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乡村定义范文

时间:2024-01-25 11:07:36

和美乡村定义

和美乡村定义篇1

新农村规范建档工作扎实开展为“美丽乡村”建设奠定了扎实基础。桃城区新农村规范建档自2010年开始,按照“先试点、后推广”的路子,形成了“政府主导、乡村统筹、建管并重、致力创新”的思路,逐步完善了“区―乡―村”一体化档案管理体系,强化乡、镇级档案平台建设,探索建立了“村档乡代管”和“1+N”管理模式,基本实现农村档案管理系统化、规范化,按照建、管、用“一体设计,重点建设”方针,除满足农村一般性档案服务外,对项目重点村、文化特色村进行重点关注和文化发掘,使农村档案更好地发挥了“服务中心,资政惠民”作用。2013年10月,衡水市桃城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区)顺利通过国家级验收,成为河北省首家通过此项验收的单位。

“美丽乡村”建档与新农村档案工作一w衔接。2014年,按照省、市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统一部署,桃城区开始了“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桃城区档案局以新农村规范建档为基础,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把抓好“美丽乡村”建档,翔实记录美丽乡村建设过程和成果,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构建和谐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衡水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2016年档案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桃城区邓庄镇北苏闸村、河东办东明村等“美丽乡村”都很快建成了集“档案-图书-村史”为一体的综合档案室,其中邓庄镇北苏闸村是桃城区的模板试点村。随后以北苏闸村为“美丽乡村”规范建档模板,在全区“美丽乡村”中全面开展了集“档案-图书-村史”为一体的综合档案室建立工作。北苏闸村综合档案室总面积100平米,保存了自1965年以来五十余年的757卷村级档案,内容涉及党组织建设、村务管理、村级建设、农业、水利、计划生育及财务管理等。档案保存完整、内容详实。图书室,有书柜20个,报架1个,图书4000册,音像制品200余张,涵盖了种植养殖、计算机、政经、文化等多领域的书籍,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美丽乡村” 档案,提升了基层档案的服务功能,为城乡发展与文化提升提供优质服务。北苏闸综合档案室(村史馆)迎门是百姓墙,全村425户人家,每家一个笑脸,这425张笑脸是他们幸福生活的展示,是对党的政策的最好诠释,也是对村两委班子的最大肯定。桃城区北苏闸村是农业特殊产业村,也是政治文化村,先后有、等多位中央领导和省市领导到北苏村闸视察,并给予了高度评价。村史馆布置有“前言、历史溯源、红色记忆、当家做主、宝闸光彩、改天换地、致富之路、绿色革命、文明新风、亲切的关怀、大事记、辉煌前程”十二个版块的展示墙和十余个展柜。馆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闸”字柜,存放着北苏闸村1965年以来的村级档案,一卷卷档案,真实反映出了北苏闸村几十年来历任村级干部为官清廉、一心为群众办实事的工作作风,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闸文化”。近年来,桃城区把北苏闸村的“闸文化”建设作为独具特色的“自选动作”,成为全区党员干部教育的专用“教材”。东明村、北苏闸村等一批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档案-图书-村史” 综合档案室(村史馆),也促进了“衡水溯源”“安乐秧歌”“闸文化”等等农村传统文化被发掘、保护和宣传。为了方便群众查阅档案,北苏闸村综合档案室,对室藏档案进行了数字化,共电子录入403卷,扫描10934幅,为群众实际生产生活需要提供了快速便捷的服务。

桃城区农村档案工作得到各级领导高度评价。北苏闸村级档案工作始建于2003年,2005年11月,在北苏闸村召开了全国“三下乡”工作会,淳朴的民风,整洁的村容村貌,得到了与会人员的赞扬,而北苏闸村的村级档案特别引人注目。2007年8月,国家档案局杨冬权局长到北苏闸村就新农村档案工作调研,并题字:“村级档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见证和重要帮手”,同时为北苏闸村村史馆题写馆名;2013年省档案局魏四海局长全程参与桃城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县(区)验收工作,并对桃城区的档案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在桃城区“美丽乡村”建档过程中,衡水市档案局领导也多次到桃城区及邓庄镇北苏闸村检查档案工作,提出了宝贵意见。桃城区农村档案工作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本质上,更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相连,与美丽乡村、美丽河北、美丽中国建设同步,与国家和省档案工作的发展要求相一致。

和美乡村定义篇2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生态文明为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扎实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以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区”为目标,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为契机,以“种植珍贵树,建设新农村”为载体,以绿化示范村建设为结合点,坚持城乡协调发展,突出村庄绿化,创建绿色家园,发展绿色产业,为建设生态型经济强区作出贡献。

二、主要目标

1、全民义务植树27万个工日(含市直单位),植树104万株,基地建设340亩。各乡镇、街道义务植树任务见附表。

2、城乡绿化。中心城市新增公共绿地5.3公顷,各乡镇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新农村建设,在改善人居环境条件的同时,相应建立一些融绿化、美化、全民健身为一体的生态农民公园。按照全市实施第二批125个种植珍贵树及绿化示范村建设要求,我区建设省、市、区三级绿化示范村18个,其中省级2个(适中镇保丰村、小池镇培斜村),市级6个(曹溪镇黄坑村、大池镇红斜村、江山乡铜钵村、白沙镇樟坑村、万安镇竹贯村、东肖镇黄邦村),区级10个(江山乡山头村、铁山镇洋美村、岩山乡山前村、西陂镇紫阳村、苏坂乡美山村、雁石镇礼邦村、铁山镇溪西村、白沙镇岩下村、红坊镇下洋村、小池镇南山村)。

3、林木及绿地认建认养。完成东肖爱乡林和关爱女孩生态园2处绿地和15株以上名木古树认建认养。

三、主要措施

1、广泛宣传,提高全民国土绿化意识。各级各单位要充分发挥各种宣传媒体的作用,围绕“种植珍贵树,建设新农村”这一主题和当前正在实施的中心城市“绿、亮、美”工程,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生态文明宣传,宣传全民义务植树的法定性、公益性、全民性和生态建设的全局性,以及城乡绿化一体化的重要性,逐步形成“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的浓厚氛围。

2、讲求实效,深入持久地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全民义务植树是每个适龄公民应尽的义务,组织义务植树也是各级各单位的一项法定工作。因此,各级各单位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各项义务植树劳动。全民义务植树要与村庄绿化和非规划林地造林结合起来,组织全社会力量开展“建设绿色通道,美化绿色家园”活动。按市绿化委员会的要求,各乡镇、街道要建立1-2片义务植树基地,作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义务植树的阵地、宣传教育的基地、纪念活动的园地。要建立和完善义务植树登记卡,城区建卡率要达90%,农村建卡率要达80%以上。要依法征收绿化费,对既不履行义务植树劳动,又不缴纳绿化费的单位,将按有关规定给予通报批评,并追究单位领导责任。

3、提升目标,扎实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以创建“省级绿化模范区”为新起点,朝着“全国绿化模范区”的目标,做好2009年的各项工作。首先,大力开展绿化示范村建设。各相关乡镇要搞好规划,落实种植地点和树种。各部门要密切配合,积极参与“绿化、美化、净化”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林业部门要从政策、资金、苗木、技术服务等方面鼓励和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创建活动。第二,扎实做好绿色通道工程建设。要按照《*区绿色通道和生态区位重要地段可视一重山封山育林工作方案》的要求,并结合龙岩中心城市“绿、亮、美”工程建设,切实做好龙津河上游生态保护和迹地造林更新、林分改造工作。第三,要进一步做好城市、道路、河流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庭院、住宅小区绿化美化工作。

和美乡村定义篇3

关键词:侨乡:地方意义;跨国宗族网络:汕头前美村:社会建构

0前言

中国具有庞大的移民之海外群体,不同时期的移民过程都表现出了丰富的地理流动意义。华侨华人所塑造的丰富的文化意义往往与其迁出地――侨乡紧密联系。不少研究对侨乡的关注多停留于民族国家的模式下,研究华侨华人对于侨乡建设的作用,而对侨乡所经历的深刻社会文化变迁过程缺乏深入的探讨。潮汕侨乡早在清末时就兴起了沿海居民利用木制“红头船”出海向外移居的热潮。与历史期的移民情形相比,目前人口移动的模式和方向,以及侨民和侨乡的联系早已发生巨大的改变。在快速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之下,中国对外移民呈现出有别于传统流动形式的跨国移民的特点和内涵。在新的国际语境下,呈式微之势的侨乡,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以及是否会被重构?以侨文化为特质的地方性是否也会有新的展演?这些都成为值得关注的话题。

