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信用管理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2-07 17:33:12

对信用管理的认识

对信用管理的认识篇1

[关键词]知识内涵知识管理模式动态演进

[分类号]G350

1 引 言

虽然已有作者试图对知识管理的理论模式进行研究,例如:Haslinda,A.&Sarinah,A将知识管理模式分为8种;Kenneth A,Grant&Candace T,Grant将知识管理模式分为3种;储节旺从国内和国外两个维度对知识管理的流派进行了梳理;陆长平以知识管理的广度和深度为视角研究了知识管理的模式问题,但上述研究仅限于横向静态的视角,尚未深入揭示知识内涵的渐进性深化与知识管理模式动态演进之间的联系,本文的研究尝试弥补这一不足。

2 知识内涵的深化

人们对知识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知识是信息、客体、资源、能力到知识是资本的不断渐进性深化的过程,如图1所示:

知识渊源于数据化的信息,因此,早期的知识观将知识看作信息。该观点认为,知识是人类通过信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运动规律的认识和概括,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重新集成整合的系统化信息,是信息中最有价值的部分。知识的信息观揭示了知识的信息本质,是对知识认识观的一次本质概括。知识客体观认为,知识是以客体的形式存在的,是主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指向的知识对象,是知识信息观的深化。客体化知识划分为固化知识和活化知识,前者包括那些印刷在书籍上的、刻录在光盘上的、凝固在建筑上的、定格在机器上的知识等;后者指活动于人之大脑或其辅助或延伸――自控系统或电脑内存之中的知识。知识的资源、能力观是知识客体观的战略性转换,前者是将知识客体视作资源的结果,后者是将知识客体内化为主体的潜在、动态、无形的主观能动条件的结果。知识资源、能力观是随着战略管理的资源、能力观的理论而兴起的。战略管理的资源观认为,唯有知识资源才是组织竞争优势的源泉;而能力观认为,唯有知识这种能力才是组织竞争优势的源泉。知识资本观将公司的知识视作能为企业带来“租金”的资本,是知识资源、能力观的进一步拓展。该观点认为知识管理主要是管理公司的知识资本,而知识资本是指公司为生产目的而创造、收购、整合和系统化的一系列科学和技术性知识,是公司中的累积性知识,这种累积性知识通过信息流动不断地得以丰富,在生产过程中得以应用。知识内涵的深化路径表明,人们对知识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3 知识管理模式的演进

知识观的差异决定了知识管理模式的不同。随着人们对知识内涵认识的深化,学术界对知识管理所应采取模式的研究也在不断地前行。知识观经历了一个从知识是信息、客体、资源、能力到知识是资本的不断渐进性深化的过程,与此相应的是,知识管理也主要经历了从信息管理模式、知识工程模式、学习管理模式、创造管理模式、流程管理模式、战略管理模式到资本管理模式的动态演进过程。

3.1 基于知识信息观的知识管理模式

知识管理的首次使用是基于知识是信息的观点,这可能要追溯到管理信息系统的文献。1983年,Marchant将知识管理描述为一个选择性的战略信息管理术语,认为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演化中的最后一个阶段。基于知识的信息管理观关注信息的采集、存贮、分类、组织、控制、加工、处理、传输、检索等全过程。由此可见,知识管理最早是作为信息管理而出现的。基于知识信息观的知识管理模式包括知识的信息管理模式和知识工程模式。

3.1.1 知识管理的信息管理模式

该模式认为,知识管理主要是对信息的管理,它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密切地联系在一起。Ponelis和Fair Wessels就断言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一个新纬度。知识管理学者Y,Ma―thotra认为知识管理的本质是信息技术处理数据与信息的能力以及人们创造新的能力有机结合的组织过程。国内学者乌家培认为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是信息管理发展的新阶段,是将信息转变为知识,并利用知识提高特定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陈锐也将知识管理置于信息管理的范畴之内。

知识管理的信息管理模式的重点是探索合适的软件包以推进知识管理。软件销售商总是尽可能重新包装他们现存的产品并将其作为知识管理系统以增强企业在技术方面的信心。信息系统作为公司未来关键的思想被管理界所接受,这种信念很少被怀疑。上述观念隐含着计算机取向的思想,其核心问题是知识管理存在于储存和分享知识之中,并且认为知识能够而且应该运用计算机系统表达和分享。可见,这种知识仍然是信息层面的知识。

3.1.2 知识管理的知识工程模式

知识工程学(Knowledge Engineering)是知识管理的信息管理模式中信息技术运用的进一步发展。与知识管理的信息管理模式一样,它仍然强调信息技术的运用。知识工程发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专家系统和人工智能的基础之上。那时,从理论上讲,人们相信建造一种解决问题的机器是可行的,这种机器能通过读取信息并使用其巨大的计算能力解决任何问题。然而,当试图建造这种机器时,人们发现计算能力并不是最主要的,知识的获取是最主要的。这种人们试图建造的机器被称作“专家系统”,其设计的目的就是要模仿专家,如医生、地质学家和化学家在实践过程中所进行的认识和推理。

然而,专家系统对知识的获取成了其自身的问题。知识工程师们发现获取足够的高质量的知识以建造机器和可用的系统是一个长期的、代价高昂的活动。事实上,获取知识成了建构专家系统的瓶颈。这使得知识获取成了知识工程中的主要研究领域,这个领域研究的目标就是为了开发一种方法和工具以实现“将专家知识高效输入计算机中”这个艰巨的任务。近年来,知识工程师们在真实的知识管理计划中改造、测试和验证知识工程方法,如:知识工程中对不同种类知识、不同种类的专家、陈述知识的不同方法等的认知,这些方法大大地促进了知识管理的发展。

3.2 基于知识客体观的知识管理模式

随着人们对知识认识的深化,在知识信息观的知识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知识客体观的知识管理模式得以出现。知识客体观将知识看做某种客体或事物,其独立于人的行动,可以被储存、检索和运用。

基于知识客体观的知识管理模式关注的是组织知识的获取、知识在组织内的运作或知识对于组织发展的意义。与基于知识信息观的知识管理模式不同的是,前者主要强调知识管理中信息技术的运用,而后者主要是强调知识管理中人的因素。基于知识客体观的知识管理模式可细分为知识学习理论、知识转化创造理论、知识流程理论等。

3.2.1 知识学习管理模式 知识管理的组织学习模

式认为,“学习”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基本行为,藉由不断的学习,人类才能顺应变化的环境。而组织是由个人组成的,只有透过个人的学习组织才能学习,个人将其学习成果经由语言或行动将所觉察到的现象或想法向自己或别人解释,并逐渐发展成组织共识并且内化至个人的行为模式上,此即为组织学习。

关于组织学习的观点很多,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Huber提出组织学习可分为四个部分:知识取得、信息扩散、信息解释及组织记忆。Gravin则认为组织学习是组织创造、获取与传输知识的过程等。组织学习模式强调客体性知识的外部获取,是知识信息管理模式的深化。

3.2.2 知识创造管理模式Nonaka&Takeuchi认为,知识管理就是要不断地将知识由隐性向显性转化而创造出来。组织可以通过“社会化、外部化、结合化与内部化”之知识螺旋来进行知识创造。Von Krogh认为快速创造新知识并且将新知识扩散到组织的各个角落,已经成为组织内知识管理的最重要的议题。新知识的创造包含5个阶段:①组织成员间彼此分享各自的经验与知识;②根据组织成员分享的知识,有效地创造新产品或新服务的概念;③为公司的愿景、目标、策略以及市场调查来验证此概念是否符合市场需求;④为利用已经确认的概念来发展产品或服务的雏形;⑤为组织将所创造的新知识、新概念与新雏形扩散于整个组织内。知识创造管理模式强调主体内部的主体性知识与外部的客体性知识,即内外因素的交互作用,深化了知识的学习管理模式。

