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租房的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3-11-24 17:15:22

廉租房的管理办法

廉租房的管理办法篇1

第二条  凡本市城镇范围内廉租住房的管理均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城镇廉租住房是指政府或者单位在住房领域实施社会保障职能,向具有城镇居民常住户口的最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提供的租金相对低廉的普通住房。

第四条  最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按照市城镇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房改领导小组)公布的标准认定。

第五条  每户最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只能承租一处与居住人口相当的廉租住房。

第六条  市房地产管理局负责本市行政区域内城镇廉租住房的指导管理工作,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办法并具体组织实施。

第七条  城镇廉租住房的主要筹集渠道:

(一)腾空的公有住房;

(二)市人民政府以及区、县人民政府出资新建或者购置的住房;

(三)用住房公积金增值资金建设的住房;

(四)单位从新购建住房中按比例提取的住房;

(五)最低收入家庭承租的符合本市城镇廉租住房标准的现租住公有住房;

(六)社会捐赠的住房。

第八条  家庭收入连续两年低于市房改领导小组公布的家庭最低收入标准,且人均居住面积低于市房改领导小组公布的住房困难户面积标准的,可以申请承租廉租住房。

第九条  承租廉租住房实行申请、审批制度,办理程序为:

(一)申请。申请人应当持下列申请文件提出承租廉租住房的书面申请,其中有工作单位的向所在单位提出申请,无工作单位的向居住地的区、县房地产管理局提出申请:

1.申请廉租住房的书面材料;

2.家庭户籍以及家庭成员身份证明;

3.家庭成员中有工作单位的,由所在单位开具的收入证明;无工作单位的,由政府有关部门开具的收入证明;

4.家庭现住房租赁合同或者房屋所有权证;

5.申请承租用住房公积金增值资金建设的廉租住房的,出具住房公积金缴存证明。

(二)登记。按照廉租住房来源,由职工所在单位或区、县房地产管理局对申请人进行审查,并查验有关申请文件。对符合廉租住房承租条件的最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登记造册,按住房困难程度,登记先后次序轮候配租。

(三)审批。单位为职工提供的廉租住房,由职工所在单位审批,并经职代会同意;区、县人民政府提供廉租住房的,由区、县房地产管理局核查、审批,向市房地产管理局备案;市人民政府提供廉租住房的,由单位和区、县房地产管理局核查,报市房地产管理局审批。

(四)签约。经审批申请人可以承租廉租住房的,廉租住房的产权人或者房产管理单位与申请人签订《天津市廉租住房租赁合同》。

《天津市廉租住房租赁合同》由市房地产管理局统一印制。

第十条  凡为职工购建住房或者实行住房货币分配的单位,其职工不能申请承租由政府提供的廉租住房。

第十一条  承租廉租住房免购住房租赁债券。

第十二条  廉租住房的租金标准,除本办法第七条第一项和第五项的租金标准按本市公有住房统一租金标准计租外,其他渠道筹集的廉租住房,其租金标准按照维修费和管理费两项因素确定,以后随着最低收入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而适当提高。

第十三条  承租廉租住房的家庭,当家庭年收入连续两年达到上一年全市最低家庭收入标准2倍的,或者承租廉租住房期间享受单位发放一次性住房补贴的,应当及时向廉租住房的产权人或者房产管理单位报告,并在半年内腾退廉租住房;确有困难不能按期腾退住房的,按商品租金计租,并补交逾期商品租金和廉租住房租金的差额。

第十四条  廉租住房的产权人或者房产管理单位应当定期对承租廉租住房的家庭收入情况进行核查,掌握变动情况,并按规定调整租赁关系和租金。

第十五条  廉租住房的承租人死亡或者外迁的,同居一处并同户籍的家庭成员需要继续承租的,应当重新提出申请,经审查符合廉租住房承租条件的,办理继续承租手续。

第十六条  单位提供的廉租住房,由单位自行管理或者委托有管理能力的单位管理;政府提供的廉租住房,可委托有管理能力的单位管理,或者采取招标的方式确定管理单位。

第十七条  新建成片廉租住房应当实行租赁管理和物业管理相结合,物业管理企业受廉租住房产权人或者房产管理单位的委托对廉租住房实施统一管理。但物业管理费应当从低收取。

第十八条  新购建廉租住房的租金收入应当按照本市公有住房租金使用管理规定合理使用,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第十九条  廉租住房的产权人或者房产管理单位应当参照公房修缮范围对所管理的住房进行维修养护,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和设施、设备的正常使用。

第二十条  廉租住房的产权人或者房产管理单位应当加强对廉租住房的产业管理,设立专门帐册、表卡,建立住房档案,并随廉租住房使用情况的变化进行变动。

第二十一条  廉租住房承租人不得将廉租住房转租、转让、转借他人或者闲置不住。凡承租人有前述行为的,出租人有权解除租赁合同,收回廉租住房。

第二十二条  廉租住房承租人应当爱护并合理使用廉租住房,不得改变住房建筑结构、设备、设施,不得改变使用用途。

第二十三条  廉租住房承租人应当按照廉租住房租金标准按月交纳租金,不得拖欠。拖欠租金的,承租人应当补齐拖欠的租金,每逾期一个月,缴纳租金5%的滞纳金;拖欠租金累计达6个月以上的,产权人有权解除租赁合同,收回廉租住房。

第二十四条  廉租住房承租人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由市或者区、县房地产管理局按照建设部《城镇廉租住房管理办法》和本市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廉租房的管理办法篇2

第一条为切实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规范廉租住房建设与租赁管理,根据《廉租住房保障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县域城镇范围内廉租住房的建设(含新建、改建)和租赁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廉租住房房源,应以保证城镇低收入家庭基本住房需求为原则,通过新建、改建和购买等方式筹集。

第四条县住房保障管理部门负责全县范围内廉租住房政策的制定、计划的编制和廉租住房的建设及租赁的指导和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廉租住房租赁的申报、审查和分配工作。

第五条发改、国土、财政、规划建设、物价、民政、地税、总工会等部门及所涉及乡(镇)人民政府应按照职责分工,分别负责做好廉租住房的建设、管理等相关工作。

第二章廉租住房建设资金的来源和管理

第六条城镇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的来源,实行财政预算安排为主、多种渠道筹措的原则,主要包括:

(一)各级财政补助资金;

(二)土地出让净收益的10%以上;

(三)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在提取贷款风险准备金、管理费用后的余额;

(四)政府的廉租住房租金收入;

(五)社会捐赠或其他渠道筹集的资金。

第七条廉租住房建设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项用于廉租住房的建设。

第八条廉租住房租赁收入与支出按照收支两条线的原则管理。租金收入,存入县财政专户,专项用于廉租住房的维修和管理。

第九条廉租住房租金原则上由房屋维护费和管理费两项因素构成。廉租住房租金收入按照规定免征税费。

维护费是指维持廉租住房及配套设施在预定使用期限内正常使用所必须的修理、养护等费用。

管理费是指实施廉租住房管理所需的人员、办公等正常开支费用。

第十条租金的使用实行申报审批制。具体使用由负责廉租住房日常管理工作的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编制预算,报县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再报县政府审批后纳入预算。

第三章廉租住房建设

第十一条廉租住房年度建设规模,将根据县政府财力、住房保障实际需求及城镇统一规划等因素综合考虑后确定。

第十二条廉租住房的建设主体为廉租住房所在的乡(镇)人民政府。

第十三条新建的廉租住房建设用地实行行政划拨,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红线外基础设施由政府配套。

土地管理部门应根据当年度廉租住房建设计划在申报年度用地指标时单独列出,并优先安排,切实保证供应。

第十四条廉租住房的来源:

(一)政府主导建设的廉租住房;

(二)清理、收购符合标准的公有住房和二手住房;

