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乡村内涵范文

时间:2024-01-25 11:07:13

和美乡村内涵

和美乡村内涵篇1

论文摘要:文章区分了乡土小说、农村题材小说、乡村题材小说这三个概念,主张用乡村题材小说来囊括新时期以来全部的乡村小说创作,这既满足了乡村小说创作的实际需要,使这一文学流派能够科学、稳定、健康地发展下去,还对改变当下乡村小说批评的观念、方法和视角有着警示意义。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就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以农村和农民为描写对象的小说,数量繁多,姿态各异,一经出现就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对以农村和农民为描写对象的小说,在我们的现当代文学史上有过“乡土小说”、“农村题材小说”、“乡村题材刁、说”这几种不同的称谓,指称的不确定性与当时的文化语境和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也使得这一文学流派存在着众说纷纭、界定模糊、各抒己见的现象,不利于这一文学流派研究的深入。尤其是进入新时期以后,这几个称谓往往被任意使用,很少顾及其特定的内涵和外延。对于新时期以来以乡村为描写对象的小说,笔者认为“乡村题材小说”这一术语比较适合。因此,当下有必要对这三个概念进行甄别清理,为新时期以来的乡村小说找到一个合适的称谓,从而使这一文学流派的研究更加科学和规范。同时,随着中国越来越快的城市化进程,城市文学对乡土文学构成了巨大威胁,大有取而代之之势,甚至有人惊呼“乡土小说”将会灭亡。勿寸这一文学流派的内涵和外延进行重新厘定,使其科学、稳定、健康地发展下去,眼下就显得迫在眉睫了。

在以农村和农民为表现对象的小说中,在诸多概念中,“乡土小说”用得最多。鲁迅与“乡土小说”的关系是直接的。首先,他以(故乡》、(风波》、(孔乙已)等一大批精美的“乡土小说”创作对后来者起到了规范和号召作用。其次,他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对“乡土文学”给以正式命名和对其一系列特点进行的理论概括无疑成为这一范畴的定型化和普遍化的重要依据。他在称许寮先艾、许钦文、王每彦、裴中文、黎锦明、李健吾等人的小说创作时说:.‘赛先艾叙述过贵州,裴中文关心着榆关。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这方面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田除了鲁迅之外,周作人在理论上的大力倡导对于其成长以至蔚成流派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在1923年的(地方与文艺》曾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因为无论如何说法,人总是‘地之子’不能离地而生活,所以忠于地可以说是人生的正当道路。现在的人太喜欢凌空的生活,生活在美丽而空虚的理论里,正如以前在道学古文里一般,这是极可惜的,须得跳到地面上来,把土气息、泥滋味透过了他的脉搏,表现在文学上,这才是真实的思想与文艺。这不限于描写地方生活的‘乡土艺术’,一切的文艺都是如此。’,冈后来的研究者大多以周氏兄弟的研究为基石,从不同的角度对“乡土小说”的概念进行新的界定:所胃‘乡土小说’,主要就是指这类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包括乡镇)的生活,带有浓重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日严家炎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中解释了乡土文学,该条写道:.’乡土文学,通常指的是以农村生活为题材,具有较浓的乡土气息与地方色彩的一部分小说创作。”从以上的阐释中洲门可以看出,无论“乡土小说”创作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乡土小说”这一历史的文学概念应具有如下基本艺术特征:一,特定的美学内涵和外延:以“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这两个内核特征作为其特定的美学内涵,以乡村生活为其基本描写内容,以农民为其主要观照对象;二,比较单一固定的主题格调:展示乡村的宁静、安详或批判乡村人的愚昧落后是其基本的主题表达;三,特定的情感特征:以既眷念又批判的情感体现出对乡土复杂难言的情感态势;四,特定的艺术表现手法:以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为其表现技巧。进入到新时期以后,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原有的“乡土小说”的艺术特征已不能囊括现实创作中全部的乡村}J、说了。有鉴于此,一大批学者对“乡土小说”的内涵和外延进行重新修正与厘定。“乡土小说”,不能仅仅单纯地看作是书写原乡情韵,揭示乡土地域风情的小说,只要作品中表现了一种乡土情结,乡土意识,都可以称作“乡土小说”。丁帆、金汉、陈继会、雷达、贺仲明等学者就持这种“乡土小说”的传统提法以囊括所有描写城乡生活的文学作品。虽然这一界定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乡土小说”命名的困境,扩大了“乡土小说”的内涵和外延,但笔者认为,“乡土小说”就是“乡土小说”,它是一个有着独特美学内涵的历史的文学概念。如果我们不顾历史的传承和现实的创作状况而对其妄加“改造”,不但遮蔽了“乡土小说”原有的“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这两个决定“乡土小说”存亡的内核性特征,还会使原有“乡土小说,’的概念变得模糊不清。这无异于取消了“乡土小说”存在的合法性。

“农村题材小说”是一个侧重题材范畴的概念。如工业的、城市的、军事的、知识分子的等等,是一个社会政治学的批评术语。如果说鲁迅的论述为“乡土文学”的创作和研究奠放了一块基石的话,那么茅盾的论述则为“农村题材小说”的创作和研究确立了一个基调,并且成为批评“乡土文学”的重要依据。或许是因为茅盾的特殊身份和背景,他从一开始就没有追随“乡土文学”的一般称谓,而是更着重“农村生活”这样的字眼。他在《关于乡土文学》一文中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关于乡土文学,我以为单有了特殊风土人情的描写,只不过是看一幅异域的图画,虽能引起我们惊异,然而给我们的,只是好奇的展足。因此在特殊的风土人情而外,应当还有普遍性的于我们共同的对于命运的挣扎。一个只有游历家的眼光的作者往往只能给我们以前者;必须是一个具有一定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的作者方能把后者作为主要的一点而给予了我们。’,日茅盾在这里批评的是“乡土文学”缺少的是“革命性内涵”,而这又正是因为缺少进步世界观的指导。作为一位革命现实主义作家,茅盾期待把这些明确的思想和生活内涵纳入“乡土文学”,以拓展其表现的生活领域和艺术视野,从而起到配合左冀文学革命运动。其后40年代,大盆的“乡土文学”创作基本上以茅盾的理论为指导。“乡土小说”抹杀了其“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的特征(只有赵树理除外),与“农村题材小说”合而为一了。这些作品描写了农民从个体私有制向集体所有制转变的全过程,为当时的社会变革与政治斗争寻找合理的注解。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千河上》和周立波的《暴风与骤雨》是这一时期’‘农村题材小说”的典型代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文学被划分为各个题材领域一一对应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条战线。“农村题材小说”代替了“乡土小说”,成为宣传政治运动、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农村阵地。就连主张用宽泛的“乡土小说”概念来涵盖中国现当代乡村生活小说的丁帆也认为:“六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末的大量反映农村社区生活的作品,是不能称其为乡土小说的,充其盆亦只能是一些农村题材的小说创作,原因之一就是它们失去了作为‘乡土小说’的重要美学特征—风土人情和异域情调给人的审美辰足。’可以说“农村题材小说”是一个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点的概念,是一个烙上了强烈政治色彩的社会政治学用语。实在和文学相去甚远,因此不宜用它来充当涵盖新时期以来所有乡村小说创作的概念,应该放弃使用这一概念。

