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措施范文

时间:2023-12-06 17:32:47

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措施

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措施篇1

关键词:防疫 养殖业 发展

随着我县畜牧业飞速发展,规模饲养、大户饲养不断涌现,畜牧业占农民收入的比重也不断提高,但近几年由于多种传染病如:猪瘟、口蹄疫、禽流感等此起彼伏,疫情频繁发生,动物防疫工作显的尤为重要。动物防疫工作与养殖业的发展、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人类身体健康关系十分密切。

目前,动物疫病对养殖业的危害最为严重。它不仅可能造成大批畜禽死亡和畜产品损失,而且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对外贸易。某些人畜共患传染病还可能给人类健康带来潜在威胁。动物疫病的防治已成了当前畜牧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这不仅关系到养殖业发展、农民增收,而且关系到人民健康安全和社会稳定。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防疫观念,实现动物防疫工作由以保护动物健康为核心向以保护人类健康与安全为核心的转变

树立以人为本的防疫观念,并以此为准则,重新确立动物防疫工作的地位、目标、方针及相应的措施,实现动物防疫工作由以保护动物健康为核心向以保护人类健康与安全为核心的转变,使畜牧业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实现畜牧业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1)创建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养殖业要发展就必须要有一支专业人才队伍,而专业素质教育是对每一个专业人员的提高与更新的过程,它主要包括知识更新、敬业爱业、奉献服务等方面。有了专业素质较高的队伍,养殖业就会蓬勃发展.城乡生活水平就会提高,人们生活健康就会有可靠的保障。

(2)养殖方式的转变。现代养殖业的科技含量是相当高的.随着养殖业的发展,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已步入城乡,进入我们的视野,这就需要我们学习和掌握,并把新的技术加以应用推广,使新技术在生产实践中发挥效益,从而推进养殖业向前发展。

二、要进行科学化的管理

(1)、养殖场所的选址、设施要合理科学。畜禽圈舍应当温暖、干燥,通风透光良好,无不良气味,圈舍内畜禽保持适当的密度。养殖场必须远离生活区、交通主干线,远离化工或生物制品厂。选择在地势高、供水便利的地方。这样,就可避免外来病原的侵袭。有的养殖场(户)为了方便,租用别人已用过的旧养殖场,这样更会增加养殖的危险性。

(2)、科学饲养管理,提高畜禽抵抗力,供给畜禽充足、营养均衡的精、青、粗饲料,使畜禽保持良好的营养水平,具有适宜的膘情;根据不同畜禽的特点,设置充足的活动场地,促使畜禽进行适当运动,使畜禽保持健康。有的养殖户给予的饲料单一、营养不全,且房间通风不畅、饲养密度过大,这样一来,不但养殖效益不高,而且不利于疫病控制,增加了疫病的危害性。养殖户有的甚至用霉变饲料饲喂,造成动物应激,使体内条件性病原菌或外来病原菌有机可乘。所以,养殖场必须使用全价饲料,防止饲料霉变,并且要定期驱虫。加强动物饲料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的管理,杜绝使用违禁饲料添加剂,减少有害物质在动物体内残留,这些亦是防患于未然的有效措施。养殖户必须提高防疫意识。养殖户防疫意识淡薄,缺乏综合防治观念,常常是引起疫病暴发的直接原因。免疫是防治动物疫病的重要环节和有效措施。

三、抓好卫生防疫的各个环节,促进养殖业发展

卫生防疫是一个体系,它所包含的内容很多,建立完善的卫生防疫体系是发展养殖业的一个根本保证,是促进养殖业发展效益倍增的先行条件。这就需要人们去加深理解和探讨,抓好卫生防疫的各个环节,保证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卫生防疫首先要从环境卫生做起。环境是疫病的起源之地.因而养殖场地周围环境卫生和舍内卫生好坏.直接影响养殖业的发展及命运。环境及舍内卫生包括:水源卫生,环境、舍内污物清理与排出,定期消毒,进出畜舍的卫生管理等。许多养殖户心存侥幸,没有基本的卫生管理制度,养殖场闲杂人员乱串等,给疫病的侵入和产生造成了可乘之机。所以,养殖户要进行专业培训,养殖场须制定卫生防疫措施。尤其要提高自身卫生防疫意识。

四、完善兽医诊疗体系,规范动物诊疗行为,防止诊疗环节的动物疫病传播

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措施篇2

关键词:渔业养殖者 合法权益 保护对策

《渔业法》第十八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养殖生产的技术指导和病虫害防治工作。”为了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提高养殖效益和水产品质量,规范养殖行为,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认真履行职责,加强执法管理工作,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强化执法效率,创造和维护良好的渔业养殖秩序,依法打击侵害养殖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努力增强养殖者的法律观念和维权能力,积极鼓励养殖者充分利用现有水域滩涂资源发展水产养殖业。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发展思路,用科学发展观实现依法兴渔、科技兴渔、以渔富民的目标,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在当前新形势下,保护内陆水域养殖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养殖渔业的健康发展,需要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增强养殖者的法制观念,依法规范养殖行为

为了促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减轻养殖者的负担,增加渔民的收入,渔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养殖者法律法规的培训和指导,开展送法入户活动,让养殖者懂法、守法和依法养殖,强化养殖者的渔业安全生产意识;让养殖者明白国家鼓励发展养殖业的方针、政策和对水产养殖水域滩涂实行养殖证制度的重要性。只有持证养殖,合法权益才受法律保护。养殖权是养殖者依据法律规定在一定水域滩涂从事水生动植物养殖的权利,为了保护水域滩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养殖者在取得租赁、承包、使用养殖水体的养殖权时,应当签定承包合同或养殖协议,明确约定双方的权力、责任和义务,必要时可聘请律师代为办理并进行公证,依法完善养殖措施,以有效规避养殖纠纷,减少麻烦,放手大胆地从事养殖生产。只有不断提高养殖者的法律意识,使其熟知国家发展养殖渔业的政策,养殖者的合法权益才不会受到侵害。

2增强依法行政的责任心,努力创造良好的养殖环境]

渔业养殖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水产业的发展,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行使法律赋予自身的权力。坚持依法行政,执法为民;坚持勤政清廉、亲民安民富民;做养殖者维权的使者,不辜负渔民的期望。对国家确定的重点养殖水域要加强监督检查,加大执法力度,利用广播、电视、电影等媒体,宣传大力发展养殖渔业的重要性,提高人们自觉尊重他人养殖权的法律观念,对干扰养殖渔业生产秩序,偷捕、抢夺他人养殖水产品,破坏他人养殖水体、养殖设施造成他人损失的,要依法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决不姑息迁就,以维护法律的尊严。对养殖水体造成的污染事故,要及时采取行政措施、法律措施、经济措施,并按照《渔业污染事故处理程序规定》调查取证,核算损失,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依法为养殖者挽回损失。努力维护良好的养殖环境和渔业生产秩序,真正体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积极为养殖渔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3增强养殖者的技术水平,转变养殖效益的增长方式

渔民的养殖效益提高了,才有推动养殖渔业快速发展的源动力,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大科技扶持力度,对养殖大户要定期开展技术培训,抓点促面,带动整体,发挥部门优势,把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模式送到渔民手中,强化高效渔业基地建设。抓住3个转变不放松:即从产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无标生产向标准化生产转变;从分散单一型向规模集约型转变。让养殖渔民从中受益,坚持以养为主,推广生态养殖,指导养殖者科学防治鱼病,禁止滥用药物,影响水产品质量,以渔养水,以水养渔,优化养殖结构,发展特色渔业、高效渔业、品牌渔业,改变渔民传统的养殖模式,在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庭院渔业和日光温室渔业,全方位、多渠道转变养殖效益的增长方式。