(三)回购以置换方式购买经济适用房的购房人退出的、符合廉租住房标准的房改房;

(四)将改制企业闲置房产改造成符合条件的廉租住房。

第十五条廉租住房建设模式,应在“政府主导、多点建设、分步实施、属地管理”的原则下,实施“四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户型面积、统一建设标准、统一租赁管理”。

第十六条廉租住房户型建筑面积应控制在50㎡以下。具体建设标准由县住房保障管理部门会同相关部门研究确定。

第四章廉租住房保障对象及条件

第十七条享受廉租住房的对象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申请人为城镇常住户籍人口家庭;

(二)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县民政部门公布的当年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标准;

(三)无住房或现住房建筑面积人均低于15平方米;

(四)家庭成员间是抚养或赡养关系。

廉租住房保障对象的范围和标准,将根据我县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住房水平的提高,经县政府审定后适当调整。

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对象,只能享受货币补贴、实物配租两种保障方式中的一种,不得同时享受。

第五章廉租住房租金的确定

第十八条廉租住房租赁标准实行政府定价,定价依据为:

(一)全县经济发展水平;

(二)市场租赁房屋的平均租金;

(三)廉租住房承租家庭的承受能力。

具体标准由县物价、住房保障管理及财政等相关部门按照上述原则提出方案,并报经县政府审定后,于每年11月底向社会公布。

第十九条本办法所称廉租住房租金,是指享受廉租住房待遇的城镇低收入家庭承租廉租住房应当交纳的住房租金。

第六章廉租住房租赁管理

第二十条承租廉租住房的对象必须符合本办法第十七条规定的条件。

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老、病、残等特殊困难家庭以及其他需优抚、救助的家庭,经有关部门审查认定后,可优先租住廉租住房。

第二十一条廉租住房租赁实行准入和退出机制,按照动态管理原则,采取三级审核、两级公示制度。

(一)申请:符合条件的家庭向户口所在地社区居委会提出申请,申请时应提供下列材料:

1.书面申请报告。

2.家庭户籍以及家庭成员身份证明。

3.家庭成员收入证明。

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应提交经年审有效的《县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

4.家庭现有住房情况证明材料(现住房租赁证明、房产证或无房证明)。

5.县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证明材料。

“双困户”所在的社区居委会或所在单位要实行代办制,竭诚为“双困户”服务。

(二)初审: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县民政部门及工会配合,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函索证、组织评议等方式对申请家庭的住房、收入、资产等情况进行初审,并在户口所在地、实际居住地辖区进行公示,公示期限为15日。公示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提出初审意见,并将符合条件的家庭报县住房保障管理部门。

(三)复审:由县住房保障管理部门负责对申请家庭进行复审,符合条件的,将申请家庭的情况在媒体上进行公示,经复审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列入廉租住房保障范围。

(四)备案:县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对申请家庭情况进行复核,符合条件的予以备案、建档。

第二十二条符合租赁廉租住房条件的家庭,由县住房保障管理部门根据管辖区域内可提供的廉租住房房源情况,通过排队轮候、摇号或其他随机方式确定承租人。对确定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住房保障管理部门申诉。

第二十三条廉租住房所在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廉租住房日常维护和租金收缴等日常管理工作。

第二十四条负责廉租住房日常管理的乡(镇)人民政府在房屋出租前,应将房屋的水、电户头开通,并做好房屋住户交纳水、电费的协调管理工作。

第二十五条承租廉租住房的家庭在入住前应与负责廉租房管理工作的乡(镇)人民政府签订租赁合同,并按规定交纳租金和有关费用,入住后须严格遵守租赁合同要求及廉租住房有关管理规定。

第二十六条廉租住房只能用于申请家庭及其成员自住,不得转租、转让、转借以及从事居住以外的任何活动。

第二十七条廉租住房租赁采用动态管理,实行每年申请审查制。已承租廉租住房的家庭必须每年定期向所在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审核符合条件报县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备案后方可续租。对不按规定申请审核的住户,管理单位有权终止其租赁关系。

县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应定期对享受廉租住房保障的家庭住房、人口、收入及资产状况进行复核,对不符合廉租住房租赁条件的,取消其廉租住房保障资格,并在3个月内收回廉租住房。退房确有困难的,根据房源情况可适当延长,租金按同地段市场租金收取。

第二十八条已承租廉租住房的承租人因死亡或外迁,同时其家庭成员符合条件需要继续承租的,应按本办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重新提出申请,经审查符合续租廉租住房条件的须办理变更手续。

第二十九条廉租住房承租人按规定及时退出廉租住房后,符合购买经济适用房条件的,可优先购买经济适用房。

第三十条享受廉租住房保障的承租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乡(镇)人民政府收回其承租的廉租住房。

(一)家庭人均年收入连续一年以上达到或超过城市低收入家庭收入标准。确系住房有困难且短期内无法解决的,可以在6个月内按当年公租房租金标准承租廉租住房,6个月后必须无条件收回廉租住房。

(二)承租人已另有住房的。

(三)将承租的廉租住房转借、转租的。

(四)擅自加层、修改房屋设计或改变房屋用途的。

(五)连续6个月以上未在廉租住房居住或连续6个月未交纳租金的。

如承租人有以上情况且拒绝退回廉租住房的,由乡(镇)人民政府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对隐瞒家庭住房、收入、人口及资产状况,骗取廉租住房保障的,责令其退出廉租住房并补交市场平均租金与廉租房标准租金的差额,计入不良信用记录,五年内不得再申请廉租住房。构成犯罪的,提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二条县住房保障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廉租住房管理工作中利用职务便利,,收受他人财物或其他好处,违反资金管理规定,对已租赁的廉租住房不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或者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由县监察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对为申请人出具虚假证明的单位,由县住房保障管理部门提请其上级主管部门或县监察部门依法追究单位主要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构成犯罪的,提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附则

第三十四条本办法由县住房保障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廉租房的管理办法篇3

第一条为建立和完善城镇廉租住房保障制度,切实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根据国家、省关于城镇廉租住房管理的相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舟山市区,岱山、嵊泗城区内廉租住房保障及监督管理。

第三条廉租住房保障,是指政府在住房领域向城市低收入家庭中的住房困难家庭提供租金补贴或以低廉租金配租普通住房,以及对承租的公有住房给予租金减免而提供的一种社会保障。

第四条各县(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廉租住房的管理工作,发改(价格)、财政、民政、国土资源、税务、统计、公安、监察、审计、金融管理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廉租住房保障的有关工作。

市房地产管理局负责定海城区廉租住房的建设、管理和供应工作。各县(区)房地产管理局(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廉租住房的建设、管理和供应工作。

第二章廉租住房资金及房屋来源

第五条廉租住房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

(一)按土地出让金总额的2%提取廉租住房保障资金;

(二)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在提取贷款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用后的余额;

(三)财政预算安排资金;

(四)直管公房出售以及拆迁补偿资金的结余部分;

(五)社会定向捐赠资金及其他渠道筹措的资金。

第六条廉租住房保障资金实行专项管理、分账核算、专款专用。廉租住房保障开支主要用于:

(一)建造、购买、维修廉租住房资金支出;

(二)廉租住房的租金补贴支出;

(三)廉租住房的租金减免支出;

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状况调查、年审工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第七条廉租住房保障资金实行项目预算管理。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于每年第三季度根据下年度廉租住房保障计划,编制下年度廉租住房保障支出项目预算,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财政部门要根据当地年度廉租住房保障计划,落实廉租住房保障资金来源。

第八条建造廉租住房的资金拨付,按照《舟山市人民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实施细则》和《舟山市基本建设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其它保障支出按照批准的廉租住房保障支出项目预算,根据廉租住房保障计划,按年拨付廉租住房保障资金。