“乡村题材小说”中“乡村”是一个中性词,意指作家言说的客观对象,以此来区分“乡土”和“农村”这两个经过文学言说而被赋予了特定意义内涵和价值的“想象性构成物”。相比于“乡土小说.,,“乡村题材小说”既有较长的存在历史,又未在其存在过程中形成特定的内涵规定与外延限制。它是一个站在城市与乡村这样一个大视野层面上的观照,可以涵盖“乡土小说”和“农村题材小说”的一个称谓。凡是以乡村生活为描写对象的小说都可称作“乡牛创预材小说”。可以看出,使用“乡村题材小说”这一概念是和当下中国的现实相一致的,符合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小说的发展趋势。赵园、段崇轩、周水涛等许多学者现在已开始使用“乡村题材小说”这一概念。本文认为涵盖新时期以来以乡村生活为描写对象的小说,“乡村题材小说”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概念,主要是出于其内涵和外延实际变化发展的考虑:

首先,“乡村题材小说”比“乡土小说”具有更加广阔的内涵和更加开放的外延。在传统的界定中,“乡土小说”主要指以农村包括乡镇生活为题材,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与地方特色的小说创作。虽然不同的学者对“乡土小说”有各自不同的看法,但纵观所有’‘乡土小说”的概念,我们不难看出,强调“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这两个内核几乎是所有乡土小说史家都坚持的。然而,随着创作与社会生活的同步发展,新时期以来有许多描写乡村的小说并不具备“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首先,有相当一部分小说虽然以乡村为描写对象,但小说并没有显示出某种乡土气息。例如,(分享艰难》、(大雪无乡》、《年前年后》、《天下荒年》等作品描写了乡村生活,但这些小说的艺术魅力不是来自于乡土风情,而是来自于对复杂的现实生活的精确展示和对人们所关注的现实矛盾的精辟分析。其次,还有一部分以农民为描写对象的小说,描写农民在城市的打工生活,展示农民在城市中的悲惨遭遇,故事基本和农业生活无关,已经无法展示出乡土色彩了。如(到城里去》、《白菜萝卜)、《民工》、《泥鳅》等。最后,80年代后期,以马原、余华、残雪、苏童、格非等人为代表的’‘先锋小说”作家的“先锋小说”往往只把乡土作为一个背景,一个故事发生地而存在,这些作品大多依托西方文化观念和哲学思想对社会人生进行形而上的思考,自然忽略了对乡土地域色彩的表现。如(虚构)‘(一个地主的死}‘(山上的小屋)、(米)、(敌人)等小说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可见,“乡土小说”已无法涵盖以上这些小说的内涵。再从外延来看,传统“乡土小说”的外延是农村,其地域范围至多扩大到县一级的小城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小说的地域范围发生在城乡结合带,甚至是城市。如刘醒龙的小说(白菜萝卜》和鬼子的小说《瓦城上空的麦田》等。因此,“乡村题材小说”所要面对的“乡村”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乡村,而是一个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和变化性的广阔空间,这既包括原有的广裹乡村原野,又涵盖了正在城市化发展的小城镇及城乡结合部,甚至是城市空间。同时,作品所面对和表现的“人”,也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他们还包括了那些长期游走在城乡之间的企业家、知识分子、乡镇千部、艺人以及那些还未来得及脱去“土”气的城市农民。例如(年前年后》、《分享艰难》、《乡长》、《扶贫》等一大批‘.现实主义冲击波”的作品展示了“乡镇干部”这一特殊的文化群体在农村的生活,而(白菜萝卜》、(都市里的生产队》、(败节草》等一类作品所描写的是农民以不同的身份在城市中的生活。

其次,“乡村题材小说,"t匕“乡土小说”包容更加“多元”的主题格调。传统的“乡土小说”主题内涵比较单一,基本是在静态的乡村生活中展示乡村的宁静、安详,或批判乡村人的愚昧落后。作家们是站在乡村外审视乡村的,以启蒙和政治改造作为书写乡村的基本姿态是明确而稳定的。新时期以来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日益被城市吞食,城市文明日益进逼乡村,城乡之间的影响日渐加深,乡村不再成为封闭自足的叙事资源,“‘乡村题材小说”由此呈现出更加“多元”的主题格调。虽然像《清水洗尘》、《梅妞放羊》、(孕妇和牛》、(清洁的日子》等作品在封闭自足的乡村书写中显示出传统“乡土小说”的品质,但更多的作品显示出的是更加丰富“多元”的主题格调。《陈免生上城》、《老井)、《黑骏马》等作品揭示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愚昧落后,对农民身上固有的劣根性进行了批判。(人生》、(平凡的世界》、(哦,香雪》等通过对两种文明冲突的描写,表现出现代化给乡村带来的巨大影响,以及乡村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暴露出来的缺陷。(大树还小》、(黄昏放牛)、(九月还乡》等作品展现了乡村因经济劣势导致的文化劣势,表现出对乡村文化的严重担忧和焦虑。(乡村情感》、(黑蜻蜒》、(跪乳》等作品在批判城市道德时虔诚地讴歌传统美德的乡村文明,表现出很强“文化守成”倾向。(瓦城上空的麦田)、《神木》等作品展示出城市的冷漠无t清,金钱对人心的腐蚀,表现了城市空间下农民异化的现代性主题。“乡村题材小说”主题“多元”的格调还体现在作家“价值依托的多样化”。“价值依托的多样化”在此“既指乡村小说创作的核心价值依托的多元化,又指乡村小说家个体在具体创作时对多种价值意识的兼容并包”。圈例如,从(黑蜻蜓》、《跪乳》等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作家们对“仁”等传统道德精神的眷念,而(乡村情感》、《天下荒年》等作品既认同在新民主义革命阶段和十七年阶段形成的以“革命精神”为核心的价值意识,又认同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人文精神;(歇与山庄的两个女人》、《城的灯》等作品则对城市现代性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认同。总之,新时期以来的“乡村题材小说”具有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更开阔的视野,“乡村题材小说”呈现出更加“多元”的格调。

再次,部分“乡村题材小说‘’的乡土情感与“乡土小说”的情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乡土小说作家大多来自乡村,因此有着城乡两方面的人生体验。一方面,乡村传统文化是自我得以确立的根本,他们不可能轻易割断与乡土的情感联系,在文化上也难以逮然摆脱乡土的影响。另一方面,城市文明又远远优于乡村文明,对于经受了现代文明洗礼的这些作家来说,认同本土文化意味着肯定自身生活方式的低劣与不合道德标准,因此形成了他们对乡土的双重姿态,即既眷念又批判。新时期以来,时代和社会生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乡村小说作家对乡土的情感也随之改变:一,情感空缺。余华、苏童、格非等一批出生于60年代的作家生在城市长在城市,他们缺少乡村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作品中的乡村只是故事发生的背景,而非现实中的乡村,他们不关心乡村本身的存在,小说只寄托着某种形而上的哲学思考,因而在他们的创作中基本上不对乡村倾注情感。二,情感变异。长期以来,乡村小说作家始终对城市怀有一种仇恨的心理,这是由于他们在思想上不能适应城市文明而形成的。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展开,作家们对以工业文明为标志的城市文明不再一味地排斥,而是有了更加理性的认识,逐渐意识到城市化将是人类未来发展的方向。三,情感超越。李洱、韩东、毕飞宇、魏微、红柯等更新一代作家的作品已超越了传统的“城乡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显示出更现代的创作理性。(石榴树上结樱桃)、(扎根》、(玉米)、(一个人的微湖闸》等作品用一种“个体”言说的方式,叙述自己的独特的生命体验和精神感悟,描绘生活的本真状态,表达着自己的切身感受,传达着各自的价值判断,在更为广阔的层面上叙写着中国的城乡关系。

