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命的理解和看法范文

时间:2023-12-15 17:22:04

对生命的理解和看法篇1

关键词:理论力学;命题式教学;教学组织

作者简介:孙玉周(1974-),男,河南新野人,中原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许君风(1973-),男,湖南邵阳人,中原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原工学院校级优秀课程“理论力学”建设项目、河南省双语教学示范课程“Engineering Mechanics”建设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4-0103-02

“理论力学”是大学工科专业专业基础课,所讲授的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是很多后续课程建立自身理论体系的基础。但是,近几年各高校对“理论力学”课程的教学学时压缩非常严重,很多高校的机械、土木类专业的“理论力学”课程学时已被压缩到60学时,有的甚至被压缩到45学时。[1,2]在这种情况下,探讨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教学内容的合理组织变得非常必要,高校力学教师也已经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研究工作。[3-5]

“理论力学”课程内容的理论性和系统性非常强,具有很强的面向应用的特点。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三部分内容均可以容易地找到其主线,关键知识点非常清晰,掌握了课程内容的关键点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对于课程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很有帮助。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提出了命题式教学方法,本文重点介绍这一教学方法的主要思想,以及如何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

一、命题式教学方法

“理论力学”分为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三部分,各部分的内容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每部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非常清楚。在课程的讲授中,可把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命题的形式提出来,讲课前向学生强调将要讲授的内容所对应的命题,课程讲授中亦紧紧围绕命题展开,做到重点突出,节约时间。该方法不仅可以做到讲授思路清楚,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容易抓住重点。对于整个“理论力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提炼出了以下7个命题:怎样分析物体受哪些力作用;怎样计算物体上所受的未知力;质点相对于不同参考系的运动之间的关系;平面运动刚体上不同点之间的速度、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刚体的平动效应和所受力系的主矢之间的关系;刚体的转动效应和所受力系的主矩之间的关系;定轴转动刚体和平面运动刚体的动能怎样计算及动能定理应用。

此外,每个命题的讲授中亦可提出若干个子命题,子命题的提法更加具体,可以给学生布置成课堂或课下作业,若布置为课堂作业,可让学生上讲台回答。通常只要求学生回答结果,道出关键地方,强调方法的理解和应用。比如,刚体的平动效应和主矢之间的关系这一主命题在讲授中可分为两个子命题:平面运动刚体的动量怎样计算;如何描述平动效应和主矢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组织和讲授方式

一般而言,静力学部分研究物体的平衡规律,但它主要是为了解决两个关键问题:怎样分析物体受哪些力作用;怎样计算物体上所受的约束反力力。相对于运动学和动力学部分,静力学部分的知识点比较多,比较琐碎,在讲授具体知识点时,要注意向这两个关键命题上归纳,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静力学部分至少需要12次课,前两次课讲授一些基本公理和定理,以及投影、力矩和力偶这些基本概念,特别要强调力偶的概念,要把它看作一个基本概念来理解,它与转动效应直接相关。第3次课讲授约束的概念,以及怎样进行受力分析,物体系统的受力分析要讲解4~6个例题,至此,第一个命题已经解决。第4次课先讲授力系简化的思想,然后介绍怎样对平面汇交力学和平面力偶系进行简化。第4次课的第2个学时介绍力线平移定理,以及如何应用力线平移定理对平面任意力系进行简化,简单分析结果。第5次课深入介绍平面力系的简化以及结果讨论,要多举例、多向学生提问题,加强学生对方法和结果的理解,第5次课还要介绍怎样求平面力系的合力(主矢和主矩),它可以看成简化方法的应用,也可以看作合理投影定理和合力矩定理的综合运用。第6次课讲授物体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静定和超静定的概念,以及如何运用平衡方程求解平衡计算问题。第7和8次课讲解物体系统的平衡计算问题,这是静力学的重点,至少要向学生讲解8个例题,物体系统的平衡计算直接回答了第二个命题。第9次课讲授考虑摩擦的平衡计算问题,可看作一类特殊的问题,主要强调摩擦角的概念及其应用。第10和11次课讲授空间力系的简化和平衡计算,只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单个物体的计算问题。第12次课介绍重心、质心和形心的概念和计算方法(1个学时),另1个学时可安排为习题课。

运动学部分的主线更加清晰,就是为了解决两个关键问题:质点相对于不同参考系的运动之间的关系;平面运动刚体上不同点的速度、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可紧紧围绕上面两个命题安排5次课(10个学时)讲授。第一个问题可列举坐在匀速行驶的汽车上竖直向上手抛苹果,苹果能落到我们手中,以及坐在火车上看车轮上的任一点,看到的运动是圆周运动,但从地面上看其运动是螺旋线这两个例子。第二个命题强调物体的运动其实有三种形式,一是平行移动,二是定轴转动,三是既有平动又有转动(例如在地面上做纯滚动的车轮),对于前两种运动形式,相关的分析和计算我们已经很熟悉,但第三种运动(一般的平面运动),需要在本书中掌握怎样定量地进行分析。上面内容可在第1次课中用1个学时很快讲完,然后介绍点的运动的直角坐标法和自然坐标法,以及物体的平行移动和定轴转动的定义,一个学时足够。第一次课的第二个学时直接进入第一个命题,继汽车上抛苹果和火车车轮上的点的运动两个例子,可再举2-3个例子,引入相对运动、绝对运动和牵连运动,相对速度、绝对速度和牵连速度,相对加速度、绝对加速度和牵连加速度等三组概念,然后引入点的速度合成定理(即相对速度、绝对速度、牵连速度之间的关系),并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其应用。第二次课首先回忆上次课中分析问题的思想,对点的速度合成定理进行简单的证明,然后讲解4-5个例子(可把所有的例子分成两类,一类为直接应用,一类为间接应用)。第3次课讲解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只要求学生能对简单的问题进行计算即可,一个学时就可以讲完。第3次课的第2个学时转入第二个命题的讲解,强调常见的刚体运动其实经常既有平动又有转动,然后引入平面运动的概念,讲解平面运动的分解和合成,通过简单的例子说明其应用。在第4次课中,通过5-6个例子讲解基点法、速度投影定理和瞬心法的应用,这是第二个命题的关键所在,在讲授三种方法应用的同时,要强调对瞬心、瞬时平动、加速度、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等基本概念的理解,同时,讲课中可以适当地介绍第二个命题和第一个命题之间的关系。第5次课讲授描述平面图形内各点加速度之间关系的基点法以及其应用,重点还是分析不同类型的题目,相关的计算题要比速度问题的基点法复杂很多,可强调基点法以及第一个命题中的速度合成定理其实都是矢量方程,一个矢量方程其实相当于两个代数方程(向任意两个垂直的坐标轴上投影可得到两个代数投影方程),可解出两个未知量,最后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介绍上述两个命题的综合应用。

动力学部分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受力之间的关系。对于平行移动的刚体,这一关系非常简单,就是牛顿第二定律(F=ma),理论力学中主要讲解定轴转动刚体以及平面运动刚体的运动和外力之间的关系。这一部分的内容可以归结为三个命题:刚体的平动效应和主矢之间的关系;刚体的转动效应和主矩(向质心简化)之间的关系;定轴转动刚体和平面运动刚体的动能怎样计算以及动能定理的应用。整个内容至少需要5次课。第1次课讲授动量定理和质心运动定律,其实是讲刚体的平动效应和主矢之间的关系。可考虑车轮纯滚动的例子,其运动可分解为随质心(轮心)的平动和绕质心的转动,然后提出两个子命题:平面运动刚体的动量怎样计算;如何描述平动效应和主矢之间的关系。可给学生1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看书,然后讲解和论述这两个子命题,运动学的第一个问题就解决了。讲课时要不断强调,平动效应只需要考虑质心的速度和加速度即可,刚体的总动量等于总质量乘以质心的速度,外力与平动效应之间的关系其实是外力主矢与质心加速度成正比。这部分内容不需要讲解太多应用例子,只需讲一两个例子即可。第2和3次课围绕动力学部分的第二个大命题讲授,第2次课讲授动量矩的计算和动量矩定理,要详细讲授质点、质点系和三种运动刚体的动量矩怎样计算,以及质点系对定点和质心的动量矩之间的关系,大概需要1.5个学时左右,然后讲授质点、质点系的动量矩定理,强调它们描述转动效应和外力之间的关系。第3次课,简单回忆动量矩定理,然后讲解转动惯量的计算,先讲动量矩定理的直接应用(定轴转动或类似定轴转动问题),然后把重点放在平面运动问题的求解上,即综合应用描述平动效应质心运动定理和描述转动效应的质心动量矩定理求解问题。到此为止,动力学问题的一般分析方法已经讲完。动能定理可看作从能量的角度分析动力学问题,也很重要,可为上述问题提供比较简单的求解方法,动能定理可用2次课讲解,第4次课讲解动力学部分的第3个命题,强调定轴转动刚体和平面运动刚体的动能怎样计算,以及力偶的功和功率怎样计算,同时强调要注意运用动能定理的微分形式,相对于前面的动量矩定理,这部分内容学生较易掌握,重点应该放在应用上。第5次课讲授5~6个例子分类介绍动能定理的应用。

三、应用效果和讨论

命题式教学方法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以节约学时,尽可能多地讲授知识点。“理论力学”三大部分内容包含的知识点相当多,45个学时很难按照正常进度讲完所有内容,很多学校于是把运动学或动力学部分的内容或者部分内容删除掉,这给学生学习其他后续课程造成很大压力。运用本文的命题式教学方法,基本可以讲授完20世纪90年代“理论力学”教学大纲要求的讲课内容。近几年在中原工学院教学实践中证明:按照命题式教学方法讲授,学生都能较好地掌握“理论力学”的主要内容。

命题式教学方法的另一个优点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理论力学”中的有些基本知识与“高中物理”和“大学物理”中内容重复,如果重复讲述,不能突出“理论力学”课程的面向应用的特点,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按照本文讲授方法,可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该方法亦可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学习“理论力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工程实际中或后续专业课程中的具体问题,提出的每一个命题解决问题的针对性都很强,命题的直接解答中如果再结合实际问题来分析,教学效果会更好。

结合命题式教学方法,可以比较容易开展和组织创新性教学。具体做法是:教师先在黑板上写出命题(通常写1~2个子命题),稍作解释,指定1~2节内容让学生自己看15~20分钟,然后让学生上讲台讲解和点评,学生讲解和点评时要求他们多集中在命题的回答和应用上。实践证明,对于很多知识点,用这种方法效果很好,学生的注意力会很集中,充分展开思路,知识点的掌握更牢固。

近几年也在开展“理论力学”双语教学工作,命题式教学方法应用到双语教学过程中,效果明显,但还要进一步琢磨和利用命题式教学方法的灵魂。比如,很多定理的证明和推导过程可以不讲,重点放在命题的回答和解释以及定理的阐述和应用上,而证明过程直接略去,或让学生课后自己学习和理解。

参考文献:

[1]朱桥.在教学课时少的情况下怎样上好理论力学课[J].内江科技,2010.(9):53-54.

[2]吴宏章.当前工科专业《理论力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12,(12):254-255.

[3]孙海滨,刘婷婷.理论力学课堂教学质量调查与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4):110-111.

[4]袁健.理论力学的主动教学模式探讨[J].力学与实践,2006,(1):77-78.

