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兴演讲的概述及基本技巧范文

时间:2024-01-25 10:26:26

即兴演讲的概述及基本技巧

即兴演讲的概述及基本技巧篇1

关键词:高职高专 钢琴即兴伴奏 训练及教学

钢琴即兴伴奏是指在原有的钢琴旋律演奏中,即兴的利用钢琴和声进行伴奏,从而衬托和渲染原有钢琴旋律的音乐情感。钢琴即兴伴奏作为高职高专院校钢琴教学的重要课题,其实践意义和价值应被教师和学生高度重视。钢琴即兴伴奏相当于是对学生专业基本功的训练,因此钢琴即兴伴奏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专业技能。在人才市场不断改变人才需求模式时代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不断朝着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同时,对学习音乐专业学生来说,为了满足市场对人才要求而提升自己专业素养水平也是极其必要的。钢琴即兴伴奏考验的是学生在对钢琴的演奏技术有了很大程度上掌握之后,再结合和声等理论知识来衬托和渲染原有钢琴旋律的音乐情感。因此,其对于学生的听力和分析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

一、钢琴即兴伴奏的概念

钢琴即兴伴奏的概念是在没有伴奏谱的情况下即兴的对钢琴作品进行伴奏。一般情况下,钢琴即兴伴奏按照伴奏音型和织体可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一)有旋律伴奏

有旋律伴奏的伴奏方式通常是主旋律配合伴奏音型,其中两只手分别控制主旋律和伴奏音型歌曲的演奏。因此,ρ葑嗾吒兄伴奏旋律的水平和视觉演奏水平有很高的要求。

(二)无旋律伴奏

在无旋律伴奏中,两首分别负责伴奏音型和低音演奏的弹奏,伴奏中基本不出现旋律或很少出现旋律,有时还要将歌曲旋律同和声织体结合在一起。

(三)复合型伴奏

在实际的演奏过程中,有旋律伴奏和无旋律伴奏都难免会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点,如果在实际演奏中仅仅只使用上述一伴奏方式进行即兴伴奏,很难将即兴伴奏发挥很好的效果,而复合型伴奏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其将有旋律伴奏和无旋律伴奏结合在一起进行演奏,取长补短,两种方式即兴配合,可以很大程度上将即兴伴奏的价值最大化。

二、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即兴伴奏的教学现状

(一)学生

目前,我国的音乐专业学生普遍将声乐或民族乐器作为专业学习的重点,对学生钢琴的掌握程度相比之下较低,将钢琴作为专业学习重点的学生占少数。同时,由于钢琴理论知识和实践存在一定程度上差距,学生在钢琴的演奏能力上较为欠缺。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像钢琴即兴演奏这类技巧性较高的课题难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果,而钢琴即兴伴奏这类技巧性更高的演奏方式自然在教学中也存在很大的障碍。结合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钢琴基础不够好的学生尽管通过短期的钢琴学习练习之后可以演奏难度较低的钢琴曲目,但在和弦、音阶等方面的知识和技巧还是知之甚少。即使是部分有一定钢琴演奏基础的学生,在经过系统的学习之后可以演奏大型钢琴曲,但歌曲的流畅度多多少少还是存在问题。

(二)教师

在高职高专院校的音乐专业中,即兴伴奏教学还处在发展前期。即兴伴奏教学不仅在音乐专业技能上存在交叉性,同时还表现在教师的和声掌握水平和即兴编排水平上,其在这两个方面上有着极高的要求,这对于高职高专院校的音乐专业教师钢琴水平来说显然是很大的考验。在钢琴专业教师中普遍存在尚不明确即兴演奏课题的教学概念、教学思路走弯路、教学轻重处理不当、只传授即兴演奏理论知识导致学生对即兴演奏的掌握只停留在书面等问题。其根本原因正是音乐专业教师的特殊性。在扩招的背景下,高职高专院校的音乐专业广泛存在着比例严重失调的现象,课时安排和教师安排存在的矛盾越来越明显。此外,随着课时量的不断增加,音乐老师供不应求,导致很多在钢琴即兴演奏教学方面掌握不深的教师承担起课程的讲授,以至于在钢琴即兴演奏教学中存在逻辑上的漏洞和系统上的欠缺,从而很大程度是限制了学生钢琴即兴演奏水平的提升,钢琴即兴演奏在高职高专院校的钢琴教学中的教师分配安排应得到重视,明确钢琴即兴演奏教学任务应分配给何种教师在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的钢琴教学中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三、钢琴即兴伴奏训练及教学改进方式

(一)自弹自唱

将自弹自唱和即兴伴奏集合在一起是目前音乐专业学生必须要掌握的技能。不仅要能够自弹自唱,还要能为他人进行伴奏,这样的训练对于即兴伴奏实践教学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即兴伴奏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应运用自弹自唱的训练方式,学生在歌曲即兴编排中要能做到自弹自唱,将弹奏和歌唱完美配合运用。

(二)互相伴奏

在钢琴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互相为对方伴奏,从而提升学生即兴伴奏的水平。在刚开始的时候,学生可能因为种种原因对互相伴奏的训练模式感到不适,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学生通过互相配合完成整首钢琴作品,对于他们的即兴伴奏能力必然有积极的影响。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指导,在经过教师的悉心指导之后学生们相互伴奏也会更加的顺畅,从而提升学生的即兴伴奏效果。综上所述,学生之间互相伴奏的训练方式不仅可以丰富教学方式,还可以更高程度上帮助学生提升其即兴伴奏水平。

(三)舞台实践

即兴伴奏对弹奏者和演唱者之间的配合有着很高的要求,伴奏过程中也需要更高的水平。因此,在即兴伴奏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定期借助音乐会或演奏会的方式为学生提供锻炼即兴伴奏能力的平台。

四、结语

结合全文所述,钢琴的即兴演奏借助和声和节奏技巧来渲染钢琴作品的情感,在钢琴作品的艺术表达和演奏效果上有着积极的作用。钢琴即兴伴奏的要点是创作和表演的完美结合,在创作和表演相互融合渗透的过程中,钢琴作品的情感可以得到更好的表达。钢琴即兴伴奏不仅在音乐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音乐作品的演奏中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研究钢琴即兴伴奏的训练及教学在钢琴教学的成果提升上尤其重要。

参考文献:

[1]张红敏.刍议钢琴即兴伴奏的训练及教学[J].黄河之声,2014,(08).

[2]赵爽.论钢琴即兴伴奏的训练及教学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6,(08).

[3]郑景匀.钢琴即兴伴奏的训练及教学研究[J].音乐时空,2015,(07).

