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培训感悟范文

时间:2024-02-20 11:25:11

工匠精神培训感悟

工匠精神培训感悟篇1

关键词:技工学校;计算机专业;网页设计;工匠精神

一、引言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工匠大国”,木匠鼻祖鲁班、“蔡侯纸”发明者蔡伦、活字印刷术发明者毕昇、棉纺织专家黄道婆等,一直向世界诠释着中国的工匠精神。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工匠精神:“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不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有着更深远的意思。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内涵集中在执着专注、精益求精、创新进取这三点上。这三者相互联系,层层递进。执着专注,一生只做一件事,这是工匠精神的基础,是做好事情的基本要求,没有执着关注很难把工作做好、做优秀。精益求精,要求把事情做得更好,更出色,是一种不断追求的精神状态。创新进取,是技术的飞跃与蜕变,是使自己的技术与工作进入新的领域,创造出新价值的新要求。技工院校生源的质量参差不齐,学生很难沉住性子来学习与钻研。工匠精神在技校学生中显得相当缺乏,又特别重要。学校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不断进行养成教育,让学生感悟到执着专注对取得工作业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重心在于专注于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专注于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水准,其内在的思想基础是事业心、使命感、责任感。

二、教学实施

工匠精神的养成需要一定的过程。学校在计算机网页设计课程中加入工匠精神的教育,把工匠精神的五个支撑点分别分配到网页设计的五个教学流程中,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既学到计算机专业能力,又能把工匠精神融合到自身的行为习惯中。1.工匠之道。首先从古今中外的优秀工匠事迹中让学生感受工匠精神的价值,理解杰出工匠在人类说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初步激发学生对工匠群体及其精神世界的情感认同。认识工匠之道是一种意识体会的结果。正面实例如通过讲述历史与现代一些典型的工匠事迹、Apple产品等。反面实例如在二十个世纪,软件业者省略年份的前两位数字“19”而导致的千年虫事件等。学生从正反面体验到工匠精神的内涵与价值。具体到当前的课堂,教师使用比较教学法,以两个或多个不同成品为例进行展示。由学生体验各个网页给人产生的不同感受。列出各个网页的优缺点,教师适当引导到工匠精神在网页的用户体验及设计效果中起到的作用。2.执着专注。执着专注是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为了让学生领会这个内涵,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由学生利用网页设计软件分组设计一个特定要求的网页。教师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网页制作项目这个任务展开学习。学生执行任务过程中可以查看教师事先制作的相关知识点的微课视频,对知识体系进行整理,以小组为单位分工进行网页制作。教师要侧重于引导学生理解工匠精神在这次教学活动中的体现与作用。通过教学,学生了解工匠精神之“执着专注”的三个构成要素:锲而不舍、专心致志、淡泊宁静的具体表现和基本要求;理解这些要素对工匠的职业活动、职业生涯和职业成就所起的重要作用;最终从情感上去体验什么是执着专注。3.精益求精。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的具体体现。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这一点,把上一阶段完成的网页随意分配给其他小组进行测试,各小组在测试中找出问题并形成文档,选出代表对测试报告及修改后的界面讲解演示,由原来的小组重新修改完善。通过这一部分的教学,学生了解工匠精神之“精益求精”的具体内容和基本要求,领会和认同“精益求精”作为工匠精神重要内容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其“要做就要做最好”的职业情感。学生虽然没有对职业活动的感性认识,但通过网页的测试与修改过程的应用体验,能够切身体会到工匠精神之严谨求实、一丝不苟、追求极致的本质内涵,产生积极的情感倾向。4.创新进取。创新进取是工匠精神的深度发展,是个人职业发展所需的精神品质。教师可以在教学上设计一个开放式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前一阶段制作的网页基础再进行美观及功能的拓展设计。学生先进行组内讨论,做出一个拓展的设计方案,记录下来交给教师。之后小组成员按这个方案进行二次开发设计。通过这一部分的教学,学生感悟工匠精神之“创新进取”在艺无止境、推陈出新、勇攀高峰方面的具体表现,树立在工作实践中创新的思想认识。5.匠心筑梦。匠心筑梦是对工匠精神内化的过程。教师采用讨论法由学生讲述网页设计中用到的技术、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整个设计过程中个人的感受等。学生通过讨论,从一个网页的制作过程,从点到面地展开到职业生涯的层面上来思考工匠成就过程,体会到工匠精神的养成之道,激发学生认同技工院校学习生活,认同工匠价值及其前景,立志为成为一名优秀工匠而踏实学习。

三、结论

技工学校是成就技能技术的摇篮,是走向大国工匠的起点。因此在技工学校进行工匠精神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技校计算机专业的学习更注重细节与分析,需要不断地钻研与实践,在实践中提升,同样需要工匠精神的不断鞭策。快餐文化盛行的微时代需要工匠精神的注入。拥有、推崇工匠精神的国家和民族,必然会多一些纯粹,少一些浮躁;多一些脚踏实地,少一些投机取巧;多一些专注持久,少一些急功近利。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把工匠精神发扬光大,更有义务传承下去,把技工教育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匠精神读本[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6

工匠精神培训感悟篇2

[关键词]供给侧;商品知识;工匠精神;学徒制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7165

2015年,主席首次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称“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总理随后也在“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2016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首提“建设质量强国”,我们可以理解供给侧经济改革的关键是“质量”问题。从根本上讲,供给侧改革要解决有效需求,核心是推出消费者想买、买得起的高质量商品,解决供给和需求的不匹配问题。“质量”成为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共同关注,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

对于消费者来讲,零售业就是供给侧;对于生产者来讲,零售业又代表需求侧。零售业在供给侧改革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承担着重任。消费者通过“零售业”有了与商品的直接接触,通过营销人员的销售引导有了对“质量”的认知。

在中国,打假、海淘等如火如荼,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营销人员为何而存在,“商品质量”之于营销人是什么?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先要来看看关于商品质量与消费者认知水平的研究。

1商品质量与消费者认知水平辩证关系

“商品质量”的高低好坏,消费者何以得知?

商品学对商品质量的定义“商品所具有的特征或特性满足需求或潜在规定的程度。”商品满足规定的特征和特性是商品的客观质量,商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它是一种认识,一种动态的认识。时代的不同,消费者的不同,对质量的判断都会存在差异。

客观质量与主观质量可能一致,可能不一致。一般情况,客观质量好是质量好的关键,如果消费者的认知水平够高,往往能得到消费者的主观认可,此时商品的客观质量与主观质量是一致的。客观质量不好的商品,如果消费者的认知水平比较低,信息不对称现象在商家和消费者之间出现,消费者可能无法识别出来,此时商品的客观质量与主观质量是不一致的。

消费者对某种商品质量认知水平提高的渠道有很多,如网络媒体、报纸、电视、口碑、广播、卖场广告等,这些渠道内的商品质量信息都是制造企业和零售企业营销人员的工作成果。可见消费者对某种商品质量的认知更多地依赖于营销人员的销售引导。

然而,在“利益”至上的营销模式下,企业对营销人员“商品质量”培训或多或少存在偏差,消费者通过营销人员的销售引导未必能获得“客观质量”的正确认识,最终导致消费者对营销行为存在抵制。

消费者对商品客观质量的认知水平的提高,不再完全取自营销宣传,而是在一个曲折的道路上实现的,是用血汗钱买来的提高。有研究显示,消费者的认知水平对其购物行为有直接的影响,消费者认知水平提高了,认识了“商品客观质量”何为好坏,才能为高价高品质商品买单,才有可能实现商品的有效供给。

2营销类人才的有效供给如何判断

高职教育营销类专业担负着市场零售业营销人员的供给,但是否是有效供给,又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

一段时间,高职教育“就业导向”存在功利性,完全依赖于企业所需,校企合作成主流,大大小小的企业都成了高职院校的合作单位,企业要什么样的人,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高职院校营销类专业注重学生口才、礼仪、营销策略、消费者行为分析、商品知识等方面知识的培养;通过校企合作,学生走入销售现场,领悟了一些销售技巧,领悟了一些针对消费者现有认知水平的销售技巧。表面上看,高职院校营销类专业培养了企业所需的营销人员。