4增强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提高养殖渔民市场化运作能力

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措施篇3

9月8日,姜大明省长签署省政府第号令,公布了《*省渔业养殖与增殖管理办法》。这个办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省的渔业养殖与增殖管理工作纳入了法制化管理轨道,这在我省海洋与渔业法制建设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政府法制机构和有关行政执法部门要密切配合,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好《办法》确立的各项制度和措施,坚持依法行政,为进一步提高渔业养殖与增殖管理水平,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促进现代渔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认真学习领会《办法》的总体思路与主要原则

在传统渔业经济中,主要以自然资源的捕捞为主。随着捕捞强度的不断加大,渔业自然资源日趋减少,渔业养殖与增殖在现代渔业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已经成为我省渔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随着渔业养殖与增殖工作的迅速发展,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如,渔业苗种管理无序、水产品质量检测与投入品管理制度不健全、增殖行为不规范、渔业防疫机制不完善、监督管理措施不到位等等。这些问题已严重威胁到水产品质量安全,影响到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渔业发展的新形势,省海洋与渔业厅早在*年开始即着手水产品质量安全的立法调研工作,并于2005年初完成了《办法》草案的初稿。*年,波及全国的“多宝鱼事件”发生后,社会各界对水产品质量“抓源头、保质量”的呼声日趋高涨。为此,省海洋与渔业厅加快了《办法》的起草步伐。*年初,为确保立法质量,省政府法制办和省海洋与渔业厅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了《办法》草案起草小组。起草小组在深入到渔业养殖与增殖单位以及捕捞企业进行调查研究的同时,组织召开了多次专家和基层工作者参加的座谈会、论证会。根据专家学者和有关单位的意见和建议,起草小组及时调整了起草思路,经反复酝酿、讨论,我们最终确立了《办法》的总体思路为:以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以规范渔业养殖和渔业增殖行为为主线,加强疫病控制和监督检查为辅助,对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渔业养殖规划、养殖调查评估、药物残留检测、水产品生产记录、渔业增殖项目管理、增殖保护区、疫情应急制度、违法行为记录以及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等制度进行重点规范;对现有法律、法规中不便于实际操作或者已经不适应实际需要的部分,根据上位法规定的原则和精神进行补充和完善。

起草这个《办法》,主要遵循了三项原则:一是一致性原则。《办法》作为渔业法、动物防疫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配套规章,必须维护上位法的严肃性、权威性,与上位法规定的制度保持一致。二是协调性原则。《办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妥善处理好与相关部门法的关系,准确体现了上位法的立法宗旨,维护了渔业养殖与增殖单位的合法权益,努力实现渔业养殖与增殖、水产品生产经营、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协调。三是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办法》在认真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查找、梳理我省渔业养殖与增殖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着力解决工作中最突出、群众最关心的焦点问题。内容设置注重实效,突出*特色,对法律、法规已有明确规定的内容,一律不再重复;同时又确保各项规定明确、具体、有力,切实可行,便于操作。

二、正确理解和把握《办法》所确立的各项制度和措施

在起草和审查《办法》的过程中,我们突出了制度创新的特点,设定了一系列新的制度,这也是《办法》的亮点所在。对这些制度,我们要吃透其精神,领悟其实质。

(一)渔业养殖调查评估制度。水域、滩涂的初级生产力是有限的,合理确定养殖容量并作为发放养殖证的依据之一,是科学、合理利用渔业资源,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为此,《办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和完善渔业养殖调查评估制度,科学划分渔业养殖区域,合理确定养殖容量,适时调整渔业养殖区域布局,并向社会公布。养殖容量评估制度的建立,可以为养殖者是否提出养殖申请提供科学依据,避免养殖密度过大,给养殖者造成损失,从而使渔业资源开发利用与资源量实现平衡。

(二)渔用投入品安全制度。渔用投入品主要包括,渔用兽药和渔用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目前,由于水产品养殖规模越来越大,而水产品质量检测制度还不健全,渔用投入品管理无序,致使水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日益增大,养殖产品药残超标时有发生。为此,《办法》规定,从事渔用兽药和渔用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取得许可证后,方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在渔业养殖中禁止使用或者限制使用的药品、生物制剂、防腐剂、保鲜剂,渔业养殖单位和个人应当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要求执行。禁止使用假、劣渔用兽药。禁止将原料药直接用于渔业养殖或者向养殖水域直接泼洒抗生素类药物。禁止销售含有违禁药物或者药物残留量超过标准的水产品。

(三)水产品生产记录制度。为了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办法》确立了水产品生产记录制度,明确规定,渔业养殖单位和渔业专业合作组织,应当建立水产品生产记录,对渔业养殖投入品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使用和停用日期,疫病发生和防治情况以及收获、捕捞日期等进行如实记载。水产品生产记录应当保存两年。鼓励从事渔业养殖的个人建立水产品生产记录。

(四)增殖项目管理制度。多年来,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渔业资源的捕捞强度日渐加大;另一方面,由于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得我省渔业资源日趋减少和严重衰退。要保持自然状态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增殖渔业资源是很好的途径。从*年开始,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有效地增加了渔业资源。为了将增殖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上升为法律规范,《办法》专设一章,从增殖规划、增殖专项资金、增殖苗种、增殖技术规范、增殖保护区以及生态安全评估等方面,对渔业增殖项目管理制度进行了全面规范。

(五)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制度。水生动物的防疫是动物防疫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水生动物疫病也能引起人类感染。因此,加强水生动物的防疫管理,对提高水产品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动物防疫法对水生动物防疫作出了规定,但过于原则,不便操作。目前,我省还没有法规、规章对水生动物防疫管理作出规范。为此,《办法》从渔业防疫监督机构、生产经营单位的防疫责任、疫情应急预案、疫情应急物资储备、疫情报告、疫情预防与控制措施等方面,对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制度作出了详细规定。

三、坚持依法行政,切实将《办法》确立的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建设法治国家,前提是有法可依,然后是法律能得到良好的遵守。《办法》的出台,已经解决了有法可依的问题,下一步就是法的遵守问题了。法的遵守是一个不断认知的过程,需要人们逐渐地认识它、了解它,进而去遵守它。为此,各级政府法制机构和有关执法单位要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使人人都能了解它,人人都能遵守它,人人都能将它作为保护自己利益的有力武器。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学习、宣传和培训工作,使社会各方面全面准确理解《办法》的主要精神和内容。抓学习、宣传和培训,是掌握《办法》的内容、把握其精神实质的重要途径,要在全社会大力开展渔业法律法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学习、宣传和培训方式,做到“三个结合”,即:把学习、宣传和贯彻《办法》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与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渔业法、动物防疫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渔业法实施办法、兽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起来,与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要扩大学习、宣传和培训的对象,既要加强对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宣传培训,又要加强对从事渔业养殖与增殖活动的企业、单位、个体经济组织和广大渔民的宣传培训。要注重学习、宣传效果,通过学习、宣传,使全社会真正理解和认识《办法》的精神实质,不断增强水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切实推进现代渔业发展。

二是完善与《办法》相配套的政策措施。《办法》规定的许多制度还比较原则,如渔业养殖规划、养殖调查评估、药物残留检测、水产品生产记录、占用滩涂水域补偿、增殖项目管理、增殖保护区设立、疫情应急制度、投入品监管、违法行为记录以及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等制度,在《办法》的贯彻实施中,需要将这些制度进一步加以细化。各级政府法制机构要积极配合同级海洋与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出相配套的政策措施,把《办法》的各项规定落到实处。

