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残联工作的几点体会范文

时间:2024-02-06 16:45:42

做好残联工作的几点体会

做好残联工作的几点体会篇1

一、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于年12月由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年4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年8月省人大常委会颁布了《省实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残疾人保障法》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明确规定了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文化生活和社会保障等权益,禁止基于残疾的歧视,为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创造平等的条件与机会,保障残疾人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与全国人民一道共同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提供了法律保障。

区残疾人联合会作为我区为残疾人服务的基层组织,始终把为区内2万余名各类残疾人排忧解难作为我们的天职。几年来,依据《残疾人保障法》,区残联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广大残疾人服务的思想,坚持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落实好广大残疾人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积极当好区委、区政府的参谋与助手,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切实履行“代表、服务、管理”的职能,全面推进残疾人工作,真真切切地为广大残疾人提供服务和保障。

在贯彻落实《残疾人保障法》方面,区残联近几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着重抓好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推荐工作,积极鼓励残疾人走向社会。

对残疾人进行劳动职业技能培训,安置残疾人就业,充分发挥残疾人参与社会的能力,是残联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年以来,我们先后为各街、镇有就业要求的残疾人提供了各种形式和层次的职业技术培训,先后举办了种植养殖、经营修理、保健按摩及微机操作多种类别的培训班,共为区内2100多名各类残疾人进行了培训和指导。、连续两年,我区残疾人代表均在合肥市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优秀奖。今年我们已和合肥市残联合作组织了多批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对区内有就业要求的460名残疾人进行种植、养殖、加工、修理和微机操作等方面的实用技术培训。

就业是残疾人生存之本,安置残疾人就业,带动残疾人融入社会,并参与社会劳动,发挥他们的潜能是发展残疾事业的根本之路。几年来,我们依据省政府第71号令《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积极拓展残疾人就业渠道。年以来,我们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467人,扶持520名残疾人自谋职业。

根据省委组织部、省残联《省残疾人“万人就业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区残联年以来累计对区内610名残疾人提供启动资金为他们创业或自主就业提供扶持。

根据省政府165号令,自年开始,区残联会同税务部门对区内未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的企业和单位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4年来,区残联共征收残保金3814万元。特别是年达到980万元。残保金的收取有力地保障了残疾人就业培训、康复训练、基础建设等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

2、重点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努力帮助残疾人树立自强、自立、自尊的生活信心。

康复工作是残疾人工作的中心工作之一。做好各类残疾人的康复工作是帮助残疾人树立生活信心,提高残疾人生存质量,帮助残疾人重新走向社会的基础。几年来,根据省市残联的指示精神,结合区内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积极构筑社区残疾人康复服务网,努力提升残疾人康复服务能力和水平。强化对贫困残疾人康复服务和救助,增强普通群众的残疾预防和自我康复意识,努力实现区内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整体、均衡发展。

年至年区残联在区内已建立的社区康复站的基础上,按照《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检查验收》中的建设标准,依托各街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选择合适的场地建立了18个符合标准的社(村)居委康复站点,每个站点均配备了相同的康复器材与训练设施以及专业的指导医生和专职的管理人员。

年11月根据市残联康复工作规划,我们与市三院合作在该院建立了“区残疾人康复技术指导中心”,在该中心内组建“区肢体残疾、精神残疾、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和智力残疾康复技术指导组”。

年10月,根据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实际需要,经区政府批准,我们在马鞍山路与当涂支路交口处购置了一栋综合楼,用于建设区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该综合楼建筑面积4030平方米,位置优越,结构合理。我们计划在该中心内开展孤独症儿童心理康复治疗、脑瘫儿童康复训练、孤寡残疾老人托养、肢体残疾康复训练等内容的康复服务项目,同时开展残疾人劳动就业培训、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等,把该楼建设成我区的一个综合性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中心的建成将使我区的残疾人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展现一个全新的面貌,也将成为合肥市残疾人工作的一个闪光点。由于该楼购置手续较为繁琐,我们正与合肥市土地和房产部门协调,将与2010年上半年结合我区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活动,全面启动建设计划。

随着区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和区内各社区康复站点的建设及区康复技术指导中心的成立,遍及全区、体系完整的残疾人康复服务网络正逐步显现。

几年以来,我们根据市残联的统一部署,根据区内残疾人的实际情况,累计为区内肢残人捐赠轮椅有180多辆,进行假肢装配70多人;为区内精残病人建立小药箱16个,为精残病人免费发药830人次,免费住院56人次;进行聋儿语言训练370多人次;残疾人辅助器材供应720多人次;进行成人肢残康复训练75人次。进行低视力配助视器232人次。2010年,我们将根据《合肥市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确立的各项康复规划,继续开展上述工作,努力完成市残联下达的康复工作任务。

3、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实和提高基层残疾人工作者素质。

年,为促进区内残疾人事业健康持续发展,作为沟通和联络残联与广大残疾人之间桥梁的纽带,我区残联率先在全市开展了街、镇配备“残疾人工作协理员”,村(居)委配备“残疾人工作助理员”的工作,残疾人协助理员的配备,作为对各街镇残联组织建设的补充,清除基层残联的工作死角,使残联的工作范围更深入地接触到区内每一个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庭。协助理员的招聘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主动接受纪检检查和群众监督,并经区政府常务会研究通过。目前区残联共招录协理员9名,助理员27名。各街镇共配备残联专职干部9名。年我区正在申报省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单位。

4、搞好维权工作,构建稳定和谐社区

残疾人来信来访是他们向党和政府反映他们工作和生活中困难和要求的重要渠道,也是残联了解残疾人情况的主要信息来源。年以来,区残联共接待各类残疾人来电来访1260件(次),处接率98%以上,本着热心、耐心和负责的态度,对残疾人反映的问题我们尽力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杜绝越级上访,重复上访和集体上访。由于领导重视,工作扎实,预访在先,在去年5月份部分残疾人正三轮车主与交警部门的纠纷事件中,我区残疾人无一人参与,为我去区的稳定工作做出了贡献

5、关注贫困残疾人家庭,做好扶贫解困工作

残疾人家庭作为弱势群体,许多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缺乏谋生手段、无稳定收入来源、生活贫困,急需得到各级政府的关爱与扶助。做好残疾人家庭的扶贫解困工作是社会正义的体现,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几年来,区残联根据省市残联的部署和要求,在残疾人扶贫解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是对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危房改造,根据市残联的要求,每户家庭改造投入区残联应提供不少与5000元的资金;二是对城乡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根据残疾人家庭实际需求,设计不同的改造方案,每户的投入500至1000元;三是慰问走访贫困残疾人家庭,区残联利用助残日、盲人节、聋人节及各种节日对残疾人家庭进行走访慰问活动,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年以来,区残联累计投入扶贫和救助资金126万元。