侨乡不只是移民的迁出地,因华侨和侨眷人数众多之故,各种海外联系使其呈现出社会、文化和经济等方面皆异于非侨乡的鲜明特点。侨乡的形成和发展蕴含着广泛的社会文化过程,长期以来侨乡的海外移民和海外关系,不仅在经济和社会观念上予以侨乡深刻的影响,也表现出对侨乡的社会生活和风俗文化的持续塑造。不少学者关注到宗族流动中所创造和建构出的跨国界的华人社会网络。这一社会关系展现了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多维互动,无论是历史期的跨国宗族社会,还是当代侨乡的社会变迁和文化再造,家族和宗族皆是侨乡重要的社会单位和跨国关系运转和承载网络。相较于传统的侨乡与海外华人二元的侨乡研究范式,对于跨国宗族的研究无疑呼吁跨国主义视角的引入,以考察移民所建立的跨越文化、政治和地理边界的社会场域,及其所联结的远距离分隔的地方社会网络。跨国移民不仅是维系多重跨界联系的社会群体,移民及其家庭、村庄、宗亲组织和社团等支撑网络也成了重要的研究单位。而“文化转向”下的地理学研究亦开始关注移民迁出和迁入地之间的物质和想象联系,以及移民之间形成的社会网络和其他连接对此社会联系是如何维持的。

近年来,有地理学者关注到新移民侨乡的移民原因、华侨文化区域分异、华侨对于西方规划与建筑的引入、侨乡社会资本、海洋文化对于侨乡的影响。然而,作为华侨华人的迁出地,与已得到空间分布、具体空间文化进程和社会建构的大量研究成果的迁入地如唐人街相比,侨乡特殊的“人-地”关系及其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空间响应被长期忽视。此外,相较于过往侨乡地理研究仍多集中于侨乡静态的文化事物方面,西方人文地理学视角之下的移民研究,已经历从最初对移民的简单理论和描述,到注重对人口迁移模式、空间分布和过程进行分析,再到近年来开始注重质性研究分析的转变,呈现出“文化转向”下的新局面。在此之下,关于移民的地理学研究逐渐开始重视“移民地方”的视角。将中国海外移民视作一地理过程的研究者Ma亦认为移民的活动皆发生于特定的“地方”,并通过种种实践活动影响其迁出的原乡,而作为“地方”的侨乡,不仅是华侨华人情感依恋之地,更塑造出蕴含着“地缘”和“血缘”观念的跨国地方性社会网络,在充满着社会文化意义的同时,也是建构社会关系的载体。地方作为现代人文地理学的核心概念,兼有地理属性和丰富的社会特性。一方面,地方为人文主义地理学和现象学学者所热切讨论的富含主体日常情感体验和感知情绪以及由人赋予意义的空间;另一方面,在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视角之下,地方的独特属性源于特定社会力量的建构,地方意义成为特定社会结构的产物。此外,考虑到地方与外部世界的广泛联系,Massey的“进步的地方感”理论认为地方本身即是一个过程,具有开放、动态以及与外界具有紧密的社会联系的本质特点,地方也随之被视作社会关系和社会网络的重要载体,群体之间的社会关系通过不同的特殊社会实践方式联结着不同的人和地方,建构起关系性的地方,这也引起了关于地方的关系型认识观,地方营造的实质是由社会空间关系所构建的固有的网络式进程。因而,移民与地方的交互过程和迁徙中的社会关系重构,也意味着关系型的地方也成为其多样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网络相互运作的重要载体。同时,这些地方亦将社会关系通过旅行和流通延伸至其他地方,地方特性也不等同本土特性,而是在跨地方对话中实现新的地方营造。值得注意的是,移民回乡所建的房屋即在宣示其社会地位,维系与远方家庭的物质和想象联系以及维持他们在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双重认同和能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其在跨国社会空间中定位自身的关系型地方。

鉴之,在强调地方的关系建构过程的背景之下,本研究通过引入地方意义建构的视角对侨乡的发展历程重新进行审视,以探讨侨乡所蕴含的开放流动的地方意义,以及在跨国宗族网络和政治经济本底互动下的侨乡营造和地方社会关系的演替过程,以期丰富跨学科背景下侨乡研究的视角和类型,并在一定程度上对侨乡的跨国网络、地方建构乃至更广泛的人文地理学研究提供借鉴意义。

1案例地及研究方法

1.1案例地

前美村为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下辖的一个行政村,位于汕头市澄海区西北部,隆都镇中部,距离汕头市区约15km(图1)。前美村现有人口约6500人,旅外侨胞近10000人,村庄建成区面积约80万O,地势低洼,具有近六百多年的历史,为潮汕地区著名的古村落,也因历史上海外华侨众多,成为汕头市著名的侨乡。前美村传统民居建筑众多,并以永宁寨和有“岭南第一侨宅”之称陈慈黉故居闻名,并于2008年10月被定楣家级历史文化名村。陈慈黉故居几乎是全国最大的“中西合璧”侨居建筑,包括郎中第、寿康里、善居室和三庐书斋等宅第,共有厅房506问,面积2.54万O,现已被开辟为国家4A级旅游区。

1.2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文献调查法、文本分析法、深度访谈法以及实地景观观察法相结合的质性研究方法进行。通过深入田野调查进行实地资料收集、综合查阅、整理和分析历史研究文献、地方志、地方文史资料、侨批(指历史上潮汕地区所盛行的由华侨汇集成批寄回国内,并以汇款为本的家庭书信)的影印资料、重要人物手稿以及族谱资料;并于2015年2月和8月分别两次共历时近一月时间对当地不同职业年龄的村民进行深度访谈,访谈样本前后共30人,个别样本进行了多次访谈,获取了大量前美村发展历程的第一、二手历史资料,关注前美村在跨国宗族网络等社会关系运作下的不断演替脉络。其次,通过对网络媒体报道资料的搜索整理以及侨批的影印资料的书信文本分析整理,形成丰富的社会文本资料,并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探究官方话语和目标人群对于侨乡地方意义的建构,也作为对研究脉络进行理解和分析的文本。

2前美村跨国宗族网络与地方意义的建构

2.1跨国宗族网络的兴起与前美华侨新乡的建构(1850-1950)

2.1.1跨国宗族社会关系的形成

处于粤东狭长地带且又背山面海的潮汕地区无疑具有推动沿海居民跨海流动的独特地缘优势。据《潮州府志略》记载,“潮州海外交通由来已久”和“明代潮人拓殖南洋”,而全面的跨国商贸以及“下南洋”的谋生活动,却要到1850年代后才全面兴起,面对本土地区地狭人多的困境,“潮汕地区的贫苦农民和手工业者以及游民无产者相率漂洋渡海,外出谋生,过着浪迹异邦,寄人篱下的生活”。而据《隆都镇华侨志》,康熙二十三(1684年),自清廷允许沿海商民出洋贸易后,冒险出洋谋生的隆都人渐多,至1840年前美村人陈少林因家贫“过番”去暹罗,一年后即有寄回侨批,而本为红头船船工的陈慈黉家族创始人陈宣衣(又名焕荣)营运船运获利丰厚,于1851年与族人合伙在港创办“乾泰隆”。至其子陈慈黉一代于1871年在曼谷创建陈黉利行,并逐渐组织发展出汕头、香港、泰国、越南和新加坡跨地域贸易网络,涉及大米、土特产进出口、航运、金融和房地a等多种经营项目,成为重要的海外华人资本。值得注意的是,陈慈黉家族企业的扩张依赖着同乡宗亲资金,各个地域的联号主要经营者皆为属于“五家”(宣衣及其四兄弟)大家庭的成员。不仅是商业网络是由亲属网络所构建,该家族企业亦采用基于血缘和地缘的雇工模式,公司财政由宗族的内缘成员所掌握。

陈慈黉家族企业的注重血缘和地缘的雇工模式及其成功的激励,以及地方地缘环境的困境,对村民的出外谋生以赡养家庭的跨国流动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亦反映出其家族企业的发展有求于同乡宗亲的人力输送。此外,陈慈黉家族对于在香港或泰国落脚的族人往往予以远洋交通和吃住上的援助乃至工作上的资助支持,在其家族鼓励之下,前美村陈氏宗族的人“过番”越来越多,且大部分曾于陈黉利商铺落脚。

