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察设计特点范文

时间:2024-02-18 15:48:26

勘察设计特点

勘察设计特点篇1

在工程项目方案设计之前,都要由专业人员对现场的沿途环境、水文地貌等情况进行实地勘察。地质勘探与岩土勘察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具有很强的技术性,要求勘查人员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专业素养。如果勘察工作出现失误,所测得的数据存在误差,就会给实际的建设施工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甚至发生安全事故,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对于地质勘探与岩土勘察,我们一定要提高重视程度,勘察结果尽量做到准确无误。

一、地质勘探与岩土勘察的概念

(一)岩土勘察

岩土勘察,指的是有专业人员按照工程项目中的实际情况和施工的具体要求,对施工现场的地质、岩土、水文等情况进行勘察,掌握具体的数据和信息,并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与评估。以此来判断施工现场的地质和岩土工程的条件,以及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特征等情况。实际上,岩土勘察是一项环境勘察与文件编制相结合的工程勘察行为。在进行实际勘察的时候,应先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进行勘探与测绘,然后对现成土壤进行取样和测试。通过测试结果对现场的地质条件和特点进行分析,为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二)地质勘探

地质勘探是岩土勘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对施工现场的土地特性和土质条件进行分析和了解[1]。通过对施工现场实际地质的勘探结果,来评估和确定地质中的持力层。而后根据持力层的实际承载力,来设计工程项目的基础类型和施工方式。最后通过计算得出实际的基础参数,给工程项目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充足的依据。

二、地质勘探与岩土勘察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充分的勘察依据

在岩土勘察工作进行之前,相关的技术人员应当事先查阅大量的带有坐标和地形介绍的建筑平面图,以此来对建筑物的建设性质、功能特点、埋置深度、荷载能力等信息进行了解和掌握[2]。这些工作是岩土勘察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能够有效的保证岩土勘察工作的顺利实施。但是,在实际工作工程中,一些勘察单位和技术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岩土勘察工程的重要性。在对施工现场进行岩土勘察时,没有考虑到工程项目的特点和性质与地形地貌的结合,也没有考虑到工程项目的设计要点与荷载能力,有时甚至存在胡乱编制的情况。这就导致了岩土勘察工作达不到预定的效果,往往还需要进行补勘。

(二)勘察报告质量较低

工程项目在进行方案和图纸设计的时候,需要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作为参照,利用地质勘探与岩土勘察达到的数据资料作为基础来进行设计。这就要求勘察人员提供的勘察报告要严格符合建设施工的要求,达到全面、完整、高质量。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勘察单位或勘察人员都无法达到这一要求。在编制勘察报告的时候,没有对岩土勘察得出的数据资料进行充分的分析与总结,同时也无法保证勘察质量的可靠性。这就使得勘察单位提供的勘察报告质量很低,有些甚至无法达到合格的标准,对于建筑施工的方案设计没有任何帮助。

(三)无法实事求是的反映实际情况

勘察人员在完成现场勘察工作之后,需要将所得到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和总结,形成书面报告的形式,递交给施工企业,才能为施工方案的设计提供帮助。但是,当前有很多勘察人员提供的勘察报告中,存在着大量的空话、套话,缺乏实际的勘察内容,也没有实际的工程施工条件[3]。同时,勘察报告中也体现不出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与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实际地质的分析和研究内容也较为缺乏。这样的勘察报告,无法为施工企业的建设工作提供任何的帮助和依据。

三、加强地质勘探与岩土勘察的措施

(一)明确勘察目的,建立勘察体系

在进行地质勘探与岩土勘察工作之前,要先明确勘察的目的,这样才能沿着特定的方向开展工作。进而按照工程项目的施工要求,有针对性的对施工现场进行地质勘探与岩土勘察[4]。此外,还应当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勘察体系,将勘察工作的目标与要求一一列举出来,包括编制工作纲要、收集基础资料、选择勘察技术、制定勘察方案等项目。同时还应当对勘察工作的指导规范进行明确,严格按照勘察工作的要求,对数据资料进行细致的处理,并且认真负责的编制勘察报告。做好这些工作,能够对地质勘探与岩土勘察工作水平的提高产生巨大的帮助。

(二)确定工程项目的勘察位置

按照岩土勘察工作的相关规定,对于较为复杂的地基详细勘察工作,各个勘探点之间的距离应当在10-15米之间,而在详勘阶段,应对工程项目的地基进行均匀性的评价。地基的均匀性主要是用来判断由于地面沉降而引起的岩表差异或倾斜等岩土的形变,是否在沿途结构的承受范围之内。如果沿途土层性质的横向分布变化范围较大,将有可能会存在着影响成桩的土层,此时应当将勘察点排布的更加紧密。在最初布置勘察点的时候,应当注意将整个工程项目进行完整的覆盖,同时对一些特定的勘探点进行具体的分析,以实现勘探点的精确布置和准确定位。

(三)采取地质勘探与岩土勘察综合的勘察方式

在地质勘探与岩土勘察工作中,有很多具体的操作方式。因此可根据不同工程项目的各自特点和实际情况,相应的选择最为合适的勘察方式,或者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手段,也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如果工程项目所需的勘察深度不大,同时地下水的水位又较深,此时可以采用探井法[5]。如果工程项目的勘探点需要进行岩土分区界线的划分,则可以采用探槽法。如果施工地点的地下水水位较低,则可以采取开挖深井、现场取样等方式,为研究和试验提供样本。此外,勘察方式中的触探法是一种十分快捷、便利的勘察方式,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勘察出地基土层的承载力,或其它相关的数据资料。而动力触探法和掘探法的综合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岩土勘察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四)创新岩土勘察技术

在进行岩土勘察工作的过程中,要注重对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利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等为岩土勘察工作提供充足的技术支持,使岩土勘察的质量和效率得到稳步的提升。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岩土勘察的过程中,已经能够普利用计算机对施工现场的地质、地貌的信息进行研究和分析,同时对岩土情况及其可能发生的变化进行模拟,为施工企业的工程设计提供了更加充分的帮助与支持。

总结:

勘察设计特点篇2

[关键词]水利工程;勘察设计;投标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水利工程的快速发展,投标竞标已成为水利工程勘察设计企业承包水利工程勘察设计任务的主要方式。通过对大量投标活动参与和实践总结,对水利工程勘察设计投标的特点、方法、技巧等方面进行了整理与归纳,以期提升水利工程勘察设计投标工作的水平与质量。

1水利工程勘察设计特点分析

首先,水利工程受建设地域的地质、水文等方面影响,在勘察设计上具有不确定性。建设条件的差异使得每项水利工程有各自不同的建设特点,因而在工程可行性研究方案、勘测设计方法上不相同,不能类同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一样采用定型设计。相比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来说,水利工程的勘察设计工作更加复杂。项目勘察设计工作技术性、专业性较强,甚至涉及某些特定技术,其次,水利工程建设投资大,周期长,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民生关注度,因此,工程勘察设计是水利工程建设环节中的重中之重。在项目的决策上必须认真谨慎,工程可行性研究论证上要科学,勘察设计方案上要体现出工程建设的经济合理,甚至于某些水利工程设计在满足工程功能的基础上,结合环境、经济、文化等方面条件,需进一步提高设计要求,做到设计和工艺技术创新,使建设工程在投资上合理、功能上齐备、环境上和谐。结合以上特点,决定了水利工程建设单位选择勘察设计单位的重要性。目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确立,水利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已经全方位进入市场,勘察设计招标依然被社会认可接受,也愈来愈受到建设单位的重视。勘察设计单位也必须通过投标活动从市场中通过竞争获取勘察设计任务,通过投标充分展示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实力,通过投标在市场中承揽更多的勘察设计任务,以满足企业自身的经济发展。

