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生物学的基础范文

时间:2023-12-28 17:27:22

发育生物学的基础

发育生物学的基础篇1

(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对体育理论和竞技体育学研究导向不强

作为国家体育类最高级别的科研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体育学立项资助基金项目,从宏观上反映了我国体育学科研究的热点、难点、重点及发展方向[1],对体育学科学研究提供了导向,起统领作用,反映了国家对体育学科学研究的宏观指导,其课题研究居于国内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之前沿,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体育学科学研究的最高水平。调查统计得知,竞技体育学14年来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58项,约占立项总数的11.65%,位列第四;体育理论立项55项,约占立项总数的11.04%,位列第五,而社会体育学立项99项,约占立项总数的19.88%,位列第一,同时体育社会学立项63项,约占立项总数的12.65%,位列第二,社会体育学和体育社会学两学科立项约占立项总数的32.53%。从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从立项单位到体育工作者,都把研究重心放在了社会体育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忽视了体育基础理论和竞技体育学的研究。体育基础理论在体育学研究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它是我们客观、深入、全面、系统地认识体育的知识基础,也是实现体育跨越式发展和应用研究创新的“基石”。社会体育的发展不仅需要有“文”,更需要“理”的基础来支持。

(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入口窄立项难

近年来,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方式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体育学科申报自然科学基金较晚,调查显示,截止到2009年,仅有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在2006年申请的立项被立项为化学科学部的重点项目,资助经费180万元,8年来体育学科的立项课题多数为面上项目,共计40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仅立项3次,体育学在自然科学基金上的立项相对其他基金项目较少,并且资助率较低,立项难度非常大,如历年来获得面上项目立项最多的北京体育大学,8年间申请了约69个立项课题,被批15个,资助率21.74%,且大部分都是面上项目。体育学科学研究也隶属于自然科学研究范畴,我国体育院校的体育工作者多是以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为主,如何从生物科学和化学科学的角度,充分重视体育基础理论知识(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解剖学)去实践科学研究,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重大问题。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体育产业等学科应在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运动营养学等基础理论学科的指导下进行科学体育实践活动,体育的每项技术动作都与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医学等基础理论学科密切联系,没有基础研究的体育学科学研究,其两脚只能悬在空中,没有基础学科做坚实的保障我们无法探寻科学研究的本质。

二、体育科学研究的对策

(一)科学研究理念与时俱进

当以技术革命为基本核心推动工业革命向更深的层次和更广的领域发展的时候,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就以科学信息技术体系为基本框架,从而建构了一个全新的人类社会发展蓝图———随着科学发展的日新月异,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基础保障学科的发展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人体运动系统———骨关节、肌肉等深层次、细致的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运用玛雅技术和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的结合,可使将来体育能够脚踏实地的在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等基础保障学科上去研究教育学、训练学、运动医学、运动营养、运动与养护、运动与健康等学科,去发展和完善体育学科,进一步深层次地探究人的全面发展,否则以教育和训练结合为主导的体育科学研究体系则显得十分苍白。体育科学研究是体育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因此应充分发挥体育软实力的重要作用,把握好体育软实力的导向作用,加强对体育学深入、细致的研究,逐步争强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体育学立项研究,充分发挥现有的经验优势,多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立项。

(二)重视体育学科中运动生物力学等基础学科的作用

通过对国家社科基金和自然科学基金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体育工作者很少有从基础学科的角度去研究、去探索体育学。例如,运动生物力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既有对人体自身器官如骨骼、肌肉生物力学特性的研究,也有对人体整体运动如各种项目动作技术的诊断,既有对人体模型的力学分析,又有对人体运动的实验测试。近些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尤其是电子学、机械学、材料学、光学、玛雅技术、ANSYS有限元分析技术、激光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相关学科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拓展,如对人与体育仪器器材关系的研究正朝着又一个新兴的边缘学科———体育工程学发展。人们不仅关注竞技体育,也开始重视全民健身,这为运动生物力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氛围和契机。但就是如此重要的基础学科,在近几年的体育科学研究中却寥寥无几,我国在竞技体育及其他领域取得的成绩,总结其规律、探讨其本质时很难进行科学的量化和评价。

(三)优化课程结构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的术科教师应该是基础理论的实践者和创造者,在实践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科学的教学、训练方法。各体育院校应根据学校特点和当地社会需求加强特色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因地制宜地改革课程方案,优化课程结构。课程设置应精选专业主干课程(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拓宽基础课程(运动生物力学、体育统计学),及时增添新课程,删除陈旧的内容,并将新型学科、基础应用学科和边缘交叉学科尽可能地纳入到课程体系中来,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满足学生、社会的需求,加强多种交叉学科知识在体育专业领域中的运用、渗透与发展,充分体现现代科学信息技术(玛雅技术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等的结合)与体育学科学研究的新成果,以拓宽学生学习的选择性、积极性,培养高素质、高水准、适应社会需要的体育复合型创新人才,全面推进我国体育事业的飞速发展。

发育生物学的基础篇2

生物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构思,既是社会发展对生物专业师范教育的时代要求,又是基础教育发展需求的客观反映,在教师专业化背景下是一种必然。

1.1传统教师教育弊端影响生物教师专业化发展

传统的教师教育弊端主要体现为培养模式和职前职后教育内容的割裂和陈旧。据笔者前期对生物教师教育现状的调研和综合各方信息可知:生物教师职前和职后教育往往不是同一机构实施,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各自为政,且低水平重复;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大趋势的冲击下,高等师范院校过于注重生物学科研,轻视教师教育,与中学基础教育相互隔阂,脱节严重;生物教师职后阶段,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教育教学知识更新缓慢;生物教学研究前沿动态了解不够,无法及时汲取;生物学教学研究开展的不多,有的也以理论居多,鲜有研究运用于教育实践。此番种种,严重影响了生物教师专业化发展,同时昭示着旨在克服上述弊端的“生物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研究与实践的必要性。

1.2基础教育改革趋势促进生物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

我国基础教育生物学科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教育部也于2011年制定了新版的《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这对生物学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生物科学新课程教学要求培育学生生物学素养,要培育学生学会组织自主式、探究式、合作式学习,培育学生“STS”(科学•技术•社会)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要求生物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重新审视并变革自己的教学行为,而准生物教师(生物专业师范生)则需要在职前为适应这些要求进行全方面的职前准备。无论是前者的教学变革,还是后者的职前准备,都需要对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知识和技能进行更新。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则可以平衡这种差异,将生物教师职前与职后教育有机地整合起来,前后联动,实现生物教师和师范生新课程教学理念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新,促进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完成。

1.3现代科技发展要求生物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

现代科技的发展以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技术大发展为重要标志。生物教师既要掌握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手段,更要紧跟生命科学发展前沿,不断地适应生命科学日新月异发展带来的生活和教育观念革新。此外,生物教师还肩负着培育学生生物学科学素养与兴趣,引导学生从事生物学专业学习与研究,为未来储备适应生命科学大发展趋势的人才之重任。这些对于生物学教师专业化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生物教师职前教育和入职后学科发展趋势和生物学教育教学观念和手段的更新,是成为优秀的专业化生物教师必备条件。

