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制度范文

时间:2023-11-12 06:34:42

新会计制度

新会计制度篇1

[关键词]会计体制;会计制度;创新性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5-0085-02

科技的进步带动经济的进步,特别是自从我国加入WTO后标志着我国的经济建设迈进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会计作为每个行业不可缺少的基础,不再只是单纯的服务于经济活动,逐步成为分析世界的发展、汇总各类信息的载体。在各类经济活动的进行中对会计体制及制度的标准化以及系统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通过不断地创新使会计体制与制度日趋完善在我国的经济市场中发挥其作用成为人们越来越重视的问题。

1关于会计体制创新性的思考

经过多年的探索,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但是同其他经济发达的国家相比还不够成熟,导致了很多造假现象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对现有的会计体系进行创新性的改革变得十分重要。

1.1目前会计体制所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会计体系存在不完整性:当前我国的会计制度大多是由国家根据一般企业的最常用的会计事项进行统一制定的,这就导致了我国会计体系的不完整性。例如在设计表外业务的规范以及披露信息很少严重影响了会计工作者的决策;当前的会计法规对在非经济领域企业应该承受的社会责任没有进行详细的解说;另外,企业中的人力资源以及无形资产也没有详细的处理说明。法律法规之间工作配合不协调:目前我国会计体制中涉及的各项法律法规由于其设立时的环境背景各有不同,相应的立法点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以及立法的时间也各不相同。这些问题导致了在进行会计行业管理时会出现一系列无法相互协调、严重时甚至会出现相互对立的局面。会计体制规范无法与国际体制接轨:当前我国的会计体制在一定程度上与国际惯例还存在一定的差异。

1.2关于体制的创新性探索

所谓的会计体制的创新应该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进行。宏观方面主要靠国家来进行调控而微观方面主要靠各企业自身的调节。其中国家的宏观调控主要包括对现有的各项法律法规进行统一。本着公平竞争的基本原则应该确保经济市场中的每一个企业都处在平等的位置,因此应该确保所应用的会计信息处于相同的标准建立集中统一的管理模式。同时通过对世界范围内经济市场的分析进一步对现有的会计体制与国际通用惯例进行更好的接轨,为会计工作者指明道路。企业的微观调控主要体现在企业针对自身的运营情况在不违背国家相关法律规范的基础上建立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会计体制,加强对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培养,建立起企业自己的会计人才队伍。同国家的会计体制相互呼应确保企业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的同时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2关于会计制度创新性的思考

会计制度顾名思义,为不同行业中所有的会计从业人员提供一个相同的管理标准。在经济活动中涉及资金的流动、核算以及交易过程中数据的记录等工作的进行可以参照一个共同的标准。会计制度不同于会计体系,不同地区不同企业会计制度的设立只要遵守公平公正原则不与国家相关制度冲突,可以因地制宜根据自身的特点设立。制定一个适合自身企业或地区的会计制度,有助于经济活动顺利的开展。因此会计制度的先进性、创新性显得特别重要。

2.1制定会计制度的相关原则

会计制度对各项会计工作进行约束,是正常进行各项会计工作最基本的保障。会计制度的建立在严格遵守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应该与企业的自身情况以及相关从业人员的工作经验相对应。一般而言应该遵守以下原则:合法性:当前进行的一切经济活动必须在法律的约束下才能有序的进行,在进行会计制度的设立时所确定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必须遵守在经济活动中涉及相关法律法规。先进性:目前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形势,经济发展状况发展变化速度非常之快。越来越多的经济活动已经与国际接轨走出国门,因此会计制度的建立应该与时俱进,保持其先进性。不断地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改进制度制定理念,对其完善的地方进行补充以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科学性:会计制度的建立并不是将会计基本理论等知识进行重复。会计工作存在于任何行业的每一个环节,因此在会计制度的制定时除了应该严格遵守自身的行业规定以外还应该对涉及的业务的管理、特性等因素有所了解。会计制度的建立是一个灵活的多变的专业性及综合应用性很强的工作。必须保证所建立制度的科学性。灵活性:会计制度的建立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更好的辅助企业的发展。因此应以企业会计主体作为会计制度设立的基本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企业各类资金数据信息的传递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因此在企业的管理模式或者参与市场的方针有所变化时应该灵活地进行会计制度的调整,更好地服务于企业。

2.2关于制度的创新性探索

第一,应该清楚创新并不意味着对存在的旧的会计制度进行全部的否定,应该对传统的会计制度有所保留。会计行业的发展与其他行业的发展趋势一样以螺旋式逐渐上升。在进行会计制度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应该将有益的高效的制度保留下来,对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速度的制度进行淘汰或突破传统不断创新。在会计制度的创新探索中理清创新与传统制度保留的问题。

第二,应该保证信息的披露质量,会计工作作为企业信息系统的同时也是企业管理中一项重要的管理活动。它所反映的与经济活动有关的数据从客观角度上讲越详细越好,但是在实际的生产活动中应该考虑到工作成本等因素。因此在进行会计制度创新时应该保证信息的披露质量,对非重要的信息可以有选择地进行合并后再进行反映。把握好充分披露和选择性反映两者之间的关系有效的控制会计工作成本,让会计制度更好地服务于整个企业。

