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组量化考核细则范文

时间:2024-01-19 11:35:33

教研组量化考核细则篇1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和促进义务教育的科学发展观为目标,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核心,以促进教师绩效为导向,着力构建符合教育教学和老师成长规律、导向明确、标准科学、体系完善的教师绩效考核评价制度,促进广大教师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智慧和力量。坚持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充分发扬民主,增强绩效考核工作的透明度和考核结果的公信力,全面考核教职员工的德、能、勤、绩。

二、基本原则

实施绩效考核工作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尊重规律、以人为本。尊重教育规律,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教师教书育人工作的专业性、实践性、长期性特点。(2)以德为先,注重实绩。把师德放在首位,注重教师履行岗位职责的实际表现和贡献。(3)激励先进,促进发展。鼓励教师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工作,引导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4)客观公正,简便易行。坚持实事求、民主公开,科学合理、程序规范,讲求实效、力戒繁琐。

三、考核对象

实施绩效工资的义务教育学校正式工作人员。包括学校领导、教师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一般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

四、考核主要指标和内容

考核主要指标以教师完成学校规定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为基本依据,全面考核德、能、勤、绩,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德,是指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表现。主要指标包括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教师职业道德、个人品德、社会公德、廉洁从教等。

能,是指履行教师职责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水平。主要指标包括教师具备的文化素质、教学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等。

勤,是指工作态度、工作表现等方面的表现。主要指标包括出勤情况、工作责任心、工作作风等。

绩,是指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数量、质量、效率以及所产生的效益和贡献。主要指标包括从事德育工作、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教育教学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等。

考核内容以教职工履行《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教师法定职责,以及完成学校规定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的实绩,包括师德和教育教学、从事班主任工作等方面的实绩。

五、考核办法

(一)考核分类

1、中心学校领导及初中校长(以教育局正式批复为准)由教育局和本校考核小组同时考核,其中正职校领导教育局考核占60%,副职校领导教育局考核占40%。

2、专任教师、学校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一般管理人员、工勤人员、班主任等均由学校考核小组考核。

(二)量化考核

考核共计100分,其中考勤20分、工作量30分、教育教学过程20分、教育教学业绩30分。

(1)考勤(20分)。主要考核教职工出勤情况。病假3天扣1分、事假1天扣1分、旷工1天扣3分,本项得分扣完为止,不计负分。婚丧嫁娶产等假期按有关规定执行。考核依据为学校考勤记载。

(2)工作量(30分)。量化出学校所有岗位工作量(如管理工作量、课堂教学工作量、教学教研工作量、初中早晚自习学生辅导工作量等)。全体教职工周工作量相加,得出学校各个岗位周工作量总和,除以全校教职工总数,得出学校教职工周人均工作量。教职工周实际工作量除以学校教职工周人均工作量乘以工作量分数即为教职工工作量得分。计算公式:

教职工周人均工作量=学校各个岗位周工作量总和÷教职工总数

教职工工作量得分=教职工周实际工作量÷教职工周人均工作量×30分

各学校要合理搭配教职工的工作量,尽量使教职工周工作量均衡。

(3)教育教学过程(20分)。主要考核教职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工作岗位职责履行情况和安全管理职责履行情况、工作态度、责任心。专任教师重在考核备、教、批、辅、考、研等常规教学落实情况和教学研究及教学研究活动参与情况及任务完成情况。要引导教师把教学工作落实在常规过程中,积极参与教学研究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施素质教育。从事非教学工作的人员的此项考核各校要制定相应的细则。

(4)教育教学业绩(30分)。主要考核教职工的工作任务目标完成情况和工作的实际效果。非专任教师的教育教学实绩考核,由学校依据岗位任务目标及每次安排的工作任务制定详细的考核细则,认真严格搞好考核并量化打分。

六、考核程序

1、平时绩效考核要坚持准确及时,简便易行,注重实效的原则,以月度记录为基础,每学期考核一次;

2、学期末将绩效考核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被考核教师。如教师对考核结果有不同意见,可以通过正常渠道向学校考核工作小组提出申诉。

3、学校将教师考核结果在本校内公示5个工作日以上。

七、考核结果的使用

1、学期末考核结果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原则上获优秀等次的考核总分达到90分以上;合格等项的分数在75—89分之间;基本合格的在60—74分之间;总分在60分以下及有下列行为之一者评为不合格:歧视侮辱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造成恶劣影响的;私自办班或进行有偿家教的;向学生推销、代购教辅资料和其他商品,向学生家长索要或变相索要财物的;旷课或请假超过国家规定的天数的;以非法方式表达诉求的;采取罢教等方式干扰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损害学生利益的;出现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有其他严重损坏教师形象和声誉行为的。被评为不合格的人数不占比例。

全校绩效工资浮动总额

全校教师绩效考核得分总和

2、绩效考核结果作为绩效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为了此项工作稳定进行,我乡教师平均绩效工资额的30%进行浮动,另外70%如教师无严重问题则平均发放。

教师浮动绩效工资额= ×教师个人绩效考核得分

八、考核工作的组织领导与监督

1、各中小学校结合本校实际制定绩效考核细则,考核细则必须经过职工全会或职代会讨论通过,报中心学校审批后方可执行。

2、实施考核的全过程要公开透明,随时接受教职工的监督和质询。考核量化分数揭晓后,要在本校进行公示,公示期限不得少于5天。有意见的要及时核实,考核分值有误的,必须重新确定考核分值。并告知教师可在规定的时限内提出复核、申诉,各责任部门必须严格执行规定,认真做好复核、申诉的答复工作。

3、各校要成立教职工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考核分配具体实施工作。工作机构由学校领导和教职工代表组成,校长任组长,考核小组成员中教职工代表不得少于三分之一。考核小组成员可由学校行政会提名或民主推选,经教职工大会或教代会通过的方式产生。

九、纪律要求

在整个考核过程中,考核组成员,必须严格执行考核规定,实事求是地进行考核。对考核中、打击报复、弄虚作假者从严处理。

教研组量化考核细则篇2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 学分制 教学管理

一、学分制教学管理的含义及特点

学分制教学管理以模块式一体化教学和日常操行考核为基础,制定各课程的一体化教学环节学分和操行考核评分标准,以学分的形式衡量学生学习分量、学习成效及操行表现,考查学生在校期间素质教育水平,制定学分奖励机制,依据期末成绩及学分确定学生的毕业、结业资格,在校期间根据学生的成绩、学分量化评优,进行奖励。