最后,“乡村题材小说”使用的艺术手法比之“乡土小说”更加丰富多样。传统“乡土小说”是以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为其表现技巧的,着力描写那种宁静安详、封闭保守的乡村生活,塑造出许多具有传统乡土性格的人物。新时期以来的“乡村题材小说”中描写了大童的城市生活,传统的写实主义已经不能满足现实创作的需要,借鉴新的艺术手法就显得迫在眉睫。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讲,现代主义文学就是城市文学,表现城市精神特质的孤独、虚无的主题是现代主义出现的主要原因,因此向现代主义创作方法和技巧借鉴就成为“乡村题材小说”必然的选择。对现代主义创作方法和技巧的借鉴,大大丰富了“乡村题材小说”的艺术表现力。如残雪的小说《民工团》中就借用了意识流的表现手法,对民工的生存状况予以了似真似幻的刻画。范小青的小说(父亲还在渔隐街》采用了一种迷宫式的现代叙述方式,使小说具有一种荒诞的、不确定的现代感。还有鬼子的小说(瓦城上空的麦田》中就采用了隐喻、象征的艺术手法,用麦田来象征乡土文明,城市来象征工业文明,在两种文明的对举中揭示出进城农民灵魂扭曲异化的本质。这些作品都呈现出小人物的生存艰难,表现了进城农民的精神异化问题。陈忠实在接受采访时所说:什么时候,农村题材写的不像农村题材时,小说就写好了”。陈忠实所说的“农村题材写的不像农村题材了”,不但包含着“乡村题材小说”的去“乡土色彩”,而且是指采用现代主义的创作方法和技巧去结构文本。

和美乡村内涵篇2

关键词:农业;经济文化;农村旅游经济;翻译

近年来,农村旅游经济快速发展,不仅吸引了一大批国内游客来到乡村休闲娱乐,也有很多外国友人来到乡村旅游,体验不同的文化氛围。这就涉及到了农业经济文化发展新风尚及对农村旅游经济翻译发展的要求。

1探讨农村旅游经济翻译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语言翻译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旅游业总收入逐年攀升,农村旅游也成为一匹推动经济的“黑马”。

1.1带动国际旅游发展

中国幅员广阔,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农村旅游成为很多人的选择,这是因为农村旅游的总体费用不高,同时又能够给游客带来原生态的美食、风光。国外友人也希望能够来到中国享受特色的田园文化,农村旅游经济中,翻译有助于规范旅游宣传资料,传播当地特色文化,带动地方农村旅游经济发展。

1.2丰富农村旅游英语翻译资料

农村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在发展农村旅游时必须要做好对外宣传工作,但农村旅游翻译资料严重匮乏是制约农村旅游发展的一大因素。国内外研究显示,中国国内农村旅游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在旅游英语翻译方面的投入却不多,翻译方面的文章和学术性研究仅占整体旅游翻译文献的1.2%左右。另外,中国农村旅游快速发展,还需要借鉴国外农村旅游发展经验,但是旅游相关的英译汉文献非常少,这也使得国内很多研究者面临着资源匮乏的难题。研究农村旅游英语翻译可以丰富国内相关领域内的研究素材,解决农村旅游汉译英、英译汉资料匮乏的问题[1]。

2农业经济文化发展新风尚对农村旅游英语翻译的影响

近年,农业文化开始走入人们的视野,中国作为农业大国,以传统文化为基石才能够把握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目前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民俗及固定旅游项目创新发展,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自然地理条件[2]。

2.1新时期的农村旅游经济发展融合城乡发展理念

农村旅游经济带动了农村文明建设,应把美丽乡村建设融入到城市建设中。农村全域化统筹充分体现了农村特点,同时又体现了文化传承。这是一种尊重农民意愿、保留乡村风貌、坚持生态旅游的特色文化,这种融合城乡发展理念的新风尚,对于农村旅游英语翻译来说是一个挑战。很多新的理念需要翻译工作者重新整合,在单词和翻译技巧方面,应更加注重与国际文化接轨。

2.2创新的农村社区化服务

美丽乡村带动了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创新农村社区化服务是现代社会主义农村旅游经济发展的延伸方向。弘扬先进的道德楷模,以凝聚向上的力量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创新农村社区化服务,使资源整合的速度更快,这就需要农村旅游文化翻译宣传这种先进的服务理念和人性化的服务内容,对翻译人才的培养也应该倾向于服务性。

3现代农村旅游经济翻译发展方向

由于农村旅游经济快速发展,语言不应该成为限制国外友人了解中国文化的障碍。翻译时不能因为一些中国特征民俗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就随意翻译或者胡乱翻译,完全按照汉语直接翻译的方式也是不可取的[3]。

3.1把控农村旅游英语翻译的原则

翻译的第一个原则就是要诚信。准确性是农村旅游翻译最基础、最重要的环节,要把控原文的具体含义,详实介绍乡村旅游景点。在不影响民族文化传播的前提下,准确翻译乡村旅游景点的名称和景点的简介,内容必须符合事实。翻译的第二个原则是保留农村民族传统文化和内涵。发展旅游经济,在吸引外国游客的同时,还要把我国历史内涵传播到世界各地。宝贵的民族精神和乡村文化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农村旅游英语翻译一定要保留民族文化特色和内涵,对于一些难翻译的内容不能一笔带过。翻译的第三个原则是要有美学价值。在美学基础上的农村旅游翻译,可以让国内外游客领略其中的美感和含义,尤其是乡村旅游,本身就是在好山好水的背景下,让游客能够彻底放松,保持身心愉悦,因此以一种诗情画意的翻译方式来介绍特色的农村民族文化、景点和旅游项目,才能够起到相互呼应的作用。

3.2农村旅游翻译技巧

农村旅游翻译和大部分翻译一样,运用直译、音译和意译是比较常见的方式。音译法常用于翻译一些知名度比较高的景点,这样可以达成中文和英文说法一致的传播效果,使得比较有名的乡村文化和农村旅游景点能够快速传播到世界各地,而且朗朗上口。直译法一般是用于没有争议的翻译内容,或者为了使传统民俗能够更加原汁原味地还原乡村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等。采用直接翻译的方式,对于景色和故事娓娓道来,能够在原生态翻译中带来别样的文化享受。意译翻译方法主要是针对一些具有特殊内涵、文化冲突或难以理解的内容进行查缺补漏式的翻译,这种翻译让外国游客容易理解一些较为艰深晦涩的含义。