即兴演讲的概述及基本技巧篇2

练口才的方法:演讲口才训练方法第一,要马上确定你针对讲题想要采取什么样的立场并依据你对听众背景和需求的了解,想要为着何种发言目的而表达什么主旨。你可以从信息性、说服性、鼓舞性、娱乐性和社交性等选项中择定你的发言目的。同时据此急速敲定你打算呈现的基本立场和核心题旨。通常这种演讲都仅有几分钟长,所以你必须在这很短的时间内把焦点集中在一两点,或顶多两三点与讲题有关的论点上。即使你一时有很多话可说,你也不宜贪多,必须加以取舍剪裁,只挑具有实质意义的重点来说。

第二,要看现场需要,在时间许可范围内处理演讲内容的布局事宜,亦即依照开场白、主体和结语三段组织来把所欲表达的内容有系统地架构起来。

第三,要善于利用现场各种可用的资源,包括描述现场某些布置所带给你的某些联想,或评述其他刚讲完话的演讲者的某些与你讲题发生巧合关联性的话语。这样做,很容易激发听众的高度兴趣和认同,而且你的机智表现也能有效增强你的感召力和说服力。

第四,要养成站着思考的习惯,增进边说边想的才能。倘若来得及的话,可以将上台前紧急脑力激荡所获得的主要论点,用几个关键词写在小纸条上,如果时间不允许这么做也没关系,只要心中记牢重点并依序妥为申述就行了。在边想边说的过程中,可以尽量运用联想法、发问法、归纳法、演绎法、对照法、引述法、比喻法和举例法等思维方法,以便扩展站着思考的空间,并灵活打通有助于连结讲题的思路。只要讲题不致太过于生涩艰难,大概就能侃侃而谈,乃至出口成章了。

第五,要在平时依照经常强调的多读书、多思考、多练习、多观摩、多演练的演讲方法,尽力多下功夫,假以时日,应该就能培养足够的信心和能力,来迎接即席演讲的挑战了。这方面的信心与能力确实要靠长期积累的学养、胆识、眼光和经验才能逐步培育成功。因此,我们可以说,即席演讲是可以而且需要事先准备有赖一辈子持续不断准备的一门才艺。

练口才的方法:心理素养成功演讲的首要条件乃至于内容既新鲜又丰富同时表达既生动又自然,所以通过上述临场构思的步骤之后,尚须实践热诚发言、大方表演法则,将一流的内容透过一流的技巧发挥出来。

作为一个演讲者,丰富的知识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需要,而且也是任何一场演讲获得成功的需要。古今中外,所有成功的演讲者无一例外都学识渊博。演讲者除了需要具备社会历史知识、科学文化知识、文艺美学知识、和社交礼仪知识外还应该具备这样的知识能力:

①要有敏锐的认知和辩证的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够深入浅出的分析问题。

②综合归纳材料的能力,在很短的时间里把符合主题的材料组合、汇聚在一起,然后有理有条的表达出来。

③观察力,想象力、联想力、应变力。即兴演讲,临场发挥特别重要。应注意观察现场和观众。摄取那些与演讲主题有关的人或景物,因地设喻,即景生情,然后借题发挥,驰骋想象。

心理准备,心理素质

任何时候自信都是一个人的形象代言,一个充满自信的人总是在演讲前就会给人带来一种扑面而来的感染力。而自信来源于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总是能让人从容不迫。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客服怯场的必备良药。

即兴演讲的概述及基本技巧篇3

而目前职校生“说”的能力仍很成问题。例如,随便插话;说话词不达意,缺乏条理;或是脸红耳赤,抓耳挠腮,忸怩作态……因此,职校语文教师必须在“听”的基础上,把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放在重要位置,鼓励“说”,训练“说”,灵活“说”,强化“说”,从而逐步提高学生“说”的能力。如何训练提高呢?笔者认为:

一、循循善诱鼓励“说”

(一)建立科学认识论,确立正确人生观

科学的认识是正确行动的先导。有些学生故作深沉不屑于说,是因为他们错误地把“沉默”当作成熟的标志,课上课下三缄其口,大脑、牙齿层层设防,信奉“沉默是金”,认为课堂上举手发言是稚气的表现。他们的观点是,啃会书本就能成才。殊不知当一人带着只属于自己的那个禁锢的无言体走向成熟的时候,自身价值同时也被禁锢。这种成熟实质是自我封闭的。为此,我们必须让学生懂得口头表达是受复杂的生理和心理活动制约的,嘴巴的讲和大脑的想存在着相辅相成、互为作用的依存关系。口才的发挥是藏之于内在的无声语言向表之于外的有声语言的转化过程。好的语言表达,不仅能融会贯通书本知识,而且能训练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促进他们变“不屑说”为“积极说”,活跃课堂。

(二)学习名家伟人,树起远大目标

青少年时期是充满理想抱负的时期,也是上进心最强的时期。但有些学生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把在公共场合发言看作“出风头”。堂上从不举手,演讲退避三舍。孰不知他们所崇拜的名家伟人在青少年时期都十分重视口才的训练。克林顿在学校被鉴定为“说话太多”,而正是这一天然“声响”优势使他登上总统宝座。、青少年时期也都十分重视表达能力的培养,积极参加辩论、演讲,为他们后来成为享誉世界的伟人打下良好的基础。世界名人华盛顿、罗斯福、丘吉尔无一不是能言善辩的演说家。所以有人把舌头、美元、电脑相提并论,称之为现代世界威力无比的战略武器。过去把公共场合说话视为出风头的学生,学习了伟人风范后深有感触地认识到:一个有志青年就应该从小培养各种能力,包括“说”的能力,这样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三)活跃课堂氛围,增强表达信心

语文教学中,活跃课堂氛围正是学生训练“说”的良好环境。如果教师能精心策划讲授内容,巧妙引导学生“说”,一些心理素质差,缺乏自信心的人也会在活跃的氛围中受到感染,勇敢地“说”起来。为此,先要设法让学生练嘴皮子(仿效当代语文教育家魏书生的做法),或根据教材设计一段话,或把某些记叙文或小说改编成课本剧等等,让学生在群体中心想口说,久而久之,口语表达能力就会有提高。中职语文中略读篇目都可以采取这种方法。第二步是练胆子。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提一些贴近学生实际水平的问题,由学生当众独立回答,由于问题难易适中,故学生能在思考后正确答出,从而增强了他们口头表达的自信心。第三步是练思维。教师可结合教材设计讨论题,诱导学生各抒己见,意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论、辩能力。

(四)鼓励学生改变怯场心理

常言道,良言一句三春暖。青少年的自尊心极强,为此教师要理解、尊重他们。对于那些胆小的同学多予鼓励。只要他们勇敢地迈出“说”的第一步,即使说得不尽人意,甚至很糟,教师也要鼓励,从内容、形式、思维、态度诸多方面给予肯定。使他们从心理的低谷中走出来,大胆“说”。

二、循序渐进训练“说”

训练首先要从叙述表达入手,建立最好基础的思维模式。因为叙述的表达是对人和事进行简单的介绍和概括的描述,叙人叙事都是以时间顺序为转移,这是一种基础的思维方式,表达也便于操作。训练应以课堂和课前一分钟演讲为宜。如教材中记叙文篇目就可以让学生通过概述、祥叙、改叙、补叙等形式进行训练。叙述的同时也锻炼了同学们理解教材的能力。