2水利工程勘察设计招投标特点分析

2.1水利工程勘察设计招标应具备的条件

将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水利部门等八部委联合颁发的《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办法》《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作为基础,水利工程项目在进行勘察设计招投标的过程中应具备以下特点。勘察设计招投标条件是:①项目已立项;②投资估算已经批准;③勘察设计基础技术资料已经收集完成;④资金来源已经落实,即必须在“工程可行性研究”批复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已履行审批手续的工程项目,应依据批准的项目规模,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勘察设计一次性总体招标或在保证项目完整性、连续性的前提下实行分段或分阶段招标。

2.2水利工程勘察设计招投标属性

在水利工程勘察设计招投标中,其与施工招投标存在较大差异,具备以下属性和特点。

(1)投标报价在水利勘测设计招投标中占定标影响比例较小。大型水利工程勘察设计项目不以费用报价为主要定标依据,中小型水利工程勘察设计可适当考虑报价因素。水利工程勘察设计费只占整个工程造价的5%~10%,而设计方案的优劣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则大得多,越是大型项目、复杂项目,设计的优劣对造价影响就越大。因此,勘察设计费报价在大型工程项目招投标中,定标时可以不做考虑,而在中小型工程项目中可以适当考虑。在水利工程勘察设计的招投标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创造性设计的价值,并充分体现优质优价的原则。

(2)投标人的技术能力、业绩经历和组织实施能力是水利工程勘测设计招投标中的重中之重。水利工程项目作为社会公益项目,具有投资大、建设难度高的特点,甚至一些水利工程需要在规定的期限内建设,为保障社会经济和人民财产安全发挥出作用,这就使得项目在决策阶段必须做到谨慎和考虑周到,更为关键的是在项目建设前期的勘察设计阶段,从工程技术、周期、投资、效益等方面科学合理设计,为项目顺利实施打好坚实的基础。基于这些方面的考虑,建设单位在选择勘察设计企业的时候,重点会关注投标单位的技术能力,从勘测设计经历上进行资格考核。

(3)水利工程勘察设计投标代价较高,优质的投标文件需要科学合理策划而成。水利工程勘察设计工作属于技术密集型设计创造工作,自身成本非常高。投标企业为迎接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挑战,在竞争中获胜,在勘察设计投标中也将投入较大的人、财、物等资源。特别是大型水利工程勘察设计投标需要组建投标组,投标组包括管理、经营、商务等主要人员。投标组由经营管理人员统领全局,从项目的背景、环境关系、自身的优势、投标的策略上总体精心策划。

3水利工程勘察设计投标策略分析

目前水利勘察设计投招标形式同其他行业招标形式相同,分为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两种形式,无论是哪种方式,投标人都要重视项目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投标工作的策划和组织。笔者试就水利勘察设计招投标的一些策略谈一些浅见。

3.1标前分析

标前分析是在获得项目招标信息后,可从几方面入手:一是通过企业自身社会关系全面了解招标项目背景,梳理涉及的各方面因素,再结合自身实力分析和评审是否参加投标,为投标工作理清思路;二是组织投标组进行现场查勘,并收集项目相关技术资料,做到了解工程现场和周围环境,同时注意收集分析招标文件中未能提供的信息,以便在标书编制过程中能更好地解读招标的条款和技术要求,技术方案也能更好地结合现场实际;三是与招标人进行咨询及交流,从交流中深入了解招标人实施项目的想法和需求,更好地把握设计工作方向。

3.2投标分析

在投标人获取招标文件后,要对其进行全面通读,准确把握招标及响应的内容,具体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资格审查。资格审查是对投标人的基本考核,主要从投标人的资质、设计经历、人员配置上提出要求。投标人需认真对待,根据资格审查要求,提供真实有效的并且符合资格审查格式要求的相关材料,此项是投标单位能否进入竞争的前提条件。

(2)资信业绩。资信业绩在水利工程勘察设计招投标中是招标人比较关注的部分,也是招标项目中商务打分的必备项。资信业绩具体表现形式为:投标人的类似工程业绩经历、投标人类似工程获奖情况、投标人财务状况和履行合同能力。投标人类似工程业绩经历必须符合招标文件的要求,需明确界定工程类型和规模,并提供有效证明。一般的招标项目中,都要求投标人的类似工程业绩不得低于招标工程的规模。投标人为真实体现本单位具有类似业绩经历,应从工程的建设环境相似上、工程功能相同上、建筑机构形式相同上等选择类似业绩,以提供承接合同、初步设计(可研)批复文件、竣工验收资料等有效证明之。投标人类似工程获奖情况作为招标文件里的加分项,一般来说是考核投标人的技术能力和综合实力,以此来拉开投标竞争单位之间的差距,以便投标人可以从众多的竞标单位中选择出更优秀的设计单位。投标人可根据招标文件要求,结合自身特点,可以多展现在投标文件之中,比如科技进步奖、工程质量奖、省部级及以上勘察设计奖等,给予专家更好的影响评价,也即所谓的锦上添花。投标人财务状况和履行合同能力也是招标人担心的问题。因为勘察设计工作能否按照招标人意愿顺利完成决定了招标人工作的成效等。投标人需要从合同履约情况、合同信用评价证书上、财务审计情况上提供相关证明。

(3)技术要求。在水利工程勘察设计投标中,技术要求包含设计方案、项目管理、水利工程质量保障措施、工程项目进度设置、服务承诺等几部分。设计方案作为水利工程勘察设计投标技术标的核心,在进行投标设计过程中,应将重点置于编制设计方案方面。首先,在编制设计方案的过程中,要对水利工程项目有全面的了解。项目实施功能定位要准确,对其发挥的作用正确认识。其次,还应将工程项目与类似工程对比,将拟建工程自身具备的特点、难点等全面分析,将以往水利工程的经验作为基础,开展创造性的工作。水利工程的设计方案的优劣对工程投资影响重大。水利工程项目规模越大、越复杂,方案质量好坏对总投资产生的影响便越大。由此可见,基于评分标准基础上,设计方案的分值比例会超过勘察设计的费用报价所占比重,因此要对这点进行高度重视。

(4)投标报价。根据《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勘察(测)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水利工程勘察设计招标的目的,在于通过招标竞争选择优秀的勘察设计单位,提供方案较优造价合理的勘察设计文件,投标人的勘察设计费报价不能作为招标的主要条件。目前,水利勘察设计投标报价主要有两种形式。①投标报价设定限定价,在限定价的基础上下浮动若干百分点为报价最高分,而且报价分值设置所占比重也很小。此类项目不以报价为重点作为定标因素,重在考核投标人的技术方案设计和投标人的综合实力。②投标报价为综合评分法,算法为投标人报价的平均值乘以浮动因子,当投标人在技术方案上难分高低时,此类报价评分将成为是否中标的直接要素。这就要求投标人结合自身企业特点,基本准确地测算出项目成本,再结合对竞争对手的分析做出合理报价。

3.3标书编制策划

因为投标人的所有意愿都是在投标文件上展现,评标专家也是通过投标文件来评判投标人是否具备承担该项目的能力。因此,投标文件在编制上应对招标文件进行认真的研究分析,完全掌握招标文件的实质要求,以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思路清晰等技巧策划制作投标文件。投标文件不是设计文件,投标人必须按照招标文件的约定和要求,推荐出符合工程条件的优化设计方案,提出满足要求的服务承诺,深度上满足招标文件要求,因此,投标文件做到针对招标文件的相应性、完整性、条理性积极响应招标文件。策划编制标书要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1)资源组织。方案设计是投标文件中最重要的部分,所占分值占整个投标综合分值的60%~80%。尤其在技术难度大的水利工程,技术方案优劣直接决定了工程规模、工期和工程投资的合理与否,这几点是工程建设的关键,也是其项目重点关注的方面。另外,水利工程勘察设计工作涉及规划、水工、金结、电气、水机、施工、建筑、环保、地质、测量、造价等诸多专业,要做到精心设计,还需要各专业间做到很好的配合、沟通等,这些就对项目的总负责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能够统领全局,从大局把握工程设计方案,能够站在招标人的角度加深对项目的理解和认识,认真研究、比选设计方案,从中找到能使招标人利益最大化的方案,吸引评标专家的关注。同时标书编制的过程,也需要项目负责人综合协调和管理各专业技术人员,尽量避免或减少沟通疏漏欠缺对投标文件评判的不利因素。