3.3巧妙使用修饰翻译方法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的语言,都有一些诗情画意的翻译规则和翻译词句,结合中国乡村文化及农村旅游的语料库,按照一定的语言规则巧妙地使用修辞方法,可以让文章变得更加生动。翻译时加入一些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方法,可以增强阅读时的趣味性,使旅游资料不再枯燥无味。

4结束语

和美乡村内涵篇3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光明村

作者简介:石娟(1986—),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4.52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4-115-03

一、乡村旅游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1.乡村旅游的内涵

近年来,学术界对乡村旅游的关注程度非常高,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乡村旅游的内涵。本文采用的是郭焕成对于乡村旅游定义:在乡村地域内,利用乡村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村牧渔业生产、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古镇村落、农家生活等资源条件,通过科学规划开发与设计,为城市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健身的一种新的旅游经营活动[1]。

乡村旅游是建立在良好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基础上的,集食、宿、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具有自然生态性、乡土特色性、丰富实践性和较高体验性的新型旅游方式。依托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可开展生态观光、农事体验、休闲度假、儿童娱乐、康体健身、考察研修、民俗体验、美食品尝等乡村旅游活动。

2.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在社会、经济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仍然存在居住环境恶化、设施配备不足、农业发展缓慢、资源利用粗放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赋予“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崭新的内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促进农村持续健康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统筹的重大战略举措,其最终目标是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创建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自然生态环境,提高村民的综合素质,树立社会文明新风尚,达到农村社会、经济、生态、文化的和谐发展。

3.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

乡村旅游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农村文明素质等各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的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济方面,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推动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方面,发展乡村旅游能够吸纳农民就业,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能够促进城乡交流,缩小城乡差距;环境方面,发展乡村旅游,通过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能够改善农村环境,美化村容村貌;文化方面,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农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利于资源环境保护相关知识的传播,能够有效推动乡村文化的发展和农村文明风尚的形成。

二、望城县光明村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及对策

光明村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县白箬铺镇西北部,大河西先导区中部,西与宁乡县接壤,东距长沙市区约20公里,在长沙市半小时通勤圈以内。被称做“长沙大河西先导区第一路”的金洲大道自东向西贯穿该村,境内路段全长3.96公里,区位优势明显。全村总面积6.98平方公里,共有42个村民小组、946户、3407人。光明村地处湘中丘陵向洞庭湖平原过渡地带,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村域内“山、水、谷,田、林、村”特色鲜明,八曲河绵延15公里,拥有莲花大塘、蜈蚣塘等数十个水库水塘,自然生态环境优美,乡村旅游发展潜力巨大。

1. 产业建设

按照长沙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把金洲大道沿线打造成湖南田园风光、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第一品牌”的要求,立足于该村的产业发展环境,光明村应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业。

光明村生态农业的发展应遵循生态经济学原理,引进现代农业科技,以土地的集中流转为契机,由分散开发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高效利用农业生产资源,实现农产品的优质化、规模化生产及农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可结合乡村旅游业适当扩大花木果蔬的种植面积,提高农产品的价值含量,发挥农业的旅游服务功能,实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有机结合。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应在保护村庄自然环境、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的基础上,树立“以旅助农”“、农游合一”的开发理念,以多样的农业景观、自然山水景观、乡村聚落景观为基础,建立农业躬耕园、特色蔬菜基地、花木种植基地、渔业养殖基地、休闲健身中心、公共活动中心、摄影绘画基地等,打造景致怡人与原汁原味的乡村旅游环境。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宜将娱乐性、知识性、文化性相结合,增强旅游活动的休闲、文化、教育、参与、体验功能,丰富活动内容,满足游客“求知”、“求新”的需求。结合光明村的区位条件和旅游资源,建议其乡村旅游活动设计如下:

将村域现有山林、田地经过整理后,可划分为以下六大产业区带:在村域南部布置优质水稻种植区;在村域西北部建成高标准的无公害蔬菜培育区;沿光明大道布置体现湖湘特色的农家乐产业带;在金洲大道南北两侧平坝和谷地内布置农业生产和旅游活动有机结合的农业生态旅游区;依托莲花大塘,建成具备度假酒店、会议中心等设施的商务度假旅游区;依托村域南部的白罗山,建成融登山、林中漫步、森林浴、动植物观赏、自行车骑游、露营、探险等于一体的登山健身旅游区。

2.人居环境建设

(1)住宅建设

和美乡村内涵篇4

公务员考试网权威发布2016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集三维之力 建美丽乡村,更多2016年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相关信息请访问公务员考试网。 广大农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农民的参与,并且农民对美好生活有了新的渴望,因此各地政府应让美丽乡村建设提上日程,对农村环境“洗脸”、农民素质“洗礼”、农业产业“洗牌”,促进乡村文明程度的提高,让农民切身感受到了美丽乡村建设所带来的实惠,当好美丽乡村的践行者和建设成果的维护者。

注重融入机制建设,实施农村环境“洗脸”,打造宜居乡村。干净整洁的卫生条件是美丽乡村必备条件,以硬化、绿化、净化、美化、亮化“五化”为重点,开展乡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整治三堆和卫生死角,治理乱堆乱搭乱建等影响村容村貌行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如果没有一个长效的机制,必然陷入“治理—反弹—再治理—再反弹”的怪圈,建设美丽乡村必然要求村庄环境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轨道。为此,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确保每个自然村都有最基本环保设施,提高农村垃圾收集率;建立村庄环境卫生巡查和评比制度,加强工作督查和通报并严格奖惩,要求村民管好自家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并为村级保洁员提供工资保障,建立健全村级保洁员各项规章制度。

注重融入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文化内涵建设,实施素质“洗礼”,打造美德乡村。美丽乡村建设,追求的不仅是农村居住环境的优化,更主要是塑造美的心灵,建设农民精神家园。应将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贯穿美丽乡村建设的一条红线,教育宣传引导农民理解、接受核心价值观,并不断转化成为自觉追求和行动。善于发现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精心打造“最美品牌”,大力实施“四德工程”,突出典型引领,广泛开展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评选活动。层层开展四德典型评选,善行义举四德榜建设,实现了村居和学校全覆盖,营造了“学好人、做好人”的良好风尚,加强“新农村新生活”培训,向善向美的强大正能量,让美德在人人心里落地生根。美丽乡村不要千人一面,还要通过内涵建设来体现本地的特色,努力打造出品牌和特色。结合各乡村地理区位、民风民俗等,充分挖掘特色人文元素,进行个性化塑造,保留了传统民俗活动的生活土壤,陶冶了人们的情操,使美丽乡村真正让人流连忘返。

注重融入乡村特色产业建设,实施农业产业“洗牌”,打造生态乡村。美丽乡村建设不只是外在美,更要美在发展上,经济指数要有循序渐进的变化,这才是美丽乡村建设的落脚点和归宿。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多渠道推动农民增收,消化转移农村剩余劳力。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果品深加工企业,发展旅游服务业提高农民的从业人数。果品业、加工业、旅游服务业等乡村特色产业的兴起,既培育了农民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又为美丽乡村建设积累了丰厚资金,注入可持续发展的血液。