对生命的理解和看法篇2

1.学生需要加强对生命的认知。

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的过渡时期,身体和心理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有时却存在着偏激的思想,对问题的认知和生命的意义理解得还不够全面。此外,学生长期处于极大的学习压力之下,自卑、叛逆、自控能力差等消极思想不断发展,对生命价值正确思考的能力大大降低。根据调查数据分析,超过50%的学生都有过自杀计划,对家长、教师和同学的不满采用激烈言语、暴力等行为处理,对他人的生命安全关注程度也十分低。学生对生命的态度已经变得十分淡漠,对生命的认知需要进行引导。面对这样的情况,在高中政治课堂上渗透生命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值得引起教师和学生的关注。

2.生命教育是丰富学生情感的基础。

生命教育并不是向学生直接讲解生命对父母、对自己多么重要,而是将珍爱生命的理念转变为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标准和原则,让学生真切地认识到生命的意义。生命教育并不是单纯讲解生命层面,还需要丰富学生的情感。从学生的学习、生活、校园、教师、同学等多个方面入手,健全学生的人格,让学生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精神追求,将主要的精力和注意力转移到自己奋斗的事情上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行,要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丰富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合理地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问题。

3.发挥政治课程的生命教育功能。

高中政治课程包括哲学、国政、道德、法律、生活等众多方面,每个章节都是以“人”为中心开展研究的,每个方面都与学生自身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政治权利义务中,需要帮助学生树立保护生命合法权益的思想;在文化对人的影响中,需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关注精神需求;在追求人生价值中,需要让学生明白积极人生的价值以及人生道路的选择。每个政治课程章节都具有生命教育功能,对学生品德和内心发挥着积极作用。

二、 高中政治教育课程开展生命教育的具体措施

1.学习生命理念,帮助学生深层次认识政治教学作用。

高中政治教学内容并不单单具有提高学生意识形态的作用,还具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理念的作用。很多学生看不到政治课程的深层次含义,认识不到政治教学对“人”含义的讲解部分。教师应该从政治课堂的各个章节渗透生命理念。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讲解“自然与人”的内容时,向学生说明人类改造、利用世界的目的是为了人类的生活;保护、尊重自然的目的是为了其他动植物的生存发展。通过人对待自然、动植物的态度变化,不断引导学生思考每个人的生命应该怎么度过;在“社会与人”内容的讲解中,向学生说明人类创造的文化文明、政治文明、经济体制都是维护每个生命的利益,给每个人力量,同时加以约束。这样,只有不断挖掘政治教材内涵,将生命理念渗透到教学活动的点点滴滴,才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政治课程的力量,进而不断进步。

2.采用案例教学法引起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学生处于青春叛逆期,教师越强调尊重生命,就越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教师应根据生活阅历、教学实践等剖析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思考。例如,教师选取学生“上课不注意听―作业不会做―成绩不佳―继续不好好听……”这样的学习实例,通过幽默的方式进行讲述,学生去体会自己真实的学习经过,并让学生积极发言进行补充。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将学生学习上的无奈、痛苦、矛盾、委屈全部讲出,达到学生认同、信服的程度。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没有直接向学生讲解生命的重要性,但却端正了学生的思想,让学生找到了解决困难的办法,并在实践中不断挑战自己,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3.帮助学生树立尊重生命的意识。

对生命的理解和看法篇3

论文摘要:传统看法认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理论内涵在于:第一,表述了无产阶级作为旧制度的破坏者和新制度的创造者的历史使命的思想;第二,阐述了先进理论的革命作用。本文认为这两个方面不足以揭示《导言》的理论内涵。《导言》的真实内涵在于,马克思在这里第一次探讨了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道路。除了上述两个方面之外,《导言》还从革命对象的特殊性、资产阶级的特殊性等角度深入分析了落后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实际可能性。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卷首说明从两个方面概括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以下简称《导言》)的理论内涵。第一“马克思力求指出人类从各种形式的压迫下获得彻底解放的途径并论证共产主义革命的必然性。他指出,无产阶级是能实现这种变革的社会力量,无产阶级把自己从压迫下解放出来,也就必然剥削制度的一切基础,从而解放人类。这样他就第一次表述了无产阶级作为旧制度的破坏者和新制度的创造者的历史使命的思想。”第二,《导言》阐述了先进理论的革命作用。强调无产阶级的革命性,强调理论的意义,这确实是《导言》的重要内容,但《导言》不是在一般意义上探讨无产阶级的革命性和先进理论的能动性,而是在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来揭示这两个方面的重大意义的。《导言》的真实内涵是,马克思在这里第一次探讨了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当时有两个出发点,第一个是理论的出发点,第二个是当时德国现状的出发点。首先让我们分别分析一下这两个出发点。

在理论上,《导言》继承并引申了对宗教的批判。费尔巴哈认为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外化,是人把自己的类本质、把人类的优点集合起来,使之对象化为一个独立的主体,这就是上帝;因而上帝的本质实际上就是人的本质,人因为理性的迷误,反过来把自己的本质看成是上帝的本质。因而对宗教的批判就归结为把人的本质归还给人。但费尔巴哈所谓人的本质,就是人的抽象的、类的统一性。这种把人的本质归结于抽象类本质的观点,并没有触及宗教的根源,即世俗世界的矛盾和分裂。在《导言》中,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归结于现实的社会关系。马克思说:“人并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这个国家、这个社会产生了宗教,一种颠倒的世界意识,因为它们就是颠倒的世界。宗教的本质找到了,反宗教斗争的意义也就深化了。马克思认为,反对宗教不是为了拯救迷误了的理性,而是为了反对“以宗教为精神抚慰的那个世界”,“废除作为人民虚幻幸福的宗教,就是要求人民的现实幸福。要求抛弃关于人民处境的幻觉,就是要求抛弃那需要幻觉的处境。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就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就变成了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就变成了对政治的批判。这些批判应该“使人能够作为不抱幻想而具有理智的人来思想,来行动,来建立自己的现实性;使他能够围绕着自身和自己的现实的太阳旋转。”在马克思看来,对宗教的批判最终归结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样一个学说,从而也归结为这样一条革命结论:必须那些使人成为受屈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这即是所谓实现“人的解放”的任务。

那么,当时德国的现状是什么样的呢?在欧洲,德国一直是个较为落后的国家。内部四分五裂,邦国林立,诸侯间战争不断,对外则是列强的逐鹿场所。直到18世纪末,德国还基本上是一个农业国,只有一些生产方法陈旧落后的小手工业。没有统一的国内市场,又远离世界贸易的通道。容克地主在政治上实行蛮横的半家长式的封建统治,市民社会只能在封建生产关系的缝隙中求生。到了”世纪30年代,在法国大革命和英法工业革命的刺激下,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开始有所进步。但封建生产关系还严重地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德国还处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前夜。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在法国和英国行将完成的事在德国才刚刚开始;这些国家在理论上反对的,而且依旧当做锁链来忍受的陈旧的腐朽制度,在德国却被当作美好未来的初升朝霞而受到欢迎;那里,正在解决问题,这里,矛盾才被提出;在法国,只要有点什么,就能占有一切;在德国,只有一无所有,才不致失掉一切。

可见,马克思当时的这两个出发点之间出现了重大的矛盾。在理论上,当时已经提出了“人的解放”的任务,而在德国的现实生活中,连资本主义都还是尚待争取的任务。马克思明确地意识到了这两个出发点之间的差距。他说,理论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需要的程度。彻底的革命只能是彻底需要的革命,而这些彻底需要的产生,看来既没有任何前提,也没有必要的基础。他进一步指出,光是思想竭力体现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于思想。但是德国在理论上已经超越的阶梯,它在实践上却还没有达到。它怎么能够一个筋斗就不仅越过封建主义的障碍,而且越过它首先应该作为目标来争取的资本主义的障碍呢?马克思自问道:“德国能不能实现有原则高度的实践,即实现一个不但能把德国提高到现代各国的正式水平,而且提高到这些国家最近的将来要达到的人的高度的革命呢?”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德国的革命能不能跨越资本主义而转人社会主义革命。《导言》的论述正是针对着这个问题展开的。马克思从以下几个方面回答了这个问题:

第一,理论的能动作用。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物质武器,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精神武器。二者的结合将使德国革命达到人的革命的高度。德国在历史上就是一个理论革命比较彻底的国家,这个优势还会继续发挥作用。

第二,革命对象即德国各邦政府把现代国家的文明缺陷和旧制度的野蛮缺陷结合起来了,因而革命的水平就应该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上。马克思说,“德国只是用抽象的思维活动伴随着现代各国的发展,而没有积极参加这种发展的实际斗争,那么从另一方面看,它分担了这一发展的痛苦,而没有分享这一发展的欢乐和局部的满足。有朝一日,德国会在还没有处于欧洲解放的水平以前就处于欧洲瓦解的水平。这里所谓“欧洲解放的水平”实际上指的就是资产阶级革命,而欧洲瓦解的水平也就是资产阶级社会的瓦解。马克思的意思是说,德国在面临资产阶级革命所要解决的那些问题以前,就要面对解决由资本主义的发展所导致的问题。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在资产阶级革命还没有完成的时候,社会主义革命就会提上日程。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马克思指出,在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可以看到一切国家形式的罪孽。这个空前未有的折中主义又得到国王的保证,这个国王扮演着一切角色—封建的和官僚的、专制的和立宪的、独裁的和民主的。也就是说,德国政府不仅是封建主义的旧障碍,而且因为吸收了资本主义的因素而把新的障碍也综合到自己身上了,因而这种障碍就不再是一种特殊的障碍,而变成了一般的障碍。因而如果不摧毁当代政治的一般障碍,就不可能摧毁德国的特殊障碍。在德国,不消灭一切奴役制,任何一种奴役制都不可能消灭;德国不从根本上开始进行彻底的革命,就不可能完成革命。马克思据此认为,德国惟一实际的革命就是社会主义革命,用当时的话来说就是,德国惟一实际可能的解放是从宣布人本身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个理论出发的解放。

第三,资产阶级已经不能领导革命。马克思当时把资产阶级革命叫做纯政治革命,而把社会主义革命称作彻底的革命或者普遍的解放。在马克思看来,资产阶级要想取得革命的领导权,需要有两个条件。首先,资产阶级和市民社会其他阶层的利益对立还没有充分发展起来,因而它还能作为整个市民社会的总代表。其次,资产阶级必须是处在革命的上升期。它必须在一瞬间激起自己和群众的热情。在这瞬间,这个阶级和整个社会亲同手足,打成一片,不分彼此,它被看作和被认为是社会的普遍代表。在这瞬间,这个阶级本身的要求和权利真正成了社会本身的权利和要求,它真正是社会理性和社会的心脏。但是,德国的资产阶级不处在这样的地位。首先,在德国,资产阶级还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它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对立已经发展起来了;它刚刚卷人同贵族的斗争就卷人了同无产者的斗争;资产阶级还不敢按照自己的观点来表述解放思想,而社会情况的发展以及政治理论的进步已经说明这种观点是陈旧的了。其次,德国资产阶级非常软弱。德国资产阶级缺乏那些彻底、勇敢、尖锐、无情,缺乏和人民心胸相同的开阔的胸怀,缺乏鼓舞物质力量实行政治暴力的感悟,缺乏革命的大无畏精神。因而,德国资产阶级已经不能成为革命的领导者了。

第四,无产阶级革命地位的加强。德国革命的实际可能性就在于形成了一个特殊阶级即无产阶级。这是一个被彻底的锁链束缚住的阶级,一个表明一切等级解体的阶级;它不是同德国国家制度的后果发生片面矛盾,而是同它的前提发生全面矛盾;它本身表现了人的全面丧失,并因而只有通过人的全面恢复才能恢复自己;它若不从其他一切社会领域解放出来并同时解放其他一切社会领域,就不能解放自己。无产阶级的这种社会地位决定了它必然会在未来的革命中处于领导地位。