第三,加快会计制度的国际化建设,我国的经济制度与西方各国的经济制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相关会计制度的建立过程肯定存在差别,但是从加快市场体系规范化、积极发展市场的角度出发各国设立会计制度的出发点都是一致的。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体制以及对外开放格局更加的成熟,国内市场走向国际的脚步越来越快。地方市场正在进行着一场从地方到全国再到国际市场的转型。会计作为世界范围内的商业通用语言,快速地融入国际范围内的会计体系中非常重要。加快会计制度的国际化建设不仅只是我国会计制度的发展趋势,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国的会计体系发展趋势。最后,应该重视专业会计人才培养的创新。不管是会计体制的创新还是会计制度的创新都需要大量的会计人才,高素质的人才是进行一切创新的根本。目前我国的专业会计队伍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专业的会计从业人员相对较少,当前的经济活动市场中非专业人员担任会计工作人员的情况时有发生,高级会计人才的数量则更少。另外职业道德水平相对较低。这就要求必须进行会计教育体制的创新,进行专业人员的培养。为目前的会计从业人员队伍增加新鲜的血液,在与已有实战经验的人员之间进行相互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拉动整个会计人才队伍的素质,更好地在经济市场会计领域中发挥力量。

3结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会计领域内会计体制以及会计制度的确立可以有效对整个会计领域的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在科技经济迅速发展的当今社会,随着国际市场大环境的不断改变,国际市场在国内市场的渗透度越来越深,为了适应发展趋势,必须在不断完善现有的会计体制及会计制度的同时进行创新,力图实现会计行业最大限度的贡献以及发挥其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巴秀梅.浅析会计体制和会计制度的创新[J].商场现代化,2013(128).

[2]于玉林.浅谈会计体制和会计制度的创新[J].财务与会计,2008(38).

[3]杜华.关于会计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49).

[4]褚颖.会计创新应处理好五个关系[J].现代企业,2008(66).

[5]颜洪玉.新时期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初探[J].中国市场,2011(14).

[6]赵瑜.浅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监督体制建设[J].中国市场,2010(39).

[7]朱碧军.试论改革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方向选择[J].中国市场,2013(33).

新会计制度篇2

 

一、制定思路和制度定位上的突破 

 

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是以所有制和行业类别为设计思想的。分所有制的会计制度造成不同性质的企业实行不同的会计制度,相同行业会计信息不可比,也给具有多种经济成分的企业集团编制合并报表增加了难度。同时,分行业的会计制度也明显不适应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实施跨行业的多元化经营战略的需要。而且新兴行业的兴起,如网络公司、软件公司等,无法从现有行业会计制度体系中找到其适用的会计制度。新制度打破行业和所有制界限,针对所有企业(两类特例除外)制定了一套通用的、统一的会计制度,在强调会计核算共性的同时,适度兼容和照顾到了一些行业特色,实现了制定思路和制度定位的突破。 

 

二、在体系结构和内容上的改变 

 

以前的企业规章主要包括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两类。会计准则以特定的经济业务(交易与事项)或特别的报表项目为对象,着重于确认和计量并兼顾披露。会计制度则以某一特定行业或所有部门的企业为对象,着重对会计科目的设置、使用说明和会计报表的格式及其编制加以详细规范。二者各成体系,很难融合成一个整体,去有效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新制度在体系结构和内容安排上博采众家之长,对企业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全过程都作出了规定,并且针对会计核算的总体要求作出了一些具体规定,有利于更好的规范和指导企业的会计核算。 

 

三、在内容上的改动和变化 

 

 (一)会计核算原则的变化 

 

 1.增加了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IASC(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指出财务报表的质量特征包括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而可靠性包括真实、中立、完整、实质重于形式。我国的第一个具体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首次提出,“关联方关系应视其关系的实质,而不仅仅是法律形式”。1998年以后陆续的具体准则,也多次提到运用这一原则判断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在此基础上进行会计核算。此次,财政部在制定新制度时,将实质重于形式明确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体现了对经济实质的尊重,能够保证会计核算信息与客观经济事实相符。 

 

 2.在谨慎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的要求。谨慎原则是指在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做出判断,保持必要的谨慎,不能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实施谨慎性原则,有利于规避风险,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有利于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但是企业不能以谨慎原则为由任意计提各种秘密准备。新制度明确规定,企业不得计提秘密准备,如果计提秘密准备,作为重大会计差错,按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二)按资产定义确认和计量各项资产 

 

新制度在对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基本会计要素的定义上,采用经济效益流入/流出法,相对于基本准则是一个比较明显的进步,也与《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定义保持了一致。重新定义后的资产为“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新制度从以下几方面作了规定,使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资产价值,真正符合资产的定义。 

 

 1.要求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新制度根据会计稳健原则的要求,对会计要素进行了重新定义,对那些不符合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的内容进行了全面的修改,规定企业对不实资产必须提取减值准备,包括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等。从会计制度规范的角度,努力解决企业虚盈实亏、短期行为和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促使企业甩掉包袱轻装上阵。 

 

 2.待处理财产损益在期末前必须处理完毕。新制度规定,对于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不论是否经过有关部门批准,均应冲减净资产并在期末计入当期损益,不得列示于资产方,避免企业以待处理财产损益的处置方案未获有关部门批准为由,长期挂账。 

 

 3.固定资产按使用情况计提折旧。新制度规定,企业的折旧政策、固定资产净残值率、固定资产报废标准等由企业根据其经营的具体情况确定。这一规定克服了以往由国家统一规定的缺陷,使企业固定资产的折旧政策能够反映其实际的价值磨损。 

