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治理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12 17:28:17

城中村治理方案

城中村治理方案篇1

美国东部时间4月24日上午,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一间教室里,挤满了对中国农村充满兴趣的年轻人。

这是哈佛大学艾什民主治理与创新中心主任托尼·赛奇的案例课堂,走上讲台的是北京市昌平区郑各庄村的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黄福水。他此行是应邀介绍位于京郊郑各庄村的城市化进程。面对哈佛学子,他讲述了一个村庄的城市梦如何变为现实。

“中国企业入选哈佛案例的不少,可是在村庄治理方面,郑各庄还是第一个。”与托尼·赛奇教授有过密切合作,并积极促成此行的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院长胡必亮教授说。

哈佛学者长期关注中国村庄

以郑各庄为案例,解剖中国新的城镇化模式

郑各庄是北京昌平区的一个行政村。有568户人家,1500口人,村庄面积2.9平方公里。南距天安门22公里,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从1983年起,黄福水开始担任村领导职务,带领村民开展旧村改造,发展了宏福集团、宏福苑、温都水城,编制村庄发展规划,围绕主动城市化做文章。

“最初能注意到郑各庄,其实也有偶然的因素。”胡必亮做了20余年村庄研究,他曾经在哈佛大学花了近3年的时间与赛奇联合研究中国珠江三角洲村庄,也因此认识了一批对中国村庄感兴趣的学者。偶然从一位哈佛访问学者那里听说了郑各庄后,胡必亮和赛奇就想从比较的角度考察这个北方村庄城镇化转型的特点。

赛奇是中国问题专家,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就到访过中国,曾任清华大学长江特聘教授。

经过实地探访了解郑各庄的发展概况后,“我认为这确实是一个城镇化转型较为成功的特色村庄,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城镇化的一个微观案例。”胡必亮说,“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以案例教学而著名,很多很深刻的研究不是纯粹理论到理论,而是以案例来说明。之所以把郑各庄列为案例,是想通过郑各庄解剖中国新的城镇化模式以及一系列问题,如人口城镇化、工业化、集体福利等。”

赛奇也同样认可郑各庄的研究价值。地处城乡结合部的郑各庄不仅是大都市的郊区而且靠近首都政治中心,“如果深入分析这个村子的发展经验和现实困境,能透视出很多中国发展的状况,能看到工业化、城市化的活生生实践,能看到企业家精神,能看到政府的治理行为,能看到乡村民主和自治。”

2009年,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启动了一个关注中国公共政策与政府创新的案例研究项目。

与商学院的企业案例有所不同,“中国公共政策与政府创新的案例研究项目”侧重从宏观政治经济学和新型政府决策和治理的角度,在过去几年中针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转型中各个领域的不同政策现象以及各级政府的政策决策或创新治理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

美国学生对中国有兴趣也有误解

课堂交流气氛热烈,课后仍有很多学子追出课堂提问

“1990年,我带领村里几十个壮劳力在北京亚运村做工程时,一位规划专家曾问我,你们农民总是在为城里人建设城市,能不能为自己造城呢?2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果然凭自己的智慧造出了一座城。这座城的规划者、设计者、建设者和拥有者就是我们郑各庄的农民。”20分钟的演讲里,黄福水讲述了郑各庄村“主动城市化”的发展历程。

20余年来,郑各庄通过土地置换推动产业转型,从“农业村”转向“产业村”,在经济规模到一定程度后再向“服务村”升级。目前,面积约为2.9平方公里的郑各庄村已经形成了生活居住、教育科研、科技产业、旅游休闲产业四个功能板块,现代城市化社区初步形成。村里自营实体公司由1个发展到35个;产业工人由300多人增至1.3万人;农民人均年收入从3100元提高到45500元。

对哈佛学生们关心的“村支部书记产生过程”等问题,黄福水都给出了坦诚的回答:“村干部是通过‘两推一选’的方式来选举的,有点像‘海选’。其实和你们总统选举的程序是有类似之处的。”黄福水的话引来了阵阵笑声。

问题显示出美国学生对中国的了解和兴趣,但仍存有一定误解。“同学们普遍认为中国农民贫穷、素质低,都想从农村出去打工。”当黄福水告诉哈佛学子们“在郑各庄村,村民们不用出去打工,不用到城里去挤公交车,到2015年人均收入可以达到1万美金”时,他们表示了震惊与赞赏。

关于幸福指数的问题,黄福水拿周边的村庄举例,“农村都有个现象,就是大家攀比盖房,房子越盖越高,但周边环境仍然非常恶劣,和污水、猪圈等生活在一起能幸福吗?”他表示幸福指数实际上是个综合指数,既要改善生活环境,也要有可持续的收入来源,“我们努力为每位村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每个人都有一份工作,每个家庭都是企业的主人,土地收益是大家共享分配。农民在企业入股,有着人均17万股份,每年不低于15%的回报。”

课堂交流气氛异常热烈,这次课后来被同学们认为“近年来最好的案例课”,课后仍有很多学子追出课堂提问。

“主动城市化”要考虑现实条件

创新必须与各方面条件相匹配,而最关键的不是资源问题,是人的问题

在胡必亮看来,郑各庄之所以能入选哈佛案例,是因为成功实现城镇化转型。“成功首先体现在村庄集体经济发展,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福利改善,民主化程度提高。其次,郑各庄通过产业转型,完成了工业化,进而改变人口聚居方式,代表了城镇化发展的方向。郑各庄的一些创新性探索,实际上是突破了现行的制度和体系,但从长远来看代表了未来制度变迁的方向。”

“黄福水是从一个经济能人成长起来的,但他在很多方面又超越了其局限。他不搞家族式治理,引进职业经理人制度,主动走出去。可以说,他更像一个具备现代市场知识的企业家,企业家精神在他身上有很好的体现。”对于郑各庄的未来,“村子的发展受制于大的政策环境,郑各庄仍然面临土地利用制度、新型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等方面的制约”。

问及黄福水此行最大的感受,他用“惊喜”来形容:“哈佛大学就是我十几年前梦想中郑各庄村的样子,大学没有围墙,到处都是开放的空间和设施,再过些年,郑各庄村也会成为这个样子。”

黄福水并没有夸大其词,他正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目前,郑各庄村已经将中央戏剧学院、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引入村庄。“校园是最有生机的地方,商业、人气能够给村子带来持续发展空间,并且能够提升整个村庄的文化素质。”

2012年是郑各庄村第四个五年计划的第二年,黄福水定的目标是,到2015年村民的年均收入突破6.5万元,村庄总资产达到100亿元,把郑各庄打造为京郊最有代表性的生活居住、投资创业、休闲度假、养生养老的复合型社区和民生幸福指数最高的村庄。这些数字和承诺让美国学生惊奇并赞叹,但是黄福水深知前行的路并不平坦。

城中村治理方案篇2

一、整治旧村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整治旧村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和市十三届人大第三次会议精神,按照构建和谐××、平安××的要求,全面整治旧村,加快推进农村城市化建设进程,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工作目标是:通过清理违法建筑、实施拆旧建新、消除安全隐患、整饰村容村貌、进行厂区整合、完善道路建设和各种设施配套等综合整治,改善人居环境,将旧村改造成安全卫生、设施配套、舒适文明的和谐社区。

二、基本原则

一是规划先行原则。各镇(街)要编制好规划,旧村改造、村庄居民点撤并、新村建设、街景立面改造等各项工作应在规划指导下开展,遵循“先规划后建设”方针,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二是实事求是原则。旧村整治要量力而行,真干事,办实事,不搞“门面工程”、“政绩工程”,要抓住主要矛盾解决突出问题;拆旧建新、建设农民公寓和“城中村”改造要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尽量减少对社会、经济的负面影响,确保“成熟一个,整治一个;整治一个,成功一个”。

三是因地制宜原则。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旧村的特点和问题,根据当地村民的要求和经济状况,结合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对每个村制定不同的整治具体目标和办法,解决实际问题。不搞“一刀切”,不设统一标准,不搞验收达标。

四是建管并重原则。在开展旧村整治的同时,要着力防止乱搭乱建、违法建设的反弹和回潮,边整治边巩固,实施长效管理,将旧村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

五是整保结合原则。对一部分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古村落、古建筑群和特色居民点,必须进行保护,已有保护专项规划的在规划指导下进行必要的保护复建,未编制规划的,要暂时保持现状,禁止拆建。

六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原则。整治旧村中要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在建设过程中要贯彻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等要求,努力构建节约型社会。

三、工作重点和基本要求

全市行政区域内的596条行政村(含已完成“村改居”的居委会)、“城中村”均在整治范围之内。

整治旧村要紧紧围绕切实改善人居环境这个关键点和出发点,重点抓好五方面工作:清理违法建筑和乱搭物、实施拆旧建新、整饰村容村貌、整合厂区、改造村道巷道。

(一)清理违法建筑和乱搭物

一是巩固违法搭建专项清理第一阶段工作成果,拆除旧村内影响村容村貌、妨碍交通、存在安全隐患的乱搭乱建物;二是坚决遏制新的违法建筑的产生,禁止新建单家独院住宅,新的违法建筑发现一栋拆除一栋;三是对村内所有建(构)筑物(含桥梁及各种公共设施)、危险边坡地进行安全大检查,对存在结构安全患和处于危险边坡地的建(构)物要迅速落实整改,对拒不整改和整改达不到安全要求的要坚决拆除,危险边坡要及时组织整治加固,消除地质隐患。要逐步对村内的泥砖房进行改造整治。确保村内无危房、危桥,所有建(构)筑物及设施安全。

