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策划分析范文

时间:2024-02-02 16:56:12

报道策划分析

报道策划分析篇1

关键词:新闻报道策划;存在问题;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12-0134-03

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传播主体运用各种信息传播手段,为广大受众提供最佳新闻信息的一种创造性活动。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新闻报道策划早已成为各媒体增加新闻产品竞争力、满足受众多样化需求、获得理想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一种基本且必要的行业实践。当下,新媒体蓬勃发展推动传媒生态格局发生巨大改变,如何在新时期继续发挥新闻报道策划的作用,新闻报道策划本身又有怎样的新发展、新特点,这是业界与学术界共同关注的话题。

一、新闻报道策划的定义与积极作用

(一)概念梳理

“新闻报道策划”概念的提出,源于20世纪90年代新闻业界与学界对“新闻策划”的广泛争论。1996年和1997年,上海《新闻记者》和四川《新闻界》几乎同时对“新闻策划”这一课题展开探讨,由此引发众多学界与业界人士投入这场激烈的讨论。深圳大学教授丁未认为,“新闻报道应当事实在先,新闻(报道)在后”,新闻报道活动可以策划,但新闻事实不能策划。而“由媒介参与、组织发起的社会性活动,不论有无商业背景,都应视为媒介的公关行为。[1]”艾风认为,新闻策划“是编采人员对新闻业务活动进行有创意的谋划与设计,目的是更好的配置与运用新闻资源,办出特色,取得最佳社会效益”,并在此基础上对“新闻策划”与“公关策划”做了区分[2]。

2001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举办了“新世纪首届新闻策划学术研讨会”。 2008年9月,“第二届全国新闻策划学术研讨会”在江西南昌召开。研讨会上,大部分代表认为“新闻策划”是个多义词,应摒弃此概念并将新闻策划定位于新闻报道策划[3,4]。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赵振宇在其著作《新闻报道策划》中将“新闻报道策划”定义为,“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报道的主体遵循实务发展和新闻报道的基本规律,围绕一定的目标,对已占有的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着眼现实,发掘已知,预测未来,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和策略,以求最佳效果的创造性的策划活动”。该书作为教育部开列的“普通高等学校‘十一五’部级教材”,表明国家教育部门对这门新课程的认可。

(二)新闻报道策划的积极作用

1.有利于挖掘新闻资源。新闻编辑的选题策划、报道方案的设计、报道过程中持续进行的报道策划,这些环节皆是为了充分挖掘新闻资源、实现其潜在价值,并最终满足受众需求达到其最佳传播效果,进而有利于形成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媒介品牌。

2.有利于获得最大效益。投入和产出是经济学的概念,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就叫高效益,新闻报道策划也是如此。新闻报道策划的一个直接目的就是要多出精品、多出佳作,这已经成为新闻界的共识。

3.有利于开发人力资源。新闻传播工作者既要具备传统媒体人应有的素质(广泛的生活阅历、深厚的理论功底、渊博的文史知识、熟练的社交能力等),又要掌握并灵活运用各种新兴传播技术,而新闻报道策划活动,则是对上述素质与能力的综合运用。可以说,一次成功的报道策划,就是一次人才培养和训练的过程。多次成功的策划实践,对于一个新闻单位来说就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的培养基地。

4.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全球化时代的新闻报道策划是面向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文化群体受众的新闻报道策划,它要求我们熟悉和掌握国际规则,按照国际惯例来思考和处理问题,同时,它要求我们按照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办事。一些大的报道策划还要求整个单位的诸多方面予以配合,形成合力,甚至还要同新闻单位以外的诸多部门协调并争取他们的支持等等。从实践中学习、在策划中锻炼,上述这些都将有效提高新闻媒体管理者的管理水平[5]。

二、2014年我国新闻报道策划研究论著分析

目前,因学界与业界部分人士仍使用“新闻策划”、“报道策划”的提法,故本研究以“新闻报道策划”、“新闻策划”、“报道策划”为关键词,三者间以“或者”作逻辑连接词,以“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为时间节点,对中国知网(CNKI)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样本数据库进行搜索。在搜索结果中,对包含上述关键词但在所给出的关键词排名中位列第四及以后的文章,则逐一检查其行文结构,主体部分非新闻报道策划内容者均被剔除。下文所列统计数字均为筛选后所得数据。

(一)新闻报道策划研究态势分析

为了对近年来新闻报道策划研究的整体态势有一个全面把握,本文进一步搜索了最近五年该领域的相关论文。在中国知网(CNKI)样本数据库中,按上述关键词设定并以“2010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为时间节点展开搜索,获得相关研究文献467篇。近五年,我国学界有关新闻报道策划的研究成果数量比较平稳,整体上只有小幅波动。2010数为五年中最高,总计108篇。2011年略有下降,总计83篇。随后各年论文总数小幅上升,2014年总数为99篇。

在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样本数据库中,以相同关键词和相同时间节点进行高级搜索发现(2010~2014年累计发表新闻报道策划研究主题论文仅13篇,其中2010年最高,但也仅有6篇论文被收录。上述数据表明,近年来学术界在该领域产出的优质成果较少。

进一步分析发现,13篇论文中有8篇偏向纯理论探讨,在内容上,既有从宏观视角探讨新闻报道策划问题,也有从较为细化的某一类新闻作为切口对其报道策划展开研究。前者如黄晓军的《报媒新闻报道策划与规范》、张军华的《当代新闻传播策划协同运作方式及其负面影响》、袁蔓琼的《新闻策划的框架定势分析》等;后者有倪琦B的《策划先行――成就优秀现场报道》、张兢的《公共外交理念下突发性新闻电视报道策划刍议》、李道荣的《论经济新闻报道的策划与组织》。除此之外,剩下5篇论文皆为个案分析与研究。

(二)2014年新闻报道策划研究论文描述性分析

本文将2014年发表的99篇论文共分为6大类:基本问题与理论探讨类(指主要从宏观上研究新闻报道策划的定义、作用、重要性、原则、类别等基本理论问题)、报纸类、广播类、电视类、新媒体(包括网络媒体、移动媒体、大数据新闻、数字电视等)与全媒体融合视角类。

1.报纸大类。在99篇文章中,“报纸”类新闻报道策划的文章最多,共34篇,占比35%。不难看出,作为新闻报道策划最早受关注的研究方向之一,报纸的报道策划依然是学界研究的重心。2000年后,因互联网等新媒体的持续冲击,不断有人提出所谓“报业寒冬论”,因而在业务上,报媒均把新闻报道策划作为度过寒冬的“薪柴”。然而,不时出现的新闻报道的策划不及、恶意与过度等现象表明,部分媒体并未学会如何对其恰当使用以“取暖过冬”,反而“引火烧身”。黄晓军在《报媒新闻报道策划与规范》中指出,“不论传媒发展大势如何,报媒始终应有自身的新闻专业主义坚守,做自己,才能在传媒竞争中有自己稳固的地位。作为报媒新闻竞争的利器,新闻报道策划应当在新闻专业主义方面做好自己”。文章还总结了当下新闻报道策划中三条不规范现象与三条应遵守的规范:“反应不够,缺乏策划”、“无中生有,恶意策划”、“故意炒作,过度策划”;新闻策划应当做到“尊重事实和新闻价值规律,规避不良策划”、“主动策划,设置议题,进行舆论引导”、“科学策划,理性报道,强化社会责任感”[6]。

2.基本问题与理论探讨大类。“基本问题与理论探讨”类文章共25篇,占样本总量的25%,仅次于“报纸”大类。经分析发现,目前学界在核心概念的定义与使用上并未统一,“新闻策划”、“新闻报道策划”仍处于相互混用的状态。策划不应是对新闻事实的策划,事实是本源,新闻报道应客观真实地反映而不应干预,因此更提倡“新闻报道策划”的概念。然而,在日常新闻实践中,“新闻报道过程与新闻事实本体之间的相互枕藉”使新闻策划与新闻报道策划的界限变得模糊。总体来看,大部分文章皆无意于基本概念或定义之争,而只在文中给出自己的定义,之后便进入各自的研究主题。分析发现,“真实性”与“新闻炒作”是该类别的研究热点,二者相互关联。新闻策划一旦沦为新闻炒作便意味着新闻报道的真实性缺失。