 

 (三)明确新业务和疑难问题的处理方法 

 

新制度对实务工作中新出现以及以往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尚未规范的一些疑难经济业务,都作出了明确规定,最典型的如土地使用权的会计处理。土地使用权的会计处理长期缺乏规范,处理方式迥异,对此,新制度第四十七条明确规定了三种不同情况的会计处理方式。随着财务会计与所得税会计逐渐分离,所得税会计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日益显现。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新制度第一百零七条对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包括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四)与具体准则内容的协调 

 

新制度吸纳了或有事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收入等实践证明比较成熟的具体准则的内容。对实务过程中有关无形资产、租赁、借款费用资本化等疑难问题的规定也借鉴了新的三项准则。新修订的五项准则都有较大的变动,如债务重组取消了公允价值的概念,非货币性交易不再进行同类和非同类的划分,长期投资引入了“初始投资成本”等等。在这些改动上,新制度与新准则保持了一致。 

 

 (五)重新规范了会计报表体系 

 

在原有报表的基础上增加了“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重整了“分部报表”,对原有报表的内容和格式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尤其是适当简化了“现金流量表”。 

 

《企业会计制度》的颁布和实施是我国会计核算制度走向成熟的标志。它的实行,对于规范企业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增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此次会计改革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充分协调,为我国加入WTO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新会计制度篇3

[关键词] 经济危机;新医院制度;研究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09. 010

[中图分类号] F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09- 0015- 01

新医院会计制度是参照各国不同等级医院的特点结合我国医院的实际状况制定的。本文对新医院会计制度进行简要分析。

1 新医院会计制度特点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医院原有的会计制度已经无法满足现实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对原来的会计制度进行改革,才能更好地满足现代医院发展的需要。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应该以相关的会计准则为基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规律为依据。新医院会计制度是在旧医院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内容,并修改了原来不适合现代医院发展的内容,较原来的医院制度更能反映医院真实的经济活动,在医院经济管理、分析、预测中更有实用性。新会计制度在制定的时候,对会计概念和理论进行了统一,这样能更好地与国际接轨,为中外会计交流奠定了基础。此外,新医院会计制度的制定是在分析国内外不同类型、级别的医院特点制定的,在使用的过程中,其适用范围更广,实用性更强。

2 新医院会计制度优势和劣势

2.1 新医院会计制度优势

新医院会计制度是根据事业单位的相应会计准则制定的,在医院会计制度中引入了资产、负债及净产值等相关概念,能够对医院的资产进行全面的反映。资产、负债、净产值的引入,对医院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流动资产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并将专项资金和专项应付取消,有效地避免了人为地将部分财产划入专项资金。新医院会计制度将原来的负债状况分为两类:一类是长期负债,一类是短期负债。负债的明确划分,使医院经济分析能更好地满足现代医院的发展要求,也能减少决策失误。医院的净产值主要包括事业资金、固定资金、专项基金和结余资金,对医院的净产值进行明确的划分,不仅能使医院的专项资金得到有效利用,还能对其进行调度。要想使医院有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加强医院的内部控制。对医院的医疗收入和医疗服务成本进行管理,并将其核算部分分开,使当前的收益和效益得到有效的利用,为政府的宏观调控提供相应的信息。新医院会计制度对成本核算的范围进行了规定,不仅保证了结余的可靠性,也使医院的资金运用变得更加灵活。

2.2 新医院会计制度劣势与改进策略

虽然新医院会计制度的制定为医院带来了很多好处,但是社会毕竟是发展变化的,新医院会计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仍会有新的问题出现。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会计工作的生存与发展以及企业决策正确与否。新医院会计制度与原会计制度在转换的过程中,必然会存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账目不符、会计失真问题时有出现,甚至会出现负债、资产和净资产的数目与实际严重不符;虽然新医院会计制度已经明确指出,对医疗成本和药品成本进行分别核算,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新医院会计制度对支出的核算科目并不是很完整,只是按照人员的比例和药品的成本进行分摊,不符合新会计制度中的医疗成本和药品成本分开原则,无法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更不能为医院作出正确的决策提供相应的依据。

要想解决会计失真问题,就应该对会计核算制度进行明确的规定,并对一些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进行处理,以保证账实相符,使会计失真现象得以避免。只有解决会计失真问题,才能有效地提高会计工作质量,才能更好地为医院作出正确的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要想保证药品成本和医疗成本核算的真实可靠性,就应该相应地设置能够真实反映医疗支出和药品支出的过滤性科目,并将其支出如实地反映在药品支出中,而不能将这项费用算在各种费用减值支出的项目中,还要将相关的管理费用直接纳入管理时期的损益中;新医院会计制度虽然明确地规定固定产值单独计提累计折旧是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医院相关设备的更新和相关成本的核算,但是新医院会计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并没有对固定资产、计提累计折旧进行合理的处理,这就使得相关信息不能有效地反映资产净值,反而会导致医院资产和相关净资产的虚增;要想更好地解决资产值虚增问题,就应该在固定资产下增加相应的累计值和固定资产净值。同时应该对净资产科目进行调整,并对医院负债表进行相应的调整,减少净资产值虚增现象,以保证为医院作出正确的决策提供相应的依据。

3 结束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医院会计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医院原有的会计制度,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医院建设发展的需要,需要对原有的医院会计制度进行调整,并不断完善核算制度,促进医院经济发展的。

主要参考文献

[1]蒋玉波.建设医院文化系统工程 打造一流医院品牌[J].中华全科医学,2009(4).