3.2.3 知识流程管理模式知识管理的流程管理模式认为知识管理主要是管理组织内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知识活动。Davenport&Prusak宣称知识管理是获取、分配和有效利用知识的流程。Alavi&Leidner认为知识管理流程包括知识创造、储存、检索、转移和应用活动。Alavi描述了KPMC咨询公司的知识管理流程。该流程认为知识管理就是为企业员工创造、推动、共享隐性知识及其他知识资产,以更好地服务于顾客的过程,它由六个连续的过程构成,即:知识获取、知识检索、知识过滤、知识链接、知识分发和知识应用,见图2。

国内学者王广宇在综合相关知识流程管理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从业务流程的角度划分,知识管理可分为9项紧密联系的活动,并称其为“K9知识链”。知识流程管理模式突破了知识管理模式的单一性(学习或创造),使知识管理的活动得以系统性深化。

3.3 基于知识资源、能力观的知识战略管理模式

基于知识资源、能力观的战略管理模式将知识视作资源或能力,极大地突破了将知识视作一般具体客观事物的狭隘视域,将知识的认识深化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从而又一次推动了知识管理模式的发展。企业知识的战略管理是指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以企业内外部的知识和能力作为最重要的资源进行管理的一系列战略、策略和管理方法的集成,其目的是提高组织的知识创新能力,最终实现企业的持续性竞争优势。企业知识战略管理主要包括知识管理的资源观和知识管理的能力观。

3.3.1 基于知识资源观的企业知识管理模式 当人们将客体知识视作组织的战略资源时,知识客体观便被知识资源观所取代。知识管理的资源观认为,能为企业带来持续性竞争优势的资源是企业众多资源中的知识资源,因为只有知识资源才符合能为企业带来持续性竞争优势资源所具有“价值性、稀缺性、不可完全模仿性和不可等效替代性”4个特征,才能为企业带来持续性的竞争优势。

企业知识管理的资源观进一步认为,企业是知识的集合体,企业的异质性源于企业所拥有知识的差异性,且这些差异对企业的竞争优势具有持续性的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差异度源于知识复制和转移的困难程度。知识的交流、转移、流动和吸收通常依赖于群体主体间的互动,这种互动需要运用独特的语言和编码。Berger&Luckman等认为,个体知识之所以能在群体之中转移,是由于学习了一套担当沟通语言的共同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对如何组织、收集和评估知识提供了规范化的约束。作为一个社会共同体而存在的复杂性组织,企业要进一步获取自己的竞争优势,就必须构建一套和谐统一的组织文化系统,通过在企业内使用这种共同的表达方式以进行高效的沟通,从而使知识的交流、转移、流动和吸收的成本更加低廉。知识管理的资源管理模式将知识客体视作组织的战略性知识资源,将知识客体在组织中的作用进一步突显出来。

3.3.2 基于知识能力观的企业知识管理模式 将知识客体内化为主体的潜在、动态、无形的主观能动性的条件时,知识能力观得以产生。知识能力观认为,知识是影响人们行动的潜在因素,知识管理就是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利用集体的智慧,通过知识的获取、转移、应用和创造,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为企业创造价值和提升竞争优势。

知识能力观源于Prahalad&Hamel的核心能力思想。Prahalad&Hamel认为,企业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累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而且是企业技术和技能的有机结合,是企业的整体能力,是渗透在组织中的能力,是通过长期积累起来、其他企业难以模仿的能力。知识能力观的知识管理模式将知识客体内化为主体的内在素质,使组织绩效的渊源由组织主体的外部转向了组织主体的内部,强化了组织的竞争优势对主体条件的依赖性。

3.4 基于知识资本观的知识资本管理模式

知识资本管理模式建立在知识资本观的基础之上。该观点将公司的知识视作能为企业带来“租金”的资本,是知识资源、能力观的进一步拓展。该模式认为知识管理主要是管理公司的知识资本。知识资本可以定义为公司为生产目的而创造、收购、整合和系统化的一系列科学和技术性知识。知识资本是公司中的累积性知识,这种累积性知识通过知识流动不断地得以丰富,在生产过程中得以应用。因此,知识资产是一个动态性概念,是由公司积累,并通过不同的途径不断地丰富和整合,最终得以运用和商业化。知识资本的运用或商业化目标――价值创造――是其主要特性。

企业的知识资本主要包括企业的智力资本和企业的社会资本,因而企业的知识资本管理模式主要包括公司的智力资本管理模式和社会资本管理模式。

3.4.1 智力资本管理模式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OECD描述了作为公司中两类无形资产的经济价值的智力资本,即组织资本和人力资本。组织资本指企业所拥有的诸如软件系统、销售网络和供应链;人力资本包括组织中的人力资源和组织外资源,即顾客和供应商。

Petrash认为,智力资本由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顾客资本构成,如图3所示:

人力资本指组织中每个人已经拥有和生产的知识;组织资本指涵盖在组织结构、组织运作和组织文化中的知识;客户资本是指消费者与供应商关系的知识。该智力资本模型描述了为组织创造财务价值的三种智

力资本之间的关系。其中虚线表示对三种资产的管理,三种资产重叠部分愈大,则组织创造价值的空间就愈大;知识总是在组织、个人和客户资本之间转换和流动,从而为组织创造价值。智力资本将知识资源细化组织资本和人力资本,而人力资本主要是指组织的主体性因素,因此,知识管理的智力资本管理模式是知识资源观与能力观的有机整合,因而再一次推动了知识管理模式的深化。

3.4.2 社会资本管理模式社会资本是指嵌入社会网络中的知识资源,可从三个维度对其划分,即结构维度、认知维度和关系维度。结构维度由相关交换的组织的社会网络连接组成。认知维度提供了通过两利,主要机制,即使用同样的语言和词汇,以神话、故事、比喻的形式叙述的背景和建议来进行知识的分享。关系维度的社会资本是最重要的社会资本,因为它提供了接近组织进行知识交换以及激励组织进行交换的基础。交换本身是信任(trust)、规范(noYin)、责任(obligation)、期待(expectation)和认同(identity)的表现。信任是合适行为的基础。在相互信任的关系中,人们更愿意进行知识的社会交换,而且,随着实践的推移,信任能够产生提高从事知识社会交换意愿的合作规范;责任是对从事未来行为的承诺或义务,它与规范有明显的区别,因为承诺是在社会特有的个人关系中形成的。认同是指个人将他们自己看作与其他个人和群体是一致的认识。

知识管理的社会资本管理模式将智力资本置于组织的社会网络之中并加以丰富,发展和深化了智力资本的管理。

当然,随着人们对知识内涵认识的深化,与此相关的知识管理模式还会相继出现。基于知识内涵的深化的知识管理模式的动态演进过程如图4所示:

4 知识管理模式的动态演进评析

知识管理的信息管理模式和知识工程模式比较强调知识的信息性及其管理中对信息技术的依赖,为早期的知识管理思想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基于知识客体观的知识管理模式摆脱了知识管理中对信息技术的完全依赖,该模式强调了知识管理中知识来源的途径(学习或创造)以及在知识管理中人的主体性的发挥,而基于知识流程观的知识管理模式将知识管理视作一个多个“节点”前后相继的流程性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触及到了知识管理的真谛。知识战略管理模式将知识视作资源或是能力,在知识管理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知识的资本管理学派将组织和社会中的基本要素皆视作知识,使知识管理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虽然上述知识管理的各个模式都在不同层面上推动了知识管理思想的进步,但是,这些知识管理的思想也都存在着各自的局限性。

知识管理的信息管理模式和工程模式因为对技术的依赖而束缚了人的主体性。基于知识客体观的知识管理学派虽然突出了知识管理的主体性,但该学派要么重视知识的获取(学习),要么重视知识的创造,缺乏整体性;而将知识管理视作一个个相互联系的“节点”的流程性运动过程虽然比较全面地提出了知识管理的内涵,但该观点往往使管理者难以把握知识管理过程中的焦点环节。知识管理的战略模式从资源和能力的视角,将知识视作组织的资源或能力,开辟了知识管理的新路径,但是,该模式没能克服资源观或能力观在知识或能力上的困惑,在将知识视作资源还是能力上仍然各执一词。知识管理的资本管理模式虽然将组织或组织与社会相联系的各因素从知识资本的视角进行了研究,使知识管理的思想进一步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引进,但有将组织知识泛化的倾向。

