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智能化项目培训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05 17:23:32

弱电智能化项目培训方案

弱电智能化项目培训方案篇1

【关键词】 智能建筑 设计与维护 教学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智能建筑(Intelligent Building)其技术基础主要由现代建筑技术、现代网络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所组成,运用自动化、通信、信息技术等智能化手段,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是集现代科学技术之大成的产物。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节能高效、舒适智慧、配置更新,实用愉悦的人性化建筑环境。智能建筑具有系统集成特点,发展历史短,但涉及范围广,进展速度快,是动态和相对的概念,随着高新技术发展而不断变化。

产业信息网的《2012-2016年中国智能建筑市场分析与投资方向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市场在2005年首次突破200亿,2012年为861亿,年复合增长率为23.2%。如果未来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每年保持15%增速,如果智能化工程投资占投资额1%,那么智能化工程投资总额2013年在830亿左右,2015年为1100亿左右,2020年将达到4400亿左右。随着新一轮的经济刺激政策聚焦在新兴产业,尤其是信息产业。智能建筑作为智慧城市的细胞,发展势头很强。

教育部于2006年在土建类学科开设了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希望在培养建筑类人才的基础上,加强对电气智能专业技能知识的掌握。我校以此为契机,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着重对智能建筑解决方案的前期设计、工程施工建设到后期的运行维护,围绕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中,运行维护的费用占到全部费用的60%-70%数据分析、人才使用分析,开设智能建筑专业方向,面向建筑、物业管理行业。为与该专业的培养目标相结合,在对“智能建筑”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上以建筑为平台,依照建设部2003年颁发的《建筑智能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的技术标准要求,住建部2013 年《智能化系统工程运行维护技术规范》,结合《智能建筑设计标准》、《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共同对智能建筑的设计、施工、验收、运维一系列过程形成规范,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模块式课程开发,编写《智能建筑设计与维护》教材,探讨教材教法,强化智能建筑中智能弱电各子系统的原理、设计与工程实施实践。加强学生对智能化系统设计、建设、运行及维护中实践技术的传授,使本专业的同学获得对智能建筑的整体体系及系统原理的掌握。我们的课程主要包含了智能建筑中涉及到的主要内容:综合布线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消防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安全防范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及办公自动化系统等 。重点讲授这些智能系统的原理、组成、设计原则、工程实施及维护运行等,使学生对每一个子系统的原理、设计、建设、运行、维护等各环节都进行学习掌握,培养建筑、物业管理行业建筑智能技术方面的综合技术人员。以满足智能建筑行业不同环节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智能建筑设计与维护》课程内容包括智能建筑的基本概念、智能建筑的用户需求与基本要求、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子系统组成、建筑智能化系统的主要任务、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设计与会审、建筑智能化系统的专业协调、智能建筑的系统集成、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技术要点、智能建筑的建设管理、智能建筑的工程招投标、智能建筑的施工与调试、智能建筑的工程验收与人员培训、智能建筑的物业管理、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安全运行等。

建筑智能化弱电系统涉及的知识面广、工程性强,既要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又要把握实践技能的学习,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归结的主要问题有:

(1) 《智能建筑设计与维护》课程知识点多面广,增加了学生对所涉及的技术与系统掌握的难度。智能建筑弱电系统涉及到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对于每一个系统,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其原理,还需要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系统的设计,因此学生就要掌握系统的构成、设备的选型,同时在系统设计、设备选型时还要考虑工程实施的具体因素。

(2) 课程实践环节的教学投入,实训设备运用与技术升级、更新,教师的知识架构与实践教学的要求不匹配。学生对这种工程背景较强课程的学习理解与知识掌握难度增加。因此建立并改善专业的智能建筑综合实验室对于该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3) 课程考核所涉及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的考核无法展示学生处理工作现场各方面及各种问题的能力,无法完整体现出课程的工程实践背景。

(4) 学生理解《智能建筑设计与维护》课程所涉及的一些设施与设备还可能看不到、摸不着。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无法切身体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进取。

教学实施与改进:

1、紧密结合智能建筑行业发展需要,不拘一格提升教师素质。

结合智能建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需要、人才培养要求,分析《智能建筑设计与维护》课程教与学全过程,根据学院当前本专业建设现状,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改善本专业教师的知识架构,实行多条腿走路,分几步落实,聘任本专业专职教师、校内兼职教师、校外兼职教师。

《智能建筑设计与维护》课程专业实践性强,切忌闭门造车,可以考虑聘请校外兼职教师,将智能建筑专业领域业内专家、其他大学相关专业教授、建筑公司负责人、建筑行业协会负责人、系统及技术运维负责人聘为客座教授或者教师。通过举办专题讲座或者授课,鼓励一些相关专业的中青年教师转行,到国内重点大学相关专业进行单科进修,改善行业专业人才运用与学院人才培养效果。

2、以就业为导向,以教学改革为抓手,坚持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

(1)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开展企业交流与合作,与行业企业建立紧密联系,校企合作共同确定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思想及开放性开发方法,重构工学结合、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

(2) 通过构建企业岗位认知、理论实践一体化情境教学、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的完整教学环节,依据“学生培养重在职业能力、内容选择基于工作过程、教师结构趋于专兼结合、教学环境模拟职业场所、教学方法遵循职教规律”五大核心理念进行教学情境设计,实现职业能力的递进与工作过程的结合。

(3) 教学项目实施设计采取:设计的学习情景单元,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都在同一实训场所完成,通过“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六步实施法来支撑。

(4) 教学考评体系坚持:注重职业能力考核,根据任务完成、项目实施情况等五项指标综合评定。

实践教学与效果:

1.优化课程结构,增强课程设置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依照高职教学“必需、够用”的原则,结合智能建筑专业行业企业人才使用需求,调整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教学课时,构建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2.改进课程考核方式,帮助学生在知识与能力等方面得到较全面的发展。

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除笔试外,还包括口试(日常提问记录)、笔记、制定工作任务各项目的独立作业、现场测试、实际操作等多种综合考试形式,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归纳总结能力。

3.落实好教学实训实习实践过程三阶段工作。

(1) 实训实习实践前(计划准备):制订实训实习实践方案;公布实训实习实践的行业企业用人要求;宣传动员,学生结合实训实习实践岗位,拟订实习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三方面教育:一是目的性教育;二是责任、义务和权利教育;三是安全教育等。

(2) 实训实习实践中(过程监控):职业道德教育、企业规章制度教育、岗位技术知识运用、操作工艺、技能训练;教师现场指导学生作业;教师和企业指导学生撰写业务报告(技术小结和业务总结报告);教师和企业共同对学生进行考核。每个同学按照所领取的任务在确定的岗位,按要求完成课题和规定的作业文件。

(3) 实训实习实践后(评价总结):评价、总结、交流和表彰。

经过多年来对《智能建筑设计与维护》课程的实践教学,逐步探索对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教学内容的更新,适应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同时,加强教学方式及手段的创新,积极建设小型实践平台;最后,完善考核环节,注重理论与实践并重。