学分制教学管理的实施以学生的成长为核心,以面向社会需求、适应社会发展为准则,建立新型的教学管理模式。学分制管理在教学上非常灵活,如教学课程模块化、实习课题化、教学一体化等。以学分为主线,贯穿素质教育、学历教育、创业教育,构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将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学分制教学管理的实施步骤

图1 学分制教学管理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传达与宣传。传达校务会议及文件精神,在师生中广泛宣传学习有关学分制管理的措施和配套的规章制度,使师生们认识学分制教学管理的意义和相关细则。

第二阶段,机构设置。各专业都要配备适应一体化教学需要的教师,同时增设一个技工教育研究所和一个技能鉴定站。研究所的职能主要是协调指导各专业进行教学改革和专题教改的研究,追踪国内外职教的发展动态,为教改提供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技能鉴定站的职能主要是承担教考分离的考核鉴定工作,便于合理评价教学效果,方便学生技能鉴定及考证。

第三阶段,课程改革。这是整个教改的重点和核心,学分制是建立在模块式一体化教学的基础上,因此模块划分尤为重要。首先,由校企合作的专家团队和模块课研组成员确定专业总体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打破传统以知识为中心的学科式课程内容体系,取消章节限制,把密切相关的理论和实际操作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依据各类型的能力和素质要求,划分模块;其次,根据课程体系归类划分出子模块,在子模块中根据各个具体目标与内容划分出的若干个课题,从而使模块教学形成一个“积木组合式”的教学模式。为此,笔者学校组织各专业学科的教师们集体编写出大量的校本教材,开发出各类多媒体课件,涵盖了计算机、焊接、电工、会计等专业。

第四阶段,一体化教学根据模块化的课程设置,进行一体化教学,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课堂教学过程按照一体化教学环节制定学分评定和考核标准,这一阶段是学分制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模块课程、一体化教学、学分制考核三者整合化一的关键环节,在这一阶段将进行具体的学分评定与记录。

第五阶段,评价与反馈。按照《安达技工学校教学督导细则》和学分制教学管理细则进行评价,改变以往单纯用“考试分数”作为唯一尺度的评价标准,通过对学分和期末成绩两项量化指标考核学生学习效果,并以此对学生进行先进评优。

三、学分制教学管理考评过程

1.学分种类

(1)课程学分。课程学分是指一体化教学的各环节得分。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是将专业知识的模块教学程序按项目驱动合作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我们以学分制来管理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教学管理上十分灵活。我们把课程内容分成若干模块,各模块有鲜明的学习目标,且相对独立,并按多种方式组合应用。课堂上教师根据模块学习目标制定学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划分出九大环节(如图2)并制定相应分数,将教、学、做、考、评五位一体,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考核。

图2 教学过程的九大环节

(2)操行学分。操行学分是将学生在校期间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等表现进行量化而取得的学分。操行学分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课余表现和生活表现三个方面,依据学校行为规范标准进行分数评定。

2.考核细则

(1)课程学分管理细则。实行模块式一体化教学的基础是采用小班分组教学,每个班级学生人数在20~25人,每个小组4~5人。采用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学分制考核的分组管理,还便于学生即时掌握所学知识。

(2)操行学分考核细则。操行学分考核实行总分50分的扣分制,主要包含三个部分:课堂表现20分、课后表现10分、生活表现(寝室考评)20分。

课堂表现扣分细则:正常上课日,旷课1节扣1分,事假一天扣1分,病假不扣分;凡上课迟到、早退、睡觉、说话等违犯课堂纪律等现象(以任课老师和学校检查为准)每人每次扣0.5分。

课后表现扣分细则:不讲礼貌,与同学或其他人吵闹,在班级、走廊打闹不遵守公共秩序的扣1分;在校期间与同学或外来人员打架滋事者扣2分;班级、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时,不接受分配的工作或完成不好的每人次扣2分;凡在校期间,抽烟、酗酒减2分;有严重违纪现象,受到学校通报批评,每人次扣10分,受警告处分的学生操行分扣15分,经研究受留校察看处分的学生操行分扣20分。

生活表现(寝室考评):不按时作息,不按时起床或超过规定时间就寝者,寝室扣1分;寝室卫生不合格,扣1~3分;在宿舍乱接电线,私自带校外人员进入寝室,扣1分。

生活表现(寝室考评)分为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两种,定期检查为每周一次,不定期检查为每两周一次。

3.计分说明

课程学分中前八个环节都以小组为单位,考评小组得分,期末累计出小组总得分,并换算出个人得分。第九个环节为个人得分。

个人课程分=小组总分/小组人数+第九环节分

操行学分中每学期每名学生的原始分都为50分,根据考评细则进行相应扣分处理,其中生活表现(寝室考评)期末得分即为寝室成员个人得分。

个人总学分=课程学分+操行学分

四、学分制教学管理考评要求

一是学分以“周上报、月评比、末总评”的方式,每学期末各专业进行汇总,进行期末评优。

二是考评工作的组织实施以班级为单位,每月进行一次学分累计。当月学分成绩,各班级要及时存档、备用。

三是学校组织班主任、教师、学生干部组成考评小组,教务处负责专业考评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督促及审定,做到全面掌握学生情况,力使考评做到客观、公正、合理。

四是每学期末任课教师负责统计本课程内学生的学分,班主任负责班级学生课程学分的收集和汇总。通过书面和电子表格的形式报教务处进行审核备案。教务处将学分进行年终专业排名,并及时每位学生的学分情况。每学期末,向学生及家长寄送的成绩单应含有学分获得情况的信息。

五是学生毕业时将其成绩、学分归入本人档案。在毕业推荐表中,将记录操行评定成绩,择优推荐就业。

五、学分制教学管理的使用

学分是衡量学生在校期间综合表现的重要依据,是鼓励学生进步、引导学生争先创优的基础,是校奖学金发放,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先进集体、文明班级、文明寝室等评优的主要依据。

根据期末总分排名依次颁发一、二、三等校奖学金,每个专业一等奖学金1人、二等奖学金3人,三等奖学金5人。班级三好学生按学生总数的10%评选,校级三好学生不超过学生总数的2%,在班级三好学生中产生。各专业评选出先进集体、文明班级、文明寝室各一个。校优秀毕业生按毕业生总数的6%评选,期末总分在班级10%以上学员方可参选。