2生物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

要实现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其根本就是要形成科学的一体化课程体系。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实际构建,是关系到一体化能否落到实处的前提条件。探索如何建构生物教师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及其实践模式,对于促进我国生物教师专业发展,真正实现生物教师教育的一体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1生物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课程设置原则

2.1.1目标明确

根据教师的成长规律,一体化课程应该分层次、阶段、目标、分任务、有针对性地进行设置。生物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课程体系的终极目标是要服务基础教育,培育专业化的中小学生物教师。课程设置要处处体现上述目标的实现,在课程门类与课时限制的情况下,要果断摒弃那些不合时宜的课程。

2.1.2整体连贯

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是基于终身教育理念,其课程体系要求体现专业化教师成长的连续性和层次性。职前、职后一体化课程虽有阶段目标,但是其设置、实践中需体现和实现生物教师生物学专业知识不断丰富,教育理论不断更新,教学实践智慧不断积累,经验总结和教育研究能力持续提高的整体连贯性,为最终培育专业化生物教师服务。

2.1.3平衡发展

这里的“平衡”指的是一体化课程中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平衡。生物教师教育理论和实践课程的平衡有着其自身特殊性,具有双重性。除了通常意义上的教师教育理论课程和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平衡之外,还需要注重生物学科专业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平衡发展。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以生物学实验为核心的实践教学在生物教师教育课程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为了上述平衡,一体化课程需要在不同的实施阶段适时兼顾,相互补取。

2.2生物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课程设置内容

基于上述生物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课程设置原则,课程设置可以分职前和职后两个教育阶段来阐述。

2.2.1职前阶段课程设置的内容

生物教师职前阶段培养的目标是准生物教师,因此对他们主要传授教育基础理论、生物学科专业理论与实践的知识和技能、其他自然科学(物理、化学等)及人文社会科学理论,拓宽其基础知识,打破学科界限,同时开展文艺、体育、卫生等多方面素质能力的培育。参考相关研究,生物教师职前教育阶段课程构成为生物专业课程、通识平台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四大板块。上述板块具体课程贯穿整个生物教师职前教育阶段,课程教学实施时间上有一定顺序又相互交叉渗透。生物专业课程以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等课程为专业基础必修课程;以生命科学史、生物进化概论、经济动物学、花卉学、植物生理学、生态学、免疫学、组织培养技术、生物信息学、生命科学专题等为专业选修课程;以大学数学、有机化学、无机及分析化学、大学物理为跨专业选修课程。以上课程除了大学数学课程之外都另外配套实验课程,且实验课程课时数不低于课堂教学的三分之二。

课程安排时间跨度为第一到第七学期。通识平台必修选修课程主要包括大学英语、大学语文、体育、形势与政策、军事理论、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要理论体系概论、大学生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文献信息检索等课程。此板块课程安排时间跨度主要为第一到第四学期。教师教育课程以心理学、教育学、班主任工作、中学生物学教学法、生物课标解读与教材分析、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科研方法课程为教育基本理论课程;以普通话、教师技能与礼仪、现代教育技术、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物实验研究、中学生物探究实验设计与实施等课程为生物教育技能和训练课程。此板块课程安排时间跨度主要为第五到第七学期。综合实践课程主要以动植物野外实习、教育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为主。动植物野外实习是准生物教师重要的实践内容,不仅仅是对野外动植物识别鉴定的业务学习,更有利于其培养热爱自然和生命情怀和勇于实践、团结互助的精神,为职后工作中组织户外实践教学奠定基础。野外实习时间不少于两周,并要求师范生进行野外实习业务考核和撰写野外实结。教育实习则是对准生物教师教育技能全面的检验和磨砺。通过不少于10周的教育实习期,生物教育师范生在实习中学教学一线观摩、带班上课,开展生物教学调研,撰写生物教育调研论文和教育实习反思。此板块课程实施时间是第七和第八学期。

2.2.2职后教育阶段课程设置的内容

生物教师职后教育阶段的一体化课程终极目的是要培育与时俱进的专业化生物教师。任何优秀的专业化教师都必须经历入职期(0~3年教龄)、成熟期(4~10年教龄)的历练才能实现的。据此,笔者将职后课程按照教师职后成长的入职期、成熟期和专业化期三个阶段来设置课程板块。入职期是生物教师职业生涯的开始阶段,要尽快实现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入职期教育课程要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初步的生物学教学实践,使新教师巩固专业思想,熟悉相关教育法规,熟悉和掌握生物学教学常规和内容,达到上岗教师要求。因此,此阶段应设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法规教育和学校规章、基础教育改革纲要及解读、生物新教材分析、新课程与评价方式改革、素质教育基础理论、现代教学论及教学技能与训练等课程。成熟期是生物教师从入职期转变到专业化教师的重要阶段,时间跨度长,经历复杂。

这个时期的生物教师教育课程要培育生物教师逐步形成坚定的职业信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使其生物学专业知识全面丰富,教育教学技术能力、教育科研及创新能力等有了全方位大幅度的提高,在生物学教学一线逐步起着骨干和示范作用,为成为专业化的专家型教师做准备。因此,此阶段的培训课程在入职期基础上需要加入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生物教学实践研究、教学反思、研究性学习理论与实践、生物学探究实验教学方法、计算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理论与实践、信息技术与生物学教育等方面的课程。专业化期是生物教师经历漫长成熟期职业提高发展的结果。这个时期的生物教师各方面都相当成熟,教学实践经验和技能都很丰富,教学风格稳定,创新能力最佳,理论实践融会贯通。这个时期的教师要有骨干示范的积极意识,主动引导和带动入职期和成熟期的年轻生物教师,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主导校本教育教学研究,开展教学创新。因此,这个阶段教师的职后教育课程可以以生物学教学艺术研究、生物教学创新设计案例研究、现代生物学前沿发展趋势、生物教学诊断与评价、生物教学专题研究等为主,为维护专业化教师的不断发展提供保障。

2.3生物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课程实践模式

课程内容只有付诸实践才能实现其教育教学目标。职前教育的课程实践模式属于传统教师教育的基础性模式,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业已形成独特可行的实施模式。职后教育属于对教师的查漏补缺、更新再造式教育,需要一套与职前教育不同的课程实践模式。教师职后教育的培养模式影响其课程实践模式。目前职后教育主要以院校培训为主,辅以校本培训和远程教育模式。笔者认为,在上述教师教育模式下,生物教师教育的课程实践应基于学科特色,创新教学形式,可通过以下模式开展探索。

2.3.1理论专题模式

这种模式通过对各类教育教学理论的专题文献学习,结合自身课堂实践和教学经验,相互交流,不断印证和深化学习,提高教师的教育综合能力。此模式适合与各种职后教育模式下具体某门教育教学理论课程的实践,如素质教育基础理论、现代教学论等课程。其操作程序为:理论专题辅导—文献查阅—课堂实践—经验撰写—研讨交流。