[2]张迅,林玲,李永莲.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促进医院持续发展[J].现代预防医学,2008(4).

[3]陆建明,康小明.试论医院文化建设的理念和实践[J].中国医院管理,2007(3).

新会计制度篇4

(一)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适用范围得以调整

旧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满足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需求,新的制度则满足公立医疗医院的财务会计工作需求,不包含卫生院等其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对新的制度进行制定过程中,考虑到基层机构组织在资金管理或者业务活动方面与其他一般医院存在不同,所以,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排除在适用范围之外。非公立医院在相关政策或者制度的引导下,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将会获得持续性的发展,公立医院与非营利性医院在运营方式、运用目标以及监管要求方面存在相似性,为了能够实施较为统一的监管或者评价,新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由社会资本支持创办的各个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所实施的财务会计工作可以参照相关标准和方法来实施。

(二)新的制度提升了全责发生制的实际应用程度

新的医院财务会计工作制度从根本上明确了负债、资产、收入、净资产以及费用等医院会计要素。医院与常规类型的事业单位不同,需要通过核算成本来提升资金的实际使用效率。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虽然很多医院会计制度要求实施权责发生制,受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框架的影响,医院所执行的权责发生制度还达不到具体的要求,没有完全使用待摊费用,权益性支出或者资本化支出不能够进行准确的划分,这必然会从根本上导致会计信息无法满足成本核算所提出的精细化管理要求。所以,在成本核算工作中,采取权责发生制能够产生较为显著的效果。之前的制度并没有要求固定资产进行提折旧计算,从而导致账面反映的一直都是初始成本,导致医院资产负债表存在较大的水分,资产负债率受到严重的影响。

(三)新的会计系统体现财务和预算信息

公立医院的较为显著特征之一就是公益性,政府有关部门在财政补助的政策下来提升其公益性,这必然会涉及到财务预算管理相关问题,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在之前,把会计制度分为两个不同的系统,分别对预算信息或者财务信息进行反映。在医院财务工作人员实际工作量的因素影响下,新的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在同一个会计系统中对两种不同信息反映,其中一个做法就是结合部门预算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增加了“财政项目补助支出、财政补助收入、财政补助结转(余)”等科目,从而编制并完善有关补助收支的实际情况表。财政基本补助支出一般是用在管理费用或者医疗业务成本之上,要求这两个项目能够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所实明细要求来进行,对于财政补助资金形成的实际财产物资的摊销状况与财政预算的实际资金支出存在的兼容性问题,从根本满足预算管理工作提出的实际需求。

(四)对会计财务报表体系进行改进和完善

新的制度报表体系包括资产收入费用表格、资产负债表、医疗收入费用表、财政补助收支表、现金流动表等,整个报表体系较为完整,与企业会计报表存在较大相似性,尤其是现金流量表对于整个医院的管理有着较为实在的意义。在医保的不断推动作用下,医疗后费用支付的幅度以及范围开始增大,从而保证医院对现金流提升关注度。[5]在医保政策的影响下,病人在看病时,只需要支付部分费用,剩余的则是由医保中心进行支付,但是,医院的相关费用和成本已经发生,折旧出现了一定的时间差。现金流量表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医院对现金的管理和规划水平,从根本上提升资金的实际利用效率。新的制度还新增了医院财务状况具体说明书,从而满足医院财务成本管理以及预算管理提出的具体需求,有利于政府有关部门对医院管理信息进行了解。

二、结束语

新的医院会计制度的提出和完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管理工作水平,提升会计信息的质量,并对其业务活动进行规范,从而对医疗机构的实际运行机制进行完善,为非营利性医院所作出的综合改革提供平台。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财务会计工作人员要具备更加专业的知识以及学时水平,只有不断提升自我职能技能,才能保证财务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创造更大的经济以及社会效益。

新会计制度篇5

(一)负债类新旧会计科目转换会计分录1.借入款项余额分析:(1)金融机构借入:期限1年内含1年的借记“短期借款”科目,贷记“借入款项”科目;期限1年以上的借记“长期借款”科目,贷记“借入款项”科目。(2)从非金融机构借入:期限1年内含1年的借记“其他应付款”科目,贷记“借入款项”科目;期限1年以上的借记“长期应付款”科目,贷记“借入款项”科目。2.应交税费:借记“应交税费”科目,贷记“应缴税费”科目。3.应缴国库款。新账启用即2014年1月1日开始使用。4.应缴财政专户款:借记“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贷记“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5.应付工资(离退休费)、应付地方(部门)津贴补贴、应付其他个人收入:(1)三科目余额,借记“应付工资(离退休费)、应付地方(部门)津贴补贴、应付其他个人收入”科目(原制度三科目代码未统一规定),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2)其中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余额:借记“应付工资”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6.应付及暂存款余额分析:(1)属新制度规定应付账款的,借记“应付及暂存款”科目,贷记“应付账款”科目。(2)属新制度规定预收账款的,借记“应付及暂存款”科目,贷记“预收账款”科目。(3)属于新制度规定长期应付款的,借记“应付及暂存款”科目,贷记“长期应付款”科目。(4)应付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余额:借记“应付及暂存款”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5)剩余部分:借记“应付及暂存款”科目,贷记“其他应付款”科目。7.应付票据:借记“应付票据”科目,贷记“应付票据”科目。8.代管款项:借记“代管款项”科目,贷记“代管款项”科目。

