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财务制度范文

时间:2024-02-23 15:24:48

新会计准则财务制度

新会计准则财务制度篇1

一、新会计准则背景下的财务管理工作遇到的挑战

1.对会计人员的要求更高

由于新会计准则是对旧会计准则的完善和补充,因此,会计人员只有全面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才能够保证对新会计准则研究的深入和具体,也才能够保障新会计准则应用的合理性。但是,从目前会计人员的整体水平来看,虽然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但是,依然有部分会计人员没有加强学习和加强自我监督,进而导致无法对新会计准则进行科学的运用,影响到新会计准则应用的合理性,对财务管理工作造成较大的影响,长此以往造成的后果较为严重,因此,应该引起财务部门的高度重视,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以更好地完成财务管理工作。

2.要求财务管理制度更完善

从目前的财务管理制度上来看,依然是沿用着旧会计准则中的相关要求制定的,很多没有及时的对其进行更新和补充,影响到财务管理的质量,长此以往对管理质量的发展非常不利。针对于此种情况,在新会计准则实施下,应该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结合实际情况以及财务管理的特点对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这样才能够保证财务管理的良好发展。

3.要求深化财务改革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务管理工作也应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不断的改革。尤其是新会计准则颁布以来,在实际的工作中,应该不断的深化财务改革。但是,从实际的工作来看,并没有根据新会计准则中的相关要求进行财务改革,影响到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严重的阻碍了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新会计准则下的财务管理工作

1.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首先,应加强对在岗会计人员的培训,不仅应提升会计人员的财务管理能力,同时,还要提升会计人员对新会计准则的重视程度,确保新会计准则的良好实施。其次,应该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对会计人员的新会计准则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和考评,针对于一些没有全面学习新会计准则的会计人员,应该集中对其进行培训,以确保会计人员全面的了解新会计准则中的相关要求,确保会计人员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按照新会计准则中的相关要求进行,这样才能够保证财务管理质量。

2.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新会计准则要求各企事业单位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财务管理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以实现最佳的财务管理效果。因此,在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下,应该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首先,会计人员应该结合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对目前财务管理制度中已经落后的相关条款剔除掉,并且将新会计准则中的相关要求制定成为财务管理条款添加到财务管理制度中,这样才能够保证财务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实现良好的财务管理效果。其次,会计人员还应该结合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对财务管理制度中的相关条款进行及时的更新和完善,这样才能够保证财务管理工作更加符合新会计准则的要求,促进良好发展。

3.深化财务改革

在新会计准则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应该结合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新会计准则中的要求进一步深化财务改革。财务部负责人员要不断革旧迎新,努力完善各方面的缺陷,积极策划有效实用的管理体制,从而推动管理制度发展。在改革开放早已成为我国国策的今天,发展也要不断的改革和创新。财务部门要紧跟时展,实现与国际接轨,使会计工作更好更全面地服务于。此外,在深化财务改革工作中,会计人员应该做好相应的规划,结合新会计准则的要求以及财务改革的发展现状,制定科学的财务改革规划,并且按照规划中的步骤一步一步的实施,能够提高新会计准则财务改革的效果,进而确保在新会计准则下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新会计准则财务制度篇2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高等院校;财务管理模式;改革影响

0.引言

几年来,我国高校一直实行新会计准则,对校内的财务管理和学校经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改革后的财务从反腐到校内财务合理化都更加趋于完善,但是,从旧制度到新制度实行的过渡过程中,也对高校的财务管理模式产生了影响。本文结合了新会计准则中高校财务管理准则,对其加以分析,提出了在新会计准则实行下,对高校财务管理模式所产生的影响,针对这些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最终对高校在新会计准则下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对高校的运营成本及高校基本资产和高校的投资风险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和优化。

1.新会计准则下高校财务管理

我国新会计准则重新对高校的会计管理项目进行了构建,并对高校的会计计算内容,会计负责项目进行了优化,从高校的财务发展以及财务管理等角度对会计信息进行了整体的改进,保证会计信息的精确性,高校财务账目的真实性,高校财务与各部门间的联系。总体来讲,对高校的财务管理方面进行了很大的改进。传统的会计管理体系已经无法适应目前高校的财务状况。因此,国家针对目前高校的财务状况,在新会计准则中推行了针对高校会计信息管理的新准则。为了进一步的规范高效财务管理机制,使高校的运营预算更加精确完善,我国高校开始进行在新会计准则下的财务管理改革。

1.1高校运营预算改革

为了提高我国高校运营预算的真实性和精确性,新会计准则中提出了对高校运行预算规范的改革。新会计准则下高校的运营预算采用上下两部的预算编程形式。由传统的运营预算统一管理模式改为由各部门分散管理模式。在高校各部门间设立独立的部门预算部。各预算部门拥有自己独立的会计。各部门的预算由会计算出后再统一报到学校财务部门,由财务部门审批进行预算发放。设立各分部门的预算部可以使高校预算更为精确和规范。相较于之前的学校统一进行财务预算相比,各部门相对更加了解部门内的财务支出情况,因此上报的预算数据相对更加准确。

1.2政府及国家统一采购支付改革

新会计准则下的政府采购制度由传统的国家财政部采购转变为由政府负责采购人员根据各高校上报审批后的财务预算数目,统一进行规划和审批。将审批后的结果上报给国家政部门,再由国家财政部门采用向社会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物品采购。利用国家的财政资金以及国家贷款和私人企业资金等进行物品采购,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家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也增大了高校物品采购的透明度。而新会计准则下对国家支付制度的改革则包括国库资金上缴制度及国库资金支付制度。与之前制度不同的是,通过国库所审批的资金不经过资金预算单位,而是由预算单位进行申请,国库统一支付。新制度下的采购及支付方式改革,增加了高校零用余额的使用额度,同时提高了高校资金返还额度。每学期期末由财务部注明本学期未使用的资金额度,上报到当地教育局的财务部,之后由财务部统一进行记录,将多余部分进行收缴,可使用部分注明记录,留存到高校下学期进行使用。