其次是说明的口头表达训练。当前是商品信息社会,无论是新产品的推销,还是新科技成果的问世都离不开介绍、说明。日常生活中需要口头说明的情况更多。一般的说明顺序是以空间顺序为序,有时也要辅助以逻辑顺序。表达时要注意抓住事物的特征,合理安排说明顺序,恰当地使用说明方法,努力做到思维的条理性、完整性、科学性。训练内容,一般选用学生熟悉的事物;一个仪器、一项实验、一个文具和一种产品的制作过程。例如,在教完《南州六月荔枝丹》这篇课文后,笔者要求学生结合本市生产的杨梅、龙眼、杨桃等水果,作150字以内的口头介绍,学生们基本都能达到要求,课堂发言相当热烈。

再次是议论的口头表达训练。要求学生能用简洁的语言对人或事提出见解,做到观点正确,论述条理,使用证方法恰当。这种训练较前两者难度又再增加。它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还要拥有大量的事实事理材料;同时还必须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能正确使用概念,合理进行判断,严密加以推理,从而做到观点正确,论据有力,论证严密。训练以课堂讨论和作文课(口头作文)训练为主。生活中一见一闻,国事中的重大举措都可以作为作文课上的演讲内容。

描述的口语表达训练则是一个较高层次的训练,意在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对人物和环境细心观察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如相关联想、相反联想、相似联想和因果联想等。一位学生由十五的月亮联想到远在他乡出差的父亲,联想到寄一封书信送去儿子对父亲的问候。还有一位学生由校园秋景的和谐联想到社会也应有和谐美,但往往不遂人意,又由此联想到正是由于社会存在不和谐才让人们去逐步改变它。前者用了相关联想,后者用了相反联想。口语描述练的最终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即兴表述力。

作为职校生,学生的素质普遍不够高,因此,在进行这些训练时,应以第一、二步为主。

三、丰富多彩灵活“说”

(一)利用课堂常规“说”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环节。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作品时,通过设疑、提问等方式调动学生“说”的积极性,达到消化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设疑、提问的内容可由每篇文章的教学目的、教学重点、难点而定,在讨论和释疑中完成教材的学习。

培养“说”的技能,提高语文能力

(二)联系生活即兴“说”

生活是创作最丰富的源泉,是口头作文最广阔的素材。每一节语文课前一分钟即兴命题,即兴说对训练学生的快速思维极有好处。下雨了,以“雨衣”为题说一件有关雨衣的事或对雨衣进行说明、介绍。刮风了,以“风”为题让学生口头描述一段或联想一段。检查作业,发现有人未完成,以“说作业的重要性”为题让学生发表议论……

(三)配合周会针对“说”

周会是班主任总结班内工作,进行思想教育的特别课。语文教师可兼训练与教育为一体,抓住班级本周出现的问题,拟定有关的演讲题目,如“教室地上的痰迹”“值日小议”“谈迟到”“也谈上网”“我的就业观”等,借以教育那些随地吐痰、逃值日、迟到、经常上网吧的学生,达到寓教于讲的目的。

(四)结合中心比赛“说”

青少年应当养成从小关心国事的良好习惯。对中职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国情、法治和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中心工作,组织演讲比赛是常见的一种形式。语文教师要不失时机让学生参与。配合中心,在班内组织小范围的演讲,争取人人都有机会“说”的机会,然后从中挑选佼佼者,参加学校的比赛,而不是图省事主观确定参赛人选。

四、扎扎实实指导“说”

职校语文大纲对“说”的能力和“说”的训练作了明确的要求和规定。规定学生在训练中要做到当众说话、语音清晰、音量适当、态度自然。说话语句连贯,意思完整明白。说话注意对象和场合。用语文明得体。课堂回答,参加讨论,说话比较简洁,有针对性。讲述风闻,内容具体,有条理,用较恰当的语调表达感情。按一定的顺序,用恰当的方法口头介绍事物,说清事物的特征。扣住话题发表意见,观点清楚,有一定说服力。为此,教师要从说话规律的基本原则,口头语言的基本特征及口头语言的表达技巧诸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扎扎实实的指导。

(一)说话规律的基本原则

一是话由旨变的原则,即说话要有主旨。课堂回答问题,参加讨论的主旨是传递自己掌握知识的信息,用语力求简明准确,有针对性。课前一分钟口头作文讲述见闻意在引起大家兴趣,表达内容要具体,说话要有条理,并注意语调和情感。演讲的目的是为了折服听众,表达要扣住话题,做到观点清楚,论据充分,有说服力。和同学、朋友交谈,目的是为了取得对方的了解和信任,用语要诚恳平和。总之主旨不同,表达也要变化。二是因人而异的原则。中职生虽然生活圈狭小,接触社会少,但说话的对象和场合还是有差异的。同性格开朗的人讲话可以快人快语;和性格内向的人说话要委婉谨慎;和同龄人讲话可以随便些,和长辈说话则应有礼貌。三是话随事迁的原则。环境改变,说话的语气、内容也要改变。有些学生在老师、家长面前说话不讲方式,和同学说话也爱占上风,到社会上遇到人与人之间的小摩擦也不懂得礼让三分,结果只能使矛盾激化。反之,如果说几句谦让的话,也许能化干戈为玉帛。

(二)把握口才的语言特征

其一,当众说话要语音清晰,明白易懂。多用口语,少用书面语,多用格言、俗语。

其二,说话做到音量适当,态度自然,感情饱满,声情并茂,富有节奏感。对此,教师一定要认真要求,认真指导。

(三)提高口头表达技巧

对学生表达技巧的指导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1.指导学生掌握各种表达方式:叙人叙事,条理完整;说明事物,抓住特征,条理表达;阐明问题,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描景状物,生动形象。2.努力丰富表达的语言。叙述、描绘事物时学会运用各种修辞,使叙述描绘的对象生动逼真;说明事物时,学会使用科学术语,采用多种说明方法,使被说明的事物清楚明白;对某人某事发表见解时能运用逻辑推理形式论证,恰当使用论证方法,语言表达简洁畅晓,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3.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资料(历史的、现实的、人文的、自然的),以充实表达内容。

可见,“说”的训练使学生巩固了知识,开发智力,提高了表达能力,为适应未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不管是升入大学的学生,还是已就业的学生都由此而受益。他们或在大学演讲独占鳌头,或在就业后凭口才打开工作局面,或在社交场合中获得别人的好感。