(二)净资产类新旧会计科目转换会计分录1.事业基金———一般基金。事业基金———一般基金明细科目余额(扣除已转入新账非流动资产基金———无形资产后)的余额分析:(1)属新制度财政补助基本支出结转的余额,借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贷记“财政补助结转———基本支出结转”科目;(2)属新制度财政补助项目支出结余的,借记“事业基金———一般事业基金”科目,贷记“财政补助结余”科目;(3)剩余额:借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贷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2.事业基金———投资基金:(1)短期投资对应的基金余额:借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贷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2)长期投资对应的基金余额:借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长期投资”科目。3.固定基金。原账固定基金余额扣除转为存货的固定资产对应的固定基金数和冲销的固定基金数额后的余额:借记“固定基金”科目,贷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基金”科目。4.专用基金明细账分析:(1)原账修购基金余额,借记“专用基金”科目,贷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2)原账职工福利基金,借记“专用基金”科目,贷记“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科目;(3)学生奖贷、勤工助学基金,借记“专用基金———学生奖贷基金、勤工助学基金”科目,贷记“专用基金———学生奖助基金”科目;(4)其他专用基金,借记“专用基金———其他专用基金”科目,贷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5.事业结余。原账无余额,直接启用新科目。6.经营结余。原账中有借方余额:借记“经营结余”科目,贷记“经营结余”科目。7.结余分配:原账无余额。

(三)收入类新旧会计科目转换会计分录1.教育经费拨款、科研经费拨款、其他经费拨款。对教育、科研、其他三类拨款进行余额分析:(1)属同级财政补助项目支出结转的余额,借记“教育经费拨款或科研经费拨款、其他经费拨款”科目,贷记“财政补助结转”科目;(2)属同级财政补助项目支出结余的余额,借记“教育经费拨款(或科研经费、其他经费)”科目,贷记“财政补助结余”科目;(3)属非同级财政补助结转的余额,借记“教育经费拨款(或科研经费、其他经费)”科目,贷记“非财政补助结转”科目;(4)剩余额:借记“教育经费拨款(或科研经费、其他经费拨款)”科目,贷记“事业基金”科目。2.教育事业收入、科研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对教育、科研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进行余额分析。(1)属非财政补助结转的余额借记“教育事业收入(或科研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科目,贷记“非财政补助结转”科目;(2)剩余额借记“教育事业收入(或科研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科目,贷记“事业基金”科目。3.附属单位缴款。对附属单位补助余额,停止使用此科目。4.拨出经费。结转自筹基建无余额,停止使用此科目。5.其余收入类科目无余额按新制度科目及编码直接启用。

(四)支出类会计科目按新制度科目及编码直接启用

二、会计核算流程的重构

《新制度》的六大变化,带来了财务部门组织机构和内部分工的变化,财务在不增加人员的情况下进行内部资源的整合。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公务卡结算,使财务会计核算体系复杂化,单独的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嵌入”在原会计核算基础之上,使高校资金在“企业网银”和“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两条渠道上并行运转,构成现行高校会计核算运行机制。新旧会计核算流程变化如上页图1、图2所示。

三、会计报表体系的重构

新制度取消了支出明细表,增加了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资产负债表内构成要素取消了收入、支出类项目,只保留资产类、负债类、净资产类三类;收入支出表内结构和要素都有变化,增加了财政收入、财政支出、非财政支出、本期结转结余(财政补助结转结余、事业结转结余、经营结转结余)报表要素。新账资产负债表期初余额按2013年12月31日会计科目余额表经上述会计分录调整后的科目余额填列(含基建账并入)。

新会计制度篇6

关键词:医院;新会计制度;会计核算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在医疗改革的推动作用下,医院的经营模式与管理理念不断的进行更新。现阶段,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是医疗改革取得的重大成果的表现之一。同时,我们也发现,由于医院经营转型的时间不长,受原有的财务体制影响仍然较大,加之缺乏必要的财务管理经验,医院财务会计工作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不仅影响了医院会计核算和财务信息的质量,而且不利于医院的健康持续的发展下去。自2012年1月起正式全面推行新财务会计制度起,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体系面临着重新调整的局面,新财务会计制度的实施,必定会促进医院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新医院会计制度的改进及对医院现有财务管理体系的挑战

(一)新《医院会计制度》的改进。新《医院会计制度》是在原有的旧会计制度基础之上,结合当今医疗机构财务发展的现状,以规范会计核算、强化财务控制、保障医院财务会计信息有效性、财务会计管理的健全性为重点内容进行修改的会计制度。新《医院会计制度》的改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二)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会计科目体系。在医院财务会计科目的设置方面,新《医院会计制度》中明确提出了以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费用五要素为基本会计要素,特别强调将以费用代替支出要素。新《医院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充分考虑了医院在收入、费用方面的经营实质,以及医院需要建立成本补偿机制的现实问题。另外,在制度方面取消了对固定基金、修购基金等科目的相关要求,并建立了累计折旧、预计负债等新的会计科目来强化医院的会计核算。

