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会计制度设计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4-03-01 10:19:11

对会计制度设计的认识

对会计制度设计的认识篇1

关键词: 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监督检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校发展所需的经费来源日趋多元化,高校校内经济活动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元化,对高校内部会计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势在必行。

一、我国高校内部会计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内部会计控制意识淡薄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条规定, 高等学校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高等学校的校长为高等学校的法定代表人。高等学校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这种情况下必须要求高校的领导者要有经营意识、风险控制意识、加强内部监管。

但是,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时期招生有计划、专业设置有规定、教育经费有拨款的影响,我国高等学校在思想上、观念上、管理上尚未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新情况,没有完全认识到高校独立法人的真正含义,“高校经营”对许多人而言还是陌生观念。部分高校对内部会计控制在认识上有差距, 思想上还不够重视,生怕内部会计控制会束缚、控制他们分管的事务,使自己难以施展才能;甚至还有人认为, 强调内控是相互不信任的行为。因而造成监督环节薄弱,执行力度不大。虽然制定了相关制度, 但贯彻不力,执行不严,有的形同虚设,甚至控而不制,由领导说了算,没有起到应有的控制作用,出现差错互相扯皮、推诿。另外,某些高校的财务部门作为贯彻实施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职能部门,缺乏一种防患于未然的思想,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形同虚设,学校一级财务部门对二级财务部门过问甚少,缺乏应有的约束,使一些该收回的资金没有及时归入一级财务部门也为私设“ 小金库”留下了隐患。

(二)高校内部控制制度不尽完善,执行不力

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本单位的实际情况, 不能违法, 也不能只为应付上级检查或工作达标。目前,由于多种原因,很多高校的内部会计控制没有真正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中去,特别是内部会计控制执行的监督缺乏力度。有的虽然也制定了比较全面的内控制度, 但由于制度本身不切合实际, 制度的可操作性不强, 使得学校的内控制度成为一纸空文;有的高校虽然制定了一些比较切合实际的内控制度, 但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措施, 职能部门不愿执行, 将其束之高阁;同时,内部会计控制跟不上外部环境变化, 存在滞后性,不能随着业务职能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断完善。由此可见, 我国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工作急需加强。这些年高校发生的经济案件、腐败案件, 很多都与内部控制机制薄弱, 管理上存在漏洞有关。因此, 高校必须从重投入轻管理、重外部经费争取轻内部会计控制的错误观念中解放出来, 认真抓好高校内部财务会计控制, 使高校走上一条健康的建设和发展道路。

(三)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力度有待提高,内控环境不忧

首先,很多高校都独立设置了与其他职能部门平行的审计部门。少数没有独立审计部门的也有挂靠在纪检监察部门的内审人员。这说明大多数高校已经认识到内部审计在高校管理中的作用。但在实际内部审计工作中,审计部门更多的是对单位一定时期内财务收支情况的审查,或者是按纪检部门的安排,对个别违纪的个案进行审查。这种事后审计模式,不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其次,某些高校还未设置专门的机构或人员对内部会计控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而由内部会计控制执行部门自己进行监督检查。各级财政部门对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及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也不够。再次,高校管理层、财务人员从各自立场出发,认为只要与己无关,就不再坚持原则,按制度办事。这些因素的存在,导致了监控力度的欠缺,影响了内部会计控制在高校财务管理中作用的发挥,导致内部控制系统陷于瘫痪。

二、完善我国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与措施

(一)加强宣传、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内部会计控制意识

对会计制度设计的认识篇2

一、内部审计认识的误区

误区一:内部审计具有“双向服务职能”。既承担着代表国家对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加强监督管理的职能,又要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

误区二:强调领导重视,认为应由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行政领导主管内部审计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内部审计的职能。认为企业内部的事情,无论大小轻重,都要内部审计参与过问。

误区三:内部审计人员的配置是企业内部的事情,结果造成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普遍低,业务水平有限。

误区四:过分强调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主张内部审计实行派驻制,并赋予其处罚权力,完全把内部审计同本单位割裂开来,其实质是把内部审计变成外部审计,扭曲了内部审计的本来面目。

二、产生认识误区的根源

笔者认为,产生以上内部审计认识误区的根源,在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管理模式和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不完善。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实行高度集中的经营管理方式,一切都要按照国家需要设立机构,内部审计机构被当作行政部门来设置。其目的就在于把内部审计作为行政管理的一种手段,以监督企业的行为。正是这种制度的缺陷,使得内部审计职能、目标不明确,在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不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内部审计处于两难境地,弱化了其监督职能。

传统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缺陷也是产生内部审计认识误区的重要根源。其主要表现在:政府履行经营者职能,因而企业不负盈亏;剩余所有权不可转让,企业没有被淘汰的压力。在这种残缺的产权制度下,尽管实行委托制度,但由于缺少科学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使得权利与责任失衡,产生了“内部人控制”问题。把内部审计置于企业负责人的领导之下,无异于形同虚设,又怎能发挥其监督企业的职能作用呢?

三、走出认识误区的条件

走出认识的误区,必须重新认识内部审计,即内部审计仅有单向服务职能——为企业服务职能;只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内部审计才能受到重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相对的,其权威性在于功能的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发挥要受技术、人员素质的限制,内部审计人员资格应实行统一选择制度。笔者认为,对内部审计的上述认识,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1、变传统企业制度为现代企业制度。传统企业制度的产权制度本质上是政府产权制度。这种单一化的产权制度与市场经济不相容,企业内部审计监督机制不能发挥作用。在现代企业制度下,财产的终极所有权和企业的法人财产权是分离的,在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下,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监事会之间是分权制衡的关系,企业“内部人”会格外关注内部审计,以使其充分发挥监督作用,监督其他“内部人”的行为。

2、变行政设立内部审计为企业按自身实际需要设立。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可根据其经营规模、管理复杂程度等,确立建立何种形式的内部审计。如可考虑由总经理、董事会、监事会、股东会领导内部审计机构,或者不设立内部审计,常年聘用社会审计人员等,这样更能体现内部审计的本质。

3、变行政管理模式为协会管理模式。由于我国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行政管理模式成为经济管理的主要模式,各行各业里,本来应由民间或行业自行管理的领域,也深深烙上行政管理的烙印,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行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内部审计发达的西方国家,大都实行协会管理,由协会对内部审计进行监督,并协调其与各方面的关系,政府机关仅仅就某些方面对其加以限定,没有太多的干预。实践证明,这种做法很有利于内部审计的发展。

对会计制度设计的认识篇3

关键词: 中央银行; 会计集中核算; 内控制度; 风险防范; 建议

会计核算风险是人民银行内部风险中的第一风险,特别是对外服务窗口的会计核算部门更是易发地。会计集中核算系统、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支付系统上线运行后,随着业务的变化,加强会计核算管理和建立完善内控制度是当前人民银行支付结算部门和会计核算部门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从对会计核算工作检查的整体情况看,近年来,会计核算工作从强化内部管理入手,在建立制度、强化内控、防范核算风险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会计人员的内部控制和会计核算管理水平逐步得到改善和提高。初步显示了会计核算内控机制的重要作用,但是长期以来,部分会计人员的惯性思维以及现实快速变化的各种新业务、新知识、新管理、新要求的不断出现,使得会计核算工作在内部控制方面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如有些会计人员有章不循或执章不严等,还有一些县支行的内控问题屡查屡犯,始终得不到彻底整改。从这些问题产生的导因来看,有制度本身的客观因素,但更多的是有人为的主观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内控建设的认识不够明确。有一部分会计人员及少数部门负责人不能正确认识内控建设的真正意义,也有一些会计人员认为内控建设就是日常各项工作制度和业务规程的简单汇总,这些制度和规程集中到了一块,内控建设就达到了要求。这些观念没有从本质上认识到内部控制是一种机制、一种过程,看不到内部控制是由人来实现的,内部控制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归根到底都源于人的因素,只有通过加强对“人”的监督和制衡,才能达到监督和制约“事”的目的。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使得一部分人不会将内部控制建设作为一种贯穿于决策、执行和监督整个过程中的动态风险控制机制,不会将内控制度作为有效的管理工具使用, 自然 也就不能充分发挥其对业务工作应有的促进作用,从而使有些制度悬在墙上、停在嘴边,不能落实到行动和工作中去。

二是会计内控制度不完善。这是产生会计核算风险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会计内控未能有效发挥作用。如有些会计核算业务缺乏必要的控制手段,会计账务处理不规范,会计岗位的人员违规操作等。

三是权力制约失衡。权力制约机制要求临柜人员、记账员、复核员、主管、事后监督、会计主管等完全分离,以起到相互制约、相互牵制、查错防弊、堵塞漏洞和防范核算风险的作用。但目前由于有些县支行会计核算部门的会计人员不足,难以按岗位配置人员以达到有效制衡。如有的会计人员既从事票据交换业务,又从事记账、复核等会计业务;既掌握票据交换专用章,又掌管业务公章、转讫章、联行章等重要印章。会计人员的行为不能得到有效的牵制和制约,这是会计核算中经常发生案件的重要原因。

四是内部检查力度不够。从本次检查的总体情况来看,有些县支行由于会计部门的会计人员配备不足,许多常规监督检查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由于内部检查的频率和覆盖面均未达到一个合理的水平,就无法及时发现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突出的表现是票据及结算凭证审查不严,如金额错误或日期错误;现金支票印鉴没有折角验印或账号户名不符等也办理了结算手续。上述这些违规操作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纠正,加大了会计核算工作的潜在风险。

五是内控防范不力。少数会计人员“先天”风险防范意识淡薄,缺乏工作责任心,思想麻痹,形成会计核算上的漏洞。个别县支行的会计核算部门负责人自我监督意识不强,对违规问题姑息迁就,导致“一事失严,百事效尤”;特别是对一些制度执行情况检查监督不力,部分事后监督人员工作马虎,未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没有真正形成一道立体防线。

针对以上问题,基层支付结算(会计)部门和各级核算部门应当把加强内部控制作为内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和第一要务来抓深抓实。只有建立起 科学 的内控管理机制,才能有效防范和化解会计核算风险,做到防患于未然,具体措施是:

一、提高内控认识,夯实内部控制的“人本”基础

从提高思想认识入手,切实增强广大会计人员的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意识,是会计核算内部控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基层支付结算(会计)部门和各级核算部门应当把会计核算内部控制工作同思想 政治 工作一道成为会计核算工作的“生命线”。支付结算(会计)部门要树立“内控优先”的思想,做到认识上定向,中心上定位,操作上定规。同时,确立“以人为本”的内控模式,强化对会计人员的思想 教育 ,不断向他们灌输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意识,培育其内控和风险防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对执行内控制度、落实内控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及时加以 总结 推广和大力宣传,发挥其示范引导作用,为推动会计核算内部控制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二、整合内控管理体制,精简内部控制环节

