820万元,重点支持了基层群众文化设施建设、农村电影放映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卫生支出完成34799万元,改造建设了74个农村卫生院和89个卫生所,支持了传染病、艾滋病防治等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足额落实了体育、广播电视等事业经费,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二是促进了“平安*”建设。全市公检法司支出完成33286万元,比上年增长15.6%;国防和武警消防部队支出3057万元,同比增长50.3%;筹措禁毒和防艾经费1829万元;社会保障补助支出12170万元,帮助23482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对58513户城市居民最低收入对象进行了补助,保证了全市39680名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三是及时拨付抗灾救灾资金。在部份县(市、区)遭受严重旱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共拨付各类救灾资金3975万元,保证了救灾救济工作的资金需要,维护了社会稳定。*年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支出17473万元,同比增长了32.9%。

(五)推进监管改革,在提高依法理财水平方面取得新突破

按照建设法治财政的要求,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在改革中加强监管、在监管中推进改革,财政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在全省首家推行系统内会计集中核算试点改革、在全省率先建立健全财政财务监管方面的规章制度。一是率先在全省推行系统内会计集中核算改革试点。选取了资金流量大、专款来源广、下属部门多的城建、广电、交通等8个市直综合部门试行系统内会计集中统一核算,取消了试点单位下属各部门会计核算资格,建立系统内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心。二是切实加强对财政财务监管方面的制度建设。先后建立了市、县、乡三级联审互查制度、银行账户监管制度、重点项目跟踪稽查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对各类财政资金的监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三是大力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试点。市本级、宣威、会泽等县(市)先后启动了授权支付业务,全市财政供养人员的工资统发覆盖面达100%,并将车辆保险费、书报费、计划生育奖励资金、粮食直补、政府采购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全市国库集中直接支付资金222645万元,占全市财政总支出的41%。四是稳步推进非税收入管理改革试点。按照“巩固、规范、调整、完善”的要求,麒麟区、富源县等县(区)组建了非税收入专门的征管机构,清理和取消主管部门和执收单位设立的收入过渡性账户,设立非税收入财政专户,以票管收,整合征、管、查职能,规范收入收缴程序和征管办法。五是政府采购管理改革进一步深化。围绕上规模、建机制、促规范,深入贯彻落实《政府采购法》,扩大政府采购覆盖面,全年共进行1197批次采购,采购金额29035万元,节约资金2977万元,综合节约率达9.3%。六是积极支持政府住房货币化分配制度改革。按照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的总体安排,对37个单位符合条件的职工进行补贴,住房货币化分配改革顺利启动。七是加强投资评审工作,对24个重点建设项目进行评审,审减资金1734万元,综合核减率达6.83%。

(六)狠抓制度建设,全市财政工作呈现新气象

*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全市财政系统自身建设成效显著。一是按照“抓好一个学习、开展两个讨论、贯穿四个结合、争创四个五”的教育活动方案,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做到了“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两提高”,财政战线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先后得到中央、省、市先进性教育督导组的充分肯定。二是围绕争先创优活动,以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和谐型机关为着力点,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市局在市直部门中首家成功争创为全国文明单位,在全省财政系统的“双先”表彰会上,我市受到的表彰人数最多,这充分说明我市财政系统自身建设得到了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三是加强职工队伍教育培训。先后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廉政学习教育、外出培训考察,开阔视野,创新思维,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四是廉政建设常抓不懈。经常开展经常性、制度化的廉政教育,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认真贯彻落实《建立健全制度、教育、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使反腐倡廉的工作机制更加健全完善,责任目标更加明确,廉洁自律意识明显增强,惩防体系逐步完善。

回顾过去一年来的工作,财政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财政收支实现了大幅度增长,财政管理进一步加强,为“*”计划目标的完成圆满画上了一个句号。总结这些成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要做好财政工作,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工作;必须保持收支持续快速增长;必须跳出财政抓财政;必须善于沟通协调、化解矛盾,变“被动请客”为“主动买单”;必须加强队伍建设。

在充分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全市财政改革与发展中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由于县域经济总量不足、发展不平衡,县乡财政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平衡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增强;由于整体财力有限,需要与可能、吃饭与建设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部分财政资金管理不够规范,使用效益亟待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各项财政改革,优化资金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逐步予以改进和解决。