3.电视类与广播类。两类研究分别有文章14篇,4篇,各占样本总量的14%,4%。与对报纸的策划研究相比,当前学界对广播电视的新闻报道策划研究关注较少。电视类研究中,地方电视台成为研究热点,研究层次包括个案研究,对某类电视新闻节目的研究或对电视新闻报道策划的总括式探讨。分析发现,这些研究均以地方电视台为切入点,对中央级或省级电视台的报道策划研究几乎为空白。广播类研究中,4篇文章均从广播新闻编辑的角度切入,强调应提高策划意识策划水平,创新广播内容与编排形式。同时应注意凸显“把关人”角色,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4.新媒体与全媒体、融合视角类。经统计,该类研究文章共8篇,占比8%。“新媒体”作为一个相对的概念,在进一步探讨前需要加以定义。本文采纳社科院的《2014中国新媒体社会责任研究报告》中的定义,将“新媒体”界定为:基于数字技术,具有互动性、多元性、开放性等诸多创新特点的媒体形态。“全媒体”一词是在“新媒体”、“媒介融合”等概念与行业实践的基础上逐步衍生出来的,目前未有统一的定义。在诸多定义中,本文采纳中国人民大学彭兰的观点,认为“全媒体是指一种新闻业务运作的整体模式与策略,即运用所有媒体手段和平台来构建大的报道体系。”分析发现,8篇文章中仅有2篇文章探讨新媒体报道策划。“新媒体与全媒体、融合视角类”文章的另一趋势是以融合视角或全媒体视角研究新闻报道策划,此类文章虽以“全媒体”、“融合视角”为题,但实质多以传统媒体为出发点,探究如何更好地利用与发挥“全媒体”与“媒介融合”的优势,以期在日益激烈的媒介竞争中生存发展。巩盼东较为系统地探究了“全媒体新闻报道策划”的内涵,并分别论述了全媒体报道的选题策划、采访策划和文本策划,以及全媒体新闻策划的素养问题。文章关于策划理论的论述较多体现出新媒体特征,富有一定创新性[7]。

(三) 2014年关于新闻报道策划重要报纸与会议著述分析

笔者以“新闻报道策划”、“新闻策划”、“报道策划”为主题词,以“或者”作逻辑连接词,以“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为时间节点,在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进行搜索,得到有效样本共6篇。

其中,孟庆普、苏小鸣的《全国卫生计生重大报道策划对接会召开》一文反映出新闻报道策划在卫生计生宣传报道方面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会上,各地方媒体与卫生计生行业主流媒体就2014年中所做的重大题材策划及报道选题展开交流并在会议上达成共识,认为:各地方的报道策划与宣传既要结合本地实际,又要与主流媒体的报道宣传保持内在一致性,集中优势形成大联合、大宣传的格局,为卫生计生工作的开展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

另外5篇文章均密切结合自身行业实践探讨新闻报道策划中存在的问题与可取经验。从笔者搜索到的数据来看,在统媒体纷纷涌入“媒介融合”大潮并相继开办所谓“新媒体部门”的同时,对自身经营的新媒体新闻报道策划的关注与探讨却相对缺乏。

三、新闻报道策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记者专业素养不足,在新闻报道策划过程中马虎、粗率,精细化与准确度不尽人意

2014年5月14日,某部级新闻网站重磅推出《地沟油去哪儿了?起底京畿地沟油黑色产业链》的系列报道。该名调查记者误将“嘉里油脂化学(天津)工业有限公司”误认为是隔壁的“嘉里粮油(天津)有限公司”,处理废弃油脂本是前者的正常业务,从而闹出一个大大的新闻策划闹剧。客观上对两家企业均造成伤害,而更大的伤害,显然还在于新闻公信力的丧失。

(二)新闻策划浮躁气息浓厚,为了达到预定的新闻目的而不惜夸大渲染,距离“策划新闻”往往只有一步之遥

据媒体2014年12月17日报道,12月7日,就是国际艾滋病日后的第6天,四川省西充县某村,200余位村民用写“联名信”的方式,决定要将村里一位携带艾滋病病毒的8岁男童坤坤驱离出村子。而事实上,这是一起严重失当的新闻策划事件。据坤坤爷爷罗生(化名)称,村民写联名信“驱离”坤坤一事是媒体让这样做的,“联名信的内容都是他们写好的”。无论相关媒体与记者的主观意图是什么,如此不顾事实与新闻策划伦理,为了达到预定目的而不惜深文周纳的策划行为,已经远离了新闻策划的初衷,其恶劣后果也昭示了违背新闻策划伦理的行为,必定行之不远,受到社会谴责。

(三)营销策划行为盛行,新闻策划商业化或者被商业利用的道德风险加大

2014年10月23日,某报用一个整版刊载了一条新闻:《95后女子“用身体换全国游”每到一地征临时男友》。然而,这一新闻的营销性质很快被戳穿。10月23日,自媒体微博账号“传媒大观察”微博:“已经初步证实这依然为某社交软件涉嫌色情营销假新闻炒作,我们正在搜集更多证据向公安机关及互联网管理部门举报。奉劝各大‘权威’媒体自重。”

自媒体时代,很多新闻事件都发端于新媒体,传统媒体若不经过审慎遴选和深入辨识而轻易将新媒体事件搬上传统媒体平台,其间往往隐含巨大风险。

四、小 结

新闻报道策划作为新闻学研究中实践性较强的一个课题,其学术研究是紧紧围绕新闻界的行业实践展开的。总体来看,当前的研究重心已从对新闻报道策划的基本概念探讨转向对某一类新闻的报道策划的经验总结与理论梳理。研究层次的丰富与研究课题的多样化反应出该领域学术研究的深入与成熟。然而,笔者经上述分析发现,目前该领域优秀研究成果较少,研究方向多集中于传统媒体的报道策划,部分采用“新媒体”、“全媒体”、“融合视角”作为切入口的报道策划研究其实质仍以传统媒体为核心,此外,现有的报道策划理论较少体现出新媒体特性。今后的研究应在夯实其基本概念构建的基础上,充分运用传播学者在新媒体领域的研究成果,更加注重对新媒体报道策划以及新媒介生态下的新闻报道策划的研究,增加其理论深度与前瞻性,而不仅仅局限于个案探讨,使学术研究对新闻业的实践具有更多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丁未.“新闻策划”现象析[J].新闻界,1996(6).

[2] 艾风.新闻策划是新闻改革的产物[J].新闻界,1997(2).

[3] 赵振宇,胡沈明.新闻策划:在规范中前行――“第二届全国新闻策划学术研讨会”综述[J].新闻前哨,2008(11).

[4] 赵振宇.新闻报道策划系列谈(一)新闻报道策划:差异化竞争的取胜法宝[J].新闻与写作,2010(7).

[5] 赵振宇.新闻报道策划[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6] 黄晓军.报媒新闻报道策划与规范[J].中国出版.2014(10).