人民银行应当从实际出发,大胆改革基层行的现行管理模式。当前,可以考虑撤拼一些业务量较小县支行的 会计 集中核算网点,拼入邻近的县支行的会计集中核算网点进行会计核算。业务撤拼后,一是减少了管理主体,缩短了管理半径,减少了管理层次,可以减少由于层层传递造成执行制度的时滞偏差,促进业务规范,保证制度的有效性和严肃性;二是有利于加快资金清算速度,加速社会资金周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三是有利于优化劳动组合,彻底化解人员少与相互制约、相互分离等内控制度要求的矛盾。

三、强化制度建设,坚持内部控制长效管理

首先,要结合本单位相应的《内控制度》和《实施办法》,主要从组织控制、运行控制、监督控制、检查控制和报告制度等方面构筑核算风险防线,减少人工处理业务的随意性,使之能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监控,最终达到有效规避风险之目的。其次,按照全面性、有效性、审慎性、及时性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各级组织、管理主体、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权限,使每一个部门和岗位,每一项业务和环节,都有明确的制度约束,都有规范的制约关系,都有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规定,都有明确和具体的责任领导和责任人。最后,要把内控制度建设作为一项长期工作,装入心中,摆上日程,抓在手上,对会计核算内控制度的建设要具有超前性,做到无论是在管理上,还是在履行岗位职责的具体工作中,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在加强动态管理中形成一套系统的、 科学 的、权责分明、有效制衡和运作有序的内部控制机制。

四、改进内控方法,提高内部控制效能

对会计制度设计的认识篇4

本文试图揭示文化发展的一条主线:从认识与创造实践中向人类自我认识的回归。在这条线索下,从回归自我关怀的角度看设计的产生、发展及其在文明发展中的作用,阐明设计的价值追求。

【关键词】  文化  设计  自我  回归

一. 文化与设计

文化,一直是设计界瞩目的话题。我想,这可能是源于设计与文化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什么样的联系呢?设计将人类的精神意志体现在造物中,并通过造物具体设计人们的物质生活方式,而生活方式就是文化的载体。一切文化的精神层面、行为层面、制度层面、器物层面最终都会在人的某种生活方式中得到体现,即在具体的人的层面得到体现。所以说设计在为人创造新的物质生活方式的同时,实际上就是在创造一种新的文化。

从这样的意义上理解文化,我们可以说:文化就是生活,文化的中心是人。

既然设计是在创造新的文化,由于文化的延续性,就需要从文化的传统中找到创造的依据。这或许就是设计灵感的源泉之一和设计者关心文化的动机所在。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文化呢?

谈到文化,我们似乎都是面对着同一个对象,但不同的观察者因为不同的视角和动机,应该有不同的结论,从中获得不同的启发。而当我们在关于设计与文化的论述中寻找文化的启迪的时候;当我们倾听设计人关于文化的话语的时候;当我们从某一据说是体现了对文化独特理解的设计中找寻独特体验的时候,我们似乎从来都是得到同一个结果,那就是生硬的前人的具体思想、前人创造的器物、历史上某种制度、风俗 … … 以及把这一切简单地转换成的一些设计符号。

我们理应具有设计人所特有的视角。

不同的文化研究者在不同的具体目的下,都有一个共同的历史使命,那就是为了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正是以发展的眼光看文化,使我们在“发展”这样一条线索下,将历史的文化现象连缀成体现着联系和发展的体系。只有以发展的眼光看文化,才能在我们的实践中体现文化的发展,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对传统的理解甚至是简单套用和照搬。只有在某种特定的发展观的线索下,具体的文化历史现象才能给不同的关注文化的人以相应不同的启示。

那么,作为设计人应该以什么样的发展观看待文化呢?

文化就是生活。设计创造本不存在的具体器物,体现着人们对生活的不同认识和态度,并在体现这种精神因素的同时以具体的器物存在设定人们的日常行为,从而引起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可以说,文化的沿革正是经过有意或无意的“设计”而实际地进行的。

文化的中心是人。文化本身的发展也好,设计本身的发展也好,都存在一个评判标准和向哪里发展的问题,即发展的终极价值问题。这个终极价值只能是人,人的发展。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看待文化的发展就可以找到这样一条主线:文化的发展,就是人类不断从实践中认识不断发展的自我,并以这种对自我的认识来关怀自己的实践的过程。而这种自我对实践的关怀,正体现在人们对自己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设计”中。

以这样的文化发展观看待文化,对我们的设计实践有什么意义呢?

首先,这样的发展观体现了设计作为人的主观因素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体现了设计创造对文化发展的责任。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客观物质的基础之上并以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为前提,因此人类社会的文化发展体现了客观的规律性。但这种客观规律性正是通过而且只能通过人的有主观意识的活动来体现。

设计作为人的主观意志的体现,一方面基于对客观世界物的因素的认识,这种认识来源于人类的科学和生产实践;一方面基于对人的因素的认识,即对人的物质、精神需求的认识以及对人与环境的关系的认识。设计通过对物与人两方面的认识,然后将这种认识体现在具体的造物中,即将人的意志又相应地返回到实践中。

这一过程体现了设计与文化发展相同的机制。文化正是通过人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对自己生活世界的设计而不断发展并体现出不同的风格。以这种发展观看待文化,使文化与设计之间有了共同的语言,从而更符合我们从文化中汲取设计的营养的目的;以这种发展观看待文化,使设计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得到体现,从而更能在我们的设计中体现对文化的发展——合乎历史逻辑的发展——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其次,这样的发展观体现了设计的终极价值与文化的终极价值的一致性。

我们说设计是在创造新的生活方式,但设计并不是在凭空创造。任何生活方式的变化都有其深层的思想精神因素,这种精神因素来自人们的实践并决定于人类对自己的认识。因此,设计就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把人们的精神追求在造物中加以体现,把人们对物质的追求体现为富有文化艺术气息和理性意味的独特形式。这正是文化的发展在设计这一文化现象中的具体角色体现。设计的这一文化角色体现了其在价值追求上与文化发展的一致性,即为了人的发展和完善。

于是,当我们以这样的发展观——从实践中回归自我认识并以人的自我认识关怀实践——看待文化时,就最能看清文化如何影响设计而设计又是如何影响文化的。从而,当我们以这样的发展观看待文化未来的发展时,也同样看到了设计的明天。

以这样的发展观看待文化,才能使我们在看待文化时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目的——文化是如何发展的,文化的发展方向在哪里,设计与文化是什么关系,设计发展的方向在哪里。有了这样一个基本的视角,才能从文化中获得真正有益于设计的,与设计的终极价值一致的启示,从而不至于在纷繁的文化现象中失去判断力,不被次要和片面的东西干扰设计的发展方向。以这样的发展观看待文化,文化就不是僵死的传统,而是活生生的现实。在现实的设计中就能够体现主体的独立思考,而不是苟且于传统的文化符号。

二. 文化的回归

文化的演变、发展,是从认识、改造自然的实践中向着不断发展的人类自我回归的过程。

人类的实践活动遵循着这样一种轮回的过程:从实践中获取经验与理论,经验与理论又用以指导新的实践。在这一过程中,人类不断认识和改造着客观世界,并最终回归到对人自身的认识和改造。没有这种回归关怀的实践也就没有发展的终极价值,它的理论系统和实践行为都将成为单纯物性的体现,这就必然使人类走上一条依附于物质世界的在物性中沦失人性的不归路。

正是人类对自我的认识设定着人类的生存、生产方式并最终引导着和体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

由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轮回,构筑着不断发展的文化的物质基础。而从这种轮回中回归的人对自身的认识与改造则体现为文化的上层建筑——制度与精神层面。人类文明正是通过精神与制度(即从实践中回归的自我认定)设定物质层面的社会实践,而精神、制度的进步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志。也就是说,对客体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只有在上升为对主体自身的认识和改造时,才真正实现了这种实践的价值。

从实践到人的回归是一种推动历史发展的力量,这种回归使人不断深入对自身的认识和改造,而人的完善和发展就是社会的完善和发展。每一次从实践到人的回归都日益觉醒着人类对自我的关怀。

文化的上层总要作用于文化的物质层面——所谓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并体现在文化的物质层面。所以,人类对自我的关怀发端于文化上层的自我认识与改造,同时也必然映像在对物质实践的关怀上,从而在顺应客观规律的同时,体现人类基于主观自我认识的理性发展。

器物的具体形式体现了特定时代的精神、制度文化——即人的自我关怀,这种体现在早期是经由手工艺人的创造,是个体对其生存于其中的文化环境的不自觉的反映。而在现代,随着设计成为人类独立于造物的自省的创造活动,这种通过造物对文化(自我)的反映越来越成为一种有意识的主体行为。这种意识的觉醒正是从实践中回归的对人的价值关怀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转变。

设计的觉醒

与向着人类自我的回归将促使人类更自觉地从客体世界中镜视自我,促进人类更具理性的造物实践,从而为我们创造合理的生存方式、规划光明的发展前景。 三. 回归的文化

人类由实践向自身的认识回归建立在实践的历史基础之上,所以必然受到实践水平的限制,因此,人类对自身的价值判断总是反映特定时期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和对自然的认识水平,从而体现为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历史性。

1. 石器时代

远古的先民两手空空地从树林中走出来,他们面对的是危机四伏的环境和如何御寒果腹的双重威胁。在这种情形下,任何单独的个体都无法维持自身的生存,而必须依靠集体的合作。因此,从当时的社会实践中回归的人类个体对自身的认识中不可能有独立的自我概念。而且,限于当时的认识水平,人们也不可能对原始分工的社会组织有确切的认识。人们只能从自然的伟力与自身的弱小的对比中确定对自我的判断。因此,如果说人类此时已经具有某种朦胧的自我意识的话,那只能是把自己视为自然的匍从。

自然崇拜是远古文化的主要特征。而自然崇拜的具体形式反映了不同的远古文化,即生活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人类群体从不同的社会实践中回归的对自我认识的不同形式。

因此,在这一历史时期文化的器物层上,多是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崇拜:人们把凶猛的动物形象作为强者的象征;把动物的骨骼、羽毛及贝壳作为美的象征;在反映古人渔猎生活的壁画、器物彩绘中,主体是自然界的动物与植物,而人只是作为从自然界中受恩惠的形象,表达对自然的崇敬与依赖情怀。原始器物从部族的图腾到日常的一盆一罐都体现着自然在人类不自觉的自我体验中所占据的绝对地位。

原始的自我体验不是人有意识的思想行为,而只是环境因素的在人类意识中的折射。这个时期,人类并不能从主观意志上把握和设定自己的实践方向——人们只能去适应自己无法选择的环境,而不可能去改造它。

2. 奴隶社会

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金属出现在人类文明中。工具的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进步。人类从单纯适应自然的被动处境中逐渐掌握着主动权。人们开始种植作物、驯养牲畜,有了维系基本生存而有余的物质资料。

人的第一自我意识只能从人与人的比照中产生。

在剩余物质资料分配的过程中,人的自我第一次真正觉醒了。人在能力上的高下之分通过分配制度体现在社会等级中,这种等级发展到一定程度便出现了奴隶与奴隶主。私有的出现体现了从生产实践向自我认识的第一次真正回归。