六、实行学分制的保障条件

1.教师素质保障

实行学分制必须有相应的教师队伍作保障。首先,教师必须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其次,教师的业务素质要提高,要改变终身只教一门课程的状况,成为双师型教师,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和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单一的教学手段,采用现代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实施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再次,教师必须主动适应市场对教学的要求,及时掌握专业的新知识、新技术,丰富授课内容,保证学生学习掌握的技术具有一定先进性,能够适应社会发展。这些都将增加教师的危机感,激发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2.教学管理保障

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也将改变模式。教学管理将由过去的共性管理变为个性管理,变面对班级为面对学生个体,由现有的单一学业成绩管理模式转变为学业成绩和学分考核并重的管理模式。各行政处室要在认真学习学分制管理理论的基础上,会同各专业出台相应的学分管理认证操作方案,编制符合学校特点的专业实施性课程方案(包括学习领域、科目、模块及学分分配等),制定学习分量与学习成效相结合学分评价体系,确保模块式一体化教学和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的顺利进行。

3.辅助工具保障

学分制管理的核心是量化考核。实践中对全校学生成绩、学分的统计工作量无疑是庞大的,仅靠人工统计和管理既繁琐又易出差错,而运用微机辅助管理则可大大减轻工作量。因此,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必须提高管理水平,同时,要提高现代化的程度,如研制学分制条件下的教务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等计算机软件,实行计算机管理。在学分记录和统计方面充分利用Excel办公软的强大功能,在Excel中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各功能模块,功能框架如下表。

图3 功能框架表

笔者学校试行学分制教学管理以来,教学效果十分显著,办学富有特色,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显著提高,就业适应能力增强,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毕业就业率达到100%。在教研成果方面,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校本教材和教学课件,形成了笔者学校独有的特色化办学与管理体系。

教研组量化考核细则篇3

一、落实执行力,解决现实问题

汪中求先生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的前言中说:“中国绝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执行力的落实程度决定着工作的成败,没有执行力,再好的决策也是空谈。我校在管理中,十分注重培植学校管理的执行力,强调执行力的落实,杜绝空谈、大谈,真正做到将各项措施付诸实践,并力求达成预期目标。着手解决四个问题:

(一)解决制度与执行两张皮的问题:学校的各项制度是一系列工作规范实施的保障。但再好的制度如果没有真正落实,也会沦为一纸空文。

我校各项制度实行动态建设。随着工作推进,首先引导全体教师针对学校各项工作,如从教师管理、校园文化建设、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查找出细节问题。在此基础上,分部门对问题进行梳理,并结合存在的细节问题的整改,有针对性地对相关制度进行增补和删减。即对那些已经过时,不起作用的制度予以废除;对交叉重叠相互矛盾的制度重新整合;将有缺陷、有漏洞的制度修改完善或新增制度。最后将制度用于实践中检验,并再次完善。本学期,在精细化管理课题研究中,我们认为实施细则和检查考核细则,在制度执行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让全体教职员工明白做什么,怎么做,从而促使员工在工作中严格按制度执行。为此,我校重点增补和完善了实施细则和检查考核细则,不断填补制度建设的空白。如:针对部分班级晨读不到位的情况,教导处在综合老师们建议的基础上,修订并出台了《第七小学阳光晨读要求及考核细则》,对晨读提出详实的要求,从学生精神状态、教师行为等方面进行量化考评,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晨读质量,培养了师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促进了书香校园的创建。

(二)解决行政人员深入工作的问题:学校各项工作均已开展精细化管理的尝试,行政管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整个管理系统的健康运行。为促进行政人员深入实施管理,我校推行了“行政人员上门服务”。行政人员每周一深入到自己所负责的年级组,为老师们答疑解惑,帮助老师们及时解决各种难题。同时,为建立规范有序的工作体系,行政人员建立工作日志,记载每天工作的完成情况、工作收获、工作未完成的原因等等,力争做到工作日清日结。在每周的行政例会上,开设管理论坛。每位行政人员轮流担当坛主,分享平时工作的收获、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读书心得等,以提升个人素养。学校组织全体老师每月对行政领导的管理工作进行等级和描述性的评价,并及时反馈意见,落实整改,促使行政管理走向精细、高效的道路。

(三)解决工作“遗漏”或“脱节”的问题:精细化管理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工作的各个环节都不能松懈,必须环环相扣,形成一个系统的流程。为此,我校推行工作流程化,面对各项工作,相关人员清楚由哪个部门牵头,每一步该干什么,“按步走棋”,确保每一个环节正确实施。如教导处的《学生报名流程》《学生转进、转出工作流程》;教科室的《日常工作流程》《教研组工作管理流程》《课题研究管理流程》《教师优质课竞赛工作流程》;政教处的《升旗仪式流程》《大课间活动流程》;后勤的《财务报销流程》《物品采购流程》等,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用流程来推动制度执行者的工作,让制度执行者通过该流程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从而使工作走向自动化。

(四)解决工作评估的问题:我校实行工作月考核反馈,根据《第七小学教师绩效工资考核与实施方案》,分别从师德、考勤、工作量、履职过程、后勤及安全管理、班主任工作、年级组管理、教育教学成果等方面对学校各项工作实行绩效考核,一月一反馈,一学期一汇总,与绩效工资重合。

各部门考核都有相应的考核指标。例如后勤部门分别从课堂管理安全、放学管理安全、消防管理安全、校园内学生管理安全、学生外出管理安全、财产管理安全、教师安全意识、后勤管理等八个方面对学校安全工作进行检查及考核反馈。同时,各部门每月考核项目各有侧重,不是平均用力。例如,教导处和教科室负责教师的履职情况考核,分别从教师备、教、批、辅、考、研、评等七个方面进行,每个月考核侧重点不同。这样,把各项工作逐项落实,平均分到各月中。通过每月对教师备、教、批、辅、考、研、评全过程的质量监控,规范了教师教学行为,达到监控不留“死角”。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各部门考核中都设有光荣榜,把当月工作最突出的教师列出来,彰显其先进事迹,在教师中起到了激励和示范作用。

同时,在过程评估中发现问题,及时和相关人员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对方知道错在哪里,应该怎么做。所以,当每月工作考核反馈公示后,老师们都能坦然接受,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改正。