依据新经济地理学的视角,企业亦是一种社会网络和关系型的组织,其能动者根植于持续的权力关系和话语进程之中,陈慈黉家族企业通过文化亲缘的商业网络联结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灵活性和巩固商务信任,以及依赖宗族的雇佣模式规范企业网络的权力秩序,也使其离不开所属的宗族关系网络并对其进行再生产和扶持,促使其成为地方宗族关系跨地方流动联结的重要推力,并建构了由某一家族主导的特殊宗族扶持关系。因而,本身固著于村落的宗族社会关系开始转变为跨国的社会网络,且地方网络内部的权力几何也由此更变。

同时,在单体家庭的角度,侨民在谋求生计和从事商贸的流动实践主要基于赡养家庭和延续香火之责,构建且需维系众多往另一个地方延伸的社会关系。正如孔飞力所言,中国侨民的“离开中国”实质是劳作者和家庭之纽带的空间维度的扩展。再加上地缘环境的恶劣和泰国的经济繁荣引发“拉力”等外生因素,前美陈氏整体上逐渐构建了跨界的宗族社会关系网络,聚族而居的空间转变为宗族密切联系的跨国社会空间。

2.1.2跨国宗族力量下的地方营造

跨国流动之下的宗族社会关系推动了人地关系的重构,此时,跨国流入迁出地的不仅是流动实践过程产生的资本,亦是文化的体验及其后的反馈,延伸至海外的家族企业和务工侨民赚取的资本不少亦回流至宗族出发的地方以重构宗族关系和建构地方。无论是陈宣衣或是陈慈黉,其都于步入晚年后开始回归乡土居住,并投入大量资金建筑私宅。在地方文史资料的描述中,“自陈慈黉父亲焕荣开始至慈黉兄弟及子辈止,除原有一座祖屋外,新建大型厝屋共7座……,并在家族的持续营造过程中逐渐落成“郎中第”、“寿康里”和“善居室”等规模宏大的“侨宅”。

前美村本即具有浓厚宗族传统的村落,地方的宗族文化逻辑在规训跨国的宗族行动之时,跨国的宗族关系也通过空间实践再生产地方主流的社会关系。首先,从微观的空间形态观之,陈慈黉家族庞大的宅院营建,注重风水,以宗祠为中心,不断向外扩建,而建筑的各方面布局都遵循着传统的潮汕民居建筑文化。纵然陈慈黉家族所兴建的宅居开始植入西式和伊斯兰风格的精致建筑装饰,建筑依旧全面保持传统的形态要素和潮汕民居格局,其内外布置和群体组织亦体现宗族生活的空间层次和伦理规制,微观的空间营造为家族等级秩序的表征手段。而西方和伊斯兰建筑风格的注入凸显其社会权威地位及财富力量,表现出借助特殊、异质的空间文化形式来强化主体的身份的特点和建构与普通村民的“边界”。

跨国宗族力量下的地方营造还表现在前美新乡的开辟扩张,陈慈黉家族集结乡里的富裕族人于现时的“新乡”购买下大片田地和建筑住宅,创建了新的宗族聚居村落,壮大的陈氏宗族权力宣示其地位,宗族地缘相互扶持并在空间上形成集聚的文化道德逻辑,强化宗族的“地方”。“侨乡”空间成为新的宗族相互关系和权力结构运作的结果。此外,纵然为华侨商人,陈慈黉家族依旧寻求地方的文化网络进行自身的身份建构,积极履行官方和族内的义务,向上获取士大夫功名表述忠于国家权威,向下把持乡政,兴修宗祠,捐助族产族田,并捐资慈善事业,开始利用祠堂捐资兴建新式学校以使同族可后继有人,进而获得一种“体面的财富”,不仅成为了地方的领导者,也是地方知识信息的解释与提供者,而其行动不仅是自我赋权和重塑宗族内部社会秩序,也固化了宗族的话语和对地方进行了整合。另一方面,此时清帝国对于国家的控制只停留于表层,地方社区事务的日常管理往往由地方名流所承担,华侨家族通过对地方名流身份的追逐是实质也是其与国家之关系的协商。总体而言,即表现出其通过对一定空间关系的生产,以维系新生成的社会关系。

因而,海外移民作为一地方的特殊主体通过跨国商业或出国务工转变生产方式以获新的资本,并在地方规训之下,完成改变地方景观形态和扩大聚落规模的空间实践,实现对自身独特社会关系的空间表征,并通过对宗族的领域和制度塑造、自身的宗族地位和符号重塑,实现对地方的占据和领域化,通过地方意义的营造完成对身份的定位和重构。

2.1.3跨国网络中“家”的地方意义

跨国社会场域的形成也反映在了家庭关系中,由于其中的家庭成员的跨界流动和联系所生成的新的家庭结构。据访谈发现,不少具有华侨的家庭都曾出现“两头家”的状况,同时在家族主义的社会规范下的流动权力并不对等,出外谋生的社会关系和文化想象以男性为中心,而女性往往因其“家”的自身属性而受限“不动”,面临着缺乏自和生计上的困境。

中国人的“家”具有一种家庭财产共享体制,无论移民离家多远,其皆对家庭负有汇款的道义责任,使其于家产中的份额并不会因时空距离的变化而减少,这即使“家”为海外华侨与故乡的具体节点,推动“家”的发展的侨汇深刻重塑了前美的经济结构。前美村在该时期具有大量的“侨批”存在。笔者对《潮汕侨批集成(第一辑)》所收录的寄往居美乡和前溪陈的侨批进行了文本分析,其不少表现了海外华侨对于家庭物质生活分配和侨汇运用的关注,也从书写中表达自身对于家庭和责任和情感。侨批作为侨乡与海外华人社会进行信息联系的重要渠道,亦让侨民和侨眷互通信息得以了解双方的基本状况,形成了虽生活在不同空间却生活体验相连的状态,且构筑了情感关怀和物质上照顾故乡家庭的通路。而书写是以符号形态存在的一系列思想,观念和感觉的综合体。“侨批”的书写表现出侨民通过文本指令参与“家”的营造实践,也是其持续感觉“家”的重要形式。Mckay在谈及于香港的菲律宾跨国移民时,认为随着技术的发展,菲律宾跨国移民也使用手机通讯加强跨地方的信任和亲密感,并以其了解和协助家乡财产上的需求。在此之下,作为迁出地的村落的社会关系并不因移民的流出而衰亡,反而具有复兴和再塑之可能性。同之,M管位处不同的时代背景,前美村的跨国移民亦采用“侨批”这一手段维系情感和财产关系,使其保持为地方的“一部分”,并在新脉络中重新创建地方。因而,可以认为,微观上“家”的规训也是跨国关系的重要生产力量,同时“家”所处的特定空间又为跨国家庭关系的社会建构和情感依附所在,维持跨国家庭的策略塑造了独特的经济社会形态和情感空间纽带。

2.2国家权力影响下的宗族网络的断裂:集体制的前美村(1950-1978)

1949年后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变化和对于出境的限制使得移民不再容易,而国家权力开始加强对乡土社会的控制。在计划经济集体主义之下,虽依旧有华侨寄侨汇回乡,但跨国的宗族网络都因国家权力的渗透而逐渐衰弱以至中断。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陈慈黉家族需面对汕头公司的倒闭和香港与泰国两地官方扶持的本土企业崛起的挑战,泰国政府也开始对华人实施经济上的限制,其家族企业开始由以中国为主的经营模式向多元化经营转变,并寻求与本土商业家族合作,树立和扶持在海外本土的社会影响地位,1950年后已逐渐远离与家乡的互利关系。同时,在只存在单一的党政权威的农村社区,宗族这一非主体权威失去了生存的空间,其功能亦随之被视作旧势力和旧观念所抑制。之后,族产和祭祀等被废止,原有文化系统被中断,传统或具有海外联系的乡绅也开始遭到打击,乡村精英逃离或衰落。在“”期间,“在极左思潮影响下,有华侨关系的都被蔑为崇洋,侨眷遭到不公对待,比如有华侨关系的不可升学、参军,侨房遭占用等。

在国家权力的延伸和对社会强力控制下,社会关系全面重构。据《前美村大事记手稿》的记叙,该时空的事件几乎全由计划经济和集体主义的话语所主导,前美村行政区划和设置也不断变更。地方外部的华侨几无参与,原本表征为“侨乡”的地方成为国家权力控制下封闭和单一的场域。因而,景观形态亦趋于集体主义下的同质化,并逐渐失去对于“侨”的表征。祠堂等宗族场所成为学校或政府办公用地等公产,陈慈黉家族的旧宅也相继被用作教养院、中学、粮食仓库、村委办公场所乃至看守所等场所,也曾受到“破四旧”的极大破坏。受访谈的村民皆表示,那时没人将其作为文物看待,随意利用。此时前美村的地方形塑,主要皆是各种政治运动和国家权力全面推进下失去地方话语权的结果。原有的跨国宗族社会秩序被打断,地方特色被同化为“国家标准”,呈现出“普适地方主义”的特点。

