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非遗的传承和创新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11-27 17:00:44

对非遗的传承和创新的建议

对非遗的传承和创新的建议篇1

摘 要 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原地区古老而鲜活的传统文化,是地域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气质、民族凝聚力的有机组成和重要表征。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大背景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方面获得了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大量蕴涵着独特民族精神和智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从人们的生活中消弱甚至悄悄消亡。因此,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就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

关键词 体育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研究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各族人民长期以来所创造积累的重要文化财富,是人类创造力、想象力、智慧力和劳动力的复合与统一的完美体现,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动展示[1]。

深挖本地域特色文化内涵,阐释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价值,维护文化的多样性,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是新时期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一项创新工程,符合河南省建立中原经济区的战略要求,是推动中原文化繁荣,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打造鲜明地域特色、展现中原风貌、提高中原文化影响力的重要举措。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源远流长的中原历史留下的文化印迹,体现着中原的竞争力,同时河南省的非遗文化的开展仍存在着发展缓慢的态势,为促进体育非遗文化的现代化发展进程,本文欲着重分析河南省体育非遗文化研究的当代意义,以提升民众的文化认同,选定体育非遗文化的角色定位(奥运机制还是群体机制?),分析制衡河南省体育非遗文化发展的因素,试图通过对现代瑜伽项目的研究为河南省体育非遗文化提出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研究“谁来传承?传承什么?如何传承?”的问题。

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是对中原生态体育文化信息进行抢救、集聚和整理,研究以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综合涉及传统的人类学,快速发展的传播学和亟待完善的体育学。通过这些学科理论知识的运用,不仅可以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提供一次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尝试,而且还有可能为丰富这些学科的理论成果添砖加瓦,为满足该领域的教育和研究需求起到积极的意义。

对河南省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研究,可以扩大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社会影响,对于其文化传承起到了积极地助推作用,还可以详尽的了解河南省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阻碍与问题;同时,对河南省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与开发问题进行研究,可以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较深层次的文化发掘,符合河南省现阶段积极推进的把河南省由文化资源大省建设为文化产业强省的战略决策和大力实施“中原文化崛起”的既定方针,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意义,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河南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

(2)实践意义

研究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武术文化遗产,对深入认识和了解河南地域武术文化,全面地认知中国武术文化版图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研究一方面对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体系进行整理与挖掘,探索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从而调动民众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引起人们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多的关注,不断加大对其保护力度;另一方面,通过借鉴瑜伽的发展理论和经验,探索如何在传统和现代、继承和发展之间找到对其进行保护的科学、合理、有效的措施,以确保其生命力,为河南省更好地保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建议,以利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

研究对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了具体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部门具体实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政策实践的参考。

二、文献综述

(一)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2005年12月,国务院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界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根据国务院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体育文化表现形式及文化空间。

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是指在河南境内,由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的,与体育相关的且具有一定科学价值的文化,是河南人们创造的体育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综合。

(二)传承和发展的概念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5]18号)中明确指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应采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提出了保护与传承、发展并重的工作要求。在现代科学体系中,“传承”一词首见于民俗学中,以20世纪30年代柳田国男《民间传承论》为标志,他提出要对普通人的日常民俗事象进行研究,从而阐释历史、文化、变迁的过程及发展特征。国际学术界形成了其他与传承相关的理论主要有传播论学说的维也纳学派、曼彻斯持学派与傅厄斯学派等[2]。《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湖南传统武术传承研究》中提出传统武术的传承就是由传人实施的,在代际之间进行的技艺、理论、习俗等传统武术文化内容的传递和传播。

研究认为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即承袭、创新并广为传播。承袭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历史价值、文化渊源、宗教仪式、风俗习惯等文化元素和生态环境。与时代要求相结合,在传承谱系比较明晰的武术基础上,创造理论和技术体系比较成熟的武术技艺和健身、养生功效突出的套路,使其具有生存、发展的特定空间和时间维度,植根于民间的活态的传统行为方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核心就体现在它的传承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的变异与创新。同时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还会随着社会特征、竞技生活、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发生变化,会影响人们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思想,因此,完善的传播方式对扩大非遗文化的影响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国内关于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现状

1.国内关于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

国内关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涉及文化价值、历史价值、保护研究、立法研究、制度研究、现状调查等,但都侧重于本区域的研究,地域性研究体现了一定的区域特点,但从总体是显示出各地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并在保护的基础上提出了与当地文化、政治、经济相结合的传承方式。

2.国内关于体育类或武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观点

国内学者多以本地区的非物资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根据对本土文化的历史追溯,相应的提出传承和发展建议。

牛爱军从全民健身和民俗学的角度出发,提出融于当地生活风俗中传承,并结合当代新农村建设,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发挥体育的健身功效,根据项目特点进行开发,提出商业开发与创意产业相结合的发展方式。

白晋湘从法律角度出发,指出健全法律保护机制,建立管理和保护体系,建立体育博物馆,开展文化普查工作,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和关注。

社会活动和社团的开展体育非遗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姚应祥对湖州船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加强立法、加大宣传、依托学校,建立体育社团,开发旅游的传承建议。董亮在对四川少数民族体育的研究中指出要将仍具有较强生命力的体育文化遗产发展成为大众健身娱乐项目,延长其生命周期。

张巧凤对非遗文化的软文化实力进行研究,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高我省文化软实力》中指出调动传承主体的积极性是对非遗文化的可持续性延伸,提升文化吸引力和感召力是文化竞争力的优势所在,应打造河北特色的非遗文化品牌。

李荣芝、虞重干从传播学角度出发,指出可以通过学校教育传承途径、竞技化途径、社会教育途径、生活化途径。《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看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中也针对民众缺乏民族传统知识认知现状,提出加强政府管理、加大媒体宣传、维持文化“原生”的生存环境和发挥院校优势及赛事促进等建议。王林在《传统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困境与对策》中指出应营造适宜传承的文化生态,加强传承人的名人效应,加强传承梯队的建设。徐旭对岭南醒狮文化的研究中,指出要推动武术与醒狮相结合的影视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安剑群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人龙舞”的文化传承研究》提出要进行广泛地区的横向传承,和不断创新的纵向传承相结合,加强群体性传承和学校传承、社会传承的方式相结合;

综上所述,国内关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陈关于发展的研究,从政治、经济、立法、教育学、传播学、民俗、社团、社会活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奠定了一定基础。

3.关于河南省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在传承管理机构的研究中,王志高的硕士论文《嵩山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制度保障研究》强调法治机制的建立,建立有制度的组织运行方式,提出以发展武术文化产业的方式传承和发展。

在传承主体的研究中,王玉霞《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及挖掘保护对策》提出加强对传承人的培养,将非遗保护工程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本人在《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中提出通过对健身团队的管理和扶持,推广和传承非遗文化的技艺推广。

在传承内容的研究中,李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域下的民族传统-以河南少林武术、陈氏太极拳为例》指出要加速多种方式的宣传,挖掘民俗文化的体育娱乐审美价值;王伟红《河南省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提出开发非遗文化的器物层产品,做大做强非遗文化品牌活动,建立省及地市“非遗展示中心”。

在传承方式的研究中,任丽萍《传承・创新―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学校体育研究》中提出将其纳入学校体育课程体系;倪同《基于JSP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硕士论文中提出建立数据库,有效提高非遗文化的管理水平和效率,提供可视化信息,用网络模式提供资源共享,数字化宣传和保护非遗文化;赖学鸿《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利用思考》提出政府政策导向与舆论宣传是推动其传播和发展的保证,形成主体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科研之路,利用商业开发实现体育文化传承和弘扬,建设体育加旅游的产业机制,构建教育为中心的传承机制;王静的硕士论文《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版资源开发研究》中提出通过培养专业的出版人才,开发高质量的传统出版物和网络出版物相结合的方式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播;郭鹏飞《河南省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强调要加大普及力度,调动民众文化自觉性,在政府主导下,依托学校教育资源,提出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加强非遗文化的长远规划和管理。

综上所述,对于河南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管理有了专题的研究,但为数不多,对传承主体还仅限与对传承人的保护和关注,对传承团队建设的研究基本没有,传承内容上提出了对体育健身价值的延伸和器物层面的开发,传承方式聚集了大部分学者的研究结晶,大多数认为多种形式及层次的广泛传播有利于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白松强.中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的比较研究[J].中国广州中日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比较暨第三届中国高校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2011.8.