对信用管理的认识篇2

一 个人知识管理概述

一.一 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是网络新经济时期新兴的管理思潮与法子。知识管理被广泛利用于 业中,是指企业(或者组织)为实现其管理目标,运用现代管理理论以及技术,对于企业(或者组织)内部以及外部知识资源进行发现、发掘、收拾、整合、存储,并施行科学的管理以及保护,在最适量的时候把最恰当的知识传递给最需要的人,维持企业(或者组织)的竞争能力、立异能力以及可延续发展能力。[一]愈来愈多的企业认识到要想胜利地对于企业进行知识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首先要提高员工个人的知识管理能力。

一.二 个人知识管理必要性

现今信息经济时期,信息爆炸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多数知识工作者不知如何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将其转化为知识,也不知如何对于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应用。据调查显示知识工作者缺少敏锐的信息意识,评价以及鉴别信息的能力,应用及创造信息的能力。

Davenport认为:”毕竟,没有甚么知识比你知道如何在这个世界纷繁的信息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组织你的信息以及学习这些信息的知识更有价值了”于是愈来愈多的知识工作者专注于钻研能够匡助个人克服信息过载,提高个人信息素养及竞争力的个人知识管理。

一.三 个人知识管理概念

个人知识管理仍是1个不肯定的主题。有人认为个人知识管理是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匡助个人有效地管理飞速增长的信息,是把个人认为最首要的且将成为个人知识库的信息进行整合的框架,它为那些零散的、随机的信息转换成可系统应用的以及可扩大的个人知识提供了1种策略。有人认为个人知识管理是学习主体运用已经有的观念或者认知去采编、加工、收拾目标认知对于象,构建知识库,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进程。有人认为个人知识管理重视知识能力以及立异能力,是知识的辨认、获取、开发、同享、应用以及评价进程。

对信用管理的认识篇3

1高校图书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高等院校是我国培养现代化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信息化已经成为时展的主流,高校也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做好信息化建设工作。高校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化人才的重要基础。对于图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高校的图书收藏量往往是比较大的,如果还是采用过去的图书管理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那么就很难适应如今信息量越来越大的高校图书库。信息化建设的水平提高能够有效保证我国高校对于图书管理的工作效率。

2我国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对于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不够重视

信息化建设是我国高校图书管理工作的主要发展方向,但是还存在着部分管理人员对于信息化建设不够重视的情况。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是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意识薄弱,缺少对于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在工作中没有全面且深入的认识到图书管理信息化的全部内容。其次,工作人员对于图书管理信息化的认识往往还只是停留在简单的使用图书管理系统上,工作内容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因此,我国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重视度不够,阻碍信息化建设。

2.2图书管理相关工作人员队伍建设薄弱

据不完全数据统计,大部分高校图书管理工作人员队伍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人数只占很小的比例,具有本科学历的工作人员所占比重也不是很大,具有大专学历的工作人员总数大约占工作人员的三分之一左右,这就反映我国高校图书管理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学历普遍不高,信息化图书管理工作上的专业知识能力还有待提高。另一方面,在实际的情况中,高校聘请图书管理工作人员往往对应聘人员没有提出太高的要求,缺少一个严格完善的选拔标准,这就导致一些原本不具备相关工作能力的管理人员也被纳入到工作队伍当中。

2.3图书管理信息化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由于我国部分高校对于图书管理信息建设工作的不够重视,高校图书管理的相关电子信息设备往往配备不完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推进。没有基础设施的支持,那么图书管理信息化只会成为一句口号。

2.4缺少完善的信息化图书管理制度

由于我国图书管理信息化工作起步较晚,在信息化?D书管理工作中还没有形成一个符合信息化要求的管理制度,部分高校在完成初步的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之后,却并没有对相关管理制度进行更改工作,这就导致信息化图书管理没有办法发挥全部的作用。

3针对目前图书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提出的策略

3.1提高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识

在高校进行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工作之前,首先就需要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意识。首先,需要提高工作人员对于图书管理信息化的认识,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是保证高校庞大的藏书量能够得到有效管理的重要方法,因此,就需要工作人员认识到图书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在实际的工作中能够认真对待本质工作。其次,要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意识。需要对于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信息化意识的培养工作,信息化管理意识要求工作人员不仅会使用相关的电子设备与软件系统,更要求工作人员了解信息化管理的原理与方法,从而实现对于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不断创新、不断发展。

3.2做好对于相关工作人员队伍的建设工作

在传统观念中,往往认为图书管理工作是一项不需要掌握高深专业知识的任务,但是随着高校图书管理工作量的增加,图书管理工作对于工作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就需要做好工作人员队伍的建设工作。首先,要提高对于相关工作人员的选聘标准,信息化图书管理并不是一项简单工作,它对工作人员的信息管理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选聘标准。另一方面,要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化员工培训制度,信息化下的图书管理往往是不断发展的,这就需要不断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让其在信息化图书管理方面的工作能力能够适应新发展、新要求。

3.3提高对于相关图书管理信息化设备的投入

对于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工作来说,一方面是相关工作人员信息化意识的培养,另一方面也离不开相关电子信息设备的使用。首先,高校管理人员必须认识到相关电子信息设备对于信息化图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在这一方面的投入。其次,不同高校之间在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上存在着较大差距,因此在进行自身信息化图书管理工作建设时,不能够照搬照抄其他院校的经验,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进行相关设备的配备工作,保证相关基础设施能够符合实际情况,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的原则。最后,要不断提高相关工作人员对于电子信息设备的使用能力,现代电子信息设备的操作往往需要工作人员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力,因此就需要通过培训来提高工作人员对于相关设备的认识,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3.4通过实践来完善图书管理信息化的相关制度

信息化图书管理与传统形式的图书管理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因此过去传统形式上使用的管理制度不能够直接照搬到信息化图书管理工作当中。首先,需要管理人员对于自身高校图书管理工作现状有着足够的认识,深入了解在实际情况中出现的问题,制定好未来工作的发展目标。其次,制定相关制度的管理人员要提高对于信息化图书管理的认识,培养自身信息化管理意识,保证制定出的相关制度能够符合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再则,要坚持权责统一的原则,图书管理是一项工作量较大的任务,需要每一位工作人员都积极的参与到其中,因此就需要通过制定完善具体的管理制度来指导每一位相关工作人员。最后,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原则,信息化工程建设的一大特点就是其更新换代的速度相当快,高校信息化图书管理工作也会随着信息化技术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态势而不断变化,因此就需要不断通过实践来发现信息化管理制度中存在着的问题并加以完善。

4总结

对信用管理的认识篇4

因此,当时最通常的做法是,把不同的具体应用作为确定被管理的信息集合的边界和信息之间关系的基础与依据。也就是说信息是按照应用来划定边界而被管理的。

如今,信息已经不再像结构化数据应用阶段那样与具体的应用与生俱来、不可分割地捆绑在一起;数字化信息(其中绝大多数是非结构化数据)的生成常常与具体的应用没有直接的关联。

所以,在这个阶段考虑信息管理的时候,就很难像结构化信息应用中所做的那样,以具体应用作为依据来做信息的管理。

受到承载信息分享功能的万维网成功的鼓舞,TimBerners-Lee于1998年提出了语义网的概念。之后,语义网就成为人们讨论与研究的一个热点。

这个领域内的一些研究,从信息的语义开始,直接跨到整个互联网的覆盖范围。它试图通过超链接等手段将整个互联网上的信息作为整体来实现对包括非结构化信息在内的管理与使用。

这个设想固然宏伟,但却与计算机的本质存在矛盾。因为,计算机能够处理的问题本身必须是受限的,除非是简单的信息传递分享。

把整个互联网作为对象,只能做一些相对比较简单初级的事情,或者从中找一些局部的事情来做。我们不太可能直接在整个互联网上,实现复杂信息管理的高级功能。

更为重要的是,语义还仅仅是信息显性含义的有限描述,它难以支撑复杂的信息管理功能。

语义网领域内的这种类型的研究看似宏大,实际上反映了西方注重细节而缺少在整体上对事物做完整把握的思维习惯。

这种漫无边界的宏大设想,很容易落入当年人工智能遭遇的尴尬境地。当然也会像人工智能那样,逐步产生出许多有价值的方法促进产业的发展。

在此,我们将从更为现实合理的角度来分析信息管理这一问题。

那么,在当今这一阶段,信息管理的合理基点和前提是什么?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根据什么客观原则来确定被管理的信息集合的边界,以及找出这个集合中信息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对这些信息的有效的管理?

