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洞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范文

时间:2023-12-07 17:32:49

窑洞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

窑洞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篇1

关键字:陕北窑洞;装饰纹样;创新保护

一、陕北窑洞装饰纹样形成的背景

1、陕北地区自然概况

陕北地区地处我国西北地带,属于陕西省北部,主要由延安和榆林两大地区组成,自古以来就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相互碰撞、相互交融的区域;陕北地区主要处于黄土高原的中心地带,大部分地区是由50—150米的黄土覆盖,这里生存的人们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性情十分豪迈质朴;因此,黄土地养育着这一方人也孕育着与众不同的民间艺术。

2、陕北窑洞居住类型

陕北窑洞始于原始的穴居时代,由于陕北地区地理环境较差,干旱少雨,风沙较大,不利于植被生长,因此依靠黄土的可塑性较强直立性构造较好等特点,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创造出最适宜、最经济的居住方式。陕北地区最常见的窑洞院落形式有靠山窑和石窑,这样的窑洞一般为三孔到五孔,或者七孔八孔成一排,有规律的排列成多排,有的组成窑洞四合院。人们讲究在窑脸上用不同的窗棂作为装饰,贴上白色的窗纸,每逢过年时间各家会在窗棂上贴上红和绿色油纸剪成的窗花,并且在每孔窑面的中间挂上红灯笼,远处看去散发着浓重的乡土气息。

二、陕北窑洞门窗装饰纹样的特点

1、陕北窑洞门窗的形态

在人们充分利用窑洞冬暖夏凉等优点的同时,为了使得窑洞更加美观,便在门窗上做装饰以增加窑洞的美感,长久以来代代相传的手工技艺营造出个个构思别致的文化符号,这便形成窑洞最为讲究、最为美观的部分。窑洞门窗中间有根横梁,叫做平戗,平戗上部分统称为圆窗,下部分统称为门窗,圆窗弧形边梁叫做圆戗;平戗下部分中间是门,这就是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在窑洞建筑中的体现。在圆戗最上面中间位置留出一个小孔叫天眼,不贴麻纸,专为透气用,其余的窗格子全部由木条窗棂构成,内部用白色的麻纸贴齐,民间讲究消灾纳福、趋吉避凶,单数为阳,复数为阴,窗格子也要符合这一习俗,因此一般常见的窗棂有三根,寓意“桃园三结义”,五根寓意“五子登科”,七根寓意“夫妻团圆”,九根寓意“龙生九子”,通过将奇数(吉数)与相应的实物联系起来发挥了无数的想象也创造出无数美不胜收的艺术符号,从而表达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2、陕北窑洞门窗装饰纹样的题材选取

陕北窑洞门窗的装饰纹样种类繁多,从题材选取来看,这些装饰图案的内容大部分属于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并且在民间吉祥图案和吉祥事物的基础上进行演变、简化或者抽象化,最终形成了适合门窗工艺的纹样艺术,其主要可分为四大类,象形类、抽象类、文字类和宗教类。象形类是陕北窑洞门窗装饰中运用最多的一类,可分为植物、动物、花卉,例如常见的“石榴”,寓意多子多福、子孙兴旺,“牡丹花”象征富贵,“蝙蝠”寓意福禄,“鸳鸯”表达爱慕、夫妻团圆之意,狮子或者猛兽是权力和尊严的象征;抽象类题材主要采用几何图形进行组合变化,例如交叉文、方格纹、角星纹等,这些抽象的几何纹大面积组织在一起,可形成一定的规律性美感;文字类题材主要以寿字格、口田格、工字格居多,象征长寿多福,例如丁字格,在古代丁是指男子,寓意人丁兴旺多子多福之意,因此这些将人们梦寐以求的美好事物改造成各种文字图形,幻化成的装饰纹样就形成了一种富有吉祥色彩的艺术符号;在这些丰富的装饰题材中还有一类是宗教类装饰纹样,主要有道教的八宝和佛家八宝,如梅花格、金刚杵,这些题材体现人们对宗教保佑平安的信仰。

三、陕北窑洞居民的审美价值

陕北窑洞从建筑形体来讲,由女儿墙、窑檐、门、窗等部分构成,通过造型、色彩、材质等方式表达了既有功能性又有特定风格的建筑形体。窑洞建筑的装饰纹样几乎全部集中在窑脸的门窗上,装饰形态变化多端,窑脸不仅是窑洞的脸面,更能展示屋主的身份地位以及具有希望子孙后代繁荣昌盛、吉祥如意等寓意;窑洞上圆下方,满足方圆结合,均衡统一,视觉比例左右适度,在艺术表达形式上还体现了陕北人喜欢对称装饰,门窗装饰纹样中有许多象形类和文字类的纹样都是以对称图形的形式出现。门与窗的相互衬托,无处不在的尺度美感体现出陕北窑洞的大气与别具一格。窑洞这种原生态的居住方式是老祖先留给我们的财富,也是中国人凭借智慧创造的生土建筑,无论从建筑形态上或者是装饰纹样上都具有独一无二的名族特色。

四、陕北窑洞门窗装饰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未来发展展望

经过漫长发展与现代技术改造,陕北窑洞装饰纹样的图形被设计成一系列标志语言,在不同载体中广泛使用,便形成一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的符号,例如窗格纹样衍变的图形元素在家居装饰中应用,可形成中国古典式家居;在园林小品设计中出现,可体现中国古典式园林的精致与美观;在书籍装帧、品牌包装等宣传册中出现,可形成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蕴的特色产品。随着现代社会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外迁严重,大量窑洞被摒弃,窑洞建筑开始衰变,窑洞门窗装饰工艺开始失传,我国对传统民间艺术的保护迫在眉睫,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去挖掘更深的内涵,在发展新技术的同时不忘旧的工艺技术,在将陕北窑洞门窗装饰纹样的创新思路不断拓宽的道路上,将老祖先留传下来的装饰艺术永久留传下去。

作者:李晓帆 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参考文献:

[1]吴昊,《陕北窑洞民居》,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

[2]赵农,《中国艺术设计史》,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

[3]潘琳,《陕北窑洞民居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启示》,苏州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2008年.

窑洞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篇2

关键词:民居建筑文化内涵建筑构件

米脂窑洞古城民居建筑装饰艺术的形式及其文化内涵建筑是以实用为目的的,建筑的布局、空间构成、尺度、防护性能、装修构造等都是从实用出发的。建筑装饰是人们在满足物质生活的需求后,对精神功能的要求。建筑装饰是依附于建筑结构,美化建筑结构、深化建筑造型内涵的艺术处理形式,它是一种附加艺术;它并非单独存在,在有限的范围内表达一定的思想主题,反映大众的文化观念;它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特点,受到当地经济技术条件、社会文化背景、审美倾向等的制约,在建筑装饰上能够表现出强烈的地域特色,南方与北方的建筑装饰在总体上有其差别,在南北方的各自局部地区又有不同。北方的虽不比南方的那么繁琐、细腻和华丽,而有其独特的地域特色——朴素中含真意、粗犷中见精细。

总之,建筑装饰是人类自发行为的结果,是人们通过长时间的审美确定,经过不断筛选得到的文化艺术结晶,它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处理方式,值得人们慢慢的品味、欣赏和研究。

米脂窑洞古城的窑洞式四合院和三合院民居类型,这是千百年来陕北人一直传承延用的居住形式。窑洞民居大多独门独院,建筑装饰处理都集中在人们的视觉焦点上,其形式大多表现在木雕、砖雕、石雕、门窗、彩绘纹样。下面分别加以介绍阐述。

(一)木雕装饰米脂窑洞古城虽以窑洞建筑为主,但也有许多窑洞与木构结合和纯木结构建筑,其木雕装饰主要体现在梁枋、雀替、梁托、柁墩、斗拱、垂柱、花板、栏杆、门簪、垂花等部位,这些木构件在起到其本身的结构功能外,其木雕饰又丰富了建筑形象,增加了建筑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从而使技术与审美达到和谐统一的境地。

米脂窑洞古城木雕因其构件部位不同而采用相应的工艺表现与技法,采用各种变化丰富和精巧的图案,表现出雕饰的明快和木质的柔美风格。木雕的种类很多,主要有线雕、隐雕、浮雕、通雕、混雕、嵌雕、贴雕等,通过调查统计米脂窑洞古城的木雕的种类有隐雕、浮雕、通雕,这几种木雕用的比较多,有甚少的嵌雕。

米脂窑洞古城的木雕图案主要以植物、动物、祥云、文字、琴、书等为内容,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如“狮子滚绣球”,象征人世的权势、富贵,也有镇宅驱邪之意,有喜庆、吉祥意念:“凤凰戏牡丹”象征荣华富贵:“草龙”象征了神圣、力量、吉祥与欢腾之意。

(二)砖雕砖雕是模仿石雕而出现的一种雕饰类别,比石材质地软且相对较轻,易加工成型,且比较经济,所以在民居建筑装饰中被广泛采用,米脂窑洞古城的主要用于脊饰、吻兽、瓦当、滴水、墀头、影壁、神龛等建筑部位。

1.脊饰脊是民居屋顶上两个坡面顶相交而产生的高端的结合部和分水线,具有稳定房屋结构、防止雨水渗透的功能,除此之外,它还有协调房屋体量,满足增强建筑高大、端庄的视觉审美功能。脊端是以砖、瓦封口,为了避免长长的屋脊线带来的单调感,屋脊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户主、匠人们乐此不疲的装饰地。陕北当地称之为“五脊六兽排三瓦,倒插飞檐张口兽”,对脊饰装饰的繁简精细程度也能够反映出户主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牡丹、莲花、蔓草、云纹,几何图案等纹饰常常是米脂窑洞古城屋脊砖雕的主题形象。

2.吻兽吻兽,是安放在正脊两端的兽形装饰物。我国传统古建筑在等制规模上有二至九样八种规格,在等级较高的建筑中,这种装饰物称为正吻,是张口向内的龙形。在较低等级的建筑中,才称为兽吻或吻兽,兽头向外。兽吻,本是建筑结构的一个部分,有防火之用。在古建筑上,一旦做上兽吻,就表示着整座建筑从底到顶全部完成。据当地居民介绍,兽吻还有显示官位身份的装饰作用,即做官的人家,官位达五品以上,脊兽张口,五品以下者,则为闭口兽。

3.瓦当瓦当指的是屋面筒瓦最下端的一个防水、护檐构件,同时它还兼具装饰作用。有的也用在墙体檐口上。米脂窑洞古城民居中的瓦当形式单一,其雕饰图案以虎头、狮头饰样为主,少数刻有花饰图案。

4.滴水滴水安放在屋面青瓦最下端出檐处的一种排水构件。形似为下垂的如意形舌头,上面雕饰花纹图案。

5.墀头墀头,专指房屋两山墙或大门两侧悬挑在外、经过涂饰的墙头.民居中墀头的装饰感和雕饰感极强,在门楼中是比较抢眼的装饰构件之一。实际上,墀头在建筑中有着不可忽视的结构功能——承重、传力。墀头用砖砌之,根据陕北民居中墀头的形式,可分为戗檐、盘头、上身、下碱四个部分。戗檐,微向前倾斜,挑砖叠出,表面上贴一块方砖,是墀头的重点装饰部位,上面雕饰的都是有带有象征意义的图案,如狮子滚绣球、松鹿竹鹤、二富捧寿、大海出扶桑、喜鹊戏石榴、富在眼前、富如东海寿比南山等等。墀头局部的长短尺度因各家各户而有差异,有实力的人家还在(叠波式挑砖的)盘头下部继续做雕饰,而且还相当讲究精细,宛如建造的小房子一般,、细看饰有滴水瓦当,四角上翘,叠层刻有连花瓣、“富贵不断头”连续纹样、蔓草文的图案,中部主体三面雕刻,装饰图案内容多是寓意福禄祯祥、子孙兴旺、富贵不断的美好愿望。