第九条每年年终,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同级财政部门规定,报送年度廉租住房保障支出项目决算。年度廉租住房保障支出项目出现资金结余,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后,可以继续滚存下年度安排使用。

第十条实物配租的廉租住房来源主要包括:

(一)政府新建、配建、收购的住房;

(二)部分腾退的国有直管住房;

(三)社会捐赠的住房;

(四)其他渠道筹集的住房。

第十一条新建廉租住房,主要采取配套建设方式,在经济适用住房、普通商品住房项目中配套建设。新建廉租住房套型建筑面积控制在50平方米以内。

第十二条廉租住房建设,一律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等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

第三章廉租住房保障对象和面积标准

第十三条廉租住房的保障方式以发放住房租赁补贴为主、实物配租和租金减免为辅,实物配租主要对象为低保家庭中的军烈属、残疾人及家庭主要劳动力丧失劳动能力的无房户。

第十四条申请廉租住房的家庭,应当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一)申请人为保障区域内城镇常住户口,并实际居住一定年限;

(二)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统计部门公布的上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

(三)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在16平方米以下。

市区及各县可根据上述条件制定分步保障计划,按照由低到高的原则逐步解决,每年的具体申请条件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布。

第十五条申请人家庭成员,包括配偶、实际共同居住的子女、父母和其它具有法定赡养、扶养或抚养关系并实际共同居住的人员。

第十六条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按保障区域内家庭现有住房建筑面积总和除以家庭人口确定。廉租住房保障面积,按照家庭现有住房建筑面积总和与住房保障面积标准的差额部分核定。

第十七条廉租住房租金实行政府定价。廉租住房租金标准原则上由房屋的维修费和管理费两项构成,并与城镇低收入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具体由价格、财政部门会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确定,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

第十八条廉租住房租金补贴实行分层次保障原则。低保家庭住房租金补贴额为市场平均租金的100%,低保边缘家庭住房租金补贴额为市场平均租金的80%,其它低收入家庭住房租金补贴额为市场平均租金的60%。市场平均租金由价格、财政部门会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确定,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

第十九条在住房保障面积标准内,租住现有公房的低保家庭按照廉租住房租金标准缴纳房租,租住现有公房的低保边缘家庭按照公房租金标准的70%交纳房租,其他低收入家庭按照公房租金标准交纳房租。

第四章廉租住房申请、审核和公示

第二十条廉租住房配租实行申请、审核、公示制。符合条件的予以配租,实物配租实行轮候制。

第二十一条申请人在申请廉租住房时,须到户籍所在地的社区领取《舟山市廉租住房配租申请表》,如实填报家庭基本情况,由申请人向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镇政府)提出申请,并提供以下资料:

(一)申请人的书面申请;

(二)申请人及家庭成员的身份证、户口本、现有房屋产权证或租住单位自管房、房管部门直管公房的面积证明;

(三)低保户(特困户、低保边缘户)还须提供低保证明(特困证、困难家庭救助证等);

(四)申请人及家庭成员的收入证明。

第二十二条申请廉租住房的程序:

(一)街道办事处(镇政府)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就申请人的家庭收入、家庭住房状况是否符合规定条件进行审核,提出初审意见并在申请人所在社区张榜公布,无异议的,将初审意见和申请材料一并报送民政部门;

(二)民政部门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15日内,就申请人的家庭收入是否符合规定条件提出审核意见并转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15日内,就申请人的家庭住房状况是否符合规定条件提出审核意见。

第二十三条经审核,符合规定条件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予以公示,公示期限为15日,对经公示无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的,作为廉租房保障对象予以登记,书面通知申请人,并向社会公开登记结果。

经审核,不符合规定条件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申请人对住房状况审核有异议的,可以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诉;对家庭收入审核有异议的,可以向民政部门申诉。

第二十四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民政部门以及街道办事处(镇政府)可以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谈以及信函索证等方式,对申请人的家庭收入和住房状况等进行核实。申请人及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如实提供情况。

第二十五条符合配租条件的家庭,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发《廉租住房配租资格证》。享受实物配租的家庭,应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签订廉租住房租赁合同;享受住房租金补贴的家庭,凭租房合同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签订租金补贴合同,租金补贴从次月起享受,按季领取。

第二十六条实物配租对象无正当理由先后两次不接受配租方案的,取消实物配租资格,一年内不得重新申请,但可享受租金补贴。

第五章廉租住房监督管理

第二十七条廉租住房实行动态管理,一年一审。享受住房租赁补贴或者配租廉租住房的家庭,应当按年度向街道办事处(镇政府)如实申报家庭人口、收入、住房变动情况(填写廉租住房家庭人口、住房、收入状况表)。街道办事处(镇政府)对申报情况进行核实,并将申报情况及核实结果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民政部门。

第二十八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民政部门按各自职责对申报情况进行复核,并根据复核结果和有关规定,调整租赁住房补贴额度或实物配租面积、租金等;对不再符合规定条件的,应当停止发放租赁住房补贴,或者由承租人按照合同约定退回廉租住房。

第二十九条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按照合同约定退回廉租住房:

(一)将所承租的廉租住房转借、转租或者改变用途的;

(二)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以上未在所承租的廉租住房居住的;

(三)无正当理由累计6个月以上未交纳廉租住房租金的。

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未按照合同约定退回廉租住房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责令其限期退回;逾期未退回的,可以按照合同约定,采取调整租金等方式处理。

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拒绝接受前款规定的处理方式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具体实施机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处理。

第三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廉租住房保障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受理,并给予警告。

第三十二条对以欺骗等不正当手段,取得审核同意或者获得廉租住房保障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对已经登记但尚未获得廉租住房保障的,取消其登记;对已经获得廉租住房保障的,责令其退还已领取的租赁住房补贴,或者退出实物配租的住房,并按市场价格补交以前房租。

第三十三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或者市、县(区)人民政府确定的实施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在廉租住房保障工作中、、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四条本办法由市城建委负责解释。

廉租房的管理办法篇4

一、基本原则

鼓励符合我县住房保障条件,且具备一定经济能力的县城低收入家庭出资购买廉租住房,实行廉租住房共有产权管理。坚持“符合条件、自愿购买、公开操作、集体审定、产权共有、科学推进”的基本原则。

二、购买对象

(一)凡取得《县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资格证》,且具备一定经济能力的县城低收入无房户或住房困难家庭。

(二)已入住廉租住房的家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公布的售房价格,优先购买现在所住的房屋。

三、申请条件

廉租住房购房申请对象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县城城镇户口两年以上(含两年);

(二)正在享受廉租住房租赁补贴的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

(三)无房户。

四、共有产权的构成

廉租住房共有产权是指国有产权和保障对象私有产权按比例共同拥有同一套廉租住房的产权。

(一)廉租住房国有产权由中央预算内投资廉租房建设的补助资金、省级财政的补助资金及本级财政投入的配套建设资金形成。

(二)廉租住房私有产权由符合申购条件的家庭,通过出资购买的方式取得廉租住房私有产权。

(三)我县廉租住房国有产权采取附条件全部产权出售。即:申请对象按照廉租住房核定的出售价格一次性付清购房款后,申购人拥有100%廉租住房产权份额。

五、出售价格

(一)廉租住房出售价格标准由县房产局会同县财政局、县物价局根据廉租住房建设项目的开发成本进行审核,开发成本包括建设用地成本、房屋建设成本、管理费用、投资利息和税费。出售价经县政府审定后向社会公布。

(二)年,咸水、英陂廉租住房出售均价分别为902元/m2、999元/m2。以后廉租住房的成本价格和出售价格实行每年定价制度。

六、实施程序

(一)公布出售房源

县房产局将确定出售的廉租住房的项目地址、建设规模、套数、出售价格、申请条件和申购程序向社会公布。

(二)申请登记

凡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可在规定时间内凭《县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资格证》及户口簿、家庭成员身份证明、无房证明、婚姻证明以及其他相关证件,向县房产局廉租住房保障办公室申请登记。