2.新会计准则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

通过对新会计准则下高校的财务管理体系进行分析,得出了以下几点影响:首先高校的财务管理体系与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不同,高校属于国家公办的非盈利部门。因此高校的运营成本大多来自于国家及当地政府财政部门的拨款。我国之前高校的财务管理部门并不规范,在预算款申请及运营成本资金使用时并不精确,导致多年来,高校运营成本高,收效少。新会计准则首先对高校的运营成本进行了严格的控制,不仅设立了分部门式的会计预算部门,同时,加大了高校运营预算成本审批的规范性,取消了高校自由进行物品采购体系,改由国家及政府部门进行统一采购。通过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的方式进行物品采购。这改变对之前的财务管理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降低了高校财务部门的职责权利。改由政府财务部进行统一控制,下属高校个分部门进行各部门独立运行。实现国家权利集中制,高校权利分散制体系。其次,新会计准则强调了高校管理体系的规范性。对高校财务管理体系造成一定的约束性。高校的校内活动,资金来源通常是教育部的资金审批。校内的教育,财务,业余活动,税务,人力资源成本都受到了严谨的规范。新会计准则要求高校必须将校内支出全部以表格形式上报给当地政府财务部门。除了每月的支出外,在每学期期末时,还应将本学期所有支出,及原申请预算金额,未使用项目金额全部以表格形式上报给当时政府财务部门。再由政府财务部门统一进行调查审批。改革后的财务管理体系实现了资金透明化,规范化。同时也确保了高校资金链的安全性。

3.结论

新会计准则财务制度篇3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合并财务报表;影响;企业;适应

一、引言

合并财务报表指的是反映整个企业的经济现状、经营状况还有现金收支的财务报表,它是反应一个企业经济现状的重要指标。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以及2014年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对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以及合并程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对合并财务报表的应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从《企业会计准则》以及2014年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对合并财务报表所做出的调整方面出发,分析它对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并从这些影响中分析出这样调整的意义,进而确定企业如何根据新会计准则对合并财务报表进行编制。

二、《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的调整

合并财务报表是将企业的全部成员作为会计主体,运用一系列专业的方法所总结编制的,能够综合反映企业经济运营情况的重要报表。它能够从总体上反映一个企业的状态是否正常,并能够作为改善企业经营方式的依据。合并财务报表的良好编制能够有效的防止管理过程中的利润流向不明、会计信息不全等问题,是一个具有可靠性指导公司发展的财务报表。而财政部在2006年的《企业会计准则》及2014年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对合并财务报表做出一定的调整,丰富了合并财务报表的信息。《企业会计准则》在以下方面对合并财务报表进行了调整:首先是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发生了变化,肯定了原来的“控制”作用,并在这个基础上重新界定了“控制”的概念;其次增加了对一些特殊交易的会计处理,例如:追加投资的会计处理、处置对子公司投资的会计处理等,对这些特殊情交易的会计处理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另外,《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首次采用本准则的企业应当按照新的规定对被投资方进行新的评估,确定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化,若是在无特殊情况下发生了变化要及时追溯调整。

三、《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

由上文可得《企业会计准则》中对合并财务报表某些方面的改动,使得合并财务报表能够更加有效的反映企业经营发展的所有经济活动。而不同的修改对于企业的影响也是不同的。2006年的合并财务报告准则三十一条,2014年修订后的合并财务报告准则五十四条,企业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和合并程序都有较大变化。首先,重新划定了母公司的合并范围,若是母公司是投资性主体,那么不能为其投资活动提供帮助的子公司是不用编制进合并财务报表的;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会以当期损益的方式计入。这个变动更加详细的规划了公司内部的财务状况,投资收益等,方便对财务项目的管理。其次,母公司应当统一子公司的会计政策,保持和母公司的一致。这一举措进一步加大了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力度,也方便了母公司对子公司会计财务的管理,有利于企业内部的协调。最后,对特殊交易的会计处理方法做出了详细规定,更全面的解决了合并财务报表中一些财务纠纷的正确处理方法,也方便了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

四、如何对新的合并财务报表准则作出响应

修定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在2014年7月1日应用实施,这对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方面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也加大了工作难度。如何使企业财务人员更快适应新的准则带来的改变,笔者经过考虑,提出以下观点。1.转变思想,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新的会计准则这次的新会计准则的核心是加强企业控制力度,为此企业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创新,为了促进更长久的进步,企业应当积极将新准则运用到企业的治理运营过程中,也就是财务会计信息也用来作为公司治理状况好坏的标准。此外,还可以通过推广本企业的新准则体系来扩大企业的影响能力,形成企业良好风气。2.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培训,使其能够更好适应新的准则由于新准则加强了企业的控制力,但也加大了财务报表的编制难度,务必要做到面面俱到。为此要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培训,让他们对新准则中作出的调整有充分的认识,此外还可以编制会计手册来显示对复杂操作的处理方法,分发给员工自己学习,这样公司培训和自己学习的方式共同进行,可以使从业人员更好地适应新准则,也使企业更好地适应了新准则的变化。3.加强财务管理,控制现金流量最重要的是加强对预算的管理,实施健全的预算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计量成本;确定公平的价值体系,使得能够在市场价值变动的情况下找出最符合当前状况的价格作为计量的依据,有助于保证对合并财务报表分表的编制的准确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会计准则》的对整个经济产业产生了动荡,对企业的合并财务报表方面的修改也促进了企业的对其部门的影响力与监控程度,企业的财务人员担任了编制财务报表的重要责任,更需要加强对新准则的认识了解。为了充分利用新准则带来的这些优势,企业应积极执行新准则,减少在细微处的财务操作疏漏,从而做到更好地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才能更好的适应新会计准则带来的便利,促进经济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韩莹莹.新会计准则对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8.