马克思由此得出结论:德国革命不可能是法国革命那样的部分的、纯政治的革命,而只能是彻底的、全人类的革命。在法国,部分解放是普遍解放的基础,在德国,普遍解放是任何部分解放的必要条件;在法国,全部解放应该由逐步解放的现实过程产生,在德国,却应该由这种逐步过程的不可能性产生。在德国,不消灭一切奴役制,就不可能消灭任何一种奴役制,不从根本上开始进行革命,就不可能完成革命。

对生命的理解和看法篇4

关键词:初中数学 思维能力

数学的偏重理性思维与文科类偏重感性思维不一样,数学要求是实实在在的理论和依据,不能马马虎虎或者将将就就相差一个字都可能会导致整个过程和结果的错误在分析问题的时候如果不能够做到严密和细心,那么就不能充分利用已知条件来解决问题在学习命题与证明这个单元中,很好地体现了数学对学生思维能力各方面的要求,也加强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并注重培养学生用正确、理性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生活态度

这个单元的学习可以分为三个模块,包括定义与命题,证明,反例与证明

一、定义与证明

在定义与命题这一块中,主要是学习了一些概念,包括定义的含义,命题的含义,了解命题的结构,理解真命题、假命题、公理和定义的概念在学习这些概念的过程中,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是这一块学习中的重点通过对真假命题的判断,培养学生树立科学严谨的学习方法

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不正确的命题称为假命题在判断命题的真假的时候不能凭感觉,而是要找到真切的依据才能进行判断如,一个图形经过旋转变化,像和原图形全等要判断这个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首先我们要把这个命题转换成条件和结论的形式,“如果图形是由图形A经过旋转得到的,那么这两个图形全等”然后再对这个结论进行证明我们知道,图形的旋转只会改变图形的位置,而不会改变图形的形状及大小,全等只看两个图象的对应边和对应角是否相等,而不受位置的影响因此,这个命题是正确的

在这里,一个看似简单的真假命题的判断也体现着数学的思维方法首先我们是把一个定义转化成了数学问题,就是转化成了一个由已知条件和结论组成的命题,然后才判断这个命题的真假这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一般程序和方法也体现了数学对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逻辑能力方面的要求

二、证明

在第二个模块中,主要是学习了证明的含义,体验、理解证明的必要性,了解证明的表达格式,会按规定格式证明简单命题,探索并理解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几何证明,让学生体验从实验几何向推理几何的过渡,归纳和掌握证明的两种思考方法,包括正向和逆向的思维方法特别是逆向的思维方式,这部分内容的一个难点

证明的含义,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演示课内节前图:比较线段A和线段C的长度通过简单的观察,并尝试用数学的方法加以验证,体会验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新课的学习中,可以参考教科书中的一组直线a、b、c、d、是否不平行(互相相交),让学生先观察、再猜想结论,最后动手验证在学生的活动结束后,教师引入证明,并通过一个例子来让学生体会证明的初步格式教师再小结归纳出证明的含义证明的含义所体现出来的也正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方式数学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各种理论依据,就像教科书上所给出的图形一样,视觉会造成误差,看到的不一定就是真切实在的,而用数学的方法证明出来的结论肯定是可信的学习这些知识,可以改变一些看问题只看表面的不良习惯和处事风格,对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对于证明的含义和表述的格式,在数学当中也有严格的规定如证明命题“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于另一个角的两边,且方向相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是真命题首先要根据题设画出图形,用几何语言描述题中的已知条件、以及要证明的结论(求证)证明过程的具体表述(略)这一块的内容学习中注重几何命题的表述格式:()按题意画出图形;()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结合图形,在“已知”中写出条件,在“求证”中写出结论;(3)在“证明”中写出推理过程

这个证明的格式和过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即使有了正确的推理和结论,也要用正确的书写格式把证明过程写出来过程的书写反映出来的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正确的数学有助于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用有条理的内容来表述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

在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逆向思维数学学习中是一种比较特别的且重要的思维方法用逆向思维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有时候比正向思维更方便快捷但这种思维的方法与正常的思维习惯不一样,学生可能不太容易接受因此,在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用一些比较典型的例子来讲解和说明,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学生在学习和接受这种数学思维的时候,对生活中的很多观念也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逆向思维是为学习反证法打基础,逆向思维同时也体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唯一的只要逻辑正确,依据合理,同样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数学学习中常见的一题多解就是这样的一种发散思维的体现因此,学习数学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途径

三、反例与证明

这一块学习的主要是反例的意义和作用,并掌握在简单情况下利用反例证明一个命题是错误的我们对真命题的证明,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技能,那么如何来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

呢?如果要证明或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那么我们只要举出一个符合题设而不符合结论的例子就可以了

如,判断以下列命题的真假:()素数是奇数()黄皮肤、黑头发的人是中国人(3)在不同顶点上有两个外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要证明这几个命题也并不是很困难,但如果可以从另一方面来思考,用“反例”的方法来证明,那将会比用正常的方法证明容易很多如果要证明或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那么我们只要举出一个符合题设而不符合结论的例子就可以了这称为举“反例”,这体现了事物的两面性和用辩证的观点来看问题

如,判断命题“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的真假,并给出证明分析:这是一个假命题,要证明它是一个假命题,关键是看如何构造反例本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考虑,图三角形AC中,A=AC,在底边C延长线上取点,连A,这样在A和AC中,A=A,∠=∠,A=AC,显然观察图形可知A与AC不全等,或者,在C上任取一点E(E不是中点),则在AE和ACE中,A=AC,∠=∠C,AE=AE,显然它们不全等能举反例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反例不在于多,只要能找到一个说明即可

反例与证明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学会从对立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同时也体现了数学思维的发散性和多维性,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是不一样的,但无论用什么样的方法,体现的数学思维是一样的,就是用多角度发散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再用严密的逻辑去分析和证明

总之,学习命题与证明这个单元的内容,很好地体现了数学在解决问题方面的独特思维和方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汇总,除了要让学生掌握书本上的知识点外,还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加强学生用数学的知识和思维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仅是新课标对教学的要求,还是素质教育对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游仕伟,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课程教育研究,:7

[2]付少平,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3]王旭,浅谈初中数学创新思维的教学策略,科技视界,:

[4]刘汉涛,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与学生思维分析能力的培养,成才之路,:

[浙江省永康市清溪初中 (333)

对生命的理解和看法篇5

图1A农户生活的悠闲富足状态B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情况C边疆畜牧业迅速发展情形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状况分值: 1.5分 查看题目解析 >44.汉唐明三代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宦官专权现象,而魏晋南北朝时期基本没有出现这种现象。这是因为魏晋南北朝时A皇权不断加强B长期处于分裂C外戚势力衰落D皇权相对削弱分值: 1.5分 查看题目解析 >55.图2为甘肃出土的犁地画像砖,此图可以用来说明

图2A春秋北方农业的进步B西汉中原农耕经济的繁荣C东汉江南地区的开发D魏晋河西走廊农耕的发展分值: 1.5分 查看题目解析 >66.下表为唐玄宗和唐宪宗时期宰相的出身统计表,从表格中可知当时

