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主义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20 16:57:28

新消费主义的概念

新消费主义的概念篇1

第一章 绪论

1.市场定义。深刻理解市场的含义。

2.市场营销定义。深刻理解市场营销含义。理解市场营销相关概念。

3.市场营销学的产生和发展。了解市场营销学的产生和发展。

4.市场营销学研究方法。理解市场营销学的各种研究方法。

5.市场营销管理哲学及其演进。深刻理解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社会营销观念等观念。

第二章 市场营销环境

1.市场营销环境概念。理解市场营销环境的含义及其构成,了解市场营销环境的特点。

2. 微观环境。 理解市场营销微观环境对企业营销活动的影响。

3. 宏观环境因素。深刻理解各宏观环境因素对企业营销活动的影响。

4. 环境的分析与营销对策。了解环境分析的一般方法。

第三章 消费者市场及购买行为分析

1.消费者市场。理解消费者市场的含义及其特点。

2.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理解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刺激—反应模式”。

3. 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外在因素。深刻理解文化、相关群体、家庭等因素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

4. 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内在因素。深刻理解心理因素、生理因素和经济等因素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

5.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理解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的参与者。深刻理解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的主要步骤。

第四章 目标市场营销战略

1. 市场细分。理解市场细分的概念及理论依据。深刻理解消费者市场细分的标准。

2.市场选择。理解目标市场的概念和市场覆盖模式。深刻理解目标市场营销战略类型及选择目标市场营销战略的条件。

3.市场定位战略。 理解市场定位的含义。深刻理解市场定位的方式和定位的步骤。了解市场定位战略类型。

第五章 竞争性市场营销战略

1.竞争者分析。了解竞争者与竞争者识别。理解竞争者的反应模式。

2.市场主导者战略 。理解扩大市场总量、保持市场占有率、提高市场占有率战略。

3.市场挑战者战略。了解挑战战略类型。

4.市场跟随者战略。了解紧密跟随、距离跟随、选择跟随等战略。

5.市场补缺者。理解补缺基点的含义与特征,理解市场补缺者竞争战略选择。

第六章 产品策略

1.产品整体概念。深刻理解产品及产品整体概念。了解消费品的分类。

2.产品组合。深刻理解产品组合及其相关概念。理解产品组合决策。

3.产品生命周期。理解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及各阶段特征。深刻理解产品生命周期的阶段营销策略。

4.新产品开发。理解新产品的概念及种类。深刻理解新产品开发的程序。

第七章 品牌与包装策略

1.品牌的基本概念。理解品牌的含义和作用。理解品牌与商标的区别。

2.品牌策略。深刻理解品牌设计原则。深刻理解品牌组合及其策略。

3.包装的基本概念。理解包装的含义、种类。

4. 包装策略。了解包装设计原则。深刻理解包装的几种策略。

第八章 价格策略

1.影响定价主要因素。深刻理解企业定价目标。理解影响企业定价的主要因素。

2.定价的一般方法。深刻理解成本导向定价法、需求导向定价法、竞争导向定价法。

3.定价的基本策略。深刻理解折扣策略、地区定价策略、心理定价策略、新产品定价策略和组合定价策略。

第九章 分销策略

1.分销渠道的职能和类。理解分销渠道的含义与类型。了解分销渠道职能。

2.分销渠道策略。深刻理解影响分销渠道选择的因素。理解分销渠道的设计。

3.批发商与零售商。理解批发商的含义与类型。了解零售商店的类型。

第十章 促销策略

1.促销与促销组合。理解促销与促销组合的含义,深刻理解制定促销策略时应考虑的因素。了解促销的作用。

2.人员推销策略。理解人员推销的概念及特点。了解人员推销的形式、对象与策略

3.广告策略。理解广告的概念与种类。深刻理解广告媒体及其选择。理解广告的设计原则。

4.公共关系策略。了解公共关系的概念及特征。了解公共关系的活动方式和工作程序。

5.营业推广(销售促进)策略 。理解销售促进(营业推广)的特点。深刻理解销售促进(营业推广)的方式。

二、考试题型

单选题、多选题、判断对错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满分150分。

三、参阅教材

吴健安:《市场营销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2月第2版。

新消费主义的概念篇2

消费者保护运动始于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最先发源于美国,继而发展到欧洲、日本和若干发展中国家。随着消费者运动的发展,各国政府纷纷制定围绕消费者权益的法令,不论在实体法或是程序法方面,都有所突破。

消费者作为一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调整的主体,是应当首要明确的。只有在明确消费者概念的基础上,对消费者的保护才能有的放矢,使得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真正的保护。我国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我国全国性的消费者保护法律。该法第二条规定:“消费者为生活需要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这一表述并未明确消费者的概念,在司法实践中造成了一些问题,在学术界也存在争议。在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修订过程中,有必要对此进行修正,明确消费者的概念。

二、世界各国及有关国际性组织关于消费者概念的定义

消费者保护运动起源于美、英等国,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及国际性消费者组织对于消费者保护的立法对于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修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美国权威的《布莱克法律词典》对消费者的定义是:“消费者是与制造者、批发商和零售商相区别的人,是指购买、使用、保存和处分商品和服务的个人或最终产品的使用者。”①

英国《牛津法律大辞典》认为:“消费者是指那些购买、获得、使用各种商品和服务(包括住房)的人。”②英国在1977年的《货物买卖法》第12条规定:作为消费者的交易是指一方当事人在与另一方交易时不是专门从事商业,也不能使人认为其是专门从事商业的人。③英国1974年颁布的《消费者信用法》,对消费者的定义是“非因自己经营业务而接受同供货商在日常营业中向他或经要求为他提供的商品或劳务的人。”

欧洲共同体理事会通过的《消费者保护》规定:“消费者是使商品和服务供个人使用的那些合法人。”④欧盟《消费者法》第2条第5款规定:受到此法律保护的消费者是自然人,他购买产品的目的不为了商业的或者职业行为。

国际标准化组织消费者政策委员会在1978年5月10日召开的日内瓦年会上,把“消费者”一词定义为“为个人目的的购买或使用商品和服务的个体社会成员。”⑤

从美英等发达国家及国际性消费者组织的消费者立法来看,对于消费者的定义主要包含了三个层次的内容:第一,就消费性质而言,消费者的消费为个人的生活消费,与生产者、经营者的生产资料消费相对应。立法中多注重从身份上进行划分,将专门从事商业活动的生产经营者排除在消费者概念之外;第二,就主体而言,消费者为个人和家庭,不包括团体。立法上多提到个人,将个人作为消费者保护的主要对象,家庭消费次之,不承认团体的消费者地位;第三,就客体范围而言,消费对象包括商品和服务。

三、我国大陆及台湾地区学者对消费者概念的定义

对于如何明确消费主体,定义消费者概念,我国大陆及台湾地区的学者也给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一)大陆地区

王利明教授认为:“在市场中,所谓消费者是指非以盈利为目的的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人。”①王利明教授主张在商品交易领域将消费者与商人作为相对的概念。消费者获得商品和服务的目的主要在于消费,是非盈利性的。商人(包含生产者、经营者等)获得商品的目的在于交换,由此获得利益,是盈利性的。从这个本质上可以区分开消费者与商人。对于消费的认识,王利明教授认为不限于指对商品和服务的使用价值的消耗。只要是出于非经营转让的目的,均可认为是在进行消费。王利明教授认为明确消费者的概念,不需要对消费者的内涵进行过多的解释,法律只需划出一条线,将商品交易活动中作为相对概念的消费者与商人以是否以盈利为目的划分开来即可。至于消费者交易前后的动机如何,是为求使用、观赏、储藏甚至是索赔,不在法律考虑之列。

吴景明教授认为:“消费者是指为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公民个人。”②该定义直接援引了我国现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条的规定,没有对消费者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更多规定。吴景明教授认为消费者的概念具有下列法律特证:(1)消费者是公民个人而非团体,团体、组织应当排除在消费者概念之外;(2)消费者的消费性质是生活消费。但其并未对生活消费进行进一步的归纳和解释;(3)消费者数量众多,且在商品交易中处于弱者地位。

李昌麒教授认为:“所谓消费者,是指为满足自己或他人个人生活需要而购买或使用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人,只有自然人才能成为终极消费的主体,作为自然人的集合体的法人及其他社会组织,其本身并不具有消费者的资格。”③

(二)台湾地区

台湾《消费者保护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消费者:指以消费为目的,而为交易、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者。”台湾地区学者对此概念有不同的解读。

朱柏松教授认为,消费概念来自于经济学,是与生产概念相对的专用语。法律上使用消费、消费者等用语,内涵更为广泛。消费,指在人类生活过程中,使用财物或消耗服务的行为。消费者,指基于生活消费而购入、使用或消费由事业者所提供商品或服务之人。在法律对消费和消费者的定义上看,重点都在于与生产相对立。

冯震宇教授认为:“只要是以消费为目的而(1)交易;(2)使用商品或;(3)接受服务之人,就是属于消费者。”④冯震宇教授认为交易对价不能成为区分消费者概念的标准。只要是以消费为目的进行的,无论是因购买的、交换的甚至是赠与的商品或服务受到损害,受损者都是台湾《消费者保护法》所保护的消费者。同样,与商家没有交易关系,但使用了商家的商品或接受了服务而受损的人,也是台湾《消费者保护法》的保护对象。

李伸一教授认为:“消费者之认定标准应采主观与客观的综合理论,即须购买者于购买时具有非营利性之主观意思,而购买后实际用于非营利之用途者,其购买者及使用者始适格为消费者保护之对象。”⑤该认定将交易过程与消费区别开来,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观我国大陆及台湾地区学者对消费者概念的定义,不难发现,学者争论的焦点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是否应规定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的目的;(2)消费者是否应包含单位、团体。

四、消费者概念的定义探究

综上,笔者认为对于消费者的概念应当定义为:“消费者,是指为满足个人需要对商品或服务进行最终消费的个人。”最终消费者(End User)的概念来源于英美《消费者保护法》发达的国家,它强调的是作为《消费者保护法》所保护的消费者应当是对商品或服务的使用价值进行消耗的个人,而非利用商品或服务的交换价值的人,以此与生产经营者进行区别。此时消费并非指商品或服务的交易中支付对价的行为,而是指对商品或服务的使用价值进行消耗的行为。

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经营者占据商品、服务信息和组织实力的巨大优势,消费者在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如果仅仅按照民商法调整平等主体间的经济关系的原则,赋予双方自由选择的权利,不能保证消费者得到实质上的公平。《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基于消费者的弱势地位,对消费者进行倾斜保护,赋予消费者更多的权利,对经营者课以更多的义务,由此平衡双方在交易中的力量,达到实质上的公平。既然是进行倾斜保护,不同于民商法调整经济关系常用的填平原则,那么保护的主体必须严加限制,防止由此产生的利益被不当的使用,矫枉过正造成新的不公平。因此,消费者的定义尤为重要。笔者认为不能因为现实生活中存在经营者店大欺客,利用自身优势侵害消费者利益的现象,就过多地扩大消费者的范围。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并非只能依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现实生活中产生的许多侵害消费者利益的现象不是因为没有法律能够进行规制,很多情况下是因为执法部门执法不严,监管不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扩大消费者的群体,增加消费者概念的外延并不能真正起到维护消费者权益的作用,反而违背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弱势消费者的制定目的。笔者认为,考虑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倾斜保护的特性,不但不应当过多扩大消费者概念的外延,增加消费者群体的数量,反而应当更加严格地定义消费者,挖掘消费者概念的内核,缩小获得倾斜保护的人群数量,保证市场中交易者双方不会因为倾斜保护产生新的实质上的不公平。

