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域发展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4-01-17 17:46:20

对区域发展的建议

对区域发展的建议篇1

【关键词】城市轨道 区域环境 交通体系 区域发展

一、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与社会体系的不断壮大,人们对于交通工具需求也在不断增大。城市轨道交通以其快速、安全、经济和环保的运输服务,逐渐满足了日益增长的乘客移动。如今世界上已有33个国家90座城市有城市轨道运输系统。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运量大、速度快、无污染、准时、方便、舒适等优点。本文将结合最新的观点和数据,从正反两个方面入手分析,侧重分析人们鲜为关注的负面影响,并且给出相应的改善性建议。

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沿线区域发展的正面影响

(一)交通的便利与环境的保护

城市轨道的建设可减少空气污染,减少交通拥堵,使得更多百姓方便出行,从整体改善和优化交通体系,改善沿线区域的环境。据研究数据表明,广州市城市居民的平均外出活动时间在十年内增长了近67.1%,而其空气污染指数PM10十年内却下降了0.03 mg/m2。因为地铁的建设与通行线路的不断增加,使得人们越来越多的可以在旅途中享受着城市交通的快捷与环保。

(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城市文明的加快

随着人流量的增大,轨道交通沿线的第三产业得到了促进并使得沿线区域的文明得到了加速发展。在仅拥有37.8万平方千米的日本,城市化程度市区人口密度大,目前已在9个城市建有地铁。其中东京地铁承担了全市90%的客流运输任务。无独有偶,中国中信建设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在圣地哥的500个公寓楼建筑群的选址工作结束,地址被选在了一个地铁站附近。

(三)商业结构的日趋合理

轨道交通的发展对一个城市商业结构的影响很大,整个城市的商业结构也因轨道线路的发展而变化。大量的商业资源因轨道而延伸,并在沿线形成了新的商业中心,从而使整个城市的商业资源从单中心向多中心的趋势发展。例如,上海曾经的商业主要以南京路为主,现已出现陆家嘴、中山路等以地铁换乘站为核心的商业区。

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沿线区域发展的负面影响

(一)就业压力

在城市轨道时代飞速发展的模式下,城市轨道的建设也不免会为沿线区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城市轨道的快速建设,会使得周边地区人口剧增,带来就业压力。但是,在轨道交通节点附近新兴的商圈也会为整个城市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因为轨道将城市从点连成片,城市轨道交通促使人员流动性增加,带动城市服务业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对整个城市的就业市场无疑起到了十分巨大的促进作用,形成的就业效应也是不可替代的。

(二)频繁施工

由于地铁建设过多,以至短时间内城市应接不暇,造成沿线区域的困扰。这在南京地铁施工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2013年~2014年南京在建地铁4条,因同时建设站数过多,造成地面的大面积开挖,给整个城市带来了交通拥堵和巨大的环境污染,据南京市气象台的数据,南京2013年雾霾天数竟高达242天,成为历史上最多的一年。

(三)财政负担

城轨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周边经济和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地方财政部门的负担。据统计,南京市在青奥会期间共累计投资1282亿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而地铁单纯依靠票务收入的单一收入模式很难弥补运营成本和维系系统运行,这无疑给地方财政带来了巨大压力。

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改善性建议

城市轨道交通对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的新结构变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开始修建并运用城市轨道交通的年头并不久远,经营也不丰富,同时轨道交通技术复杂,造价昂贵,耗时较长。为了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可能会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特提出一些改善性建议。

(一)城市规划的建议

城市规划的实质是城市交通的规划和城市其余用地的规划。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各个城市均各具特色。为了更好适应城市未来的发展,在规划城市交通建设,特别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时应考虑到该城市的地理地质特点、人文历史景观、人口分布规模等,使其城市轨道建设可以避免或减少对城市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地面高架轻轨的建设需考虑到城市的用地规划,以免影响都市景观;分析建设轨道交通时的噪音,会对某些精度要求较高的工厂或企事业单位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方式的选择及建设标准

轨道交通方式的选择依赖于人口密集度、城市经济水平等多种因素。例如,地下铁道较适用于人口和建筑物较密集的城镇地区;高价轨道适用于人口和建筑物相对稀疏的城郊结合部;而地面铁道则适用于与铁路、高速公路等封闭式道路。至于建设标准,从技术与经济角度来考虑,只要达到安全、实用、经久耐用和造价低廉的要求,就是建设控制的基本要求。

(三)发展政策建议

政策对轨道交通对城市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交通沿线区域。例如,法国南特市的地铁建设与城市发展方向紧密相连,其规定没有建地铁的地方,就不允许建大型住宅区。这种人为的发展政策既可以保障轨道交通的客流量,同时,又可以促进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因此在发展轨道交通的同时,应以长远的目光制定相应的政策。

五、结论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城市建构的变迁还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的,在对沿线区域城市的交通、环境、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着不少正面的影响。但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必然会给城市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不过,地铁时代刚刚来临,相信各个城市一定可以不断吸取各方经验,取长补短,为我们城市建造出最适合城市居民使用的优良城市轨道交通。

参考文献

[1]邓晓沛,候杰.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探讨.北方交通,2009(4).

[2]蒋志祥,刘心萍.南京地铁对江宁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现代经济信息,2011.

[3]曹炳坤.游走地下百年的蛟龙.科学24小时,2012(9).

[4]秦应兵,杜文.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0:6.

