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企业并购范文

时间:2023-12-20 14:57:07

近期的企业并购

近期的企业并购篇1

【摘要】近年来,以中石化为代表的大型国企频繁开展资源整合型跨国并购,资本输出的频率高,规模大,针对性强。本文以中石化2008—2012 年系列海外并购为例,对并购效果进行分析后发现:海外并购行为一般伴随着其股价的上涨;一系列并购直接扩大了企业规模,上游原油勘探环节的生产能力直接提高,促进了下游炼化加工业的发展;企业规模的扩大没有给企业整体的偿债能力和营运管理能力带来压力;但是近年来国际原油进口价格上涨导致盈利能力呈现下降趋势,生产成本的上升压力进一步凸显了资源整合性并购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一些直接影响到并购效果的因素,并提出了应对的建议。

【关键词】中石化 海外并购 实施效果

一、研究背景及案例简介

(一)研究背景

能源安全关乎国计民生,为了在世界能源经济体系中获得最大的经济自主权,能源并购正成为世界各国获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的重要手段。我国的资源供需状况和国际市场资源价格频繁波动的现状也要求我国加快能源类跨国投资步伐。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作为国家独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际化率却远低于国际油气公司,特别是上游油气产业发展薄弱,对下游炼化板块的支撑力度不够,原油自给率逐年下降。作为我国最具有海外并购能力的特大型能源企业之一,近年来中石化也频繁地进行资源型海外收购,资本输出额巨大,并购的实施效果也引起了多方关注。本文拟就中石化近年来的系列大中型海外并购案例分析,客观评价其实施效果。

(二)案例简介

能源安全关乎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独立性,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石油、原油、天然气的供需逐渐失衡。能源储量与我国经济发展的潜在需求之间已存在巨大的缺口,这无疑增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风险。2008 年经济危机后国际油价下跌,海外许多石油企业资金链断裂,这为中石化的海外并购提供了良好机遇,中石化极为重视海外资本运作。为了促进资源整合,实现纵向一体化的发展,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达到协同效应,近年来,中石化集团进行了多起海外上游资源整合型并购。见表(1)。

然而,如今国际能源并购市场复杂,中国企业海外能源并购也经历了许多挫折。2008 年,中石化在竞购专注俄罗斯市场的小型石油公司帝国能源(Imperial Energy)上,败给了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2009 年,由于利比亚政府的干预,安哥拉石油公司(Sonangol)行使优先购买权,中石化、中海油储备已久的联合收购安哥拉32 区块20%权益计划流产。另外,成功并购后的整合工作也出现了诸多问题,这些都影响到中石化的海外并购的实施效果。

二、中石化并购效果财务分析

(一)分析框架

资源型企业的竞争能力关键在于企业的资源和管理能力,合理的并购能够形成规模效益,产生协同效应,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宋滨(2011)曾提出跨国并购对我国资源型企业竞争能力影响的财务分析框架,将并购产生的综合效果结合财务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即从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等定量的指标对应分析创新能力、战略能力、资源控制能力等定性因素,从而综合反映企业并购的实施效果。另外,本文认为,企业并购对公司价值产生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会反映在公司股价上。因此,在对财务指标体系分析前先针对近年来重大海外并购对资本市场股价的影响进行分析,本文的研究框架,如下图。本文的分析立足于2008—2012 年中石化并购高峰期, 因此数据分析均延长为2006—2012 年的基础区间。

(二)并购对中石化股价影响

总结后发现,海外并购行为对中国石化(600028)股价的影响有两种方式。首先,中国石化有限公司进行海外资源整合型并购案时,预示着中石化集团找到新的资源开发项目,有利于其长期的经营和发展,因此信息的发布会刺激中石化股价不同幅度的上涨。另外,中石化集团近年来在海外的并购投资如果能够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一般会将这些海外项目或者子公司以非常有利的价格卖给上市子公司,这对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来说极为有利,这些项目交易和生产经营的风险较小,而管理和整合也已经趋于成熟,因此中石化的海外并购一般来说有利于股价上升,令上市企业的股东受益。

(三)并购对中石化整体生产能力影响

中石化作为国有垄断性资源型企业,其总体规模直接影响其资源储量和市场控制能力,而海外资本并购的直接效果则是扩大企业的整体规模,进而增强各个环节的生产能力。结合近几年的数据,中石化海外并购行为对其规模和生产能力的影响分析如下。

(1)对中石化整体规模的影响。依据中石化的财务资料,在此总结出2006—2012 年以来中石化的资产规模、营业收入、税前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的变动情况,以此来对中石化整体规模的变动进行评价,如表(2)所示。可以发现:2006—2012 年以来中石化的资产规模、营业收入、税前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均持续增长,特别是2009 年以来,随着中石化自身的发展和海外并购规模的扩大,2012 年中石化的资产规模达到1.2 万亿元以上,营业总收入接近2.8 万亿元,2012 年总资产、营业收入、税前利润总额和净利润总额等指标相比 2006 年的增幅分别达到109.78%、166.71%、 23.01% 和31.08%。

(2)对上游勘探量变化影响。由于发展需要,中石化近年来的海外并购都是针对上游行业进行的资源纵向整合型并购,相继收购了瑞士Addax 公司、美国OXY 石油公司阿根廷子公司等。从实施效果来看,近年来,中石化勘探及生产环节的营运情况不断好转,2010 年中石化的上游勘探在新增原油可采储量、剩余原油可采储量和剩余天然气可采储量三个方面与 2006 年相比分别增33.15%、16.4%、133.05%。2007 年中石化原油产量仅有296.8 百万桶,而2012 年原油产量达到32 828 万桶,同比增长10.61% ;2012 年中石化油气总当量产量达到42 795 万桶,比2008 年增加了5 708 万桶;其中,来自海外的原油产量每年维持在2 500 万桶左右;而天然气的产量直线上升,2011 年以来,天然气产量也在5 千亿立方英尺以上,如表(3)所示。

近年来中石化来源于国内的原油天然气勘探和生产量增幅较小,然而,中石化近年来新增原油可采储量、新增天然气可采储量、剩余原油可采量及剩余天然气可采储量逐年增加,这说明跨国并购有效增加了企业的资源可采储量。

(3)对中下游生产加工量的影响。从中石化公开数据整理得到表(4),中石化国内的原油产量基本保持稳定,增幅有限,因此中石化 2006—2012 年原油产量和天然气产量大部分的增加都是跨国并购带来的。近年来向上游能源行业进行的战略型跨国并购整合战略有效增加了其原油天然气供给能力,2012 年的原油产量比2006 年增长了 15.11%,而原油加工量则比 2006 年增长了 30.83%,这说明上游短板的弥补促进了下游炼油加工环节的发展。