二、创新管理路径,凝聚全员参与

上面介绍的“落实执行力”是引导全体教职工知道工作要干什么、怎么干;那么创新管理路径就是引导大家愿意投入到工作之中。

我校师资力量较薄弱,年龄结构不够合理,老教师偏多,缺乏骨干教师等中坚力量。如何调动老师们更好地参与到学校管理之中,我校展开了“四项设计”,另辟蹊径,寻求精细化管理的突破口。

(一)设计常态交流:精细化管理让学校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学生都成为精细化管理的实施者,让“精细化”渗透到每一位行政人员、教师、学生的日常工作之中。为充分调动老师们的积极性,学校以教师大会、教科研活动、各种例会、年级组会议等为阵地,中老教师交流工作经验,如周琼老师介绍自己从教多年“桃李满天下”的幸福感,杨雪华老师介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的方法,左秋桂老师就作业布置与批改做专题汇报。青年教师与大家分享工作感受,比如工作中遇到的挫折、组织教学上的困惑、成长的收获、心态的调整、等等,实现思维碰撞,智慧交融。

同时,学校在平时的工作中发现好的典型,便随时组织教师进行经验交流。如:本学期,行政人员在随堂听课过程中,发现马荣谦老师班上的学生上课十分活跃,发言声音响亮,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学校随即组织经验交流,马老师在会上作了《以读为前提,奏响说的乐章》的汇报,介绍自己平时如何通过阅读来训练学生发言做到“大声、大胆、大方”。老师们听后都觉得受益匪浅,并希望学校经常举行类似活动。这也促使老师们平时留心自己的工作,在细微的工作上,找到成就感,提高职业幸福感。

(二)设计资源共享:学校根据师资现状,提出了“团队作战,资源共享”的工作举措。学期初,行政人员深入教研组,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引导解读本学段课标要求,共同制定学期计划、单元计划和课时目标,杜绝以往教学目标制定偏低或过高、不全的现象。

与此同时,学校成立了经典案例收集组和经典题型收集组,由富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收集经典题型,中青年教师负责收集经典案例。然后,通过集体备课共享彼此优质资源。平时教研活动时间,组织每位教师根据自己改进的教案说课,促进教师间交流,共同商榷,增强集体备课的实效性,进一步完善、创新教学设计,促进研与教的有机结合,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我们尤其注重在经典案例中探寻最适用的突破重、难点的方法,以利于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注重在经典题型中共同探寻最适宜巩固学生知识和发展学生能力的练习形式,以利于开拓学生视野,增强解题能力。

(三)设计项目承包:本学期,我校各项工作实施项目制管理探索,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做到“人人包”、“事事包”、“处处包”,同时实行问责制,消除责任盲区。项目承包,就是在配合学校整体工作的大前提下,学校创新性提出年级组或班级承包制。如:三月份是学雷锋活动月。学校将此作为一个项目,在全校推出“竞标机制”。三年级组以其积极的态度、新鲜的创意,赢得了此项目的承包权,并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在全校发出学雷锋倡议、开展“弘扬雷锋精神,走进雷锋生活”主题班会、专题画展等。其中主题班会吸引了全校班主任的目光,大家纷纷前去观摩,并热情参与讨论。在三年级的活动带动下,其他年级组也主动参与,增添活动内容,如开展走进社区敬老爱老、感恩母亲、爱绿护绿等活动。在“学雷锋活动月”项目承包顺利实施之后,各年级也相继承包了“安全周”、“缅怀先烈,继承遗志,争做党的好孩子”等活动项目。

这种全新的尝试,打破了以往学校通知、教师照章执行的局面。使大家由被动变主动,充分调动了工作积极性和热情。

(四)设计薄弱攻坚:“木桶理论”告诉我们,木桶的储水量取决于最短板的长度。从这个层面来讲,我们要不怕把缺陷暴露出来,找出学校各项工作中的“短木块”,才能推动学校健康发展,学校教育质量才能全面提升。如立足质量生命意识,强化课堂教学管理,采取“专题攻坚”的研究方式,力求突破制约教育教学质量的瓶颈,实现教育教学质量整体上新台阶。学校实施录像观课,即对每堂研究课进行录像,并上传至七小教科研博客上。教师在观看教学视频的过程中,可选取其中一段进行具体分析,哪些地方对突破教学重难点有帮助,哪些环节还存在不足。教师所提出的每一个观点,都必须以课堂实录为依据。这样就避免了课堂会诊的盲目性和片面性,使教师对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方式拥有更强的掌控性。

此外,学校还在教学方面实施“环节逐项推进制”。比如现阶段,我校正开展“语文阅读教学初读环节怎样突破”的研究,初读究竟该读什么,怎么读才更有效。使老师们明白每个环节应该达成的目标,使教学更扎实、更深入。

教研组量化考核细则篇4

制度是行为的准则,科学合理的制度是顺利开展工作的准绳,是学校精细化管理的保障。

1.提炼制度,凝聚精细化智慧。我学区学校在制度的制定、实施、完善等环节方面处处都体现人文理念,遵循“因事而发―民主讨论―修订成稿―试行完善―依时增删”的程序,让制度的制定变成“师生的参与―反思自省―纠错整改”的过程,这样自然而然的会得到师生的广泛认同和自觉的遵从。(1)德育工作系列化。学校制定《学生综合素质考评办法》、《班集体考核细则》、《学生住宿管理章程》,落实学生日常规范,培养良好习惯。把难以量化的德百工作,设法加以量化、系列化。(2)教学工作主题化。我学区学校制定《教学常规管理细则》,明确教育教学的常规要求。(3)安全管理经常化。建立系列安全管理制度,将门卫制度、校园管理制度、教师值日制度、食宿管理制度,疾病预防报告制度、校舍安全检查制度、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制度汇编成册。

2.健全精细化管理的领导组织。加强组织领导建设,协调配合促进管理精细化。安全组负责学校安全精细化管理,由分管副校长、班主任、路队长组成;教学常规的精细化管理由教导处负责,由教导主任、教研组长组成;总务处负责学校的美化、绿化、亮化的精细化管理;政教处负责学校德育、校园文化建设、精神文明评比的精细化管理;教研组负责学校教科研、校本培训的精细化管理;宿管会负责学生住校的精细化管理。学校的各项工作实行“谁分管的谁负责”、“谁的岗位谁负责”、“谁的班级谁负责”、“谁的课堂谁负责”、“谁的宿舍谁负责”的岗位工作责任制。