(三)对象审核

1、县房产局根据申请购房户的登记情况,会同社区逐户进行条件与身份审核,初步确定购房人员名单。

2、购房人名单在《日报》、县党政门户网、县电视台、县房产管理局网等网络媒体公示7天,同时在各社区张榜公示,公开举报电话。公示期间受到举报的家庭由县监察局、县房产局安排专人查证核实,对弄虚作假的家庭取消购房资格。

(四)对象确定

购房人名单公示无异议后,确定为购房准入对象。县房产局根据申购户家庭的实际情况,依照房源的供应,采取摇号的方式,确定申购对象。抽签摇号由县房产局组织实施,在县监察局的监督和公证处等部门的参与下公开进行,中签者与县房产局签订本次廉租房购房合同,未中签者轮候参加下一次廉租住房出售抽签。

(五)合同签订

县房产局与确定为申购对象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签订购买廉租住房合同,合同载明保障对象自愿出资购房、房款支付方式、购房总价款、产权份额、上市交易约束条件、物业管理、违约责任以及争议仲裁办法等内容。

(六)办理产权

申购对象交清房款后,由县房产局开具财政部门监制的专用票据,凭《县低收入住房家庭住房保障资格证》、交款票据、出资购房合同及身份证明等材料向县房产局申请办理《房屋所有权证》。县房产局在《房屋所有权证》“附记”栏中注明“保障性住房”和“全额出资”字样。

七、资金管理

以廉租住房共有产权形式筹集的资金,严格按照《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实行专项管理,存入廉租住房建设资金专户,专项用于廉租住房建设,不得挪作他用。

八、售后管理

(一)参与出资申购廉租住房并取得完全产权的低收入家庭不再向政府缴纳廉租住房租金。

(二)出售的廉租住房应当按照《物业管理条例》的规定实施物业管理,申购人应自觉缴纳物业服务费。

(三)廉租住房购买人不得改变所购廉租住房的房屋结构及使用性质。购买人不得擅自将所购廉租住房出售、出租、转让、抵押、捐赠。

(四)出售的廉租房在办理国有土地使用证和房屋所有权证时,所涉及的国土办证费、房屋产权办证费、契税、营业税全免。

九、交易管理

(一)共有产权廉租住房在办理《房屋所有权证》后5年内不得上市交易,包括出售、出租、转让、捐赠等。确因特殊原因需出售的,由政府按照原售价扣除折旧后回购,用于廉租住房房源,再向廉租住房保障对象出租或出售。

(二)5年后共有产权廉租住房经县房产局核定,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可上市交易,需办理划拨地转出让地手续,向政府补缴国有土地出让金。国有土地出让金的补缴,按照上市交易时同地段土地出让标准缴纳,该项资金存入廉租住房建设专户,专款用于廉租住房建设,不得挪作他用。

十、物业管理

(一)共有产权出售的廉租住房,其公共部分、共用设施设备维修资金由出资对象按出资款的2%缴纳,县财政再从回收的出资款中提取10%划转到县房产局物业维修资金管理中心代管,待该区域业主委员会成立后按规定程序移交业主委员会。

(二)共有产权出售的廉租住房要按照《物业管理条例》的规定实施管理。

十一、监督管理

(一)县房产局是廉租住房出售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廉租住房共有产权的组织实施;县物价局负责廉租住房成本价格的审定工作;县财政局负责廉租住房出售资金收缴,出售资金存入廉租住房建设专户,由县财政局与县房产局共同管理,用于今后廉租住房的建设,县监察局负责廉租住房出售过程中的监督工作。

(二)一户低收入家庭只能出资申购一套廉租住房。

(三)凡已参与出资购买廉租住房的家庭,不得再享受我县廉租住房租赁补贴,也不能再申请我县其他住房保障方式。

(四)将出资申购的廉租住房转让或上市交易的保障对象不能再次享受住房保障。

(五)对弄虚作假、隐瞒家庭收入和住房条件参加出资申购廉租住房的,县房产部门收回其已出资申购的住房,只退还出资款,不计利息,同时责令按当年市场租金标准补缴房租,并依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对出具虚假证明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单位责任人的责任。

(六)对将出资申购的廉租住房转卖、转借、转租或者改变用途者,县房产部门责令其退回廉租住房并按当年市场租金标准补缴租金。

廉租房的管理办法篇5

一、制定的依据和指导思想

(一)制定依据。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号文)、《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国发号)和《市廉租住房管理办法》《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文件以及开发区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住房保障计划为依据,并结合本区住房保障工作的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二)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十七大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认真落实国家住房保障政策;从注重民生的高度、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出发,切实解决本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为指导思想。

二、管理机构

区规划建设局房管处是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工作。

主要职责:1、负责本区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政策及供应计划制定、房源筹集(产权办理)、资格审核、配租组织实施、合同签订、维修和后续监督管理等工作。

2、区经贸、财政、国土、规划、监察(审计)、民生、社区、社发、环保、公共政务管理及各管理处等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协同做好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配租、管理等工作。

三、资金使用

按照国家财政预算支出和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的管理、维修资金、空置期的物业管理费用等从保障性住房专项资金中列支。

四、住房来源和申请条件

(一)廉租住房

1、廉租住房来源

(1)从经济适用住房中划出一定比例的住房;

(2)收购的现有旧住房和空置的商品住房;

(3)新建廉租住房;

(4)腾空的公有住房;

(5)其他渠道筹集的住房。

2、廉租住房申请条件

本区廉租住房参照《市廉租住房管理办法》申请审核。申请廉租住房的家庭(以下简称家庭)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申请家庭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的;

(2)申请家庭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下的;

(3)申请家庭成员中至少有1人为本区非农业常住户口;

(4)申请家庭成员之间有法定的赡养、扶养或者抚养关系;

年满60岁的孤老或者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一级残疾人,并符合以上规定的,可以优先申请廉租住房。

申请廉租住房的家庭收入状况由区民生事务管理局进行认定,住房状况根据市房管局有关规定进行认定。

(二)公共租赁住房

1、公共租赁住房来源

(1)政府直接投资建设和收购的公共租赁住房;

(2)政府在中低价位、中小户型商品房开发项目中配建的公共租赁住房;

(3)确保廉租住房申请家庭住房保障情况下,将空置廉租住房转为公共租赁住房;

(4)单位自有公房转为公共租赁住房;

(5)社会捐赠及其他渠道筹集的公共租赁住房。

2、公共租赁住房申请条件

本区公共租赁住房参照《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暂行办法》申请审核。

1、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申请人可以申请公共租赁住房:

(1)具有本市城市常住户口且实际居住三年以上;

(2)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上年度市区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百分之八十;

(3)无房或家庭人均住房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下;

(4)申请人与共同申请人之间有法定的赡养、抚养或者扶养关系。

申请人已婚的,其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必须作为共同申请人。因投靠子女取得本市户籍的居民,只能作为共同申请人。

符合一、二、三项条件且达到35周岁的单身人士可以申请公共租赁住房。

2、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新就业人员可以申请公共租赁住房:

(1)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2)自毕业的次月起计算,毕业2年以上且不满5年;

(3)已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聘用)合同;

(4)本人及其父母在本市市区范围内无私有房产且未租住公房。

新就业人员的公共租赁住房申请由新就业人员所在单位统一向区房产管理部门提出,不受理个人申请。

申请单位在申请时必须明确入住人员名单,并对入住人员以及提供材料的真实性予以担保。

申请经批准后,由申请单位、新就业人员与区房产管理部门签订三方合同。申请单位根据被批准的入住人员名单进行组合安置,办理入住手续,缴纳租金以及相关费用并承担本单位人员的管理责任。