[2]袁路华.新会计准则对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J].现代商业,2007(,29):107,106.

[3]刘丽丽.新会计准则下合并财务报表有关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

[4]刘艳.新会计准则对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5(,5):150,152.

[5]钟利红.新会计准则对财务分析影响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6]黄宇.浅谈新会计准则中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及范围[J].中国总会计师,2009(,6):116-117.

新会计准则财务制度篇4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改革力度、覆盖面和影响力均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会计制度变迁。会计制度又重新回到了发展会计准则的轨道,并且目的十分明确。其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前提下,充分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

(一)新会计准则的创新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具有四大创新:首先是理念上的创新,体现了面向市场经济的理念;其次是体系上的创新,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了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相关应用指南,所形成的体系涵盖了几乎所有的领域;再次是内容上的创新,会计准则体系从过去偏重工商企业的17项准则扩展到横跨金融、保险、农业等众多领域的39项准则,涵盖了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填补了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经济业务会计处理规定的空白;最后,会计准则体系的创新还体现在国际趋同上。

(二)新会计准则的特点

1.法规体系一致性与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致性

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实施,使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与其他具体会计准则对会计工作的规范趋于一致,彻底改变了1993年7月1日实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来,陆续实施具体会计准则出现的会计准则相互冲突的不利局面。会计处理方法一致主要表现在:非货币易换入的非现金资产与债务重组取得的非现金资产均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准则不再要求按照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计价;对于借款费用的资本化问题,不再强求专门借款,只要求属于长期资产。

2.与我国国情相适应

我国构建的与中国国情相适应,同时又充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涵盖各类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并非是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同,或是国际会计准则的翻版,而是仍然立足于中国实际,在规范经济业务方面按照中国实际,制定的不同于国际会计准则的处理方法。譬如,在准则立项上,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各准则项目相对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而言,有些准则项目进行了适当合并,《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就是将《国际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与《国际会计准则——折旧会计》进行了合并。此外,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从项目的名称、体例和内容上,也不完全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项目一一对应。现行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通常由引言、目标、范围、定义、规范的主要内容、披露、过渡性规定和生效日期等部分组成;而我国的法律法规通常采用“章节”架构和“条款”式行文结构,两者显然不尽相同。甚至在会计准则条款语言的表述方面,仍按照中国的语言习惯来进行,使之中国化和通俗化,便于理解、操作和执行。

二、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财务治理的关系

会计准则执行机制是指保证会计准则有效执行的制度安排,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则被认为是会计准则执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财务治理的目标和高质量会计信息的提供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

(一)会计准则的质量影响着公司的财务治理

1.高质量的会计准则是财务治理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

作为财务治理这一整套制度安排中的一个重要机制,高质量的会计准则是企业财务治理的基本条件。财务治理是实现契约预期目标的保障机制或制度性安排,契约的当事人之间呈现复杂的委托——关系。企业财务决策、控制和收益分配权限的划分及履行必须依赖于相应的信息。通过信息其他当事人才能了解人权利的实施情况,才能对其施加控制,形成制衡机制,才能给人适当的剩余收益分配激励。

2.会计准则质量决定财务治理效率

高质量会计的基本目标是要能够提供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而会计准则被列为世界各国企业财务治理信息披露的重点,它主要用来评价公司的获利能力和经营状况及预测未来的经营前景,是解决会计准则使用者与提供者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主要方式,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资本市场的有效程度和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会计准则质量与企业财务治理机制关系密切,双向互动。高质量的会计准则是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有效运行的基础。

(二)公司财务治理影响会计准则的执行效果

1.财务治理机制是会计准则运用的制度环境

通过企业所提供的信息,使用者应能据以准确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风险程度等。但高质量的会计准则所能提供的会计信息不仅有赖于强制性披露,更大程度上依赖于自愿性披露。一套清晰、准确的会计准则和相应的信息披露制度,只是为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实现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而公司财务治理机制对企业会计信息的生成和呈报机制起着直接的影响。会计准则与财务治理的关系是系统与环境的关系,系统要与环境相适应协调才能有助于系统目标的实现。因此,财务治理机制这一制度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会计准则执行的质量。所以要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有赖于企业财务治理机制的有效性。

2.企业财务治理规范着会计准则的运用

会计准则系统为企业财务治理提供重要的信息来源,降低了信息不对称,使得企业财务治理能够有效运作;另一方面,企业财务治理通过一整套制度安排来保证会计准则的运用质量,企业财务治理的完善程度制约着会计信息质量。财务治理主要是解决信息不对称,其制度安排包括对会计信息的生成程序、生成质量以及呈报机制进行规范,对公司各利益相关者财权的配置和再配置、各项财权间相互制衡机制的设立,以及激励制度等。在现实社会中,管理层通过手中的权力,直接影响会计准则的生成质量和呈报方式。

三、新会计准则下对企业财务治理的影响

随着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企业存在着一个新旧交替的过程,企业在财务治理方面面临着很多的问题。

(一)对会计核算体系的影响

企业会计核算账户、会计报表及其列报内容和部分会计处理流程将发生改变。新增准则如《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金融工具列报与披露》等的实施,要求对企业现行使用的“短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等科目进行重新设计,按金融工具的分类和确认与计量原则核算,并在相应的报表中列表与披露;再如,企业需要根据《所得税准则》设计“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核算递延的所得税项。

(二)对企业管理水平及财务治理系统的影响

企业会计账户、报表结构的调整直接导致了企业财务信息系统及其有关功能的调整,企业需要通过自行开发完善或通过软件供应商的功能升级来实现功能的转换。本套准则公布后将会大大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尤其是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要求更新所有银行信息管理系统和管理办法。