对非遗的传承和创新的建议篇2

文化强区,文化惠民。近几年,海淀区充分尊重本土文化习惯,在主动引导文化发展的同时,注重培养民间文化机构和文化创意企业,不断给文化土壤施肥灌溉。其中,以海淀区文明办为代表,调动政府、教育、社会团体等诸多力量,为文化共建创造了良好氛围,也强化了海淀区文化体系的交融力、影响力和浸染力。

高举“非遗”金字招牌

教育下一代

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科技大区,海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相当丰富。然而,多年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受到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一些依靠口传身授予以传承的文化遗产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面临人亡艺绝的危险,大量具有历史、文化、艺术、科学价值的珍贵实物遭到毁弃。

近几年来,海淀区正在通过立法明确有关制度,加强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为丰富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内容,更好地在未成年人中普及、传承和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淀区文明办在全市率先开展了“青少年非遗大课堂”活动。4月5日,“我们的节日――清明”海淀区青少年非遗大课堂活动启动仪式在海淀区西二旗小学举行。仪式上,北京龙在天皮影剧社的演员们为学校师生表演了纪念革命先烈主题皮影戏《火烧圆明园》和弘扬雷锋精神主题皮影戏《雷锋日记》,勉励孩子们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以实际行动来践行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今年起,海淀区将陆续在西二旗小学、西玉河小学等10所学校开展皮影文化课堂、端午文化课堂、曹氏风筝文化课堂等活动项目,以普及讲座、实地参观、动手实践、观摩演出等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扩大非遗感染力和影响力,还将在10月开展“非遗大课堂”工作成果集中展示活动。海淀区文明办还将积极与文化委、教工委等有关单位协调,尝试将传统技艺和动漫、影视等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推陈出新,在演出内容、形式创新上下功夫,增强非遗项目的时代感和凝聚力,“大手拉小手、携手护非遗”,力争让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在孩子们的手中发扬光大。

“十一五”时期,海淀区建立了上庄镇李家坟、苏家坨镇和北太平庄街道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让更多的辖区居民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者和传承人。2011年,海淀区新增曹氏风筝、曹雪芹传说、宏音斋笙管制作技艺和葛氏捏筋拍打疗法等4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截止目前,海淀区共拥有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1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7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项。这些非遗项目涵盖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美术等全部十个非遗类别,是弥足珍贵的文化瑰宝。

“十二五”期间,海淀将建立亟须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与传承机制;筹备建立集展览展示、资料存储、学术交流等功能为一体的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平台。另外,还将重点扶持一批“非遗”项目,促进产业发展;并将搭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资金平台,以“传承人保障金”形式改善传承人的生活与发展环境,加强对非遗接班人的培养,支持传承人通过授课、带徒等方式培养接班人。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共生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建设文化强国就要培育、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载体,这个载体是文化产业。2011年颁布的国家“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未来五年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传达着一个信号:即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目标就是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一方面,文化产业凭借广大的市场能够不断补充文化事业所达不到的“满足需求”的目标,从而引领文化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文化事业的繁荣是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文化产业要靠文化事业来涵养。

海淀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这里有以北大、清华为代表的近80所高等学府,有以总政歌舞团、北京电影学院为代表的一批国内一流文艺团体和艺术院校。文化创意产业是海淀的特点和优势,是海淀的招牌。据统计,目前,海淀区的文化创意产业总收入占北京市的四成,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8.2%。

2012年1月17日,北京市海淀区委召开十一届二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关于率先形成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新格局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海淀区要形成与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相匹配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新格局,成为首都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中心城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的排头兵。

对非遗的传承和创新的建议篇3

【关键词】缂丝织造的技艺;工匠精神的传承;人才培养的创新

依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对《缂织工艺》专业人才培养进行规范,进一步创新师徒传承的模式,有目的性、针对性、系统性地培养高素质的传承和创新《缂织工艺》专业的应用人才。在现代传承发展的成果经验的基础上,对苏州缂丝的人才培养、传承、发展、创新等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方法,并在新途径的探索中,从理论和实践上给出自己的建议,希望对缂丝织造技艺未来的发展有所启示和帮助。

1政策引导与社会行业的配合及营造市场环境氛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苏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最近草拟了《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评估办法(试行)》,根据苏州“十二五”文化发展总体规划,市政府确立了将文化建设放在苏州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位置。规划将非遗文化与传统手工艺纳入到城乡一体化建设之中,苏州缂丝织造也被纳入其中。目前,苏州缂织工艺行业大多以小规模生产企业为主体,主要以镇湖吴文康缂丝研究中心、平江路祯彩堂、苏州刺绣研究所缂丝生产车间、相城王明荣缂丝家族等民间组织为主,大部分都是散落在社会方方面面的个体散户,从业人员在160人左右。目前苏州的缂丝织造工匠技艺和文化水平良莠不齐,绝大多数是在传统师徒传承的方式下掌握缂织技艺的,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和美术基础训练,对于画稿中的构图、线条、比例、结构、造型、色彩、透视、艺境等基本元素的理解存在盲点和误区,缂丝工艺师讲解画稿和工匠理解画稿都存在问题,已跟不上发展的步伐。当前,要通过政府、企业、院校、社会的力量来培养新一代产业继承人,完成对从业人员的结构调整。政府、行业、学校等机构需要通过以文献库的形式对缂织的资料信息进行收集,同时完善数据档案库、博物馆、展示宣传营销中心的常态管理,加大社会参与和关注力度。在中小学可以开设缂织鉴赏课程。依托苏州高职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建立培训基地。社会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建立人才轮流培训机制,对员工进行培养,提高其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提高缂织工匠们的专业技能水平,促进缂织技艺专业人才的迅速成长。目前,苏州市场上生产的缂织工艺产品还是以临稿复古为主,品种单一,高、中、低档的产品分类没有形成,研发和创新只停留在理论阶段,所以急需一批优秀的原创设计师和具有较高缂丝素养的工艺技师充实这一行业。同时,也可以学习一下国外的世界品牌企业,如爱马仕和迪奥以及香奈儿产品市场的运行模式。

2依托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结合社会行业的传承形式

2.1依托高职院校探索创新非遗人才培养路径

高职院校具有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经济的使命,具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对接产业、服务产业,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高职院校的最终目标。积极探索创新非遗人才培养路径和规范人才培养模式并付诸实践,将对缂织人才的培养和保护及创新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2006年国家出台了《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为主要方针,传承方式为师徒传承、家族传承、企业传承、校企传承等。苏州缂织技艺的传承方式大多为传统师徒传承、家族传承。典型的校企合作是2013年3月,以部级工艺大师王金山工作室、苏州技师学院、苏州非遗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三方共同打造的缂织技艺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专业负责缂织非遗文化遗产的继承人的考核选拔及实习培训平台的运行,创新了校企合作传承的新途径。苏州其它高职院校具有办班条件的可以根据学校自身专业的实际情况,设立对口单招班级、缂织专业成教班、社会短期培训班等。在专业上可以分为《缂织工艺》专业班,也可以混招大班《缂绣工艺》专业班。在学校公选课程的设置方面,也可以开设缂织工艺基础、工艺鉴赏、传统丝织图案、罗工艺鉴赏、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基础课程。举办各类缂织工艺讲座、聘请缂织大师和高级工艺师进校担任专业课程的教学老师,设立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的新师徒办班方式。

2.2共同打造“招生+培养+就业”的良性循环渠道

建立长效的《缂织工艺》专业招生制度,依托高职院校人才建设基地,在具体制度和措施落实到位的情况下,形成长效和规范的人才培养模式,扩大对社会人才培养的范围,主要提高在职缂织员工的专业综合素质,在学校让更多有兴趣的学生参与进来,实行多层次、多样化的办班形式。依托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基地,结合社会行业的传承形式,有目的性、针对性、系统性地传承和创新专业人才的培养,在建立的校企合作信息共享平台上,共同打造“招生+培养+就业”的良性循环渠道。

3创新缂织工艺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

3.1传统的“师徒传承”演变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模式

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意见(教职成「2014」9号)》精神,积极推行和尝试现代学徒制教学培养的模式,使人才队伍综合技能水平得以提升。职业技术教育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整合教育资源,使职业教育真正与企业、行业在人才培养上实行无缝对接,为缂织工艺产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应用性人才。现代学徒制实际是工学交替的培养方式,是传统师傅与现代职业教育相融合,学校与企业共同组建互聘的教育团队,师傅与教师共同传授技能知识,为行业、企业培养急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3.2实现职业教育和企业实际需求的最佳融合