最终消费者概念中对商品或服务使用价值的消耗,才是消费者概念的内核。商品和服务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生产经营者追求的是商品或服务的交换价值,以商品或服务换取货币或其他利益。而消费者需要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消耗商品或服务的使用价值以满足个人的需要。生产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分界线,就在于对于商品或服务的价值追求不同。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较为清晰地区分商品的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只能把消耗了商品或服务使用价值的个人定义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保护的消费者,与生产经营者划分开来,使其得到倾斜保护。其余的人群应当根据其交易的性质,依据合同法等民商事法律进行调整。

笔者将消费者定义为:“为个人需要对商品或服务进行最终消费的个人”,包含以下几层含义:

(一)消费者只能是个人

能够对商品或服务的使用价值进行消耗的人,只能是自然人个人。只有自然人个人才能对商品或服务进行实质性的消耗。其他的民商事主体,如法人、非法人组织等团体,因为其本身不具有消耗商品或服务的使用价值以满足自身需要的自然属性,团体对商品或服务的使用价值的消耗都是通过作为其成员的自然人个人完成的。因此不能认定团体作为最终消费者,仅能把实际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法人、非法人组织等团体中的自然人个人认定为最终消费者,作为《消费者保护法》所保护的对象。

(二)消费者并不限于支付了对价的交易者

消费者消费商品或服务时,是否必须享有商品或服务的所有权。笔者认为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无论是所有权归属于法人、非法人组织等团体,还是归属于家庭,判断是否是消费者,都不以商品或服务的所有权决定。消费本身是一个事实问题,取决于实际对商品或服务的使用价值进行消耗这样一个事实。在消耗的过程中,消耗的对象是已经投入流通领域的商品或服务。只要是对于已经投入流通领域的商品或服务,即使还未支付对价进行购买,获得其所有权,但只要对其进行消耗,也是消费者。因此,在极端的情况下,如盗窃商场中销售的电器进行使用的,也是消费者。在此情况下,盗贼并未支付对价,也无正当理由占有所用的电器,电器的所有权仍归商场所有。但盗贼因其使用电器,消耗该电器使用价值的事实,就应当获得消费者的地位。如若因此造成其合法权益的损失,商场应当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应承担的经营者责任进行赔偿。在其他免费获得商品或服务的情况下,如促销赠送,免费试用等,商品或服务的实际消耗者均应当能够被认定为消费者。

(三)交易时不需要特定的目的,但消费时只能是满足个人需要而非经营需要

是否成为消费者,基于其是否消耗了商品或服务的使用价值的事实,而消耗的(上接第19页)目的应当是满足个人需要而非经营等其他需要。因此,在商品或服务交易过程中不必探寻交易者的目的,只有在消耗商品或服务的使用价值时才应当考虑其目的。交易者获得商品或服务是为了赠与他人、自用或是其他什么目的,即便是转卖经营的目的也可,经营者无法探查,也完全没有必要进行探查。因为交易者此时并没有实际消耗商品或服务的使用价值,他还没有开始消费。例如,某商贩作为交易者以转卖的目的购买了一批饮料,此时他因为口渴喝了其中一瓶。其购买饮料时的目的在于转卖,但他个人消耗了其中一瓶饮料的使用价值时的目的在于满足他个人的需要而非转卖的需要,因此他就是这瓶饮料的消费者。某些学者混淆了交易与消费的界限,认为交易行为即是消费行为。笔者认为,交易行为只产生商品或服务所有权转移的结果,而上述可知,商品或服务的所有权与是否消费并无关联。因此,交易行为与消费本身并无关联。前几年曾引发热议的“王海打假”事件,笔者认为许多评论中就犯了此种错误。某些评论人将王海购买商品等同于王海消费商品,因此认为其是消费者,应当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予以保护。而笔者认为,王海虽然购买了质量有缺陷或有瑕疵的商品,拥有其所有权,但其购买后仅用于鉴定,确定商品存在质量问题,而从未真正使用该商品,从未消耗商品的使用价值,即其从未消费过该商品。王海从未消费过这些商品,更不用谈消费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个人需要还是牟利了。因此,王海不应当被认定为消费者。笔者反对实践中将商品或服务的购买者和使用者一并认定为消费者的做法。购买者若没有参与消耗商品或服务的使用价值,则根本不应当具有消费者的地位。

在某些情况下,在商品或服务使用价值消耗的过程中,不仅仅有满足个人需要的部分,也有满足生产需要的部分,此种情况的认定需要进行考虑。如某人购买一辆汽车,该车既用于车主日常使用,又用于车主所在合伙企业迎送客户。该情形既有满足个人需要,也有满足生产需要。笔者认为此时不必对消费者的认定过于严苛,只要有满足个人需要的部分,都应当能够认定为消费者。因此车主应当被认定为消费者。

五、结 语

新消费主义的概念篇3

关键词:奢侈品 商品经济 概念 定义

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和奢侈品消费快速增长的时代,尤其是在经济得到长期快速发展的中国,行将作为奢侈品消费大国而立名于世。奢侈品经济在中国已日渐显露头角,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虽然奢侈品的经济体量相对于其它重要的基础产业经济,占整个社会经济总量的比重较小,但奢侈品消费中存在的许多独特现象和特征,对于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具有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和作用。

奢侈品消费作为一种古老的社会经济现象,早已存在于现实社会生活之中。而奢侈品经济作为一种新起的产业部门,还处在产业发展的初始阶段。目前,对于奢侈品概念、定义、范畴、类型、属性等基础性的学术理论研究,业界、学界尚缺少统一或系统的研究阐述,已成为研究现代奢侈品经济的理论壁垒。

奢侈品的概念与定义

“奢侈”的概念,中外各类表意不一。“奢侈”一词,最早源于拉丁文“luxus”,原意指非凡超强的繁殖力或创造力,后移植于法文“luxe”,被蕴以充裕、富足、精细、精致之意。在西方表述中,“奢侈”大都具有优越、优雅、精致、精细的内涵;沃尔冈•拉茨勒在《奢侈带来富足》中认为“奢侈是一种整体或部分地被各自的社会认为是奢华的生活方式,大多由产品或服务决定”;维尔纳•桑巴特在其《奢侈与资本主义》中提出“奢侈是任何超出必要开支的花费”。而在中文中,“奢侈”的表述含义是“花费大量的钱财追求过分的享受”,其定义表达和哲学意境明显要高于西方的含义释解,从字面表意上看,它较为直观地揭示出了这一概念内涵中,蕴含着财富和消费、物质和精神的两种对立与统一关系,即通过对大量占有财富的物质化消耗,换取物质消费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某种超越的精神享受。

通常在对“奢侈”概念的理解中,许多人都将其与“奢华”、“奢靡”等同或混同起来,实则不然。虽然三者均含有“通过大量的财富消耗换取某种过分的享受诉求”之意,但究其本质,它们三者之间还是存在着内涵上的区别:“奢侈”主要是以追求物品或服务内在品质为重心的一种消费行为,其表现对象主要为某种特定的行为或物品;“奢华”却主要是以追求装饰或环境外在华丽来装裱门面为重心的一种炫耀行为,其表现对象主要为外在的装饰或环境;而“奢靡”主要是以通过过分地铺张浪费来达到外界注目的享乐行为,其表现对象主要为某种特定的生活状况或状态(沃尔冈•拉茨勒称之为生活方式)。三者相比,“奢侈”的境界和层次,明显要比“奢华”和“奢靡”要高,奢侈的享受不仅需要大量的财富消耗,往往还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或者说,只要财富充裕、富足,奢华、奢靡的生活享受,人人皆可为之;而“奢侈”未必然之,它除了应当具备相应富裕的财富外,消费者还需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或精神品质。“奢侈”是人们自然追求物质与精神享受合一的一种富足、高品质的生活方式,这也应是“奢侈”真正的经济学意义。

“奢侈品”(luxury)的概念,是一个域外舶来名词,同样来源于拉丁文中的“luxus”。关于“奢侈品”概念的定义,国内外学者作过各种不同的解释,其中较为常见的定义如下:一是认为奢侈品是“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超出必要程度的生产成本或使用费用的商品”。二是英文辞典中的词义解释,“可拥有而非必需”的商品,其涵义中具有精神上获取愉悦、使用中得到舒逸、价格上异常昂贵的特点。三是美国芝加哥大学克里斯托弗•贝里在《奢侈的概念:概念及历史的探究》中认为,“奢侈品是那些可以轻易并毫无痛苦地替代的物品”,其实质指可廉价替代或轻易放弃的非生活必需品。四是德国经济学家维尔纳•桑巴特在其《奢侈与资本主义》一书中,以“精制品”的概念将“奢侈品”从“量”与“质”的角度进行阐释,认为奢侈品就是在产品的基本用途之外,通过对产品原材料的添加或外观工艺的改良而进行再加工的产品。五是国际定义,认为奢侈品是“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这也是目前人们通常采用的一种定义。

以上各种奢侈品定义,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奢侈品概念的内涵,但其内涵都只是局限于奢侈品商品属性的某个方面,这无形中扩大了奢侈品概念的外延。无论是“超出必要成本的商品”、“可拥有而非必需的商品”、“原料添加或外观改良的商品”,还是“非生活必需品”,其内涵均只是从生产和使用角度涉及了奢侈品的部分商品属性。同时,根据概念定义中内涵与外延的反比关系,由于对奢侈品概念内涵的局限性,使得其外延得到了不必要的扩大。例如,“超出必要成本的商品”的定义中,很难让人区分一般低、中、高档商品与奢侈品的界限,因为“生产成本”与“使用费用”原本就是商品价格的构成,这不仅仅是奢侈品的特性,而是所有商品的共性;再如,“原料添加或外观改良的商品”的定义中,其实质内涵也同样只是体现在商品价格的成本构成中;至于“可拥有而非必需的商品”、“非生活必需品”等定义,其内涵概括明显过于笼统与抽象。

对此,本文在借鉴和吸纳有关奢侈品概念内涵的基础上,从奢侈品多属性内涵的角度进行概括,以更为科学地明确奢侈品概念的定义;并从奢侈品的消费主体、消费客体和价值构成的角度,对奢侈品概念的内涵进行研究分析,从而明确奢侈品概念内涵的内容,即:为特定社会富有消费阶层拥有和享受,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所获取的精神附加价值要远高于实用价值的珍贵稀缺商品或服务。

由此可知奢侈品固有的内涵:一是奢侈品的消费主体只能是社会中极少数的特定富有群体;二是奢侈品的消费客体只能是具有珍贵性、稀缺性的商品或服务;三是奢侈产品的价值构成主要由物品的实物价值(或可称原始价值)和精神附加价值(或可称引申价值)构成,并且消费主体在消费中获取的精神附加价值,要远远高于奢侈物品本身的实物价值。

奢侈品的范畴与属性

(一)奢侈品的本质属性

哲学上的范畴是人的主观思维对客观事物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正如商品、成本、利润等属于经济学的范畴一样,研究奢侈品范畴的根本目的也就是在于客观地概括或反映奢侈品概念内涵的普遍本质与属性表现。从所有商品的实物生产和价值构成的对比研究中,清晰而明确地找到奢侈品区别于其它任何商品的普遍不同之处,那就是作为奢侈品的商品具有的本质属性。

一是奢侈品有形实物价值的稀有珍贵性。有形实物的消耗是所有商品得以客观存在的物质载体,这是所有商品在实物生产过程中的共性,但奢侈品在其实物生产中所消耗的基础材料、加工流程、生产技术、人工成本等有形实物,必然具有明显的稀有珍贵性。这可以从维尔纳•桑巴特的“量”与“质”的概括中得以说明,即相对于其它商品,奢侈品在其实物产品形成中使用和消耗了更多或更好的有形实物,通常表现为奢侈品形成中所使用原材料的珍贵和制作工艺的精良。

