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包装分析范文

时间:2023-12-05 17:55:51

塑料包装分析

塑料包装分析篇1

2.塑料包装低碳皇后赛璐玢韩锦平,韩虞梅,殷明

3.国内软包装复合粘合剂现状及发展趋势沈峰

4.复合软包装用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张淑萍

5.信息动态

6.我国PET瓶成型设备现状及科学发展(上)张友根

7.在塑料包装上运用水墨的方法和措施刘家聚

8.压印全息转移技术在软包装中运用叶大青,谢文汇

9.低碳经济时代食品包装对油墨无苯化及胶粘剂应用的要求樊家驹,李素珍

10.大型吹塑罐生产与技术的探究邵社主

11.Origin软件研究聚丙烯热降解性能的数据处理及曲线拟合何小芳,王俊豪,董帅,王宾宾,吴新玉,聂卫光

12.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生产线技术冯树铭

13.立志环保勇于创新——沈阳天麒涂料科技有限公司坚持产品创新的先进事迹邱竟

14.热成型包装(下)塑料包装 蔡韵宜,赵岩峰

1.在2010世界包装大会开幕式上致辞陈昌智

2.在2010年世界包装大会开幕式上的演讲K·A·皮尔森

3.我国环保型油墨的现状与发展方向樊家驹

4.浅析我国BOPP薄膜市场发展现状及展望黄飞刚

5.欧盟软塑包装法规解读邱英华,邢顺川,苗丽萱,张世宽,董春莹

6.挤出复合概论江谷

7.软包装材料在奶粉包装中运用探讨叶大青,胡鸿波

8.金融危机下塑料薄膜行业的发展方式初探赵建昌

9.非结晶性共聚聚酯(PETG)热收缩膜生产工艺简介谢逊邦

10.塑编挤出机加热器节能改造(实例)张伟

11.塑料机械设备磨损故障机理分析戴福华,许晴,赵延伟

12.小议聚氨酯油墨用树脂赫长生

13.信息动态

14.浅谈塑编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王光明,何海陆

15.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生产线技术——聚酯家族简介冯树铭

16.塑料包装 汉族兄弟亚克西——记大连塑料机械厂为新疆地区服务的事迹邱竟

17.我国软包装行业的创新者——记上海包装造纸(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从公缪惟民

18.PVA涂布型气体阻隔性薄膜的特性陈昌杰

1.深化创新与合作迎接发展新阶段——2010年世界包装大会的主题发言石万鹏

2.在塑料包装委员会第七届五次年会暨低碳经济发展与塑料包装行业技术创新论坛上的致辞杨伟民

3.信息动态

4.2009年塑料包装行业的情况和2010年工作建议中国包装联合会塑料包装委员会

5.我国低碳经济发展与塑料包装行业技术创新宋群

6.轻工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和应关注的问题刘素文

7.BOPP薄膜生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罗维满

8.我国PET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刘铁峰

9.2009年塑编产业概述与当前发展形势王永仁

10.纸塑铝复合包装材料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秦永喜

11.氧化硅薄膜包装材料及加工技术的现状及发展崇政,韩永生

12.EPO泡沫塑料及其应用温时宝,罗方向,赵文婷

13.浅谈软塑包装复合剥离强度的控制方法谢新艺,李丹荣

14.OPS薄膜生产中挤出波动原因分析及对策苏阳

15.BOPET薄膜厚度的调节於冬雷

16.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生产线技术——培训讲义冯树铭

17.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生产线技术

18.抓住机遇创新发展——大连吉润企业集团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发展纪实邱竟

19.聚乳酸的性能及其加工技术张玉霞,刘伟

1.复合式中型散装容器国家标准修订纪实陆文正HtTp://

2.塑料包装走进低碳时代塑料包装 韩锦平,韩虞梅

3.有关塑料包装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探讨——纪念第10个"世界知识产权日"韩虞梅,韩锦平