世界上的经济强国在职业教育体系方面,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BTEC、加拿大的CBE、奥大利亚培训包,这四大职业人才培养模块,都是成功融入了现代学徒制教育培养模式,为现代学徒制与一线企业实现对接提供了借鉴途径。如何使人才培养规格目标紧跟缂织工艺市场发展的需要?让职业教育和企业实际需求实现最佳融合,从而使职业教育更加专业、服务具有操作性。应该建立一个长远发展规划,才能实现职业教育和企业实际需求的最佳融合。

4结语

在现代传承发展成果经验的基础上,对苏州缂织工艺的人才培养、传承、发展、创新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方法,并在新途径的探索中,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给出自己的建议,希望对缂丝织造技艺未来的发展有所启示和帮助。

参考文献

[1]周平.缂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丝绸,2012(08):57-60

[2]张仲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M].北京市: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

对非遗的传承和创新的建议篇4

一、总体工作目标

到12月底,全市14个传承基地全部达到《*市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创建标准》,建立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对列入*市第一批、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逐步建立相应的传承基地。

二、具体工作步骤

1、制订实施计划(9月20日前完成)。各传承基地根据各自特色,制订详细、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包括落实组织机构,指定专人负责;组建传承队伍,落实辅导老师;建设传承阵地,添置活动器具;制订活动计划,丰富传承载体,明确近期和长远的传承活动形式;将“非遗”传承(教学)列入学校教学计划和每周课程安排等。

2、组建传承队伍(9月底前完成)。根据创建标准,帮助确定一名以上辅导培训教师。可视各校特色,以组建学生社团的形式落实传承队伍,形成一支人数不少于20人、活动经常的“非遗”传承队伍,在队伍的学生配备上应考虑延续性。

3、建设传承阵地(9月底前完成)。根据创建标准,帮助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阵地,各校可视传承基地的特色,分三块内容布置:图片或文字资料的展示(主要指静态的如白马湖文化、民间故事、梁祝传说等),实物器具的展示(主要指动态的如高跷、*吹打、狴犴龙舞、五香干制作技艺等),作品的展示(主要指动静态结合的如根雕技艺、玉雕技艺、*剪纸、倪元璐书法艺术、越窑青瓷烧制技艺等)。有条件的要设立民俗馆(厅、室、廊),以进一步丰富传承阵地的内容。

4、组织展示活动(12月底前)。各校在制订计划、组建队伍的基础上,设计一定的活动载体,经常性组织、开展活动,展示传承基地的特色。

5、编写校本教材(12月底前)。各校组织教师或聘请校外文艺骨干编写具有本地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校本教材。

6、后续传承活动。

(1)下半年要开展“老少牵手守护精神家园”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主要包括民间老艺人走进学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宣讲、辅导培训活动;中小学生走近民间老艺人、服务老艺人的志愿者行动,向老艺人拜师学艺活动。

(2)下半年开展全市中小学生讲*民间故事比赛;开展传承基地学生民间技艺大比武等活动。

(3)在其它文化活动中创设各种载体,鼓励学校开展多种“非遗”成果展示。

7、注重档案建设。各校要将活动计划、人员队伍名单、活动资料、校本教材等进行收集归档,建立完整的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档案。

三、主要工作措施

1、建立工作联系制度。由市文化馆指定一定的人员分片负责,通过下基层进学校指导帮助学校开展传承基地的创建工作。“非遗进校园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具体分工:

陈明负责小越镇中(倪元璐书法艺术传承基地)、小越镇小(民间剪纸传承基地)、春晖中学(白马湖文化传承基地)、驿亭镇小(白马湖文化传承基地)、谢塘镇中(五香干制作技艺传承基地);

柯妮赛负责实验中学(民间故事传承基地)、丰惠镇小(梁祝传说传承基地)、东关小学(玉雕技艺传承基地)、清潭小学(根雕技艺传承基地)、下管镇小(高跷传承基地);

陈四海负责上浦镇中(狴犴龙舞、越窑青瓷烧制技艺传承基地)、华维文澜小学(越窑青瓷烧制技艺传承基地)、滨江中学(*吹打传承基地)、崧厦镇小(*吹打传承基地)。

2、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普教科要与文广新局相关职能科室保持经常的联系与沟通,共同指导学校开展传承基地创建及传承活动。

3、实施一定的经济激励政策。在传承基地创建过程中,对设立民俗馆(厅、室、廊)、编写校本教材、传承活动丰富的学校,将采取一定的经济奖励政策,鼓励学校以多种形式开展非物质遗产的传承、保护工作。具体考核奖励如下:

(1)申报“非遗”传承基地成功的学校必须建有“非遗”活动室,设立民俗馆(厅、室、廊),“非遗”陈列实物丰富,布置合理科学,资料齐全,面积在30㎡——50㎡的奖5000元;51㎡—100㎡的奖8000元;100㎡以上的奖10000元。

(2)鼓励学校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校本教材。在08年12月底前编写完成,列入学校正常教学计划并实施的学校,视编写质量给予每项目3000-10000元的奖励。

(3)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先进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学校,视情给予1—3万元奖励(每年评定一次,在每年的“非遗日”予以奖励)。标准如下:

①组织年度“非遗”传承(教学)大型活动2次以上,并具有较大影响。

②有详细的教育培训计划,每月至少开展教育培训活动2次以上。

③创新传承方法与载体,其做法被省“非遗办”肯定并推广。

④设立民俗馆(厅、室、廊),面积在200㎡以上,形式多样,陈列品丰富,*市级及以上领导莅临视察或经由市文广局推荐市外单位参观取经的。

⑤传承队伍多次参加上级组织的各项“非遗”展示活动并获奖。

⑥建有一支人数不少于20人,活动经常的“非遗”传承队伍。

⑦“非遗”传承基地活动经费有保障,年投入不少于3万元。

对非遗的传承和创新的建议篇5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对策 保护性开发 宁波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 “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近几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单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概念、内涵、价值、保护原则和措施等方面,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结合起来的研究成果较少,尤其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相结合的研究更少。本文以宁波为例,拟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进行研究。

一、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保护及开发现状

浙江是我国的文化大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众多。2006年国务院批准颁布的首批518个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浙江省占了44个;2008年第二批510个部级非遗目录中,浙江占了85项,两批入选数量均居全国第一。宁波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既拥有河姆渡遗址、天一阁等物质文化遗存,又拥有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梁祝故事等口头传说、甬剧等地方戏曲、四明南词等民间表演艺术、骨木镶嵌等传统手工艺、“缸鸭狗”汤团等传统老字号、十里红妆等民间礼俗及丰富多彩的渔风渔俗等。其中,梁祝传说、宁海平调、奉化布龙、朱金木雕等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部级非遗名录,徐福东渡传说、甬剧、姚剧、四明南词、宁波走书、骨木镶嵌、晒盐技艺、渔民开洋谢洋节、宁海十里红妆婚俗、石浦――富岗如意信俗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部级非遗名录。到目前为止,宁波部级 “非遗”项目已达到14个,名列浙江前茅。

宁波在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在全国先行一步,并取得了一定成效。至今,宁波市文化等部门抢救和传承了奉化布龙、余姚犴舞、宁海狮舞、前童抬阁、宁波走书、四明南词等民间文艺,培植和建立了一批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和传承人才,本着继承与创新的原则,成功举办了象山中国开渔节、宁海中国开游节、宁波国际服装节、奉化弥勒文化节等文化节庆,特别是对以梁祝传说作为本源的梁祝文化进行了重点保护和挖掘,开发了梁祝爱情主题公园和鄞州梁祝爱情节等旅游产品,使宁波在对梁祝文化的保护、研究和利用等方面都在全国领先。但是由于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文化生态的巨大变化、宣传认识的不足以及保护手段不够等原因,宁波的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依然面临消失的危险,如宁波走书、四明南词、宁海平调等口头文化和传统表演艺术濒临失传,朱金漆木雕、泥金彩漆、骨木镶嵌等民间技能后继乏人,全市23家传统老字号已所剩无几。另外,在对梁祝文化、“十里红妆”等经济价值高、产业优势明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利用方面实质性推进力度不大。