(三)强化了收支管理和成本核算。取消了医院药品的加成核算内容,自新的会计制度实施起,医院的医疗业务成本中的药品部分只需要核算药品实际成本即可,不需要再次核算药品加成成本的业务内容。从而更真实的反映药品的成本,使医院改变过去以药品为经营手段维持医院生存发展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医院收入的管理。另外,会计成本核算的改进,形成了由医疗材料生产加工成本、固定资产建造成本等几部分构成的成本核算体系。促使医院成本项目更加明晰化,提高成本分析控制的管理水平。

二、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的措施建议

(一)强化更新医院内部财务会计的理念。医院要严格按照新《医院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积极主动的配合新财会制度的有效实施,从准备、执行、后续、完善几个方面做好统筹管理的工作,尽快实现医院财务会计管理的全面调整、同步更新的目标。新《医院会计制度》的实施,为医院进行全面转变财务管理思想提供了一次契机。医院应适时把握机会,改变医院内部的财务管理思路氛围。强化医院管理层对内部财务会计制度建设的相关理念,进一步加大财务会计系统的建设力度。加大宣传财务会计管理工作对医院经营管理的重要性的力度,促使医院全体人员积极主动的参与医院财务管理的活动。

(二)做好实施新制度的相关准备。当下医院的重要任务是,探究如何实现新旧财务会计制度体系的完美衔接问题。在这方面,医院要做好充分的财务准备,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实施新《会计制度》。一方面,对现有财务会计核算与管理体系进行全方位的整理工作,有针对性的对会计科目、账表进行仔细的检查,确定是否还存在着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的财务问题。也要注意检查是否存在重大财务事项的相关情况,对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方法等一些原则性的选择事项,要重新评价其科学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对财务会计信息技术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做到能够及时填补各种漏洞。在进行全面整理的基础上,对相关财务会计项目进行必要的调整,特别要关注会计数据。医院要根据新会计制度的要求和会计科目的变动进行相应的结转调整,并考虑整理结果对会计数据的影响,保障新制度实施前后期之间的衔接没有重大失误。

(三)规范的医院新会计制度下的财务会计环境。医院财务管理制度的更新是一项基本任务,引入新医院会计制度后,医院要根据新制度的内容对现有的财务会计制度不断进行完善的管理。突出对新制度的整体财务思路进行强调和明示管理理念,对新制度不同于原制度的条款和项目进行突出说明,详细解释变更的理由及其合理性、先进性对医院财务会计组织架构、人员配置、系统的变更着重予以说明,特别强调各部门及人员职责权限的重新划分和重要事项的授权审批报告制度,对工作效果评价考核及责任追究机制要及时调整,确实根据新会计制度的变化公正的反映部门绩效,做到赏罚分明。充分考虑医院实际,将新会计制度与医院管理有效协调起来。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改革,新《医院会计制度》是原《医院会计制度》适应时代潮流的产物和创新,因此全面实行新《医院会计制度》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行性。这一制度的实施,是对我国医疗服务体系进行的大胆创新和重大举措。对于改善我国的医疗服务现状以及服务民生事业相当重要。良好的制度只有在进行有效的实施后,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医院应按照相关制度的要求开展会计核算与管控工作。医院在新会计制度实施的当下,要充分利用这一条件规范和约束财务会计核算和管理行为,建立良好的财务管控运作秩序。

参考文献:

[1]曹江舟.新医院财务与会计制度对会计核算的影响及对策[J].管理观察,2011(24):175-176.

[2]段静雯,王戈红.对新《医院会计制度》实施中若干会计核算的思考[J].卫生经济研究,2012(2):54-55.

[3]卢丽娟.新《医院会计制度》其他材料科目的界定及核算方法[J].卫生经济研究,2012(10):62-63.

[4]孙增产.医院新会计制度对医院会计核算的影响探析[J].中国外资,2012(14):58.

[5]王红梅,李诗,李长庭.新会计制度的变化及其对医院会计核算的影响评析[J].企业导报,2012(6):108.

[6]徐磊.如何做好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的会计核算[J].新会计,2012(9):31-32.

新会计制度篇7

一、新旧会计制度下,企业会计核算差异

(一)历史成本方面的差异

在原有会计制度中,认为企业中的所有财物都需要按照购买时的实际市场价格进行成本计算,如果市场价格发生改变,除特殊财物之外,都应按照原有价格进行计算。但这一点在新制度中发生了调整,认为在市场价格发生影响改变时,企业应根据新制度要求,将减值准备提取出来,除特殊规定之外,不得私自对账面数值进行改变。从这一差异中可以发现,新制度更加注重对成本变化的调整,认为财务老化、技术改进以及市场供求变化等因素都可能会致使财产出现减值的情况,是对历史成本原则的一种改进,企业需要通过市价孰抵法以及其他手段,提前做好减值准备工作,以便合理对内部资产价值进行估算,这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是十分有利的。

(二)形式与实质方面的差异

在开展会计核算工作时,企业会存在遇到法律形式与经济实质不符的可能性,像融资租入资产在没有到达租期时,就法律层面而言,承租人并没有获得资产的所有权;但就经济层面而言,该项资产所产生的经济风险以及经济收益以由承租人所负责,即应该拥有资产的所有权,同时会负责对资产的大修理以及计提折旧进行计算。这就表明新会计制度中,遵循着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这不仅是对会计核算信息和客观经济事实相一致的一种保证,同时也是对经济实质予以足够尊重的一种表现,而在原有会计制度并没有对实质重于形式这一原则进行明确规定。