这种原始的自我意识是随着剩余财富的出现而产生的物欲的自私。人类此时不仅从自然中获取供给生存的物质资料,而且可以从同类那里获取财富,战争从此与人类相伴。曾经用于渔猎的工具,如今变成了同类相残的兵器,而且更具威力。战争带来的武力与强权使人类社会中产生了征服者与被征服者,强者与弱者的比较存在以及由此产生的人身依附关系便产生了人类社会之中的新的崇拜现象。除了把自然视为神灵,人类也制造了自己的神。

具有象征意义的建筑、祭祀用品、工艺品代表着人们对自然和人类社会中强权的顶礼膜拜。用作战争和强权统治的武器出现在人类文明中。这些都成为这个时期造物的主要特征,也体现着人类对自我的认知。

生产力的发展毕竟弱化了人对自然的依附关系。此时,人类已经开始把自我概念从自然中独立出来,理性的曙光已经出现。人类开始以主体的自我心态认识自然,并开始以这种朴素的认识指导自己的生产实践。从日益发展的实践中,人们不断加深着对自己和社会的认识。文明的上层建筑就在这种从实践中回归的自我认识中开始系统地构建起人类社会的制度形式和精神空间。

没有从生产实践中回归的独立于自然的自我认知,人类只能在单纯的物质实践的循环中匍从于自然,也就无从谈起建立系统的上层文化,而缺乏上层文化人性关怀的物质实践也注定无法从经验与实践的循环中实现上升。所以说,人类社会制度体系和精神空间的系统建立是人类独立于自然的标志,而正是从实践中回归的自我促成了这种独立并推动着社会的文明进程。

生产实践的发展促使了人类自我认识的觉醒,但限于当时的生产和认识水平,人们不可能完全从对自然的依附中解放人性。而且,对强者的人身依附使人的自我意识自产生那一天起,就不可能是纯粹的自我。

3. 农耕时代

农耕时代是人类社会比较完全意义上独立于自然的开始。相对于自然的独立使人类在生产实践领域中获得了比较明确的自我认识,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成为人类建立在自我认知基础上的自觉行为。人们的生产经验逐步丰富,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技术不断发展。

而在社会实践领域,由于皇权特别是宗教神权的专制,人性受到进一步的压制。这种压制使得从生产实践中回归的自我认识在制度与精神的文化层面受到限制和扭曲,从而不能在更高的层面关怀人类的创造实践。试想,人的一切价值都是为了神和神所赐予的虚无的憧憬,而神除了给人心灵的安慰外,并不曾告诉人们什幺是人类真正需要的现实生活。人类自我关怀与实践活动的脱节在欧洲制造了黑暗的中世纪,人类对于自然的认识、人们的创造活动而都因为自我关怀的缺失而停滞不前。与之相对照,在当时宗教神权势力相对较弱的中国,则出现了生产力的发达、文艺的繁荣以及社会制度的发展。

这一时期,中国的经验科学和技术有了极大的发展,从天文历法到建筑、水利、航海都创造了空前的文明盛况。从这种伟大实践中回归的自我认定充分确立了人作为认识和创造主体的自信,“人定胜天”的信念支撑着人们认识和生产实践的前进。这种自信的自我认定所构筑的文化上层,体现为精神文化和制度文明的繁盛。

中华文明在农耕时代的全盛,反映在博大精深的器物文明中。这一时期的造物,从大型工程、建筑到日常用具,在反映当时的技术水平和审美情趣的同时,也透射着对人的价值肯定和情感关怀。与中世纪的欧洲文明相比,后者只留下了大大小小的拜占庭教堂、歌特教堂,昭示着“神”的意志对人性的蒙蔽。

终于,文艺复兴在欧洲掀开了沉重的黑幕。这种自我意识的勃发是对神权压迫的反抗,显示了人类的自我回归这一不可遏止的历史潮流。

文艺复兴的直接影响,就是欧洲科学和文艺的崛起。这充分体现了人性关怀对人类文明发展的统摄作用。由于中世纪认识和生产实践的长期停滞,导致了文艺复兴早期的自我回归多体现为对古希腊时期人文精神的缅怀和套用。但只要人类的自我开始注视这个世界,物质和精神文明的进步就只需要用时间来证明。

4. 工业时代

文艺复兴后,自然科学在欧洲得到系统的建立。科学在人类的认识实践史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技术更开创了人类创造史的新时代。

工业革命后,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在科学的推动下不断深入,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在满足人类物质需求的同时,也不断膨胀着人的物欲。蒸汽机、内燃机、电气化,人类在物质世界的探索突飞猛进,向自然进军的不断胜利过分强化了人类草率的自我判断,人类俨然以自然界的主宰自居。

与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相比,人类文明的精神空间却相对萎缩。人们陶醉在五光十色的物质世界里,无暇顾及对自我价值的追问。人类的实践活动再一次与自我的回归脱节。人类在物质世界中迷失了自我,不可避免地拜倒在技术的脚下,技术创造的神话在强化着人们对它的崇拜的同时也塑造着一个虚假的充满自高自大的泡沫的人类自我。

工业时代是造物的时代。从神的阴影下走出来的人类在物质世界找到了无限的发展空间,人们在自由的科学与技术王国里释放自己的创造激情。但当人们过分挥霍这种创造的自由的时候,自由也变成束缚人性的枷锁。人们追求金钱财富、物质享受,并用之衡量一切。产品越造越大、越造越豪华,不顾实际的追求硬性指标,刺激消费的大批量生产… …,在物的世界中,人在哪里?

四. 设计的早期追求

设计与生产的分离以及从物向人的回归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而且设计的回归追求成为文化回归的先行和生动体现。

工业时代,造物的发展使设计逐渐成为独立于制造的创造行为。但设计一开始只是作为解决制造问题与功能问题的工程设计,只关注对物的认识和改造。在工业社会早期,工程与功能的问题是造物的主要矛盾,人们无暇顾及深层的需求。没有对主体自身的关怀,设计只能是造物的附属。

首先是审美的需求导致了设计从物的世界中向人类自我的回归。装饰成了人类在造物中体现自我的手段,这个时期的设计充当了掩饰粗俗、卖弄风情的角色。因为人们对技术的理解还停留在功利的层面,这种浅薄的认识无法满足人们对美感的需求,于是人们不得不转向古典的形式,甚至用花花草草装扮自己的产品。装饰在造物中的盛行正反映出人们在渴求物的功能的同时,对自身精神需求的敷衍、对自我回归的冷落。

随着认识和实践的深入,人们从技术中找到了新的美感体验,追求产品的形式美成为设计的主要内容。技术在人类美感体验中的地位确立使其顺理成章地融入文化的各个层面,沐浴在人文关怀的氛围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物质文明实践的合理性。但“形式追随功能”也好,“少就是多”也罢,更有许多强调设计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性的设计。但在使产品的设计日益趋向合理化的同时,设计在本质上仍然局限于对审美形式的追求而没有体现对人性更多的思考与全面的关怀。

相反,由于经济发展本身的需要,对形式的设计成为装潢门面、诱导消费的手段。这在主观上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展,客观上却使对人性的追问淹没在物质的洪流中。

这种追求的片面性在所谓的“后现代”中终于导致了表面多元繁荣下的价值混乱。各种各样的思潮、流派,各种各样的解构、重构… …,语意设计、符号学也只是为形式穿上了文化的外衣。人们对形式的研究可谓殚精竭虑。

设计为人类设计了一个关于形式的童话,人在向自我回归的路途中又一次迷失在形式的泥沼中,设计真的成了“文化的肌肤”,文化也变成了设计的“肌肤”,人的自以为是造成了文化与设计的分离和扭曲。

与此同时,随着产品的结构和功能越来越复杂,提高操作的效率和使用的宜人性的要求成为设计的任务之一。“使产品适合人,而不是让人去适应产品”,人们终于从实践中又一次回归了对自我的认识——人本身是一切产品形式存在的依据,产品的形式应适合于人的特性而存在。

造型设计与人机工程带来的艺术文化气息和人机相宜的使用界面使产品更具人性化,人类的自我在逐渐回归中改造着物质世界,创造着越来越属于人类自己的生活空间。

五. 设计的回归

全面自我的回归只能从人与自然的比照中产生。

远古人类站在低下的实践与认识高度上,无法从人与自然的比照中发现自我。而一旦人类社会独立于自然,便因为认识与实践的历史局限而丧失了直面自然的广阔视野。人类只能从对客体世界的逐渐认识中经过漫长的历史探索最终回归到对自我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物性的昭示与束缚、人性的领悟与抗争交织在一起,在摇摆中交错推动人类文明的前行。当人类的认识和创造能力达到足以影响整个自然生态的运行机制的时候,人与自然是什幺关系?人类往何处去?成为人们不得不回答的问题,人们迫切需要在与自然的对话中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价值归宿。

首先是生产和社会实践的发展使人类获得了对自然和社会的系统认识,这使人与自然的理性对话成为可能。而工业社会造成的环境生态问题成为直接导致人类在面对整个自然界的高度上进行自我思考的契机。

这种思考导致并继续导致着人类文化从造物到哲学精神各个层面的转变。人类文明在经历了短暂的“危机论”、“世界末日论”、“退化论”的迷茫后,终于在人性回归的召唤下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这种思考也使千百年来自发地从实践向自我的文化回归逐渐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设计的回归正是在这种文化回归的背景下开始的。

这种设计的回归首先从与环境生态有关的一系列设计思想的转变开始。这虽然有点不得已而为之的意味,但人类毕竟从对自然的善待中意识到这也是对自己的善待,与自然的首次对话使人类找到了自己在自然界中的真正位置。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使设计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追求审美体验、使用的宜人和文化符号的设计逐渐让位于更全面的创造和谐的主客体关系的设计,即创造主体与客体和谐的认识、利害、审美关系——认识了物的特性,不是为了更便利地把人的意志强加于它,而是充分体现这种客体的特质,使人的功利目的和理性认识与客体的特质和谐地共生;取材、加工使用、维护、回收的设计都充分考虑环境因素,使主客体形成和谐的利害关系;不刻意追求独特形式,以材质美、加工美、人文美等多元的共生为美。从而创造全面和谐的主客体关系。

这种站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高度,向自我关怀回归的设计思想使产品设计超越了审美和宜人的范畴,上升到探讨人与物的哲学关系上,带来了设计思想的飞跃。

这一时期的其它设计思想,如设计的“非物质化”、“暂息化”等等,虽然仍免不了形式上标新立异的嫌疑,但已经或多或少地体现了对设计价值背后的人的价值的探寻。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的功能将超越日常消费的层面而直接影响到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家和工程师从认识和生产实践中获取的关于物的理论无法独立解决超越物质产品本身的形而上的人类自我关怀问题,这就需要从实践中回归的关于自我的认识在哲学上指导人类的创造。设计,即是这种哲学的直接体现。