(三)新会计准则可能使上市公司净利润增加

除少数股东权益列示发生变化外,少数股东损益在合并利润表中的列示也发生了实质性变化。根据财政部原《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的规定,子公司“净利润”项目扣除母公司投资收益后的余额,即为少数股东本期损益,少数股东本期损益应当在合并利润表中单列“少数股东损益”项目,在“净利润”项目之前列示。也就是说,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少数股东损益。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及其应用指南(征求意见稿),子公司当期净损益中属于少数股东权益的份额,应当在合并利润表中净利润项目下以“少数股东损益”项目列示。这样,执行会计新政的上市公司净利润将包含少数股东损益,如果少数股东损益为正,净利润将增加,反之将减少。

(四)存货计量管理变化的影响

原企业会计准则对存货计价,可采用“先进先出法”和“后进先出法”。新会计准则取消“后进先出法”,一律采用“先进先出法”。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选择对当期利润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存货的价格波动上。当存货价格处于上涨时期,采用“后进先出法”,是将最高价格的材料入账,使当期成本费用上升,减少当期利润;若采用“先进先出法”,则正好相反。这一核算办法的变动,使企业不能再利用变更存货计价的方法来调节当期利润水平,便于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分析和比较,提高了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

四、新会计准则体系下公司财务治理的措施

在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下,公司的财务治理怎样作出新的制度安排,来适应新的会计准则体系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对公司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一)明确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这一目标的确立总是随经济形态的转化和社会进步而不断深化。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知识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知识的不断增加、更新、扩散和应用加速,深刻影响着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使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向高层次演化。其原因在于:知识最大化目标可以减少非企业股东当事人对企业经营目标的抵触行为,防止企业不顾经营者、债权人及广大职工的利益去追求“股东权益最大化”;知识资源的共享性和可转移性的特点使知识最大化的目标能兼顾企业内外利益,维护社会生活质量,达到企业目标与社会目标的统一。

(二)赋予各利益相关者相应的财权,维护其利益

在新会计准则体系中,通过各项具体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可以看出,新会计准则更加注重对各利益相关者的各种权益的保护。这就要求完善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时不能只关注所有者财务、经营者财务和财务经理财务。在公司内部还包括职能部门经理或项目经理,这些经理人员不同程度地拥有相应的财权,有必要将其纳入财务治理的参与者中。传统的制度安排赋予政府或股东监督权,而忽视了债权人与职工的权利,事实上后者也投入了专用性资本,并且与政府或股东相比具有信息优势,监督能力更强。应使债权人参与公司财务治理权的分割,维护其利息请求权、本金偿还要求权与监督权,并借助于一定的制度安排,使其在适当条件下取得一定的财务控制权。

(三)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

激励与约束机制是保证利益相关者对公司实行共同治理的“双刃剑”。在设计激励机制时,不仅要考虑物质的,还要有精神上的;不仅有近期的,还要有长远的。如股票期权计划,可以使经营者和员工的利益与公司的发展合为一体,使其与企业之间有比较稳定的关系。在实行约束机制时,制度应更好的体现有限责任机制。利益相关者应以其投入企业的资本为限承担风险,而人力资本投入者应以自身的人力资本承担风险。这需要建立完善的经理人市场,使企业经营业绩与经营者密切相关,充分发挥市场的优胜劣汰功能,对经营者形成外部约束。

(四)完善财务监督机制

财务监督主要是对执行企业财务战略决策的财务执行主体进行监督。传统的财务监督侧重外部监督,是事后监督,有滞后性,同时是单向的上层财权对下层财权的监督,不能对财务主体的财务决策或执行行为构成有效的约束。要改变这种状况,一是建立真正的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要真正发挥作用,中小股东行使财务监督权。二是充分发挥监事会的职能。监事会能股东很好的行使财务监督权。但是其和独立董事的职能应分工明确,使两者形成互补,更好的发挥监督、制衡作用。三是赋予员工、供应商和客户监督权,变单向监督为双向监督。

五、结束语

新会计准则财务制度篇5

2000年年末及2001年初,财政部相继了《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等8项准则的通知》(财会〔2001〕7号)、《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制度〉的通知》(财会〔2000〕25号)和《关于印发贯彻实施〈企业会计制度〉有关政策衔接问题的规定的通知》(财会〔2001〕17号)。为了做好上市公司、拟首次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公司与新会计准则和制度相关的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上市公司、拟首次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公司应认真学习财政部的新会计准则和制度。

二、上市公司应按如下原则做好2001年中期报告的信息披露工作。

(一)按照新会计准则和制度及其补充规定,编制2001年中期报告中的比较财务报表;在比较财务报表中增加一栏,按照新会计准则和制度及其补充规定披露2000年年度利润表数据;披露按照新会计准则和制度及其补充规定计算的2000年度相关财务报表数据和指标;在财务报表附注说明新会计准则和制度及其补充规定对公司2000年度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二)应确保2001年中期报告中比较财务报表及相关数据和指标的准确性。如果2001年年度报告中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比较财务数据和2001年中期报告相应数据不同,公司董事会应在2001年年报中对差异的原因及其影响作出解释,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在对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及委托贷款计提减值准备时,应参照《关于上市公司做好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等有关事宜的通知》(证监公司字〔1999〕138号)和《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通知》(证监会计字〔1999〕17号),履行必要的程序。

(四)因本次会计政策变更,导致2000年末未分配利润为红字的,公司董事会应在履行必要的程序后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三、拟首次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公司应按如下原则做好与新会计准则和制度相关的信息披露工作。

(一)已公开发行股票、但尚未上市的公司应在上市公告书的显著位置披露新会计准则和制度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财务指标、以及其他有关内容的具体影响。

(二)2001年6月30日前已经获发审委审核通过的公司,应在招股说明书显著位置补充披露新会计准则和制度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财务指标以及其他有关内容的具体影响。