即兴演讲的概述及基本技巧篇4

20世纪80年代末期,录像机、录音机、幻灯机等常规电教仪器在教学中的应用,使教育模式开始发生变化,于是也产生了原始的“多媒体教学”(多媒体组合教学或电化教学)概念。今天,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多媒体教学已与过去有着本质的区别。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多媒体计算机已经逐步取代了过去“多种媒体组合”使用于教学的地位,发展成借助于多媒体教学软件、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操作平台而开展的教学活动。这便是现代的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现代CAI的发展,是现代科技发展的结果,也是现代教育与科技整合的趋势所在。在当前教育行业里,已有许多教育先行者开拓出把高科技应用于教学的先行之路,并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为我们教育教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即借助高科技发展教育。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在现代媒体信息技术迅速崛起并在教育领域应用的今天,教育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由传统的教育模式转型到现代的运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高科技进行辅助教学的教育模式。其中,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教学程序中还处于不可取代的地位,发挥着其特有的作用,因为当前许多学科的现代化教学是以学科软件为制定教学的基础、以多媒体技术为讲授课程内容的工具、以计算机技术为软件和多媒体运行的操作平台所进行的学科教育活动。过去,教学中运用的媒体是单一的、独立的,一般不用借助于计算机即可以独立进行。而现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使计算机具备了多种媒体的功能。而多媒体计算机正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媒体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对促进教学现代化将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仅从音乐学科的教育现状来看,其作为一门社会学科在整体教育模式发展革新的形势下,其教学模式也有发展的表现。特别是理论课程的讲授,也开启了“多媒体教学”利用现代媒体的情境创设,实现了多渠道信息的传递,加强了学生对艺术的感知,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达到了培养学生自主审美的能力。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并非仅为理论课程而创设,声乐(技巧课)教学也应该充分利用科技的发展向现代化教学模式推进,因为这是科技兴教的时代所趋,也是弥补传统声乐教学模式不足之处的最好手段。从MIDI、电脑音乐,到多媒体音乐电脑和网络化教学,都已在音乐教育观念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高等音乐院校(系)的教学中,配置和应用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声乐教学,是实现声乐教学手段现代化发展的最佳解决方案。

声乐是音乐学科的分支专业,具有较强的技巧属性,因此也可称其为声乐技巧课。它有别于其它理论性学科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并具有其特定的教学活动程序和特殊的教学目标。作为技巧性较强的声乐课,其教与学的方式和方法与其它理论性学科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知道,一般的理论性学科采用的是集体授课方式,主要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解课程内容,学生在讲台下听并对讲解内容进行理解、识记和掌握,这是一种最普遍的教学方式;但声乐课则不能采用集体授课的方式,应该采用单独授课。声乐教学具有即时性――即学生对老师的传授的歌唱技法要即时地理解和掌握,也就是说,教师传授的歌唱方法和技巧,学生要立刻运用这种方法和技巧进行歌唱,在歌唱中出现错误之时老师要及时地纠正,直到学生正确掌握这种歌唱技巧为止。

从教学程序方面来讲,声乐与其它理论学科也不尽相同。理论学科的教育活动程序从组织课堂――检查作业――复习上节授课内容――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布置作业――下课。而声乐教学属于单独授课,所以组织课堂这一步骤很不明显,从而带有一种授课教师自主性较强的意味,其程序基本是采用“开嗓”(练声)――讲解歌唱技巧――学生应用新接受的技巧发声――纠正――应用于声乐作品――老师纠正――直到下课。因为技巧性的知识理解不一定会应用,所以一首作品在一个课时内是不可能完成的;老师所讲授的歌唱技巧,学生也不可能在短短的一个课时内正确应用。于是,这就出现教学内容重复的现象,使其教学活动程序呈现出无序的反复性。不过,这也是声乐教学的特殊所在。另外,声乐教学有超越培养目标的现象。每门学科有自己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教育目标也是根据学科的不同并依据学科培养计划以及培养方案而确定,它与国家对该学科培养目标的达标要求息息相关。理论学科基本上是了解、识记和掌握大学规定的课程内容,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并综合运用;而声乐教育目标除了达到一般理论学科要求之外,还有超越规定教育目标的要求。我们知道,大学的音乐学科除了专业院校具有培养专业人才的目标之外,普通综合类高校的音乐教育大多是培养音乐师资,而声乐教学也并非要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为歌唱家。当然,这种培养目标并不是所有声乐学习者所期待的,所有声乐学习者都梦想着让老师把按照歌唱家的培养方案进行教学,而声乐教师也往往把所有的精力都投放在专业训练上,这就远远超出普通高校培养音乐人才的目标。

从声乐教学的特殊性分析中,也看到了其不足之处。例如,授课方式上体现出老师对学生思维的完全制约,使学生失去思维的自主性;教学程序上则表现出无序性和重复劳动;教学目标的超越也造成了师生的精力分散和浪费等等。要改变这种现状及其教学模式,必须根据声乐教学的特殊性,结合现代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技术发展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模式,来弥补传统声乐教学中存在的种种不足。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在具体的声乐教学实践中,多媒体声乐教学模式表现出其特有的优越性,它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技术方法,已在课堂教学中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并随着广大声乐教师的深入实践与研究,在不断地深化和发展。

首先,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学生感性地认识歌唱注入了理性的因素,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声音的客观评价,并确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同时使声乐课堂教学具有延续性。声乐学习跟其它学科的学习相比有其自身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它存在一个铸造自身乐器的特殊环节,又由于歌唱发声技巧抽象性的存在,所以歌唱发声时的状态及程度很难用语言准确描述。因此在传统的声乐教学中,老师因为从学生歌唱感觉的启发进行教学而使学生对声乐的认识存在着感性的因素。而多媒体技术在声乐教学中的引用,改变了以主观感觉为主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从理性认识方面全面地理解了声乐。例如: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设备对学生的演唱进行录音,并通过计算机屏幕上的函数图形以及声音波形的显示,观察学生所唱声音的各种视觉参量,对声音信号进行各种分析,从更深层次上分析歌唱发声时的音色、共鸣、语音等因素。使学生亲眼看到自己声音的实际数字频谱指标,还可以亲耳听到自己真实的声音,这就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自己声音的基本形态,从而对于声音自然就会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另外,利用多媒体的录音功能和声谱分析技术,还可使声乐课堂教学具有延续性。传统的声乐课堂教学不具备延续性,在上课结束后,学生只能凭记忆去练习,很容易丢失上课时正确的感觉。而应用多媒体技术于声乐教学以后,“……学生在课后练习中能利用多媒体电脑,就可使课堂教学具有延续性。学生可以把上课时良好状态下的录音和声谱波形作为参照,进行对比练习,而不需要有别人陪练就可以正确练习,从而把课堂上的感觉较长时间地保存,有利于加强和巩固良好的歌唱状态。”(郭俪雅《多媒体技术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探索》,《中国音乐》2005年第2期P182。)其次,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演出状态。由于学生在学习阶段没有多少演出的机会,便出现“琴房歌手”的情况,只能在琴房唱歌,登上舞台则不知道自己的手脚怎样摆放,表情、眼神都出现“冷场”的现象,这是由于缺乏舞台实践而造成的,是传统声乐教学模式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多媒体声乐教学模式则可以使学生摆脱这种困境,利用多媒体的伴奏功能和录像功能,我们可以在一些声乐课上,给学生创设演出与歌曲表现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景,更能激发学生富有感情地歌唱。学生在亲眼目睹了自己的演出实况后,对自己的不足也看得更清楚,改正起来针对性更强,经过多次演出,多次自观及纠正,学生就可以逐步确立良好的演出状态。最后,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演示功能和视频采集功能提高声乐教学效率,运用多媒体技术形象、直观的特点,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借助多媒体软件Authorware,PowerPoint, Cool edit Pro等,创制一些教学需要集文本、音乐、影像、乐谱于一体的幻灯片,来模拟歌唱中的一些共鸣腔体、气息走向、声音形态等,把抽象的内容以具体的形态演示给学生,以利用多媒体演示功能的可重复性和直观性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视频采集功能是指用多媒体计算机把学生的演唱通过摄像机及时输人计算机,并将这些资料和风格类似、演唱同一作品的歌唱家的演唱资料进行对比,让学生反复体会,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演唱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带着分析结果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这对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有很好的帮助。”(孙瑶《谈互联网与网络多媒体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教育探索》2005年第6期P83。)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演示和视频采集功能这种形象、直观的特点,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们知道,声乐是音乐学科中最难教、难学、难掌握的,传统的声乐教学模式大多依据感觉(如教师的听觉判断,教师的歌唱感觉经验描述等)进行教学,这样就会出现教学的主观性,使声乐教学变得更加抽象化和不可捉摸。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则可以改变这种现状,因为多媒体技术具备了视听方面的功能,可以使教学中抽象的状态和感觉直观化、形象化,将抽象的、无形的歌声形态化(即通过录音软件将声音转化为可视的数字波频形态),这就使声乐教学由抽象化变为形象化,由主观性变为客观性。