二、以务实作风保障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实施

作为学校,实行精细化管理,首先使全体师生在思想上得到转变,认识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在教育教学中实施精细化管理的现实意义。坚持开展“两个会、两交流、两总结”活动,为精细化管理提供思想保证。“两个会”即开好每周的领导班子成员会,安排部署本周学校的工作重点;开好每周的教师会,组织教师进行政治学习,提高教师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两交流”即学期初学校中层领导、班主任、教师兼职计划交流会和每学期的学校德育工作交流会;“两总结”即做好周评比、月小结和期中、期末的总评总结。使教师开展工作心中有思路、肩上有任务、行动有方向、经验有推广、自己有创新、他人有学头、工作有比头、落实有检查、结果有评价。

三、以人文关怀丰富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1.“以人为本”推行人性化和精细化管理。要在努力加强教师教育思想建设的同时,运用多种激励方式,如目标激励、荣誉激励、情感激励、环境激励、物质激励等,努力为广大教师创造:人人参与竞争,人人机遇均等,人人心情舒畅,人人都能发挥最大潜能的工作环境。

2.必须要文明施教,关心、善待、尊重、赏识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健康成长。要求教师因材施教,建立平等、民主、互信、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走下讲台讲课、蹲下身子与学生谈心,培养学生健全完善的人格。

3.要积极开展家校联谊活动,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学校每学期都必须定期召开家长会,积极宣传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生活和德育表现,建立和谐良好的家校关系,共同为学生的发展出主意、想办法,力求赢得社会和家长的广泛支持。

四、食宿管理规范化,人性化

1.严把食品的进口关,严格食品的储藏,定期对操作间、餐厅、储藏室进行紫外线消毒。学校建立了周食谱管理制度。每周九顿主餐不能重复并根据年级高低的不同,对各年级每天的饭菜价格进行了限定,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加强对学校食堂的监管考讦。我校的两个食堂都实行了承包管理制,学校分了三个考核评价组(生活指导教师考核,年级组教师的考核,优秀学生代表的考核)从食堂卫生,伙食质量,饭菜的数量,服务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考核。

教研组量化考核细则篇5

提高党员发展质量是当前党建工作的一个重点内容,应针对理工科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制定出相应的考核细则。在坚持政治标准的首要性的前提下,不断探讨量化细则,规范组织发展程序,提高以高校政治辅导员为代表的党务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是提高理工科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生;党员;质量

一、提高理工科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背景

提高党员发展质量是当前党建工作的一个重点内容,是执政党的必然要求,无论是从历史还是现实的角度看,党员质量至关重要,因为“一个政党是否坚强有力,是否始终站在时代前列,能否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能否完成人民赋予的历史责任,不仅仅取决于这个政党党员的数量多少,更取决于这个政党党员的质量如何。” [1]党的十以后,提出“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党员发展十六字方针。党员发展质量的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严把入口关,严格规范党员发展制度和程序,加强全程教育等等,还涉及到组织发展的各个方面,尤其是更应该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制定出相应的发展方针政策,细化了的考核标准。

高校大学生作为一个具有思想活跃,易于接受各类新事物的群体,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仍处于形成与塑造阶段,往往最易于受到各种不同思想的影响,因而针对性的研究和探讨制定出一套具体细化的党员发展标准显得尤为重要。而在高校大学生中,理工科大学生往往又不同于文史类学习背景的大学生,他们具有自己的特点和特定的情况。由于学科背景的不同,理工科大学生普遍存在重理工轻人文的倾向。根据相关问卷调查显示,“与文科生相比,理工科大学生在总体上人文知识缺失严重”,而且“较多的理工科学生大部分时间都用于了专业课的学习与实验,有限的课余时间花在了博客、微博等新媒体上,了解到的人文知识呈碎片化状态。”

[2]因而针对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相对较为缺乏的情况,制定相应的质量保障体系显得至关重要。

二、坚持政治标准的首要性,探讨量化细则

高校党员发展首先必须严格遵照规定的党员发展条件标准发展党员,突出先进性,着重看发展对象是否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行,是否自觉为党的纲领而努力奋斗,是否在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同时还必须更加清醒的认识到目前做好高校党员发展工作的重点是进一步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坚持把政治标准作为发展学生党员的首要标准。将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是我党始终能够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保障。目前基层党组织发展中,往往存在虽总体上坚持政治标准不动摇,但执行时却往往大而化之,没有具体衡量评判一个学生政治素质高低的标准,坚持政治标准的首要性却成没有了可操作性的具体标准。针对当前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状况,如何将这一指导性的首要标准结合理工科高校实际细化为在实际组织发展中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和条件则是我们需要探讨的。在众多申请入党人中,支部以什么条件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在若干同样的入党积极分子中,又该如何确定谁为发展对象,单凭主观判断决定,显然既不利于支部开展工作,也不利于保证党员质量。理工科高校学生不同于文科背景为主导的高校学生,长期在理工科学科的影响下,学生基本政治知识相对缺乏,部分学生对党的指导思想大政方针等知识更是普遍缺少应有的了解,这个条件下,确定入党积极分子或党员发展对象理应有一个量化的政治素质的考核标准显得更为重要。政治素养的知识性问题是政治信仰的前提,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知识性理解的基础上建构起的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信仰,是诉诸人的理性之上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从而保证了信仰的纯洁性。

首先,结合理工科学生实际,将“两课”等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的学习情况列为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发展对象的过程中政治素养考核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将高校“两课”学习成绩的考核纳入党员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从而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阵地和主渠道。以理工科为主要学科的高等院校的大学生,由于受到学业背景的影响,本身关于党的理论、党的历史等知识相对薄弱,成了当前理工科院校大学生的共性,而“两课”课堂则成了理工科大学生获取党的理论知识的重要渠道,是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然而现实生活中,理工科院校部分同学对“两课”的不重视,甚至不参与,直接导致两课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同时也不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两课”的考核纳入党员发展的一个条件,不仅有利于理工科大学生提高对“两课”等思政课程的重视,掌握党的理论知识,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从学习生活中培养起对党组织的向心力,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当前理工科高校“两课”教学有效性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两课”学习情况在组织发展政治素质考核中的权重,则可根据具体实际情况,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来进一步探索确定。权重的确立一方面需要充分体现出“两课”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又必须注意避免唯“两课”学习情况论理工科大学生政治素养的片面化和极端化做法,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将“两课”等思政课程纳入的党组织发展考核的意义和作用。