2.3改革开放后的侨乡:跨国网络和地方意义的重构(1979至今)

2.3.1官方能动下的跨国互动和网络重建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权力对乡土社会控制的松动,集体所有制逐渐被取缔,地方社会开始获得较大的自主空间,政府开始重视海外华侨华人的经济力量。“侨乡”这一话语亦开始被广泛利用。在此之下,前美村的跨国网络亦随着此变化发生连接和重构。此时,华侨资本成为空间再生产的重要力量。与不少其他侨乡通过宗族和社团组织等网络进行动员不同,前美村村基层组织成为了跨国网络连结和吸引华侨资本返回前美的新的能动者,开始主动积极对海外关系进行引导、“动员”和探访,甚至通过恢复游神节庆活动这一文化让步方式以吸引华侨资金,海外探亲活动和公益投资逐渐增多。1979年在泰国也成立了基于地缘性的前美乡亲会,成为联系泰国乡亲和对家乡进行资助的重要桥梁,同时村委也与其保有密切的联系,如每年向其汇报乡政和学校的工作。在此期间,村基层组织作为国家政权在村落中的代表,协调已为外部力量的华侨资本,于20世纪80~90年代构建了由华侨公益慈善为主导的村落公共物品提供体系(表1),且产生了对村落其他群体的示范效应,由官方能动协调的“地方一华侨”跨国关系也使地方性和侨乡的地方意象得以重构。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前美村历史上跨国宗族社会的重要构建势力,陈慈黉家族随着企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家庭成员的本土化,也不需再寻求地方网络的基础和塑造具有浓厚宗族意味的地方意义以自我赋权。通过调研和观察明显发现,祭祀等宗族仪式虽有恢复,但主持宗族活动的老人协会或片区中的老人组并未占据村权力一极,以往较为明显的不同姓氏之间的边界开始消弭,宗族观念和话语也为村干部所排斥。鉴之,此时的跨国网络关系并非早期跨国宗族关系的重构,而是不少华侨在官方动员和道义经济下与地方的新互动形式。

2.3.2代际演替和社会变迁下的社会重构

改革开放后,华侨与地方的关系虽然重新开始恢复。但从中也看到,跨国关系的重构主要为官方作为能动协调者和华侨的道德约束所作用,以往构建跨国网络的宗族文化系统不再发挥主导功能。同时,在新的政治经济环境下,传统的跨国移民链也不再恢复,跨国家庭所构建的社会关系也随着老一代华侨逝去和新一代的本土化和情感距离的增大而不断衰落。地方与华侨的关系也随着关系性的文化系统和社会秩序的未能得到复兴而停留在官方协调联结的状态,并随着代际更替而衰落。在调研中也可发现,不少侨属家庭也不再与海外亲属保持家庭财产共享体制。在地方居民的地方感知之中,前美村也已步向“以前华侨对村的贡献很大,现时乡情逐渐淡薄”的侨属社会。

2.3.3文化经济下的地方意义重构

随着文化遗产观光和乡村旅游的兴起,前美村独特的古民居建筑和特殊的发展历史可成为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资源。而自1999年陈慈黉旅游服务公司成立以来,前美村开始逐步推动旅游经济的发展,以“侨文化”和“古村落”为主题的景观营造得到一定的旅游收入,村组织也基于发展旅游向上级筹措l展资金,提供新的地方发展资本,开拓了公共物品提供渠道。

最新的2014年前美村旅游规划,提出前美村应以潮侨文化为本底,突出潮商文化主题;而在前美的旅游宣传片中,“潮侨文化”和“侨韵”为旅游文化元素的主打,并提出将前美村打造为中国华侨文化旅游区的代表。在此侨文化旅游区的品牌建设中,通过“侨”历史塑造的和富有地方意义的文化景观进行地方再现。与此同时,官方话语对于“侨”的地方营造与“古村落”这一品牌的地方再现同时进行,地方特色旅游主张“古村+古建筑+民俗文化+农田景观”的建设思路。在陈慈黉故居中,不少厅室被设置为潮汕茶艺、木偶、民间工艺和戏曲等潮汕文化的展示场所,赋予了区域文化博物馆式的意义,构筑历史文化名村的进程也意味着将“侨文化”发明作为一种地方的历史传统。

笔者以“前美村”为关键词,利用新闻分析软件ROST News Analysis Tool 4.5软件对百度新闻、百度网页、360新闻、搜狗新闻和微信搜索,并进行文本采集和语义分析,发现大部分的网络媒体的塑造也围绕着“古村落”的特点展开,前美村被构建成“古老”和“美丽”的旅游空间(表2)。而前美村的旅游宣传画册也同样着重于表征永宁寨和陈慈黉故居的建筑特色以及当地的灯笼等地方手工艺品。总体而言,文化经济下前美村的地方想象无疑集中于“古村落”及打造其“历史文化名村”的品牌之上,完成遗产面向特定鼓励的地方记忆的社会建构。跨国宗族的辉煌历史成为“侨文化”的重要表征并剥除宗族的话语,构筑和融入特定简化的古村落发展历史,成为资本象征和文化符号,并通过尺度跃升,和其他区域文化符号一同展演。

因而,在地方政府发展旅游业和文化经济的背景之下,官方话语成为地方营造新的主导力量,“侨乡”成为发展旅游业和遗产化的官方话语的文化策略表征符号。地方政府、村基层组织和外界知识权力通过文本和景观再造使“侨乡”的地方想象得以再次建构并以强化,但其与前述的政经历程是断裂的,反映了官方主体的地方性视角和对遗产的社会生产。

3宗族网络与“侨”的地方意义

前美村等地区的华侨在19世纪开始的跨界经历即呈现出丰富的流动性和跨越国家的经济社会互动关系,侨乡是一个与外界具有紧密联系和地方意义不断被重构的地方,在“地方”语境下的侨乡亦承载着特殊的社会关系和权力关系的互动。前美村形成的跨国宗族社会网络并由某一华侨家族主导,地方宗族关系被跨地方重塑和强化,随后又受国家权力压制和打断,最后又因地方发展的需要由村基层组织向外协调华侨对跨国网络进行重构。而现阶段,在地方文化符号成为地方治理的新领域和实现发展目标的资源的背景下,文化经济和官方话语对前美村进行了“侨乡”的文化空间营造实则是对地方特殊性的强调,以鲜明的文化符号的地方再现进行地方再建构并以此为地方营销。空间并非僵化的物体,而是一个过程,空间与时间、社会相互依存,并为社会过程所建构。较为在地的社会关系可通过跨国宗族形式向外延伸并创建新的地方,而此社会网络在历史社会下的变迁又使地方为之不断重塑。可见,关系在空间上的变化与相遇会产生“权力几何”的对话,地方宗族网络的内外重构使其与外界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形式的联系,根植于跨地方社会的各行动者互动的更替使“侨乡”所蕴含的地方意涵不断地被定义和再定义。鉴之,地方的特殊性也并非源于长远的内在化历史,而是一定的社会关系于特定地点的会聚交织和特殊组合,侨文化也并非一般所认为的静态的和同质的“文化超有机体”,而是多元空间主体的不断协商和形塑。当然,空间生产不仅是社会关系的演替,亦是物质空间的重构,侨乡的建构过程是持续的地方营造过程,不同时期不同社会权力关系之下所塑造的地方景观形态和地方意象皆呈现出不同的空间表征(图2)。

4结论和讨论

侨乡的地方性在不同时代背景下被持续地社会建构。对于前美村,最初,跨国宗族关系的形成将宗族传统浓厚的村落建构成文化内核强化但社会经济形态再造的“侨乡”,并通过更具空间独特性的景观重塑地方意义;而现期,“侨乡”则更多作为官方话语包装下有选择表征的文化遗产。总之,前美村的“侨乡”地方营造是地方上不同时期的社会网络以地方为媒介的特定生产,也是地方与社会网络互动机制不同转变的空间响应。同时,“侨”所意涵的地方意义也在不断地被再想象和再定义,考察侨情应深入探析各地方主体与外界的空间互动与空间权力结构。