二、区残联近两年开展的几项重点工作

几年来,在做好例行性工作的同时,区残联还承担了市委市政府和省市残联部署的几项重点工作和民生工程任务,具体如下:

1、年“全国白内障无障碍示范区”创建工作

根据中国残联和国家卫生部[]16号文件《关于印发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区工作标准》的通知和《全国防盲治盲规划()年》提出的工作规划,区为省年首批创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示范区,在白内障防治方面要达到政府组织领导无障碍、白内障筛查及组织输送无障碍、公众白内障知识无障碍、医疗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无障碍、患者承受手术费用无障碍和白内障服务工作机制无运行无障碍。在去年的创建工作中,残联全体同志团结拼搏、共同努力严格按照创建标准,在组织筛查、手术、网络建立、软件建设方面认真准备、一丝不苟。在去年底的考核验收中一次通过,率先在全省六个创建县区中摘取“全国白内障无障碍示范区”荣誉称号,并获省市有关部门领导的高度肯定和赞誉。

2、年取缔正三轮车非法营运工作

年5月根据市委市政府16号文件精神全市开展取缔三轮车非法营运整治工作。区残联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在市区整治领导小组的统一布署和安排下,针对我区残疾人三轮车主的现实状况,着眼全局,细心谋划、稳妥推进,圆满完成了全区残疾人三轮车主的摸底调查、登记造册、等级鉴定、车辆置换、就业推荐、政策兑现以及个案处理情况。全区的残人三轮车主积极配合,踊跃交车,情绪稳定,多数车主对政府的政策表示理解和支持。

整个取缔和整治三轮车非法营运的工作中,在时间紧,任务重,情况复杂,头绪纷繁的局面下,区残联全体工作人员,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团结一致,迎难而上,不懈努力,坚决完成了上级赋予的艰巨任务。在去年历时近8个月的整治工作中,残联全体同志不辞辛苦,加班加点,上传下达,整理数据,统计资料,解释答疑,接待来访,确保整治工作及时、平稳、有效地向前推进。在整个整治工作中,全区全区共取缔残疾人三轮车非法营运396人,其中下肢残车主219人,非下肢车主32人,外地残疾人车主145人;换发代步车219辆;安排就业86人;发放车主缴车奖励、自谋职业费、保险补贴、双残户补贴及子女上学补贴等各类费用212万元。去年的整治工作也是对区残联工作作风的一个极大推进。“高效、准确、及时”,是这次整治工作中体现出来的工作特点和要求,我们将努力汲取此次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将这次整治工作中体现出来的工作作风融入残联的其他工作中,努力开创残联工作的新局面。

3、年残疾人基本信息调查工作暨评残鉴定换发二代证工作

年初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开展残疾人基本信息调查工作的通知》。根据通知精神合肥市各区县于年4月1日至年10月31日全面开展残疾人基本信息调查工作。由于我区为人口大区,市政府于4月1日在我区芜湖路街道举行了全市调查工作启动仪式。在整个调查工作中,全区共聘用568名调查员,入户调查近10万户家庭,摸底登记残疾人或疑似残疾人20107人,并全部录入微机,建立了全区残疾人基本信息数据库。在登记摸底工作结束后,我区结合全国第二代残疾人证的换发,分批组织残疾人进行了评残鉴定工作,根据评残鉴定结果,随之进行了二代证的审核发放。目前评残和二代证的发放已接近尾声,即将进行整个工作的总结评比。

4、民生工程实施情况

年以来,区残联承担了多项民生工程实施任务,特别是年区残联共担负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项目、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项目和残疾人社区康复站建设项目三项民生工程的实施任务。其中前两项为省定项目,后一项为市增项目。为保证民生工程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区残联专门成立了民生工程领导小组,制定了工程实施方案,并明确了专人负责。截止到10月底,全区共救助贫困重度残疾人923人,实施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186人,建立残疾人社区康复站9个,提前圆满完成了三项民生工程的实施任务。

几年来,区残联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在全市各县区残联工作中一直处于前列。年区残联为合肥年度工作先进集体,年为全市残疾人劳动就业先进单位、省年度工作先进集体,年正在申报省基层组织建设示范单位,同时我们力争年继续争取省年度工作先进集体。

三、工作中需要加强和改进之处

以上我们重点汇报了近几年,特别今年以来区残联的主要工作。虽然这几年区残联的工作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客观或历史的原因,残联工作仍然存在一些薄弱之处或不足之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残疾人培训和就业工作需要继续加强。残疾人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就业范围往往受到很大的局限,同时区内许多企业对就业岗位有着特殊的要求,双重因素造成残疾人就业面临许多困难。虽然这几年省市区三级残联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创造各种条件,但我区仍有相当一部分的残疾人面临就业的窘境,有的无法寻找到合适的岗位,有的上岗由于无法适应要求,很快又离岗。区残联计划以后继续加强培训工作,提高残疾人就业的综合素质,拓宽就业渠道,力争满足有就业愿望的残疾人实现就业。同时也希望区内企业和单位理解残疾人自身就业条件的局限性,尽量予以关心、体谅和理解。

2、加大力度,提高残疾人康复训练的质量。残疾人康复训练是是他们立足社会的根本保证。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残疾人康复训练工作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近几年随着国家个类康复训练标准的出台,措施的完善,先进康复器材的配备,康复训练的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但需要我们在组织管理和训练方法上进一步的学习和完善。

3、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我国的残疾人保障制度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才逐步开展,但由于政策和历史的原因,仍有相当一部分残疾人无法享受社会保障制度。区残联近几年加强了对贫困残疾人家庭的救助,今后计划重点增加对无法就业、无收入来源的残疾人,特别是重度和大病残疾人的救助措施,重点开展日间托养与照料,保证这些残疾人不被社会所遗忘,充分体现人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同时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加强基层残联组织的建设,特别是基层各街镇和村(居)委协(助)理员的配备工作。自我区率先在各街镇和村(居)委配备协(助)理员以来,一年来这些协(助)理员在基层残联工作中承担了大量的工作,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但这些协(助)理员工资待遇较低,工作条件较差,甚至受到一定成度的歧视。区残联正积极争取提高他们的工资标准,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