(四)并购对中石化偿债能力影响

海外收购对于企业的资本实力要求较高,大规模的资本整合工程无疑会造成企业的资金支付压力,而且被收购的企业一般短期内盈利性不强,因此需要继续投入新的资金来拉动被收购企业的发展,资金回笼时间比较长,易造成财务压力,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财务能力构成影响。近年来中石化的短期和长期偿债能力指标的波动幅度较小,表(5)中,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先上升后下降,负债的比重小幅波动性上升。值得关注的是,2012 年其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分别下降到57.32% 和22.77%,为近7 年的最低值,资产负债率达到近年来最高值55.86%。可以推断,前期海外并购并没有对其短期偿债能力造成太大的压力,但是在后期大规模的海外并购中偿债压力有所增加。

(五)并购对中石化营运能力影响

中石化并购后资产规模迅速扩大,而对资产的管理和运营则直接影响到其后期的资产运行效率,因此,在此仅选取营运能力分析指标来对其资产管理的综合水平作出评价。从表(6)看来,存货、流动资产和总资产的周转能力均有所提高,近年来中石化资产管理一直较好,特别是2008—2012 年海外扩张步伐加快以后,中石化各项营运管理能力评价指标的值总体上仍然呈现上升的趋势,虽然2011 年中石化的营运能力指标有小幅下降,但是2012 年立即得到改善,这说明由于合理的管理和控制,中石化海外并购后的资产运营效率和效益较好。

(六)并购对中石化盈利能力影响

海外并购增强了上游原油供应能力和下游炼化加工生产能力,但也增加了管理协调成本,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均构成影响。近年来中石化的盈利能力变化如表(7)所示,从中石化2006 年至2012 年的整体趋势来看其盈利能力有所下降,特别是2008 年由于国际环境及企业自身经营的问题,各项盈利指标都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但即使不考虑 2008 年的特殊情况,除了每股收益稳中有升外,其他的盈利能力指标,如销售净利率、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连续下跌,特别是2012 下降幅度仅次于2008 年。

在这里通过杜邦财务分析指标来更具体的分析企业盈利能力下降的原因,如表(8)所示。从表中可以发现,影响权益净利率的三个主要因素中,2012 年与 2006 年相比销售净利率的降低幅度为 52.30%,资产周转率增幅为27.14%,而权益乘数增加幅度为5.9%,且基本上在特定的范围内稳定波动。这说明净资产收益率的下降主要是销售净利率的大幅度下降导致的;中石化 2006—2012 年的营业收入不断增加,但中石化的经营费用也不同程度地大幅增长,这主要包括采购原油、产品及经营供应品的费用、勘探费用和管理费用等,其中绝大部分是因为进口原油采购价格近年来不断上升导致的,而这也是鞭策中石化加快上游资源整合,保障其长期发展的重要因素。

(七)并购对中石化发展能力影响

增长率指标关乎企业的发展能力和战略能力,从中石化2006—2012 年以来的净利润增长率、资产增长率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长率表(9)可以看出,近年来中石化的发展基本保持稳定,其中,净利润在大多数年度中以10% 的速度增长,其盈利的增长势头较好,但是2008 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盈利能力显著下降,在刚刚过去的2012 年其净利润的降低也值得企业重视;另外,总资产规模一直处于增长趋势,且比净资产的增幅稍高一些,总资产规模基数大,持续的增长率体现了近年来规模绝对数的迅速增长,且更加依靠资本结构中负债的增长;净利润增长率远低于总资产增长率,这将导致总资产收益率连续下降;就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长率来看,2008年以来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经济危机后的2009 年迅速实现了大幅增长,但是随着近年来扩张步伐的加快,其经营的盈利现金流入持续负增长,结合之前的分析,这主要是原油进口成本不断上涨,销售净利率降低导致的。

三、结论

在经济全球化和能源供给形势愈发严峻的情况下,中国资源型企业“走出去”进行海外并购势在必行,特别是2008—2012 年间,中石化抓住机遇,积极进行了一系列的资源整合型海外并购,是我国大型国有型企业海外资本输出的典型。就实施效果而言,中石化近年来大规模的跨国并购直接扩大了资产规模,迅速增加了企业的资源可采储量,并支持其勘探和炼化环节生产能力提高。而在海外并购积极推进的同时,企业对于资产的管理效率较高,负债规模有所上升,但是偿债压力较小。但是,近年来国际原油进口价格持续上涨,炼油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并购项目的短期收益还不明显,这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都造成一定的压力。

为了更好地实现海外并购的实施效果,中石化等国有企业应当继续做好并购前被并购项目估值、谈判、公关等准备工作;培养高素质的并购团队;抓住机遇与国外实力强大的能源公司建立合作关系,积极参股海外能源企业,循序渐进实现开发合作;优化支付方式,向“现金+ 股票”的支付模式转型,并尝试与当地企业合作或第三方企业合作、参股并购方式、绕道民企或通过海外合资私募基金的间接并购方式;重视并购后整合工作,正确处理当地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促进文化相互渗透,加强交流与沟通,重视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刘东,陶瑞. 企业并购失败的原因分析[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1).

[2] 叶育甫. 我国大型企业海外并购的困境和出路探索[J]. 经济研究导刊,2011(35).

[3] 王颖. 中国资源型企业跨国并购的特征分析与策略研究[J]. 科技创业,2009(11).

[4] 宋滨. 跨国并购对我国资源型企业竞争能力影响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

[5] 余芹,马建威, 黄文. 资源获取型海外并购战略选择——以中石化收购美国康菲为例[J]. 财务与会计,2012 (1).

[6] 张玉珍.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石油石化上游企业并购研究[D]. 上海交通大学,2010.

* 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 项目批准号:10YJC630151)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青年教师创新项目(项目编号:2722013JC066)的阶段性成果。

近期的企业并购篇2

2013年11月18日,国家粮食局调控司下发《关于报送执行费用补贴政策到东北地区采购新产粳稻和玉米企业的函》,关于收购2013年东北产玉米给予一次性费用补贴140元/吨相关政策。政策明确“享受玉米费用补贴政策的省份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16个省份。”而此前11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粮食局、农业发展银行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2013年秋粮收购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符合条件的关内企业到东北产区按不低于最低收购价或临时收储价采购粳稻、玉米,国家将按140元/吨的标准给予费用补贴”。

深加工企业多不在补贴范围内

虽然《关于做好2013年秋粮收购工作的通知》提到只要是“关内”企业都有获得费用补贴资格,但结合《关于报送执行费用补贴政策到东北地区采购新产粳稻和玉米企业的函》来看,可获补贴省份为上海、江苏等长江流域以南传统玉米销区省份,而国内多数(尤其大型)玉米深加工企业多分布在东北及华北地区,这就意味着全国深加工行业年玉米用量占比90%以上的北方深加工企业基本不在补贴范围之内,可见,此番补贴政策与绝大多数深加工企业基本“擦身而过”。