(二)实施拆旧建新

整体或局部拆除旧村,集中建设农民公寓。一是已纳入城镇总体规划和工业园区建设规划的旧村、“城中村”,土地被完全征用,必须整体搬迁和集中安置的村;二是一些经济条件许可,村民自愿进行整村拆除或局部拆除改造新建的村,可按规划建设农民公寓。提倡若干个行政村、自然村合并联建,集中建设大型居住区或组团式农民公寓,实现人口的集聚和基础设施、配套设施的共享,构建农村社区管理新格局。

建设农民公寓,除因城市总体规划的需要而搬迁新建的外,基本要求是:1、要坚持村民自愿,建设资金来源有保障;2、只允许建设多高层农民公寓,不能新建单家独院住宅;3、坚持“拆旧建新”,或“以地换地”的方式进行,即是拆除旧村后就地建设;异地建设必须回收与新用地面积相当的旧村土地产权,由政府统筹使用,新增建设用地只能用作解决新增农村人口的居住需求;4、新建、联建的农民公寓要严格执行“一户一套,退旧建新”政策,不准搞一户多套,禁止利用农民公寓建设变相搞房地产开发。

农民公寓建设具体实施细则办法另行制定。

(三)整饰村容村貌

整饰旧村主要街道沿街两侧建筑立面、天面,消除脏乱现象,有条件的可进行“穿衣戴帽”,美化建筑环境景观,改善村容村貌。一是对影响景观、外墙抺灰脱落、脏旧的建筑物沿街立面进行清洗、修补、装修、粉饰,清除天面、阳台上的垃圾和杂物,主要街道两旁无墙体,达到整齐洁净,美观协调要求;二是拆除、整治建筑物立面、天面残旧、存在安全隐患的广告牌、招牌;三是拆除残旧、不整齐、不整洁的遮雨(阳)蓬,需要重新搭建的遮雨(阳)蓬必须做到统一规范和美观。

(四)整合厂区

村内居住区与工业生产作业区的分离。有计划地调整旧村内工业布局,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聚集,对调整、搬迁出来的旧厂区用地可按“退二还三”原则进行改造,或用于市政公共设施及绿化建设。暂不能外迁的一些企业厂房周围用绿化、道路与居住区进行分隔,切实做好厂区的防污治污工作。整治位于村民居住区内的小工厂小作坊及其它经营生产场所,对既不整治、搬迁,又影响居民生活、污染环境的,要限期关停,给村民创造安静、安全、卫生的生活环境。

(五)村道巷道和环境整治

一是村道巷道全部实现硬底化,适当拆除影响道路交通的建(构)筑,确保村道巷道平坦、整洁、通畅;二是完善村内排水设施建设,要实现“三化”,即雨水排放明渠化,污水排放暗渠化,排水系统的各种管渠硬底化,保证排水畅顺;三是整治村内河道和池塘,污水不能直接排入自然水体,应逐步建设截流管网,将污水引入市政管网。有条件的应在河、塘边砌筑石堤并设置防护栏。

四、组织机构和责任分工

(一)组织机构

市成立整治旧村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副市长梁国英任组长,由市政府副秘书长袁绍东、市建设局局长黄志安任副组长,由市建设局、市委宣传部、城建规划局、国土资源局、城市管理局、财政局、民政局、文广新局、公安局、房产管理局等部门领导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建设局)。

要求各镇(街)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统一组织实施本镇(街)的整治旧村工作。村(居)委会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负责本村(社区)内的整治旧村工作。

(二)责任分工

市整治旧村工作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领导、部署全市整治旧村工作;审议全市整治旧村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必要时报市政府作出决定;研究解决整治旧村工作中遇到的重大疑难问题。

市整治旧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组织指导镇(街)整治旧村及农村建设工作;受理镇(街)整治旧村工作计划及整治方案备案;组织检查考核,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告工作进展;组织调查研究,推广先进经验做法;组织制定农民公寓建设实施细则,指导农民公寓建设,受理农民公寓工程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及方案审查备案,协调相关部门,简化有关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

各镇(街)整治旧村工作小组职责:按照属地负责的原则领导、部署本辖区整治旧村工作;研究解决整治旧村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编制工作计划,以村为单位组织编制整治方案;按时报送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总结经验做法。

市城建规划局、市委宣传部、国土资源局、财政局、城市管理局、公安局、民政局、文广新局、房产管理局等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做好整治旧村的相关协助配合工作。

五、工作步骤和计划

旧村整治工作计划用五年时间全面完成。

(一)召开全市整治旧村动员大会(2006年7月初),开展宣传发动,《××市整治旧村工作实施方案》,形成整治舆论氛围。

(二)各镇(街)制定工作方案(2006年7月底前完成)。明确目标任务,确定完成整治计划和时间安排。工作计划及整治方案报市整治旧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同时,以清理违法建筑和建设“五有”新村为切入点开展工作。迅速开展违法建筑普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做好违法建筑登记申报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坚决遏制新的违法建筑的产生;落实市“五有”新村建设工作目标要求,确保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具体要求详见《关于印发〈××市清理违法建筑工作方案〉的通知》(东府〔2006〕58号)和《××市“五有”新村建设实施方案》〕。

(三)试点先行,典型引路(2006年12月底前完成)。各镇(街)选取1至2个村作为旧村整治试点,抓好试点村的整治规划设计和具体工程实施方案工作,切实开展整治,确保年底前初见整治成效。

(四)总结试点村的经验做法(2007年年初)。对试点村的工作做法进行总结,召开现场会,全面推广。

(五)2007年之后,各镇(街)要参照试点村经验,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完善规划设计和整治实施方案,确保每年有25%—30%(约3-5个)村完成整治。要求全市在2007—2009年,每年要求不少于150个村通过考核,其它村在2010年年底前全部完成并通过考核。

六、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进行旧村整治是市委、市政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我市城市化建设进程的重大举措,是我市进行农村环境“五整治”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各镇(街)及有关职能部门必须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高度重视,认真组织,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专抓专管,做到机构落实、人员到位、责任明确,把旧村整治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抓好落实。

(二)广泛开展宣传发动。旧村整治是一项造福广大村民的民心工程,各镇(街)要运用各种宣传工具媒体,进行深入、全面的宣传,使旧村整治的目的、意义深入人心,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关心、支持、参与开展旧村整治工作,营造浓烈氛围。

(三)抓好试点,以点带面。各镇(街)要抓好旧村整治的试点,典型引路,全面推进。试点确定后,将试点名单报市旧村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镇(街)要加强对试点的工作指导,边实施、边总结、边推广,以先促后,有效推进。

(四)加强检查督导。各镇(街)要加强对各村(居)整治工作的检查,及时发现和帮助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保证整治工作按计划落实。市旧村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各镇(街)的工作计划,定期检查督导。各镇(街)每月一次向市整治旧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工作进度情况,每年上半年报一次工作小结,年终报一次工作总结,市整治旧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每月向市整治旧村工作领导小组综合报告一次进度情况,每半年报一次工作小结,年终报一次工作总结。

城中村治理方案篇3

摘 要 随着近些年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位于城市和农村交界地带的城中村日益兴起,它的发展一方面给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做出了贡献;另一方面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给社会的和谐和安定带来了隐患。积极应对和解决好城中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将会促进社会的进步和良性运行。

关键词 城中村 问题 原因 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也带来了城乡边缘带的迅速城市化。位于其中的村庄逐渐被城市包围起来,形成了半城半乡特色的二元结构,变成了都市里的村庄――城中村。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特殊现象。解决城中村发展中存在问题已经成为必然。

一、城中村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治安方面

1.治安隐患突出

一是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城中村在开发初期,城市管理介入滞后,社区管理水平较低。一些已撤村改居的城中村社区自治管理体系尚未建立或尚处于初期摸索阶段,人员不足、业务不精,对社区服务、治安调解等工作内容不熟悉,对群众的教育管理职能和社会调控能力不足。

二是由于管理体制制约及相关配套法律尚不健全,一些职能部门监管滞后,履行职责不到位,增加了社区不安全隐患,一些场所甚至发展成为藏污纳垢的窝点,严重影响了社区的稳定。

2.管控力度不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政府一些职能部门的关注点、注意力大多投入到城市繁华地带、重点地区。对城中村的重视程度、投入力量、管理力度必然有所减弱。

一是参与社会治安管理的警力不足。受社会治安形势大气候的影响,繁华、重点地区的110警情、刑事(治安)案件等牵扯了民警的精力,城中村的一些基础性工作就顾之不及。

二是经费保障缺口较大,导致防范设施不足,一些防范措施难以落实,治安管理存在漏洞,难以实现对社会的有效掌控。

(二)健康方面

1.生理健康

城中村村民生理健康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以及生殖健康和孕产妇保健。

第一,由于房屋和人口密集,人口流动性大,空气对流不充分,垃圾遍地,污水横流,污染严重。再加上有些人尚未进行免疫接种以及吸毒贩毒、等现象的存在,造成结核、疟疾、性传播疾病(STDs)及急慢性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