其次,探讨实行组织发展过程中考核答辩制。结合理工科学生平时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掌握的不足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内组织发展的有益经验,基层组织可创造性的开展党史、党的理论及国家大政方针知识的答辩制,从而强化入党积极分子或发展对象关于党的理论知识掌握。同时有利于增强党员发展的公平、公正、公开,增强组织发展的透明性,便于通过答辩了解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掌握党的基本知识、入党动机、思想理论修养、政治觉悟、现实表现等各个方面的基本情况。参加答辩会议的除本支部的党员外,还可适当邀请部分自愿参加的普通同学,使有意愿申请入党的普通同学也能进一步了解党组织考察入党积极分子的方式和内容,利于基层党组织听到来自群众的各种意见和建议,使党组织对发展对象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实行公开答辩制把入党积极分子放在更为公开的场合,党员与群众都能参与考核,这样便有利于形成一个党内外群众与党的组织共同考察的双向考察,从而在发展组织制度上保证了发展党员具有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避免了片面性。为保障答辩制的有效性和实际操作性,答辩制的实行可以围绕提高入党积极和发展对象的党的理论知识等为中心任务,根据各理工科院校特点和实际邀请高校党建思政教育专家老师成立答辩人才库,设立答辩内容题库,采用末位淘汰的方式组织答辩会,并将个人答辩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记入组织发展档案,为发展政治素养考核提供依据。

第三,强化发展前后的日常政治理论学习的考察,增强日常理论学习的检查和督促力度。发展前的日常政治理论学习和强化一方面是积极响应党组织为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而提出的长期学习终身学习的号召,另一方面有利于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在入党前形成一个坚持日常政治学习的好习惯。日常政治理论学习可分为自主式学习和研讨式互助学习。自主式学习重在是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对党的基础理论的学习,自主式学习的内容除党的历史和党的基础理论等固定知识外,还可由基层党组织根据时事和年度学习计划内容布置,目的在于提高自我政治理论水平。研讨式互助学习主要是指以班级团支部,党小组等组织形式开展的互帮互助式的政治理论学习。研讨式互助学习可适当的实行有学生党员中的骨干分子责任区式学习,对有入党意愿的积极分子等开展一对一或小组式学习。互助式学习增强朋辈关系中的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日常政治理论学习的考察还需针对性的建立起日常政治学习的量化考核体系,考核体系的内容设置可针对政治立场、理论学习、思想汇报等几个方面进行设定,考核为避免片面化和主观性,考核可由自我评定、群众评议、班级团支书考评和党支部考评以及支部书记考评等四个部分组成,并根据实际探索设定不同的权重系数,以提高日常政治学习考核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考核结束后将考核结果在一定范围内适当进行公示。对考评结果不合格的人员应实行淘汰或者限期改正,并提出口头批评或通报批评,从而通过考核达到以考核促进提高政治素养的目的。

量化政治素质考核细则应是当前高校基层党组织发展标准中的应有之义,“大学生作为青年的一个重要群体,对其各方面的测量,包括政治素质的测量也应是青年测量的重要部分” [3]只有将政治考核标准的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出政治首要标准的重要性,但具体的量化细则还需结合实际进一步探索。

三、规范组织发展程序,提高党务工作专业化水平

严格执行高等学校党员发展文件的内容,按照发展程序要求的各项制度做好组织发展,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团组织推荐、党校集中培训、预备党员考察等程序。基层组织团组织推优应与结合院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相结合,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作为进行团组织推优的前提性教育。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是当前高校长期实行的一项在于促进优秀青年大学生成长的重要工程,目前为顺应高校党组织发展形势,应扩大培训面,同时在培养对象上,应实行普及培养与重点培养相结合,在教育对象全面覆盖的,同时又要重点突出。这是因为“高校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的重点对象是全体大学生,在大学生中既要培养坚定笃信的马克思主义者, 也要培养对马克思主义感兴趣的大学生, 这样既能够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群众基础,又能够促进越来越多的优秀大学生快速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为普通学生树立典范,进而辐射带动其他青年学生。” [4]普及扩大化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分阶段分层次,突出重点,强化日常培训和教育。低年级时,初步完成普及化的培训,并根据培训建立起人才梯队,高年级时,培训突出重点,可将表现优异的学生纳入“入党积极分子”队伍进行重点的教育和培养。

提高党务工作者素质和专业性。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战斗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是与学生联系最多,相处时间最长,接触的机会最为频繁,是学生工作一线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承担着培养人、教育人的重要职责,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辅导员的实际工作中,从事党务工作是绝大多数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一部分。但就目前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而言,辅导员所带学生多,事务重,往往时间和精力上都很难兼顾好党建工作。另外,辅导员队伍变化较大,每年学校都会引进一批辅导员,这些新进辅导员在学生党员发展等党务工作方面还是新手,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加强锻炼、积累经验。高校政治辅导员作为党员发展的重要组织者,当前要进一步提高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还需将辅导员从繁琐的管理工作中解放出来,真正意义上回归到政治辅导员的地位上,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今年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明确提出辅导员工作职业化专家化的目标,高校辅导员除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学术修养外,还应“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某一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并具备有影响力的成果,成为该领域的专家。” [5]因而打造一支专业化专家化的党建思政方面的辅导员队伍,对于提高高校党员发展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员发展质量的提高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除了在组织发展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探讨量化政治标准等细则,提高党务工作者专业化水平外,还需要不断创新发展机制,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特点,结合新形势,在总体标准和条件的指导下,制定出更加切合实际的细则和程序,同时不断加强监督,增强组织发展的透明度。

[参考文献]

[1]谭 建.党员退出机制应建“操作性标准”[N].大众日报.2013-6-14.

[2]操菊华等.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调查与分析[J].校辅导员学刊.2013(2).

[3]黄皖毅.大学生“政治素质”研究现状论析[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1).

[4]方 勤.创新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机制[N].江西日报.2012-10-22.

[5]教思政[2014]2号《教育部关于印发的通知》.