为此,我们需要把目光从具体的应用,转到信息的生成过程上来。

不论信息的生成是否与具体的应用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信息都是由认识主体而产生并为一个或多个认识主体所利用的。失去了认识主体,信息事实上便失去了意义。

因此,虽然信息可以脱离具体的应用,但是却从来都不能离开认识主体。而认识主体与具体应用场景相比,也是一个更为稳定的存在。

所以,将一个认识主体作为信息管理的基点来确定被管理的信息集合的边界,进而构建信息管理的基本结构,既具有自然的合理性,也具有应用的必要性。

这种做法就是将一个认识主体所拥有的所有信息作为管理的范围,并通过对认识主体以及这些信息的理解,建立信息之间的复杂关系,从而站在认识主体的角度实现对这些信息的有效管理及应用。不同主体所拥有的信息之间的关系,则应该放在更高一个层面去处理。

事实上,我们所使用的个人电脑,就是将个人这个主题所拥有的大部分数字化信息集中在一起管理。虽然这种管理还远不能满足需求,还没有能够很好地支撑相关的应用。

下面,我们超越单个信息的具体内容含义,首先从一个主题所拥有的信息集合的整体的角度来分析这些信息存在的高层宏观意义。

对信用管理的认识篇5

关键词:信息化;知识管理;协同管理;创新机制

1信息化对企业知识管理的影响

企业是产业创新体系的核心,起着引领产业的主导作用。企业知识理论认为企业以契约为保证积聚和整合知识,知识与资源的组合能够创造新的知识,进而通过可观察的企业能力及行为转化为企业绩效,企业的知识存量、结构,以及吸收、整合知识能力的异质性是形成企业绩效差异的根本原因,因而增强企业的知识管理能力成为企业提高创新能力,构建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基于信息技术的企业网络作为内部显性知识的主要载体,成为现代企业制度下实行知识管理的操作平台和基本工具。

国外学者从企业管理职能(运营、规划与战略)层次范畴揭示了信息化对企业资源的配置经低阶到高阶的发展路径,呈现一种高阶依赖低阶支撑的综合运用形态,国内学者从功效的角度将信息化的功能归纳为媒介、协同、驱动和诱导四类功能,并提出四种功能相互作用下的创新促进机制:主体关系培育引导机制、创新资源配置均衡机制,以及知识创新链优化机制。

企业的创新是各创新要素的全面协同创新,而信息化需要与企业的组织、管理、技术、制度诸要素协同来促进企业绩效提升。综合理论研究,并结合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从知识管理的视角,可以从四个逐级抽象和深入的阶段来认识信息化手段对企业知识管理的影响,从中探求创新机制的发展路径。

(1)信息流通媒介功能。实施了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的企业,内外部实体可借助电子邮件、浏览器、文件服务器等方式进行快捷沟通。显性知识以可编码的信息形式存储在系统中,提供了信息共享和跨实体范围的信息检索服务。

(2)信息化革新了企业生产和管理方式。这是应用于组织结构整合的知识体现,引致了组织协作程度提高和管理优化。由于组织内部存在分工,可编码知识在流通与运作过程中,将因各组成单元的功能及任务需求差异性而出现有选择的淀积,从而呈现知识配置的优化和分布的不均衡性。借助信息系统的媒介功能,不同管理层次的员工可以平等、开放地快速沟通,命令链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组织层级,以及时间、地域的限制,驱使组织架构向网络化、扁平化进行整合。企业在电子商务、决策支持系统等各种先进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有能力提高计划精度,减少时间消耗,通过实施时间管理获得速度竞争优势。

(3)企业知识理论从知识共享、运作的需求解释了企业的存在。信息化媒介可以明显地促进知识共享和运作的效率,然而这是一种处于下意识层面的对知识的管理。当企业认识到自己作为知识集合体的本质,能将知识管理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从而主动地为企业充分利用知识资源创造条件,如:激励组织内部知识共享,开发组织单元的知识学习能力,减轻知识转移的障碍等。知识管理的内容包括知识的积聚(学习、获取、存储)、知识评估体系、知识的运用和转化(SECI模型)等。知识管理过程中应当对知识价值的鉴别和知识资产的商品化予以充分关注:前者是促使微观知识存量和宏观企业战略保持一致性的必要步骤,也是提高知识存量应用效率的重要环节;后者则是知识资产价值和企业绩效体现的根本目标,是知识管理的核心所在。

(4)信息化条件下的组织、管理优化,和知识管理的实施,是企业运营管理进步的外象,深入到战略层次,其底蕴和根本目的则是建立具备创新诱导能力的学习型、创新型组织,这类组织具有知识良性动态循环的环境,体现为:知识流通、共享、转换的阻尼小;组织单元及员工个体拥有足够的知识存量来学习、理解新知识;企业管理者具有创新的管理理念,组织中,容忍失败、鼓励创新、全员创新的创新型文化得到崇尚和弥漫;在管理机制上,应能协同发挥创新个体的外部激励和内在的创新自激励;组织的创新不是一时的,而是受到知识的运动所诱导,遵循“知识流通和运用发现创新点或问题涌现创新行动实施产生创新成果再激励”的路径,源源不断地持续产生的。企业创新型核心能力(企业配置、使用资源,以及发现未来机会的能力)由此得以提升和优化。

以上四个阶段相互交融和影响,逐级支撑,构成一个逐步抽象和螺旋式上升的形态。对创新型组织机制形成路径的认知将为企业实施知识管理提供有力的指导。

2信息化对微电子企业知识范畴产生的影响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领域是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由于产品生命周期短,高新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产品、技术的创新能力,知识的运用至关重要。微电子产业早在1991年即被国家认定为高新技术范围之一。微电子企业可划分为IC(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两类,前者通过CAD软件生产IC功能电路图和工艺版图;后者则通过复杂昂贵的大规模生产设备制造出最终的集成电路。两者分别是技术研发型和生产制造型高新企业的代表。

我们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对上海地区部分微电子企业调研了信息化对其产生的影响。调查表明微电子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优势明显。受调研企业均实现了内部联网,与外部广域网接通,并拥有或正在筹建对外的WEB网站.受调研的IC制造企业和近60%的IC设计企业建立了用于生产计划、进度控制的信息系统,CSCW(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方式被广泛运用。微电子企业的高技术含量和生产环节繁多的特点决定了企业对信息化需求的内生性,能够积极投入信息化建设,而国家对高新企业发展的支持(如高新开发区的建设)也对此起到了重要作用。

受调研企业明显体现出信息化基础之上的知识管理特征。①企业在内部广泛运用网络手段共享知识资源(图3),同时通过外部网吸纳外部知识。受调研员工中,70%认为大部分的企业内部信息由内部网获取,46%认为主要通过外部网获取与工作相关的外部信息。②IC制造类企业基本都通过广域网向供应链上游的IC设计企业客户提供了信息虚拟通道,以便客户在授权的范围内局部访问自己的内部生产数据,进行进度监控,体现了供应链范围的知识共享行为。③通过信息化方式进行任务委派使企业组织架构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层级关系、时间及地域的限制,呈现出柔性化组织的特点,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幅度也有所增大。然而在管理沟通有效性方面,绝大部分员工则认同“工作会议”与“面对面委派”等非信息化方式。