第二,无论是村民还是外来人员素质均较低,缺乏生殖健康知识,对孕产妇保健重视不够,生殖感染率高。小姐等特殊服务行业和未婚青年同居现象造成人工流产现象普遍。这些都是公共卫生问题。

2.心理健康

城中村村民心理健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心理不安全感和身份认同感差。

第一,大量管理混乱的出租屋成为犯罪之源,入室盗窃、黑社会团伙、吸毒贩毒、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些不安全因素对城中村人群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第二,由于本地人和外地人在观念上区分明显,外来人员面对陌生的环境,会感到无所适从,加上生活、工作巨大压力,以及受到本地人歧视,存在身份认同危机,产生许多心理问题。本地人物质上的相对富裕也并不能直接拉近他们与都市人的距离。

(三)就业方面

1.就业不充分

就业不充分是劳动力利用在数量或质量上的不饱满,是劳动力资源利用不协调的表现。“据有关资料调查显示,郑州市城中村学生家长就业率只有13.1%”。可见,城中村村民就业不充分的现象在多数地区是普遍存在。

2.就业不稳定

据调查,城中村村民的就业主要渠道:

一是通过“招工安置”。这种工作表面上看似稳定,但是有些人会随着企业转制、技术进步以及企业用工制度的市场化,因自身缺乏知识技能而下岗和失业。

二是“自谋职业”。这些在本地企业务工、开店经商或从事个体经营的具有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人在城中村村民中所占比例极小,同时又面临资金支持不足、经营不善等风险。

三是“临时性”工作。多数人选择跑运输、干零活、摆小摊或者城市绿化、交通协管等临时性的工作,但这种工作由于受季节性或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影响,从业人员往往面临随时失业的危险。

二、城中村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城中村治安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流动人口多

城市的拓展为流动人口提供了广阔的就业、谋生空间,也为原住居民将闲置房屋出租提供了条件,外地人员的落脚谋生使城中村人口急剧膨胀,迅速演变为流动人口聚居区。由于居住地地理位置便捷、房租低廉,使一些居民不顾市政规划,违法强建、私搭乱建房屋,由此引发一系列潜在的治安隐患。

2.配套设施不足

由于城中村尚未进行开发建设或还没有纳入市政建设规划,结构不合理,布局杂乱无章,建筑密度大;社区处于开放状态,防范难度大;街道胡同内违章建筑、乱堆乱放等现象较为普遍;环卫、市政等配套设施建设标准低且陈旧老化;市政道路、商贸及娱乐休闲等公共配套设施严重不足;防火通道被挤占甚至堵死,火灾隐患突出,公共卫生环境质量与城市管理要求形成巨大的反差。

(二)城中村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社会适应和社会交往差

城中村私房巨大的收益以及文化素质较低使得城中村阶层与城市其他系统没有信息和资源的交流,具有较大的封闭性。而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只是房东和租客的租赁交易关系,不能享受到本地人的待遇,很难和城中村村民和城里人融合,也从经济上、身份上、生活方式上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系统。

2.医疗保障缺失

合作医疗制度规定,凡是非农化的村民,都有资格参与社区合作医疗,获得在就医和保健上的优待。但对占人群大多数的外来人员来说,很少甚至没有任何医疗保障,一些打工人员无法负担去正规医院看病的高昂费用,导致一些无证诊所泛滥。“黑诊所”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三)城中村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就业观念落后

城中村村民缺乏就业意识,尤其年龄较大者长期从事农业生产使他们养成了保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思维意识,不愿改变多年的生活方式,因而面对城中村城市化所带来的变化和激烈竞争的就业市场,缺乏寻找就业机会的胆识。

2.文化素质低下

城中村村民无论是种地还是出租房屋都不需要有很高的技术与文凭,只需要有自己的房屋和本村户口就可以生活下去。“在这一代人中,尤其是上个世纪8O年代以前出生的人,高中以下文化的比例相当高。据调查显示,城中村村民高中以下学历的占89.8%。”较低的文化素质成为他们就业的最大障碍。

3.就业期望过高

城中村村民由于有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村域经济为依托,又有出租房屋租金的稳定收入,长时间的无忧生活使其农民身上本具有的内在品质边缘化。一方面,与农民工相比,稳定收入和富裕生活使他们吃苦耐劳的农民品质异化,不愿接受对劳动者素质要求较低的脏累工作。另一方面,与城市居民相比,他们又缺少城市居民善于拼搏的竞争意识。因此,就业就会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境地。

三、解决城中村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解决治安问题的对策

1.齐抓齐管,共同治理

一是全面强化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加强基层居委会、治保组织建设。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基层组织的领导,公安机关要加强对基层治保组织的监督指导,发挥治保组织在社区治安防范工作中的牵动作用。

二是由基层镇(街)综治部门牵头,协调公安、民政、工商、城管、卫生、计生等部门,按照各部门承担的职责实施综合治理,通过政策导向,不断引导、规范人们的行为意识,堵塞城市管理中存在的漏洞,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2.清理整治,净化环境

一是要加强对犯罪活动规律特点的分析研判,通过多种途径延伸信息触角,扩大获取犯罪线索的范围。坚持与刑侦专业队密切配合,以大案和入室盗窃、入室抢劫等多发财犯罪以及团伙犯罪、流窜作案为突破口,强化打击工作,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二是强化阵地控制,对城中村地区废旧物资回收行业、中小旅店、公共娱乐场所和出租房屋等易发案、高发案地区,坚持连续、反复、及时的清理整治工作。

三是强化人力情报信息网建设,形成公秘结合、覆盖整个社会面的情报信息网络,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和违法犯罪线索,为实施精确打击提供有力保障。

3.开展社区警务

一是抓好人口管理。社区民警坚持深入住户进行调查,全面了解掌握辖区人员情况和社会关系,抓住重点人口、刑嫌等违法犯罪的高危人群,逐人建立档案,制定控制措施,实行重点管理、重点监控、重点帮教。

二是畅通治安纠纷调解的“绿色通道”。城中村矛盾纠纷多、治安问题多,基层派出所要紧紧依靠基层组织和广大群众,组建纠纷调解中心,积极调解处理、化解矛盾纠纷,力争做到“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社区”,有效避免“民转刑”案件的发生。

4.加强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的管理

基层派出所要紧密依托区、镇(街)、村(社区)三级管理网络,加强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的管理。

一是落实“以证管人”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建立新形势下集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为一体的实有人口现居住地管理服务工作新机制,实现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的和谐相处。

二是要进一步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积极推进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信息平台建设,实现跨部门、跨系统的资源共享,更好地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服务效能。

(二)解决健康问题的对策

1.加强对外来人群健康教育

对外来人口进行健康教育对改善该社区人群健康问题意义重大。落实流动人口户口申报制度,派出所、街道、村委会等加强流动人口户籍申报,准确掌握流动人口动态情况。制定相应的流动人口卫生管理制度。

2.提高社区医疗服务

“行政、卫生部门及城管部门等一方面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定期对本地区城中村主要负责人、安全卫生负责人进行安全、卫生知识及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加强对色情等不健康服务业的管制,保证社区生活和谐。另一方面,投资建设正规社区医疗中心,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等的基本医疗服务,解决收入低下人群看病问题,并加大对“黑诊所”查处的力度,严惩无证行医者,切实保障医疗安全。”

(三)解决就业问题的对策

1.参加就业培训

首先,通过培训把村民原来的小农意识转变为现代市民精神。其次,通过开展一系列技能培训使村民掌握一种或多种技能,提升他们的可持续就业能力。再次,进行创业技能培训,对参与培训的村民给予政策优惠,如有条件的可在培训后安排工作等。

2.开发就业岗位

把扩大就业与社区服务结合起来,依托社区阵地,发动和组织社会力量开展社会化服务,适时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并有意识地扶持这些岗位,以满足村民就业。

解决城中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个系统的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努力,有关部门也必须做好多方面的协调和配合工作。此外,注重村民自身素质的提高也将对城中村自身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做好城中村的发展工作对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势必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马桂平.城中村村民就业问题与对策.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8(2).

[2]陈刚,吕军,张德英.流动人口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概述.中国全科医学.2006.9:541.

[3]丁洪建,刑海峰.城中村的问题、成因及管理对策.中国房地产.2007(12).