A科举制度成效十分显著B贵族势力仍占主导地位C皇权对相权的优势增加D皇权实现有效控制地方分值: 1.5分 查看题目解析 >77.李白以仙人自诩,诗作往往飘飘欲仙,人称诗仙;杜甫的政治抱负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人称诗圣;王维的诗清冷幽邃,远离尘世,人称诗佛。这一文化现象表明当时A三教合一的趋势B社会经济的繁荣C天理人欲观对立D佛学诗词的兴盛分值: 1.5分 查看题目解析 >88.汉代只有孔子被神化,称为“圣人”,孟子和荀子尚为等而下之的“仁人”。宋代以后,孟子也被视之为圣人,被尊称为“亚圣”。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因为A宗法血缘制度的瓦解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程朱理学思想的影响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分值: 1.5分 查看题目解析 >99.明中叶以后,朝廷中以内阁为首的文官集团经常与皇帝争辩,甚至出现官员以因批评皇帝受到惩处为荣的现象。这主要表明当时A君主专制进一步削弱B内阁职权凌驾六部之上C君权受到一定程度约束D文官集团以批评皇帝为乐分值: 1.5分 查看题目解析 >1010.康熙统治后期,米价持续上涨,特别是康熙五十二年风调雨顺,不仅“田禾大收,即芝麻、棉花皆得收获”,是丰收的大好年成,然米价仍居高不下。这一时期米价的非正常上涨原因最有可能是A君主专制的加强B人口出现急速增长C经济作物的扩大D白银大量流人中国分值: 1.5分 查看题目解析 >1111.福州开埠后,茶叶出口大幅增长。据统计,1855年这一数字是15,793,700磅,1860年就达到了40,000,000磅。这一变化反映了A福州成为东方经贸中心B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C中英贸易获得大幅增长D西方崇尚东方生活方式分值: 1.5分 查看题目解析 >1212.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金融市场发生金贵银贱变动,西方各国都相继采用金本位制货币,而中国仍采用银本位制货币。由此产生的影响是A中国逐渐脱离世界金融市场B西方各国开始对华资本输出C中国出口贸易数量增长D导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分值: 1.5分 查看题目解析 >1313.1895年,谭嗣同等人联名禀请湖南学政江标,希望将浏阳南台书院改为浏阳算学馆。这一建议虽得到江标的批准,但浏阳知县在当地很多士子的要求下借故拖延,拒不执行,使这一计划未能成为现实,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A开算学馆断送地方官政治前途B新学改制缺乏足够的社会基础C政府官员在政治上极为保守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分值: 1.5分 查看题目解析 >1414.甲午战后,列强在中国获得了大量矿产资源开采权,而日本在这场瓜分中国市场的争夺中几乎一直处于被动状态,直到1899年方才开始有机会染指中国内陆的矿产资源。这是因为A列强眼红日本的巨额战争收益B日本开矿技术没有优势C甲午战争激起中国的民族愤恨D中国内陆矿产十分有限分值: 1.5分 查看题目解析 >1515.某一时期的《广州民国日报》发表文章指出:近有所谓新青年者,好规人过失,不满于民国纪元前之革命运动。徒震惊于俄国革命,认为创举,仅以成败论英雄,完全不把国人崇敬之先烈放在眼内。材料反映的是A立宪派对革命派的批评B儒家对新文化运动的批评C国民党对共产党的批评D中国对苏联式革命的赞同分值: 1.5分 查看题目解析 >1616.郭沫若在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工作时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各地方来归附的军队很多,凡是有来归附的军队,他们最先所请求的便是派遣政治工作人员。”这种现象表明A政治宣传促使各地方军队来归附B各地军队决心接受三民主义思想C政治工作成为国民革命主要工作D政治工作有助于提升军队战斗力分值: 1.5分 查看题目解析 >1717.1928年8月,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提出了资本主义总危机的“第三时期”理论,认为这个时期将是“大规模阶级搏斗的时期”。这一理论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是A失去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B导致了“左”倾错误泛滥C放弃了民族统一战线领导权D纠正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分值: 1.5分 查看题目解析 >1818.图3是汪子美的漫画《首挫其锋》,它描绘了全副武装的日本侵略军看着手中的怀表计算着时间,反侵略的中国军人愤怒地举起步枪,狠狠将枪托砸在日寇的钢盔上,给日寇以迎头痛击。该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图3《首挫其锋》A七七事变B淞沪会战C平型关大捷D台儿庄大捷分值: 1.5分 查看题目解析 >1919.从晚清到民国,历届中央政府均试图厉行禁止鸦片,都未能完全肃清鸦片烟毒。而1952年新中国开展的全国禁毒运动则取得了成功。这一现象说明A国民经济取得恢复和发展B国际环境出现了巨大变化C新中国对地方的有效控制D鸦片成为中央主要收入源分值: 1.5分 查看题目解析 >2020.一五计划期间,农业发展缓慢,如1954年,因为农业生产未能完成计划,导致工业生产缺乏原料,从而影响了工业发展计划的实现。这一现象直接导致了A农业生产关系的加速调整B工业生产计划的放弃C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D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分值: 1.5分 查看题目解析 >2121.1957年我国钢材自给率达到86%,机械设备自给率达60%以上。1957年与1952年相比,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2%,12个工业部门的产品成本降低29%。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A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B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C十分雄厚的重工业基础D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展分值: 1.5分 查看题目解析 >2222.公元前450年,伯利克里改革公民权法案,将之前只要其父为雅典人即可获得雅典公民身份,调整为新生儿必须父母双方均为雅典人才有资格获得雅典公民权。伯利克里此举的主要目的是A维护城邦政治B减轻财政危机C提高妇女地位D消除跨城邦婚姻分值: 1.5分 查看题目解析 >2323.有学者指出,罗马时代的法律并不直接反映人们的行为,而只是行为的可能性。我们不能设想所有的罗马人都理性地以法律为行为准则。从法律条文中,我们可以看到的只是帝国所需要解决的种种问题以及帝国解决这些问题的意向。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A罗马法的精华在于其思想和原则B罗马法律制度稳固了帝国统治C罗马的法律制度无力解决社会纠纷D理性是罗马法律制定的指导思想分值: 1.5分 查看题目解析 >2424.汉萨同盟是德意志北部城市之间形成的商业、政治联盟。13世纪同盟逐渐形成,14世纪达到兴盛,加盟城市最多达到160个。15世纪转衰,1669年解体。导致其衰落的主要原因是A德国北部经济的衰落B欧洲重商主义兴起C德国宗教改革的出现D新贸易路线的竞争分值: 1.5分 查看题目解析 >2525.中世纪欧洲的人们把好色贪吃、放纵奢华看作十恶不赦,要进第九层地狱,但在但丁眼里这些只是轻微的错误,最多只需要进第一层地狱。这说明了A但丁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奠基人B欧洲社会普遍存在放纵欲望行为C教会的说教无法阻止人性的觉醒D放纵欲望的行为遭到人们的反对分值: 1.5分 查看题目解析 >2626.16世纪从事奴隶贸易的主要是葡萄牙人,只有少量西班牙人。到17世纪,荷兰人统治了大多数奴隶市场。18世纪又以英国人。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A工业革命顺利完成B英国成为海上霸主C海上殖民霸权转移D奴隶贸易空前繁荣分值: 1.5分 查看题目解析 >2727.美国独立战争初期,各州立宪严格限制政府官员权力,其中宾夕法尼亚州甚至取消州长一职,但1780年各州修订新宪法时又加强了政府的权力,宾州又设置了一个强有力的州长职位。这一现象A揭示了美国民主政治体制的虚伪B体现了工业革命的巨大力量C说明了启蒙思想影响的深入D预示了美国政治体制的发展趋势分值: 1.5分 查看题目解析 >2828.19世纪90年代起,英国的许多铁路公司由于互相竞争而合并,最后只剩下4家较大的公司。在航运业方面,美国银行家摩根用3400万英镑创立了英美大西洋商船托拉斯,垄断了大西洋的航运。这一现象说明A自由贸易政策推动了生产的集中B经济发展推动社会生产组织形式变化C交通革新成为生产集中的主要动力D生产集中根本改变了交通运输方式分值: 1.5分 查看题目解析 >2929.1929年苏联创建了拖拉机站。拖拉机站拥有农用机械(如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并负责维修工作,使其随时可以使用,而费用则由集体农庄负担。拖拉机作业从1928年到1936年急剧上升了差不多100倍。这主要反映当时苏联A重工业飞速发展B继续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农业集体化急速普及D农民欢迎新经济政策分值: 1.5分 查看题目解析 >3030.据统计,罗斯福每天收到群众来信少则5000多封,多则8000多封。胡佛仅用1名秘书来回答信件,而罗斯福政府则用50名。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A群众热烈欢迎罗斯福新政B胡佛关心群众切身利益C胡佛无更多精力处理群众来信D罗斯福致力于加强政府的职能分值: 1.5分 查看题目解析 >3131.1987年,西德议会批准摇滚明星在离柏林墙不远处的勃兰登堡门举办一场音乐会。西德议会此举的主要目的是A争取国内选民的支持B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C推动流行音乐的发展D展示西德的经济实力分值: 1.5分 查看题目解析 >3232.20世纪末期的美国联邦税收显示,曾经支付了占联邦税收总数30%的公司,现在只贡献了12%。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经济全球化的加剧B政治多极化的加强C凯恩斯主义的盛行D新自由主义的崛起分值: 1.5分 查看题目解析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82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33材料一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的统治受到威胁。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力量削弱,蒋介石以为除去了心腹之患。国内外政局的变化促使南京国民政府把主要精力移到国内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上来。1935年4月,蒋介石在贵阳发表谈话,提出要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同年12月,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提出要把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结合起来,尤其把重工业的建设放在首位。由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加上调整进出口关税,币制的统一,工业,农业,交通等其它社会经济在一定时期得到了某些发展。抗战爆发打断了这一运动,但它仍为后来国民政府在抗战期间运用行政力量干预经济生活以适应战时需要,提供了某些范本。——摘编自《中国军事经济全史》材料二 罗斯福大胆地采取了一些促使经济通货膨胀的措施,缓解由大萧条引起的饥饿状况。他的解决经济灾难的建议包括阻止银行破产的立法,提供就业机会和农业补贴,给老年人提供社会保障口这个大规模的经济和社会改革项目被称为“新政”。它的基本前提:即政府干预经济来保护人们的社会和经济财富是正当的。这标志着美国政府政策的重大改变,开始了社会改革立法的趋势,而这种趋势在大萧条后仍持续很久。最后,二战时期大规模的军费开支对结束美国范围内和其他地区的大萧条起到了比新政策或者类似的措施更加重要的作用。——摘编自《新全球史》33.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归纳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和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和作用。34.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中美经济政策的共同特征,分析造成两者不同结果的原因。分值: 25分 查看题目解析 >34材料 梁启超认为“中国学术,以研究人类现世生活之理法为中心,古今思想家皆集中精力于此方面之各种问题。以今语道之,即人生哲学及政治哲学所包含之诸问题也。盖无论何时代何宗派之著述,未尝不归结于此点。”这表明中国历的思想家所重点关注的问题,是如何经国治军。治国思想一直是思想史发展的主流,全面而深刻地为人们从事经国治军活动提供理论上的指导。——据纪宝成主编《中国古代治国要论》35.结合材料与所学相关知识,围绕中国古代“治国思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分值: 12分 查看题目解析 >35选做题一材料 后周初年,沿用旧的法律,律、令、格、敕很多,积至一百五六十卷,律、令文词简单而意义难明,格、敕条目繁多,容易发生疑误。各级官吏更是利用这一点滥用律令陷害人民以谋取私利。周世宗即位以后,意识到依法治国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意义,于是命御史知杂事张浞等对五代相沿之律令格敕进行删节、注释和评议,再由兵部尚书张昭等编订成《大周刑统》21卷。周世宗下诏颁行天下,要求各级官吏严格依照法律行事,限制刑讯逼供等不法行为,规定各级官吏必须按时审理刑狱,不得故意拖延稽留等,有力地加强了法制建设。周世宗所制定的《大周刑统》结束了五代以来天下无法的时代,对后世影响很大。宋代的法律《宋刑统》就是在此基础上修改补充而成。——摘编自《历的重大改革和改革家》36.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周世宗制定《大周刑统》的原因。37.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大周刑统》作简要评价。分值: 15分 查看题目解析 >36选做题二材料 到1916年初,德国的战略形势有所改善。战线东移,消除了对柏林的威胁。占领俄国大片土地,使战争物资供应得到改善。本国武器生产有所增加,步枪、飞机和弹药生产增加50%,机枪、大炮的生产增加2.5倍。但总的形势对德国是不利的。协约国军队已有365个师,同盟国只有286个师,武器弹药明显落在协约国后面。在这种形势下,德军总参谋长法尔肯汉提出突击西线凡尔登要塞。因为凡尔登是协约国军防线的突出部,对德军深入法国、比利时有很大威胁,它又是通往巴黎的强固据点和法军阵线的枢组。2月21日,德第五集团军开始炮轰凡尔登,拉开凡尔登战役的序幕。2月28日出现第一次进攻高潮。德军占领了都蒙炮台,把法军切为数段。法国任命贝当元帅为凡尔登守军司令。他在几天内用汽车运来了19万军队和2.5万吨军火,同德军展开激战,终于保住凡尔登。3月6日,德军再次发动进攻,遇到法军的强大抵抗。到4月份双方军力已经相当,法国还占有了制空权。第三次进攻是6月7日开始的。这时俄军开始加里西亚战役,英法开始索姆河战役。7月11日,德军最后一次进攻停止。11—12月份,法军反攻,收回德军占领的阵地,12月18日凡尔登战役正式结束。——摘编自丁建弘主编《德国通史简编》38.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德国发动凡尔登战役的背景。39.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法国取得凡尔登战役胜利的经验。分值: 15分 查看题目解析 >37选做题三材料一 1954年9月,毛泽东在审阅刘少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时,对涉及辛亥革命的部分作了修改,使之最终形成文字为:“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使人们公认,任何违反这个观念的言论和行动都是非法的。但是当时的革命派是有缺点的。他们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纲领,没有广泛地发动和组织可以依靠的人民大众的力量,因此他们不能取得对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彻底胜利。这次革命终于失败了。”材料二 1956年11月是孙中山诞辰90周年,毛泽东特意撰写《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号召大家“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纪念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40.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理山。41.材料二表明毛泽东对孙中山的看法有何变化?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孙中山与辛亥革命。37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正确答案

理由: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妥协退让;资产阶级革命派害怕发动群众;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他们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纲领,没有广泛地发动和组织可以依靠的人民大众的力量”和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出本题答案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妥协退让;资产阶级革命派害怕发动群众;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考查方向

辛亥革命。解题思路

根据平时的材料分析概括能力培养,从所给的材料中寻找相关的信息,再结合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整合就可以。易错点

本题难度不大,可能的是学生直接照搬照抄材料,高考阅卷被称为“恶意抄袭”。37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正确答案

变化:从强调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失败到强调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丰功伟绩。看待:应历史地看待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将真实的孙中山与神圣化孙中山区别开,继承其爱国精神。解析

根据材料二信息“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纪念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和材料一信息可以总结出第一小问答案为由强调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失败到强调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丰功伟绩。第二小问可以从区别地对待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继承其爱国精神的角度来作答即可。考查方向

辛亥革命。解题思路

根据平时的材料分析概括能力培养,从所给的材料中寻找相关的信息,再结合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整合就可以。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www.zxls.com/),未经允许,谢绝转载。易错点