五、物业管理机构

廉租房的管理办法篇6

我国早在1998年就提出了建立廉租房的社会保障体系构想。1999年建设部出台《城镇廉租房管理办法》,提出由政府实施住房社会保障职能,向具有城镇常住居民户口的最低收入家庭提供租金相对低廉的普通住房。XX年3月我国在《城镇廉租房管理办法》的基础上修改并正式颁布实施了《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目前,包括上海、北京、广州等在内的多个城市的廉租房制度试点工作正在进行,出台了适合各地情况的廉租房管理试行办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廉租房在我国房地产市场体系中的进展仍然较为缓慢。

廉租房制度,是指政府(单位)在住房领域实施社会保障职能,保障的对象是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即对具有本市非农业常住户口的最低收入家庭和其他需保障的特殊家庭,提供租金补贴或以低廉租金配租的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普通住宅,保证其住房达到社会最低生活标准。建立廉租房制度的目的是,构建面向住房弱势群体的城市住房保障制度。廉租房制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供应对象明确。廉租房制度是具有选择性的社会政策,属于社会救济型福利,其保障特点是范围窄、标准低。只有符合各地方政府规定的住房困难的最低收入家庭,才可以申请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房。

2、以发放租赁住房补贴为主,以实物配租、租金核减为辅。其中,租赁住房补贴,是指政府先向符合条件的申请对象发放补贴,再由其到市场上去租赁住房;实物配租,是指政府直接提供住房,并按照廉租房租金标准收取租金;租金核减,则是指产权单位按照规定,采取在一定时期内对现已承租公有住房的城镇最低收入家庭给予租金减免的办法。

3、具有社会保障性特点,是政府主导性社会福利制度。政府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提供相关法律和政策,对保障对象和范围及享受标准作出规定,并建立合理的资金来源和筹集房源的渠道,同时,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也是政府的重要责任。

4、廉租房资金实行财政专户管理,专项用于租赁住房补贴的发放、廉租房的购建、维修和物业管理等。

5、廉租住房制度是具有严格资格条件限制的保障性住房制度,具有公开公平的准入机制、轮候机制和退出机制。廉租房应当由户主按照规定程序提出书面申请,申请家庭人均收入符合当地廉租住房政策确定的收入标准。

从国际经验看,当前市场经济体制国家形成了三种基本保障方式:

一是以英国、新加坡为代表的政府直接建造公房的住房供应支持方式,即政府通过设立专门机构,提供运营资金负责建设和管理;

二是以法国、德国、日本等为代表的政府金融支持非营利机构建房的间接参与方法,即提供政府优惠贷款,实行贷款利息补贴的办法,支持非营利机构发展低租金、低成本住房;

三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对买房者减税和租房者进行发放房租补贴的支持方式。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和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发放住房补贴,以帮助住房支付能力有限的低收入家庭能在住房市场上租到合适的住房。

廉租房的管理办法篇7

第一条为促进廉租住房制度建设,逐步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廉租住房保障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是指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范围内,家庭收入、住房状况等符合市、县人民政府规定条件的家庭。

第三条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在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中,明确廉租住房保障工作目标、措施,并纳入本级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住房建设规划。

第四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指导和监督全国廉租住房保障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住房保障)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廉租住房保障管理工作。廉租住房保障的具体工作可以由市、县人民政府确定的实施机构承担。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价格)、监察、民政、财政、国土资源、金融管理、税务、统计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廉租住房保障的相关工作。

第二章保障方式

第五条廉租住房保障方式实行货币补贴和实物配租等相结合。货币补贴是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向申请廉租住房保障的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发放租赁住房补贴,由其自行承租住房。实物配租是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向申请廉租住房保障的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提供住房,并按照规定标准收取租金。

实施廉租住房保障,主要通过发放租赁补贴,增强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承租住房的能力。廉租住房紧缺的城市,应当通过新建和收购等方式,增加廉租住房实物配租的房源。

第六条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家庭平均住房水平、财政承受能力以及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人口数量、结构等因素,以户为单位确定廉租住房保障面积标准。

第七条采取货币补贴方式的,补贴额度按照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现住房面积与保障面积标准的差额、每平方米租赁住房补贴标准确定。

每平方米租赁住房补贴标准由市、县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平均租金、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确定。其中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可以按照当地市场平均租金确定租赁住房补贴标准;对其他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可以根据收入情况等分类确定租赁住房补贴标准。

第八条采取实物配租方式的,配租面积为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现住房面积与保障面积标准的差额。

实物配租的住房租金标准实行政府定价。实物配租住房的租金,按照配租面积和市、县人民政府规定的租金标准确定。有条件的地区,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可以免收实物配租住房中住房保障面积标准内的租金。

第三章保障资金及房屋来源

第九条廉租住房保障资金采取多种渠道筹措。

廉租住房保障资金来源包括:

(一)年度财政预算安排的廉租住房保障资金;

(二)提取贷款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用后的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余额;

(三)土地出让净收益中安排的廉租住房保障资金;

(四)政府的廉租住房租金收入;

(五)社会捐赠及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

第十条提取贷款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用后的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余额,应当全部用于廉租住房建设。

土地出让净收益用于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的比例,不得低于10%。

政府的廉租住房租金收入应当按照国家财政预算支出和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项用于廉租住房的维护和管理。

第十一条对中西部财政困难地区,按照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中央财政廉租住房保障专项补助资金的有关规定给予支持。

第十二条实物配租的廉租住房来源主要包括:

(一)政府新建、收购的住房;

(二)腾退的公有住房;

(三)社会捐赠的住房;

(四)其他渠道筹集的住房。

第十三条廉租住房建设用地,应当在土地供应计划中优先安排,并在申报年度用地指标时单独列出,采取划拨方式,保证供应。

廉租住房建设用地的规划布局,应当考虑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居住和就业的便利。

廉租住房建设应当坚持经济、适用原则,提高规划设计水平,满足基本使用功能,应当按照发展节能省地环保型住宅的要求,推广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廉租住房应当符合国家质量安全标准。

第十四条新建廉租住房,应当采取配套建设与相对集中建设相结合的方式,主要在经济适用住房、普通商品住房项目中配套建设。

新建廉租住房,应当将单套的建筑面积控制在50平方米以内,并根据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居住需要,合理确定套型结构。

配套建设廉租住房的经济适用住房或者普通商品住房项目,应当在用地规划、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或者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明确配套建设的廉租住房总建筑面积、套数、布局、套型以及建成后的移交或回购等事项。

第十五条廉租住房建设免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

鼓励社会捐赠住房作为廉租住房房源或捐赠用于廉租住房的资金。

政府或经政府认定的单位新建、购买、改建住房作为廉租住房,社会捐赠廉租住房房源、资金,按照国家规定的有关税收政策执行。

第四章申请与核准

第十六条申请廉租住房保障,应当提供下列材料:

(一)家庭收入情况的证明材料;

(二)家庭住房状况的证明材料;

(三)家庭成员身份证和户口簿;

(四)市、县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证明材料。

第十七条申请廉租住房保障,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申请廉租住房保障的家庭,应当由户主向户口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者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

(二)街道办事处或者镇人民政府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0日内,就申请人的家庭收入、家庭住房状况是否符合规定条件进行审核,提出初审意见并张榜公布,将初审意见和申请材料一并报送市(区)、县人民政府建设(住房保障)主管部门;

(三)建设(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15日内,就申请人的家庭住房状况是否符合规定条件提出审核意见,并将符合条件的申请人的申请材料转同级民政部门;

(四)民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15日内,就申请人的家庭收入是否符合规定条件提出审核意见,并反馈同级建设(住房保障)主管部门;

(五)经审核,家庭收入、家庭住房状况符合规定条件的,由建设(住房保障)主管部门予以公示,公示期限为15日;对经公示无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的,作为廉租住房保障对象予以登记,书面通知申请人,并向社会公开登记结果。