报道策划分析篇2

关键词 新闻策划;策划新闻;区别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8-0046-02

0 引言

从字面含义上来看,新闻策划是指新闻报道宣传策划,而策划新闻是指策划的新闻、策划出来的新闻、新闻在策划之后产生等。由此看来,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时,策划新闻是不可取的一种做法。因此,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时,要明确新闻策划与策划新闻的区别,从而通过新闻策划来提升媒体自身的竞争力,避免策划新闻事件的发生。

1 新闻策划含义

近年来,“新闻策划”这个词语在新闻媒体中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准确的说,新闻策划的全称是新闻宣传报道的策划,这里需要明确的一个问题是策划的对象并不是新闻事实,而是新闻宣传报道,这是因为新闻事实具备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1]。新闻事实发生之后,会具备一定的新闻价值,通过对新闻价值科学的分析和评估后,有针对性的开展策划工作,根据新闻事件以及发展趋势,将每个阶段的报道内容、报道形式、报道重点、报道方法等提前规划出来,进而有意识的提升新闻事实的传播效果,扩大传播范围,充分的发挥新闻报道的社会功能,并行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实际上,新闻策划属于前期准备工作,通过采访方式、报道方式、宣传方式的确定,有目的的进行新闻事实采访、新闻宣传报道制作,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记者还是编辑,都是“有备而战”,具备的主动性是比较强的,这促使媒体整体的工作效率显著提升,同时,通过新闻策划科学性的提升,有效的增强了媒体自身的竞争力。由此可见,新闻策划的开展是以新闻事实为基础,对宣传报道进行策划,遵循新闻报道的规律。

2 策划新闻含义

“策划新闻”中,侧重点在于策划,主观臆断性非常强,对于新闻事实第一性的原则直接忽略。也就是说,新闻事实并不具备真实性,是主观创造出来的,人为操作性极强,一般来说,这种新闻属于造假新闻。实际上,策划新闻与炒作行为是极其相似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策划新闻就等同于炒作,经过策划出来的新闻,会在社会上形成一定的社会效应。媒体的策划新闻行为是一种极不负责的行为,给社会公众带来了比较严重的影响,我国“策划新闻”的现象比较多,都给社会带来了比较严重的影响。在策划新闻中,为了达到商业炒作的目的,有些新闻媒体无中生有、弄虚作假,只为了获得轰动效应就弃媒体自身的责任于不顾,由此可见,策划新闻并无真实性可言,同时,这也应该是各个新闻媒体所必须要杜绝的行为[3]。

3 新闻策划与策划新闻的区别

3.1 含义不同

“新闻策划”与“策划新闻”均是由“新闻”和“策划”两个词语组成,不过,这两个词语的先后顺序不同,形成了二者之间天差地别的含义。在上两点的阐述中,已经介绍了新闻策划和策划新闻的含义,从含义上来看,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以新闻事实为基础,对宣传和报道进行策划,尊重新闻事实的客观性,后者的重点仅在于策划,是否为新闻事实不在考虑的范围之内,客观性、真实性都比较差。

3.2 运作不同

新闻策划运作在新闻事实产生之后,通过对新闻事实的采访以及对其走向的预测,对报道进行策划,如果没有新闻事实产生,那么新闻策划就不会产生。在新闻策划的过程中,新闻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不会因为报道效果的需要而做出任何的改变,严格的坚持了新闻真实性这一原则,因此,新闻策划与新闻报道规律是一致

的[2]。不过在策划新闻中,首先产生的策划,而后根据策划发生新闻事实,因此,策划新闻就是对新闻事实的策划,这样一来,就会产生新闻炒作、造假等现象,新闻的真实性比较差,策划新闻中的新闻事实不具备客观性,可以随人的意志进行随意改变,违背了新闻报道的规律。

3.3 性质不同

对于新闻事实来说,并没有好与不好的区别,只有真与假的区别,由此可见,新闻的性质在进行判定时,标准为真假。在新闻策划中,新闻事实客观性是必须要尊重的,当发生了具备策划价值的新闻事实之后,才会在新闻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新闻策划活动,在进行策划的过程中,新闻的本源是必须要保证的,而这就是新闻的真实性,由此可见,新闻策划中的新闻事实均是真实发生的,是客观存在的,这就是新闻策划的性质。而在策划新闻中,策划活动是首先展开的,据此,人为的控制新闻事实的发生与走向,这样一来,新闻事实的本源已经不复存在,歪曲、捏造事实等不断地发生,进而导致新闻事实失去了其必须具备的真实性,由此可见,策划新闻的性质就是假新闻。

3.4 目的不同

新闻事实发生之后,有针对性的对其报道形式、报道方法等进行规划,从而有效地提升新闻事实的传播效果,并充分的发挥新闻报道的社会功能,这是新闻策划的主要目的。然而在策划新闻中,重点就是策划,通过策划,来达到预想的宣传效果,在策划进行的过程中,如果新闻事实与之不符,就会对新闻事实进行改造,甚至即使不存在新闻事实,为了策划需要,也会捏造新闻事实,最终实现策划新闻炒作的目的。对于有些媒体的新闻,也存在事先策划好的情况,从而根据策划进行新闻报道,比如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即将到来之前,媒体会进行相应的策划,并能取得比较好的宣传效果,也许有人会认为这属于策划新闻,实际上,这属于新闻策划,因为抗日战胜胜利纪念日的真实存在的新闻事实。

3.5 意义不同

当二者的目的不相同时,所具备的意义必然存在很大的区别。新闻策划活动属于前瞻性的、有创意的活动,是针对新闻热点问题进行的提前的规划与设计,通过对现有新闻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将新闻报道的社会功能充分的发挥出来,进而获得最佳的社会效益,这就是新闻策划的意义所在[4]。策划新闻的目的在于炒作,最大限度的吸引受众的眼球,通过策划活动、捏造事实等方法来达到炒作的目的,追求的是能够在市场中形成轰动效应,对于社会责任、社会影响等均不考虑,同时,通过策划新闻,还可以获得比较大的经济利益,由此促使策划新闻具备一定的功利性,这样一来,策划新闻的意义就在于轰动效应的追求。

4 结论

新闻媒体在发展的过程中,新闻策划是一项重要的活动,能够有效地提升媒体的竞争力。然而近年来新闻媒体中逐渐的出现了策划新闻的现象,不仅影响了新闻媒体的形象,严重时会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为此,媒体必须要区别开新闻策划和策划新闻,从而有效的避免策划新闻的产生,真正的发挥新闻策划的作用,提升媒体的竞争力,实现媒体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纪怀良.新闻策划切不可以作秀为策划新闻[J].新闻传播,2012(5):184.

[2]罗冲.试析新闻策划与策划新闻的界定及原则[J].新闻传播,2014(6):319.

[3]尹洪禹.新闻炒作和新闻策划的异同分析[J].科技传播,2014(12):25,29.

报道策划分析篇3

[关键词]营销专业;学习情境;构建

[中图分类号]TQ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5-0114-03

营销学习情境是根据企业真实发生或可能发生的营销事件而进行的情景化学习项目设计,它将学生置身于真实或接近真实的营销情境中,使其按照真实的营销工作过程,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它是营销课程的基本单元,是学生培养的主要依据,它能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知识和技能,实现工作能力的培养,因此进行营销专业课程学习情境的构建研究对营销专业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营销学习情境的构建主要按照营销专业岗位分析——营销专业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的分析与确定——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转化——学习领域向学习情境的转化与构建的步骤进行。

1营销专业岗位分析

营销专业所针对的岗位主要有:市场调研、商品销售、渠道管理、营销策划、营销管理等岗位。

2营销专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及行动领域的确定工作任务源于实践,是具有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工作任务的表述须体现行业的职责或实际要做的事情。行动领域是指工作行动情境中相互关联的任务集合,它要涵盖岗位群工作任务所对应的全部技能、知识和能力,具有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工作任务的典型性的特征。

2.1市场调研岗位

典型工作任务:调研问题的确定;调研方法的选择;市场调研方案的制订;市场调研项目的组织实施;信息收集;调查资料整理分析;市场调研预测;调研报告制作。

行动领域:市场调查预测与决策。

2.2商品销售岗位

典型工作任务:市场分析与开发;顾客心理分析;顾客沟通;产品认知;商品展示与推荐;顾客需求激发;顾客异议处理;商品销售;售后服务;客户管理。

行动领域:商品推销、消费者行为分析、客户关系管理。

2.3渠道管理岗位

典型工作任务:销售渠道分析;销售渠道设计;渠道开发和管理;渠道矛盾和冲突解决;营销渠道策划;窜货管理;中间商管理与激励;制订分销战略规划。

行动领域:渠道开发、设计与管理。

2.4营销策划岗位

典型工作任务:目标确定;消费者分析;目标市场分析;SWOT分析;市场竞争分析;产品策划;定价策划;品牌策划;广告策划;渠道策划;公关策划;促销策划;策划书撰写;营销策划管理。