研究从地方意义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侨乡前美村的历史演替中地方意义的不断重塑以求发掘侨乡发展中的深层次文化问题。研究发现,改革开放后前美村跨国网络的二度重建并未迎来宗族文化的复兴,这与一些侨乡研究的发现有所差异,即一些侨乡在改革开放后,跨国网络的重构带来了宗族文化和宗亲组织的复兴。而这也表现出人地关系的多样性和宗族社会关系的地理不均生产。前美村的跨国宗族网络一度为陈慈黉家族所主导,但改革开放后其对地方文化系统的重构并不积极,宗族的社会秩序也一直没能得到有效的推动。正如Massey所言,空间即社会维度,是异质性不断生产和再塑造的领域,以空间视角考察侨乡,无疑可了解于不同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地方社会群体内部的互动及与外界的相互接合和协商,进而知晓不同侨乡的丰富地方意义。此外,地方是持续变化的历史过程中的“层累”,且在层累的过程中,一层也影响其他层,陈慈黉家族建构地方意义时塑造了独特的文化景观,而新的历史层的行动主体得以与此地方累积的历史互动,构筑了现时可作为旅游遗产的前美古村,展现出与其他侨乡不同的发展特点。然而,纵然文化经济有利于前美村的“侨乡”地方形象的强化,并开拓了新的公共物品提供渠道,也重构村民的地方认同。但政府和村基层组织并不应是地方治理和文化策略的唯一主体,文化政策和治理的过程应培养各地方主体参与文化经济事务的能力,赋予地方成员的成员权,以避免文化在过度外来设计下的商品化,和地方、家族、侨属乃至普通华侨尺度的历史表述的被忽略,同时也赋予地方各主体社会权利和维系地方文化资产。在跨国网络在代际更替下进一步弱化的背景下,也更应从地方尺度寻求共同的地方记忆和文化资源的认同,促进地方宗族转型为侨乡民间组织,构建新的跨国对话平台和关系网络,促使地方社会关系网络更为平等和自主。

和美乡村定义篇4

党的“十”提出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重点和难点在乡村,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创建环境优美、基础完善、生活殷实、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是贯彻党的“十”精神以及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具体举措和实际行动,北海如何建设美丽乡村是我们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重要而迫切的课题。

一、城乡一体化与美丽乡村的内涵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十二五”期间,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是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农民,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是一个城市管理者应正确妥善出理好的问题,为此,我们必须梳理出城乡一体化及美丽乡村的具体含义与建设要求。

(1)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是指城乡之间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持续协调发展的过程。包括城乡职能与空间的一体化等内容。

(2)美丽乡村

美丽是好看、漂亮,即在形式、比例、布局、风度、颜色或声音上接近完美或理想境界,使各种感官极为愉悦,对自己来说是视觉的享受。美丽乡村的“美丽”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布局合理、设施完善;二是指产业发展、农民富裕、特色鲜明、社会和谐。具体包括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素质美等四个层面的“美”。由此可见,美丽乡村之“美”既体现在自然层面,也体现在社会层面。

二、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的意义

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是把农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使城乡发展能够互相衔接、互相促进;创建“美丽乡村”是亿万农民的中国梦,是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和在农村地区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行动,没有“美丽乡村”就没有“美丽中国”;可以说,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符合国家总体构想,更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农业农村的实际,符合广大农民的期盼;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今天,“美丽乡村”建设对于提升现代化发展程度,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城乡一体化的步伐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建设美丽乡村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点难点,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为实现党的十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广西自治区提出的“绿满八桂”生态立区、“美丽广西 清洁乡村”的要求,北海要建设美丽的休闲旅游度假天堂、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城市、到2016年在广西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统筹城乡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让广大农民得到实惠,增加收入,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

第二,建设美丽乡村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体现,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城乡一体化是基础。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就要加快完善体制机制建设,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让广大农村地区居民享受到和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同时,要大力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建立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缩小城乡差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的长效机制,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第三,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是构建和谐社会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美丽乡村建设包括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等目标任务,其中蕴含着生产集约高效、生态环境良好、生活低碳富裕等现代文明要素以及社会各要素的和谐统一。没有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没有农村现代化的建设、没有农民住房条件、生存环境的改善和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就不可能建成真正的小康社会。把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把现代化的发展理念、产业导向、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等融入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进步等各方面,进而在更高层面上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

三、北海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城乡一体化的目标不是消灭城乡差别,而是实现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持续协调发展,从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的角度对乡村的发展进行较为科学合理定位十分必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尽管北海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乡村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乡村的交通越来越便利,农民增加了收入,然而从总体上来说乡村的发展水平还很低,城乡一体化仍然存在机制体制不顺,基层工作力量薄弱,发展缺乏后劲、人才缺乏等瓶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工作体制机制尚未建立健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民增收缺乏长效机制。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矛盾是制约我国全面发展的深层次矛盾。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导了城乡公共资源配置的严重失衡、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严重不均等,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以2300元贫困标准测算,截止2012年6月北海市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约有11.7万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9.9%。贫困人口主要呈“插花”分布,大部分零星分布在市辖一县三区及涠洲管委会的丘陵山区、革命老区、海岛地区等二十多个乡镇,地处边远、资源匮乏、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季节性严重缺水、灾害频发,这种贫困面广、致贫原因复杂、抵御灾害能力较弱、极易返贫的特点,使得人、财、物难以集中高效使用,扶贫投入成本加大。农村还有部分人口饮水不安全、一些村庄道路还不够畅通,农村义务教育生均经费、人均医保支出、千人平均卫生技术人员数量、低保标准、合作医疗补助标准、社会养老保险补助水平等都明显低于城镇;特别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由于户籍限制无法在城市安家落户,难以与城镇职工同工同酬,不能真正融入城市,长期游离在城乡之间,合法权益不能得到充分保护。

二是人才、资金、资源等要素制约,城乡发展极不协调。首先是人才缺乏。因规划设计、农技人员匮乏,村庄建设缺乏特色、公共事业规划不到位或与实际脱接,农业产业发展滞后,特别是县、乡(镇)农村规划和建设的设计与管理机构和人员更是严重不足等,极大制约了建设美丽乡村的步伐。其次是投入不足。受地理环境限制和基础薄弱等要素制约,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量大、投入大、难度大,由于县(区)财政困难,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资金量小,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有个别乡镇负债搞项目建设,增加了负担,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三是土地瓶颈。建设美丽乡村规划涉及土地调整,而国家的农村土地政策是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农村新一轮土地流转和承包地调整。诸多因素影响制约了城乡一体化与美丽乡村的建设。

三是社会管理及社会保障城乡差距大,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任务艰巨。长期以来城乡受二元结构的制约,城乡公共设施及社会服务存在较大的差距,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尚未配套;而且由于农民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影响了美丽乡村建设开展,乡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短时期内很难根本解决。农民自觉参与养老保险的社会保障措施,由于长期以来传统养老思想的影响,还短期间里也是难以全面铺开,收费管理乡村的模式短期内也很难在乡村全面推行。

四是农民“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工作的主动意识。部分干部群众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主体意识模糊,存在畏难情绪,强调客观的多,大胆创新的少,工作较被动。有的群众认为,美丽乡村建设是政府行为,群众只是配合,存在“等、靠、要”等依赖思想,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得到很好的调动和发挥。还有不少农民认为土地、房屋是我的,我想在哪建、想怎么建就怎么建,谁也动不了、管不了我的一亩三分地,农民认识有待提高。也有的群众在村庄整治改建中涉及猪圈、房前屋后的零星树木等个人财产时,难以积极配合极大地影响了工程进度。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等方面缺乏力度,农村文化生活单调,不讲卫生、不讲文明行为时有发生,健康文明的农村新风貌尚未形成。

四、应对策略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义在于构筑平等、协调、相互融合的新型城乡关系,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取向是立足于特色基础,依托于特色优势,取胜于特色发展和农民的自觉参与,从北海市的实际情况出发,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美丽乡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来解决实际问题。

一是加大对农村基本设施建设的力度,缩小城乡差距。既然制约“三农”问题有效解决的深层次矛盾是城乡二元结构,那么,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这是解决好我国“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十二五”期间,北海市要加大投资力度,缩小城乡差别,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协调配合,建立与完善农村公共服务机构,形成部门、乡镇以及村组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农村工作机制。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力度,加快城乡公路网规划修编和调整,完善干线公路网、聚集区和中心村路网。加快江河治理、海河堤标准化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灌区节水改造、重点水源建设、农田水利建设、水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水能资源开发、城镇防洪排涝整治、水利信息化建设等骨干水利项目建设;推进千里乡村公路畅通工程;建立农村供水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