对生命的理解和看法篇6

中国哲学的中心究竟是什么?牟宗三对此问题展开了自己的独特思考。在他看来,中国哲学是以“生命”?为中心和开端的。他说:“它(中国)没有西方式的以知识为中心、以理智游戏为一特征的独立哲学,也没有西方式的以神为中心的启示宗教。它是以‘生命’为中心的,由此展开他们的教训、智慧、学问与修行。这是独立的一套,很难吞没消解于西方式的独立哲学中,亦很难吞没消解于西方式的独立宗教中。但是它有一种智慧,它可以消融西方式的宗教而不见其有碍,它亦可以消融西方式的哲学而不见其有碍。”[1]就是说,中国哲学是以“生命”为中心的,西方宗教、哲学不能消融它,但它可以消融西方哲学与宗教。由于中国哲学的开端是生命,基本课题是生命,因而中国哲学“的用心在于如何来调节我们的生命,来运转我们的生命、安顿我们的生命。这就不同于希腊那些自然哲学家,他们的对象是自然,是以自然界作为主要课题。”[2]他认为,由于中国哲学的心灵之光表现在生命上,西方.哲学的心灵之光表现在自然上,因而中国哲学是内向的,西方哲学是外向的,并形成“智的系统”。在此基础上,牟宗三又说:“中国没有西方式的哲学传统,西方希腊哲学传统开头是自然哲学,并哲学传统同时也开科学传统。中国没有西方式的哲学传统,后来也没有发展出科学,尽管中国也有一些科技性的知识。”[3]中国哲学的传统与西方不同,那就是西方哲学传统开端的是自然科学,因而中西哲学差异就有如下表现:“有普遍性也不能以此而言中西哲学不能有差别、有限制性,故中西哲学永远可保持其特殊性。由普遍性与特殊性两方面综合起来,我们就可把握中西哲学发展之主要纲领的差异在何处。如刚说过,对中西哲学传统的长期发展加以反省就可看出其不同,我们可以用两个名词来表示。我们可说两个哲学传统的领导观念,一个是生命,另一个是自然。中国文化之开端,哲学观念之呈现,着眼点在生命,故中国文化所关心的是‘生命’,而西方文化的重点,其所关心的是‘自然’或‘外在的对象’(natureorexternalobject),这是领导线索。”

在这里,牟宗三通过与西方哲学的比较,将中国哲学的“生命”特质做了总体性判断,事实上,这种特质也表现在中国哲学的主要范畴或概念上。“天”(天命、天道)是中国哲学中的核心范畴之一,而这个范畴所展示的理念就是以“生命”为中心和开端的。虽然中国哲学中的“天”与西方的上帝一致,但它们发生作用的途径完全不同。牟宗三说:“天的降命由人的道德决定,此与西方宗教意识中的上帝大异。在中国思想中,天命、天道乃通过忧患意识所生的‘敬’而步步下贯,贯注到人的身上,便作为人的主体。因此,在‘敬’之中,我们的主体并未到上帝那里去,我们所做的不是自我否定,而是自我肯定(selfaffirmation)。仿佛在敬的过程中,天命、天道愈往下贯,我们的主体愈得肯定,所以天命、天道愈往下贯,愈显得自我肯定之有价值。表面说来,是通过敬的作用肯定自己;本质地说,实是在天道、天命的层层下贯而为自己的真正主体中肯定自己。”[5]即是说,作为宇宙最高主宰的“天”,它的“降命”是由人的道德决定的,具体而言,就是通过“敬”而步步下贯,贯注到人的身上,便作为人的主体,所以在中国的“天”(天道、天命)观念中,主体没有到天身上,而是自我的、独立的,因此,“天”的意志不仅逐步得到了贯彻,而且是对主体的肯定。比如,儒家的基本德性观念都是从“天”(天道、天命)中引导出来.的,他说:“天命与天道既下降而为人之本体,则人的‘真实的主体性’(realsubjectivity)立即形成。当然,这主体不是生物学或心理学上所谓的主体,即是说,它不是形而下的,不是‘有身之患’的身,不是苦罪根源的臭皮囊,而是形而上的、体现价值的、真实无妄的主体。孔子所说的‘仁’,孟子所说的‘性善’,都由此真实主体而导出。中国人性论中之主流,便是这样形成的。在宗教则无真实主体之可言,这是道德与宗教大异其趣之所在。西方人性论的主流中,人性(humannature)直截地是人之自然,没有从超越的上天降下而成的人之主体。西方的上帝与人类的距离极远。极端地高高在上的上帝,又岂能下降于人间呢?”[6]就是说,“天命”、“天道”既下降而为人之本体,则人的“真实的主体性”(realsubjectivity)立即形成,而且,这种主体是形而上的、体现价值的、真实无妄的主体,因而儒家的“仁”、“性善”都是可以直接从中导出的。“仁”是中国哲学中另一基本范畴,这个范畴所展示的理念也是以“生命”为中心和开端的。

在牟宗三看来,“仁”既不是物质的,也不是知识的,而是一真实生命、真实本体。他说:“仁以感通为性,以润物为用。感通是生命(精神方面)的层层扩大,而且扩大的过程没有止境,所以感通必以与宇宙万物为一体为终极……润物是在感通的过程中予人以温暖,并且甚至能够引发他人的生命。这样的润泽作用,正好比甘霖对于草木的润泽。仁的作用既然如此深远广大,我们不妨说仁代表真实的生命(reallife);既是真实的生命,必是我们真实的本体(realsubstance);真实的本体当然又是真正的主体(Realsubject),而真正的主体就是真我(realself)。至此,仁的意义与价值已是昭然若揭。孔子建立‘仁’这个内在的根以遥契天道,从此性与天道不致挂空或悬空地讲论了。如果挂空地讲,没有内在的根,天道只有髙高在上,永远不可亲切近人。因此,孔子的‘仁’,实为天命、天道的一个‘印证’(verification)。”[7]牟宗三认为,“仁”是通过“感通”和“润物”两个途径来实现自我价值或释放自我的能量。“感通”是精神生命的扩大,这种扩大没有止境,所以最后与宇宙万物为一体;“润物”则是在感通过程中给人以温暖,甚至引发他人的生命关怀。既然“仁”的作用实际上是为成就生命、养育生命,因此可以说“仁”就是真实的生命,而这个真实的生命与天道是遥遥相契的,这样,天道便有了落脚点,成为含有生命内容的范畴,也就是说,“仁”是天道的内在化、具体化,所以“仁”也就是真实本体。在牟宗三看来,“诚”和“仁”一样,是人了解天道的途径,通过感通遍及万物而无穷去尽,通过润物而化育生命,因此,“仁”与天道为一。牟宗三说:“《中庸》视‘诚’为天之道,即自然而然之道,自然是诚体流行。而‘诚之’的修养功夫,则是‘人之道’,即由‘诚之’之工夫以求恢复天所赋予自己的‘诚’的本体或本性。由此可见:《中庸》的‘诚’实与孔子的‘仁’相合(identical)0‘诚’可被视为天道。‘仁’有‘肫腕’、‘渊渊’、‘浩浩’的特性,它的感通与扩充当然无穷无尽,它的参赞化育的作用亦无穷无尽,故此孔子的‘仁’亦可被视为天道。人可从诚或仁去了解天道。至此,传统思想中高高在上的天道,经过《中庸》的发展,而致完全可被人通过仁与诚去体会、去领悟。如是,天、天道、天命的‘内容的意义’可以完全由仁与诚的意义去证实它为一‘生化原则’,因此可以说为‘天命流行之体’。这种印证的了解,我们叫它是‘内容的了解’(intensionalunderstanding)D不做内容的了解,天命、天道对人只有如雾里的香花,人只知其为香,而永远看它不清楚。”[8]即是说,“诚”同样是体现天道的范畴,天道、天命通过“诚”而表现为人的现实生活中,而人可以通过“诚”去体悟、接契天道。换言之,天道、天命与诚、仁是相通的,它们之间是生命的流行、生命的本体。既然“仁”具有感通、润物的作用/并以此成就生命、引发生命,那么,“仁”自然就是创生的力量,是创造性本身。牟宗三说:“以我这几年来的体悟,孔子的仁,就是‘创造性本身’。孔子在《论语》中讲来讲去,对于仁有种种表示。假若我们能综括起来,善于体会其意义,则他那些话头只在透露这‘创造性本身’。谁能代表这创造性本身?在西方依基督教来说,只有上帝。孔子看仁为宇宙万物之最后的本体,它不是附着于某一物上的活动力。这‘创造性本身’,后来又说为‘生命之真几’。”[9]可见,“仁”范畴所展示出来的理念也是以生命为中心和开端的。

二、“生命”是中国哲学的表现形式

对于中国哲学而言,其表现形式当然有逻辑的、语言的、艺术的等不同形式,但在牟宗三看来,最根本的形式还是“生命”。首先,中国哲学注重学问与实践的统一。牟宗三认为,与西方哲学比较,中国哲学注重学问与实践的统一。他说:“孔子既不像耶稣式的那种宗教家,亦不类西方哲学中的那种哲学家。你如果说他是苏格拉底,那当然不对。印度哲学中亦必须把释迦牟尼佛列为一章。释迦亦不类耶稣那种宗教家,亦不像西方哲学中那种哲学家。但是孔子与释逝,甚至再加上老子,都有髙度的人生智慧,给人类决定了一个终极的人生方向,而且将永远决定着,他们都取得了耶稣在西方世界中的地位之地位。但他们都不像耶教那样的宗教,亦都不只是宗教。学问亦从他们的教训,他们所开的人生方向那里开出。观念的说明,理智的活动,高度的清明圆融的玄思,亦从他们那里开出。如果这种观念的说明、理智的活动所展开的.系统我们也叫它是哲学,那么,这种哲学是与孔子、释迦所开的‘教’合一的:成圣成佛的实践与成圣成佛的学问是合一的。这就是中国式或东方式的哲学。”[1<)]也就是说,尽管孔子、老子、释迦牟尼与基督耶稣不同,但他们的智慧却是很高的;而他们与耶稣宗教的不同、与西方哲学的不同,就在于孔子、老子、释迦牟尼佛等所开出的人生方向、所开出的哲学思考,注重成圣成佛的实践与成圣成佛的学问之统一。

因此之故,中国哲学重视实践而轻视思辨。他说:“中国的哲人多不着意于理智的思辨,更无对观念或概念下定义的兴趣。希腊哲学是重知解的,中国哲学则是重实践的。”[U]而“中国哲学重实践”这一特点还具体表现在“中国哲学讲本体也讲工夫”上。牟宗三说:“现代人根本不讲工夫,但宋明儒学问,讲本体必讲工夫,本体、工夫一定两面讲。这在西方哲学中就差了。西方哲学只是当哲学看,重视理论的分解,而不重视工夫。工夫就是所谓的‘实践’。因此,他们在这里不谈实践。但在这个地方,东方的学问就不同了。我们为什么讲心体、性体、道体这些东西呢?这些都是理论呀!我们之所以如此讲,是因为我们有工夫,而在工夫中了解了这些道理。所以,讲道体就涵着工夫,讲工夫就印证道体,这两面一定是相应的。不光儒家如此,道家和佛家都是如此。西方人讲道德哲学,很少人讲工夫。譬如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也照着《纯粹理性批判》的方式来讲,分为‘元素论’和‘方法论’。这是类比于逻辑中的元素论和方法论(旧的逻辑是如此讲法)。《实践理性批判》中的‘方法论’其实就是讲工夫。他讲工夫讲得很简单,但也很中肯。然而这只是初步,分量很少,和元素论不相称。”[12]也就是说,中国哲学讲“道体”就在讲学问,道体涵着工夫,工夫印证道体,而西方哲学中没有此特点。其次,中国哲学注重“主体性”和“内在道德性”。牟宗三认为,与西方哲学比照,中国哲学重视“主体性”和“内在道德性”。他说:“中国既然确有哲学,那么它的形态与特质怎样?用一句最具概括性的话来说,就是中国哲学特重‘主体性’(Subjectivity)与‘内在道德性’(Inner-morality)。中国思想的三大主流,即儒释道三教,都重主体性,然而只有儒家思想这主流中的主流,把主体性复加以特殊的规定,而成为‘内在道德性’,即成为道德的主体性。西方哲学刚刚相反,不重主体性,而重客体性,它大体是以‘知识’为中心而展开的。它有很好的逻辑,有反省知识的知识论,有客观的、分解的本体论与宇宙论:它有很好的逻辑思辨与工巧的架构。但是它没有好的人生哲学广[13]也就是说,中国的儒、释、道三教都重视主体性,而其中的儒学还对主体性加以特殊的规定,这种特殊的规定就是使“主体性”成为“内在道德性”,从而孕育出精彩的人生哲学。西方哲学则相反,不注重主体性,而重'视逻辑和知识论,从而孕育了发达的本体论与宇宙论。最后,中国哲学在思维上以非分解说为主。