6.影壁影壁的造型可分为三部分,即壁顶、壁身、壁座,这里主要讲其砖雕装饰。壁顶的作用和房顶一样,一是作为墙体上面的结束,二是伸出檐口以保护壁身。虽然壁顶面积不大,但上面依然铺筒瓦,中央有屋脊,正脊两端有脊兽,檐口以下有椽子和斗拱,具有与屋顶一样结构及其装饰;壁身是影壁的主体部分,占整座影壁的绝大部分,是装饰的重点部位。从装饰的布局来看,多集中在中心和四角上,也有整体满铺素面砖的。从整体装饰的内容来看,米脂窑洞古城院落的影壁,主要有植物花卉、祥云、富捧寿、各种兽体、几何纹样、象鼻砖雕斗拱等,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所用的题材多和建筑的背景内容有关。不管什么样的纹饰组合,大多是寄予户主美好的愿望,或是叙述故事、或取吉祥寓意……;壁座是整座影壁的基座部分,考究者用须弥座的形式。

7.神龛在米脂窑洞古城,几乎家家都供奉有神龛,一般供奉在院落大门过道的侧墙上、影壁壁身的正中心或窑脸两窑口之间。神龛尺度不大,但造型大多比较讲究,雕工装饰精细,宛如一个缩小比例的建筑模型。神龛里面供奉的是土地爷,在陕北,面朝黄土背朝天,祖祖辈辈依靠土地为生,粮食就是老百姓的命根子,再多的神灵庇护都不如土地神的现管来的实际,“庙小神通大”,所以各家各户都热诚供奉土地神,祈望来年好收成。

(三)石雕因陕北黄土高原的特殊地质条件,而盛产绿砂岩和灰砂岩,其质地比花岗岩要软,质地细腻,较容易雕刻,所以古城的石刻均采用砂岩,很少出现青石和花岗岩,砂岩石雕在汉代已经被运用,主要用于墓室的墓门和墓壁上,内容广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迎宾拜谒、祈求吉祥、狩猎农牧、乐舞百戏、神仙鬼怪、珍禽灵兽等等。

1.抱鼓石又称门枕石,是紧挨墙体,立于大门两立框之下的石墩。属建筑构件,在结构上起加固门框的作用。露在门外面的基石部分或加工为方体的雕饰石作,或者雕成圆鼓形的抱鼓石。其雕饰或朴素,或繁杂,讲究一点的大户人家,抱鼓石雕饰的都相当精巧,鼓上雕刻两只立狮,鼓侧饰有“兽面衔环”,鼓面雕刻最为丰富,常见的主题有:二龙戏珠、二狮滚绣球、麒麟、蝙蝠、老翁等等。

须弥座,是石鼓的底座。须弥座基本采用浅浮雕的方法,在它的各个部分都附有不同的石雕装饰,内容各家略有不同,少数人家在须弥座的束腰部分雕有角兽或花柱,狮子、猴子是角兽的主题形象。

2.柱础石古城的民居建筑多以木柱为竖向的支撑结构,为了防止柱脚湿腐蛀蚀,下端常设石质基础。虽然在尺度、体量上有高矮大小之分,石质有花岗岩、砂岩或石灰岩之别,但形状都与其上部的柱形协调一致。柱础石的雕饰面是连续的,或是圆形,或是方形,或是六面体,表面都雕刻有花饰。简单的柱础石只做成基石,讲究一点的大户人家做成须弥座与裙袱与鼓的形制。裙袱的处理方式和抱鼓石的手法相一致,裙面刻有夔龙,周边饰有“富贵不断头”的连续纹样。

(四)门窗

1.门匾门匾的作用,其实就是给建筑挂的一个牌名,说明其功用。在门匾上题刻,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特点,用文字艺术表现建筑,用语言文学修饰建筑,义理深邃,意境深远,是建筑装饰的一个重要手段。在门楣上以什么书体雕刻什么内容,是中国人最用心讲究的,它往往是一个家族魂魄的外化。陕北民居的门匾题刻名目内容非常丰富:或显要门第,如“武魁”、“进士”、“大夫第”、“功同良相”、“骑尉第”等;或家传古训,以警后世,如“忠孝传家”、“诗书门第”、“践道履仁”……;或取意吉祥或为向往追求,如“福禄寿”、“德寿轩”、“树德务滋”、“清雅贤居”、“安乐居”……

2.铺首铺首,被安置在门扇中央,适宜人手操作的高度上,是供来人扣门,主人锁门的实用性装饰构件。民居中常用铁制或铜制。在陕北考察时发现,铺首的制作形式除了常用的“兽面衔环”外,还做成“五福捧寿”、“日月同辉”“如意纹”花饰纹样的图案。在陕北出土的汉画像石中有许多铺首纹样,铺首居中,上下有陪衬纹样,主要是居上的朱雀,居下的白虎和角兽,朱雀、青龙和白虎则按《礼记曲礼上》中所规定的“前朱雀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布局,谓之“四灵”,是道教的守护神。

3.门窗米脂窑洞古城的窑洞门窗形式是拱形门连窗的形式,其做工精细、朴素大方,两侧做固定式门扇或做窗扇。门窗的木格图案的繁简程度与窑的主次划分有关系,正窑的门窗格饰是最复杂的,也是最讲究的,其它窑面的门窗格饰相对简单。一座建筑的门有少量几个,而窗要比们的数量要多,花格形式比门丰富的多。其功能是分隔内外,有通风透光的作用;窑洞独特的拱券形式造就了窗棂形式的多样化,由于它处于窑脸的最体面的位置,故又极重视其美化作用。

门窗棂主要由木结构组成,陕北和晋西北窑洞的满拱大窗最讲究装饰。这不同于其它地方单一、朴素的特色。门窗棂纹样中的各种图形,纵横交错,千变万化,有正方格的、斜方格的,有灯笼形的,有步步锦形式的,花样繁多,独具匠心。主要形式有正方格、“工”字格、“万”字格、正方格与斜方格,这是一种单一的方形图形组成的窗棂,或正方,或斜方,虽然做工简单,但却规整划一。与其它形式配合使用,既衬托了其它的花格,有显示了自身的特点。正方形和斜方格窗格最宜贴窗花。

“工”字格两横条之间由一竖柱顶开。上一横条象征天。下一横条象征大地,竖柱象征人,取“三才者,天地人”之意。但由于坚柱上下不在一线上,所以不是方形的正方格和斜方格。

柳条格是一种主要以竖棂为主横棂作辅助的花格形式,《园冶》中这样描述:“时遵柳条槅,疏而且减,依式变换,随便摘用”,柳条格可以随意变换,其形式多样,这是一种在中国古建门窗上用的比较频繁的花格形式,在米脂窑洞古城一般用于门扇上居多。

“寿”字格是将“寿”字的繁体字经过变形用于花格,其寓意为长寿,此种形式一般多为单独使用,在米脂的窑洞门窗上用的比较多。“寿”也经常用在砖雕和石刻上,经常与“富”字并用,有富贵长寿之意。

“万”字格万字本为古代的一种符咒、护符或宗教标志。通常被认为是太阳和火的象征,佛教认为它是释迦牟尼胸部所现的“瑞相”,为“万德吉祥”的标志,武则天特命其读音为“万”。大致有连环万字,双连万字,单万字。万字宜于木匠操作,一个万字可以联结前后左右上下“六合”,形成万字不断头,而万字不断头又被人们寓意为富贵不断头。万字作边衬,而显得更加饱满,是窗棂常用的一种纹样。

套方格是以单个方形格为母格,再由大小不等的方形格相互穿套形成的花格形式,在陕北一带的套方格都是比较简单的。

“三交六椀”菱花格是由三条木条交叉,在木条上雕出花叶,组成为由六条花叶梗组成的菱花,所以称之为“三交六椀菱花格”,这种花格是在宫殿建筑中最讲究的一种窗花格纹,显得十分华贵,但在陕北的门窗上也用的比较多,只是用的面积比较小,只做小的局部装饰。

双喜格顾名思义,就是由两个“喜”字变形而成的一种花格形式,其寓意非常广泛,如男婚和女嫁为双喜、得子和生财为双喜、登科和升迁为双喜等等,因其为最广泛的吉祥字,故多用于窗格,以示“永远的双喜”。图中的双喜花格中间用枪头梅花格加以装饰,而更加丰富。

(五)彩绘纹样彩绘纹样从古城的现存状况看,保留比较好的较少,有的只是依稀的痕迹,这是百年的风吹雨淋所致,正体现了其历史的悠久。所绘内容可以通过痕迹可辨认出来,有祥云、麒麟、卷草、草龙等等。

窑洞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篇3

【关键词】陕北窑洞 窑洞门窗 门窗图案

【中图分类号】J525 【文献标识码】A

窑洞的窗格格在陕北民间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它的大小、数量和式样在全国民居建筑中独具特色。门窗是陕北窑洞重要的构成部分,它的结构和构成方式都遵循特定的规制,是模式化了的,但是其中的窗格子图案则是变化多样的。陕北窑洞窗户图案从根本上来说是“文化性的产物”,它是传统文化的生动载体,是当地人民价值观念的直接体现。在数百年的传承和发展中,陕北窑洞图案一直扎根于农耕文明之中,是农民思维的产物,是最接近生活的艺术,是“劳动者的艺术”,农民是它的创造者和享用者。农耕文明之传统观念及其文化规制是它的根本遗存,也是滋养它生存和发展的沃土。它是陕北人演绎天地格局、生命现象,扼要提炼生命符号,揭示生命内涵,表达生命意义,完善人生境界的手段。农耕环境的限定和农民职业的传衍,以及农耕文化规制的固化,使得千百年来劳动民众一直沿袭着相同的社会结构、群体格局、文化构成、生活模式。而依附于此的农民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审美情趣也是超乎寻常的一致。这些条件和因素决定了不同的农民有着相同的祈愿,而门窗图案则从不同角度和方面关照这些祈愿。尽管每个人的喜好和技能手法都有特点和差别,彰显出个体的限定和影响,门窗图案具有多姿多彩的风格,但是从根本上,窗户图案具有普遍的、共同的性质,具有强烈的同根性、乡土性、地域性特征。

陕北窑洞门窗图案的生命观念

窑洞门窗图案是一种特殊的构成,其由窗棂所围合成的空间所进行的虚实二元对比之形成事物的结构、轮廓、形状,这些事物有时由窗棂显现的,有时由空间所形成。门窗图案是在平面上表示出来的事物形象,它受门窗的形制、结构、比例以及窗棂子的组合、模数、连接方式等限制和影响,因此造型是十分简洁且抽象的。它带有极大的写意成份,因其为民间工匠所为,带有强烈的民间意匠因素。民俗图案贯穿于整个民间生活之中,它在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事象中,几乎无时无处不在。窑洞门窗图案一直保持着实用性和审美分化之前的初始状态“本元文化”的特征。

在陕北地区,特殊的民俗文化是窑洞门窗图案存在和具有意义的语境和背景,窑洞门窗图案是识别与认同陕北民俗文化的语言体系和信息代码,二者是统于一体的。窑洞门窗在陕北人眼中不是单纯的物质体,它是陕北人观念的化身。除了物质上的采光、通风、透气等基本功能外,构筑人天地关系、承载了陕北人朴素的哲学观和生命观以及表达繁衍子嗣愿望成为最为重要的功能。

陕北人认为繁衍子嗣是天命使然,人不可违背,要不然为何“老祖宗留下来个人爱人”。人乃万物之首,有主宰视听言动的心灵,然人亦是宇宙万物之一。老子曰:“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天地之间万事万物各有其自身的规律,它们各自按照其自身规律去运动,无法逆转,也无法阻止,这就是自然。可以说明自然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其不可追问,天道如此。世间亦有“人之道”,《大学》中《康浩》说:“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意思是:女人不用先学怎么抚养孩子,然后再去嫁人。世间的事,有很多就如同抚养孩子一样是生而知之,凭本能就会做的。本能是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个体总是能隐隐约约体会到这种力量的压迫。这种能量出自人之本心,不可追问。本心就是道,人的本质就是天道在人这个层面上的实在状态,人道的最大实现,也是天道的实现。对道的追求贯彻到人类生活过程中,人类对子孙的繁衍是本心使然,繁衍子嗣是对道的实地践履。