城中村治理方案篇4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落实《区开展城乡卫生大整治活动实施方案》和深入开展农村家园清洁行动为抓手,以创建文明城区、乡、村和适宜创业发展的生活居住环境为目标,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全面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大整治,进一步加大城乡环境建设力度,创新城乡环境卫生管理机制,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着力解决城乡环境脏乱差的问题,大打一场城乡环境卫生翻身仗,努力塑造清滞卫生、环境优美、文明向上的新形象,促进我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整治目标

(一)总体目标:通过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和不断深化宣传、教育、建设和管理,达到:全乡人民文明素质明显提高,养成讲卫生、守秩序的良好习惯,人人关心、支持、参与城乡环境卫生管理;城乡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不断完善,机构健全、运行高效、责任落实、管理到位;环境建设投入不断加大,环境卫生设施逐步配套完善;城乡环境整洁、有序、优美,路净、水清、气新、墙洁、灯明、树绿、花香、景美。展现宜居、魅力的新形象。

(二)春节前目标:经过二个多月时间的集中整治,城乡各个角落长期堆积的垃圾全面清运处理,卫生死角彻底清除;群众的文明素质、卫生意识有所提高,乱扔废物、乱倒垃圾、乱烧垃圾的现象得到遏制和纠正;日常清扫、保洁、转运、无害化处理落实到位,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明显改观,为全乡人民和回乡省亲的乡亲欢度新春度佳节,营造干净、整洁、舒适、祥和的环境。

三、整治要求

(一)集镇的主要干道、居民区的主次干道环境卫生清扫保洁,要按照《区环卫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政综[]209号),不折不扣认真组织实施到位。各村要监督环卫作业服务人员,认真履行环卫作业服务承包合同的义务,确保环境卫生清扫保洁的质量。

(二)各村要按照省、市、区、乡关于开展农村家园清洁行动的通知要求,认真抓好落实,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制定一整套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各村要按照农村家园清洁行动的工作目标,制定完善《村民环境卫生公约》、《村庄环境卫生保持制度》、《保洁员管理制度》、《卫生管理员职责》、《公厕垃圾收集池等环卫设施管理规定》等村规民约,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工作长效机制。

2、组建一支农村专职保洁队伍。各行政村要招聘身体健康、胜任工作、责任心强的人员担任保洁员。保洁员数量根据村域面积和人口数量确定,原则上每千人人口聘用保洁员不少于2人。每个村应与保洁员签订工作责任状,明确工作责任范围、工作标准、工作时间(每天清扫保洁时间一般不少于12小时)、工作报酬等,并为保洁员配备必需的保洁工具、运输车辆及防护用品。

3、建设一批垃圾收集转运处理等设施。各村要根据实际需要,建设一批垃圾收集点、垃圾收集池、垃圾转运站。垃圾收集点每5-10户建一个,服务半径50米左右;每个行政村原则上在交通便捷的位置设立3-5个垃圾收集池。

4、建立一个合适的垃圾处理运作模式。根据我乡的实际,目前各村以行政为单元,按照“统一收集、应地分类、综合处理”的模式。禁止垃圾乱堆乱倒的现象发生,待焚烧炉建成后,统一处理。

四、时间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年12月10日-12月20日)广泛宣传城乡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动员全乡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监督城乡环境大整治工作,不断提高整治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各村要结合各自的实际,研究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

第二阶段:集中突击整治阶段(年12月21日-年月28日)。各村开展城乡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全面清理长期堆积的垃圾,彻底消除卫生死角;各村主次干道、居民区按照《区环卫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全面推行市场化运作;村成立完善保洁队伍,认真落实清扫保洁制度,确保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

第三阶段:建章立制,巩固提高阶段(年月日-11月30日)。各村按照整治要求,认真抓好保洁制度的制定完善、保洁队伍的配齐配足、环卫设施的建设、农村垃圾处理收费制度的落实,督查考评制度的建立完善,形成城乡环境卫生管理的长效机制。

第四阶段:考核评比阶段(年12月1日-12月31日)。在每月督查考评的基础上,由区政府组织配合考核验收小组,对各乡镇、村开展城乡环境卫生大整治的情况进行综合考核验收,考核验收结果计入绩效评估成绩,并评出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先进乡镇、村若干名,予以通报表彰。

五、经费保障

农村村庄垃圾整治经费按照“民办公助、分级负责”的形式进行筹措。一是人口在1700人(含1700人以下)的村庄,由市、区两级财政每个月分别补助500元清扫、清运费用;人口超过1700人的村庄每超过100人,市、区每年分别增补150元。市、区补助款主要用于各村垃圾清扫、清运补贴,按照以奖代补的原则,定期组织考评、验收,合格的给予拨付补助款。二是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农村垃圾整治工作的通知》(政综[]10号)精神,各村按照“一事一议”规定,按每人每月征收1元垃圾处理费标准向属地住户片收农村垃圾处理费。乡镇企业按照《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征收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政综175号)要求,征收垃圾处理费。三是各乡镇、村要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家、个体经营户,捐款捐物扶助农村垃圾整治工作,支持农村公益事业。年新列入农村家园清洁行动的10个村,新建垃圾收集池的,按原则规定给予补助。

六、具体措施

1、健全组织,加强领导。为切实加强领导,协调和督促,形成合力,推动城乡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的顺利开展,乡政府决定成立环境卫生大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处理协调日常工作。各村要高度重视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领导机构,认真制定工作方案,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取得实效。

2、广泛宣传,营造气氛。各村要加强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宣传教育,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以及印发宣传单等载体,积极宣传城乡环境卫生大整治的目的、意义,结合开展创建文明村,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培养群众树立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自觉遵守卫生管理、门前三包制度,自觉做好房前屋后的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

3、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是项系统工程,各村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具体职责分工:乡村建站负责制定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方案,负责整治活动的日常指导协调和组织评比等工作;乡文明办负责组织村群众性卫生整治工作的开展及考评工作,并加大舆论宣传,号召各村积极参与宣传推动工作;乡环保负责日常执法监管,严肃处理乱倒乱烧工业边角料行为,加强城乡污染的防治工作;乡水利站负责沿溪岸的整治、保洁指导;乡爱卫生会负责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普及卫生科学知识;乡农服中心负责推进农村面源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的治理工作;乡财政所负责统筹资金,支持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项目建设经费;各村委会负责做好本辖区内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督实施工作,负责落实完成本辖区内的治理任务,建设垃圾收集池等,配备环卫专业队伍,建立村垃圾清运保洁制度。

城中村治理方案篇5

2020年是我市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省委《关于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实施方案》关键之年。我镇以创建XXX农村人居环境示范市为抓手,紧扣“3年取得重大进展”阶段性目标,围绕国家、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硬任务、硬指标,坚持基础整治与建设提升并举,全面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干净整洁村”“美丽宜居村”“特色精品示范村”创建、新XX文明美丽村居建设等各项重点工作,确保我镇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任务目标,助力推动新型城市化建设。2020年主要工作如下:

一、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1、持续开展“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深入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社区为基本单元,继续巩固前一阶段“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的成果,组织发动村民群众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整治环境脏乱差。推动全镇范围的“六乱”整治及违章广告整治。加强对各社区开展暗检、督促整改等工作。对违章户外广告进行全面排查和整治。按照分类处理原则,全面落实安全整改,确保完成省市下达的治理任务。(责任单位:城管分局,配合单位:住建局、工业信息科技局、各社区)

2、扎实推进“两违”建筑整治清拆工作。按照《XX市违法建设治理攻坚方案(2018—2020年)》的要求,严控新增违法建筑,完成市下达的违法建设治理年度任务。按照省市的工作部署,开展违法建设和违法用地治理工作。强化日常巡查监管,落实多部门联合执法快速拆除工作,努力将“两违”遏制在萌芽状态。在土地卫片执法方面,及时认真组织卫片图斑调查核实定性工作,压实镇、村的属地管理责任,通过督导检查、排名通报、移送追责、警示约谈等方式,督促村组落实违法用地拆除复耕复绿、完善手续等分类整改措施,切实提升整改成效;通过各类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打击违法占用耕地、基本农田、林地、储备土地和严重破坏生态的行为。(责任单位:自然资源分局、城管分局,配合单位:农林水务局、土地储备中心)

3、完善环境卫生保洁长效管理机制。制定《XX镇推进路长、巷长、所(站)长制实施方案》,修订完善《XX镇“行走乡村”专项行动方案》、《XX镇“洁净城市”专项行动方案》、《XX镇洁净城市“红黑榜”测评方案》。全面落实属地负责制,落实人员责任,加强日常巡查。落实环境卫生“门前三包”。以黑榜和卫生黑点为导向,健全完善责任制和长效机制,实行巡查报告和登记备案制度,并依法进行查处。健全农村卫生保洁长效运营机制,2020年底前,村庄保洁覆盖面达到100%。(责任单位:城管分局)

4、完善城市精细化管理考核工作。一是继续开展精细化管理考核工作,不断优化管理手段和措施,加强对第三方机构的监管和培训,提高考核的一致性、统一性。二是推进精细化管理考核、数字城管、智网工程三大平台的对接,促进信息共享,提升城市管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实现全面覆盖的城市精细化管理网络。三是设立曝光台,表扬先进、曝光后进,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明查和暗访相结合的方式,对社区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和工作进度及时向社会通报。(责任单位:城管分局,配合单位:文广中心、各社区)

5、组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战”。以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厕所、窝棚、泥砖房、广告牌等为重点内容,以道路交通沿线、河道两旁、风景区、城市郊区、村级工业园区、背街内巷等周边为重点区域,组织动员各方力量分层次、分阶段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提升全镇农村人居环境。(责任单位:农林水务局,配合单位:自然资源分局、生态环境分局、城管分局、住建局、水务工程建设运营中心、各社区)

二、推进生活垃圾处理

6、大力铺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一是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根据省、市有关要求,统一部署全镇垃圾分类工作。制定我镇乡村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相关方案。推进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等工作,启动社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2020年底前,农村达到30%以上的区域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比例达到35%以上、资源化利用比例达到20%以上。二是继续提高餐厨垃圾处理能力。继续推动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积极引进小型餐厨垃圾处理设备或采用就地堆肥等方式,多渠道、多途径提高易腐垃圾收运处理能力;三是开展宣传培训。开展垃圾分类进机关、进学校宣传活动,吸引更多的市民参与和关注垃圾分类,形成垃圾分类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责任单位:城管执法分局、农林水务局,配合单位:宣教文体局、各社区)