三是坚持依法行政,确保《办法》的贯彻实施。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正确贯彻实施《办法》规定的各项制度和措施的保障。在《办法》贯彻实施过程中,有关执法部门要严格依法行政。要按照权责统一的要求,既要严格依法行使法律授予的管理权,又要依法承担不作为、乱作为的法律责任;要按照程序正当的要求,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障渔业养殖与增殖单位和个人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要按照高效便民的要求,积极履行法定职责,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要严格执法,切实加大对《办法》的执法力度,依法惩处各种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

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措施篇4

一、整改思路

以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蒋超良书记关于做好环保督察整改工作的具体要求,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长江大保护为重点,以改善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为核心,切实抓好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清单任务的整改落实,推进渔业生产提档升级,促进渔民增收。

二、整改要求

(一)坚持高标准定位。要把这次整改当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按照省委讲政治、讲大局、讲一致,一个月做方案,六个月整改到位的总体要求,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不折不扣抓好整改工作,切实做到全整改、真整改、实整改;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细化工作措施,制定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时限清单、措施清单,建立整改台账,实行销号管理,确保问题不遗不漏、任务清晰明确、措施有的放矢、责任到单位到岗到人、整改结果高质高效。具体整改方案务必于7月20日前报送我局。

(二)坚持问题导向。对《xx省贯彻落实中央第三环境保护督察组反馈意见整改方案》中的10个问题实行台账式、清单式管理,逐一细化整改措施,逐条明确整改责任,逐一整改销号。坚持实事求是,对要求立即解决的,立行立改、长期坚持;对需要阶段推进的,立即着手、限时整改,稳步推进,确保在规定时限内取得阶段性成果;对需要长期整治的,按照整改方案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持续发力推进,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保障整改工作有力有效开展,确保实效。

(三)坚持标本兼治。重点围绕拆除围栏围网网箱、取缔珍珠养殖、查处投肥(粪)养殖等水产养殖业污染方面,提出细化可行、科学有效的整改措施,做到标本兼治、点面结合、系统发力。同时,立足长远,不断建立与完善渔业生态文明建设、长江大保护、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等方面长效机制。

(四)坚持巩固提升。要充分发挥督导、指导和参谋作用,扎实推进各项整改任务。对于已完成的整改工作,必须巩固,不能反弹;对于进展缓慢、滞后的整改任务,要及时跟踪督办,提出合理意见或建议,促推整改任务落实到位;对于需要坚持长期整改的任务,要构建农业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强化问责追究机制,保持高压,确保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持续整改落实到位。

(五)坚持责任追究。要层层压实责任,严格落实各级政府整改主体责任,严肃追责问责,把“五个从严”(整改目标从严、整改措施从严、责任传导从严、整改销号从严、督办问责从严)和“五个不放过”(问题没有调查清楚决不放过、问题没有解决决不放过、违法行为查处不到位决不放过、问责不到位决不放过、群众不满意决不放过)要求贯彻督察整改全过程。

三、整改组织保障

(一)成立领导小组。省水产局已成立副局长林伟华任组长,相关分管局领导任副组长,相关处室主要负责人参加的省水产局贯彻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省水产局环保督察整改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全省涉渔环保督察整改工作,协调有关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渔政处,具体负责涉渔环保督察日常组织、协调、督促等工作;各地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重视,加强统筹协调,组建工作专班,迅速开展整改工作。对涉及多个部门的整改任务,应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形成推进整改落实工作的强大合力。要强化责任担当,把整改工作与年度目标责任、党风廉政建设、农业行风建设紧密结合,对不担当、慢作为、不作为等要及时问责追责。

(二)成立督导组。在省水产局环保督察整改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成立督察工作组,按照省水产局环保督察整改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和调度,定期对整改问题进行督导。林伟华为总督导,张汉中组织督查具体工作。下设三个督导组,具体组成及包市包区分工如下:

第一督查组:

组 长:张汉中

组 员:汪明阳

联络员:田育新

主要督查武汉市、孝感市、随州市、襄阳市、十堰市整改工作。

第二督查组:

组 长:郭子平(省植保站站长)

组 员:徐荣钦(省植保站办公室主任)

联络员:余仕勇

主要督查仙桃市、咸宁市、黄冈市、黄石市、鄂州市、神农架林区整改工作。

第三督查小组:

组 长:李明辉

组 员:瞿 飞

联络员:丁亚文

主要督查荆州市、荆门市、潜江市、天门市、宜昌市、恩施州整改工作。

四、整改的问题

(一)问题11 。

反馈问题:农业部门对养殖污染治理不力。2012年10月施行的《xx省湖泊保护条例》规定,湖泊水域禁止养殖珍珠,禁止围栏围网养殖,已围栏围网的须限期拆除。但省农业厅直至20XX年才开始部署相关工作,2017年才开始停发水域滩涂养殖证,导致全省拆围工作推进缓慢,到2017年底非法围栏围网养殖面积仍高达90万亩,给湖泊水环境保护带来巨大压力。

整改目标:全面拆除围栏围网养殖,全面取缔珍珠养殖,坚决查处湖库投肥(粪)养殖。

整改措施:

1.省水产局组建取缔围栏养殖推进渔业养殖污染综合整治督导工作专班,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成立指挥部或领导小组。

2.按照《省农业厅、省水利厅关于规范整治湖库养殖行为的通知》(鄂农发〔2017〕15 号)和《省农业厅关于禁止投肥(粪)养殖和取缔珍珠养殖的通知》(鄂农函〔2017〕272 号)要求推进整改工作,采取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销号管理、定期督导通报的方式,确保如期完成湖库水产养殖污染治理任务。

3.配合省纪委监察厅整改案件查办组对相关问题进一步调查核实,厘清责任,追究到位。

责任单位:省水产局,市县党委、政府,市县水产局

责任领导:省水产局,市县党委、政府,市县水产局主要负责人

整改时限:2017年12月31日前完成全省121万亩湖库围栏围网养殖拆除和取缔投肥(粪)养殖任务;2017年4月30日前完成4.3万亩珍珠养殖取缔任务。

(二)问题12。

反馈问题:省农业厅直管的省斧头湖管理局大量发放水产养殖证,长期收取水面使用费,斧头湖常年存在大面积非法养殖。2017年水质由 = 2 * ROMAN II类下降为 = 3 * ROMAN III类。

整改目标:收回斧头湖全部水产养殖证件(共109个),停止收取水面使用费,拆除全部围栏围网养殖。

整改措施:

1. 2017年9月起,省斧头湖管理局已分期分批收回全部水产养殖证件(共109个),已停止收取水面使用费(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项目已取消),已拆除全部围栏围网养殖,已开展组织初步验收。

2.制定并上报《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斧头湖渔业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实施意见(送审稿)》,明晰责任,各司其职,加强管理。

3.配合省纪委监察厅整改案件查办组对相关问题进一步调查核实,厘清责任,追究到位。

责任单位:省水产局,武汉市、咸宁市党委、政府,武汉市和咸宁市水产局

责任领导:省水产局,武汉市、咸宁市党委、政府,武汉市和咸宁市水产局主要负责人

整改时限:立即整改,长期坚持。

(三)问题27。

反馈问题:近年来,xx省虽然加大了湖泊保护力度,但填湖占湖尚未完全遏制,一些湖泊仍在以围垸—养殖—种植—填占的方式被蚕食。

整改目标:2017年12月底前全面拆除湖泊围栏围网养殖,发展增殖渔业。

整改措施:组建渔业养殖污染综合整治督导工作专班,采取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销号管理方式,对全省湖库水产养殖污染整治情况进行拉网式整治和督导,确保 2017 年 12 月底前,全面完成全省 121 万亩湖库围栏围网养殖拆除任务。