综上所述,声乐教学模式在当今高科技时代的发展趋向,是以科技为发展的动力和支柱,用科技兴教的教学理念发展多媒体声乐教学模式。这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形势要求,是声乐教学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性所决定,是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所表现出的优越所促使。

即兴演讲的概述及基本技巧篇5

关键词:钢琴教学 音乐内容 钢琴弹奏技术

众所周知,钢琴课的教授内容是由基本技术训练、演奏技巧的培养以及对乐曲内容的讲解三部分组成的,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任何片面地强调一点,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做法,都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不良的后果。下面,我们就此问题做一下简单的分析。

从严格意义上说,钢琴弹奏技术主要是指人的肢体经过训练后所具备的在钢琴上弹奏出构成乐曲乐音的能力。它可概括为局部的灵敏、灵活、独立、力量、速度、反应及对所有这些方面的控制自如;整体上则是指完美的协调、配合关系。人的肢体是一个整体(任何技术,都要从整体协调一致的前提下理解),而这个整体是由各个局部组成的,弹奏技术又可划分为手指技术、手腕技术、手臂技术等。

技巧,则是将技术运用于乐曲艺术内容表现的能力。在一般的、非严格学术性的场合,混用技术与技巧两个概念,倒也并非不可。二者大致是指弹奏钢琴的能力,但在精确的意义上讲,二者是有区别的。技术侧重的是不涉及艺术性的能力,如手指运动的速度、力量、灵敏度等。而技巧则是指在乐曲的演奏中恰当、巧妙地运用技术,弹出音乐需要的轻、重、缓、急等。所以,我们说有了技术,不一定具有技巧,但没有技术,则肯定谈不上技巧,技术是技巧的前提,技巧是技术在乐曲中的运用。

音乐内容这个说法是相当复杂的概念,所谓音乐内容包括音乐形象、音乐意境、音乐“画面”以及对音乐中的情感、想象、意念、联想、美感、风格、“语言”的理解,即指除了我们所听到的具体的音乐之外,还在心理、思维情感世界中得到了什么领会、领悟和感受,感到了什么意义、涵义,这就是泛称的音乐内容。

我们知道,一首乐曲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的音乐内容的表现,所以,音乐内容的表现在乐曲的弹奏占有主导性、目的性的地位。音乐内容是依赖于乐音而存在的,正确地弹出乐音,就必须有技术能力。因此,技术占有关键性、前提性、基础性的地位。没有技术,音乐内容的表现只是一句空话,大概在这个意义上彪洛的话是对的,他说钢琴家有三件事:第一件是技术,第二件是技术,第三件还是技术。明确了目的(音乐内容)就掌握了演奏乐曲所必备的技术,就有了恰当运用技术(能力)的目标,恰当运用,就是技巧,目的不明,尽管技术高超,也不可能运用得当,这可以说是“有技无巧”;目的明确,却缺乏技术,那只是“无技无巧”,这时,明确了目的只有潜在的而无现实的意义。我们追求的目标,则是目的明确,“有技有巧”――巧妙、恰当地将技术与表现音乐内容,以技术为基础,以内容为目的,以技巧为桥梁。

一、技术、技巧、音乐内容的渗透性科学

我们已指出,作为钢琴教学的三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联系的,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将三方面的教学内容相互渗透。如在弹奏一些技术性较强的练习曲时(车尔尼、拜厄),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旋律的风格,节奏的特点进行适当的处理(轻、重、快、慢、强、弱等),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技术性训练的同时,提高对音乐的敏锐感觉力和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力,有助于引导学生真正进入震撼人们心灵的音乐殿堂中去,同时这样做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技术性练习机械性的不足。

此外,在教材的选择上,我们也要注意三者的相互渗透。就目前我国钢琴初级教育进阶来说,主要是以拜厄、哈农、车尔尼为入门教材的三大支柱,但这一做法有着它本身难以弥补的不足。

二、具体分析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并制订合适的教学方案

与其他学科一样,钢琴课的教与学是一种师生共同进行的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对钢琴曲目进行演奏以及与其相关知识的认识活动。目前,钢琴教学(指专业性教学)基本上是采取“一对一”的个别授课方式,这是由于钢琴演奏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技艺性而决定的。

1.理想的、音乐表现的内容、弹奏技术齐头并进。当然,“齐头”也不是像水平线那么齐,只是指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之意。

2.有的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很强,但技术不够用,使表现受到限制。这时,如果从他的感受力中能产生强烈的音乐表现愿望,将能使他刻苦练技术,技术也会很快得到提高的。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头脑走在手的前面”。

3.有的学生,正好与上相反,手指灵活,弹什么都不大费力,但由于内心缺乏感受,无从表现。这种弹奏,听起来是如同白水,没什么味道。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手走在头脑的前面”。

4.音乐表现、弹奏技术都不很理想。这种情况的结果,不言自明。

在现实中,很理想的和很不理想的情况都比较少,大多数学生都接近第二、第三种类型。对于“头脑走在手前面”的学生,应当使其懂得,如不刻苦磨练技术,“头脑”也不会“走”得很远的,因为人是一个整体,拖在后面的“手”(技术)要限制“头脑”(音乐感受力)的前进,所以作为教师应加强技术性的训练。

三、加强听觉的训练

对于学习钢琴演奏的人来说,训练出一双有着高度审美力鉴赏力的敏锐“耳朵”是至关重要的。所以,钢琴演奏者必须具备敏锐的音乐听觉能力,正确表达乐曲的音乐内容。

1.旋律听觉

音乐作品中,旋律是核心。故学生在学习演奏时,怎样弹奏旋律至关重要。完整、流畅、有表情地演奏好旋律,这就是要求我们必须准确地划分旋律的句逗,听各旋律之间的衔接,切莫让不必要的重音切断旋律线,我们还要注意插入填充织体、旋律隐伏在织体之中、左右手分奏、和声性、短小动机或模进音组构成的旋律。