(2)商务文件响应。商务文件应从招标文件格式上、要求提供业绩资信证明材料上、组织人员配置上、承担和履约能力上积极响应招标文件要求,一定要明确为本项目设置专门的组织机构,承诺利用投标人内部最大限度的资源确保顺利组织实施,以此来取得招标人的信任,对于项目负责人和主要专业人的选择要有针对性,选择具有类似工程经验的人员,同时在人员简历里重点突出类似工程经验。

(3)技术文件响应。投标技术文件要与招标技术要求、规格完全符合,不能有重大偏离,编制的技术方案必须满足某种要求,招标人的这些要求往往是关系到工程的规模、工期、投资效益等重要方面,对于这些关键性要求,技术文件必须在显著位置明确响应,并在技术文件阐述投标方案中能够满足业主要求的具体保障措施,以展现投标人承担该项工作的优势。

(4)投标注意事项。投标工作是一项信息收集分析和整合的工作,要求的时间紧,投入的资源多,投标人需认真、细致对待,应在投标文件的格式要求上、证明原件材料提供上、标书装订包装上反复检查合演,少许的纰漏有可能就会造成投标评分的失利或投标的失败。投标文件作为投标人意向的表述具有商业机密性,在开标前投标人要对商务报价及技术方案施行严格保密措施,报价的泄露可以导致商务上的差距,技术方案的泄露,就像是明牌与人争斗,直接造成的就是不能中标的严重后果。

4结论

每一次的投标活动都是参与市场的经历,投标人应对每一次的投标活动进行总结和分析,尤其是对行业内竞争对手的特点要不断了解和积累。做到知己知彼,在下次的市场竞争中掌握更大的获胜机会。

参考文献:

[1]李良碧,周林波,肖俊.浅论水利工程勘察设计招标投标[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0(12):58-60.

[2]刘立雪.浅谈水利工程勘察设计投标[J].河北水利,2013(3):39.

[3]吴强.水利工程勘察设计投标实务研究[J].珠江水运,2015(8):86-87.

[4]朱伯芳.水利工程招投标[M].2版.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

[5]孙秀荣,王尊先.水利工程勘察设计招投标特点及投标策略[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41-43.

勘察设计特点篇3

关键词:水利工程;中小河流;地质勘察;问题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当前勘察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小河流的勘察设计其实并不复杂,但由于受设计理念、勘察水平和其他因素的限制,审查过程中发现问题比较多,修改时间长,甚至出现整个设计重做的现象。存在问题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勘察与设计严重脱节。

众所周知,世界上任何建筑物都建立在地基之上,土建工程设计都离不开工程地质条件,脱离工程地质条件做设计,那只是空中楼阁,经不起实际的检验。这个道理每个工程技术人员是应该懂得的,但实际工作中勘察与设计却往往脱节,勘察没有为设计服务,设计不以勘察为基础,缺乏设计依据,二者各打各的板,各唱各的调,不能有机结合。在山区河流中,基本是以冲刷塌岸为主,很多地方地质条件简单,只要简单的护护坡就行了,设计上往往是大动干戈,建堤防修挡墙,严重脱离实际。俱如此类的问题很常见,浪费了人力物力,耽误了工期。

(2)勘察工作缺乏针对性。

工程地质勘察的一般程序应当是在设计和地质共同踏勘的基础上,由设计提出勘察任务书,地质专业根据具体情况和任务书的要求布置勘探工作,有针对性进行勘察。但在各地提出的资料看,没有针对地质问题和险情隐患布置勘探工作,比如堤基存在渗漏问题,堤内没有布置钻孔,没有针对渗漏问题做有关的水文地质测试,坍岸段没有在河岸坡取样做土工试验,缺乏土层的基本地质参数,设计稳定计算的依据不足。

(3)勘察精度和深度不够。

勘察的精度和深度是相辅相成的。笔者认为,通俗地理解,勘察精度是勘探工作量的多少,勘察深度是对地质问题的研究程度和地质资料的可信度。

土和岩石相比,土层的性质变化较大,有很大的随机性,不同地区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差别较大,有些地区从来没有做过试验,也没有类似工程经验,物理力学指标无法依靠类比来提取,有些资料提出的地质参数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在这些地区应当在查明土层结构的基础上,适当取样试验,提出的地质参数才有依据。对于存在地质问题和险情隐患的地方应有勘探点和地质剖面,在这方面普遍存在勘察精度不足的问题。由于精度不够,勘察深度就无从谈起了。

2、做好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技术原则建议

2.1适度掌握勘察精度

很大程度上勘察工作的精度决定着勘察工作的成败。中小河流有自己的特殊性,一般来说,地质条件比较简单,地质问题比较明确,新建建筑物不多,出现工程安全的可能性较小,在执行规程规范的过程中应做到“松紧有度、重点突出、解决问题”,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其勘察精度和深度可根据具体工程实际略低于以上规程规范的要求”,作为线性工程,堤防勘察规程是我们应执行的基本依据,但我们又不能完全去照搬执行,其理由:一是中小河流一般达不到三级堤防标准,参考执行即可;二是规程本身也留有余地,如沿堤线钻孔间距,初步设计宜为(100~500)m,大家要注意“宜”的意思,不是强求,在地质条件简单的堤段可放宽,当然在复杂的地方要加密。关于土层参数问题,指导意见提出如果有同类数据可以类比提出,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没有同地区同类型的数据就需要做适当的试验,但样品的多少不一定完全按规程要求,只要每层土有代表性的数据即可。

2.2正确使用勘察方法

勘察方法在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存在最多的问题,提高勘察水平,加强勘探工作的针对性,首先要正确掌握勘察方法。

2.2.1地质调查是最基本的工作方法

地质调查是任何勘察工作都离不开的一项基本工作,是勘察工作的主要手段和基本方法,特别是对中小河流治理勘察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比盲目打几个钻孔有更大的作用。地质调查一定要根据河流的不同特点来进行,因不同地区的河流有不同的特点。根据地域特点分为平原河流与山区河流。山区河流其主要特点是坡降陡,流速快,流道不规则,两岸以冲刷、坍岸为主,在平缓段又存在河道淤积问题,一般没有作前期勘察设计和系统的治理工作,没有防洪设施或防洪标准很低。地质应当首先作全线调查,将岸坡按土质岸坡和岩质岸坡进行分类,再将坍岸段进行详细划分,列表说明。

2.2.2尽量使用轻型勘探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一般长度有数公里到十余公里,点多线长,勘探场地复杂,不宜大量使用重型勘探。一定要在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布置勘探工作,宜按以下原则进行:对平原区河流堤防工程、山区河流有建筑物和挡土墙的地段,应采用钻机进行钻探,钻探深度宜进入堤基及建筑物基础以下一定深度,以查明岩土层分布和持力层性状为宜。对于较为简单的护岸和疏浚工程,可采用锣纹钻和坑探为主,只要基本查清岸坡土层结构、基本性状、河道淤积层物质成分就满足要求了。

2.2.3要适当进行土工试验

中小河流绝大多数项目只与土层有关,很少涉及到岩石地基,因此岩石一般不需做试验,必要时可提经验参数。对于堤防工程和建筑物应将现场试验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现场试验主要在钻孔内进行,试验项目一般有孔内注水试验、标准贯入和动力触探试验,要在孔内适当取样进行室内土工试验。对于护岸工程,可在探坑内由地质人员现场取样做室内试验,室内试验项目可适当简化,如颗粒分析可不做或少做。