责任单位:省水产局,相关市县党委、政府,相关市县水产局

责任领导:省水产局,相关市县党委、政府,相关市县水产局主要负责人

完成时限:2017年12月31日前,全面完成全省121万亩湖库围栏围网养殖拆除任务,长期坚持。

(四)问题30。

反馈问题:全省共有湖泊850多个,大多用于水产养殖,湖泊水产养殖面积达到281万亩。

整改目标:2017年12月底前全面拆除湖泊围栏围网养殖,停止湖泊人工养殖,一律停发围栏围网网箱养殖证。

整改措施:

1.组建渔业养殖污染综合整治督导工作专班。

2.全力推进全省121万亩湖库围栏围网养殖拆除,确保2017年12 月底前全面完成拆除任务。

3.开展全省湖泊投肥(粪)养殖行为专项整治,坚决取缔和严厉打击湖泊投肥(粪)养殖行为。

责任单位:省水产局,市县党委、政府,市县水产局

责任领导:省水产局,市县党委、政府,市县水产局主要负责人

整改时限:2017年12月31日前。

(五)问题31。

反馈问题:xx作为部级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长期以渔业收费代替渔政执法,截至2017年11月拆围前,珍珠养殖面积达9950亩,围网养殖达15.5万亩,水质从2011年的Ⅱ类恶化到2017年的Ⅳ类。

整改目标:2017年9月底前全面清理xx水域围网养殖、珍珠养殖。

整改措施:

1.配合省林业厅开展xx水域围网养殖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肃查处,对相关养殖设施进行拆除;开展珍珠养殖专项清理。

2.配合省纪委监察厅对相关管理部门和地方以渔业收费代替渔政执法的问题进行调查,依法依规处理。

3.加强对xx水域围网养殖、珍珠养殖等违法行为整治工作的监督,确保问题不反弹。

责任单位:省水产局,荆州市、xx市党委、政府,荆州市、xx市水产局

责任领导:省水产局,荆州市、xx市党委、政府负责人,荆州市、xx市水产局主要负责人

整改时限:2017年12月底前。

(六)问题32。

反馈问题:龙感湖部级自然保护区内围网养殖面积1.2万亩,约占水域面积的10%,其中核心区养殖面积7000亩。2017年,当地政府仍违反xx省禁止湖泊围网养殖要求为养殖企业延续水域滩涂养殖证。

整改目标:依法解决龙感湖部级自然保护区内围网养殖问题。

整改措施:

1.制订湖库围栏拆除工作推进方案,分批组织拆除,确保2017年9月30日前全部拆除完毕,收回延续水域滩涂养殖证。

2.配合省纪委监察厅整改案件查办组对相关问题进一步调查核实,厘清责任,追究到位。

责任单位:省水产局,黄冈市党委、政府,黄冈市水产局

责任领导:省水产局,黄冈市党委、政府,黄冈市水产局主要负责人

整改时限:2017年10月底前。

(七)问题33。

反馈问题:黄石市网湖湿地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有13个主要湖泊,2011年以来均被当地政府或保护区管理局外包用于非法投肥养殖,直至2017年仍在签订承包合同。

整改目标:完成网湖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内包括网湖及周边13个主要湖泊非法投肥养殖问题整治工作,取缔承包经营养殖行为,通过网湖生态治理使网湖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水域功能Ⅲ类水质量标准。

整改措施:

1.2017年6月30日前,配合成立网湖生态治理项目建设指挥部;全面终止网湖大湖的承包经营养殖行为。

2.2017年12月30日前,终止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内猪婆湖、下羊湖、夹节湖等12个湖泊投肥掠夺式养殖行为,实施健康生态养殖。

3.配合省纪委监察厅整改案件查办组对相关问题进一步调查核实,厘清责任,追究到位。

责任单位:省水产局,黄石市党委、政府,黄石市水产局

责任领导:省水产局,黄石市党委、政府,黄石市水产局主要负责人

整改时限:按措施时间节点推进,长期坚持。

(八)问题35。

反馈问题:16个省控湖泊的19个水域中,11个水域功能区水质不达标。

整改目标: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确保省控湖泊水质“只能更好、不能变坏”。其中纳入国家考核的湖泊水质断面达到国家考核目标要求;斧头湖、长湖等重要湖泊水质明显改善。

整改措施:

1.配合制定生态保护规划,按照“一湖一策”,有针对性地制订湖泊保护规划,对汤逊湖、斧头湖、张渡湖、后湖、大冶湖、保安湖、xx、长湖、鲁湖、网湖等10个湖泊共12个不达标水域制定达标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

2.结合“水十条”,强力推进湖泊控污截污。加快防治畜禽养殖污染;完成全省湖库拆围工作,严厉查处投肥养殖等违法行为。

责任单位:省水产局,相关市县党委、政府,相关市县水产部门

责任领导:省水产局,相关市县党委、政府,相关市县水产部门主要负责人

整改时限:立即整改,长期坚持。

(九)问题36。

反馈问题:主要湖库水质符合Ⅰ-Ⅲ类标准的水域占比从2013年的77.4%下降到2017年的71.0%,2017年继续下降到61.3%

整改目标:主要湖库水质符合I-Ⅲ类标准的水域占比稳步上升。其中纳入国家考核的水质断面达到国家考核目标要求;长湖、网湖等重要湖泊水质明显改善。

整改措施:

1.配合做好对水质下降且不达标湖库制定达标方案。

2.持续推进“水十条”重点任务落实。加快防治畜禽养殖污染;完成湖库拆围工作,严厉查处投肥养殖等违法行为。

责任单位:省农业厅(省畜牧兽医局、省水产局),相关市县党委、政府,相关市县农业(畜牧、水产)部门

责任领导:省水产局,相关市县党委、政府,相关市县水产部门主要负责人

整改时限:立即整改,长期坚持。

(十)问题78。

反馈问题:严肃查处填湖占湖违法行为,推进破堤还湖、退垸还湖等湖泊休养生息工程,依法依规严控沿湖围湖开发,加快推进违法养殖清除工作,修复和改善湖泊生态环境。

整改目标:配合各级水利行政主管部门贯彻实施《xx省湖泊保护条例》,全面取缔湖泊围栏围网养殖和投肥养殖,逐步改善湖泊生态环境。

整改措施:

1.配合加强湖泊巡查监管,及时发现违法填湖占湖行为,加大填湖占湖违法案件查处力度。

2.配合相关单位编制全省湖泊退垸还湖规划。

3.对全省湖泊养殖污染进行督察,并定期通报,确保在2017 年12 月31 日前全面完成江河湖库围栏围网养殖拆除和严肃查处投肥(粪)养殖任务;2018 年2 月底前全面完成违法养殖的整治、验收、整改工作。

4.严厉打击各类非法捕捞行为;通过加强增殖放流,底播贝类、种植水草等方式,逐步修复和改善湖泊生态环境。

责任单位:省水产局,市县党委、政府,市县水产局

责任领导:省水产局、市县党委、政府,市县水产局主要负责人

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措施篇5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衡阳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科学总结2010年及“十一五”时期我市养殖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客观分析我市养殖业发展中的不足,全面部署今年工作。下面我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要全面传达和深刻领会上级有关会议精神。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新阶段,养殖业发展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从发展政策看,“以工补农、以城促乡”两个趋向的战略方针得到进一步确立,保障农产品供给和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已成为社会共识。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推进养殖业现代化越来越来重视,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省委九届十次全会明确要求,“要运用现代科技和先进生产方式改造提升畜禽、水产等传统支柱产业,推进养殖生产的基地化、标准化、良种化、机械化和信息化,基本形成‘两型’发展模式”。省畜牧水产局曹英华局长在今年的全省养殖业工作会议上大篇幅讲到要加快养殖业转型和提质增效。可以肯定的讲,今后五年,“三农”的战略基础地位将更加稳固,国家对“三农”的投入将进一步加强,但国家对“三农”投入的侧重点会有所变化,养殖业发展面临新一轮的洗牌重整。“十二五”时期,我市养殖业发展要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紧扣现代“两型”发展目标要求,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的动物疫情,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以保障产品供应、促进养殖业增效为目标,全面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全面推进产业提质升级,使我市养殖业在农业中率先走现代化道路,率先基本形成“两型”发展模式。