那么企业所需是否为市场所需呢?学校与企业构成了学生的就业市场,而企业与消费者构成了商品流通市场,学校既要培养企业所需,更要培养消费者所需。

营销人员,紧抓消费者现有认知与需求,以促成商品交易为目的,为企业挣取了利润,为自己赚取了工资,但为消费者提供了什么?通过现有营销人员的营销,消费者有多少成为了“回头客”?如果以“营销人员的销售服务实现的交易次数”为考核标准,那么我们培养的营销人员是否对市场成为了有效供给?回答是否定的,高职院校培养的营销类专业学生没有对市场形成有效供给。原因很简单,因为缺少底线的坚守,缺少“工匠精神”,没有为企业维护好满意度高的忠诚顾客。

营销人才供需已经出现了结构性失衡,政府、企业、市场三方如不能各自发挥作用,进行机构性改革,作为直接向市场输入应用人才的高职院校也将迷失方向,无法实现营销类人才的有效供给。

3营销者“工匠精神”培养迫在眉睫

“马桶盖”引发了中国制造的“工匠精神”思考。作为一名消费者,却在思考营销人员“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追求极致的精神,其核心内涵在于不仅仅把工作当作赚钱、养家糊口的工具,而是树立起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著、对产品负责的态度,极度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

2016年3月,在“董姐饭局”中的盲评中,中国电饭锅完胜,给中国制造平添了几分底气,让我们看到的是中国有了不起工匠。但工匠的制品更需要通过品牌推广、品质宣传,让我们已有的国产优质产品能被消费者认可。

海淘数据证明,中国消费者有一定的消费能力,此时,谁能提供高品质的产品,谁就能赢得市场。谁能将商品质量、性能通过营销,让用户更好的体验,树立起正确的“质量观”就变得更加重要。

谁能担此重任?唯有营销工匠。营销工匠是对制造工匠的接力,通过营销工匠的传递,将“工匠精神”渗入全社会。可是,从最近网络媒体报道的人才需求看,市场营销虽是所有企业大量需求的岗位;但市场营销招聘门槛都相对不高,专业、学历等并不是最主要的,用人单位要求主要集中在求职者的综合素质、沟通能力方面。在此基础上的“工匠精神”培养,似乎存在很大的障碍。可见为了利益,企业是否需要,仍是个困扰。

综合以上,笔者认为,中国营销比中国制造更需要“工匠精神”。中国营销的“工匠精神”应体现在对中国制造正确、精准营销,应体现在让中国消费者正确的认识商品质量,应体现在只卖消费者真正需要的商品,不仅为短期赚钱效应。而这种“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政府、企业的参与,顺应市场,让高职教育能够找到人才市场的真正所需。

4营销类专业的商品知识短板与教学改进

高职学院营销类专业开设商品知识相关课程,从学校走出来的学生具备一定商品知识,具备成为“匠人”的能力。可为什么在市场上我们看不到专业的商品营销者。营销类专业商品知识的短板在哪里,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如何改进?

4.1商品知识短板

单纯从高职院校知识传授来看,学生的知识程度和知识结构不应该存在短板,但从个人知识管理的角度来考虑,商品知识短期无用,不能使资本得以增值,最终导致“商品知识合理应用”成为学生的知识短板。

为什么说短期无用?供给侧改革提出也才不到两年,“质量”的氛围还没有形成,信息不对称、消费者认知水平不高、企业的功利等多因素综合在一起,学生到企业的实训教学,学生到企业的顶岗实践,围绕中低端商品的低认知消费者的销售引导用不到商品知识。对于不会察言观色的学生,也不知道啥时用,用到什么程度,能即介绍了“商品质量”,又不引起消费者反感。

察言观色是学生对所学专业课程知识,融会贯通方能达到的本领,没有大量的实践,理论永远是理论,无法实现向实践的迁移。为了练就察言观色的本领,为了弥补“商品知识合理应用”的知识短板,高职院校必须做出教学改进。这样才能适应为了十年甚至更远时间人才市场的需求。

4.2学徒制实训教学的教学改进

近年来,现代学徒制越来越受到欧洲等地一些老牌制造业国家的重视。201.4年5月,我国教育部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了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倡导学徒制在中国的发展。

营销类专业具有明显的应用性,但在授课中却无法打破学科界限,以岗位能力为主线进行知识的混合授课。主要是学生现有的知识碎片不足以支撑学科的交叉学习与应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在“商品学”教学尝试设立了两周的实训,引入学徒制教学,可以作为一个教学改进的参考。

(1)以商品为中心进行学徒制实训教学。营销者面对一人一物,人是动态的,无法作为学徒制实训教学的中心。物是相对静止的,可以作为学徒制实训教学的中心。

(2)学徒制实训教学的师傅人选。学徒制需要师傅,师傅从何而来?市场经济的冲击,企业师傅还坚守多少底线,还留有多少“工匠精神”,还能否独立担任“师傅”这一角色?笔者从教师和消费者身份出发,不赞同企业师傅的独立教学,师傅必须一文一武,由优秀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承担。

(3)学徒制实训教学的场地。实训需要场地,场地到哪里去?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实训基地已经走进企业,走进卖场。笔者认为,学校仍是一方净土,校办超市不以盈利为最终目的,更适合营销类专业学生的实训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学徒制实训教学场地有卖场,有校办超市,在真实的营销环境中,感受“功利”“工匠”。校方优秀师傅必须坚守“工匠精神”,及时化解“功利”思想。

“商品学”是一门基础课,在学徒制实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做了长期大量的学习和企业实践准备。校内实训,能够应对学生随时提问,校外实训,全程走访跟踪,利用网络平台及时总结、讨论、分析、再总结。

“供给侧改革”改革市场的不健康,也预示着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模式面临调整。作为一名“商品学”教师,看到营销类专业学生的商品知识短板,这将不利于营销工匠的培养,所做尝试仍需探索改进。

参考文献:

[1]吴鸣“供给侧改革”是什么?最通俗易懂的解释[J].公民导刊,2016(1).

[2]紫叶供给侧改革关键在质量[J].上海质量,2015(1.2).

工匠精神培训感悟篇3

工匠精神就是要求如同一个工匠一样,琢磨自己的产品,精益求精,那么你们知道关于2020《最美铁路人》中学生有感心得内容要怎么写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2020《最美铁路人》中学生有感心得五篇,欢迎参阅。

《最美铁路人》中学生有感心得一日前,在__考察_商用车重卡新工厂时,再次强调“工匠精神”,他说,“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要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工艺创新。今年以来,他也在多个场合强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勇攀质量高峰。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石和重要保障,在促进改革、发展、反腐、法治的征程中,必须发扬和广大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使之成为审计人的品质底色和审计事业发展的内核力量。

“工匠精神”之所以受到国家层面重视和宣扬,与其说它重要,毋宁说它紧缺。受职业性质影响,审计系统本身不乏精心实施审计项目、潜心挖掘审计成果、倾心打造审计精品的“匠人”,但面对审计制度改革、审计职业化建设、审计全覆盖等新的时代课题,弘扬审计人员的“工匠精神”可谓正当其时。要通过氛围鼓励、价值激励、实践磨砺和自身砥砺多方面给力,来形成人人崇尚和践行工匠精神的整体合力。

用浓厚氛围鼓励传承工匠精神。审计机关要将“工匠文化”作为文化立审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常性开展“学习工匠精神,做敬业、创新、奉献审计人”主题教育,大力推选身边先进典型和标兵,营造人人崇尚精益求精、人人倡导精益求精、人人践行精益求精的浓厚氛围,让审计成果意识、质量意识、精品意识在每一名审计干部心中落地生根。