行动领域:市场分析、营销策划。

2.5营销管理岗位

典型工作任务:目标市场选择;商务沟通;营销策略制定;营销计划的拟订、完善和实施;经营分析;任务落实;营销管理。

行动领域:营销管理、商务沟通。

3行动领域——学习领域的转化

营销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的转化是将营销工作的行动性特征转化为专业教育的任务性特质。营销学习领域是以整体、连续的营销工作过程为基础,是完成营销行动领域所必须学习的内容,它是以能力为核心的学习目标和以工作任务为特质的学习内容两部分构成的主题学习单元。

3.1行动领域:市场调查预测与决策——学习领域:市场调查技术所需知识:市场调查知识;调查方法和技术知识;调查分析知识;调查预测知识;调查报告撰写知识。

3.2行动领域:商品推销、消费者行为分析、客户关系管理——学习领域:商品销售所需知识:消费者知识;产品知识;行业知识;竞争者知识;商品销售技术知识;推销知识;客户关系管理知识。

3.3行动领域:渠道开发、设计与管理——学习领域:分销渠道管理所需知识:分销渠道模式知识;分销渠道系统设计知识;客户维护知识;窜货管理知识;渠道设计和改进知识;渠道管理知识。

3.4行动领域:市场分析、营销策划——学习领域:市场营销策划所需知识:市场分析知识;渠道的设计和策划知识;产品策划知识;促销策划知识;品牌策划知识;广告策划知识;公共关系策划知识;营销策划的制订、安排、监督管理和分析知识。

3.5行动领域:营销管理、商务沟通——学习领域:营销管理所需知识:销售计划的制订;产品的调度管理;客户管理知识;销售沟通知识;人员接待;部门协调;人力资源的配备;异议的处理;销售统计分析、售后管理知识。

4学习领域——学习情境的转化

营销学习领域向营销学习情境的转化是指在具体工作任务和行动过程背景下,按照学习领域中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要求,对学习领域的内容进行情景化的转换,是学习领域的具体化、呈现化。而学习情境是完整的营销工作过程,包含一定的知识点、技能点和能力。学习领域相当于一门课程,学习情境是实现学习领域能力目标的具体的课程方案,相当于具体任务化的教学单元。

4.1学习领域:市场调查技术——学习情境

设计思路:基于调查对象的不同特点,以市场调查工作的各环节为依据,以市场调查分析人员的工作职责与功能为主线构建学习情境内容。

学习情境1:熟悉市场调查。根据具体项目,明确该项目市场调查所采用的调查方法;描绘出市场调查的大概步骤、逻辑程序。

学习情境2:市场调查的设计。根据调研项目的具体要求,设计市场调查问卷,或者访谈提纲;结合实例进行市场调查设计。

学习情境3:市场调查的实施。根据调研策划方案,制订详细的调研活动执行计划,并组织实施;结合实例进行市场调查的实施。

学习情境4:市场调查资料的整理与分析调查报告的撰写。根据市场调研的主题、调研的资料,进行资料的归纳、分析、整理,撰写调研报告;结合实例进行调查资料的整理分析和报告的撰写。

4.2学习领域:商品销售——学习情境

设计思路:围绕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从消费者的思考模式、需求动机和购买行为模式的角度构建消费者认知学习情境,在此基础上以营销人员的不同产品销售为主线构建相应的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1: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分析。根据具体项目,在消费者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消费者进行消费心理与行为分析。

学习情境2:消费者个性分析。结合具体项目,对消费者进行个性分析,探究消费者个性特征对购买行为的影响;结合实例进行消费者个性分析。

学习情境3:唤醒消费者需要与动机。根据消费者心理变化和反应模式,探究引起消费者需求和购买动机的影响因素和刺激点;结合实例进行唤醒消费者需要与动机分析。

学习情境4:消费者态度与购买行为完善。结合自我和不同消费者的特点,探究消费购买产品的消费态度和强化措施。

学习情境5:面对日用品的销售。结合具体日用品,根据日用品特点和消费心理,对日用品进行销售。

学习情境6:面对耐用品的销售。结合具体耐用品,根据耐用品特点和消费心理,对耐用品进行销售。

学习情境7:面对无形商品的销售。结合具体无形商品,根据无形产品的特点和消费心理,对无形商品进行销售。

4.3学习领域:分销渠道管理——学习情境

设计思路:基于不同渠道的特点,以渠道管理工作的各环节为依据,以渠道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与功能为主线构建学习情境内容。

学习情境1:认知分销渠道。根据不同产品,在产品分销的基础上认知不同分销渠道的特点和适用产品类型;结合实例进行分销渠道分析。

学习情境2:分销渠道设计与评估。结合具体产品,进行分销渠道设计,在分析不同分销渠道优缺点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评估;结合实例进行分销渠道设计与评估。

学习情境3:分销渠道成员的选择与激励。在分销渠道设计的基础上,合理地进行分销渠道选择,提出相应的激励措施;结合实例进行分销渠道成员的选择与激励。

学习情境4:分销渠道冲突与窜货管理。结合具体产品,分析分销渠道冲突的原因和不同区域窜货的根源,提出具体解决方法;结合实例进行分销渠道冲突与窜货管理。

4.4学习领域:市场营销策划——学习情境

设计思路:基于不同策划对象的特点,在认知策划工作的基础上,以营销策划工作的各环节为依据,以营销策划人员的工作职责与功能为主线构建学习情境内容。

学习情境1:熟悉营销策划步骤。根据具体项目,分析营销策划步骤,要求学生描绘出该项目营销策划的大概步骤、逻辑程序,并写出项目营销策划方案的框架及内容。

学习情境2:SWOT 分析。在具体企业市场环境的分析基础上,让学生掌握和进行SWOT 分析,根据分析,制订具体的行动方案和费用预算,撰写完整的市场营销策划方案;结合实例进行相应的SWOT 分析。

学习情境3:品牌策划。根据具体的项目或产品,要求学生在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品牌策划分析,撰写完整的品牌策划方案;结合实例进行品牌构建及品牌推广策划,并撰写完整的品牌策划方案。

学习情境4:广告策划。根据具体的项目或产品,在市场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广告策划分析,撰写完整的广告策划方案;结合实例进行创意策划,并制订一整套广告行动方案,撰写完整的广告策划方案。

学习情境5:营业推广策划。根据具体的项目或产品,设计营业推广项目,在市场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营业推广分析,进行策划营业推广方案,撰写营业推广策划方案;结合实例进行营业推广策划。

学习情境6:公关策划。根据具体的项目或产品,设计公关策划项目,在市场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撰写公关策划方案;结合实例策划并撰写公关活动方案。

学习情境7:促销策划。根据具体的项目或产品,设计促销策划方案,在市场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促销策划分析,撰写促销策划方案;结合实例让学生进行促销策划,并撰写促销策划方案。

4.5学习领域:营销管理——学习情境

设计思路:以销售管理工作的各环节为依据,以销售经理的工作职责与功能为主线构建学习情境内容。

学习情境1:营销管理认知。根据具体业务,分析和归纳总结营销管理基本知识。

学习情境2:销售规划管理。根据具体产品,结合销售要求,掌握销售规划,并对产品进行销售规划。

学习情境3:销售人员管理。针对销售人员特点,掌握销售人员管理知识,结合具体工作任务,对销售人员进行管理。

学习情境4:销售业务指导管理。针对具体销售业务,掌握销售业务指导管理知识,并对具体销售业务进行管理。

参考文献:

报道策划分析篇4

新闻策划是指对已发生或即将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有目的和有准备的报道,通过对新闻事件深入的分析、构思、酝酿和调整,从众多的报道方案中选择最佳的报道方案,已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新闻策划体现了媒体新闻制作水平[1]。尤其是重大事件的新闻策划,更是对新闻媒体新闻制作水平的全面考查。新闻媒体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更需要提升对重大事件的新闻策划能力。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浅谈如何做好重大事件的新闻策划。

1.新闻策划的意义

1.1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

在报道社会上已发生的重大事件前,做好明确、完善的新闻策划有助于顺利地报道事件。尤其是一些繁冗复杂的重大事件,它涉及诸多厉害关系,新闻工作者在把握各方面关系上存在很大的难度。而通过前期的新闻策划可以帮助新闻工作者理顺事件,掌握事件的本源,从而达到顺利报道新闻事件的目的。此外,好的新闻策划也有利于传播重大新闻事件本身。例如2012年众多中科院院士联名公开反对“中式卷烟”项目入围国家科技进步奖,此事件经过新闻报道后,立即引起强烈的舆论反映。与此同时,众多国家相关部门也针对此事件纷纷表态。

1.2树立媒体的权威性

在我国新闻事业发展初期,对新闻报道就提出过精确和系统的要求,依据当前的报道标准,精确和系统的对事件进行报道就是全面、客观的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而全面客观正是报道重大新闻事件的关键,全面客观的新闻报道可以探究事件背后的真想,从而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这种阶段性的报道目的对新闻发展脉络产生巨大的影响[2]。然而当前社会有报纸、电视和网络等众多新闻工具,通过新闻策划得到精确和系统的报道有利于抢占主流媒体的位置,尤其是对重大事件的报道,有目的和有准备的计划去发掘事件背后的真相,避免新闻报道停留于事件的表面。而媒体报道重大事件中也可以满足自身的新闻欲望,通过对事件合理的分析解释以及正确的引导,可以在报道重大事件中建立自己的权威。例如《人民日报》“中国质量万里行”、“地球上的红飘带”等等,都是成功的新闻策划的体现。电子媒体也是如此,电力媒体专业化进程也需要新闻策划,如央视的《焦点访谈》、《新闻纵横》和《实话实说》栏目。

1.3满足受众需求

好的新闻策划必然是得到受众群体认可的策划,因此在实施新闻策划前首先要针对受众的需求进行充分得分析和研究,了解受众的需求、爱好和关系。也只有了解受众的真实想法和实际欲求才能做好新闻策划,挖掘有价值的新闻,引起受众的关注,达到扩大的传播效果。否则,新闻策划如闭门造车,脱离实际。满足受众的需求要求新闻策划人员需要在思想上达成一致,达到及了解事件的过去以及现状,甚至预测事件未来发展态势的目的,满足受众,服务受众。

2.做好重大事件新闻策划的思考

2.1用超越思维突破“雷同”

随着新闻传播工具的发展,新闻资源的共享程度越高,使新闻媒体难以通过“我有你无”的方式提升自己的竞争力[3]。而“你有我有”的状况也导致新闻报道的“雷同”性也越来越高,新闻媒体之间无孰优孰劣之分,也无法拉开自身与其它媒体之间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要做好做强,新闻媒体就必须在思维上超越其它新闻媒体,在新闻策划是要积极运用创造性超前性的思维。例如1996年央视创办的《新闻调查》和《实话实说》栏目以及香港凤凰卫视开播的中文台,从当前的角度来看,央视的两个栏目与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就是运用创新和超越思维。央视的《新闻调查》和《实话实说》栏目在报道时注重事实而赢得观众的认可,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的快捷性和评论性强,重视重大事件的直播,其影响力和权威性也在逐渐提升。这两个案例成功的经验启示在对重大事件进行新闻策划时要注重运用超前思维来突破“雷同”的局面。

2.2探究有价值的报道源

无论是要求新闻策划人具备应变能力以及在新闻策划过程中运用超前意识,它们的最终归宿都在于探究有价值的报道源。这一点要求媒体在策划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中的过程和采访中要发现与政策、当前形势与事实相符的新闻事实,发独家新闻,才能得到受众的认可和喜爱[4]。新闻事实符合政策、当前形势与事实要求新闻策划人明确客观事实存在的空间和时间。然而新闻事实的空间和时间较为模糊,策划者和采访者需要去不断的摸索和认识。反言之,要做好重大事件新闻报道,需要记者、编辑和领导的认识达成一致。即重大事件新闻策划不是一个与外界独立的想法或突然的思想火花,而是与策划同步进行的系统工程。重大事件新闻策划有许多与之配套的创意和设计,并与创意和设计组合成一系列方案,任何浅尝辄止、半途而废的都不可能赢得重大新闻事件和新闻事实报道最终的成功[5]。

2.3具备应变能力

在新闻策划中运用超前思维则需要新闻策划者具备较好的应变能力去发现具有价值的报道源,这是由重大事件新闻策划的现实决定的。重大事件新闻策划对许多媒体都是一个新的探索领域,新闻策划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都不充分。而我国市场经济却处于快速发展和完善的时期,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新闻传媒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新闻媒体需要从新闻策划的广度和深度上才能得到突破,而广度和深度则需要策划人利用自身的应变能力去探究有价值的报道源[6]。例如“连线四川灾区报道”这一新闻策划,该新闻策划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如采访对象不确定,记者能否顺利完成采访任务等等。在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况下,策划人要具备处变不惊和随机应变的能力,依据实际情况积极变动新闻策划方案,及时修正和完善已有的新闻策划方案,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将新闻报道的主动权攥在手中,达到最好的效果。而现场采访记者也结合前期新闻策划的宗旨和现场情况进行采访,最终在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完成“连线四川灾区报道”这一新闻策划。

3.结语

报道策划分析篇5

经济导报在坚持“理性・个性・公信力”办报理念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以专题策划的形式不断提升经济报道的影响力和公信力。以2012年经济导报策划推出的年度大型采访活动――“突破县域”为例,该专题策划历时7个月,刊登30个版,较详尽地报道了山东省26个县(市、区)及江苏、浙江两省在县域经济发展方面的积极探索,引起较好反响,使经济导报在县一级政府部门、各大企业的影响力大幅提升,在基层的被认可度也进一步提高。

正确判断新闻价值,选择恰当主题

对以财经专业报道和深度报道见长的财经媒体来说,要提升媒体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不仅要依靠专业报道和对经济现象的深入分析,更需要有创新性的专题策划。

所谓专题策划,通俗地讲,即为了产生较大的影响力而围绕某一重要主题调动采编资源推出一系列新闻作品。专题策划是经济报道领域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它有助于增强新闻的内容深度和力度,吸引更多读者关注。

2012年初,经济导报社编委会决定策划一项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的系列专题报道,进一步扩大经济导报在山东省经济报道领域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在经济报道领域,选择一个什么主题呢?经过多次认真分析,讨论研究,经济导报决定启动“突破县域”大型采访报道,而发展县域经济与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不谋而合。2012年5月,在山东省第十次党代会召开前夕,“突破县域”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正式启动。

事实证明,选择县域经济为策划主题实现了多赢,从多个方面增强了经济导报与县一级政府和基层企业以及读者的联系,让经济导报扎根基层,为将来做好经济报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增强了经济导报在县一级政府的影响力。发展县域经济不仅是山东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也是山东各县(市、区)主抓的一项重要工作,“突破县域”系列报道,可谓应时适势,贴近中心,为各县(市、区)经济转型跨越提供了很好的建议和有力的指导,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推介效果。

其次,增强了经济导报在企业中的影响力。在26个县(市、区)的报道中,每一期报道的对象都是当地的大企业,30期报道共涵盖了近百家企业。

第三,增强了经济导报在读者中的影响力。“突破县域”大型采访通过采访各县(市、区)小企业主、商户等,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经济导报。

第四,扩大了经济导报在外省市的影响力。为了站位全国看山东,比照先进找差距,经济导报还专门选调精干记者赴江苏、浙江,对两省县域经济发展进行了采访报道。此外,作为扩大经济导报传播力的一方面,也为了给山东县域经济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和启示,让县域经济在可贵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破浪前行,2013年1月,我们将“突破县域”系列报道汇编成书――《突破县域――〈经济导报〉大型主题采访报道集》。此书出版后,多个南方省市的政府部门打电话购买。

最后,该专题还邀请近20位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点评各县(市、区)县域经济发展,对山东县域经济发展的探索进行了理论升华。

贴近读者,摒弃同质化报道

内容决定专题策划影响力的大小。县域经济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使用了“县域经济”概念,此后,党中央和国务院多次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山东省也多次出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举措,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让专题策划做得有声有色,避免同质化报道?