首先,设计肩负着从现时的物质实践中发掘人性存在的任务,这是从文明的物质基础中升华人类自我精神、处理人与物的关系的现实任务。

这就要求设计始终以人的尺度衡量物的价值创造,在创造实践中将造物实践自觉地与文化的人文内涵联系起来,使造物的实践真正服务于人的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这正是设计的艺术性的体现——包括艺术在内的文化上层是从实践中回归的人的精神体现,设计同样是这种回归的人文精神的体现,只是在形式上体现为产品的创造。

历史上,人类因为没有自觉地从物质实践向自我回归的主观意识而导致了人类自我关怀与实践活动的脱节,在设计真正独立于造物并开始自觉地思考人与物的关系后,就历史地肩负起了在特定领域中的文化回归的任务。保持从实践中向人性的自觉回归是保证实践真正服务于人类进步的前提。

而且,设计肩负着为人类创造合理生活方式的任务,这是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面向未来的任务。

文化的回归是为了有目的的创造和前进,这种目的性就体现在人文精神对造物的关怀上。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实践不断从外部物质世界向文化中引入新质,这是消除社会系统熵增、维持文明的有序状态并推动人类进步的根本力量。但物质实践只能在技术的狭窄视野中以物的特性和标准作出判断,而缺乏人类自我的哲学精神的宽广视野和以人的终极价值为准则的权威判断力。设计即要在对人类自我精神的领悟中去拥有这种视野和判断力。人类社会存在的外部物质环境为人类的发展和归宿提供了各种可能性,而人类的前途到底是光明还是黑暗,人的最终归宿到底在哪里还要取决于人类对自身的价值认识和判断。设计对这种价值认识和判断的领悟与实际应用于造物实践,不仅仅是对造物的关怀,更是对人类文明的关怀。我们生活在自己设计的世界里,我们也将因为自己的设计而拥有一个未知但与我们的设计对应的确定的归宿。

可见,设计在联系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同时,也沟通着历史与现实、现实与未来。设计使人类从对物的实践中认识自我,推动着文化由物向人的回归的同时,也用人文精神设定物质实践的方向,推动文明在实践的革命中前进。

六. 回归的设计

设计的回归体现了文化的回归。这说明了设计与文化的关系:设计体现文化的发展,设计的主观意志应体现在对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上。

文化的发展遵循什么样的客观规律?文化的发展就是人类不断从实践中认识不断发展的自我,并以这种对自我的认识来关怀自己的实践的过程。这正是设计人应有的文化发展观。

有了这样的文化发展观,今天已经逐步回归到对人的关怀上来

的设计就应该能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进化的大背景下深刻理解自己的文化特质和历史使命;有了这样的文化发展观,今天的设计在向传统追寻文化血脉和灵感启迪时,就应该能从文化的发展动因上解读文化,从而具有了设计人应有的洞察力、理解力,在我们的设计实践中将体现为应有的创造力。 这就是说,设计不应再把文化当作提高身价的装饰,只满足于从传统中套用文化符号,而是能够站在更高的地方,理解前人的文化创造,看到前人文化行为中的历史必然性,真正从文化现象中体会到当时的创造者对世界、对自己的理解。我们要从文化中汲取的正是前人具体创作背后的这种对世界、对自己的理解,而不是具体的形式造化。前人的具体创造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从他们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中透射出的智慧永远都值得借鉴,永远都有灵感的启迪。这就象古希腊先哲们的自然哲学,他们对世界本原的猜测和思辩从结论上看都是错误甚至可笑的,但从这些结论的推导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博大智慧、深邃思想却给人永恒的启示。这或许应是我们看待文化传统的基本态度。

由此,我们今天的设计——创造新文化、新传统的设计,也不应把形式与功能作为追而求之的唯一目标,“形式只是我们努力的结果,而不是目的。”同样,具体的功能(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也只能是设计思想的体现,而不是设计本身。我们创造的具体形式和功能都将历史地存在于现实、只能存在于现实,而我们在创造过程中对世界、对自己的理解将融入文化的现在和将来,体现我们创造的真正价值。

具体到每一次设计实践,我想,我们都应在着手前问一下自己:我为谁设计,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我们希望新的产品带来什么样的生活 … … 。这样,当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追溯文化的传统时,现时的责任感将使我们努力去领悟前人的创造中所体现的对人类的关怀而不是敷衍地“借鉴”传统;当我们带着这些问题酝酿新的创造时,人性的召唤将使我们在创造实践中努力体现真实的自我,而不是狂热地追求物质的、技术的、形式的表面存在。这其实就是从实践中认识自我,并以人性的自我关怀实践的过程。这也是沟通传统与将来的文化过程,是设计本身进化发展的过程。

七. 结束语

人类文明已经走过了几千年的历程。远古人类因为自身的局限,在与自然的对视中丢失了自我,自从真正意义的人类社会独立于自然而存在,人们就一直生活在某种因认识和实践水平的限制而自己制造的超越自身存在价值的崇拜与迷信中。今天,当我们有资格与自然对话的时候,终于开始意识到了独立的自我。这也许是历史的悖论:要认识自我,必先放弃自我。

其实,人类的自我只有在不断的追寻中才能得以塑造。这种塑造的过程,就是从实践中回归自我,又用新的自我认识关怀实践的轮回与上升。这一轮回的过程正是人类进步的轨迹。今天的设计,也应在塑造人类自我的文化发展中体现理性和应有的远见。

过去,在人们的视野中只看到了文明的物质与精神结构及其相互作用,以及在这一作用下的文明发展,而没有深入探讨二者之间如何发生作用,即没有看到这背后人类自我的回归以及回归的自我对实践的关怀,这种回归正是精神与物质之间看不见的相互作用关系。因此,在文明发展的方向上、在人的终极价值上始终不能形成全面的认识。这或许就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经常发生脱节的原因吧。

随着设计的独立及其对人文精神与造物的联系作用的突显,设计的行为对这一文明的轮回——也即人类的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

要用自觉的主观意志联系人文精神与物质实践,就需要以关怀全人类为己任、直接联系造物与人文精神的新设计在科学与技术的伟大实践支撑下,在哲学精神的价值指引下实际地设定文明的理性进步,构建人类合理的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1] 徐千里 . 创造与评价的人文尺度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 .

[2] 何人可 . 工业设计史 .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1 .

对会计制度设计的认识篇5

【关键词】文化设计自我回归

一.文化与设计

文化,一直是设计界瞩目的话题。我想,这可能是源于设计与文化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什么样的联系呢?设计将人类的精神意志体现在造物中,并通过造物具体设计人们的物质生活方式,而生活方式就是文化的载体。一切文化的精神层面、行为层面、制度层面、器物层面最终都会在人的某种生活方式中得到体现,即在具体的人的层面得到体现。所以说设计在为人创造新的物质生活方式的同时,实际上就是在创造一种新的文化。

从这样的意义上理解文化,我们可以说:文化就是生活,文化的中心是人。

既然设计是在创造新的文化,由于文化的延续性,就需要从文化的传统中找到创造的依据。这或许就是设计灵感的源泉之一和设计者关心文化的动机所在。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文化呢?

谈到文化,我们似乎都是面对着同一个对象,但不同的观察者因为不同的视角和动机,应该有不同的结论,从中获得不同的启发。而当我们在关于设计与文化的论述中寻找文化的启迪的时候;当我们倾听设计人关于文化的话语的时候;当我们从某一据说是体现了对文化独特理解的设计中找寻独特体验的时候,我们似乎从来都是得到同一个结果,那就是生硬的前人的具体思想、前人创造的器物、历史上某种制度、风俗……以及把这一切简单地转换成的一些设计符号。

我们理应具有设计人所特有的视角。

不同的文化研究者在不同的具体目的下,都有一个共同的历史使命,那就是为了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正是以发展的眼光看文化,使我们在“发展”这样一条线索下,将历史的文化现象连缀成体现着联系和发展的体系。只有以发展的眼光看文化,才能在我们的实践中体现文化的发展,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对传统的理解甚至是简单套用和照搬。只有在某种特定的发展观的线索下,具体的文化历史现象才能给不同的关注文化的人以相应不同的启示。

那么,作为设计人应该以什么样的发展观看待文化呢?

文化就是生活。设计创造本不存在的具体器物,体现着人们对生活的不同认识和态度,并在体现这种精神因素的同时以具体的器物存在设定人们的日常行为,从而引起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可以说,文化的沿革正是经过有意或无意的“设计”而实际地进行的。

文化的中心是人。文化本身的发展也好,设计本身的发展也好,都存在一个评判标准和向哪里发展的问题,即发展的终极价值问题。这个终极价值只能是人,人的发展。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看待文化的发展就可以找到这样一条主线:文化的发展,就是人类不断从实践中认识不断发展的自我,并以这种对自我的认识来关怀自己的实践的过程。而这种自我对实践的关怀,正体现在人们对自己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设计”中。

以这样的文化发展观看待文化,对我们的设计实践有什么意义呢?

首先,这样的发展观体现了设计作为人的主观因素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体现了设计创造对文化发展的责任。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客观物质的基础之上并以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为前提,因此人类社会的文化发展体现了客观的规律性。但这种客观规律性正是通过而且只能通过人的有主观意识的活动来体现。

设计作为人的主观意志的体现,一方面基于对客观世界物的因素的认识,这种认识来源于人类的科学和生产实践;一方面基于对人的因素的认识,即对人的物质、精神需求的认识以及对人与环境的关系的认识。设计通过对物与人两方面的认识,然后将这种认识体现在具体的造物中,即将人的意志又相应地返回到实践中。

这一过程体现了设计与文化发展相同的机制。文化正是通过人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对自己生活世界的设计而不断发展并体现出不同的风格。以这种发展观看待文化,使文化与设计之间有了共同的语言,从而更符合我们从文化中汲取设计的营养的目的;以这种发展观看待文化,使设计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得到体现,从而更能在我们的设计中体现对文化的发展——合乎历史逻辑的发展——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其次,这样的发展观体现了设计的终极价值与文化的终极价值的一致性。

我们说设计是在创造新的生活方式,但设计并不是在凭空创造。任何生活方式的变化都有其深层的思想精神因素,这种精神因素来自人们的实践并决定于人类对自己的认识。因此,设计就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把人们的精神追求在造物中加以体现,把人们对物质的追求体现为富有文化艺术气息和理性意味的独特形式。这正是文化的发展在设计这一文化现象中的具体角色体现。设计的这一文化角色体现了其在价值追求上与文化发展的一致性,即为了人的发展和完善。

于是,当我们以这样的发展观——从实践中回归自我认识并以人的自我认识关怀实践——看待文化时,就最能看清文化如何影响设计而设计又是如何影响文化的。从而,当我们以这样的发展观看待文化未来的发展时,也同样看到了设计的明天。