2.3.2课堂案例模式

这种模式基于课堂实践,针对生物学教学中的典型教学案例进行观摩研讨,旨在解决生物学教学实践中的实际出现的各类重点难点问题。此模式适合校本、院校培训模式中生物教学实践研究、研究性学习实践、生物教学创新设计案例研究等课程实践。其操作程序为:课题案例选择———示范课观摩———重点研讨———撰写反思。

2.3.3实验训练模式

这种模式具有鲜明生物学科特色的训练模式,通过集中地对基础教育中生物学实验教学(含课后探究、创新实验)设计原理、操作演示进行系统训练,夯实和提高生物教师实验教学技能。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生物教师的实验操作能力是专业化生物教师基本技能,实验教学也是生物教学极其重要的内容。其操作程序为:实验教学准备———教学实验设计———教学演示———实验教学实践结果分析总结。

2.3.4课题实践模式

这种模式以教研课题研究为中心,基于课题开展的程序,不断提高教师教育理论素养,培育教师教育科研和教育实践创新的能力。其操作程序为:课题选定———文献学习———教学研究实施———研究结果分析———教研论文撰写———实践应用。

2.3.5学术沙龙模式

这是一种开放性的模式,以教师对生物学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热点或个人教学研究方向进行学术报告,各位参与教师一起探讨。其操作程序为:学术报告题目选定———学术报告———交流讨论报告。

2.3.6师徒传递模式

这是一种教师成长中传统的传帮带形式。主要帮助刚入职的青年教师走出职业初期迷茫,进行导师制单独辅导,以免其职业发展多走弯路。此模式适合于各种课程,尤其是生物学教育教学、科研实践类课程实践。

发育生物学的基础篇3

1制定适合基础医学专业教学的课程内容

基础医学专业是为高等医学院校和医学科研机构等部门培养可以从事基础医学各课程的教学和科学研究,以及在临床开展基础科学研究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2]。本着这个指导思想,我校针对2011级和2012级基础医学专业开设医学发育生物学课程,开课时间安排在大学三年级的第一学期。这时他们已经学过细胞生物学、组织胚胎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这些医学基础课程。因此,学生已经具备一些基础的理论知识框架。在此基础上,参考刘厚奇、蔡文琴主编的《医学发育生物学》第三版教材[3],同时结合我校基础医学专业的学科特点和实际情况,我们设置了教学内容:理论课程24个学时和实验课程8个学时。理论课程包含以下十二个内容:①医学发育生物学与模式生物概论;②受精与性别决定;③早期胚层诱导与轴性建立;④早期胚胎发育与表观遗传;⑤干细胞与再生医学;⑥免疫系统发育;⑦神经系统发育;⑧发育与肿瘤;⑨发育信号转导;⑩造血发育与疾病;瑏瑡消化系统发育;瑏瑢发育生物学大数据。这些授课内容既包含了发育生物学总论,又包含了几个重要组织系统的分论部分;同时,既包含发育生物学基本理论知识,又囊括了近两年的科学研究最新进展,使学生不仅将基本发育规律与各个系统发育相联系,更加深入理解发育生物学的基本理论,起到巩固和加深基础知识的作用,还可以接触到最新的研究动态,为培养基础医学学生的科研兴趣以及科研思路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实验课的授课内容利用我校已有技术资源,即广东省教育厅人类重大疾病斑马鱼模型与药物筛选重点实验室。实习操作包含两个内容:①模式生物斑马鱼培育以及胚胎发育观察;②利用整体原位杂交技术分析胚胎发育的基因表达(斑马鱼红细胞珠蛋白基因βe1时空表达)。

2创建国内首屈一指的教学团队

为了弥补本校教师针对本科医学发育生物学教学的不足,同时能够开拓学生视野,我们打破了仅由本校教师教学的传统,邀请国内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专家教授加入我们的教学团队,为医学发育生物学的教学增加了新的力量。我们组建的教学团队总共15人,其中5人为核心教学组织者,剩余10人参与授课。在授课教师队伍中,具有“教授”职称占授课人数93%,30-40岁青壮年专家占65%,40-50岁中青年专家占35%。此外,授课专家中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组部“青年”、“973”首席科学家等一批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以及在其研究领域有卓越研究成果的学者。这样的教学团队是国内高校的首创,为教学增加了宝贵的科学研究信息。同时,对于青年教师来讲提供了学习的良机,为今后授课积累经验。对于学生来讲为其树立优秀的学习榜样,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加深他们对科学研究的认识和了解,有助于他们今后的发展。

3采用“专家教学-科研讲座-学生提问”三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增进师生交流

以往的课堂基本上“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授课老师占主导地位,学生只是单一且被动的接受,极少有机会和授课教师沟通,属于“单向式”教学模式。为了改善这种情况以促进专家教授与学生更多的沟通和交流,我们在学生方面增加“课前预习”的任务。所谓的“课前预习”不同于以往,是让学生主要开展以下两方面工作:①在互联网搜索授课专家的个人简介、任职情况、科学研究领域以及的情况;②了解专家所要讲述课程的基本概念。在整个授课过程中,我们将每次课堂大致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专家介绍相关基本概念,其次是专家介绍自身的新近研究成果,最后是学生提问环节。这种“教学-讲座-提问”三者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融入教学环节,将“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使得学生不会因为频繁地更换教师而感到陌生,增进了学生对授课教师的了解,提高了自主学习的热情和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4“公开课”教学形式,增进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高校中多数教学课堂的参与者是授课老师和所授课专业的学生。这种课堂无论是教学过程,还是授课方式,都相对比较单一和枯燥。我们此次授课在基础医学专业试点,采用公开课的形式,每次授课之前以张贴海报的形式,邀请对所讲述内容感兴趣的老师和其他专业的学生前来聆听以及参与讨论,改变了传统的课堂组成。其他老师和学生的参与激发了授课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提升课堂授课效率,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让学生也因此提高了学习的热情。此外,教学过程全程摄像,从而留下珍贵的影像资料。这为学生课后学习提供了素材,也为教师提高自身教学和科研工作水平提供了可以借鉴的资料。整体来讲,公开课的授课形式是一个积极有效的促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良好方式。

5考核方式灵活多样,学生满意,效果显著

通常考试是检测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的一个手段,也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考核的主要手段。但是考虑到此次教学的特殊性,同时又想进一步考查学生对医学发育生物学课程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我们出台了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考核方案。医学发育生物学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实验课成绩和综述成绩三个部分,分别占总分的10%、20%和60%。平时成绩根据课堂出勤和课堂表现评分,为了考查学生参与医学发育生物学课程的积极性。实验课成绩以实验报告成绩为主,主要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理论课的理解程度。综述方面以理论以授课内容为线索,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主题,查阅相关文献,归纳总结并撰写文章。这既能考查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程度,又能考核学生能否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且了解新进展,体现一定的创新性和探究性。学生的最终成绩如下:低于80分(X≦80分,X为成绩)11人,占17%;80-85分之间(80分<X≦85分)有21人,占31%;85-90分之间(88分<X≦90分)有25人,占37%;高于90分(>90分)有10人,占15%。总体来讲,这次教学改革基本上达到了我们的预期目的,学生也不仅对自己的成绩比较满意,而且还有不少收获。总之,我校在基础医学专业试点,开设医学发育生物学课程公开课,从授课内容的制定、教学团队的组建、教学形式的制定、教学模式的改进和教学考核的方式等方面实施改革,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开阔了视野,为其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此次公开课教学模式,为高校教师之间学习交流提供了良机,不仅拓宽了科研思路,还为其自身在今后教学工作中提供了良好的可借鉴案例。