三、保障重点,提高效益,促进经济社会持续稳定较快发展

今年全市财政收支的基本目标是: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3亿元,同比增长1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50亿元,增长10%。奋斗目标是:今年全市财政总收入要突破100亿元,达到110亿元。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委确定的中心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拓展增收空间,创新支持方式,整合资金资源,强化监管机制,着眼增强发展后劲,着力支持自主创新,着重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着实加快推进各项财政改革,确保市委、市政府确定的财政工作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我们要在统筹全局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坚持开源增收,确保完成财政收入目标任务。

*年是“*”计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财政工作有不少有利条件:中央进一步加大西部大开发力度,全市经济社会将保持一个相对较快的发展速度,各级党委、政府更加更加重视财政工作,财政部门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不断提高,管理体系更加健全完善,有利于加强增收节支工作。但也要看到,当前财政工作也面临不少挑战:国家和省出台的宏观财税政策的调整和实施,不利于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全市经济发展中尚有一些不确定因素,特别是*烟厂合并到红云集团后,体制机制发生变化,再加之烟草产业发展进入平稳期,利税增长的空间越来越小,难以继续支撑全市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财政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收入增长滞后于刚性增长。对于今年的增收工作,我们必须把困难估计得充分一些,下大力气查找和弥补收入管理体系中的“漏项”,开辟新的增收渠道。一是要开辟新的增收渠道。在认真落实提高资源税定额征收标准政策基础上,认真研究落实中央、省出台的各项增收政策,抓好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恢复备用金的征收工作,积极探索将经济优势、产业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财政优势的途径和办法。二是要加强税收征管。进一步建立健全集征、管、稽一体的财税征管网络,对重点税源和重点税种进行重点监控,研究做好新竣工投产项目的税收征管,研究企业税收跨省际间、州市间转移问题,研究企业改革改制重组中的税收流失问题,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落实相关措施,力保地方利益不受损害。三是把组织非税收入作为财政增收的重点和突破口。今年要在清理、规范、落实上下功夫,通过全面清理非税收入项目,落实中央、省、市已出台的非税收入政策,以票据管理为手段,以账户管理为重点,整合征管查职能,推行以财政部门稽查管理为主、行业主管部门代缴的非税收入征管模式,重点加强对煤炭价格调节基金、水资源费、土地出让金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的征收管理,完善收费、基金、罚没收入、捐赠收入的管理办法,探索城市基础设施开发权、冠名权、使用权、广告权、特许经营权以及出租汽车经营权、公共交通线路经营权、汽车号牌使用权等无形资产有偿出让收入管理办法,挖掘增收潜力。

(二)坚持统筹协调,力争在支持新农村建设方面取得进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时期的重大任务。全市财政部门要紧紧围绕“三村四化”建设重点,按照科学发展要求,围绕促进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0元以上、农业增加值增长5%以上、150个行政村基本达到“三村四化”标准要求的工作目标,进一步落实“多予、少取、放活”政策。一是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在全面彻底取消农业税的基础上,巩固第一步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扎实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乡镇机构改革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农村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制度,积极推行“乡财县管乡用”、“村账乡管”、“组账村管”改革,加快撤并乡镇、村组的改革步伐,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障基层政权和村组机构运转,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二是要建立两个机制。即工业反哺农业的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利用税、费、基金等政策从工矿企业筹集资金的渠道,开征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筹集支农资金;建立支农资金的增长机制,各县(市、区)地方财政收入增收总额的一半左右要用于增加支农支出,力争全年支农资金增量高于上年、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高于上年、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高于上年。三是认真落实好各项惠农政策。支持扩大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范围,使受益人数达20万人;支持扩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面,新增3个国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支持农村独生子女奖优免补政策的实施;认真落实粮农补贴、粮种补贴、化肥补贴和退耕还林折现补贴等各种惠农补贴。四是要创新财政支农方式。今年要要进行支农资金整合的试点,就是以农业发展规划为基础,以主导产业和重点项目为纽带,探索整合支农资金的新途径;要运用财政贴息、补助、奖励等手段,引导民间资金、信贷资金和企业资金投向“三农”,试行农村公益事业民办公助制度,增强农村自主发展能力。