牟宗三认为西方哲学为分解说,中国哲学为非分解说。他认为,要分析中国哲学,就要先了解“分解说与非分解说”这个问题。“一般言之,西方哲学都在分析方面表现,不论何种分析——批判的分析、逻辑分析、抑或语言分析。西方哲学自柏拉图起即重分解(analytic),很少有甚至几乎没有我这里所说的‘非分解’这一面。正式暗示分解说与非分解说之问题的,在中国是道家的庄子。老子大体仍属于分解的方式。苷佛教中,释逝牟尼佛开始说法大多用分解的方式,称为分别说或差别说;但到相当时候,亦须用非分别的方式来说法,因此佛教正式地提出分别说与非分别说的问题来,这是佛教的贡献。西方哲学中根本没有像庄子、佛教这种非分解的表达方式,因此中国哲学对这方面的贡献大,而西方哲学是在分解方面的贡献大。黑格尔虽用辩证的方式而不采分解的方式,但他展示辩证的历程仍是用分解的方式表达,这和庄子或般若所表示的非分解仍大不相同。黑格尔的辩证法也需要正视,也很有意义。但要将‘分解说与非分解说’当作正式的客观问题以充分研究时,就必须透过中国哲学,如此才能彻底了解这一个大理境。”[14]牟宗三认为,哲学的叙述和体系的建构可分为分解说与非分解说两种,在中国,老子哲学属于分解说,但庄子及后来的佛教都属于非分解说,而西方哲学基本属于分解说。何谓分解说与非分解说?牟宗三的这个概念是从佛教借来的。分解说亦即分别说,就是铺陈法相,成立概念,用概念、命题和逻辑的形式建立思想系统;而非分解说即非分别说,是指将法相、概念予以融通、淘汰,将以概念、逻辑的方式建立的思想系统给予“开决”,开权显实,由此成立思想系统的方式。因此,要对分解说与非分解说进行了解和研究,就必须透过中国哲学,才能有更完整的理解。概言之,与西方哲学比较,中国哲学的运思方式、建构思想体系的方法是非分解的,就是它不重视概念的表述明白、逻辑思维的清晰。显然,牟宗三的这个理解也是符合中国哲学实际情形的,因为这正是以“生命”为特质的中国哲学在思维方法上的表现。

三、几点思考

如上即是对牟宗三先生关于中国哲学生命特质主张的简要梳理与讨论,根据上述梳理和讨论,我们似可再做如下几点思考。

第一,从中西比较中获得中国哲学特质的认识。牟宗三先生揭示了中国哲学的对象是人不是神、是社会不是自然、是生命不是知识,并进一步指出“天”范畴的内涵是人的自.我肯定,而中国哲学的功能或目标就是运转、升华生命。他何以获得这种结论?最为显见的理由就是通过与西方哲学比较分析而来,西方哲学是检视中国哲学的坐标。因此,对中国哲学的特质、优点、缺陷的揭示,西方哲学是最难得而又十分有效的坐标,这也是近世以来中国学者的共约性最高的识见。比如,严复说:“即吾圣人之精意微言,亦必既通西学之后,以归求反观,而后有以窥其精微,而服其为不可易也。”[15]王国维说:“今即不论西洋哲学自己之价值,而欲完全知此土之哲学,势不可不研究彼土之哲学。异日发明光大我国之学术者,必有兼通世界学术之人,而不在一孔之陋儒,固可决也。”[16]熊十力说:“西洋哲学,其发源即富于科学精神。故能基实测以游玄,庶无空幻之患。由解析而会通,方免粗疏之失。西学之长不可掩,吾人尽量吸收,犹恐不及,孰谓可一切拒之以自安固陋哉!”[17]严度、王国维、熊十力等这样的国学大家,都认定西方哲学对理解、判断中国古代哲学的坐标意义,那种因为西方哲学的应用导致对中国哲学误读从而拒西方哲学于千里之外的盲从观念与行为,显然是幼稚可笑的。

第二,理解中国哲学需要拥有相契的观念与方法。牟宗三对中国哲学特质的揭示之所以那样入木三分,原因之一就是拥有相契的理念与方法。中国哲学的认识对象是人,中国哲学的思维方式是非分解式,中国哲学注重工夫与实践,中国哲学的目标是运转生命,因此,中国哲学的根本特质就是生命。如上所述,这些判断与结论是在与西方哲学进行比较研究的情境下得出的,但要注意的是,在牟宗三先生理解、研判中国哲学的实践中,人文精神、人文思想从来都是基本的根据,其对“仁”真理特性的分析与判断即是典型案例。他说:“仁就是这样性质的普遍真理,此与‘2+2=4’显然是不一样的。‘2+2=4'这种数学真理是普遍而无国界的,无中西之分,而仁义这种普遍真理是要通过生命来表现,就有各种分际的不同,此是普遍性要在特殊性的限制中呈现,而且一定得呈现,否则讲空话是无用的,而且表现要在生命的限制中表现,这样特殊性就出来了。”[18]牟先生认为,“仁”虽有普遍性,虽是真理,但这种真理是通过生命来落实和表现的,而且因人而异,不像自然科学上的真理,X彳?所有人是一样的。因此,他对用自然科学方法理解中国哲学的行为是持批评态度的。他说:“《坤?文言》里面讲‘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有人就把‘直方大’的直说成是几何学上的直线,方是square,大是无限的空间(infinitespace),他就是不从道德方面讲。但是在‘直方大’上面明明说的是‘敬以直内,义以方外’,这明明是道德,你怎么可以把它讲成几何学呢?”[W]在牟宗三看来,如果不从道德的角度理解“直方大”,而是用自然科学方法理解,就是望文生义,就会闹笑话。应该说,牟宗三用“内容的真理”来定义“仁”是很契合“仁”本身内涵的,而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牟先生不是科学地理解“仁”,而是人文地理解“仁”。因此,如欲准确把握中国哲学内涵、理解中国传统哲学特性,相契的观念与方法是基本前提。

第三,中国哲学的任务之一是开出科学。牟宗三先生的分析与判断告诉我们,中国哲学的特质是生命,即它的核心是生命,它的开端是生命,它的目标也是生命,正因为如此,它没有生发起对知识与科学的兴趣,从而搁置了对知识与科学的求索,这是它的缺陷。而中国哲学之所以存在这种缺陷,是因为它的“真理特性”决定的。他说:“在西方比较偏重外延真理,可是你一旦注意到内容真理的时候,你就可以用内容真理来调节、来重新调整你的文化,调整你的生命态度。这调整并不是调整你的外延真理本身。外延真理只要一成真理,那就是如此,这是不能改变的。调整是调整你整个文化,调整你的生命的态度。要让你了解外延真理只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是内容真理。中国文化也是一样,中国文化以前两三千年在内容真理这方面表现得多,大家都在这个范围内讲话,它全部精神都在这个地方转,儒家道家佛家都是在这个范围转,所以外延真理出不来,科学出不来。”[2°]就是说,中国文化主要表现为“内容真理”,并且表现得很好,可以调整文化,可以调整生命的态度,但缺乏“外延真理”,所以没有产生出科学来。而作为一种完整的文化体系,知识与科学是不应该或缺的。所以,牟宗三倡导开出“科学”。他说:“在知识方面,中国哲学传统虽言闻见之知,但究竟没有开出科学,也没有正式的知识论,故中国对此方面是消极的。消极的就要看西方能给我们多少贡献,使我们在这方面更充实,而积极地开出科学知识与对这方面的发展。这样中西哲学的会通,才能使两方更充实,更向前发展。”[21]尽管中国哲学有其独立性,尽管中国哲学可以融释西方哲学,但中国哲学的使命还是要想办法开出科学,从而使中国哲学臻于完整。因此,如果说中国哲学需要“返本开新”,这个“本”就是“生命”之本,而“新”就是“科学”之新。

第四,中国哲学的价值在于生命智慧。牟宗三先生对于中国哲学“生命”特质的揭示,最深刻、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告诉人们,中国哲学属于生命的智慧,它的独特性、它的价值就在这里。何以如此定言?其一,它是关注、研究生命的学问。牟宗三先生的研究告诉人们,中国哲学的核心是生命,开端是生命,终点也是生命,这样就开出了多姿多彩的生命智慧之花。比如,中国哲学关注的是人而不是神、是生命而不是自然、是社会而不是宇宙;在关注过程中,中国哲学提出了创造生命、养育生命、成就生命、圆融生命的方法与途径。其二,它是理解生命的独特智慧。牟宗三先生认为,中国哲学对生命的理解有其独到的视角,简单地讲就是将生命生态的、生机的本性释放出来,因而它在思维上反对分解式,"在行为上反对玄谈式,在体用上是合一的,在主客上是不分的,强调体验、直觉把握生命的奇妙性与可靠性。其三,它是肯定、升华生命的思想。既然中国哲学的中心是生命,开端是生命,目标也还是生命,也就是说中国哲学自始至终都是牵挂着生命、思索着生命的。那么,它是怎样肯定生命、升华生命的呢?中国哲学的心灵之光不在自然而在人身,中国哲学的核心范畴如“天”、“仁”、“诚”等,其落实处都是主体及主体的内在德性。换言之,这些范畴与其说是逻辑的,毋宁说是生命的,因为它们都必须通过主体生命形式表现自己;而这也就说明,中国哲学的构造与叙说是以肯定人的生命、升华人的生命为指归的。因此,中国哲学之为生命智慧,就在于落实在对个体生命的良性运转、文化生命的积极调整、宇宙生命的向上提升上。

对生命的理解和看法篇7

关键词:老龄化社会;健康老龄化;审美教育;生命教育

1982年维也纳世界人口老龄问题大会规定,60岁及以上人口占国家总人口的10%以上或是65岁及以上人口占国家总人口的7%以上的国家称为“老年型”国家。我国政府于2000年11月1日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普查结果,200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8%。这标志着我国步入老年型国家行列,我国社会也相应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社会呈现出不同于年轻化社会的样貌,也存在着相应问题。整个社会未富先老,给我国社会生活提出挑战。国家也启动了应对人口老年化的战略研究。这些研究既涉及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又涉及其精神生活。因为倘若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不能保证充实快乐,长寿对其又有何意义?我们不仅要让辛苦一生的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而且还要让他们健康从容地安享晚年。实现“健康老龄化”﹙healthyaging﹚的目标,就不能忽视老年人审美教育问题。