做好残联工作的几点体会篇2

一、培养骨干,选好领头人,加强协会班子建设是搞好残协工作的关键所在

残协领头人是关键,选好协会班子致关重要,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因而培养骨干,加强残协组织建设是开展残协工作的第一要素。要把残疾人切实组织起来,因为残协工作的开展仅靠几个负责人是远远不够的,要不断发现和培养骨干力量,逐步发展壮大残协组织。无疑,残协组织中当选的各位委员都是残疾人中的优秀代表,他们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有不同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知识,把他们推选到残协领导岗位,有利于发挥自身的作用,有利于互相协作,形成合力,无疑会给残协组织的活跃和残协工作的推进带来生机。我市肢残协会成立于2001年,起初,协会活动一直开展不起来,广大残疾人意见纷纷,对此,我们及时进行协会班子调整,去年6月,我们推选了一名热心残协工作,并具有一定领导和组织能力的肢残人当主席,由于他是个体致富能手,在肢残人中很有影响力和号召力,于是上任不久,便发挥自己联系广泛,善于交际的特长,很快,协会工作活跃起来。例如,他从自己开办的服装厂中拿出资金在城区专门租用了一间房子作为肢残人的联系点,安排几名肢残协会骨干会员轮流值班接待,久而久之,办公室成了全市肢残人汇集、联系、交流的场所,成了广大肢残人回娘家的落脚点,有话到协会办公室说,有问题、有困难找协会就能见效,使残协真正成为全市肢残人的一种依靠。一年多来,协会共接待肢残人来信来访600余人次,通过积极协调联系,帮助督促办理,先后为肢残人答复或解决问题300多件,广大肢残人高兴地说,自从协会来了新领导以后,工作主动了、活跃了,也能实打实地给咱残疾人办事了,这才像咱残疾人自己的组织啊。

二、完善制度建设,明确工作分工,强化责任意识是建立健全残协工作有效运行机制的有力保障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残协既是一个组织,就要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就要有相对的制度来规范和结束自己,因而,残协组织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岗位责任制和其他相关制度,如学习制度、工作活动制度、调研制度,使残协工作规范化、条理化、正规化、制度化。此外,残协委员要有明确分工,要有责任意识,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任务明确,责任明确,残协委员不但要有荣誉感,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要身在岗位发挥作用,要克服只图虚名,不思进取,无所事是所为的平庸观念。残协是松散型群众组织,人员大多兼职,因而在工作分工上还要做到顾全大局,分工不分家,全体一盘棋,做到既有分工又要相互协作。去年我市肢残协会班子改选后就及时制定出市肢残协会章程和工作目标及人员分工、岗位责任制等多项规章制度。在具体分工上,因人而异,充分发挥特色,如对身体残疾状况相对较轻,善长外出联络的会员,多安排对外联系协调工作,对善长写作的会员,安排协会文秘工作,合理的安排,对于协会会员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形成合力,促进协会工作开展,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主动工作,开展活动,活跃组织,发挥职能作用,是维护残协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残协在开展活动中,应以残联工作目标任务为中心,发挥残协群众组织、基层工作的特点和与基层残疾人有着广泛密切联系的优势,增加吸引力,增强凝聚力,发挥聚合力,在工作中要以点带面,以局部促全局,推动全面工作的开展,特别是要在开展残疾人康复服务、文化教育、劳动就业和法律援助等方面,积极发挥广泛联系、上下沟通、主动服务的作用。残协在开展活动中还要注意倾听残疾人的意见和呼声,在给予帮助的同时积极主动地接受残疾人的监督。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坚持抓实事实办,努力为肢残人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如针对全市肢残人中有许多重残人因不能行走,长期瘫痪在家的实际情况,肢残协会及时制定出“百人站立行”和“轮椅车捐赠”活动计划,在市残联的支持下,肢残协会通过联系假肢工厂,争取地方基金会的资金支持,免费为全市124名肢残人安装了假肢,使这部分人实现了能自行站立,走出家门,参加轻度生产劳动的愿望。此外,通过与台北曹仲值基金会联系,为全市肢残人争取到600辆轮椅车的捐赠,在社会上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四、依托社会群体力量,采取社会化的工作方式是增强协会工作活力的有效途径

做好残联工作的几点体会篇3

残疾人干部在残联的地位之重要,有如青年干部之于共青团,妇女干部之于妇联,少数民族干部之于民委,文学艺术者干部之于文联。因为社会是由不同群体组成的,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的特征和利益。只有这个群体内的人最熟知这个群体的需求,最能体现这个群体的特征、代表这个群体的利益。世界上有色人种的解放、少数民族的解放、妇女的解放和现在的残疾人的解放,无不是群体内的代表人物在呕心沥血、奔走呼吁,无不是群体内大批精兵强将在不懈奋斗。如果缺少群体内有识之士的正确引导和强力推动,一个群体的解放事业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和目的,甚至会出现“断层”、出现“两头热,中间冷”的局面。朴方主席说:残疾人不活跃,残联不可能活跃。这话语重心长。

目前,在残联工作的干部中,有不少有事业心、有责任感、能吃苦耐劳、有奉献精神的人,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模范人物。但是,不可否认,还有一些残联干部,是被这个事业迅速发展起来的洪流“卷进来的”,他们之所以被“卷进来”,是被残联组织“科级”、“处级”、“厅级”等职位所吸引。我在湖南省残联从事宣传工作15年,全省120多个县(市、区)基本跑到,除了知道一些残疾人干部是主动要求来残联工作外,几乎很少遇见有其他干部主动要求来做残疾人工作。听他们讲得最多的是:先到残联上一个台阶再说。如果把他们调进残联,在职务上不提一级,就会怀疑“

自己是不是犯了错误?”、“自己的工作能力是不是不行了?”有些残联干部不愿在外面理直气壮地讲自己在残联工作,也不愿跟残疾人打交道,认为和残疾人在一起“丢格”、“倒霉”。因为有这种心态,这些人对残疾人工作多半采取能“应付”就“应付”的态度。而对个人利益则是看得很重,在内部千方百计争待遇、要规格;常和其他单位的同级去比,觉得自己吃亏了。个别干部甚至情愿残联垮掉,好合并到别的单位去“当官”。一些理事长(正职)想尽办法离开残联,情愿到其他单位做排在三、四位的副手。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湖南省14个市、州残联相继成立。十七、八年过去了,现在市级残联尚未完全配备残疾人副理事长,绝大部分市级残疾人副理事长也是朴方主席2002年7月到湖南考察工作后近年内才配好的。一些县(市)没有残疾人干部。在基层残联,残疾人干部可有可无,残疾人干部的意见可听可不听。残疾人干部在残联“声音”很弱,甚至没有“声音”。残疾人干部在残联的地位没有体现出来,更不用说重要地位了。

二、残疾人干部和残疾人事业血肉相连,千方百计想把工作干好,但是目前残疾人干部的处境令人担忧。

1992年,我主动要求到残联工作。当时只有一个想法:我是残疾人,只有残疾人事业发展了,自己才能发展,那些同病相怜的残疾人兄弟姐妹的日子才会有所改善。带着这样的理想来到残联,我自觉不自觉的把自己的命运、前途和残疾人事业联系在一起。这是一种血肉联系。据我了解,大部分到残联工作的残疾人干部都有这种想法、这种愿望、这种理想、这种热情。残疾人干部在残联总是千方百计想把工作干好,生怕工作出了差错,非常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但是尽管他们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付出了很多的心血,面对现实,却有一种说不出的无奈。