发育生物学的基础篇4

关键词:物理;困难成因;对策分析

物理教学因关联性大,逻辑思维需求较高,一直是教育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现阶段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在高中物理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呈现出学生学习困难现象,其不仅阻碍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也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此,特以海南藏族自治州少数民族高中生为例,研究阻碍其学习物理的现实困境及成因所在,以解决困难,优化教育为目标,打造科学的应对策略,以此促进少数民族高中生了解物理知识,扎实物理基础,并培养其学习积极性,便于教育教学的深化落实与科学发展。

一、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物理面临的现实困境

1.物理基础不扎实

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来自于物理基础知识不扎实。对海南藏族自治州高中生进行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在初中学习时因家庭环境或教育原因,在物理的学习上均呈现基础知识掌握不足、认知不够等现象。该现象不仅阻碍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知识,同时也影响了少数民族学生继续求学的积极性与自信心,不利于“教育兴国”的开展,并对平衡地区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构成阻碍。

2.语言环境差异大

语言环境差异大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物理困难的主要因素。现阶段我国高中普遍的教育模式为汉语教学,对少数民族学生而言,汉语教学无疑是其学习的难关所在。海南州虽然针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了汉语普及,但是众多藏族学生的汉语能力还明显不够,加之双语教师资源的匮乏,造成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加大。

二、构成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物理的困难成因

1.少数民族教育落实难度大

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物理的现实困难进行分析,其物理基础不扎实的形成原因在于少数民族教育落实难度较大。少数民族生活地域往往较为偏远且不发达,因此造成该地区的信息流通不畅,受教育程度不高。由于我国近年来实施“教育兴国”及促进落实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政策的有效开展,人们已经意识到教育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改善教育环境,优化教学内容,扩大教育投资方面仍有大量尚待完善之处,由此造成少数民族教育落实困难,诸如海南藏族自治州高中生学习物理基础知识薄弱的主要原因。

2.双语师资力量较匮乏

当然,学习物理基础差,语言环境差异大的根本原因,不单单是教育落实难度大,在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资源匮乏,师资力量不足同样是造成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物理困难的根本原因。由于汉语知识薄弱,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在初中时已经无法接受良好的物理知识教育,到了高中后,语言差异的扩大,双语教师的匮乏,将进一步致使受教群体无法很好地了解与学习物理知识,以至于对物理知识的学习难上加难。

三、解决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物理困难的策略

经分析物理教学面临问题,拟定优化策略两点如下:

1.优化教育环境,促进教育落实

在教育环境优化开展初始,首先应考虑学生物理基础知识薄弱现象,由发散思维,寻找关联性,加强校际合作,打造初高中衔接教学手段,保证学生在学习初中物理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高中物理常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引入初中基础知识再复习环节,有效保障高中与初中间的物理知识存在共同点,并有效融合。当然,针对初中并未有良好基础知识的少数民族学生,教师可利用业余兴趣小组、自主教学、互助教学等手段,让基础知识较好学生在兴趣组、自主教学环节中辅助基础知识较差同学重新学习基础知识。利用自主教学等一系列先进教学手段,受教群体之间将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并可借助教授与受教这一过程巩固双方的物理知识,确保物理基础的牢固,并就此推动物理教学发展,潜移默化构筑科学教学环境,促进教育科学落实。

2.培养教育人才,确保教育深化

打造科学的教育环境,引入合理的教学方法,对少数民族高中生学习物理能力的培养而言至关重要。对此,为确保以上内容的有效实现,推动教育深化改革的关键,应着眼于教育人才的素质培养。对此,促进教育环境优化的科学方法应重点落实于教育人才职业素质培养的基础上,确保教学手段科学新颖,实现语言沟通顺畅无阻,敦促教育人才素质优化,是现阶段少数民族高中生学习能力培养发展的重点。培养教师先进的教学方法,敦促老师掌握教学技巧,熟悉学生心理,应用所学技能,保障少数民族高中生有效学习物理知识,增强学习物理的自信心。

综上所述,科学认知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性,以培养优秀教师为目标,促进青海教育教学方法的科学改革,学生自发学习,互助学习,以便优化教学环境,促进教育发展,实现少数民族高中生课业学习能力的优化提升。

参考文献:

[1]罗文.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困难成因与对策初探[J].民族教育研究,2013(4):62-65.

发育生物学的基础篇5

关键词:基础教育新课程 高师物理教育 教学改革

高等师范院校既是基础教育研究的阵地,又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和输送教师的摇篮。我国正在实施并推进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何参与并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基础教育培养和输送高质量的专业化师资队伍,是高等师范院校面临的新课题,而更新教育理念、改革并构建高等师范院校学科课程新体系是其重要内容。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师物理教育的要求

虽然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1]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2]中,课程理念在表述上不尽相同,但其基本内涵都是相通的,究其要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调整课程培养目标

由掌握知识的一维目标调整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培养目标,总体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改变教学方式

由传统的授受式转变为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科学探究,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

3.更新课程内容

首先,教学内容中突出科学领域内最基本的一些概念、原理和规律,并能从中学会思考与探索科学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其次,介绍最新的科学知识及其有关的科学过程和方法。最后,增加与社会及人类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容,加强科学、技术与社会互动关系的渗透,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价值观。

4.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由过去单一的终结性评价转变为过程性、多元性、发展性评价,逐步形成综合性的教学评价体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师物理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其培养的未来教师必须具有全新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思想情感、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较强的科学研究尤其是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在将来的教学过程中能正确实施教学行为。为达此目的,必须改革高师物理教育课程结构和内容,使之能够培养出“专业型+研究型”的优秀教师,以更好地适应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二、基础教育物理新课程凸显的新理念

1.体现了一种新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功能

基础教育物理新课程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宗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改变传统的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提出了物理课程应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目标上促进学生的发展。强调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的培养,和在获得基础知识与技能培养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改变学科本位的现状

体现学科综合的课程结构改革发展趋势,科学技术的发展愈来愈呈现出一种结构性的综合化,未来社会也对人才的综合科学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合能力越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就越强。这次课程改革改变了过去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状,要求将物理学科知识的学习进一步与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并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其中理科综合课程《科学》的内容标准涵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等主题。在高中阶段,则在开设必修模块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模块,在课程标准的要求上关注了物理学科与其它学科之间的渗透,提倡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