内容摘要:本文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奢侈品经济基础理论中有关奢侈、奢侈品及奢侈品经济的基本概念与定义,揭示奢侈品的范畴与属性、划分标准与分类,以及奢侈品经济与现代商品经济的关系。文章认为,奢侈是人们自然追求物质与精神享受合一的一种富足、高品质的生活方式;奢侈品在现代生活中是一种高品质的特殊商品或服务;奢侈品经济已经成为现代商品经济体系中相对独立的产业部门。

关键词:奢侈品 商品经济 概念 定义

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和奢侈品消费快速增长的时代,尤其是在经济得到长期快速发展的中国,行将作为奢侈品消费大国而立名于世。奢侈品经济在中国已日渐显露头角,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虽然奢侈品的经济体量相对于其它重要的基础产业经济,占整个社会经济总量的比重较小,但奢侈品消费中存在的许多独特现象和特征,对于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具有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和作用。

奢侈品消费作为一种古老的社会经济现象,早已存在于现实社会生活之中。而奢侈品经济作为一种新起的产业部门,还处在产业发展的初始阶段。目前,对于奢侈品概念、定义、范畴、类型、属性等基础性的学术理论研究,业界、学界尚缺少统一或系统的研究阐述,已成为研究现代奢侈品经济的理论壁垒。

奢侈品的概念与定义

“奢侈”的概念,中外各类表意不一。“奢侈”一词,最早源于拉丁文“luxus”,原意指非凡超强的繁殖力或创造力,后移植于法文“luxe”,被蕴以充裕、富足、精细、精致之意。在西方表述中,“奢侈”大都具有优越、优雅、精致、精细的内涵;沃尔冈•拉茨勒在《奢侈带来富足》中认为“奢侈是一种整体或部分地被各自的社会认为是奢华的生活方式,大多由产品或服务决定”;维尔纳•桑巴特在其《奢侈与资本主义》中提出“奢侈是任何超出必要开支的花费”。而在中文中,“奢侈”的表述含义是“花费大量的钱财追求过分的享受”,其定义表达和哲学意境明显要高于西方的含义释解,从字面表意上看,它较为直观地揭示出了这一概念内涵中,蕴含着财富和消费、物质和精神的两种对立与统一关系,即通过对大量占有财富的物质化消耗,换取物质消费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某种超越的精神享受。

通常在对“奢侈”概念的理解中,许多人都将其与“奢华”、“奢靡”等同或混同起来,实则不然。虽然三者均含有“通过大量的财富消耗换取某种过分的享受诉求”之意,但究其本质,它们三者之间还是存在着内涵上的区别:“奢侈”主要是以追求物品或服务内在品质为重心的一种消费行为,其表现对象主要为某种特定的行为或物品;“奢华”却主要是以追求装饰或环境外在华丽来装裱门面为重心的一种炫耀行为,其表现对象主要为外在的装饰或环境;而“奢靡”主要是以通过过分地铺张浪费来达到外界注目的享乐行为,其表现对象主要为某种特定的生活状况或状态(沃尔冈•拉茨勒称之为生活方式)。三者相比,“奢侈”的境界和层次,明显要比“奢华”和“奢靡”要高,奢侈的享受不仅需要大量的财富消耗,往往还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或者说,只要财富充裕、富足,奢华、奢靡的生活享受,人人皆可为之;而“奢侈”未必然之,它除了应当具备相应富裕的财富外,消费者还需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或精神品质。“奢侈”是人们自然追求物质与精神享受合一的一种富足、高品质的生活方式,这也应是“奢侈”真正的经济学意义。

“奢侈品”(luxury)的概念,是一个域外舶来名词,同样来源于拉丁文中的“luxus”。关于“奢侈品”概念的定义,国内外学者作过各种不同的解释,其中较为常见的定义如下:一是认为奢侈品是“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超出必要程度的生产成本或使用费用的商品”。二是英文辞典中的词义解释,“可拥有而非必需”的商品,其涵义中具有精神上获取愉悦、使用中得到舒逸、价格上异常昂贵的特点。三是美国芝加哥大学克里斯托弗•贝里在《奢侈的概念:概念及历史的探究》中认为,“奢侈品是那些可以轻易并毫无痛苦地替代的物品”,其实质指可廉价替代或轻易放弃的非生活必需品。四是德国经济学家维尔纳•桑巴特在其《奢侈与资本主义》一书中,以“精制品”的概念将“奢侈品”从“量”与“质”的角度进行阐释,认为奢侈品就是在产品的基本用途之外,通过对产品原材料的添加或外观工艺的改良而进行再加工的产品。五是国际定义,认为奢侈品是“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这也是目前人们通常采用的一种定义。

以上各种奢侈品定义,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奢侈品概念的内涵,但其内涵都只是局限于奢侈品商品属性的某个方面,这无形中扩大了奢侈品概念的外延。无论是“超出必要成本的商品”、“可拥有而非必需的商品”、“原料添加或外观改良的商品”,还是“非生活必需品”,其内涵均只是从生产和使用角度涉及了奢侈品的部分商品属性。同时,根据概念定义中内涵与外延的反比关系,由于对奢侈品概念内涵的局限性,使得其外延得到了不必要的扩大。例如,“超出必要成本的商品”的定义中,很难让人区分一般低、中、高档商品与奢侈品的界限,因为“生产成本”与“使用费用”原本就是商品价格的构成,这不仅仅是奢侈品的特性,而是所有商品的共性;再如,“原料添加或外观改良的商品”的定义中,其实质内涵也同样只是体现在商品价格的成本构成中;至于“可拥有而非必需的商品”、“非生活必需品”等定义,其内涵概括明显过于笼统与抽象。

对此,本文在借鉴和吸纳有关奢侈品概念内涵的基础上,从奢侈品多属性内涵的角度进行概括,以更为科学地明确奢侈品概念的定义;并从奢侈品的消费主体、消费客体和价值构成的角度,对奢侈品概念的内涵进行研究分析,从而明确奢侈品概念内涵的内容,即:为特定社会富有消费阶层拥有和享受,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所获取的精神附加价值要远高于实用价值的珍贵稀缺商品或服务。

由此可知奢侈品固有的内涵:一是奢侈品的消费主体只能是社会中极少数的特定富有群体;二是奢侈品的消费客体只能是具有珍贵性、稀缺性的商品或服务;三是奢侈产品的价值构成主要由物品的实物价值(或可称原始价值)和精神附加价值(或可称引申价值)构成,并且消费主体在消费中获取的精神附加价值,要远远高于奢侈物品本身的实物价值。

奢侈品的范畴与属性

(一)奢侈品的本质属性

哲学上的范畴是人的主观思维对客观事物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正如商品、成本、利润等属于经济学的范畴一样,研究奢侈品范畴的根本目的也就是在于客观地概括或反映奢侈品概念内涵的普遍本质与属性表现。从所有商品的实物生产和价值构成的对比研究中,清晰而明确地找到奢侈品区别于其它任何商品的普遍不同之处,那就是作为奢侈品的商品具有的本质属性。

一是奢侈品有形实物价值的稀有珍贵性。有形实物的消耗是所有商品得以客观存在的物质载体,这是所有商品在实物生产过程中的共性,但奢侈品在其实物生产中所消耗的基础材料、加工流程、生产技术、人工成本等有形实物,必然具有明显的稀有珍贵性。这可以从维尔纳•桑巴特的“量”与“质”的概括中得以说明,即相对于其它商品,奢侈品在其实物产品形成中使用和消耗了更多或更好的有形实物,通常表现为奢侈品形成中所使用原材料的珍贵和制作工艺的精良。

实物性奢侈品一般是指产品可以通过有形实物的外在表现形态而存在的奢侈品,简而言之,就是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奢侈品,如豪宅、名车、游艇、珠宝、服装等,一般传统的奢侈品都属于实物性奢侈品。服务性奢侈品一般是指产品通过无形服务的外在表现形态而存在的奢侈品,这类奢侈品没有特定的实物形态,其价值往往通过消费者接受服务消费时所获得的无形体验和感受而实现,例如健身、社交、休闲、美容、旅游、美食、体验等,相对于传统的实物性奢侈品,服务性奢侈品应当是现代生活中一类新兴的奢侈品。

(四)奢侈品本身所依附的实物价值载体

根据奢侈品本身所依附的实物价值载体的不同,可将奢侈品分为资本性奢侈品与资源性奢侈品。

资本性奢侈品一般是指通过对物品的拥有可以实现保值或带来增值的奢侈产品,消费者拥有这类奢侈品的目的并非直接消费,而在于占有和收藏,如珠宝首饰、金银玉器、古董字画等;资本性奢侈品可以通过占有、收藏方式拥有,并可进行估值抵押融资。资源性奢侈品一般是指在生产中过分地占有人力、材料、土地等自然或社会资源并最终用于消费的奢侈品,这类奢侈品的最终效用明确在于消费而非增值,如豪宅、游艇、名车、时装、腕表、箱包等。资源性奢侈品以使用、消费的方式拥有,一般很难实现保值性融资,同时它们相对于普通商品,在生产制作中会占用和消耗更多、更好的资源。

(五)使用和消费过程中的实物消耗方式

根据奢侈品在使用和消费过程中的实物消耗方式的不同,可将奢侈品分为一次性奢侈品与重复性奢侈品。

一次性奢侈品一般是指产品实物在使用和消费过程中一次性消耗并完成全部消费过程的奢侈品,如雪茄、名酒、美食、化妆品等,这类奢侈品只能经历一次性消费,其产品实物形态随消费而消耗及消亡。重复性奢侈品一般是指产品实物可以在使用和消费过程中多次循环使用的奢侈品,如服装、皮具、钟表、眼镜等,这类奢侈品虽然多次重复地使用直至其实物形态的毁损灭失,但它一般也有特定的使用周期或期限。应该明确的是,这种分类方式从逻辑划分角度而言,一次性奢侈品和重复性奢侈品只是属于消耗性奢侈品的一级子概念,而与消耗性奢侈品相对的保值性奢侈品,可以将其理解为可无限次循环使用的重复性奢侈品。

在上述有关奢侈品的分类中,新兴的服务性奢侈品是否已脱离了对奢侈品内在实物价值珍稀性的本质范畴或属性范围,应当值得关注。事实上,现代生活中出现和兴起的康体、美容、健身、休闲以及太空旅游、极地观光等服务性奢侈产品,消费者在体验和享受中同样会含有实物价值的体现,如专业器械、专业护理、精心服务、技术指导、优美环境等等,无不体现出服务性奢侈品中所含实物、资源价值的珍贵性与稀缺性。因此,服务性奢侈品同样具有奢侈品在实物价值上的稀有珍贵性和在无形价值上的外在彰显性两大本质属性。