1.大部分残疾人干部在残联有职无权,或无职无权,代表的作用发挥不出来。残疾人干部在基层残联属于“小门小姓”,由于缺少“人脉”,在实际工作中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干着急。很多好的想法、方案、意见,就是提不到会上讨论,或提到会上讨论,“和者寡”,往往通不过。

2.对残疾人干部呵护、关心少,歧视、偏见多。在工作中,残疾人干部和其他干部一样,有优点、有成绩,也有缺点、有不足。但是一些同志对残疾人干部的优点和成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缺点和不足则“两目圆睁”、“品头评足”。如果有了优点、成绩,他们认为你是残疾人,是残

疾人中的代表,多做残疾人工作是应该的;对于缺点、不足,认为你是残疾人,就是水平差、素质低。那种为了使残疾人干部能够健康成长,对其热情呵护、有意栽培的情况不多见。有些干部甚至有意无意拿残疾人干部生理缺陷开玩笑,不愿和残疾人干部走在一起,或一起出去办事、出差等。残疾人干部在自己的“娘家”有一种被压抑的另类的感觉。

3.残疾人干部在残联难以提拔和重用。① 一些干部,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认为自己是来做残疾人工作的,残疾人是自己的工作对象,残疾人能到残联来工作已经是很不错了,到顶点了,只有老老实实做事的份,还想当什么“官”?在思想上,“俯视”残疾人,把残疾人干部低看了一等。② 另有一些人认为:我一个健全人干了几十年,也还是一个处级、科级,你一个残疾人再怎么地,也是个残疾人。在观念上,歧视残疾人干部。③ 还有极个别人认为:上面要求要培养、重用残疾人干部,因而生怕残疾人干部妨碍了自己升迁、抢先占了自己的位置,千方百计想把残疾人干部挤压出局。在职务升迁上,把残疾人干部视为绊脚石。“正面”问题往往出在“投票”和“考察”这两个关键环节上。“票数不够、缺少民意”、“还不成熟,需要锻炼锻炼”,是两个大棒。如果你是非常优秀的残疾人干部,成绩摆在那里,宁愿给你荣誉,如记功、评先进工作者等,职务则抱得死死的,不到那一步就是不放手,尽管你做残疾人工作已从青丝熬出了白发,也无济于事。因此,有的残疾人干部在残联准备“自生自灭”,也有不少残疾人干部对残疾人事业不愿做孔圣人“乱而隐,祸而避”,而是壮志未酬,雄心不改,一边拼命工作,干出成绩;一边勤奋学习,“宁静致远”。

三、残疾人事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以极大的政治热情来做好残疾人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要以极大的政治热情来培养、重用残疾人干部,为残疾人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必不可少的动力。为此,必须加大残疾人干部的培养力度,现有三条建议供参考:

1.支持一批真正优秀的残疾人干部做省、市残联的理事长。理由:①各省市残联都成立十几年了,不少残疾人干部在残联这个“洪炉”里得到了锻炼,“炼铁成钢”。他们有切身体会,熟悉残疾人工作,热爱残疾人事业,并已把自己的命运和前途与残疾人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有知识、有能力、也有成绩。面对这样一批残疾人干部、残疾人工作的老兵,中残联要有信心、有决心,充分利用残联干部双重管理的文件精神,放手支持他们去挑重担。上世纪五十年代,全国妇联在成立之初对自己的干部不拘一格培养、提拔。那些妇女干部开始做妇联的负责人时也是在“票数不够”、“还不够成熟”的情况下干起的,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很快适应了自己的位置。②残疾人干部做残联负责人的优势:a、熟知残疾人情况,和残疾人的感情拉得更近。“我们都是残疾人”,可以让大家的心贴得更近,手拉得更紧。b、其工作热情可以感动周围的人,包括领导。“他(她)身体不方便,为了残疾人工作跑上跑下,我们从心底里佩服,应该给予支持。”c、残疾人干部得到了锻炼,积累了“当家”的经验,为下一轮残疾人事业更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创建培养残疾人干部的长效机制,加大残疾人干部的培养力度。①建立残疾人工作者培训基地(培训学校)。以一年、半年的中、短期培训为主,或把残联干部的培训纳入党校(行政学院)的培训计划,设立残联干部培训班,每期培训要有一定数量的残疾人干部参加。只有通过培训才能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工作队伍,特别是一支专业化的残疾人干部队伍。②给一批优秀的残疾人干部挂职锻炼的机会。挂职锻炼能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增强能力,提高水平,这是很多部门、很多单位培养干部的一个重要办法。这个办法目前在我省残联尚未出现,也没有看见我省残疾人干部到中残联挂职,更没有到外单位挂职。建议从中残联做起,定期让一批基层残疾人干部到中残联挂职锻炼,并建议中残联推荐一批优秀残疾人到其他单位挂职。③健全残疾人干部的管理制度,如定期考察制度、激励与约束制度等。现在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期,不进则退,请中残联多和各省组织部门沟通,对德才兼备的残疾人干部要从残疾人事业的实际需要出发,敢于破格提拔重用,大胆放手支持他们的工作。④严把残疾人干部进入残联工作的关口。进入残联工作的残疾人干部一定要起点高。现在有些在残联工作的残疾人干部文化底蕴有限、心理素质有限、活动、协调能力有限。具体体现在人格上缺少尊严、血性,思相上缺少主见、远见,处理问题上缺少大气、果敢。是不是残疾人中就没有千里马?绝对不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现在挑选“千里马”,外在的因素太多,严重影响了“马”的质量。

3.利用一切渠道,精心策划、组织,向其他部门、单位输送残疾人干部。残疾人全面参与社会生活,特别是政治生活,参政议政,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他团体对自己的干部莫不如此。我们虽然不能要求像妇联、民委等团体、单位那样规定自己的干部参政人数、参政职位的比例。但是残疾人毕竟在总人口中占有一定的数量。权力的合法性、公正性是体现在有各类群体的参与上。现代民主、法制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各类群体通过合法的手段,为自己的群体争取最大的权益。坐轮椅的罗斯福可以当美国的总统、盲人布朗吉特可以当英国的大臣。所以,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向其他单位、部门,包括党政部门输送优秀残疾人干部。这对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残疾人事业至关重要,作用不可估量,意义重大、深远。改革开放和知识时代为残疾人参政议政提供了历史契机,很多残疾人干部已经具备了参政议政的能力。中残联为此要高度重视,并拿出方案和措施。

做好残联工作的几点体会篇4

一、努力学习、掌握政策

 