除补贴地域限制外仍需考虑的是,即便是南方符合获取补贴资质要求的深加工企业要真正拿到补贴也并非易事,一道价格“门槛”便把不少企业挡在补贴“门外”,政策要求必须“按不低于最低收购价或临时收储价”收购方可获取费用补贴。但实际情况是,深加工企业因对粮质要求低于饲料企业,实际收购价格也相对偏低,尤其用于酒精生产的玉米多为低价差粮,因而对南方深加工企业来说,采购低价玉米或比采购高价东北玉米以获取费用补贴可操作性更大。

消费差抑制深加工玉米需求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国内玉米深加工产业快速发展,产能逐年扩张,导致近年深加工产能过剩明显。在近两年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整体欠佳大背景下,深加工产品消费走向低迷,产品价格下跌,企业经营逐渐由盈利转向亏损,行业开工率下降,玉米年用量下滑。尤其近两年以来,白酒塑化剂风波对酒精行业形成重创;健康理念促使居民饮食消费结构改变,碳酸饮料消费下降;中央严整铺张浪费之风,高端礼品消费骤减;糖价持续走弱,淀粉糖替代量减少……玉米深加工产品终端消费均处于萎缩状态。

12月至春节前为传统深加工企业集中玉米备库阶段,而当前各地深加工企业原料库存普遍偏低,企业备库积极性明显不高,对近期政策利好消息接连出台,深加工企业表现出往年少有的平静,维持常态收购+谨慎观望成为更多企业规避市场风险的首选。虽然北有临储收购支撑,南有140元/吨补贴提振,但在明年国内玉米供应大环境偏松、后期深加工产品消费回暖预期不足、饲养业刚性需求增长空间有限等因素影响下,深加工企业对后期玉米稳定供应并无明显担忧,近期集中原料补库需求受限。

企业开工率恢复缓慢

按往年惯例,随着新季玉米上市,深加工企业也逐渐进入生产旺季,开工率将由夏季淡季低点持续上升,且伴随着冬季脚步临近,深加工产品淀粉、酒精消费均将同步渐入旺季,而今年此类景象并未再现。前期“中秋”、“国庆”两大传统节日并未能给深加工产品消费形成有效提振,淀粉、酒精涨价行情未能兑现。10月份产区各地新玉米陆续上市以来,深加工产品价格持续走跌,当前淀粉价格已跌至2010年以来低点水平,企业生产积极性遭受重创。虽然近期酒精价格出现上升,但这更多是因行业开工率整体偏低、企业产品供应下降带来的相对需求转好,一旦企业开工率有所恢复,酒精价格下行压力又将逐渐显现。

近期的企业并购篇3

关键词:跨国并购 中国汽车企业 动因 障碍

跨国并购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一种主要形式,特别是从1980年开始,并购成为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主导模式。从战略上看,并购可能改变市场结构,对企业利润产生影响。Deng(2009)①的研究显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利用跨国并购接触和获得战略资产,弥补自身的竞争劣势。Rui和Yip(2008)②认为中国企业战略性地利用跨国并购来达到目标,比如获得战略能力来抵消自身的竞争劣势,利用自身独有的所有权优势,达到制度激励和降低制度障碍的目的。目前,国内对中国汽车企业跨国并购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其中黄慧(2009)③分析了上汽并购韩国双龙汽车失败的原因;其他的学者则从国际化的角度对中国汽车企业国际化进行了一些研究。

一、中国汽车企业跨国并购现状

中国汽车市场近年来表现强劲,2009年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的汽车产销大国。但是生产的汽车中具有自主品牌的数量只占到总产量的30―40%。中国汽车企业规模小,汽车产业变大变强是中国政府和企业领导人的梦想。全球扩张是实现这一梦想的途径。

表1是近年来中国汽车企业跨国并购案例的汇总表,从表中可以看到并购者既有大型国有汽车企业也有部分民营企业,并购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并购内容主要是获取营销渠道(如万向并购舍勒),技术(如上汽等的并购)、先进设备和品牌等。

二、中国汽车企业跨国并购动因

第一,国内汽车产业竞争激烈。开放政策和入世使中国汽车市场的大门向外国汽车企业敞开,具有技术、品牌、管理和规模优势的国际大汽车制造商纷纷开始以各种形式陆续进入中国,中国汽车市场的争夺日益激烈,对中国汽车企业形成巨大的竞争压力。为了寻求发展机会迅速做大做强并能够与进入我国的国际汽车巨头相抗衡,我国部分汽车企业,尤其是实力还较薄弱的民营汽车企业,开始选择走出去进行跨国并购,以图得以迅速成长。

第二,获得战略资产提升竞争力。所谓战略资产是指对企业竞争力有贡献的资源和能力,这些战略资产包括声誉、供应商关系、默会知识、研发能力、品牌和专利技术等。根据资源观理论,一个企业的战略资源决定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和业绩。中国有近半的对外直接投资是通过并购形式进行的,主要的动机是获得战略资产。从表1中也可以看出,中国汽车企业并购的标的物大都是这些战略资产。例如上汽并购双龙主要是为了获得它的设计和技术,吉利并购沃尔沃旨在提升品牌和形象等。

第三,政府的支持。汽车产业是一个产业关联性非常强的产业,通过做大做强汽车产业,可以有力地带动其他关联产业的发展,因此长期以来中国政府非常重视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吸引国内汽车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全方位开拓国际市场的支持政策。2005年出台了支持中国汽车和零部件企业发展的汽车贸易政策,建立了支持中国中小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基金。为了解决企业对外投资时遇到的“资金瓶颈”,中国进出口银行加大了对海外投资项目信贷资金支持的力度。

第四,并购机会的驱动。近年来的金融危机造成部分发达国家汽车企业融资困难,生产难以持续,加上汽车行业技术瓶颈的制约,部分汽车企业的市场表现欠佳,特别是一些传统型汽车企业被迫对旗下的资产进行重组和出售。为中国企业提供了跨国并购的机会。

第五,通过并购获得成长。Luo(2007)④认为,来自新兴经济体的企业不会像来自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一样,等到自己变大变强以后再进行国际化,而是通过国际化使自己变大变强,通过并购和战略联盟获得品牌、技术等资源来扩大和发展自己的能力。汽车业的产业特征要求汽车企业必须具备相当的经济规模,而中国汽车企业相对外国竞争者的规模劣势也迫使中国企业产生变大的冲动。

