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雕雕刻培训范文

时间:2023-11-23 17:33:04

浮雕雕刻培训

浮雕雕刻培训篇1

关键词:坭兴陶概述;雕刻技法;雕刻装饰的创新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7.104

钦州坭兴陶,钦州坭兴陶作为一种传统民间工艺,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据史志记载:我钦陶器,谅发明于唐以前,至唐而益精致。1921年,城东山麓发现逍遥大冢。内藏陶壶一只及高四尺余陶碑一方。镌字千六百余言,经考证,始知乃唐开元年宁越郡(即现钦州市)第五世刺史宁道务墓志,可见钦州制陶历史之久远。传至清朝咸丰年间,钦州陶器发展鼎盛,坭器得以广泛兴用,故得名“坭兴”。现今香港、澳门上海等地的“钦州街”皆因坭兴陶的流传而有此命名,钦州坭兴陶一时威名远播海内外,被誉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曾在1915年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牌奖,从此钦州坭兴陶便开始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在之后的发展历程中,坭兴陶在国际和国家级展览会上更获得过40多个奖项,且有20多个国家级博物馆珍藏了坭兴陶作品。

近几年来,随着北部湾经济的发展,带动了钦州坭兴陶的发展,特别是以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为龙头,带动了会展业的发展。在各种展会上钦州坭兴陶屡屡均被选作最佳礼品。由会展经济带来的旅游纪念品市场为钦州坭兴陶注入了兴奋剂,钦州坭兴陶企业正铆足了劲,抢占了先机,赢得了发展的重要机遇。

坭兴陶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而在未来的发展中,将需要大批的高素质技术人才,技术人才不断的创新,提高产业品质,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这也是中职陶艺教育不断追求的宗旨和目标。

1坭兴陶雕刻技法

坭兴手艺人利用具有很强可塑性的泥质,在器皿坯体上雕刻诗文和绘画,诗文内容高雅,绘画主要以山水花鸟为题材,富有中国画白描风格。在坭坯上按预先设计好的图样雕刻,如仙女散花、桂林象山、水月洞、八仙过海或各种花、鸟等,刀法老辣、古拙,工艺精湛,运刀如运笔。坯体上刻出花纹后,再在刻痕中填上另一种坭料,例如填以白色坭料,趁坭湿时填充融合,可以烧出红器白花,白器红花的效果,使坭兴陶在单纯古朴中透露出一种又醇又浓的人文味,是一种雅致的工艺品,又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1)坭兴陶图案雕刻技法。

“以刀带笔”,在坯体上雕刻出图案纹样进行装饰,这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扎实的绘画功底,我们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是本着对坭兴陶的喜爱和兴趣来选择这个专业,但之前并没有接触过绘画学习,所以我们会在第一学年开设素描、色彩、中国画、书法艺术基础类课程,让没有绘画功底的学生打好基础再进入到实践雕刻。

(2)坭兴陶的平雕技法。

坭兴陶的平雕就是在干湿适宜的坯体上刻出图案,凸起的图案是二维平面的,分为阴刻和阳刻,阴刻是使图案凹陷的雕刻方式,阳刻是使图案凸起的雕刻方式。平雕通过镂空手法进行雕刻,就会表现出镂空平雕的雕刻效果。

在教学中,通常采用示范教学与一对一教学为主。在学习一种新的雕刻技法的时候,我会先在课堂上讲述雕刻技法理论基础知识和操作步骤,让学生对学习的新技法有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然后进入到实际操作。在学习平雕技法的时候,我会先示范给学生看,用铅笔把图案勾画在坯体上,或者画好将要刻画在蜡纸上的图案,在勾画的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图案的构图,告诉他们如何构图会让作品更好看,也会列举一两个反例让学生对比哪个构图的效果更好。中职教育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详细的示范会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学习教学内容,也能让学生更印象深刻。把涂好的蜡纸平整地放在坯体上,按压复印图案,画好复印不到位的地方,平雕装饰是一门工艺,所以要求产品要公正平整,用刻刀在坯体上单线勾勒出团的轮廓,铲底,把不要的部分去掉,装饰底纹最后调整修边,每个步骤逐一示范给学生看,然后让学生自己练习。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个体,所以他们的作品会根据性格差异、技能熟练程度、艺术造诣等各有不同,这时候就需要老师进行一对一指导,做到因材施教、灵活教学,让每个学生都最大限度的掌握技能。

(3)坭兴陶的浮雕技法。

浮雕是通过透视原理把平面图形用三维立方体的方式表达出来。浮雕工艺也是坭兴陶雕刻最为常见的。浮雕所运用到的技法比较全面,一个好的浮雕作品不仅需要丰富的经验,足够的耐心,还要有极高的艺术修养。我教学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学习技能,掌握浮雕的理解、塑造、层次、干净技能语言。

“理解”决定了浮雕的好坏。每一个浮雕作品都是从二维平面图形而来,平面二维与三维立体之间有条鸿沟,理解便是桥梁,没有现实参照物,一旦理解错图形的造型或者远近关系,那将会造成物体变形、混乱。理解是一种经验,智慧和形象力。当碰到完全没有接触过的或者是不了解的图形,只要是符合透视逻辑且雕出来也美^的都可以大胆尝试,总而言之,会理解图形是浮雕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