(三)2001年6月30日前未能够获发审委审核通过的公司,其申报材料中三年又一期财务报告及相关数据和指标应按新会计准则和制度编制。

(四)公司招股说明书和上市公告书编制的盈利预测应按新会计准则和制度编制。

新会计准则财务制度篇6

自1997年原《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实施以来,对于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起到了规范作用,同时保证了会计信息的质量。由于近年来财政的改革和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工作在不断的发展,就需要对《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1.2000年以来,围绕公共财政体制建设,各项财政改革不断推进,很多改革涉及会计核算的调整,对《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进行修订有利于确保相关财政改革政策的贯彻落实。

2.财政部于2012年2月了新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以下简称《财务规则》),重新修订《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有助于满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新的要求,达到更高的标准。

3.为了进一步加强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建设,打击全国范围内的发票违法犯罪活动,重新修订和完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具有必然性。

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制定原则

1.统驭《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体系

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为《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体系建立统一的核算原则和框架,为制定各行业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提供了基础和依据。

2.服务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发挥会计基础性作用,在兼顾财务管理需求的同时体现财政预算管理的信息需求。我国财政改革过程中,要求各行政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中贯彻精细化原则,这给广大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与新《财务规则》相协调,便于事业单位执行

因为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发生了新的变化,客观上要求会计核算的准则和会计制度也要发生变化,为此需要修订《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体系。

4.强化对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随着改革的与时俱进,需要事业单位提供更加客观、更加及时的会计信息,为政府部门、社会公众提供会计信息,更好的监督事业单位的资金活动,促进事业单位健康持续发展。

三、《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修订的主要变化

1.财务报告目标

此次修订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借鉴了企业会计准则的经验,同时又保留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制度,用准则来驾驭《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规定了事业单位财务报告的目标及使用者群体。规定事业单位财务报告目标兼具“受托责住”和“决策有用”,即要“反映事业单位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并“为财务报告使用者合理配置资源、进行社会及经济决策服务”,同时列举了财务报告使用者群体。

2.会计核算基础

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仅针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适用对象,规定其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除规定“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部分业务或事项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外,还规定“部分行业可以在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采用权责发生制”。这为我国今后全面贯彻落实政府综合评价财务报告奠定坚实的基础。因为政府目前核算仅仅是服从于预算管理额需要,而没有真正反映以及政府的资产、负债情况,不能给社会公众完整的会计信息。这也与公共财政的理念是格格不入的。

3.会计要素的定义、确认和计量

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基于更为真实、准确地反映各会计要素经济特征的原则,借鉴国际惯例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企业会计经验,充分考虑事业单位特点,对会计要素进行了重新定义,并明确了各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和计量原则。对于资产的后续计量,要求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提折旧,无形资产要进行摊销,进一步明确的反映各级各类事业单位资产的真正价值,有助于加强资产的精细化管理、为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成本核算提供更为详细的信息支持。

4.净资产

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适应部门预算管理要求,在净资产内容中增加了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等项目。主要是区分了资金的来龙去脉的不同,年底结账也有所不同,共分为财政和非财政两大类来进行结转分配。这样处理贯彻精细化管理的思想,能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及时更有用的会计信息。

5.财务报告

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完善了事业单位财务报告体系,对各级各类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列报格式做出了统一规定。

一是为了增强事业单位会计报表对于财务分析的有用性,要求按照流动/非流动性对资产和负债项目进行分类,并要求资产负债表中按照流动性列示资产和负债项目。

二是统一规定事业单位收入支出(费用)表对收入按来源进行分类列示、对支出(费用)按功能进行分类列示。

新会计准则财务制度篇7

关键词:新准则;财务管理;转型发展

引言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财务管理水平与经营质量息息相关,企业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财务管理部门根据政府提出的新准则以及其他政策对财务工作进行改革,切实优化财务管理目标、风险管控等方面的内容,从企业战略目标、经营计划、政策形势多个方面推动财务管理改革。新会计准则的落实执行能够促使企业的财务管理更加规范,财务分析准确性提升,企业的业务经营和决策制定有准确的数据支撑,财务管理创新转型速度提升。

1对新会计准则的认识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与企业发展契合的经营决策是支持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而会计信息是保证企业经营决策准确的基础。企业决策者获取会计信息需要经财务管理部门相关人员之手,企业的会计信息和财务信息涉及的内容和范围不相同,但是财务与会计工作存在联系,即财务管理所提供的各种数据分析要建立在会计信息的基础上。在新会计准则影响下,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也受到影响,如财务管理目标、财务报告、企业利润等方面。企业会计准则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具有统驭作用的基本准则,对于准则内其他内容来讲具有指导作用,执行力强,作用明显,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二是具体准则,包含42项具体准则,分别规范了不同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和信息披露,部分准则内容是对旧会计准则进行补充,而另一部分则是在原会计准则基础上扩增和更改。而且新会计准则在执行落实期间,企业的会计报表和会计科目也按照金融以及非金融进行了划分。与国际准则相比,新会计准则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变化,如在新会计准则实施过程中,必须基于准确的会计信息编制财务报告,财务报告在用于企业决策制定,财务报告的重要性提升[1]。直指会计信息质量的新准则执行有效加强了会计信息和财务信息的互通,企业的会计工作方式和财务管理模式更科学、全面,会计信息和财务信息质量相对提升,对于使用财务报告的人员来讲,财务报告中真实的会计信息是判断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的重要依据,有助于规划企业未来发展方向。新会计准则在国际准则和原会计准则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改革,增加了保险合同、会计计量内容,为企业的经营发展夯实基础。

2新准则对企业财务管理造成的影响

2.1财务管理目标

在新准则的实施过程中,企业的财务管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财务管理组织、财务管理战略、财务管理目标以及基础环境等方面都产生变化。之前企业的财务管理核心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但是在新会计准则影响下,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核心转移至企业价值层面,新会计准则内容中的研发费用资本化为企业价值增长提供足够的空间;合并财务报表、中期财务报告等准则使企业通过会计信息准确反映自身价值;员工薪资制度、政府补助制度、股权激励等平衡企业各个利益相关人的关系,有效分配企业价值,新政府会计准则为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转向价值最大化提供而科学规范的指导。