用价值实现激励践行工匠精神。完善审计干部职工职业规划和制度措施,着力提升审计人员职业能力和素养,关心关注每一名审计干部职工成长成才,让价值感成为审计人专注坚守、精益求精、乐于奉献的内生动力。加大优秀审计成果的评选和表彰力度,充分挖掘和彰显审计精品中所蕴含的工匠精神,让每一名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审计人员感受到辛勤付出、务实劳动后的收获感和价值感,从而来推动工匠精神蓬勃成长。

用实践磨砺涵养“匠人”品质。要通过科学的审计计划和人员组织方式,为审计干部职工精心实施审计创造条件,确保在审计项目实施各环节,审计人员能够扑下身子,踏踏实实、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一个数据、每一本账簿、每一份证据,深研细究问题原因,精雕细琢意见建议。对于审计实践中的不认真、不严谨、不细致作风,要坚决予以抵制,让“出一次报告,铸一座丰碑”的审计作为在审计实践中蔚然成风,使每一份审计成果能够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

用切身体悟砥砺“匠人”作风。审计人员要时时处处以“实、高、新、严、细”的工作作风严格要求自己,对职业充满敬畏,在每一次审计项目实施中砥砺精益求精的匠人作风,踏实努力、执著坚守,于细微处见精神,于成果中显品质,在一次次的切身体悟中,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彰显审计人的品质底色。涓涓细流终可汇成大海。审计职业化建设和审计铁军打造便成为有本之木,审计事业的科学和创新发展便有了坚强保障。

《最美铁路人》中学生有感心得二20_年1月18号19号,我参加了两年一度的公共课继续教育培训。这次继续教育的内容就是工匠精神。在还没有参加教育之前,我们就已经购买了教师培训中心提供的这本《工匠精神》读本。通过读本让我知道了学习工匠精神的意义。2016年3月5日,_在12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产业,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虽然两天培训的时间非常的短,但是让我的收获很大。几天之后依然让我大脑当中留有这样几个关键词,工匠精神,中国制造,德国制造,海尔,稻盛和夫。这些关键词将继续激励着我,引导我今后的工作生活。我也将工匠精神渗透到工作、生活和学习当中。

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一新常态,需要我们重拾我们的中国制造精神,这种精神就是工匠精神。我们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科技引领下,用勤劳智慧的双手,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神话般的中国制造。与其说我们是学习工匠精神不如说我们是对我们古代工匠精神的一种传承的学习。我们这种固有的工匠精神在历史的记录当中也留有着深深的记录。当其他国家或者其他民族的人们班学习了这种工匠精神也为人类社会创造出来不菲的价值,为人类的科技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此次学习,我深刻懂得了工匠精神的内涵。工作是一种修行,因为工匠精神就是一种修行。我们所处的工作岗位就是_场,工匠精神就是指导我们修行的信仰。我们要树立一种对工作不断打磨,持续精进的精神。虽然我们能看到打磨、雕琢这些字眼,但是这并不代表着我们就仅仅是重复的做一些事情。工匠精神更重要的就是一种精进的精神内核,那是一种深度的工作。然而这种深度的工作就是一种能力,这样的能力就需要刻意的不断的去练习。

我们是不是具有工匠精神?区别在于思维方式是否拥有工匠精神的思维方式。于是在培训的第一天里头,老师就让大家开始学习胡适先生放弃的差不多先生的理论。当然,通过两天的学习,在我看来这种差不多理论应该是指的处事不认真应付差事的心理吧。而专注精神就显得难能可贵,然而只有先做到了专注,才能为以后的更专业工匠奠定好基础。

最后,我们要在工作中保持激情,把梦想当成信仰。工匠精神,这是我们应该具备的能力,更应该是从小就培养造就的一种做事品质。永远追求更完美的是每一个工匠都要具备的品质,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开发自己的能力,挖掘潜质。然而工匠之路的修行是不能着急的,是漫长的过程。我们需要且行且珍惜。

《最美铁路人》中学生有感心得三看过《工匠精神》这本书以后感触很深,会让我有时候浮躁的心情平静下来。

态度的根本是:我是谁不重要,我做的事才重要,如何让自己做的事重要,要让自己做事的结果超越直接领导的期望。这句话能让我正确看待自己和自己的工作,而且做工作的结果是要超越领导的期望,而不仅仅是达到领导的期望,我们常常以为达到领导的期望就算完成工作了,其实我们要以更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

工作中,一个人把自己所有的焦点都放在自己做的事上,才会有人把你当回事,对于大部分人想获得的认可,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建立在自己做出的事情的质量上,如果你在为别人不认可你而抱怨的话,不如提高自己做事的质量,这样工作上对你的认可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做工作就是做结果。

老师讲的挖坑和种树的例子非常好,但是我们在工作中也有可能会犯这样的错误,也许我们受了情绪的影响,也许我们在工作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要完成什么样的结果,只管我在做这份工作,我做了这份工作,至于工作的结果和质量跟我没什么关系,那就大错特错了。

遇到问题时,永远不给领导提问答题,而只给出附带多种备选方案的选择题,作为员工必须清楚身在公司的最根本任务,是为公司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而一个最可怕的下属就是总以为比老板聪明;其实,上班时间消极怠工,装装样子,最终浪费的还是自己的人生。可是很多人工作了一辈子,都不会懂得这个道理,他会觉得工作的时间是老板付酬的,偷一点懒,就占一点便宜,其实,那消磨的都是自己的人生。凡事要积极主动,凡事团队第一,凡事高标准严要求。每天问自己,今天我哪里做得很好,今天我哪里可以做得更好。

作为一个在_来工作四年的我,首先我在_来学会了做人,做一个善良坦诚的人。通过这本书己受益匪浅,理解了许多,找到了自己工作的定位,明白只有把结果做好了,才是对自己和别人负责。只有用感恩的心去对待人和事,拥有良好的心态,才能把事情做得最好。

书中很多闪光点,值得我们去体会,关于书中的安排,表达,声音,词语等等都值得我们去慢慢总结。

《最美铁路人》中学生有感心得四上下五千年,中国曾引领着一个时代的制造行业发展,精密探测的地震仪,深埋千年依旧锋利的古剑,无不彰显着当时顶尖的工业技术。然而反观现代,沿海城市的大型乃至超大型代加工厂比比皆是,均是以增加熟练度或扩充人力来提高产能,却无丝毫创新之法。中国工业已然被称为“世界加工厂”,长此以往,中国工业将无以为继。

近日,德国政府提出的工业4.0理念风暴席卷全球,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工业发展战略让国人悚然惊醒。德国制造业是世界上竞争力的制造业之一,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德国在已有顶尖工业水平上的持续创新力以及德国人专注严谨的工作态度。工作熟练无失误,仅以为“工”,而未成“匠”;由表及里,精益求精乃为“工匠”。

作为全球工程机械先驱企业,不断有新型产品的技术参数突破世界纪录,每年的专利发明质量和数量也都远远走在其他企业前面,创新研发力度不可谓不强。但作为基层员工,如何在管理岗位上实现自己的“工匠价值”,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也必须思考的问题。

先成为一个优秀杰出的“工”。每个岗位所在都是公司整体运行中重要的一环,要保证自己在岗位上的工作无差错无拖延,需要耐心、细心和决心。耐心完成自己分内的事情,多坚持,多努力,对待工作和同事不骄不躁,始终如一;细心了解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多发问,多求知,做到胸有成竹,心中有底;决心克服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多取经,多探索,勇敢尝试,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后成为一个自我升华能力的“匠”。如何才能在人力有限的条件下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如何才能在本职工作完成后额外完成力所能及的细节使工作流程更顺利?如何才能针对自身岗位的优劣现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只有深层次的思考延伸才能让个人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并与工作相辅相成,真正实现从“工”到“匠”的价值升华。

企业作为员工发展共同体的同时,也是员工价值体现的重要载体,两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长久以来,日本老字号企业的前瞻性令世界感到不可思议,他们怎么能从一瓶小小的酱油,看到一个巨大生态链的延展?因为背后的素直之心,对自己事业的执着精诚之心,对自己职业的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纯洁无暇,不受名利侵染。工作已经不再是赖以为生的手段,而是人生的根本意义和追求,这,才是工匠精神的人格基石和灵魂所在。