奢侈品经济与现代商品经济

奢侈品是在一定经济与社会发展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商品类型,它是阶级社会等级制度环境条件下的一种客观必然而普遍存在的商品形态和社会现象。在现代市场商品经济体系中,奢侈品与其他类别的商品或产业一样,是现代商品经济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现代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由于行业尖端资本的聚合、私人物质财富的集中,以及人们对身份、地位、形象等外在彰显的心理需求或对某种个性化生活品质的追求,这些经济和社会条件的客观存在,为现代奢侈品经济的发展建立了稳固的市场供需关系,并且已成为现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现代商品经济是以市场供求关系为基础、以参与各方互惠为条件、以劳动产品交换为目的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总称,而奢侈品经济之所以可以相对独立地作为现代商品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由市场主导条件下的商品经济产业或行业内部的专业化精细分工所决定的,同时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定商品营销市场定位的必然要求。首先,奢侈品经济是一种具有完全商品特征的特殊的消费商品或服务产业体系。由于市场需求的导向和产业分级的细化,以及客观存在的商品与服务的不同档次和消费层次的个性需要,使得奢侈品从普通商品序列中分化出来,以其“质优价高,满足尖端消费群体的个性需求”的鲜明特色,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商品产业体系。其次,奢侈品经济的运行体系具有区别于普通商品的独特运行机制。奢侈品的生产制作、营销宣传、包装运输、售后服务、消费体验等商品运动过程与生产流通环节,均较之普通商品具有更多、更高的质量要求,产品质量标准往往明显优于行业或国家的相关质量标准,尤其在原料、工艺、技术和个等资源整合中,一般具有行业的珍稀性、独创性、领先性等特点。再者,奢侈品经济具有相对独立的产业经济系统属性。奢侈品的生产、流通、交换和消费等经济关系的调整与运行,可以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产业部门体系,并具有不同于其它普通商品调整与运行的经济规律和产业要求。

奢侈品经济是集奢侈产品的生产制作、加工流转、营销宣传、消费文化等于一体的系统产业运行集成,作为现代商品经济系统中相对独立的产业经济部门,其特有的生产与消费的周期性形成了独立的产业循环运行机制。同时它所带来的促进产业发展水平、创新商品制造工艺、创造社会财富和提供就业岗位、满足个需求、提升人们生活品质等方面的效用,也是引导和推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理论上而言,任何一个行业或品类的商品与服务,都有可能产生各自领域的奢侈商品。

在奢侈产品(含奢侈性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过程中,无论是从原料选择还是制作工艺上,以及在同类产品生产所需各类资源的优化整合上,往往都代表着相应行业内的最高水平,同时在产品研发与创新投入上也要远高于同行业水平,奢侈品生产中产品品质与工艺技术的更新更迭,使得一些适用的高新技术会梯度转移推广至其它同类产品的生产制造中,这必然有助于推动同类产品行业发展水平的改良升级。在奢侈产品的流通过程中,其在包装、存储、运输、营销等各流通环节上,较其它同类产品具有更高的品质和工艺要求,这些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品质要求,无疑有助于促进奢侈品产业在社会经济协作关系基础上的专业化、精细化的分工发展,并形成系统的经济运行机制。

在奢侈产品的消费过程中,奢侈产品的拥有和消费不同于其它普通的商品或服务,它能够更多地带动其它相关专业性强的社会服务和产品消费的需求,如奢侈服饰消费带来的服装保养、专业洗涤、品质维护等方面的服务需求;奢侈豪宅消费带来家政和生活服务方面的服务需求……,这些产生于奢侈品消费过程的衍生性社会服务需求,将会延伸奢侈品经济的产业链条和范围。

参考文献:

1.[德]维尔纳•桑巴特,王燕平,侯小河译.奢侈与资本主义[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德]沃尔冈•拉茨勒,刘风译.奢侈带来富足[m].中信出版社,2003

3.[美]克里斯托弗•贝里,江红译.奢侈的概念:概念及历史的探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新消费主义的概念篇4

关键词:品牌象征意义 定位 本土文化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消费活动中理性诉求的重要性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建立在美感基础上的享乐越来越为消费者所重视。由于商品或品牌承载了特定的象征意义,因此客观上成为了一种特殊形式的符号,而这种通过借助商品或品牌所附带的象征意义来满足消费者个体精神或社会交往方面需求的消费行为被称为象征性消费。

品牌属性结构分析

根据符号学的基本理论,符号是“一种表示成份(能指)和一种被表示成份(所指)的混合物”。其中“表示成份(能指)方面组成了表达方面,而被表示成份(所指)方面则组成了内容方面。”叶耳姆斯列夫进一步指出,符号的两个构成要素包含两个层面,即内容与形式。因此笔者认为,由于特定形式的品牌在消费过程中体现出传达特定象征意义的作用,因此品牌本身也是一种符号,其基本结构形式如图1所示。

符号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所欲传递的象征意义上。在品牌符号结构中,品牌实体(即品牌的名称、标志等)的存在形式相对比较稳定,相比之下,品牌符号的所指内容更加丰富。品牌既可以代表其生产厂商,也可以反映它所代表的商品在质量、功能等方面的独特性,甚至代表消费者的心理感受。如表1所示,Goodyear(1996)根据品牌所包含的意义提出了一个品牌发展六阶段的模式,每一阶段的品牌都具有特定的内涵。现代经济体现出愈来愈明显的消费导向特征,品牌的所指内容逐渐倾向于消费者在拥有和使用相应品牌商品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某种心理愉悦感或者表现出的特定生活形态。

品牌象征意义内涵的多样化发展趋势反映出现代社会中的消费者的需求日益复杂化,品牌日益成为消费者表达自身情感、建立具有特定风格的个体形象、体现生活形态以及维系社会关系网络的有效手段。

我国企业品牌象征意义的定位模式

从产生直到现在,品牌已经由最初的商品生产厂家的标志转变为满足消费者精神需求的手段,之所以品牌会由最初的商家标志转变为满足消费者精神需求的手段,这是由品牌的符号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即品牌的象征意义属于符号所指成份,其所指内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品牌符号所指内容的不确定性给象征意义的定位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及风险性,而这种困难与风险往往是由品牌所定位的象征意义与消费者所认可的消费文化之间的冲突、不一致所造成的,成功的象征意义定位则是建立在企业对目标市场所认可的消费文化的正确理解基础上。

当前外国公司品牌的象征意义侧重于强调体现消费者的个体特质与自我形象,这是在国家丰富的物质财富积累、较高的城市化水平以及自我导向的文化模式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与西方相比,我国无论是在地域、经济、社会还是文化模式方面都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性,因此我国企业在进行象征意义的定位时不能简单地套用或照搬西方企业的成功经验。与西方相比,我国的消费文化在关于社会个体的自我认知、价值取向、个体与社会之间关系等问题的认识上也具有明显差别,国内企业完全可以立足于本土文化来进行象征意义的选择、定位,从而促使国内品牌形象趋于多样化、丰富化。

(一)基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意义定位

虽然我国的文化板块体现出极其明显的多样性,但就各文化板块而言仍然具有一定的共性,这种共性是我国文化模式得以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模式产生明显区别的根本原因。表2是以Geert •Hofstede的文化维度理论为依据,就中西方人们对生活中一些基本概念的偏好与敏感程度所做的分析。

中国人对权力、不确定性、自我以及两性概念的认识与理解是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传统经济结构,以血缘、家庭和宗族为核心的社会结构,以及以高度集权为特色的政治结构等多项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它是对整个中华民族共有的心理特征的一种概括和总结,其影响范围不仅仅局限于某一地区或某一民族,甚至超出了国界。在这些认识结果中固然存在一些封建思想的糟粕,例如对女性形象、权力和地位等概念的不正当理解,但多数仍然对社会今天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我国企业在为产品进行象征意义的定位时,应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覆盖市场。

1.建立在集体以及集体成员之间关系基础上的自我观念。在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传统经济以及相应的宗族、家庭观念的作用下,中国人对自我的认识是从集体的角度出发的。这种认识方式导致消费者在消费行为中强调与他人看齐,注重自身行为与社会保持一致的重要性,从而产生消费趋同现象。但集体主义倾向导致中国人格外重视自己在以家庭为代表的集体中所扮演的相应角色以及与此角色,相对应的各种行为规范。

研究文献表明,与其他民族相比,中国人尤其注重通过印象整饰和角色扮演在他人心目中产生良好的形象与名声,所以“面子”这一概念在中国人的意识中格外突出。中国人对角色的高度重视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在每个人心目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关系的范围从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逐渐延伸至朋友关系、家国关系等等。从中国企业的产品广告中就可以明显看到这种关系导向的特点。海尔防电墙热水器的广告以父子之间的关系为背景,上汽通用五菱汽车以整个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为背景,海王金樽以夫妻之间的关系为背景。

受我国文化特点的影响,国外企业的产品在进入我国市场后,通常也会通过在广告中强调其产品对我国消费者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与销售量。例如,可口可乐公司经常在我国传统节日期间适应我国消费者的文化心理和年节习俗,借助与传统节日相关联的带有吉祥意义的象征物,将可口可乐产品与我国百姓喜气洋洋的热烈气氛融合在一起,表现形式十分切合中国人的消费习惯与审美情趣,产品的销售量则扶摇直上。

2.通过权力、权威体现强者形象。权力差距是一个社会成员接受在机构里和组织里权力分配不平等这一事实的程度。特定的消费群体虽然不是正式组织,不存在制度性的权力分配,但群体内部成员存在着时尚倡导者与时尚追随者之分。时尚倡导者凭借出身的特殊性、成就、对特定知识的掌握等因素代表了一种权威性,对追随者则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命令。因此,消费群体内部也存在有关权力差距的现象。

消费群体内部的权力差距现象一定程度上受到文化模式的影响。我国传统文化属于权力差距明显的文化模式。受此类文化模式影响,人们认为社会上存在不平等的秩序是合理的,每个人在世界上都有自己恰当的位置和角色,人们地位的高低由该秩序保护。在社会中一些人应当独立,大多数人则应依靠这些独立的人。我国文化对等级、权力、权威的认可导致一般民众在思想、行为的革新方面倾向于追随少数拥有权威的人。这种行为模式直到今天仍然存在于日常生活中。

从大量的广告中可以看到,企业或者以名人作为权威的代表向消费者提供示范,或者突出、强调老人在消费方面的某些经验。无论是名人还是普通的老人,其经验和行为在一般中国人眼里似乎总是正确、可信的象征。

3.体现稳定、安全的象征意义。追求稳定、平安、和谐是中国人生活中的重要目标,所谓“家和万事兴”反映了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对不确定性、风险的一种排斥心理。为了规避这种不确定性,中国文化向来强调通过对事业和家庭提供更多的稳定性、建立更正式的规则的思想和行为、信仰绝对的真理和权威人士的知识、见解来避免经济与社会的不稳定性。虽然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不确定性的心理承载能力在逐渐提高,但是求稳定、安全的心理动机仍然是影响社会大众行为的重要内驱力。

中国人的安全感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自己的家,因此围绕家的概念衍生出的情感性质的态度对人们行为的影响最为明显。一般中国人的家庭十分重视自身家族的延续、和谐、团结与富足。为了确保家庭的和谐,我国向来重视家庭成员之间一体感、归属感、关爱感、荣辱感、责任感等多种形式的感情培养。长期的文化熏陶使这种注重感情的文化内化到每个人的意识中。西方文化受经济发展模式、财产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对家庭成员之间感情的重视程度明显低于中国文化,这也是西方社会人情之所以淡薄、冷漠的一个重要原因。

强烈的风险规避心理不仅促使中国人产生对家庭及家庭成员感情方面的独特认知结果,而且促使个人表现出爱家、利家、护家的行为,这种行为倾向在日常生活中通常以繁衍子孙、相互依赖、忍耐自抑、谦让顺同、为家奋斗、上下差序、内外有别等形式体现出来。因此如果企业围绕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进行象征意义定位的话,将会比较容易促使消费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大大提高本企业产品/品牌的亲和力。

4.树立健康进步而符合传统美德的两性形象。我国文化是一种主导价值观男性化程度比较明显的文化模式,男性往往是权威、自信、成功的象征。我国文化及家庭运作的基本原则都体现出一种“父系原则”,文化的男性化导向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男性与女性形象的模式化。从广告中就可以看到权力、地位、金钱、事业的成功、刚毅的形象等概念总是针对男性消费者而提出的,而女性则主要体现的是一种温柔、贤惠、体贴、性感、美丽等形象。