二是以“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为契机,加快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彻底改善乡村面貌。加大小流域综合治理力度,加快建设高效的农业生产生态防护体系、城乡宜居的森林生态环境体系、持续稳定的生态安全体系,逐步形成城乡绿化一体化格局。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加强饮用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国家级生态乡镇建设。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推广沼气、秸秆利用等生物质能及风能、太阳能等清洁和可再生利用技术。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加快改水、改厨、改厕、改圈步伐,推进垃圾集中处理,不断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抓好村容村貌整治,促进农村环境明显改观。实施乡村文明建设工程。发挥农村山水风光秀丽、农耕文化多样、人文底蕴深厚的优势,利用田园景观、山水资源和乡村文化,做活山水景,做深农家事,做乐农家游,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业。

三是建立健全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农村教育体系,提高农民的幸福感。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建设,建立健全功能齐全的公共机构,逐步建立村级多功能服务站点。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和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通信覆盖率、电话普及率、行政村通宽带率。支持农业服务业发展,为农户提供销一体化服务,着力破解农产品销售瓶颈。实施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培养工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质量一体化、师资配备均衡化、基础设施标准化。健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将公办村卫生室全部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提高农村食品安全水平;继续加强农村基础教育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推进农民的再教育培训工作,培养出更多现代化的新型农民。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全民共同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氛围。通过召开动员会、现场推进会、农户座谈会等途径,发动农民群众、依靠农民群众,不断提升广大农民群众对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知晓度、支持度和参与积极性,形成浓厚的创建工作氛围。必须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原则,通过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宣传中央关于建设美丽中国的决策部署和方针政策。一方面,是加强对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宣传发动,使他们充分认识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的重大意义、工作重点和基本要求,引导他们克服“等、要、求”思想,从而调动他们的政治热情和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主动积极地制投身其中去;另一方面,要求各新闻单位通过开设“美丽乡村”专题栏目进行宣传报道和讨论,正面宣传报道美丽乡村建设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在互利互惠的原则下广开资金筹集渠道,引入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参与美丽乡村建设,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总之,城乡一体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美丽乡村建设必须顺应这一趋势。党的“十”提出的“四化同步” 是新的形势下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指针,是北海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根本路径。北海只有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措施,通过扎实的努力,才能使广大农村真正成为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特色鲜明、干净整洁、农民生活幸福的新型乡村,才能使农村实现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建设成为真正的中国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和美乡村定义篇5

近日,义马市召开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推进会。会议传达贯彻三门峡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工作督查讲评会议精神,听取涉农办事处试点项目建设和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回顾上半年义马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工作,分析研究存在问题,并对近期工作进行部署。

会议指出,一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建设美丽乡村,是一项惠民工程,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对于该市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加快富民强市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有关部门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明确任务、把握关键,点面结合、示范带动,促进各项工作快速推进、扎实开展。二要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建设美丽乡村要抓住试点项目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项目规划编制申报三个重点,切实做到“规划先行”,搞好试点村规划设计,制定出科学、正确、符合义马实际的规划。两个涉农办事处要落实好项目实施的主体责任,以点带面,循序渐进地安排好其他村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财政、审计部门要做好对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的服务监管工作,城建部门要做好工程设计、质量监督工作,确保项目建设的质量和透明度。发改、财政、城建、交通、农林、环保、水利、卫生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全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三要加强领导、确保实效。各领导小组成员要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做好试点项目建设工作,在抓项目建设工作中,要认真落实半天工作法,敢于突破常规抓进度,求实求效抓落实,建设精品示范工程。同时,还要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力度,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与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使学教活动的成效体现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上,要在全市农村全面启动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迅速行动,加大投入,健全机制,使该市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得到明显改善。要采取多种宣传方式,集中宣传美丽乡村和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意义、作用、经验和先进典型,切实把这一工程建设成民心工程。

会议还强调,做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充分体现“两手抓、两促进、两不误”工作态度的重要载体,各有关部门一定要认清形势,把握关键,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推动义马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三门峡市委农办)

和美乡村定义篇6

[关键词]乡村景观;历史园林;现代园林设计;现代风景园林规划;乡村景观规划

自人类定居以来,乡村一直都是人类重要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人类在乡村地区因生产、生活的需要,逐渐改造自然、适应自然而形成的乡村景观,展现了农业文明特有的田园风光。现代文明诞生之后,科学、艺术和社会的发展对现代园林设计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使之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不管怎样,园林依然是人们“理想的天堂”,是人们为了补偿人与大自然环境的相对疏远而创造的“第二自然”。乡村是人居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区域环境和国土环境的主体。20世纪之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乡村地区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进行转变,传统美丽、和谐的乡村景观受到冲击,也对乡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破坏。在现代风景园林规划中,风景园林设计师涉足乡村景观规划的领域,可以在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传统乡村风貌,提高乡村地区的景观品质和生态环境质量,实现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区域的协调发展。

一、国内外乡村景观研究状况

我们从乡村景观与东西方历史园林、乡村景观对西方现代风景园林的影响两个方面来阐述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进而对中国现代风景园林作了一定的思考。一方面,我们塑造属于中国的园林景观,除了延续中国历史园林的优秀传统之外,也可以回到中国园林的本质——向自然学习;不仅将天然的山水风景作为参考对象,还可以放宽视野,将乡村景观作为研究和考查对象,从中汲取设计的语言和创作的灵感;另一方面,在当前我国乡村地区面临巨大发展和变迁的情况下,关注乡村景观规划,有助于改善我国乡村地区的人居环境,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改善国土面貌,也有助于学科向大地景观规划的层次进展。影响园林设计的因素很多,哲学思想、自然观念、功能需求、艺术潮流、技术水平都会对园林设计产生深刻的影响;但无论如何,建设园林也就是建设一种人类理想的生活环境。生活在不同地域环境中的人对理想生活环境有不同的认识,会形成特定的文化形态,这一文化形态继而也影响到特定环境中的园林形式。这些地域特征除了纯自然环境之外,在相当程度上就体现在农业景观上。地域的农业景观对西方历史园林以及对西方现代园林设计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我国对乡村景观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地理学界和规划学界;对乡村景观规划的研究目前主要是在其他知识结构体系的规划学科中。

二、乡村景观的概念

1.乡村

乡村,在现代地理学词典中的解释为:非城市化地区。通常指社会生产力发生到一定阶段上产生的、相对独立的、具有特定的经济、社会和自然景观特点的地区综合体。国内外对乡村概念的理解和划分不尽相同,一般来说,乡村的人口密度低,聚居规模较小,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基础,社会结构相对较简单、类同,居民生活方式上及景观上与城市有明显差别。典型的乡村地区包括城镇、村庄、村落和环绕它们的开放地带;森林、农田、湿地、牧场及其它开放地带构成了围绕乡村居民点的环境。

2.乡村景观

景观一词自出现以来,人们就没有停止过对它的概念的争议,在地理学、生物学、生态学等学科中,景观都有着不同的定义和理解,纷繁复杂。论文从地理学的角度来认识景观以及乡村景观,认为景观是一个地理区域的总体特征,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是多种功能(过程)的载体。

三、乡村景观的特点

乡村景观是当地人为了生产、生活而采取的对自然和土地的适应方式,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乡村景观的形成和构成来看,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生产性:乡村景观与人们的生存、生活息息相关,使用者为了满足生产的需要对原有乡村地区的土地进行完善、修正和创造,这种行为本身是以生产、实用为功能目的的,因此,生产性是其最基本的特点。

自发性:乡村景观的形成是“劳作”出来的,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使用他们所能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在最低能耗下去满足生产、生活和居住的需要。

地域性:乡村景观是自发或半自发形成的,受所处地域影响较大。另外还有生态性、审美性,还有文化与历史的体现

四、乡村景观的价值意义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乡村景观这种“人工化的自然”所具有的独特特点,不断的体现出其所对于人类文明的内在价值。

1.农业文明时期:生产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在农业社会中,农业开发活动创造了农业文明所特有的“田园风光”,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体现了生产性与审美性的统一。

2.工业文明时期:对环境的意义

在延续着农业文明时期所具有的价值意义的同时,乡村明媚的阳光、新鲜的空气、鲜花盛开的果园、落英缤纷的田野等自然气息,在工业文明下也突出的体现出对于城市环境、对于城市居民的环境价值和休闲游憩作用,成为一切美好事物的源泉,也是智慧的源泉,对后来的城市规划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后工业文明时期:地域认知价值和文化历史价值

乡村景观所体现的这些特点和价值意义,既是影响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因素,也是在乡村景观规划中所应关注的方面。

参考文献

[1]陈志华.外国造园艺术[H].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陈晓彤.传承整合与嬗变——美国景观设计发展研究[H].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3]单德启著.从传统民居到地区建筑[H].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韩炳越.风景园林规划中历史景观保护、恢复与更新研究[博士论文].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5