2.2会计计量方面

企业传统的会计计量是以已经发生的成本为基础,对交易完成和形成价值的部分展开会计计量,由此看出传统会计计量很大程度上受时间限制,会计信息无法实时反映[2]。在新会计准则下企业的会计计量产生了变化。企业实施新会计准则过程中根据要求采用或选用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可提高会计信息使用效率及准确性,而且企业未实现收益以及损失都要进行确认,企业的账面利润更贴近实际情况,新准则下公允价值计量方式以市场价为基础,动态地记录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真实反映了现行经济形势对企业的影响。这是成本计量模式做不到的。

2.3财务风险管理方面

新会计准则能够提升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水平,在多元化经济影响下,企业面对的财务风险趋于多样化,传统的财务风险管理手段明显无法应对变化多端的风险,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组织需要采用新的方式强化风险管控,保证企业的财务活动和业务活动有序开展。企业使用公允价值不合理导致企业收益分配失衡,增加财务风险,而新准则下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转回,尤其是对减值准备的转回进行了严格规范,并且金融工具确认计量、金融资产转移等准则内容为企业在金融环境下防范规避风险提供可靠的制度支持。

2.4企业利润和发展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的无形资产摊销提出了新的要求,具体的摊销方式必须要与企业的经济利益挂钩,无形资产摊销工作有了制度保障,企业的利润也受到一定的影响。新会计准则的执行将降低企业利润的可操控性,逐步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等工作,如严格规范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缩小企业操控利润空间;企业不允许继续使用“后进先出法”,避免了资产负债表表中的存货资产价值背离现行市价的情况,在发出存货的计量上也符合谨慎性原则,在新会计准则下企业不能通过存货发出计量操控成本费用和企业利润。

2.5财务报告方面

新会计准则对财务报告提出更高的要求,企业按照高标准财务报告体系进行编制,提升自身财务报告质量。自新会计准则颁布和实施以来,具体细节不断更新完善,越来越趋近于国际准则,也表明财务管理可以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经济环境,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有良好的基础支持。新会计准则是在原会计准则基础上补充拓展而来,同时根据国情不断调整,基于新会计准则下制定的财务报告和会计报告更接近国际标准,企业的经营水准明显提升,国际竞争实力相对提升,国外企业可以通过了解企业的会计信息选择是否开展合作。由此可以看出,新会计准则下制定的财务报告接近国际标准,有助于国内企业拓展国外市场,完善资本市场。

2.6企业决策服务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新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接壤,在此情况下企业的经营决策制定面临挑战。为提升决策水平,企业需要强化财务管理和财务风险防控工作,提升财会信息的准确性,确保企业经营决策符合实际情况。

3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3.1财务管理目标不清晰,财务管理机制不完善

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企业整体经营面对严峻的挑战。在新会计准则背景下,企业的投资业务决策、融资决策以及其他经营决策与新准则具有较强的联系,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机制不完善,则无法完全贯彻落实新准则中的要求,企业财务管理质量提升较慢,同时企业也无法抓住发展机遇拓展经济市场。3.2财会人员对新会计准则了解不全面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市场经济增速加快,原会计准则明显不适用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甚至影响财务管理进步,新会计准则的提出落实给大多数企业的财务管理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企业在应用新会计准则开展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部分人员对新会计准则把握不准确的情况,财务管理模式更新不及时[3]。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未能充分利用新会计准则的优势,财务管理的转型升级受到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3.3财务管理信息化程度低,缺少复合型人才

目前已经全面步入大数据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工具,尤其是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而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程度低,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覆盖范围不全面,在信息传递共享以及分析方面存在缺陷,虽然企业建设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但是与其他业务系统之间的联系不足,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信息互通共享平台,不利于企业财务人员快速准确地获取财会信息编制财务报告,影响决策的可靠性。另外,基于新会计准则和信息时代要求,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全方位发展,但是就目前实际而言,企业的复合型财务人才短缺,大多数员工都擅长财务管理工作,对信息技术工具了解匮乏,进而限制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4在新准则下企业财务管理转型发展的措施

4.1完善财务管理基础工作

企业应当加深对新会计准则的学习,尤其是企业的管理层人员和财务管理部门人员,全面掌握新会计准则的变化,明确准则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实际要求,从而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的影响。新会计准则为企业财务管理营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企业应当做的是改变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和模式,基于新会计准则要求夯实财务管理基础工作[4]。首先,基于企业发展战略规范设置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和管理体系,梳理财务管理流程,重点管控财务管理的各个关键环节,同时制定严格的考核方式保障财务管理各项措施顺利落实。其次,完善财务管理监督机制,对财务活动、业务活动实施动态监督,反馈准确的财务和会计信息。再者将新会计准则融入企业的财务报告编制中,促使财务报告质量向国际标准靠近,为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打下基础。最后,根据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时间定期安排其参加专项提升培训,巩固财务人员专业能力的同时对其进行现代化财务管理、信息化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指导,保证财务管理人员可以有效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完成财务工作,获取最新的财务数据、经营数据,服务于企业决策制定。

4.2完善财务管理方式

企业若要完全落实新会计准则并发挥最大的效用,则应当从企业的业务经济活动和整体经营情况出发,对财务管理方式进行完善优化。首先,领导层积极转变管理理念,在新准则的指引下明确新的财务管理目标,加强对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视,利用真实有效的财务会计信息指定科学的决策,然后向全企业推广。企业通过对新会计准则解读数据,明确会计计量、财务报告发生的变化,权衡利弊之后,企业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对内部会计科目进行调整,增添准则要求的会计科目,同时改进财务核算和财务分析模式,确保企业的财务管理方式可以满足新准则的要求。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使用的财务管理方式与现阶段企业实行的财务管理方式存在共同之处,但是企业仍需要研究新的财务管理方式,如会计科目的调整,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同样需要更新,以便其适配新会计准则,而且资金管理规定应当及时补充,严格监督企业内部资金运行情况。