在编委会决定做突破县域的策划之后,经济导报编辑部制定了报道方案,将全省30个经济特色县(市)的经济类型,科学划分为城乡协调发展型、特色产业主导型、产业集群带动型、中心城市依托型等九大类,并确定了人员分工、报道方向等内容。

从2012年5月开始,经济导报记者分批次下至26个县(市),深入一线企业、深入城市街巷、深入农村田间地头,对山东发展县域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就、正在进行的探索以及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思路等进行集中采访报道。

除了在前期做足准备工作之外,专题策划的关键是要在内容上有所创新。我们从读者角度出发,“突破县域”系列报道在栏目设置上,强调既统一、协调,又特色鲜明,主要包括“区域引擎”、“企业现场”、“微观视角”、“小城速览”、“书记点睛”、“专家评析”、“记者手记”等,丰富的板块设计,方便读者阅读。

更重要的是,我们摒弃“形势大好”的成就报道思路,因为这样的同质化报道,无法吸引读者阅读,而是强调报道在点出县域发展遇到的困难的同时,列明正在进行的探索,为决策层提供参考,使所采写内容有借鉴价值、参考意义,传播出经济导报作为山东第一财经媒体“理性・个性・公信力”的办报理念和品牌价值。

重视策划的后续传播,延伸媒体影响力

一系列新闻采访的结束,并不代表一个好的专题策划的完成。要利用专题策划最大限度地提升媒体公信力、影响力,后期工作不可缺少,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专题策划的后期维护,二是经验总结和借鉴。如果仅仅从新闻报道的角度考虑,那么“突破县域”采访完成,报道刊出,就基本完成了专题策划。但如果从扩大经济导报公信力、影响力的角度考虑,“突破县域”系列报道刊发后,仍然需要做好与报道对象的沟通协调工作,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突破县域”系列报道完成后,我们的记者仍然与各县、各企业保持着沟通联系。

而更重要的一点是,半年多专题策划的历练,给经济导报继续做好专题策划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以及采编协同配合等方面,让专题策划模式逐渐成熟。目前,经济导报社编委会正在拟定今年专题策划选题,按照大众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傅绍万在2013年工作部署大会上的讲话要求,“把壮大主流舆论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确责任和侧重点,做出重头和特色文章”。

报道策划分析篇6

电视节目的生产传播离不开策划,一个新栏目的推出,也同样需要精心设计。当今时代电视媒体竞争日趋激烈,比的不仅是制作水平、拍摄技巧、主持人的发挥好坏,更主要的是比创意、比智慧的竞赛,策划有时成了栏目间的激烈竞争致胜的关键。一个栏目是否能稳住受众,一个节目是否能抓住人心,事先的策划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一个栏目如果没有好的创意、好的策划做支撑,迟早会被淘汰。现如今各电视频道优秀栏目不断涌现,精品节目好戏连台,这与他们的精心策划是分不开的。下面就如何策划好电视节目策划谈几点自己的见解。

一、深入分析定位,科学合理规划

电视节目策划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它是电视作者通过对社会、公众进行系统分析,利用已经掌握的信息,对节目报道的整体结构和传播目标的运筹规划。它不是具体的报道活动,而是报道方案或模式设置决策的形成过程。策划具体可分为两种:—种是微观的,即报道方式的策划;一种是宏观的,即大型专题片的策划或栏目设置模式的策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好策划要有战略眼光,要瞄准目标,深入分析客观形势,在宏观上对节目名称、节目类别、节目主旨、节目目标进行正确设定,对节目形态、节目风格、节目特点、节目诉求对象、叙事方式、主持人串联风格、节目的构成、节目长度、节目营销、节目宣传、播出时段,以及后勤保障、财力支撑、合作协调等等因素,都要通盘考虑,合理规划,最终建立起科学的操作规范和高效的运行机制。

同时,在微观策划上也不容忽视,就每一次节目的创作思路、涉及内容、摄制计划、采访对象、路线地点、场地背景设计、主持串联、特邀嘉宾、现场互动,以及撰稿、播音、配乐和后期制作等等环节,都要有详细而科学的规划。同时,要提前估计客观形势或客观条件可能出现的变化,在执行策划中面对具体出现的问题及时对方案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补充。

二、把握时代脉搏,适应受众需求

任何一件电视作品或一档电视栏目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间接或直接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和自然、人文环境。因此,电视节目策划要认清时代主流,深刻把握时代特征和时代要求。只有这样节目才能面向更多的观众,具有更广阔的传播空间。

众所周知,设计一项新产品时,必须考虑消费者需求。与需求脱节,必然无法生产出畅销的产品。策划电视节目与此同出一辙,策划者应该首先了解和掌握受众的需求。要对播出媒体覆盖范围定受众的生产生活、地域文化特色、民族心理、风俗习惯、审美情趣、价值取向都要做深入的分析,这样才能适销对路,出奇制胜。比如针对许多有成就的大龄青年和白领阶层由于注重事业的拼搏和自身要求的提高,他们的婚姻就成了一个社会问题,许多电视台适时推出相亲栏目,迅速走红。

近几年来,我们的生活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心头存在种种困惑……电视节目要想获得受众的支持,就要调整自已的方向,推出一些深度报道类的节目,为受众解疑答惑,真真走进人们的心里。随着电视频道的增加,节目的丰富,竞争的加剧.观众拥有了随时随地对频道节目进行选择的权利,一旦节目的内容让他们失去了兴趣,他们会立即换台。就一个节目而言,过去编导、记者常常是按时间顺序或事件发展顺序的线状逻辑来构思报道内容,现在则应首先考虑用一个怎样的精彩点开篇,每个段落埋伏进什么样的激变、情绪点、触发点。通过点来制造起伏和节奏,让观念在低点与高潮的跌宕多姿之间体会和愉悦。

三、突出节目个性,找准市场“卖点”

一个电视频道,一档电视节目或一个节目,在无数个竞争对手中获胜,在观众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要突出特色。这就要求节目策划有个性特征,这样才有市场“卖点”。所谓电视节目的“卖点”是本节目自身具备的、符合观众需要,而其它节目所没有的突出特点;或者其它节目具备,但没有较强的竞争力。比如县级基层电视台虽然没有制作大作品的势力,但在“三贴近”上具有自己的优势,应该在报道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上作文章,这样才能被当地的受众所接受。电视节目的卖点应归纳为:它是该节目最具吸引力的个性化品质特征,是电视策划的灵魂。

报道策划分析篇7

关键词:策划;新闻宣传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捕风捉影、 夸大歪曲, 甚至编造的失实报道不仅会引发纠纷, 更会使新闻失去权威性和公信力, 因此新闻策划一定要遵循客观事实, 坚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原则, 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 才能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可信。 远离客观事实的策划新闻, 可能会产生轰动一时的效应, 而当真相大白后就会产生负面效应, 造成难以估量和承受的巨大损失。