3.改变教学方式

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思考、合作探究。鼓励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课程设置上,从初中至高中设置技术或信息技术课程以及包含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的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新的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放在非常凸显的地位,对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目标都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在整体课程实施中通过学习方式的变革,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养成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发展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能力,实现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形成科学素养的课程目标。

4.体现STS的教育思想

体现“科学技术社会”(STS)的教育思想,在《物理》中提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和“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的课程基本理念,改变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与科学技术的联系。十分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关系的教育,既强调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同时又让学生认识到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引导学生关心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重大社会问题,激发学生的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三、高师物理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

1.更新教学观念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根据《纲要》对师范教育改革提出的要求,高等师范教育应从原来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师范教育,转向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师教育,即要求高师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较宽广的学科知识,关注学科与学科教育发展前沿,有较强的教育、教学技能和教育科研能力、勇于实践与创新,能够发挥其个性特长和潜能,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健全的人格。为此,高师教育、教学观念应突出以下几方面的转变。

(1)从重知识传授向重发展的转变

以往的教学中,重视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人的发展,新课程改革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倡导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身心发展、潜能开发的过程,通过知识、技能的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的潜能,以实现教学的发展功效和育人功效。

(2)从统一性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改变以往那种对每一个学生都按统一规格要求的培养模式,通过改革课程设置、课程管理、教学模式、课程和教学评价,促进每位学生个性发展,有效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3)从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传统的以教师教为中心的教学,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状态,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增长了学生的依赖性,消弱了学生的自信心,学生的学习缺乏情感的体验,因此,要彻底改革课堂这种沉闷的状况,要重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强调师生之间的交往,让课堂形成师生互动,互相沟通,互相影响,互相补充的良好的学习环境。

(4)从仅重结果向重过程与结果转变

以往教学中教师只重视传授知识的内容,而忽视了在知识形成中渗透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的教育,忽视了学生对科学知识探索过程的真实的学习情感体验,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的发挥,因此,改革要着重强调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2.构建新的物理专业课程结构

拓宽学科基础,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依据新的课程理念,高师学科课程综合化是改革发展的趋势,物理教育课程结构应体现宽广的学科基础,提倡理科综合和文理科渗透,凸显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基于以上的思考,设想对原有课程进行精简的基础上,将物理专业原有的课程结构作以下变动。

在低年级必修课中增设理科综合基础课程,涵盖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学科的基础主干知识(面向全体理科学生开设);在高年级选修课中增设理科综合前沿专题讲座(面向全体理科学生开设);在专业选修课中增加技术性内容的课程(如电子技术、光电技术等专业课程);在选修课中规定每位理科学生应选修若干学分的人文社会课程;增设探究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学科专题研究实践、教育教学研究专题实践等活动课程,应用研究性学习和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体验,掌握研究方法,形成研究能力;在选修课的物理教育类课程中进一步加强课程改革实践研究前沿内容的学习。

课程体系体现了基础性、前沿性、实践性和创新性;体现多样化和选择性,有利于不同层次个性化人才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学科背景下的综合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改革课堂教学方式

倡导探究式、研究性学习,根据信息论,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学生共同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的动态过程。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同,导致课堂上信息交流方式和效果的不同。最优化的教学过程必定是信息流通最佳的过程。以往以传授为主的课堂教学主要表现为单项或双项的信息交流。而以讨论和探究――研讨为主的课堂教学则表现为多项、综合的信息交流,它将学生的自我反馈、学生群体间的信息交流、师生之间的信息沟通及时、普遍地联系了起来,构成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立体信息交流网。这种教学方式将改变过去那种沉闷的课堂气氛,同时,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或研究性学习,有效地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合作、交流、十分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并且,也有利于学生掌握将来指导中学生开展探究式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

4.探索新的评价体系

形成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的良好成才氛围,学生学习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的需要和发展优势,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评价还有客观、全面地反映教学的实际情况,为改进教学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新的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评价体系。

(1)改变评价内容

改变过去只重视知识(分数),忽视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的评价,应从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2)改变评价方法

改变过去那种考试、测验的单一评价方法,根据不同的课程,可采用观察法、调查法、访谈法、测验考试法、档案记录法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评价。不同的评价内容所采用的方法应有所不同,注重体现评价的实效性。

(3)探索评价的操作性和有效性

a、评价分值的比例,应能体现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b、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对学习活动的促进作用,让学生自己参与评价,通过自评和互评,建立良好的沟通、协商的评价氛围,提高学生自我反思意识和能力,体现评价的最大效益;

c、关注学生各时期动态的进步、发展,注重过程性评价,将“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

d、测验考试评价应注重考核学生的应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e、注意评价指标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重视“质性”评价。

高师物理教育专业肩负着将学生培养成为不仅有扎实的物理学科专业知识,而且有广博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更要有与教师职业相称的教育科学理论、教师职业道德、教学方法与技能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优秀的物理教师的重任。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发育生物学的基础篇6

论文关键词:小学教育;地位:功能

小学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和中学教育共同构成基础教育的全过程。但是由于教育必须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必须根据人身心发展不同阶段的认知特点和能力实施教育,因此每个阶段的教育对人的一生发展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作用不同,地位当然各异。那么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结构乃至整个社会中占有怎样的地位?如何认识小学教育的价值?小学教育对一个人的人生发展有什么意义?对这些问题,理论界始终没有做出更深入的讨论和研究。因此,笔者认为讨论小学教育的地位是很有必要的。这关涉到如何认识小学教育,如何端正对小学教育的态度,如何促进小学教育发展的大问题。

长期以来,人们对小学教育的地位和价值没有足够的认识,常常是低估甚至是轻视小学教育,认为小学教育是“孩子王”的事情,小学生学习的知识是不足道的,小学教师的文化功底远没有中学教师、大学教师那么高深,因此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也很低。这是长期以来人们以传授知识的高低深浅作为衡量学校教育层次高低的偏见所造成的错误认识。殊不知,在整个教育结构中不同层次和类别的教育机构有着各自不同的地位和价值,它们之间相辅相成,不可替代。

那么如何认识小学教育的地位和价值,笔者认为小学教育具有非常重要、非常特殊、又非常关键的地位,这里应该把握三个基本要素:(一)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结构中处于奠基地位;(二)小学教育是具有开端价值的教育;(三)小学教育是培育儿童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

一、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结构中处于奠基地位

小学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是人口素质形成的奠基工程。奠基价值,是小学教育地位的核心属性,非常重要。一个国家的学校教育体系大都分为若干阶段。我国的学校教育体系,一般包括初等教育一一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三大阶段。其中初等教育即小学教育和中等教育中的中学教育都属于普通基础教育。小学阶段的教育是一个人人生发展和日常生存必须首先接受的最基本的学校教育,它也是其他阶段教育的基石。从个人来讲,完好的小学教育,为其身心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为其接受中等教育提供了条件。从一个国家来看,只有小学教育普及和提高了,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才能够逐渐、逐级普及和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讲,小学教育具有为高一级学校打基础、为培养各级各类人才打基础的性质。这犹如一项建筑工程,没有基础,工程无以建构,而建构一座高大雄伟的建筑更需要坚实深厚的基础。如果我们把基础教育过程都比做基础的话,那么小学教育就是基础部分的基础,这就像高层建筑的地基部分。地基是整个基础部分的下位结构,是直接承载建筑物影响的地层部分,如果没有一个符合建筑规格要求的地基建设,整个建筑将是一座不稳固的建筑,甚至可能是一座危险的建筑。笔者这样讲,并不是要故意抬高小学教育的地位,而是在于强调小学教育的地位非常重要,不容忽视。