对区域发展的建议篇2

[论文摘要]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区域创新本质上是区域经济行为。从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相互联系的视角,对两者的耦合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贵州省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发展的建议。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影响区域发展的关键因子,成为很多政府为增强竞争优势而选择的一种重要的弹性政策措施。成功的经济区域应该是内生型经济增长的区域,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创新能力的竞争。改革开放后的前2o年,在xl~4,平“两个大局”思想指引下,中央政府实行“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从根本上改变了长期落后的面貌,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得到大大提升。本文运用耗散结构讨论方法建立区域分工与合作的新的分析框架。为寻求解决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新路径,破解区域封锁、恶性竞争难题的新措施,探讨区域分工合作的转制和创新,为中国乃至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分工合作、发展落后地区提供实践范例,为各级政府区域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1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

1.1区域经济及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经济区域是指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区域经济则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了从低水平平衡发展到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转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造就了带动国民经济整体增长的经济核心区和增长极,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

1.1.1区域经济的基本内涵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每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受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制约。水分、热量、光照、土地和灾害频率等自然条件都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有时还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条件下,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受投入的资金、技术和劳动等因素的制约;技术经济政策对于特定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有重大影响。区域经济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发展的地理概念。其反映区域性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及问题,尤其是指矿物资源、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主要表现在地区生产力布局的科学性和经济效益上。区域经济的效果并不单纯反映在经济指标上,还要综合考虑社会总体经济效益和地区性的生态效益。

1.1.2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重要历程1978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从不平衡发展到协调发展的战略转变。根据不同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即l979—1990年向东倾斜的不平衡发展阶段、1991一1998年开始关注中西部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启动阶段和1999年以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面实施阶段。中国是一个地区差异较大的国家,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政府在“六五”计划中采用传统的沿海与内地“两分法”来反映这种差异性,到“七五”计划时期,中国政府按照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并以此作为国家确定经济开发重点和生产力布局优先次序的依据;在“八五”计划中,中国政府又采用了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这种“两分法”,“九五”计划则表述为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1999年,中国政府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大开发的范围,除了“七五”计划时期的西部1o省(区、市)外,还包括原来属于东部地区的广西和原属于中部地区的内蒙古,以及吉林省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湖北省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这样从省级行政单元看,形成了“10+2”的大西部概念和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新三大地带格局。2005年以来,中国政府相继实施了东北地区振兴战略和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将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分为四大区域,由此形成了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的新格局(表1)。比如,在西部地区,西南和西北地区的发展情况就差别较大,主要包括西部大开发省份;在东部地区,主要包括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山东半岛和京津冀的差别也很大,而东北地区可以大致看成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经济区。

1.2区域创新能力及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2.1区域创新能力的基本内涵区域创新能力的概念,国内外尚未有十分明确、统一的概念。如从科技层面出发,将区域创新能力定义为“区域创新能力就是区域发展和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工艺流程、产品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和开发能力之和”、“区域创新能力就是区域科技能力和区域科技竞争能力”等;美国哈佛大学波特教授波特和斯特恩认为,国家创新能力取决于共有创新设施的强度,支持创新集群的环境条件下以及两者互动联系的强度。在我国,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小组在区域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该研究小组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指一个地区将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将区域创新能力从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的经济绩效5个方面(图示)。

1.2.2区域创新能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随着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创新在本质上是一种经济行为,区域创新在本质上就是区域经济行为。区域经济强化了区域创新系统构建的区域意识和空间意识,即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区域整体竞争优势,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高速稳定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帮助区域创新从各个方面建立了一种区域架构。区域经济活动暗示区域创新的系统特征,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诱导区域创新的空间布局,区域经济活动的地域分工加强区域创新的优势互补,区域经济政策引导区域创新的发展方向。总之,区域经济学对区域创新发挥着基础理论的导向作用。

2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的耦合关系

2.1区域创新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技术创新使主导产业或产业集群成为相关行业新的“增长极”,该增长极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不断吸引着周围的各种要素。一是增长极的高速增长对生产要素供应部门产生影响;二是增长极高速增长诱导周围地区新兴工业部门、新技术、新原料、新能源等的出现。区域创新环境还可以为区域内的大量中小企业提供新技术及各种技术服务,并进行技术扩散,形成更大规模的经济增长效应。通过区域创新可以优化、整合区域内的创新资源,提高区域的创新能力,形成区域的创新合力,区域中高科技企业和高科技产业园区形成区域经济中的新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区域内大型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不仅可以提高企业自身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还可以逐步形成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2.2技术创新促进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

技术创新与产业集群的关系:一是技术创新的系统性要求与产业集群内各主体的互惠共生性要求一致(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在创新系统中都有相互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技术创新系统中的外部经济效益与产业集群中的集聚原理一致。在产业集群中,众多相互关联的企业聚集在一起,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业群的发展和建设可以促进地区间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分工,减少产业结构趋同化和重复建设等问题,达到规模效应,从而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健康发展。技术创新加快了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这是由于技术创新的内在属性与产业集群的一般特性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我国,无论沿海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都已形成或正在形成一些主导产业或产业集群带动的区域发展典型。如中国的硅谷“中关村”,武汉“中国光谷”已研制成功5大品种、4o多种型号的新型激光切割机,在占领国内55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开始称雄东南亚地区的激光市场。

2.3区域创新离不开区域内技术进步及对经济、文化资源的依存

产业结构的升级仅靠技术引进和模仿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自主创新的能力,而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依靠区域创新环境的建立和完善。区域经济的创新离不开地区的经济、文化和资源等条件和水平。国外的研究也证明,区域技术创新的发展受到区域具体的发展历史、文化、传统及其所形成的制度、结构因素的影响。区域创新是以区域作为整体,以发展区域经济为目的,来构建区域创新系统,从而能够一方面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发展科学技术,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3贵州省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能力发展的对策建议

3.1加快重点行业、领域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3.1.1加快西电东送的建设贵州动能资源丰

富,水能、煤炭和煤层气开发潜力极大,尤其是火力发电弥补了枯水期水电紧张的状况,具有独特的“水火互济”优势。同时,随着贵州电力工业的发展,必然带动煤炭生产的规模化、自动化及集约化水平,促进煤层气等新能源的开发,增加煤炭工业的科技含量,进而可使高附加值的煤化工产品进入东南沿海。

3.1.2加快矿产资源的开发贵州磷矿资源丰

富,原矿品位高,有害杂质含量低,是全国数百家大、中、小型磷肥、磷化工企业生产的重要原料。贵州磷及磷化工的生产规模、技术水平、生产设备和总体经济效益在全国具有突出的优势,发展潜力巨大。贵州的磷酸二铵为中国名牌产品。

3.1.3铝及铝加工贵州的铝加工在全国占有重

要地位,氧化铝、电解铝在国内外都有很强的竞争力,经济效益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目前,贵州省铝产品主要销往广东,随着“泛珠三角”区域经济技术协作的深入,贵州铝的深加工产品必然能寻求到更为广阔的市场。