一、老年人审美教育的意义

审美教育是一种使人成为“人”的教育,其目的就是培养生活的艺术家,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社会与自身。[1]它也是一种人类完善自身,造就完善人格,实现“优美的灵魂”的人类工程学。[2]一般认为,审美教育主要针对青少年,用于陶冶情操,提高素质,促进智力发展。但实际上,审美教育应贯穿一个人的生命始终。老年人同样需要审美教育来调节身心。从我国目前情况看,老年人从紧张的工作状态到闲散的休养状态,社会角色发生质变,即从国家建设者变为社会旁观者。他们惆怅于地位的失落并怀旧于过去的美好。他们常会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消沉与退缩,常因无法重新定位而“捆绑”在别人身上生活,关心国家的时事与政治,儿女的事业与婚姻,孙辈的养育与教育,抱怨社会不良风气,以及医疗、待遇,还有牵涉家庭中的代际矛盾。如对上述问题不加干预,长此以往,不仅使其负面情绪日益严重,还会危害其身体健康,进而影响其晚年生活,同时也不利于家庭和睦与社会和谐。为此,需要给予老年人一种更适合的审美教育。这不仅是对终身学习理念的积极践行,而且也是老年人对自身缤纷精神家园的积极彰显。[3]其审美教育更侧重审美感受,期望通过实践性审美体验使其重新发现生活的美好,体会生命的崇高,珍惜生命的历程,丰富生活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他们在感受美的过程中逐渐走出孤独、体会幸福。老年人的幸福感充分体现其精神生活和情感诉求,如何看待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和情感诉求是判断我们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准之一,[4]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之一。

二、老年人审美教育的核心问题

老年型国家都很重视老年人再教育。我国也通过法案保护老年人继续受教育的权利并积极开展老年教育。老年教育推行近二十年,取得不少成绩,但也存在问题。教育受众面有限,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缺乏教育理论支持,整体收效不明显。开展老年教育须了解其学习期待,并以此确定教育侧重。老年教育不同于适龄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不以学习知识培养技能为重,而以充实人生为主。这种体验式教育不注重结果而重视过程。这种学习期待更倾向于审美教育,因其可帮助培养情趣加强生活感悟进而指导老年人从容健康安度晚年。这种强调回归生命本身的感性“大美学”教育主要涉及以下核心问题。

1.对生命的理解

老年人面对的难处会更多,如养老问题、疾病问题、子女相处问题、心理焦虑问题,以及人际关系重组问题等,而最重要的是如何看待生命衰亡问题。因此需帮助老年人积极理解生命从而摆脱死亡阴影,这样才有助于其身心健康从而让其生命的最后时光活得放心、舒心、幸福、美满,特别是使生命的最后一段也有意义与价值,此之谓“超越生死,夕阳更红”。[5]﹙1﹚对待疾病的看法。老年人生理机能和形态普遍发生退行性变化,动作迟缓,耐力下降,容易疲劳,抗病能力降低。他们在漫长的退休空闲中忍受疾病折磨的同时还时刻担心死亡的到来,很容易发生群体心理失衡。因此,需要引导他们科学地看待疾病。疾病对于任何生命体而言都是不可避免的。通过科学保健可降低疾病发生,但一旦疾病发生,也不要消极对待,要积极配合治疗。有时,看待疾病的方式比知道如何治疗更重要。目前,社会上很多老年人热衷养生保健。这种珍视健康的态度是正确的,但过犹不及,有些老年人为疾病整日过分焦虑,患得患失,长此以往不利于身心健康,甚至还有些老年人过分依赖养生保健而排斥科学治疗,结果错失最佳治疗时间,造成无法补救的损失。﹙2﹚对待死亡的看法。人人都惧怕死亡,但也深知死亡不可避免。需要帮助老年人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并客观看待死亡,从而更加珍惜有生的日子。“向死而生”的心理疏导对于老年人而言不仅是为死所做的必要准备,还帮助其重新认识时间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更加积极地审视自身的价值且更有意义地安排余下人生,从而提高生存质量。人的精神生命与肉体生命并非同步。生前创造的精神产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伸自身的生命长度并超越死亡。老年人的审美教育能够帮助老年人注重精神生命,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忘记死亡的威胁,享受生命的美好。

2.对于世界的理解

老年人退出了正常工作舞台,解除了物质束缚,摆脱了功利性追求,重新以赤子之姿直面生命与生活。[6]他们以相对充足的生命自由来接受审美教育。审美教育对其而言也是一种生命教育。个体对生命意义的把握主要源于日常生活中与他人的互动,“生命教育”的内涵就是对个体生命存在及其绵延与生活世界之间关系的一种启发。[7]其本质在于让人们处理好人生中“生命与生活的紧张”,正确体认生命的可贵,建立生活的正确态度与目的,从而追求人生的更大价值与意义,终则获得对生命的超越。[8]因此,老年人审美教育就是回归生命本真的教育,是平衡生活与生命的教育,也是协调个体与世界关系的教育。﹙1﹚对待世界变化的看法。老年人退休后易与社会脱节,不能及时接收外界信息,进而不能理解外界行为,对待问题常存偏见。且对新鲜事物不解易引起其情绪波动,很难保持其健康心态积极地生活。为此,需要帮助老年人认识到世界变化属于常态,正因变化世界才进步。老年人也要参与社会生活并适应新变化。当今时代是新媒体时代,各种媒体方式都可帮助其获得最新资讯。老年人逐渐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客观积极地面对变化,参与社会生活,逐渐形成满足感与自信心,感觉仍与世界保持同步,从不曾被遗忘。这种心态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2﹚对待周围他人的看法。闲散的家居生活使老年人的日常社交圈子也相应缩小。他们既渴望开展新的人际关系,又担心不能很好融入新社交圈。因而,他们会格外在意他人看法。周围人一句无心的话常令其心情郁闷,甚至会影响其身心健康。因此,需要引导老年人客观地看待周围他人的看法。老年人已经走到人生最为从容的时刻,可以更好地体会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不再需要过多在意他人看法。老年人需要客观分析他人所给建议,如果是建设性建议,不妨接受;但如果建议不适合自身情况,也无需过分在意,更不要让他人的嘴和脑影响到自身的判断。生活中常存在一些老年人退休后过分在意与他人比较并且在不断比较中确定自身价值。这种比较会涉及子女的财富地位,自身的身体状况,孙辈的学习成绩,退休后的价值效用以及居住环境的优劣等。这种比较不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也不利于家庭和睦,还会影响社会风气。为此,需要审美教育,使得老年人放下功利价值回归理想价值,领悟生命的真谛,得到精神的慰藉。他们内心丰盈了,自然不会因周围他人看法而影响自身生活。﹙3﹚对待自身定位的看法。人到暮年,不免回忆,时而满足时而落寞。老年人常困扰于自身的定位,不知该如何总结一生,很多夙愿未酬,心中不免遗憾;往昔地位悬殊,心中难免不平。他们对自身定位常有两种态度:一种觉得不认输不服老,觉得不该早早离岗,许多岗位上的人还不及自己,还有余热不曾发挥;另一种则觉得一事无成,一生碌碌,不再被需要。两种定位都不正确,一种过于自大不可取;另一种妄自菲薄也不可取。老年人应认识到从退休起,人生就进入另一个篇章。过去辉煌也好,蹉跎也罢,总之已属历史,要珍惜的是最后真正属于自己的时光。通过对于老年人审美教育的核心问题的分析,可见老年人的审美教育实质上是种生命教育。老年人生命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老年人解决生死困惑,减少和消除由死亡带来的精神痛苦,帮助老年人正确认识自己的生命与尊重他人的生命,进而使自己生活得幸福、有价值,也造福更多生命。[9]这种教育不仅可以帮助老年人从生理性和自然性的生命个体化为家庭性和社会性的生命个体,也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还可以帮助他们审视生命、珍惜血缘、促进家庭和谐,最终帮助他们超越肉体生命获得永恒的精神生命。

三、老年人审美教育的实施建议

老年人经历过人生沧桑,更注重精神追求。当代新媒体时代给老年人的生活带了冲击,对其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生命观都有不同程度上的影响。而审美教育既包括审美实践技能﹙书法、音乐和绘画等﹚又包括审美体悟,都从不同层面上帮助老年回归生命的本真以更加感性的方式理解生命,发现生命的价值,体会生命的美好,从而改善其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使其健康寿命和独立生活寿命更长。老年人审美教育不仅仅涉及老年人本身,也涉及到老年人的子女,还涉及到整个社会。因此,老年人审美教育需要遵照“个人—家庭—社区—国家”的多元模式来开展。首先,老年人本身要保持良好心态面对人生暮年的生命现实,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了解社会发展,扩大社交圈子,克服孤独感与疏离感,客观面对生死疾病问题,发现自身生活乐趣,找寻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价值,以积极的态度打开生命中最后也是最从容美好的一章。其次,家庭要注重老年人的审美教育问题,要充分尊重老年人心理感受并与其及时沟通,保持家庭气氛和谐,时刻关心老年人使其感觉到被需要,并且体会生活的温暖与美好。再次,社区团体要注重社区内老年人的审美教育问题,为其积极提供审美实践技能方面学习和审美感受交流的场所,使其艺术专长和爱好得以发展和延伸,使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最后,国家政府要重视老年人的审美教育问题,并且在审美教育目标设定、审美教育课程建构、审美教育活动推广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支持。

作者:张知博 单位:黑龙江大学

参考文献:

[1]曾繁仁.审美教育———使人成为“人”的教育[J].贵州社会科学,2008,(12):80—83.

[2]何玉龙.浅谈高校审美教育的必要性及其途径[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6):35—39.

[3]王仁.老年学习的真谛:终身学习理念的先行者[J].成人教育,2016,(1):1—5.

[4]黄克岐,魏春华,林良才,陈月华.老年精神需求与老年教育[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2,(4):49—56.

[5]段瑞雪.对老年人开展生命教育的设想[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10):41—43.

[6]杨晨.缺失与回归:我国老年生命教育[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3):17—21.

[7]阎光才.走向日常生活的生命教育[J].教育科学研究,2005,(5):13—15.

[8]郑晓江.关于“生命教育”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福建论坛,2005,(9):4—6.