但在对小学教育这种奠基地位的传统认识中,人们常常把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作用看得更多一些、更重一些。这是一种对小学教育奠基地位缺乏全面认识、深刻认识的表现。小学阶段文化知识的教育任务固然重要,它是接受中等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尤其是工具学科(语文和数学)的学习和掌握更是如此。但是小学教育阶段的奠基作用更重要的是全面发展,尤其在思想道德方面,在思维品质、个性品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素质和各种行为习惯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小学教育不是定向就业的职业技术教育,也不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小学教育是向儿童实施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教育,是面对全体儿童实旅通识性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培养综合素质的教育。这种教育要指导和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做事,要奠定学习、生活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一个人接受了良好的小学教育,培植起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这就具备了人生长足发展的坚实基础。反之,一个人在几岁、十几岁期间养成了不良的品德和习惯,那将贻害终生,悔之不及。由此可见,小学教育的奠基价值非常重要,而且必须是全面的、综合的。如果我们把小学教育的内容分为科学知识和道德品质、个性品质两大部分的话,我认为科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应该放在第二位,因为这些知识在超龄后可以弥补;而道德品质的形成和个性品质(包括思维品质)的养成应该放在第一位,因为这些方面的素质在成年后是很难再塑的。这正如有的专家所言:“必须记住:再教育比教育难。”

二、小学教育是具有开端价值的教育

小学教育的开端价值是体现小学教育重要地位的特殊因素。这是由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结构中处于初始阶段这一特性所决定的。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一个起点的问题,没有起点就没有事物的发展变化,但是不同事物的起点其价值是不同的。

在自然界,任何事物的起点只是一个自然规律,它与该事物后来的发展变化难以分出孰重孰轻的关系;而在人类社会里,很多事物的开端却有着不同凡响的重要价值,尤其在创新事物里,开端的价值更无法估量。人们常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端是事情成功的一半”。这一方面道中了事物开端的重要价值,另一方面也揭示了事物发展的一个规律。“万事开头难”,是说人们在实旌一件新事物时,往往需要花费很大的气力去做好开端阶段的工作,但又往往做不好,甚至是经过失败以至多次失败之后才能摸到门路。这说明揭示事物的开端和摸到事物开端的门路是一件很艰苦的事情。那么如此费时费力的事情人们为什么还要苦苦地追求呢?因为任何事情都要从开端做起,没有开端就没有事物的一切,如果把事情的开端做好了,就等于成功地完成了事情的一半。因此人们道出“好的开端是事情成功的一半”这一至理名言。好的开端之所以有如此重要的价值,是因为好的开端奠定了好的基础和前提,确立了正确的发展方向,澄清了事物进程的操作思路,因此,好的开端对事物的发展至关重要。小学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正处在这样一个起点的位置,是人生接受学校教育的开端阶段。这个阶段的教育价值就正如上述提出的“好的开端”的价值一样,是既重要又特殊。只有小学教育普及了,小学教育质量提高了,整个中华民族素质才有了提高的基本保障,中学教育的质量才有了提高的可能。这是从国家的角度、教育的角度讲。如果从个人的角度讲,一个人接受了完整优质的小学教育,培养了良好的综合素质,那么,他就具备了人生发展的必要基础和宝贵条件,才有可能在今后的培养教育中成为人才。

在学前教育尚不发达的历史时期,人们把初始阶段的教育称作启蒙教育,这是有道理的。启蒙,就是把人从懵懂无知的状态中开发出来,使之成为文明社会的一员,这实在是一件功不可没的大事业。今天的小学教育如果仅从学习文化知识的角度讲,它仍然是一种启蒙性质的教育,只不过今天的小学教育任务已远远不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所能涵盖的,因此我们不把小学教育称作启蒙教育,而称作初等教育。

这种开端性的教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包括个人发展都必须认真对待、认真抓好的教育过程。各国实施义务教育,首先从小学教育抓起,也就在于小学教育阶段是整个教育过程的开端阶段,这是一个不可逾越、无法替代的阶段。因此我们在认识小学教育的重要地位时,应该深刻认识小学教育的开端价值,把握好这个特殊的教育时机,充分发挥小学教育的功能作用,为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为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服务。

三、小学教育是培育儿童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

如果说奠基价值体现了小学教育地位的重要性,开端价值体现了小学教育地位的特殊性,那么“黄金教育时期”的价值就体现了小学教育地位的关键性。

小学教育又可称童年期教育。进入小学阶段,儿童就开始在教师指导下从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学习。这个时期的学习活动代替了学前的游戏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儿童各种心理过程的有意性和抽象概括性随之获得发展,与幼儿相比他们的思维逐步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他们的认知能力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概念的理解逐步从表象向本质的方向发展,其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推理能力、表达能力、评价能力、思维品质等较之幼儿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同时具有了比较自觉的自我意识、道德意识和社会意识(但还显得不够成熟)。这些心理品质的发展变化,一方面是学校的学习生活、学习内容给他们的心理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也是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所带来了必然结果。例如,在数理学习活动中,小学生的抽象能力、推理能力、运算速度逐步增强加快,在语文学习中,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快速发展,学校的集体生活使小学生的团队意识、社会意识逐步增强,集体荣誉感逐步得到培植,人际意识、人际交往能力得到培养。所有这些,都是外界条件(学习内容和组织形式,同时也包括社会的文化影响)作用于儿童心理机制带来的结果。但是这个时期的学生由于生活视野和经验的局限,自我意识和自控能力还不够成熟,因此他们对成人还有较大的依赖性,对教师怀有较大的依恋和信任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更为明显。正因儿童具有这一特点,才使儿童期成为一个人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又由于儿童处于向成熟发展的时期,很多基础性的知识和能力,尤其是人文方面的素养,如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的道德观念、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谐的人际交往能力、科学的获取新知的方法、勇于探索和质疑的精神、合理规范的自我意识、社会意识、法制意识、环境意识和健康意识等等有待于培养,而这些习惯和品质的培养关系到儿童一生的发展,而且这些习惯和品质的养成和培养在儿童阶段是最佳时期,所以我们说对儿童来讲,这个时期是他们接受教育的“黄金时期”,‘这也就赋予了小学教育培育儿童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的教育地位。

发育生物学的基础篇7

【关键词】初中生物;问题;策略

“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为带头学科的世纪,生物科学在一些研究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将会对社会、经济及其他学科领域产生重大的作用和影响”。生物科学和技术不仅影响人类的生活、社会文明和经济活动,还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而生物学基础教育是生物科学和技术得以实现的前提,因此,生物学基础教育对生物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初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初中生物学科没有得到足够应有的重视