3.1.4加快高新技术开发及其产业化建设贵州

高新技术发展较快,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等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群。另外,为了使贵州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指数、信息产品与服务指数、信息化水平总指数能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贵州省制定了“数字贵州”建设总体规划方案,加强了“数字贵州”信息交换中心、数字国土、数字城市、数字农业、企业信息化、数字林业、数字交通、数字公安、数字校园的规划和建设,同时制定并规范了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力争形成较完备的信息产生、交流及共享体系,推动全省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的快速发展。

3.2注重喀斯特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贵州位于西南喀斯特的腹心地带,处于长江、珠江上游分水岭地区。由于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石漠化面积的迅速扩展,已从根本上威胁到贵州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并严重危及长江、珠江中下游地区和三峡库区的生态平衡,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社会与生态的持续协调发展和全国小康目标的实现。因此,加强贵州喀斯特区的环境保护及生态建设已刻不容缓。围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生物资源开发及监测评价等内容,贵州省已开展了改善生态、生活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的研究,并创建了退耕还林还草、保土节水、产业化生态旅游、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等试验示范区。为了进一步推进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和环境污染的控制,还需联合其他省(区)共同攻关。

3.3加大贵州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

3.3.1畜牧业贵州气候温暖湿润,畜群生长及饲

料生产条件明显优越于西北和北方牧区,且广大农村受工业污染和化学农药污染的程度小,是生产“无公害食品”的理想地方。贵州畜禽品种丰富,拥有一批适应性好、抗病性强、周期短和肉质优的地方特色畜禽资源。全省天然草地可利用面积达400万hm2以上,还有约33万hm2地坎,200万hrn2林下草地,80万hm2退耕还林地和数千万亩冬闲田土可供利用,畜牧业发展的增长空间极大。此外,养畜成本低,使贵州畜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价格上的竞争优势。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国家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列为重点,出台了退耕还林还草等优惠政策,为贵州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加上加入世贸组织后,拓展了贵州畜牧业发展的国际市场空间,随着“泛珠三角”区域的协作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国家将进一步推进南贵昆经济区的建设,这对贵州畜牧业的发展更为有利。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推进,必然要加大对脱贫带动力大的畜牧业的投入,也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

3.3.2卷烟、酿酒等特色产业贵州烤烟种植和

卷烟生产历史悠久,有明显的资源和技术优势,是全国烤烟种植和卷烟生产大省。全省拥有黄果树、遵义、云雾山等名优卷烟品牌,目前,围绕提高卷烟产品的质量,正对烟草配方技术、安全型卷烟生产技术、混合型卷烟产品以及烟用香精香料等进行研究开发。以“国酒”茅台为龙头的贵州酿酒工业,是贵州的传统优势产业。全省拥有茅台、董酒、习酒、贵州醇、青酒等名优品牌及其系列产品。贵州酿酒工业拟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在保证质量和增加品种系列的同时,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3.3.3特色食品业贵州具有发展以特色农产品

和野生植物资源为原料的特色食品生产的优势。黑糯米、薏仁米、荞麦、芭蕉芋、山药、辣椒、竹荪、土豆、魔芋等特色农产品目前已由原料出口转为就地加工;刺梨、猕猴桃、杨梅、柑桔、银杏等已从野生转为基地规模化种植;竹荪、香菇、蕨菜、折耳根等山间野菜资源丰富,为贵州特色食品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

3.4发展贵州旅游业

贵州旅游以原生的自然环境、奇特的喀斯特景观、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和宜人的气候著称。境内溶洞、瀑布、峡谷、石林、温泉等自然景观数量多、分布广、观赏价值高。全省拥有可供旅游者游览的旅游景区(点)1000多处,有黄果树、龙宫等8个部级风景名胜区和贵阳、花溪、百花湖等4o个省级风景区,有梵净山、茂兰喀斯特森林等6个部级自然保护区和淮河麻阳、道真大沙河等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还有遵义、镇远2座历史文化名城,现已开发4条各具特色的旅游风景线。贵州是多民族省份,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旅游产品不仅在全国旅游市场占有一定优势,还具有重要社会文化旅游科研价值。随着“泛珠三角”创新联合体系的建设,区域协作内容的扩展,贵州与滇、桂、川将会形成旅游片区优势,建立起西南区域旅游资源的大系统,合作推出旅游品牌。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贵州旅游业独特的地缘优势将得到更好的发挥。

3.5重视劳动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

贵州劳动力资源丰富,具有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的优势。随着“泛珠三角”创新体系的建设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贵州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的数量将会增大。因此,除加快建立反应灵敏的国际劳务市场信息通道,积极拓展国际劳务市场,提高贵州国际劳务合作质量和水平,扩大劳务输出规模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劳务输出人员专业技能和新知识的培训,提高劳务输出人员的整体水平,并通过劳务输出,带动设备技术的输出,促进贵州经济的发展。

3.6构建以知识经济产业化为重点的科技创新基地

构建科技创新基地要依据现代科学技术是知识经济的核心、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主导产业、科学技术成为知识经济中生产力的第一要素等知识经济特征,寻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支撑、实现产业化过程中核心技术随资本、股权漂移,重点是建设知识经济发展平台。贵州科技创新基地建设重点应以省会贵阳为中心,以主导产业项目为支撑,核心技术研发为重点,核心组件经营为目的,最终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自我开发能力的高技术产业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要整合上、中、下游产业,形成产业链。产业化基地发展分三个时段:第一时期为基础期,2003年7月至2006年底,完成组织核心团队、掌握核心技术的主要支撑项目建设;第二时期为发展期,2007年初至2009年底,主要以抢占市场占有率为策略目标,占领一定份额国际、国内市场,实现科技创新基地的稳定收益;第三时期为整合发展期,在2009年以后的4~5年内,以品牌经营为主轴,实现以核心技术带动的跨越式发展。科技创新基地的实施主要由信息产业、新材料、生物技术三大块组成,突出微硬盘核心技术产业、光电核心技术产业、数字tv核心技术产业三个核心项目及高科技产业群。