3、资料整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不能遗漏内容。

勘察报告内容一定要全面,该阐述的内容不能遗漏。比如山区河流,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简述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类型和发育程度,现在我们的报告普遍缺少该部分内容。如果是在七度地震区,地基存在粉细砂层,就必须进行振动液化评价,勘察报告可根据标贯击数做出判断,不能缺失该内容,否则报告就不全面。河道疏浚应对疏浚河段的土层结构和级配作出粗略分析,提供土层疏挖类别。

(2)要突出重点。

许多勘察报告把基本地质条件说了一大堆,但究竟存在什么问题,到最后还是不知所云,这样的报告没有说服力,不能为设计提供支持。为什么要进行治理,首先是存在问题,到底存在哪些问题,一定要作为勘察报告的重点阐述,要分门别类,按桩号列表说明,为设计处理提供依据。

(3)简化划分土层。

笔者建议堤防工程还是要根据室内土工试验来分类,有些特殊土完全是由试验指标来确定的,如淤泥质土,要同时满足孔隙比大于1、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的两个条件。渗透系数与颗粒组成有密切关系,因此,堤防工程的土工试验要有颗分、物理力学等全部指标,要进行所有物理力学试验。其他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可由地质人员现场进行土的分类定名,试验内容可适当简化。

4、结语

勘察设计特点篇4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土工试验;勘察报告;原位测试

Abstract: in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s the primary conditio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fo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o provide first-hand geology, hydrology basic information and technical guidance, i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of the important reference.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from essentially, belong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asic link, the effect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quality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jects and the safety of the project and cost. Therefore for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of related problems are discussed, which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this paper, at first the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we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eaning and content, and the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in existing problems were summarized, and then focus on the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technical problems, and finally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Keywords: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Geotechnical test; Survey report; In situ test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岩土工程勘察概述

岩土工程勘察,是指根据建设工程的具体要求,在清楚查明并分析评价了建设场地的环境特征、地质情况和岩土条件后,编制有关勘察文件的活动。新时期的岩土勘察工作,不仅包括岩土工程勘察本身,还涵盖了其广泛的外延,包括房屋建筑、桥梁、道路、各种大型设备等。岩土工程勘察是工程建设的一大重大活动,其目的主要是为建筑施工的设计方案提供各类有关岩土的参数资料。

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主要包括勘察现场的钻探工作,以及原位测试、原土取

样、室内土工试验以及一系列的设计文件等。

随着建设水平的不断发展,建设工程对岩土工程勘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对岩土工程勘察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因此,完善岩土工程勘察的手段和方法,探讨岩土工程勘察与建设中的相关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探析

(一)岩土工程勘察体系存在缺陷

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中的内容十分庞杂,其中包括对地形地貌以及周围环境乃至当地气象和交通等各个方面,这些信息存在确定因素和不确定因素。但我国当前岩土工程勘察的体系制度还不够完善,在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处理中存在诸多缺陷,难以满足当前快速发展的岩土工程勘察的需要。加之相关软件技术的研发滞后,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面临严峻发展困境。

(二)缺少勘察纲要

岩土工程勘察纲要是指导岩土工程勘察各项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勘察工作顺利完成的保证。目前勘察中,许多勘察单位,在很多勘察项目中没有编写勘察纲要。有的项目虽有勘察纲要,但往往是按工程地质勘察要求编写,没有达到岩土工程勘察的要求,有的纲要,针对性不强,对勘察工作指导意义不大,影响勘察成果的质量。

(三)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质量有待提高

目前,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质量不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报告中只注重定性分析,定量数据较少,建议措施针对性也较差。至今,一些勘察单位还没有摆脱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框架,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仍以描述为主,其结果往往是所下的结论和建议比较笼统,缺乏针对性,设计及施工人员很难采纳,甚至无法采用。这为后期的工程建设埋下了重大的质量隐患,增加了工程成本控制的风险。

(四)勘察忽视工程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可能性影响

目前随着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的飞速发展,建筑工程内部也正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工程愈来愈趋向复杂化,因此对岩土工程勘察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复杂工程的建设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有的勘察单位对此认识不足,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缺乏对环境条件论证与评价,特别是高层建筑往往均设地下室,如果环境条件及环境地质不论述评价清楚,则对基坑支护的设计、施工、就无从着手。除此之外,也应该预测到工程建设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从而有利于早日采取相关措施。

岩土工程勘察中应注意的技术性问题

(一)勘察前期相关资料的收集要充分

详实的岩土工程勘察不仅要记录场内钻孔的基本情况,还要重视场地的地质条件。这就需要在场地仔细观察有没有其他不良的地质现象和比较重要的建筑物,这些都是可能对拟建工程产生影响的因素。同时还要认真收集拟建工程的基本资料,如拟建物规模、结构特征、结构类型、基础形式、荷载分布、地面整平标高及拟建物对变形的要求,从而为外业前期工作量的布置提供尽可能详细的依据。

(二)对勘探点位要合理布置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规定,对于复杂地基详勘,勘探点的间距应为10~15m。但实际工程中,一些单位出于勘察费用考虑,将勘探点间距放大。其中有针对性分析的探点,必须严格布置在代表性地段上,对于一般性勘探点,则可结合针对的建筑工程特性适当调整勘探点位。勘探点位的调整应结合场地条件进行而不失其代表性,决不可超出标准要求进行随意的简化。

(三)勘探方法的选择

勘探工作包括物探、钻探和坑探等各种方法。它是被用来调查地下地质情况的,并且可利用勘探工程取样进行原位测试和监测。应根据勘察目的及岩土的特性选用各种勘探方法。物探是一种间接的勘探手段,它的优点是较之钻探和坑探轻便、经济而迅速,能够及时解决工程地质测绘中难于推断而又急待了解的地下地质情况,所以常常与测绘工作配合使用。它又可作为钻探和坑探的先行或辅助手段。钻探和坑探也称勘探工程,均是直接勘探手段,能可靠地了解地下地质情况,在岩土工程勘察中是必不可少的。其中钻探工作使用最为广泛,

可根据地层类别和勘察要求选用不同的钻探方法。当钻探方法难以查明地下地质情况时,可采用坑探方法。坑探工程的类型较多,应根据勘察要求选用。

(四)土工试验中的相关问题

1.粉土的划分问题

规范的粉土,是一种粒径大约为0.075mm、质量小于或等于总质量的50%、塑性指数不大于10的土。但在实际工作中,区分粉土的试验常常存在许多漏洞,许多未按规定划分为粉土。有些时候可以利用粉砂帮助测定塑性指数,但要注意在特殊情况下,如有些地方发生地质震动,且地震烈度小于或等于6度,因为一般情况下粉土本身不是良好的基础持力层,那么就仍然以塑性指数来判定粉土的情况比较合适。

2.剪切方法的选择问题

在土工试验中,若剪切方法选择不恰当,很容易导致岩土无法满足实际的系数要求。剪切的方法有很多,但实际中较常见的是快剪试验。快剪试验一般适用于渗透系数小于6至10cm/s的细粒土,但粉质粘土渗透系数一般都大于5至10cm/s,在这种情况下,若还使用快剪试验的方法,则显得不合适。剪切方法的选择要根据不同土质的要求,不能一刀切,在这里推荐三轴剪的剪切方法。

3.原位测试的技术方法

原位试验被广泛应用于那些不容易获取不受扰动的原状试样的场地,对这类样品进行密实度、强度和压缩性评价。勘察中有如下几种常用的原位试验的技术手段:

(1)圆锥动力触探试验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是利用一定的锤击能量,将一定规格的圆锥探头打入岩土中,根据贯入土中的难易程度来判别土的性质的一种现场测试方法。根据它的试验指标可用于进行地基土的力学分层,定性地评价地基土的均匀性和物理性质,查明土洞、滑动面、软硬土层界面的位置。通过建立地区经验,也可用于评价地基土的强度和变形参数,评价地基承载力、单桩便承载力等,适应性广,并有连续贯入的特性,但试验误差较大,再现性较差。