在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仍有众多学校普遍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问题。对于不参加中招考试的生物课重视不够,每周仅安排两课时课堂教学时间,其它时间不允许占用。辅助教学的教具、挂图、模型等更是不愿投资。实验仪器要么不愿买,要么上级配发了也是束之高阁。素质教育成了口号,致使初中生物基础教育陷入尴尬境地。

2.教师对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缺乏正确的认识

目前的中招考试中有专门的理化生实验考试,三门考试共仅占15分。平时的教学中,由于学校普遍存在实验室设备简陋,缺乏实验材料,准备实验嫌麻烦等因素,很多实验无法进行。只在实验考试前,突击让学生进行模拟练习实验学习。再加上实验考试要求相对不严格,就更加纵容学校工作的功利性,靠实验探究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成了一句空话。

3.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由于生物没列入中考科目,上上下下都将其视为“副科”而打入“冷宫”。这样就造成了教师教学热情不高,极少生动讲解,不愿对课堂效果进行研究,固守陈旧的教学方法,甚至上课时不愿携带挂图、模型、生物标本等直观教具。教师的消极情绪又反过来刺激学生的厌学情绪,致使学生对生物课不重视,上课做别的学科的作业或复习中考科目。教师和学生的“负面”情绪相互影响,使原本丰富多彩的生物课失去了魅力而枯燥无味。

二、新课改下初中生物创新教育对策

要走出当前初中生物教学的困境,使初中生物教学赶上时代的步伐,也为高中生物教学打下基础,应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以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做好初中生物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1.教师应当彻底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端正教学指导思想,从以“应试教学”为主的办学思路转移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坚持文化知识的全面发展,切实从各个环节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应提高对生物学基础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要克服“短见”,树立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观念,把生物课放在应有的位置,采取积极措施改变教学现状,以尽快扭转目前生物基础教育被动局面。

2.通过考试制度的改革实现生物学科的改革

提高国民的生物学素质,培养生物高科技人才,就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考试就是指挥棒”。不考,就不会引起重视。如果把生物学科纳入中考,并与理、化等学科并驾齐驱,学校、家长、老师、学生都会对生物重视起来,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广大生物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全身心投入到生物教学中,还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增加对生物教学设施投资,改善办学条件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并与社会生产、生活联系密切的自然学科。首先,要增加验设施,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开足开齐实验,让学生亲手做实验,普遍接受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也要为课堂教学提供内容配套的直观教具。其次,开辟生物园地,通过科技活动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根据学生的志趣和爱好,组织课外科技小组,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专题研究,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4.改进初中生物教材,切实普及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求农村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县以下的基础教育贯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针,特别是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目前,农村有相当部分初中毕业生要加入广大农民以科技为支柱脱贫致富的行列,他们就业前的素质如何至关重要。生物学教学的改革要适应这一需要,教学大纲和教材要进行改革,在抓好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对农村初中生物课程适当增加种植、养殖、医药卫生等教学内容和实用技术,相应增加课时比例。

5.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切实保障教学质量

专业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基础。因此,教师除了加强对生物知识系统学习和研究生物教材以外,还应加强对教育学、心理学、多媒体技术等知识的系统学习,积极参加学科培训,在不断学习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生物教学中结合中学生特点,改变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结合讲授课、讨论课和实验课,不断加大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把文字教材按大纲要求改编成电子教科书,生动、形象、有趣地向学生展现生物学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之下,初中生物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深刻认识到当前初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立足于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理念和思想,不断改革和创新,实现初中生物教学改革的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初中生物教学的高效发展。本文立足于初中生物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策略,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胡友群.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及其改进设想.九江师专学报,2004.23(5)

[2]黄秋兰.论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与改进措施.新课程・中学,2011(8)

发育生物学的基础篇8

[关键词]物理专业;高等化学;课程教育

大学专业课程是一个专业的所有课程按照其内在规律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是大学本科生教学计划的核心内容。构建科学合理的大学课程体系则是实施大学生专业素质教育的核心工作。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各国高等教育的目标正由培养专业人才转变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过程中,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科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物理专业学生是否需要开设化学课程,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和意见,一部分人认为,物理专业化学课程可有可无;另一部分教师从自身教学和科研过程中的深刻体会和当代社会对科学知识的高“集成化”的特点出发,强调化学课程的重要性[1]。高等教育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课程的教学和技能训练,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化学是自然科学的基本学科之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化学现在已经成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得到自由的一种重要武器,它已深人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从完善教学体系,打好学生的基础来看,开设化学课程教育是必需的。

一、国内外高校物理专业学生开设化学类课程教育的现状调查

1.国外及港台高校

根据英国《泰晤士报》2013年世界大学排名,同时尽量考虑到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笔者选取了美国排名前6名的加州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和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香港大学以及台湾大学等14所高校的物理系作为调研样本。通过登陆各大学物理系网站的课程介绍主页可以发现,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墨尔本大学以及台湾大学物理系最注重本科生的高等化学教育。哈佛大学开设化学键、能量和反应、化学量子和统计基础,以及现代化学基础和前沿等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基础的化学理论和化学知识,同时基于物理系学生扎实的理科基础,注重把学生的物理知识和化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在课程讲授中涉及到纳米材料、光伏等多学科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系针对本科生开设了地球内部的物理和化学、生物物理和化学等课程。台湾大学规定普通化学及实验、普通生物及实验等课程是物理系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墨尔本大学针对物理系的大一、大二学生都有相应的化学课程。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加州理工学院、牛津大学、多伦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都把与化学课程关联度很高的生物物理课程作为物理系本科生的必修课。剑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以及香港大学的物理系等都开设了一些与化学紧密相关的选修课或要求学生选修化学系的有关课程。调研的14所国外及港台高校中唯有斯坦福大学物理系没有为本科生开设或要求选修化学相关课程。

2.国内高校

选取了“985”高校中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厦门大学等16所高校的物理系作为样本。其中,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物理系对本科生化学课程教育的要求最高。清华大学物理系要求本科生必修化学和生物学基础课程6学分以上,复旦大学物理系要求本科生必修5.5学分的普通化学及实验课。另外,西安交通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都要求物理系本科生至少必修一学期的大学化学课程。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物理系都为学生开设或让学生选修一些化学相关的课程。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为物理学本科生开设了生物物理选修课。调研的16所高校中浙江大学、山东大学以及中山大学物理系没有为本科生开设化学类必修或选修课程。另外,通过对国内外高校物理系开设课程及讲授大纲的对比研究可以发现,我国高等教育所用的多数教材涉及面较窄,基本内容过于陈旧、雷同;在理论与科技的典型应用结合方面以及新理论、新技术的吸纳与综述方面,所占比重普遍较低;在课程体系结构上也显得陈旧,其多样化、可视化、界面的友好、信息的多渠道、内容进程的节奏感上比国外的一些好教材都要差许多。反观国外课程教学大纲,国外高校更注重对物理专业学生化学知识的传授和教育,更注重把学生的物理知识融入到化学知识中进行教育,更注重把传统的化学知识和日新月异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联系起来,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对重要的概念、原理等的引入和编排方式上,国外教材精心考虑、科学安排,易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我国高校教材则缺乏这样的特点[2]。