3.7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基地

对区域发展的建议篇3

大事之一: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做出全新部署,区域发展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将区域发展战略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赋予了新的地位、作用和内涵,对全面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协同、共同发展部署了新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建议》在阐述发展目标和部署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重大任务时,从不同角度对区域发展进行了论述,这充分反映了区域发展问题的重要性。在统筹实施既有战略与新战略的基础上,《建议》在促进区域发展方面进行了多层次、多维度的战略布局,极大丰富完善了区域发展的战略框架和基本内涵。《建议》明确,要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即“四大板块”战略)为基础,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即“三大战略”)为引领,从而明确了新旧战略之间的关系。以此为方向,《建议》立足不同范围尺度地域开发的需求,创新性地提出了培育经济轴带、城市群、中心城市、一般城市、重点经济区等全方位、多层次的空间开发理念,综合形成了“4+3+N”的新的区域发展战略框架。《建议》不仅从大的战略层面对区域发展进行了总体部署,还从操作层面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这种既重视战略部署,又重视战术布置的工作方式,使《建议》既实现了顶级层面的完整设计,又确保了任务接地气、目标有着落。

大事之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转变区域发展工作重点做出新的要求,对打好脱贫攻坚战和优化对外开放区域布局提出明确要求。2015年12月18日至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发表重要讲话。在谈到区域发展工作时明确提出,促进区域发展,要更加注重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空间均衡。与以往相比,区域协调、协同、共同发展的内容和重点更加具体明确,除了继续强调稳定经济增长外,更加突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和谐,更加突出空间格局的优化与均衡。会议在部署明年五项重点任务时,特别强调补短板,提出要打好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瞄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加大资金、政策、工作等投入力度,真抓实干,提高扶贫质量。会议指出,要继续抓好优化对外开放区域布局,抓好“一带一路”建设落实,发挥好亚投行、丝路基金等机构的融资支撑作用,抓好重大标志性工程落地。

大事之三: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明确了城市工作的方向和重点。2015年12月20日至21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发表重要讲话。会议从六个方面做了工作部署,其中第二项任务“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提高城市工作全局性”与区域发展的关系最为密切。在部署该项任务时明确提出,要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的基础上,结合实施三大战略,明确我国城市发展空间布局、功能定位。同时明确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要优化提升东部城市群,在中西部地区培育发展一批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促进边疆中心城市、口岸城市联动发展。为避免城市出现“空心化”,会议要求各城市要结合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明确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强化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作协同,逐步形成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的发展格局。事实上,上述要求不仅对城市,对各个区域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大事之四:中央对扶贫开发做出一系列重要部署,脱贫攻坚工作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阶段的到来,中央对扶贫工作越来越重视。十八届五中全会在部署“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任务时,将“实施脱贫攻坚工程”、促进老少边穷地区发展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在做关于“十三五”规划建议的说明时,将“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作为一个重大问题予以阐释,并对具体扶贫方式和减贫人口规模做了详细部署。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专门召开扶贫工作会议,这是十八届五中全会后召开的第一个中央工作会议。发表重要讲话,深刻分析了我国脱贫攻坚的严峻形势和“十三五”期间的主要目标,明确提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大提高脱贫攻坚成效,提出了实施“五个一批”工程的具体措施,同时对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一系列具体要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工作会议,同样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2016年重点实施的工作任务。可以预见,“十三五”期间,扶贫开发工作将受到持续关注,手段措施将进一步强化,贫困地区这一发展短板有望得到根本解决。

大事之五:“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务实推进,发展方向和重点更加明确。2015年3月,“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正式,多边务实合作深入开展,廊道建设积极推进,中欧班列稳妥发展,丝路基金启动运行。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是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国际大通道建设,加强能源资源合作,共建境外产业集聚区,广泛开展教育、科技、文化、旅游、卫生、环保等领域合作,加强同国际金融机构合作。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稳步推进,2015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有序展开,交通、产业、生态三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取得积极进展。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是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交通一体化,扩大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长江经济带建设有序展开,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顺利推进,取消了一批水运涉企行政事业收费项目。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点是改善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高起点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三大战略的深入实施,促使我国区域经济版图向轴带引领、多极支撑、竞相发展、区域联动的新格局转变,拓宽了经济发展新空间,并为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协同、共同发展探索了路径。

大事之六: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迈出新步伐,自由贸易示范区等重要载体顺利推进。201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新时期构建开放型新体制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提出推动形成全方位的区域开放新格局,以区域开放的提质增效带动经济的协调发展。一年来,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引领,2015年我国对外开放能力和水平迈上新台阶,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取得重大进展,中泰铁路、雅万高铁、匈塞铁路等一批境外投资标志性工程顺利推进。修订实施了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标,涉外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上海、广东、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抓紧推进,初步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2015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若干意见,从总体要求、进一步优化自由贸易区布局、加快建设高水平自由贸易区、健全保障体系、完善支持机制等五方面,提出了22条意见。在涉及进一步优化自由贸易区建设布局方面,《若干意见》提出,力争与所有毗邻国家和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积极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商建自由贸易区,争取同大部分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大国、主要区域经济集团和部分发达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构建金砖国家大市场、新兴经济体大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大市场等。这对相关地区进一步提高扩大开发合作水平,积极创建自由贸易区提供了重大机遇和发展空间。

大事之七:部级新区集中获批,区域性深化改革和开发开放平台有序形成。2015年,国务院相继批准设立了湖南湘江新区、南京江北新区、福建福州新区、云南滇中新区和哈尔滨新区。2014年以来,国务院累计批复10个部级新区,部级新区数量增长到16个,在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对外开放、推动改革创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为促进新区规范有序发展,2015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部级新区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从优化发展环境、推动产业优化升级、辐射带动区域发展、高效节约利用资源、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组织保障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天津滨海新区组织召开了第一次部级新区工作经验交流会暨新区工作推动会,何立峰副主任围绕建立健全新区发展建设机制、统筹新区设立布局、落实新区建设主体责任、加强协作配合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推动部级新区深化重点领域体制机制创新的通知》,会同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开发性金融支持部级新区健康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通过上述举措,涉及部级新区设立发展建设的管理体制和改革方向予以明确。2015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在全国确定了8个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分别是1个跨省级行政区域(京津冀)、4个省级行政区域(上海、广东、安徽、四川)、3个省级行政区域的核心区(武汉、西安、沈阳),目前各地区正在抓紧制定完善方案。上述8个区域将围绕构建全面创新改革的长效机制,在创新驱动发展转型方面率先迈出实质性步伐。2015年12月,国务院于正式批复了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方案,这是国务院批复的首个以中德产业合作为主题的战略平台,也是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战略对接合作的重要载体。此外,国务院有关部门还批复设立了一系列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特殊功能区,这些功能区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与活力。