“塑造”可以说是艺术加工。雕刻的时候会碰到就算有实物参照,也会发现雕刻始终无法与真实一样,缺少美感。此时,就需要去塑造真实感以外的艺术表达形式了。也许真实的未必就是凹进去或者凸起的,但只要视觉美观,都可以大胆去雕刻。坭兴陶浮雕追求的是以艺术表达为主,当然也有许多以抽象图形浮雕,或者跟透视毫无关联,只有凹凸关系。

“层次”是浮雕与平雕的区别,是二维与三维的不同,层次是浮雕作品的内容。浮雕作品是否让人看得懂,取决于内容是否清晰明了。例如陶器的浮雕作品是一幅百鱼图作品。浮雕作品中鱼群相互拥挤在一起,相互叠加,神态各异,如果鱼与鱼之间层次关系处理得当,那画面内容丰富,多而不乱,条理分明,相反的话,层次不清,模糊就会显得凌乱,让画面趣味尽失,因为坭兴陶的浮雕作品是雕刻在陶器的外形受厚度影响,不能为了表达层次刻得太深,雕刻得太深容易烧裂,所以要更多用巧妙的层次关系,不用深刻,依然可呈现出丰富的层次。

“干净”是指浮雕作品表面的处理。当浮雕作品从物体形状、层次等雕刻完成,就需要用细腻的刀法使对象表面光滑平整,这是雕刻最后一步,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无论浮雕形状多么逼真,一旦没处理好这一环节,烧制后给人一种粗制滥造的感觉。修整时应该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有时在一个角度看到平整干净了,换个角度仍然可以看到不平整的痕迹,修整越细腻画面更好看。细节决定品质,细节决定成败。

要掌握好一门技能,需要老师孜孜不倦的手口传授和学生大量实践操作累积。

2中职坭兴陶雕刻装饰的创新探究

2.1继承传统,书画雕刻装饰

在传统上,将罗汉、甲骨文、龙凤、古装人物画、山水画、仕女画和饰纹各异的图案采用浮雕、平雕、线刻、镶嵌、堆花、通花等装饰手法雕刻在坭兴陶花瓶、茶叶罐、茶壶上,不施釉,通过打磨呈现坭兴陶的古香古色。中职教育,不仅要继承传统,也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给坭兴雕刻装饰注入新鲜活力。

2.2深化艺术,校企合作

在教学中,实行校企合作,企业的雕刻大师到学校主讲教学,学生也会进入企业实践操作学习,有效的把学生也企业结合,更好地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也让学生更快的融入坭兴陶行业。

参考文献

[1]吴小玲.论钦州坭兴陶的文化内涵、特点及发展[J].广西地方志,2007,(4):3237.

[2]毛文青.古雅之中见光华――试论广西坭兴陶无釉窑变艺术[J].中国陶瓷,2010,(4):6264.

[3]秦锡麟,张婧婧.现代陶艺的世界性、民族性、地域性及个性[J].陶瓷W报,2005,(01).

浮雕雕刻培训篇2

关键词:木工数控雕刻;工艺研究;分段进给速率加工工艺;实践经验

中图分类号:TS65 文献标识码:A当下的时代是物质日益丰富的时代,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达到了一个新阶段。原来被人们认为是奢侈品的古典艺术家居饰品,也逐步广泛进入寻常百姓的家中。尤其是2013年以来,古典艺术家居饰品的市场呈现供需两旺的良好势头;同时,市场也对生产企业的生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企业生产模式向智能化,规模化,专业化的模式转型。这就必然引起生产企业在设备选用,技术规范,管理运行模式等方面都发生全新的变革。比如:由于数控加工技术的进步,数控木工雕刻机被逐步大量运用到木制品生产中,从而改变了传统手工雕刻的主导地位,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也对生产企业的技术人才要求发生变化,具有智能化技术应用型人才成为新宠。局势发展至今,数控木工雕刻机的生产产品可以达到几乎完全一样的效果,而手工雕刻不会达到雕刻效果的几乎一模一样,只能达到最大程度地相似。但是目前许多木材加工企业的数控雕刻加工领域管理还处于发展初期,管理比较粗放,在实际生产效率和精度仍有大幅提高的空间。本文主要研究通过工艺实验研究能把单台设备的加工效率再次有所提高,并为行业内人士提供相关生产实践经验。

1. 木工数控雕刻在木材加工行业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1.1 企业的管理层自身认识有误区

数控木工雕刻机对于许多公司的高层管理者来说对是新事物,所以会存在错误的认识,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加工质量低下,效率不高,浪费能源的现象存在,管理者看见了却不知道浪费的存在。

1.2 企业技术人员水平不足

1.2.1 设计人员对图形的矢量化精度不高导致加工效率不够高

国内高科技的普及型数控木工雕刻机设备进入了家具制造行业已经是日新月异。但是设备的发展远远比人才的成长要快得多,设备使用类型多了,可真正精干的雕刻机操作员却少之又少。对于雕刻设计,图形的轮廓的矢量化处理会影响雕刻效果和加工效率。比如有些雕刻区域的没有形成封闭的矢量,会影响浮雕的生成。如果有些矢量形成交叉点,导致算法无法优化,造成不必要的抬刀次数增多,影响雕刻效率。