三、中国汽车企业跨国并购主要障碍

(一)缺乏国际化经验

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化的时间不长,很少有中国汽车企业能象发达国家跨国公司那样在国内具备垄断优势,如专利技术、财务资本、管理经验等。国际化经验严重缺乏、海外经营管理经验缺失,尤其是跨文化管理经验缺乏很容易使中国汽车企业陷入困境,上汽并购双龙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二)并购整合困难

跨国并购是将两个企业合在一起,最艰巨的任务是并购后的整合工作,整合产品、技术、生产等都需要全面考虑。大量跨国并购案例表明,跨国并购失败率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后期的整合不利,在于跨文化管理人才缺乏。根据国际调查机构麦肯锡的调研结果,受访的88%的中国管理者认为,中国企业国际化最大的障碍是人才缺乏和跨文化管理知识缺乏。

从长远看,我国汽车企业要顺利实现跨国并购还需要长期的摸索和经验积累。短期来看,汽车企业实现跨国并购必须重视做好以下一些工作:

一是明确并购目的。汽车企业并购的目标多种多样,有些并购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产能、提升规模,也有的并购目标是为了获得跨国经营的知识、技术或品牌。中国汽车企业在进行跨国并购前必须树立清晰的战略目标,只有确定清晰的目标,在寻求和筛选海外目标企业时并购的行为才具有针对性。

二是进行充分准备。跨国并购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并购前的充分准备可以为并购中谈判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利条件。另外,已经实现并购的企业要对并购后的整合工作予以充分重视,因为并购后的整合是企业并购工作的延续,在很大程度上是决定并购成败的关键。

参考文献:

①Ping Deng.Why do Chinese firms tend to acquire strategic assets in international expansion?[J].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2009/44(1):74―84

②黄慧. 从上汽―韩国双龙事件看我国对外投资――国内汽车业首个跨国并购案评析. 上海商学院学报[J],2009(3):21―24

③Huaichuan Rui and George S. Yip. Foreign acquisitions by Chinese firms:A strategic intent perspective [J].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2008/43(2):213―226

④Yadong Luo and Rosalie L Tung. International expansion of emerging market enterprises:a springboard perspective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007/38:481―498

〔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项目“基于知识与学习视角的中国企业国际化成长研究”,(项目编号:2009y054)〕

近期的企业并购篇4

中海油:最大收购之后发行最大规模债券

中国国有石油企业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加入筹集信贷资金的全球潮流,发行了总计40亿美元、四档不同年期的美元计价债券。成为10年来亚洲规模最大的国际发行交易。这也是中国国有企业迄今发行的最大一笔国际债券。这也是继151亿美元收购加拿大石油公司尼克森之后,中海油在国际市场上的又一大手笔。这是中海油在全球国际债券资本市场上的第六次发行,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40亿美元债券的半数集中在10年期。中海油表示,39.4亿美元的净发行所得将主要用于部分偿还一笔60亿美元的短期贷款,那笔贷款旨在为中海油以180亿美元收购加拿大能源集团尼克森公司提供资金。这次大规模的债券发行获得了五倍的超额认购,来自大型美国机构投资者的认购需求强劲。在发债消息宣布16个小时后,发行交易就吸引了238亿美元的认购资金,是近年来亚洲地区(不包括日本)发债交易需求最强的一次。国际知名评级机构穆迪和标普都给予中海油本次债券发行国家评级Aa3和AA-,体现出投资者对中海油长期以来优质信用资质的信心。

海外资本市场看好中企

中国企业今年在债券发行规模上遥遥领先于亚洲同行,而且不久就将超过2012年的发行总额。2012年全年,中国企业募资4760亿美元,而亚洲企业募资总额为8810亿美元。中国企业在美元债券发行规模上也居于领先地位。2012年,亚洲企业总共发行1310亿美元美元债券,其中292亿美元来自中国企业。不过业内也并非全是一片积极的声音。有业内人士就认为目前美元债券和本币债券都浮现泡沫迹象。现在正是购买新兴市场股票的时候,因为相对于政府债券的收益率,股息收益率正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但是看跌的理由是,随着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经济增长放缓,企业可能难以实现营收和利润的增长。

三桶油密集发债,助力海外收购

不仅仅是中海油,中石油和中石化也在数周之内相继发行了20亿美元和35亿美元的债券。较2012年三桶油合计发行76亿美元债券的数字相比,仅这一个多月的时间,数据就增长了25%。如此大规模发行美元债券的背景正是三大石油公司正在加紧进行的海外扩张和并购。由于人民币一直处于升值状态,美元债的利率一直相对较低,使得财务成本相对较低,因此三大石油公司的海外并购多以美元交易。而且去年和今年,中海油151亿美元收购尼克森并非唯一一起三大石油公司海外并购案例。就在最近,中石油正斥资20亿美元收购巴西石油公司Barra。而中石化则已经表示,此次发行的35亿美元债券所集得资金将用于向母公司收购海外油气资产,并为公司的海外业务投资提供资金,偿还贷款。分析人士认为,如此大规模的并购,除了为了支付之前收购的费用,很可能是进行提前融资,预示着今年下半年三大石油公司还会有海外并购。原本就被市场认为实力雄厚的中国三大石油公司,在有了来自国际资本市场的助力之后,无疑将会在国际并购中发挥出更加强劲的实力。

热捧美元债券

在境外IPO融资遭遇相当长冰封期的同时,在全球执行超低利率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中国内地企业选择到境外发行债券。一些民企也纷纷踏上了境外发债之路。截至5月中旬,摩根大通今年以来已帮助18家内地企业发行美元债券融资超过170亿美元,涉及的企业不仅包括“三桶油”这种大国企,还有旺旺这样的民营企业。尽管美国国债收益率以及美国国内融资成本呈上行趋势,但中国企业境外发债的成本则是日趋降低的。目前在境外发行高收益债券的中国企业大部分是房地产企业,而机构投资者需要多样化配置,所以对其他行业企业的高收益债有较高需求。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高收益债则可以提供更高的回报率。

中企国际化转型

深入观察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轨迹,可以看出目前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总体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金额在全球比重较低;企业的海外运营的收入比重低等一系列问题让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并不能很好的实现预期的收益。其中,海外并购的主力军,石油企业更是如此。此次密集发债,不仅可以为三大石油公司的海外并购免除资金难题,更可以很好地帮助世界资本市场了解企业,并与中国企业有更多的交流。对于三大石油公司来说,更是一个增加自身在国际市场交易经验的绝佳机遇。

未来可期

近期的企业并购篇5

 

 

关键词:企业并购  人力资源管理  以人为本

 