根据宁波市“十一五”发展规划,2020年宁波将被建成“海内外闻名的港口旅游城市”。虽然目前宁波市旅游业总收入占到GDP的9.5%以上,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宁波的国际旅游发展明显滞后于国内旅游,旅游国际化程度偏低,海外游客接待人数和旅游创汇能力在全国十个主要沿海城市中排名靠后 。其中原因较多,但最根本的是对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档次不高,缺乏独特性。其实,梁祝故事已成为有世界影响力的民间文化,与旅游业结合的空间还很大;奉化布龙等传统表演艺术与旅游业发展结合可以丰富游览内容和提升旅游产品档次;利用朱金漆木雕等手工技艺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利用渔港文化和渔风渔俗开发海洋旅游产品、利用宁波缸鸭狗汤团等弘扬宁波饮食文化等方面都还有很大的开发空间。

二、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

1.注重政府主导和全民参与相结合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和全民应各司其责。政府应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工作方针,既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也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政府应吸引宁波的大专院校、社会团体等方面的专业工作人员加入,加大对非遗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唤醒旅游者和非物质文化拥有者对非物质文化保护的热情,鼓励和支持各种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研究活动,把一些非遗写入宁波市普及读物,让全市学生从课堂上积极普及非遗保护的知识,进而培养全市民众热爱非遗的观念,最终在全社会形成保护非遗的社会环境。同时,笔者建议有必要设立“宁波文化遗产日”,命名“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之乡”,发展民间艺术生态保护区,做大民间艺术品牌活动项目,建设民间艺术展示场馆,建立民间艺术产业基地。此外,通过媒体宣传、开设宣传论坛、建立网站以及建立交流演出机制等形式向国内外广泛宣传宁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深国内外游客对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全民参与抢救和保护非遗的积极性,使广大民众成为非遗保护的真正宣传者和受惠者。

2.注重传承与创新相结合

首先,通过民间采风、调研等形式对宁波非遗建立档案、妥善保存和合理利用,用文字、图片、音像等手段对保护对象进行真实、全面的记录,实施“记忆工程”。其次,传承非遗的活态文化。有关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老艺人招收继承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在青少年中得到继承和发扬。要解除老艺人的生活后顾之忧,使他们能专心致力于非遗的传承弘扬工作,对学习传统手工艺的年轻人可实施激励措施。目前,宁波市已对2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了32个传承基地和31个传承人,这不失为一种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好形式,建议能严格按照《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和《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实施。最后,要将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相区别开来,在科学的意义上保护,在科学思想的指导下合理地加以适当地利用。应严格防止借旅游开发名义过度采掘和滥用歪曲非物质文化活动的现象,更应杜绝借继承创新名义随意篡改和无端修正非物质文化中传统艺术的现象,力求做到不因保护招致破坏,而是在大力做好保护和传承工作的基础上再考虑合理开发利用和发展创新。

3.注重物质与非物质相结合

没有物质,非物质便难以传承,没有非物质,物质便成了空壳。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独立存在的,往往要以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载体,与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联系非常密切。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更多的是精神范畴的东西,并且比较抽象,缺乏可感觉性,因而应充分考虑物质再现,与物质遗产相结合,对遗存等建造、制作过程富于历史传统的模拟,吸引人们参与,选择物质再现的项目和内容必须简单和易于操作,形式可以“在遗产地或者众多遗产集中地区的中心城市建立一些能让传承者(表演者或工匠)经常光临的机构如文化中心、音乐厅或博物馆等”,强调的是不能失去非物质文化遗产环境的原真性。如宁波的部级非遗越窑青瓷制作艺术的载体是慈溪上林湖越窑遗址,该遗址是国保单位,是中国古代青瓷瓷窑的代表窑址,越窑青瓷文化和越窑青瓷遗址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二者不可截然分开,所以对它们二者的保护应当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在保护好越窑遗址、努力挖掘和研究越窑青瓷文化的基础上,大力开发越窑青瓷工艺品,即使越窑青瓷制作艺术的古老民间工艺发扬光彩,又能为发展地方旅游经济服务。

三、保护性开发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

濒危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普遍特征,有效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开发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好传承。宁波以民间艺术、民俗文化、民间技艺形式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得到了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如何让经济发展进一步带动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如何让宁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开发带动宁波旅游经济的发展,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措施。

1.保护性开发宁波民间表演艺术

民间表演艺术是所有文艺形式的创作源泉,以民间表演艺术为素材,用世界的通用语言去表现,可以创作电影、小说、漫画、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产品。因此,将宁波民间表演艺术开发成为文化产品,使它进入商品流通领域,也会是很好的保护开发。比如梁祝,有地方戏曲、电影、电视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开发的旅游项目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笔者建议,将宁波其他的戏曲、曲艺等民间表演艺术也可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制作成音像制品,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进行宣传推广。需要强调的是要保护性开发,既要保持原貌,又要使之很好传播。同时,以民间表演艺术为依托,在博物馆、旅游博览会、交易会将一些传统手工技艺向当地居民和广大中外游客进行展示,聘请民间艺人在旅游景区进行传统民间艺术表演是非物质文化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有效形式。宁波的一些民间表演艺术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审美价值,如宁海平调的地域性之强,程式化之讲究,堪称国内罕见,尤其是平调的绝活――耍牙,可与川剧的变脸、吐火等绝活媲美,被誉为东方绝技。此外,中外闻名的独特舞种余姚犴舞以及宁波走书、甬剧、姚剧等传统表演艺术性和观赏性都很强,都可为旅游所用。

2.保护性开发宁波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开发主要靠政府扶持。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最贴近大众生活,最富有生活情趣,最具有纪念和象征意义。比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虽然全国各地都过此节,但是各地的过法不一样,体现的地域特征非常明显,也可为各地旅游业所用,关键是要深度发掘民俗的文化内涵,并开发相关独特的旅游文化产品,这一点是旅游业尤其需要注意的。2010年世博会即将召开,这是宁波向世界展示的绝好机会,充分研究宁波民俗文化,开发宁波民俗旅游产品,是宁波向世界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千载难逢的契机。就宁波目前利用民俗举办的旅游节庆活动来看,中国象山开渔节运作比较成功,但在突出体现目的地个性、加大规模和游客参与度、注重城市的牵动效应等方面还有待加强。宁波另外一个独具特色的民俗“十里红妆”已经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目前已经开发了国内唯一的展示古代女子生活的民俗博物馆,并列入了旅游景点。但还需在强化博物馆收藏、展示、研究三大功能的同时,针对游客开发丰富多彩的参与性项目,如让游客体验古代十里红妆婚俗婚礼的活动,同时要与旅游节庆活动开发相结合,举办十里红妆婚俗风情节庆活动等。此外,挖掘生产和销售功能,开发一系列有关红妆的仿古旅游工艺品,也是对十里红妆民俗的有效利用。

3.保护性开发宁波民间手工艺品

每一个民间手工艺品种都凝聚着几代艺人的心血,饱受历史洗礼,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传统手工艺的湮灭就意味着传统文化的断层,要使民间手工艺术得到保护,就应该与旅游开发相结合,把民间手工艺术品开发成为旅游纪念品。宁波的朱金木雕、越窑青瓷、象山竹根雕、骨木镶嵌等历史悠久、富有浙东文化特色的民间手工技艺,有关部门可根据旅游纪念品开发“新、美、实、便、藏、流”的原则,将传统工艺与高新技术有机结合,开发出一批创意新颖独特、设计精美、地方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实用性强、宜于收藏、经济效益好的旅游纪念品。为了既提倡手工艺品的“原汁原味”、保持手工艺传统的精湛技艺,又要考虑把手工艺企业和作坊做大做强,解决手工艺生产企业和艺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在保护性开发民间手工艺品的实践中,要坚持走“以精品促产品,以产品养精品”之路。即企业和艺人可安排一定的人力和财力创作一批纯手工精品,供政府、博物馆和个人收藏,以达到抢救、继承民间手工艺的目的。同时,推进技术改造,以机器生产代替部分纯手工,开发一些适应不同游客消费层次的产品,降低成本和价格,满足大众游客的消费需求。用精品的声誉为大众产品树品牌,提高产品的知名度,促其打开市场销路,实现经济效益,这样就有财力支撑企业培养人才和艺人创作精品,以市场化的产品养工艺精品,又可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双赢的目的。