7、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继续保持严打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处置高压态势,及时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责任单位:生态环境分局,配合单位:各社区)

三、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8、分类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围绕重点国考断面水质达标控制单元、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特色精品村等重点区域优先开展污水治理。启动饮用水源整治,2020年11月底前完成所有“千吨万人”镇级饮用水水源环境问题专项整治。继续开展黑臭水体治理,到2020年6月底完成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工作,基本掌握我镇农村黑臭水体现状,建立农村黑臭水体清单台账,掌握污染成因,为后续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启动治理试点示范,实现农村黑臭水体全面监管提供基础支撑。开展农村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到2020年底,全镇自然村基本建成地下雨污两套系统。(责任单位:生态环境分局、水务工程建设运营中心、管网办,配合单位:各社区)

9、继续推进“五清”专项行动。巩固省市“五清”“清四乱”工作成果,6月底前全面完成“清四乱”及“清六米”工作,全年持续推进河湖保洁工作,根据省市下达的任务要求,督促有关职能部门和属地村加快“清污”进度, 2020年底前基本实现“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目标。(责任单位:水务工程建设运营中心,配合单位:自然资源分局、城管执法分局、生态环境分局、各社区)

四、加快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10、推进城乡公厕升级改造。推动农村公厕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运维市场化、监督社会化。2020年底前,乡村旅游区等公共场所建设A级以上公厕,推动每个自然村按照实际需求建设一个标准化公厕,确保“提升一座、管好一座”。实行公厕管理常态化考核,继续开展公共厕所升级改造工程,完成新建或升级改造公厕36座。(责任单位:城管执法分局,配合单位: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分局、各社区)

11、继续统筹推进农村户用厕所的改造。继续做好农村户厕的统计排查工作,动态掌握农村户厕改造情况,切实做到查漏补缺。规范农村户厕建设和管理,确保2020年底前,全镇农村户用厕所无害化改造率达到100%,厕所粪污基本得到处理或资源化利用。(责任单位:农林水务局,配合单位:城管分局、住建局、各社区)

五、加强农村住房管控及改造

12、做好民房建设管理工作。根据市新修订的《XX市农房安居房管理办法》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修改完善《XX镇民房建设管理工作方案》,进一步规范我镇农房审批、监管等全流程管理,同时加强农房建设风貌指引,引导城镇用地合理布局,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责任单位:住建局,配合单位:自然资源分局、城管分局)

13、推进农村破旧泥砖房清理整治。按照《XX市农村泥砖房清理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开展农村泥砖房摸查和分类工作,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各级责任,建立工作台账。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破旧泥砖房、“一户多宅”(建新房不拆旧房)的清拆工作。完成贫困户C、D级泥砖房改造工作。(责任单位:农林水务局,配合单位:住建局、各社区)

14 、深入推进农村削坡建房风险防治。持续推进农村削坡建房其它风险隐患点的防治工作,督促各村按属地管理原则加强安全排查治理,消除安全隐患。(责任单位:住建局,配合单位:自然资源分局、应急管理分局、农林水务局)

六、完善农村公共交通配套设施

15、全面加强农村道路和桥梁建设。加大“四好农村路”建设投入力度,加快改造连接现代农业产业园、林场、旅游景点的农村公路,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开展危桥改造项目建设工作,自然村基本完成村内道路硬化,农村公路列养率达100%。(责任单位:交通分局,配合单位:城管执法分局、住建局、重点办)

16、持续推进农村道路设施综合整治工作。对标《XX市城市道路配套设施设计指引》,整治提升道路设施,达到道路完好、路面无破损,路面硬化、平整到位,无明显坑洼积水;绿道、自行车道连续、平整,无明显梯级,设施无损坏和被违规占用情况;人行道平整通畅,道板、护栏等设施完好,无损坏、无被违规占用情况;市政井盖样式一致,无下沉、损坏情况;行人过街、机非分离、人车分离等安全设施配置完整;电力箱体有绿化遮挡修饰等效果,提升城市道路景观水平。(责任单位:城管执法分局,配合单位:水务工程建设运营中心、供电分局)

17、开展车辆停放大整治。完善各社区车辆停放管理,整治社区内车辆乱停乱放现象,建设和规范一批社区车辆停放点(场所),确保村庄道路畅通,居民车辆安全进出,规范停放。(责任单位:交通分局,配合单位:城管执法分局、交警大队、各社区)

七、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18、加强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紧急医学救援工作机制。加强重点传染病监测研判,强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增强基层卫生检测能力。加强村医队伍建设,确保村社卫中心有医生,满足群众随时就近就地看病需要。推广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试行推动名中医下基层计划,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内建设名医馆开展高年资中医专家到基层开展传帮带工作。(责任单位:卫生健康局,配合单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9、加强农村社会保障。按国家统一部署,落实好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和调整个人缴费标准规定。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落实将城乡支出型贫困群众纳入救助制度。全面实施困难家庭二次救助办法,推进实现二次救助“一站式”结算。(责任单位:医保分局、社会事务局)

20、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场所、体育服务场所建设,2020年底前实现镇村全面覆盖。持续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传承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鼓励村基层组织和群众办好传统文化体育活动。加强基层网络化阵地建设,建立健全基层文化志愿服务体系。(责任单位:宣传教育文体局、文广中心)

21、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通信设施升级,推动5G基站建设,初步实现农村5G信号覆盖。(责任单位:工业信息科技局)

八、提升村庄绿化美化建设水平

22、扎实推进田园整治。加大田园日常整治监管力度和荒地管理,清理整治农田范围的垃圾杂物及危废物品,完成全镇田间窝棚整治工作和农田管理看护房治理改造任务,推进美丽田园建设。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物清理,有序组织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推广和普及工作。(责任单位:农林水务局、配合单位:城管分局、商务局、生态环境分局、自然资源分局、各社区)

23、开展村级工业园区综合整治。开展村级工业园区基础环境整治,推进村级工业厂房、围墙外立面风貌管控,拆除乱搭乱建设施和违章建筑,加强厂区周边绿化美化。确保2020年底前,村级工业园区与村庄同步达到干净整洁。推动村级工业园全面实现环保达标,严格按照环保治理标准,整洁、清理、淘汰高污染企业。(责任单位:工业信息科技局、城管分局、生态环境分局,配合单位:自然资源分局、各社区)

24、打造一批小公园和绿地景点。加快实施绿化工程,优化农村公园景观。充分利用符合用地性质的闲置绿地、荔枝园进行品质提升,建设一批“小公园”,营造推广彩色林建设,打造多层次、多树种、多色彩的城市绿化景观,全面推进全镇绿色林建设。(责任单位:城管执法分局,配合单位:各社区)

25、推进乡村旅游。建立重点乡村旅游区(点)名录,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精品工程,促进旅游与农业生产、农耕文化深度融合。建设一批民宿、旅游、小餐厅项目,结合XX“客家文化”,形成具备XX特色的“客家文化”乡村旅游产业。(责任单位:宣教文体局,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分局)

九、提升乡风文明水平

26、持续推进市、镇、村三级文明联创和农村“星级文明户”创建。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为目标,深入持续开展常态化文明创建督导检查,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面向基层群众广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2020年底前建成一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成3个以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试点。(责任单位:宣教文体局、各社区)

27、继续加强基层依法治理,持续推进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深化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加强社区法律顾问工作队伍建设。强化社区法律顾问律师的业务培训,提升社区法律顾问律师服务村居民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整合社区调解资源,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责任单位:司法分局,配合单位:各社区)

28、加快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扎实推进移风易俗行动,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倡导讲卫生、勤清洁、不吃生食、不吃野生动物等文明生活习惯。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村规民约的修订完善工作。做好十大优秀村规民约范本的宣传推广。(责任单位:社会事务局,配合单位:各社区)

29、提高农民群众卫生意识。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组织“洁净城市日”活动,发动各单位、社区干部群众大搞环境卫生清洁。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科普工作,实施农民健康促进专项行动计划,开展“健康知识进万家”系列专题宣传,培育农民卫生文明生活方式,提升农民健康素养水平。全面加强健康促进场所(机关、学校、医院、社区、企业和家庭)、健康主题公园、健康步道、健康广场等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责任单位:卫健局、城管分局)

十、强化财政资金保障

30、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项目资金安排。完善涉农资金统筹使用机制,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拨付及时、专款专用,发挥财政资金最大效益,从资金上保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顺利实施。充分利用美丽幸福村居全覆盖建设、特色精品示范村建设、推进市断头路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公园、基本公共服务专项资金(环卫部分)、革命老区建设等项目资金,集中投入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责任单位:财政分局,配合单位:农林水务局、各社区)

十一、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试点达标创建工作

31、继续做好“干净整洁村”达标验收和核准工作。加强日常督促指导,继续组织各村开展“干净整洁村”创建达标验收和核准工作。加强对已达标村的日常督导。实行分片包干的形式开展日常巡查暗访,及时发现存在问题,督促整改,防止弄虚作假和整治问题反弹回潮。(责任单位:农林水务局,配合单位:各社区)