提高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并要认真学好上级各部门的相关文件,理解实践并要认真落实到位,把各项方针政策宣传到每个残疾人,使他们及时了解党和政府对残疾人最新的政策。

二、残联工作人员要积极主动工作

 

要超前要作,按照街道和各级残联的工作重点,切实安排社区残联工作,特别是康复工作做为工作重点,认真抓好落实,严禁走过场,在实际工作中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三、残联工作人员要以满腔的热情

 

坚持以人为本,把残疾人视为兄弟姐妹,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他们职业培训和再就业搭建平台,提供绿色通道,通过我们真心服务,为他们排忧解难。

四、残联工作人员要积极主动协调相关部门为社区残疾人开展多种形式康复、护理等培训班

 

为有困难的残疾人寻求法律援助,为残疾人康复器具、疾病医治提供了绿色的通道。为卫生保健、志愿者机构设置搭建平台。超级

五、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社区残疾人走进社会

 

做些力所能及的公益事宜,和开展适合身体力行的文体活动,在重大节日期间要举办几场歌诵会,以表达残疾人对党、对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感恩之情。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展现了身残志不残的精神风貌,体现了残疾人自尊、自强、自立、自信的风采。

做好残联工作的几点体会篇5

愿人们一手接受爱的同时,也一手播撒爱。

――编 者

一、独辟蹊径,巡视协调员应运而生

2003年初,以李乃光理事长为首的沈阳市沈河区残联领导班子,围绕残疾人工作的改革与发展,做了深入的思考:面对着一大批残疾人贫困的生活状态,仅靠国家投入,靠残联组织的努力远远不够。沈河区残联把目光放在了那些在区里有知名度、在社会上有影响、在单位有权力的爱心人士身上。于是,一个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营企业家、公、检、法、司、房产、供暖、煤、水、电、气及学校、医院、药房、银行、商厦、新闻媒体、驻区企业等各行业、各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沈河区残疾人工作巡视协调员队伍于2003年7月正式成立。沈河区残工委特向他们发放了聘书和工作证。对巡视协调员们来说加入这个组织虽然没有工作指标和任务压力。但都清楚,全区2.6万名残疾人很多具体问题和困难,需要他们自觉地与政府和残联一道承担解决的责任。

作为残疾人事业的“非正规军”,巡视协调员成为政府和残联工作的补充,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效应,使得一个又一个残缺伤痛的心灵被安抚,一个又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被拯救……因此沈河区残疾人中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有事找残联,有困难找巡视协调员。”

二、履行职责,助残济困与时代同行

巡视协调员的领军人物是75岁的王平岛老先生。退休前他是省直机关的公务员,退休后是沈河区环保、警风警纪、物价等10多个单位的监督员,也是沈河区人大代表。自从担任巡视协调委员会主任的重任后,王老先生可成了大忙人了。放下家里体弱多病,心脏搭了4个“桥”的老伴,耄耋老人每天骑着一辆自行车奔波于残疾人和社会相关部门之间,特别是那些残联做起来都比较困难的工作,经王老先生的协调和沟通都很快得到了妥善处理。残联的同志们赞誉他为残疾人的“社会活动家”。

巡视协调员队伍中还有一个突出代表,辽宁远东新型管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36岁的女性张玲。

走近残疾人群,走进巡协员的队列,对这位年轻的女性来说,是一次偶然的机遇,也是奉献回馈社会的绝好机会。2005年初的一天,张玲到了沈阳市盲校,观看盲童们的文艺演出时,心里百感交集:“我一定要为孩子们做点什么!”――女性和母性特有的情感搅动着她的思绪。几天后,她把一张几万元的支票送到盲校。同时向校方做出承诺,每年向盲校资助5万元的助学基金。盲校则给予张玲“爱心阿姨”的称号。从此,张玲对残疾人群体的关注和奉献一发不可收。尤其是担任巡协委员会秘书长之后,她更是倾心于残疾人事业,她的远东管业是个成立不到两年的新企业,但不到半年时间里,张玲为残疾人事业方方面面的资助就超过了300万元。她说:“作为一个健全人、一个生活得比他们富足的人,我所能做的就是尽我所能资助特困残疾人家庭、资助残疾人事业,为政府、为社会分担责任。我无怨,因为我做的是功德无量的事业,我无悔,因为我从事的是春天般的事业。”

沈阳有个叫“老四季抻面”的连锁面馆,市民们耳熟能详,因为它是个辽宁饮食业知名品牌,更因为店里的抻面热乎、便宜、真材实料。面馆的老板是年过六旬的张秉荣。她带有咱东北大婶特有的利索、热情和实诚。“年前慰问可千万告诉我一声,我给残疾人准备下了年货!”――每碗2元的抻面,利润只有角把左右,张大婶每次给残疾人一捐就是几千上万的。一位残疾人形容得好:“这钱拿出来不易呀,抻出的面条能绕地球好几周了……”赫赫有名的“好利来食品有限公司”沈阳区经理朱林一看就是个儒商。每逢过节,他会把应时的食品送到残疾人家里。不仅企业为残疾人做贡献,他个人几年来一直担负5名贫困大学生上学的费用。他的言谈举止特别是他的行为思考,让我们对当今一批具有良好知识背景和现代意识的年轻企业家们充满敬意:“钱多了,钱包鼓了,我们应该多花一些时间和心思考金钱以外的事,比如爱别人、做榜样等。我认为富人比穷人更有义务和能力完成一个国际化的天职,推动社会进步的方向。”

盲人杨振兴被公园门口的条石绊倒,造成身体多处受伤,但公园拒不认定自己的责任。经验丰富的律师巡视协调员董汉明免费为盲人打官司,寻找目击证人,最后法院判决盲人胜诉,公园赔偿了盲人一切医药费及交通费。身为巡视协调员的山东四维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辽宁分公司总经理李东无偿为社区培训康复员30多名,他以“一对一康复法”的形式,零距离地服务残疾人。沈阳商业公司总经理于淮泳为考上了大学的盲人子女一次性捐出一万元钱资助他们的学业;天益堂连锁店总经理马守民做出了为全区的残疾人到他们所属药店购药全部打折优惠的爱心决定;沈阳故宫博物院院长支运亭做出了所有残疾人免费到故宫参观的决定;张氏帅府展览馆馆长张力不但免去残疾人的参观费用,还积极培训专业的手语翻译,为聋人的参观提供方便……

残疾人面临的这样那样的困难,在现实当中残联用常规的工作方法和手段有时很难解决,但凭着巡视协调员的努力及个人的活动能量,依靠自身的社会信誉和影响力,一一得到了化解。沈河区平安保险公司大厦总经理巡协员吴景泰有句话说得很实在:“在许多人眼里信教、烧香拜佛很重要,但我认为把钱和精力直接用到残疾人身上,是最直接的积德行善。这叫‘先行善,后积德’。”