注重围绕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任课老师一直从事智能建筑中相关弱电子系统的实践教学,并承担企业项目生产的技术组织、工作,比如安全防范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等,不仅参与这些系统的方案设计与方案评价,而且还到工程现场进行技术指导,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

结合智能建筑专业技术运用,开展对一些系统的理论问题进行研究,比如视频监控中的智能视频分析、人脸识别等。教师能够很好地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在课程理论内容授课时,对案例涉及到的典型系统应用来讲解涉及的系统原理、设计思想及工程实施。并运用实际项目中遇到的问题及一些小的故事来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并对工程中遇到的可以提升为学术问题的困难传递给同学,让他们多思考,学会从工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路。

比如通过建设社区的安保系统来讲解智能建筑中的安全防范系统的视频监控、门禁系统、自动报警、安检等内容,同时讲授安保系统应用的一些新的智能技术比如射频识别技术、人像比对及定位技术等。通过将教师的技术成果融合到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去,工作促教,项目帮教,教与学促进,加强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智能建筑的蓬勃发展是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一个体现,为智能建筑的良好建设、运行与维护提供专业的技术人才是我们高等教育教育的本职工作。本文从一个非建筑类工科专业开设智能建筑课程的角度,阐述了我们课程建设的思路以及对该课程实践教学方法的一些探索,希望对非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培养智能弱电系统相关专业人才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 陈富川.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研究设计与实现《电子科技大学》 2008年

[2] 林建军,金炳尧.基于项目的实验室工作室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5):111-113

[3] 高建华,胡振宇.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建筑技术》 2013年02期

作者简介:

1、姓名:严伟民、性别:男、出生年月(具体到月):1961.1、民族:汉、籍贯(具体到县):江苏无锡市、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高级工程师、现任职务:建筑工程中心主任、研究方向:建筑规划设计;

弱电智能化项目培训方案篇2

2013年3月16日-18日,由中国智能家居产业联盟主办的“CSHIA智能家居系统工程师培训”在北京全国政协中协宾馆成功举办。本次培训班历时三天,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近五十位集成商与技术人员参与。

培训开班仪式由中国智能家居产业联盟秘书长周军主持,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张永刚副主任到会致辞。本次培训共分为八讲内容,在对智能家居基本原理、系统理论、产品设备、设计实践进行了深入浅出讲解的基础上,培训讲师还与大家共同针对别墅、公寓、酒店等智能化项目进行典型案例剖析;并针对Wi-Fi、3G、蓝牙、GPRS、ZigBee、6LoWPAN等无线组网技术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应用进行逐一分析比较;同时,根据集成商日常的项目设计需要,将人因设计课程融入整体培训内容。此外,产业联盟培训处还特邀了企业导师在晚间专场中与学员们分享“经销商如何快速提升”和“电商趋势下的智能家居业态”,令三天的培训更加充实。在此期间,多位学员也与大家一同分享了各自的多年来的从业心得。

此次培训以智能家居弱电系统工程集成企业、设计与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公司的管理者、工程技术人员等为主要对象。围绕基本原理、基本理论、设计实践和具体应用4大部分进行展开,内容涵盖智能家居系统中的综合布线系统、网络通讯系统、灯光控制系统、家庭影院系统、家庭安防系统、环境控制系统等领域,并介绍相关工程项目管理、产品选型、施工、调试验收等内容,让培训者熟练了解智能家居系统及设计理念。

举办此次培训活动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推动我国智能家居市场建设,提高智能家居弱电系统的设计、施工和管理水平,通过此次培训,一方面可以让学员掌握智能家居设计理念、熟悉智能家居系统功能、学会用户需求分析方法,可独立进行方案设计和工程产品选型。另一方面,学员通过培训可以清楚地了解智能家居各项功能应用,包括智能照明、家电控制、影音娱乐、监控防盗、别墅应用、高档住宅应用、智慧酒店应用、商业办公应用。此外,学员通过专家的案例解读指导,可以胜任现场的施工、安装、调试等工作。

在3月19日举行的中国智能家居产业联盟2013年会上,原国家质量监督总局标准化司姚世全司长、中国自动化协会智能专委会主任郭维钧教授、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博士生导师杨士元教授分别代表产业联盟向完成培训课程并通过毕业考试的学员颁发“CSHIA智能家居系统工程师”证书。据悉,CSHIA智能家居系统工程师培训年内计划将在上海、广州等地巡回开班。

培训体系

培训体系包括基本原理、基本理论、设计实践和具体应用4大部分的内容。

(1)基本原理

自动控制工程基础、计算机控制系统、现场总线技术、通讯原理、传感器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因工程学、云计算技术。

(2)基本理论

家庭自动化、智能家居系统、家庭网络、数字家庭、家庭通讯协议、家庭感知设备、信息家电(空调、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家庭影院等)、场景设备(灯光、安防、可视对讲等)和家庭服务平台。

(3)设计实践

别墅设计、商住设计、公寓设计、人因设计、可靠性设计、设备安装、综合布线和工程验收。

(4)具体应用

物联网数字社区应用指导、金牌设计案例分析、有影响力产品、经典方案。

CSHIA智能家居系统工程师培训内容

1 智能家居基本原理

智能家居在英文中常用Smart Home,最初的定义为将家庭中各种与信息相关的通信设备、家用电器和家庭安防装置,通过家庭总线技术(HBS)连接到一个家庭智能系统上,进行集中或异地监视、控制和家庭事务性管理,并保持这些家庭设施与住宅环境的和谐与协调。

(1)智能家居的本质——计算机控制系统

计算机控制技术以自动控制技术为基础,以微机为控制核心,综合计算机应用、网络、通讯技术,实现生产技术的精密化、生产设备的信息化、生产过程的自动化。

控制器是在智能家居系统中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家庭自动化的任务通常是通过控制器执行特定的程序来完成的。一般来说,家庭控制器可分为两种:工业PC机和嵌入式专用控制器。

(2)数字量与模拟量

(3)常见传感器原理

温度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

红外传感器

门磁窗磁

烟雾探测器

(4)网络的拓扑结构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主要有:总线型拓扑、星型拓扑、环型拓扑、树型拓扑和混合型拓扑。

(5)智能家居技术的基本问题

采用何种通讯介质?

传递哪些种数据?

如何建立网络?

如何让家庭网络知道新设备加入或退出网络?

如何让家庭网络知道是什么设备,提供何种服务?

如何让家庭网络知道如何操作?

如何保证网络安全?