4.3健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在大数据时代下应用信息技术工具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是大势所趋,企业需要紧抓信息时代机遇,优化内部财务管理系统,根据内部业务方向变化、经营模式变化对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拓展更新,加快推进企业财务管理向现代化转型升级。企业在把握新会计准则基础上,引进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全面更新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搭建智能化财务管理平台,如通过智能机器人收集企业会计信息和财务信息,一方面减少人工操作下的失误率,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将闲置人力资源投入管理会计中[5]。企业正处于发展阶段,企业通过投资并购的方式扩大发展规模,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实力,在此过程中形成的财务信息和会计信息数量激增,企业人工处理信息承受较大的压力,出错率也相对提升,而智能财务模式则能够解决企业眼下的困境,提升企业信息处理效率。另外,企业需要重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功能,严格设置系统访问和操作权限,系统使用人员的每一项操作留痕,一边后期追查问责,加强系统的安全性,保证企业关键核心的财务信息安全完整。

4.4优化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机制

在新会计准则下的经济环境中,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只增不减,且风险变化多端逐渐趋于多元化,这对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水平提出了严格要求,企业应当将财务风险管理机制融入信息管理系统中,依靠信息技术工具完善企业的风险识别、评估、预警和防控机制,全面防范企业的财务风险,如资金方面、税务方面、资产方面的风险。企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对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风险也随之而来,企业可以将财务风险指标、预警指标等融入信息管理系统,借助信息系统的跟踪定位功能实施监督各项财务、业务以及管理行为,提前发现风险并确定风险类型、等级,从而制定准确的应对措施[6]。例如,某公司根据新会计准则要求和时代要求改革财务管理模式,投入大量的资金支持财务管理转型,其中对财务风险防控投入的精力较多,企业将财务风险管理流程和各项指标嵌入信息系统,发现了企业的隐形债务风险和税务风险,且在其影响范围较小时对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及时规避风险造成的不利影响,由于解决及时该公司的资本结构并未遭受风险冲击。

4.5加强财务集中管理

目前从财务管理转型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下,业务财务分离、财务不集中等缺陷暴露,在新会计准则要求下,企业的财务管理应当足够集中,财务与业务紧密结合,通过财务集中管理和业财一体化共同推动财务管理转型,促进企业稳定经营发展。各个部门的工作涉及成本问题、风险问题和资金问题,与财务管理部门都存在联系,各部门相互独立互不干扰的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经济环境,加强财务集中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的必经之路。企业仍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搭建财务共享平台,将企业内部的财务工作、业务财务工作集中在一处进行处理分析,规范企业的财务管理流程,加强对企业资金运行的控制。财务共享平台以及业财一体化建设是企业实现财务集中管理的有效手段,财务集中管理能够协调财务管理目标和战略目标、提升企业的资金管控能力,进一步规范融资行为,提升企业的偿债能力。

4.6提升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企业的财务人员专业素质基本都达到标准线以上,但是能力提升永无止境,企业人需要根据新会计准则要求制定妥善全面的培训计划,分批次、分层次地对财务人员进行个性化培训。如统一进行信息系统操作培训;对财务骨干进行有关企业管理和业务管理方面的培训。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人员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财务人员应当深化对新会计准则的学习解读,全面掌握准则的关键性内容,在实际工作中从容应对新准则带来的影响变化。

5结语

新会计准则财务制度篇8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意义;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新会计制度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新会计制度使中国的经济制度更加完善,新会计制度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执行新会计制度,会计核算结果能够更好地反映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和现金流动情况,提高了企业财务管理质量和效能。

一、新会计制度实行的意义

新会计制度的意义在于,更好地规范了会计人员的行为准则以及会计行业的统一行为标准。会计人员,无论是私企还是国企之中,面对的都不是个人利益,其面对的是社会公共利益,怎样才能更好地保证社会以及国家利益最大化,就需要会计人员拥有高标准的行为准则。新会计制度中的无形财政就包括了借款费用、租赁准则,修订了现金流量表、债务重组、投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非货币性交易5项准则。这几个准则就是代表了会计行业的新要求,体现了国家对于会计从业人员工作的高度重视。企业运行的过程具有独立空间,企业在接受国家政策的同时,又保留自己的行为规则,所以一项新政策的实行就应该为企业留有可发展的空间。新会计制度的实行也不可能完全消除会计行业中的选择现象,因此,可以通过“契约”的形式来进行改变。“契约”的形式有很多种,例如企业契约、社会契约等等。通过这些“契约”的制定来加强管理监督工作。这样,就可以很好地将新会计制度在企业中实行,而不会产生较大的副作用,同时也让企业经营者“有利可图”。在资本市场国际化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会计趋同是必然的选择,但也要看到:我国是政府制定的会计准则,政府作为会计准则的供给者和最大的投资者,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肯定会或多或少地存在细微的差别,特别是对非上市公司。只有了解这一点,才能了解为什么我国的会计准则在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同时,还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异。

二、新会计制度的理论概述

(一)新会计制度的特点

新会计制度是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出现的,新会计制度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已经初步完成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所制定的任务,是我国经济发展史上一块具有深刻纪念意义的里程碑。新会计制度相较于旧会计制度而言,新会计制度的体系更加完整,结构更加合理。新会计制度做了最大程度的国际趋同还有着自身的中国特色。新会计制度的体系中有诸多适应当下新经济发展的特点,与市场经济相呼应,与国际财务相接近等都是当下新会计制度为了适应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调整。新会计制度体系可以用十六字来概括:立足国情、国际趋同、涵盖广泛、独立实施。