3当前的问题及对策

就被调研的企业总体来看,对知识的管理还是处于自发性的、下意识的形态。管理者容易产生一种误解,认为有了信息系统就实现了对知识的管理。这其实仅仅处于知识管理渐进模型的第二进阶。这种管理形态容易受到市场的短期利益所驱动,因片面追求市场份额而忽视了培育创新竞争力的核心任务,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不利。在享用信息化所带来的便捷性的同时,容易旁生出对信息系统的非理性依赖。信息化的直接优势体现在可编码知识的共享上,然而应用于默会知识的转移则是困难的,这方面组织单元、个体间的正面沟通和长时期磨合不可或缺。如果管理者认识不到这一点,过分依赖信息系统来沟通,会产生沟通效率损失,还可能使管理者产生信息接收者拒绝知识转移的误解。在微电子企业员工中对沟通方式有效性的调研结果佐证了这个问题的存在。

知识外溢是企业知识转移过程中的负效应,通过信息系统外溢是引起知识外溢的其中一种原因。在所考察的微电子企业中,存在着通过严格监控信息载体进出,尽可能减少对合作企业的数据共享范围,以及限制离职人员一段时间内不能在本行业从业等手段减轻知识外溢的做法。对合作客户降低数据共享程度一定情况下会引起合作的信任缺失问题,这需要从知识联盟管理的角度加以研究。与传统企业相比,高新企业人力资源工作面临一些新的挑战。一方面,我国高新产业起步晚,专业人才紧缺,企业呈现人员的高流动性,员工跳槽将引起知识外溢和企业内知识资产遗失的问题。另一方面,对员工的培训工作要求提高,除了要进行企业规章、常规技能等显性知识的培训外,还需要研究如何将企业所赖以生存的创新观念和思维方式传递给员工。

面对这样一些问题,企业需要走出片面强调信息化的误区,从知识管理的高度,以及管理要素与信息化协同的角度来完善管理体制。

1)企业管理者应当对企业是知识管理体系的本质有所认知,并要认识到知识良性循环环境和企业知识存量的有效积聚是产生创新能力的根本驱动因素,从意识层面上主动实施企业知识管理。企业内设置首席知识官(CTO)和各个层级的知识经理是有效的途径,进而构建公司层面的知识管理体系结构。

2)培育知识共享和转换的良性循环过程。既要促进组织单元之间的紧密关系和沟通频度,同时也要提升组织单元和员工个体的知识存量及其与新知识的相关性,从而提高吸收、理解新知识的能力。尤其要重视默会知识的转化:默会知识显性知识,对体制改变、科研成果产生的历程进行分析和总结,挖掘成功背后所蕴含的思维方式、理念,将其显性化,通过应用于企业文化建设的网络服务器及其他手段广为传播;知识资产默会知识,将显性成果及其背后的思维方式、管理方法贯彻到新的创新过程中去。可操作的手段有增加正面协作和交流频度;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行一定比例的人员轮岗制,兼顾开发团队的人员稳定和流动性。应促使个体知识转换到企业组织的结构知识体系中,这种知识体系是具有排他性、难以复制的,能有效避免知识的外溢和遗失。以CTO为首的企业知识管理团队在知识转换过程中应当发挥指导和监控作用。

3)建立多方位的创新激励体制,如运用知识产权手段,在进行知识保护的同时,授予创新员工署名权也能对其形成精神激励;通过创新知识人股及知识员工股权分享提高知识持有人员对企业的忠诚度,从而保护企业知识存量,减轻知识流失和非授权使用。

对信用管理的认识篇6

[论文摘要]本文试从企业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概念,两者的关系入手,分析目前中国企业知识管理实施的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知识化、信息化、WTO、全球经济一体化、企业再造、企业重组……各种创新,各种变革风起云涌,纷至沓来。中国企业不仅面临着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激烈竞争,而且还必须迎接新技术和新生产方式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企业的成功主要来源于比竞争更有效更快速地获取、整理和传播信息知识的能力。而如何管理和利用好企业的知识资源,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将是企业管理创新的新课题和重大任务。

一、主要概念

1.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对信息及信息过程的管理。具体来说,企业的信息管理是企业为了实现确定的目标对信息进行的采集、加工、存储、传播和利用,对信息活动各要素(信息、人、机器、机构等)进行合理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实现信息及有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满足组织自身信息需求的全过程。信息管理已经经历了文献管理、技术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竞争性情报管理,如今演进到了知识管理阶段。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企业信息的开发、利用及知识的管理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以往的信息管理无论从目标还是从内容上来看,都无法体现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而知识管理这一新名词却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2.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作为一个新兴的管理概念,已经被学术界所接受,但尚未形成一个人们普遍认可的定义。目前,国内对知识管理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是认为知识管理是一种硬性化的管理,注重的是信息管理系统、人工智能、商业职能和员工、供应商的门户(ERP)等;另一些人则认为,知识管理是一种人性化的管理,提倡以人为主导,通过人本管理来实现组织知识的创新管理。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有可取之处。首先,我们要明确知识管理与技术是不等同的,但必须借助信息技术才能实施。而知识的主体是人,大量的隐性知识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没有被挖掘,这对企业来说是很大的损失。企业如何开发这种潜在的知识就成了知识管理的一项重要的任务。我们可以说知识管理是基于互联网与信息技术,对知识和人的共同管理。它是一个循序渐近的过程,是企业从外部(包括消费者、批发商、零售商、供应商、政府机构等组织)获取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经过加工处理,在企业内部传播和交流,作为企业知识库的组成部分,被用来发展新技术和开发新产品。知识管理已经成为指导企业管理的核心。

3. 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

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都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本质上来看,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是对信息管理的扬弃,也是对信息管理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在目标、内容、手段、效益等方面都有一定差别。首先,信息管理是以信息资源结构化和有序化为目的的,它只是将各种各样的信息以一定方式汇总、组织起来,方便人们利用计算机来查询和检索,利用技术来进行信息采集、存储和控制。而知识管理则是利用技术去分享知识并把它们作为创新的手段和杠杆。其次,企业的信息管理过程相对封闭和独立,比较注重信息外部形态的组织和整合。而知识管理开放性较强,要求把信息与信息活动,信息与人联结起来,在人际交流的互动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共享、运用和创新。总之,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的进化,是管理理论与时间的进一步发展。

二.中国知识管理的现状

中国企业正在进入到一个“新管理时代”,随着经济发展规律,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制度的改变,企业经营管理原则、组织的管理观念、管理理论必须得到创新。知识管理必然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而IT技术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人们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工具,使企业知识管理的可操作性大为提高。

整个调查结果表明,中国企业对知识管理的认识在不断提高,它们正在抓紧实施知识管理,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存在不少问题。

1.文化落后于技术

在中国的企业中,员工的科学文化素质相对低下,要让员工接受新的管理思想和观念,从而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虽然有些企业花巨资引入了先进的知识管理系统,却忽视了员工的认知状况和信息化水平,员工对知识管理的价值观缺乏认同感,也就不可能积极参与。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仓促地将自己的知识管理系统上线使用,其效果可想而知,不仅浪费了大量资产,而且让员工对知识管理形成错误的认识。因此企业需要对整个企业文化进行改造,对员工进行知识管理的培训。

2.激励机制的不完善

知识管理的对象是人以及人创造知识的过程。如何发挥企业所有员工创造、交换、使用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动态的知识管理是目前知识管理的瓶颈。企业中大量的知识资源以隐性方式存在于员工的头脑中。这种隐性知识是高度个性化的知识,如个人几经验,思维模式等,都是很难规范化的,因此不易传递给他人,过去所盛行的“记件工资制”和“记时工资制”已经不能适应知识管理这一新的管理模式。这就需要有健全的激励机制,激励包括员工在内的有关经济主体把主要精力极其资源投入到知识学习、共享与创新中去。