品牌象征意义定位的基本逻辑体现为借助某种与产品相关联的形象创造来促进产品的销售,男性与女性形象的确定取决于企业的定位、文化的要义以及现代社会道德的规定性等多项因素。产品的自然属性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形象定位的大致范围,例如黑色、直线、三角形等更有利于男性形象的塑造,粉色、曲线、圆形等则适于代表女性形象。但产品形象能否为目标消费群体所理解和接受,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群体意识中文化对男性、女性形象的规定性,但是这种规定性可能并不一定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进步性需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传统文化中一些关于男女形象的不当规定与解释成份因其糟粕性而遭到淘汰,但这种思想的残余部分常常会不自觉地在人的意识中重新泛起,从而对消费者产生不良的引导作用。

(二)基于区域文化的象征意义定位

前文所述的内容侧重于从文化模式的角度来分析我国各地区文化所具有的一种共性,但作为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经过五千年的文明积淀形成了极其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消费次文化,从这些不同的次文化中透露出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各具特色的消费心理与情感表达方式。从自然环境中地形、气候、经济生产等方面的独特性看,我国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七个文化板块:东北文化板块,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北部及内蒙东部,特点是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游牧民族文化板块,范围包括内蒙、辽宁、河北与陕西北部、宁夏北部及新疆,具有民风强悍勇武的特点;黄河流域中土传统文化板块,这是我国传统文化最典型的地方;长江流域文化板块,大致位于秦岭、淮河以南,西至青藏高原东侧,东、南均迄于海;青藏文化板块,具有浓郁的藏传佛教文化气息;云贵文化板块,少数民族文化千姿百态,原始特色明显;闽台文化板块,这里的文化具有中原古代文化的特点。

处于不同文化板块中的消费者对概念、意义体现出明显的价值偏好,这种偏好的存在意味着企业制定的产品与意义的组合方案对于不同地区的消费者而言,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因此每一种文化板块对于企业而言都是一种细分市场。因此基于以上不同区域的消费次文化,企业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地消费者的精神需求,从而做出恰当的选择。

总而言之,由于我国文化中有关权力、不确定性、自我以及两性概念的认识反映了中国人的一种普遍心理,对消费者的行为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引导和支配作用,因此企业如果以上述概念为核心构建商品的品牌象征意义,产品更容易为消费者所接受,但是由于相关的概念在思想、意识形态方面会对消费者产生一定程度的引导效应,因此在选择和确定方案主题时应对传统思想采取扬弃的方式,避免落后的、不符合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封建糟粕思想出现于战略方案中,以防产生消极的、负面的社会效应。

关于我国企业品牌象征意义定位的若干建议

品牌所定位的某种象征意义能否产生预期的效果,能否在市场竞争中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不仅仅取决于该象征意义的新潮性、时尚性,往往与企业的目标市场所处区域的主流文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市化程度等因素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本节着重从上述角度对我国企业品牌象征意义的定位提出若干建议。

(一)区分不同经济发展及城市化水平条件下的象征意义定位

自我观念并不能完全代表品牌象征意义的内涵,品牌象征意义的定位也不仅仅是以发达地区的消费者,特别是城市消费者为目标市场。从理论上讲只要有消费文化存在的地方,就有象征意义生存的空间。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从东部到西部依次体现为发达、次发达和欠发达三个层次,相应的主流消费文化类型也依次体现为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现代消费文化及传统消费文化,表3反映了我国不同地区消费文化的主要类型及企业进行象征意义定位的基本导向。

东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不仅物质财富拥有量居全国之首,而且深受现代与后现代思想观念的影响,消费者个人的自我倾向最为明显,在这一点上类似于西方社会。受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东部地区的消费理念具有类似于西方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的特点,表现为通过消费某种商品来表现个人独特的整体形象或某种人格特质以及具有某种风格的生活方式。因此,在针对东部地区,尤其是城市消费者进行商品及品牌象征意义的定位时,应侧重于选择易于体现消费群体的自我形象、个体风格、人格特质或者生活方式等具有自我倾向的概念作为主题。当前我国消费者,尤其是青少年消费群体的个体化、独立倾向不断趋于明显,因此以自我价值、个体人格为核心的品牌象征意义在经济最为发达的东部地区最具有市场潜力。

就经济发展水平而言,中部地区目前基本仍处于工业化阶段,物质财富的积累是该地区发展的主要任务,因此通过个人劳动合理追求财富应是这一地区生产文化的主题,在这一点上具有与18、19世纪对西方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相类似的一面。因此,针对中部地区的消费者,品牌象征意义的主题应主要以消费者在劳动过程中表现出的拼搏、进取、积极向上、冒险等意愿型概念以及事业、财富、成功、身份、地位等认知型概念为主,从而树立起一种建立在劳动、创新和财富基础上的成功、权威形象。

西部地区除少数大中城市具有较高的工业化水平及社会分工程度以外,大部分地区均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甚至前工业化阶段。虽然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居民消费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经济发展的落后决定了传统的消费思想在消费者意识中仍然根深蒂固。除经济发展明显滞后外,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及社会结构、传统的民俗型消费文化在西部地区仍然存在且对消费者具有明显影响,因此家庭观念、家族观念、乡土情结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具有重要价值,借助品牌象征意义来维系和表达亲子、夫妇、兄弟、亲族之间关系与感情会产生有效的说服效果。

(二)正确认识传统消费文化在象征意义定位过程中的作用

目前,国内企业在为产品进行象征意义定位时步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似乎只有体现自我形象的现代消费文化属于主流消费文化。通过观察现阶段国内各品牌的象征意义,可以发现广告中充斥着大量的自我概念,企业在进行广告宣传时几乎都在围绕自我做文章。虽然也有部分企业围绕家庭、亲情等体现传统消费文化的象征意义制定和实施战略,但多数企业的产品所承载的象征意义仍主要集中在个性、自由、身份、地位、财富等与自我概念相关的、体现出比较明显的西方个体主义色彩的范畴上。这种对品牌象征意义定位的片面认识产生的后果首先是导致企业对目标市场的定位过于狭隘。

发达地区的消费者,尤其是城市消费者固然具有较高的购买能力和需求层次,但由于我国的经济与城市化发展进程有限,市场经济体制中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信用体制及分期付款制度,因此城市消费者的消费潜力并不是无限的,仅仅依靠城市居民市场难以完全消化相对过剩的商品。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虽然收入水平偏低,但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仍然具有明显增长,而且农村居民是我国的主要社会群体,人口基数巨大,因此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目前,国内虽然也有部分企业围绕家庭、亲情等体现传统消费文化的象征意义制定和实施战略,但多数企业未能充分认识传统消费文化对消费者决策所具有的重要的说服作用。尽管我国传统消费文化的影响力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有所减弱,但传统消费文化的情感内核早已内化到人的思想、意识中。虽然被消费的物品可能被新的商品所取代,但它所承载的意义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仍然对人的消费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类似于本能性质的驱动力,依旧是社会大众维系人际关系、丰富自身情感生活的重要手段。

利用传统消费文化中的各种象征性概念来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常常能在营销活动中产生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例如“和酒”能够在传统的黄酒产品市场上取得绝对的市场领先优势,成功的关键在于企业充分利用了传统消费文化中的“和”的思想对消费者的影响。“百年好合,品和酒”的广告用语和广告中的一对新婚夫妇为消费者塑造了一种体现我国传统文化中“和”之主题的形象,夫妻之间的百年好合、朋友之间的“和为贵”是企业真正向消费者传递的象征意义。虽然城市消费者接触的主要是现代消费文化,但仍然保留有比较强烈的对传统文化的怀旧心理,尤其是随着城市化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人际关系日趋淡漠等社会弊病的产生,城市居民逐渐向往那种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所以传统消费文化仍是开发城市居民这一市场的重要工具。

农村消费者受传统消费文化的影响则更加直接与深入,而且由于农村地区开放程度相对较低,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比较稳定、单一,不像城市消费者那样复杂多变。但这也意味着农村消费群体的同质化程度较高,需求特点较城市消费者更为明确,更利于企业的市场定位工作及品牌的推广。

总而言之,在我国的消费者背后具有较为复杂的、呈现多元化的消费文化背景,无论是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现代主义消费文化还是传统消费文化都对消费者的日常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只不过影响的方式和力度有所不同。企业在进行象征意义定位时不能完全忽视其中的某一种消费文化的存在,否则企业不仅会失去部分市场,而且无助于企业深入理解消费者的需求特点,充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戚海峰.符号化消费与营销策略.经济管理, 2004.14

2. 朱文渊.21世纪的营销环境变化新趋势.商业经济研究,1998.6

3.崔晓林.消费者价值属性与广告策略.企业活力, 2002.1

新消费主义的概念篇5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差异消费

1多元共生性的后现代特征与差异消费的形成

差异消费是后现代主义的概念,无差异消费则是现代主义的概念。后现代主义强调多向多变,强调他人,崇尚非标准,多样化与分散化;在知识论中主张知、情、意相互融合,崇尚个体、边缘、地域,局部……后现代主义这样的主张与追求将现代主义追求标准化、系统化,崇尚理性,否定情感参与,在知识论中主张知、情、意严格区分的“精英主义”完全消解否定。随之而来,现代主义的无差异消费时代得到终结,差异消费时代兴起。具体追溯到差异消费形成的后现代社会根源——主要是由后现代社会的多元共生性来决定的。

多元共生性:与现代主义强调的中心性和一元性相反,后现代注重对立面的消失。多元的共生正可以通过互参性和差异性而互释其意义,并通过差异而表现出独立不倚的质素。多元共生是一个差异同一的概念。那种一味强调“差别”而无视统一,事实上只会走向自己的反面。在后现代消费时代正是拥有了这样多元共生的一种平和的心境,秉持了更加宽容的消费态度和更为宽广的消费视野而又相对个体体验的消费实践。“不一定”是时下最为时髦流行的话语,差异性也就是在此“不一定”之中产生。后现代的多元共生性概念,取代了现代主义普同性,“差异消费”的概念得以形成。

2差异消费

由德希达提出,他认为现代主义与前工业化时代,经济现象中的生产是以实体生产的一、二产业为主导,消费则是以生产者主导的无差异消费、物质消费为主。但是在后工业时代与后现代情景里,经济现象中的生产是以知识、文化、意义为生产的三产业(服务业)为主,消费自然以消费者欲求的差异消费、知识消费为主导。

星野克美于《符号社会的消费》一书中提出相关于消费文化现象的观点:消费形态转向成为物品感性消费和意象消费的文化现象。消费不再只是经济的行为,以物品价值为使用目的,已经转变成为如何具有新差异性的符号价值。

因为人对物的消费,是一个交往的过程,不仅仅是用一个东西,人对物的消费实际上是一个意义再生产的过程。人们通过消费一定的物品,来获得一定的满足感,获得一定的需要。拿手表来说。手表的原始功能是计时,但是手表在设计策略中,它创造了一种关联——即手表和身份、地位、品位的关联,由此手表就变得不再普通,就不再只是一块普通的计时工具,手表的原始功能正在消散。由此当你消费一块手表的时候,你就不仅仅是在消费手表计时工具本身,而是在消费附加在手表上的其他的文化价值和其他附加的意义。

这里牵涉到一个“景象社会”的概念——简单说就是商品变成了形象,或者叫形象就是商品。我们都知道不同品牌的手表之间的差价是很大的,这个差别是怎么造成的?这并不是这个物的使用价值,因为它的使用价值是一样的,但是它们的交换价值,它们的符号价值是不一样的。所以景象社会的理论实际上提出一个很重要的现象就是我们消费商品实际上是在消费形象。