(2)波速测试

波速测试是利用波速确定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或工程指标的现场测试方法。主要用于测定各种类岩土体的压缩波、剪切波或瑞利波的波速,以此来划分场地类型;提供地震反映分析所需的地基土动力参数;提供动力机器基础设计所需的地基土动力参数;判断地基土液化的可能性,划分场地类别,确定场地土的特征周期。另外,波速测试本身可以用来评价地基土的类别和检验地基加固效果。

(五)利用办公自动化工具提高野外编录效率

野外编录应力求简明准确,抓住密实度、稠度、风化程度等主要特征,准确地描述,并划分层位。为提高野外编录的效率和质量,可配备一定数量的数码相机和手提电脑,以便拍摄场地条件及岩芯相片,电脑绘制的剖面草图也可大大提高编录的准确性,提高效率。

促进我国岩土工程勘察与建设发展的措施

(一)促进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的有效结合

岩土工程的勘察与设计是分不开的,这样能够有效减少工程资源的浪费,减少人力损耗,有利于工程造价成本的控制,同时也能够很好地降低人为操作的一些失误风险。但我国工程勘察与设计部门往往处于分离状态,各自为政,这是我国岩土勘察工作面临着最严峻的问题。因此实现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的一体化是当前工作的重点。

(二)运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勘察水平

要运用高科技技术来提高勘察的综合水平,除了要巩固理论知识,探索新的原理和技术,还必须为我国的勘察工作提供一批新的勘探设备,高科技设备能够提高勘察信息的质量和水平。勘察企业应当要及时的更新勘察设备,实现勘察设备电子化,要进一步对勘察工作进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先进技术的应用,还能够提高办公效率,实现办公自动化,就像前面提到的一样,计算机技术的合理运用,能够减少工作量和资源损耗,也能够全面提高工作水平。

(三)加强对岩土工程技术人员培训

人才是技术进步的保证,我国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发展缓慢,很大的因素是缺乏专业的岩土工程技术人才。因此,要全面推行岩土工程体制,当务之急是加强岩土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培训,特别是岩土工程设计及施工技术人员的培训,以适应岩土工程市场发展的急需。

结语

综上,我国岩土工程勘察涉及的领域日益广泛,但是目前我国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还没有实现高科技化,岩土工程勘察与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给结构和勘察专业带来许多新的研究课题,只有提高对这项工作的认识,寻求发展的新途径,才能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做好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参考文献

[1]刘进波.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1.3.

[2]陈志芳.当前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建筑设计管理,2011.12.

[3]姜明友.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8.

勘察设计特点篇5

关键词:工程地质 勘察 信息化

地质勘察数据具有多源、多类、多量、多维、多时态和多主题特征,给地质勘察数据信息化带来巨大困难。在充分考虑了工程地质勘察及勘察信息应用所涉及到的后续设计全过程的基础上,从勘察数据的有效采集、管理、信息化、信息表达、信息资源应用出发,进行研究,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

1 工程地质勘察数据信息采集研究

工程地质勘察的数据包括地质信息、岩土空间位置信息、原位测试信息、室内试验数据和水文信息,数据量十分庞大。若采用人工录入勘察数据到数据库中,将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且受人为因素影响准确性难以保证。能够从工程地质勘察处理软件中直接读取基础数据是上好的选择。

1.1工程地质勘探数据信息采集

静探数据包括单桥静探和双桥静探2种。其中单桥静探需要给出钻孔编号、静探类型、试验点深度、比贯入阻力的值;双桥静探钻孔编号、静探类型、试验点深度、锥头阻力和侧壁摩阻力的值。各数据之间用制表符(Tab键)隔开,各数据行之间用回车键隔开。

1.2 工程试验数据采集

由于试验种类繁多,试验方法多样,所以试验数据也是既多又复杂。为了完成试验数据的采集,我们以土工试验全过程(包括试验仪器的运用、试验数据的获取、试验成果的分析和操作过程及各阶段的数据管理等环节)为研究对象,做了以下工作:

1.2.1以结构相对复杂的直剪仪、三轴仪和固结仪为重点,研究有关仪器与采集系统的最佳匹配方案和技术参数。

1.2.2通过吸收引进相关领域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器件(如传感器与电测技术、仪器制造和控制技术、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气动液压技术及其相关部件)开发出一套适合于本系统的数据采集系统,实现了土工试验数据采集处理微机化。

1.2.3 不仅研究数据采集处理、仪器运行自动控制和数据管理与网络传输等,还开发了与硬件设备配套使用的采集处理软件。

1.3 工程地质调查测绘数据采集

首先,我们进行了设备的选用,经广泛调查我们选用 平板电脑)作为实现横断面地质填绘信息数字化采集的设备,确定了采集的数字设备后,第二步在该设备的硬件和支持的软件环境下开发了相应的软件,解决了大量数字化横断面的管理和横断面地质填绘信息数字化采集功能,实现了横断面地质填绘信息的数字化采集。

2 工程地质勘察信息管理研究

目前来说,进行工程地质勘察信息资源的信息化工作,主要是对其进行规范化的组织和表述,因为对于各勘察单位来说,勘察成果已基本实现了数字化,但是由于没有对其进行系统地组织和加工,勘察成果还不能直接为后序设计服务,还需要人工解析,也就是后序专业需要从作为勘察成果的文字、图表中提取相关数据,、人工编辑为设计软件可以识别的数据,这样的二次编辑过程,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加大了人为出错的几率。若要实现信息的有效利用,则必须对获取的数字化资讯进行系统地组织和加工,也就是对数字化资讯的管理。工程地质勘察数据信息包括有数字、文字、图形、图像等,在充分分析了工程地质勘察数据信息的内容和特点后,我们采用了关系模型,建立了数据库,对工程地质勘察数据信息进行管理,主要包括原始资料管理与存储、数据分析与处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管理和坐标高程管理,如图所示。

3 工程地质勘察数据信息化研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信息化时代悄然而至。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要想实现跨越性的进步提高,必须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现在很多勘察单位已基本能够实现勘察数据的现场实时录入,像测绘领域的电子测图一样,地质勘察信息也可以实现现场数字化,同步存储于计算机中。勘察工作完成后的数据集中录入将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其数据录入质量也会受到人为因素影响。因此,现在应该大力开发、推广工程地质勘察处理软件,争取实现基础数据的现场实时录入存储。

4 工程地质信息资源应用研究

我们研究勘察资源信息化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加合理有效地应用,完整的信息表达可以代表一个工程的勘察资源,但是不一定与后续设计的需求一一对应,所以设计专业对工程地质勘察信息资源进行研究,根据自身的特点,研究出适合自身设计需求的应用方法是很有必要的。针对我院现行的工作特点,本课题着重对工程地质信息资源在桥梁设计、路基设计、岩土计算以及横断面信息在线路、路基、站场设计中的应用做了研究。

5 工程地质勘察信息资源的意义

5.1 工程地质勘察资源的信息化应用研究是有必要的、可行的

长期以来,传统的勘察设计信息传递都是通过纸介质来完成的。就设计院来说,专业和专业之间存在着大量的重复性工作,且增加了人为的出错几率。近些年来,勘测设计一体化、专业间协同设计始终是勘察设计行业的工作重点,但专业之间的真正数据传输利用、整体范围内的勘察数据管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与可追溯性等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5.2 复杂图形的数据化表达解决了勘测设计一体化的瓶颈

复杂图形的数据化一直以来是勘察设计一体化中的重要瓶颈之一。从专业技术本身来说,由于地质专业具有不确定性、不精确性、模糊性的特点,以精确的数据形式来直观表述地质问题被公认为不太可能;从计算机应用现状看,把一张参杂了大量人为智能分析结果,由线条、填充物、数值、文本描述等组成的相当复杂的地质图纸信息化、数据化,也是一件技术难度相当大的事。