二、加强高等化学课程教育的重要性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基本学科之一。大学四年的本科教育是为学生将来打基础的重要时期,对于物理专业的本科生来说,大学化学对完善其知识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并为学生学习后续相关课程、从事相关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1.物理学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高等学校物理学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3]中指出,物理学本科专业教育主要是为从事物理学及相关学科前沿问题的研究和教学的专业人才打下基础,同时也培养能将物理学应用于技术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复合型、综合性人才。“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关键是人才”。而我国当前的人才状况“还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这种“不适应”不仅表现在人才素质的普遍偏低上,而且表现为复合型、综合性人才的严重匮乏。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学科间的交叉。物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的学科交叉更为显著,产生了许多新的边缘和交叉学科。深刻认识到这一问题的紧迫性,及时调整传统的物理学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模式,增加综合性教育的比重,已经成为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迫切任务之一。《规范》还明确指出:物理学本科专业的相关学科知识领域主要包括数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化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高等化学教育对于物理专业学生而言绝不是“无用”或“用处不大”。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材料、信息、生命科学等尖端前沿问题无不与化学、物理密切相关,需要物理学家和化学家的紧密配合,当然更需要同时具备“物理”和“化学”知识的“通才”。2.化学与物理学的学习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传统的物理学本科专业教育往往倾向于向学生灌输一些抽象的概念公式、严密的数学推理过程以及非物理专业人士倍感深奥晦涩的物理模型等。物理学专业的四大基础课程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量子力学及其重要的数学工具数学物理方法、群论等课程无不具有这样的特点。物理学教育的很多内容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总结出来的高度凝练的物理定律或公理,如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等。近现代物理学理论的发展和推动很大程度上缘于一些“天才”物理学家的孜孜以求,如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以及量子力学的诞生等。物理学内容决定了物理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但物理学教育往往缺乏对事物直观、形象的描述。而化学方面的教育恰恰与之相反,化学教育的很多内容都与工农业生产或者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直接的联系,其外在表现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如化学药品的制备、提纯工艺、化工产品的性质等。即使是同一事物,化学角度的描述也往往比物理角度的描述更直观易懂,如对原子轨道的描述,物理学上需要采用量子力学上的波函数对其描述;而化学上则直接称s轨道为“球”形,p轨道具有“哑铃”形等。化学教育使学生更容易把所学知识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对物理学专业的学生进行高等化学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物理学专业的学生通常具有良好的数学、物理功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物理学专业的学生结合所学的数学、物理知识,更容易探清、理解和发现问题发生的根源和实质,更容易把问题的理解上升到定量、理论的高度。理论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了实践的发展。世界上很多有名的物理学家本身也是化学家、材料学家;同样,很多化学家也具有很坚实的物理学基础。3.现代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当今世界科技日新月异,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为基础的新技术被广泛应用,其中的生物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都与化学学科有很直接的联系。同时,现代科技的发展也离不开物理学这一古老而飞速发展的基础科学的支持,物理学提供了最多、最基本的科学研究手段。本世纪物理学的发展与化学紧密结合,朝着阐明化学变化过程本质的目标而前进,并进一步深入到生物学领域,为探索和认识生命的奥秘做出贡献,诞生了生物物理学这一重要的学科分支[4]。物理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化学的支持。特别是对于微观世界的认识方面,物理学研究擅长采用量子理论计算、模拟以及理论推导的方法去预估一些现象和结果,而实验方面的很多工作则需要化学方面的密切配合。例如,纳米材料的一些新颖光学、电学及磁学性能是当今物理学研究的热点,而纳米材料的制备则需要化学、材料学的实验技能去实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C60的发现曾经激发了无数物理学、化学科研工作者对其探索的热潮,直至今天碳族化合物仍然是物理学、化学共同研究的热点。物理科学侧重于从微观性质、理论方面认识世界,化学科学侧重于从宏观性质、实验方面认识世界,二者结合有力推动了现代科技的向前发展。4.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对物理学专业学生开设化学课程教育,不仅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知识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需要。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和创造性都很强的自然科学。目前高等教育改革,重点就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正是素质教育的目标所在。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高校课程体系与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化学与各个学科、各项工程技术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之间日益密切。高等化学课程作为高等教育中实施化学教育的基础课程,在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化学理论和基本技能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非化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化学课程对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多元化的思维模式,帮助学生快速适应当前交叉学科飞速发展的现状,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施高等化学课程教育的建议

对理工科非化学专业学生实施高等化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对化学学科有一个较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使学生们认识到“微观结构决定宏观性质,宏观性质归因于微观结构”这一主要的化学科学观念,这种观念和方法论上的东西,不仅可以迁移到其它学科的学习,更为学生以后的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材内容设置上,高等化学课程应包含一些基础的化学知识和化学理论;应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涉及主要的化学二级学科的内容;应反映化学学科的最新发展,充分体现化学学科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还应体现化学与不同专业间的学科交叉[5]。对于不同的专业应根据其专业特点来确定课程的主线和内容,这样既能确保教学重点突出,学生接受与专业学习有密切联系的知识,加以掌握和应用,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又能保证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高等化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理论教学,实现高等化学课程教育的教学目标。对于物理专业学生,结合物理专业的特点和要求来看,在教学内容上,应当以化学理论为主线,将基础化学理论始终贯穿于高等化学的教学过程中[6]。具体包括单质和无机化合物、溶液的化学反应热力学和动力学、多组分相平衡等一些基本内容。考虑到物理学专业课程教育的固有内容和要求,高等化学的另外一些核心内容可以放到一些相关的物理学课程中详细讲解,如原子结构可以放在“原子物理学”中详细讲解,晶体结构可以放在“固体物理”中详细讲解,气体热力学可以放在“热力学与统计物理”中详细讲述。另外,反映化学前沿及与其它学科交叉的知识和内容如纳米材料、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可以作为高等化学课程的选修内容,或通过讲座的形式向同学们传授。课程讲授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考虑到物理学专业的学生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基础,可以在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理论的讲授过程中,适当布置一些与生产实践有密切关系的题目让学生去尝试,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化学计算能力,又能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从而加深对化学理论的理解。另外,实验是高等化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适当开展一些相关的化学实验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李国祥,王正德,蔡颖.应用物理专业《大学化学》课程开设与教学的尝试[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5,31(3):18-19.

[2]董平,宋义敏,魏昕,王佳宁.浅析目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和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及协调其关系的重要性[J].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2,12(3):15-18.

[3]高等学校物理学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J].物理与工程,2011,21(4):3-26.

[4]王磊,王祖浩,李慧珍,胡久华.化学课程改革的社会需求调查及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2(4):66-71.

[5]李京卿.大学普通化学教材的比较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6]张小岗.物理专业普通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大学化学,2011,26(3):17-18,46.

上一篇:计量经济学概论范文 下一篇:量子计算的运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