三、无私奉献,春天的事业充满希望

巡视协调委员会从表面上看,是组织的形式集中了个人的意愿,把人们招募在助残的大旗之下,但从行为方式上却明显地体现了个人色彩,突出了非组织的行为特征。如果说,其中组织的作用不容忽视的话,重要的一点就是,残联为这些志愿者提供了更多的接触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的机会,使他们了解了弱势群体的现状,增强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从中认识到所做的工作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记者在沈河区采访时,几乎所有巡协员都说到一点:接触残疾人群,他们生活的贫困和艰难让人震惊;接触李乃光理事长,他为人老大哥式的憨厚坦诚、对残疾人工作的全情投入让人震撼。――这种内心的震动引起道德的自我反思,最终点燃付出与奉献的愿望……李乃光理事长的真诚也给记者留下很深的印象。“我要求残联的同志:残疾人来办事不能说“不”;要始终以残疾人的需要为我们工作的第一信号,以残疾人的需求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以残疾人的满意为检验我们工作是否取得成效的重要标准。”无论残疾人求助电话什么时间打来,李理事长都会在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不分节假日,也不论自己正在干着什么。

肢残人陈永志被几个社区闲散人员无辜打伤,他找到区残联寻求法律援助。李理了解情况后,亲自跑派出所,跑有关部门,最后,当事人不得不赔偿陈永志医疗费。陈永志揣着钱到区残联来谢李理,被李理婉拒。盲人胡宾因为欠费暖气没有开栓,春节前夕,她找到李理,说:孩子都冻感冒了。李理二话没说,先掏出200元钱让她带孩子看病,又协调供暖公司给她开栓供了暖……

李理面对巡协员这个特殊队伍也是动情、用情、付出感情。“虽说巡协员都是自愿来助残的,大部分是有能力,有社会影响的人,但作为我们残联的人,在感激的同时还要真诚地用感情与之交往。他们也会有困难之处,他们也可能有需要他人帮助的时候,即使都没有,至少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是需要的。”

两年来,巡视协调委员会除了定期召开工作研讨会外,每遇残疾人重要工作或社会节日,他们都要通过特殊的方式开展活动,表达他们的爱心和祝愿。区残联还经常与巡视协调员在一起沟通情况,研究问题,组织他们视察基层的残疾人工作,到残疾人家中走访慰问,让他们零距离接触残疾人。巡视协调员们还将个人的事迹编成文艺节目进行宣传,互相鼓励,相互学习。通过一系列务实的工作,调动开发了巡视协调员的财力资源、权力资源和信誉资源,为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提供了有效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社会财富,补充和丰富了残疾人工作内容。巡视协调员队伍已由最初的30多人增加到现在的160多人,涉及的社会部门近20个。他们中有市、区人大代表,省、市、区政协委员;有厅局级领导,县处级领导,民营企业家及个体商业户,共解决各类复杂和特殊的问题100多件,他们的善举和事迹,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肯定与关注,得到了方方面面的肯定与支持。沈河区残联也因此连续8年保持了全市残疾人工作第一名的荣誉,还先后获得“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区”、“全国社区残疾人工作示范区”的称号。

目前,沈河区残联和残疾人工作巡视协调委员会有一个目标,要使巡视协调员走出沈河区,形成跨单位、跨区域的“助残志愿者联盟”,带动和影响周边及沈阳市更多的单位和部门,把解决残疾人个案问题逐步向区域性优惠政策转化,促进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加入助残的行列,让春天的事业充满阳光、充满希望。

做好残联工作的几点体会篇6

今天,市召开残疾人扶贫就业工作经验交流会,通过交流残疾人扶贫就业工作经验,必将进一步促进市残疾人扶贫就业工作发展,为残疾人脱贫实现小康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我代表省残联对这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下面我简单讲几点意见和要求:

一、市残疾人扶贫就业工作取得的成绩

近几年来,市高度重视残疾人扶贫就业工作,做了大量工作,有效促进了残疾人扶贫就业工作的深入发展,取得良好成效,主要反映在以下四方面:

1、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扶贫就业工作。为抓好残疾人扶贫就业工作,近3年来,市及各县(市、区)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残疾人社会保障三年推进计划(2010年—2012年)》等一系列保障残疾人权益的政策、规定,共投入扶贫经费310万元,教育助学经费650万元,职业技能培训经费420万元,这些政策规定的出台和经费的投入,为残疾人扶贫就业工作的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有效促进残疾人扶贫就业工作的深入发展。

2、依托技能培训工程,全面做好残疾人培训工作。近3年来,市依托“带传培训工程”、“千家万户巧手工程”、“吉林妙手”等培训工程,大力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共培训城镇残疾人1020名;培养农村残疾人一级带头人78人,二级带头人981人,辐射带动8513名农村残疾人;培训农村实用技术5082人,实现农村残疾人相对稳定就业2.8万名;举办裁剪、剪纸、刺绣、修鞋、按摩、电脑、电焊和种植、养殖技术等各类培训班,培训残疾人400多人;通过培训有效提高残疾人的就业技能,促进了残疾人扶贫就业工作的开展。

3、用心做好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确保残疾人“劳有所为”。近3年来,市依法推进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取得实际成效,全市共新增就业残疾人4851名,其中:集中就业752名,按比例安排就业351名,自谋职业1852名,依托政府公益性岗位和社区按摩康复服务员安排残疾人就业1474名,投入保障金210.5万元,扶持残疾人个体就业421名,这些工作的开展,使得城镇残疾人就业率达到了60%以上,确保了残疾人“劳有所为”,获得残疾人的大力支持和充分满意。

4、强化基地建设,带动促进残疾人增产增收。市从发展项目入手,选择适合残疾人自身条件发展生产的项目,将“千家万户巧手工程”与就业实训基地建设有机结合,培养一批具有带动性的残疾人就业实训基地,带动促进残疾人增产增收。如县天宏手工艺品有限公司为残疾人免费进行手工制作工艺美术品培训,辐射和带动残疾人200余人次。目前,全市共有省级残疾人就业实训基地4个,市级3个,县级7个,带动800多名残疾人实现个体就业。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稳步开展,全市共有残疾人扶贫基地21个,其中省级基地4个、市级基地3个、县级基地14个,安置残疾人就业360名,辐射带动800名残疾人增产增收。