(6)家庭网络技术

UPNP协议

Zigbee协议

KNX系统

智能家居网络技术

智能家居是一个集成性的系统体系环境,而不是单单一个或一类智能设备的简单组合,传统的家居通过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综合布线技术、将与家居生活有关的各种子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统筹管理,让家居生活更加舒适、安全、有效。

1 以太网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

目前以太网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已经非常的广泛,许多的智能家居系统的固定终端,如门口机、室内机等和服务器的连接采取的是以太网的组网方式。以太网的特点决定了它无可比拟的优势,虽然以太网在实时性、可靠性及安全性方面存在缺陷,但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太网的这些方面将来会得到较好的解决,智能家居中采用以太网将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案。

2 3G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

智能家电设备借鉴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和应用成果,通过蓝牙、WLAN、WiMAX、家庭网关等作为家庭局域网的无线宽带接入手段融入3G网络,构成智能家居服务泛在化的网络基础。利用3G技术解决小区业主互联网宽带及语音通信的需求,并加强小区重点区域和公共区域的WLAN网络覆盖。

3 蓝牙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

目前几乎每个移动终端都具有蓝牙功能,通过蓝牙与家庭网关相连,在不必联接外网的情况下就可以方便和稳定的控制家居系统。智能移动终端设备通过蓝牙控制智能家居系统,是使用蓝牙将指令和数据传输到家居控制器,再由家居控制器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对家居进行控制并获取数据,最后再由家居控制器通过蓝牙将数据反馈给智能移动终端设备。

4 GPRS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

在智能家居中,GPRS通信系统用于智能家居的远程通信系统。家居安防,家庭内部出现盗抢、火灾、燃气泄漏等紧急情况,能自动将报警信息传到物业管理中心或主人手机。除此之外,还可实现可视对讲、家庭信息服务、增值服务等功能。

5 WiFi

速度快,可靠性高,在开放性区域,通讯距离可达300米,在封闭性区域,通讯距离为76米到122米,方便与现有的有线以太网络整合,组网的成本更低。

6 ZigBee应用前景

ZigBee的出发点是希望能发展一种易布建的低成本无线网络,同时其低耗电性将使产品的电池能维持6个月到数年的时间。在产品发展的初期,将以工业或企业市场的感应式网路为主,提供感应辨识、灯光与安全控制等功能,再逐渐将目前市场拓展至家庭中的应用。

7 6LoWPAN技术

每个家庭安装一个家庭网关、若干个无线通信6LowPan子节点模块。在家庭网关和每个子节点上都接一个无线网络收发模块(符合6LowPan技术标准的产品),通过这些无线网络收发模块,数据在网关和子节点之间进行传送。

设备解读

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

智能终端/安防对讲

智能灯光窗帘系统

智能背景音乐系统

智能影音系统

智能燃气控制系统

人因设计

人因工程学是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中、家庭生活中与闲暇时怎样考虑人的健康、安全、舒适和工作效率的学科。

1 什么是人因工程学?

使机器适应人Fitting the task to the person

提高用户友好性Making things user-friendly

讲究工作技巧Working smarter,not harder

讲究作业规律The rules of work

人因工程的研究对象:提高工作效率 提升人身价值

2 人因设计

(1)人体测量

人体测量所涉及的是一个特定的群体而非个人,但群体中的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某一个体的测量尺寸显然不能作为设计的依据。

静态测量:身体保持固定不动

动态测量:身体移动(活动空间,伸展域)

(2)人体感知(信息输入与处理)

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具有如下要素:适应刺激、感觉阈限、适应、相互作用、余觉)

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和主观状况整体的反映。(具有以下特征: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错觉)

视觉具有如下要素:视角、视力、视野、视距、立体视觉、色觉、适应

信息处理系统

(5)生活空间设计

受限作业空间作业尺寸(餐厅设计、起居室设计、厨房设计、卫生间设计)

行为空间

行为空间包含人及其活动范围所占有的空间,如:人站、坐、跪、卧等各种姿势所占有的空间:人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占有的空间;通道的空间大小,运动中人和球所占有的空间;看电影满足视线所占有的空间大小:劳动时满足工作场所的空间大小。

建筑与空间

空间设计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心理空间、领域性问题)

3 可靠性的定义

(1)可靠性基本概念

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简称为R。

(2)可靠性主要指标

失效率和可靠度

平均寿命MTTF与平均故障间隔MBTF

维修度

有效度

(3)系统可靠性结构模型

系统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组成单元的可靠度

系统的可靠性结构模式

组成单元的数量

设计实践

1 别墅设计

院门及周界设计

庭院活动室设计

入门、门厅玄关设计

客厅(地下室客厅)、餐厅设计

书房设计

厨房设计

卫生间设计

楼梯、公共区域设计

主卧室、卧室设计

视听室设计

储物间、酒窖、控制机柜

2 公寓设计

综合布线及有线电视系统

智能家居系统(数字可视对讲系统、公寓电子门锁系统、家居控制系统、家居安防系统)

保安监控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及紧急广播系统

灯光控制系统、音响广播系统

3 酒店设计

通讯自动化系统(CAS)(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话音通讯系统、公共广播系统、有线电视系统、会议系统)

楼宇自动化系统(BAS)(暖通空调系统、联网温控器管理、给排水及动力系统、供配电计量系统、照明控制系统)

安防自动化系统(SAS)(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智能卡系统电子巡更系统)

酒店专业智能化系统(酒店门锁系统、客房控制系统、酒店管理系统、客房VOD点播系统、酒店信息系统)

弱电配套保障系统(机房建设、防雷接地系统、UPS电源系统)

智能化系统集成

安装实践

1 综合布线(三要素:功能需求、源(头)位置、终端(尾)位置)

2 传感设备安装

3 常见品牌安装

4 无线网络覆盖

典型案例分析

1 世界顶级豪宅案例

弱电智能化项目培训方案篇3

当今社会,各行各业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智能网络化与未来的智能微型化,需要大批的电子技术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大量专业技术工人的技工学校,怎样培养智能电子技术人才,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电子技术已从过去传统电子技术发展到当今渗透各行各业的智能型电子技术。技工学校培养智能电子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是:为社会培养大量初、中级应用型电子技术人才。具体要求是:培养学生掌握智能电子技术,在电子产品的生产、调试、维修、自动控制等方面有实际工作能力和实践技术水平。技工学校培养智能型电子技术技能人才主要围绕电子器件安装、焊接、检测、调试、维修技能等训练和绘图与电路板制作、电子技术、芯片编程来开展。其中电子技术类和芯片编程类课程为核心课程。核心课程主要以模拟电子、数字电子、单片机应用技术等课程来体现。

二、困难与机遇

1.电子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的困难

第一,技校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个性差异大,主动学习、积极进取的意识不强,不少学生甚至失去了信心,干什么事情都怕失败。第二,电子技术的发展快、应用面宽,各个领域中的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频繁,要学、要教的东西很多。第三,课程难学、难教,而学生要学好电子技术,需要有基础,有一定的逻辑分析能力。第四,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教师的教学质量更是关键。技工学校师资的来源单一,缺乏实际经验。

2.电子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

第一,就读技工学校的贫困生可获得每年1500元的生活补助,可连续享受两年。第二,公办中学不再招收复读生。第三,“技工荒”正孕育新的成才机遇。第四,国家对科技、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应用型电子技术人才,国家的政策导向对技校生源的扩大、学校的发展大有裨益。