二、要找准定位,科学谋划我市养殖业主攻方向。

作为内陆县市和全省唯一的一个“出口生猪示范区”,我市养殖业要继续确立以生猪、家禽生产为主导,对牛、羊、水产和特种养殖也要适度规模发展。到十二五末,牧渔业指标争取发展年生猪出栏200万头,存栏150万头;牛出栏15万头,存栏20万头;羊出栏10万头,存栏14万头;家禽出笼4000万羽,存笼2500万羽;水产品总产量达5万吨。一是要进一步加大对养殖基地设施改造力度,大幅提高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规模养殖比重达70%。年出栏生猪1000头以上的规模户(场、小区)占养殖总量的比例超过65﹪。二是要重视养殖业污染治理。养殖污染治理逐步规范,今年要将猪场粪汚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情况作为享受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的一项验收指标,力争生猪粪汚无害化处理率达70%以上,真正实现养殖生产与生态环境友好发展。

三、要居安思危,正确认识我市养殖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总体而言,这几年国家大力实施扶持养殖业发展政策,我们的发展基础更加牢固,发展实力更加强劲。国家的扶持政策仍将延续。通过近年来实施的养殖小区项目建设,我市的标准化和规模化养殖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两大龙头企业的进入对于引导我市广大散养农户走“公司农户”养殖模式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广大养殖户防疫意识和质量安全意识明显提高,全市的养殖基地初具规模,为我市的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夯实了基础。

我们在看到已取得成绩基础上,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的养殖业整体上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要我们居安思危,奋力拼搏最终加以改进和提升。

1、国家政策导向对养殖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今后一个时期,中央将在项目、资金上强化对地方发展方式转变的引导。因此只有对接国家政策导向需求才能争取国家更多的项目落户我市,这些都对我们的工作方式、发展理念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而目前我市养殖业大体上仍然处于由传统养殖业向现代养殖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养殖业发展还面临许多突出问题。发展方式仍然落后粗放,需要转变;基础仍然薄弱,需要加强,养殖业的持续稳定依然要接受考验;风险仍然较大,需要化解。我们一定要准确把握养殖业发展的新变化、新趋势,坚持科学发展理念,不断为我市养殖业提质增效贡献力量。

2、动物防疫和质量安全监管压力不容小觑。我市处于京广,京珠等国道交通要点,交通区位便利,活畜禽交易调运异常频繁,疫源控制和疫病防控难度大。周边县市疫情复杂,给我市疫情形势埋下了诸多隐患。我局动检力量目前还比较薄弱,新建设的检测中心还未投入使用并发挥实质性作用,执法队伍还有待完善和规范管理。这两项工作要就不出问题,一出问题就是大问题。同志们一定要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责无旁贷,认真仔细落实各项制度措施,确保不出任何问题。

3、市场波动较大,养殖业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变数多。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全国的生猪市场时有波动,过分的波动对生产效益、畜产品供应乃至社会稳定均有不利影响,要保证我市生猪产业平稳健康发展,我们务必构建及时准确的生猪生产监测预警体系,正确引导养殖户合理规避市场风险。要高度重视统计工作,加强对规模养殖场的监测点的基础数据采集工作,尽快建立主要畜禽水产品的预警分析平台和信息预警制度,与国家城调队要加强协调联动,要着眼于壮大我市养殖产业整体布局,审时度势为我市的养殖业谋求更大的发展主动权。

4、养殖业发展环境欠佳,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据耒阳温氏畜禽有限公司反映,近两年来,该公司连续遭遇养户私卖肉鸡,携款逃匿事件,给该公司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到目前为止,私卖肉鸡,卷款潜逃事件已经发生五起,这类事件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我们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经济要发展,环境要优化,良好的投资环境是吸引企业安家落户的重要条件。温氏公司和新五丰两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落户我市对我市养殖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我们一定要细心呵护。要坚决打击各种违约毁约和投机取巧的违法犯罪行为,重树耒阳人“诚实守信、勤劳致富”的良好形象。

四、要务实创新,扎实做好今年各项工作。

2011年全市养殖业发展目标任务是:力争出栏生猪180万头、出栏牛8.5万头、出栏羊6.5万头、出笼家禽3500万羽、水产品总产量达到4万吨。要突出抓好如下八项重点工作,全面加快我市养殖业现代化发展步伐。

1、要以更大的力度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标准化规模养殖是推进养殖业现代化发展的主攻方向和根本途径,新时期养殖业同样面临资源环境等约束性指标要求,我市的养殖业要走内涵式增长模式,必须探索资源集约化有效利用。一是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与上级科研院所和农业院校的合作,推广清洁养猪和资源循环利用,要加强部门协调联动,整合项目资金,走“猪—沼—果”、“猪—沼—菜”、“猪—沼—粮”等生态养殖与循环发展之路,真正实现生产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二是要制定耒阳市“生猪出口安全示范区”生产标准和产地标准,强化全程标准化监督管理,科学配置和使用安全高效饲料,严防瘦肉精、激素和假劣饲料、兽药等进入养殖环节,确保出口生猪肉食品质量安全,不断扩大我市生猪产业的影响力。

2、要以更强的龙头推进产业化经营。龙头带动战略是实现养殖业多层次、多环节增值增效的需要,也是促进养殖业做大品牌、做强产业的需要。要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政策,鼓励和吸引优秀人才、优良资本进入养殖行业,促进养殖资源高效利用,促进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一是要继续做好对新五丰和温氏公司的配套服务工作,抓好“公司农户”服务工作,提高养殖业综合竞争力,依法打击“公司农户”中出现的违约和携款逃匿行为。二是要做强肉类加工和冷链物流。要以东方牧业机械化屠宰场和哲桥物流园建设为契机,完善冷鲜肉远程物流配送,积极拓展“农超对接”的新领域。三是要做强龙头企业。要注重发挥新五丰和温氏公司资金实力雄厚、主导产业突出、市场影响较大等优势,引导其扩大养殖、加工规模,努力成为引领我市现代养殖业发展的主力军。

3、要以更实的措施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保障有力的疫病防控措施是养殖业“两型”发展的基本要求。当前虽然重大动物疫情的流行强度明显减弱,发病频次大幅降低,但是疫情形势仍然严峻,病原污染广泛、病毒变异加快,蓝耳病、五号病和副猪嗜血杆菌病三大病种影响着我市生猪养殖效益进一步提升,落后的畜禽养殖和流通方式在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动物疫情跨区域传播风险仍然较大。一定要进一步健全防控机制,落实防控措施。一是要按照省里对四种强制免疫病种的免疫计划,抓紧制定实施方案,及时部署安排,狠抓落实,务求实效。要在抓好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基础上,加强日常补免,尽力做到免疫全覆盖。要加强对自主免疫规模养殖场的督导和免疫效果检测,防止出现免疫漏洞。二是要严格疫情监测。要强化疫情监测和预警工作,严格疫情报告和核查制度,保障疫情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要加强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一旦有零星疫情和外来疫情传入,要早发现、早封锁、早处置。三是要严格动物卫生监督。要以规范规模养殖场监管为重点,全面开展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工作。