3.知识管理后劲不足,效果不明显

企业领导层在做出知识管理决策后,不管知识管理的战略规划是否与企业目标相适应,也不管自身对知识管理的概念、原理、实施要求等认识过程如何,立马引入一整套知识管理系统,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发现知识管理的项目不像ERP等项目一样和企业的业务紧密结合,对业务的影响没有那么明显和直接。知识管理先要把信息转化为知识,用知识指导决策并付诸行动,再将行动转化为利润,其作用的发挥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企业往往急于求成,在短期内,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看不到明显的效益,就把注意力转向其它方面,从而对知识管理缺乏长期支持和持续性的优化改善,使知识管理失去驱动力,最终以失败告终。此外,企业在实施知识管理前期由于资金投入过多,导致后期资金严重缺乏,项目无法继续进行。因此在整个过程中,企业要合理规划、利用各项资源。

三.企业知识管理如何做

企业实施知识管理要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的情况,从组织变革、文化建设、技术引入、维护推广四个方面出发,具体可以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打地基”阶段——观念创新与组织设计

这一阶段是成功实施知识管理的重要保障。企业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即观念创新与组织变革。首先要在组织内部形成一种知识共享的宽松环境,使员工树立知识管理的思想,形成“知识管理有利于企业和个人的发展”这样一种价值观,并让这种价值观深入到全体成员的心中,使全体成员主动地分享所学的东西。其次,组织的变革也是很重要的,不同的管理模式需要不同的组织结构与之相适应。企业要对原有的组织结构进行合理的设计,构建一个高度柔性,反应敏捷的,具有适应环境所需应变能力和信息交流畅通的扁平化组织结构,建立知识管理部门和相应的运作机制,安排专门人员来负责知识管理的各项工作。在企业中有必要设立首席知识官,着眼于知识管理战略的制定和知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二) 技术的引入阶段

知识管理需要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支持。

企业要构建合适的IT架构,对知识进行有效的识别、获取、分解、储存和传递,从而改造和提高个人、部门和组织的创新能力,响应能力,生产力和技能素质。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 分析组织部门和人员对知识资源的需求

为了确定知识管理的标的,企业必须全盘考虑各个部门的资源需求,总结其中纵向的特殊性和横向的通用性及其共通性,对知识库的内容、关系结构、文件类型等进行规划。

② 建立有效的知识库

企业有必要建立自己的知识库,包括资料仓库,文件库,公共资料夹等。确定知识库的分类模式(如公认的,行业通用的,技术领域通行的分类)。对企业知识进行有效的分类,便于实现知识的共享,不断根据实际情况作出修正和完善,不断更新知识体系。

③ 提供个性化的管理工具

企业要承认个人在知识管理中的独特性,给员工提供个性化的管理工具。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博客社区,并为每个员工建立一个自己的网络空间。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及时记录自己的工作内容或问题,在组织内部收集员工愿意公开的信息,让大家共享。组织可以更有效地积累一些本来难以结构化的知识。而且,对于那些容易离职的工作岗位,后来的接任者可以借助已积累的信息较快的接手工作而减少知识的流失或返工的代价。

(三)实施、推广和评价阶段

知识管理并不是企业高层的任务,而是整个企业共同的责任。它对企业员工有较高的要求。企业要使员工接受知识管理,并能自觉地去实施,必须对员工进行相关的学习和培训,实施全员教育和终身教育,使企业内部成员充分了解知识管理的运作模式,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提高员工参与知识管理的积极性。

企业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根据预先设定的目标建立一个评价体系,对知识管理系统进行跟踪评估,不断完善其结构和功能。

对信用管理的认识篇7

关键词:知识管理 企业资源规划

美国经济大师波特提及,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组织竞争优势的来源就是组织知识的创造与分享的能力。无形的知识是企业仰赖的竞争工具,因为它的投资报酬率高而且无法在短时间内复制。以程序再造的观点来看,企业资源规划是为了将原本不连续的企业流程,藉由一信息系统串连起来(Laughlin, l999)。

企业变革是指以知识为基础,迅速适应顾客与市场需要能力的企业流程。因此建立知识管理平台对企业资源规划的效益是有帮助的,因此知识管理是为了敏锐对应外部环境的改变、应因不同情势而实施的弹性管理,其最大的期望效果便是增加知识资产与提高企业变革的速度,进而提升企业价值。

企业可以透过良好的知识管理,获得管理或作业上的效益。因为影响组织整体绩效的因素太多,在知识管理的价值链中,要提升整体的竞争力必须从企业的知识管理流程中着手。而ERP是企业信息系统的枢钮,建立知识管理平台除了要考虑与ERP系统整合外,导入知识管理所带来的变革,也会透过ERP系统影响到企业的流程及绩效。

知识管理的定义

知识管理的对象就是所有的资料、信息、知识和智能。知识管理中的知识二字,广义地包括了这四项概念。而这四项概念总称为“知的资产”(Arthur Andersen, 1999)。

Desouza(2003)认为知识管理可定义为在组织中所有知识创造、知识储存、知识扩散、及知识应用的活动之集合。Bassi(1999)对知识管理的定义,是经由一连串创造知识、获取知识、以及使用知识的过程以提升组织的绩效。此可看出知识管理不只是管理“知识”,还包括可以用来创造知识的“资料”、“信息”,而用“资料”、“信息”创造出来的“知识”及运用“知识”所产生的智能,都是知识管理的对象。

Hibbard(1997)认为知识管理是捕捉组织内用各种形式(在纸上、数据库中或者是人脑中)存在的专业知识,并且促进分享使得组织整体可以产生最大的效能。Sarvary(1999)则认为知识管理是一个商业程序,是组织创造和使用组织知识的程序,它包含三个子程序:组织学习:公司取得信息或知识的程序;知识生产:将原始信息转换和整合成可以解决商业问题的知识的程序;知识分配:让组织成员可以去接近和使用公司内共同知识的程序。

大部分学者认为知识管理为典范移转,应建立包含信息技术、组织结构与文化等支持员工知识活动的工作环境,这些环境可称为组织基础建设。企业文化具有塑造组织愿景、凝聚群体共识、整合团队资源等作用,透过其驱动,激发人的价值创造力,近一步发展成组织核心能力,最后外显为企业的持续性竞争优势。

信息策略专家Wilf (1998)提出了构筑在企业文化、企业内部网络以及信息科技底下的知识管理6-C(Six C's)观念(见图1):Create from Inpidual(创自个人):累积、收集个人的专业知识、技能;Clarify(确认):确认所要撷取的知识内容,能将各种知识去芜存菁;Classify(分类):将内容分类,以方便检索/搜寻;Communicate(沟通):建立完备的虚拟沟通环境;Comprehend(了解):经过充分沟通,促进组织与个人的了解;Create from Group(群组创造):由知识的分享与学习,提升组织整体能力。

由于知识资源的特性,使得知识管理异于传统管理型态,应包含了信息科技、组织结构、文化、员工等组织要素的管理典范移转(Grant, 1996;Nonaka & Takeuchi, 1995)。Davenport 与Prusak(1998)还认为组织文化才能有效率管理知识资源,组织文化若未能匹配知识活动,将可能是最显著的障碍。而笔者认为推动知识管理的困难在于四个How(4H),分别是:如何克服组织规模、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差异。如何认定知识与知识的维护。如何控制信息传递的质与量。如何建立创造知识与学习分享的组织文化。

Arthur Andersen(1999)强调:知识管理的变革基本上就是创造分享的组织文化,组织在导入知识管理系统时,如何让组织成员认同组织改变的目的与意义,并愿意随着组织的改变,而配合改变其工作流程、个人行为,进而营造出组织的新文化,此将是变革促动最重要的目标。