4.塑编制品防老化技术陈宇,王朝晖

5.塑料改性技术在塑编制品上的应用刘英俊

6.绿色高阻隔包装材料——耐水改性聚乙烯醇涂布膜胡焱清,李子繁,孙红旗

7.塑料复合编织袋破袋原因及配方改进黄川华

8.聚烯烃树脂用阻燃剂研究进展曹新鑫,陈建宇,王雷,花星,张杰

9.聚苯乙烯窗口膜的特点市场前景及产业化技术苏阳

10.智能包装的分类应用及前景胡兴军,林燕

11.浅谈双向拉伸聚苯乙烯(BOPS)热收缩薄膜生产中热收缩率的控制谢逊邦

12.浅谈BOPP薄膜生产线导热油炉的运行与维护阮庆

13.无纺布水性印刷油墨的配方设计及故障处理方法刘家聚,潘宗汉,刘声磊

14.塑料编织袋的起源与终结(续)——兼谈塑料编织袋低成本可持续发展之路阚顺源

15.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记广州信安包装有限公司阮世区

16.坚持可持续发展践行环保理念"SIG康美包"在中国推出首款带FSC认证标识的饮料纸盒王忆,缪惟民

17.研制成功环保水溶性隔离剂——记大连九龙包装材料有限公司邱竟

18.上海太阳与日本DAC签约刘霁,缪惟民

19.聚乳酸的性能及其加工技术(续1)张玉霞,刘伟

1.2009年世界塑料包装发展动向韩锦国,韩锦泰,韩锦平,韩锦安

2."新东方油墨"启动上市工作李素珍,缪惟民

3.2009年全球软包装市场呈现减缓趋势曾艳菊

4.我国塑料医药瓶成型设备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张友根

5.塑料包装制品的生产节能与成本控制李显剑

6.一种耐水煮水性聚氨酯复合粘合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张淑萍,沈峰

7.多元复合共混改性理论指导研制新型生物全降解材料改性聚乳酸产品陈更新

8.天然植物纤维型鲜肉保鲜包装膜的研究赵明旭,王建清

9.塑料包装 阻隔性检测设备发展现状王蓉佳,赵江,张为胜

10.2000L吹塑托盘专用超大型中空成型机的研制邱建成,徐文良,何建领,朱建新

11.关于聚酯薄膜的质量控制及其性能检测冯树铭

12.巴斯夫推出水性压敏胶解决创新方案沈佳红,缪惟民

13.一种新型水性丙烯酸复合粘合剂陈小锋

14.BOPET生产线粉碎机软起动器烧毁原因分析蒋卫群

15.涂复系统纯水制备的基本原理及水质波动原因分析谢勇

16.塑料编织袋的起源与终结(续)——兼谈塑料编织袋低成本可持续发展之路阚顺源

17.在不断技术创新中发展壮大——记上海烈银化工有限公司

18.聚乳酸的性能及其加工技术张玉霞,刘伟

1.中国包装联合会七届三次理事会工作报告石万鹏

2.发改委印发治理商品过度包装安排

3.我国绿色环保油墨的现状及发展邱竟,许卫红

4.我国中空塑料成型机的拓展分析张大生

5.浅谈药用塑料瓶的发展杨震,胡方

6.食品塑料软包装常识

7.HDPE汽车燃油箱专用树脂现状及发展方向张超

8.为何中国聚酯瓶包装啤酒市场推而不动,止步不前?何孝武

9.注重知识产权走研发创新之路——开发中型散装容器(IBC)项目历程许曰明

10.选择优质包材保障食品安全谢文波

11.BOPP合成纸的现状陈汉城

12.BOPP双向拉伸线MDO、TDO热量计算吴瑞武

13.BOPP薄膜跑边的机械因素分析和解决方法付明川,周先进

14.注塑件熔接痕产生机理及控制方法的研究江毅,肖任贤,吴南星

15.微孔薄膜的等效孔径测定方法塑料包装 王庆国

16.塑料编织袋的起源与终结(续)——兼谈塑料编织袋低成本可持续发展之路阚顺源

17.提升企业素质迎接市场挑战专注管理细节全面提高绩效——天脊集团塑料有限公司精细管理、持续改进综述天脊集团塑料公司

塑料包装分析篇2

【关键词】DEHP;塑化剂;安全措施;危害

食品包装的安全性,首当其冲的就是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国家质检总局对食品塑料包装膜(袋)的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显示,造成此类包装膜(袋)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加入添加剂存在随意性,导致溶剂残留总量、苯类溶剂残留量超标;二是选用的原材料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要求。

目前,我国使用的接触食物的包装材料有多种,而塑料制品的用量最高。塑化剂(Plasticizers,PAEs)也称增塑剂或可塑剂,是一种高分子材料的助剂,也是环境雌激素中的酞酸酯类,主要用于塑料及其制品的生产,用来增加塑料包装材料的柔韧性、耐用性和延展性等。塑化剂种类很多,但最常被使用的是DEHP【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二酯】。它主要用在PVC(聚氯乙烯)塑料制品中,例如保鲜膜、食品包装、玩具等。DEHP 是小分子物质,作为食品包装材料的添加剂,存在于包装材料(盛放容器)中。当塑料包装与食品表面直接接触时,DEHP 能够渗透迁移到食品中,造成对食品的污染[1]。

1、“塑化剂”造成食品安全事件

DEHP是6种允许用于食品级塑料包装材料增塑剂中的一种,应用范围广泛,在塑料包装材料中的含量高达60%[2]。目前塑料材料包装的食品占我国居民日常消费食品的比例逐日增高,最新科研调查显示,在市场销售中采用塑料材料包装的畜禽类食品、蔬菜、水果和干货中均检出DEHP[3]。

2011年5月24日,我国台湾地区的卫生行政部门检查出“昱伸香料有限公司”生产的食品添加剂“起云剂”中含有“塑化剂”DEHP。2012年11月19日,媒体曝光我国某著名白酒品牌酒中检出“塑化剂”,“塑化剂”安全事件在国内的频繁爆发,引发了公众对于食品安全的担忧。

2、DEHP在塑料包装食品中的迁移

斯洛伐克学者通过调查研究指出,DEHP 污染物主要通过塑料包装食品进入人体[4]。能对人体造成危害的DEHP并不是塑料包装材料中DEHP的总含量,而主要取决于由塑料包装材料迁移到食品中的DEHP的浓度[5]。吴惠勤[6]等采用GC-MS方法检测广东市场中不同类型的塑料包装食品1426个,检出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其中DEHP 的检出率最高。中国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对广东超市中56种方便面和25种方便米粉(包装均为塑料包装)进行检测,结果表明DEHP的检出率高于50%。

3、“塑化剂”的危害

DEHP分子结构类似于人工荷尔蒙,所以塑化剂又被归类为疑似环境荷尔蒙,对人体的危害是相当大的,一旦DEHP 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等途径进入人体,由于其性质溶于脂肪和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便会积蓄在人体脂肪里不易排出体外,从而导致人体内残留高浓度的DEHP。研究表明,人类长期接触DEHP会造成内分泌失调,影响生物体生殖机能,造成流产、天生缺陷,对男性的影响相对更大,可使男性数量减少、形态异常、损害,严重时可能会引发恶性肿瘤、造成畸形儿。

4、“塑化剂”检测技术的发展

卢春山等在2010年提出进一步优化了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检测方法,即超声提取-固相萃取净化GC-MS分析方法,和GB/T21911相比,该法精度进一步提高,其中对于含油脂食品的检出限为0.5μg/kg,对于不含油脂食品的检出限为0.2μg/kg。李详辉等于2012年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傅里叶近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的方法获得了快速检测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检测方法,该试验以食用香精为检测背景,分别加入不同的塑化剂,测量了4000-12500cm-1内的近红外光谱,每个样品扫描32次,设定分辨率为4cm-1,将实验所得近红外光谱数据用主成分分析法聚类,从而能够准确区分食用香精中是否添加塑化剂DEHP、DINP,以及所添加的是DEHP还是DINP,正确率接近100%。该方试验为检测食品中是否添加塑化剂及其所加量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方法。

5、食品中“塑化剂”的应对措施

5.1研发非DEHP的新型材料

如巴斯夫公司研发的新型环保塑化剂:环二烷二羧酸二酯,无生殖毒性,符合欧洲最新的2005/84/EC指令;丹麦丹尼尔斯科食品添加剂公司生产的新植物油基塑化剂(Grindest soft-N-Safe)被授权在欧洲使用和销售。

5.2政府部门加大对DEHP的控制力度

虽然各国限制DEHP的方式不尽相同,但基本遵循两个原则:其一,限制塑料中增塑剂的使用量;其二,限制向食品中迁移的最大允许量。我国也制定有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助剂的使用卫生标准(GB9685-94),对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助剂的品种、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均作了规定,但尚未制定食品中的最大允许含量。因此,对DEHP进行食品卫生的安全性评价,制定食品(食用油)中DEHP的最大容许量及人体每日容许摄入量(ADI)是非常必要的。

5.3从消费者的角度进行预防

消费者应该尽量做到首先购买生产日期较近的塑料包装食品;其次注意贮藏地点应保持干燥、低温。很多家庭习惯将桶装油置于灶台旁以便取用,但是这种高温条件无形中促使DEHP等有害物质迁移量的增加;再次不要一味的追求塑料桶装食用油油量大实惠,可以选取较小的规格,在保质期内应该尽早用完;应该尽量减少塑料桶装食用油与空气的接触。

参考文献

[1]Dongzhi Ran, Song Cai, Huilinng Wi.et al. Di (2-ethylhexyl) phthalate modulates cholinergic mini-presynaptic transmission of projection neurons in Drosophila antennal lobe [J]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2012, (7): 6550-6557.

[2]张双灵,徐仰丽,土世清.食品塑料袋中DEHP气相色谱检测方法的建立阴[J].食品科学,2007,28(8):341-344.