4、要以更严的监管保障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畜禽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既是养殖业两型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增强养殖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既是一项业务工作,也是一项政治工作,要标本兼治、抓好抓实。坚决打击销售、添加三聚氰胺、苏丹红、孔雀石绿等违禁物品的违法行为。畜禽水产品质量监管,要重点建立健全养殖生产档案制度,严格产地检疫和市场检测,继续实行出栏生猪检疫与“瘦肉精”同步检测,屠宰生猪按5%的比例抽检。推行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确保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

5、要以更实的措施抓好争资跑项和招商引资工作。行业要继续发展,持续的资金注入是保持行业持久活力的首要条件。在财政省直管县的新形势下,我们更要增强主动意识、竞争意识,认真研究政策,积极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尤其在争资跑项上要事先靠近、事中靠拢、事后靠牢,切实转变观念,廓清思路,顺势而为,争取有大的作为。在积极争取国家政策资金的基础上,也要探索新的投融资渠道,加强与实力雄厚的农业龙头企业的接洽,不断吸收民间资金投资发展养殖行业,吸引高素质的人才投身养殖业。

6、要以更活的机制推广应用养殖先进技术。要实现养殖业现代化发展,必须以科技为支撑,进一步健全多元化的推广队伍、拓宽多形式的推广渠道,以更加灵活的推广机制,加快推广以实用型技术为主的先进养殖技术。一是要加快推广人工授精技术。要继续实施生猪良种补贴,扩大品改范围,提高品改效果和良种化水平。二是要加快推广组装配套的标准化养殖技术。要以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为载体,组织养殖户现场学习,增强先进技术的示范带动效应。重点要大力推广程序化强制免疫、畜禽全进全出饲养、生物发酵床养殖、养殖水质综合调控、水产生态健康养殖等先进适用技术。

7、要以更强的责任心抓好各项惠农项目的落实。要继续认真落实相关强农惠农政策,突出重点抓好项目实施。继续认真做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项目的实施工作,要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制定出一些务实管用的制度措施,力求让有限的项目资金发挥尽可能大的行业发展效益。要认真仔细抓好良种补贴项目的实施工作,要认真总结项目实施一年来的经验,不断完善项目后续建设的制度措施,让科技更好地服务于畜牧业经济发展。要高度重视生猪保险工作,在做好能繁母猪保险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发展育肥猪保险的新模式,要让生猪保险工作在推进我市养殖业不断做大做强进程中充分发挥稳定器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全市养殖业大局。

8、要以更严的纪律抓好机关作风建设。今年要下力气抓好机关作风建设,最近我们出台了《耒阳市畜牧水产局机关管理制度》,对局机关日常工作、人事请假、廉政建设和小车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范,请同志们自觉履行职责,严格遵守。要进一步加强群众工作,要结合最近市委开展的“百乡千村万户”大走访暨干部作风建设活动,深入乡村、深入农户、深入养殖基地,实实在在为农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难题。要进一步整顿干部作风,彻底扭转机关干部散漫、拖沓和责任心不强的局面,要进一步健全问责机制,对于哪些“权力利益争着要、责任义务尽量抛”的不良恶习要旗帜鲜明予以惩戒。要严格人事请假制度,局里给了你福利,你至少要为局里做点贡献,否则就是“不劳而获”。特别是有少部分同志不请假又不上岗,造成影响很坏,请这些同志赶快补办好手续,否则局里一经查实,将严格按制度予以处分。要全面加强廉政建设,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严守廉政准则,严厉禁止借项目实施之机搞“权力寻租”,要严格控制私人请客行为。严格控制招待费用,坚持“务实、便利、简朴”的办事原则,勤俭办一切事务。进一步规范报账程序,各股、站、室经费及费用报账须由各股、站、室负责人统一报账。

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措施篇6

(一)指导思想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以党的十七大和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揽现代畜牧业发展,坚持在保护环境前提下发展畜牧业的原则,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以推进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为核心,大力发展标准化养殖和畜产品加工,制定区域布局规划,优化产业内部结构,限制污染大的耗粮型生猪产业,大力发展污染小的节粮型家禽和草食动物;坚持走品种优质化、养殖生态标准化、经营产业化、产品加工化和经营品牌化的发展路子,全面提升畜牧业产业素质和综合竞争力,努力建设生态畜牧业强区。

(二)目标任务

努力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技术先进、装备现代、养殖标准、加工增效的生态畜牧业强区。到2015年,全区年出栏生猪控制在25万头以内,家禽出栏50万只以内,肉蛋奶总产3万吨以内,畜牧业产值4亿元。

二、禁养区、禁建区、适度养殖区的划定(以下简称“三区”)

(一)禁养区

(1)市区、集镇中心区、城镇居民区、文教科研区、医疗区域;

(2)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含村级人饮水源)、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

(3)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集中区;

(4)人民政府划定的禁止养殖区域内(如:九龙江干流沿岸1000米范围,支流沿岸500米);

(5)国家或地方法律和法规规定需特殊保护的其它区域。

(二)禁建区

(1)市中心城区、集镇规划区内除禁养区域以外的区域;

(2)九龙江流域干流沿岸1000米,支流沿岸500米以外;

(3)基本农田保护区和生态公益林区;

(4)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集中区;

(5)基本农田保护区和生态公益林区。

(三)适度养殖区(禁建区和限养区以外的区域)。

三、“三区”治理目标。

通过强化属地管理、落实治理责任、严格考核奖惩和强化督促检查等机制,确保“三区”治理目标的实现。

(1)禁养区内不得从事养殖活动。

(2)禁建区不得新建、改建和扩建畜禽养殖场,取缔违章建设的养殖场,对原已建成的养殖场无条件治理或治理不达标的,必须依法取缔。区内已建养殖场必须按每15m2猪舍配备1m3沼气池、1m3生化池的要求或采用生物发酵床技术等,实行“牧沼果”“牧沼草”等生态养殖,有效削减污染量,实现达标排放或零排放。

(3)适度养殖区取缔违章建设的养殖场,区内已建养殖场必须按禁建区标准开展养殖污染治理,确保实现达标排放或零排放。对新建养猪场实行严格审批制。

四、主要措施

(一)坚持环境优先,建设生态牧业。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护生态,扎实推进生态畜牧业强区建设,要以九龙江流域养猪业污染治理为重点,在全区全面开展新一轮养殖业污染治理工作,力争通过2年努力,使全区九龙江流域的规模养殖场基本实现达标排放或零排放。

1、实行总量控制。

根据“三区”划分和土地资源可载畜量,科学规划各镇(街、农场)生猪最大载畜量。各镇(街、农场)生猪存栏量不得超出已制定的生猪最大存栏量(见附表)。已超出的必须采取缩减规模或关闭猪场等形式,于2015年12月底前完成压缩超出载畜量的任务。

2、制定布局规划。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非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容量原则,制定区、镇、村三级生猪产业发展布局规划,规划区、镇、村生猪出栏总量规模,科学划定区、镇、村生猪业区域布局的“三区”范围,明确“三区”污染治理目标,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生猪产业发展布局规划落到实处。

3、严格审批程序。

各地要严格按照《关于印发区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有关环境污染治理及用地政策实施意见的通知》(政文[]81号)要求,严格执行养殖业发展布局规划和新建养殖场审批制度,凡新建、改建和扩建养殖场的,在符合养殖业发展布局的前提下,由镇畜牧兽医站和村建站负责审核是否符合“三区”规划,经村委会、镇政府同意后,再依次报区畜牧、国土、环保等部门依法审核。

4、强化“三区”治理。

(1)禁养区不得有畜禽养殖场、不得饲养畜禽;

(2)禁建区不得新建、改建和扩建畜禽养殖场,对现有的畜禽养殖场,遵循“减量化、生态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采用先进、有效的技术,将养殖场产生的固体粪便加工成肥料用于种植业生产,污水经过治理,作为肥水用于农田灌溉,实现零排放,不能做到零排放的,要达到国家有关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无法做到达标排放的,必须予以关闭。