2.声部听觉

钢琴作品中除了旋律外,还有丰富的和声、复调、织体。钢琴作品中这种综合性、多声部层次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必须具备“立体化”的多声部听觉。音乐作品中有主调音乐和复调音乐之分,在演奏主调音乐事,除音乐的风格和音乐表情外,还应注意听旋律与伴奏之间的音响平衡关系。在有对位性副旋律的段落,还要听副旋律与主旋律的对位关系。

3.和声听觉

学生在学习钢琴演奏时还必须训练敏锐的和声听觉。而钢琴作品中的和声进行常常是以织体的形式出现的,最常见的类型是分解和弦,琵音和柱式和弦,尤其是在古典钢琴中,这种类型的织体是俯拾即是。所以,学生在练习时,不妨将横向的分解和弦纵向化弹奏,观其和声声部进行,听其和声连接效果,这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表现音乐。

即兴演讲的概述及基本技巧篇6

【关键词】钢琴;集体课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1-0183-02

中等职业学校幼儿艺术专业培养对象是未来的学前教育及幼儿园教师。钢琴作为中职幼儿艺术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它的教学无疑是至关重要的。艺术专业的学生主要来源于我县各乡镇的初中毕业生。她们中的绝大多数在入校前不会弹奏钢琴或仅受过一些不规范或短期的训练。由于学制所限,钢琴课程仅有两年的开设时间。这么短的时间,要培养出上岗快、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的人才,是幼儿艺术专业,钢琴集体课的重要课题。

传统的钢琴教学采取“一对一”个别授课的教学方法,但在钢琴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钢琴师资严重短缺,在幼儿艺术专业的低年级中,钢琴开展集体课教学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按传统的钢琴教学法则和程序,初学者从启蒙到能得心应手地弹奏,往往需要接受十余年系统而又正规的训练。而幼儿艺术专业的钢琴教学要在两年内完成如此繁重的教学任务,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是难以胜任的。因此,就必须更新概念,提高效率,尽量简化学习过程中不必要的环节,寻求新的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和改革课程结构。钢琴集体课便是一种较好的授课方式,经过实践证明,它具有以下一些优点:

1 激发兴趣

集体课中因为有弹、有听、有问、有答、有想、有议,既调节了课堂节奏,为教师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同时也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给他们创造了独立思维、在共性中发展个性的机会,也解除了学生的身心紧张情绪。师生共同点评,体现了示范性与参与精神,改变了过去单纯由老师讲授、示范,学生被动学习、模仿的陈旧教学模式,也促成了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可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高效率

由于学生多老师少,个别授课给教师造成过大压力,导致教师只能三言两语、一带而过。集体课教师便可对于共同的知识、技巧、乐曲处理、音乐表现等问题不必重复多次,实现了资源共享,精炼教学环节,改革原有课程结构的目的。对于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也能在弹奏的比较和点评中重点讲授,使其他学生避免同一错误,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3 比学赶帮

集体课的学生往往在开课前,根据其程度,按等级分组上课。但每学期期末,根据其进步的幅度大小,进行“优升劣降”的重新组合。这样使学生产生了危机感和紧迫感,共同的曲目和练习目标在同组的学生和异组的学生中都形成了竞争机制,也引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上进心,造就了学习中团结奋进、不甘人后的良好氛围,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了良性的刺激,比学赶帮的学习浪潮也顺其自然的形成。

4 因材施教

由于集体课的分组,同组的学生程度基本一致,我们便可因材施教,并给教师作业的布置、备课和指导带来了诸多方便。从而避免了个别课要根据每个学生来选择教材,工作量太大的弊端,既利于教学进度的统一和教学计划的完成,也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其主导作用,解决那些普遍的、具有共性化的问题,使教学过程也变得更为流畅、简练而富有效率。

5 培养能力

集体课采取师生共同点评的方式上课,学生的点评既是他们学习积极性和能力的显现,又可从中看出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消化理解和运用的程度。通过点评,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辩证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又能让学生结合已学的乐理知识,对各门有关学科知识融汇贯通地加以实践运用,实行教学各环节的正向迁移。在点评中教师还可对学生的疑点、难点及重点进行研究,这是学习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因为只有不断提问,才能引发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培养他们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此下来,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自学能力及思考能力都能得到普遍的提高,他们也能自觉的、积极地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

6 锻炼机会

集体课中,学生一个个回课的过程,也相当于在台上演奏。演奏活动既是学生基本功和技能技巧的展示,又是对学生心理活动的一次考验。有的学生因心理素质较差,或其他方面的原因,往往不能完整地弹奏。因此,教师应把帮助学生克服紧张情绪有意识地纳入到教学内容中,积极地鼓励和指导学生在技术逐步完善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全神贯注、充满自信、排除杂念、全身心投入的演奏状态和稳定健康的心理素质。

钢琴集体课教学对钢琴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此时就不能是仅仅熟悉乐曲和讲课的内容,同时要周密地安排和设计好整个的教学过程。先讲什么,后讲什么,什么时候示范,什么时候要学生弹,怎样讲解要点和难点,如何总结,是集体课组织教学的关键。要能把整堂课时间都安排得极为严密,把学生的注意力完全吸引过来,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能随着教师的要求而转移。在选择教材的过程中,在练习曲和乐曲的安排上,既要突出重点、难点,大胆、果断地取舍,又要顾及到教材的全面性、系统性和连贯性,还要注意各种技术、风格的联系,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差异,以保证教学质量。

在教学中盲目地过分强调基本功和技巧,精弹细练几首作品的方法,这种模式显然是不适宜的。由于学习范围的片面和狭窄,势必造成学生思维单一,能力受到局限,而幼儿艺术专业学生的要求可概括为浅而全。因此,上述教学方法不适应日后的实际教学和工作需要。

如何使学生的理性思维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这是教学中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每节课的内容首先应有明确的理论依据和相关知识为指导,然后才是钢琴上的弹奏。也就是先动脑,后弹琴;理性认识在前,感性认识随后。这是集体课教学应强调的特点。除了应当重视理论知识及必要的基本功、技巧训练,更应强调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主要是指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弹奏技巧,独立为儿童歌曲配即兴伴奏。这一能力的训练必须从初学阶段开始,密切配合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进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贯穿始终。即兴伴奏训练不仅会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进行培养,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在钢琴集体课的教学中,即要教授钢琴弹奏技巧,又要教授即兴伴奏手法,还可结合各种伴奏织体手法与音乐形象的统一,启迪实际运用知识的经验与能力,使学生能够反复比较,正确取舍。

总之,钢琴集体课教学,要不断培养学生对钢琴和音乐的兴趣,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真正将学生引入美妙的音乐殿堂,让他们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无穷乐趣。