显然,消费形象之间会存在着各种各样不同风格、情趣和品位等多方面的差别,这些差别显然会迎合和满足不同消费人群的差别化的身份、地位和趣味。由此差异消费,可以从设计专业的术语中来定义就是:产品和服务要有特色、设计上要有文化特色,以克服现代工业社会里的“无差异消费”,进入满足小众市场的后现代差异消费。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除了价钱因素以外,后现代市场里产品主要的竞争力来自于作者与作者(设计师)所处的文化脉络所呈现的特色。譬如,我们买美国货、欧洲货主因已经不仅仅是美国货、欧洲货多好、多坚实、多小巧(因为跨国公司盛行之下很多外国货已然在东南亚或非洲国家生产);主因而是美国、欧洲货所呈现的美国文化意象或欧洲文化意象。

以观光业来说明差异消费就会更加容易理解,例如上海市如果要成为观光的重要据点,那么除了五星级饭店、环境优美的市容以外,有没有独特风格才是最重要的。否则上海市与纽约、东京、香港都差不多,又何必来上海观光呢?观光消费就是典型的差异消费。差异消费是后现代生活形态的一种表征:差异消费现象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形态,呈现为后现代生活形态多元化和差异性的一种表征。

3后现代差异消费与设计的互动关系

(1)差异消费对于设计学科的明显影响。

显然,设计适时反映当下时代的价值观、社会生活与流行现象。存在于任何一个社会的商品,其设计都是反映社会价值的一种表现,但这种社会价值也同时是存在这个社会中的个人所秉持的价值观的集合体。后现代的差异消费现象与设计的表现相互反映,后现代的差异消费现象也同样存在于设计的现象中。

由于全球经济市场的变动,后现代主义的生产者导向、消费市场的变化,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后现代社会里,经济体系逐渐从“生产者导向”走向“消费者导向”,意味着工业产品消费已然从产品的功能满足进入到消费者对“产品意象的心理满足”。依此,现代主义设计所强调的“形随机能、与合理(高效)主义”已经被渐次超越,被一种产品意象的心理满足、风格差异消费所取代。这样在推向后现代消费者导向的市场新趋中,凸显了设计市场行销形态的改变。

①表现为将设计转向为以消费者沟通、互动为目的特色。设计的沟通性即设计专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会趋于更加细致,通常也有所谓的“消费者使用者中心”这样的设计理念出现。不过,沟通性的趋势是比使用者中心更为复杂且更为精致的概念。诸如:网站网页设计里,就很强调动态画面与选择性点入;此外,一个成功的网站之所以吸引人,往往是因为经营者随时能调整更新网站内容,而又不失原设立主题,所以小至计数器、留言板、讨论区的提供,大至网站登入的个人化招呼、留言板的自动回函、网上购物付费系统等都是为了增加沟通的互动性。

②差异消费的概念对设计最大的冲击在于催促了民族风格与地方风味的兴起,特别是在网络、资讯消费与资讯流高度发达之后,追求“差异”的需求更为明显。而风土、语言、民族性,将成为提供差异的最终源头。

③如果从与现代设计的差异来看,差异消费对于设计带来的最重要的影响和结果就是“希望设计能够有更丰富的表情与意象”。这就是设计业界里所称的设计语意学派。而这些设计的表情与意象并不是毫无缘由的,而是透过设计者对设计产品与消费受众之间相互关系的体会和认识形成的。消费转化为各种差异化的符号为媒介的一种文化行动。从符号学传播学角度来看,新的设计策略遂转向对符号价值的差异性的追求。

譬如,二战后冒出的众多新生事物,诸如新生的家电用品、通讯器材、个人电脑等,这些具有新功能与新形象的产品的建构都需要一个实质的意象。新时期的材料科学与电子学科的迅猛发达,许多新旧事物越加趋向轻薄短小,促成新旧事物都需要一个“新形象”,这些新生事物更加促成了“物品辨认的需要”与“表情的需要”。

这样使得在设计策略中产生市场分化的现象,将分别区分同质化和异质化的市场组成,各类市场存在着不同的偏好,最重要的就是影响设计本身的形式与内容,针对特定市场表现才能掌握全盘的影响力。 转贴于

(2)设计对于差异消费的反动。

商品要获得最大市场,就必须迎合群众,而为了继续扩大市场,就必须同时改变更多的人的欲望趣味使他们变成群众。现代社会不仅设计商品,设计消费,而且设计群众,这样地多重地设计,对人们的生活经验的破坏和重新建构是不可估量的。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一书中把由大众传媒引导的消费概括为“一个符号参照另一个符号、一件物品参照另一件物品、一个消费者参照另一个消费者”。由此可以看出大众消费文化显然密切相关于现当代都市的,密切相关于现当代大工业的,是一种受制于现当代传媒介质下大批量生产的现当代文化形态和处于消费时代,由消费意识形态来筹划、引导,并且采取时尚化运作方式的现当代文化消费形态,是一种现当代工业和市场高度发展后的产物。

所以不管设计策略如何地在理性上去细分市场,原本都只是差异消费本身的需求而已,而最大占有市场的资本本性却决定了设计只能是在不断地作“圈地运动”——把尽可能多的人们变为自己的市场里的群众。

比如说电视频道的细分,有电视剧、电影、戏剧、曲艺、体育、新闻、娱乐、综艺、军事、科技、教育、人文、历史、农村等等各种各样的频道,而且每个频道又有更为细分化的节目和栏目。这些细分的频道细分了节目也细分了群众,当然也就细分了消费群体的广告目标群。因此,设计策划的细分市场化只能是一方面满足了群众的差异性消费的选择性,另一方面也把群众圈进了这些预先设计好的圈子中。由此可见细分的最终目的其实是为了更好地集中,细分走到最后却成了对于差异性的反动方式的一种。

譬如,我们满目可及的策划设计正在通过娱乐新闻(“天气预报”)、春节联欢晚会、时尚指南、娱乐指示、肯德鸡、麦当劳、超级市场、肥皂剧、流行、奥斯卡风向标、信用卡、留言电话、软饮料、体育比赛、排行榜、广告、传媒等等可以触及的任何范围和方式来使更多的人们成为群众,从而使得群众们高高兴兴得到了各种现代化的消费享乐。但是群众们也会发现别的人也都有拥有了这些,即使有些没有得到的东西,那也是早已看得烂熟的东西,意义早已经被消解剥夺了。这也就如俗话说的好那样——“没吃过猪肉我还没见过猪跑吗!”。

由此,就设计言,其一方面迎合了差异消费的导向;另一方面,对于差异性而言,设计本性上来说就是差异的反动和灾难。这就是矛盾差异消费与设计二者的关系,当然对于二者我们也完全可以持乐观的态度,毕竟事物总是在矛盾中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前行的。

参考文献

[1]周宪.读书、身体、意识形态、文化研究第3辑[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新消费主义的概念篇6

最近一份中国女性健康消费状况的报告指出,城市女性的健康消费日益旺盛,年轻女性对健身、瘦身、美容等都有不同的需求,女性消费观念已经转向享受型和健身型。“她运动”风生水起,女性逐渐成为体育消费新的生力军。“她运动”的旺盛需求,带动了女性运动装备市场的兴起。耐克、阿迪达斯自2005年试水女性市场以来大获成功,证明了“她运动”的市场潜力,成为体育市场的新机会。因此更多的运动品牌挺进女性市场,运动品牌的成长空间被再度扩大。

运动品牌的下一个战场

从全球范围而言,女子运动市场兴起的时间不长,女子运动品牌仍处在培育阶段。Ronnie Cage在2004年创立了一个专门的女性运动品牌Round Ball Rags。锐步英国公司于2004年开始进入女性运动市场,此后2005年,耐克展开女性运动系列推广活动,而阿迪达斯比耐克稍晚一个月启动全球女性运动品牌战略。女性运动市场直到现在,依然是方兴未艾,还没有任何一个运动品牌能够成为主宰,市场充满机会。国际运动品牌深耕男性运动市场已经有数10年的时间,国内运动品牌很难撼动国际品牌的地位。但是在新兴的女性运动市场,国际品牌的市场开拓也仍处在探索阶段,“她运动”市场的一切都未成型,原有的市场规则不再起作用,国内品牌与国际品牌的机会是均等的。

“她运动”的兴起,对李宁、安踏等众多国内运动品牌而言,是一个品牌升级、超越国际品牌的机会。2009年,李宁半年净利润达4.73亿元,首次超过世界第二大体育用品商阿迪达斯;2010年李宁全年收入则高达94.79亿元,拥有的门店数超过7900家。而安踏2010年营业额同比增长26.1%,达到74.1亿元人民币,在全国拥有7549家门店。其他如特步、皮克等品牌也都呈现出高速增长的势态。国内运动品牌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实力,品牌运作资源和经验都获得增长,这为拓展女性细分市场提供了相对较高的平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国内品牌与国际品牌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谁能掌握新规则,谁就能在新市场胜出,新兴的国内运动品牌在女性运动市场上将获得追赶甚至超越国际品牌的大好机会。

在传统的运动市场上,市场上只关注体育品牌的概念,以男性运动市场为主导。而进入女性运动市场,以前惯用的方式不再适应新兴的女性细分市场,必须根据女性自身的消费心理及运动需求,采取与“她运动”特质相适应的运作策略和方式。运动品牌对于女性消费者的吸引力在于女性对不同产品和品牌的态度,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表明,女性消费者的自我概念与品牌形象之间存在着强相关关系。女性消费者的自我概念是指消费者的自我形象,是消费者对自我的态度和情感,是女性对自己在若干方面的看法和感觉。当女性消费者的自我概念与品牌形象一致时,就会唤醒对运动品牌的兴趣,从而产生购买意愿,最终购买该品牌。

“她运动”的营销模式要诀

在女性运动市场的构成中,表现自我和发展自我突出的女性是关键,把握“她运动”品牌运营的密码,以此来展开品牌设计、渠道运作、品牌诉求及品牌传播,才能符合“她运动”品牌的运营逻辑,从而实现品牌的持续提升。

品牌设计:展现轻盈之美的时尚运动

女美的天性主导着“她运动”品牌的产品运作,设计成为品牌发展的关键。女性运动产品具有很强的流行性,也就意味着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意设计,从而跟上流行的节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时尚设计是“她运动”品牌的灵魂,要在满足女性运动特性的基础上展开时尚设计。

调查表明,在运动项目选择上,竞争性的项目较受男性青睐,而女性通常选择柔缓型的项目。篮球、足球等项目的参与者几乎全为男性,而在健身操、有氧舞蹈、体育舞蹈等项目上,男性极少而主要是女性参与。男女在运动上的区别表明,拓展“她运动”市场,产品的功能设计上必须适应女性运动的项目。由于时尚女性运动的形式丰富多样,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收入的女性群体偏好的运动健身项目也不同,女性健身运动的百花齐放为众多运动品牌寻找切入口提供了可能,由此将建立女性运动品牌的差异化优势。耐克注重运动与舞蹈的结合,而阿迪达斯则切入女子健身运动,李宁则以街韵舞蹈、唤能瑜伽等具有东方美学的女子健身为突破口,安踏以健身操、有氧舞蹈等有氧运动产品系列为主打。

男性运动集中在竞技性较强的项目上,具有运动强身的功利性目的,对运动产品关注的重点在于其实用的功能,因此设计的变化相对有限。但女子运动的休闲意味更浓,女性运动更多地是生活的享受、心情的释放,女性运动的目的则更多地指向美丽和自信,运动是追求美丽的一部分。女人对美的追求驱使她们在每一个生活的环节都要能呈现女人的美丽面,因此,专属的女性运动产品必须在满足运动基础功能的同时,能够给予女性消费者以美的体验和感受。基于这个特性,女性运动品牌的消费更接近时尚品牌的特点,运动产品时尚化是女性运动品牌区别于男性运动品牌的重要特征。女性运动品牌不但需要把握独特的女性运动心理,更要揣摩女性与生俱来的时尚消费心理,不断推出与流行时尚同步的女性运动产品,如此才能树立深受女性消费者欢迎的“她运动”品牌。

渠道运作:门店时尚体验与网购同步

众多进入女性细分市场的运动品牌,大多通过多年的运营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渠道资源,其门店运营已经相对成熟。而进入“她运动”市场,如何营建自己的渠道,才能保证销售的推进呢?