Hanley(1999)亦认为知识管理是一组能够展现组织设计与经营原则、流程、组织架构、应用技术的集合,它能帮助知识工作者以惊人的效率展现他们的创造力和能力,为企业创造价值。McEvily与Chakravarthy (2002)则从研究中发现,复杂与内隐的技术知识能够防范企业主要的产品改良遭到模仿,因此有助于产品绩效提升。

知识管理平台定义

所谓的知识管理平台,是指知识工作者透过计算机网络等信息科技与组织内的成员,进行制度管理、团队运作与经验交流。知识管理的变革,基本上就是创造出分享的组织文化,为了有系统的移转与分享知识,企业利用信息技术使企业知识的取得与再利用更为方便,进而使知识得以流通与分享,以达到知识管理的目的,这是企业建立知识管理平台的主要原因。

完善的知识管理必须具备知识管理系统的支持,亦即表示企业如欲具备完善的知识管理系统功能,就需要仰赖信息科技的协助。然而,建立知识管理平台只是提供一个知识分享与知识蓄积的工具,最终的目的是要建构分享知识的文化,最后转变成一个学习型组织,进而提升企业经营绩效(Gates, 1999)。

Davenport 与Prusak(1998)则认为信息科技是知识管理不可或缺的基础建设,企业必须能掌握、储存、及传播结构化知识的科技,并运用快速的传递功能,促使不同地方的专家能进行交流。Gottschalk(2000)认为企业在实行知识管理时,需要用信息科技来系统化、容易化,并加速企业知识管理,因此信息科技必须扮演着传达、协同合作以及搜寻知识的角色,并且能确保协同合作的学习效果。

建立知识管理平台需要耗费企业相当多的资源,针对如何发展有效的知识管理平台,Liebowitz(1999)即提出许多需要注意之议题,其所提出之相关议题可作为发展知识管理系统之指导方向,这些议题包括:如何增进系统可用性(usability)。如何增进人员使用系统促进组织学习风气。如何透过虚拟社群之建立促进组织之协同运作。如何整合信息技术与工具或网际网络技术支持知识管理。如何可视化呈现跨越组织单位的知识内容结构。如何促进在工作流程与产品方面之持续创新。如何成功地转换企业文化。

所以,企业建立或导入一套系统,不是代表只有建置信息设施而已,亦代表引入一套制度,企业所投入的资源,除了有形的硬设备外,还包括人力、组织的调整、流程的改变等等的无形资源,而推动知识管理也并需要塑造企业愿景来凝聚共识,并且营造一个分享、学习、信任的企业文化,如此才能收到推行知识管理预期的目标。

企业资源规划的定义

企业资源规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一词,是由全球产业分析集团Gartner Group于上世纪90年代初首先提出,依据信息科技的发展及供应链管理所提出来的概念,以推论制造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Bylinsky(1999)认为ERP 乃是企业信息系统的骨干,提供主要的企业流程信息。Bingi, Sharma & Godla (1999)则认为ERP 系统为一整合企业内部所有经营活动观点并涵盖企业整体的信息系统。藉由单一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及一致的接口(interface)将使企业的人力资源、会计、销售、制造、配送及供应链管理各功能紧密的结合。

Bingi et al. (1999)认为ERP系统是一个整合企业各部门的信息系统,它提供一个数据库、经由一个横跨整个公司的整合接口来运作,也就是将人力资源、会计、销售、制造、及供应链管理高度的整合起来,这项整合能带给企业很多方面的好处,诸如加速对竞争压力的反应、创造市场机会、产品更具弹性、减少存货并且与供应链紧密结合。

根据Deloitte Consulting 调查全球导入ERP 上线成效的报告,由于ERP并未支持企业所有的功能,但是却可以透过ERP 的信息平台,继续扩充功能。由ERP 的信息平台往外扩充,可以降低企业未来IT 的投资,但其先前的整体性规划,则须先有一清楚的轮廓存在。

企业资源规划是协助整合组织的信息流及作业流程的软件系统,系统的数据库搜集及储存许多有用的资料,可以用来支持组织中不同的部门及作业功能。Abdinnour-Helm, Lengnick-Hall与Lengnick-Hall(2003)也认为ERP系统功能能完全实现时,组织将可以获得许多好处。如降低作业周期时间、信息处理更快、更好的财务管理、建立电子商务的基础、使隐藏的知识变得明确。

企业资源规划与知识管理平台之相关性

导入企业资源规划与建立知识管理平台对企业来说,都是信息科技的策略运用,同样会为企业带来变革与深远的影响,两者的目的也都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知识管理系统所需采用的技术以信息整合系统及数据库为最主要选择,显示信息科技在知识管理上扮演着非常重要之角色,尤其目前企业界已逐渐导入ERP(企业资源规划)、SCM(供应链管理)、CRM(顾客关系管理)等系统,在整合需求下,企业进行知识管理时,应考量长远之信息系统规划。故在建立知识管理平台之前,有必要了解两者在导入的条件以及所要达成的目之差异。企业资源规划乃是透过信息科技的整合以及有效率的管理信息,来进行成本的监控,是以提高产能、降低成本和高效能为取向;而知识管理则是透过知识的分享与学习,促进流程的创新与改善,是以创新为取向。

企业导入ERP 的目的在于持续提升企业竞争力,而应用知识管理机制将企业知识输入ERP 系统,结合企业本身现有的核心能力,可以持续强化企业核心能力,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知识管理是适应企业变革的一种策略,积极进行知识管理之企业能够有效应付任何变革,持续展现坚强的实力。因为知识管理能够帮助企业适应外在的环境与新的经营形态。唯有创造知识、活用知识的企业才能享受企业改革所带来的成功,才能在知识时代中屹立不摇(Arthur Anderson, 1999)。

综合上述可以发现,成功的知识管理与企业资源规划都离不开变革,企业资源规划需要配合企业流程再造,知识管理为组织带来变革,同时可以因应组织的变革。所以建立知识管理平台对企业资源规划有正向影响。笔者便认为ERP 在硬件与软件的导入皆代表一种流程创新(process innovation),各流程在管理知识上或为内隐、或为外显,但是都能够影响ERP再造程度与绩效。

结论

基于上述的观点,本文认为藉由建立知识管理平台提升企业资源规划系统的效率,进而提升整个企业的经营绩效是必然的趋势。当企业对于建立知识管理平台时,对组织人员、营运流程、信息科技所投入的资源愈多,则企业资源规划的表现愈佳。表示企业在建立知识管理平台时,组织及主管必须要支持知识管理的推行,也要有标准化的奖酬制度来鼓励员工分享知识;在营运流程方面,也要因应知识管理的导入进行变革;信息科技的应用也要将不同的系统进行整合,减少作业重复,并呈现更多的信息,如此可以使企业资源规划系统的表现提升。

ERP系统是企业信息的中心枢纽,其运作效率与企业竞争能力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而ERP在硬件与软件的导入皆代表一种流程创新(process innovation),各流程在管理知识上或为内隐、或为外显,但是都能够影响ERP 再造程度与绩效,进而影响企业经营绩效。

将知识运用于企业运行的系统中,并且运用知识管理漩涡式的提升,有助于企业智能的增长,ERP系统方能时时切合企业营运目标,提升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Abdinnour-Helm, S., M. L. Lengnick-Hall, C. A. Lengnick-Hall, (2003), “Pre-implementation attitudes and organizational readiness for implement ERP,”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46, 2

2.Bingi P., M. K. Sharma and J. K. Godla (1999), “Critical Issues Affecting an ERP Implementation,” Information System Management, 16, 3

3.Ching, C. L. and J. Yang (2000), “Knowledge value chain,” The Journal of Management Development, 19

对信用管理的认识篇8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论述知识管理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在关联,提出基于知识管理的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是档案馆履行其文化使命的必然选择,并对如何借助知识管理的理念方法进行档案信息资源建砹提出了个人见解。

人类历史上经历了五次信息革命,如今已经进入信息社会,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之一。档案作为人类社会记忆具,也是一种可贵的信息资源。止确认识档案信息资源,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水平,对实现档案的信息价值,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即是在这一背景下,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探讨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知识管理与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关联