《最美铁路人》中学生有感心得五公司推广学习“工匠精神”的活动,学习后,我进行了反思,工匠精神所需要的就日培育我们员工精益求精的精神。

先成为优秀杰出的“工”,每个岗位所在都日公司整体运行中重要的环节,要保证自已在岗位的工作无差错,无托延,需要耐心,细心各决心,细心了解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多发问,多求知,做到胸有成竹,心中有底,决心克服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多取经,多探索,勇敢尝试,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

先成为一个自我升华的“匠”,如何在人力有限的条件下,提升工作效率;如何才能在完成本职工作后额外完成力所能及的细节,使工作流程更顺利;如何才能针对自身岗位的优劣现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只有深层次的思考才能让个人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并与工作相辅相成,真正实现从“工”到“匠”的价值升华。

我是从20_年加入ATL的,很荣幸分到实验拉,一直在Degassing岗位工作,在我们这边是样品的,所谓的样品就是精品,是一个手工制作的工艺品,所以要做得比其他产品更加完美,从调机到生产都是由我们自己来完成,因为单小品种多,有时候一个换好几个,当然就避免不了有些电芯比较难做,机器比较难调,在这种情况下就更需要我们的耐心和细心了,对我来说,越是难做的电芯就越有挑战性,当一个完美的品质的电芯从我手中流出,那种心情是无比的自豪,是非常有成就感的。

当我们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就要跟它建立起一种难割难舍的情绪,不要拒绝它,要把它当成是一个有生命的,有灵气的生命体,要用心去跟它交流不仅仅是把工作当做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的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这就是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培训感悟篇4

关键词:工匠精神 职业教育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7-0165-01

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提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由此,“工匠精神”成为国人的一个热门话题。所谓工匠精神,是指对自身的技艺极端苛刻,一丝不苟;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对所从事的职业认真敬畏,执着创新。具体到工匠个人,真正的“工匠”并非仅仅拥有手艺专长、拥有绝活即可,他们更具备的是一种态度、一种情感,一种精神、一种理念。在2015年,央《大国工匠》的篇首语是这样写的:“他们耐心专注,咫尺匠心,诠释极致追求;他们锲而不舍,身体力行,传承匠人精神;他们千锤百炼,精益求精,打磨中国制造。他们是劳动者,一念执着,一生坚守。”这既是对片中人物的评价和褒扬,也是对进入新千年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为了民族复兴伟业而不懈努力的中国当代工匠所做的一个极为精准的表述。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提升中国制造的含金量和竞争力,这正是当下强调工匠精神的意义所在。而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职业院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然,职业院校不可能在短短几年内就培养出大国工匠,但至少应该搭建一定的平台,树立工匠精神教育观念,深化课程及教学改革,为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积极营造氛围,让“工匠精神”真正走入学生的心里,成为影响学生一生的习惯,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成为大国工匠奠定基础。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职业院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转变办学理念,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关键

近些年来,职业教育在办学理念上有所偏离,盲目追求高大尚,中职向高职转,高职向本科转,在专业设置上缺乏长远发展的眼光,有些专业甚至是两三年就走向了没落。由于办学特色不突出,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行业和技术优势,难以适应社会需求,很多学生毕业后需要从头学起甚至是只能充当廉价劳动力,导致办学难以为继。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职业院校必须找准自己的办学方向,明确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将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纳入办学理念,并结合行业特色和专业优势,打造自己的特色品牌和学校名片,提高社会服务意识和水平,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二、教师具有匠人精神,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前提

要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职业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应首先具备匠人精神。教师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教学也不仅仅是为了谋生、获取劳动报酬,教书育人更是一项事业。《匠人》一书的作者、社会学家理查德・桑内特说,只要拥有为了把事业做好的强烈愿望,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匠人。因此,职业院校的教师,除了学术上要求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教师还应该淡泊名利,摒弃浮躁,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静得下心来,醉心于教学,痴迷于育人,执着坚守三尺讲台,方能秉承“匠心”,洞见教育真谛。

三、搞好思政课堂,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主要途径

日本“秋山木工”的创办人秋山利辉在《匠人精神--一流人才育成的30条法则》中讲到:“我相信一流的匠人,人品比技术更重要,所以在每天的学习中,不仅磨砺学生们的技术,更注重锤炼他们的人品。”而要锤炼学生的人品,自然离不开思政课这个教育主阵地、主课堂和主渠道。

要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职业院校思政课首先应从课程体系建设入手,把工匠精神的养成教育纳入各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其次,应着力打造特色工匠课堂,不仅要通过思政教学,向学生灌输工匠精神的理念,更要不定期邀请优秀工匠走进思政课堂,讲述他们锤炼技艺的故事,与学生分享成功的匠人历程和心得体会。再次,要增加思政课的实践教学课时。工匠精神的养成教育不能只靠教师课堂上的讲授,更需要学生到生产实习一线去亲身体验。因此,职业院校要加强校企合作力度,增加思政课实践教学课时,让学生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在实际工作中来体验和感悟工匠精神的实质和内涵。

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有效手段

中国从来不缺好的工匠,也不缺好的手艺人,但缺乏尊重工匠精神的文化。近几年来,职业院校把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作为其办学理念,重视专业建设和实训场所建设,热衷于参加各类名目繁多的技能比武和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而言,重视锤炼学生的专业技能这本无可厚非,但一些职业院校却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和职业认同感的提升。人文素养的缺失容易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对职业缺乏认同和热爱,对工作缺少热情,这不仅关系到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也会影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职业院校在重视锤炼学生高超技术技能的同时,还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认同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从而在工作后做到宁静淡泊,执着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磨练自己的才干,不轻言放弃。

五、社会对技术劳动的认同,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内在动力

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多数中国人对工匠是心存偏见、甚至是看不起的。在信奉“万般皆下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中国人眼中,职业教育始终难登大雅之堂。尤其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人们普遍崇尚分数,职业院校的学生被认为是高考失败者,进职业院校和学技术成为学生无奈的选择,这种错误的价值观,导致职业院校的学生得不到应有的理解和尊重。而等到就业时,也是挑三拣四,技术含量高的工作做不了,重复单调的工作又不愿干,导致就业困难。因此,全社会要行动起来,消除人们对技术劳动的歧视和偏见,提高工匠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术的社会环境,形成劳动光荣,敬业可敬的社会风尚,从而让职业院校的学生树立自信,在钦佩羡慕大国工匠的同时,以大国工匠为榜样,见贤思齐,积极自愿加入到工匠队伍的行列,并立志用诚实的劳动、精湛的技艺、不懈的进取,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贡献力量,创造价值,实现报国之志。

参考文献

[1]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组织编写.工匠精神读本【J】.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6.