一、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在提高自身素质上下功夫, 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 讲究职业道德, 注重职业形象和信誉, 遵守基本的社会道德准则; 要认真学习党和国家出台的方针政策、 重大决策部署、 新闻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 提高政策把握能力和专业水平; 制定方案不能主观武断、 道听途说、 闭门造车、 偏听偏信, 更不能捕风捉影, 夸大渲染, 要深入实际、 深入生活、 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 认真核实消息来源, 并对材料认真进行核实和斟酌, 杜绝虚假不实报道, 取信于民; 要随着现实情况的不断变化, 不断地调整策划方案, 在具体的采写过程中全程跟进, 推陈出新,不断调整采访思路和采访重点, 适应不断变化的新闻实践, 有效地发挥新闻采访策划的作用, 增强新闻报道的针对性、 实效性和吸引力、 感染力, 不能为了获得市场和商业利益, 就抛开新闻工作的社会责任, 取悦迎合大众, 用煽情手法处理新闻、 策划新闻, 追求轰动效应, 盲目地追逐报道热点、 炒作新闻。

新闻策划方案不宜过细, 应激发采访者的主动性

我们知道, 新闻策划决定着新闻采访的方向和原则,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细致的新闻采访策划方案, 能够使采访者更好地把握新闻报道的细节, 但是新闻事件是动态的, 是随着时间变化而发展的, 所以新闻策划又不能过多过细, 否则会适得其反, 进而影响到采访者的思路,捆住采访者的手脚, 使采访者不能充分发挥主动性、 积极性、 创造性, 只能机械地完成策划的规定动作。 采访如果过分依赖策划方案, 有意或无意地忽视现场出现的新线索、 新问题, 就不能主动挖掘采访过程中的亮点和节点,而现场出现的新线索、 新问题往往是新闻报道成功的关键所在, 有时我们下大力气策划出来的新闻事与愿违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其中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新闻策划方案越俎代庖,不能使采访者放开手脚, 及时调整采访思路。 所以,新闻采访策划的重点在于确定采访意图、 采访思路、 采访重点, 帮助采访者明确自己的主要任务, 同时策划者要充分考虑到事态的发展和变化, 在制定方案时要考虑多种采访思路和方案, 考虑到与采访主题相关的各个方面的问题, 这有利于发掘新闻价值, 促使采访者开阔思路, 敏锐地看到眼前发生的事实, 创造出精品, 满足受众需要。

三、 新闻策划要激发创造性

新闻策划不仅要确定采访任务, 而且还必须确定采访主题、 采访路线、 采访方式等等, 才能确保整个采访计划的成功实施, 这对派出的采访者压力很大,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 有时竭尽全力也难以完成, 因此要坚持策划与“三贴近 ” 相结合 , 与采访者进行充分的沟通 , 合理搭配采访人员, 做到有章可循、 优势互补、 统一文风, 激发采访者的创造性, 把策划者的意图变为采访者的行动, 确保策划意图的顺利实现。

要赋予采访者一定的灵活主动权, 不刻板死守策划方案, 形成思维定势, 特别是在采访现场, 采访者如发现更贴近策划意图的新闻线索, 要允许其现场灵活应变, 及时调整采访思路, 大胆地创新思维方式, 灵活而科学地处理策划意图与实际采访的距离, 争取有新的发现, 写出更加鲜活的好稿件, 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七台河矿工报》在报道七煤集团新铁矿加强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时, 深入剖析了新铁矿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立足自身实际, 培养新分配的大学生, 使大倾角煤层综采开采技术与技术人才共同成长, 最后成功地攻克了 60 度以上大倾角煤层使用综采开采的世界性难题。 该策划充分考虑了上个世纪 90 年代煤炭企业困难时期大量技术人员流失、 不愿到煤矿企业工作, 20 世纪初新铁矿在政策、 生活和政治上给予新分配大学生倾斜和帮助, 为技术人才创造成长环境的时代背景, 从选题到报道方式做了五方面的精心策划, 选派了两名文字记者和一名摄影记者深入现场采访, 并赋予采访者一定的主动权。 采访者通过深入现场做了大量的细致采访, 根据实际改变了报道方式, 并且每篇通讯都采取了配发评论和新闻图片的报道形式, 使每篇报道既独立成篇,又有内在的联系, 形成了立体式的报道,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虽然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但是选材角度的新旧,报道质量的高低,精品出现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闻报道前的策划。同一新闻事实,成功的策划能够充分体现它的价值,给受众以极大的吸引力和冲击力,产生强烈的社会反响,达到预期的宣传目的,从而使媒体在竞争中占据主动。所谓新闻策划,就是媒体为了达到一定的宣传目的,达到一定的宣传强势,更好地为受众服务,而对宣传方式的选择、报道题目的遴选、传播手段和传播契机的确定所进行的思考、筹划、决策的过程。它具有新闻宣传的主动性、创新性和深度性。媒体运用新闻策划手段,通过对新闻事实的剖析,选准切入点,深入发掘,纵深报道,从而掌握新闻宣传的主动权,变宣传报道的被动为主动,既满足了受众的需要,又把新闻宣传做大、做深、做活,更好地发挥了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这就是新闻策划的主动性。

任何媒体传播的内容、方式不可能一成不变,受众永远是喜新厌旧的,作为大众传媒必须常变常新。这个新不仅指新闻事实,也包括对新闻宣传的方式、手段的不断创新,找新点子,探新路子,在新闻宣传的竞争中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才能赢得受众的青睐。这就是新闻策划的创新性。随着社会民主程度的不断提高,受众思想愈加活跃,对新闻宣传已不满足于仅仅知道“是什么”,更想知道“为什么”,这是受众的知晓权。新闻策划就是通过一系列报道挖掘出新闻事实的内在的、更深层次的东西,满足受众知晓的心理需求,从而实现预期的宣传效果。这就是新闻策划的深度性。

在新闻宣传中怎样进行新闻策划?首先是报道题目的选择。面对众多新闻事实,策划者要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和新闻敏感性,选取那些“含金量”高,有针对性,有“卖点”的新闻事实,把文章做大。近年来,锦州人民广播电台《新闻早报》节目,选择围绕百姓关心,社会关注,党和政府重视的难点、热点问题,有计划地组织一系列报道,如对医疗保险、企业改制、失业并轨、再就业等重大新闻事件进行了深度报道;对诸如特大持枪抢劫银行案、持枪绑架人质案、山林失火、小煤窑瓦斯爆炸等突发事件进行了现场追踪报道;对拖欠农民工工资、制售假药、供暖质量差等社会不良现象实施了舆论监督。通过这些报道,既宣传了政府的政策规定,又反映了百姓的呼声,突破了广播新闻的宣传定势,使广播真正成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人民群众的知音。其次是搞好宣传方式的策划。宣传方式是策划者依据现代传播技术、媒体自身的特点,为适应受众需要在不断的新闻宣传实践中创造产生的。锦州电台新闻类节目不仅有像《新闻早报》这样对时政及社会新闻简洁明快的报道,又有像《记者调查》这样具有调查性、分析性的新闻专题,依据不同新闻题材和新闻价值,采用不同的宣传方式。选题和载体的和谐统一,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使这些节目成为受众接受新闻传播的首选。其三要统筹规划,从整体上把握选题。一次新闻策划要收到什么效果,能收到什么效果,策划者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有科学的预见,做到统筹谋划,逐步推进。例如:前几年全国“非典”流行,各媒体对此做了大量的报道,《记者调查》节目的几位记者不仅时时关注事态的发展,做出相关报道,而且另辟蹊径,以那些司空见惯却足以危害人的健康的陋习为切入点,经过周密策划,一改往日记者采访单打独斗的方式,五路记者同时行动,按策划分工,对路边乱倒垃圾、楼道乱堆杂物、随意便溺、街头随意小吃、分餐制执行难等现象在各自区域现场报道,以呼唤民众“后非典”时期公众卫生意识,一时间形成了立体宣传攻势,造成了强烈的舆论氛围。新闻策划不是策划新闻,所以在策划时必须强调两个方面:第一,新闻策划必须坚持新闻事实第一的原则。新闻策划只能是依据新闻事实把文章做大,而不能随心所欲地人为捏造事实;第二,新闻策划必须遵循新闻规律,让事实说活。

结语:

新闻策划不能给受众以说教的感觉,而应包含在新闻事实当中,不露痕迹,不动声色的,通过对新闻事实的报道达到宣传目的,要让受众在获得信息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接受你的宣传。

参考文献:

[1] 伏桂明,王靖瑄.真情与责任[J]. 记者摇篮. 2013(06)

[2] 卢妍.社会新闻中蕴含的人文关怀[J]. 记者摇篮. 2013(06)

[3] 张岩.创新报道形式 增强新闻吸引力[J]. 记者摇篮. 2013(06)

[4] 肖春苹.政闻记者也要写好民生报道[J]. 记者摇篮. 2013(06)

[5] 朱洪涛.声音与操纵:引语在新闻报道中的功能分析[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3(02)

报道策划分析篇8

关键词:电视媒体 电视新闻策划

随着网络媒体的日益发展壮大,策划在电视新闻节目的生产和传播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策划就是“出谋划策”和“策略规划”,是新闻记者对将要采访的人或事件所做的事前分析、构思和规划。

一、电视新闻策划应该把握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新闻的首要原则是客观性,它要求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每一个细节都必须符合客观实际。电视新闻策划依附于电视新闻生存,是对真实存在的具体新闻事实的报道所作的设计和规划,所以新闻策划的内容必须是真实的、准确的、经得起考究的。

2.正确的舆论导向原则。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策划人要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拿不准的时候,必须严守两个原则:一是必须符合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二是在实际工作中尽量满足老百姓的愿望和诉求。报道要有鲜明的思想,给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除了政治导向以外,新闻往往还会涉及到思想导向、经济导向、行为导向、生活导向和消费导向等,这些导向虽然不是政治问题,但也有可能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产生重大影响,有时还可能演变为影响社会安定的政治性问题,所以记者在采访制作新闻的过程中要加以关注和把握。

3.创新原则。电视新闻策划的价值就在于通过精心组织使得报道不落俗套、与众不同。采访制作一条新闻或一组新闻时,首先要有新点子和新想法。敲定主题以后,还要用创新意识引导策划的进展,不能走老路、套模式,要以开放性的思路,找角度、挖亮点,结合新闻媒体的新手段,把有价值的东西报道出来,让新闻报道起到推动、鼓舞、影响或推介等作用。例如:今年央视走基层清明特别策划《写在墓碑上的人生》和“五一”特别报道《奖章里的故事》,从全新的角度、奇巧的立意引领策划,是节假日策划的一个重大突破。这种大胆创新、富有创意的优秀策划意识,孕育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报道,播出后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思考和热议。还有最近《内蒙古日报》连续刊发综合消息+特写+评论的组合报道,特别是评论《黑白“蝶变”巧妙转型》《善借“外力”释放“内功”》《创新孕育了活力》《金融和物流玩“跨界”》,都非常出彩出色!

4.变通性原则。任何电视新闻策划都是对新闻传播过程中某一个具体的点或时段的谋算和规划,但事物和环境总是在不断变化中,随时都可能出现策划者不曾预料到的新情况和新变化,所以,策划者就要善于审时度势,随时变通、跟进、调整。在策划报道实施过程中,也要尽可能地对各种突况进行及时分析研究,使策划方案更具灵活性、应变性和可操作性。

5.以观众需求作为第一的原则。把观众需求作为第一推动力,把观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在选题、内容和手法上多花心思,使新闻要做得接地气、有内涵,让广大观众喜闻乐见。例如:从马年春节开始,呼和浩特各大医院的妇产科爆满,孕妇们在临产前6个月就得预约产床,医院新生儿出生率比去年增加20%以上,很多孕产妇从孕检到生育都得排长队。月嫂的价格也上涨近一倍,达到八九千、一万元以上。可是,从千禧宝宝、奥运宝宝到金猪宝宝,这些当年的幸运儿现在却面临入托、入学、升学的巨大竞争,内蒙古电视台《点经内蒙古》针对这一现象策划了“‘马宝宝’扎堆儿生,是喜是忧?”专题,从社会各个层面、多个角度深入采访,通过实例有理有据地对比论证,引导大众理智看待。

二、电视新闻策划的类型

1.可预见性电视新闻策划和非预见性电视新闻策划

可预见性电视新闻策划,是指能够提前预知、充分做好准备的新闻报道策划。如,每年的“两会”报道、“春节”“五一”“十一”等节庆报道、春耕备耕报道、生态旅游报道,都属于可预见的新闻报道内容。

非预见性电视新闻策划,是指对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策划。如地震、森林火灾、飞机失事等,都属于不可预见性的新闻报道内容。对于这类新闻报道的策划是无法提前进行的,一般是在事件发生后才能做出反应。如,马航失联报道、韩国沉船事故报道等,策划和报道是同步进行的。

2.阶段性报道策划和非阶段性报道策划

阶段性报道策划,是指新闻采编部门在某一时间段或特定阶段内,依据重点关注的宣传报道方向对日常新闻报道的常规性策划。策划的时间具有连贯性、延续性,如“践行核心价值观”就是从今年年初开始,结合不同时段的特点,一直延续到现在的一个阶段性报道。

非阶段性报道策划,是指对新近发生的热点、焦点和突发消息的报道策划,一般不可能提前预知,也就无法纳入到阶段性报道中,只有在事件来临或发生之后才能着手策划报道。如,马航客机失联特别报道,就是随着事件的不断深入分阶段分层次策划报道的。

三、电视新闻策划的内容和步骤

电视新闻策划是“攥紧拳头击出去”,要群策群力。分管台长、中心领导负责提纲挈领,抓全局性策划;部门制片人负责局部、阶段性的报道策划工作; 编辑记者是策划的最终实施者。三者要默契配合、相得益彰,才能有精品“出炉”。

例如内蒙古电视台《内蒙古新闻联播》近期播出了四集系列报道《重点项目・呼张铁路客运专线项目建设》,是现阶段备受内蒙古上上下下关注的一个重点项目。但由于呼张铁路客运专线目前实体工程尚未开工,沿线施工进展情况不明显,涉及到工期、工程量、拆迁、招标等一系列敏感话题比较多,策划之初,曾一直困难重重。如何把一个尚未正式开工的项目做成连续报道,在内容单薄、重复不可避免的情况下,既要介绍清楚线路,又要从不同主题出发做好报道,成了策划的难点。在经过近300分钟的电话沟通后,承担采访任务的记者才征得了同意。如何把握来之不易的采访机会?分管台长召集中心值班主任、各部门制片人和负责采访的记者团队反复研究、讨论后,暂定以记者行进式的方式,探访呼张铁路客运专线全线进展情况,贯穿起点、终点、沿线最大的桥梁、隧道和车站;主题初步确定为“起点:百姓期待从这里出发”“隧道、桥梁缩短距离 让内蒙古融入京津冀两小时经济圈”和“287公里连通草原和首都”。采访过程中,兵分几路的记者不仅随时和分管台长、中心值班主任、部门制片人沟通,而且彼此之间也及时联系,根据采访内容的深入不断地调整着方向,不断地按照新的策划行动、配合,最终形成了总时长达18分钟的四集新闻节目:(一)百姓期待从这里开始、(二)桥梁隧道施工难度大、(三)乌兰察布:四年迈进京津冀‘两小时’生活圈、(四)圆梦终点:开放的内蒙古从这里走出去。节目播出后,社会反响良好,好评如潮,达到了党委政府和老百姓“双满意”的预期效果。这充分说明,无论任何报道,只要有创新性的思路和角度,重视策划、做好策划,都可以取得从内容到形式的重大突破。

策划是提炼新闻点的主动作为,策划做得好,选题就准确,针对性就强,就能够引起受众的兴趣。努力提高策划意识和策划能力,从简单的事件中捕捉到新闻资源,发掘更有价值的新闻点,才能找到更符合自身定位和能力的新闻策划,进而催生更多的电视新闻精品。

上一篇:消费税的特征范文 下一篇:垃圾处理的意义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