基金项目:安徽理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13~2014年度研究课题

教研组量化考核细则篇6

 

一、校长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

 

三、制定科学化的考核办法,提高办学质量

 

科学化的考核方式是检验各项工作完成情况、质量高低的重要依据。多年来,我校在狠抓制度落实的前提下,严格考核管理:一是认真研究制定考核细则。依据制度要求制定各项工作考核办法,经过自上而下的研究讨论,修改完善,达成共识,形成考核细则;二是在严格落实考核上下功夫。在考核方法上,采取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工作成绩考核与基本技能考核相结合,突出教学工作全程考核这一重点。三是执行考核公示制度,提高考核透明度。凡学校组织考核的结果都必须向全体教师公布或公示,使教师认识到自己工作中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而激发教师改进工作的主动性和认真做好工作的积极性。四是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挂钩。做到评先评优不举手,严格按照考核走。形成激励竞争机制,人人力争上游,积极主动做好工作,提高工作质量的良好局面。

 

四、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

 

教学环境包含教学设备和教学氛围两大部分,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学环境的好坏不仅影响着学习兴趣,更关系到他们的心理发展。在小学教学管理中一定要注重教学环境的创建和完善。一方面,教学设备的配置应全面适用。孩子的全面发展需要进行很多的课外活动,教学设备如果配置不全面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教师应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一个和谐的班级对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至关重要,教师要加强班级管理,养成良好的课堂纪律,为学生创建一个温馨的班级环境。

 

五、重视校本教研工作

 

近年来我校重视抓好校本教研工作的管理,重在培养教师业务能力和教学技能上下功夫。一是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吸收借鉴他人的先进经验,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式,把先进的教学经验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之中。二是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学校重视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和培养工作,每学期组织上好1-2节示范课,组织广大青年教师听课评课,为青年教师提供学习和借鉴平台。三是开展课堂大练兵活动。在上好示范课的前提下,组织广大教师参与课堂教学练兵活动,根据说课、做课、评课的基本要求,为每位教师提供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取人之长,补已之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素质教育对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在其变革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传统教育观念很难转变,教师对学生的心智发展不关注等,针对以上问题在教学管理中应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并不断完善,从根本上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学校管理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只有通过在优化中实践,在实践中优化,才能更加完善、更加科学,更加实用。才能发挥科学管理的职能作用,真正达到提高办学质量的目的。

 

教研组量化考核细则篇7

为切实加强我校师资队伍建设,规范教学质量管理,健全激励、竞争机制,以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同时为发放教学质量奖及其他各类奖励提供依据,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考核原则:坚持民主、公正、客观性原则;坚持重实绩、讲实效原则;坚持定性、定量相结合原则。

    第二条  考核内容:对教师教学业务工作的全过程进行考核,着重于教学实绩、教学态度和教学水平。

    第三条  考核依据:(1)《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教学管理规范》;(2)《教师学期教学任务书》;(3)《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工作津贴发放实施细则》。

第四条  考核方法:分级、分类考核,量化积分、定性评等。

(一)教学管理部门考评 (共60分)

1、教学常规工作质量方面(20%)

   (1)履行岗位职责态度是否认真,执行工作纪律是否严肃,是否严格履行请假手续,是否有无故旷职、旷工或经常性迟到、早退现象,是否有私自停课、调课现象,主要时间和精力是否用于工作。

   考核方法:查阅相关考评记载。

   得分:  很好4分,良好3分,一般2分,较差2-0分。

   (2)教学计划、备课质量是否符合学校规定;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作业布置是否明确;教案是否规范;书写是否工整。是否积极参加组内、校内教研活动,听课的节数是否达标;听课是否认真;评课是否讲究实效。

   考核方法:教务处、教研组组织抽查或全面检查教学进度计划、教学日志、备课笔记,查阅听课笔记、教研组评课记录、教务处考勤记录。

   得分:很好3分,良好2分,一般1分

(3)完成教学任务情况是否良好,教学基本目标是否达成,是否准时上、下课;讲课内容是否正确;课堂结构是否合理;重难点是否突出;教学方法是否体现课改新精神,是否讲究师生互动;教学是否富于艺术性;课堂教学效果如何。

   考核方法:查阅教学任务书、抽查教学进度;随堂听课;召开学生座谈会; 查阅《班级日志》

   得分:很好7-6分,良好5-4分,一般3-2分,较差1-0分。

   (4)作业量是否符合学校规定要求;作业是否具有典型;学生所做作业是否规范;批改是否正确及时;是否经常到班辅导、面向全体学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考核方法:查阅学生作业。查阅班务日志、教务处到班抽查

   得分:很好3分,良好2分,一般1分。

  (5)是否及时、认真地完成教务处安排的命题出卷、监考、阅卷任务,监考有无失职现象;阅卷是否始终如一坚持标准;评讲是否认真及时。

   考核方法:查看所出试卷;抽查监考情况及监考记录;抽查所阅试卷;召开学生座谈会;查阅教务处值班日志

得分:很好3分,良好2分,一般1分,较差1-0分。

2.教学实绩方面40%

   担任文化类课程考试科目的教师其教学实绩的考核主要依据其所教学科的期中、期末考试及上级部门统一组织的考试成绩的名次差和差值差,确定本学期该科成绩进步综合名次,并给以相应考核分。

   担任文化类课程考查科目或技能类课程的老师,其教学实绩依据该科学期考查成绩的合格率、达标率、优秀率确定其该科该项综合考核分。

考核方法:(1)查阅各科考试成绩表,与期初原始成绩比较;(2)统计文化课期中、期末考试和统考的平均分、合格率、优分率和标准差;(3)考查科.技能科根据其学期成绩合格率、优分率名次最后确定综合名次;(4)各科名次统计原则上依据标准分。(5)原则上同年级任课教师进行比较

    得分(综合名次):

第1名40分;第2名39分;第3名38分; 第4名37分;第5名36分;

第6名35分;第7名34分;第8名33分;第9名32分;第10名31分。

    凡积极参加教学观摩、公开课活动或课件比赛或积极指导学生辅导学生参加校内、外竞赛或者,依据公开课级别或辅导竞赛成绩所居名次的奖级、刊载学生论文的刊物级别质量给以适当加分。加分分值为:

 部级5分;省级4分;市级3分;县级(含校际)2分

 

(二)学生评教(20分)

考评项目:教学态度、备课、上课、作业批改与辅导、考试等方面的工作质量。

考核方法:由教务处组织全体学生对学科科任老师进行民主测评。

得分: 将学生评教百分制分数乘以20%,折算成综合考评分。

(学生评教考评表见后附表一)

 

(三)教研组(同行)考评(20分)