[3]谢利,李霞,张国柱等.食品及塑料内垫材料中增塑剂DEHP向食品模拟物的迁移特性研究[J].西女安学报,2011,27(1):83-87.

[4]姚卫荣.食品中酞酸聚酯类污染物的研究概况[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4,25(6):21-23.

[5]廖玉文,曹国荣,许文才等.瓶盖垫圈中增塑剂的食品安全问题[J].包装工程,2008,29(10):228-231.

塑料包装分析篇3

关键词 间苯二甲酸二辛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食品塑料;包装材料;检测;加标回收率

中图分类号 O657.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9-0273-02

为了改变材料的功能或性质,在食品包装材料和容器的生产过程中通常会添加一些化学助剂,其直接与食品接触后会迁移到食品中,这其中最引入关注的就是增塑剂[1]。目前,这类物质的主要代表就是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Phthalate Esters,PAEs)化合物,它们对人类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改变人体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并对人体内未受损的器官或其后代造成不利影响。该类物质发挥着类似雌性激素的作用存在于人体和动物体内,它不仅使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增加,而且甚至还会危害她们将来生育男婴的生殖系统[2-3];同时,它还可减少男性的量和数量,甚至导致癌。

2011年的“起云剂”和2012年的白酒“塑化剂”等重大食品安全事件都是由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引起的,因此人们对这类物质的关注都很高。与邻苯二甲酸酯结构相似的间苯二甲酸酯也是一类十分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生产塑料、涂料、油漆、化学纤维等。间苯二甲酸酯类物质被列为环境激素类物质,因为它可能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作用。这类物质可以对动物的内分泌调节作用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导致动物不能正常生长和发育。间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主要通过食品生产加工和包装过程所接触材料迁移进入食品。间苯二甲酸酯也是高脂溶物质,主要污染鱼、肉、蛋及含油脂等食品。但目前我国对此类苯二甲酸酯的检测方法标准却是空白,甚至也很少有人研究包装材料中这类物质的检测方法。因此,我国目前缺少对这类污染物进行监管的技术条件。但随着间苯二甲酸二甲酯限量的制定,欧盟将会逐渐重视这类污染物的检测,这将对我国今后的食品和食品包装材料出口贸易产生重要的影响。此外,食品接触材料中的这类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在与食品接触之后将迁移到食品中,造成食品污染,直接危害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因此,必须尽快建立测定这类化合物的系列检测方法标准,确保食品安全和降低出口风险,消除技术壁垒[4]。本文使用环己烷-乙酸乙酯混合溶剂作为提取溶剂,采用凝胶渗透色谱净化技术,首次对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间苯二甲酸二辛酯的含量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准确、简便、快速,结果令人满意,为食品包装材料的质量安全监管提供了技术手段。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供试试剂。环己烷、乙酸乙酯(HPLC级,美国Fisher公司);间苯二甲酸二辛酯(纯度均≥98%,Dr. Ehrenstorfer标准品公司,CAS:137-89-3);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上海国药集团)。

1.1.2 试验仪器。由美国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生产提供的TSQ Quantum GC串联四极杆气质联用仪、Xcalibur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由德国LC-Tech公司生产提供的凝胶渗透色谱仪(GPC);由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生产提供的KQ5200DE数控超声波清洗器。

1.2 试验方法

1.2.1 制备间苯二甲酸二辛酯标准溶液。称取间苯二甲酸二辛酯标准品(要求精确至0.1 mg),再利用正己烷将其配制成 1 000 mg/L的储备液。用环己烷-乙酸乙酯(1:1,v/v)逐级稀释成10、50、100、200、500 μg/L的标准工作溶液[5]。

1.2.2 样品前处理。首先将食品塑料包装材料粉碎成细小颗粒,要求粉碎程度达到单个颗粒

1.2.3 GC-MS分析条件。使用Rtx-5 MS毛细管气相色谱柱 (30 m×0.25 mm×0.25 μm),载气为高纯氦气,不分流进样,气体流速为1.0 mL/min。柱箱初始温度为初始柱温70 ℃,以40 ℃/min的速度升温,直至将温度升至280 ℃,保持6 min;进样器温度为280 ℃,检测器温度为280 ℃。EI离子源,230 ℃,70 ev;质量扫描方式:选择离子监测(SIM),监测离子为167、279、149和261;其相对丰度比为167∶279∶149∶261=100∶32∶26∶9;定量离子为167。标准谱图调谐。

1.2.4 建立间苯二甲酸二辛酯标准曲线。标准工作溶液经过GC-MS分析测定后,以间苯二甲酸二辛酯的标准溶液浓度为横坐标,定量离子的峰面积为纵坐标,作校准曲线线性回归方程,以试样的峰面积与标准曲线比较定量。最终确定间苯二甲酸二辛酯含量在10~500 μg/L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其线性方程为Y=4313 3.3X-13 025.3(r2=0.999 8)。

1.2.5 凝胶渗透色谱条件。凝胶渗透色谱柱:320 mm×25 mm (内径)玻璃柱,Bio-beads(S-X3),200~400目,50 g;流动相:环己烷+乙酸乙酯(1∶1,v/v);流速:5 mL/min;流出液收集时间:20~35 min。取上述提取液5 mL按照凝胶色谱条件净化,收集净化液直接用于GC-MS测定[6]。

2 结果与分析

2.1 萃取溶剂的选择

在试验过程,分别选择二氯甲烷、丙酮、乙酸乙酯、正己烷和环己烷+乙酸乙酯(1∶1,v/v)等5种溶剂,并比较它们的萃取效率,以提高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间苯二甲酸二辛酯的萃取效率。结果表明,当间苯二甲酸二辛酯的浓度为 100 μg/kg时,二氯甲烷、丙酮、乙酸乙酯、正己烷和环己烷+乙酸乙酯(1∶1,v/v)等5种溶剂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2%、95%、95%、96%、97%,即5种溶剂的萃取效率相当。但使用二氯甲烷萃取聚氯乙烯塑料时,由于二氯甲烷的浓缩液为粘稠状,因此存在污染分析仪器的风险。为减少试验步骤,考虑到GPC使用的溶剂为环己烷+乙酸乙酯(1∶1,v/v),最终将萃取溶剂定为环己烷+乙酸乙酯。

2.2 定性分析

间苯二甲酸二辛酯标准物质的总离子流色谱图见图1,待测成分的保留时间为9.01 min,而加标的样品中间苯二甲酸二辛酯与标准物质的保留时间相同,且峰形表现为尖锐对称,待测物的色谱峰周围很少看到干扰色谱峰。此外,间苯二甲酸二辛酯标样全扫描质谱图见图2,比较两者的全扫描质谱图可以发现,其离子碎片主要是167、279、149和261等,且相对丰度比基本上是100∶32∶26∶9。这说明该方法分离比较完全,且具有抗干扰能力强的优势,完全可以用于对间苯二甲酸二辛酯的准确定性分析[7]。