三、研究与实践

1.教学内容的选取

教学内容选取的指导思想是:浓缩学习内容,简化学习对象,淡化所学专业,围绕核心课程进行科学的课程设计研究,精心设计学习性工作项目。课程内容包含:现代电子技术应用基础、智能电子制作、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其中现代电子技术应用基础分五大模块:电工电子电路、电源电路、传感器与放大电路、信号发生与转换电路、数模混合电路。学习按照七个步骤:认元件、认电路、装电路、调试电路、分析电路、检测电路、改进设计电路。智能电子制作分为电子CAD与单片机应用技术与实践。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分为音响、温控、音像三大系统。

2.教学方法的改革

电类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传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传统教学注重学生知识的形成和巩固,往往忽视学生工作过程和技能的形成;项目教学注重学生工作过程和技能的形成,往往忽视学生知识的形成和巩固;一体化教学注重学生知识的形成和巩固,同时促进学生工作过程和技能的形成。一体化教学,是理论实践相结合,教中学,学中做,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它具有两大特点。一是突出职业技能训练的主导地位。围绕职业技能训练要求,确定理论教学内容和要求,设置教学环节和进度,理论教学完全服务于职业技能训练。二是理论教学与职业技能训练相结合。注重感知、操作,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培养智能电子技术应用型人才中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很好地解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问题,减少理论课相互之间及理论与实操课之间知识的重复,增强教学直观性,充分体现学生主体的参与作用,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3.课程的实施

以电子技术基础为例说明课程的实施方法,包括课堂教学、课堂实验、课外制作三个模块。

(1)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用传统教学结合多媒体、演示示范等。传统教学有利于保证知识的系统性、正确性和知识拓展的深度,它的突出优势是有严密的组织性和计划性。在课题的教学环境中,配备投影仪、视频展示台、计算机等,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并结合黑板,发挥多媒体教学形象生动、直观、信息量多的优势,突出教学内容中的重点,突破难点。采用仿真虚拟实验,既可节约大量的设备资源,又让学生参与仿真设计,这对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强化专业学习是大有帮助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利用演示实验,使学生能更方便地观察实验数据和操作要领,通过摄像头、投影仪在大屏幕上进行显示,并要保证操作的示范性与正确性。

(2)课堂实验。课堂实验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如下方式:一是采用手工焊接制成线路板电路,优点在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二是采用实验台接插电路,优点在于直观、快速,实验完成的稳定性高;三是采用PROTEUS仿真软件建立虚拟实验室完成实验,优点在于直观、多功能、先进、易管理维护,易对实验内容进行创新及产品研发,无设备损耗。

课堂实验主要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独立学习、小组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

独立学习是学生在没有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独立学习和复习的组织形式,主要目的是培养和促进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个性思维的发展。

小组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在没有教师的直接参与下,通过小组成员的协商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这也是能让学生较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培养动手操作技能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指导实践。在理论教学结束后,每一名学生都要根据每一章节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及实验要求,自己连接电路,测量电路参数,认真完成实验,并根据操作中得到的测量数据、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什么问题,写出实验报告。根据实测数据来论证理论教学,可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3)课外制作。课外制作主要采用项目教学法来实施,其步骤如下。

第一,引出项目,明确任务。教师指明电子技术发展方向和企业对人才的岗位设置需求,让学生知道“做什么”。再通过设置合理的教学情境来引出项目。设置的教学情境要与教学内容相关,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经历和职业要求相关。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可设置手机充电器的制作、扩音器的制作、稳压电源的制作、报警器的制作等教学内容。

第二,制定方案,明确步骤。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怎么做”。通过学生思考和讨论后确定完成项目的方案和步骤。这就是一个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方法去探究知识、了解技能、寻求方法、培养能力的过程。

第三,小组合作,实施方案。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做中学”,即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获取知识、习得技能、提高能力。这既是一个实施方案的过程,也是一个验证方案的过程,是学生运用知识、技能、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有收获、有体会、有感悟,感受知识、技能、方法的力量,体会劳动的艰辛、成功的愉悦和合作的乐趣。这一环节要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参照课堂实验分组方法分组,要注意组内成员的角色轮换,要加强团队合作精神和组内协调。

第四,检查评价,完善方案。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优化学生所得,即通过小组内、小组间的相互检查和评价,来优化完成项目的方案,达到优化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方法的目的。在这个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各个操作步骤进行讨论和检查,对态度和方法、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和评价,以发掘优点、发现缺点、查漏补缺,不断完善完成项目的方案,更加明确各个操作步骤的要求。

第五,巩固训练,总结提高。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促进知识和技能的迁移,即通过相似项目或同一项目的重复训练,对整个项目实施情况的总结和评价,使学生能梳理知识结构,切实掌握技能和方法,灵活地运用知识、技能、方法解决同类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要让学生自主选择薄弱环节进行巩固训练,并在学生自我总结的基础上由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教师的评价要注重激励性,注重过程和态度。通过展示好方案、好方法、好作品,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深化学习动机。

通过以上三个模块的一体化教学,学习电子技术基础的课程,达到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目的。

四、课程的评价

课程的评价要从社会评价(社会效果)、行业企业评价(用人标准,企业认可)、团队评价(项目的效益,个人工作的效率和个人的贡献)、个人评价(个人兴趣爱好和可持续发展)和学校评价(个人的学科成绩、学历技能等级认定)来进行。

五、对智能型电子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1.要加大成本投入,做好成本核算

一体化教学加大了教与学的成本投入,要做好成本核算。加强校企的多方合作,一方面引入企业资源,以拉赞助的方式创建共享型创新创业电子技术实践基地。企业为学校提供资金、设备,学校能结合企业需求进行教学、科研,为企业提供人才,形成双赢的局面。另一方面,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拓展学生能力培养的空间。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学生职业素质养成、职业能力提高的有效保障。

2.培养双师型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

工学结合,做中学,做中教,需要大量的双师型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技工学校原有的师资来源较单一,师资的培养可采取以下的培养措施:一是制定优惠政策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双师型”人才;二是选派专业能力较强的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较长时间的培训;三是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教改研究和专业建设方案的制订;四是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和应用技术项目的研究开发。

3.做好一体化教学设备、开放式实验室的管理工作

一体化教学设备、开放式实验室是技工学校培养技能人才的关键。要做好一体化教学设备、开放式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制定出实训室出入制度、实验台使用的登记制度、仪器设备使用制度、工具器件借还制度、实训室卫生保洁制度等,选派责任心强的实训指导教师和实训室管理员,严格执行各项制度,保障一体化教学的正常实施。

弱电智能化项目培训方案篇4

关键词:弱电与智能化 项目管理 EPC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b)-0112-02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都在向智能建筑方向发展,尤其是对于一个办公或商业建筑来说,弱电与智能化的建设已经是这类建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其弱电与智能化项目通常包含着多个专业子系统,且每个专业子系统之间又存在相互关联,项目建成后如果某一个子系统由于设备或施工的原因造成故障,也许会给整个弱电与智能化设施的运行带来较大的影响。该文通过对某企业科技馆项目弱电工程管理工程为例,对弱电与智能化工程EPC项目的机构组织、设计管理、采购管理、施工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竣工验收进行了阐述与分析。