参考文献

[1] 钟萍《谈钢琴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即兴演讲的概述及基本技巧篇7

钢琴即兴伴奏是集音乐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学、曲式与作品分析,复调等多种音乐理论知识为一体,并与钢琴演奏技术紧密结合的一门综合性表演形式。它要求演奏者在具备基本的钢琴演奏技巧的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钢琴即兴伴奏的编配能力,这种即兴编配能力的培养要求演奏者必须掌握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知识。因此,钢琴即兴伴奏训练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综合音乐素养的过程,对学生整体音乐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有些学生往往将钢琴教学与钢琴即兴伴奏这两门课程相混淆,认为只要钢琴演奏技术好,就能掌握和驾驭钢琴即兴伴奏,从而忽略了做好钢琴即兴伴奏的专业训练,导致学生虽然具备了演奏高难度作品的能力,却不能为一首简单的歌曲进行编配,配合好主唱(主奏)者完成好作品的二度创作,帮助演唱(演奏)者升华、丰富作品内容(织体),较为准确地表达、诠释作品内容。总之,在钢琴即兴伴奏训练的过程中,加强音乐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进而提高即兴编配能力是一个好的钢琴表演者成长过程中一门不可或缺的必修课。

一、钢琴即兴伴奏过程中应用到的关键性音乐理论知识和方法

钢琴即兴伴奏需要学习者掌握多种音乐理论知识,具有全面而扎实的音乐基础理论功底,其中和声基础、作品分析基础是最为重要和必不可少的。这两种理论基础都以基本乐理知识为前提,乐理包括读谱、记谱以及音程、和弦、调式调性、节奏等内容,通过对简单的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对音高及乐谱的读解、说明、简单表达的能力。和声学是继乐理之后又一重要的理论课程,是研究和声的产生、构成原则、和弦的连接与相互关系、以及和声风格的形成、发展与演变和应用、写作方法的理论。和声基础的学习和掌握可以为音乐作品分析、复调等技术理论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钢琴即兴伴奏的训练中,学好基本乐理知识,掌握键盘和声技术至关重要。

1.和声基础

和声是钢琴即兴伴奏的表现手段和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钢琴即兴伴奏的理论基础。演奏者需要熟练地掌握和运用24个大小调上的各种和弦,其中I、IV、V级和弦称为正三和弦,是和声的骨干,起到主导作用;II、III、VI、VII级和弦称为副三和弦,起辅助和过渡的作用。在歌曲的即兴伴奏过程中,要求演奏者通过灵活多变和声运用来增加音乐作品的表现力,因此在即兴伴奏中只使用正三和弦是很难满足歌曲的需要的,演奏者还必须在使用大小调式中常用的和弦除正三和弦外,配合使用包括副三和弦以及属七和弦、重属和弦等和声理论。这就要求演奏者要熟练掌握各大小调式中常用的正三和弦和副三和弦,并能够在钢琴上准确而流畅地弹奏。

2.作品分析基础

作品分析是钢琴即兴伴奏的重要依据。钢琴即兴伴奏要求演奏者对歌曲要进行全面而准确的分析,以确定作品的风格,结构、调式调性,以及要使用的伴奏音型,这样在弹奏时才能更好地把握全曲的伴奏框架,使之具有合理的整体布局,准确表达作品的内容,使作品的情感和形象更为丰富而生动。作品分析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一部作品即兴编配的成与败,因此,在钢琴即兴伴奏的编配和弹奏中,对作品具体、细致而准确地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即兴伴奏者应当具备较为丰富的作曲理论知识,扎实的键盘和声基础和较好的钢琴演奏水平,才能更好地完成钢琴即兴伴奏的编配。

二、钢琴即兴伴奏的基本原理及表现形式

钢琴即兴伴奏的原理是指根据作品的需要,在作品中合理选配和声并有规律的弹奏。而这一原理的表现形式就是伴奏音型。伴奏音型是钢琴即兴伴奏中常见和常用的形态模式记录,如同公式、定律。在为歌曲即兴伴奏时,可以随时套用所需的音型模式,但是不能机械的单纯套用,需要经过大量的理论分析和演奏练习才能达到灵活运用。因此,设计好伴奏音型是弹奏好钢琴即兴伴奏、帮助演唱(演奏)者确定作品风格和主基调,做好音乐表达的前提条件。常用的伴奏音型主要有三种:和弦式、分解式、半分解式。

1.和弦式伴奏音型是指和弦中所有和弦音同时奏出的一种伴奏音型。多用于表现坚定而有力的进行曲风格。例《阿拉伯风格曲》,布格缪勒曲

2.分解式伴奏音型是指和弦音按照某种有规律的形式先后奏出的一种伴奏音型。多用于表现舒展优美的形象。例《威尼斯船歌》,门德尔松曲

3.半分解式伴奏音型是指其中某一个和弦音与另外其他和弦音交替出现的一种伴奏音型。多用于表现活泼欢快的舞曲风格。例《对舞曲》,格林卡曲由此可见,不同作品风格的表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不同伴奏音型的选择,合理选择伴奏音型,为准确表达作品的音乐形象提供了更为有利的保证。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相同伴奏音型用不同的速度和演奏法弹奏,所表达的音乐形象也完全不同,因此,演奏者不仅要选择符合歌曲风格的伴奏音型,在键盘上找到合适的位置用正确的演奏方法弹奏,还要不断倾听和声效果,创造更为丰富、新颖的音型,从而获得良好的即兴伴奏能力。

三、音乐理论知识在钢琴即兴伴奏中的应用

1.基本弹奏能力的训练

钢琴即兴伴奏是用钢琴为歌曲即兴编配伴奏的技能,因此演奏者必须具备基本的钢琴演奏技巧,包括各大小调音阶、琶音、和弦及颤音、踏板等技术的专门练习。例如,练习音阶和琶音时,要做到三原则:每个音的力度均衡;时值准确;注意肌肉的运动,保持绝对的放松。在弹奏和弦时,首先要做到所有和弦音同时奏出,避免落音不齐的现象;其次,由一只手将某一和弦中的几个音以不同力度奏出,旋律音可能需要比伴奏音强出很多,并根据“歌唱性”的需要与之前和之后的其他旋律音相适应。

音阶、琶音、和弦是钢琴学习者必修一门弹奏技术课程。笔者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如果单纯讲授24个大小调音阶的指法、手指运动和弹奏方法,学生往往到最后将调性关系张冠李戴,缺乏系统而准确的记忆。调式调性知识的学习依托于基本乐理课程,只有在钢琴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基本的乐理知识讲授,才能让学生对基本乐理课程中调式调性、转调章节的掌握和学习做到融会贯通,对钢琴弹奏技巧的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有利于保证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2.键盘和声训练

和声知识在键盘上的实际应用非常关键,因为伴奏是一种以和声为基础的多声部的组织形式,缺乏这种基础,也谈不上伴奏的问题。键盘和声是指在键盘上研究和弦的结构及各种和弦相互间的序进规律,在钢琴即兴伴奏过程中,我们比较常用的大小调式中正三和弦连接和副三和弦连接如下:键盘和声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