[5]韩西丽,俞孔坚.伦敦城市开放空间规划中的绿色通道网络思想[J].新建筑,2004

[6]韩选棠.农村社区更新规划之基本理念与实务[J].台湾:农业工程学报,1992

[7]侯晓蕾,郭巍.感知意象一一西班牙风景园林师拜特菲格罗斯[J].中国园林,2005

和美乡村定义篇7

关键词:城镇绿化;建设类型;配置模式

搞好村镇绿化事业不仅可以有效地保护和改善村镇人居环境,而且对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改善和优化社会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选择适宜的村镇绿化建设类型和配置模式是村镇绿化成败的关键。以安塞县村镇绿化的现状调查为基础,归纳整理出陕北地区村镇绿化建设类型及配置模式,提出村镇绿化必须重视的几个方面和未来村镇绿化发展方向供参考。

1 村镇绿化建设类型

1.1 生态景观型村镇

适宜集体经济基础较好的近郊或有一定观光旅游资源的村镇,农民有较高的经济收入,经济比较富裕,有强有力的村级领导班子,群众整体素质较高,绿化意识强,迫切需要改善居住环境。生态景观型村镇以“全年常绿,四季有花,色彩丰富,层次起伏,错落有致”为目标。通过植树、种花、种草,建筑园林小品、休闲游园、绿色文化广场等,为人们提供娱乐和休憩活动场所,美化人居环境,提高村民生活水平,构建和谐生态文明村镇,促进农村生态、经济、文化等全面发展。

1.2 经济美化型村镇

适宜有一定集体经济来源,农民收入较高,手中有一定积蓄,且素质较高,有发展造林绿化事业的强烈要求,更有一批头脑灵活,有干事创业能力的带头人,在实现绿化美化村庄、庭园的同时,使农户从中得到一定的经济收入。经济美化型村镇以“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瓜果飘香,环境宜人”为目标。通过发展农村庭园经济,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经济林,培育绿化大苗、花卉等林业产业,培育一批示范性、带动性强的公民、农户,按照“公司+基地+农户”和“经济人+基地+农户”的模式,实现“基地化、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建设,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1.3 绿化防护型村镇

适宜 “集体经济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群众收入较低,目前无论是集体还是农户都不可能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绿化建设,但又急需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绿化防护型村镇以“四季有绿,乔灌结合,见缝摘绿,树掩村庄”为目标。通过开展全民植绿活动,提高群众植树护绿积极性,做到“有路必有树,有荒皆植树”。以建设绿色生态屏障,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为中心,促进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 村镇绿化配置模式

2.1 围村林绿化配置模式

适合区域部位是村内及村四边荒坡、荒沟、荒滩、废弃宅基地等。树种选择及配置方式是村镇重点部位,窗口部位,采用乔灌混交的复层林结构。宽度较窄的部位可省去地被植物。经济条件较差,位置不显著的部位,可选择苗木价格适中,经济效益较高的用材林和经济林树种。

2.2 村镇道路绿化配置模式

适合区域部位是村镇主要街道,村内通道及入户通道。树种选择及配置模式是入村主要道路,采用乔、灌、花草结合,行间混交。

2.3 庭院绿化配置模式

适合区域部位是农户住宅地,树种选择及配置方式是以小杂果为主,点缀观赏性强的花灌木。结合农民喜爱和习惯,选择小乔木,鼓励种植小杂果,既可提高观赏品位又能改善膳食结构,出售果实还可以增加经济收入。经济富裕农户可选择高贵树种,修建家庭秀珍园林小品,提高品位,陶冶情操。

3 村镇绿化必须重视的几个问题

3.1 村镇绿化的义务责任问题

村镇绿化不仅是政府的事情,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不仅有责任绿化好自家的房前屋后,而且有义务绿化周围的道路和其它空闲地方,同时还有管理责任。当前一直倡导在政府引导下的义务绿化,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投入相比较,收效甚微。这不仅与广大村民的认识水平不高有关,更重要的是在义务绿化问题上,只讲义务、责任,而没有提出相应的利益,大大挫伤了乡民义务绿化的积极性。在村镇绿化方面应倡导谁劳动,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不仅可以减轻政府负担,而且可以提高全民绿化的积极性。

3.2 村镇绿化的全面覆盖问题

绿化应该全面,不应留有死角。有人认为,村镇处于广阔的原野,到处郁郁葱葱,既有农作物,又有树木,没有必要再搞什么绿化。其实不然,水土流失不仅仅是在农田,村镇内部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水土流失。只要是有的土地,暴风雨过后,随处可见雨水慢涌的泥泞,水土必然流失。如是可见,村镇绿化并不全面,还存在着大量的的土地,就是没有的土地,凡是空闲的土地都应该绿化。

3.3 村镇绿化的科学问题

陕北的村镇羡慕陕南的秀美,梦想常年绿树成荫,于是大量引种陕南树种,但由于气候等原因,每年栽树不见树,绿化效果较差。因此,绿化要讲科学,并以此指导具体的行动。绿化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村镇绿化一定要根据本地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壤特性等,合理选择适宜本地区的树木花卉,要充分利用乡土树种。②错落有致,乔灌结合。绿化在空间布局上要有层次,错落有致,不应只栽树木或只种花草。在绿化上要体现植物个体与群体的形态美、色彩美、和意境美。③内外结合。室外绿化固然重要,但室内绿化更是自然宜人,可以美化环境,消除疲劳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④文化艺术。通过绿化把文化艺术的感染、陶冶、净化等作用有机地溶于自然之中。花草之中潜移默化的改变人们的观念、心态和情绪,以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3.4 村镇绿化的管理问题

绿化的管理应依照现代化建设的步伐,采用现代化管理的方式方法,从植物品种的选择、种植栽培、浇水施肥等到病虫害防治、日常修剪、管理的各项工作都应当专业化、合同化。绿化可委托绿化公司进行管理,淡化政府职能,减轻政府负担。

3.5 村镇绿化的经济效益问题

绿化不讲效益或效益不高,是当前义务绿化受阻的重要原因,应把绿化和科研结合起来,同产业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村镇绿化发展之路。

4 村镇绿化的发展趋势

4.1 城乡绿化一体化趋势

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在走城乡一体化道路的同时,城乡绿化一体化是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必要环节,是村镇绿化的一种趋势。所谓城乡绿化一体化是指在着力抓好城区绿化的同时,大力向农村辐射,加大郊区、农村、小城镇的绿化力度。通过乡村道路绿化建设将城乡结合起来,努力提高村镇的绿化面积,缩小城乡差别。

4.2 乡村景观化趋势

乡村景观化不仅突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而且提出了对环境的创造性保护。未来村镇绿化将与乡村景观规划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对乡村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乡村建设的合理布局,将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成为人类未来最适宜的居住空间,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

4.3 乡村园林化趋势

和美乡村定义篇8

关键词:乡村园林规划设计 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乡村需要园林吗? 在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但提高的今天,园林、生态环境开始深入人心。众所周知, 乡村既是人类聚居环境的基本细胞, 也是中国绝大部分人口的主要住居地。乡村园林以乡村环境为背景,乡村环境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水、土、气候、动植物、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生活习俗。 乡村园林正是在这种综合的环境中孕育、发展、生成, 所以乡村园林与乡村环境密不可分, 故而, 乡村园林和环境也就成为本文的论题。根据人类聚居环境学理论, 作为乡村人们聚居环境的基本背景, 乡村园林作为乡村规划的基础背景, 它对整个村落的布局、特色的塑造和生态环境的保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它的面貌、格局、规划、建设决定着乡村环境的生死存亡。合理而理想的乡村园林, 表面看上去朴实无华, 然而在“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因材致用”、“持续发展” 的基本原则指导下, 其内在却是丰富多彩、形态各异、耐人寻味的, 其中, 不乏有许多优点而令今天的城市人神往。当今中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乡村园林在乡村人们聚居环境规划建设中的作用、地位日渐重要。对于迅速城市化的乡村地带, 乡村园林正处于十字路口, 迫切需要予以定位、定性、定向、定型, 而对于当今那些步入病态衰败乡村园林无疑将成为“ 治病” “健身” 的一帖灵丹妙药。 在学术界, 许多工业先进国家早已关注乡村园林这一领域, 而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几乎还是一片空白。

2 乡村园林的含义 “乡村园林”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 对其研究的范围和研究的对象, 目前还尚无完整而确切的定义。单单从字面上看, 它由“ 乡村” 和“园林” 两个概念组成。“乡村”简单的讲就是农村的意思。“园林”是以自然地形、地貌、水体、建筑、构筑物、道路、植物、动物等素材,根据功能要求、经济技术条件、艺术布局等创造出视觉无尽的, 具有高度自然精神境界的环境。因此,“乡村园林”是非城市化地区人类聚居环境, 其以大自然真山、真水等自然材料而形成的具有审美价值、高度自然精神境界的环境。