2.3 净化条件的优化

食品包装材料印刷油墨的成分较复杂,通常会含有较多有机杂质,存在较大的基质效应,需对样品的提取液进行净化处理。提取液的一般采用固相萃取小柱进行净化,但考虑到GPC是除油墨中大分子杂质的较理想的净化方法,且容易实现自动化[4],因此试验净化处理方法采用GPC。同时,分别将收集时间设定为10~15、10~20、10~25、10~30 min,考察流出液收集时间对于目标化合物回收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10~25、10~30 min时间段的间苯二甲酸二辛酯的平均回收率较好,最终将GPC流出液的收集时间定为10~25 min,以利于节约溶剂。通过GPC净化和富集,样品基质的背景噪音得到降低,效果很好。

2.4 空白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和精密度

向空白样品中添加间苯二甲酸二辛酯标准溶液,浓度分别为0.10、0.20、0.50、1.00、2.00 mg/kg,然后利用上述方法进行检测分析,获得间苯二甲酸二辛酯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8%、81%、79%、93%和92%(表1)。试验结果表明,对于间苯二甲酸二辛酯定量测定的要求,该方法的回收率和精密度均可满足。根据对空白样品进行试验测定的检出限,确定方法的检出限为0.05 mg/kg。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笔者建立的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间苯二甲酸二辛酯残留检测的GC-MS方法具有简单、灵敏和快速的优点,而且笔者还优化了食品塑料包装材料的提取溶剂等前处理方法和GC-MS分析仪器条件[7],最终说明该方法可应用于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间苯二甲酸二辛酯的定性定量检测,填补了国内空白。

4 参考文献

[1] 陈志锋,潘健伟,储晓刚,等.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有毒有害化学残留物及分析方法[J].食品与机械,2006,22(2):3-7.

[2] 陈军,柳艳.残留的检测[J].检验检疫科学,2008,18(6):45-47.

[3] 张伟亚,王成云,刘丽.固相微食品包装材料中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塑料浸泡液中己二酸酯类增塑剂的溶出量[J].塑料科技,2007,35(2):74-76.

[4] 张居舟,李静,何俊,等.凝胶渗透色谱-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食品包装材料印刷油墨中8种光引发剂[J].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2014,6(6):118-123.

[5] 张磊,吴青,梁健华,等.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8种邻苯二甲酸酯的含量[J].食品科学,2012(20):184-188.

[6] 方姚,沙万忠.食品及食品包装材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刑事技术,2016(1):20-24.

塑料包装分析篇4

特邀专家包括,教育部工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徐岩,上海理工大学食品研究所所长助理董庆利,沃特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高级技术顾问耿霞女士,以及酒业专家。在此对他们表示感谢!

专家访谈

记者:塑化剂究竟是什么?塑化剂是否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耿霞:塑化剂又称增塑剂,是工业上被广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剂,在塑料加工中添加这种物质可以增强其柔韧性、容易加工,可以合法地用于工业用途。增塑剂并不属于食品香料原料,因此不仅不能被添加在食物中,甚至不允许使用在食品包装上。白酒中的塑化剂可能属于特定迁移,主要源于生产运输及包装等环节。

塑化剂是一种环境荷尔蒙,对人体毒性虽不明确,但它广泛分布于各种食物内,其毒性远高于三聚氰胺,在体内必须停留一段时间才会排出,长期下来会造成免疫力及生殖力下降。由于幼儿正处于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发育期,对幼儿带来的潜在危害会更大。目前虽无法证实对人类是否致癌,但对动物会产生致癌反应,并且可能影响胎儿和婴幼儿体内荷尔蒙分泌,引发激素失调,导致儿童性早熟。

董庆利:增塑剂的品种繁多,在其研究发展阶段其品种曾多达1000种以上,作为商品生产的增塑剂不过200多种,而且以原料来源于石油化工的邻苯二甲酸酯为最多。关于塑化剂的危害在科研领域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普遍认为具有一定致癌性及生殖毒性,具有抗雄激素活性,如长期大量摄入形成的累积效应,可造成男性数量减少,女性甚至导致肝癌和子宫内膜癌;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幼儿可能引发激素失调,导致儿童性早熟。也有研究表示对人体不会产生致癌效果,如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认定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仅为“可能致癌物”,台湾环保署认定塑化剂多为“疑似毒化物”,为四级毒性分级的最低级,我国卫生部曾指出塑化剂于人群日常暴露水平极低,对人体健康尚无明显影响。

塑化剂在内地一般称作增塑剂,最普遍的是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不在我国关于《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目录中,被列入2011年6月卫生部公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名单。

徐岩:塑化剂的种类很多,需要根据相关检测结果来确定,并不是所有的塑化剂都是对人体有害的,目前检测出有害的塑化剂就是邻苯二甲酸酯类。但也有很多塑化剂是安全的。所以这就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与食品相关领域,就应该更加慎重。

记者:为何白酒中会有塑化剂的检出?

酒业专家:有一些科学实验已经证明,相对于水来说塑化剂在乙醇也就是酒精中更易溶解。我认为酒类中的塑化剂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在白酒生产的过程中,其生产线上使用了一些塑料管道、塑胶容器、瓶盖或其他塑料包装材料,这些材料中都含有塑化剂,可能导致塑化剂溶解到白酒中;第二类是来自于酒类的原料中。其实,我们的食品和饮料中都会含有或多或少的塑化剂,这是由于高梁、玉米等农作物在种植过程中,可能使用了塑料薄膜,由于塑料薄膜长时间与土壤接触,导致塑料薄膜中的塑化剂会迁移到土壤中去,然后再被农作物吸收,不管是我们日常吃的食品,还是酿酒的原材料中也会含有微量的塑化剂。

现在很多的白酒生产企业都对自己的生产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生产线上几乎全部使用是不锈钢材料制品。如果在生产线上全部采用的是不锈钢材料制品或者其他不含塑化剂的材料制品,那以,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塑化剂的污染。不过,在实际的生产条件下,生产线上的个别地方不太适合采用不锈钢材料,比如转弯软接头,垫圈及瓶塞等地方,可能还在使用塑料制品。对于这些塑料件,白酒生产厂家也完全可以采用别高品质材料来替代,但从成本上会有很大增加。相信发生了这次塑化剂事件以后,所有的白酒生产企业都会对自己的生产线进行仔细检查,找出可能存在隐患的地方,再次进行升级改造。

另外存在一个有趣的事例,之前为白酒生产企业供应管路配件的企业通常都叫塑料制品厂,后来随着白酒生产设备的升级改造,这些企业基本都转而生产不锈钢产品了,但其仍采用塑料制品厂的名字。

董庆利:白酒中检出的塑化剂可能源于包装材料或输送管道中的交叉污染,因白酒保质期较长,基本可排除从原料中或灌装过程中蓄意添加以延长保质期的可能。特别是白酒在生产流水线上的工艺流程中,不可避免地使用胶皮管等材料进行输送,如果这些材料中本身已有塑化剂成分,就会渗入白酒中,从而导致白酒中塑化剂检测成分超标。

徐岩:现在国家质检总局已经消息,地方相关部门已对生产企业进行排查,目前尚未发现有人故意向白酒中添加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情况。经行业专家分析,白酒感官质量要求清亮透明,而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起增稠、乳化作用,不助于提高白酒的感官质量;同时白酒生产工业不需添加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白酒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主要来源于生产、贮运过程中使用的塑料容器管道、密封材料、包装材料的迁移和环境的影响。所以,白酒中的塑化剂成分不存在人为添加的可能。

记者:怎样消除白酒中存在的塑化剂?