一、并购前的人力资源管理 

并购是兼并和收购的简称。据统计,美国20世纪8O年代初上市的企业中已有40%兼并了其他企业或被其他企业收购。近年来的企业并购一般都基于长期的发展战略目标。荣事达集团通过成功的并购达到扩大市场份额、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竞争力的长期发展战略目标。财务、研发、市场推广销售渠道等等的客观因素固然重要,但很多案例表明人力资源管理决定着企业并购的成败。 

人力资源是指一定范围内的人总体所具有的劳动总和,或者说是指能够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具有智力和体力的人的总和。“人力”作为一种资源,与森林、矿山等自然资源相比,其关键差异在于,人力资源既是生产的承担者,又是生产发展目的的实现者,即一切生产都是为了满足人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人力资源管理则是利用人力资源实现组织的目的。因此所有层次管理者的管理活动以及公司所有的经营活动都会涉及到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的经营活动说到底是资源的争夺、组织及利用。在众多的资源中,人作为一种资源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重视,任何企业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 

在并购中,被并购公司由于客观上处于被动地位,作为公司的员工自然而然地认为自己已被以前的雇主抛弃,而在新的雇主中又不可能获得与其原有雇员一样、公平、公正的待遇。这种心理压力,造成了在并购期间员工的许多不合作表现。如何使被并购企业的员工积极配合并购活动是并购期间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任务。 

一般在得知企业将被并购后员工就会军心涣散,团队已经名存实亡了,职能部门也只是一个空架子。此时的组织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组织了,被并购公司的组织结构在并购初期就松散了。这就是说在并购初期被并购企业各部门、各系统的员工已经处于在其位不谋其政的状态。 

如何解决这一危机?近年来大部分并购企业的选择是成立以人力资源管理为核心的并购管理小组。通过管理小组的工作最大限度地解决上文提到的危机,营造和谐的并购气氛,引导员工积极参与并购工作,从而顺利进行并购。管理小组由并购双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组成。管理小组的任务是采取各类措施确保员工在整个并购期间的心理稳定,一如既往地工作。当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也可从顾问公司聘请顾问,其中顾问公司的作用是为管理小组提供以往并购的实际经验并站在客观中立的角度平衡双方为各自利益而可能产生的不合适行为。管理小组拥有计划执行整个并购时期所有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权利。 

并购初期,管理小组还不能与员工进行良好的沟通,因为来自不同方面的小组成员还没有对此次并购情况有全面的了解,因此无法以统一的方式回答员工可能提出的问题,如:为什么要并购?为什么我们被并购?并购后公司、个人的前途如何?等等。要形成统一的认识就要对双方公司有深刻了解,对双方的财务、人事、产品、销售、市场推广及经销网络等要有全面的认识。为此,管理小组邀请双方各部门负责人对小组主要成员就各自公司的相关内容进行培训,同时进行比较。 

 

近几年来劳动问题纠纷不断,因此企业并购前人力资源部门必须慎重调查被并购企业与并购企业劳动契约、劳动条件的法律问题。例如:被并购企业的劳动契约详细内容如何?并购企业是否有义务继续接受被并购企业员工以及福利薪资计划?资遣费的计算与承担者?被并购企业是否有劳资冲突?原因与影响如何?如何处理善后? 

管理小组首先应做的是对被并购方的人力资源方面的价值进行评估。评估的内容有:被并购企业员工的薪资水平;被并购企业员工的福利,包括医疗,保险、津贴等;被并购企业的绩效考核办法;被并购企业的劳资关系,包括工会组织、劳资纠纷、团体协约等;被并购企业员工退休金、离职金的运作和详细情况。 

另外一项非常重要的评估内容是对被并购企业的文化类型进行评估。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关键特征,它的消除和改变是非常困难的。被并购企业与并购企业的文化类型差异程度将直接影响企业并购进度和难度,也将直接影响并购后的企业经营绩效。 

二、并购中的人力资源管理 

员工在企业并购的过程中往往会有与平时不同的“异常表现”,主要表现为:紧张、不安、焦虑、自我保护、信任度下降等负面的心理状态以及由此引发的行为变化。这些负面影响又会导致新公司的生产率下降、员工士气低落’人才流失率上升等不良后果,因而是一个十分重要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异常表现”,要让员工参与到企业的并购过程中来,积极听取广大员工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意愿,尽可能地满足大多数人的要求;对待裁员要谨慎;要关心员工的身心健康,引导员工发展。 

企业并购展开后,并购企业应当与被并购企业进行及时的沟通。沟通是并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可缺少的环节,及时、有效的沟通是并购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特别是要与核心员工进行深入的沟通。全面、及时的沟通能够起到安抚人心、稳定企业的效果。当员工理解了并购的起因、目的和效应,了解了最新情况,并找准自己在未来公司的位置后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并购过程中由于信息分布的不完全、不对称所引起的排外心理和不满情绪。: 

传统的企业并购往往更加注重物质激励,一般不注重精神激励,忽视员工的感情需求,使员工无法真正关心企业的利益和发展前途,而更注重自身的利益和发展前途,所以正常出现企业并购后新企业的活力如昙花一现,企业很快又陷入新的困境。物质激励满足员工基本物质需求,精神激励则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员工除经济利益之外,在新的环境中工作还需要考虑工作的环境、工作的氛围,如同事之间的关系、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新公司所展示的发展前景等因素。因此,并购企业可提出更高的业绩标准;对员工的创造性给予奖励,并采用成果分享、利润分成、员工持股等方式,多方面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激发和调动员工的潜力。 

近期的企业并购篇6

海外并购的主要目的无非是希望获得西方同行的新技术(相对的)和管理经验,或者是开辟新市场,也有甚者是为提升知名度等。如今中国汽车行业的海外并购时常发生,对国人来说已不陌生,近两年甚至有集中爆发的趋势。

众所周知,海外并购,需要两个必备条件:一,被收购方出现重大变故(债务危机、破产等等);二是,收购方资金实力雄厚(即有能力收购),二者缺一不可。被收购方出现重大变故,除去自身经营问题外,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是一个重要契机。而收购方实力雄厚,这一方面情况也比较复杂。

生存

首先,在入世之初,中国汽车产业曾被预测,在加入WTO后会出现崩溃甚至会消失的局面,当时的中国企业的羸弱程度可见一斑。那时谈海外并购,是想都不敢想的事。然而经过入世前五年过渡期的磨砺,中国汽车厂商不但没有跨,反而发展了起来。入世十年来的后五年更是在中国市场的整体带动下,中国车企发展的如日中天。这就为如今的海外收购奠定了最基本的根基。此外,加入WTO的十年来,中国的资本市场更加活跃与开放,中国车企的融资平台与渠道也变得更加多元化,为资金密集型的汽车企业发展,提供了庞大的资金支持。