(三)坚持加快发展,着力在促进经济发展上取得成效。

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发挥财政的宏观调控作用。一是要拓展投融资渠道。进一步支持市投资开发公司、城建投资开发公司、公路投资开发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的规范运作,积极参与和推动*市城市商业银行和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的组建,探索建立完善“银政、银企”合作机制,更好地运用财政贴息等间接投资手段引导金融信贷和各类社会资金投入经济建设,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拓宽固定资产投资渠道,加快全市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拉动经济增长。二是要支持重点项目建设。要利用各种优惠财税政策来扶持培育财源,对本辖区内的重点财源项目建设进度,尤其对在建大型生产性建设项目要给予大力支持,扩大经济总量,做大财政“蛋糕”,加强增收工作。三是要善于运用财税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要有效运用税费杠杆,加大对优势资源开发的引导调节力度,促进资源、能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节约的有机结合,推动循环经济发展。要围绕支持玉米、马铃薯、油菜、魔芋、商品猪和煤化工、磷化工、锌锗深加工的自主创新,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建设国内一流的研发中心和良种繁殖基地,提高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四是要实施好县域经济发展规划。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县域经济发展现场办公会精神和《*市关于加快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尽快制定出台《市级财政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扶持方案》,坚持“资金扶持为辅、引导带动为主”的原则,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业主投资、社会参与”的思路,建立县域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采取贷款贴息、项目补助、参股投资、融资担保、工作奖励等措施,完善投入机制,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项目前期工作经费的投入,重点支持六大产业及其配套项目、农产品基地和工业园区建设,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推动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坚持优化结构,推进公共财政体系建设。

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一是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根据中央、省的精神,我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分担比例由中央、省、市按8:1.4:0.6承担,各县(市、区)将不再承担,各县(市、区)己安排的农村中小学预算内公共经费拨款不能撤出或减少。同时要切实加强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经费监管,对有关专项资金实行财政直接支付,完善农村中小学预算编制和资金支付管理制度,确保资金安全、规范、有效。二是建立城乡医疗合作救助体系的经费保障机制。在支持做好2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支持新增3个国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改造34所乡镇卫生院,新建100个民族村、贫困村卫生所业务用房;在城区建立医疗救助试点,多方筹集资金充实救助资金。三是支持建立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再就业政策体系建设,保障预算单位离退休人员经费和国有企业离退休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着力落实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多方筹集资金,对急需救助的特困群众实施救助,将农村“五保户”的补助标准从每年500元提高到720元,逐步建立农村特困户救助体系。三是加大社会公益事业的投入。在实行单位经费总额包干的基础上,支持五所中专职业学校的迁建,积极引导文化产业规范运作、健康发展,进一步发挥教育、文化资源的整体效益。积极增加科技投入,优化科技投入结构,促进科技体制改革,激发科技发展和创新的活力。四是支持“和谐*”、“平安*”建设。在重点保障工资发放、机构运转前提下,从严控制财政供养机构和人员,完善机关事业单位会议、车辆等经费管理制度,降低行政管理成本,筹措资金支持平安*建设,向禁毒和艾滋病防治倾斜,支持构建社会治安体系建设。

(五)坚持创新机制,调整完善财政管理体制。

省已出台了《云南省省对州市“*”财政管理体制方案》,该方案以“保机构运转、保收支平衡、保社会稳定,促财源培养、促结构调整、促财力均衡”为指导思想,以“省规范、州市调整、县区努力、乡镇改革”为总体思路,以“上下协调,激活基层,打牢基础”为基本目标,完善了省对州市的财政管理体制。市对县区的财政管理体制,将按照“理顺关系、分类指导、激励约束、支持发展”的思路,在维持各县(市)区既得利益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市与县(市)区政府的收支范围,理顺政府间分配关系,适当增加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均衡县市区财力差异,有针对性加大困难县的转移支付力度,清理简化结算事项,落实重大项目分税政策,调整完善收入考核办法和新一轮财政体制,建立促进收入增长和财政困难缓解的激励约束机制,支持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六)坚持改革增效,进一步强化财政财务监管。