5.3 工程地质勘察资源的信息化对勘测设计一体化协同作业具有促进作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迅速而全面地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信息化成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就是财富”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特征。各行各业都面临着信息化、数据化。尽管地质勘察行业所面对的专业问题非常复杂,但是将工程地质勘察信息快速采集、有序管理、综合分析、高度处理,最终产生出能够完全反映工程地质问题的信息化数据将成为发展趋势,为了顺应科技发展,我们先迈出了这一步。

5.4 今后的工作重点和方向

信息化是国际发展的大趋势,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信息化也是一项既依赖于信息技术也与信息应用直接关联的复杂系统工程。怎样协调技术和应用之间的关系,保证信息的共享和互联互通,很关键的条件是信息化的相关技术标准。

6 结语

总之,随着工程勘察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深入发展,建立支持工程勘察信息管理系统势在必行,其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7 参考文献

【1】.杨耀栋;谭海樵;钱津铭 GIS下工程勘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期刊论文]-淮阴工学院学报2006

【2.】朱良峰;吴信才;刘修国 基于钻孔数据的三维地层模型的构建[期刊论文]-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

勘察设计特点篇6

【关键词】地质勘探;岩土勘察;工程研究

前言:

在工程项目方案设计之前,都要由专业人员对现场的沿途环境、水文地貌等情况进行实地勘察。地质勘探与岩土勘察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具有很强的技术性,要求勘查人员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专业素养。如果勘察工作出现失误,所测得的数据存在误差,就会给实际的建设施工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甚至发生安全事故,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对于地质勘探与岩土勘察,我们一定要提高重视程度,勘察结果尽量做到准确无误。

一、地质勘探与岩土勘察的概念

(一)岩土勘察

岩土勘察,指的是有专业人员按照工程项目中的实际情况和施工的具体要求,对施工现场的地质、岩土、水文等情况进行勘察,掌握具体的数据和信息,并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与评估。以此来判断施工现场的地质和岩土工程的条件,以及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特征等情况。实际上,岩土勘察是一项环境勘察与文件编制相结合的工程勘察行为。在进行实际勘察的时候,应先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进行勘探与测绘,然后对现成土壤进行取样和测试。通过测试结果对现场的地质条件和特点进行分析,为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二)地质勘探

地质勘探是岩土勘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对施工现场的土地特性和土质条件进行分析和了解[1]。通过对施工现场实际地质的勘探结果,来评估和确定地质中的持力层。而后根据持力层的实际承载力,来设计工程项目的基础类型和施工方式。最后通过计算得出实际的基础参数,给工程项目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充足的依据。

二、地质勘探与岩土勘察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充分的勘察依据

在岩土勘察工作进行之前,相关的技术人员应当事先查阅大量的带有坐标和地形介绍的建筑平面图,以此来对建筑物的建设性质、功能特点、埋置深度、荷载能力等信息进行了解和掌握[2]。这些工作是岩土勘察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能够有效的保证岩土勘察工作的顺利实施。但是,在实际工作工程中,一些勘察单位和技术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岩土勘察工程的重要性。在对施工现场进行岩土勘察时,没有考虑到工程项目的特点和性质与地形地貌的结合,也没有考虑到工程项目的设计要点与荷载能力,有时甚至存在胡乱编制的情况。这就导致了岩土勘察工作达不到预定的效果,往往还需要进行补勘。

(二)勘察报告质量较低

工程项目在进行方案和图纸设计的时候,需要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作为参照,利用地质勘探与岩土勘察达到的数据资料作为基础来进行设计。这就要求勘察人员提供的勘察报告要严格符合建设施工的要求,达到全面、完整、高质量。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勘察单位或勘察人员都无法达到这一要求。在编制勘察报告的时候,没有对岩土勘察得出的数据资料进行充分的分析与总结,同时也无法保证勘察质量的可靠性。这就使得勘察单位提供的勘察报告质量很低,有些甚至无法达到合格的标准,对于建筑施工的方案设计没有任何帮助。

(三)无法实事求是的反映实际情况

勘察人员在完成现场勘察工作之后,需要将所得到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和总结,形成书面报告的形式,递交给施工企业,才能为施工方案的设计提供帮助。但是,当前有很多勘察人员提供的勘察报告中,存在着大量的空话、套话,缺乏实际的勘察内容,也没有实际的工程施工条件[3]。同时,勘察报告中也体现不出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与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实际地质的分析和研究内容也较为缺乏。这样的勘察报告,无法为施工企业的建设工作提供任何的帮助和依据。

三、加强地质勘探与岩土勘察的措施

(一)明确勘察目的,建立勘察体系

在进行地质勘探与岩土勘察工作之前,要先明确勘察的目的,这样才能沿着特定的方向开展工作。进而按照工程项目的施工要求,有针对性的对施工现场进行地质勘探与岩土勘察[4]。此外,还应当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勘察体系,将勘察工作的目标与要求一一列举出来,包括编制工作纲要、收集基础资料、选择勘察技术、制定勘察方案等项目。同时还应当对勘察工作的指导规范进行明确,严格按照勘察工作的要求,对数据资料进行细致的处理,并且认真负责的编制勘察报告。做好这些工作,能够对地质勘探与岩土勘察工作水平的提高产生巨大的帮助。

(二)确定工程项目的勘察位置

按照岩土勘察工作的相关规定,对于较为复杂的地基详细勘察工作,各个勘探点之间的距离应当在10-15米之间,而在详勘阶段,应对工程项目的地基进行均匀性的评价。地基的均匀性主要是用来判断由于地面沉降而引起的岩表差异或倾斜等岩土的形变,是否在沿途结构的承受范围之内。如果沿途土层性质的横向分布变化范围较大,将有可能会存在着影响成桩的土层,此时应当将勘察点排布的更加紧密。在最初布置勘察点的时候,应当注意将整个工程项目进行完整的覆盖,同时对一些特定的勘探点进行具体的分析,以实现勘探点的精确布置和准确定位。

(三)采取地质勘探与岩土勘察综合的勘察方式

在地质勘探与岩土勘察工作中,有很多具体的操作方式。因此可根据不同工程项目的各自特点和实际情况,相应的选择最为合适的勘察方式,或者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手段,也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如果工程项目所需的勘察深度不大,同时地下水的水位又较深,此时可以采用探井法[5]。如果工程项目的勘探点需要进行岩土分区界线的划分,则可以采用探槽法。如果施工地点的地下水水位较低,则可以采取开挖深井、现场取样等方式,为研究和试验提供样本。此外,勘察方式中的触探法是一种十分快捷、便利的勘察方式,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勘察出地基土层的承载力,或其它相关的数据资料。而动力触探法和掘探法的综合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岩土勘察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四)创新岩土勘察技术

在进行岩土勘察工作的过程中,要注重对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利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等为岩土勘察工作提供充足的技术支持,使岩土勘察的质量和效率得到稳步的提升。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岩土勘察的过程中,已经能够普利用计算机对施工现场的地质、地貌的信息进行研究和分析,同时对岩土情况及其可能发生的变化进行模拟,为施工企业的工程设计提供了更加充分的帮助与支持。

总结:

地质勘探与岩土勘察工程是建筑工程项目得以顺利施工的前提和保障。做好地质勘探与岩土勘察工作,能够使施工企业在进行施工图纸设计和工程方案规划的时候更加的具有针对性,从而更好的保障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为我国的建设事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蔡金琦.关于地质勘探与岩土勘察工程的探讨[J].科技论坛,2012.

[2]曾航.关于地质勘探与岩土勘察工程的探讨[J].工程技术,2013.

[3]张栋华.地质勘探与岩土勘察工程探究[J].科技风,2012.

[4]曲世才.浅析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常见问题[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3.

[5]胡德明.优化岩土工程勘察的探讨[J].才智,2013.