需要说明的是乡村园林的界定是相对于城市化而言的, 过去许多传统的乡村园林目前已成为城市园林, 它们不在所研究的范围内。

3 乡村园林的研究目标 乡村园林存在着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 传统乡村园林伴随着农耕文明而出现, 随着工业文明及今后工业文明的进化, 乡村园林同样也在走向现代。其演变的根本动力是乡村人们生活的演变, 乡村园林始终与广大乡村居民的日常生活环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然而, 它的地位和作用长期以来一直未引起学术界和规划设计界的关注重视。 从历史的演变着眼, 就乡村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关系而论, 乡村园林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地位也不容低估。乡村园林在中国园林发展历程中, 起着基础和源泉的作用, 尤其是乡村园林为城市园林积累了经验、提供了素材、丰富发展了中国园林文化, 这是确定无疑的。

从现代人类聚居环境建设入手,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 乡村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这种乡村城市化不是意味着把乡村变为城市, 而是在于节约用地和提高乡村居民的素质和生活质量。因此, 随着乡村城市化的不断进行, 乡村居民的居住方式、居住文化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 许多传统的聚居村落也将随之消失。乡村城市化使乡村园林正在经历着一场历史性的变革: 一方面, 一些有研究价值的传统乡村园林或将要遭到扼杀的命运; 另一方面, 乡村城市化已经或将要产生出新型的乡村园林。新一代的乡村园林应以什么样的面貌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的乡土文化, 创造出具有乡村特色而非城市发展模式拷贝的现代乡村园林, 以改变当今新建村落的平庸无味、千村一色的状况, 这是乡村园林研究的基本目标。

4 乡村园林研究的动态 国外许多工业先进国家在这一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如美国和日本在乡村园林的规划与建设方面都有非常成熟的经验。但由于现有的资料和技术手段有限, 对当前国外在乡村园林领域的研究成果没有更详尽的资料, 但仅此还是可以看出, 国外非常注重对乡村园林、环境的系统研究。 在我国, 有关乡村园林的产生和发展, 尤其是对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园林的研究几乎都是一片空白。长期以来, 人们更多地是关注中国传统园林的研究。尽管如此, 仍然存在与之相关的研究, 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方面:

4.1 传统地方性乡村园林研究 结合农村园林的实例对江河流域的农村园林的产生原因及其特色分别进行了阐述(陈志华1999) 。此外还有对徽州古典园林有较为详细的研究( 程极悦1987 , 张浪1996) , 这些文章对乡村园林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例。

4.2 传统乡土建筑与乡村园林研究 以彭一刚院士的《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一书为代表, 该书的视点不只停留在乡土建筑上, 而是切入到传统村落的研究, 对村镇的景观进行了分类和分析, 其中包含了构成乡村园林的一些要素。此外,《浙江省新叶村乡土建筑》和《诸葛村乡土建筑》两套乡土建筑丛书的有关章节也阐述了乡土文化和乡村园林的关系。

4.3 历史文化传统与乡村园林研究 以《风水—中国人的环境观》、《古村落: 和谐的人聚空间》两本书为例, 作者从风水的角度阐述了风水思想与风景、园林、建筑及城市设计的关系, 在风水对园林规划的启示”一节中, 着重论述了乡村园林的一种类型—水口园林。在中国古村落的景观建构中, 分别就村落“八景、“十景、水口园林、村落点景建筑等进行了阐述。 从上述的研究成果来看, 虽然有一些与乡村园林有关的研究成果, 但不成系统、很不完善。乡村园林尚未作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课题来研究, 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 需要进行大量的基础调查、分析论证。

4.4 空间格局演变与乡村园林研究 从人类聚居环境学的角度, 选取从古至今的村落实例, 分析乡村园林的构成元素, 对空间化、时间化等可以量化的元素予以量化, 分析其演变发展。

4.5 现代人类聚居环境与乡村园林研究 以《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一书为例, 以生态意识、大地景观等现代思想为世界观, 以“设计结合自然、现代宏观区域园林规划等理论方法为导向, 书中重点分析阐述了欧、美等国现代乡村园林的研究与实践。

5 乡村园林研究的内容 虽然乡村园林只是乡村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是它却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的各方面。乡村园林所要研究的内容非常丰富, 包括历史、地理、建筑、民俗、社会结构、景观、环境、艺术等等。综合上述分析,提出了下列乡村园林的主要研究内容:

5.1 乡村园林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

5.2 乡村园林在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地位和作用。

5.3 乡村城市化和现代化对乡村园林所造成的影响冲击。

5.4 乡村园林与社会形态的内在关系。

5.5 乡村园林与乡村经济的内在关系。

5.6 乡村园林与乡土文化的内在关系。

5.7 乡村园林的基本类型。

5.8 乡村园林的空间格局特点。

5.9 乡村园林的艺术处理。

5.10 乡村园林的未来发展模式。乡村园林研究的重点不在于保护传统的乡村园林, 而在于寻求乡村园林规划建设的规律和特点, 尝试地探索未来乡村园林的发展模式, 以便能切实有效地指导今后乡村规划中的乡村园林规划设计, 创造出超越城市的自然而和谐的乡村人类聚居环境。

6 乡村园林研究的方法 有关我国造园理论很多, 在此基础上采用文献资料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于传统的乡村园林, 文献资料是了解乡村园林形态构成的一个重要途径, 它包括地方史书、地方志、家谱等, 这些文献资料对村落的选址、布局、发展等都有详细的记载。目前乡村园林需要大量的基础性研究, 这就必须建立在大量实证的基础上, 然后从社会、经济、文化等不同层面来进行分析、比较, 找出规律。由于传统乡村园林大多遵循自然法则, 随着村落的布局而形成, 很少受到来自外界人为规范的约束。因此, 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乡村园林进行实地调查和测绘, 并结合对当地居民的问卷调查, 了解他们在居住方式和价值观上的变化, 以及他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对于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乡村园林, 受到来自村镇规划标准和农村土地使用政策的影响, 因此, 还需要认真领会政策、法规的精神。通过对乡村园林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 通过实证对传统的乡村园林和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乡村园林进行分析、比较, 研究乡村园林的内容和形式的演变; 总结归纳乡村园林的基本类型; 分析乡村园林的构园特色; 找出乡村园林成园艺术的规律和特点。乡村园林研究不是单一学科所能解决的, 它在景观建筑学、生态学、地理学、城市规划、建筑学的基础上进行多学科、多角度交叉综合研究。乡村园林的研究方法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 还有待于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7 乡村园林研究的意义 乡村园林有别于城市园林, 城市园林是通过人工再现自然, 而乡村园林则是运用自然, 更为朴素地保留着更多的自然真迹, 从艺术追求而论, 如果说, 城市园林是“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 那么, 乡村园林则是“虽由天作, 宛自人开”, 各自的艺术倾向不同, 并无艺术的高下之分。但是, 倘若从自然美的角度来看, 乡村园林远比城市园林自然优美。“师法自然”只有从乡村园林中才能获取第一手的灵感源泉, 而目前国内的园林规划设计界在这一领域几乎还处于一片空白, 因此, 对于乡村园林的研究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7.1 建立乡村园林的观念意识 乡村园林虽然早就出现, 但是由于人们理解和认识上的偏差, 对乡村园林没有产生足够的重视, 以致于长期以来没有人对它进行系统的研究。因此, 通过建立乡村园林的概念, 使人们对乡村园林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从而激发更多的人从事乡村园林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 以填补国内在乡村研究领域的空白。

7.2 发掘保护传统乡村园林环境 中国现存的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大多为明清时遗留下来的, 而乡村园林由于长期以来受外界干扰少, 因此, 有的乡村园林还保留着宋元时期的风格, 这对中国传统园林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创造现代中国乡村园林通过对乡村园林的研究, 探讨乡村居民对园林的需求, 以及乡村园林对环境保护和改善生态的重大作用。乡村园林不仅具有朴素的自然美, 而且它和人们的平凡生活保持着最为直接和紧密的联系, 因此,通过对乡村园林和环境保护的研究, 根据乡村的功能要求、景观要求和经济条件, 创造出优美的乡村园林艺术形象, 这对于我国未来乡村规划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滨谊,风景景观工程体系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2、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上一篇:健康校园行动计划范文 下一篇:乡镇经济发展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