32、加快推进美丽乡村示范试点建设。按照《关于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实施方案》以及《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指导田心、板湖做好特色精品示范村的创建工作,推动生态宜居特色精品村工作,做好创建村的申报、评审、验收及财政奖补资金预算、拨付及绩效评价等工作。加强示范村创建的监督指导。(责任单位:农林水务局,配合单位:重点办、城市更新办、住建局)

城中村治理方案篇6

第四个五年的普法教育,是立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确定的目标,立足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立足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基本方略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以邓小平理论和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继续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进一步提高全街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素质,保障和促进社会稳定、经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全街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同时也为构建邾城和谐社会交响乐章,谱写了前奏曲。为了切实把“四五”普法工作抓得有声有色,我们在启动年做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领导,层层建立专班,确保依法治理普法工作落到实处。街党工委、办事处成立了以办事处主任为组长,分管政法的负责领导为副组长的普法和依法治街领导小组。坚持做到人事变动,及时调整,确保了“四五”普法工作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并把这项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目标和综合治理考核。全街组建各级普法依法治理机构91个,普法专班成员526人。由于加强了领导,健全了机构,使我街“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按照区、街两级总体方案顺利实施。

2、为了保障“四五”普法工作不走过场,我们结合全街实际,认真制定《全街“四五”普法和依法治街总体规划》(新城办[20__]31号文件)。并分年度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在制定方案中,我们在明确目标、掌握重点、确定内容、制定方法步骤、组织领导等方面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划。在对全街8.2万普法对象中采取共学法和专业法的学习,做到有法必学,人人懂法,使每个公民自觉成为法律的忠诚卫士,使全街依法治理工作到边到角,不留空缺,健康推进。

3、运用不同形式开展全街“四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宣传。在农村运用村务公开墙报、计生学校、青年民兵之家,墙面书写宣传 标语。企业以工人阵地,学校以法律知识题库和法制教育课等,进行宣传发动。全街“四五”普法期间,书写宣传标语860余条,发放宣传资料8.6万份,墙报210余块,悬挂过街横幅20余条,出动宣传车20余台次。电视录像报道12篇,开展社区法律知识竞赛2场次,以街和农村总支为单位召开专题会议30场次。通过广泛宣传,使全街上下增强了对依法治理(普法)工作的认识,全街从城镇到农村积极购买普法教材。全街共购买各类普法教材1.88余册。使全街公民学法有书本,用法有依据,宣讲有题材。

4、培训普法骨干,建立一支强大的普法宣讲队伍。普法工作是否落到实处,获得实效,是否按照总体规划如期达标?那么,普法宣讲骨干是关键。近几年来,我们注重了骨干的培训。在全街形成了以农村村级干部,民办教师,企业骨干,校法制辅导员,社区干部和退休干部教师等等不同层次和不同结构的高素质普法骨干队伍。全街有普法骨干342人,运用各种形式培训骨干15期,累计4500人次。增强了普法骨干的法律内功,保障了全街年度方案的实施,并以点带面,经验交流等形式,促进了全街普法工作的平衡发展。

二、以案析法学以致用,维护稳定立竿见影

适应形势,坚持法治。这是街党工委在“十五”经济发展计划期间,在保障农村各项改革完善配套措施,不断调整经济格局,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改善开放开发环境等重头戏上,所取得的一项基本经验。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这已是全街人民的共识。因而我们在“四五”普法教育工作中,针对农村新问题,企业新矛盾,在全街广泛开展以案析法,以案讲法活动,引导村民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运用法律调节各种关系,化解各类矛盾。

1、把握重点,抓好共学法与专业法的学习。四年多时间来,我们在全街进行了《宪法》、《宪法修正案》、《行政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城市规划法》、《土地法》、《合同法》、《民法》、《义务教育法》、《武汉市执法责任制工作条例》、《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执法过错追究制》、《劳动法》等10多部法律法规的学习。

在共学法中,我们坚持把国家行政工作人员,司法、行政执法人员和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村村组和社区干部作为重点普法对象,运用各种形式集中学习,请区党校教师讲课,原本学法,采取面授与自学相结合,以测验考试法律知识的办法,检验学法效果。全街累计进行法律知识考试6场次,参考人数4800人次。通过共学法的培训学习,使全街各级领导干部能够熟练地运用法律务实工作,为依法管理,依法行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以案析法,增强公民在民事纠纷中明辩是非的能力。20__年8月由市立项、市区两级拨款开发建设的凤刘线公路正式动工。其中有7公里路段贯穿邾城刘集、大渡8个村辖区内。整个建设中,有耕地征用、鱼池受损、民房的拆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拆除等等,难度较大,阻力重重。

20__年3月原刘集程湖村村民刘树南因房屋拆迁,向公路建设指挥部和邾城街协调领导小组施加压力,并以高出国家拆迁标准几倍的价格横要拆迁费3.5万元,在有关领导和工作专班以及村委干部多次协调无效,并扬言要用爆炸的手段“玩命”。在这种情况下,街普法领导小组会同邾城第二派出所干警,以法制学习班的形式,组织沿线有关村、组、有关村民进行法律学习,并以程湖村村民刘树南、夏建生无理过高索要赔偿费,经常阻碍施工,以恶意的语言相要挟等违法案例,对照《土地法》、《宪法》、《社会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法律条款,指出他们违法言行错在哪里?性质如何?依照法规、政策、规定应该怎样处理都作了明确的答复,并教育沿线群众应遵纪守法,维护稳定,要为邾城开放开发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建设环境,要树立良好的邾城人民文明形象。通过法制教育和思想教育工作,使少数扯皮、胡搅蛮缠的村民对号入座,遵守国家标准,服从了大局建设。保障了凤刘线公路建设按期达标。

原邾城街清安社区7组少数居民在20__年至20__年中,利用临近区直和街属企业的改制,想趁机捞点钱,对企业施加压力,组织村民向企业和街道办事处纠缠不休。对此,街党工委、办事处组织工作组,深入居民家中,采取各个击破,集中学法,依据法律讲事实、摆道理、重证据进行说服教育和法律引导。使这一起近两年的居民集中上访,无端要求的案件得以解决。同时也为保一方平安,维护法律的尊严,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起到了实效。

3、分类指导,把“两劳”回归人员的帮教与普法相结合,减少重新犯罪。“两劳”回归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控重新犯罪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近三年来,我们对全街43名回归人员和有违法 劣迹的30名青少年。运用社区之家和市场管理所为阵地,组织了6场,300人次的专题普法学习班。通过学习《宪法》、《刑法》、《社会治安处罚条例》,使他们从有违法犯罪的昨天,走向了能遵纪守法,自食其力,建功立业的美好今天。涌现出了一批象南街社区的孙红辉,城东村的夏卫东告别昨天,建功立业的新典型。

三、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加速农村依法治理进程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中办发[20__]17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以推进村民自治和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为目的。街党工委、办事处积极主动,迅速有序地开展了全街农村推行村务公开到小组和民主法制示范村的创建工作。我们具体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1、以点带面,有章可循,规范操作,全面铺开。我们首先在街章程村、余姚村采取试点先行的办法。村务公开是一项政策性强,法规性强和农民关心的热点问题。因此,我们在具体的操作中,一是宣讲政策,重点保障农民“四权”。二是履行程序,完善章程,达到“四民主”、“两公开”。三是打消顾虑,调整思路,促使农村村级干部观念转变。四是释虑解惑,让过去在农村村级经济中的一些遗留问题,通过村民代表会的形式,研究解决方案,并进行村务公开。提高农民参政议政能力,提高村级干部管理水平。

2、开展民主法制示范村创建,建章立制。为了切实把创建工作落到实处,我们把推行村务公开与创建示范村的活动紧密结合。对全街的40个村实行同步进行,帮助各村建立相关制度,大大促进了农村村级民主自治,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使农村村级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

3、立足农村改革、稳定、发展,切实做到“三结合”、“三服务”。在创建工作中,我们注重了把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与农村土地延包,税费改革,减负等实践相结合。真正达到为农村各项改革服务。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大局相结合,为农民安居乐业服务。通过推行村务公开和民主法制示范村的创建,目前已有8个村达标,其余村也基本达标。维护了村民“四权”,保障了村民的“四民主”,实现了农村民主自治的新格局。

四、让学生带法回千家,用法律服务于万户

学生带法回家是我们多年普法工作所创造的宝贵经验。在十多年的普法实践中,我们街普法办与学校紧密配合,采取课堂面授,回家作业,全家答题,人人学法,效果俱佳。我街现有18所小学,4所中学,1所高中。在校学生14800名。其中五年级以上学生6300名。我们根据城镇人口密集的特点,坚持把学生带法回家的活动,作为普法教育的有效途径。

20__年7月,邾城街红旗社区居民袁水清与其两个儿子就家庭房产分割赠予发生纠纷,直至父子关系恶化,家庭矛盾激化。社区干部多次登门做工作,效果不佳。然而,袁水清的儿子袁杰余从学校带回了《继承法》、《民法通则》的有关法律条款,通过家庭祖孙三代人的共同学法答题,使全家人顿开茅塞。两个儿子也明白了其父为什么要作这样的赠予决定,同时也欣然接受了父亲的依法赠予,一场接近白热化的家庭纠纷迎刃而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带法回家的普法形式,使全街千万个家庭学法、用法、守法的风气蔚然成风。