①生猪存栏50头以下散养户,采用干法清粪,发酵后回田,污水用污水池收集、发酵后肥田。

②生猪存栏50头—500头的规模养殖场,按每5头猪存栏配备1m3沼气池、1m3生化池的要求,建设沼气设施,实行种养结合的生态养殖模式,有效削减污染量,实现粪水还田,达到“零”排放或达标排放。

③生猪存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场,采用生物发酵床垫料养殖或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沼液还田的零排放或足够面积氧化塘达标排放。

(3)适度养殖区内新建、扩建、改建养殖场必须符合“三区”规划,严格审批制度,并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对已建的畜禽养殖场按禁建区的要求治理,对未开展治理或治理后不达标的,要坚决予以关闭。

5、全面推广先进治污技术。

采取工程治理与生态治理相结合,大力推行“牧沼草”、“牧沼果”等生态养殖模式,大力推广沼气工程和固液分离技术,大力引导推广生物发酵床垫料养殖“零排放”治污措施。大力扶持发展以生猪排泄物为主的生物有机肥厂建设,制定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和扶持农民使用有机肥。

6、加大属地管理和依法治污力度。

要强化属地管理,建立以镇政府为主的养殖业污染防治的长效机制,把养殖业污染治理工作列入区对镇党政目标管理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加强依法治污,畜牧、国土、环保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养殖场用地、林地审批管理。农业部门要加强养殖场对养殖场沼气池、生化池建设、使用的督察。环保部门要加强对规模化(500头以上)养殖场的环境影响评估审批。各镇、街要根据《市区人民政府关于征收生猪养殖业排污费的通知》(政文〔〕129号)要求对养殖场依法收取排污费。要强化联合执法,坚决查处和打击各种养殖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对未批建设的养殖场要坚决予以依法取缔,特别是对违法在禁建区和禁建区内抢建养殖企业的,要坚决予以和行政处罚。

(二)优化牧业结构,做优特色产业。

实施优势畜产品产业带动战略,是加快畜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必然选择。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充分利用我区地方畜禽优良品种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畜牧业、绿色畜牧业和生态畜牧业,培育壮大无公害生猪等特色产业,推进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产业化建设,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畜禽产业带。

(1)大力推进生猪标准化生产,改造提升50个标准化规模猪场,年出栏无公害生猪5万头。

(2)以信华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通过实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发展肉猪产业发展基地,到2015年,建设商品基地场30个,养殖专业户200个。

(三)突出标准化生产,提升质量品牌。

标准化生产是现代畜牧业的重要基础,是提升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1、强化领导,落实责任

继续将生猪标准化工程项目建设列入镇(街)、农场党政目标管理考核内容。落实生猪标准化建设工作责任制,将目标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单位。

2、狠抓重点镇的生猪标准化建设

把石亭镇、天宝镇、五峰农场作为实施生猪标准化工程的重点镇、场。对重点镇、场的生猪标准化、养殖业污染治理等实行单列管理、单列检查、单列考核。由所在地政府负责落实,在2015年前完成重点镇、场禁建区、适度养殖区内规模较大养猪场的标准化改造。

3、加大资金投入。

坚持养殖户投入为主,政府适当补助的原则。在积极鼓励养殖场业主加大资金投入的基础上,多渠道筹措资金,用于扶持生猪标准化生产,切实解决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积极争取国家、省有关部门的项目资金支持,由生猪标准化生产领导小组统筹安排中央财政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和中央、省生猪规模标准化场项目补助等资金,用于生猪标准化场建设。

4、认真落实标准化生产技术措施。

紧紧抓住产地环境、无公害认证、档案记录、饲养规程、质量监管、污染治理等七项标准化技术重点,加大宣传、培训和指导力度,引导生猪标准化场按标准化规范要求实施改造提升。

(四)强化疫病防控,确保稳定发展。

牢牢抓住动物疫病防控这根主线,以保障本区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认真开展免疫、检疫、检验、监测和监督等各项工作。

1、狠抓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认真贯彻“以防为主”和“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群防群控”的方针,进一步强化动物防疫政府行为,建立健全动物防疫工作责任制,建立稳定的动物防疫经费投入等保障机制,继续按照“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地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负总责,各级政府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主要责任人”的要求,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列入区对镇(街、农场)年度党政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加强免疫和监测,确保全区口蹄疫、禽流感、猪瘟、高致病性猪兰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应免免疫率达到100%、免疫有效保护率达70%以上,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档”,实现“力求不发生,确保不流行”的防控总体目标。

2、强化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建立和完善畜牧业养殖档案,引导和指导养殖企业科学用料用药。加强饲料兽药监管,加大对“瘦肉精”、莱克多巴胺、苏丹红、“蛋白精”等违禁药物的监测力度。进一步加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加强流通过程监管,规范批发市场交易方式,加大对活畜禽交易市场的监管力度。推进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做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充分发挥“动物无害化处理池”的作用,依法严厉打击收购、屠宰、贮存、配送病死猪及其产品的违法行为。

(五)产业布局基本框架

根据主导产业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资源优势及潜力,逐步将我区畜牧业划分为由农场等三大区域。三大区域内又分为禁建区和适度养殖区:

(1)禁建区

(2)适度养殖区

五、畜牧业发展的组织保障

(一)加强畜牧业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

政府要把扶持畜牧业稳定健康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畜牧业发展规划,并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认真组织实施。要加强调查研究,及时解决畜牧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认真履行规划、指导、管理、监督、协调、服务的职责;发改、经贸、财政、国土、林业、畜牧兽医、环保、金融、科技、工商、技术监督等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共同促进畜牧业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

(二)依法促进畜牧业稳定发展。

要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畜牧法》等法律法规,落实支持畜牧业发展的各项措施。加大普法力度,继续深入开展《畜牧法》及其配套法规的学习培训和普法宣传工作,提高生产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加强行政执法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强化行政执法力度,为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三)加大对畜牧业发展的投入。

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区支持农村”的要求,增加政府对畜牧业的投入,重点加强对动物防疫、生态环境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及地方畜禽品种保护,特别是要加大对养殖业污染治理经费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养殖场补偿政策,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养殖业污染治理工作。加快推进动物防疫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将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配套经费、强制免疫注射经费、重大动物疫病监测经费、防疫工作与培训经费、应急物资储备经费、应急储备金(含畜禽免疫应急死亡补偿金)、疫苗贮运费等列入财政预算,并及时拨付。加大区畜牧兽医局兽医综合检验检测中心、镇基层畜牧兽医站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四)强化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措施篇7

根据12月3日区环境保护委员会第一次全体成员会议精神,结合中城街道具体实际,同时结合“大干150天,打好五大战役,实现跨越发展”活动,在全街道持续开展生猪养殖业污染集中整治行动,确保我街道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闽粤赣边生态型经济强区建设的要求,坚持发展与规划并重,生产与环保并举,大力开展生猪养殖业污染综合治理,促进生猪产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结合。

治理目标:

通过开展生猪养殖业污染综合治理,使全街道流域养殖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流域内水体水质进一步改善。

治理重点:

1、继续拆除禁养区外无条件治理或治理不达标的养猪场;

2、坚决拆除抢(扩)建、复养、复建的养猪场;

3、对限养区的养猪场下达限期治理通知,指导有条件治理的养猪场因地制宜迅速开展治理,采取生物治理、生态治理和工程治理等多种措施,确保养殖废水零排放或达标排放。

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街道、社区领导要以“五加二,白加黑”和不休假、忙事业的的工作气势,把养殖业污染治理工作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摆上重要的工作日程,认真谋划生猪养殖业污染治理工作。按照龙新委[2009]综4号文件精神,继续开展全街道养殖业污染治理工作,成立由纪检、监察等组成的督查组,对各社区居委会开展的养猪业污染治理情况、干部履职情况进行督查,并进行全街道通报。