4.保护性开发宁波餐饮老字号

历史上的宁波餐饮业曾涌现出一批著名的老字号企业,如梅龙镇、状元楼宾馆、东福园饭店等都曾被命名为中华老字号,如今大多名不见经传,只有淹没在宁波城隍庙美食区的缸鸭狗汤团店还在唱独角戏,但特色也不明显,虽然还供应宁波著名的传统特色小吃――猪油汤团,但主要经营的还是快餐。如何振兴众多宁波餐饮老字号,已经成为宁波各界共同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除了加大政府对宁波传统饮食文化的开发、保护和扶持力度外,与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是一条理想的路子。政府及相关企业可从特色菜品、旅游线路、旅游纪念品和旅游建筑设施等多个角度进行旅游开发;建立特色饮食中心、饮食文化展示馆,举办美食文化节,与其他节日形成互动,进行连锁经营等旅游形式促进宁波地方旅游业及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宁波有关部门应重视宁波汤团、溪口千层饼等名优小吃的开发,认真研究和挖掘宁波饮食文化的背景、历史渊源、民间传说等资料,将品尝和观赏宁波名优小吃活动纳入旅游线路之中,让游客边听、边看、边尝,使游客在吃中感受宁波餐饮文化,于旅游中弘扬和宣传宁波餐饮文化。最后要将传统老字号保护与冰糖甲鱼、锅烧河鳗、彩熘全黄鱼等宁波传统菜点的文化挖掘和创新相结合,扶持和培养几家餐饮名店,使宁波菜与宁波港、宁波帮、宁波装、宁波景一起成为宁波城市形象的五张亮丽名片。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EB/OL].国家文化部网站.省略nt.省略/zcfg/fgxwj/t20060329_25222.htm, 2005-03-26/2007~09~19

[2]伍 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9(5):123~126

[3]葛慧君:浙江入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数量全国第一. [EB/OL].浙江在线新闻网站:zjnews.省略/05zjnews/system/2008/12/11/015070340.shtml)

[4]陈彬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浙江缘何走在前列―访谈篇.[EB/OL]. 2008.4.10.杭州网: 省略/20060801/ca1180966.htm

[5]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关于公示2009年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的启事.[EB/OL].2009.5.31.nbwh.省略/index.php?option=content&task=view_Notice&id=2000133&Itemid=481

对非遗的传承和创新的建议篇6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小学;杭州;第二课堂;

中图分类号G122

将非遗文化保护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是近几年来呼声较高的议题。全国各地也纷纷开展各种形式的非遗教育进小学校园的活动。小学非遗教育是普及传统文化的重要领地,只要在小学生心中播下保护非遗的种子,传承民俗文化的样式,就能恢复非遗的文化土壤。因此将"非遗"的传承和保护融入小学素质教育意义十分重大。近年来,杭州市部分青少年第二课堂场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深受第二课堂场馆附近小学生们的喜爱。据调查统计几乎所有的小学生对以第二课堂的形式开展非遗教育活动表示感兴趣且有较为强烈的保护发扬非遗的责任意识,但目前杭州第二课堂非遗教育还未十分普及,只有部分第二课堂场馆涉及非遗教育,并且小学生的参与度欠高即还远未能达到在小学阶段普及的程度,另外学校方面也没有特别重视非遗教育,因此本文从政府、场馆和学校三个角度出发,为杭州市小学开展非遗教育提供几点参考建议。

一、政府应关注小学阶段的非遗教育

林秋朔[ ]指出各级政府要给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足够的认识与支持。因此,政府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大宣传力度和经济投入,采取一系列的实质性措施,完善并扩大青少年第二课堂场馆的非遗教育功能。

1、完善第二课堂行动计划

由于《杭州市中小学校实施第二课堂行动计划考评(试行)办法》只规定了小学生每学期到第二课堂场馆参加活动次数不少于3次,学校集体组织不少于1次,并未提及非遗教育活动次数。笔者建议教育部可通过决议,下发文件,规定小学生参与第二课堂非遗活动的相应次数。①规定每学期学生参与第二课堂非遗教育活动次数不少于1次,记入《成长记录手册》,并纳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②规定学校每年两次的集体活动中至少1次以非遗教育为主题。此外可以以区为单位开展全区小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竞赛,鼓励全区小学参与,并评比最佳组织奖、最佳指导教师与学生个人奖励。③规定教师编写的活动方案中必须涉及至少一个非遗活动。杭州民俗文化[ ],悠久古老,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杭州有着极其丰富的非遗教育素材。因此组织教师设计活动方案或教案,要按学生的不同年龄段、立足于本区地域特色与优势,组织教师利用寒暑假踩点并编写的富有当地地域、文化和资源特色的第二课堂活动方案。

2、经济投入专款专用

给传承人提供技艺发挥的舞台,并给予传承人一定的政治、经济待遇。[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明确: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应当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保护属于该项目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对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单位予以扶持。 杭州市政府可拨出部分资金作为第二课堂场馆非遗教育活动经费,用于场馆非遗活动的设备购置和人力成本等。聘用非遗传人为场馆非遗活动的指导老师,并给予其一定的经济补贴。

3、加大非遗基础知识普及

民俗文化是历代广大人民在长期生活和斗争中所创造、享有和传承的整个文化财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与民俗是不可分割的,结合杭州本地民俗对开展普及小学第二课堂内的非遗教育是十分有利的。①多关注杭州民俗文化,联合杭州市文化局、杭州市旅游局和教育部门通过对本地风景、民俗、历史等内容的多元化宣传开展小学生非遗教育活动。杭州市文化局和旅游局可结合家乡物质文化遗产制作相关宣传片及宣传册,由教育局下发至各所小学及第二课堂场馆,让学生以家乡为支点[ ]习得知识与培养素质,热爱非遗热爱祖国。

②根据《杭州市中小学校教师参与第二课堂行动计划评优(试行)办法》:有良好的业务素养,能通过学科统整、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对学生开展杭州人文乡土教育杭州民俗文化教育即非遗教育。因此,可在《我与杭州》等乡土教材中充实与公益性场馆相对应的历史人文知识与杭城传统民俗文化,进一步加大非遗教育对小学生的有益影响。

4、构建有效的非遗学习资料

专家学者认为非遗文化应列入中小学教材,引起全社会尤其是青少年的广泛关注。 因此杭州市教育局可以组织有关专家学者编写小学阶段的非遗读本作为小学生必读读物在杭州各个学校推广使用。此外,市场上适合小学阶段读者的相关资料也不多,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构建多样化的非遗学习资料如非遗绘本、非遗光盘等也有利于非遗教育的普及。

二、第二课堂场馆应完善自身建设

“小学第二课堂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一文的调查结果显示,杭州第二课堂场馆涉及非遗活动的程度存在三种不同的情况,因此笔者分别针对三类不同的第二课堂场馆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1、以非遗为主题并设有活动项目的场馆

(1)优化场馆自身建设。

小学生对可以自主参与、互动性强、生动活泼的活动比较感兴趣,建议第二课堂场馆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活动形式和内容。如引进先进设备,还原项目原始情景;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增强对小学生的吸引力。同时在活动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对家乡杭州的热爱。借鉴杭州历史博物的第二课堂活动雕版印刷和模拟考古,让学生们通过亲身体验、触摸历史、感受文化,充分享受了历史文化所带来的乐趣,也提升了其爱护和保护文物的意识。[ ]此外可制作宣传视频在馆内循环播营造氛围、每年推出一至两期大型的非遗成果图片展、增设一些家长与孩子可以共同参与的活动等来进一步推广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第二课堂活动点。

(2)拓宽思路,创新形式,走出场馆。

不要将活动仅仅局限在场馆之中,要拓宽思路,积极探索“走出去” [ ]的第二课堂教育模式。

①较普遍的做法是第二课堂进校园。杭州拱宸桥小学、杭州翠苑二小、杭州转塘中心小学分别与三个第二课堂点合作开展过彩绘体验活动、丝绸知识展览和雕版印刷活动,不仅拉进了馆校双方的距离,也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了“有所乐,有所学,有所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此外,上海市中小学将普遍推广非遗进校园活动,对中小学生开展相关的非遗教育,促进非遗的保护传承。[ ]因此杭州市第二课堂非遗教育活动可参考杭州市第二课堂进校园和上海市非遗教育进校园的有益经验,取其精华结合两者组织开展杭州市独特的第二课堂非遗教育。