经审核,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建设(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说明理由。申请人对审核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建设(住房保障)主管部门申诉。

第十八条建设(住房保障)主管部门、民政等有关部门以及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可以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以及信函索证等方式对申请人的家庭收入和住房状况等进行核实。申请人及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配合,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第十九条建设(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应当综合考虑登记的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收入水平、住房困难程度和申请顺序以及个人申请的保障方式等,确定相应的保障方式及轮候顺序,并向社会公开。

对已经登记为廉租住房保障对象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凡申请租赁住房货币补贴的,要优先安排发放补贴,基本做到应保尽保。

实物配租应当优先面向已经登记为廉租住房保障对象的孤、老、病、残等特殊困难家庭,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以及其他急需救助的家庭。

第二十条对轮候到位的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建设(住房保障)主管部门或者具体实施机构应当按照已确定的保障方式,与其签订租赁住房补贴协议或者廉租住房租赁合同,予以发放租赁住房补贴或者配租廉租住房。

发放租赁住房补贴和配租廉租住房的结果,应当予以公布。

第二十一条租赁住房补贴协议应当明确租赁住房补贴额度、停止发放租赁住房补贴的情形等内容。

廉租住房租赁合同应当明确下列内容:

(一)房屋的位置、朝向、面积、结构、附属设施和设备状况;

(二)租金及其支付方式;

(三)房屋用途和使用要求;

(四)租赁期限;

(五)房屋维修责任;

(六)停止实物配租的情形,包括承租人已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将所承租的廉租住房转借、转租或者改变用途,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以上未在所承租的廉租住房居住或者未交纳廉租住房租金等;

(七)违约责任及争议解决办法,包括退回廉租住房、调整租金、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处理等;

(八)其他约定。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二十二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省级建设(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廉租住房保障工作的监督检查,并公布监督检查结果。

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布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廉租住房保障情况。

第二十三条市(区)、县人民政府建设(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应当按户建立廉租住房档案,并采取定期走访、抽查等方式,及时掌握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人口、收入及住房变动等有关情况。

第二十四条已领取租赁住房补贴或者配租廉租住房的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当按年度向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者镇人民政府如实申报家庭人口、收入及住房等变动情况。

街道办事处或者镇人民政府可以对申报情况进行核实、张榜公布,并将申报情况及核实结果报建设(住房保障)主管部门。

建设(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人口、收入、住房等变化情况,调整租赁住房补贴额度或实物配租面积、租金等;对不再符合规定条件的,应当停止发放租赁住房补贴,或者由承租人按照合同约定退回廉租住房。

第二十五条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不得将所承租的廉租住房转借、转租或者改变用途。

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违反前款规定或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按照合同约定退回廉租住房:

(一)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以上未在所承租的廉租住房居住的;

(二)无正当理由累计6个月以上未交纳廉租住房租金的。

第二十六条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未按照合同约定退回廉租住房的,建设(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应当责令其限期退回;逾期未退回的,可以按照合同约定,采取调整租金等方式处理。

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拒绝接受前款规定的处理方式的,由建设(住房保障)主管部门或者具体实施机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处理。

第二十七条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收入标准、住房困难标准等以及住房保障面积标准,实行动态管理,由市、县人民政府每年向社会公布一次。

第二十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九条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申请廉租住房保障的,建设(住房保障)主管部门不予受理,并给予警告。

第三十条对以欺骗等不正当手段,取得审核同意或者获得廉租住房保障的,由建设(住房保障)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对已经登记但尚未获得廉租住房保障的,取消其登记;对已经获得廉租住房保障的,责令其退还已领取的租赁住房补贴,或者退出实物配租的住房并按市场价格补交以前房租。

第三十一条廉租住房保障实施机构违反本办法规定,不执行政府规定的廉租住房租金标准的,由价格主管部门依法查处。

第三十二条违反本办法规定,建设(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或者市、县人民政府确定的实施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廉租住房保障工作中、、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三条对承租直管公房的城市低收入家庭,可以参照本办法有关规定,对住房保障面积标准范围内的租金予以适当减免。

廉租房的管理办法篇8

关键词:城镇廉租房;住户;退出机制

一、引言

“居者有其屋”在中国人的心中一直是生活上的基本追求,而在现今社会分化非常严重的现状下,有一部分社会弱势群体没有办法实现这一愿望,政府推行的廉租房制度,是一项旨在解决城市特困人口住房问题的保障措施。所谓廉租房,是指政府在住房领域实施社会保障职能,向具有城镇常住居民户口的最低收入家庭提供的租金相对低廉的普通住房,改善物理通过市场解决自身住房问题的困难家庭的住房条件。廉租房的分配形式以租金补贴为主,实物配租和租金减免为辅。廉租房只租不售,只向城市特困人群征收象征性的房租。

廉租房确实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但是他的制度缺陷也导致了在现实运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廉租房的腾退问题。众所周知,廉租房修建的目的是为生活上存在严重困难的群体提供社会保障,而该群体的数量比较庞大,所以政府只能优先照顾相对更加困难的人群。因此廉租房其租住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一旦住户随着经济能力的好转,就不能再继续租住廉租房。可是,我国廉租房住户退出机制的不完善,使得一些住户没有及时腾退住房。据统计,2011年杭州的廉租房住户中,有16.5%是不符合条件的。而杭州注销了1703户廉租房资格,在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有不少廉租房住户是没有租住资格的。这一部分人影响了政府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得廉租房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它构建的初衷,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这样的行为危害是巨大的。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探讨廉租房住户退出机制。

二、现行国家和地方廉租房退出机制的规定

我国现行的有关廉租房的规范性文件可以分为全国性的和地方性的,而且立法级别都不高,内容也比较粗糙,形成了在中央规范性文件提供的大概框架之下,各地方具有差异性的立法模式。

(一)全国性的规定

目前,廉租房的全国性的立法文件主要有两个:《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和《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房申请审核退出管理办法》(以下简称“退出办法”)。

在《管理办法》中,第19条规定,享受廉租住房保障的承租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收回其承租的廉租住房,或者停止发放租赁补贴,或者停止租金核减:(一)将承租的廉租住房转借、转租;(二)擅自改变房屋用途的;(三)连续6个月以上未在廉租住房居住的;(四)未如实申报家庭收入、家庭人口及住房状况的;(五)家庭人均收入连续一年以上超出当地廉租住房政策确定的收入标准的;(六)因家庭人数减少或住房面积增加的,人均住房面积超出当地廉租住房政策确定的住房标准的。该管理办法对应当退出廉租房的标准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规定。但是在相关制度上并没有明确的构建起来。

而《退出办法》对这一问题有了稍加详细的规定。第15条规定,享受廉租住房保障的家庭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由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作出取消保障资格的决定,收回承租的廉租住房,或者停止发放租赁补贴,或者停止租金核减:(一)未如实申报家庭收入、家庭人口及住房状况的;(二)家庭人均收入连续一年以上超出当地廉租住房政策确定的收入标准的;(三)因家庭人数减少或住房面积增加,人均住房面积超出当地廉租住房政策确定的住房标准的;(四)擅自改变房屋用途的;(五)将承租的廉租住房转借、转租的;(六)连续六个月以上未在廉租住房居住的。这仍然是《管理办法》中的退出标准的问题。而当租户拒不腾退的情况出现时,根据《退出办法》第16条的规定,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作出取消保障资格的决定后,应当在5日内书面通知当事人,说明理由。享受实物配租的家庭应当将承租的廉租住房在规定的期限内退回。逾期不退回的,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二)代表性的地方规定