以这样的发展观看待文化,才能使我们在看待文化时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目的——文化是如何发展的,文化的发展方向在哪里,设计与文化是什么关系,设计发展的方向在哪里。有了这样一个基本的视角,才能从文化中获得真正有益于设计的,与设计的终极价值一致的启示,从而不至于在纷繁的文化现象中失去判断力,不被次要和片面的东西干扰设计的发展方向。以这样的发展观看待文化,文化就不是僵死的传统,而是活生生的现实。在现实的设计中就能够体现主体的独立思考,而不是苟且于传统的文化符号。

二.文化的回归

文化的演变、发展,是从认识、改造自然的实践中向着不断发展的人类自我回归的过程。

人类的实践活动遵循着这样一种轮回的过程:从实践中获取经验与理论,经验与理论又用以指导新的实践。在这一过程中,人类不断认识和改造着客观世界,并最终回归到对人自身的认识和改造。没有这种回归关怀的实践也就没有发展的终极价值,它的理论系统和实践行为都将成为单纯物性的体现,这就必然使人类走上一条依附于物质世界的在物性中沦失人性的不归路。

正是人类对自我的认识设定着人类的生存、生产方式并最终引导着和体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

由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轮回,构筑着不断发展的文化的物质基础。而从这种轮回中回归的人对自身的认识与改造则体现为文化的上层建筑——制度与精神层面。人类文明正是通过精神与制度(即从实践中回归的自我认定)设定物质层面的社会实践,而精神、制度的进步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志。也就是说,对客体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只有在上升为对主体自身的认识和改造时,才真正实现了这种实践的价值。

从实践到人的回归是一种推动历史发展的力量,这种回归使人不断深入对自身的认识和改造,而人的完善和发展就是社会的完善和发展。每一次从实践到人的回归都日益觉醒着人类对自我的关怀。

文化的上层总要作用于文化的物质层面——所谓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并体现在文化的物质层面。所以,人类对自我的关怀发端于文化上层的自我认识与改造,同时也必然映像在对物质实践的关怀上,从而在顺应客观规律的同时,体现人类基于主观自我认识的理性发展。

器物的具体形式体现了特定时代的精神、制度文化——即人的自我关怀,这种体现在早期是经由手工艺人的创造,是个体对其生存于其中的文化环境的不自觉的反映。而在现代,随着设计成为人类独立于造物的自省的创造活动,这种通过造物对文化(自我)的反映越来越成为一种有意识的主体行为。这种意识的觉醒正是从实践中回归的对人的价值关怀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转变。

设计的觉醒与向着人类自我的回归将促使人类更自觉地从客体世界中镜视自我,促进人类更具理性的造物实践,从而为我们创造合理的生存方式、规划光明的发展前景。

三.回归的文化

人类由实践向自身的认识回归建立在实践的历史基础之上,所以必然受到实践水平的限制,因此,人类对自身的价值判断总是反映特定时期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和对自然的认识水平,从而体现为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历史性。

1.石器时代

远古的先民两手空空地从树林中走出来,他们面对的是危机四伏的环境和如何御寒果腹的双重威胁。在这种情形下,任何单独的个体都无法维持自身的生存,而必须依靠集体的合作。因此,从当时的社会实践中回归的人类个体对自身的认识中不可能有独立的自我概念。而且,限于当时的认识水平,人们也不可能对原始分工的社会组织有确切的认识。人们只能从自然的伟力与自身的弱小的对比中确定对自我的判断。因此,如果说人类此时已经具有某种朦胧的自我意识的话,那只能是把自己视为自然的匍从。

自然崇拜是远古文化的主要特征。而自然崇拜的具体形式反映了不同的远古文化,即生活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人类群体从不同的社会实践中回归的对自我认识的不同形式。

因此,在这一历史时期文化的器物层上,多是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崇拜:人们把凶猛的动物形象作为强者的象征;把动物的骨骼、羽毛及贝壳作为美的象征;在反映古人渔猎生活的壁画、器物彩绘中,主体是自然界的动物与植物,而人只是作为从自然界中受恩惠的形象,表达对自然的崇敬与依赖情怀。原始器物从部族的图腾到日常的一盆一罐都体现着自然在人类不自觉的自我体验中所占据的绝对地位。

原始的自我体验不是人有意识的思想行为,而只是环境因素的在人类意识中的折射。这个时期,人类并不能从主观意志上把握和设定自己的实践方向——人们只能去适应自己无法选择的环境,而不可能去改造它。

2.奴隶社会

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金属出现在人类文明中。工具的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进步。人类从单纯适应自然的被动处境中逐渐掌握着主动权。人们开始种植作物、驯养牲畜,有了维系基本生存而有余的物质资料。

人的第一自我意识只能从人与人的比照中产生。

在剩余物质资料分配的过程中,人的自我第一次真正觉醒了。人在能力上的高下之分通过分配制度体现在社会等级中,这种等级发展到一定程度便出现了奴隶与奴隶主。私有的出现体现了从生产实践向自我认识的第一次真正回归。

这种原始的自我意识是随着剩余财富的出现而产生的物欲的自私。人类此时不仅从自然中获取供给生存的物质资料,而且可以从同类那里获取财富,战争从此与人类相伴。曾经用于渔猎的工具,如今变成了同类相残的兵器,而且更具威力。战争带来的武力与强权使人类社会中产生了征服者与被征服者,强者与弱者的比较存在以及由此产生的人身依附关系便产生了人类社会之中的新的崇拜现象。除了把自然视为神灵,人类也制造了自己的神。

具有象征意义的建筑、祭祀用品、工艺品代表着人们对自然和人类社会中强权的顶礼膜拜。用作战争和强权统治的武器出现在人类文明中。这些都成为这个时期造物的主要特征,也体现着人类对自我的认知。

生产力的发展毕竟弱化了人对自然的依附关系。此时,人类已经开始把自我概念从自然中独立出来,理性的曙光已经出现。人类开始以主体的自我心态认识自然,并开始以这种朴素的认识指导自己的生产实践。从日益发展的实践中,人们不断加深着对自己和社会的认识。文明的上层建筑就在这种从实践中回归的自我认识中开始系统地构建起人类社会的制度形式和精神空间。

没有从生产实践中回归的独立于自然的自我认知,人类只能在单纯的物质实践的循环中匍从于自然,也就无从谈起建立系统的上层文化,而缺乏上层文化人性关怀的物质实践也注定无法从经验与实践的循环中实现上升。所以说,人类社会制度体系和精神空间的系统建立是人类独立于自然的标志,而正是从实践中回归的自我促成了这种独立并推动着社会的文明进程。

生产实践的发展促使了人类自我认识的觉醒,但限于当时的生产和认识水平,人们不可能完全从对自然的依附中解放人性。而且,对强者的人身依附使人的自我意识自产生那一天起,就不可能是纯粹的自我。

3.农耕时代

农耕时代是人类社会比较完全意义上独立于自然的开始。相对于自然的独立使人类在生产实践领域中获得了比较明确的自我认识,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成为人类建立在自我认知基础上的自觉行为。人们的生产经验逐步丰富,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技术不断发展。

而在社会实践领域,由于皇权特别是宗教神权的专制,人性受到进一步的压制。这种压制使得从生产实践中回归的自我认识在制度与精神的文化层面受到限制和扭曲,从而不能在更高的层面关怀人类的创造实践。试想,人的一切价值都是为了神和神所赐予的虚无的憧憬,而神除了给人心灵的安慰外,并不曾告诉人们什幺是人类真正需要的现实生活。人类自我关怀与实践活动的脱节在欧洲制造了黑暗的中世纪,人类对于自然的认识、人们的创造活动而都因为自我关怀的缺失而停滞不前。与之相对照,在当时宗教神权势力相对较弱的中国,则出现了生产力的发达、文艺的繁荣以及社会制度的发展。

这一时期,中国的经验科学和技术有了极大的发展,从天文历法到建筑、水利、航海都创造了空前的文明盛况。从这种伟大实践中回归的自我认定充分确立了人作为认识和创造主体的自信,“人定胜天”的信念支撑着人们认识和生产实践的前进。这种自信的自我认定所构筑的文化上层,体现为精神文化和制度文明的繁盛。

中华文明在农耕时代的全盛,反映在博大精深的器物文明中。这一时期的造物,从大型工程、建筑到日常用具,在反映当时的技术水平和审美情趣的同时,也透射着对人的价值肯定和情感关怀。与中世纪的欧洲文明相比,后者只留下了大大小小的拜占庭教堂、歌特教

堂,昭示着“神”的意志对人性的蒙蔽。

终于,文艺复兴在欧洲掀开了沉重的黑幕。这种自我意识的勃发是对神权压迫的反抗,显示了人类的自我回归这一不可遏止的历史潮流。

文艺复兴的直接影响,就是欧洲科学和文艺的崛起。这充分体现了人性关怀对人类文明发展的统摄作用。由于中世纪认识和生产实践的长期停滞,导致了文艺复兴早期的自我回归多体现为对古希腊时期人文精神的缅怀和套用。但只要人类的自我开始注视这个世界,物质和精神文明的进步就只需要用时间来证明。

4.工业时代

文艺复兴后,自然科学在欧洲得到系统的建立。科学在人类的认识实践史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技术更开创了人类创造史的新时代。

工业革命后,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在科学的推动下不断深入,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在满足人类物质需求的同时,也不断膨胀着人的物欲。蒸汽机、内燃机、电气化,人类在物质世界的探索突飞猛进,向自然进军的不断胜利过分强化了人类草率的自我判断,人类俨然以自然界的主宰自居。

与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相比,人类文明的精神空间却相对萎缩。人们陶醉在五光十色的物质世界里,无暇顾及对自我价值的追问。人类的实践活动再一次与自我的回归脱节。人类在物质世界中迷失了自我,不可避免地拜倒在技术的脚下,技术创造的神话在强化着人们对它的崇拜的同时也塑造着一个虚假的充满自高自大的泡沫的人类自我。

工业时代是造物的时代。从神的阴影下走出来的人类在物质世界找到了无限的发展空间,人们在自由的科学与技术王国里释放自己的创造激情。但当人们过分挥霍这种创造的自由的时候,自由也变成束缚人性的枷锁。人们追求金钱财富、物质享受,并用之衡量一切。产品越造越大、越造越豪华,不顾实际的追求硬性指标,刺激消费的大批量生产……,在物的世界中,人在哪里?