另外,外在社会强化了这一本能。农耕社会结构,多子多孙是农业社会劳动力强盛的表现,它所构筑出保护生命的物质基础。这一文化心理是农耕时代以家庭和家族为单元抵抗自然灾害而塑造出来的。国家与个体都在强化这一需求和观念。在中国,早在西周时期就形成了多子多福的观念,出现了“千禄百福子孙千亿”(诗・大雅・假乐)的颂词,春秋时的管仲还主张“争天下者,必生产人”。①而在陕北地区这块特殊的土地上,人们遭受着恶劣的气候、贫瘠的土地、贫困的生活以及低下生命质量,因此陕北人更加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个点上―生子与长寿。它包含两方面内容:活动中的生命和时间中的生命。

所谓活动中的生命指的是活的有机体的功能,即有机体充分完满地进行由遗传规定的分子和原子运动,其自然要求便是健全长久地活着直到生命限期(指的是人的长寿)。

所谓时间中的生命值的是有机体的存在、消亡和更替(指的是生殖繁衍、子嗣延续)。②陕北人将繁衍子嗣作为人生的最大目标,将其作为个体生命存在价值的重要依据,他们对多子多孙和繁衍子嗣的渴望和愿望表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窑洞窗户成为最为重要的阵地,由陕北人用一种特殊的方法塑造。

人类追求生命存在的生物性驱动力,在人类世界中受到文化的约束。人们透过文化因素的生命意向,把生命的内驱动力约束在一个实在而无形的范式中,以一种间接的方式表现出来。窑洞体现了陕北人的天地本源哲学观,窑洞就是宇宙母体,而出入窑洞就是出入于宇宙母体。门窗将窑洞室内与室外隔离成两个世界,室内是人的世界,室外则为“三界”共存的地方,神圣的门窗是一道屏障,保护着窑洞内的生灵。门窗大量使用“+”字阴阳相交符号,也出于哲学观。门窗窗格是由横竖两种窗棂子木条构成,分为雄性的立棂子和雌性的横棂子,雄棂子和雌棂子十字交叉组成图案。每一根雄棂子必定与对应的雌棂子相配,棂子交叉组合成原本无中生有之象,成为阴阳事物的空间形态。窗棂子严格按照奇为阳,偶为阴的数字观念组合和布置的,暗合天地理念,所谓“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天地交而万物通也”,所以,大多数窑洞窗格棂子都是单数而窗格格都是双数的。③陕北人对家的态度是超越物质性的,精神上的安全和慰藉作用更为显著。陕北人认为门窗是人与天地神灵沟通的媒介,具有神秘且真实的力量,通过其表达诉求是十分恰当和有效的,因而门窗格子便承载了更多的情感表达和生命诉求的功能,窗格子样式也变得不纯粹,成为“有意味的形式”。在这一平面世界中,载入陕北人实现个体生命价值的各种浮图符号,以及反映生命本质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陕北窑洞门窗图案及其寓意

陕北窑洞门窗图案样式和类型十分丰富,多达数百种,大多数图案都有着固定样式、内容和寓意。祈子延寿、多子多孙、生殖繁衍成了门窗图案表现的“恒常主题”,应和着陕北人的生命追求。图案样式大体通过几何形、文字形、花卉形表现出来。

几何图案是窑洞最重要的造型。几何学上点、线、三角形、四边形、圆这些基本元素的运用,构成了丰富的图案纹样。不论天窗、斜窗还是座窗、夹耳窗,在其构成和造型上都是不同的,有百千种变化,尽管在名称上有一些地域性的称呼,但是这些纹样的特定寓意是一脉相承。

其中典型的有:一是枪刺梅花。图案是枪头向外且“×”式交叉,中间嵌有“梅花”。枪、戟、矛是古代以刺杀为主的进攻兵器,民间喻意锐气进取的男子;梅花凌寒傲雪,喻意端庄美丽的女子。窗户中阳刚之枪头刺阴柔之梅花,有“英雄”和“美人”相交,才子配佳人之意,有圆满的意思。但是在陕北文化中,实则暗喻男女交合之意,枪与梅花是男女生殖器官的对应物,寓意形象生动。④枪刺梅花形式非常适合正方形的格子,点线结合,重点突出,非常美观。

二是盘肠纹。由横竖直线沿九宫格盘形缠绕,形似中国结。图案既有规律,又有变化,寓意吉祥福寿、延绵不断、长寿无穷,为陕北人最喜闻乐见的样式。其变种有双盘肠、如意盘肠等。其中“蛇盘九颗蛋”最为典型,其特别之处是由九个独立完整的菱形围合而成。蛇盘九颗蛋作为陕北最为传统的造型纹样,也广泛地用在陕北秧歌场图、窗花之中。蛇象征男根,寓男子,而蛇又多产蛋,所以蛇蛋兆示人丁兴旺,子孙满堂。此图案实为生殖文化的反映。另有围合成十个完整菱形的图案,称为“十子团圆”,寓意不言自明。

三是老虎盘。以“e”为基本构成元素,形似老虎脸谱,抽象、规整,有威严之气。陕北人认为老虎是瑞兽,是佑护孩子健康成长的幸运神,深受人们敬畏。它继承了传统民间神祗的文化基因,是黄河流域特有的“长命锁”的遗留和变种。

四是三交。由三条棂交于同一点而形成的,视觉美观,其组合图案相依相护,绵绵不断,寓意子孙绵延,代代相续。其变形有“四交”、“胡搅”等。棂子分雌雄,相交喻男女之合,三交、四交、胡交似乎夸于事实,然急切心情似可理解。

五是勾镰万字。由四个镰刀形状以“e”的形式排列组成的图案。勾镰万字图案具有动感,构图美观。“e”元素带有神秘的力量,其组合图案自然更多地寓意其佑护子孙和驱邪功能。另一些图案还配置许多造型优美的独立小件,如“云钩子”、“挂钱”、“剑头”、“枣核子”、“梅花”、“五角星”,等等。这些小件专门用来装饰和点缀局部,起到画龙点睛、渲染气氛、强化主题的功能。多寓意富贵、多子多福、子孙不断、生生不息等。

中国有着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汉字装饰纹样。汉字主要源于“象形”,以部首和偏旁通过概念性的认知来表达字的意思,其形象性和多义性使它富有情感色彩,因此,作为图形语言把它作为装饰造型是顺理成章的,特别是汉字的方块状形式,更方便以图案化的形式来表现。陕北窑洞窗户图案中的汉子纹样多是巧妙地使汉字图案化,通过艺术处理使得汉字形态更加美观,使它与周边的图案协调,不仅突出了格心的装饰性,而且增加了它的伦理功能性。由于窑洞窗户格子的特殊构成,汉子笔画变形成为匹配与窗格子棂条布局的线条,改变了原有的构成结构,变得十分抽象,亦由于其嵌套在其它纹样中,连接巧妙,有机结合起来融为一体。陕北窑洞门窗图案中少有大块木板雕刻的,而是由棂条构成的,它将汉字笔画转化为窗格子棂条,变成一种符号,以新的面貌呈现出来,但是不影响人们对它的形体认知和再生意义的解读。这种汉字符号化是使用艺术手段提炼出来的,是能够反映陕北人特殊情感的图饰符号,既是表象的,又是推理的。

较为典型的图案纹样有:一是寿字纹。寿字纹在陕北门窗上的形式极为丰富,有形状呈圆的“圆寿”(也称团寿)、花寿和形状呈长的“长寿”。“团寿”中的线条环绕缠连,寓意生命绵延不断;“长寿”则是借助寿字本身长方形的条状形式表示生命长久;而将寿字与各种图案组合搭配则是“花寿”,常见的是以寿字为主体,辅以梅花、荷花茨菰等各种具有吉祥意义的花草等。寿字纹在陕北窑洞门窗上应用非常多,绥德米脂一带的天窗上独立安装一个大寿字,俗称“寿字通天”,十分醒目。

二是“e”字纹。“e”字纹本为我国古老的一种符咒、护符,通常象征太阳和火,它也被认为是一种宗教符号,佛教认为它是释迦牟尼佛胸前所现的“瑞相”,标志“万德吉祥”,其读音为“万”。万字大致有单万、变体万、连环万、双联万字等。由于“e”字纹的特殊样式,它宜于木匠制作,又可前后左右上下连结形成万字不断头,而万字不断头又能幻化成富贵不断头。多个万字联结,规整饱满,十分美观,成为窗格常见的一种组合方式。万字可以直线型也可曲线型,通过曲折变化,产生无数种回旋且有动感的形态。陕北人认为“e”字可以镇恶压邪,佑护家中小儿,因而十分喜欢用它。

三是双喜格。双喜是陕北地区最为喜闻乐见的一种符号了。双喜寓意非常广泛,得子与生财,福与寿,登科与升迁,出行与居家等等,均可成双喜,但民间主要寓意嫁娶之喜。男婚和女嫁为双喜,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婚嫁中红双喜是张贴得最多。窑洞门窗中的双喜图案也十分广泛,成为民间喜爱的吉祥字,有喜上加喜之意,被称为“永远的双喜”。

四是亚字格。横竖棂仿吉祥“亚”字组合,寓意明辨是非、善恶相背。亚字格常与冉子格组合使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五是丹字格。这是由“丹”字变形的一种纹样。或一点出头,或一点横陈而成古代“冉”字故又叫“冉”字格。“丹”本为红色,而红色是吉色,寓人才两旺,家道正处于上升时期。这是典型的文字格。冉子造型非常符合窗格格的制作工艺,因而冉字纹的应用极多,它与其它纹样组合,形成十分丰富的图案。

花卉也是窑洞门窗装饰图案纹样的来源,多为梅花、海棠、莲花。陕北窑洞门窗中的花卉图案纹样多为整体图案的中心或配合主题使用。有独立成形和几个曲线小棂子小件围合构成的,线条简洁、造型抽象、形象朴素。一、石榴戏牡丹。由石榴与牡丹组合而成,寓意男女之情。陕北有句“石榴戏牡丹,生下一河滩”。二、梅花。整块木头雕刻的梅花造型。多安装在十字交叉的中心。三、海棠。一般由四个“蝠”型小件围合在十字交叉棂子的中心,圈成团花状,陕北人称其“海棠”,也叫“宝”,图中设置“海棠”,称谓“嵌宝”。四、山丹丹。由长短不一的花瓣嵌套组成,样式为陕北独有。

陕北窑洞门窗图案样式十分丰富,数量极多。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是陕北人十分在意且必需的“精神”食粮。门窗作为“信仰”的载体,陕北人十分重视它的制作,倾注了数年的心血和感情,窑洞门窗中的几何、汉字、花卉图样是饱含生命气息。人们赋予了图案神圣的职责,并给予富有情感和乡土味的名称,诸如“七仙女下凡”、“双背弓嵌海棠”、“砖宝城”、“十二莲灯”、“十子团圆”、“腰三曼二”、“蛇盘九颗蛋”、“葫芦阵”,等等,不胜枚举。陕北人是以“审美的态度”对待门窗的,对门窗图案造型以“有这么个意思”就行了。例如很多图案十分抽象,造型与实物大相径庭的,但是对这些图案的寓意却认真和严肃的,在他们看来纯粹的图案是十分无用的,只有蕴含精神功能的图案才是有价值的。正因为如此,祖上传下来具有生殖、长寿寓意的图案才一代又一代地得以延续。

(作者为榆林学院副教授;本文系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和榆林学院科研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JZ069、14KY1851)