[2]秋山利辉.匠人精神 --- 一流人才育成的 30 条法则【J】.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工匠精神培训感悟篇5

关键词:中职教育;酒店管理专业;工匠精神;培养对策

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基于此,可以看出工匠精神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中职院校是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的重要场所,所以,必须将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中,这是中职院校教育发展的重要使命。

一、酒店行业工匠精神的内涵

酒店行业应倡导“工匠精神”,这是一种内在价值的体现。在酒店服务过程中,应改变“差不多精神”,使酒店工作人员不只是将工作当作养家糊口的手段,需要树立正确的三观,敬畏职业,对产品负责,追求完美。工匠精神对酒店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需要其具备专注、执着、耐心等良好品质。工匠精神其实很简单,就是用心做事。例如如家酒店总经理认为:当前大部分酒店缺少的就是用心,如果可以用心将产品、卫生、礼貌等做好,就已经成为工匠,可以使行业发生极大的改变。提倡酒店行业工匠精神时,我们必须要面对现实,做到不忘初心,用真心做好本质层面的东西。例如某酒店,虽然只是四星级,但是它却拥有7星级的服务品质,网络上3000个评论,有2999个都是好评。在客人进入到酒店以后,有免费提供洗车服务,礼宾会与客人聊当地的名胜古迹,为孩子提供免费玩具和主题蛋糕,到房间以后,服务员会泡好当地特色茶水等等。这些服务都十分细心和周到,体现了酒店行业的工匠精神。

二、中职酒店管理专业融入工匠精神的重要性

1.酒店转型升级与参与国际化竞争的迫切需要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群众收入水平的增加,群众对美好生活开始向往,这使旅游业必须要释放需求能力,而酒店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舒适的住宿区域可以让人游玩一天后得到放松,所以酒店也迎来发展高峰。酒店需求量的增加以及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加大,引起了国际酒店集团大量涌入我国市场,而这些酒店集团有雄厚的资金、先进的管理作为支撑,我国酒店想要在这市场中取得绝对优势,在升级产品的过程中,还需要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特别是要提升其服务意识,借助工匠精神来创造服务精品,在迎接挑战的同时,进一步实现从旅游大国到旅游强国的转变。

2.中职酒店管理专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在中职院校教育发展中,其肩负着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重任,中职教育以服务产业发展为己任。所以,需要培养符合产业结构发展和需求的人才,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在毕业之后高质量就业,得到企业的认可,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这是中职院校教育与发展的重点。在中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中,融入工匠精神是酒店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将人才培养模式做出全新调整,为酒店行业输入具有工匠精神的专业人才,这样的专业人才在酒店企业受到重视。如果中职院校酒店化管理专业教育还停留在重视技能,忽视职业精神与职业态度的教育层面,那么就会导致酒店管理专业教育失去自身价值,使学生在毕业之后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所以,需要将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中去,关注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为酒店行业培养出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这样不仅有利于酒店行业的发展,也可以提升酒店管理专业的教育质量,工匠精神的融入是中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内外需要。

3.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我国中职教育在发展进程中,其教育与培训方式已经取得了极大的成效,学生技能方面得到了诸多企业的一致认可。但以工匠精神为代表的职业素质是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最缺少且行业发展需要的因素。当前,在中职院校中,很多学生都有享乐主义和“佛系”青年的思想,对工作岗和薪资要求较高,对工作时间要求是自由,走出校门进入企业就想当经理,不想从底层做起,服务意识薄弱,不能吃苦,遇到困难就后退。这些不良思想都严重影响着学生就业,也不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学生出现这些心理活动与学校教育有着直接关系,而引入工匠精神可以有效改变学生的这些思想,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所以说,工匠精神是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

三、中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对策

1.加强院校具有工匠精神的师资力量工匠精神的培养可以说是职业精神的培养,在中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中,只有加强师资的工匠精神,才可以让教师将自己的思想与理论实践交给学生。但是因为以往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根深蒂固,大部分教师认为教会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就可以,忽视了对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导致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难以胜任自己所学专业的岗位。所以,中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需要加强对师资力量的建设工作,对教师开展合理的评价机制,在过程中既要评价教师的专业能力,还需要评价教师的教授技能,着重考核教师是否对学生实施了工匠精神的培养。

2.借助多种途径宣传工匠精神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工匠精神有着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等特点,在中职酒店管理专业中弘扬工匠精神需要院校、教师以及学生都发挥自身作用,共同配合。中职院校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从院校角度分析,需要加强工匠精神的宣传力度,积极引导教师和学生认识和意识到工匠精神的重要作用。另外,还可以定期组织开展与工匠精神有关的活动,在活动中设置相应的奖惩方式。为教师提供可以到企业进修的机会,让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将工匠精神与创新创业进行融合,然后向学生讲述专业知识。积极鼓励学生了解和掌握新型技术,进而创造出更多的新成果。

3.实施现代化学徒制践行工匠精神在中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中实行现代学徒制,主要是借助校企合作的方式开展教学,实现教师与师傅联合对学生教授知识,以技能培养为重点,这是现代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在相关调查中发现,现代学徒制在落实工匠精神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其方向十分明确,有着多元化特征,实现了招生招工的一体化育人体系,符合中职教育的发展。另外,现代化学徒制不仅融入传统“师傅带徒弟”的教育模式,同时也融入了现代化职业教育的理念,与工匠精神的内涵相辅相成。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直接与企业能手直面交流,既可以近距离体会到工匠精神,同时还可以转变自己的身份,成为工匠精神的传递者。

4.完善相关课程体系建设首先,需要讲好开学的第一课。在中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中,第一课十分重要,培养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工匠精神需要从入学开始,教会学生正确认识职业精神与职业素养,向学生重点强调酒店行业职业精神养成的重要意义,因为酒店行业属于服务类,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他人。在开学第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酒店管理专业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与精神。例如讲述与旅游相关的知识、心理学知识以及餐桌礼仪等等,让学生初步建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进而为培养学生具备工匠精神奠定基础。其次,在日常教学中设置职业素养培育课程。讲好第一课以后,中职院校还需要加强对学生职业精神与职业素养的教育,在专业课程之余可以为学生构建实践课程,例如,教授学生一些有关旅游管理专业的礼仪和常识以及文化背景,实现寓教于乐。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进而掌握基本职业素养,另外,课程内容还需要包含思政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这些都是学生需要具备的职业精神,同时也是工匠精神的关键核心。最后,需要创新教育方式,重视教育实践。工匠精神的培养不能只停留在理论教育的基础阶段,院校应该为学生安排实习,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感悟工匠精神的真谛。另外,院校还需要创新教育体系和教育模式,健全成绩考核机制,在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理论课成绩,还需要进一步评价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国家与政府积极鼓励和提倡工匠精神的背景下,中职院校需要加强对工匠精神的宣传力度,定期组织开展多元化的校园活动,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构建良好的校园环境和学习氛围。另外,还需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育力度,让教师深入企业学习,构建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团队,这是中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践行工匠精神的重要基础。还可以实行现代学徒制度,积极鼓励专业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技能大赛,这对于培养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具有工匠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夏露.如何在专业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电子技术基础及实训》课程教学经验分享[J].现代职业教育,2017

[2]王凤娟.浅谈加强技工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路径[J].高考,2018

[3]陈欢.浅谈如何培养中职生的工匠精神——以旅游服务专业为例[J].当代旅游(高尔夫旅行),2018

[4]黄凤娇.如何培养中职学生的“工匠精神”——以广西桂林商贸旅游技工学校糕点专业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8

[5]许红,赵宝芳,杨兆辉,等.“工匠精神”融入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路径研究[J].长江丛刊,2018

[6]许红,张明明,赵红梅.“工匠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建设——产学协同创新塑造学生“工匠精神”[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

[7]姚进一,荣梅娟.环保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育途径实践研究——以南通科技职业学院为例[J].劳动保障世界,2019

[8]曾晨曦.基于真实项目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研究[J].科技风,2016

[9]王新宇.“中国制造”视域下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6

[10]刘晓.技皮术骨匠心——漫谈“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J].江苏教育,2015

[11]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

[12]郝琦,房磊.依托优秀传统文化涵养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

[13]李梦卿,任寰.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培养:诉求、价值与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16

工匠精神培训感悟篇6

大家上午好!