北京市在《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廉租住房建设和管理的若干意见》中第18条规定,对因家庭人口、收入等情况发生变化不再符合廉租住房条件但符合公共租赁住房条件的承租家庭,由区县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取消廉租住房保障资格,承租家庭按照公共租赁住房标准缴纳租金;对既不符合廉租住房条件也不符合公共租赁住房条件的承租家庭,由区县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取消廉租住房保障资格,并责令其在6个月内退回廉租住房,或按照两倍公共租赁住房标准租金缴纳租金;拒不退回住房或不按规定缴纳租金的,产权单位可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并通过新闻媒体予以曝光。

《天津市廉租住房配租管理暂行办法》中关于退出机制的规定是,对不再具备配租廉租住房条件的家庭,应在接到退出廉租住房通知(含在配租期限内)的6个月内腾退住房。对不能按时腾退的,从次月起按届时配租租金的 200%收取房租;如在第12个月内仍未腾退的,从次月起按届时配租租金的 300%收取房租;如在 24个月内仍未腾退的,由市住房保障办责令其退房,对拒不退房的,市住房保障办可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上述家庭在腾退住房时,所欠缴的房租和物业管理费等有关费用,应予以补缴,拒不补缴的,应从其拆迁补偿安置费本金中扣除。

上海市的廉租住房政策退出机制,采用慢松手、软着陆的方式对所有享受廉租住房的家庭,政府主管部门每半年就要审核一次。退出的家庭一般分三种情况:一是配租家庭人均收人连续二年超过本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二是现有住宅已被列人动拆迁范围内的家庭;三是人口情况发生变化。人数减少人均居住面积超过5平方米的家庭。对于符合退出条件的廉租住房租金配租的家庭,政府也给予6个月的过渡期,即前三个月享受原租金补贴的80%,后三个月租金补贴减至原标准的50%。

杭州市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廉租住房管理的补充意见》中规定,如果是享受廉租住房实物配租的家庭,因人口、住房发生变化取消保障资格的,要在接到通知次月起3个月内办理退房手续;因收入变化取消保障资格的,要在接到通知次月起6个月内办理退房手续。退房期间按公房租金标准缴纳租金。

《深圳市廉租住房保障管理办法》中第30条规定:享受廉租住房保障的家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做出取消廉租住房保障资格的决定,报市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备案后执行:(一)被民政部门取消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二)因家庭常住户籍人数减少或住房建筑面积增加,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超出廉租住房政策确定的最低标准的;(三)擅自改变廉租住房用途的;(四)将承租的廉租住房转借、转租的;(五)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以上未在廉租住房居住的;(六)无正当理由累计6个月以上未按规定交纳租金的。被取消廉租住房保障资格但符合其他保障性住房申请条件的家庭,可以另行申请。

第31条规定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在做出取消廉租住房保障资格的决定后,应当在5日内书面通知当事人并说明理由,并做如下处理:(一)领取货币补贴的,从做出决定之日起给予3个月的过渡期,过渡期内发放原货币补贴的50%,从第4个月起停止发放货币补贴;(二)租住廉租住房的,应退回廉租住房。暂时无法退回的,可给予3个月的过渡期;对属于第三十条第(一)、(二)项所列情况的,可给予6个月的过渡期。过渡期届满后仍不退回廉租住房的,按市场指导租金计租,并载入其个人诚信不良记录。承租人在超期居住期间及超期居住退房后5年内不得申请住房保障。承租人拒不执行的,市(区)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可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总的来说,对已享受廉租住房政策的住户,各城市都未实行终身制,都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采取定期申报家庭收人和住房情况,廉租住房管理部门每半年或一年会同民政、房管以及街道等部门定期对已配租廉租住房家庭的户籍、收人、人口、住房等基本情况进行复核,收人和居住条件改善,不再符合规定条件的,及时停止或逐步停止租金补贴。

各个城市在廉租房退出机制中,对于租金补贴都统一规定停止发放,而对于实务配租,则规定不同,具体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以上海为代表的配租租金补贴递减的规定,在过渡期内租金补贴按照一定的比例逐渐减少,以达到在经济上使得廉租户“软着陆”与迫使廉租户腾退住房相统一的目的;另一种是以天津为代表的租金递增的政策,在过渡期内,根据时间的长短按照配租租金的一定比例收取相对高的租金。

三、我国现行廉租房退出机制的不足

纵观我国廉租房国家和地方的规定,我国的廉租房退出机制还存在着以下不足:

(一)动态监督机制缺乏

目前对于申请廉租房的住户,政府大多进行的是入户调查和群众监督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在现实中的效用是值得怀疑的。入户调查主要是由社区工作人员完成的。社区工作人员对于该家庭的收入情况难以全面掌握,而且不能排除情感因素在调查工作中的影响。群众监督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尤其是现在一些城市,为了杜绝廉租房建设形成贫民窟和保证公民在出行住房等的平等待遇,将廉租房分散建设在一般商品房的附近,这样的措施是非常值得认同的,但是也造成了当地社区工作人员对廉租房住户身份把握的难度加大,造成了监督上的真空。

(二)立法层次低

目前对于廉租房的法律文件,主要是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立法层次太低。各个地方的廉租房的法律文件名称不同,大多数都会有几个法律文件,名称纷繁复杂,如“管理办法”、“若干意见”等等,在检索上非常麻烦,而且容易遗漏。在我国,这样的现象不少存在。直接的危害就是在浩如烟海的法律文件中,作为普通公民很难便利的接触到相关规范,妨碍了法律普及,损伤了法的透明公开性,对于知法守法造成不利影响。而且当规范性文件难以被大众充分了解和接触到的时候,作为信息偏在的执法者,其权力难以得到有效监督,存在着侵犯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可能性。

(三)配套措施不健全

廉租房住户由于经济能力的好转,当其在一定时间内经济水平达到了规范性文件中的相关标准的时候,就不能继续享受廉租房保障。而此时该住户丧失了廉租房居住权,但是因为他的经济能力尚没有达到很高的水平,没有很多储蓄积累,没有办法购买商品房或者经济适用房。这时候如果强令其搬出廉租房,可能会造成其居无定所,重新回到困难的生活中。因此,基于这样的考虑,廉租房住户不想办理腾退手续。而地方性的关于廉租房的规范性文件也大多没有对此做制度性安排。

另外,廉租房住户大多没有固定的职业,其经济能力并不是能够确定下来的,可能会出现波动。一时可能高于廉租房政策线,一时又会低于政策线。收入难以得到保障。这时候难以强制其退出廉租房。

但是虽然这部分廉租房住户在生活上仍然存在着困难,但是廉租房这个资源是有限的,对于这种经济能力有些好转的住户,我们需要采取配套措施使其退出廉租房,进入上一层级的住房保障中。而保证生活上更加困难的公民享受到廉租房资源。这时候就需要政府提供一系列配套措施。配套措施主要解决两个问题:1、如何能够让廉租房住户在不符合继续居住条件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住房的腾退;2、当这些住户失去了廉租房,而经济能力又不足以保证其居住条件的时候,他们能够得到何种保障。如果这两个问题能够有相应的办法,目前廉租房住户腾退难的问题就能有效解决。

四、对廉租房退出机制的完善

首先,需要将动态管理和合约制相结合。

所谓合约制,就是政府运用合同条款对住房户的管理制度。在合同规定的期间内,住户享受国家廉租房政策;超过合同规定的时间,由政府的廉租房产权主体或保障主体对住户重新进行资格审查。该合约的性质属于行政合同,是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达成的协议。行政合同打破了原本行政法上的“管制论”所赋予行政相对人单方面义务而没有权利的情况,通过合同的方式要求当事双方都需要履行一定义务,更加能够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而且通过合同的方式,使双方尤其是廉租房申请人一方能够在自己的意思表示之下,基于自己的真实意愿达成协议,对于自己义务的约束都有明确的了解,对于权利义务的告知和廉租房制度公平性的维护都是有很大帮助的。我们可以通过订立合约,双方将租期限定在一定的期限内,比如三年,三年后对廉租房住户的租房资格进行重新审查。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住户在相对长的时间内居住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频繁的监督造成行政资源的浪费,保证监督效果的正确性。