【注释】

①庞国凭:“论人口道德”,《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0年第4期,第16页。

②吕品田:《中国民间美术观念》,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第43页。

③郭庆丰:《窗户上的符咒》,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第37~38页。

④郭冰庐:《窑洞风俗文化》,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4年第4期,第138页。

窑洞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篇4

论文关键词:高职,中国旅游文化,教学改革,实践途径

引言

根据教育部16号文件的指导精神和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下,应不断探索适用于市场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精神,不断培养育学生的职业素养,同时本着终身教育的原则,让学生不仅在学校接受教育,而且在职场上能够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真正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笔者在学习教育部16号文件,领会其精神,并结合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对课程所做的尝试进行探讨。

高职旅游的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旅游业的发展培养造就所需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中国旅游文化》是旅游专业重点专业课程之一。因此,《中国旅游文化》课程的质量影响高职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也影响旅游人才的质量。

一、中国旅游文化课程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教学方法上存在问题。目前的中国旅游文化课主要是介绍各地山水、各历史时期的一些文化遗迹、风俗、民俗、民间艺术等内容,仅停留在介绍层面上,很少从深层次产生的原因、原理上上去探究,没有深挖其内涵,这样易造成学生学习的被动性,以及影响学生发挥其潜质与其终身学习的能力。

其次,教学理念不明确。《中国旅游文化》课的内容涉及面广泛,包括了历史、建筑、文学、宗教、艺术等,即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物质的、精神的财富,以及创造文化的自然环境和时代背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如何进行课程定位,明确教学目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立足点与出发点。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先明确这一课程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关系,才能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过去《中国旅游文化》一直被认为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有其科学依据。但是针对不同专业又要有区别得对待,在针对旅游管理专业中导游与旅行社方向的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导游服务实践能力中,中国旅游文化对其专业理论指导的作用非常明显和必要。因此,笔者在针对导游与旅行社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将课程定位为专业技能课。

二、教学改革实践的总体思路与实践途径

(一)调整教学计划,增加实训学时数

为了实现高素质技能性人才培养的目标,也为了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首先,明确课程定位,将《中国旅游文化》作为专业技能课,从整体调整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训学习学时数,加强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的转换能力。以前《中国旅游文化》总学时数为54,其中实训学时数为18,现调整实训实时数为27。在整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设计了八大实训项目(如图所示),实训项目明确,针对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定位准确,针对各章主要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与实践的能力。

实训项目

实训基本内容

本实训涉及以下具体的知识点

实训要求

实训项目一:黄鹤楼(建筑文化专题1)

1、整理黄鹤棂有关背景资料(课外查找备用),包括导游词

2、结合课程所学知识,分析探讨黄鹤楼为何种旅游资源,其资源评价,尤其是历史文化价值如何?

3、分析了解黄鹤楼建筑特征、文化内涵

1、黄鹤楼的主要建筑组成、模式;

2、黄鹤楼的主要历史渊源、历史文化价值;

3、黄鹤楼建筑特征;

4、黄鹤楼为何种旅游资源;

5、黄鹤楼建筑特征、文化内涵。

学习小组制作课件,完成小讲座,撰写实训报告

实训项目二:北京四合院/窑洞民居(建筑文化专题2)

1、整理课前查找备用的有关资料;

2、结合所学中国建筑文化知识,分析北京四合院/窑洞民居建筑特征、文化内涵

3、分析总结中国民居建筑的文化思想。

1、中国民居的主要建筑类型;

2、北京四合院/窑洞民居建筑特征、文化内涵;

3、中国民居建筑的文化思想

学习小组制作课件,完成小讲座,撰写实训报告

实训项目三:苏州古典园林例证分析---拙政园(园林文化专题)

1、介绍中国园林的分类法;

2、总结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技巧;

3、分析了解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的艺术特征。

1、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分类;

2、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

3、私家园林、江南古典园林之一的: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的艺术特征、文化内涵探析。

学习小组制作课件,完成小讲座,撰写实训报告

实训项目四:茶文化专题

(茶艺实证)  

1、对课前查找备用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能运用所学茶文化基本知识;

2、熟悉茶的主要分类,中国主要名茶的特点;

3、介绍一种名茶的茶艺;

4、分析总结茶文化之茶艺与茶道的内涵与核心。

1、茶的主要分类;

2、中国名茶的特点(茶品)举例;

3、一种茶艺具体演示程序;

4、茶艺与茶道的内涵与核心

1、学习、了解一种茶艺

2、完成实训报告

实训项目五:中国酒文化专题

1、中国酒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发展概况;

2、中国酒的主要分类;

3、中国酒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4、中国名酒品鉴举例。

1、中国酒文化的历史与发展概况;

2、中国酒的主要分类;

3、中国酒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酒趣、酒器、酒德、酒礼、酒楼、酒旗、酒联、酒令、酒诗);

4、中国名酒鉴赏知识

1、分析总结中国酒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2、个人独立完成实训报告。(针对本专题实训,鼓励小组或个人制作课件、讲解演示)。

实训项目六:民俗文化专题

1、端午节习俗由来简要介绍;

2、举例分析民间端午习俗的文化内涵;

3、寻找主要端午活动,举例分析主要活动内容;

4、演示并介绍:整理有关背景资料(课外查找备用),包括图片、音乐所制作的小组或个人课件。

1、民俗文化的概念及主要分类;

2、端午习俗由来与主要民俗表现;

3、分析了解主要端午活动内容重点:旅游地端午民俗文化特点)。

完成实训报告。

实训项目七:旅游文学艺术专题

利用课件介绍你熟悉的(例如你家乡的)旅游文学艺术:

1、历代描写你家乡(或其某一景观)的诗词、游记文、旅游散文、传说轶闻、名胜楹联等;

2、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艺术:如书画、雕塑、戏曲等

针对本专题实训,鼓励小组或个人制作课件、讲解演示

实训项目八:中国宗教建筑赏析——武当山(宗教文化专题)

1、整理武当山有关背景资料(课外查找备用),包括导游词

2、结合课程所学知识,分析探讨武当山为何种旅游资源,其资源评价,尤其是历史文化价值如何?

3、分析了解武当山建筑特征、宗教文化内涵

1、武当山的主要建筑组成、模式;

2、武当山的主要历史渊源、历史文化价值;

3、武当山建筑特征;

4、武当山为何种旅游资源;

5、武当山建筑特征、宗教文化内涵。

窑洞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篇5

中国嘉德2008秋拍中国书画部分由6大专场组成,荟萃了700余件珍品名作。在拍品选择上,近现代书画与古代书画并重,作品名头齐整、质量上乘,众多名家名作汇聚一堂,可谓异彩纷呈、琳琅满目。

其中两个精致的高价位专场一“山川乡国情”和“逸云堂藏画”尤其引人注目。前者荟萃黄宾虹、张大千、张善I、傅抱石、陈少梅、李可染、陆俨少、吴冠中等八位近现代大师的12件山水作品。特别之处在于,这12幅作品均为“真山真水”,所画山水都是祖国名山大川,峨眉、黄山、西天目、岷江、新安江、雁荡、图山均在其中。作品虽源自同一藏家提供,但是经反复筛选而得,可以说件件皆属精品。

另一专场“逸云堂藏画”是海外一私人藏家的个人收藏专场,有10幅佳作。2009年为张大千先生110周年诞辰,此次中国嘉德特地呈献7幅张大千各期精品。其中,有迄今上拍中国嘉德作品中最重要的一件泼彩作品――《乔木芳晖》。“乔木芳晖”是大千先生常画的题材,细观此幅《乔木芳晖》,确实“别出手眼”,老树苍郁,青绿蓊翠,芳草如茵,所画高士不作平常侧面蛋形面孔老套,而有“望之俨然,即之也温”的风范。尤其难能可贵之处是泼彩部分精彩,是同类题材中画幅最大、质量最佳的一幅。泼彩是大千先生晚年突破性的独创风格,在学术领域和艺术市场都极受推崇。因泼彩的偶然效果不易掌控,成功几率较低,好的作品并不多见,《乔木芳晖》可谓是一幅丰富饱满的难得佳作。同属此专场的还有大千先生传统一路的代表――作于1946年的《太乙观泉》也值得关注。

古代书画近年一直处于水到渠成的温热状态,此次中国嘉德特别奉上200余件作品,其中包括张弼、郭诩、周臣、文徵明、陈淳、陆治、钱谷、董其昌、程嘉遂、张瑞图、王铎、倪元璐、傅山、李流芳、恽向、邵弥、查士标、戴本孝、王鉴、王辉、石涛、、沈铨、华恰⒏叻锖病⒔鹋、郑板桥、张宗苍、董邦达、钱维城、顾洛、钱杜、改琦等等,几乎涵盖明清重要书画家的作品,估价200万元以上的作品即有12件之多。

其中,王鉴《仿古山水》册,计十开,是王鉴最为重要和精彩的作品之一。王鉴为清初江南画坛上的特殊人物,他的作品越到晚年,越精谨严密、一丝不苟。这本《仿古山水》册即是王鉴71岁时所作,作品温淳圆厚,文秀恬静,气息颇为雅致,构图亦饱满繁茂无瑕可击,色中有墨,色墨交融,确是他传世画作中的上品。此册曾经晚清邵松年《古缘萃录》著录,对每一开都赞之不绝,民国初是当时极为著名的私人藏品,几年前“身价”已逾千万元,此次上拍,是整个书画部分估价最高的作品,值得关注。

董其昌《行书龙神感应记》手卷,是董其昌书写、叶向高撰文的极至之作。此卷写得极为用心,不仅字字规整,结体完美,而且气沉力厚,一改平日草草任逸的名士习气,珠圆玉润,遒美无比,说它是董书上品,绝不为过。此卷旧为清宫所藏,《石渠宝笈・初编》著录,被列为上等,后被溥仪携出,抗战胜利后散落民间。徐邦达《改订历代流传绘画编年表》《重订清宫旧藏书画录》均有著录,相当难得。

此次秋拍推出的现代绘画可以说让大家有“经眼琳琅”的福分。400余件作品面目各异。吴昌硕、张大千、傅抱石、徐悲鸿、溥儒、陈少梅、李可染、陆俨少、黄胄、亚明、吴冠中都有百万级以上重级精品亮相,估价不高但精彩可爱的作品也不在少数。穿插其间还有刘力上和俞致贞的作品及藏品,二人是于非和张大千的弟子,中央美院的教授,艺坛伉俪,相信这一系列藏品也引人关注。

其中,《溪上清话》是傅抱石典型的40年代风格。散锋乱毫,运笔急速的抱石皴,淡墨配浅绛的柔和色调,飞流直下的瀑布,一挥而就,气韵流畅,浑然天成。在重庆金刚坡时期,因为傅抱石居住环境窄小,少有大幅作品出现,这幅是他为朋友秦含章精心准备的,画幅达164×56厘米。大幅作品画面难于控制,但此幅别有洞天,恢弘处见精微,可谓佳品。

瓷器、玉器、工艺品

此次瓷器、玉器、工艺品专场,集合了瓷器、玉器、漆器、犀角、牙雕、玉器、文房等各个门类,共计450余件拍品,种类丰富,在品质上既有传统官窑佳作,亦有民窑精品之器,相信能满足各类藏家的需求。

瓷器作为每一场瓷杂类拍卖的重中之重得到众多藏家的厚爱,此次秋拍特别准备了众多极具收藏价值和欣赏价值的瓷器。清乾隆・青花缠枝莲托八宝纹铺首尊和清乾隆・青花瑞果花卉纹蒜头瓶是两件乾隆时期官窑的代表作品。铺首尊造型庄重,通体青花装饰,运用模仿明代永宣青花画法的点染画法,全器绘画流畅细腻,釉面匀莹润泽,为乾隆时期官窑之佳器,此类藏品已成为各大博物馆及收藏家必收藏的种类,近年来每逢在各大拍卖会上出现时,无论是品相全美或略带瑕疵的拍品都创造了不俗的成绩。此件铺首尊青花发色浓艳,绘工流畅,品相全美,是一件极富收藏潜力的官窑佳作。青花瑞果花卉纹蒜头瓶也是一件体现乾隆时期青花正蓝明快色调的代表作品,可称为乾隆时期的官窑标准器。