五、“把普法、民调、两劳”紧密结合,为构建和谐社会夯基础

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是我国一项伟大方略,也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一项长远工程。因此,我们在实践工作中,始终坚持把普法与民调,“两劳”回归人员的安置帮教扭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声有色地开展司法行政工作。才能更好地发挥司法行政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1、把普法教育与民事调解有机结合,是向社会宣传法律的最直接途径。近四年多时间以来,我街累计通过直接受案调处和指导基层调处各类民事纠纷3000多件,调处达成协议2960余件,成功率占98。调处就是向当事人宣讲法律,让当事人对照法律找坐标,在是非面前,依法定论。达到了化干戈为玉帛的效果。我们近几年处理各类非正常死亡案件16起,而新洲农村的风气是逢丧必闹。当这些案件发生后,我们都是坚持法律学习将双方当事人引导到法律上来认识。通过依法、依理,依情的化解工作,使每一起闹丧案件从相持不下,互不让步,漫天要价,无理苛求,胡搅蛮缠,准备械斗发展到平心静气,围桌而论,相互让步,握手言和,平息事态,维护了一方稳定,弘扬了社会主义法制。

2、把“四五”普法教育工作与“两劳”回归人员的安置帮教相结合,使回归人员回到社会大这家庭后,能够受到良好的法制教育,减少了犯罪。一个方面他们回到社区或农村村委会后,得到地方各级帮教组织的关爱和帮助,自食其力,建功立业。另一个方面可以参加社区或村里的一些民主活动,行使公民的民利,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同时也使基层帮教组织跟踪帮教,跟踪管理,跟踪服务,落到实处。

六、普法教育任重道远,应着重务实抓死角

我们的普法教育工作已走过了20年的历程,回首过去,人们的法制观念着实增强了,法律的盲区的确减少了。但存在的不足也值得探讨和令人思考:

一是农村普法难度较大,农村还缺乏大量的法制宣教人材,农村存在着少数平时不学法,有事则“瞎用法”,犯了“事”以后方知自己违了法。

二是城镇流动人口量大,暂住人口较多,邾城平均每年都有1—1.5万人左右,这部分人参加社区活动很少,形成了“自由人”,老家没有管,流动所在地又管不着,因而形成了普法空档。

三是企业改制,职工脱勾企业,远离他乡谋求二职业,所以长年不能参加社区的一切活动,形成了漏普现象。

四是有少数辍学或没有升学的青少年,既不能读书又不能就业,而家庭和社区又脱管,使得这些正处模糊观念的青少年,得不到有效的法律教育,青少年违法犯罪正处在一个上升的趋势。

城中村治理方案篇7

现印发给你请认真遵照执行。区—年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方案》已经区人民政府同意。

为进一步改善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根据全国维护国家利益卫生运动委员会印发的年全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方案》省维护国家利益卫生运动委员会印发的年省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实施方案》和市维护国家利益卫生运动委员会印发的市—年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方案》要求。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提高群众文明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推进生态宜居乡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建设生态宜居乡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解决城乡环境“脏、乱、差”问题为重点,以创建卫生城市、卫生村、文明卫生单位活动为载体,坚持政府推动、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综合整治的原则,全面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解决好影响城乡环境卫生的突出问题,提高城乡文明水平,使我区的人居环境、乡村品味和村容村貌提高到一个全新的水平。

二、行动目标

使中心城区特别是城乡结合部、旧城区和乡、村的脏、乱、差”现象得到进一步有效整治,通过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开创乡村和农村环境清洁、整齐、卫生、干净的新局面。2012年底,力争达到以下具体目标:

一)乡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到76%

二)乡村生活污水处置率达到80%

三)乡村农贸市场卫生管理全部达标;

四)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置率分别提高10%

五)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合格率提高15%

六)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提高10%

三、行动内容

以加强城乡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整治城乡环境卫生脏乱差为突破口,依照整体安排、突出重点、城乡统筹、协调推进的总体要求。开展六大集中整治行动,全面促进全区城乡环境卫生状况的根本好转。

一)集中整治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以“村容整洁”为目标。成立爱卫组织机构,制定具体的卫生工作计划,积极发动群众平整村路,构筑、疏通街边沟渠,清除房前屋后、道路两侧、沟渠河塘、公共场所等地的积存垃圾、卫生死角、堆物废料和白色污染,严格治理乱倒垃圾等现象,生活垃圾要做到定点集中收集、封闭式堆积、及时清运,实行集中处置、定点掩埋。逐步将垃圾清扫、清运纳入全区环卫管理体制范畴,实施统一清扫、统一收集、集中运输和无害化处置,大力推广村收集、区转运、市处理的模式。力争实现“三有”三无”目标,即户有垃圾存放桶、村有垃圾收集池、乡有垃圾中转站,无暴露垃圾、无卫生死角、无乱堆乱放。加大垃圾清运设备和中转设施建设的投入,有步骤、有重点、有规范地建设乡村垃圾污水收集处置设施。要积极推进农村改厨、改灶、改水、改厕、改圈、改沼气工作,推广实施农村卫生清洁工程,做到整村、整组整体推进。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和除“四害”活动,设立固定的健康教育宣传栏,定期更换内容,统一开展春秋两季灭鼠、灭蟑、灭蚊蝇活动,不使用禁用的剧毒鼠药。

二)集中整治城区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要完全整治乡村主要出入通道、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河道、背街小巷、老居民区的积存垃圾和卫生死角;城区主要街道实行24小时保洁。健全组织网络,落实责任,实现制度化、经常化管理,定期开展检查评比。积极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做到全体动员、全民动手,经常开展卫生大清扫,搞好单位和家庭卫生。落实“门前管理十不准”集中整治乱张贴、乱涂写、乱设摊、乱堆物、乱晾晒、乱停车等现象,规范广告门牌设置,合理布置环卫设施,做好环境绿化美化,确保地平、路净、灯亮、树绿、水清。做好除“四害”和健康教育工作,落实单位、居民区“四害”孳生地管理和控制措施,定期开展环境消杀,或与具有资质的专业公司签订承包协议。每个社区、单位及主要路段设置固定健康教育宣传阵地,定期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使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70%以上,引导广大居民群众树立良好的卫生行为。

三)集中整治旅游景区、景点的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各乡、街道办事处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特别是五小”门店的卫生监督管理,取缔非法经营摊点,保证游客饮食平安。

四)集中整治餐饮业和集体食堂的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重点解决餐饮业就餐环境不卫生、餐饮具消毒不严格、操作间卫生不达标。防治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学校食堂的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的综合整治,配备必需的食品卫生设施。从事食品、餐饮行业的单位,应有符合环保和卫生要求的场地和设施,持有有效的食品卫生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从业人员应经过体检、培训后上岗。凡是不符合环保和卫生标准、硬件设施不达标的小餐饮店、小食品店、小夜宵店等要坚决予以取缔。

五)集中整治交通要道及沿线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要重点做好或督促做好辖区内京广铁路、南湖沿岸、107国道、洞庭湖航道等交通要道沿线的路面、绿化带、基础设施、收费站及周边环境卫生整治。无垃圾、无渣土、无泥沙、无扬尘,基础设施无污迹,标识标牌完好、无积尘,收费站干净整洁,确保沿线视野范围内无垃圾、无白色垃圾、无断壁残垣、无人畜粪便、无建筑垃圾,同时做好交通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绿化美化工作。

六)集中整治建设施工现场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城乡所有在建施工场地要做到卫生设施齐全。施工场地要有符合要求的隔离护栏和车辆冲洗设施,做到物料堆放整齐、建筑垃圾管理规范,全面实施密闭运输,无乱倒现象。职工食堂、宿舍符合卫生要求,厕所、洗浴间保持清洁。

四、实施方法

一)组织动员阶段(年月日—年月日)

1.召开全区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动员会议。

2.利用新闻媒体等各种宣传媒介加大对全区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的宣传力度。

明3.各乡、街道办事处要制定切合实际、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

二)全面实施阶段(年月日—年月日)

1.全区各乡、街道办事处、区直各单位要组织干部群众广泛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

2.各单位根据职能和管辖范围。落实重点整治内容。

3.开展督查活动。

三)巩固提高阶段(年月日—月日)

制定出继续推动工作的政策和实现长效管理的方法和措施。区政府召开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总结惩办大会,根据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开展以来的经验。总结经验,巩固效果,落实长效机制,加快我区文明创建步伐,促进生态宜居乡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五、保证措施

一)加强领导。各乡、街道办事处、区直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政策、资金上予以保障,实行政府组织、属地管理、部门联动、条块结合;要加强爱卫组织机构建设,安排专(兼)职人员负责维护国家利益卫生工作,社区(村)干部中要有人分管维护国家利益卫生工作;要依照本方案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确保落实。