四.设计的早期追求

设计与生产的分离以及从物向人的回归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而且设计的回归追求成为文化回归的先行和生动体现。

工业时代,造物的发展使设计逐渐成为独立于制造的创造行为。但设计一开始只是作为解决制造问题与功能问题的工程设计,只关注对物的认识和改造。在工业社会早期,工程与功能的问题是造物的主要矛盾,人们无暇顾及深层的需求。没有对主体自身的关怀,设计只能是造物的附属。

首先是审美的需求导致了设计从物的世界中向人类自我的回归。装饰成了人类在造物中体现自我的手段,这个时期的设计充当了掩饰粗俗、卖弄风情的角色。因为人们对技术的理解还停留在功利的层面,这种浅薄的认识无法满足人们对美感的需求,于是人们不得不转向古典的形式,甚至用花花草草装扮自己的产品。装饰在造物中的盛行正反映出人们在渴求物的功能的同时,对自身精神需求的敷衍、对自我回归的冷落。

随着认识和实践的深入,人们从技术中找到了新的美感体验,追求产品的形式美成为设计的主要内容。技术在人类美感体验中的地位确立使其顺理成章地融入文化的各个层面,沐浴在人文关怀的氛围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物质文明实践的合理性。但“形式追随功能”也好,“少就是多”也罢,更有许多强调设计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性的设计。但在使产品的设计日益趋向合理化的同时,设计在本质上仍然局限于对审美形式的追求而没有体现对人性更多的思考与全面的关怀。

相反,由于经济发展本身的需要,对形式的设计成为装潢门面、诱导消费的手段。这在主观上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展,客观上却使对人性的追问淹没在物质的洪流中。

这种追求的片面性在所谓的“后现代”中终于导致了表面多元繁荣下的价值混乱。各种各样的思潮、流派,各种各样的解构、重构……,语意设计、符号学也只是为形式穿上了文化的外衣。人们对形式的研究可谓殚精竭虑。

设计为人类设计了一个关于形式的童话,人在向自我回归的路途中又一次迷失在形式的泥沼中,设计真的成了“文化的肌肤”,文化也变成了设计的“肌肤”,人的自以为是造成了文化与设计的分离和扭曲。

与此同时,随着产品的结构和功能越来越复杂,提高操作的效率和使用的宜人性的要求成为设计的任务之一。“使产品适合人,而不是让人去适应产品”,人们终于从实践中又一次回归了对自我的认识——人本身是一切产品形式存在的依据,产品的形式应适合于人的特性而存在。

造型设计与人机工程带来的艺术文化气息和人机相宜的使用界面使产品更具人性化,人类的自我在逐渐回归中改造着物质世界,创造着越来越属于人类自己的生活空间。

五.设计的回归

全面自我的回归只能从人与自然的比照中产生。

远古人类站在低下的实践与认识高度上,无法从人与自然的比照中发现自我。而一旦人类社会独立于自然,便因为认识与实践的历史局限而丧失了直面自然的广阔视野。人类只能从对客体世界的逐渐认识中经过漫长的历史探索最终回归到对自我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物性的昭示与束缚、人性的领悟与抗争交织在一起,在摇摆中交错推动人类文明的前行。当人类的认识和创造能力达到足以影响整个自然生态的运行机制的时候,人与自然是什幺关系?人类往何处去?成为人们不得不回答的问题,人们迫切需要在与自然的对话中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价值归宿。

首先是生产和社会实践的发展使人类获得了对自然和社会的系统认识,这使人与自然的理性对话成为可能。而工业社会造成的环境生态问题成为直接导致人类在面对整个自然界的高度上进行自我思考的契机。

这种思考导致并继续导致着人类文化从造物到哲学精神各个层面的转变。人类文明在经历了短暂的“危机论”、“世界末日论”、“退化论”的迷茫后,终于在人性回归的召唤下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这种思考也使千百年来自发地从实践向自我的文化回归逐渐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设计的回归正是在这种文化回归的背景下开始的。

这种设计的回归首先从与环境生态有关的一系列设计思想的转变开始。这虽然有点不得已而为之的意味,但人类毕竟从对自然的善待中意识到这也是对自己的善待,与自然的首次对话使人类找到了自己在自然界中的真正位置。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使设计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追求审美体验、使用的宜人和文化符号的设计逐渐让位于更全面的创造和谐的主客体关系的设计,即创造主体与客体和谐的认识、利害、审美关系——认识了物的特性,不是为了更便利地把人的意志强加于它,而是充分体现这种客体的特质,使人的功利目的和理性认识与客体的特质和谐地共生;取材、加工使用、维护、回收的设计都充分考虑环境因素,使主客体形成和谐的利害关系;不刻意追求独特形式,以材质美、加工美、人文美等多元的共生为美。从而创造全面和谐的主客体关系。

这种站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高度,向自我关怀回归的设计思想使产品设计超越了审美和宜人的范畴,上升到探讨人与物的哲学关系上,带来了设计思想的飞跃。

这一时期的其它设计思想,如设计的“非物质化”、“暂息化”等等,虽然仍免不了形式上标新立异的嫌疑,但已经或多或少地体现了对设计价值背后的人的价值的探寻。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的功能将超越日常消费的层面而直接影响到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家和工程师从认识和生产实践中获取的关于物的理论无法独立解决超越物质产品本身的形而上的人类自我关怀问题,这就需要从实践中回归的关于自我的认识在哲学上指导人类的创造。设计,即是这种哲学的直接体现。

首先,设计肩负着从现时的物质实践中发掘人性存在的任务,这是从文明的物质基础中升华人类自我精神、处理人与物的关系的现实任务。

这就要求设计始终以人的尺度衡量物的价值创造,在创造实践中将造物实践自觉地与文化的人文内涵联系起来,使造物的实践真正服务于人的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这正是设计的艺术性的体现——包括艺术在内的文化上层是从实践中回归的人的精神体现,设计同样是这种回归的人文精神的体现,只是在形式上体现为产品的创造。

历史上,人类因为没有自觉地从物质实践向自我回归的主观意识而导致了人类自我关怀与实践活动的脱节,在设计真正独立于造物并开始自觉地思考人与物的关系后,就历史地肩负起了在特定领域中的文化回归的任务。保持从实践中向人性的自觉回归是保证实践真正服务于人类进步的前提。

而且,设计肩负着为人类创造合理生活方式的任务,这是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面向未来的任务。

文化的回归是为了有目的的创造和前进,这种目的性就体现在人文精神对造物的关怀上。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实践不断从外部物质世界向文化中引入新质,这是消除社会系统熵增、维持文明的有序状态并推动人类进步的根本力量。但物质实践只能在技术的狭窄视野中以物的特性和标准作出判断,而缺乏人类自我的哲学精神的宽广视野和以人的终极价值为准则的权威判断力。设计即要在对人类自我精神的领悟中去拥有这种视野和判断力。人类社会存在的外部物质环境为人类的发展和归宿提供了各种可能性,而人类的前途到底是光明还是黑暗,人的最终归宿到底在哪里还要取决于人类对自身的价值认识和判断。设计对这种价值认识和判断的领悟与实际应用于造物实践,不仅仅是对造物的关怀,更是对人类文明的关怀。我们生活在自己设计的世界里,我们也将因为自己的设计而拥有一个未知但与我们的设计对应的确定的归宿。

可见,设计在联系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同时,也沟通着历史与现实、现实与未来。设计使人类从对物的实践中认识自我,推动着文化由物向人的回归的同时,也用人文精神设定物质实践的方向,推动文明在实践的革命中前进。

六.回归的设计

设计的回归体现了文化的回归。这说明了设计与文化的关系:设计体现文化的发展,设计的主观意志应体现在对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上。

文化的发展遵循什么样的客观规律?文化的发展就是人类不断从实践中认识不断发展的自我,并以这种对自我的认识来关怀自己的实践的过程。这正是设计人应有的文化发展观。

有了这样的文化发展观,今天已经逐步回归到对人的关怀上来的设计就应该能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进化的大背景下深刻理解自己的文化特质和历史使命;有了这样的文化发展观,今天的设计在向传统追寻文化血脉和灵感启迪时,就应该能从文化的发展动因上解读文化,从而具有了设计人应有的洞察力、理解力,在我们的设计实践中将体现为应有的创造力。

这就是说,设计不应再把文化当作提高身价的装饰,只满足于从传统中套用文化符号,而是能够站在更高的地方,理解前人的文化创造,看到前人文化行为中的历史必然性,真正从文化现象中体会到当时的创造者对世界、对自己的理解。我们要从文化中汲取的正是前人具体创作背后的这种对世界、对自己的理解,而不是具体的形式造化。前人的具体创造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从他们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中透射出的智慧永远都值得借鉴,永远都有灵感的启迪。这就象古希腊先哲们的自然哲学,他们对世界本原的猜测和思辩从结论上看都是错误甚至可笑的,但从这些结论的推导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博大智慧、深邃思想却给人永恒的启示。这或许应是我们看待文化传统的基本态度。

由此,我们今天的设计——创造新文化、新传统的设计,也不应把形式与功能作为追而求之的唯一目标,“形式只是我们努力的结果,而不是目的。”同样,具体的功能(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也只能是设计思想的体现,而不是设计本身。我们创造的具体形式和功能都将历史地存在于现实、只能存在于现实,而我们在创造过程中对世界、对自己的理解将融入文化的现在和将来,体现我们创造的真正价值。

具体到每一次设计实践,我想,我们都应在着手前问一下自己:我为谁设计,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我们希望新的产品带来什么样的生活……。这样,当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追溯文化的传统时,现时的责任感将使我们努力去领悟前人的创造中所体现的对人类的关怀而不是敷衍地“借鉴”传统;当我们带着这些问题酝酿新的创造时,人性的召唤将使我们在创造实践中努力体现真实的自我,而不是狂热地追求物质的、技术的、形式的表面存在。这其实就是从实践中认识自我,并以人性的自我关怀实践的过程。这也是沟通传统与将来的文化过程,是设计本身进化发展的过程。

七.结束语

人类文明已经走过了几千年的历程。远古人类因为自身的局限,在与自然的对视中丢失了自我,自从真正意义的人类社会独立于自然而存在,人们就一直生活在某种因认识和实践水平的限制而自己制造的超越自身存在价值的崇拜与迷信中。今天,当我们有资格与自然对话的时候,终于开始意识到了独立的自我。这也许是历史的悖论:要认识自我,必先放弃自我。

其实,人类的自我只有在不断的追寻中才能得以塑造。这种塑造的过程,就是从实践中回归自我,又用新的自我认识关怀实践的轮回与上升。这一轮回的过程正是人类进步的轨迹。今天的设计,也应在塑造人类自我的文化发展中体现理性和应有的远见。

过去,在人们的视野中只看到了文明的物质与精神结构及其相互作用,以及在这一作用下的文明发展,而没有深入探讨二者之间如何发生作用,即没有看到这背后人类自我的回归以及回归的自我对实践的关怀,这种回归正是精神与物质之间看不见的相互作用关系。因此,在文明发展的方向上、在人的终极价值上始终不能形成全面的认识。这或许就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经常发生脱节的原因吧。

随着设计的独立及其对人文精神与造物的联系作用的突显,设计的行为对这一文明的轮回——也即人类的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

要用自觉的主观意志联系人文精神与物质实践,就需要以关怀全人类为己任、直接联系造物与人文精神的新设计在科学与技术的伟大实践支撑下,在哲学精神的价值指引下实际地设定文明的理性进步,构建人类合理的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1]徐千里.创造与评价的人文尺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何人可.工业设计史.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1.