彩瓷中值得一提的是一件清雍正斗彩荷塘鸳鸯卧足盘。盘心与外壁均用斗彩技法绘“荷塘鸳鸯图”,外口沿饰以龙赶火珠纹,底落青花“大清雍正年制”楷书款。此件卧足盘以斗彩绘荷塘鸳鸯图,寓意美好,多子多孙。其设色淡雅,色彩丰富,清而不躁,为雍正朝斗彩之典型作品,北京故宫博物院即藏有与此相同者,值得藏家关注。

窑变釉自古即有,其本出于偶然,由于出窑的瓷器呈现出意料之外的色泽,又不知其中原理,只知经窑中烧造变化而得,因此称为“窑变”。清雍正窑变釉盘口尊即是其中一件,造型大气端庄,通体施窑变釉,铜红釉自上而下自然流淌,宛若瀑布泻流而下,玫瑰红与月白釉相互交融,在腹部形成流淌的月白色斑片,甚是夺目。整体釉面玻璃质强,晶莹明亮,底部落“雍正年制”篆书款,堪称窑变釉佳作。

在杂项方面,有漆器、犀角、象牙雕作品,整体品质较为整齐。其中清初・犀角雕饕餮纹爵杯较之以往拍卖过的角雕作品造型特别,此器引用商周青铜器的造型及装饰因素,又做出适宜犀角雕刻工艺的简化与改变,并以富有时代特色的装饰手法进行组织,可以说代表了清代仿古犀角雕刻的典型风格。此外,清乾隆剔红驯狮宝盒以其构图严谨、雕工精细的特点,代表了乾隆时期雕漆工艺的高超技法,也值得关注。

此外,此次还特别推出台湾著名收藏家寄畅园主人张允中先生及夫人郭玉雨女士的近50余件瓷器古董文玩的专题拍卖。张先生旅居日本40余年,自幼收藏古董文物,从事艺术品交流超过半个世纪,在台日两地文物界备受尊崇。在此次主题拍卖中,既有落堂名款的明万历青花八仙庆寿纹盘,又有清代官窑的清宣统外粉彩内青花荷塘碗一对,还有清中期竹雕人物 像、清初“石叟”款铜嵌银丝达摩像等等,这些都是满载着张先生夫妇心血与厚爱的古董,相信别有一番趣味。

除以上提及的各类精品之外,还有清乾隆铜嵌银丝天禄牺尊、清中期迦南香木嵌珍珠金手串、清中期双色金缂丝龙袍等各门类的经典之作以及文房主题拍卖,众多门类集于―场,相信这些从五湖四海汇聚到一起的藏品会成为新主人的囊中珍玩。

国石、现当代陶瓷、紫砂

中国嘉德2008年春拍推出的现当代陶瓷和雕刻艺术专场,首次把中国现当代陶瓷艺术和中国现当代雕刻艺术引入二级市场,受到一致好评和热烈欢迎,厚古不薄今的收藏理念,给收藏市场带来一阵清风。此次秋拍再接再厉,特别推出3个专场:国石国艺、现当代陶瓷艺术,至味涵硕――紫玉金砂名品,参拍作品均为兼具传统工艺特征和时代感的现当代艺术精品,希望在满足藏家欣赏把玩意愿的同时,也为大家“后奥运时代”的投资理财方向锦上添花。 在现当代陶瓷方面,此次由2008春拍的80件增加到了110件左右,汇集了来自景德镇、宜兴、龙泉、石湾、醴陵等陶瓷传统产区的70件工艺大师精品,众多作品均是具有不可替代性的独一无二的作品,并且均是艺术家鼎盛时期的顶级作品。其中,王锡良的《茶圣陆羽品茶图》作于1992年,当时正值王老艺术生命鼎盛时期,该作品笔意高古,设色清雅丰润,大处着眼有气势,小处观之有意味。王隆夫早期作品《村口话桑麻》,因其特殊的历史背景,被誉为“现代粉彩画”中的经典之作,为近年来市场上难得一见的陶瓷艺术精品。此外,还有张松茂、李菊生、戴荣华、朱祖森等艺术家的一批重要作品也会在此专场一并推出。本专场还汇集了学院教授的一批极具灵性的佳作,如周国桢的“有喜啦”陶塑、姚永康的“世纪娃”瓷塑、朱乐耕的“中国牛”瓷塑、白明的“苇风吟”青花瓷瓶、陈景亮的“豆腐”等,相信会给大家带来别样的惊喜。

国石方面,此次是中国嘉德第一次举办这一类型的专场。本专场共有120余件拍品,可谓精品迭出,众多拍品是从海外回流的佳作,其中以印材作品为主,其余部分是雕刻的把件和摆件。石雕艺术是中国著名的传统艺术,与文人情怀密不可分,受到众多喜爱传统文化的藏家的青睐。同时,名贵石材的资源稀缺,可谓每一件作品都是在不可多得的材料上进行的创作,这就更添其珍贵性。近年来,这一门类越来越受到关注,众多精品不断从海外回流,国石艺术逐渐升温,被市场和藏家看好,可谓是颇具潜力的门类。这次国石专场的亮点是寿山石中的田黄石,它具有帝王石的美誉,众多田黄石精品在帝王之都北京拍卖,别有意味。其中,“弥勒”寿山党洋石章、“江南春”昌化鸡血石摆件、“求偶鸡”寿山高山桃花冻石摆件、“香山九老图”寿山田黄石把件、“桃花源记”寿山田黄石章、“福从天降”寿山田黄石章、“螭钮”寿山田黄石章、“捕鱼乐”寿山荔枝洞石章、“千年一醉”寿山三色荔枝冻石印章、昌化鸡血石山子摆件等一批石中翘楚将粉墨登场。

近年来,茶文化的兴起让与之相关的紫砂文化也提升到新的高度,紫砂作品是艺术品,历来被视为饱含文人情怀和文人情结的一类艺术作品,同时又常常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是艺术品中和人的关系极为密切的一个门类,因此吸引了众多藏家的注意。此次中国嘉德为大家奉上的紫砂专场为一著名藏家的个人收藏,凝聚了该藏家30年来的收藏心血。专场涵盖现当代所有重要大家的作品,每件作品都堪称极品,这一级别的专场在市场上相当少见,绝大部分作品均是可遇不可求的佳作,来源可靠,传承有绪,值得期待。拍品包括邵大亨“描金莲子壶”、裴石民“束柴三友壶”、朱可心“掇球壶”、顾景舟“雨露天星壶”、何道洪“梅花周盘壶”等名家名作。

窑洞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篇6

[关键词]陕北;古民居;文化遗产;传承;创新

陕北古民居现状

陕北地处秦晋黄河峡谷以西,自古河运便利。因与内蒙古接壤,地处边关,自古以来战事频发、烽火不断。陕北还是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文明的交融、交汇地,民间艺术独特而繁荣。明朝政府曾设立九边重镇、修筑长城以捍卫边疆,所以在陕北大地上散落着为数不少的军事堡寨。自明万历年始,蒙汉和好,政府在陕北边墙一带与蒙古族互市,双方获利颇丰。至清朝康熙年间,由于全国统一,蒙古与陕北交界地区的贸易十分发达,于是陕北的红山、神木、黄甫川等都成为蒙汉贸易的中心。蒙汉两族人民在陕北的互市一直延续下来,到清末保持了不断扩大的势头。据田培栋的《明清时代陕西社会经济史》一文记载,清末陕北沿长城各县的商业活动曾十分发达(见表1)。从表中可知,榆林府比延安府的商贸活动发达得多,这解释了一个现象,同为陕北窑洞区,榆林地区现存明清窑洞大院百余座,而延安地区却极少。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明清时期榆林地区繁荣的商贸活动,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交融,促进了北京四合院和山西富商建筑艺术与陕北窑洞的嫁接,从而形成了以窑洞大院和地主庄园为代表的陕北明清古民居,形成了陕北窑居建筑的最高成就和典型代表。陕北高原气候干旱寒冷、土地贫瘠、植被稀少、地广人稀,早期以“穴居”形式为主要居住方式,是人类较早聚居的见证。现有的陕北古民居多分布于榆林的佳县、吴堡、神木、府谷、清涧、米脂、绥德、横山、榆阳区等地。陕北古民居为合院式窑居建筑,是北方合院式建筑体系的一种形式,只是用来围合院落空间的建筑单体是窑洞。陕北疆域辽阔,连绵的大山沟壑间,村落隐匿、道路崎岖、经济落后。然而,恰恰是这份落后与封闭,使陕北有幸保留下一批珍贵的明清古民居实物。这些陕北窑洞大院与地主庄园,像一个个流落民间的“公子”,散布在幽静、深远的大山梁峁沟壑之间,那高耸的围墙和气派的大门,便已悄然昭示出“他”不平凡的身世。据实地考察,陕北现存的明清古民居宅院可以百计。在陕北明清民居遗构中,所知最早的实物是明代的,清代后期数量最多,其中最古老的建筑已矗立近四百年之久(见表2)。这些明清古民居规模宏大,选址讲究,院落布局千变万化,建筑装饰精湛,代表着陕北窑居建筑的最高水平。现有1/3的院落仍有人居住,并能够正常使用,无人居住或维护的院落正在急速地坍塌损毁,现状堪忧,加之气候、人为及乡村旅游开发等因素影响,一些宝贵的古民居遗构遭到破坏,急需抢救性挖掘、辑录和保护。陕北明清古民居资源,是中华古民居中一支独特的支脉,作为榆林市唯一的一所高校,榆林学院在保护地方优秀传统建筑文化资源上应勇于担当。陕北古民居的艺术特点从全国来看,明清时期的中国民居发展到了全盛时期,新建园林宅第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在元、明、清的六百多年中,北方充分发展了表现尊卑、主次、内外、血缘等传统文化的民居建筑。明清两代,中国总体进入封建社会晚期。明初住宅等级划分较之前更为严格,从大门与厅堂的间数、进深,雕刻纹样及油漆色彩等方面均有严格限制,但在地方民居中,逾制的现象十分普遍。明代砖石建筑数量大增,发券技术大幅提高,出现了“无梁殿”新式建筑结构。清代,木材资源比较匮乏,在民居建筑上更注重砖石材料的应用。由于经济增长,享乐思想萌发,装饰之风在清代十分盛行,建筑装饰艺术走向繁复。鸦片战争以后,清末民初这一阶段,由于西方文化的导入,陕北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出现了部分中西合璧的新建筑形象。从明代到清代,中国民居建筑不再追求结构美和构造美,而更着眼于建筑组合、形体变化及细部装饰等方面的美学形式。由于黄土高原的地质特点,陕北明清古民居院落组合呈现出因势而就、高低错落的特点,巧妙利用山地高差营造院落内部的等级秩序,单体建筑崇尚工巧,雕饰华丽。相同的地理环境、生活习惯、文化背景和技术传统,使陕北明清民居呈现出一些独特的、共同的形态。首先,这些古民居宅院大都规模宏大、选址讲究、注重防御。其次,在空间组织与布局上,表现出封建社会大家庭的尊卑秩序。在满足家庭基本生产、生活的前提下,辟有各种院落,形成灵活、丰富的空间组合。再次,陕北古民居建筑装饰艺术精湛,人文内涵丰富。在大门、墀头、影壁、屋檐、屋脊上,处处点缀着福、禄、寿、喜的华丽图案,表达了宅主的人生理念和美好期盼。最后,陕北古民居的建筑选材、建造工艺和建筑细节处理极其讲究,用最好的材料、最优秀的工匠,建造高原窑居精华。而陕北的地主、官僚和商人,因其不同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决定了民居所呈现的不同人文内涵。