尽管,中国汽车企业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经过这十年,其与国际企业的接触和合作,也有了一定的积累,包括技术与管理经验等。另外在与跨国车企打交道上,信心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在这些中国车企中,有依靠合资赚满荷包,并本有资源与资金的国有大型汽车集团,也有基本可满足自身发展或度日比较艰难的民族自主品牌车企。前者经过入世这十年的发展,实施海外并购更不在话下。后者虽然也有了一定积累,但是仅凭自身实力去实施海外并购,还是比较困难。这也便牵涉出了第二个层面。

后台

其次,地方政府对汽车产业的过分热衷,尽管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中国汽车企业的发展问题,但在资金支持、政策帮扶上绝对是其坚强的后盾。事实上,不少海外并购都存在地方政府的身影。最典型的就是,吉利收购沃尔沃,以吉利的盈利能力(2009年净利润11.8亿元人民币,沃尔沃收购价格18亿美元)根本不可能完成收购,之所以能够实现这一目标,正是得到了大庆国资委与四川国资委的鼎力相助。

事实上,从政府层面来讲,对于中国汽车企业进行海外并购,中国监管部门整体上还是比较支持的。只要收购对象是中国目前所需用的产品与技术,以及不会出现中国企业间恶性竞争的局面。其中极具讽刺的就是,2005年,南京汽车集团收购罗孚、MG两个品牌以及包括发动机供应商Powertrain在内的罗孚汽车公司剩余资产。当时由于上汽的搅局,南汽被迫以略高于5000万英镑的交易价格完成收购。不知随后在与南汽重组的过程中,上汽作何感想。

上述两个方面是收购主体达到满足有能力收购条件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海外收购还需法律顾问、财务顾问等的支持,这些也是在入世后不断成熟起来的经验。从收购时机看,2008年(后半程)爆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给中国车企抄底海外汽车资产提供了契机。至于收购阻碍及困难这里不做细谈。

表现

入世十年来,据不完全统计(不代表全部收购案),中国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共发生22起海外并购案,涉及金额近400亿元人民币(均以最近的人民币汇率换算)。

在这些收购案例中,从时间跨度上来说,入世十年的前五年是中国车企海外并购的沉寂期,而后五年尤其是后半程,则是其发力期,该时段的并购案占总量的80%以上。

从收购类型上看,包括股权收购,主要指购买目标公司全部股权(全部资产-全部债务);还包含资产收购,可理解为购买全部或选定部分资产和仅承担指定部分债务。

从并购数量上看,零部件企业的海外收购较整车企业更为活跃。这或与零部件企业自身的特点有关(没有整车企业的产业链复杂等),且受收购受限的程度也远低于整车项目。而且,从目前的收购对象来看,大多数零部件企业收购的都是汽车零部件里的非核心技术资产。

从收购后的持续经营性角度看,零部件企业的成功率更高。目前,有整车企业的铩羽而归(上汽、双龙),也有整车企业的无功而返(腾中、悍马),但在零部件领域还鲜有上述情况。

海外并购是中国车企入世十年来发展壮大的表现之一,尽管对于海外并购仍有“中国汽车企业通过海外并购可以缩短与跨国汽车企业之间的差距,但这并不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方式”这样的忧虑,但至少它给我们提供了方向。而且我们的近邻日本,也有过这样的汽车产业发展之路。

近期的企业并购篇7

多家知名信息机构的统计表明,今年一季度中资及港资企业境外并购活跃度下降,并购交易总值仅为去年同期的1/3左右。

并购市场资讯提供的《2017年度一季度并购趋势报告》预测,为使中企境外并购策略趋于理性,在中国监管机构进一步加大审查力度下,今年,中企境外并购交易不太可能会再现前两年鼎盛状态。

由于受资本外流管控措施影响较小,作为离岸金融中心,香港的境外并购交易反而创出新高。由于受资本外流管控措施影响较小,作为离岸金融中心,香港的境外并购交易反而创出新高。

中企海外并购锐减逾2/3

近日,多家境外知名信息提供商出炉的一季度海外并购报告均显示,今年以来,在经历了过去两年并购交易总值与总量的历史峰值后,2017年中资企业的并购开局呈现疲弱态势,尤其是境外并购的活跃度大幅下降。

3月,据《金融时报》报道,专业信息服务商汤森路透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已宣布的海外并购交易总额为238亿美元,创下自2014年以来新低,较去年同期的951亿美元大幅下降。4月,在上海和香港均设有办事处的并购市场资讯《2017年度一季度并购趋势报告》表示,同去年一季度842亿美元的境外交易值相比,今年一季度中资企业境外并购交易总值减少超过2/3,仅为255亿美元。

从交易量来看,并购市场资讯的报告称,尽管中企寻购海外资产的意向仍然强烈,但与去年同期交易总量114单相比,今年一季度中企境外并购交易总量仅为89单。

汤森路透指出,中企最近宣布的多起交易,包括腾讯收购特斯拉5%股份,与一年前的大型交易相比都不可同日而语。并购市场资讯同样认为,今年迄今最大一单境外交易为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斥资十多亿美元收购总部位于美国的“速汇金”(MoneyGram),这同2015年一季度及2016年一季度两单规模最大的交易: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斥资88亿美元收购意大利轮胎企业倍耐力(Pirelli)及斥资约430亿美元收购瑞士种子及杀虫剂生产商先正达相比,差值巨大。

尽管两家机构统计的海外并购交易额略有差异,但二者均把海外并购锐减的主要原因归结为中企境外并购交易的环境发生变化。

“今年第一季度的交易总值和总量下降,大部分原因是今年并不像前两年那样,在第一季度都出现了国有企业主导的大规模海外并购案。近两年多个并购案因为监管或者资金的因素被迫中止,使得海外标的企业对中国买家表现出更谨慎的态度,交易谈判的难度增加。”并购市场资讯中国区金融研究员王一青在回复记者采访时称。

和内地相比,香港作为离岸金融中心,监管机构施行的资本外流管控措施对其影响较小,因而港资企业实施境外交易的意向依旧强烈。并购市场资讯指出,香港境外并购交易表现突出,各项指标创出自2001年数据记录以来新高。今年一季度,港资买方对非中资企业的并购交易总量为23单,交易总值达155亿美元,比之前所有一季度的交易总值高出至少50亿美元。该季度规模最大的两单交易分别由长江基建集团有限公司及周大福企业有限公司实施,两家公司合计斥资上百亿美元投资位于澳大利亚的多家能源企业,占该季度交易总值的83.2%。