酒业专家:其实,在白酒生产过程中,塑化剂的控制目前还没有纳入到白酒的质量安全系统中,设立专门的关键控制点进行控制。对于白酒中塑化剂的去除方法,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有的说可以通过二次蒸馏法,利用酒精沸点低的特性,将酒精和部分水分通过蒸馏分离出来,达到降低塑化剂的作用;有的提到可以在白酒中使用少量的活性炭,通过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即可解决问题;还有的提到在白酒中加入一种酶,也可以降低塑化剂的含量。但这些方法都没有经过专门机构进行验证。希望有关机构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制定出一些标准的方法,供白酒生产企业使用。

记者:其他食品中是否还会有潜在塑化剂存在?食品企业应如何避免生产过程中塑化剂的进入?

董庆利:台湾2011年的塑化剂风波影响深远,因用塑化剂代替食品添加剂之一的起云剂用于饮料、糕点、面包等食品中,甚至药品中,价格低廉,对食品药品的品质和口感改善很多。一般来说,除了蓄意添加,只要涉及使用聚氯乙烯(PVC)的食品包装材料,都有可能从食品中检出塑化剂,酒中检出塑化剂也许只是“冰山一角”,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快速检测方法以及检测灵敏性的提高,将有更多食品会被检出含有塑化剂成分。

塑化剂多来自包装材料的交叉污染,因此食品企业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注重对原料清洁的保护、输送管道材料的选取和清洗、食品最终产品的定期抽检等。另外,食品在储存过程中也会有微量塑化剂从包装材料中迁移到食品中,因此尽量减少食品的贮藏期也有助于减少塑化剂的检出量。

耿霞:除了已曝光的“台湾塑化剂事件”和“白酒塑化剂事件“,塑化剂还可能存在于茶饮料、果汁饮料、运动饮料、果酱类、益生菌、胶原蛋白粉、羊乳片、各种胶囊类、辣椒酱、方便面等各类食品中。

记者:目前针对塑化剂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哪些?这些方法的创新性及优缺点是什么?

耿霞:目前,塑化剂的检测主要采用气质分析技术和液质分析技术。气质方法分析塑化剂的优点是没有本底干扰的问题,但是气质方法对于含有水的液体样品不能直接进样处理,而且运行时间长,大约需要30分钟,灵敏度也不如液质方法高。从应对法规和越来越多的样品来源,以及塑化剂种类的挑战角度来讲,液质分析技术更具有前瞻性。但液质分析技术也有它的缺点,即塑化剂本底干扰太高,严重影响定性和定量。沃特世公司针对这个问题推出了PFC kit液质分析方法。

记者:对于塑化剂的限量国内外是否具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应该怎样制定相关法规对中国食品安全进行规范?

耿霞:目前我国和食品中塑化剂检测相关的标准有2个。2011年6月,中国卫生部将17种邻苯二甲酸盐类塑化剂列入《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第六批)》,规定可能添加的食品品种为使用乳化剂类添加剂的食品,检测方法参照《GB/T 21911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另外,GB9685-2008在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的使用原则中对DBP、DIBP、DEHP、DNOP、DINP、DMP这6种塑化剂作了明确规定。

董庆利:对于塑化剂国内外的相关规定稍有差异,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管局(FDA)和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分别认为,成年人每日对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的安全摄入量为1.5mg、2.4mg和3.0mg;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的毒性更低,即使每天摄入9.0mg,也是安全的。2011年6月我国卫生部签发的551号文件《卫生部办公厅关于通报食品及食品添加剂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最大残留量的函》,这份文件规定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的最大残留量为0.3mg/kg。另外,我国在GB9685-2008《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严格规定了DEHP从食品包装材料迁移到食品的迁移量为1.5mg/kg,DINP为9mg/kg,与世界发达国家的规定一致。

塑化剂是否影响健康要看摄入量,同时塑化剂对食品安全的影响还需更多相关研究证实,我国应在《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和最大残留量等相关法规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塑化剂检测方法,特别是快速检测方法用于筛选,通过强制性标准对食品企业进行抽查和监管,督促食品企业对各类食品,特别是使用可能造成交叉污染的食品包装材料,应该进行严格控制和检验,从而在源头上实现食品的安全。

记者:相关各方是否会采取措施来避免塑化剂问题的出现?社会各方应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徐岩:由于白酒中塑化剂成分的检出主要是迁移所致,企业无法看到,因此事件发生后,国家和企业都会对塑化剂进行一个限量标准,以保护消费者的利益。而且行业协会也会采取一定的措施来管控。国家、行业和产业面对这样的事件,必须有具体的举措。

塑料包装分析篇5

关键词:白色污染;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0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14(c)-0144-01

我国“限塑令”于2008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即日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一、白色污染的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作为新型材料的塑料制品,因其具有成本低、质轻、防水、便利、生产技术成熟等特点而在全国广泛应用,给人们带来了不少方便,但由于人们对废旧塑料造成的环境污染缺乏足够的认识,将用过的废旧塑料制品随意丢弃,给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我国的城市生活垃圾年产出量达一亿吨,并且正以年增长率10%以上的速度递增,其中塑料垃圾占相当大的比重。从地区范围来看,白色污染也已经变的相当严重。据报道,北京市生活垃圾的3%为废旧塑料包装物,每年总量约为14万吨;上海市生活垃圾的7%为废旧塑料包装物,每年总量约为19万吨。天津市每年废旧塑料包装物也超过10万吨。北京市每年废弃在环境中的塑料袋约23亿个,一次性塑料餐具约2.2亿个,废农膜约675万平方米。总体来说,近年来由于塑料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淡薄,白色污染越来越严重,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环境。

二、白色污染的危害:(一)塑料制品的难降解性对环境的危害。塑料制品的难降解性是它对环境所造成危害的主要方面,也是白色污染之所以比较难改善的根本原因。由于它本身的特性对环境造成的直接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侵略土地过多、污染空气、污染水体、火灾隐患、白色垃圾可能成为有害生物的巢穴,它们能为老鼠、鸟类及蚊蝇提供食物、栖息和繁殖的场所,而其中的残留物也常常是传染疾病的根源。(二)资源利用率低,经济损失很大。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因包装废物污染环境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40多亿元,而因包装废物可以利用但未得到回收利用所造成的资源浪费损失每年高达100亿元之多。在我国生产或销售的包装产品种,每年就有70%左右的包装物是在一次性使用后即被随意抛弃。