对会计制度设计的认识篇6

1.管理者的重视与基层人员意识及实施情况不相符

目前大部分煤炭企业改革发展的步伐加快,管理者清晰的认识到未来发展的形式,并在大力推进企业内部的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但是在具体的基层操作中,旧有制度和操作模式存在惯性化,全盘的建立并推进一套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尚需要时间和精力,并且基层执行者主观的意识不强烈是造成我国煤炭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不力的主要原因。受长期发展体制的影响,我国煤炭行业市场竞争意识不强烈,导致我国煤炭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建设长期落后;同时,部分的管理者对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建设认识不当,没有真正的理解内部会计控制的真正含义。

2.企业中人员素质不高,员工管理权限设置不当要,企业管理体制不合理

企业中人员不道德不合法行为的发生最主要的原因是责任感和使命感较低,缺乏必要的职业道德素养,同时我国煤炭企业的管理体制比较落后,部分企业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职权,但经验缺乏,造成员工管理权限设置不清晰,导致了内部会计数据信息失真的现象频繁发生。随着管理信息化在企业的应用,必须要建立合理的管理体制,将不相容岗位相分离,保证所有员工权责一致。

3.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缺乏审计部门独立设性

政府部门并没有制定出一套完整地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导致各部门没有统一的动态体系监督标准,监督流于形式,没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部分煤炭企业管理者对内部审计认识不当,仅仅将内部审计当作企业财务部门对各部门财会业务办理的定期工作检查,并且审计委员会因缺乏独立性,不能发挥内部审计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同时,企业的绩效考核不合理,部分企业的管理人员简单的认为绩效考核仅仅是人力部门的工作,与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无关,没有将内部会计控制相关内容设为绩效考核的标准,不能充分调动所有员工参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热情。

4.企业内部会计机构设置不合理

会计业务办理不规范,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规范的财会业务办理过程来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但在企业实际会计业务操作过程之中,企业没有完善和严格的会计业务办理流程以及业务办理的规章制度,会计从业人员有较大的操作空间和随意性,不能确保会计人员严格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办理各项会计业务,也不能保证财会人员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不能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可续可靠的依据,也为企业长期的健康稳定发展留下了严重的隐患。

二、建设煤炭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建议

1.增强对煤炭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重要性的认识

一定的环境氛围影响企业制度的实施,受长期经济体制以及行业发展环境的影响,我国煤炭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意识相对比较薄弱。因此,我国煤炭企业要想建立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必须了解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对企业的重要作用,理解内部会计控制的内涵,掌握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原则并应用到具体的工作之中,让企业所有的员工都参与到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之中,让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成为企业管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管理者应当积极主动地进行宣传,重视对会计的监督,起着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使员工增强对其重要性的认识。

2.规范会计业务办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通过规范的业务办理来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企业建立完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主要目的之一。企业必须依据国家法律政策以及企业管理体制,建立完善而且规范的财会业务办理流程以及财务规章制度,让企业所有财会业务的办理都有据可循,保证所有财会业务的办理都是按照相关的流程办理,从而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为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规避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风险。

3.完善企业管理体制,科学设置相关人员权限

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管理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企业的管理体制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水平。当前我国煤炭企业的管理体制普遍不太完善,岗位以及职权设置不合理,部分企业没有依据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原则对不相容职位分离。煤炭企业需要对现有管理体制进行梳理,理顺企业的管理关系以及职权关系,保证企业内部管理的制约平衡。同时,随着煤炭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进一步推进,企业需要加强对员工的权限管理,科学合理设置员工信息系统权限,防止部分员工权限超出其职责范围。

4.加强对企业内部会计的监督

国家要建立一整套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保证各部门分工明确,有效地对企业内部会计实行监管,定期对企业财产进行清查。加强监事会的监督职能和对公司财务的监督检查权,使公司各个机构相互制衡。企业要明确对会计事项进行审批的人员、办理人员、财务保管人员以及登记账款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及责任,避免因权责不明在遇到问题时相互推诱,出现“踢皮球”的现象,或者因为职权重叠而产生的越权现象。

5.执行严格的内部审计制度,完善绩效考核

严格的内部审计制度以及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是强化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的煤炭企业对企业内部审计以及绩效考核认识都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我国煤炭企业需要强化管理人员对企业内部审计的认识,通过严格的内部审计制度来监督和保证企业的各项财会业务都是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办理。同时,科学合理的企业内部绩效考核指标,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相关内容加入到企业的内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之中,通过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来监督员工的行为,激励所有员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落实到日常工作之中。

对会计制度设计的认识篇7

一、当前企业会计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

1、对会计信息化缺乏正确认识,导致会计信息化发展规划不科学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管理者对会计信息化缺乏正确认识,认为该项工作只是对企业发展中涉及的资金进行信息化管理,却没有真正认识到该项工作对企业发展所发挥的真正价值和作用,从而导致在对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进行规划的时候,只是将其作为减轻会计人员工作量、提高劳动效率和质量的工具,却没有站在企业管理的角度对其进行合理规划。久而久之,虽然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和完善加快了企业的发展脚步,但从管理水平方面来看,却仍然停滞不前。甚至还有些领导认为,对于会计工作而言,只要实现电算化也够了,没必要再实现信息化,这些对会计信息化的错误认识都会影响到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2、缺乏复合型会计信息化人才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实现对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其具有扎实的会计基础知识和业务处理能力,而且还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财务软件的操作以及相关设备的保养和维护知识。就当前企业发展来看,几乎所有会计人员都能够完成手工记账,但将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应用到会计工作中的人才却寥寥无几。所以,缺乏复合型会计信息化人才也是当前企业实现会计信息化工作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3、缺少强有力的安全防范措施

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也是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一方面,企业发展中所涉及的会计信息大多都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储存在计算机数据库中,但是,计算机病毒日益猖獗导致这些会计信息的安全性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加上会计信息管理人员缺乏较强的保密意识,对于会计信息不设置口令密码,或者口令密码设置过于简单,更进一步导致了会计信息的不安全性。此外,当前部分企业为了加强对会计信息的管理,往往会频繁更换授权方式,殊不知,这样的行为会加剧会计信息的危险性。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授权方式的改变会导致部分内部控制制度失效,无法发挥自身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业务人员的口令一旦被窃取,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必然必然无法得到保证。

二、提高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对策

从上文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出,在当前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会计信息化建设仍然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如果不能将这些问题有效解决,势必会阻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笔者针对当前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完善措施:

1、提高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水平,加快人才培养

若想是会计信息化发展目标顺利实现,首要工作就是提高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转变传统观念,使企业管理者充分认识到会计信息化发展与企业管理水平之间的必然联系,明确信息化是企业会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的根本需求,进而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进行合理规划,使其能够更好的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此外,针对当前企业缺乏复合型会计信息化人才的现状,加大对会计人才的培养力度,从根本上做到有计划、有目的的定期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培训的内容除了会计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之外,还要加入计算机应用和信息化管理系统等方面的培训工作。使企业会计人员能够全方位了解会计信息化,正确认识会计信息化对企业发展的价值和作用,以此来是广大员工自觉参与到信息化管理的实施中,提高管理水平。除此之外,还应该对企业当前是实行的会计信息化系统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进行强化,并将其有效落实到实际工作中,起到规范员工行为,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由此可见,正确认识会计信息化,并在此基础上培养一批复合型会计信息化人才对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2、加强内部控制

加强内部控制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将信息安全问题有效解决,目前,与企业相关的会计信息大多储存在数据库中,这就导致数据的安全性过于依赖计算机,一旦计算机出现故障,数据就很容易被损坏。面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必须做好会计信息的安全保密控制,控制措施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比如说,设置操作权限限制、制定内部操作制度、梳理存储与处理相隔离以及机房环境保护等。除此之外,企业还应该切实加强网络系统的防护能力,采用防火墙技术,以此来有效避免网络黑客或计算机病毒的侵入,确保会计信息的安全性。

其次要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并对其进行不断优化与完善。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说,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仅可以减少由于系统资源风险和内部人员道德风险所带来的危害,而且还可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就目前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中所涉及的内控制度来看,大致包括5个部分,即日常操作管理制度、安全保密制度、系统维护制度、会计信息化岗位责任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上述每一项制度对会计信息化的健康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因此,相关部门人员必须对其给予足够重视。

最后要建立会计信息系统岗位责任制,确保会计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任何一项工作都能有专门人员对其负责,使各项工作都能够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有条不紊的开展。目前,与会计信息化相关的岗位大致包括电算化会计岗位和基本会计岗位两种。其中,电算化会计岗位主要包括对计算机的直接管理、操作和维护,基础会计岗位则包括出纳、稽核、会计核算和会计档案管理等。在建立会计信息系统岗位责任制的时候,相关部门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岗位特点,将电算化会计岗位和基本会计岗位分开设置,做到岗位职责分离。同时要对内部牵制制度进行强化,通过人员人工、权限划分等形式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避免舞弊和越权等行为的发生,进而更好的促进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健康发展,将其作用在企业发展中充分发挥出来。

结语

对会计制度设计的认识篇8

一、引 言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十分重要的管理制度,有专家将其喻为企业健康发展的“防火墙”。我国自2001年6月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以下简称内控规范)后,又陆续了一系列内部会计控制的“具体规范”。五年多来,不少部门和单位依据内控规范的基本规定,结合自身的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相继制定、完善了本部门、本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内部会计控制建设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完善而造成的贪污、腐败案件也不时见诸报端。因此,我国内部会计控制建设实践的现状,迫切需要改进、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方面的理论指导。

目前对内部会计控制的研究,主要偏重于国外理论的引进和国内典型案例的理论分析。针对目前企、事业单位在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中存在问题的研究,还比较鲜见。为了改进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四川商务职业学院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处于财会工作第一线的财会人员开展了调查活动。其目的就是拟通过调查研究,探索内部会计控制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寻求改进、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基本方法。

这次调查共发出问卷289份,有效回收258份,有效回收率为89%。在已回收的问卷中,来自企业的答卷为210份,占全部回收问卷的81%;事业单位的答卷为45份,占17%;政府机关的答卷为5份,占2%。从所有制性质看,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的答卷占82%;股份制企业(主要是民营)答卷占11%;传统的集体企业答卷占4%;私营或个体答卷占3% 。从企业或单位的隶属关系看,属于中央或部属的占2%;省属企、事业占8%;市、地、县级企、事业占87%;其他占3%。

问卷的答题者全部是工作在第一线的财会人员,他们对所在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建设情况十分熟悉,大部分已掌握内部会计控制的知识。据调查统计,答题者中对内部会计控制“已系统自学”的占68%;“初步懂得”的占19%; “基本不懂”的占13%。前两项合计为87%。这说明,回答问卷的财会人员具备了两个条件:一是熟悉内部会计控制建设的情况,他们中的部分人员本身就是参与设计和执行本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骨干;二是大部分已掌握内部会计控制的知识。

问卷调查是向被调查者收集资料的重要工具。认真分析这些主要来自基层实际工作中的答卷,会对解决内控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产生一些有益的启发。