②《全民健身计划》颁布后,文化部党组织强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紧密结合,推进非遗项目活动进社区、进校园。因此杭州市第二课堂场馆不仅可以走进校园也可以走进社区。况且杭州市“非遗文化进社区” [ ]是有前例的。

③除了“走出去”,场馆还可以“请进来”。非遗第二场馆可以与周围小学合作,培养一批义务小讲解员,并建立相关激励制度。

(3)培训传统手工艺传人的文化知识

鉴于场馆聘请的第二课堂活动指导老师一般为杭州传统手工艺人,其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在为参与活动的青少年做示范时很少言语,大大降低了非遗教育的宣传效果,基本达不到在中小学生心中播下一颗非遗的种子和非遗教育普及的目的。因此为这些馆内聘请的传人进行一定的文化培训,为其配备相应的文讲稿、PPT、视频等,以期更好地为参观者服务。

(4)完善高校志愿者体系

志愿者帮教是孩子们比较喜爱的一种方式,提高高校志愿者的非遗文化素质、增进志愿者的传统工艺技能以及完善第二课堂场馆的志愿者培训体系对小学第二课堂非遗教育的开展是很有利的。

第一,可与杭州地区多所高校建立长期固定合作关系即馆校合作。既有高校志愿者进馆服务,也有第二课堂场馆进高校宣传培训。确保每学年包括寒暑假都有部分志愿者进馆服务。

第二,固定每个非遗活动项目的帮教志愿者。现有志愿者流动性过大,每周每项活动的志愿服务者不相同。每批志愿者对其所需要宣传的内容、辅助孩子制作的手工艺相对生疏。志愿者自己都不了解,怎么去真正帮助来参与活动的孩子呢?所以笔者建议场馆可与高校青协协商固定每月或每半月相同活动点的志愿者。

第三,完善志愿者体系。场馆对志愿者要事先进行培训和考核。可以发放相关资料,请专门的指导老师给志愿者上培训课,使其具备一定的非遗文化素养和传统手工艺技能;定期对高校志愿者进行考核,若考核不通过者必须再学习后才能上岗;评选优秀志愿者并给予一定的奖励;组织相同活动项目的志愿者进行比拼,奖励优胜者。

第四,增加馆外活动合作,例如非遗文化进校园等可与高校志愿者合作共同开展。

2、涉及非遗却无相关活动的场馆

这类场馆泛指场馆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或场馆主题本身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但馆内没有开设相关活动或没有指出场馆内哪些项目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场馆。如中国茶叶博物馆,以茶文化为主题,茶艺等均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馆内对此并没有作相关说明。笔者发现中国茶叶博物馆内有让学生体验茶艺的第二课堂活动,但学生却无法将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联系在一起,对培养学生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在对于此类场馆中,笔者建议可以对馆内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进行系统的整理、编排,设立相应的说明,给参观者一个较为直观的印象。此外在让学生体验馆内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时给予一定的讲解或说明,如让学生在亲自动手体验茶艺技术时可以让指导老师顺便讲解一下茶艺和非遗的关系,使其意识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博精深。

3、没有任何涉及非遗的场馆

由于地域等问题,某些城区所拥有的可供小学生参观学习的非遗资源相对匮乏,较难组织开展非遗教育。针对此类场馆,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几下三点来改进:

第一,与邻区有丰富非遗资源的场馆进行合作,增设一些不需要大型设备和专业人员指导的较为简单的第二课堂非物遗教育活动。例如引进上城区杭州历史博物馆的“听听杭州的那些事儿”活动。此类场馆需要制作一些杭城历史视频,培训讲解员让学生们听着讲解陪着视频感受杭州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还可以举办杭城历史故事比赛。

第二,主动“走出去”, 邀请非遗场馆工作人员一起到该区的小学开展开展杭俗、非遗文化活动。

第三,联合当地区政府一起举办类似 “童话杭州名人,寻觅少年知音——童版解说词” [ ]及其延伸 “童画杭州名人” [ ]活动。分别通过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和理解来撰写解说词,并担任小小讲解员和用自己的创造力绘图的形式,让孩子们了解到杭州名人的故事和杭州历史文化,激发了他们积极性,拉近了当今少年和历史名人的距离。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艺术和文化双重熏陶。

三、学校应重视非遗教育

学校教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其中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的最佳时期,因此小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尤为重要。 学校应对非遗教育引起重视,通过多种形式,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教材、进入课堂、进入校园,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 ①在中小学的课程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中小学的校本课程可以以家乡为非物质文化传承的支点,将民俗非遗文化与本校课程结合。如:把民族民间剪纸艺术文化与小学美术教学融为一体,即把民间、乡土文化资源与美术教育研究相结合,实现了民族艺术文化精神的活态传承。[ ]当然,小学音乐课、体育课及校本课程同样可以结合当地特色非遗教学。中小学生的感性思维优于理性思维, 但民族心理还不成熟, 民族价值观尚待完善。[ ]这样可使学生们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正确的民族观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加强其爱国精神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②班级活动中融入非遗教育,增加学生第二课堂学习反馈。班主任老师可在班级活动中穿插相关内容,采取表演、竞猜、演讲等多种形式改善学生第二课堂非遗活动反馈情况,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让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活动氛围中体会非遗的魅力,加深保护和传承非遗的责任感。

参考文献

林秋朔. 抢救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言[J]. 民间文化论坛,2004,(5).

莫高. 新时期杭州民俗文化的演变[J]. 杭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3).

? ? 张智烽. 非物质文化视野下的杭州民俗体育研究[D]. : 杭州师范大学,2010.

? ? 李琦. 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支点[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 ? 徐晓航. 小学第二课堂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2(12).

? ? 大手拉小手 团结共成长——娃哈哈小学新生入队仪式暨第二课堂体验活动在杭州历史博物馆举行[EB/OL].杭州文明在线网. http:///article.htm1?id=1004726

对非遗的传承和创新的建议篇7

关键词:南京市;非遗;调查

一、现状

1、资源总类、数量状况

我市非遗的项目大致涵盖10大门类,共118项。其中民间文学9项,传统音乐7项,传统舞蹈22项,传统戏剧4项,曲艺6项,传统美术16项,传统技艺30项,传统医药4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2项,民俗18项。

2、资源分布状况

我市非遗项目数目最多的是传统技艺,传统舞蹈次之,再次是传统美术。这些项目不均衡地在全市都有分布。以项目多少排列次序为:高淳区24项,秦淮区23项,六合区16项,江宁区15项,玄武区12项,浦口9项,溧水区7项,南京市7项,鼓楼区6项,栖霞区4项,雨花台区2项,建邺区1项。

3、保护机构设置情况

目前各区有三种设置方式,一是文化馆主要负责,二是文化局直接管理,,三是文化局设专人指导工作,文化馆具体负责保护工作。从督查的情况看,这三种方式各有利弊,但脱离文化馆单独开展非遗保护工作的区普遍存在人员不足,监管力度不够的问题。

4、法律法规情况

我市出台了《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高淳区将非遗保护纳入年底干部考核,秦淮区由省人大通过了《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保护条例》,把给非遗传承人提供场所,组织活动,经费支持等细则纳入到保护条例当中。

5、资金使用情况

各区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扶持的同时,也从区级财政拨出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用于全区非遗保护工作。在普查工作中,各区均认真填报了各级经费的使用情况表。

6、传承基地建设情况

近年来我市共建立各类传承保护基地29个,其中南京云锦传习基地被文化部评为国际级生产性保护基地,南京金箔锻制技艺省文化厅评为省级生产性保护基地。

7、区级非遗馆情况

为了使区内非遗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一些非遗项目数量较多的区县,建立了区级非遗馆。高淳在高淳老街设立了高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该馆的展陈布置将本土文化特色与高科技布展手段结合,值得借鉴。秦淮区建立了东水艺苑民间艺术馆和夫子庙民间艺术大观园两个专题馆。江宁区在杨柳村建立了江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并与发改委合作的非遗旅游项目,将非遗保护工作提升到新的层级,将非遗与古建筑群、文化创意产业相互融合。