建设美丽乡村承载着很多人的梦想,特别是对那些保留美好乡村记忆的人更是有着不同寻常的寄托,为让梦想早一步照进现实,应整合资源和力量,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全民创建,开展“美丽乡村”帮扶共建工作,全力打造“最美乡村”,让更多农民真正养成美的德行、得到美的享受、过上美的生活,用无数的美丽乡村共筑美丽中国。

和美乡村内涵篇5

1.1乡土文化的定义

何谓乡土文化,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学界一直众说纷纭,至今没有统一定论,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学者认为乡土文化就是发端并积淀于一个特定的地域,带有浓郁地方色彩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总和,包括民风民俗、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语言文化等。还有的学者认为乡土文化就是乡土社区基于生产生活和智力活动总结和创造的关于自然与社会的实践经验和认知体系,它包括农业知识、技术知识、医学知识、民间文学与艺术知识以及诸如信仰、亲属与社会组织、人际关系等神圣与世俗生活知识等。我们认为乡土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乡土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乡土物质财富和乡土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乡土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在与自然环境交往的漫漫历程中,以特有的乡土观、文化观为指导,以调适乡土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落脚点和归宿点而形成的乡土物质文化、乡土精神文化、乡土制度文化和乡土生态文化的总和。乡土物质文化包括乡土山水风貌、乡土聚落、乡土建筑和民间民俗工艺品等;乡土精神文化包括乡土孝文化、乡土宗族家族文化、乡土生活习惯、乡土传统文艺表演、乡土传统节日等;乡土制度文化包括乡土生产生活组织方式、乡约乡规、乡存共荣的意识形态、乡土价值取向、乡土行为方式等;乡土生态文化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地理环境的大气、地形、地貌、土壤、湖泊、河流等自然山水以及形成生物链条的动植物种群等。乡土文化是特定区域的共性文化积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既涵盖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共性因素,又涵盖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价值观和社会意识。

1.2乡土文化的内涵特征

我国乡土文化源远流长。乡土文化是华夏民族得以繁衍生息的智慧结晶和精神寄托,是区别于其他任何文化的唯一特征,是民族凝聚力和进取心的真正动因。优秀的乡土文化既表现了乡民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和审美情趣等,体现了乡村和谐为美的社会伦理思想,强调了人与人的和谐、家庭和谐、邻里和睦到社会和谐,又体现了乡民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社会进步的文化价值观,还体现了乡民勤劳、朴实、热情、开朗、健康的品质特征,民族性情尽显其中,更体现了乡民崇尚劳动、尊亲敬祖、敬老敬贤等传统伦理观念。所以,乡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无论是制度的还是生态的都是不可替代的无价之宝,已深深地融入我们民族文化的血液之中。因此,乡土文化具有以下内涵特征:1)乡土文化具有强大的延续力。纵观世界上各个主要的农耕文明,大都发生过中断或衰落,唯有我国的乡土文化从未中断过,它一脉相承直到今天。2)乡土文化是一种农耕型的文化。这种形态的文化,不仅在意识形态上使农民群众形成了重农、尚农的思想,而且在社会心理和行为上也产生了深刻影响。3)乡土文化是一种开放型文化。它总是能够积极地吸纳和融合异质文化,而不是盲目地排斥或应付。4)乡土文化是一种和文化。这种和主要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自我身心的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

1.3乡土文化与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关系

乡土文化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灵魂,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乡土文化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与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之间的联系又是密不可分的。新农村人居环境受乡土文化的影响,又是乡土文化在物质环境和空间形态上的体现,是乡土文化的写照。由于乡土文化具有延续性的特质,因此可以根据需求从乡土文化当中找寻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素材来获得设计的思想源泉。同时,乡土文化作为乡土生活方式的一种载体,在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进行设计时也是对新的乡土文化的创造和完善。即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一旦形成,就会对该地域人们的思想、心理、行为、生活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形成新的乡土文化情景。不同的乡土文化反映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上会产生不同的人居环境风格。

2乡土文化的作用

乡土文化使设计者在认识理解乡土物质文化、乡土精神文化、乡土制度文化和乡土生态文化的过程中转化为设计理念,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产生深刻的影响。乡土文化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乡土文化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文化根基。

乡土文化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记录着乡土文明发展的轨迹和特殊性,承载着乡村的历史和传统,聚集并沉淀为一定的社会密码,是传统农业社会中成长起来的原生态文化。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必须从中吸取营养,寻找设计灵感。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模式或载体的选择,只有与当地的乡土文化相结合,才能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由此可见,乡土文化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根基。

2)乡土文化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具有导向作用。

乡土文化导向功能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乡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与乡土精神文化,发挥着无形的导向功能,能够为设计者提供方向和方法,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者的设计思想和设计行为起导向作用,引导他们面向农村美好未来,以农民、农业、农村即“三农”整体利益为重,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业为重,使设计者自发地去遵从,把“三农”与设计者的意愿和愿景统一起来,从而促使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更加符合“三农”的实际需要。其次,对农民、农业、农村整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起导向作用,引导农民、农业、农村树立大局观念,支持和配合设计者对新农村人居环境的设计。因此,乡土文化就像一个无形的指挥棒,使设计者自觉的按照农民、农业、农村要求去设计人居环境。

3)乡土文化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具有文化传承的作用。

乡土文化具有传承的作用。乡土文化一旦形成,就会薪火相传、稳定延续下去。今天的乡土文化,是建立在对传统乡土文化的传承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优秀的乡土文化凝聚了乡民世世代代的智慧,是乡民赖以生存的精神力量。乡土文化的传承表现为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等方面的传承。所以,要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就不能无视这些宝贵财富的存在,不能离开对乡土文化的传承,否则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对乡土文化的传承要批判继承,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对于符合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要求,又积极健康向上的内容,应继承和发扬,对不符合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要自觉加以改造或剔除。

4)乡土文化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具有指导调适的作用。

乡土文化中有乡土奋斗目标、乡土的行为规范和乡土的共同价值观,这些都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有着强烈的指导作用。它让设计者明白自己的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哪些地方该发扬,哪些地方该规避,为设计者指明了调整和适应的方向。通过这些指导从而提高设计者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力,使设计者明确工作意义和工作方法,从而提高设计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乡土文化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的运用

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挖掘乡土文化元素,尊重当地自然与人文印迹,坚持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实现人居环境设计与人的天人合一。乡土文化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具有巨大的利用价值。