高校教学中陕北古民居保护实践

1.实地考察、测绘,挖掘一手资料关于陕北古民居的记载,除了少数列入文保单位的有粗略基础资料外,大部分都没有任何文字记载,更没有规范的图纸资料。因此,实地考察、走访是获取陕北古民居一手信息的必要途径。庆幸的是,一部分大宅的后人还在,他们就像活字典,存储着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这些大宅后人的年龄多处于60—80岁之间,基本可清楚表述大多数提问。而他们的后代,则几乎全部定居于县城或大城市。可想而知,随着这些老人的去世,关于大宅的故事终将被时光淹没。陕北地域广袤,外出考察路途遥远,又因山高沟深,道路崎岖难行。为了保证每次的考察、访谈能够全面、有效,外出之前,课题组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对此,笔者专门设计了两个表格,“外出考察登记表”与“访谈记录表”,详细罗列出需要考察与访谈的条目,实践证明,这一方法既节约了时间,又规避了麻烦,是行之有效的。在第三学期末,榆林学院艺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学生有“测量与绘图”实践周。自本专业确定了陕北古民居课题后,实践周的内容则围绕“陕北古民居测绘”而展开。外出测绘前,要先安排2—3次理论课程,教师应对陕北地理、陕北古民居类型、陕北古民居专业名称及相关施工工艺等内容,进行系统讲述,以便于学生测绘时能准确、完整地记录信息。陕北古民居多为窑与房的结合,窑洞结构并不复杂,但有一套对应的专业名称,需要学生提前熟识。另一个经验是:在外出考察与测绘结束后,应及时将访谈信息和测绘数据进行整理,以免遗漏和遗忘。2.标准制图,为数字化保存夯实基础在教学中,古民居图纸绘制的过程,绝非仅仅是“输出”,还有“输入”。由于学生对古建知识了解得不多,对部件的名称、结构、工艺更不熟悉,很难用图示化表达清楚。因此,在标准制图环节,首先要对建筑进行理解,其次才是规范的图示化表达。在图纸绘制过程中,要进一步理解和认识建筑比例、工艺、结构,通过规范化作图,如古民居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将建筑基本信息表达清楚。在此环节,要想绘出高质量的图纸,教师及学生都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本文以榆林学院艺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20级学生的绘图实践为例,据统计,一张CAD图由初稿到标准成图,学生平均需要7—8次的修改过程;对教师而言,审图的循环工作量非常巨大,尤其是班级人数较多时(该班有46人),每一次审核图纸,都必须依据实景照片和测绘数据进行反复比对。在课后小结时发现,学生在古民居作图过程中,容易在尺寸、比例、填充样式、规范画法、结构及工艺表现等方面出错。究其根本原因,除了因粗心、作图技能及规范表达不熟练外,更多的是由于对建筑结构理解不清楚,作图时只考虑“形似”,从而导致反复出现结构、工艺表达错误的情况。这时,教师可通过重点讲解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结构、工艺,这一步,恰恰也是古民居制图教学中的难点与重点内容。经总结,具体解决方法是:将相关静态文字资料和多角度实景照片与动态的图演绎、视频相结合,帮助教师直观、清晰地展示和讲述,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重难点。最后,审核通过的CAD图,要兼具美观性、规范性的特征,应结构准确、尺寸精准、标注规范。

高校教学中陕北古民居的传承与创新实践

1.将课题导入专业课程2017年,教育部获批了青年基金项目“陕北窑洞庄园建筑艺术研究”,开启了“陕北古民居的保护、利用与创新”这一课题的研究。榆林学院艺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开设的“室内设计”“乡村建筑与室内”“室内综合实训”等相关课程,均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保护、利用与创新古民居。利用专业课程,师生团队专题探讨陕北古民居的利用途径。经文献查阅,在古民居的保护利用上,不同国家的政策差异很大。例如,法国政府不提倡博物馆式的被动保存方法,而是积极推动原汁原味、动态化保护的新思路。澳大利亚政府的观点是,“既要保护建筑遗产中的社会历史元素,又要使其满足现代的使用要求”,允许改造利用文物建筑。日本在古民居保护上,形成了一个政府、社会、居民三方参与的机制,即政府主导、官民协作。截至2017年12月,日本全国已经有117个地区被选定为“重要传统建筑群保护区”,传统建筑得到了更大范围的保护。结合我国发展的实际,现阶段对古民居的利用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就地修复展示,二是异地搬迁保护,三是围绕其发展旅游项目。由于不懂工艺,榆林学院结合学生专业特长,在教学中,师生实践最多的是第三种保护方式,即围绕古民居打造乡村品质旅游项目。以米脂姜氏庄园古民居的传承与创新探索为例。姜氏庄园是陕北最大的地主庄园,清代建筑,也是陕北古民居中唯一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建筑组合独具特色,砖、木、石雕艺术精湛,门窗棂格图案繁杂,被称为“西北民居第一宅”,更被北京中华民族园以1∶1的比例复建展示。因产权混乱,姜氏庄园旅游区保护利用难度很大,相关部门一直在积极寻求解决思路。2021年春,笔者经与姜氏庄园文物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洽谈对接,初步确定了“姜氏庄园中院东、西厢房改造为展示陈列厅”的思路。东厢房展厅陈列姜氏庄园建筑沙盘,使游客可直观感受姜氏庄园建筑艺术的魅力,西厢房则展示姜氏庄园的老家具、老油灯等物件。专题确定后,学生分组按计划进行。先完成文献资料的收集,接着进入方案设计阶段(核心),然后邀请专家及姜氏庄园文物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评图,最后调整方案,打印作品册。在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通过考察、访谈及收集资料,加深了对陕北古民居的认识,运用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尝试设计,在教师引导下,对古民居的传承与创新进行了探索实践。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当今社会面临的现实问题,可使学生切身感受到自身价值,树立服务社会的意识。2.通过毕业设计综合实践长期以来,地方高校多关注地域性所彰显的独特风格。榆林学院艺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师生数年来不断挖掘陕北地质地貌、植被气候及古民居的地域元素,结合当前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的实际客观需求,持续探索与努力,力求描绘出符合时展的设计作品。连续五年来,学生围绕课题积极进行实践。实践过的课题主要有“榆林古城四合院开发设计”“米脂姜氏庄园旅游区规划”“米脂古城古民居开发”“沿黄古渡口——佳县木头峪开发设计”“康家港古驿站‘骡马大店’开发设计”等。虽然有些作品的表现手法略显稚嫩,但仍有不少作品获得省级、市级设计奖项。高校师生团队的不懈关注和介入,会推动社会对陕北古民居保护与利用的重视及思考,必将有效促进陕北古民居的传承与创新。以高校为依托,搭建相关平台五年来,榆林学院艺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师生团队围绕“陕北古民居的保护、利用与创新”这一课题,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相关教学平台、科研平台陆续获批。截至目前,已经获批建设榆林学院“陕北古民居测量与绘图”工作坊、榆林市“榆林窑居数字化基因库示范基地建设”科技平台、榆林市重点实验室“榆林窑居数字化重点实验室”。平台的建立和经费的投入,使相关课题的探索和实践逐步深入,不仅将地域建筑文脉梳理得更清楚,还形成了陕北古民居基因库,大量的测绘图纸、虚拟三维模型、视频及照片等数字化资料,夯实了陕北古民居遗产数字化的基础。随着相关课程教案、教学成果等的逐渐完善,艺术学院还将打造校级特色课程“陕北古民居建筑艺术”,并资助出版模块化教材《陕北古民居测量与绘图》。围绕“陕北古民居的保护、利用与创新”的教学,已促使榆林学院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关于陕北古民居传承与创新的探索,也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结语

在全社会重视地域特色、挖掘地域文化、发展文化产业的时代背景下,陕北古民居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十分重要。高校大学生是文化传承的预备军。只有在高校课程体系中不断融入传统文化,学习并领会其中的精髓,才能让大学生切身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及传统工匠的智慧,并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只有这样,我国丰富的物质或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持续不断地传承下去。

窑洞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篇7

在陕北有这样的民谚:会生孩子就会剪纸,上炕剪刀下炕镰。1978年,我在延安地区文化馆工作时,我们组织了全区13个县市的民间剪纸大普查,农村妇女大都会剪纸。

1997年,我重回陕北,在黄河畔的延川县参与组织了全县的民间剪纸大普查,延川的6万人口,在约3万妇女中,仍然有15000人会剪纸。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深入,农村妇女放下剪刀,一夜之间如雨打梨花落,窗花从窑窗上消失了。

2004年,延川剪纸普查的全部档案应邀在上海国际艺术双年展展出,中央大厅陈列的便是誉为“大河之魂”的高凤莲大师及其家族传承人的作品。

以中国亿万农村劳动妇女创造的文化精华之一的民间剪纸艺术,是在民族文化艺术中群众性最广泛、地域性最鲜明、历史文化内涵最丰富的文化形态。虽然它的材料――“纸”的发明只有两千年的历史,但它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形态,却是中华民族从原始社会到今天长达六七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而成,因此,它的文化价值远远超越了剪纸艺术本身,不仅具有深厚的哲学、美学、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内容,同时,还反映了人类的生命意识,繁衍意识和阴阳相结合化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的中国本原哲学。

中国民间剪纸的作者是以农村妇女为主体的劳动者群体。她们出于自身的社会生活需要,不受瞬息万变的政治气候和市场价值所制约,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通过一把剪刀一张纸,代代相传,延续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本原文化传统,形成一个举世无双的历史活化石博物馆,这是中国劳动妇女对民族文化和人类文化的传承发展做出的历史性贡献。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大师高凤莲,在中国亿万劳动妇女剪纸作者中,是有代表性的。她出生在黄河流域西北黄土高原的陕北延川县农村。远古时代,陕北是我们的祖先黄帝部落集团的文化发祥地,陕西是我们的祖先黄帝和炎帝部落集团的文化发祥地。由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相对封闭性,尤其西北黄土高原的交通不便和文化闭塞,得以在民间剪纸艺术中保存了极为古老的图腾文化和中国本原哲学艺术形态。高凤莲及其家族传承人的剪纸就是这样一个历史活化石的博物馆。在她的剪纸中,我们可以看到极为丰富的图腾文化与源远流长的中国本原哲学符号的积淀与融合,其中有作为天与太阳内涵的炎帝部落集团的图腾虎,还有作为地与水内涵的黄帝部落集团的图腾蛇(龙)鱼。由全兽型、半人半兽型的图腾,到全人型的人格化神抓髻娃娃,叠积了由母系向父系社会发展的远古图腾文化的三个发展阶段,而且积淀了图腾虎(天阳)蛇(龙)(地阴)相合,即天地相合,阴阳相合化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的中国本原哲学。另外,我们也可以在高凤莲剪纸中,看到多民族图腾文化的融合发展,比如中国古史传说中,东夷三苗九黎作为天与太阳内涵的鸟(凤)图腾与华夏作为天与太阳内涵的虎和作为地与水内涵的蛇(龙)图腾的历史融合。

中国本原艺术形态是观念艺术,它不是自然形态的模仿,而是哲学形态的观物取象,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艺术体系与艺术造型体系。高凤莲的剪纸艺术、就是这样一个完整体系的艺术形态的艺术博物馆。高凤莲的剪纸艺术中的虎,不是自然形态的虎的模仿,而是本原哲学观念形态的虎。是以虎喻天喻阳的生生不息的圜天宇宙,以十字符号喻天、喻阳、喻宇宙,和以×字符号喻生生不息旋转的天、旋转的太阳,与旋转的宇宙,它是原始哲学符号的一个重要发展。高凤莲剪纸中,图腾形象的虎和象征圜天宇宙旋转生生不息哲学内涵的十字符号的复合,反应了由哲学图腾到哲学几何符号的历史发展。她大胆地突破了四条腿向下的自然形态的虎,她把四条腿伸向旋转的四方,创造出生生不息,与十字合一的作为哲学符号的虎的艺术形象。我问她:为什么把四条腿旋转起来?她说:“这是飞虎,是从天上下来的”,一语道破,这是圜天宇宙旋转象征的图腾虎,在古羌族的炎帝部落集团中,马也是天、太阳与圜天宇宙的象征,高凤莲剪纸中的马,也是四条腿作十字形旋转,有的马的剪纸还在尻部装饰了十字符号,明确地做了点题。同样,在她的剪纸中,作为黄帝氏族族徽的人格化图腾神及其丰富变体的抓髻娃娃,也是四肢向四方放射旋转。高风莲的这些艺术创造,在中国传统剪纸中是没有先例的。