勘察设计特点篇7

[关键词]建筑工程 地质勘察 测量 地基基础 设计

[中图分类号] F416.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7-341-2

0前言

近些年来,我国工程地质勘察与测量工作已有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地质工程建设的左右手。地质勘察是对地质工程相关区域范围内的岩石、地层、构造、水文、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调查了解,确定工程建设的测量、设计、施工提供必要的依据及参数。地质测量的任务就是测量地质图,换句话说就是将各种地质现象客观的反应在相应的平面图或剖面图上,然后我们通过地质图来了解或掌握所勘察区域内的地层、构造、岩石、矿产等地质特征。

1建筑工程地质勘察

建筑工程勘察是建筑施工设计前必须进行的工程操作过程,它不仅能为建筑设计施工提供地质资料和建设设计建议,还能有效地防止建筑施工中各种问题的发生;并对勘察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的方法。工程地质勘察中存在缺少工程勘察纲要,勘察资料质量不高、定量分析欠深人、忽视地区性研究及工程与环境共同作用分析等方面的问题。工程地质勘察应加强监督管理,加强勘察与设计、施工的合作,大量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尽早制订地方性勘察规程和尽快推行工程监理体制。

1.1建筑工程地质勘察的问题

工程勘察质量不高,目前很多勘察单位已实行企业化,某些工程勘察单位为了眼前利益,对工程勘察质量的控制、管理松懈下来,造成工程勘察成果质量下降,甚至不能很好的指导工程设计建设。主要表现有:①工程勘察工作量不充分,为了能争取尽早完成任务,只好压低勘察预算价格,但又要有收益,就减少工作量,该做的勘察项目不做或者少做;②钻探、测试及取样不符合国家规范要求,现场勘察时,为了赶进度,钻探取样不执行相关规范,往往造成勘察结果分层位置不准确,或漏掉一些特殊的地质现象,如薄的软弱透镜体,小裂隙等。更有甚则取样时,不用取样器,而直接从岩芯管中取原状土样。这都严重影响工程勘察的质量。

缺少工程勘察纲要,工程勘察纲要是指导工程地质勘察各项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勘察工作顺利完成的保证。目前,许多勘察单位在很多工程勘察项目中竟没有编写工程勘察纲要,更不用说工程勘察报告了。有的建设项目即使勘察纲要,也是按工程地质勘察要求编写,有的勘察纲要针对性不强,对工程勘察工作指导意义不大,影响勘察成果的质量。

忽略建筑工程与周围环境的共同作用,目前工程建设的发展有三个显著特点:工程愈来愈复杂,工程建筑场地的地质条件愈来愈差,岩土问题愈来愈复杂。特别对新建的工程建筑物,其建筑基础与地基的共同作用以及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愈来愈强烈。有的工程勘察单位对此认识不足,表现为对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可行性论证不足,对整体基础的研究不够,特别是与周围建筑地基之间的关系,其结果是导致工程勘察没有意义,甚至出现灾难性后果。

忽视工程面上的勘察研究,工程勘察成果是勘察经验的积累和技术应用的产物,如果没有地区性的勘察研究成果,很难了解该地区各地基土层的特点及其性质的变化规律,对该地区的地基土就难以给予准确评价。目前工程地质勘察中,往往只是对建筑工程点的进行研究,忽视对工程所在地区的研究,勘察报告中常常因缺乏地区性的经验成果,其勘察结论和建议过于保守,造成很大的经济浪费。

1.2改进措施

加强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我国推行建筑工程勘察体制进展缓慢,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相关工程勘察技术人才,而工程地质专业人员对岩土工程的理论、内容及方法等缺乏了解,习惯于工程勘察的原理及方法。因此,要全面推行工程勘察体制,要加强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培训,特别是建筑工程设计及施工技术人员的培训,以适应建筑工程市场发展的急需,为更好的实现工程勘察体制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运用新技术、新设备,建筑工程物探专业根据弹性波理论、电磁波理论和电学原理发展了许多新的工程物探方法,相应的发展一些集适时采集处理软、硬件功能于一体的工程物探探测设备,它具有采样密度大、速度快、成本低、信息量大等特点。它可以利用工程物探对连续加密测点来获得连续的地质界面,有效的解决传统钻探手段以点带面划分地质界面时的漏判、划分不准确等缺点,并可以提供许多工程建设所需的岩土动力参数和设计地震动参数。工程物探技术使用受场地、地形条件的影响小,节省时间、节省费用、勘探精度高等特点。但是,各种工程物探方法的有效性决定于它对探测对象的适用性,物性条件的适用性越强,解决问题的可靠的性越大,因此,为了有效地解决工程技术难题,必须采用多种工程物探手段和钻探联合使用的方法,起到互相补充、互相验证的作用。合理地选择、运用工程物探技术与传统勘探手段相结合,无疑是解决工程勘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推行工程监理体制,我国对建筑工程的监督管理,由政府部门承担,经验证明这种政府管理体制存在许多问题,很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对其进行优化,建立专业化、社会化的工程监理机构,协助政府监督管理工程市场,使工程市场进一步规范秩序化、科学化。

2地基基础设计

地基地基设计包括强度设计和沉降计算两部分, 地基设计强度应根据不同情况可提高和降低使用,但沉降值不大于当地的地基沉降的允许值。基础设计是否合理可根据沉降计算或实测结果来验证。沉降很小,可以不进行例行的验算,例如端承桩基础,以及国家规范中给出的根据地基上部结构、地基土层分布形式、地基承载力等参数确定的只做承载强度设计的地基。

地基基础的设计者根据工程地质工程报告、有规范为依据就取得了输入数据,这些数据远远不够,还需要有较强的理论功底和善于思辨的能力,更要注重实践经验,切实合理的进行设计,保证建筑基础的稳定性。建筑地基基础的设计方案有很多,将各种地基及基础的处理方法和当地的实际地质情况、实践经验相结合,才能获得较理想的设计方案。然而,在很多地质勘察报告中,缺少地下水位数据,成果报告图表不全,数据混乱、不实,关键的问题交代不清,甚至有弄虚作假现象,严重影响地基的设计建设。因此,必须认真分析实际情况,注意各项物理力学的指标正确性,科学合理分析建筑地基基础方案的合理性及可行性。

地基基础设计是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重要内容,施工中出现问题较多的是地下部分。地基基础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不断得到重视,地基处理技术不断发展,而复合地基处理技术作为加固地基的一种方法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复合地基是指天然地基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部分土体得到增强或被置换,复合地基中桩体和桩间土是共同承担荷载的。实践证明,在桩和桩间土顶部加一层砂性土褥垫可充分发挥桩间土的作用,使桩间土的承载力大大提高。

3小结

管理好一项复杂的工程地质项目,需要项目负责人除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外,还要勘察好一个工程地质项目需要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勘察的成果主要表现在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上。优良的勘察报告无疑会给设计提供可靠的工程地质依据。相反,不合格的报告会给设计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甚至造成质量事故。因此要对勘察工作有明确的定位,重视工程地质勘察,落实管理和规范,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拥有比较可靠的勘察成果。

参考文献

[1] 钟文桂.建筑岩土工程地质勘察的分析与评价[J]. 广东建材, 2009,(07).

[2] 马赵琴.浅析工程地质勘察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及其处理措施. 科技创新导报, 2009,(01).