运动品牌的销售主要依赖门店的有效运作,“她运动”也不例外。一方面,可以利用现有的门店资源来推新的“她运动”系列产品,这样可以提升销售的效率;另一方面,可着手建立专属的女性运动门店,专营女性运动品牌,这会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是“她运动”市场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女性品牌消费不是单纯的物质需求,更多地与情感满足相联系,丰富的情感体验是女性运动消费者所关注的重心。因此,无论是在原有门店开设女性专区或是设立专门的女性运动品牌门店,都必须要求门店能够提供丰富的女性时尚体验,才能真正抓住女性消费者的心。门店的优质、全面、人性的服务是促进销售的关键,要采取针对女性消费者体验营销策略,与消费者一起分享运动品牌给她们带来的关于美丽、自信的美好图景,从而激发女性对运动品牌的购买欲望。

除传统的门店运作之外,“她运动”品牌应当关注网购,从而开辟新的销售渠道。现代新女性在网络时代对网络的介入越来越深,网络购物也越来越成为她们的选择。根据“2010―2011年中国城市女性消费调查报告”,2010年参与过网购的女性被访者达70.8%,其中经常网购的比例为22.4%,淘宝网、京东商城、凡客诚品等B2C企业的迅猛发展就证明了这一趋势。因此,要开拓新女性的运动市场,应当同时开辟网购市场。一方面要完善品牌的网站,使之具备网络交易功能;另一方面要与各电子商务企业合作,建立网络体系,从而同步拓展网购市场。

品牌诉求:概念消费

男女运动方式和目的的不同,决定着男女不同的品牌着力点。在男性运动市场上,到处充斥着追求成功的“拼搏、超越、胜利”等励志性概念,如“没有什么不可能”(阿迪达斯)、“坚持,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特步)、“更高、更快、更有型”(德尔惠)等。这些男性概念对女性消费没有什么吸引力,女性最关心的是美丽、时尚等比较个人化的概念。要开拓女性运动市场,就必须精确把握不同于男人的女人心思。

女人是感性的,根据女性运动的特性,“她运动”品牌要满足女性对运动意义的独特理解,才能真正俘获女性消费者的芳心。女性运动是女性在经济生活达到一定水平、闲暇时间增多的条件下产生的较高层次的消费活动,这种消费已经超越了一般的物质需求而进入到较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层面。运动本身及其赋予生活的意义就成为运动女性关注的重点,这种对意义的追求就是消费领域里高层次的概念消费。概念消费表明,物质消费不仅是为满足基本需要,而且也暗示了人们的信仰、态度和社会认同。因此,女性消费者对运动品牌隐含的象征价值及符号价值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她们通过购买运动品牌产品来追求可以表现和发展自我的符号,从而创造出属于她们自己的消费意义。

企业必须寻找符合特定女性运动消费群体的概念,并将之贯穿于品牌沟通中,以此来获得女性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比如阿迪达斯的“Me,Myself”强调成熟女性的自我概念确定、关注自我感受等概念,而耐克则以“蜕变”来鼓励年轻女生寻找自我突破、多方面挑战的人生。安踏使用的概念则是“绽放心节拍”,向年轻女性传递外在的、积极的、跃动的运动态度。李宁创造出Inner Shine的女子运动理念,鼓励广大女性朋友通过运动,发掘自己的小小不平凡,点亮身体与内心中潜藏的Inner Shine。根据女性概念消费的内在机理,挖掘提升专属于女性运动品牌的概念,是开拓“她运动”市场的关键点。

品牌传播:以健身为主线

以女性的视角来理解运动的内涵,“健身”的表达比“运动”更为吻合。只有“健身”这一女性运动的内涵成为整合传播的主线,这样才能够更好把握女性运动品牌沟通的独有特征,从而树立起为女性消费者所认同的运动品牌。所以,围绕体育赛事的品牌传播方式不再有效,取而代之的是以健身为主题的事件营销。比如2009年耐克在中国举办“全国高校女生舞蹈大赛”,阿迪达斯则展开了女子千人健身活动,而李宁在推出2011年夏季女子健身系列新品时,启动了“全丽以赴30天・李宁女子健身训练月”。这些健身主题活动有效地提升了运动品牌在女性消费者群体中的品牌影响力。

企业要有效整合健身女性的品牌接触点,因为男性运动品牌的接触点围绕着体育赛事来进行,而女性运动品牌的接触点则以围绕着美丽为中心,如发艺中心、美容美体沙龙、健身中心等,这些地点都是女性运动品牌的“美丽接触点”。要展开品牌传播,就必须进入到这些健身美容女性经常光顾的场所,让她们在进行“美丽消费”的时候,能够接触到女性运动品牌,这样才能在目标女性群体中建立起品牌影响力。此外,企业还要整合社交网络等新兴媒体,以eWOM等方式接触新女性。在网络从时尚变成消费者的生活的今天,社交网络(如Facebook 、Twitter、优酷网、人人网、开心网等)成为新女性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女性的消费行为模式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传统AIDMA(即影响消费的传播模式分为五个阶段:注意、兴趣、欲望、记忆、行动)模式不再适用,取而代之的是网络时代的AISAS(即新的传播模式:注意、兴趣、搜索、行动、分享)模式。主动搜索品牌和产品信息,乐于分享品牌体验,搜索和分享的行为使得eWOM(在线口碑)成为不可忽略的品牌传播方式,善用这些新兴方式才能更有效提升在新女性中的品牌影响力。

(作者来自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

(编辑:周春燕zhoucy@vip.省略)

“她运动”的兴起,不仅是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品牌一个新的增长点,对李宁、安踏等众多国内运动品牌而言,也意味着一个品牌升级、超越国际品牌的机会。

新消费主义的概念篇7

现行《消法》已经过时

前天上午,国家工商总局法制司工作人员刘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几年,每年都有一些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议案和提案,建议全国人大尽快对《消法》予以修订。对此,国家工商总局明确表示支持。他说,立法也有一个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过程。《消法》是与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一部法律,但其制定受制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环境,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消费者权益保护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其中有很多问题已经暴露出这部法律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和缺陷,因此,很有必要根据现实需要修订《消法》。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经济法系副主任吴景明告诉记者,法律应具有超前性,而现行《消法》却明显滞后于现实。吴教授认为,现行《消法》中有许多概念不够明确,像“消费者”、“商品”、“服务”、“经营者”这些概念都需要明确界定,“因为法律条文中存在概念不清的问题将严重影响该法的适用,极易产生歧义,消费者纠纷很大程度就是因为《消法》中的定义不清。”

原则性强操作性差

现行《消法》到底有哪些不足呢,吴景明教授分析说,《消法》中的规定过于原则化是造成其可操作性不强的主要原因。例如,其中规定的消费者的九项权利应该进一步细化。《消法》规定的消费者九项基本消费权利分别是安全权、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获赔权、获知权、受尊重权、监督权、结社权,但是这些权利急需细化,使老百姓维权和行政部门执法都能找到具体的依据。根据《消法》规定,消费者有九项权利,与之相应的经营者也有九项义务。单从法律条款上看,似乎《消法》已经把消费者的权利规定得面面俱到。但是,这些规定很笼统,适用困难。消费者往往感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不清楚。

以打假获得双倍赔偿起家的王海同样认为,《消法》最大的不足是原则性太强,缺乏可操作性,而且它的许多规定都已散见于其他法律中,从而掩盖了其鲜明的特色,大大降低其存在的意义。因此他认为,修订《消法》已是迫在眉睫。

王海以他最为熟悉最为惯用的《消法》第49条为例,根据该条款,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价款或者接受服务费用的一倍。王海认为,《消法》中关于惩罚性赔偿的适用范围显然太窄。

上海推出《消保》新条例

毋庸置疑,即将修订的《消法》将在现行规定的基础上作出更具操作性的调整。虽然具体修订意见还未出台,但该法的社会关注度一直居高不下,其中,上海、浙江等省市更因率先推出地方消法条例而引发诸多争议。

明年1月1日,上海将实行新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该《条例》的三大亮点最引人注目:一是首次将消费者个人隐私列入保护范畴,即经营者未经授权不得向第三者披露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二是该《条例》正式确立了与国际接轨的商品召回制度;三是规定了消费者获取精神赔偿的4种情况。

“上海等省市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进行了可贵的尝试,必将对国家《消法》的修订起到巨大的借鉴作用”,在赞赏部分省市做法的同时,吴教授指出,对一些重要概念进行法律界定是《消法》修订最先着手的问题:首先是“消费者”的概念,单位团体、外国人是否适用《消法》,而那些以期获得双倍赔偿的知假买假者,是否应该算做消费者?这些在现有的《消法》中都找不到答案;其次“商品”的概念,《消法》制定时,房屋属于福利待遇,不算商品,而现在,房屋也已经变成了商品,还有汽车、水、电等如今也都成了商品,因此《消法》应对商品进行具体分类;第三是“服务”的概念,比如医疗,10年前都是公费医疗,不属于服务范畴,而现在全国各地都在进行医改,在很多种情况下,看病都要自己掏钱,而医疗算不算服务,《消法》中没有明确的界定;第四是“经营者”的概念,供水供电等国家垄断行业算不算经营者,能不能适用《消法》,都需要明确。

昨天下午,王海给本报发来一份传真,阐明了他对《消法》修订的九点建议。记者注意到,王海关注更多的是经营者对消费者承担的义务,如:在产生消费纠纷时,经营者应承担举证责任;经营者应为消费者提供产品修理时的交通误工费和相关替代品;通过互联网和上门推销手段获得的产品,消费者可在一定时间内无条件退货等。

新消费主义的概念篇8

[关键词] 品牌概念意义

一、品牌的起源和定义

品牌的出现,是人们为解决自身物品的归属问题而设计的各种标记。如为了证明物品产地或归属,陶工在陶土未干时在陶器底部按上手指印或应刻上星星,这些记号即品牌的雏形。据资料记载,最早的品牌是我国北宋山东济南刘家铺的“白兔”标记。而西方在19世纪初才有关于品牌的文字记载。与之相成“白兔”牌针要早800多年。因此,它也是世界历史上最早有文献记录的品牌。

“品牌”一词是外来语。源于古挪威语的“brandr”,意思是打上烙印。《英汉大辞典》里,名词“brand”被翻译为两个意思:一是指商标或商品的牌子,二是指牲畜、奴隶身上标明所属的烙印。经过近两百年的历史演时,正如麦肯纳所言,如今品牌虽然是理论界和企业界都经常使用的词汇,但它至今都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由于品牌研究者们的视角不同。他们对品牌的理解和所下的定义也有所不同。具有代表性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Random House 英语大全词典》中对品牌的解释是“代表某一种产品或服务的广为人知的品牌名称”。