运用好键盘和声首先要读懂乐谱的和弦基本结构,感受乐谱和声所形成的空间感及调式变化可能产生的声音色彩变化等;其次,要充分利用乐谱上的表情术语与记号,配合音符进行基本编配和弹奏实践;第三,在弹奏过程中,我们要用耳朵认真听、正确分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只对单个和弦而是要对全部和声序进功能的运动方向感和动力感进行完整的记忆、贮存和判断,找出弹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纠正弹奏和编配错误;最后,在做好分析的基础上,找到键盘和声编配的基本规律,熟练弹奏上述所举的和弦连接练习,并且在弹奏过程中要运用这些规律做到举一反三,通过视、听、思、奏的协调配合才能完成好一部音乐作品的钢琴即兴伴奏任务。

3.视奏与视唱的训练

钢琴即兴伴奏是根据一段旋律用钢琴在现场即兴编配伴奏的技能,需要演奏者具有扎实的钢琴演奏水平和应变能力。应变演奏能力的培养需要结合钢琴视奏教学来实现,视奏是把乐谱转化为演奏的技能,要求对键盘位置的熟悉程度、对乐谱转化为键盘位置的转换速度和对所视奏乐曲风格范围的熟悉程度。良好的视奏能力有助于拓展演奏曲目范围、丰富音乐语汇、扩大艺术视野,是钢琴学习者必备的技能。视奏包括正确读谱、精弹和泛弹、良好的音乐听觉以及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与运用。钢琴即兴伴奏是对简谱进行即兴编配伴奏的过程,需要演奏者事先对简谱进行视唱,熟悉旋律。简谱视唱是首调概念,但目前高校视唱练耳课程的讲授是用五线谱固定音高概念来教学的,而钢琴教学中也强调五线谱固定音高概念和键盘固定位置的弹奏,因此,将固定调概念运用到钢琴即兴伴奏中,学生一时间很难适应。为此,如何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将视唱与钢琴即兴伴奏完美结合的教学模式是笔者的一个期待。

即兴演讲的概述及基本技巧篇8

关键词:初中美术 课程标准 教法

古语云:凡事得法,事半而功倍也。美术教学法是教师根据美术教学原则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工作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方式和手段。当然,教学方法本身又是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和发展而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所谓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就是这个道理。教学方法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方面,这进一步说明正确选择教学方法对于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师应认真研究和正确选择美术教学方法。

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很多,但根据《中学美术课程标准》精神和要求以及我十几年来从事美术教学的经验体会,最常用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大致有如下几种:

一、激趣法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在美术教学中,使学生能学好美术,形成美术素养的关键是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一旦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主动想理解、掌握、研究所学内容,从而转变为创造的动力。

激发兴趣的方法主要有:

(1)在课的开始和课的过程中要巧设悬念,善于诱导,要不断激发学生短暂的兴趣和思考活动来达到培养持久的兴趣的目的,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表达。

(2)驾驭教学语言,准确、生动、幽默地讲解,巧妙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

(3)恰当地运用各种媒体创设情景,通过音乐、录像、光盘、课件等方式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

(4)采用故事、游戏等方式进行教学或组织学生参观、访问、旅游,增强学生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5)在课程结束时将知识扩展、延伸,留下问题,让学生保持对美术的好奇心,并想上下一节课或课余时间自己研究。

二.讲授法

即利用形象的语言描述,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根据自身体会大胆想象这是一种由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即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方法。讲授法的长处是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强、效率高,照顾面宽。但其缺点是容易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缺乏感性知识,如无法解决怎样画等问题。鉴于这种情况,使用这种方法教学时,应该注意:

(1)对所表述的内容要有科学性、思想性和系统性,以给学生一个符合逻辑的完整的概念。

(2)语言的形式要符合语法,要清晰、准确、精炼,要通俗易懂,要形象生动,要富有感染力。

(3)要善于组织学生听讲,所述问题能引进学生的思维共鸣,要善于洞察学生的反映,及时调整讲授的内容,变换讲授的方式。

三、演示法

演示法是为了配合讲课和练习,通过操作性的示范表演,使学生增加感性知识,加深印象,明了作画(或其它美术作品制作)的方法步骤。这种方法在形式上可以分为:当堂作画要求之全过程演示;按作画步骤要求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的同步性示范;有意识地找准难点作局部演示。

运用这种方法,应该做到:

(1)演示的内容必须与课堂讲述的内容和要求完全吻合。做到“讲”是“练”的前提和基础;“练”是“讲”的深化,是所学知识的表现、运用和实践。

(2)课堂演示要做的简明扼要,过程清晰、准确、生动熟练,并能使全体学生都能看到、看清。

(3)为节省时间,有些示范可以在课前先制成毛坯、半成品,在课堂上选择关键的过程适时演示。

四、实践法

实践法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以达到巩固知识、形成各种技能技巧、把新知识变换为能力的一种方法。这是中学美术教学活动中最主要的教学方法。这种练习包括视觉观察练习、造型技法练习、工具材料的操作练习和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练习等。所以,采用这种方法,要求特别讲究:

(1)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并且目的要求恰当,引起学生在心理上形成共鸣;还要注意组织教学,以便提高学生练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切忌盲目性和单纯的为练习而练习的作法。

(2)应注意指导和检查学生掌握练习的方法、步骤的情况;要科学合理地分配作业练习的时间。

(3)教师对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及优缺点应予及时总结,肯定成绩纠正错误,可以个别问题单独讲,普遍问题集中统一讲

五、参观法

参观法是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扩大视野,使教学同实际生活相联系并从中受到实际教育的一种方法。其内容有参观书画摄影展览、作业观摩展览、还有历史文物、名胜古迹、建筑物体、自然风景、动物花卉等。这是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热爱生活教育的一种较好的教学形式。

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时,应注意下列要求:

(1)教师对参观的内容要有足够的了解,学生对参观活动要有充分的准备,并有明确的目的。

(2)要有严格的组织纪律规定,切不可放任自流。

(3)应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和看法,认真讨论,结束时教师要认真总结。

六、合作法

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都是人们的合作的结果,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而进行合作交流,能使学生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并提高合作技能。

合作法的方法:

(1)合作学习是团队学习方式,一般以4人——6人的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小组应按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兴趣爱好、性别、个性等方面进行异质搭配,以利于在合作学习中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支援、相互促进、使小组的每一个成员在完成共同目标的同时提高个人的学习效果。

(2)在合作学习小组中,应有一名组长,组长应有一定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能合理地给每一位组员分配任务。

(3)组内有明确的分工,每个学生担任一定的职责。学生应按分工准备有关的资料或工具材料并能交换使用,每个学生能按分工和职责积极地完成自己的任务,使合作有序、高效。

(4)在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小组的存在应保持相对稳定,不宜因课程性质、学习内容的改变随意变化或中断。因为只有通过相当一段时间的合作学习,才能更加有效。

七、评价法

美术课应该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感,因此,美术课的评价应坚持多样化、趣味性的特点。评价做到“三性”评价学生的各种美术作品,主要看是否具有趣味性、自由性和创造性。在这“三性”中,趣味性是最重要的,最自然的。

上述教学方法具体的选择,可根据教学内容、目标、任务和学生的知识水平灵活运用;还可依据课型,有时仅用一种方法即可,而有时两种甚至多种方法联用。

上一篇:乡镇农经站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土地的新政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