1 项目概况

位于武汉市东湖高新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该项目是由接待中心及会议中心组成。主要用于公司内外部的会议接待及会议使用。在会议中心的二层,设计考虑设置了多功能厅一间,采用钢结构设计。多功能厅观众区域长度约32 m,宽度约21 m,净空约6.8 m,设有观众席位805个,座椅成阶梯状分布。该项目弱电工程主要的建设内容包括视频监控系统、信息系统、门禁控制系统、智能灯光控制系统、背景音乐系统、扩声系统(含会议室、培训教室、多功能厅)、房控系统、会议室、培训教室的投影显示系统、多功能厅视频控制及显示系统(含LED)、综合布线系统、语音通信系统、计算机通信系统13个专业子系统以及相关控制室。

2 组建项目部

在接到项目建设的相关文件后,对工程建设的内容、目标、实现的功能进行全面了解,依据项目管理要求,编制项目实施计划,对项目管理的工程内容、项目的建设周期、项目组织机构设置、项目部主要管理岗位的管理责任和技术责任进行了详细说明,并将相关管理人员落实到位。

3 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

3.1 设计管理

一个好的设计是项目是否能够实现的关键,因此,根据业主的要求,设计经理组织相关人员对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服务功能、管理需求、装备水平做了充分地了解及调研,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拿出多个弱电系统的初步设计方案供业主讨论确定,最后顺利地通过了业主的审核,为工程项目的设备及施工招标创造条件。

3.2 采购管理

在完成所有的弱系统设计后,根据工程建设内容及设计要求由采购经理组织项目招标文件的编写。由于该项目建设的内容较多、专业跨度较大,且市场上弱电设备的品牌较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设备质量有好有坏,且相同品牌的设备因技术参数的差异报价也相差甚远,弱电系统的招标文件编写难度较大。因此,为保证建设质量、降低建设费用,在与有关的技术人员及业主详细沟通后,将该项目各个专业子系统的设备采购分开招标,而弱电系统的施工安装也单独作为一个标段进行招标,最后通过项目集成商完成整个弱电项目的系统集成。采用上述采购管理方式,既保证了各个系统的实施效果,又大大节约了项目的建设成本,但也增加了项目管理难度。

3.3 施工管理

根据合同和设计要求,对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弱电各系统之间,设备供应商和施工单位之间的工作范围,以及每个子系统与土建、装饰、消防、机电设备等专业之间的职责、工作界面进行确定,以及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这些工作界面的修改、调整和再确认工作。

针对该项目,首先组织施工单位在施工前,由相关的设计人员给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进行设计交底,让施工人员必须首先熟悉图纸。在施工人员到达现场后,进行现场实际勘查,和设计图纸进行比较,如发现问题进行记录并及时反馈给设计人员。尤其是对施工难点的地方,应提出分项工程技术措施。接下来安排各个施工及总包单位与土建及装修施工单位相关的管理人员进行项目对接,对整个项目的各个进度接点进行确认,使各个施工单位对项目的进度做到心中有数,并帮助各施工单位解决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用水问题,以及施工机具的检查、进场物资的存放等相关的问题。其次, 督促各施工单位所有的管理人员落实到岗,并要求施工单位在进场施工前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必需的岗前培训,进行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发给上岗证,才允许上岗。

3.4 进度管理

在施工的过程中,每周举行由各施工方参加的协调会,将施工进度计划及施工安排进行逐项检查,对施工中可能遇到的情况进行分析及处理。

3.5 质量管理

弱电工程的质量控制应该是全方位的,这里着重根据弱电工程的特点强调在工程实施的3个主要阶段设计、施工、调试各环节的质量控制。首先是设计阶段质量控制,相关人员必须检查并确认各子系统的系统设计、技术设计,功能描述、设备选型是否达到合同、业主及功能需求分析的要求;根据确定的工程界面要求,检查各专业、子系统之间技术交接互提资料是否达到要求,包括功能、信号匹配、设备配置、逻辑等;检查受控对象的设计管线到位,双方信号接口界面功能达到设计要求;对设计图纸进行全面审核,确保设备清单、监控点表与施工图三者完全一致。其次是施工工程质量的控制,施工单位必须按施工工艺相关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分阶段进行质量控制;按图示的施工工艺框图的质量保证体系进行施工和质量控制,做好电管、线槽、电缆敷设及隐蔽工程的施工记录和验收;按施工工艺要点做好单体设备安装的质量检查表格;按设计和产品技术说明书的要求做好单体设备的测试和调试记录。最后是在系统调试阶段各项设计文件的检查,并根据设计、规范、合同的要求编制调试大纲,经审查确认后组织实施;记录、检查、确认按上述要求的各项测试数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提出措施,并严格按规范和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检查。

总之,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必须从各个环节,每个步骤入手,严把质量关,确保创造优质工程。具体质保措施如下。

对施工单位采购的原材料,要通过质检科、原材料库的双重检验,并要求施工单位提供完善的材质报告、质量保证书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要求施工单位将预先抽选的供应商的厂家资质、产品样本,填写工程物资选样报审表,报监理,进行考核同意后,进行购买。

其次,在原材料进场后,要求施工单位真实填写工程物资报审表,报监理,经监理确认无误后,投入使用。

对于设备供货商提供的每一台设备,均要求设备供货商提品检验报告、用户手册及保修卡。每次在设备进场后,组织设计人员、监理及施工单位人员对设备进行现场确认,认真填写工程物资进场报验表、设备开箱检查记录等。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认真做好过程质量控制;加强检验制度,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没有上岗证的不能上岗操作。

加强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并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对施工难度大、工艺要求高的分部、分项工程,必须编写具体的施工方案。随同工程技术文件报审表。重视隐蔽工程的验收工作,填写隐蔽工程检查记录表。

坚持质量工作的三级检查管理制度,抓好质量检查。在施工中每个分项要按优质标准把好质量关,施工工程一次交验合格率 100%。确保优良率达到90%以上。

3.6 安全管理

要求相关的施工单位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施工领导小组,建立项目安全生产组织机构,使安全防护、临时用电、机械安全、保卫消防、现场管理、料具管理、环境保护、环境卫生指定专人按公司标准进行管理。要求施工及管理人员进入现场施工区,必须戴好安全帽和施工证。无证无帽者一律不得上岗,高空作业必须佩戴安全带,各工种施工人员操作时必须穿戴好各种防护用品,不得违章作业,管理人员不得施工指挥。

现场临时施工用电必须符合规范要求,电缆架空敷设,所有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做接地接零保护,在总配电箱、开关箱内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实行三级配电两级漏电保护,安全用电。移动手持电动工具必须用插头接在移动开关箱内,不得乱拉乱接。

各类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必须灵敏有效,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 项目竣工验收及移交

弱电系统的验收包括设备材料供货、设备安装、系统调试等多个过程,根据工程进度及建设内容,该项目是先按专业子系统来进行交工验收的,然后再进行总体验收。当某一个专业子系统施工完毕,设备供货商或施工单位提出竣工验收的申请后,项目管理人员在监理工程师帮助下组建项目验收委员会。邀请投资、建设、质监、设计、业主以及各合同段的监理工程师等有关部门参加。竣工验收由业主或业主的上级主管部门主持,按照相关的施工验收规范以及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有关竣工验收的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竣工验收。竣工验收前需按该合同技术附件进行保证值考核。

5 结语

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弱电与智能化设施已经是各种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弱电及智能化设施的项目管理已经是整个建筑项目生命周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弱电工程EPC项目管理与其他项目的EPC管理过程及内容是一致的,但是弱电工程有它自己的特殊性。因此,弱工程EPC项目的管理人员除了具有管理方面的知识外,还应该具有较强的专业背景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将弱电工程建设成为一个技术先进、投资合理、使用方便的系统工具。

参考文献

[1] 黄有亮,成虎.工程项目管理理论与实践新进展综述[J].江苏建筑,2003(S1):100-104.