3.1对乡土物质文化元素的运用

乡土物质文化中有乡土山水风貌、乡土聚落、乡土建筑、民间民俗工艺品以及乡土地貌、乡土气候、乡土植被、乡土材料、乡土色彩、乡土符号等元素。它是在乡土地域范围内自然产生,且能被设计者利用到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带有乡土文化的真实性和朴实性,对节约新农村人居环境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作用。如对乡土色彩的运用。设计者在进行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前要深入了解当地农户的风情民俗,体验当地的生活环境和场所精神,运用乡土地貌色彩、土壤的色彩、植物生态、人文内涵、天空、大地、山林、水体等自然物质实体固有乡土色彩,挖掘出当地的乡土色彩,并运用到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去,使得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富有乡土气息,创造出独具匠心的色彩映像。乡土色彩对整个造型赋予了乡土个性语言,它是造型要素无法取代的。又比如对乡土符号的运用。设计者将乡土符号作为物质载体,再结合当地的风情民俗,并以艺术的造景手法运用到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从而设计出能真正体现乡土文化特色、个性突出、生态和谐的新农村人居环境。还比如对乡土材料、植被的运用,呈现出的是自然美。取材于大自然的石材、植物、木等自然材料,通过造景手法处理使普通的材料变得不普通,利用地产的瓜、果、梨、桃等水果或蔬菜作为绿化设计素材,使之成为新的景观观赏对象。同时那些乡土建筑凝聚了历代民间建筑设计师的灵感,体现了民俗风情与乡土文化,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设计者应重视保护乡土建筑,注重从乡土建筑的布局、墙体、屋顶、门窗和其他细部中吸取地域元素,让新农村人居环境与乡土建筑和谐共生。

3.2对乡土精神文化元素的运用

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看得见的东西是它的物质文化存在形式,那些看不见的是乡土精神文化,它飘离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载体之外,隐藏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形式的背后,透过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物质文化所反映出的传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文化、心态、审美情趣、设计理念、设计思想、创作手法、设计方法等,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乡土精神文化。而这些共同思想、价值观念、基本信念、乡土精神、农耕传统、地域风情和民间技艺是乡土精神文化的精髓,可以作为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主题和设计理念,通过新农村人居环境载体设计,去营造空间环境,不仅能体现乡民的意识观念、审美情趣、心理需求和行为方式,同时还将反映蕴含在其中的深层次的乡土精神文化内涵。因此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乡土精神文化特征的表达,重在意境、神韵、场所精神的塑造上,在潜移默化中将地方的风俗遗存、生活模式、传统空间格局传达出来,作为一种乡土精神文化特色的见证。

3.3对乡土制度文化元素的运用

乡土制度文化介于乡土物质文化与乡土精神文化之间,相对于乡土精神文化而言,更具有外观的凝聚性、结构的稳定性和时间的延续性,它既起着规范乡民行为和办事规程的作用,也起着规范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作用。乡土制度文化为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提供了共同的设计准则和设计规范,这些共同的设计准则和规范反映了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共同意愿。同时,乡土制度文化是非物态文化,它的乡村生产生活组织方式、乡土纪律制度、乡土道德准则、乡约村规等,有利于增强设计者的文物保护意识,了解乡村的发展历程,知晓先人留下的文物古迹,促使他们增强保护文物的意识,使之合理利用乡土物质文化、乡土精神文化和乡土生态文化资源,以乡土制度文化为切入点,引导设计者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进行设计。如以乡土生产生活组织方式为物质载体,引入当地农业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等乡土材料,如古井、水车、石磨、古树等器物和农耕文化的簸箕、斗笠、锄头、风斗等原生态的生产农具经过艺术化的处理,充分展现乡村特有的艺术美。

3.4对乡土生态文化元素的运用

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应有效利用乡土生态文化元素。因为“环境的背后蕴含着千百年来生态演进的历史和文化发展变化的历史,它是人与自然共同的作品,经过了千百年来的改造,深深打上了人的实践的印记,成为‘人化的自然’”。然而,目前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缺乏对生态文化必要的尊重,对其运用还比较薄弱,大多以损害乡土生态文化为代价,过度的设计已造成乡村资源浪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是发展乡土生态文化、建设乡土生态文明的需要,设计者必须站在国家目标和发展战略的高度,有效地运用乡土生态文化资源,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遵循生态的原则,遵循生命的规律,把地形、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动、微生物、土壤、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土地、人口、体制、文化、历史等组成一个多维的复合生态体进行设计。也就是说,设计者要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去充分考虑,合理安排乡村土地及地上的物质和空间,创造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整体优化和美化的乡村人居生态系统,为农户创造安全、健康、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

4结语

总之,乡土文化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灵魂,是设计者永远肥沃的土壤。凡是优秀的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总蕴含着浓厚的乡土文化内涵。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是乡土物质文化、乡土精神文化、乡土制度文化和乡土生态文化的统一体,体现了乡土文化精神,反映了乡土文化的面貌。因此,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就其本质意义来说,是一种乡土文化再创造行为,设计师则承担了乡土文化传播者的角色。

和美乡村内涵篇6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而乡村振兴就是要以农村经济为基础,努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我认为建设美丽乡村始终都离不开文化。

文化是生态宜居的守护者。习总书记说美丽乡村建设就是要“看的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村的青山绿水是我们耐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中国自古以来就讲究遵循自然法则而生存。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生态文明观,让人们懂得“仁民爱物”,发自内心崇尚自然,珍惜环境,才能从根本上守护住我们的青山绿水。

“乡愁”对于乡村来说是对乡土文脉和故土文化的记忆。乡愁可能是一棵长在村头的古树,可能是一间破旧的祠堂,可能是一出家乡的戏曲,还可能只是一位儿时的玩伴。这就需要加强对遗址遗迹、民风民俗、田野文物的开发保护,传承乡村文脉,让村民在精神上有归属感。让更多乡贤回到故土推动乡村文化的传承,建设美丽乡村。

文化是产业兴旺的金钥匙。乡村产业无论是农业还是第三产业,都需要注入文化内涵,否则就不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我们甘南是藏王故里,临潭是拔河之乡。众所周知藏区幅员辽阔,有着无尽的草山资源。牛羊满山的情景是人们心底对藏区最深的了解,随着甘南州在全省率先实施环境卫生革命战略以来,这里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了。今后我们本地的土特产将成为纯天然无污染的代名词,我们卖的就不仅仅特产而是健康和文化。

谈到乡村振兴就会想到乡村旅游。而乡村旅游的持续蓬勃发展,更要注重挖掘文化内涵。一个地方的历史积淀、气候环境、风土人情、饮食起居,风俗习惯等等构成了一个地方的地域文化,而这种文化带给人们的是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精神体验。譬如,有人喜欢“大漠孤烟直”的苍凉,有人喜欢“海上生明月”的意境。我们要做的就是深入挖掘本地的藏区文化,让每一个来甘南旅游的客人感受到这片土地与众不同的魅力。

文化是乡风文明的约束力。“仁义礼智信、诚孝检勤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在乡村振兴中,如果我们充分发掘乡规民约、族谱家训这些道德资源,发挥身边榜样的力量。让向善向美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人心、引领道德、淳化民风,那么“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邻里和睦”等等都会成为村民发自内心的尊崇。

农村的公共文化建设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只有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才能保障村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提高乡村文体活动质量,让广大村民在丰富的文化体验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

文化是有形的,更是无形的,它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我们的“三观”和生活方式,要想振兴乡村,就得以文化铸魂。有了灵魂的乡村便有了生机和活力,有了青山绿水和乡愁,有了希望和未来。