我是本期干训班第一组的学员杨帆,是潼南县人民检察院的一名干警,很荣幸能作为代表在此发言。一个月的党校学习今天结业了,我们都即将返回各自的工作岗位,此刻,想必大家都和我一样心情复杂,感慨万千。首先要感谢组织给了我们一次系统学习、培训的机会,感谢各位领导、各位老师的精心指导和辛勤授课,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学员,向各位领导和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座的学员,来自全县各条战线和各个岗位,我们都非常珍惜这难得的机会,这短暂的一个月,是我们生命中的加油站;这短暂的一个月,我们进一步坚定了信仰、拓宽了思路、丰富了知识、升华了境界、收获了友谊。

培训期间,虽然学习课程安排非常紧凑,但我们一点儿也不觉得紧张和疲倦,党校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独具匠心,五个单元二十多堂理论课,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紧贴社会焦点,抽丝剥茧,让我们受益颇深、感触颇多;党性修养、领导艺术,公务员礼仪、心理健康讲座立足理论,突出实践,让我们学有所悟、学有所获;形势分析、警示教育,使我们清醒地认识权利是把“双刃剑”,用权时刻要谨慎。

培训期间,我们走出了教室,到现场去学,我们到尚昆故居、尚昆陵园、闇公陵园现场学习,深刻领悟了闇公精神,这种精神激励了咱们一代又一代的潼南儿女,成为新时代潼南人赶超发展的不竭精神动力。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倾听了老县长、老主任讲述当年修建三块石电站的种种困难和艰辛,并寻访“三块石精神”,站在千里涪江第一坝上面,感受着老一辈潼南人艰苦奋斗、勤俭办电的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当年人们用血汗凝成的“三块石精神”,必将以博大的内涵,激励和鼓舞今天的潼南人自强不息、疾蹄奋进、图变图强。学员们还举办了“接访”、“三进三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活动磨练了学员们的工作作风、密切了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深化了对基层的认识。

培训期间,党校领导和老师还组织了丰富的活动:篮球场上,留下了学员们矫健的身影;阶梯教室里,响起过学员们嘹亮的歌声。培训期间,我们从素不相识,到相互走近,逐渐熟悉,直至深入了解,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走得最快的,是最美的时光。”今天,为期一个月的集中培训即将结束,但是,我们的学习不会中断,我们的求索不会中断。今天,我们将暂时分别,但是,我们的友谊会永远长存。今天,我们将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将要更加努力勤奋工作,积极开拓创新,做出新的贡献,绝不辜负组织的培养。

最后,再一次深深感谢给予我们关怀的领导,感谢给予我们启迪的老师!祝各位领导、老师和学员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工匠精神培训感悟篇7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精神,进一步提高全市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宁波市于2016年正式启动了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育提升工程。该工程旨在深化中职学校的改革,提升宁波职业教育的发展内涵,推动宁波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由高原迈向高峰状态。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人,任何教育工程都应该关照到学生的培养和发展,宁波的工匠精神培育提升工程也不例外。该工程不仅强调要打造一批中职名校、名师、名专业,同时要求全市中职学校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着力培育学校的德育品牌,培养具有诚实守信、吃苦耐劳、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等品质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在长期的职业教育办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无论是企业对学生的要求,还是家长对学校的要求,都强调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性。因此,立德和成人是中职学校的第一要务,宁波市教育局张建国副局长对我们说到。对宁波职业学校的采访,虽然时间安排很紧,但是我们能够明显感觉到宁波职业学校德育管理中蕴含的工匠精神。可以说,工匠精神已经深深扎根于宁波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规划和实践中,嵌入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定位和培育中。结合采访所得到的信息和感受,笔者发现,宁波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工匠精神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做务实的德育

职业学校的学生不少是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孩子,有的学生甚至和校外的不良社会青年有来往,这些学生走进职业学校读书,对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如实地说,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比普通学校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如何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目标、选择合适的德育方法和手段,是职业学校德育工作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宁波职业学校对这个问题有着清醒的认识,对如何做好德育工作有着清晰的思路。这就是工匠精神在宁波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首要体现务实。每个人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可能不尽相同,但工匠精神首先需要的便是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态度。宁波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在务实这一点上确实是毫不含糊的。

具体来说,宁波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务实特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目标务实。根据职业学校的办学目标和任务,学校紧密围绕学生职业素养和创业能力的培育来规划德育工作,让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专业品质的培养充分融入到学校制定的各项制度、开展的各项活动中去;第二,方法和手段务实。学校不追求高大上的道德理论说教,而是将道德品质的培养落实在学生具体的行动中,通过科学规划、有序安排的各项活动培育学生的思想品德,将德育工作落细、落小、落实。

宁海职教中心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紧密结合职高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和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模式。根据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学校将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研究和建设纳入到全校德育工作中,积極推进职业素养教育和创业教育,通过课程渗透、实训操作以及各种主题活动,培养学生自尊自爱、敬业乐群、崇尚劳动、诚实守信、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质。

为了切实提高职高生的职业素养和创业素质,提高其职场竞争力,学校按照技能型人才和创业型人才成长规律,以文化营造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核心,以职后服务为平台,创造性地成立了创业素质拓展营,建立了常态化的校友导师制校友联谊制终身班主任制等培养制度,以此将职业素养和创业品质的培养充分落实到学校德育管理的过程中。

宁波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务实精神,还体现在德育方法和手段的务实上。慈溪杭州湾中等职业学校开启的德育生活化育人模式探索,就是德育方法和手段务实的生动体现。该校所实践的德育生活化,用校长邵佳洪的话来说,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细、落小、落实,从细节入手,开展具体、可操作的德育实践活动,还给学生一个真实、可触摸、身在其中的德育。根据这种理念,学校基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实训,从细节上逐条体现、落实日常行为规范和职业规范。101个生活细节7S管理卫生工作招标一系列具体、可控的德育管理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在具体行动中体验和内化着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劳动态度、职业精神。这种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德育工作模式,正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外化于行、内化于心的最好实践。

二、做精致的德育

众所周知,工匠精神最突出的内涵便是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品格和境界。为了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德育工作在务实的同时,还需要精心筹划和设计,力求用柔性的、隐形的、充满审美意蕴的德育影响因子来促进学生的品行发展,创造一种精致的德育,让学生在温润美好的体验中感受道德的魅力,实现品德的成长。

宁波职业学校的管理者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在学校德育工作中,他们不仅注重用刚性的规则和制度来约束、规范学生的行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试图通过优美的校园环境设计、丰富的校本课程设置、多彩的班级文化构建等多种途径,让学生在舒适愉悦的物质环境以及和谐优雅的文化环境中,陶冶性情,丰富心灵境界,提升人文素养,从而让原本枯燥乏味的校园生活变成激发学生灵感、充沛学生心灵的有效手段。如果说务实的德育有着外烁的作用,那么精致的德育便有着内发的效果。

走进宁波外事学校,你会感受到一种艺术的美。建筑、雕塑、绿荫、繁花、清纯阳光的学生、充满艺术气质的老师学校充分挖掘心向善、志高远这一校训的深刻内涵,坚持打造以校训为核心灵魂的成长德育模式。宁波外事学校认为: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拥有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品质。作为一所以艺术教育为特色的学校,学校注重以美育德,希望用隐性的文

化和实质性的课程来培育内心温润美好保有仁爱和淳朴从容、优雅而谦恭高贵而富有气质的莘莘学子。

学校着力打造文化软实力,精心设计校标以及和校标相配套的校旗、校徽、校服,并且利用校标组织学生自行设计、制作系列化的文化用品,包括围巾、水杯、毛笔、笔记本等等。在校本课程设置上,外事学校向全体学生着重推出艺术课程,例如喜剧、书法、绘画、舞蹈、武术、茶道等,充分利用这些课程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训练学生的艺术技能,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传播美的意识和能力。以美育德,不仅让学生受到文化的滋养,使学生的生命状态更加激昂向上、充满阳光,也让学校办学取得了累累硕果。

同样是做精致的德育,宁波市职教中心学校采取的方式完全不同,学校将工作重心下移,着力在班级文化建设上做文章,以班级文化建设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发展。学校认为:班级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班级文化的高雅、精致与否对学生品行有着重要且直接的影响。为此,宁波市职教中心学校围绕班级文化主题,开展了独具特色的班级三色文化建设活动,努力让班班都精彩、班班都不同。实践证明,三色文化为每个班级涂上了一道绚丽的色彩,为每位学生架起了一座通往成长、成熟和成功的桥梁。