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在1960年出版的《营销术语词典》中将品牌不定义为“用认识别一个或一群产品和劳务的名称,术语,象征,记号或设计及其组合,以此同其他竞争者的产品和劳务相区别”。

美国西北大学教授菲利普・科特勒指出:“品牌是一种名称、名词、标记、符合或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销售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劳务,并使三同竞争者的产品和劳务区别开来。”

约翰・菲利普・琼斯(J・E・Jones)对品牌下的定义为“能为消费者提供他们认为值得购买的功能性利益和附加值的产品。”

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D・Ogilvy)认为:“品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它是品牌属性,名称,包装,历史声誉,广告方式的无形的总和。品牌同时也因消费者对其使用的印象,以及自身的经验而有所界定”。

美国合佛大学大卫・阿诺(David Arnold)认为“品牌就是一种类似成见的偏见”,“成功的品牌是长期,持续地建立产品定位及个性的成果,消费者对它有较高的认同,一旦成为成功的品牌,市场领导地位及高利润自然会随之而来。”

我国学者韩光军认为“品牌俗称牌子,是商品的脸谱”,“它体现商品(或服务)个性和消费者认同感,象征生产经营者的信誉,包装等符合的组合”,“品牌是一个复合型要领它由品牌名称、品牌认知、品牌联想、品牌标志、品牌色彩、品牌包装及商标等要素构成”。

哈金森和柯金(Hankison and cowking, 1993)从下述六大方面阐述了产品牌的定义:视觉的印象和效果,可感知性;市场定位;附加价值;形象;个性化。

理查德・科赫在其著作《金融时报有关管理和金融方面的索引》中对品牌的定义为:“是给一个组织所提供的产品和 一种视觉图案或名字,目的是将它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区分开来,并且使得顾客确信产品是拥有商品质和持久的质量的。”

尽管品牌的定义各有不同,但从以上定义又可以发现学者们对“品牌”有着以下三方面的共识:

(1)品牌是企业利用一种名称、名词、标记、符号和设计或它们的组合,以将自己的产品和劳务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劳务区别开来。

(2)品牌是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概念,品牌的价值体现在消费者对品牌的情感认知中,体现在品牌能为消费者带来新的价值和利益上。

(3)品牌具有独特的个性,附加和象征着将它的文化,使于消费者识别,能给消费者带来特定的属性,并通过属性和文化传递给消费者某种利益和价值,从而使消费者的个性在品牌个性中得到认同。

二、透析品牌概念

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随着品牌的发展,学术界和企业界对品牌越来越重视,品牌概念也在不断发展,臻于完善。其演进可以分成三个层次:

1.品牌是产品的“代名词”,反映产品的归属

其代表有《英汉大辞典》里名词“brand”的两个解释:一是指商品或商标的牌子;二是牲畜奴隶自上标明所属的烙印。当然须注明这是在当时社会历史的特殊时期,奴隶曾被当作商品来交易。还有《Random House 英语大典》中对品牌的解释。这是品牌基本的特征和对其最基础的认识,也是大多数人的认识和理解。品牌最初的定义就表明了这一点,而且在所有关于品牌的定义都包含了这一含义。识别上的差异是品牌的核心内容和品牌长期建设的重点和中心,品牌的这一基本内容充分反映出品牌所具有的产品识别功能。

2.品牌是企业的“代名词”,反映企业的形象

其代表有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在1960年出牌的《营销术语词典》中的品牌定义,约翰・菲利普・琼斯(J・E・Jones)对品牌下的定义,哈金森和柯金(Hankison and Cowking ,1993)从六方面阐述的品牌定义和理查德・科赫在其著作《金融时报有关管理和金融方面的索引》中对品牌的定义。随着品牌的独特性、唯一性和认知性的不断加强,以及企业品牌定位战略的成功实施,某特定品牌在人们头脑中的印象的进一步深化,品牌所代表的已不仅仅是单一的产品,而是企业独特形象的反映。

3.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具有超物质产品的价值

其代表有美国哈佛大学大卫・阿诺(David Arnold)对品牌的解释,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D・Ogilvy)对品牌的看法,我国学者韩光军对于品牌的理解和美国西北大学教授菲利普・科特勒对于品牌下的定义。

随着品牌形象的提升,品牌已成为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具有超越生产,商品以及所有有形资产之外的价值。品牌问题已不再是单纯的策略层次的问题,已成为与企业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战略层次的重要问题。通过品牌认知度,美誉度的增加,品牌满意度,信任度,忠诚度的提升,不断提高品牌有形和无形资产的价值,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三、对品牌概念的深层理解

品牌从本质上说,是向消费者传递一种信息,一个品牌内容六层意思。即品牌属性,品牌得益,品牌使用者,品牌价值,品牌个性及品牌这六种重要共同构成品牌的内涵。它的内涵在于除了消费者传递品牌的属性和利益外,更重要的是它向消费者所传递的品牌价值,品牌个性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品牌文化。所以我认为:

“属性,利益和使用者”是形成一个品牌的基础,而品牌价值和品牌个性是在此基础上的浓缩和提炼,而文化则是进一步的升华;品牌的挑战是要深度地升发品牌的意义,如果一个品牌只具备了“属性,利益和使用者”这三个基本要素,只能说是开发了品牌的浅层次涵义;在品牌的六下元素中,价值处于中心地位,品牌的价值是品牌的精髓,是成为深意品牌的关键;品牌价值是在浅层意品牌基础上的升华,一个品牌最独一无二且最有价值的部分通常会表现在核心价值上;“价值,文化,个性”是在品牌浅层意基础上的超越发挥,体现了消费者代表的一种精神和信仰。

那么,品牌的内涵有哪些特征?现将我的看法总结如下4点:

1.品牌是以消费者为中心

品牌的价值体现在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之中,品牌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因为它能够给消费者带来利益,创造价值。而且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本身就是与消费者相联系,建立在消费者基础上的概念,市场才是试金石,只有消费者和用户才是评判品牌优劣的权威。

2.品牌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

品牌是有价值的,品牌的拥有者凭借品牌能够不断地获取利润,但品牌价值是无形的,它不像企业的其他有形资产直接体现在资产负债上。品牌价值有时已超过企业有形资产的价值。当然,现在对品牌价值的评估还未形成统一标准,但品牌是企业的一项重要无形资产已是事实。

3.品牌具有排他专有性

品牌排他专有性是指产品一经企业注册或申请专利等,其他企业不得再用。一件产品可以被竞争者模仿但品牌却是独一无二的,品牌在其经营过程中通过良好的质量,优质的服务建立良好的信誉,这种信誉一经消费者认可,很容易形成品牌忠诚,它也强化了品牌的专有性。

4.品牌是企业竞争的一种重要工具

品牌可以同消费者传递信息,提供价值,它在企业的营销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品牌使消费者与产品之间产生联系,消费者需有品牌作为标识,选择品牌。因此,品牌策略受关注,品牌经营了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品牌作为进军市场的一面“大旗”,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以上,通过品牌的六层内涵的分析,给出我对品牌内涵的五点看法,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品牌内涵的四点特征。

基于这五点看法和四点特征,现将我对品牌的概念的理解再作以总结,归纳和提炼,表述如下:

品牌是某一产品(服务或企业)用以区别其他竞争者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总和。对于消费者而言,它代表了一种诚信和信仰。

论证过程如下:

第一句在总结了前人对品牌理解的基本共识上,得出“品牌能够将某一产品(服务或企业)与其他竞争者区别开来”。

第二句“品牌是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总和”。是根据:

(1)看法中的第二点和总结中的第一点,说明了品牌的三个基本要素即品牌的浅层次涵义,实质上揭示了品牌有形资产的概念。

(2)看法中第三点和第四点和总结中的第三点,通过分析品牌浅层次价值所代表的有形资产,进一步传递品牌价值的深层概念。

(3)看法中第五点和总结的第一点和第四点,揭示了品牌价值的深层涵义即指品牌的无形资产。

(4)最后,看法的第一点对品牌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了总述。

第三句,通过提炼看法中的第五点和总结的第一点,给出品牌对于消费者究竟意味着什么――即“对于消费者而言,它代表一种诚信和信仰。”

四、该品牌概念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1.该品牌概念的理论意义

通过以上回顾,可以联系上一章我提出的品牌概念中关于“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定义描述。它的理论意义有两点:

(1)鉴于在品牌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品牌资产在当今时代的市场竞争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将“品牌资产”这一概念补充进品牌概念的定义中,作以完善。它是品牌概念的抽象性与品牌资产概念的可量化性的统一。

(2)将“品牌资产”进一步区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在上一章“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已有所论证。同时,在本章开篇作以进一步的理论铺垫。其中,大卫・艾克,凯勒在定义中提出的关于品牌对于消费者的价值内涵与上一章论述的品牌概念中的无形资产也就是深层次品牌价值的看法,是一致的。而贝尔对品牌资产的表述更是把品牌资产区分为财务述语表达的和消费者反应描述的。因此,把它提炼为“有形资产”即能用财务述语表达的和“无形资产”即品牌对消费者的反应描述。

2.该品牌概念的现实意义

品牌作为巨大的无形资产和最佳经济效益的载体,不仅是一个企业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和宝贵财富,它体现了一个地区的形势,是一个地区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正如该品牌概念中解释的“品牌是某一产品(服务或企业)用以区别其他竞争者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总和”,这句是针对生产者而言。那么它有什么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4方面:

(1)培养消费者忠诚。品牌一旦形成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后,企业就可以利用品牌优势扩大市场,促成消费者品牌忠诚。

(2)稳定产品价格。强势品牌能够减少价格弹性,增强对动态市场的适应性,减少未来的经营风险。

(3)降低新产品投入市场风险。一个新产品进入市场,风险是相当大的,而且投入成本也相当高,但是企业可运用品牌延伸将新产品引入市场,采用现有的强势品牌,利用其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出新产品。

(4)有助于抵御竞争者的攻击。保持竞争优势,新产品一经推出市场,如果畅销,很容易被竞争者模仿。但品牌是一个企业特有的一种资产,它可以通过注册得到法律保护,品牌忠诚是竞争者通过模仿无法达到的。

同样,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由于人的不同个性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人们选择某一种商品,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其精神感受。如同该品牌概念中提到的“品牌对于消费者而言,代表一种诚信和信仰。”那么品牌对消费者有什么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有助于消费者识别产品的来源或产品制造厂家,从而有利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2)有助于消费者避免购买风险,降低消费者购买成本。品牌代表着产品的品质,特色,认牌购物缩短了消费者的购买过程。

(3)品牌能彰显消费者的身份和地位。被消费的商品一方面转化为身体、心理的满足,另一方面上升为符号并纳入整个社会文化系统中去。

参考文献:

[1][英]保罗・斯图柏特万新平宋振尹英译:品牌的力量.北京:中信出版社,2000,3页

[2]转引自刘风军:品牌运营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3页

[3][英]保罗・斯图伯特万新平宋振尹英译:品牌的力量. 北京:中信出版社,2000.3页

[4]陆谷孙:英汉大辞典.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5][美]杜纳・E・科耐普赵中秋罗臣译:品牌智慧.北京:企业管理了牌社,2001.8页

[6]何佳讯:品牌形象策划.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5页

[7][美]菲利普・科特勒:梅汝和等译校. 品牌管理―分析、计划和控制.第5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607~608页

[8]王海涛等著:品牌竞争时代――开放市场下政府与企业的品牌营运. 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1999.36页

[9][美] 大卫・阿诺著林碧翠李桂芬:品牌保姆手册――13个名牌产品推广,重建范本.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5.3.15,11~13页

[10]韩光军著:品牌策划.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1页

上一篇:医养结合的现实意义范文 下一篇:气象灾害安全教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