2、明确职责,齐心协力。街道、社区党政一把手对辖区养猪业污染治理工作负总责,切实落实“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下居领导、下居干部、社区干部包村包场”的工作机制,层层落实责任,并实行责任追究。认真落实“环保一票否决”考核机制,对辖区水质达不到要求、养殖回潮且整改不力的的社区居委会和挂钩领导及干部予以“效能问责”或“一票否决”。

3、大力宣传,营造氛围。一是要召开街道、社区干部和养殖业主参加的生猪养殖业污染综合整治动员大会,对养殖业污染治理工作进行再动员、再强调、再部署;二是要在街、居政务公开栏和主要道口、公共活动场所等张贴养殖业污染治理宣传标语,通过墙报、宣传栏、宣传车、短信群发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两”的有关规定和省、市、区有关养殖业污染综合治理工作的精神和要求,做到家喻户晓,营造“谁污染、谁治理”的良好氛围;三是对各社区居委会和街直有关部门开展生猪养殖业污染综合治理工作进行跟踪报道,提高全社会对养殖业污染治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养殖业污染治理成为全体养殖业主的自觉行动。

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措施篇8

一、畜牧业生产情况

一是饲养量稳定增长。2011年,随着畜禽价格持续发力攀高,养殖场(户)补栏意愿增强,畜禽出栏、存栏量增加。2011年全县生猪饲养量达351986头,增长1.3%。生猪存出栏实现双增。其中,生猪出栏210782头,同比增长0.8%。年末生猪存栏141204头,同比增长1.9%;2011年全县家禽饲养量达2329万只,较上年增长0.8%。其中,家禽出栏1809万只,同比增长0.7%;年末家禽存栏520万只,同比增长1.0%。

二是价格上涨较大。畜禽价格涨幅较大,犹如“过山车”。自2010年下半年以来,全县生猪价格与全国一样一路攀升,2011年9月的19.09元/公斤达到最高价位,与2010年12月份比,9个月累计涨幅超过40.8%。2011年全年生猪均价16.78元/公斤,同比上涨31.8%;2011年10月以后,由于前期补栏的生猪逐步进入出栏高峰期,猪肉价格回落,连降三个月至17.87元/公斤,较9月最高点下降6.4%。家禽价格同样也快速增长。2011年9月份12.2元/公斤达到最高价位,与2010年四季度比,9个月累计涨幅超过30.5%。2011年10月以后,家禽价格略有回落,连降三个月降至9.59元/公斤,较9月最高点下降21.4%。

三是养殖成本大幅上升。生产成本大幅上涨助推畜禽价格上涨。饲料、仔猪(雏鸡)、劳动力、运输、防疫、水电等费用的大幅上涨推高了饲养成本。2011年饲料全年均价为2.21元/公斤,同比上涨9.5%。受物价不断上涨、劳务工资不断增加等因素影响,养殖场(户)普遍反映,2011年1500元/月以下已很难招到工人,人工成本较去年上涨30%以上;防疫和预防投药费普遍增加,仔猪保育费用进一步提高。

四是养殖经济效益可观。由于猪肉价格大涨,猪粮比价持续走高,始终维持在盈亏平衡点(6.0)之上,生猪养殖的利润达到较高水平。全年平均猪粮比价7.6,较2010年有大幅提高。2011年前三季度不断提高,第四季度有所回落,四个季度分别为6.5、7.1、8.6、8.1。根据年末养殖效益调查,每饲养一头猪(自繁自养)的饲料、人工等平均成本约1000元,如按出栏时每头猪100公斤、价格16.5元/公斤计,纯利润约650元。肉鸡每只纯利润也约有1.5元。2011年是养殖业效益最好年份之一,养殖场(户)个个都赚得盆满钵溢。

五是规模养殖比重提高。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全县畜牧业在重点乡镇新建了一批规模较大畜禽养殖场(户),规模养殖比重大幅提高。全县涌现出规模养殖场(户)有1500多户,其中规模生猪养殖场(户)已发展到506家。

六是高标准建设养殖园区。在舒茶等乡镇建成了10个肉鸡养殖小区;在干汊河等乡镇建成了14个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场);在杭埠等乡镇建成了以合隆家禽养殖总公司为中心的白鹅养殖基地;在柏林乡建成了县首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发展以长风、康元两个万头猪场和新光明奶牛场为主的生态养殖。

七是扶持力度持续加大。各地在落实国家和省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千方百计破解制约畜牧业发展的“地难找、款难贷”等难题,畜牧业的发展环境不断改善。2011年实施现代农业肉禽产业建设项目。该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500万元,县级配套100万元,整合其它财政支农资金700万元,共组织7家养禽企业共同实施。同时对全县9731头能繁母猪给予每头100元的资金补贴。

二、畜牧业存在问题

一是价格波动大。畜牧业生产易受经济形势、市场供求、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与上一轮周期相比,本轮周期价格上涨时间超1年、峰谷价格相差超过1倍,持续时间长、波动幅度大、影响范围广。在畜禽产品持续快速上涨的带动下,农产品价格全面上涨,将居民消费价格推向一个又一个高点,直接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二是防控问题突出。近年来畜禽产品安全事件多发,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及消费心理造成了严重影响。虽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疫情防治工作,在全县范围内建立了疫情防控体系,疫情防控能力明显增强。近年来畜禽传染病的种类不断翻新,疫病诊断和防控难度加大。这对养殖户的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经营等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养殖场(户)仅靠传统经验已无法适应当前畜禽疫病防治的需要,疫情防控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三是环保压力加大。由于畜禽养殖的粪水无害化处理成本较高。受经济条件限制,不少规模养殖场无力承担,散户养殖或小规模的生猪养殖场基本无污染整治设备及措施,易造成浅表水源污染。使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受到严重污染,严重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环保与畜牧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四是畜牧业投融资难。随着标准化规模养殖的逐步推进,畜牧业生产对资金的需求量也在逐步增加。虽然金融机构在贷款担保、贷款额度等方面进行了许多尝试,但畜牧业贷款难问题仍未从根本上缓解。建设资金难以筹措严重制约畜禽养殖的现代化、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的发展步伐。缺少资金来源一直是规模养殖场(户)发展畜禽养殖的主要障碍。

三、几点建议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对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农民对提高收入和改善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这与我县畜牧业发展空间狭小、畜牧科技队伍力量薄弱、畜牧业转型升级缓慢之间的矛盾日趋凸显。为此,我县要有的放矢,针对新问题,调整新思路,加快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

一是标准化规模饲养。标准化规模饲养具有成本低(规模户比散养户成本平均低5个百分点)、生长期短(其中猪规模户比散养户出栏天平均少22天)、便于防疫,抗风险能力强的特点,要大力推行标准化规模养殖,用工业化标准生产模式来发展畜禽养殖业。

二是推进产业化进程。一是加大扶持大型规模养殖企业的力度,重点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协会)等农业产业化市场竞争主体;二是逐步将规模场(户)生产纳入订单范围,逐渐走向订单生产。三是加大畜禽精深加工开发力度,创建知名品牌,延长产业链,提高畜禽肉类产品加工附加值和抗风险能力。

三是加强疫病防控力度。坚持预防为主,高度重视疫情监测,切实做好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接种、疫病监测、疫情监管和控制等工作;要建设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防疫员队伍。完善县乡兽医站建设,不断提升动物疫病诊疗水平。

上一篇:建筑企业信用管理范文 下一篇:节约用电的技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