8、非遗走进校园情况

目前六合,浦口,秦淮,玄武,江宁等区均在中小学开设了古琴,白局,剪纸,民歌等项目的普及课程。其中六合将当地的美食、绘画、雨花石、民歌编辑了4套教材,在全区范围内一到六年级都开设了这门课程,其他地区的小学也针对实际情况,编写了校本教材。

9、数据库建设情况

各区于2009年对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全面摸清文化家底。2012年,在非遗普查成果的基础上,各区均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内容涵盖部级、省级、区级非遗项目及非遗的方方面面,形式有文字、图片、专题光盘、书籍等,系统地建档保护,为后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传承打下基础。

10、创新情况

保护工作开展较好的区已经将非遗和创新相结合。例如,浦口将民间文学与本地的传统舞蹈等其他项目结合起来,挖掘了"霸王鞭"、"采茶舞"、"顶山书画社"、"点将玉鼓"等项目。秦淮创作了器乐作品《墨痕》(古琴和埙),新编了南京白局《救天鹅》、《小伙伴学科学》、《金陵又一景》等。

二、各区的特点

1、六合特色重点保护,解放思想方能传承

过去五年来六合区把财政拨付经费主要用于留左大鼓、农民画等有特色的项目,并且派专人负责留左大鼓基地搬迁。六合将当地的美食、绘画、雨花石、民歌编辑了4套教材,在全区范围内一到六年级都开设了这门课程,把非遗传承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六合区的项目传承要进一步加强,如留左大鼓基地搬迁后,发生了库房盗窃事件,损失惨重,传统舞蹈"湾北小马灯"的道具缺乏经费等,都需要六合当地文化主管部门,因地制宜地指导工作。例如,小马灯可以和社区,和旅游结合起来。

2、浦口非遗结合社区,创新传承任重道远

浦口区建立了2个江浦手狮传习基地:永宁镇和新世纪小学,永宁镇为了留住手狮的传承群体,专门安排他们到当地的工厂工作,保证传承群体没有后顾之忧,这些手狮传承人也非常有保护积极性。

红太阳小学作为南京白局传习基地,建成了白局文化长廊、编写了《南京白局》校本教材,形成了全校师生人人都会唱白局的良好局面,今年该校还将代表大陆赴厦门参加海峡两岸青少年文化交流。

传承方面,将民间文学与本地的传统舞蹈等其他项目结合起来,挖掘了"霸王鞭"、"采茶舞"、"顶山书画社"、"点将玉鼓"等项目,打造"一乡一品"特色文化工程。

江浦手狮的动作内涵、文化内涵等仍需进一步深挖,才能提高项目级别。一乡一品的项目打造,还需和当地的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相结合,将反映地区变迁印迹的文化遗产,如浦口火车站等,纳入整体的保护规划中去。

3、玄武非遗技艺独特,生产保护勿丢本真

玄武区的非遗项目以美术类和技艺类项目为主,根据《文化部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的精神,在传统技艺和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适合实施生产性保护。该区已建成金陵竹刻艺术馆,南京工艺牙雕加工厂,南京剪纸传承基地,苏作小木家具博物馆等重要传承基地。

非遗作品的版权得不到有效保护,需要玄武区非遗主管部门出面帮助他们维权,同时引导项目保护单位在开展生产性保护工作的同时注重项目本真性的保护,保持项目的地方特色,不宜进行大规模批量生产。

4、江宁非遗展演性强,基层建设不能忽视

江宁区的项目展演性强,结合此特点该区连续两年举办民俗文化节并设立了江宁非遗馆,该馆将杨柳村古民居与非遗主题展、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在一起,拓展了新的旅游项目。此外,还建立了天景山小学方山大鼓(麻雀蹦)等保护基地。但基层工作仍然有待加强,区级非遗传承人要尽快确立,同时要善于把江宁的非遗资源与群众文艺紧密地结合起来。

5、栖霞工作深入开展,二代传人需要确立

栖霞区建立了完整的区级非遗数据库,并积极组织传承人参加展览和展演,该区的主要矛盾是二代传承人确定困难。金箔锻制技艺、真金线制作技艺的二代传承人年纪偏大。金陵折扇制作技艺的二代传承人短时间内无法赶上一代传承人的水平。金箔厂为代表的保护单位,生产经营能力差,工资过低留不住人才,该厂应当努力开发金箔的衍生产品,加强管理拓宽市场。

6、高淳非遗规划完善,局部细节有待调整

高淳是拥有非遗项目最多的区,该区的文化生态保护区以"村俗"为主题,结合当地的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的规划,综合布局,注重顶层设计。目前高淳非遗馆布展完成,淳溪镇杨家抬龙保护基地、桠溪镇跳五猖保护基地、高淳老街羽毛扇制作技艺保护基地等基地特色鲜明,并且结合传统节庆开展民俗和传统舞蹈表演活动,利用高淳电视台宣传高淳非遗。

建议高淳民歌数据库,应当和非遗馆新馆的建设结合起来,对公众开放和展示。非遗馆新馆的展陈布置上,要打破文字+模型的套路,力求做到不用文字就可以让观众明白展览的宗旨。同时可以引导传承人进行生产性保护,例如高淳羽毛扇就可以在网络上打开销路和市场。

7、溧水工作任务艰巨,非遗保护形势严峻

溧水区拥有一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骆山大龙,对于该项目的保护当地主管部门下了很大的功夫,如今已见成效。然而其他非遗项目亟待保护,同时该区的非遗保护机构设置缺少当地文化馆的有力支撑,溧水非遗保护中心隶属于溧水博物馆,这就导致保护工作人员不足,同时传统舞蹈,传统音乐等项目缺少指导和普及的人员。建议当地非遗科和文化馆的日常工作结合,利用群文搞活非遗。

8、秦淮投入大成果多,本真性保护应加强

秦淮是拥有非遗项目最多的区,有4个部级非遗项目。该区专门成立了非遗科,同时由省人大通过了《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保护条例》,把非遗保护纳入到保护条例当中,包括给非遗传承人提供场所,组织活动,经费支持等细则。

目前,该区建成了2个专题馆,17个非遗传承基地。秦淮文化馆的业务干部以以丰富的非遗项目为题材,创作了器乐作品,白局作品,摄影作品等均获得奖项。但是目前白局的生存现状堪忧,缺少好的剧本和乐师,非遗保护的专业人员也需要提高保护水平,指导项目保护单位及非遗传承人授艺带徒。

金陵刻经处,民俗博物馆,宝庆银楼等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传承活动。秦淮区应当指导各保护单位抓准每个项目的核心价值,把生产与保护分开根据项目特点制定保护规划。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思路要灵活变通,力争通过多种途径保护非遗。

三、存在的问题

1、传承人选择困难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原有生存环境的改变,导致项目技艺的传承,无法改变新一代传承人的生活质量,导致技艺的传承面临较为严峻的局面。目前大部分的白局作品不适应当代审美和艺术需求,白局乐师后继无人,传承工作存在很大困难。

而老一代传承人受到文化水平的制约,无法将自己所掌握的进行系统传授,大部分的项目传承也需要在实践中去领略和体会,例如栖霞龙舞和金陵折扇制作技艺的新艺人的水平都与上一代有很大差距。

2、经费缺乏,项目传承困难

因为人员和资金的限制,很多项目无法进行定期表演,处于半停顿的局面。特别是分布在农村的项目,对它们的挖掘,保护,传承需要一定经费,许多濒临失传的项目因经费问题岌岌可危,后继无人。例如溧水的跳当当,打社火等项目,都面临着投入不足,人员难以稳定的困难。

3、专业人员缺乏,专业知识仍需普及

专业人员缺乏,项目保护传承的科学性有待提高。许多从事非遗工作保护工作者都身兼数职,对项目保护单位及非遗传承人授艺带徒、保护传承缺少连续性和专业性。

4、保护方式有待斟酌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把生产性保护等同于生产"的老思路还体现在一些区县的非遗保护规划中。这必将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受到破坏。

5、非遗的知识产权保护缺失

非遗作品的版权得不到有效保护。一是享有商标权和专利权的非遗产品,如张方林等大师创作出来的作品频遭盗版,维权困难。二是存续年限超过50年的产品版权,如金陵刻经处的刻本,不在法律的保护范围之内。