所谓班级三色文化,就是在道德人格发展理论的指导下,以打造制度文化为底色,以承袭传统文化为本色,以创新职业文化为特色,充分满足职校学生道德发展的需要。引进企业管理模式、建立班级图书馆、设计个性化班级环境、组建班级专业社团、策划班级企业合作活动等,一项项精心设计和组织的多彩班级活动,有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开拓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充分的交流合作中积淀智慧、展示风采,促进职业意识、职业作风和职业精神的内化。

三、做创新的德育

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到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新的变化,这就给学校的德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它要求学校在德育目标、德育内容以及德育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及时跟上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谈到工匠精神,自然离不开創新精神,创新是工匠精神的内涵之一。从宁波职业学校的德育实践来看,创新精神是十分明显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用新的、更加有效的方法解决长期以来学校存在的德育难点问题,二是能够善于发现新的德育问题并加以妥善解决。要做到德育创新,不仅需要敏锐的教育眼光,也需要深厚的教育智慧。

面对2,500名与普通高中无缘的孩子,镇海职教中心校长徐雪群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在采访中,徐校长向我们坦言:做教育,是一件需要用心的事;做好教育,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确实,对于这些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孩子来说,他们既可以向好的方面转化,但也更容易滑向更大的深渊,在这当中,学校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夸张地说,对于职业学校来说,挽救一个孩子,往往等于挽救了一个家庭。面对社会的期待和家长的期盼,镇海职教中心不畏艰难、与时俱进,探索出很多行之有效的德育管理手段。

学校在德育师资队伍、特色活动开展和德育品牌打造方面思路清晰,成果显著。在德育师资队伍方面,面对很多新教师教育理论知识丰富而育人经验缺乏的问题,学校规定所有青年教师必须经过三年副班主任的实习和培养,跟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后面进行学习、实践,经考核合格才能正式担任班主任工作。而对于在职班主任,则突出强调培训、继续学习的重要性,组织校内德育沙龙、带领班主任外出参观学习、组织大型德育论坛等等,全方位、多角度对班主任群体进行培养、训练。

除了班主任培养之外,镇海职教中心学校还根据全员育人的德育理念,推出成长导师制这一学生喜爱的德育制度,所有学生均可根据自己的意向,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作为自己的导师,导师需要在学习、思想、生活、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给予学生以全方位的指导,而且,每一位导师都要随时接受学校成长导师考核小组的监督和考察。

在德育特色活动方面,镇海职教中心学校紧紧抓住德育中的关键环节和关键问题,创造性地开展了百名教师访千家生命教育绽放生命等活动,有效提高了家校合作的质量,提高了学生对生命价值、人生意义、生涯规划的认识和理解。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的生命教育摒弃了传统的道德灌输,注重学生的真实体验,通过搭建各种诸如主题班会、劳动课程、青春健康基地等多元化平台,帮助学生真实地认识、体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时下,网络生活成为当代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不了解网络、不利用网络来辅助教育工作,将会是一个重大的失误。镇海职教中心学校敏锐捕捉到这一契机,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的功能,将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与互联网进行嫁接,创造性推出了现实和虚拟相结合、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O2O模式。利用这种模式,学校近三年陆续开发了生命教育、书法教育、经典诵读、名曲欣赏等系列微课,定期向学生和家长进行网上推送;开发出微信在线预约登记系统,解决了学生在现实中走进学校心理咨询室的现实心理压力;通过学生对关键词的检索、热点话题的后台回复的数据进行分析,帮助学校德育部门进行教育研判、作出预警反应

经济建设需要工匠精神,企业发展需要工匠精神,学校德育同样需要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充分渗透到学校德育工作中,用工匠精神打磨学校德育工作,做求真务实、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德育,宁波市职业学校走在了这场德育变革潮流的前头,从而也锻造出宁波职业学校群体全面进行德育改革工作的新品质。

工匠精神培训感悟篇8

1971年,当时我27岁,创立制作订制家具的“秋山木工”。如今,从日本宫内厅、迎宾馆、国会议事堂、高级大饭店、百货公司、名牌精品店、美术馆、医院,乃至一般家庭,向我们订购家具客户各式各样、不一而足。

20世纪70年代,家具工匠沿袭了过去的作风,个个自以为了不起,都非常不好伺候。顾客逐渐不愿意花大钱去拜托不好惹的工匠,而是越来越喜欢便宜又方便的“组合式家具”。

如果不能培养出让客户满意的新工匠,就无法生存下去。属于21世纪的新工匠,应该是懂得关心他人、知道感恩、能为别人着想的人,是能够说“好的,明白了。请交给我来做”的人,是拥有一流人品、“会好好做事”的匠人。

独特的匠人研修制度

“秋山木工”制定了独特的“匠人研修制度”。

年轻的见习者称为“丁稚”(学徒),住宿舍过集体生活,培养基本生活习惯,并学习木工技术。江户时代的制造业界,采取徒弟住在师傅家里劳动的学徒制度。他们和师傅一起生活,学习技术和品行,最后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工匠。

在“秋山木工”,学徒首先要进秋山学校完成整整一年的见习课程。秋山学校是寄宿制,目的是要培养学员具有真正工匠的心性和基本生活习惯,透过实习和研修让学员好好学习基本知识。学费全免,并针对全体学员设有不须偿还的奖学金制度。

一年见习课程结束后,才被录用为正式学徒,然后开始为期四年的基本训练、工作规划和匠人须知的学习。此后,唯有在技术和心性方面磨炼成熟者,才能被认定为工匠。从第六年到第八年的三年间,他们作为工匠,边工作边继续学习。这期间,作为一名合格工匠所应具备的全部素质已经养成,从第九年开始,他们独立出去闯荡世界。

每个人独立的方式都不同,由他们自己选择。有的在企业集团内部工作,有的进入其他工房继续深造,有的则是回到家乡自己创业,还有些匠人自己就成为一个活跃于世界各地、到处都通用的品牌。

让8年育成的匠人独立的理由

工房每逢员工新旧交替时,营业额就要下滑一大截,甚至还有负债。

为什么不好好利用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人才为公司赚钱,却放他们离开?有很多人一直骂我傻,但我这么做自有我的理由。

我是培养能造福社会的匠人,他们又为大家提供能使用几十年,甚至几个世代的真正家具,我不能将他们当作私产。而且进入工房8年后,学徒们大多处于25岁到30岁的成长旺盛期,想成长为一流匠人,就必须让他们到新环境中去磨炼。

“秋山木工”总是尽可能地提供帮助。如果他们进入其他工房,我会帮他们选择能有助于成长的去处。由于“秋山木工”的工匠技术高、人品好,所以到处都非常受欢迎。

目前,已经有50多位工匠出去自立了。他们活跃在各地,有的还在国外大展身手。现在只要我打声招呼,他们随时都来帮我,我们已经形成了一个强大的互助网络。

学徒制是培育一流人才的摇篮

反复练习,任何人都能掌握技术,但心性却无法通过这种方法提升。我对似乎已过时的“学徒制”情有独钟,就是因为如此。只有经过集体生活,才能培养替人着想、关心他人的心,以及感恩的情感。其中,最重要的是孝心,不孝顺的人也不能成为一流匠人。

没有经历过集体生活的人,不会关心别人,也不会为他人付出。所以,一旦长大出社会,很多人就成为别人的困扰。

掌握一门专业技术不容易,但和师傅住在一起,24小时朝夕相处、一起吃饭睡觉,他一举一动我都看在眼里。在如此奋力学习期间,我就像吸水海绵一样,一点一点吸收技术,本领也逐步提高。虽然师傅很严厉,但我认为他能传授我们知识已属难得,因此心生感激之情,也磨砺了自己的心志。

也因如此,我要把自己的经历告诉现在的年轻人:想成长为一流的匠人,首先必须放下自己微不足道的自尊心,将师傅们授予的知识顺从地全盘接受,不如此便无法获得成长。

除了技术,必须提升自己的心性,学会感恩。没有诚实和感恩之心,人是无法获得成长的。我告诫徒弟们,如果你们不愿意尽孝道,不能让父母过得快乐,那么将无法成为真正的一流匠人。