一是突出财政资金监管重点,实行“五个一”。即对财政预算安排投资项目在500万元以上一律实行“先评审、后预算、再评审、再结算”的评审制度;对应纳入采购范围的项目支出一律纳入政府采购,扩大政府采购面,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深化政府采购管理改革,推行政府采购预算;对投资在5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工程建设资金一律纳入重点项目资金管理范围,严格资金的管理、拨付、审核程序,实行全过程监督;对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财政扶持项目一律邀请审计部门进行跟踪审计;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研究设置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选择一个部门或一批重点支出项目进行支出效益分析,开展支出绩效评价考核试点,加快建立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机制。二是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管理改革。认真总结部门预算改革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全面推进部门预算编制改革,扩大部门预算编制部门和单位,提高部门收入编制质量,完善基本支出标准体系,细化项目支出预算,硬化预算约束,为做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打好基础。三是抓好政府收支科目分类改革准备工作。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改革是推行政务公开、引导社会关注和监督政府预算、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细化部门预算管理的的基础工作和重要环节,要认真抓好学习培训、宣传和有关数据转换准备工作。四是加强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进一步抓好会计法律法规宣传培训,扩大市直单位系统内会计集中核算试点面,强化会计监督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七)坚持建管并举,加强队伍自身建设。

一是实施素质工程。针对基础工作不实、基层队伍不强、基本功不硬的状况,今年将重点抓好全市财政系统干部职工的素质培训,从今年起,每年将选派20名左右有一定文化基础、工作实践、理论水平的干部到清华大学进行为期一个月左右的培训;每年对全市财政所长和业务骨干进行为期一周左右的专题培训;每年邀请省市专家领导举行两次形势报告会,坚持每半月一次的定期学习制度。二是实施和谐工程。从今年起,重点抓好三件实事:围绕“三村四化”建设实行市、县、乡三级财政联动,在每个县(市、区)抓一个“三村四化”建设扶持点;抓好全市财政系统争先创优活动,开好“双先”表彰会;丰富职工业余文体活动,举办全市财政系统篮球运动会和机关文化活动。三是实施廉政工程。要抓紧完善预防为主、惩防并重的廉政机制,做到预防与惩治腐败相结合,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与对公共权力的监督相结合,与依法行政相结合,与治本工作、纠风工作相结合,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相结合,形成党组织、纪检监察、人事培训等方面齐抓共管的“大宣教”格局。

财源建设工作总结篇8

这次全市财税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全省财税工作会议精神,着眼于壮大财政实力、切实改善民生,客观分析财税工作形势,明确财源建设着力方向,落实财源建设政策措施,确保超额完成全年收入任务。前段时间,省政府召开全省财税工作会议,专题研究推进公共财政建设、解决民生问题的财税措施,各级各部门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刚才,长林同志就贯彻全省财税工作会议精神和实施财源建设奖励政策作了说明,国税、地税就加强税收征管、超额完成全年税收任务作了很好的表态发言,我都赞同。下面,就全面加强财源建设,我讲几点意见。

一、客观分析我市财源建设面临的形势

总体上看,我市财税工作取得重大成效。各级各部门特别是财税部门围绕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群策群力,扎实工作,付出了艰辛努力,推动了全市财政收入增长和财税质量的提高。也要清醒看到,我市财政实力、财源后劲、调节能力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还有差距,财政支出压力较大,财源建设仍然还有很大潜力。

成效主要体现三个方面:第一,财政收入实现持续稳定增长。2006年,全市完成一般预算收入128.44亿元,比2005年增收22.28亿元,增长20.99%,完成年初预算的105.36%。今年1-9月份,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16亿元,同比增长24.2%,全年超过预期目标大有希望。第二,财源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壮大支柱产业,不断培植新的增长点和税源,地税型产业和骨干税源不断壮大。第三产业对财政贡献逐步提高,今年上半年贡献率达55.83%。济钢、将军等一批重点企业成为税源的中流砥柱,对全市财政收入起到强劲拉动作用。县域税收占全市税收半壁江山,章丘、历下、历城、市中等县(市)区税收收入超过5亿,增幅均超过20%,历下今年有望超过12亿。第三,税源结构更趋合理。2006年,金融、房地产、钢铁、烟草工业和机械五大行业交税占全市重点纳税人的62.48%,成为地方税收主要来源。上半年,房地产、钢铁、机械、贸易服务和交通运输业增幅较大,均超过40%,初步形成结构调整与财源建设协调互动的良好格局。营业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对地方财政支撑作用逐步增强,2006年分别占整个税收的34.51%、19.46%、14.08%,今年上半年又有快速增长,反映出我市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和综合效益。这些成绩,是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全市财税系统广大工作者和各级各类企业共同努力的结晶。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纳税人,向全市财税系统广大工作者,表示衷心感谢!