按照新制度的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要根据事项或交易经济实质来完成相关操作,要改变以往只是以法律形式将其作为核算依据的工作方式,要对经济实质予以足够重视,并要按照国际会计惯例,科学对会计准则以及制度进行制定,这也说明了新制度中对于会计核算制度的重视程度。

(三)原则表述方面的差异

会计制度要求,企业的会计信息应与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保持一致,要与各方对于企业经营成果需求相一致,要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供相应的财务数据支持。在新制度之中,企业需要为有关人员提供企业内部会计信息内容,且这些信息能够对企业的现金流量、财务状况以及经济情况进行呈现。这种表述方式与之前表述相比,更加全面规范,则在新制度之中,运用了“会计信息使用者”来对“有关人员”进行了替代,这就切实拓展了该项词汇的含义,也反映出了每一位信息会计使用者都是平等的。

市场经济环境中,“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定义较为广泛,像社会公众、投资者以及债权人等都包含在其中,且按照制度原则这些使用者之间都保持着平等关系。这也充分说明,在新时代之中,会计信息既要符合国家需求,也要满足各方需要,说明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企业做出相应的决定,会计信息是具有决策有用性特点的。

(四)成本核算方面的差异

在新制度落实之后,企业成本核算体系得到了切实优化,整体核算效率更加理想。以往的成本核算系统还存在着一定的漏洞,具有成本核算目标与核算手段标准不一致等方面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进行完善。同时企业在对成本内容进行确定方面也存在着划分方面的问题,像医疗企业会将医疗成本分为医疗支出与药品支出两种,这样在计算过程中就可能会出现核算口径以及成本信息无法统一的情况,会对成本核算结果造成影响。而这些问题已经在新会计制度中得到了切实优化,要求企业在对成本进行核算过程中,应按照业务资金消耗情况对成本核算目标实施归集与分配,并将所得结果汇总编制成成本报告,有关部门可以按照报告内容,对企业经营合法性进行明确,以达到对企业经营行为进行有效规范的目的。

二、新旧会计制度中,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优化策略

(一)完善新旧会计制度衔接

在新旧会计制度环境中,各企业要对新旧会计制度衔接情况进行优化,以确保各项新制度的顺利落实。企业首先应对新旧制度差异进行深度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带动新会计制度的落实;其次要对新旧制度衔接工作进行完善,要从工作细节入手,保证各项工作的高质量衔接,提高新制度开展质量;再次企业应对内部财务人员进行培训,要使其能够对新旧制度进行更加充分的理解,提高财务人员对于新制度的掌握程度;最后要对企业内部资产管理工作进行管理,要定期对企业内部财产实施盘点与核查,要对资产登记实施动态化管理,以保障会计核算结果的准确性。

(二)??施信息化管理模式

在实施新制度过程中,各企业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来对企业会计核算管理模式进行完善,以达到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切实提升的目的。企业要认识到会计核算工作的实际职能与作用,并根据了解结果对现有的信息化管理工作进行审视,从而找到该项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对各项问题进行合理处理,进而建立起健全的财务管理信息化模式。同时要通过招聘或者培训的方式,打造出高水平的财务信息化管理人才,使财务团队不仅拥有扎实的财务专业技能,同时还能灵活对相应的财务信息化技术进行使用,以便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顺利落实,确保会计核算工作效率的不断提升。

(三)完善会计核算管理模式

企业要对原有的会计核算思想进行调整,应根据会计制度的变化情况,建立起新型的会计核算管理模式,并要对会计核算管理手段进行不断创新,以确保核算管理模式能够与时代要求变化相符。为了达到这一点,一方面要由领导带头,强化企业内部对于会计核算工作重要性的认知程度,为核算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另一方面要结合新旧制度之间的差异,制定出新型的企业管理模式与手段,并要对管理标准进行合理调整,要明确新制度实施工作的复杂性以及系统性,应保持足够的耐心与严谨态度,加大对制度转变质量的重视力度,不可操之过急。

三、结语

新会计制度篇8

关键词:成本价值;新旧会计制度;会计核算;财务人员

现代企业极为注重内部管理情况,尤其对于会计核算工作更是予以了高度重视,期望能够通过会计核算工作,来实现对企业经营情况的有效监管。而在新会计制度推出之后,会计核算工作方式以及具体内容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在这种背景下,企业不得不对新旧会计制度中会计核算的差异进行深度探究与分析,以便掌握最新的核算模式,保证企业会计核算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新旧会计制度下,企业会计核算差异

(一)历史成本方面的差异

在原有会计制度中,认为企业中的所有财物都需要按照购买时的实际市场价格进行成本计算,如果市场价格发生改变,除特殊财物之外,都应按照原有价格进行计算。但这一点在新制度中发生了调整,认为在市场价格发生影响改变时,企业应根据新制度要求,将减值准备提取出来,除特殊规定之外,不得私自对账面数值进行改变。从这一差异中可以发现,新制度更加注重对成本变化的调整,认为财务老化、技术改进以及市场供求变化等因素都可能会致使财产出现减值的情况,是对历史成本原则的一种改进,企业需要通过市价孰抵法以及其他手段,提前做好减值准备工作,以便合理对内部资产价值进行估算,这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是十分有利的。