1.知识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知识管理是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对知识的取得、整合、转换、分享、应用与创新等一系列活动,使知识不断产生、累积与升华,以便更有系统、更有效地运用知识去创新的管理。知识管理作为知识经济催生的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致力于对各种知识的连续性管理,通过知识交流与共享推动知识创新,着力培育和提升组织的集体创造力。

知识管理理论将知识划分为显性知识利隐性知识,这种认识源于英国的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polanyi),经过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的美国的彼得·德鲁克(peterf durcker)、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lujirononaka)等人的进一步阐发建构被广泛采纳接受。显性知识是指用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表述的知识,易于传递、分享;隐性知识是指尚朱被言语或其他形式表述的知识,往往以个人的技术诀窍、作经验等形式存在,与个体的知识结构、阅历、思维方式等密切相关,是处于“缄默”状态的知识,不易被获取和传递。显性知识植根、依赖于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人类知识的内核,而显性知识只是在内核上赋予了可以表述和转达的外型。因此,知识管理明确地提出要对组织内的显性、隐性知识同样实施有效的管理,尤其要重视隐性知识的管理。

2.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应被赋予新的内涵

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它的实际工作内容义是什么?同答这两个问题,首先需要对建设的对象——档案信息资源有个准确把握。档案信息资源是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通过人类的参与而获取的可利用的档案信息的集合。除了具有信息的共性外,又具有自身的特性,即本源性、积累性和内向性。

“建设”一词具有创立、建立、增加之意。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含义可以表述为:档案部门对本区域、本领域、本单位的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分析研究,最终建立档案信息资源库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属于档案管理作的范畴。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在过去很长一个时期,人们都认为有“六个环节”: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和提供利用。后来,逐渐把编目与检索、编辑与研究也列入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与“六个环节”增加到八个环节:。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档案管理的传统理论迎米了变革和创新,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工作内容也随之丰富起来。笔者认为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应该包括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编目与检索、编辑与研究七个环节,与提供利用共同构成档案管理工作整体。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按照档案信息的加工处理程度划分为两个阶段:实体收藏(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编目与检索、编辑与研究)。实体收藏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基础,其成果是收集齐全、整理有序的档案实体。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是围绕社会需要,利用专业方法和现代技术,从收藏实体中发掘有用的信息材料进行编辑和研究,强调档案信息的加工处理,是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高级阶段,其成果是配置合理、高度整合的档案信息资源库。

3.基于知识管理的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是时展的要求

当前,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日益凸现,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不断升华。有人认为:“档案馆作为档案集中保管与利用基地,具有应用档案信息资源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独特作用”,并指出:“要把档案馆建成‘思想库’,更好地发挥档案资政襄政作用。”有人明确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档案管理将成为知识管理,档案服务成为知识服务,档案机构的核心功能将是档案服务与开发能力。”这些论述体现了档案界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了重新定位,对利用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把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成为知识型、思想型资源已有了明确的认识。档案信息虽不等同于知识,但档案信息包含着知识。档案信息资源作为知识经济时代重要的战略资源,其重要性很人程度上体现在档案信息能够转化为知识,能够服务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与知识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基于知识管理的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是新时期档案馆履行其文化使命的必然选择。档案作者必须对知识管理理论有清晰的认识,将这种全新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融入自己的作领域,在知识经济时代提升自身工作的价值,为社会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知识管理视角下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策略

知识管理不仅是一项专业管理活动、一系列管理技术方法,而且属于价值观念、管理范式、管理理念范畴,还包括了组织更高层面的管理体系和方法论。利用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开展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是档案作适应时代要求的理性选择。

1.发挥专业优势,优化档案信息资源结构

收集本区域、本领域、本单位的档案是档案部门的职能使命。档案工者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积累了这方面的经验,具备档案信息资源收集、鉴定和整理的专业优势。如今,档案不仅是组织内本源性的“历史记录”,而且是重要的战略资源,除了发挥档案的凭证价值外,更要注重档案参考价值的开发。笔者认为,在实体收藏阶段,特别是档案收集、鉴定过程中就当注入知识管理的理念,不仅要收集正式文件,而且要加强相关文件和外部信息的收集,这样建立的档案信息资源体系才有利丁档案信息连续性地管理和隐性知识的挖掘。另外,收集归档要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的原则。档案工作者充分认识剑:利用需求的不断增长与馆藏数量有限、结构单一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对丰富馆藏、优化结构已达成广‘泛共识。然而,实际作中不能将其等同于盲目地扩大收集归档范同,造成进馆数鼙急剧膨胀、档案信息组织无从下手的尴尬局面。冈此,归档范闱的扩人是有限的扩人,是以挖捌隐性知识为目的的扩人。确定归档范围和鉴别进馆是一个知识评价的理性过程,是优化档案信息资源结构的关键所在。

2.更新管理理念,注重隐性信息的挖掘

目前,档案部门还存在注重档案保管与实体控制而轻视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注重显性信息的获取而轻视隐性信息挖掘的现象,在实际管理中具有严格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特点。止如有些学者指出:“由于档案实体排放具有单向线性存放特点,建立在这种基础结构上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无论是在用户需求的适应性,还是档案信息内容的利用上都受到一些限制,客观上制约了档案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与利用”。因此,档案的保管不能拘泥于历史记录的保管,而应组织其内容信息并融入价值创造过程中为现实服务,充分发挥档案的情报价值。充分运川知识管理理念,有利丁档案信息的组织。电子时代的档案米源原则强调对文件背景信息的获取,即文件是由谁,在什么条件下、运刚哪些数据、为了何种目的、采刚怎样的结构形式等方面的综合信息。通过对这些背景信息的分析研究,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跃然纸上的显性信息,而且可以为知识的连续性管理提供线索和帮助。除了以文件为线索搜集相关隐性信息外,隐性信息还大量蕴藏于组织运行、组织文化和组织成员头脑中。档案工作者要开拓思路,采取多种方式,积极主动地挖掘隐性信息并使其显性化,构筑档案信息资源库。

3.摒弃保守观念,促进知识的流转与互动

档案信息资源建设要以社会需求为驱动力,以服务利用、实现档案信息价值为最终目的。因此,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不是一个孤立的、封闭的过程,而是与服务利用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过程。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是服务利用工作的基础,其建设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服务利用的效果;而服务利用的需求和效果义反馈于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指导着建设的方向和步骤。在档案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应该摒弃传统的保守观念,在兼顾保密性要求和所有权限制的基础上,最人限度地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水平,疏通利需求的反馈渠道。档案信息的知识属性决定了只有共享知识、应用知识、创造知识,使知识直接服务于组织价值的创造活动,才能体现档案信息资源的真正价值。正如有的学者指出:“档案机构开展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核心就是要创造一种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互动的机制,通过档案管理者隐性知识的表达和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作用,形成新的知识,从而发挥档案机构的知识库作用。”档案工作者应该为知识的流转与互动创造条件,积极主动地融入更广阔的活动领域,使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成为组织日常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4.加强环境建设,提高档案工作者的创造性

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的档案信息资源建设,需要具备一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组织氛围。只有组织成员都能站在共享知识、创造知识的高度,才能使处于分散状态的档案信息集中管理,处于隐性状态的信息物化归档,处于静止的档案信息流转互动为组织发展所必备的战略资源。档案信息资源是组织成员的共同财富。打破部门、分工的界限,克服个人对知识的垄断心理,营造一个知识共享、互利互惠的和谐氛围,将成为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对于档案工作者而言,作为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主体,不仅仅要具备对知识广泛占有的能力,还要具备运用知识的能力,具备通过独立思考不断扩大知识的能力。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增强知识管理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业务素质,创新工作方法,为丰富档案信息资源、打开档案工作新局面而努力。

上一篇:新生儿黄疸的原因及护理范文 下一篇:对数学教学的理解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