(二)新会计制度对于财务管理的影响

对于新会计制度来说,其根本在于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在当下社会发展中,财务管理无论是在高等学校教育中还是经济发展中,都已经使更多人认识到其重要性。新会计制度的实行,应用于财务管理之中,对于市场经济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财务工作的重点就是工作的准确性和透明性,失去了这两点的财务工作是毫无意义的,甚至可能是违法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根本职责在于维护投资者的利益,当然这里的投资者可能是个人亦或者国家。新会计制度着重规范了财务从业人员的行为意识。新会计制度有利于深化企业改革、推进金融改革,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同时新会计制度更加有利于实施国家“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有利于全面提高我国经济对外开放水平。总体而言,这是我国市场经济推进中一种价值增长理念的引入。新会计准则能适应我国的会计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三)新会计制度的适用

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同时,鼓励其他企业逐步使用新会计准则。因此,包括金融企业在内的大部分企业,基本上就可以按照新会计准则进行企业的财务管理。

三、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新会计制度与旧制度相比,对财务报表以及财务报告的制作有更加明确的书面规范,同时要求从业人员拥有更高的学历,这样可以对财务中所体现经济意义有更敏锐的发现,同时可以从更高角度对财务信息进行分析,从根本上对财务管理理念进行革新。同时,新会计制度在薪资方面也有了相应的调整,财务管理人员属于脑力劳动者,应该拥有相对较高的福利待遇。企业是需要人才的,相对较高的薪资待遇,可以更好留住人才,不至于人才的流失情况发生。

四、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人员职业能力较差

以往在对部分公司会计质量检查中,总会发现建造合同会计核算存在不规范现象。其真正原因是企业会计人员在执行过程中缺乏职业判断能力。由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会计人才资源相对匮乏,会计业内人才竞争较小,因此导致了很多从事会计专业的人随遇而安,不求上进,认为自己已经从事会计专业,在工作上没有太大的竞争压力。在这种没有业内竞争力的大环境下,会计专业人员的职业能力素养就很难得到自主提高,最终导致会计人员职业能力较低。

(二)新会计制度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利润

新会计制度会使企业利润受到影响,经营能力有所下降。会计在现代企业应用新会计制度中,虽使现代企业的资金流动的信息透明化,使之企业资产更加真实可靠,让广大投资者更加放心,并能够消除许多不良的资产,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利润,使现代企业的经营能力有所下降,一些中小型企业因承受压力过大,可能会受到冲击。

五、新会计制度下的财务管理对策建议

(一)完善制度,提高会计人员职业素养

国家了新会计准则,不断完善的新会计准则,使会计准则更具有可操作性,新会计准则相对于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跨越是相当大的,在实施新会计制度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企业要结合旧的会计制度,找出二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操之过急,要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应该要脚踏实地。只有第一步走好了,把基础打牢了,在今后才会更加得心应手。社会上很多公司,特别是规模较小的公司都是自己的亲人来管理财务,而自己的亲人往往不是会计专业出身,对财务知识了解较少,就会出现外行指挥内行的情况,导致上下级关系紧张,员工有一定的心里不爽的问题。企业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自身制度,进一步加强对财务工作的管控。企业要加大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以便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

(二)构建企业在新会计制度下的财务管理模式

1.加强对企业会计人才的培养。国家并实施新会计制度后,企业应该对会计人才能力进行针对性的开发,减少人才的流失。企业可以采取各种方法吸引人才,例如企业可以采取人才招聘,在招聘到人才的时候,可以先进行才能评鉴,绩效评估,了解到该人才所擅长的领域,之后进行教育培训,充分让该人才发挥自己的潜力。另外,企业可以不定期的进行考核,让公司员工的知识保持在巅峰状态,对其他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也不能够忽视,其他部门是会计工作的延伸,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其中一块倒下了,后面的也全都会倒下,这将会影响到全局。要想真正的实施好新会计制度,必须把新会计制度的理念与做法延伸到所有的工作部门,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2.树立科学合理的企业财务管理观念。新会计制度体系更加完善,企业应该根据新会计制度,努力使企业的财务管理更加科学。企业应该充分重视新会计制度,新会计制度的执行要求企业要尽快适应新制度下产生的财务管理问题,并且能够及时解决问题。为此,企业的领导层必须要充分认识新会计制度对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从根本上认识、了解新会计制度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以在遇到紧急财务问题时,能够及时解决。因此,企业要想树立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理念,就必须要在领导层把好关,只有企业领导人端正财务管理的态度观念,那么企业各个部门阶层才能够上下一心,共同完成对新会计制度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建设。新会计制度的实行,影响着企业未来的发展走向,全面实施新会计制度,能够有效防止企业在财务管理上出现方向性、原则性的问题,为企业的健康运行提供有力保障。因此,完善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模式,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特别是绩效管理,将会有很大的益处。

六、结语

综上所述,新会计制度对企业有很大的影响,使企业的财务管理更加科学,更加安全,为广大投资者的财产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随着新会计制度实施范围不断的扩大,实施的深度不断加大,各公司将都会更加重视财务管理,都会更加重视会计人员的培养,公司将发展的越来越好。企业要从实际出发,根据自身所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予以解决,并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同时与其他部门工作人员融洽相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施新会计制度,才能让企业有更好地发展前景,才能让它的社会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殷敏.现行财务报表的局限性及其改革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5(06):261

[2]李红霞.财务报表分析局限性的思考和建议[J].科技咨询导报,2007(23):181

[3]刘督红,张璐.财务报表局限性分析[J].国际商务财会,2011(02):59-62

[4]黎云凤.财务报表的局限性及改进[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2):14-16

上一篇:财务共享中心半年总结报告范文 下一篇:财务共享国外研究现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