二、全省残疾人扶贫就业工作基本情况

全省残疾人扶贫就业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残联的有力指导下,在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过去十几年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基本建立健全了政府主导、部门支持、残联组织、社会帮扶、残疾人广泛参与的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机制,构建了重点保障和扶贫开发相结合、一般性制度安排和专项扶持相结合的残疾人扶贫开发政策体系,探索建立了多措并举,帮救结合的扶贫开发模式。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2年年底,全省残疾人就业工作主要任务指标完成情况良好,其中,全省多种形式安排残疾人就业XXXX人,培训残疾人总数XXXX人,收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XXXX万元,保障金用于扶持支出XXXX万元,用于培训支出XXXX万元,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等工作均得到不同程度的进展。在搞好城镇残疾人扶贫就业工作的同时,全省加大农村残疾人扶贫就业工作力度,全省投入XXXX万元,对XX万人次农村残疾人进行农业生产和实用技术培训;投入资金XXXX万元,创建扶贫基地XXX个,安置和辐射带动XX万名残疾人发展生产;落实XX亿元农村康复扶贫贴息贷款,使近XX万个残疾人家庭摆脱贫困;投入资金XX亿元,帮助XX万户农村贫困残疾人改善了居住条件;通过“帮、包、带、扶”各种帮扶措施,共帮助XX万名农村贫困残疾人解决温饱问题,农村残疾人的生产生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全省残疾人扶贫就业工作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离残疾人真正实现小康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搞好残疾人扶贫就业工作。我们要认真落实国家及我省关于扶贫开发事业和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坚持以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为主线,以增加贫困残疾人家庭收入、提升贫困残疾人生活质量为目标,以提高残疾人基本素质和生存发展能力为重点,坚持政府主导,加大生产扶持和生活救助力度,全面改善残疾人生产生活状况与生存环境,使残疾人家庭收入达到或接近全省平均收入水平,促进残疾人与全省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对市做好扶贫就业工作的几点要求

1、确保残疾人社会保障得到全面落实。市、县两级政府要进一步完善残疾人扶贫就业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联系顺畅、协调有力、配合密切、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助残、扶残事业,形成人人理解、尊重、关心、支持和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尚。市、县各级残联要切实履行好“代表、服务、管理”职能,切实做好残疾人工作,全心全意地为残疾人服务。

2、依法加大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收力度。坚决执行残疾人保障法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依法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规定,要加大征收力度,做到应收尽收,以保证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3、大力推进残疾人就业工作。要继续做好残疾人职业培训、求职登记、失业登记等工作,帮助残疾人提高就业能力和水平;要通过争取扶贫贷款、小额信贷等多种方式,积极稳妥地发展残疾人福利企业,鼓励支持残疾人自谋职业,实现以扶持贫困残疾人工作由“输血型”向“造血型”的转变。要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扩大残疾人就业渠道。

4、进一步加大残疾人救助力度。要扩大救助对象范围,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做到“应保尽保”,对城乡低保边缘户残疾人应区分不同情况给予相应补助。要健全残疾人康复医疗、教育培训、劳动就业、法律援助等领域的专项救助制度,建立健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救助网络,形成政府主导,权责明确,协调配合,规范操作的运行机制,提升残疾人的生活水平。

做好残联工作的几点体会篇7

近日,省政府领导分工做了调整,由我代管省残联工作,我非常高兴。

一、对省残联工作的基本评价

我对残疾人工作并不陌生,李斌副省长工作变动临走前也专门做了详细介绍,今天听了汇报,有3点印象:

第一,省残联党组、班子成员和干部队伍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肯干,善于克难,在全省各项工作中很有地位,也很有影响力。

第二,省残联在宏观方面对全省残疾人工作情况明了,底数清楚,工作指导思想明确,很有章法。全省有190.9万残疾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7%,7类残疾人的数量和比例、9个方面的分析都很清楚,对残疾人工作状况也进行了全面分析,确定了7个方面重点工作,形成了较完整的残疾人工作体系。

第三,这几年全省残疾人工作以残疾人扶贫、就业、社会保障、康复、教育、组联、维权、文化体育和环境建设为重点,有了重大突破。有15万名贫困残疾人纳入了城市低保,特别是实施“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有3082户、4591名残疾人住上了新房,在社会上和残疾人中影响很大。实施“自强就业助残行动”,安置5万多名残疾人就业。

二、要从更高层次认识和把握新时期残疾人工作的特殊作用和地位

(一)从社会发展目标上看,残疾人事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是我们的目

标,没有残疾人事业蓬勃发展,不可能有社会和谐。

(二)从政府职能上看,发展残疾人事业是政府转变职能,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政府具有调节经济、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4大职能,其中更多的是管理和发展社会事业,残疾人事业本身是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政府要拿出更多精力、更多的财力来支持残疾人事业,这是政府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从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上看,残疾人是社会保障的重要对象之一,残疾人事业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国际惯例,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方面都属于社会保障,残疾人事业得不到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就不完善。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政府要下更大力气解决好残疾人保障问题。

(四)从人道主义上讲,残疾人是全社会中最应给予关爱的弱势群体。给他们以尊重、自信、关爱是人道主义的体现,我们强调以人为本,人性化的管理和服务,都是从人道主义出发的。

(五)从民主法制建设上看,残疾人的合法权益能不能得到充分保障是一个重要标志。残疾人在整个社会生活、经济生活中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包括追求幸福权、参与权、就业权、知情权、监督权等,应该得到保障,这也是一个社会是否公平、是否拥有人权、民主法制是否健全的重要标志。

三、共同努力的方向

(一)要努力在政府和全社会层面上宣传残疾人工作的重要性,提高残疾人事业应有的地位。我们一定要做为残疾人的忠实代表者,在多个层面上更多地为他们呐喊、呼吁,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

(二)要努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残联基础还很薄弱,刚才我们一起研究了省残疾人康复就业中心建设问题,全国绝大多数省都已经建设起来了,我们一定要建好。残疾人工作不能搞空中楼阁、纸上谈兵,要实实在在地干好事、办实事,通过一件一件的实事来积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要通过这次换届的机会,强有力地推进残联的组织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一定要协调好当地的组织部门和编制部门,将优秀的干部吸收到残联中来,选拔优秀残疾人干部到残联工作,包括担任领导职务。同时残联干部也可交流到政府各个部门。健全残联组织机构,包括编制、人员、经费,这是残疾人工作长期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做好残联工作的几点体会篇8

一、当前残疾人事业发展中的几个误区

误区之一 仅把残疾人事业作为一项工作来对待。有些部门和领导仅把残疾人事业作为一项“积德的工作”,作为扶贫解困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有计划无规划或有规划而不实施的现象经常发生。有些领导或部门拍脑袋做工作,想到时暴风骤雨,没想到则不闻不问。如果把一项事业建筑在一个或几个领导的同情心或工作责任心上,而没有一个体制和机制作保证,这项事业很可能是没有希望的。

误区之二 残疾人的事情残联办,把残联办成残疾人的“政府”。残联虽然是残疾人的组织,是残疾人的专门工作机构,但它没有能力也没有理由把残疾人的一切包揽过来。尽管凭着良好的心愿提出“有困难找残联”的口号,但这个口号是不切实际也是不负责任的。残联作为残疾人及其亲友的团体,主要的任务是实现好残联章程所赋予的“代表、服务、管理”三种职能,残联除针对残疾人的特点开展工作之外,还要督促有关部门落实其职责范围内的有关残疾人工作,而不能“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