高凤莲剪纸的艺术装饰极其丰富地运用着由动植物形象图腾到哲学内涵的几何符号,表现她的中国本源哲学宇宙观。她在龙的身上装饰鸟、凤,在凤的身上装饰鱼、龙,以喻通天通地生生不息。她以双牡丹花代替人格化神抓髻娃娃的双目。因为在中国民俗中双目是太阳,牡丹也是太阳的象征。二龙相交阴阳相合万物繁衍,二龙通天,通地通阳,天地相通生生不息。她的活的有生命的动植物符号不是乏味的哲学图解,而是哲学艺术形象的创造。她的每一幅剪纸的创作过程,都是在创造一个大气运行生生不息的宇宙的诞生。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和发展。高凤莲的剪纸艺术世界包容宇宙,她既剪民间传统形态和题材的作品,同时也有以民间传统方式表现现代生活的新剪纸。由于传统题材与表现语言长期的历史锤炼,已经形成内容与形式高度的统一模式,以传统剪纸形态表现现代生活,是一般剪纸能手遇到的难以逾越的课题,就如传统京剧演员表现现代生活同样遇到的困难。但高凤莲拿起剪刀如脱缰之马,纵横千里,无所不能表现。从当地流行的丰富的远古神话传说、民间戏剧故事到多彩的农家生活、生产劳动、民俗风情,再到大柳树下青年男女的谈情说爱,无不包容到她的剪纸艺术世界。从大到四、五米的史诗般的宏伟巨篇,到即兴拈来的随意之作,胸有成竹从不起稿,大刀阔斧一气呵成,表现出大师的艺术风采。

高凤莲的剪纸艺术风格粗犷质朴、气势流动、大气磅礴,继承了由原始社会仰韶文化彩陶、原始岩画到陕北汉画像石、汉唐石刻的社会发展蓬勃向上的上升时期蕴含在艺术中的民族精神,完全没有晚清社会没落期的那种细腻繁琐,只有工艺而毫无生气的那种“狮子狗”艺术影响。她的艺术气质是黄河流域黄土高原陕北人民健康质朴的凝聚和结晶。

高凤莲的家延川县文安驿乡白家塬村位于黄河西侧,在这里,黄河以雷霆万钧之势,如千军万马,奔腾呼啸,绝不回头,辗转前进于千山万壑之中,形成天文与人文合一的混沌宇宙之象。它孕育出的远古时代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密码的太极八卦与河图洛书;它孕育出陕北民俗九宫八卦的转九曲与秧歌阳图;它孕育出人民领袖的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天人合一高山仰止的《沁园春・雪》;它孕育出在民族危亡时刻人民艺术家冼星海“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的中华民族同仇敌忾怒吼的最强音;它孕育出高凤莲50张大红纸组成的气势磅礴的黄河民俗剪纸,迎接奥运大展宏图。

作为华夏民族文化的中心发祥地,陕北黄河黄土高原的博大精深创造了高凤莲的剪纸艺术中深厚的民族之魂与大气蓬勃流动运行的宇宙之气。高凤莲在生活中属于“仰头婆姨",她抬头挺胸、精神气质十足,思想敏捷、干脆利索、心直口快,属于干啥像啥、勇于创新、敢于主宰一切的女强人。她剪花针线活好,劳动也好。婚后几年就以勤劳彻底改变家庭经济情况,成为周边数一数二的“好人家”。她担任村里领导,从民兵连长到妇女主任直到村支部书记。她既是全村秧歌队的“伞头”,又是村里办喜事的时候被人争抢请去主持“结发上头”的民俗高手;她自己张罗着建成“高凤莲艺术馆”,陈列了她们这个家族的三代传承人剪纸的发展历程,并且请绥德汉墓画像石创造者两千年后的石匠传承人,将自己的剪纸拓在石板上,刻成当代活态的窑洞民居画像石。

高凤莲的剪纸艺术馆是陕北民居窑洞建筑,民居建筑的画像石装饰与窑洞的剪纸窗花形成自然得体的建筑环境。剪纸源于生活又还原了生活。我们在这里看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为“非遗”的传承发展树立了发展的方向。2014年5月中国美术馆举办“大河之魂――高凤莲大师三代剪纸艺术展”,展示这个家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也是实现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化基因生生不息兴旺发展的“中国梦”。

高凤莲的创造性的剪纸艺术,在中国剪纸文化中是没有先例的。今天从第二代刘洁琼和第三代樊蓉蓉的剪纸中不但能看到高凤莲家族剪纸的传承,同时还看到她们具有个性化的新的创造与发展。她们将传统剪纸和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内容丰富与形式高度统一的由原来单一的窗花到大幅独立剪纸作品的转变,她们这些创造性的剪纸,同样粗放质朴,气势流动,大气磅礴,胸有成竹,完全是心领神会的感受和体现,也同样具有陕北汉画像石的韵味,凝聚黄河流域黄土高原上陕北人民健康质朴的气质,所有的这些都是这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高凤莲一家三代人的艺术创造的价值正如范迪安馆长为她们的题字――“民族瑰宝”。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是民族精神的复兴,核心是凝魂聚气,凝大河之魂,聚宇宙之气,高凤莲家族的剪纸艺术,代表着民族文化的传承,民族精神的传承,是中华民族永远的财富。

愿高凤莲的家族为民族文化的发展代代传承,生生不息,兴旺发展!

窑洞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篇8

关键词:陕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原则;开发模式

民俗旅游是以特定地域或特定民族的传统风俗为资源,而加以保护、开发的旅游产品[1]。以民俗为文化资源,展开民俗文化旅游,是当今国际旅游业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目前,民俗旅游已与自然风光、名胜古迹旅游一起,构成了颇具特色的旅游三大系列产品[3-4]。如何利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是关系到一个国家、地区旅游业有无吸引力,有无地方特色的重要问题。本文对陕北民俗旅游资源进行了详细调查和类型划分,分析了陕北民俗旅游资源的特征,着重探讨了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

一、陕北民俗旅游资源类型

民俗文化与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相一致,与人类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其形成受社会、经济、政治、地域、宗教、语言等多种文化及社会因素影响。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是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民族风情、民族建筑、社会风尚、传统节庆、特种工艺等内容。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考察,可以解读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地域文化特征,亦即地域异质性或区域性赋予了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对旅游者独特的吸引力。

陕北是一个地域范畴,位于黄土高原之上的陕西北部,包括延安、榆林两市25个县(区)。陕北在历史上一直是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交汇、融合的地区,各民族文化的大融合造就了陕北浓郁而独特的民俗风情和文化底蕴。高亢激越的陕北民歌、热情奔放的陕北秧歌、高雅别致的榆林小曲、唱腔委婉的陕北道情、独具特色的陕北说书,以及在民间广泛流传的石雕、泥塑、剪纸、绘画等,形成了陕北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体系,革命传统文化、黄土农耕文化、草原游牧文化等在这里交相辉映。陕北剪纸已多次在国内外艺术节展览,“延安五鼓”已经参加了多项社会重大活动,陕北民歌王享誉全国。陕北民俗文化资源的范围十分广泛,其外延几乎包括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并通过心理的、语言的和行为的方式表现出来[5]。经过详细的田野调查,根据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存在形态和表现形式,本文将陕北民俗旅游资源划分为三大类,并分析了各类民俗旅游资源主要的可开发内容(表1)。这些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和不可替代性,为陕北发展民俗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陕北民俗旅游资源特征

(一) 民间艺术博大精深

陕北民间艺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芳香的泥土味。最著名的就是陕北民歌,其中信天游是流行最为广泛的一种歌唱形式。陕北民歌粗犷质朴,《东方红》、《兰花花》、《三十里铺》等都名扬四海。陕北秧歌、唢呐、腰鼓、二人台、山曲、酒歌等各具特色,石雕、柳编、剪纸、泥塑、纸扎、刺绣、布堆画、农民画等民间艺术品表现了最原始的图腾与最美好的希冀。陕北剪纸以其艺术特色和古文化价值被誉为“群芳之母,民族之魂”,有“地上文物”和“文化活化石”之称。专家们已有定论,陕北是中国黄土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地域之一,它的民间文化释放出黄土风情文化的无穷魅力。

(二) 窑洞文化独具魅力

窑洞广泛分布于黄河中下游流域的各省、自治区的土地上,面积约60万平方公里,居住人口多达4 000多万,是黄土高原上的传统民居。窑洞建筑在陕北存在历史悠久,2004 年在陕北吴堡县发现的两座原始社会龙山文化时期(属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型史前人类聚落遗址“后寨子峁遗址”,证明在4 500 年以前的先民就已经开始使用窑洞[6]。陕北窑洞在各地样式略有差别,体现了不同的风格,就用料而言大体分四种:土窑、石窑、砖窑和接口窑。窑洞上可以行人走马,可以走载重大车,古人有“车马还从屋上过”的诗句。随着陕北旅游业的发展,“游大漠风情,住窑洞宾馆”已成为游客们旅游的目的之一。

(三) 饮食服饰独具特色

陕北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烹调经验,有许多佐餐佳品受人喜爱,逐步形成了诸多的地方风味小吃。陕北饮食的多样性最富盛名的是一料多做和多料多做,不仅所有的五谷杂粮都可加工食用,而且各种蔬菜甚至野菜也都可炮制成食品。经过炮制成的陕北小吃特别多,如油糕、米酒、碗砣、剁荞面、??、烩菜、肉勾鸡、炖羊肉、羊杂碎、拼三鲜等,无不色香味美,吊人味口。许多味道独特、醇香可口的地方小吃和民间传说,形成了具有陕北风情的饮食文化,颇受人们欢迎。陕北人喜欢穿光板羊皮袄和白颜色的服饰,头包白羊肚手巾成了陕北男人的突出特征。

(四) 岁时节令丰富多彩

陕北人爱过节,且有很多讲究,表现了人们对未来的祝福和追求美好的生活。正月初一大拜年,初五迎财神,初六小年,初七“人情”,十五元宵节。此外还有正月十六“燎百病”、二月二龙抬头、五月端五、六月六、七月十五中元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九重阳节、十一月冬至 “熬冬”、腊月初八、腊月二十三等传统节日,在陕北都是异常热闹,保存着一些古朴的风俗。特别是陕北人过春节十分隆重,节前十多天,人们就忙着购年货,做年夜饭,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将窑洞装饰一新,窗户、门扇要贴上窗花和对联。

三、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模式

模式是事物的程式化,是对同类事物有共同效应的一种抽象。民俗旅游资源的共同特征导致了旅游开发中的一些共性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采取相同(或类同)的措施,通过共同的途径加以解决。根据这些共同特征、共同问题、共同措施、共同途径内在联系的规律性,即可抽象出具有一般性的程式化的事物——民俗旅游资源旅游开发模式,包括民俗旅游产品开发模式和区域开发模式。

(一) 民俗旅游产品开发模式

1. 集锦荟萃,发展演绎。将散布于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典型民俗集中于一个主题公园内表现出来,它提供给旅游者的不仅是那里的物质建筑,更重要的是提供了旅游者获得愉悦感受和文化体验的条件,成功的例子如云南民族村、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北京中华民族园等。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荟翠精华、有所取舍”的指导原则,很好地达到了弘扬民族文化的目的[8-9],这一模式的优点是将各地民俗文化集中在一起向旅游者作集中展示,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和参与性,满足了旅游者领略多姿多采的民俗文化的需要,让游客在较短时间、较少路程内就可领略到原本需很多时间、很长路程才能了解到的民俗文化。在这种民俗文化村里,从业人员接受过专项的培训,能较好地展示民俗风情,旅游者也不会干扰到居民的生活。其缺点是缺乏真实的环境感应,过多的虚拟和移植,降低了旅游者的出游满意度。陕北可依托延安、榆林等大中城市,选择较好的区位,建立 “黄土文化民俗村”、“陕北文化民俗村”等大型主题公园,作为综合性民俗文化展示平台,集中呈现陕北各地民俗精华。内容以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饮食习俗、居住民俗等为主,对游客进行参与性的旅游活动设计,让游客参与体会其中乐趣。开发过程中注意对民俗文化的深层次挖掘,做到“继发性真实”。