[2] 丁进成.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5(16):102.

弱电智能化项目培训方案篇5

关键词:案例教学;综合布线;工程实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智能楼宇、智能小区、安防监控等各式各样的综合信息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作为综合信息系统的物质基础,综合布线工程的重要性也得到了广大从业者及用户的认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大多数高校均开设了综合布线课程。本文对此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一、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特殊性及教学现状

(一)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的特殊性

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的特殊性主要集中两个方面:一,教学内容的特殊性。经验性知识多,标准、规范多,理论知识点少且分散,重实践。二,培养目标的特殊性。主要是培养与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相关的设计、施工、测试、维护、管理、监理等一系列专业人才,是一门技能培养类课程,培养目标必须与用人单位需要紧密相关,要受到人力市场的检验

(二)综合布线课程的教学现状

1、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距离。受师资力量的限制或实践条件的限制,目前部分讲授本课程的教师主要精力集中在理论讲授,实践部分较少。2、教学内容与市场需要存在距离。市场需要具有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的综合性人员,既要懂得如何设计、布线,也要懂得测试、施工管理等方面知识;目前,大多数开设本课程的教师是计算机专业或者网络专业毕业,缺乏工程现场经验,在工程实施、测试、验收、管理等方面着墨不多,即“偏网络技术、轻工程实施”。3、考核方式比较单一。目前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为笔试或者模拟局部施工技能考核的方式,上述两种方式都无法全面准确地测试学生对综合布线的设计、施工、验收测试、管理等各方面能力的掌握,不能正确全面地对学习内容进行引导。

二、整体设计

对整个工程实训装置设计的占地面积大约在142m2,长度在13.4m、宽度在10.6m、高度在4.8m的实验室里。根据实习的教学要求、实验室空间状况、资金的投入情况以及课程实验,决定使用开放式的模块化设计,结构为分层星形拓扑结构,综合教学、实验、实训为一体,为学生设计一个集写字楼、商场、营业厅等场所为一体的综合布线实际操作的模拟真实环境,能够同时满足多人进行各自的实验项目,让学生能够对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进行充分学习和掌握。整个实训装置组成部分有1个示范展示单元和10个实验单元,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案例式实验教学,在装置侧面配套了1个材料架和10个交换设备机柜,如图1所示。

每个实验单元由2面呈90°直角的仿真墙体相互连接组成,这2面仿真墙体的长度》1800mm,仿真墙体的高度》2800mm,仿真墙的厚度》180mm,其中一面仿真墙安装有小机柜、另一面仿真墙安装有2块层板,并提前铺设了网络线缆来连接侧面配套的交换设备机柜;仿真墙面具有光滑平整、防火、防霉、防潮的特点,能够开展钻、钉、刨、粘等布线施工实训;每个实验单元之间的顶端连接、互通来用金属桥架来进行。每个实验单元都能够各自进行基础实验和与交换设备相配合,安全模拟楼宇监控系统、企业网络系统、建筑消防报警系统、住宅门禁系统、家居弱电系统等实际的工程项目案例。

三、实验案例设计

综合布线工程实训装置从3个方面为学生提供布线工程,这三个方面是教学演示、基础实验、工程项目案例。实训中涉及的各个子系统的设计、安装、管理、测试、验收等综合的实验环境。在场景中老师能够实现在示范展示单元中讲解综合布线的产品、材料和工具,还有安装步骤、制作方法和操作流程;指导学生学习使用网络测试仪表对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链路等开展性能测试、连通性测试、衰减测试等实验,让学生能够对抽象的综合布线理论知识有一个直观、具体的认识。学生可在实验单元按照实验项目要求进行综合性的实际操作,并通过师生围绕工程实践中如楼宇监控系统、住宅门禁系统、企业网络系统、家居弱电系统、建筑消防报警系统等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模拟,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完成整个综合布线工程的设计、施工、工程管理和监理、网络测试、工程认证和验收、管理与维护的全过程。

综合布线工程实训装置既可以开展如网线接头制作等的单组基础实验、又可以多单元联合进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或工程项目案例实训,能够符合实验大纲所规定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要求。通过采取情景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开展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的教学工作,促进教学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小明,彭夷,严明良.综合布线工程实训室项目教学情境设计与教学[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9,(04).

[2]综合布线之.“五星对话”――测试在综合布线工程的必要性[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9,(06).

弱电智能化项目培训方案篇6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课程设置;课程改革

随着我国城市数字化、建筑智能化的进程日益加快,运用科学、整体、系统的思维来营造现代智能化的工作与居住环境、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筑业及智慧城市迅猛地发展,将直接拉动对智能建筑专业人才的需求。

一、建筑智能化专业领域的现状与发展

建筑智能化涉及专业多、配套产品和技术繁杂,且产品更新换代迅速,但这又是建筑和住宅建设中的新亮点。通过对从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与施工的专业公司现状的调查表明,迫切需要熟悉智能化系统设计规范与标准,能进行各子系统设备配置的设计人员,懂得智能化系统工程的施工组织与管理的现场专业项目经理,智能化系统工程现场施工的设备器材安装调试人员以及售后服务的专业维护与保养人员。此外,房地产开发商也需求智能化系统工程的现场专业管理人员;工程监理公司大量需要专职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由此可见,建筑智能化专业领域,紧缺具有各系统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管理、维护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二、建筑智能化专业课程设置的分析

首先,传统的课程模式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发挥。传统的课程模式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往往“强调基础理论、勿略技能实践”,“强调系统原理、勿略案例分析”,“强调功能设计、勿略工程施工”,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发挥。

其次,教学方法脱离了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传统的教学方法“重传授、轻参与”,“重课堂、轻现场”,教学方式过死,满堂灌、注入式的现象基本上没有改变,与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相脱离。

再次,能力评价和考核方式束缚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传统的能力评价“注重知识的记忆、勿视能力的掌握”、“注重终结性考试、勿视过程性考核”、“注重统一的规格要求、勿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考试方式和考试内容引导学生死读书本,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以课程考试分数定优劣等等,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发展。