我经常反复指导弟子的生活态度,我“爱管闲事”、“脸皮厚”和“纠缠不休”。每个人都拥有成为一流人才的潜质,但如果没人反复提点和指引,成才的种子就不会发芽。

“秋山木工”的评价标准,是技术40%、品行60%。我想培养的不是“会做事”的工匠,而是“会好好做事”的匠人。“会好好做事”,就是一心想要让客户满意,拥有在发生意外事件时,能够从容、自信解决问题的判断力,能与客户顺畅交流,对家具和材质等问题,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客户都能侃侃而谈。要培养这样“会好好做事”的匠人,学徒制是最好的方式。

和师傅及师兄弟们整天在一起,随时观察处理问题的方法,师兄弟们之间也可以互相学习。当师傅亲自示范时,看到的弟子们都同样得到教益;这种教育模式,能把从技术到品行所有的一切都传授给弟子。

我相信,有一流的心性,必有一流的技术。

进入工房的学徒,无论男女一律留光头,并且禁止使用手机、谈恋爱

想要进入秋山学校的人,要先接受十天各项训练,并且通过考试才入学。训练内容包括打招呼、自我介绍、泡茶、打电话等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能够顾虑别人”,而关键就在于能否成为“能够感动别人的人”。

秋山木工”针对以成为工匠为目标的见习者和学徒,颁布了下列十条规则:

1、不能正确、完整进行自我介绍者不予录取

要不断地练习,直到能在一分钟之内,将自己的姓名、出生地、毕业的学校、家庭成员、八年毕业独立之后的自我期许,以及为什么要进“秋山木工”,还有将来的梦想等介绍清楚。

2、被秋山学校录取的学徒,无论男女一律留光头

剃光头是为了让学徒们下定决心,要在往后五年的时间内,将全副身心投入学习当中;因为如果决心不够,就无法坚持到底。

3、禁止使用手机,只许书信联系

禁止使用手机和电子邮件,对外的联络方式以书信取代。书写也是一种训练,如果连给客户的感谢信都不会写,是不能胜任工作的。

4、只有在八月盂兰盆节和正月假期才能见到家人

在一年的学习期间内,只有在八月盂兰盆节和正月,才有共十天的假。除了这些日子之外,即使父母来了也不准见面,因为精神松懈会妨碍学习。

5、禁止接受父母汇寄的生活费和零用钱

只有使用自己辛苦工作赚来的薪水,购买被称为“工匠生命”的工具才会珍惜。如果用别人的钱购买很棒的工具,也不会有任何感动。

6、研修期间,绝对禁止谈恋爱

一旦发现有人谈恋爱,立即开除。为了习得一生赖以生存的技艺,在五年学徒的期间,除了如何成为一流匠人之外,必须心无旁骛、专心学习。

7、早晨从跑步开始

每天早晨,所有人都要跑步,花十五分钟沿着街道跑一圈。通过这种方式,让大家振作精神,同时培养集体意识。

8、大家一起做饭,禁止挑食

准备饭菜和饭后收拾的工作,主要由入校第一、第二年的弟子承担。挑食的人往往也会挑工作、挑人,因此克服不喜欢的食物也很重要。

9、工作之前先扫除

打扫街道、打扫厂区、清扫机械、清扫车辆、仓库。为了磨砺心志,工作之前先扫除。

10、朝会上,齐声高喊“匠人须知30条”

为了让学徒牢记一流的匠人是怎样的,每天早上所有人一定要齐声高喊“匠人须知30条”。通过这种反复朗诵,让标准渗透到他们的潜意识中。

一系列严格训练,都为将来成长为一流匠人在打基础。我70岁还在参加晨跑、准备饭菜,大扫除等活动。我始终和徒弟们在一起,如果出现了什么问题,马上便能发现。

徒弟和我的家人一样,所以就算是比较严厉的话,也要不断地重复说,好让他们成为出类拔萃的人。也许他们以后有机会和客户一起进餐,所以必须懂得正确的用餐礼仪。平常我和徒弟们一起吃饭,就能够及时提醒他们注意自己的吃法。

在打扫和跑步的活动中,我在与不在的情况也大不相同。那些猜想“今天社长也许不会来了”就松懈下来的人,多半是平时就偷懒的孩子。对于整天满腹牢骚或发呆走神的弟子,我会狠狠修理。等他们渐渐醒悟,就会变得在任何时候,都能保持雷厉风行的作风了。我会坚持反复提醒、不停指正,直到他们有所改变为止,因为这是我的职责。

我是真心想把他们培养成真正人才,才会这样严厉地责备他们。刚开始时,不少人提出质疑,但现在有很多毕业于国立大学和知名私立大学的年轻人、已有社会经验的年轻人,前来“秋山木工”应征。

当然,只是一味严厉,会让孩子敬而远之,所以“秋山木工”每个月举办一次寿喜烧联欢会,这已成为惯例。让大家就着一口锅吃东西也是别有用意的,例如会说“你先吃”,自然形成互相谦让的氛围。有时,师兄会善意地拍一下师弟的脑袋说:“你把感冒传染给我了!”这种场合为师兄弟们建立真正的兄弟般友好关系,提供了绝佳的机会。

在“秋山木工”,我就像是他们的父母一样,每个人则有二十位以上的兄弟姐妹。如果彼此不能建立一种温馨的信赖关系,遇到大事时,指令就无法传达下去。

植下一流之根的匠人须知30条

每天开始工作前是朝会。

“早安!”“谢谢!”

从大声练习基本寒暄开始,接着确认一天的工作计划,然后全体一起高声背诵“匠人须知30条”。

“匠人须知30条”讲的是作为一名工匠的心理建设,全部以“进入作业场所前,必须成为……的人”的形式列出。

“进入作业场所”也就是“准许工作”的意思。具体来说,在美容室,那就是“准许给客人理发”;换作医生,就是“准许给人看病”;换作厨师,就是“准许为客人烹饪菜肴”:换作演员,就是“准许上台表演”等,这样转换一下就容易理解了。

“匠人须知”,讲求的是一个“心”字。

在全体学员都能够熟背之后,我要求进公司一年的研修生们,思考“匠人须知”,再加上他们的心得,也就是加上自己的“心”,这样就能更深入地理解其中的真义。

制定“匠人须知30条”起因于30年前,那年工房招了人数最多的一批徒弟,8个人。“要怎么把这些人培养成才呢?得想个办法……”那时我反复思考,彻夜难眠。突然间,我想起工房当月的标语,感觉就像是上天赐给我的话。

比方说,某年四月的大目标,是“全员同心协力,奋斗到底”,为了达成这个大目标,又列出了若干小目标来执行。就像下列这样:

1.始终以101%的力量来面对事物。

2.通过扫除磨砺心志。

3.感谢并尊敬父母,以及教我工作的师傅和工匠们。

4.检修工具将它们变成自己的“手足”。

5.理解工作内容,做好这一步,同时思考下一步。

6.尽责完成排定的工作,让客户满意。

7.向顾客道谢致意。

像这样提出大目标之后,再设下具体的小目标,大家各自去实践完成。朝会时,所有人要齐声朗诵这些大目标和小目标。如此坚持了一年时间,无数的目标在我们手里达成。大家发现当我们每天齐声朗诵目标,并且持续付诸实际行动之后,自己也以惊人的速度成长。

“秋山木工”的弟子们,每天都要背诵“匠人须知30条”。一天一遍,一年360天,就是360遍。弟子们在秋山学校学习一年,加上四年学徒和三年的工匠深造,总共要在“秋山木工”待上八年。实际上,弟子们每天都要背诵三四遍,八年下来就有一万遍了。如此反复背诵,在不知不觉间,就会按照“须知”去做了。

一段文字如果只读一遍,或许很快就会忘掉,但如果反复读上一百遍、两百遍,就一定能够牢记。每天每天反复背诵,文字就会进入意识深处,变成我们的血肉。一旦达到这个境界,我们就能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并且化为实际行动。

上一篇:工程施工重点及难点范文 下一篇:财务管理的实训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