大事之八:区域分化现象进一步凸显,困难地区面临的发展问题引起中央高度关注。受国内外复杂经济环境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2015年全国GDP增速保持稳定,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但经济稳定增长的压力和困难不容忽视。从各省市情况看,2015年大多数省(区、市)GDP增长率维持在个位数。总体来看,结构调整起步较早、产业层次较高的东部地区和中西部省份经济运行比较平稳,西南地区的重庆、、贵州等省区增速在全国领先。结构调整较慢的东北地区与部分省份增速较慢。前三季度,辽宁、山西、黑龙江、吉林、河北同比分别增长2.7%、2.8%、5.5%、6.3%和6.5%,位列全国各省市经济增速排序后五位。探究这些省份经济增长缓慢的深层次原因,除了受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周期性变化影响外,归根到底还是体制机制、产业结构、经济结构问题。十八届五中全会对此类地区高度关注,在论述协调发展任务时,除了提出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外,还专门提出加大对资源枯竭、产业衰退、生态严重退化等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随着相关类型区扶持政策的出台,上述地区面临的问题有望得到缓解。

大事之九:东北地区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全面振兴动力积极孕育。2015年,从四大板块的情况看,延续了上年同期中西部地区快于东部、东北地区增速最慢的增长格局;与去年相比,中西部与东部地区增速差距缩小,东部地区收窄趋势明显,东北地区降幅最大。据统计,2015年前三季度,东北地区经济增速低于东部地区3.7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拉大了1.7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拉大了1.3个百分点)。中央领导同志对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形势高度关注,一年来,、总理分别赴东北地区考察并就老工业基地振兴工作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东北振兴“四个着力”(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结构调整、着力鼓励创新创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总体要求。2015年12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明确了东北地区新一轮振兴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围绕该文件的贯彻落实,相关重大举措将不断推出,东北地区迎来了全面振兴的重大机遇。

大事之十:区域合作不断拓展和深入,但合作机制仍有待进一步创新。加强区域合作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2015年在三大区域战略的带动下,区域合作的体制机制不断探索实践,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作形式日益丰富,并有力促进了各类要素的有序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2015年9月,国务院批复同意《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环渤海地区推进合作有了总体纲领。一年来,环渤海、长三角、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积极推进,珠江―西江经济带、中原地区、长江中游、成渝地区、关中平原等城市群内部的协同发展水平明显提升,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力度进一步加大,产业对接协作和转移承接规模显著增强,安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合作平台发挥积极作用。对口支援、新疆和青海等省藏区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第五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于2015年9月召开,明确了新时期对口援疆工作的重点,、新疆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为进一步加强对区域合作工作的指导,国家发改委于2015年12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创新区域合作机制提出明确要求。但客观而言,目前涉及区域合作的顶层设计、综合统筹、政策配套等方面的工作仍待加强,需要在发展实践中大胆探索与创新。

对区域发展的建议篇4

自这一制度建立以来,泛珠三角区域内各省区积极联手,建设系统科学的合作机制,催生了联席会议机制并初步取得了一系列初步成果。十一五以来,区域各合作方通过积极探索有效的科技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各方科技创新优势和特色,有效集成区域科技资源,促进资源流动、优化与共享,有力推动了各方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快速发展。

根据我国目前的规划与设想,泛珠三角区域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省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该地区占全国面积的1/5、人口的1/3、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超过四成,在全国的地位十分突出。2003年11月,首次公开提出“泛珠三角经济区”的构想,并得到了广泛赞同,11个成员一级行政区自发加入。目前,该区域的合作已建立起共生共赢型的经济体系,将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高速增长极。

泛珠三角区域科技联席会议制度

(1)总体思路

在“自愿参加、市场引导、开放公平、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总原则的指导下,注重国家需求、区域需求、地方需求紧密结合,注重泛珠三角区域的合作机制与体制构建紧密结合,注重资源性、市场性、公益性的紧密结合,注重特色与互补、竞争与合作的紧密结合,推动泛珠三角区域科技合作。

(2)发展目标

加强区域合作与国际合作,完善区域创新布局,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构建开放融合、布局合理、支撑有力的泛珠三角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全面开展省部省院全面合作。围绕高端装备制造、临港工业、海洋生物产业、生物医药、生物种业等特色优势产业,以国家重点高校、科研院所为核心,联合共建9个区域性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

推进泛珠三角区域联合共建9家部级各类区域科技合作示范区,提高示范区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技术的扩散能力,共建对外开放窗口,将泛珠三角区域科技发展的国际化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促进科技成果在区域内及时转化,实现区域间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探索一个区域技术创新协同发展的新模式。

(3)组织形式

联席会议:作为泛珠三角科技合作的最高议事、决策机构,联席会议一般每年组织召开一次,在特殊情况下,由两个以上成员单位或联席会议办公室建议,经各方同意后召开。

联系会议执行主席:当届联席会议推举下一届联席会议执行主席单位,联席会议执行主席单位一般由各省区科技主管部门轮流充任。

联席会议办公室:联席会议下设联席会议办公室,联席会议办公室设于广东省科技厅,各方联络员为联席会议办公室成员,日常工作由广东省科技厅负责。

联络员:各方确定一名副处以上干部担任,要求各方联络员相对固定。

专责小组:一般由一个省区负责牵头并担任组长,利益各方派出政府官员或专家组成。专责小组属临时机构,项目结束自然解散。

科技交流活动日渐频繁

联席会议设立的创新协作论坛,通过开展一系列交流活动推动区域科技合作制度化和常态化,其中影响较大的包括:

广西省举办的第七、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参展的32个重点项目包括农业先进技术和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类三大类。

四川省举办的第十一、第十二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区域内高新技术企业参加。展示内容涉及电子信息、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多个领域。

江西省举办的第七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参展和合作的项目涉及节能环保、冶金矿产、现代畜牧业、电力、新材料等。各省市进行了产学研合作、技术转让等合作对接。

中泰传统医药和天然药物研究国际学术讲座在南宁举办。此次活动旨在推动中泰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构建中泰传统医药与天然药物科技合作平台。

2011年10月举办中国东盟传统医药高峰论坛,各省区积极参与并推动传统医药纳入中国―东盟全面经济社会合作与文化交流框架之中。

另外,为了推动与港澳地区的科技合作,还组织了赴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考察及赴澳泛珠三角区域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调研等活动。

科技资源实现开放和共享

由广东省科技厅牵头,广西、福建、海南等省区科技厅参与实施了“泛珠三角区域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建设”。在各省区市的共同努力下,在制度建设、组织保障体系建设、落实区域平台共享专用资金、资源整合和共享情况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项目进展顺利,取得初步成效。完成广东、广西的相关数据库加工任务,并成功与国家、泛珠三角区域4省区市的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链接,为泛珠三角区域内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提供良好的平台。

借助区域科技合作平台,广东和广西两省区通过加强与泛珠三角区域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合力解决生物质能源产业方面的共性问题,共同推进甘蔗、木薯等生物质能源作物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基地建设,重点开展非粮生物质能源及生物基产品开发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顺利推进了一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的实施。此外,通过双边合作,在两广星火产业带建设、南海海水养殖产业、特色生物中药产业、农产品优质高效产业化、数字媒体开发等领域,大力推进多种形式的科技合作,有力推动了区域内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

科技战略合作走向多领域多层次

对区域发展的建议篇5

高层互访,凝聚合作共识。2016年,主席先后对伊朗、柬埔寨和孟加拉国进行国事访问,总理对蒙古、老挝进行正式访问,我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共访问9个亚洲周边国家,17个亚洲周边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来华访问或出席双边、区域和国际会议、展会和论坛。中国与亚洲周边国家领导人在多双边场合会谈会晤中,就加快“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与各国发展战略对接,加强在贸易投资、基础设施、产能合作、园区建设、能源、金融、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人力资源等经贸领域的合作达成广泛共识,为中国与亚洲周边国家加强务实经贸合作指明了方向。

贸磋商,落实合作成果。2016年,中国与印度尼西亚高层经济对话第二次会议、中国与泰国贸易、投资和经济合作联合委员会(副总理级)第五次会议先后成功举行,商务部与蒙古、伊朗、东帝汶、日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韩国、孟加拉国、泰国、新加坡、斯里兰卡、菲律宾等亚洲周边国家举行40多场各层级双边经贸磋商机制会议和会谈,聚焦落实领导人达成的经贸领域合作共识,具体对接经济发展规划,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合作,统筹各领域的务实经贸合作,共商重点合作项目和事项的落实举措,推动在多个合作领域取得一批务实成果。其中,商务部与东帝汶召开双边经贸联委会首次会议,实现了中国与亚洲周边国家双边经贸联委会机制的全覆盖。

项目推进,展现合作成效。2016年,商务部积极与亚洲周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发展战略对接,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中马(来西亚)召开中马“两国双园”联合合作理事会第三次会议,推动两园建设创新发展,致力于将“两国双园”建设成“中国―东盟合作示范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稳步推进,建立了项目三级运行机制,出台一批政策创新举措,推动一批具体合作项目落地实施;中老、中蒙跨境经济合作区取得新进展,在老挝总理通伦访华期间签署中老两国政府《关于加强两国边境地区经贸合作的协定》和《中老磨憨―磨丁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总体规划(纲要)》,在中蒙经贸联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上签署中蒙二连浩特―扎门乌德跨境经济合作区项目部门间《共同总体方案》。

区域协调,扩展合作领域。2016年,中国进一步加强与亚洲周边国家的沟通与协调,积极推进东亚合作、澜湄合作等区域多边合作。高虎城部长赴老挝出席东亚合作系列经贸部长会议,与会各方就推进互联互通、加强产能合作、促进贸易投资、加快本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等达成广泛共识,为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取得务实经贸成果做好准备。总理在老挝出席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与东盟领导人共同发表《中国―东盟产能合作联合声明》,并出席《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联合声明仪式。中方倡议的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在海南三亚举行,总理同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领导人共同与会,会议在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加强贸易投资合作、加强经济技术合作和可持续发展等经贸领域取得务实成果。第十一次中日韩经贸部长会议顺利召开,中日韩三方就落实二十国集团峰会经贸成果,开展三国务实经贸合作的新领域、新倡议和区域、多边经贸议题深入交换意见,发表《联合新闻声明》,重申将加快中日韩自贸区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积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对区域发展的建议篇6

一、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及内涵的法律分析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可以从经济学和法学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而从近年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态势来看,我国学者樊莹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区域经济一体化下了定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体,为了使其利益最大化,达到最佳配置生产要素的目的,以政府的名义,通过谈判协商而建立经济贸易联合的过程,实现成员之间互利互惠及经济整合的制度性安排。

而我国学者杨丽艳则从法律的角度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进行论述,指出法律角度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主要发生在国际区域内的诸个国家或关税领土,以一定协议建立一定机构以确立某种经济一体化的类型,在某些特定经济领域内有效实施统一规则的整合过程。其内涵主要体现在:(1)条约的支撑性;(2)领域的特定性;(3)机构的必备性;(4)规则的向导性;(5)机制的强制性。

(二)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

1、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及其与东盟成员国的经济合作。中国启动自由贸易区,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是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开始的。2001年11月,中国正式提出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2002年11月,在文莱召开的第5次10+1领导人会议上达成协议,一致同意今后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FTA,会议正式签署了《加强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中国与东盟关于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正式谈判从此开始,并迅速展开了区域建设的谈判,焦点主要集中在例外产品清单和关税减让幅度等一些技术问题上。2003年10月8日,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中国总理参加了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签字仪式,双方签署了《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补充议定书等文件。从10月中旬开始,中国与印度和新加坡也分别就自由贸易区的双边协议展开谈判。