三、白色污染的环境经济学分析:(一)外部性影响。假设一个塑料厂的一部分业务是生产一次性用具,而它生产的产品就地卖给当地居民使用。而当地居民由于使用这些一次性塑料,导致了白色垃圾过多,又恰好采用掩埋的方式解决这些垃圾。这种做法恰好伤害到了当地农民,导致当地农民收入下降,直接影响到了很多农民的切身利益。因为塑料厂生产的一次性用具越多,影响的农民就越多,对农民造成的影响也越大。(二)白色污染的负外部性分析。由于现阶段塑料处理技术不高,再加上人们的环保意识比较低,白色污染难免会越来越严重。塑料制造商对于白色污染的现状可能会采取两种措施:一是厂商投入资金、提高技术水平,改变塑料制品本身的特性,使其对环境不再产生危害;二是放任自流,不予理睬,违法经营。受利润最大化动机的支配,为了避免私人成本的增加,生产者一般会采取第二种做法。但是,这种做法将直接导致白色污染情况的加剧,污染加剧会使环境中的其他人受到伤害,增加了额外的社会损失,导致社会成本的提高。由于生产厂商自私的选择,节省了私人成本,而导致社会和环境或者其他人付出了额外的社会成本,也就是说私人成本社会化。这种做法甚至导致引起的额外的社会成本远远大于私人成本,这种做法,严重违背了帕累托最优标准。四、解决白色污染的对策(一)管制手段的实施。管制手段主要是指直接对其进行的一种金钱或者制度上的限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只要能够不打折扣的实施,效果明显。1.颁布法令禁止使用一次性难降解的塑料包装物。禁止可以采用罚款方式。最好的办法就是制定一套严格的法令,明文规定不可使用一次性难降解塑料包装物。现在国内已经有很多地方采取这类措施,像杭州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杭州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2.颁布法令强制回收利用。清洁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可以重复使用,或重新用于造粒、炼油、制漆、作建筑材料等。回收利用符合固体废物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通用原则。回收利用不仅可以避免“视觉污染”,而且可以解决“潜在危害”,缓解资源压力,减轻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负荷,节约土地,并可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是一个标本兼治的好办法。(二)征税和补贴。白色污染另一个好的解决办法是对生产厂商征税(或补贴)。从社会角度看,污染控制的目标是要达到能使社会收益最大化的控制水平,这也就是开发高新技术来防治污染的费用等于污染损失成本的地方。如果厂商选择不予理睬的措施的话,政府可以考虑采取征税(或补贴)的办法。1.建立环境消费税制度。白色污染有全民化的特点,以排污费制度或其他行政制度管理不易、低效。针对此情此景,国家税务总局有关领导指出,只要每个一次性塑料袋加二分钱,一次性塑料袋的销售量就会减少80%。现行税法规定,消费税是对特定的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征收的一种税。白色污染等生活污染问题主要由消费不当、过度引起,要减少白色污染,促成绿色消费、有度消费,消费税就是现成的法宝。2.建立科技补贴制度。针对一些自愿增加私人成本进行科技水平创新的厂商,国家可以考虑适当的给予一些科技补贴,以刺激厂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科技补贴不可盲目,一定要谨记实现社会最优的大前提。(三)提高环保意识。政府应该多播放一些环保和禁止用一次性包装物的公益广告。只有人们的环保意识提高了,上面的手段和措施实施起来才能事半功倍达到预期的效果。

结语:实行“限塑令”之后,我国的白色污染状况有所改善,但是由于一些技术或者执行中的一些问题,白色污染并没有想象中改善的好,所以,如何真正的解决白色污染问题,达到社会最优,还需要各方面的努力。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参考文献:

[1]高岚,田明华,吴成亮主编《环境经济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塑料包装分析篇6

【关键词】塑封;器件;质量与可靠性

引言

塑封半导体器件特别是贴片塑封半导体器件以其体积小、重量轻的优势,满足了航天武器系统小型化的需求,逐渐被用来替代金属或陶瓷封装的分立半导体器件。受到封装材料、禁运和进货渠道的限制,装机的塑封半导体器件(以下简称塑封器件)质量等级多为工业级。器件小型化和高集成度的飞速发展,受到质量保证能力的局限和滞后的影响,有许多器件在装机之前还没有手段进行相关的可靠性工作,其质量存在较大隐患。

近年来,国内元器件可靠性机构逐渐意识到塑封半导体器件的质量对整机的影响,开展了专题研究和试验,结合试验情况参考国际行业标准,对GJB4027-2000《军用电子元器件破坏性物理分析方法》进行了修订,在GJB4027A-2006中增加了贴片塑封电路的DPA,重要武器型号的质量保证大纲中都明确了对不能进行补充筛选的低等级器件(包括塑封器件)要制定相应的质量保证方案,通过一些可行的试验项目来考核器件的可靠性,考核合格的器件才允许装机使用,避免有质量隐患的器件使用到武器系统上,提高了武器系统的质量与可靠性。

1 塑封器件的供应质量水平

塑封器件从价格、体积与金属和陶瓷封装相比都存在巨大的优势,但塑封器件的供应质量水平不能完全按照常规的质量等级来进行衡量。

在IPC-M-109中定义了潮湿敏感性元件,规定了由潮湿可透材料所制造的非气密性包装的分类程序,塑料器件为潮湿敏感器件。在IPC/JEDEC J-STD-033标准中,潮湿敏感器件从低到高共分为8级,分级、储存环境和寿命如下:

1级:温度≤30℃、湿度85%,无限;

2级:温度≤30℃、湿度60%,1年;

2a级:温度≤30℃、湿度60%,4周;

3级:温度≤30℃、湿度60%,168h;

4级:温度≤30℃、湿度60%,72h;

5级:温度≤30℃、湿度60%,48h;

5a级:温度≤30℃、湿度60%,24h;

6级:温度≤30℃、湿度60%,时间在标签上。

在一定的储存环境条件下,潮湿敏感器件的潮湿敏感等级越低,可靠性就越有保障,所以塑封器件的供应质量水平用潮湿敏感等级来衡量更贴切。

2 塑封器件的失效模式

2.1 失效部位和失效原因

2.1.1 芯片和内互联

(1)水汽和离子导致的化学腐蚀;生产过程控制不良导致的沾污;水汽、偏压和暴露的金属导致的枝晶生长;铝金属化层中的电流密度导致的金属迁移;不同金属间的界面反应导致的金属间化合物;引脚暴露在氧气中化学反应导致氧化;

(2)因引线键合不良、引线不良,热冲击、机械冲击或振动过应力引起的芯片裂纹、分层,键合点偏离、腐蚀或电迁移使内互联不良和注塑使引线键合损伤导致的开路;

(3)工艺过程控制不良产生的颗粒、多余的内互连线以及金属化迁移和枝晶生长导致的短路;