而动态管理则需要建立在合约制的基础上。因为动态管理在时间掌握上不能实行实时监督的方法。一方面,由于廉租房住户收入的不稳定性,其经济能力是波动的,我们不能够仅仅凭借几个月的收入水平来断定其是否已经不再符合廉租房政策,否则就无法真正发挥廉租房保障住户住房需求的作用,也会造成住户劳动上缺乏积极性。我们必须考察住户在相对长的一段时间内的收入水平。另一方面,对于政府来说,毕竟行政资源有限,即使我们建立了先进完善的网络处理系统,但是由于涉及到房产、税务、工商等多个行政部门之间的职能整合和信息公开,难以保证在较短时间内高频率的监控住户的收入情况。

所以动态管理的方式需要与合约制结合起来,才具有现实意义。

第二,需要构建统一的配套措施。

其一,需要整合现有保障性住房资源,形成一套贯通的体系,这方面深圳值得我们学习。在《深圳市廉租住房保障管理办法》中第30条规定“被取消廉租住房保障资格但符合其他保障性住房申请条件的家庭,可以另行申请。”虽然只是一个指向性的规定,但是却提供给我们很好的思路。如今,我们的保障性住房主要分为三类:廉租房,公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主要适用于经济收入特别贫困的人群,只象征性的收取房租,该住房不能转租、租借。而公租房适用的人群,其经济收入比廉租房住户要高一些,而且刚毕业的大学生也有资格申请,主要解决的是买不起经济适用房又没办法申请廉租房的人群。经济适用房更加可以购买,只不过是由政府对其中一部分购房款进行埋单,以保证难以购买商品房的住户拥有自己的房产。

对于廉租房住户来说,其经济能力如果不再符合廉租房政策,如果强制其退出廉租房保障而没有更高一级的保障制度进行衔接的话,其刚刚好转而没有很多储蓄的经济条件是难以满足其住房需求的,租房租金的不划算和商品房高昂的房价,导致了现在廉租房住户腾退难的问题。所以这时候我们需要将整个保障性住房体系贯通起来,廉租房住户即使退出,也能够根据自身经济情况自主选择进入到公租房或者经济适用房保障体系中,而生活更加困难的公民也可以享受到廉租房政策的好处,最后真正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目标。

而对于政府来说,国外的实践经验表明,实物廉租房的日常维护开销一般为政府直接建房出售支出的两倍左右,我国并不一定比其少。所以从节约资金的角度,除了严格限定保障范围之外,也应该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助推”家庭退出。

其二,需要实行奖励机制。目前我国在住房保障机制上主要采取惩罚而非激励的措施。这种单一的退出方式收效甚微。我们可以把奖励机制应用到腾退廉租房上,对于退出廉租房的住户,首先我们需要根据租房合约的相关条款事先告知对方的权利义务,并声明法律强制力。然后我们可以将一定程度的租金补贴或者购房补贴优惠提供给按时退房的住户,激励其主动腾退住房,帮助收入能够很大改善的住户购买经济适用房来改善居住条件,也能帮助收入条件改善但是不足以购买经济适用房的住户退出廉租房,选择低于市场价出租的公租房保障体系。具体措施可以有购房无息贷款或减息贷款、金融优惠政策、赋予优先购买经济适用房的权力等。

第三,需要提高立法层级。

目前我们国家对于廉租房制度规定在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中,立法层级比较低。这样的缺点在于规范性文件没有体系,重复规定和相互冲突的情况时有发生,而且难以查询和检索,不便于相关人群及时了解有关规范和政策,不利于合法权益的保护。当然,这和我们正处在探索廉租房保障机制的阶段有关。另外,对于相关规范性文件的内容并不完整,缺乏动态监管、退出机制等方面的具体规定,欠缺主管机关和相关机关协调的制度,在规定内容的合理性上也存在可以非难的地方。所以,我们需要由各地方人大和政府整理相关规范性文件,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对廉租房制度进行系统性的、权威的规定,以杜绝由于规范性文件过于分散和内容的模糊造成的种种危害的发生。

第四,需要构建网络信息共享平台。

构建网络信息共享平台是满足廉租房监督和落实相关规定的重要举措。在这方面上海有可以借鉴的经验:上海将民政、税务、房管、人行以及人保等部门联合起来建立“电子比对专线”,这个专线系统可以对居民的存款、股市账户、房产登记、公积金缴存情况等信息进行查询,从而使廉租住房管理部门可以对居民的收入状况、居住情况了如指掌,从而为分配廉租房资源确立客观标准。我国应全面建立廉租住房退出的信息机制,这包括个人收入监管制度和个人信用制度建设。

我们可以构建这样的一套部门办事制度:涉及的各个部门,比如房管、税务、银行、工商、公安等部门,定期将一段时间内申请相关业务的申请人信息录入系统,供各部门分享,由廉租房主管部门根据定期存入的信息,核查廉租房申请人的经济情况,从源头上保证申请人符合廉租房条件。另外在廉租房合约规定的期限结束时,廉租房主管部门定期进行经济收入的复查,对于这段时间内住户的经济收入总体情况和大致走向进行评估,以便采取不同的措施。而对于不符合政策规定却又拒不腾退的住户,除了采取强制性措施之外,还将该情况纳入个人征信记录,剥夺其再次享受保障性住房的资格。

当然,构建这一系统只能是治标之法,而治本之法则是真正实现网络全覆盖的系统化办公,将各种行政事务的办理信息都纳入到同一个系统中,这样可以减少行政资源的浪费,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方便查询,对于个人信用档案的建立也是极有帮助的。这方面的典型就是美国。但是这条路在我国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五、结语

我们国家的法律文件中关于城镇廉租房住户退出机制的规定是模糊的,其基本制度的构建的缺失,已经在现实中暴露出问题。新闻上不断涌现出的对保障性住房住户资格的不信任和查处出来的大量不符合条件住户已经为我们敲响警钟。我们急需完善这方面的相关规定,使得廉租房制度真正发挥出为民众提供住房保障以改善民生的功能来。

注释:

①李磊:《论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完善》,《理论探讨》,2011年第1期。

②《杭州住廉租房的:16.5%不符合条件》,news.省略/detail/1354624.shtml

③《杭州1703户家庭被注销廉租房资格》,news.省略/detail/1353275.shtml

④蔡玉峰:《廉租房住户退出机制探讨》,《管理世界》2009年第10期。

⑤赵伟、曾繁杰:《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症结与改革思路》,《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⑥赵伟、曾繁杰:《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症结与改革思路》,《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⑦蔡雪珍:《完善我国廉租住房退出机制的探讨》,《福州党校学报》,2011年第6期。

⑧阮可:《试论有效配置住房资源的制度性安排――廉租住房的退出机制研究》,《求索》,2011年第6期。

参考文献:

[1]蔡雪珍:《完善我国廉租住房退出机制的探讨》,《福州党校学报》,2011年第6期。

[2]刘梅:《廉租房准入与退出制度的法律分析》,《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11月。

[3]方贵跃:《廉租房退出机制的探索与完善》,《法制与社会》,2008年6月。

[4]蔡玉峰:《廉租房住户退出机制探讨》,《管理世界》,2009年第10期。

[5]李磊:《论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完善》,《理论探讨》,2011年第1期。

[6]阮可:《试论有效配置住房资源的制度性安排――廉租住房的退出机制研究》,《求索》,2011年第6期。

[7]赵伟、曾繁杰:《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症结与改革思路》,《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上一篇: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问题范文 下一篇:母婴专业护理培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