2、东北亚经济合作。2003年10月7日,中、日、韩三国领导人在印尼的巴厘岛举行会晤,并发表了三国间第一个联合宣言——《中日韩推进三方合作联合宣言》。虽然至今中日韩之间合作仍停留在官方磋商阶段,并没有形成制度性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促使中国、韩国和日本三国的东北亚经济合作以及东盟与东北亚“10+3”合作迈出新的步伐。

3、中国经济圈。从2003年6月开始,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的进程大大加快了。新的区域一体化进展有:6月29日,中国内地与香港签署了CEPA。根据中国内地与香港和澳门签署的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的协议和六个附件,双方承诺分别在2004年1月1日之前和2006年1月1日之前对不同类别的港澳产品实行零关税;同时,内地于2004年1月1日起取消对港产品的非关税措施(进口配额、许可证)和关税配额,内地于2004年1月1日起取消对原产于澳门的产品的非关税措施,双方互不采用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内地与香港、澳门《安排》的主要内容包括内地与港、澳逐步实现货物贸易自由化、服务贸易自由化和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各项措施。CEPA迈出了中国自由贸易区的第一步。

对区域发展的建议篇7

推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将牵引和推动长三角地区、沿江地带乃至全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鉴于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内涵很丰富,调研组侧重从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等三个方面开展研究,并提出建议。

关于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建设。调研组认为,江苏、浙江、安徽和上海三省一市近年探索出了一条区域联动协作发展的道路。下一步,应按照针对区域协调发展提出的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协同发展、推进产业对接协作、调整优化空间结构、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推进市场一体化等新要求,进一步深入推进。具体建议有:1、强化顶层设计,建议由国务院出台立足全国、更有权威的长三角区域规划,制定相关政策和制度保障;2、吸收国际先进经验,以水污染防治等为试点,推进流域、区域立法和区域联合执法;3、以自主创新为核心,发挥三省一市各自产业、资源的比较优势,以区域共同体的姿态推动长三角产业优化升级;4、优化一体化交通功能,促进区域道路同网、交通同制、乘车同卡,实现城市群的同城效应;5、在现有的十二个合作专题组基础上,增加医疗合作专题组,推动长三角地区在医疗救治方面的专题合作;6、上海要积极响应国家战略,主动作为,率先推动长三角一体化纵深发展。

关于长三角地区水污染防治合作。调研组认为,长三角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流域水环境问题不断显现。表现为:区域内工农业和生活污染排放总量大、强度高;航运事故性排放对区域水环境存在重大风险;长江水利工程对长三角区域水资源配置产生重大影响;流域协调协作体制机制不完善、力度和有效性不足,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快推进水污染防治和区域协作共赢,尤为关键和迫切。推动区域水污染防治协作,关键在于破解流域水污染防治相关体制机制瓶颈,重点在于立法先行,加强组织保障、规划先导、标准统一、政策创新、措施协同和信息公开,建立完善流域水资源和水污染的综合协调监管体系。具体建议有:1、建议全国人大在前期国务院行政立法基础上,以长江流域为突破口,启动流域立法工作,理顺中央与地方之间、流域各省市之间的关系,建立权威统一、落实有力的综合协调监管体系。2、建议国务院改革现有流域协调体制和执行架构,在长江流域建立“中央主导、地方参与、流域机构主管”的“1+1+X”的协调监管执法体制。3、建议将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规划合一,由流域管理协调机构牵头制定,作为国家长江经济带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他流域性专项规划提供专业指导并统筹衔接,确保权威统一。4、推进产业准入、工业水耗、污水排放等标准统一,加快产业转型和污染治理;5、强化政策创新,通过完善水资源价格政策、建立生态补偿和污染赔偿机制、推进供水治水市场化机制等多种手段,提高政府、企业、个人参与水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的积极性。6、建立政府部门间的事故应急平台和开放式的流域开发建设和水环境保护信息平台,推动信息公开,强化政府间协同和社会共同参与。

关于上海优质医疗资源赴长三角地区合作办医。调研组认为,从常住人口的每千人口床位数来看,上海在长三角地区优势不明显;从常住人口的每千人医护人员数来看,江浙沪三省市基本在同一水平,安徽省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方面尚有欠缺;从总的诊疗人数看,上海市医疗机构的医疗任务明显多于其他三省。目前本市三级医院在长三角地区办医较普遍,但存在着上海的医护人员资源紧缺、当地的医保政策限制、配套政策不完善、医疗市场竞争激烈等困难和问题。建议:1、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参与,促进公平、提高效率的原则,以提高长三角地区医疗服务能力和缓解上海三级甲等医疗机构就诊人数剧增趋势为目标,依托市场机制,推动多元办医。2、主要通过技术合作型模式和合资合作型模式,增强上海优质医疗资源在长三角地区的“传、帮、带”作用。3、完善上海赴外省市办医的政策支持。4、建议在现有长三角重点合作专题组中,增加医疗合作专题组,协调推进医疗合作重大任务和合作事项,就长三角地区合资合作办医和技术合作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研究出台相关的支持政策,为长三角地区群众享受优质医疗资源创造更好的条件。 (摘自上海市全国人大代表“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专题调研报告)

召集人:姚海同 张 全 朱志远 贾伟平

成 员:殷一璀 马 兰 马须伦 王 战 王 霞 朱国萍

朱雪芹 刘卫国 严诚忠 李 斌 陈振楼 陈晶莹

对区域发展的建议篇8

第一条 合作宗旨

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参与合作的内地省区与香港、澳门开展合作,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全国统一的相关法律、法规,合作在《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和《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框架内进行。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和特色,互相尊重,自愿互利,按照市场原则推进区域合作,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水平,形成合作互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格局,拓展区域发展空间,共创美好未来。

第二条 合作原则

(一)自愿参与:各方本着发展的共同愿望自愿参加_________合作,并在合作框架中享有发展的平等地位和权利。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及其余协议各方有权根据法律、政策和需要,参与本协议全部或部分的合作项目。