勘察设计特点篇8

1岩土工程勘察取得的进展及热点

1.1取得的进展

回顾我国推行岩上=工程的十多年来,已经取得的巨大进展表现在以L方面:

(1)我国已经能够解决技术要求、地质条件复杂的岩土工程问题。相应的规范、规程的编制,标志着我国这方面已经积累的经验达到的水。

(2)勘察工作已从单一的钻探、取样、试验、提报告模式发展为多种测试手段、综合评价的模式。多功能静力触探、超重型动力触探、预钻式和自钻式旁压试验、螺旋板载荷试验、孔隙水压力测试、波速试验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大提高了地基评价的水平。室内t工试验中高压同结试验和三轴压缩(剪切)试验的普遍应用,使土力学理论更进一步应用到勘察生产实践中。另外,土的动力性质的试验也曰益增多:桩的动力测试已经列入有关规范、规程和手册中;表面波速法也开始在工程中得到应用;岩土测试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显示出来。

(3)勘察与设计、施工密切结合,初步形成了从勘察到设汁、施工、监测,贯穿各个阶段的认识、实践、改造令过程。

(4)地基处理技术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卜多年来为了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引进、发展了多种地基处理技术,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对第四纪松散地层、湿陷性黄土、膨胀土、软土、填土、饱和松散粉细砂等各种不良地基,开发和应用了许多新的地基处理技术,己成为岩工程中项重要内容。

工程勘察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后,勘察结果形成的文件要包括以下重要的技术内容:

(1)场地稳定性的评价,对建筑场地拟建的建筑作出适宜性的技术论证;

(2)为工程设计提供场地各岩土分层、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及其对工程的影响,以及岩土体工程设计参数;

(3)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岩土工程问题(如开挖、降水、沉桩等)作出预测,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合理施工方法的建议;

(4)对拟建场地作出岩土工程评价。对岩土加固(基坑支护)与改良方案或其他人工地基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和提出建议,并根据设计图纸在岩土工程施工中监控施工质量;

(5)预测由于场地及临近自然环境的变化对建设场地环境和临近建筑物可能产生的变化及其对工程建造的影响;

(6)为已有工程的安全性进行预测性的评定,对拟建工程可能会造成已有工程的不良影响和事故调查分析提供依据;(7)指导岩土工程在建筑物运营、使用过程中的长期观测如建筑物的沉降和变形观测等工作。

1.2岩土工程勘察热点

当前,特殊条件下的岩土工程评价仍然是岩土勘察工程中最普遍最大的热点特殊条件指的是:

(1)特殊土。包括湿陷性黄土、软土、膨胀土、盐渍土等。在特殊土地基上进行工程建设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它们所具有的特殊物理力学化学性质。

(2)特殊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岩溶、斜坡与滑坡、泥石流、采空区、地面沉降、地震效应等。其中强震区的砂土液化、断裂、震陷等问题是岩土工程勘察中经常遇见的。

(3)特殊工程。包括高层建筑、动力机器基础、地下工程、水上工程、核电站、道路桥梁、机场跑到、水坝、尾矿坝等。大型建筑地基勘察与评价仍是当前最热门的话题,对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的预测及对策以及地震效应的抗震设计参数等问题。

2当前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常见的不足

2.1勘察依据不充分

建筑工程的设计意图必须明确,才能有的放矢地合理布置设计工作量,解决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岩土工程问题。《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明确规定详勘时应“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和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但目前市场存在一些不规范行为导致有些工程在无设计要求和建筑物荷载等状况下,勘察单位仅凭业主的陈述,按其要求勘察,导致勘察报告深度和广度不符合要求。如某汽车制造的厂房,设备荷载很大,天然地基承载力远远不够,需用桩基,但造成勘探孔深度不够,桩基设计参数无从谈起,最终导致补勘。所以施工前一定要弄清勘察设计要求和目的,尤其是一些特殊要求,如电阻率测量、基坑支护、地下水渗透性等,才能在广度和深度上满足设计要求。

2.2第一手资料质量下降

对野外及室内测试分析所收集的分散、零乱的原始资料必须经过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分析,以便于设计人员结合场地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是岩土工程勘察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但是当前该环节存在的大量问题:

(1)对统计概念与理论不明确。在岩土参数的统计与分析中,对异常值不加分析剔除,一律参与统计分析,导致分析误差过大,标准差、变异系数过大,得出场地分忻不合理、不正确的结论。

(2)对岩土参数的取值不理解。对岩土参数的标准值理解片面,不论什么岩土参数均提供标准值。对于工程特性指标(例如标准贯入锤击数、原位测试所得土的强度指标和室内测试土的强度指标等)必须提供标准值、基本值或特征值,士的一般性物理指标统计其平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就可满足要求。

2.3勘察报告缺乏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很多勘察报告往往不问具体工程条件,不具体研究分析,又缺乏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多的是一般化、老一套,设计施工真正需要的内容不全或不准。而不需要的内容却洋洋大观。近年来,勘察报告有越写越长的趋势,实际上其中很多内容是重复或者不需要的。

3完善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工作的措施

3.1确定勘察依据

在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工程中,就要首先制定好合理的勘察纲要。岩土工程勘察纲要是指导岩土工程勘察各项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勘察工作顺利完成的保证。应加强勘察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及早推行岩土工程监理体制;加强对勘探合同、勘察纲要的审查和管理。防止越级或盲目勘察,加强对勘察报告的审查,对勘察报告中的工作量、勘探质量、资料数据分析及其结论建议逐一进行审查,特别是对基础选型论证,场地稳定性评价及施工建议等内容进行重点把关。防止勘察报告中重视描述,缺乏深入分析的现象发生。从而确保勘察市场的健康发展。其次要合理确定场地地层工程地质性质。如:地层工程地质性质好、埋藏浅且厚度大的地区勘探孔深度可适当减小,勘探间距可适当放宽;而地层工程地质性质差的地区勘探孔深度较深,勘探间距应加密。第三是野外地层的划分应尽量详细。按颜色、状态、湿度甚至钻进难易程度、岩心采取率等不同指标详细划分,为室内资料整理提供最详实的编录地质资料;对多钻机共同作业情况,应首先集中技术人员勘探一二个钻孔,统一编录形式,避免各行其是,尽而造成野外资料分层、定性、描述等难以统一,给资料整理带来困难。

3.2合理整理与编录资料

勘察资料的整理应有现场技术人员的参加。很多勘察单位由于勘察分工比较详细,现场技术人员回来后将现场编录和原始班报表交给报告编写人员就不管了,这样容易造成两者之间的脱节。对原始编录资料、室内化验结果及现场测试、现场拍照等逐一比对,出现异常和矛盾时应认真查明原因,确保资料准确无误。按勘察技术要求,依据各类规范和当地的通常格式做好各类资料的整理工作,各资料整理成果除整理者自检外,尚应有他人再进行校对检查,做到无一纰漏。根据整理出的成果资料,写出勘察报告。由于各勘察场地的岩土特征、拟建建筑物、勘察要求等千差万别,因此勘察报告不能死搬硬套、一成不变,勘察报告应注意重点突出,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同时勘察报告中应特别重视场地的稳定性评价、地基承载力和地基变形的评价以及场地地下水的评价。场地稳定性评价中的地震评价近年来越来越重视,尤其是高层建筑和大规模的建筑场地。地基承载力和地基变形是相辅相成的,与地基基础的选择一起应综合考虑、综合评价,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3.3合理选择勘察测试手段和方法

不同的勘探方法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和适宜性,对勘探装备、勘探手段、取样方法的适宜性和合理性要充分了解。现在有不少勘察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大量地布置静探孔,甚至于全静探。在沿海地区的湖沼相和海相冲沉积平原中多分布有淤泥、淤泥质软土、填土,地下水位埋藏较浅,静力触探在这种场地条件下应用效果较好,既能帮助准确分层,又能客观准确地反映地基土的强度性质;而在一些山前冲洪积地层中,由于地层土一般颗粒较粗,地下水位埋藏较深,不适宜静探,甚至在河床河漫滩相的沉积地层中,静探的测试结果也不能准确反映地层的实际情况,一般得出的强度变形指标偏高,所以应用时要适当考虑。标准贯人试验适用于砂土、粉土和一般粘性土,而不适用于碎石土,淤泥、淤泥质软土中也要酌情使用,因为软土的灵敏度高,钻孔时存在扰动影响,同时标贯击数的精确度对评判地基土的强度性质影响也较大。所以勘察施工中,应当针对地基土的性质,用适宜的测试手段和方法对其进行勘探,以确保勘察结果的准确性。

4结束语

上一篇:财务管理学实习报告范文 下一篇:基坑工程安全要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