考评项目:备课、上课、作业批改与辅导、考试及教研活动等方面。

考核方法:由教研组长负责组织实施,根据教研组工作台帐、平时的听评课等教研活动记录,在组内同行测评和基础上进行学科组考评。

得分: 将教研组考评(同行)百分制分数乘以20%,折算成综合考评分。

(学科组考评表见后附表二)

 

第五条考核等级与结果处理:  教师教学业务考核每学期按考核分确定等级为优秀、良好、合格、差。加权平均成绩大于或等于90分可评为优秀;介于70-89分之间为良好;介于60-69分之间为合格;60分以下为差。

学期教学质量奖及其他各类奖惩与考核结果挂钩。考核为优秀等级者给予表彰,考核后几名的实行试聘。对连续二学期考核末名,暂时取消授课资格。

第六条 组织领导:教师教学业务考核在学校党委、校长室领导下,由教务处具体牵头负责。教学质量考核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相关考核工作人员要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得弄虚作假,如违纪违规,要从严处理。

第七条  本考核办法解释权属于学校。

教研组量化考核细则篇8

关键词:独立学院;考评主体;绩效考评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独立院校对教职工的考评模式大部分是模仿公办高校传统做法,从而失去了自身的特点。如何激发教职工的创造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培养抢手人才是关乎独立学院生存与发展的头等大事。我们以某独立学院为例,提出高校教职工绩效考评设计方案,旨在为改善独立学院教职工绩效评价模式,提出有效的框架建议。

一、高校教职工绩效考评存在的问题

高校教职工绩效考评,就是指对教职工的德、能、勤、绩等多方面进行考评的评价体系及在这个评价体系之上构建的评价制度。它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基础,也是教职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与教育培训的客观依据。目前高校的绩效考评制度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 关键指标不突出,考评的目的性不强。主要表现为,考评内容过于宽泛,考评指标模糊,项目指标设置 “细”而“多”,难以体现岗位的关键业绩,考评的目的性不强。

2. 考核主体的重心偏上,直接管理者考核权限较小。从考评的操作层面,考核以校级管理部门为考核主体,考评权重较大,而直接管理者和服务对象的权重较小。

3. 缺乏反馈机制,考核互动性不够。目前高校的教职工考评忽略了沟通环节,教职工作为被考评者,往往只知道考评结果,而对考评的目标、内容和标准等知之甚少,考评缺乏双向互动性。

二、以教师岗位为例,教职工绩效考评方案的设计

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关于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精神,我们从商学院实际出发,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设计了《某独立院校教师岗位考评方案》框架。

1. 考评目标的确定。以现代绩效管理理论为指导,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独立学院教职工绩效考评方案,在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基础上,激发知识型员工的创新精神和创造热情,不断改进教学(工作)质量,促进学校长远发展。教师岗位考核的目标:规范教学行为,改进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增进学生满意。

2. 考评指标的设置。考核指标的设计体现考核目标,突出教师岗位的工作特点,从“备教辅改考研”六大过程提取关键绩效指标;以岗位重大事项发生频率为依据,设定加减分项目指标;以违反校纪校规的事件为基准,设定否决项目。

(1)关键绩效指标由六个项目构成

a.备课质量(10%,考核教师备课质量);b.教学质量(42%,考核教师课堂管理与教学态度、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c.辅导答疑(10%,考核教师教学辅导答疑效果);d.作业批改、实习(验)指导(10%,考核教师作业、论文、实习(验)报告批阅质量);e.考试规范(10%,考核教师命题、阅卷规范性以及登分、阅卷差错率);f.科研成果(10%,考核教师科研成果数量与质量)。在每个指标上设计A、B、C、D四个评价维度。

(2)加减分项目

考查学校重点关注的重点工作。包括教师所带班级学生平均到课率、考试命题科学性、期末考试登分统分差错率、课间保洁情况和教学成果奖获得情况。

(3)降档或否决项目

阅卷规范:违规拆开密封线,降一档处理;学期授课量平均每周少于6节,降一档;违反行为规范,根据规定降档或一票否决。

3. 考评等级及分值的设定。考核最终等级划分标准,90分以上为A级,89-85分为B级,84-80分为C级,79-75分为D级,74分及以下为E级。考核标准设计上,突出“量化与细化”结合的原则,能量化的指标以数据为准,不能量化的指标采取正态分布的形式,确定考核等级。

4. 考评主体确定。设立上级、同事、下级和服务对象结合,教师岗位突出学生考核为主(占考核权重50%以上)的原则,以计算机打分的方式进行。

5. 考评结果的应用。评定等级与浮动奖金挂钩,评定为E级或一票否决的教职工不享受浮动奖金。考核具体结果(等级、总分、各项得分以及加分、减分、降档等),以密封形式交给教师本人,作为改进工作和个人职业发展的依据。

三、对教师岗位绩效考评方案设计的评价

该设计方案突出独立学院的特点,以教学为中心,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体现了教学及教学管理的中心地位,有利于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和科研水平的有序改善。方案的设计有几个方面的特点:

1. 突出重点考评指标,考评体系完整。考核项目及指标体系的设定,其中“关键绩效指标”提取源于岗位业绩结果和职责履行过程,其表述方式体现其内在逻辑规律,结果与过程的统一,全面考核岗位工作绩效。“加减分项”对达不到基本工作要求的行为或业绩,实行扣分制度,对创新的工作表现和业绩,实行加分激励,突出了考核的导向价值。“降档或否决项”。对教职工的行为规范加以强化,设定绩效考核的“高压线”。区别不同情况对待。

2. 突出“量化与细化”结合的原则,注重定量考评。能够量化的指标以数据为准,不能量化的指标采取正态分布的形式,确定考核等级。注重定量考评,对于教学过程“备教辅改考研”一级指标进行细化。

3. 突出考评的实施主体。根据差异特点设置评价权重,如 “到课率”指标,不同学院有所差异,同一学院的毕业班与非毕业班考核有差异,本科班与专业班有差异。根据服务对象设计评价权重,如“教学效果”指标考核,院考核组占20%、学生占60%、督导室20%。“教学辅导答疑效果”,学生评价占100%。

4. 突出对考评责任人的明确规定。学校成立校级考核领导小组,各学院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院级考核小组,层层落实考核责任。考核核查小组的成立,保证了考核工作的公正性。

参考文献

[1]司林波, 赵晓冬. 高校教师年度绩效考核方案设计及评价[J]. 统计与决策, 2008(18).

上一篇:国有企业股权激励方案范文 下一篇:高管的股权激励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