二)落实责任。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是一项系统工程。任务繁重,工作艰巨。各级各单位要依照行动方案要求,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区财政局要安排好整洁行动的专项工作经费;区城管局和区环卫局要重点抓好市容市貌与环境卫生整洁工作;区工商分局和区商务局要重点抓好城乡集(农)贸市场管理;区环保分局、区农林畜牧水产局和区生态能源局要重点抓好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农村清洁工程与沼气池改造建设,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区水利农机局要重点抓好农村生产生活用水改造利用;区卫生局和区教育局要做好餐饮业和单位学校食堂以及“五小”门店的环境卫生整洁工作;区爱卫办要重点抓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工作协调和农村改厕、健康教育与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区爱卫会要协调各有关部门,确定每年工作重点,定期组织有关部门检查、督导,建立规范的信息统计、数据汇总、资料收集工作机制。

三)强化宣传。各级各单位要采取各种有效的宣传形式。营造氛围,使广大群众知晓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的必要性,积极动员基层单位和群众开展义务劳动和志愿者行动,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的积极性。建立群众参与的监督机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认真梳理和整改,努力提高群众对整洁行动的满意度。新闻单位要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和社会监督作用,宣传和曝光实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中的正反两方面典型事例,要在行动中善于发现典型、总结推广经验,带动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的全面推进。

四)严格考评。区爱卫会会同区委督查室和区政府督查室采取巡查、暗查、抽查等方式。对行动慢、力度小、重视不够的部门单位予以通报批评,限期整改。积极开展创立“部级卫生乡镇”省级卫生乡镇”省级卫生村”活动和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十佳单位”十佳社区(村)百佳住户”评选活动,年底根据检查考核情况对各乡、街道办事处、区直各单位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工作进行排名,对工作突出的部门单位以及评选活动中的优秀单位予以惩办奖励。

城中村治理方案篇8

一、指导思想

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围绕我镇“*”发展目标,以城乡一体化为指导,以规划设计为龙头,以一批重点工程实施为载体,以强化管理为依托,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环境就是生产力”为理念。结合我镇新的总体规划思路、农民公寓建设、国家卫生镇的创建等,积极、有序、高效地开展整治工作,使全镇农村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二、整治目标

农村环境“五整治”的目标:一年见成效,三年全面改善,五年基本完成。今年内(*年6月-12月)全面完成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一年内(*年6月-*年6月)全面完成农贸市场整治工作;三年内(*年6月-2009年6月),完成生态环境整治工作;五年内(*年-2011年6月)基本完成旧村的改造。

三、组织领导以及职责分工

为加强对农村环境“五整治”工作指导,经镇委、镇政府研究决定,成立*镇农村环境“五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和指导各项工作的开展,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

“五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党政办,具体负责整治工作的调查研究、综合协调和信息报送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党政办温泉华兼任。

同时,按照“五整治”相关职责,分别成立镇整治生态环境工作领导小组、整治旧村工作领导小组、整治环境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和整治农贸市场工作领导小组。

(一)整治生态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副书记陈志满任组长,刘吉林任副组长,规划所、农业办、环保局、*医院、水管所、财政局、重点工程办等单位领导任成员,办公室设在规划所。由规划所负责牵头统筹,制定具体的整治方案,提出整治标准、建设要求和工作规范,落实各项整治措施,协调各部门、各村开展整治工作。

(二)整治旧村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副书记袁俊森为组长,李国强任副组长,城建办、规划所、国土局、财政局、社会事务办、宣传科教办、文化广电等单位负责人任成员,办公室设在城建办。由城建办负责牵头统筹制定具体的整治方案,提出整治标准、建设要求和工作规范,落实各项整治措施,协调各部门、各村开展整治工作。

(三)整治环境卫生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委员程军任组长,罗自明任副组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城建办、工商分局、*医院、环保分局、宣传科教办、文化广电中心等单位领导任成员,办公室设在公共事业服务中心。由公用事业服务中心负责牵头统筹,制定具体的整治方案,提出整治标准、建设要求和工作规范,落实各项整治措施,协调各部门、各村开展整治工作。

(四)整治农贸市场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委员利沛钦任组长,温林就任副组长,经贸办、工商局、城建办、*医院、公安分局、消防队等单位领导任成员,办公室设在经贸办。由经贸办负责牵头统筹,制定具体的整治方案,提出整治标准、建设要求和工作规范,落实各项整治措施,协调各部门、各村开展整治工作。

四、整治重点

(一)整治生态环境。一是按照“建成区内土壤不”的要求,开展全方位的农村绿化工作,整治和绿化两条市主干道、主要街景和镇主要路段。其中,重点对莞樟路富丽广场、田美生产队、裕元卡拉OK三个路段;公常路高速公路出口、裕元工业园对面、信宜村、高速公路口至物流园路段;东环路田美、*大道东段、鸡啼岗、合路路段等进行重点整治和绿化,争取在国庆节前完成拆迁、整治和绿化工作,道路有明显改观。同时,将镇区、村内非建设用地的闲置土地,统一收编,实行大面积的植树绿化。二是加强护林防火和林政管理力度,积极搞好绿化造林,巩固提高森林覆盖率;规划建设好三个文化主题公园;三是加快全镇污水和垃圾处理工程建设,加大对*河清淤疏浚的整治力度;四是加强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环境安全监督管理,推广有机化肥,大力发展绿色生产和无公害生产,整治土壤生态。

(二)整治旧村工作。按照规划先行,统筹城乡发展,将旧村改造与新城市中心区、农民公寓建设相结合。规划用2-3年时间完成*村、板湖村、梅塘片三个示范点的旧村改造,然后向其他村推进。通过采取“先拆后建”、“先建再拆”两种方式,规划中的旧村能拆得拆、违章的要拆、不能拆的要改造。同时,将逐步禁止居民兴建单家独户私人住宅,将旧围村固化,对暂时不具备条件拆旧建新的村,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环境卫生整治,进行统一改造,使村容村貌整洁优美。对于部分具有历史文化内涵,如位于鸡啼岗村的黄氏宗祠等有特色的文物建筑,要重点进行保护、复建和合理开发利用。

(三)整治环境卫生。以创建国家卫生镇为契机,实现环境整治全覆盖。建立“大城管”制度,实现环卫清扫保洁、绿化养护、“除四害”等统一由镇公用事业中心进行规范化管理;规范统一垃圾的处理办法,全面实施生活垃圾袋(桶)装化,做到村内无暴露垃圾,无卫生死角;建立村级环境卫生保洁系统,实现保洁范围全覆盖,保洁率达100%;继续深化“门前三包”责任制;全面提升村级环卫设施,合理规划至少建造一座二类标准以上的公共厕所,一座符合标准要求的垃圾转运站或固定垃圾收集站;加强“城中村”预留地、插花地、交叉地、代建地的环境卫生保洁工作;家禽、牲畜实行圈养,村内无散放牲畜、家禽;做好“除四害”防病工作。

(四)整治农贸市场。要按照“谁开办、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改造和完善农贸市场供水、排水、排污等硬件配套设施;以江海城市场为示范点,在全镇农贸市场中推广食品准入制度;加强市场环境卫生管理,确保市场室内干净,地面整洁,划行归市,高台摆卖,无占道经营和地摊市场,日常保洁措施落实;确保经营者证照齐全,依法依规经营;加强市场内农产品、肉食品的检测检疫,确保无疫病感染和农药超量残留等。要通过整治与改造,实现市场设施完整统一,环境卫生整洁美观,日常管理规范有序。

五、实施步骤

(一)摸底调查。按标准做好规划,根据各村的经济实力,分步实施,既要有宏观整体把握,又要有切实可行方案,避免“五整治”工作走形式主义和重复建设。

(二)制定方案。制定《*镇农村环境“五整治”工作方案》,召开动员大会,明确各村、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任务和责任。四个整治领导工作小组要制定四项整治工程的具体实施方案,指导各村、各单位工作的开展。

(三)组织实施阶段。各村、有关职能部门根据农村环境“五整治”工作方案和实施计划,全面开展整治,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四)年度检查。对照整治标准查漏补缺,完善提高,接受市考核组对我镇整治项目完成情况的考核验收。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把农村环境“五整治”工作列入镇党委、镇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主管领导要亲临整治一线,指导和督促整治工作同时,要建立举报制度和具体责任制,实行属地管理,使责任层层落实。各村、各职能部门要建立由村书记、单位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各村和有关职能部门要做到专人专管、权责到位。“五整治”领导工作小组和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各村环境整治工作的服务指导,按照各自职责,通力协作,形成合力,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高标准完成各项整治任务。

(二)加大投入,完善政策。一是加大财政投入。镇每年将拨出专款用于农村环境整治,各村(居)委会也要根据“量力而行,积极有为”的原则,安排一定的配套资金,用于各项整治项目的投入。二是要实施优惠减免措施,尤其是旧村整治、“城中村”改造、农民公寓建设等各项收费原则上能免则免,能减则减。三要转变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办事效率。可建立政府“一站式”服务机制,规范办事程序,简化审批手续,全面推进“五整治”工作。

(三)强化宣传,营造氛围。一是要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大力宣传“五整治”工作有关的政策和法规,宣传“五整治”的好处和美好前景,宣传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二是突出重点。重点宣传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认识,变被动为主动,使整治工作真正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三是宣传典型。对工作中的先进人物和先进典型,要大张旗鼓地进行报道;对一些反面典型,要予以曝光。通过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营造全民动员、人人动手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全力推进“五整治”工作。

上一篇:交通运输经济范文 下一篇:医疗质量管理汇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