和美乡村内涵篇7

新农村规范建档工作扎实开展为“美丽乡村”建设奠定了扎实基础。桃城区新农村规范建档自2010年开始,按照“先试点、后推广”的路子,形成了“政府主导、乡村统筹、建管并重、致力创新”的思路,逐步完善了“区―乡―村”一体化档案管理体系,强化乡、镇级档案平台建设,探索建立了“村档乡代管”和“1+N”管理模式,基本实现农村档案管理系统化、规范化,按照建、管、用“一体设计,重点建设”方针,除满足农村一般性档案服务外,对项目重点村、文化特色村进行重点关注和文化发掘,使农村档案更好地发挥了“服务中心,资政惠民”作用。2013年10月,衡水市桃城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区)顺利通过国家级验收,成为河北省首家通过此项验收的单位。

“美丽乡村”建档与新农村档案工作一w衔接。2014年,按照省、市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统一部署,桃城区开始了“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桃城区档案局以新农村规范建档为基础,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把抓好“美丽乡村”建档,翔实记录美丽乡村建设过程和成果,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构建和谐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衡水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2016年档案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桃城区邓庄镇北苏闸村、河东办东明村等“美丽乡村”都很快建成了集“档案-图书-村史”为一体的综合档案室,其中邓庄镇北苏闸村是桃城区的模板试点村。随后以北苏闸村为“美丽乡村”规范建档模板,在全区“美丽乡村”中全面开展了集“档案-图书-村史”为一体的综合档案室建立工作。北苏闸村综合档案室总面积100平米,保存了自1965年以来五十余年的757卷村级档案,内容涉及党组织建设、村务管理、村级建设、农业、水利、计划生育及财务管理等。档案保存完整、内容详实。图书室,有书柜20个,报架1个,图书4000册,音像制品200余张,涵盖了种植养殖、计算机、政经、文化等多领域的书籍,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美丽乡村” 档案,提升了基层档案的服务功能,为城乡发展与文化提升提供优质服务。北苏闸综合档案室(村史馆)迎门是百姓墙,全村425户人家,每家一个笑脸,这425张笑脸是他们幸福生活的展示,是对党的政策的最好诠释,也是对村两委班子的最大肯定。桃城区北苏闸村是农业特殊产业村,也是政治文化村,先后有、等多位中央领导和省市领导到北苏村闸视察,并给予了高度评价。村史馆布置有“前言、历史溯源、红色记忆、当家做主、宝闸光彩、改天换地、致富之路、绿色革命、文明新风、亲切的关怀、大事记、辉煌前程”十二个版块的展示墙和十余个展柜。馆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闸”字柜,存放着北苏闸村1965年以来的村级档案,一卷卷档案,真实反映出了北苏闸村几十年来历任村级干部为官清廉、一心为群众办实事的工作作风,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闸文化”。近年来,桃城区把北苏闸村的“闸文化”建设作为独具特色的“自选动作”,成为全区党员干部教育的专用“教材”。东明村、北苏闸村等一批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档案-图书-村史” 综合档案室(村史馆),也促进了“衡水溯源”“安乐秧歌”“闸文化”等等农村传统文化被发掘、保护和宣传。为了方便群众查阅档案,北苏闸村综合档案室,对室藏档案进行了数字化,共电子录入403卷,扫描10934幅,为群众实际生产生活需要提供了快速便捷的服务。

桃城区农村档案工作得到各级领导高度评价。北苏闸村级档案工作始建于2003年,2005年11月,在北苏闸村召开了全国“三下乡”工作会,淳朴的民风,整洁的村容村貌,得到了与会人员的赞扬,而北苏闸村的村级档案特别引人注目。2007年8月,国家档案局杨冬权局长到北苏闸村就新农村档案工作调研,并题字:“村级档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见证和重要帮手”,同时为北苏闸村村史馆题写馆名;2013年省档案局魏四海局长全程参与桃城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县(区)验收工作,并对桃城区的档案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在桃城区“美丽乡村”建档过程中,衡水市档案局领导也多次到桃城区及邓庄镇北苏闸村检查档案工作,提出了宝贵意见。桃城区农村档案工作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本质上,更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相连,与美丽乡村、美丽河北、美丽中国建设同步,与国家和省档案工作的发展要求相一致。

和美乡村内涵篇8

关键词:新农村;景观;改造;设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景观规划改造设计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重c根据景观所在地村民的主要生活需求,运用自然生态的设计理念,对农村自然景观的土地空间格局加以改造,使其延续地方特色的同时,越来越符合我国现代新农村景观的发展需求。

1 新型城镇化与美丽乡村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为标志的城镇化,包括3个层次的内容:一是乡村居民转化为城市居民;二是转入城市的那部分人的生活方式、条件、质量等内容的城市化;三是乡村居民的生活方式、条件、质量在城镇化过程中的提升。美丽乡村的内涵特征包括2个层次:一是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布局合理、设施完善;二是产业发展、农民富裕、特色鲜明、社会和谐。要实现5个层面的“美”:规划先行科学布局美;景观提升乡村田园美;创业增收文化生活美;乡风文明村民素质美;村容整洁生态环境美。由此可见,美丽乡村之“美丽”既体现在生态层面,也体现在社会层面。

美丽乡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道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美丽乡村建设将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社会的内涵,消除城乡二元社会的巨大差距,为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提供必要准备。美丽乡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有正相关性,一方面城镇化水平高的地区更易于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另一方面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促进了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针对高速城市化背景下乡村人口“过疏问题”和乡村衰微现象,日本从1973年开始实施“村镇综合建设示范工程”,目的在于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缩小城乡差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村镇可持续发展。日本“村镇综合建设示范工程”以具体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提升农村建成环境,改善生活条件为工作重点,从而激发农村经济―社会――空间的良性循环。同时,提出村庄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历程:缩小城乡生活环境设施建设的差距――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定居社会――地区居民利用并参与管理各种设施―建设自立而又具有特色的区域――利用地区资源,挖掘农村潜力,提高生活舒适性。

2 我国的经验借鉴

2.1 思想方面

重视强调对农业农村的认识,从而实现农村的现代化。日本提出将农村地区视作“田园空间博物馆”,从认知态度上将其视作“国民共有的财产”,“再一次发挥存在于异丢的地区资源”,这种认知态度的调整,是政府设置一系列政策框架的基石。

2.2 行动方面

加大农村扶持政策和投入力度,支撑农村可持续发展。在建设过程中,保证各级财政不间断地实施工程设施建设,保证长久持续地对农村生活工程设施项目的投入,缩小城乡差距,营造风景秀丽、设施完备、社会保障充分的农村,使农村更具吸引力。

2.3 文化方面

注重开发村民的智慧,提高村民素质,是可持续发展最有力保障。在建设过程中,重视对村民,尤其是年轻一代的生态环境教育,组织各类形式的农村探访、生态环保主题活动,义务清理垃圾和河道保洁等活动。

2.4 物质空间方面

重视地方文化、地方生活的保存和再现,将地方化的要素融入到村庄建设中,保障村庄的可持续发展。重视乡村建设的生态性和自然性,提供渠道和资金,鼓励生态节能技术的应用。同时,注重农村要素在景观塑造中的运用,工程项目充分听取村民意见,发掘与村民更契合的项目清单。

3 建设规划实践案例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下,浙江省各个县域已经逐步形成了不同的发展与建设模式,如安吉县、仙居县、江山市、龙游县等,其中,以安吉县“中国美丽乡村”、仙居县“浙江省绿色农产品基地”、江山的“中国幸福乡村”最具代表性。