误区之三 残联的主体错位。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残疾人(含部分残疾人亲友)作为残联的主体,除了残疾人典型人物外,绝大部分处于残疾人工作的被动地位,他们摆脱不了残疾带来的阴影,因此被动受教育,被动改变贫困,被动参与社会,即使是残疾人专门协会,独立开展工作的意识也相当薄弱,许多活动都只能在残联的督促和安排下被动开展。另一方面,残联的许多工作凭借良好的愿望或根据上级残联的任务指标,仅从行政的角度规划和部署残疾人工作。有些残疾人工作者对残疾人的真正需求不甚了解,因此,事与愿违、越俎代庖的情况时有发生。仅有残联干部的热情和努力而没有残疾人的自觉行动,残疾人事业可持续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

残疾人工作误区的存在,一是由于思想观念的原因,把残疾人事业视作社会福利的一部分,把促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仅仅理解为对弱势群体关爱、照顾和扶持,没有责任,随意性多于规划性;二是社会的偏见和传统习惯的影响,对残疾人不理解、不信任,对残疾人的权利和尊严不尊重、不维护,或多或少地流露出歧视态度;三是残疾人事业发展体制和残疾人工作机制不完善。没有体制的保证,没有法律法规的规范,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是不稳定的,也是不能持续的。

二、建立和完善残疾人事业发展机制的思考

残疾人事业尚处于发展进程中,还受到历史传统和社会偏见的影响束缚,因此,残疾人事业必须遵循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致力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机制框架建设,使残疾人事业走上更为宽广的发展之路。

(一)残疾人事业机制要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

要以残疾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残疾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残疾人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残疾人的愿望,维护残疾人的利益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的动态发展过程,只要我们细心体察残疾人的愿望和利益需求的变化,我们的政策措施和残疾人工作就能更全面、更准确地体现残疾人的利益。残疾人工作者还要通过不懈地努力,实现人道主义的发展,实现全社会人人都能用爱心给弱势群体以更多的关怀和帮助。

(二)建立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机制,要努力构筑网络化的组织体系、社会化的运作体系和法制化的政策体系。

1. 科学定位,明确职责,强化残疾人工作的网络化组织体系

残联作为群团组织,其优势在于组织网络使工作得以横到边、纵到底地广泛开展。因而应着力建立和完善残联组织网络和工作业务网络。

建立和完善残联组织网络,一是要以各级残联的组织建设为主线。残联要充分发挥残疾人事业中的中心作用,规划部署、指导监督,在调研基础上不断拓宽新的工作思路和途径。社区(村)基层组织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尤其应该得到重视和加强。二是残联要在改善对残疾人各类专门协会领导的同时,加强对协会的引导和指导。要把协会工作纳入残联工作大盘子,使协会有人办事,有钱办事,还要按规定、按目标办事,使之真正成为自治、自理、自我教育的群团组织。三是要加强残联干部的队伍建设。

建立和完善残联工作业务网络,一是要建立和完善各级康复工作的组织管理、技术指导、训练服务、精神病防治、用品用具、转介服务等网络,形成覆盖全社会的工作系统并充分发挥其功能。二是要建立遍及城乡的残疾人就业网络,及时向残疾人和社会提供招聘和就职需求信息。三是要建立残联工作信息网络。残疾人工作是一项开拓性的工作,需要有信息网络来交流,来促进。

2. 转变观念,广泛发动,构筑残疾人工作的社会化运作体系

残疾人事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一个或几个部门的工作,而且是全社会的工作。因此,残联应努力动员社会在各自的职责内,共同做好这一特殊群体的工作。

构筑社会化的运作体系,一是要重视和发挥政府残工委的作用。由于政府残工委成员是由政府和政府中与残疾人工作相关联部门的领导所组成,因此,政府残工委不仅具有权威性,且其成员在相关领域中也有权威性。政府残工委成员不应仅起议事、协调和决策作用,更应起好本部门中有关残疾人工作的政策制定、规划部署、计划实施的作用。二是要依靠人大、政协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运用他们的力量解决残疾人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残联要加大对人大、政协及其有关部门的汇报力度,更多地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要加大对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宣传力度,把残疾人工作中的热点、难点和倾向性问题,通过他们的提案、议案和社情民意的反映,引起政府的重视并予以解决。三是争取社会及有关部门的支持,把残疾人工作延伸至社会各个角落。残联应认真分析研究残联工作中那些具有社会普遍意义的共性问题,社会各部门都有责任和义务将其纳入各自的工作范畴中。那些对残疾人具有特殊意义的个性问题,残联应义不容辞地创造性地把它做好做实。四是要密切与社会有关团体的联系合作,齐心合力开展残疾人工作。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爱氛围逐步形成,一些关爱弱势群体的组织和团体,如慈善总会、志愿者协会、助残基金会等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残联要与他们通力合作,把一部分残疾人的扶持纳入他们的救助范围。五是广泛宣传,营造关爱残疾人的社会氛围。残联要通过新闻媒体和各种宣传形式向社会宣传残疾人事业,在全社会形成助残扶残的良好氛围。

3. 调查研究,积极稳妥,营造残疾人工作法制化的政策体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民主法制施政方针的落实,残疾人工作势必从依靠感情向依靠法律和政策转变。政府要实现对残疾人事业的主导作用,必须把残疾人工作以法律和政策的形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中,并通过政策法规体系,达到统筹安排,协调发展。

营造法制化的政策体系,一是要统一思想,要把政策工作提上议事日程。政策工作是残疾人工作走上法制化的基础,是残疾人达到“平等、参与、共享”这一宗旨的前提,也是政府实现主导作用的载体。因此,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以及残联都要把政策法规的制定作为残疾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二是要依靠党委、政府,加大政策制定的力度。事关全局和残疾人工作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向党委、政府建议,由党委和政府颁布政策;涉及政府有关部门的残疾人工作政策,各级残联应通过提案、议案、信息反映和部门协调等途径,与有关部门研究沟通,共同出台政策;有关残疾人的某项业务工作或优惠扶持措施,残联在广泛听取残疾人意见的基础上,根据需要与可能相继出台一些政策。三是要确定重点,在调研基础上设计政策。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残疾人工作的政策均有所不同,因此,残联必须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实践,使各项政策贴近实际,贴近残疾人。四是要深入学习,不断提高干部的政策水平。惟有熟悉政策、理解政策,残疾人法制化政策体系的建立才能有真正实效。

上一篇:意识形态实施意见范文 下一篇:统战工作安排意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