对生命的理解和看法篇8

生命慧学创构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物化的文明、物化的生产和生活,物化了人、物化了人的“心性”。所以,我们在2012年初提出了“通过人类心性的转化、社会主流文明的转化,推动人类共同面临的危机从根本上得到化解”,并开始探寻新的途径,使促进人心性美好转化的星星之火,从个人传到特定的群体、再从特定的群体燎原到越来越多的人,乃至无数他人(人类)。通过“人类心灵生态”的美好而化,带来全球自然生态的美好而化。为了化解危机而要转化人;为了转化人而要转化人的心性;为了转化人的心性而要转化现今人类社会主流文明——工业文明。

因而,对“人”这一特殊生命存在的探究和对人类社会相关存在的探究,成为“生命智慧”所要探究的重要的两个方面。由此可见,以“生命智慧”化解諸如全球资源、环境危机等,不是从危机本身着眼和入手,而是从“人”和“社会相关存在”这两方面的存在着眼和入手。这与用科学的思想和方式来研究和解决资源、环境等问题有着根本的不同,也与用传统文化的思想、精神,用社会存在中的经济、政治、法律思想和手段都不相同。所以,我们所探究和实践的化解危机的“生命智慧”之道,与科学之道或传统文化中相关的思想、理论、方法是不同的。

“生命智慧”的初步探究表明:“人-社会-自然”是一个有着内在关联的整体。随着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影响的加深,全球化已不仅是一种趋势而成为现实,所有这些,使得人、人类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的一体关联性更加明显。因此需要有一种思想和认识,能给出一种明确、具体的“存在”,这样的“存在”既能将人、社会、自然内在地、生动地(动态地)联系起来,又能通过对这一“存在”的认识和作用而从根本上促进人、社会和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协同、趋向正向的统一,而达到新的平衡和谐状态。随着对“人”这一特殊存在和对社会相关存在新的探究的不断推进,我们发现有一种“存在”可以满足这些要求,这就是“人类认知存在”(可简称为“认知存在”或“认知”)。“人的认知”或是“人类的认知”是在人和人类社会中整体的、内在关联地、生动地存在着的特殊“存在”。

通常“认知”只被作为人认识和理解事物的一种行为和过程来看待。当用一种新的思想(思维)系统来“看”、来认识认知,就会“看到”认知除了是一种行为存在和过程而存在外,“认知”的全貌是一个包含着更多相关存在的、更大的整体存在。当我们把“认知”作为由諸多相关存在内在关联地、生动地构成的整体存在来看待,并进行探究和认识,我们将“看到”“认知”的“新貌”,将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一存在于人和社会中的特殊的存在、神奇的存在。将人类的认知作为一种特殊的整体存在——“人类认知存在”来进行新的探究和认识,将使人们对“认知存在”的内在规律有更新的发现和理解,将能从根本上促进“人类认知存在”的发展,并使人们对人和社会的认识进入一个新的境界。而对人和社会认识的提高和改善,将为人类从根本上化解所共同面临的危机带来新的可能。

对“认知”有了新的发现,将“认知”作为特殊的“存在”来加以探究和认识,我们便初步有了“生命智慧”探究的主要“路径”:通过认知“人”这一特殊存在而认知社会和自然;通过探究和认识“人类认知存在”而认知人;通过新的认知体系的创构,来对“人类认知存在”进行新的系统、深入的探究和认识;通过提升和改善“人类认知存在”而推动人、社会、自然所蕴含的相关“存在”产生良性互动、正向协同,从而内在地、根本地转化和化解人类所共同面临的,存在于人、社会和自然中的危机,带来“人一社会一自然”整体的和谐和美好……

任何认知体系,包括科学,都不可能穷尽对万般存在的认知,都有可能不能完全反映存在的真象,甚至会误读存在的真理。但存在和存在的规律不会因科学或人类其他认知体系是否认知到而改变,不以人类的认知能力和“认知”为转移。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危机,根源上是人类对人、社会、自然的认知和理解偏离了存在的本元之律(存在的真理)。因而要从根本上化解危机,就要改变人类的认知存在;而就从以上几方面的认知和分析来看,要从根本上有改善,创构和发展新的本根性认知体系,就成了时代的必需和必然!于是,就有人类新的本根性认知体系创构的开启和未来永续的发展……

生命慧学的初步创构

创构新的本根性认知体系成为了人类在21世纪这个特殊时代的必需和必然。这样的探索和初创,始于本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开始(2011年),至今已初步有了对“人”这一特殊存在、对社会的相关存在(如文化、文明、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需求属性、价值存在、人类认知存在等)、对自然相关存在(如自然生态系统、区域生态系统、全球整体气候环境生态大体系)较过去不同的,整体的、内在关联的,历史的和着眼于长远未来的新的认识和发现。

对人类共同面临的諸多方面的危机本身和产生危机的根源,亦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逐渐形成了:对客观世界新的认知基本假设;对存在于生命世界的几大基本的内在规律(也称为本元之律)有了初步认识和新的发现;对科学等几大本根性认知体系的基础构成部分,如“认知时空”、认知数系、认知机理等有了新的探究和认识;提出了对“人”这一特殊存在进行整体的、内在关联的、生动的探究和认识的本体存在的整体动态“模型”——人的存在本体模型……所有这些,为生命慧学认知体系的创构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和条件,于是有了如下所述的创构的初步进展。

1、宇宙生命观和生命慧学认知的基本认知观

宇宙认知观:宇宙万般存在的生命性具有普遍(存在)性;将一切具有生命性的存在当作生命看待;“生命存在”间的内在关联性普遍存在。“生命性”不同于生物性,也不同于科学认知对生命的定义,生命慧学认知中的“生命存在”或“生命性”相比于科学认知的“生命存在”或“生命性”来说,更具普遍性,含义和所指更为广泛。系统的阐释和定义尚在探究过程中。

2、生命慧学认知的基本认知观(对存在最基本的假设)

对易学、科学等几大本根性认知体系的基本认知观,从认知体系的层面和角度进行了分析比较和研究,并结合对宇宙諸多存在最根本的普遍性和规律性的新探究,提出了与几大本根性认知体系“相和”但不相同的、对宇宙存在的基本认知假设。生命慧学的基本认知假设为:三元一体是一切具有生命性的存在所具备的最基本特性。换句话说,就是一切具有生命性的存在都具有内在的三个基本方面(三元),且三元一体。

3、生命慧学探究和认知的核心和重点

生命慧学探究和认知的核心和重点是“人类认知存在”或“人的认知存在”,简称“认知”。生命慧学将“认知”作为一种极为特殊和重要的“存在”来看待和探究,通过认知“人的认知存在”而认知人、认知社会、认知自然。

4、生命慧学认知体系的认知主体和客体

生命慧学的认知主体是具有和合人的身智、脑智、心智而产生的慧智的、内化了生命慧学认知体系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的人的“认知主体”。生命慧学的认知客体是人、社会和自然相关存在。

5、生命慧学的认知原理

①将拟认知的“存在”,置于更大的“生命存在”中去探究和认识;②将存在(世界)作为整体的、内在关联的、生动的存在来看待,而进行整体的、内在关联的、生动的探究,从而获得关于所探究的“存在”的整体的、内在关联的、生动的认识和理解;③通过对拟认知的目标“存在”与其他“存在”内在关联性的探究,将相关“存在”合为生动有机的更大的生命存在而对目标存在进行认知。

6、生命慧学认知体系的“认知时空”

生命慧学所探究的世界的时空属性,不同于科学认知体系的“物理时空”,也不同于易学认知体系的“自然时空”和佛学认知体系的“本心时空”,生命慧学认知体系的时空属性是“生命时空”,即生命慧学所探究和认知的世界或存在,处于生命时空中。相对于“生命性存在”而存在的时空,当通过“认知存在”而与生命存在内在关联,就具有了与万般生命相对应的时间、空间的“形、态、性”三元,这一认知体系的时空便被赋予了生命的属性,成为生命的时空。时空与有限的存在(特定的存在)的相互投射,方能“造就”时空和“存在”,成为可被认知和“观察”的有限或具有某种特性或特殊意义的存在。

生命时空的建定,是生命慧学这一认知体系得以创构、生命慧学成为人类本根性认知体系的一个基本条件和重要基础。

7、“人”这一特殊存在的本体“模型”

生命慧学将“人”视为有具有存在基本的三元的五个不同的本体构成,建立起了关于“人”这一存在的整体、内在关联、生动的认知“客体”结构,是一种包含有与认知主体同型的组成部分存在于其中的特殊的“客体”结构。五大本体构成的人的整体的生动的结构的确立,为对“人”这一特殊存在进行新的探究和认识创造了良好的独特基础和条件。

生命慧学探究初步发现并推证、验证了“人类认知存在”(简称“认知”)是人、社会、自然中一种共存的、极为特殊和重要的存在。“认知”将人、社会、自然内在有机地联系了起来,使人类得以将“人-社会-自然”作为一个有机的生动的整体而进行探究、认识和实践。这不但可以开创一个全新的世界(新的认知空间),还可为化解与人有关、与社会和自然有关的问题和危机,拓展出新的空间,找到新的途径。

创构和发展生命慧学的时代意义

生命慧学认知体系的创构和发展,将带来多个领域全新的大发展;将促进“人类认知存在”全新的发展和改善,从而使人和社会得到发展和改善,将使人类社会在共同的危机和挑战面前,获得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并探索出化解危机的根本之道。生命慧学创构和发展的时代意义将是广泛而深远的生命慧学的创构和发展:

1、将从根本上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弘扬

生命慧学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认知存在”而创构,与中华传统文化在“认知”层面有深入系统的互为主客体的内化、外化和融通。这对于促进中华传统文化各家各派的深度、整体、关联性理解,对传统文化中的各认知体系(分支)的思想理论的融汇或相互参赞有帮助。生命慧学和合内化了相应科学认知的思想、方法,更易为今人所理解和接受,中华传统文化之思想精髓,有机融入生命慧学认知体系中,可藉生命慧学认知的传播推广而得到新的光大和发扬……

2、将从根本处和根本层面促进科学变革式、多维度的拓展和创新

生命慧学和科学是两大不同的认知体系,生命慧学的创构和发展将以一种全新的方式从认知的维度汲取内化包括科学在内的人类几大本根系认知体系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可与科学在认知层面相互参赞、相互启发,产生一种内在协同的效应。因而,生命慧学的创构和发展将促进人类对科学和科学知识更全面、系统、深入的认识和理解;给科学认知的发展,汇入一种全新的内在动力;推动和引导科学在諸多领域变革式的发展。可以预见,随着生命慧学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它将能更好地与科学深度地、内在地携手和协同,人类将能更好地获得关于人、社会、自然,整体的、内在关联的、生动的认识和理解。科学认知将更具生命力,科学将能更好地与人类其他认知体系相促进、相和谐,使人类认知存在“生态体系”日趋平衡和谐,从根本上支撑和推动“人-社会-自然”的美好发展……

3、从深层面和根本上推动多个领域的认知新的发展

生命慧学的创构和在諸多领域的实践和发展,将从根本上推动众多领域的探究和认识的新发展。如前所述,将在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医学及其他更多的研究领域产生出新的理论、思想、方法体系,拓展出这些领域的认知新空间,推动人类对人、对社会、对自然的探究和认识的大发展;让分布于各领域的各种“认知存在”自身得到发展,并能与在同一领域的其他“认知”相互促进、和谐发展,共同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新的整体认识和理解。人类社会在各领域的丰富的不同“认知”,能够有机构成人类多维、多性、多态的整体认知大体系,“看到”更接近原样、真象和真理的生命世界的整体、内在关联、生动的新“图景”……

4、生命慧学的创构和实践促进生命智慧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生命慧学的创构和在各领域的实践,是在科学、技术、文化、思想等不同的认知存在形式的底层和基础处的一种新创和建构,对科学、技术、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需求等各方面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深刻影响和持续的推动,整体推动满足“人本价值需求”的新兴产业——生命智慧产业的逐渐形成和发展。这种汇集百业、联动千企、造福万众的新兴产的发展,和对人、对社会、对自然的正向作用,将成为生命慧学创构和认知实践价值和意义的具体体现。

5、生命慧学的创构和发展促进社会文明向生命文明转化

生命慧学的创构和发展,促进各类“人类认知存在”新的发展,促使认知存在“生态体系”趋向繁荣和和谐。“人类认知存在”的根本改善,将改善对“人”这一特殊存在的认识和理解,将促进社会需求的改变,带来新兴产业大的发展,使全球经济转型升级有了新的大空间和巨大的内源动力。这又将促进价值经济的全面发展,由此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需求属性将逐渐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关系结构和人与自然关系状况将得到根本改善,这意味着人类社会的主流文明将逐渐从工业文明向新的文明——生命文明转化。

生命文明成了人类社会的主流文明,意味着人类对人、社会、自然的认知和理解有了根本性的提升和改善。“人类的认知存在”与人类所存在的世界的原样、真象和真理更加符合、更能相应,人类社会的需求属性、社会生产方式、社会生活方式得到了根本性的发展和改善,社会关系结构和人与自然关系状况也得到了根本改善。

上一篇:网络时代的好处范文 下一篇:可再生能源利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