监管趋严的背景下,今年中资海外并购交易态势是否将有所好转,重现前两年盛况?对此,并购市场资讯获得的消息表明,中国监管机构已进一步严格对中资买方的要求――负债率应处于更健康的水平(低于70%),股本回报率应处于更高水平(高于5%)。审查力度也加大,就交易类型而言,规模低于50亿美元的境外并购交易获批的可能性更高,并明确潜在收购是否对中资买方的核心业务有补强作用,最终使中企海外并购更趋于理性。

房地产、休闲及农业成增长亮点

事实上,除了海外并购大幅萎缩,中国内地和包括香港在内的大多数行业并购也已放缓脚步。

相关统计表明,今年前三个月,中企共录得交易总量341单,总值仅为702亿美元,在并购市场资讯的记录中,这远低于去年同期的交易量和交易额。

“大型的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都忙于对上一轮海外并购的资产进行内部整合,受管理和资金负债压力影响,相当一部分企业短时间内暂停了国内国外新的交易脚步。”王一青分析认为。

值得一提的是,工业和化学品业的并购交易总值重Z首位,在内地和香港并购交易总值中的占比达到23.7%。一季度该行业的并购交易总值为167亿美元,同比略增0.8%,交易总量为89单,同比减少了9单。

并购市场分析师认为,尽管外界现对于中国经济存在各种滞涨预期,工业和化学品业仍受到 “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支持。因此,从长久来看,该行业可能会成为驱动国内整个并购交易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

过去两年间曾占据首位的科技业一季度仅录得并购交易总值112亿美元,并购成交52单,同比锐减42.1%。科技业的交易总值在同期国内并购交易总值的占比为15.9%。一季度排名前十的并购交易中,由银湖资本Silverlake领投,完成对阿里巴巴旗下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口碑网11亿美元的融资是唯一上榜的科技业交易,排名第九。

但低迷中依然有亮点,一季度,房地产业、休闲业及农业是中国内地和香港并购交易总值和总量同比增长的三个行业,并购交易总值分别为100亿美元、44亿美元和3.11亿美元。

其中,受国内一季度最大规模并购交易――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斥资50多亿美元从华润集团手里收购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5.3%股权推动,房地产业并购总值在地区并购总值中的占比达到14.3%。房地产业并购交易总值较上年同期的94亿美元,增速为 6.3%。

近期的企业并购篇8

以并购企业产业联系特征为依据,一般将跨国并购分为四种类型,即水平并购、垂直并购、中心型并购和混合型并购。对于当代跨国并购浪潮,可以在多个层面予以分析,其中两个特点最为突出:

其一是并购企业母国与东道国主要为发达的工业化经济。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在1995年到2000年为止的6年期间,涉及最发达国家的跨国并购资本流动,占这类直接投资的比重,最低为77%(1997年),最高为92.4%(2000年)。如若加上东亚与拉美新兴工业化经济(NIES),则在这6年期间,整个工业化经济吸收的并购资本占跨国并购资本总额的比重,当在95%以上。

另一个特点是,以并购交易金额计算,大型跨国公司之间的并购占压倒优势地位,由此使此次并购浪潮带有强强联手的鲜明特征。这与以往并购史上尤其是工业化国家国内竞争中一再发生的“弱肉强食”式企业兼并,形成了鲜明对照。

纵向考察,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到当代跨国并购发展的一些趋向,尤以两个趋向最为明显:

趋向之一是全球企业跨国并购浪潮呈波浪式推进,且有一浪高过一浪的趋向。迄今为止企业并购浪潮一次比一次规模大,一次比一次跨国特征突出,就充分表明了跨国并购的波浪式涌动趋向。而1993年以来掀起的第五次并购浪潮,其总规模与单个规模的扩展,也呈现了某种波浪式扩展趋向。2001年以来并购活动的收缩,究竟意味着此次并购浪潮的过去还是两次大的涌动之间的短暂调整,目前虽然难以得出准确答案,但种种迹象表明,企业并购的能量正在重新聚积。

趋向之二是跨国并购正在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最主要形式。这一趋势在第五次并购浪潮中已经明确地显露了出来。有关统计资料揭示,20世纪90年代初期,跨国并购形式流动的直接投资占全球FDI流动的比重,一直在50%以下。1994年,跨国并购首次超过“绿地投资”,占到FDI一半以上(51.4%)。此后连续五年,该比例直线上升:1996年升至58%,1997年升至64%,1998年升至77%,1999年略有下降,但仍在73%的高位,而2000年上升到了90%以上。

跨国并购涌现出的上述两大趋势,对于中国政府与企业而言,无疑提出了两个紧迫而现实的问题:一是中国是否应调整“引进来”战略,舍弃“绿地投资”而将跨国并购形式的直接投资作为追逐的主要目标?另一个则是,是否应在实施国家“走出去”战略中,将国内企业的外向并购作为主要形式?换言之,中国企业是否有能力借助跨国并购“走出去”?

中国企业借助并购“走出去”的主要障碍

面对一浪高过一浪的跨国并购浪潮,虽然中国企业也在跃跃欲试,但客观地来分析,中国企业在借助外向并购“走出去”方面,尚有一些障碍需要克服,在所有障碍中,与以下几类因素联系在一起的障碍最为明显:

第一类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障碍。虽然我国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但目前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虽获突破但尚未完成。由此决定了中国经济与当代跨国并购主体经济即发达的工业化经济存在诸多差异,其中直接限制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能力的差异至少有四点:

其一是经济实力差异,这决定了中国企业无法成为跨国并购的主宰力量。前已论及,当代跨国并购主体经济为发达的工业化经济,其中美国与欧盟两大经济实体实际上主宰着全球并购资本流动。统计数据显示,第五次并购浪潮中,以欧盟企业为目标的并购资本流动最多,仅1995-2000年6年间,欧盟15国吸引的并购资本就达1.4万亿美元,占全球的50%以上;美国其次,吸引并购资本9800多亿美元,占全球近35%。两大经济实体加在一起占全球的85%以上。加上日本,三大经济体占全球份额的86%。

其二是产业结构差异,这决定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主体产业与国际流行产业相悖。当代国际并购的主体产业为第三产业,这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3-2-1特征相一致。我们知道,一国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往往经历两个阶段变化:第一个阶段是“非农化”或“二产化”,第二个阶段是“三产化”。在前一个阶段,产业结构完成由1-2-3向2-3-1转换,在后一阶段则发生由2-3-1向3-2-1的转换。后者是发达工业化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历史地来看,自上世纪中叶以来,以金融、保险、信息、商品零售为主体的第三产业,成了发达国家最重要同时最大的产业。与产业结构的上述演进相适应,早期并购发生的主要行业,大多位于“二产”,越是到了近期,“三产”并购越是重要,全球第五次跨国并购则以第三产业企业并购为主。中国则不然,由于工业化尚未完成,产业结构刚刚完成“非农化”演进阶段,呈现强烈的2-3-1结构特征,即“二产”产出最大,“三产”其次,“一产”最小。即使在那些有一定条件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沿海发达省市(比如上海与浙江,),产业结构也未完成上述转换。与此种产业结构特征相一致,加上制度改革滞后等因素,中国的“三产”国际竞争力当最弱,这决定了我国企业参与并购,充其量只能在“二产”有所作为,而难以加入国际并购主流产业。