(二)形式与实质方面的差异

在开展会计核算工作时,企业会存在遇到法律形式与经济实质不符的可能性,像融资租入资产在没有到达租期时,就法律层面而言,承租人并没有获得资产的所有权;但就经济层面而言,该项资产所产生的经济风险以及经济收益以由承租人所负责,即应该拥有资产的所有权,同时会负责对资产的大修理以及计提折旧进行计算。这就表明新会计制度中,遵循着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这不仅是对会计核算信息和客观经济事实相一致的一种保证,同时也是对经济实质予以足够尊重的一种表现,而在原有会计制度并没有对实质重于形式这一原则进行明确规定。按照新制度的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要根据事项或交易经济实质来完成相关操作,要改变以往只是以法律形式将其作为核算依据的工作方式,要对经济实质予以足够重视,并要按照国际会计惯例,科学对会计准则以及制度进行制定,这也说明了新制度中对于会计核算制度的重视程度。

(三)原则表述方面的差异

会计制度要求,企业的会计信息应与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保持一致,要与各方对于企业经营成果需求相一致,要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供相应的财务数据支持。在新制度之中,企业需要为有关人员提供企业内部会计信息内容,且这些信息能够对企业的现金流量、财务状况以及经济情况进行呈现。这种表述方式与之前表述相比,更加全面规范,则在新制度之中,运用了“会计信息使用者”来对“有关人员”进行了替代,这就切实拓展了该项词汇的含义,也反映出了每一位信息会计使用者都是平等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定义较为广泛,像社会公众、投资者以及债权人等都包含在其中,且按照制度原则这些使用者之间都保持着平等关系。这也充分说明,在新时代之中,会计信息既要符合国家需求,也要满足各方需要,说明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企业做出相应的决定,会计信息是具有决策有用性特点的。

(四)成本核算方面的差异

在新制度落实之后,企业成本核算体系得到了切实优化,整体核算效率更加理想。以往的成本核算系统还存在着一定的漏洞,具有成本核算目标与核算手段标准不一致等方面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进行完善。同时企业在对成本内容进行确定方面也存在着划分方面的问题,像医疗企业会将医疗成本分为医疗支出与药品支出两种,这样在计算过程中就可能会出现核算口径以及成本信息无法统一的情况,会对成本核算结果造成影响。而这些问题已经在新会计制度中得到了切实优化,要求企业在对成本进行核算过程中,应按照业务资金消耗情况对成本核算目标实施归集与分配,并将所得结果汇总编制成成本报告,有关部门可以按照报告内容,对企业经营合法性进行明确,以达到对企业经营行为进行有效规范的目的。

二、新旧会计制度中,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优化策略

(一)完善新旧会计制度衔接

在新旧会计制度环境中,各企业要对新旧会计制度衔接情况进行优化,以确保各项新制度的顺利落实。企业首先应对新旧制度差异进行深度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带动新会计制度的落实;其次要对新旧制度衔接工作进行完善,要从工作细节入手,保证各项工作的高质量衔接,提高新制度开展质量;再次企业应对内部财务人员进行培训,要使其能够对新旧制度进行更加充分的理解,提高财务人员对于新制度的掌握程度;最后要对企业内部资产管理工作进行管理,要定期对企业内部财产实施盘点与核查,要对资产登记实施动态化管理,以保障会计核算结果的准确性。

(二)实施信息化管理模式

在实施新制度过程中,各企业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来对企业会计核算管理模式进行完善,以达到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切实提升的目的。企业要认识到会计核算工作的实际职能与作用,并根据了解结果对现有的信息化管理工作进行审视,从而找到该项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对各项问题进行合理处理,进而建立起健全的财务管理信息化模式。同时要通过招聘或者培训的方式,打造出高水平的财务信息化管理人才,使财务团队不仅拥有扎实的财务专业技能,同时还能灵活对相应的财务信息化技术进行使用,以便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顺利落实,确保会计核算工作效率的不断提升。

(三)完善会计核算管理模式

企业要对原有的会计核算思想进行调整,应根据会计制度的变化情况,建立起新型的会计核算管理模式,并要对会计核算管理手段进行不断创新,以确保核算管理模式能够与时代要求变化相符。为了达到这一点,一方面要由领导带头,强化企业内部对于会计核算工作重要性的认知程度,为核算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另一方面要结合新旧制度之间的差异,制定出新型的企业管理模式与手段,并要对管理标准进行合理调整,要明确新制度实施工作的复杂性以及系统性,应保持足够的耐心与严谨态度,加大对制度转变质量的重视力度,不可操之过急。

三、结语

通过本文对新旧会计制度相关内容的论述,使我们对新旧制度中的会计核算差异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各企业在新旧制度环境中,应对会计核算工作发生的改变进行明确,并要通过对核算差异性的分析,结合企业实际工作需求,通过完善会计制度衔接、实施信息化管理以及完善会计核算管理等手段,制定出新制度各项内容在核算工作中的正确落实方案,从而合理对新旧制度会计核算差异进行利用,保证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高质量开展。

参考文献:

[1]刘素梅.新旧会计制度下医院会计核算的差异对比[J].时代金融,2016(05).

[2]刘欣杰.新旧会计制度下医院会计核算的差异分析[J].现代国企研究,2016(06).

[3]谭旭.浅析新旧会计制度下医院会计核算的差异[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24).

[4]陶婉菊.新旧会计制度下医院会计核算的差异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32).

上一篇:行政刑法论文范文 下一篇:新基础教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