三、探索合理的建筑智能化专业课程设置与改革

建筑智能化专业人才培养、课程改革、乃至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要更新观念,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按照教育部、建设部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的要求,大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先进的教学思想,尤其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学习与探究,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从本专业职业面向岗位分析入手,研究制定培养方案,开发新的课程体系,应用新的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加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培养。

(一)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系统重新整合。建筑智能化专业课程的设置应从专业及职业教育的特点着手,以知识应用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打破原有的学科型课程体系,注重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了解本专业施工组织与管理的智能化各系统安装、调试与维护的技能型专业人员。

在专业课程设置时,按本专业职业面向岗位群所应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有针对性地根据“智能建筑之5A系统”,将课程体系划分为专业系统教学模块,设置相应的系统项目,将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训课融为一体,开发系统项目模块教材,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实训教学法,降低理论教学难度,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二)采用理论与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所谓理论与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是由师生双方共同在各系统专业实训室或现场进行边教、边学、边做、边评定,把理论与实训紧密结合起来完成某一教学任务的教学模式,突出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可以借鉴和引进吸收德国“学习领域”课程方案改革的经验,打破常规的课程设置,让学生在螺旋式上升的学习领域中学习专业知识、学习基本技能。

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必须加强专业实训中心的建设,配备较为完善的实习、实训环境,按专业系统教学模块,建有安防系统实训室、综合布线系统实训室、建筑设备自控系统实训室、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实训室以及系统集成综合实训场地作为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场地或环境。结合工程实际,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实训教学法,将建筑智能化专业所需的知识融合,按本专业各个子系统划分为项目(专业基础理论与实训),学生通过对这些项目的完成,学习与实际工程最为接近的知识与技能。同时,还应与相关公司企业密切接触,与智能建筑从业公司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一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和学生就业企业群,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顶岗实习和就业机会。

弱电智能化项目培训方案篇7

此外,为服务2008北京奥运会,清华控股所投资企业致力于应用信息系统、计算机系统和数字电视系统的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奥运会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RFID电子门票

2007年8月24日下午,“2008北京奥运会同方RFID电子门票系统捐赠仪式”在北京奥运大厦隆重举行,标志着具有国际领先技术水平的同方股份有限公司RFID电子门票系统将应用于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及全部比赛场馆。

同方捐赠的RFID电子门票系统总价值700多万美元。可利用无线射频信号对门票信息进行检验、核查,实现自动识别和双向数据通信。它在电子标签方面采用全球唯一的标识号,号码不可能在使用中被更改,每张标签都具有使用的唯一性。其终端查验设备,验证时间小于一秒,观众入场实现同步抓拍。与传统人工验票相比,具有高效率、高准确性的特点。并且还在安防等方面具有附加增值功能。

电子门票系统的支持平台――超强系列服务器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在高性能存储领域的整体解决方案能力,为2008北京奥运会北京电子门票系统的后台提供超强系列服务器,为电子门票系统打造了安全、稳定、高效的数据库支持平台。

安全检测系统保驾护航奥运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为2008北京奥运会及残奥会全部比赛场馆和地铁提供安防检测设备,承担场馆和地铁入口的违禁、危险品检查工作,为奥运会提供了安全保障。威视股份产品拥有全部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设计理念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作为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车辆检查系统专业供应商之一,产品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世界该市场份额的70%。

智能化专业产品服务奥运

北京地标式建筑――中央电视台新台址是2008北京奥运会最大的传播中心和奥运会主新闻中心,其A、B标段弱电工程采用了同方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ezlBS智能建筑套件作为系统平台,对楼宇自控、消防、安防、一卡通等系统在内的十几项弱电系统进行集成管理。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ezlBS智能建筑、ezFAS城市消防联网、ezCSS城市安防联网等信息集成系统、泰康(Techcon)系列楼宇自控系统、同方TF9000消防系统、同方安防系统等智能化专业产品。还分别服务于奥林匹克花园国家会议中心配套设施工程、国家体育场――鸟巢、中国气象科技大厦、首都机场T3航站楼、数字北京大厦、北京排水集团项目、地铁一、二号线无线政务网工程、首都体育馆改扩建项目、沈阳奥体、青岛帆船训练基地、铁人三项赛场及击剑等比赛场馆、北京小轮车赛场的楼控、消防、安防、集成技术领域等几十个项目。

同方股份承接的奥运会摔跤比赛弱电系统工程涵盖了有线安保系统、扩声系统、公共广播系统、智能照明系统、升旗控制系统、电子显示系统等14个子系统,实现数据采集\控制\综合调度及整体管理等功能,是承载奥运比赛信息、安全、环境管理的可靠运转平台。

数字化消防灭火救援动态预案系统

由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中心、辰安伟业共同研发的“北京奥运场所数字化消防灭火救援动态预案系统”全面应用于北京奥运会场馆。该系统开发基于火灾烟气蔓延扩散分析、人群疏散模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三维显示技术。作为奥运场所安保勤务和灭火救援预案的制作、浏览、查询和推演工具。为广大奥运消防官兵开展战术、技术和心理训练提供先进手段,已在北京市公安局消防局指挥中心、奥运消防指挥中心、北京奥运会31个比赛场馆和41个独立训练场馆的运营团队、相关消防支中队部署安装,为奥运会的消防安全工作服务。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智能弱电系统设计项目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智能弱电系统委托设计是紫光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签署的项目,包括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智能弱电系统的设计与软件开发,提供设计方案图纸和电子文档。并进行系统调试、整合、完善,完成了系统测试。

青岛国际帆船中心周界视频监控采购

紫光股份紫光软件系统有限公司承接了青岛国际帆船中心周界视频监控采购,包括货物及配套货物的设计、制造、检验包装、运输,以及安装调试、验收、培训、技术服务和质保期的服务。

青岛国际帆船中心周界视频监控集成

青岛国际帆船中心周界视频监控集成是紫光软件系统有限公司与奥组委帆船委员会(青岛)签署的又一个项目,包括设备的安装集成,货物及配套货物的安装调试、验收、培训、技术服务和质保期的服务。

GPS警车卫星定位系统扩容改造项目

紫光集团北京紫光微电子系统有限公司中标北京公安交通管理局2008北京奥运会“GPS警车卫星定位系统扩容改造项目”。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为各国、各地区奥运代表团,以及各国重要国宾、国际奥委会重要官员与领导人提供交通保障和交通引导。

监理奥运建设项目保质量

北京万博天地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的2008北京奥运会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监理项目,不仅为实施奥运工程建设全过程集成化管理提供高水平的信息管理平台,为奥组委工程部、奥运工程项目各参与方提供便捷的信息交互平台,而且在奥运会之后,该管理信息平台还可应用于北京市工程建设管理,提升北京市工程建设管理的水平。

北京万博天地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奥运工程采购及监理项目,是2008北京奥运会的一项保障工程,对奥运中心区的160个路通信号进行系统化控制,为奥运会的顺利举办提供交通保障。