其三是并购经历差异,这意味着中国企业总体上缺乏整合并购企业的经验。企业并购在西方工业化国家已有一个半世纪的历史,事实上,西方工业化国家的企业并购浪潮,最初在国内涌起,只是到了后来才突破国界,成为跨国并购。迄今为止的全球五次并购浪潮,前三次属于国内并购,只是最近两次,才带有跨国并购的强烈特征。这个演进过程意味着,西方大部分企业,是在经历了频繁的国内并购之后才涉足跨国并购的。相比较而言,目前中国尚未掀起国内企业并购浪潮,企业普遍缺乏整合并购企业的经验,因此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的成功的跨国并购。

第二类障碍与作为转型经济的背景及企业制度转型进程联系在一起。作为转型经济,由于企业制度转型尚未完成,我国主体企业与当代跨国并购主体企业之间存在许多差异,其中两个差异最为明显:

其一是,中国的跨国并购以国有企业为主,这与全球私有化浪潮背道而驰,由此限制了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空间。我们知道,国际并购主流企业全为清一色的私营企业,国有企业极其鲜见,“冷战”结束以来的全球私有化浪潮,加强了私有企业国际化趋向。然而在中国,由于制度转型尚未完成,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滞后,实施国家“走出去”战略也好,还是企业自发的“走出去”也好,均以国有企业为主。近年虽然有一批民营企业借助跨国并购实现了国际化,但与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海外投资相比,依然不可同日而语。客观地来说,中国外向并购以国企为主,这与全球私有化主流浪潮背道而驰。由此限制了中国企业国际化空间,这方面,中石油收购俄罗斯一石油公司遭拒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其二是,中国企业竞争力与规模相悖,由此限制着中国企业的并购规模。如前所述,当代跨国并购主流企业是巨型跨国公司,带有强强联手的特征。但反观中国企业,则不得不承认,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主要为民营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而大型企业几乎全为国有,竞争力则普遍较弱,这决定了中国企业不可能挤进跨国并购主流企业之列,同时也决定了中国企业不大可能发起强强联合式并购。

第三类障碍与政府管理体制联系在一起。这方面的障碍不少于三:

一是审批制度僵化,缺乏有效监管。跨国并购作为对外投资的一种形式,如果由政府主管部门的“逐级审批,限额管理”,企业就无法迅速捕捉跨国并购的良好机遇。按现行规定,凡海外投资超过一定规模的项目,都要上报国家有关部门审查批准,涉及不同行业的还要进行会审会签,即费时又误事,增加了企业开展跨国并购的难度。另外,不健全的跨国并购监管体制使得跨国并购后的监管低效与不力,这也是导致跨国并购最终失败的一个原因。

二是金融改革滞后,企业缺乏金融支持。跨国并购,动辄涉及几千万乃至上亿美元的投入,没有金融信贷的支持是很难成功的。但就目前中国企业参与跨国并购面临的处境来看,其在金融信贷方面受到诸多限制,包括受国内贷款额度与特定外汇额度的限制。这一方面限制了参与跨国并购的企业的国内融资能力,另一方面又使得不少已经“走出去”的企业很难发挥国内力量,对境外项目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从而失去一些有利的跨国并购机会。在境外融资方面,有些企业已具有股票境外上市或发行债券的条件,但由于受到额度与审批限制,往往坐失并购良机。

三是缺乏有效的中介组织,加大了并购企业风险。中介机构包括金融、保险、法律、理财、审计、教育与培训以及商会等机构。从国外企业参与跨国并购的经验来看,投资银行的作用不可或缺。但中国投资银行无论从实力还是经验来看都存在明显的不足。尽管中国不少券商近年来不断进行增资扩股和业内重组,但仍有不少券商自有资本严重短缺,远未达到规模经营的标准。中国虽有一些投资公司,但大多数对企业并购业务不感兴趣,投入到并购业务方面的资金规模有限。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可行性

客观地说,由于经济发展阶段与制度的双重因素,中国企业难以加入当代跨国并购主流,但这并非意味着我国企业不可尝试借助跨国并购“走出去”,实际上,经过二十多年持续快速经济发展与市场化体制转型,目前中国也具备了促使企业外向并购的一些条件,在所有条件中,以下三方面条件最为明显:

其一是,国内资本供给渡过了短缺期,具有一定外向投资能力。具体来说,中国已经渡过了发展经济学家们所说的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阶段,国内资本供应能力强,参与跨国并购有一定资本保障。

其二是,国内企业并购浪潮开始涌动,为企业尝试跨国并购提供了演练与积累经验的机会。研究显示,2001年以来,中国企业国内并购呈现加速增长势头。从2001年第四季度到2003年底的两年多时间里,仅涉及上市公司的国内企业并购,就有1854起,涉及企业资产1580亿元人民币。其中,2003年一年发生的此类并购,就达近千起,总交易额突破800亿元人民币。这仅仅是容易统计的规范的上市公司类企业并购,如若考虑到难以进行完整统计的非上市类公司间的并购,则国内并购规模当更大。虽然中国企业国内并购规模尚不能与一般市场经济国家的国内并购规模同日而语,但毕竟已经有了一定规模。这无疑使国内企业有了借助并购扩张的演练机会,使之在尝试借助跨国并购“走出去”之前,先行通过国内并购,积累实施并购以及整合并购企业的经验。

其三是,中国企业已经进行了跨国并购的有益尝试。近几年以来,随着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已经有一批企业参与了跨国并购,其中不乏成功者。而像中石油等三大石油集团,海尔、TCL等混合型企业,万向等私营企业,则在跨国并购方面都有不俗的表现。

除此之外,当今国际环境有利于企业跨国并购,其中主要有三个方面值得注意:

一是多数国家政府出于本国就业的考虑,支持外国企业参与本国企业,尤其是对经营不善、面临破产企业的并购,如TCL跨国并购德国施耐德公司就得到了德国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二是跨国并购目标企业多。如在德国,2003年上半年就有1.92万家企业(主要是中小企业)申请破产,同期法国破产企业达到2.48万家,而德国与法国政府欢迎外国企业参与本国破产企业的并购。

三是是国际竞争政策协调,这主要是WTO等国际组织新出台了一系列协调对外直接投资与跨国并购的法律法规。

上一篇:现代学校制度的核心范文 下一篇:县域经济发展思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