四、解决的方法

1、固化二代传承人

对不同级别的传承人我们应当提出不同的要求:市级传承人应当具有代表性能够完整的掌握该项目;省级传承人要有明确的二代传承人;部级传承人应当拥有创新能力,能够带领该项目不断地完善、发展。

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四级传承人制度,确保每个项目都有不同级别的传人,是当前工作的重点。同时要按照传承方式的不同加以引导,合理利用群体传承,家庭(或家族)传承,社会传承等传承方式,尽快的固化二代传承人。例如,工艺美术公司为了传承南京剪纸、金陵竹刻和南京仿古木雕,鼓励这三个项目的传承人将技艺传授给他们的子女,并且把剪纸大师张方林的儿子张俊作为特殊人才引进。而社会传承主要来源于师傅带徒弟和通过耳濡目染习得的,这就需要我们鼓励和提倡这种师徒传习模式,对于传承人带徒能够给以一定的带徒补贴。

2、争取财政支持

要适当的通过人大立法等形式,如在市人大通过《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保证每年各级财政都能拿出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组织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我们保护工作的必然趋势,同时他们的中立性,使得他们更加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经济价值,能够更客观地参与到非遗保护工作中来。

3、完善非遗法律

我市应当颁布《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并参考1985年, UNESCO与WIPO联合的·《示范法》的精神,增加保护年限,修改保护主体,将各保护单位、传承单位、传承人认定为保护主体。 此外,还应保护小手工业者的"署名权",对侵犯他们"署名权"的行为要予以处罚。

4、开展培训工作

市非遗中心需要承担对传承人和各区专业干部的培训,使传承人了解自己的职责和责任,进一步加强专业干部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培训,指导他们更好地开展传承保护工作。同时对于不同类型的项目要进行专项培训,例如传统技艺和传统美术类的项目,可以进行生产性保护方面的培训而不是市场化运作。

五、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具有重要的价值。做好非遗保护工作对我市"打造独具魅力的人文都市和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充分挖掘历史资源,在南京市政府和南京市文广新局的带领下使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形成合力,为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努力工作,使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对非遗的传承和创新的建议篇8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文化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10)08-0214-05

王焯(1979—),女,辽宁社会科学院民俗学文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人类学、民俗学。(辽宁沈阳110031)

本文为沈阳市哲学社会科学2009—2010年度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090212)、沈阳市哲学社会科学立项管理重大项目、辽宁社会科学院2010年度重点项目、辽宁社会科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2009—2010年度重点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保护方式和发展方向,历来作为业界普遍探讨和广泛争议的研究问题被提出,静态保护、商业性开发、生产式保护、产业化经营等众多“非遗”保护模式此消彼长。面对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和现代文明的持续挑战,在国家制定的“非遗”保护政策工作经历五年一周期的变革之际,传统与创新的对接,民族与现代的碰撞,由来已久未曾定论的问题仍值得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并共同谋求和谐发展。

一、“非遗”产业化的理论依据与实践基础

“非遗”保护目的关键就是“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1]。“非遗”归根结底属于文化范畴,创新是保护的重要手段和发展方向。

趋同于“文化产业化”发展历程,“非遗”是否能够以产业化方式生产和发展正处于文化产业发展初期时面对的困惑阶段。20世纪中叶,当法兰克福学派首先提出“文化产业(culture industry)”概念的时候,赋予了这个词强烈的批判色彩。他们认为文化产业化导致的批量化、大众化、商业化生产和传播褪掉了艺术品的神圣光环。然而,以美国、英国、法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以文化产业的形式大量输出本土文化产品,不仅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利润,而且引发了全世界寻求经济发展和文化突围的国家的关注。日本、韩国有效地学习了西方先进的文化产业模式,不仅带动了民族经济的发展,又扩大了民族文化的影响。[2](p36-37)如今,作为目前世界上第一文化产业强国,美国的文化产业在其国内产业结构中仅次于军事工业位居第二。[3]其文化产业经营总额近几年高达数千亿美元,每年为美国提供1 700多万个就业岗位。最初的批判理论与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严重不符,导致了法兰克福这个理论派别另一著名代表人物本雅明及其文化产业理论的诞生,并深刻影响了美国文化产业理论的发展。他认为文化产业的兴起是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现代科技的发展推动文化艺术载体的传播手段进步。他对文化产业兴起所导致的传统经典文化向大众文化的转变,在文化理论上给予了积极的认同。[2](p25)现在,作为全球最活跃的产业门类,文化产业在人们的怀疑眼光中已经慢慢成长并进入快速增长期,一跃成为许多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

对于已经确立为部级“非遗”的项目,产业化所带来的规模化发展是保护的一种途径,而对于那些期望申报部级“非遗”名录的省市县级“非遗”项目和准“非遗”项目,产业化便与“非遗”的申报立项制度构成了一组矛盾,尤其是许多“非遗”传承人的生活状况并不理想,产业化带来的经济效益颇具诱惑,在现实面前往往会难以固守传统模式,最终放弃。可见,由于制度引发的“非遗”资源浪费不容忽视。

争议三:产业化的程度、标准、模式众说纷纭。“非遗”文化产业尚处于萌芽状态,其理论和实践皆不成熟。是不是所有项目都可以走上产业化道路?都有能力实现产业化?具体问题应该具体分析。就产业规模而言,一些民间艺人、部分“非遗”项目在整合资源基础上,已将产品部分投入市场,并做了初步尝试与积累。虽然政府与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非遗”保护与传承,但被动的保护很难阻挡“非遗”在强势文化冲击下的势微势头。就效益产出而言,保护工程投入巨大,而经济产出甚微,数量众多的“非遗”保护全靠政府投入将难以为继。从“非遗”项目整体保护与传承来看,依然缺乏影响力与规模化,尚未真正进入市场的良性循环之中,消费者的基本需求也无法满足。从保护濒危程度上看,保护措施依旧滞后,政府协调缺失严重。因此,那些经济潜在价值较好,市场化可能性较高的“非遗”项目,应该走自我图强,自我发展的产业化道路。

三、“非遗”产业化的标准、分类与原则

(一)标准

“非遗”产业化主要是指从事“非遗”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经营,利用可经营性“非遗”项目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根据

由文化事业单位担任“非遗”项目保护单位的情况在国内不乏少数。沈阳市的市直专业艺术院团保护项目即占全市“非遗”项目总量的14%。其中,由于沈阳评剧院一直沿袭拜师学艺的传统,不同流派传人按照不同年代和不同年龄段,呈现“阶梯”传承趋势,不仅确保了“非遗”项目能够传承下去,也为实现“生产性”保护奠定坚实基础。专业文化企事业单位能为文化艺术提供良好的传承和发展基础,应该把“非遗”项目作为文化企事业单位新的活力,同时通过财政和人资政策倾斜、商业运作等行为充分调动和发挥文化企事业单位的积极性,在“非遗”项目市场化进程中事半功倍。

(三)规模生产与运营模式

“非遗”已经成为一种公认的文化品牌,可有效提升地方文化产业的大众吸引力和文化深度。个别“非遗”项目虽已自发投入市场,但规模效应迟迟未能展现,原因是:第一,项目技艺传承方式单一。如东北古建筑传统地仗油饰彩绘技艺,这是一项早在清朝末年发展完整的传统手工技艺,在民间,这项技艺通常以家族或师徒形式传承。如今,项目保护单位在维持正常运营基础上,正努力摆脱传统手工技艺在传承中的瓶颈禁锢影响,在实现产业化经营方式下,逐步完善技艺传承的保护措施,采取民办教学传徒授艺的形式,面向社会召集弟子进行技艺传习活动。但受社会环境和传授空间的影响与制约,加之出徒周期长,收益低,致使这项技艺一直处于濒危状态,前景不容乐观。第二,资金来源匮乏。单纯依靠政府资助无法促使“非遗”项目实现规模生产,然而,由于项目种类繁多,外来资本的投入也存在较大风险,投资方大都持观望态度。第三,项目保护单位或传承人在市场运作、营销方式方面能力不足。这是最重要的原因。市场化仅仅是通向产业化的第一步,产业化是生产、销售两个领域的整合。鉴于以上原因,“非遗”产业化必须借助政府、企业、保护单位和传承人等多方力量,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规模生产与规范科学的运营模式。

(1)政府搭建集散平台。“首届整理

[参考文献]

上一篇:创新创业基本原则范文 下一篇:暑假实践安全预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