2. 复古再现,文化沿革。对现以消失的民俗文化通过搜索、整理、建设、再现,还原或部分还原当时的历史风貌或传说中的状态,让游客了解过去的民俗文化。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令时光“倒流”,满足游客原本不能实现的愿望。如美国利用所掌握的民俗资料,在波士顿附近办了一个“活人博物馆”,仿照当年格式兴建房舍、棚圈、碉堡、菜园等,再现了300多年前移民村中欧洲移民的生活,现已成为著名的世界旅游点。香港九龙荔园,耗资千万,修建了一座“宋城”,生动反映了我国宋代都市的风土人情,引起了中外游客的极大兴趣。

在完整的真实的历史空间里,全方位再现已经消逝的历史幻景,展示活历史,成为众多的遗产场所开展旅游的重要表现手段[10]。陕北有很多这样的有深厚历史渊源的民俗文化旅游地,如著名的陕北民歌《三十里铺》发源地,《东方红》歌曲发源地等。《三十里铺》是非常有影响力的民歌,同时也是个很有味道的爱情故事。《三十里铺》发源地是歌中“四妹子”送“三哥哥”参军之地,现遗貌尚存。这些地区具有复古再现式开发陕北婚俗的潜力。婚俗旅游开发可从两方面来挖掘,一是采取模拟表演的形式,组织国内外游客参加新人的婚礼,品尝当地的茶食糖果、婚宴上的美酒佳肴,身临其境领略各地千姿百态的婚礼仪式;二是采取实践的方式,即组织青年男女参加婚俗旅游,按陕北别具一格的婚俗举行婚礼。

3. 原生自然,文化保留。在一个民俗文化相对丰富、民俗特色保留较好的地域中,选择一个最为典型,交通便利的村落开展旅游接待活动,以村民的自然生活生产和村落的自然型态为旅游内容,以原汁原味的民风民俗吸引旅游者。如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达菲市普埃布落印弟安人居留地内的陶斯部落,由于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较为“原汁原味”而吸引了大批游客,该村已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了举世闻名的旅游观光与民族文化研究基地。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保留了原来的自然风貌、民居、饮食、节庆和其它民俗事物,具有自然朴实的特色,能较好的满足旅游者欣赏和体验民俗文化的需要[11]。其优点是投资少,让游客有真实感,缺点是难以将旅游开发的利益平均分配给村民,难以保证村民在接待游客时保持热情友好,不唯利是图。陕北农村经济基础较差,民风民俗保存较为完好,原生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应系统的规划境内民俗文化典型地域。可以从中选择那些富有特色而又保存得相对完整的村落,采用这种开发模式,把整个村落当成一个天然博物馆,将村落里的民居开辟成家庭旅馆,由政府制定统一的管理方式。购买当地生产的旅游纪念品、工艺品,给旅游者提供最原生、最淳补的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因地制宜的结合民俗文化特色形成自然生活村、劳作园等为主题的自然形态旅游点。

4. 主题附生,提升价值。指将民俗文化主题与某一特定功能的旅游业设施结合起来,形成相得益彰的效果,如民俗主题餐厅,民俗主题酒店,民俗博物馆,民俗旅游商业活动街区等。一是开展民俗民情窑洞旅游[6]。发动当地民众,修整出一些特色的窑洞,经营窑洞客栈,极力营造陕北风情,如挂上串串的红辣椒,串串的玉米棒,贴上红窗纸、窗花,布上炕围画。游客可以吃着油糕、喝着滚烫的米酒,听着信天游和陕北民歌,看着墙上黄土作家的艺术作品,让游客体验睡土炕、剪窗花、纺线线。二是建设民俗文化步行街。步行街两边店铺的店面、招牌、旗幌、家具、摆设体现陕北风情,风格按当地特色原汁原味地恢复和保留。把陕北的手工艺与民俗文化相融,开发民俗纪念品,如草鞋、拐杖、根雕、鞋垫、刺绣、茶壶等。现场看泥塑、面塑、石雕、砖雕等制作过程,同时提供游客尝试机会。搭建简易舞台,请民间艺人或当地百姓在这里表演特色舞蹈、曲艺、民歌等,让游客零距离接触原汁原味的陕北民俗文化,领略米脂婆姨的多才多艺。三是整合陕北特色小吃,建设民俗特色饮食街。重点挖掘地方特色浓郁的风味小吃和美食佳肴,形成品牌特色,如“米汁如脂”的小米系列:钱钱饭、和和饭、云瓜饭、麻汤饭、绿豆米汤等,还有羊杂碎、杂豆稀饭、凉粉、焐枣、米脂油糕、米酒等。另外,还可加工成速熟食品,游客除了在此品尝外,还可买些带回去送亲人朋友。

5. 短期展示,动静结合。大型活动与节庆旅游以民俗文化的展示为特色,将民俗文化从潜在状态转变为可以销售给旅游者的产品状态[4],包括民俗节庆活动、婚俗、民俗表演活动等的动态开发。节庆凝聚着一个地区或民族的民俗风情的精华,是该地区民族或民俗文化的集中展现。如山东潍坊人民却充分利用了历代善制风筝、喜放风筝这一民俗事象,创造出一个风筝节,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旅游者,带动了潍坊市外贸、工艺、餐饮、服务等行业发展。原生态演出是民俗风情旅游开发的新思路,如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对云南原始乡村歌舞的精髓和民族舞蹈语汇进行了全新编排,肢体语言中揉合了彝、苗、藏、傣、白、哈尼等民族舞蹈。

陕北首先要扩大传统民俗节庆活动的影响,继续隆重举办“到陕北过大年”、正月十五灯会等项目,系统开发出以“过大年”为特色的民俗旅游产品,逐渐扩大声势办成国际性的规模,产生类似西班牙斗牛节、巴西狂欢节的效应。每年举办一次“陕北民歌节”、“陕北国际民间艺术节”、“陕北文化节”等大型节庆活动,以丰富旅游的文化内涵,实现“旅游搭台、文化唱戏、经济受益”。陕北安塞腰鼓、陕北民歌是很好的原生态演出内容,可以扩大陕北的知名度,吸引客源[12]。逐步推出如《云南映象》、《印象•刘三姐》那样的大型演出剧目,使陕北之旅成为游客体验民俗文化的快乐之旅。

6. 实物凝聚,保留记忆。在民俗旅游中,旅游纪念品扮演的是一种体验标志物的角色,可以满足旅游者炫耀、寻求认同和尊重等心理。因此,旅游纪念品是民俗旅游开发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陕北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绚丽多彩,开发民俗旅游商品有很大的空间,目前已经开发的特色旅游商品有服装类、民间工艺品类等品种。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大多数旅游者越来越喜欢购买一些精巧的、实用的、方便携带的旅游商品,这是开发旅游商品的新趋向[3]。根据游客偏爱小巧实用商品的心理,开发包装精致、形状精巧、便于携带而且实用性强的满族民俗旅游商品,这样既可以满足游客需求,又能够拓宽满族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空间。民俗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应当通过别致的、差异化的设计,设计元素应当取材于当地的旅游资源,其表现符号应当体现当地的历史文化。

(二) 民俗旅游区域开发模式

1. 综合性开发模式。这类地区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对游客吸引力大,区内有较大交通干线通过,是较理想的旅游资源开发区域,开发后能较快获得经济效益。在区域经济背景条件较好的区域旅游中心城市多采用这种开发模式。延安、榆林是陕北民俗旅游资源类型齐全、区位条件便捷、区域经济背景最好的地区,在这两地可考虑采用综合性的开发模式,全方位开发陕北剪纸、陕北秧歌、陕北窑洞、陕北小吃等各类优质民俗旅游资源,建成集陕北黄土高原民俗风情大成的旅游中心地,利用旅游城市功能齐全,旅游网络枢纽点的地位,旅游者旅游活动行为层次较丰富的优势,集本区域民俗文化于一身,成为民俗文化景观荟萃地。

2. 特色性开发模式。这类地区资源有一定特色,区内交通通达性好,资金短缺是制约旅游开发的主要因素,属于较理想的旅游开发区,应尽快开发。可通过自筹资金、国家扶持、吸引外资等多种渠道解决资金问题。选取开发潜质最大的区域启动市场,近期优先开发优良级的、潜力大的旅游资源,增设有较强吸引力的特色旅游项目,如民俗工艺品、民俗节庆活动、民间歌舞、窑洞等。如陕北安塞县的民间艺术历史渊源,被文化部命名为的“现代民间绘画之乡”、“剪纸艺术之乡”、“腰鼓之乡”,被专家称为保留中华民族古老文化最集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区域之一。可在安塞实施特色性开发模式,优先开发剪纸、腰鼓、农民画、民歌、秧歌等旅游项目,建设独具民间艺术特色的民俗旅游区,提高黄土风情文化的观赏性和感染力,吸引游客参与娱乐。

3. 耦合型开发模式。以民族文化资源为辅资源的旅游区,重点应考虑民俗旅游资源与主体旅游资源的配合,以此来确定民俗旅游产品在区域中的地位及开发的方式。民俗旅游应与生态旅游、文物旅游、红色旅游有机结合起来,使其相映成辉,发挥多种资源结合的综合优势。陕北地区可以民俗文化为基线,做到俗、红(革命遗产)结合,俗、绿(自然生态)结合,俗、古(历史文化)结合,静、动(参与性活动)结合的四结合观点。将民俗文化风情的基调融入山水景观、红色旅游中,在观“俗”的同时,领略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和壮美的塞上风光。如陕北的黄陵、宜川可将民俗文化融入,增添民俗旅游项目,丰富旅游者行为层次。

4. 保护性开发模式。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质量高,但地区经济不发达,可进入性尚不太好的地区,现阶段采用以保护原生民俗文化,针对特殊需求客源市场为主的该种模式。这类地区民俗旅游资源丰富,特色突出,但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远离客源市场,而失去近期开发的价值,应以保护为主,留待将来时机成熟时再开发。如陕北的佳县是陕北民间剪纸艺术的主要发源地,目前佳县剪纸共有古今人物、吉祥动物、名贵花草等各类花色品种2 000多种,中、小型剪纸精品12类2 180多种,部分美术作品被中央美术学院收藏,享有“中国一绝”的美誉。但是佳县地理位置偏僻,经济基础较差,目前应采取保护性开发模式,重点保护好剪纸等民间工艺,不致失传。

参考文献:

[1] 陶思炎.略论民俗旅游[j].旅游学刊,1997(2):37-39.

[2] 陈勤建. 文化旅游:摒除伪民俗, 开掘真民俗称. 民俗研究,2002(2): 5-9.

[3] 陈南江, 吴月照.略述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j].特区理论与实践, 1997(10):37-39.

[4] 陶犁.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探析[j].思想战线, 2002, 28(4):45-48.

[5] 田里.论民俗旅游资源及其开发[j].人文地理, 1997, 12(3):16-19.

[6] 白凯, 吴成基, 苏慧敏. 陕北黄土高原窑洞文化与旅游开发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6,25(6):76-79.

[7] 邹统钎,吴丽云.旅游体验的本质、类型与塑造原则[j]. 旅游科学, 2003,17(4):7-10.

[8] 姜樾.中国民俗文化村的现状与发展前景[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3(4):92-94.

[9] 敏慧.中国民俗文化村[j].民族论坛, 1991(4):14.

[10]吴晓隽.文化遗产旅游的真实性困境[j].思想战线, 2004,30(2):82-87.

[11]宋兆麟.民俗博物馆发展的新动向[j].民俗研究, 1995(1):42-45.

上一篇:智慧课堂的含义范文 下一篇:医学检验的认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