差距和潜力主要有:一是财政实力还需增强。我市财政收入在副省级城市中居第12位,增幅第9位;省内与青岛差距逐步拉大,增速低于全省平均5.31个百分点,居第16位。这远远不能满足我们解决民生问题、推进和谐发展的公共财政建设的需要。二是税收比重有待提高。2006年,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76.14%,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同青岛(85.16%)、莱芜(90.36%)等市相比差距较大,低于国内许多省会城市85%左右的比重。三是税源过于集中。主要集中在一些纳税大户,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实力对地方财政支撑力较弱,市属企业财政贡献小于中央和省级企业;许多建成的工业项目尚未形成新的税收增长点,第三产业一些优势行业税收贡献潜力没有充分发挥。这种过于集中的税源结构,特别是过分依赖资源型行业,遇到宏观形势和市场供需变化,将会引起我市财政收入大幅波动,不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四是财源建设仍不平衡。部分县(市)区经济基础差、收入总量低,非税收入比重大,可用财力相对不足,保平衡压力依然很大。这些问题,反映出我们在财源建设上的不足和差距,也反映出财源建设的潜力和压力。我们要正视困难和差距,变压力为动力,迎难而上,勇于挖潜,广植财源,推进全市财税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进一步明确财源建设的着力方向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财税部门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公共财政建设的要求,加强财源建设,优化收入结构,依法科学征管,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把财政增长建立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基础上,不断提高财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围绕这个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繁荣发展第三产业。把现代服务业放在事关结构升级全局的重要位置,全面提升金融、物流、会展、中介等生产业,突出发展软件、文化、教育培训等知识型服务业,大力发展旅游、商贸、社区服务等生活业,显著提高服务业在经济总量、地方税收中的比重。需要指出的是,当前我市金融业无论从增长率还是对地方税收贡献率,都表现出强劲势头。金融业对基础设施和环境依赖小、产出大,聚集财富迅速,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极大、外部性极强,做好金融业发展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二)提高工业经济效益。以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以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为取向,加快提升工业发展水平。转变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改变“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增长模式,依靠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产品附加值,创造自主品牌,形成名牌效应,实现规模实力、质量效益、产业集中度和创新能力四个明显提高。大力发展园区经济,显著提升园区承载力,培育高聚集度产业区,以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为龙头,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互补和协作能力,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知名企业和特色产业基地。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促进企业集约化经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增强盈利能力。

(三)培植中小企业发展。在继续发展、巩固、壮大骨干财源的同时,努力创造条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促进中小企业快速稳定发展,培植后续财源,形成多元化财源结构,分散财政风险,增加财政收入的稳定性。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运用财政贴息等手段,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和空间。对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实行公平待遇,通过招标或其他方式使中小企业平等获得各类政府性资金支持。帮助中小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中小企业管理经营水平,鼓励引导中小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开拓外部广阔市场。

(四)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县域之间均衡发展,缩小县域发展差距是财源建设的重要着力点。要在投资、金融、财税、外经外贸、技术开发和利用等方面给贫困县区适度的政策倾斜,营造县区的良好发展环境,激发县区后发优势。通过做扎实的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利用好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若干优惠政策,更多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加大对困难县区财政转移支付和重点帮扶力度,充分发挥财政“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增强县域经济造血功能,提升县域经济规模、质量和创新能力,不断把县域财政做大做强。

三、完善和落实财源建设的激励政策

会上印发了我市加强财源建设意见以及财政局出台的实施细则,长林同志也作了说明。会前财税部门做了大量细致扎实的研究论证,会后各级各部门都要认真抓好政策的贯彻落实。总的来说,这次出台的政策主要有三个特点:

第一,导向明确。《意见》围绕保障科学和谐发展的主线,突出三个导向:一是鼓励转变发展方式。重点鼓励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更多的用于科技创新,支持循环经济和重大节能技术开发,加大对重点污染源的防治力度,支持环保产业发展。二是鼓励经济结构调整。按照国家宏观调控方向和产业政策,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等发展,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三是鼓励财源质量提升。针对县域财源建设、税收收入比重提高、财源贡献大户、财政困难县区收入增长等方面的政策,都是为加快提升我市财税结构和质量,而采取的有效措施。这个导向,就是财源建设的方向,也是各级各部门以及企业发展的重要着力方向。

第二,力度加大。在目前财政支出压力过大的情况下,市委、市政府一次性拿出8000万元专门设立财源建设扶持资金,而且每年都列入预算安排,这在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财源建设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对金融业的奖励,一次性补助200万元—2000万元,这个力度也是很大的。按照各财源单位对财政收入的贡献份额和动态增幅,相应调整扶持奖励幅度和分类补助标准,奖励幅度从2倍到10倍,也是前所未有的。

第三,保障扎实。为确保政策落到实处,《意见》从组织实施、实施细则、覆盖范围、资金来源都作了扎实而有操作性的要求。要求成立市财源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县(市)区、各部门、综合治税部门责任,对支持政策作了详细分解,对奖励条件、标准、幅度作了明确规定,奖励面涵盖县区、部门、企业、企业法人代表;特别要求县(市)区要把专项扶持资金纳入预算,体现出对财源建设的高度重视。各级各部门要把握好机遇,用足用好支持政策,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四、加强征管,依法治税

财税部门要加强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严格依法治税,加强税收征管,做到应收尽收,力争全面反映经济发展成果。

(一)依法加强税收征管。要立足增收,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切实做好收入组织工作。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在抓好大企业、大集团等骨干税源的同时,加强对中小企业和零星分散税源控管力度;严格税收执法,严肃征管纪律,强化税务稽查,加大对涉税违法行为打击力度,严厉打击偷、逃、骗税行为;在抓好内资企业税源控管同时,加大对外资企业税收征管,对优惠政策到期的企业及时恢复征税。大力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抓好征管责任区和税收管理员制度落实,强化税源管理,完善税源动态控管体系,防治税源流失;完善税务稽查工作机制,改进税收征管手段,发挥财税信息化功能,通过强化纳税评估,提高征管控制能力。深化综合治税成果,完善协税配合制度,加大区片管理力度,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税源和零散税收征管。要区别不同对象,有针对性地采取征管措施,切实加强对建筑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餐饮娱乐业等有潜力行业和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管理。

(二)严格非税收入征收。非税收入是财政收入重要组成部分。各责任部门要坚持依法行政,既不准乱收,也不准该收不收,严格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依法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健全非税收入信息统计分析制度,实现各级各部门资源共享、信息互通。适应财税、资金管理新形势,财政部门要研究建立责任体系、监管机制和必要的奖惩机制,确保各项非税收入及时足额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按照“成熟一个,规范一个,重点突破”原则,把所有应当纳入财政管理的非税收入,逐步纳入财政管理。国有土地出让金征收、管理、分配,既要保证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田开发整理,也要保障失地农民生产生活权益。加强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和水资源费征管,努力变资源为财源,增强支持发展调控能力。

(三)努力形成工作合力。全面完成今年财税工作目标任务,必须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形成财税工作合力。为加强财源建设,会后要按照《意见》的要求,立即成立全市财源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财源建设工作;市财政局抓好相关的具体协调工作;各县区、各级各部门要把财源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订目标规划,明确部门职责,加强调度分析和监督考核。各级主要领导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切实将财税工作放在推进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位置,切实做到思想有位置、领导有分工、工作有部署,超前谋划,解决好前进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支持财税部门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财政、国税、地税以及各护税协税部门,都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加强协作,密切配合,毫不放松调度收入情况,保证应收税费及时足额入库。对重点支出加大监督和跟踪问效,确保各项支出规范有效,保证财政资金安全,确保不出任何问题。特别要克服一切困难,全力以赴抓好最后一个多月的收入工作,努力超额完成全年财税工作任务。

上一篇:非财务专业干财务存在问题范文 下一篇:学校帮扶计划和帮扶措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