(4)因过电应力、ESD、辐照和高温环境导致的功能丧失或退化。

2.1.2 封装和引线

(1)盐和恶劣气氛导致的腐蚀;封装厂工艺不良导致的多孔/针孔;劣质镀层、恶劣气氛导致的可焊性差;

(2)高温环境、恶劣气氛、使用清洁剂导致标志不清;在热冲击或贮存过程中,水分子沿微孔渗透到封装材料中导致芯片与模塑化合物间任何可测量的分层、引出端引线键合区的任何分层、大于引脚内部长度2/3的分层;

(3)焊接期间吸收的潮气膨胀(灌封的封装)、工艺控制不良、热冲击导致分层、裂开或“爆米花”效应;

(4)引线/封装密封工艺控制不良和振动、温度循环造成机械疲劳。

2.2 筛选中的失效情况

对17种塑封器件可靠性试验后进行统计发现:35批共1265只器件在经历了外观、温度冲击、声学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下简称声扫)、结构分析等试验项目之后,有738只器件声扫不合格,淘汰率为58.34%。其中584只为引出端引线键合区存在分层,132只为芯片与封装材料之间存在分层,22只筛选合格后进行结构分析发现引线从塑封材料完全剥离。

2.3 使用中的失效情况

对使用中塑封器件失效统计发现:引线框架和封装材料界面在外键合点处分层、使得金丝外键合点拉脱占失效总数的42.9%;内压焊丝与外引出管脚之间压焊点脱落占失效总数的28.6%;封装破裂占失效总数的28.6%。

2.4 塑封器件的主要失效模式

封装与引线分层、裂开或“爆米花”效应导致的参数退化和功能失效,失效机理为水汽渗透和焊接期间吸收的潮气膨胀。

3 塑封器件的质量保证措施

(1)尽量选用潮湿敏感等级低的塑封器件。

(2)制定合适的质量保证方案,在质量保证方案中考虑对器件承受潮气能力的试验项目及试验后不合格情况的判别,如:温度冲击试验、声扫试验;关键部位的器件建议增加结构分析;因高温贮存试验可能导致器件引脚氧化或引起过多的金属间增生而降低引脚的可焊性,建议取消。

(3)开展塑封器件质量保证能力建设,提高塑封器件的试验能力并逐步开展塑封器件的补充筛选工作。

(4)改善器件的储存环境,尽量采用器件的原包装或抽真空防潮包装储存器件,避免器件长期暴露在大气中吸附潮气从而降低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同时在器件装袋储存之前进行适当烘干。

(5)回收退库的器件要先进行烘干处理,再密封后在规定的环境中储存,记录密封日期。塑封器件密封在干燥袋内的存储时间(库存寿命)是从密封之日起12个月。库存元器件发放后,对剩余的器件应重新抽真空密封包装,库存环境至少应满足标准规定的I类环境要求。

(6)监控塑封器件装机前开袋后在大气环境中的暴露时间,不要超过该器件潮湿敏感分类等级规定的最长暴露时间。器件从库房到烘干设备,再到被装入密封袋内,整个过程都要采用严格的防静电措施;在周转过程中应避免器件的引脚受到损伤。

(7)塑封器件在焊装之前应进行烘干处理,去除器件内部的潮气,避免因内部潮气导致焊接过程中出现热效应蒸汽膨胀。

(8)做好器件焊装之后的防护工作,避免器件焊装后暴露在空气之中的时间太长而受潮失效。

4 结束语

塑封器件的质量与可靠性受到国内外可靠性保障行业机构和专家的重视,逐步开展了专项的研究和试验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国内已具备了进行塑封器件补充筛选和进行结构分析的能力和手段。但在塑封器件的质量与可靠性控制方面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共识,希望通过共同努力,使塑封器件的质量与可靠性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参考文献:

[1]NASA/TP-2003-212244.《塑封微电路(PEM)选择、筛选和鉴定指南》.

[2]IPC/JEDECJ-STD-020B.塑料集成电路(IC)SMD的潮湿/回流敏感分类.

[3]IPC/JEDECJ-STD-033.潮湿/回流敏感性SMD的处理、包装、装运和使用标准.

作者简介:

塑料包装分析篇7

XX年2月10日上午,在我校团委,政教处的呼吁下,我们针对现阶段塑料袋使用的问题,开展了此次活动,宣传环保知识。

此次宣传活动我们在准备宣传材料期间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研究,利用网络、书刊等方式查阅各种环保知识宣传资料。现将我此次环保知识宣传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结及心得体会(针对“白色污染” )进行分析。

一、我们的实践过程:

首先,我们来到宣传台,认真阅读了展示牌上的环保知识宣传,了解了关于泰兴市污染治理及成果。紧接着,我们通过浏览网页,了解了污水处理情况和流程,展望了泰兴市未来发展规划和积极构建全社会关注环保的人文环境、绿色环境。

二、分析:什么是“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众所周知的新型名词。那么,到底什么是“白色污染|呢?

“白色污染”主要指白色的发泡塑料饭盒,各种塑料袋,农用地膜等给环境造成的污染。“白色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聚丙烯(pp)、聚苯乙烯树脂(ps)。在这些污染物中,还加入了增塑剂,发泡剂,热稳定剂,抗氧化剂等。

三、分析:什么是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

1、塑料垃圾没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处置,垃圾没有实行分类收集,能回收回的不回收利用。

2、许多企业对于生 产过程中产生的白色垃圾没有科学地处理,放任自流。

3、我国现有的法律没有对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处理,制定出过硬的相关法规。

4、尽管在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镇的口号下,我们的县城变得整洁得多,但是总的来讲,人们的环保意识比较淡薄,滥用和随意乱倒塑料制品现象相当普遍。

四、分析:“白色污染”的危害有哪些?

(一)视觉危害:

散落在环境中的塑料废弃物对破坏了市容景观。如散落在自然环境、街头巷尾、江河湖泊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飞舞或悬挂枝头的超薄塑料袋,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

(二)潜在危害:

1、塑料地膜废弃物在土壤中大面积残留,长期积累,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

2、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中的塑料废弃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食后,会导致动物死亡。

3、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废弃物质量轻、体积大,很难处理。如果将它们填埋,会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分解。

4、部分的塑料含有毒性,如果用作餐具或食品包装的材料,这样对人体的健康不利。

塑料包装分析篇8

机场飞行区内的外来物(Foreign Object Debris,以下简称FOD),主要包括航空器自身脱落的零部件、地面保障设备及人员产生的外来物、装卸货物及包装材料产生的外来物、机场维护施工产生的外来物以及道面、助航灯具等设施损坏产生的外来物。这些外来物在飞行区内具有分布广、数量大、来源复杂、防控难度大的特点。

飞行区内的外来物对航空器的危害极其严重且难以预测,例如:一小块塑料布被吸入发动机可能引起空停,一个小螺钉或金属片甚至尖锐的碎石都会扎伤轮胎引起爆胎,爆胎产生的轮胎碎片又有可能打伤飞机机体或重要部件等。FOD不仅极大的影响航空运输业的经济效益,更关乎旅客及其财产的安全。