3.1 安吉“中国美丽乡村”

安吉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与杭州大都市中心的直线距离约60km,距上海和南京200km。安吉县是近期长三角地区崛起的一个生态经济特色强县,森林和植被覆盖率分别达到71%和75%,有12个乡镇被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居全国首位。回顾安吉县近10年来成功的生态发展和乡村建设之路,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3.1.1 准确的机遇把握和合理的市场定位。随着我国大都市人口规模和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安吉县的农业资源、生态景观和乡村开发建设,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紧密依托杭州、上海、南京大都市,充分利用独特的市场区位优势,将农业资源经过商品化运作,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资本。

3.1.2 走“大品牌、大战略、大环境”的生态建设之路。安吉县形成了“中国竹乡”、“中国首个生态县”、“中国美丽乡村”3张亮丽的“名片”,把全县作为一个大景区规划,把村庄作为一个景点来设计,把农家作为一个小品来改造。

3.1.3 全民行动、分类发展、因地制宜、内涵再造。根据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安吉将全县187个行政村划实行分类分批协同发展,形成内在的竞争氛围,广泛动员了基层力量和建设热情。

3.2 仙居“浙江省绿色农产品基地”

仙居位于台州与温州、丽水、金华3市的交汇处,至杭、甬、温三大中心城市的交通时间均在2h之内。与安吉相似,仙居也拥有得天独厚的环境资源条件,森林覆盖率达77.2%,被誉为“仙人居住的地方”,是发展生态产业、休闲旅游的极佳区域。2005年,仙居县委县政府提出要高度重视农业发展,计划把整个仙居打造成“浙江绿色农产品基地”,充分发挥本地的生态绿色资源优势,以满足不断高涨的都市高品质农产需求。当时该战略构想在浙江尚属首例,在之后的建设中为仙居赢得了极大的市场空间、品牌效应和政策支持。通过构建“绿色农业产业、绿色农业生态、绿色农业标准、绿色农产检测、绿色农业管理和技术服务”5大支撑体系,全面推进“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同时,以“基地”建设为载体,建立“林――羊――牛、果――鸡――鸭、猪――沼――果、稻――鱼”的新型生态农牧业循环模式,采用“因林下乡、花果进村、瓜果进户”的新型农村发展模式,形成了稻香村、杨梅村、花果村、三黄鸡村、有机茶村等多个绿色生态农业特色村。可见,仙居县走出了一条以绿色效益农业带动新村建设、农民创收致富的有效路径,这一路径颇为类似于荷兰,以现代农业振兴乡村发展的建设思路。

3.3 江山“中国幸福乡村”

江山市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的钱江源头是浙江省西南门户之一。2008年以来,为切实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有效增强农民群众对物质、精神、环境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在深入调研、反复论证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创造性启动实施了“中国幸福乡村”建设。江山市把“中国幸福乡村”建设作为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总目标和总抓手,符合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美丽乡村”的战略部署,也充分体现了江山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江山市,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科学内涵的深刻理解。

(1)以17个统筹为抓手,5方面15类可操作性指标,具体推进幸福乡村建设,极具先进性、可操作性和示范性。其中,具有2大鲜明特点:一是江山的广大农民群众更加自觉地参与到争创幸福乡村品牌的新农村建设热潮中,对农民群众起到了巨大的激励和引导作用,形成共创共富、共建共享幸福美好生活的新农村建设机制。二是对江山的广大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广大干部把统筹城乡、建设新农村的各项工作都落实到为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生活的服务中,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统领新农村建设。

(2)实施农业特色主导产业、来料来样加工业、乡村休闲旅游业等“一村一品”工程,进一步提升产业增收、农民致富水平,推进农业主导产业品牌化发展、农民就业创业多元化拓展,重点突破低收入农户增收问题,努力建设生产发展、增收稳定的“富裕乡村”,显著增强全市农民的创业增收成就感。

(3)实施人居环境改造、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建立、“3・12”绿化运动、洁化运动等工程,进一步提升环境整治效果,推进农村自然环境的生态化保护,人居环境的功能化改造,努力建设村容整洁、生态环保的“美丽乡村”,显著增强全市农民的居住环境舒适感。

4 乡村发展与建设的影响因素

发达国家成功的乡村建设案例都是在1种或2种资源中,开发出了都市需求的独特功能。例如,日本乡村建设“一村一品”、“一村一景”的形成,铸就了乡村发展的持久动力和独特品格。根据以往研究总结和以上发展经验分析,可以将创造乡村聚落“个性化、差异化、特色化”的资源遗产归结为5个方面:

4.1 人――指地方的发展领袖

带领农村的建设者以及著名的历史人物、拥有特殊技艺的人、有特色的地方住民活动,如环境保护、国际交流、节庆祭典等。

4.2 地――自然资源

如特殊的青山、绿水、温泉、雪、土壤、植物、梯田、盐田、沙洲、湿地、草原、鸟、鱼、昆虫、野生动物等生态环境。

4.3 产――生产资源

如农林渔牧产业、手工艺、饮食、加工品、艺术品等,拓展产业机能之观光、休闲、教育、体验农业、市民农园及农业公园等。

4.4 景――自然或人文景观

如森林、云海、湖泊、山川、河流、海岸、夕阳、星星、古踱、地形、峡谷、瀑布、庭园、文化财、建筑等。

4.5 文――各种文化设施与活动

如寺庙、古街、矿坑、传统工艺、石板屋、童玩,有特色的美术馆、博物馆、工艺馆、研究机构、传统文化与习俗活动等。同时,要完善乡村建设机制,不断提升农民创建“美好家园”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在整个乡村开发过程中,广泛动员当地居民的建设积极性,并保证有合理的收益反馈。

已有学者在分析中国城市化或城市空间动力机制时,将企业、居民、政府作3大动力主体。事实上,根据以上乡村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那些较为成功的乡村发展案例,同样也离不开地方政府、企业和居民(农户)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推动乡村持续发展的地方产业体系以及完善的基础设施、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特色的地方文化。

因此,作者将国内外乡村发展的动力机制框架归纳如下:(1)产业体系:指能够支撑乡村快速发展的内生动力,包括现代农业体系、现代旅游业体系和地方小型工业体系,一般更为强调用工业化、信息化的手段组织,并形成农业产业链系统或旅游业产业链系统。(2)基础设施:指能够保证和维持乡村产业经济发展、居民便捷生活生产的系列硬件基础设施和软件服务设施,包括道路、网络、水电、排污、学校、医疗、法律等,这些属于乡村发展的基础动力。(3)生态环境:指产业、乡村、居民等生产与发展所赖以存在的基本条件,属于一种开放性和扩散性的组织系统,相对于聚集式的城市系统,更能够体现出乡村聚落的本质属性。(4)地方文化:指能够区别于城市和其它乡村特征的内在属性,是每个成功乡村具有自身魅力而不可缺少的灵魂,包括农耕文化、牧渔文化、民风民俗、地方名人、节庆盛事等。同时,在当前我国乡村发展过程中,区位和机遇2大条件也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角色。

5 结语

上一篇:光伏分析报告范文 下一篇:营销推广方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