(二)市场主导:按照“市场运作,政府推动”的方式推进区域合作。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企业作为合作的主体,依法自主决策投资经营。政府主要是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引导区域合作发展方向。

(三)开放公平:坚持合作的公平、开放,坚持非排他性和非歧视性。打破地区封锁,促进市场开放,加强沟通交流,促进共同发展。

(四)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各方的比较优势和合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强经济资源、产业建设、科技文化教育、人才培养交流等方面的优势集成与互补。

(五)互利共赢:各方应主动改善合作环境、深化合作内容、落实合作措施、提高合作效益和水平,推动加快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第三条 合作要求

(一)创造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推动解决发展过程中相互关联的重大问题。

(三)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共同推进,逐步构筑_________发展的着名品牌,增强区域的整体影响力、竞争力。

(四)共同促进可持续发展。

第四条 合作领域

(一)基础设施:

1.能源:各方积极推进_________内能源领域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积极实施“西电东送”等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加快能源建设项目的合作开发,鼓励省际间煤炭、天然气等能源的产销合作,实现区域内资源优势与市场需求的结合。

2.交通: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按照国家统一规划,加快构建适应区域合作发展要求的综合交通网络,逐步实现区域内交通运输一体化。

(1)公路:加强省际高速公路、国省道建设规划和港澳路网发展规划的衔接,加快跨省、跨境和出海通道的建设,构筑和完善区域公路交通运输网络。

(2)铁路:进一步完善区域内铁路发展规划,构建区域铁路运输快达网络。加快云南国际铁路、东南沿海铁路等列入国家发展规划的跨省(区)铁路项目的建设,加快广深港高速铁路、珠三角城际轨道的建设及与港澳的衔接。

(3)航空:加强各地航空公司间、机场间的合作,增加区域内飞行航线,促进区域内客货快速运送。

(4)航运:研究制订区域航运发展规划,促进区域内河航运、海运事业发展及与其他运输系统的衔接。

3.管道:按照国家规划,积极推动区域内输油、输气管道建设步伐。

(二)产业与投资。各方承诺加强协调,营造公平、开放和富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建立透明、便利、规范的投资促进机制。支持区域内企业间开展技术、生产、投资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协作配套、共同发展的产业布局,提高整个区域的产业水平。

(三)商务与贸易:各方承诺加强信用建设,消除限制商品流通的地区障碍,建立健康、规范、有序的市场秩序。鼓励区域内贸易的合作与发展,共同推进落实《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和《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在国家指导下,依照内地与港澳《安排》的有关内容,在_________内推行工业制品和农产品质量标准、检验检测标准和认证标准的互认,加强地方和企业标准制订合作,互相认同法定检验单位出具的鉴定结果,促进商品自由流通。

(四)旅游:各方支持全面推进区域旅游合作,共同研究制定区域旅游发展战略和市场开发策略;建立区域旅游信息库;构建区域旅游网络营销系统,创建旅游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共同策划和推广区域精品旅游线路,树立区域旅游形象,打造区域旅游品牌。

(五)农业:各方同意建立稳定的粮食及其它农产品的购销关系,开辟区域农产品“绿色通道”,支持建立农业龙头企业对接机制,加强农业科技开发、特色农业开发,以及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合作,促进食品安全体系的建立。

(六)劳务:各方同意加强劳务合作,开展劳动力供求信息传递交流和劳务输出输入组织合作,促进劳动力规范有序合理流动,协调解决劳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保护和相关的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和完善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技工教育、职业技能鉴定和资格认证制度。提高区域内劳动力素质。

(七)科教文化:加强各地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技与教育资源应用的合作,加强文化和人才交流。加快推进科技文献、科技信息、专家库、动植物资源和水文资源等基础性科技教育资源的联网共享;加强协调,建立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以高新技术及产业化开发为主,逐步建立区域科技项目合作机制和成果转化平台,推进区域产业协作和战略合作联盟。

(八)信息化建设:各方支持建设区域信息化交流网;加强与国家及国际相一致的电子商务规则标准和法规等方面的建设;建立区域信息交流协作机制,加强区域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九)环境保护:各方同意建立区域环境保护协作机制,在清洁生产、水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大气环境保护等方面加强合作,制定区域环境保护规划,加大珠江流域特别是中上游地区生态建设力度,强化区域内资源的保护,提高区域整体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十)卫生防疫:各方同意建立卫生防疫协作机制,一旦发生疫情,依法及时如实通报,协同疫病防控组织工作和疫病防治科技攻关。

上述合作领域所列仅为原则性内容。涉及各方或部分地方的跨省(区)具体合作项目,由各地方政府或企业在其后的协议或合同中商定。

第五条 合作机制

(一)建立内地省长、自治区主席和港澳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制度。每年举行一次会议,研究决定区域合作重大事宜,协调推进区域合作。

(二)建立港澳相应人员参加的政府秘书长协调制度。协调推进合作事项的进展,组织有关单位联合编制推进合作发展的专题计划,并向年度行政首长联席会议提交区域合作进展情况报告和建议。设立日常工作办公室,负责区域合作日常工作。九省(区)区域合作的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发展改革委(厅),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由特区政府确定相应部门负责。

(三)建立部门衔接落实制度。各方责成有关主管部门加强相互间的协商与衔接落实,对具体合作项目及相关事宜提出工作措施,制订详细的合作协议、计划,落实本协议提出的合作事项。

第六条 论坛安排

各方认为,“_________合作与发展论坛”是推动区域合作的重要平台,按照“联合主办、轮流承办”的方式举办。该论坛与联席会议有机结合,原则上每年举办一次。下一届论坛承办方在当次论坛议定。论坛的规模、形式由承办方提出建议方案,经秘书长协调会议商定。统筹协调泛珠三角经贸合作洽谈会与九省区各自组织的赴港澳地区招商洽谈活动,泛珠三角经贸合作洽谈会原则上每年举办一次,方案由论坛承办方提出,经秘书长协调会议商定。

第七条

本协议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于_________签署。一式_________份,签署各方各执_________份。

_________省人民政府(公章)

上一篇:绿色金融行动方案范文 下一篇:安全生产实习心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