二、内部会计控制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内部会计控制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内部会计控制建设目前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状况,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建立了制度,但不完善、执行不力”

目前,企、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建设情况怎样?在回答“对内部会计控制建设基本情况的估计”中,认为“普遍未建立制度”的占27%,“建立了制度,还不完善、执行不力”的占56%,“建立了制度,制度完善、执行有效”的占17%(表1-1)。

从总体情况看,目前内部会计控制建设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状况,即未建立制度和建立了制度并且制度完善、执行有效的都是少数,而“建立了制度,还不完善、执行不力”则是大量的、普遍存在的。

2.内部会计控制失控现象还比较普遍

为了证实内部会计控制建设中是否存在问题,也为了进一步了解所存在问题的具体表现,我们专门询问了“贵单位发生过会计信息失真、资产流失和由于内控失控而发生的其他问题吗?”。在“是”、“否”和“不知道”三个答案中,选择“是”的为62份,占24%;选择“否”的为108份,占42%;选择“不知道”的为80份,占31%。另有8份不愿回答这个问题,占3%(表1-2)。这一答案说明,会计信息失真、资产流失等内控制度失控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同时,由于涉及本单位的情况,又使其成为十分敏感的话题。虽然是匿名回答,可能有人也仍然会有顾虑而不愿回答或选择带回避性答案“不知道”。如果加上这些因素,则说明内控制度失控的现象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失控现象还比较普遍。

3.内部会计控制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关键是“内控不能控制一把手”

在内部会计控制建设中,反映比较强烈的有三个问题:(1)会计信息失真;(2)财产管理存在漏洞;(3)内控不能控制“一把手”。以上三个问题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占65%的大部分人认为是第三个问题,即内控不能控制“一把手”(表1-3)。

4.内部会计控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观念、认识”问题

对内部会计控制存在问题的性质进行分类,可分为:⑴技术问题(不懂内部会计控制);⑵利益问题(将增加控制成本);⑶观念、认识问题(企业缺乏建立内控的主动性)。占82%的大部分人认为内部控制的难点在“观念、认识”问题。这值得我们深思(表1-4)。

(二)内部会计控制建设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内部会计控制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笔者主要从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方面进行说明:

1.从企事业单位内部原因看:领导人不重视内部会计控制是使其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

从企事业单位内部看,涉及内部会计控制的人员主要有:财会人员、其他专业人员、单位领导人。这三类人员对内部会计控制的态度都直接影响内控制度的执行。在“你认为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执行的主要内部原因是什么?”中,回答“领导人不重视”的比例达到65%(表2-1)。可见,在实际工作中领导人对内部会计控制的态度是十分关键的。

2.从企事业单位外部原因看:影响内部会计控制的外部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和监督是主要的原因

影响内部会计控制的外部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有:政府的引导与检查、注册会计师的监督检查、社会舆论监督、法律法规引导和监督等。在对上述原因进行调查时,“缺乏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和监督”的比例达到51%(表2-2)。也就是说,超过半数的人认为:在影响内部会计控制的外部原因中,缺乏法律法规的引导和监督是最主要的原因。这说明关于内部会计控制的法制建设已经滞后,与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不相适应的。

三、改进与完善内部会计控制的建议

内部会计控制是现代化管理中十分重要的内部管理制度。目前内部会计控制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属于前进过程中的问题。只要我们认真研究内部会计控制的规律性,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上问题就是可以得到解决的。而且,随着问题的解决,内部会计控制的建设也必将开创出一个新的局面。

(一)确立一个“前提”,进一步加强内部会计控制的法制建设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法制经济,要改进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首先必须加强内部会计控制的法制建设。一是继续制订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体系,使其逐步形成既适合我国国情、又与国际惯例相协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体系;二是应推动关于内部会计控制方面的立法。

目前,我国已的内控规范包括基本规范和具体规范,属于行政法规的范畴。在法律范畴内,关于内部会计控制方面的立法还是空白。从国际上看,美国、新加坡等西方发达国家在有关法律条款上对内部会计控制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如美国早在1977年颁布的《反国外行贿法》就明确规定:每个公司必须保持完整而准确的会计记录,设计和建立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该法案还规定:如果达不到审计委员会提出的内部会计控制目标,将对违背规定的公司或管理人员处以1万美元的罚款或5年以下的监禁(李明.2001.)。2002年,美国又制定、颁布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对内部会计控制作出了强制性披露的规定。从我国企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看,一般都缺乏建立内控的主动性,而且有的单位还会应付性地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这种状况下,仅仅颁布几个行政法规,其法制力度就显得不足。因此,无论从我国企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还是国际惯例看,推动关于内部会计控制的立法应成为改进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前提条件。除了《会计法》应有进一步的明确规定外,其他一些综合性法律(如《公司法》等)也应有内部会计控制的明确规定。

根据问卷调查,财会人员主张“加强内控法制建设”的意见占42%,主张既加强内控法制建设又加强政府引导检查和注册会计师监督的占41%,两项合计为83%(表3-1)。

(二)打好两个“基础”:促使企、事业单位树立法制观念和自觉、主动控制两个观念

加强法制建设、推动内部会计控制立法,其实质是解决内部会计控制“无法可依”的问题。而要解决内部会计控制建设中更普遍存在的“有法不依”问题,就应促使企事业单位转变两个旧观念,重新树立两个新观念,即:一要转变“人治”观念,树立依法办事、按制度办事的观念;二要转变被动的“要我控制”观念,树立主动的“我要控制”的观念,使内部会计控制“成为企业追求健康长远发展的迫切需求和内在动力”(王军.2006)。

关于完善和改进内部会计控制,在“你认为以下哪一种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法?”的提问中,主张“转换观念、引导自觉”的占53%(表3-2)。这说明已有占半数以上的财会人员认识到了转换观念的重要性。

还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转变旧观念、树立新观念是基础性工作,更是一项异常艰巨的任务。因为我国是一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封建社会“人治”的历史很长,影响非常深远。直至现在,社会上依法办事、按制度办事的观念也十分薄弱,这必然会给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造成很大困难。同时,现阶段我国的内部会计控制又是由政府推动建立起来的。这种推动方式的优点是见效快,具有“后发优势”。其不足之处是企、事业单位缺乏建制的内在动力。这就需要进行长期的宣传、教育,促使企事业单位转变旧观念、树立新观念。如果这两个“基础”未打好,过于急功近利,就有可能会出现欲速不达的局面。

(三)抓住三个重点:政府引导、外部审计监督、企事业单位自身努力“三管齐下”,促进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完善和改进内部会计控制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除以上两方面的建议意见外,还应抓住以下三个重点:

1.加强政府的引导、检查。客观地说,在我国内部会计控制建设中,政府的引导、检查是十分有效的。在这次调查中,有10%的人主张应把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检查放在第一位,另有41%的人主张既加强内控法制建设又加强政府引导检查,两项合计为51%(表3-1)。根据目前内部会计控制建设的现状,笔者建议可借鉴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要求强制性披露内部会计控制的规定,也要求我国的企事业单位披露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情况,并将其作为任期目标考核的内容。这样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2.加强外部审计监督。注册会计师评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国际惯例,我国2000年的《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和1999年的《国有企业财务审计准则》都对评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作出了规定。但是,此次调查的结果却不令人乐观。据统计,有65%的企事业单位从未进行过内部会计控制的专项评审。通过注册会计师专项评审的仅占3%,其余为内部审计部门进行的评审。这说明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外部审计监督确实是一个薄弱环节,需要尽快加强外部审计监督,促进内部会计控制的发展。

3.加强对单位负责人的培训、教育,促进企事业单位努力完善和改进内部会计控制。前已说明,企事业单位普遍缺乏建立内控的主动性,而这一问题的关键又取决于单位领导者。问卷调查显示,高达82%的财会人员认为“单位负责人的态度与努力程度”是完善和改进内部会计控制的关键环节(表3-3)。有的财会人员还在问卷范围之外专门写明“建议对单位领导进行内部会计控制的培训”。这一建议非常好。因为加强对单位负责人的培训、教育,可以直接帮助他们提高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认识,增强他们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的主动性,从而促进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健康发展。

4.下决心突破“瓶颈”:坚持制度创新,科学解决“一把手失控”难题

前已说明,“内控不能控制一把手”是财会人员反映十分强烈的一个问题,可以说这就是目前内部会计控制建设中的“瓶颈”。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将直接制约内部会计控制建设的发展。但是,笼统地要求内部会计控制去“控制一把手”又是不现实的。因为形成“内控不能控制一把手”的原因十分复杂,其中既有体制问题,又有认识问题。前者关系到公司治理、单位领导体制的改革等一系列问题。后者则是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认识还有待深化。这就需要坚持制度创新,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进行治理。下面笔者主要从内部会计控制的角度进行说明。

从管理的本质看,“人们从内心深处是拒绝被管理的”(德鲁克)。而现已颁布的内控规范无论是基本规范还是具体规范,均强调由“单位负责人”负责。从内部控制的控制机制看,自己不能客观地“控制”自己。因此,这是一种矛盾的规定,反映出现有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在缺陷。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应突破现有内控规范的局限,从我国企业领导体制的实际情况出发,力求建立“以制度为保障、文化为底蕴”的新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或“指引”(王军.2006)。

具体改进措施如下:(1)实行分层次控制。所谓分层次控制,是指在设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时,应区分对中、下层管理人员的控制和对公司高级管理层或单位领导层的控制。现有的内部会计控制可以作为对中、下层管理人员的控制。而对公司高级管理层或单位领导层的控制,尤其是对“一把手”的控制,则必须另行制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控制的责任主体,在实行公司制的企业应是董事会,在事业单位则应是上级主管部门。(2)建立“重大决策追踪反馈责任制”。针对现有企业管理体制中“一把手”权力缺乏约束的弊端,现行内控基本规范规定对重大项目决策实行“集体审议联签” 责任制,这是正确的,但力度还不够,还应在此基础上建立“重大决策追踪反馈责任制”。其基本内容包括:一是重大项目集体决策;二是详细记录决策过程与决策结果;三是定期向董事会或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建立这一责任制的目的是突出信息对于权力制衡的重要作用。在中国古代,皇帝将一切大权集于一身,什么都不怕,但怕史官,因为史官将把他们的言行记录在案。可见,信息对于权力制衡的确有重要作用。(3)严厉追究“一把手”串通舞弊的责任。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的舞弊行为往往不是一人所为,而是“串通舞弊”。但问题暴露后,“一把手” 往往会以“集体研究”、“不懂会计”为由逃避惩罚。实际上,如果没有“一把手”的授意或引诱,串通舞弊就很难发生。因此,必须重点追究“一把手”串通舞弊的责任。在震惊世界的美国“世通公司会计舞弊案”中,世通公司的CEO埃贝斯也以“不懂财务和会计”来推脱责任,但是陪审团却一致裁定他有罪(魏明海.2005),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上一篇:供应商变更管理办法范文 下一篇:项目管理中的变更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