为了对FOD防治做更深一步的研究,加强机场FOD防范工作力度、增加防范效果、完善防控机制,特以西部一大型国际机场2012年3月飞行区为调查对象,从机场FOD分布特点与来源分析、机场航空器扎胎情况分析、机场FOD防范实施措施三个方面来分析阐述如何机场FOD的防控工作。

按照飞行区内FOD可能对航空器安全运行造成的危害程度可将飞行区内FOD大致分为三类:高危外来物、中危外来物和低危外来物。FOD危害等级具体分类如下:

(一)高危外来物:金属零部件、有尖锐棱角的物块、质量较重或极为坚硬会对航空器造成极大损伤的外来物;

(二)中危外来物:碎石块、塑料瓶、报纸、包装箱、打包带等对航空器安全运行有一定威胁的外来物;

(三)低危外来物:非金属零碎垃圾、纸屑、枯草、树叶等对航空器安全运行影响较小的外来物。

第一部分 机场FOD数据分析(三月份)

一、跑道

1)特征分析:

跑道上的FOD主要为碎石,种类单一、数量多、危害较大,发生事故后果严重。

该机场飞行区道面受十多年冰冻低温环境和炎热高温气候的循环作用冻融破坏现象严重,由于反复的冻融作用使水泥混凝土的强度逐渐衰减,再加之应力疲劳的影响,更加速了混凝土板的破损,因此冻融后混凝土道面产生的大量剥落物便成了威胁飞机运行安全的FOD的主要来源。(现已完成道面盖被改造)2)来源分析:

道面破损产生的碎石子占跑道区域FOD总数的绝大部分;

嵌缝料失效产生的嵌缝料残块、胶条也是跑道区域FOD的主要来源之一;

鸟害防治工作中击落的鸟类及小型野生动物尸体;

3)数量分析:

由于跑道道面破损严重,再加上大面积的道面维护施工,施工现场遗留的石子、混凝土碎块数量较大。三月在跑道内共收集到FOD149个,其中高危FOD14个,主要有:混凝土碎块、铁丝、车辆设备掉落部件等;中危FOD126个,主要有:碎石子、鸟类尸体、嵌缝料块、劳保用品等;低危FOD 9个,主要包括:枯草、塑料袋等。

4)危害程度分析:

三月内,在跑道上收集的FOD中,高危FOD占9.40%,中危FOD占84.56%,低危FOD占6.04%。

分析看出,跑道上的高危FOD在飞机起降过程中对航空器的危害非常严重,应该重点防范,尤其是散落在跑道上的尖锐碎块和金属物件,应及时发现并清除。

二、滑行道、联络道

特征分析:

滑行道、联络道FOD数量多、分布广、种类单一、危害严重。

2)来源分析:

道面破损后表皮剥落的石子及道面维修遗留的混凝土碎块是滑行道、联络道FOD的主要来源;

3)数量分析

三月内,在滑行道、联络道内收集到FOD 373个,其中高危FOD 137个,主要包括:道面破损碎块、金属物件等;中危FOD 196个,主要包括:小石子等;低危FOD 40个,主要包括:枯草、塑料袋等。

4)危害程度分析

在机坪三月内收集到的FOD中,高危FOD占37.5%,中危FOD占53.6 %,低危FOD占8.9%。

分析看出,滑行道也是高危区域之一,滑行线上的破损碎块、金属物件和灯具残片对航空器的危害非常严重,应及时采取措施对破损道面进行维护,加强滑行道的机械清扫力度。

三、机坪

1)特征分析:

机坪上的FOD数量多、种类杂、来源广、危害严重。

2)来源分析:

现场调研发现,机坪上的FOD主要来源于货物装卸及转运、地面勤务人员、车辆散落的物件等。行李装卸过程中产生的FOD主要包括:箱包拉链、行李锁、箱包标牌、行李提手、钢索、打包带等;

勤务车辆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掉落的金属物件,如:螺栓、螺帽、设备铭牌、小金属残块等;

勤务人员及旅客丢弃的垃圾,如:劳保手套、果皮、纸屑、烟头、塑料瓶、塑料袋、钥匙等;

机舱保洁人员工作中撒落在停机位的垃圾,如:纸箱、餐盒、清洁袋、清洁用品、报刊杂志等。

3)数量分析

三月,在客运机坪清扫到FOD855个,其中高危FOD有118个,主要包括:螺栓、螺帽、钢筋头、箱包拉链、行李锁、设备掉落的金属物件等;中危FOD有664个,主要包括:碎石块、塑料瓶、纸、包装箱、打包带等;低危FOD有73个,主要包括垃圾碎屑、碎纸片等。

4)危害程度分析

在机坪三月收集到的FOD中,高危FOD占13.8%,中危FOD占77.7%,低危FOD占8.5%。

四、货机坪、除冰坪

1)特征分析:

FOD的构成单一,数量较少,危害性大。

2)来源分析:

勤务车辆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掉落的金属物件,如:螺栓、螺帽、小金属残块等;

货物装卸人员作业中遗漏或丢弃的物品,如:劳保手套、烟头、塑料袋等。

3)数量分析

三月内,在东货坪、除冰坪清扫到FOD207个,其中高危FOD21个,主要包括:螺栓、螺帽、设备掉落的金属物件等;中危FOD49个,主要包括:包装箱、打包带、塑料袋等;低危FOD137个,主要包括:枯草、碎纸屑、塑料袋等。

4)危害程度分析

在东货坪、除冰坪本月内收集到的FOD中,高危FOD占10.1%,中危FOD占23.6%,低危FOD占66.1%。

综上所述:该机场飞行区FOD的分布和数量呈现出以机坪为核心区域,逐渐向跑道、滑行道减少的趋势;FOD在各区域的危害程度呈现出以跑道、滑行道为高危区,其他区域危害程度降低的特点。

第二部分 机场航空器扎胎情况分析

一、扎胎情况统计分析

1、航空器扎胎的数量统计(3月1日—3月31日)

据统计显示,该机场从3月1日—3月31日共发生航空器扎胎事件85起,扎伤轮胎92条。其中基地航空公司扎胎78起,占扎胎事件总数的91.76%,扎伤轮胎84条,占扎伤轮胎总数的91.30%;海南航空公司扎胎6起,占扎胎事件总数的7.06%,扎伤轮胎7条,占扎伤轮胎总数的7.61%;天津航空公司扎胎1起,占扎胎事件总数的1.18%,扎伤轮胎1条,占扎伤轮胎总数的1.09%。

综上所述,基地航空公司航空器扎胎的比例最高;

2、扎胎航空器机型分析

目前,执飞该国际机场的航空器主要有20多种机型,其中B737每日进港航班架次约占27.26%,B738每日进港航班架次约占21.00%,B752每日进港航班架次约占13.15%,E145每日进港航班架次约占2.93%。

上一篇:智慧交通创新范文 下一篇:生物材料发展前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