节能环保型发电机组

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中,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研制的节能环保型发电机组,作为备用发电机组为国家体育场鸟巢提供了电源应急技术。当市政供电出现突发问题时,智能发电机组控制模块将会立即自动启动发电机组。在供电停止3-5秒内,迅速恢复鸟巢正常运转。而且低燃油消耗、低噪声、输出功率大,充分展现“科技奥运”、“绿色奥运”的理念。

泰豪科技的1600千瓦机组、1000千瓦机组还应用于奥运技术支持中心――中国气象科技大厦和奥林匹克中心区通讯中心――数字北京大厦、北京大学奥运会乒乓球馆、地铁5号和10号线、北京南站交通枢纽工程、国家会议中心、青岛市立医院等奥运重要工程和配套工程当中,服务奥运盛会。

泰豪科技的柴油发电机组还为奥运圣火登顶珠峰及火炬接力保驾护航。为保障奥运火炬全国传递报道工作的顺利进行,中国移动建设了覆盖全国的应急通信网络,配备了装备泰豪柴油发电机组的移动通信保障车,保证了通信、视频、微波等信号的及时传送。在奥运火炬登顶珠峰时潮湿、偏僻、低含氧量的恶劣环境中,泰豪柴油发电机组连续20多天运行良好,为世界各国各地区观看奥运火炬登顶珠峰提供了电力保障。

MSTP光传输设备

北京华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MSTP光传输设备H5001和H9MO-LMFIT,在北京供电局应用,保证了鸟巢在奥运期间供电通信的无阻碍畅通;河北网通应用的MSTP光传输设备H9MO-LMXE、H9MO-LMFIT等,保证了环京护城河43条电路的联网畅通。同时。为确保奥运安防。华环电子还为“奥运安保应急指挥通信系统”提供了便携式多业务箱,该产品满足了集成度高、小容量、多业务传输、体积小、功耗低,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及时搭建通讯线路的要求,保证奥运期间无通信死角。

“快捷、安全”短途火车

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建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旅客捷运系统电气设计安装工程,为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旅客捷运提供内部联通的短途火车,奥运会期间开辟了机场“快捷、安全”的绿色通道。

同方易豪互动电视系统

弱电智能化项目培训方案篇8

关键词:智能化;3A;集成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1、概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生活和工作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智能化建筑越来越多。智能化建筑是将建筑、通信、计算机网络和监控等各方面的先进技术相互融合、集成为最优化的整体,具有工程投资合理、设备高度自控、信息管理科学、服务优质高效、使用灵活方便和环境安全舒适等特点,能够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化新型建筑,在国内又统称为“智能大厦”。

智能化建筑的基本功能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即楼宇自动化(BA)、通信自动化(CA)和办公自动化(OA),这3个自动化通常称为“3A”,它们是智能化建筑中最基本的,而且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能。目前有些地方的房地产开发公司为了突出某项功能,以提高建筑等级和工程造价,又提出安防自动化(SA)和信息管理自动化(MA),形成“5A”智能化建筑,甚至有的文件又提出防火自动化(FA),出现“6A”智能化建筑。但从国际惯例来看,FA和SA等均放在BA中,MA已包含在CA内,通常只采用“3A”的提法。

2、合理的方案规划是基础

不同的干系人、不同的建筑物、不同的区域环境就有不同的规划方案,需求是推动和促进技术发展的原动力。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工程建设的环节中,由专业智能化设计技术咨询公司帮助业主或开发商进行需求分析。咨询公司代表业主或开发商的利益,根据业主的实际要求,结合技术的发展,编制技术规格书规和监管工程的实施过程。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咨询公司、设计单位与承建商、集成商的角色一定要分开。道理很简单,设计者具有工程方案主导能力,并依据设备技术发展,修改设计。如果方案的主导者、审查者、与方案的实施者分开,两者就可以互相约束,工程的质量和造价就有保障。如果设计和施工由同一家公司完成,就有可能引起方案偏向乙方和在工程实施中产生偏向乙方和工程变更。另外,每个系统集成商都有既定的合作伙伴即其所产品的供应商,他所提供的方案不可避免容易产生不客观的偏向。所以,同一家公司进行设计和施工,难于得到符合国情的合理方案,容易引起“求高、求全”的浪费,实施过程中也会出现较多的变更。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通常情况主体设计单位对智能建筑系统的设计总体负责,所谓“总体负责”,其实就是设计总承包或对专业设计负有审查责任的概念。

3、系统设计是关键

系统设计是在方案审批后进行,是方案设计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过程。一般应与建筑主体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同步进行。但是由于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特殊性,建筑主体设计单位不可能按习惯施工图的深度绘制出详细的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施工详图,只能绘制出介于现行初步设计和施工图之间的技术设计图纸。可称之为系统设计施工图。它已基本完成各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管线路由、电源供应、系统接地等主要构件的设计,也必须完成与建筑主体专业和其他设备专业的配合工作。整个系统设计施工图作为日后的招投标工作、深化设计的基础和依据。

4、承包商(集成商)选择是重点

智能建筑工程的承包管理模式主要是,由业主或开发商选择一个弱电总承包商协调管理各子系统、分包商,弱电总承包商的工作受甲方、智能化咨询单位和监理单位的监督。由弱电总承包商对整个弱电系统进行统一管理,这符合国际上专业化的趋势,由于一直从事建筑智能化方面的工作,弱电总承包商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智能建筑专业技术和管理班子,这些人在多年的工程实践中已经具备很强的弱电各子系统的技术能力和对关键问题、关键点的把握能力。

5、深化设计是指南

不同产品安装方式、接线方式、电源供应方式等具体工艺不同,所以设计方不可能在产品确定之前绘制出详细的施工图。在优化设计完成后,应由弱电总承包商或各子系统承包商根据优化的设计资料和中标产品的技术资料完成传统意义的详细施工图。详细施工图应经总体设计方确认批准。确认后的详细施工图具有明确的设计责任和强制性的工作效力。

6、设计指导安装调试

智能建筑的施工过程必须遵守现行的规范和规定,必须有效的监管。批准后的详细施工图具有法定的指导意义,不能随意修改,此时的系统集成商等同于传统意义的施工单位,施工单位的天职就是“按图施工”。任何施工中的变更必须由总体设计方确认,否则就容易发生与原设计不符的质量问题。

在安装调试过程中,负责设计的单位首先做好技术交底和图纸会审工作,并且全程跟踪,参加工程项目专业的工程例会和设备材料的检验和工序交接验收的配合工作,审查施工调试专业技术方案,确保智能化系统工程的竣工验收和投用。同时,配合施工单位做好图纸和军工资料的整理和移交,以及对生产管理人员的使用和维护的全面培训工作。

7、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建筑工程总体规划设计是龙头,施工图设计和深化设计是关键,设计单位和咨询单位指导工程的顺利实施是保障。系统总承包商的选择,确保以确定的工程界面实施为中心的工程项目管理以及严格按设计、产品技术标准、施工规范施工和质量控制是工程成败的三要素。因此,智能化专业设计管理是建筑智能化工程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参考文献:1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上一篇:医保交叉检查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医保资金使用情况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