1.2.2 设计人员对刀具路径优化处理能力较弱

一些企业由于缺乏专业的数控技工或者现有的技术人员没有及时更新技术培训,在雕刻设计时常常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错误。比如对于浮雕雕刻刀路生成时,没有考虑刀具会不会有干涉问题;有的是用了太多短线加工代替了圆弧加工,导致生成的加工程序太过庞大。诸如这些问题,都是因为这些企业急于上马新的数控加工项目,而配套的技术准备没有跟上造成的。

2. 基于JDpaint软件和三维立体浮雕雕刻机的浮雕的工效对比实验

2.1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寻更高效的木工数控雕刻工艺。

2.2 实验方法:对比实验法。

2.3 实验设备及工具材料简介

设备:三维立体浮雕雕刻机型号MXK5826Y;其他配套普通木材加工设备如,锯机,刨床,砂磨机等。工具:微型电动雕刻笔,手动抛光机。材料:楠木,抛光蜡。实验场地: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木材加工生产性实训基地。

2.4 实验内容:雕刻镇纸样品

2.4.1 确定工艺:模拟福建华闽古典艺术家具有限公司的雕刻工艺和数控参数(下文简称工艺A)。

2.4.2 实验准备

2.4.3 毛坯下料

本次实验采用外购的楠木干燥小方材,长1210mm宽40mm厚35mm,经过小带锯截断成为长305mm宽40mm厚35mm的实验用材毛料,在经过平刨把毛料刨削成平整的坯料。

2.4.4 数控雕刻加工实验过程:

(1)首先使用北京精雕JDpaint软件制作镇纸浮雕;

(2)生成NC程序;

(3)在数控机床上加工样品。

将NC文件用U盘输入三维立体浮雕雕刻机中,设置机床的参数为:进给速度1200mm/轴转速8000r/min,下刀深度为2mm,经过工件的安装,定位,对刀,雕刻加工,清理毛刺,打蜡等工序后加工得到12付以下样品。

2.5 阶段实验小结

模拟企业的各种工艺和参数(下文简称工艺A),雕刻制作的镇纸作品长305mm宽40mm厚28mm雕刻深度2mm;整个雕刻加工用时4小时零8分,精度达到企业的正常标准。

2.6 实验改进措施设计:

改进措施理论分析:影响数控雕刻加工效率的两个重要参数是主轴转速和伺服系统的进给速率,后续的实验将计划从这两方面入手。

工艺A的样品A存在以下可以提升的方面:镇纸徽标和小龙部分需要精细雕刻,而“业精德厚”的文字部分所需的精度可以不必太高,所以可以设计同一工件不同部位采用不同进给速度不同刀具转速分段加工采用。既可以提高局部雕刻精度,又可以提高雕刻整体加工效率。

2.7 进行工艺B加工实验

对加工得到的样品A进行分析研究,调整工艺方法,形成新的工艺。在备料、装夹、刀具等加工条件都不变的条件下,仅对原有加工程序进行手工修改:在进行雕刻镇纸徽标和小龙部分时进给速度改为F600,主轴转速不变,在雕刻“业精德厚”和空白部分时进给速度改为F2800,主轴转速提高一倍达到16000r/min。这样形成的工艺方案下文简称工艺B。这种加工方式可以简称为“分段进给速率加工工艺”。修改后的NC文件(加工程序)输入机床,进行加工后得到如下一批样品B。

2.8 改进后实验结果分析:修改工艺和参数后得到的样品B比样品A的雕刻加工用时少1小时零53分比,精度也比华闽公司的正常标准要好一些。

2.9 实验小结

雕刻程序设计前先要结合产品的品质需求,分析出产品哪些部分需要精细雕刻,哪些部分所需的精度可以不必太高,在程序设计时同一工件不同部位采用不同进给速度,不同刀具转速分段加工采用。这样既可以提高局部雕刻精度,又可以提高雕刻整体加工效率。利用“分段进给速率加工工艺”陆续开展实验加工以下作品加以验证。

2.10 实验结论用于小批量试生产

运用上述“分段进给速率加工工艺”思路设计了一组与华闽公司部件造型相同的楠木屏风嵌板浮雕件和非洲花梨罗汉床围嵌板件的加工程序,并且把实验结论用于小批量试生产。

2.11 实验小结

雕刻程序设计前先要结合产品的品质需求,分析出产品哪些部分需要精细雕刻,哪些部分所需的精度可以不必太高,在程序设计时同一工件不同部位采用不同进给速度,不同刀具转速分段加工采用。这样既可以提高局部雕刻精度又可以提高雕刻整体速度。这种加工方式可以简称为“分段进给速率加工工艺”。通过多次实验证明,这种“分段进给速率加工工艺”思路对于提高企业加工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结论

根据实验和生产实践得出结论:在同样的生产条件下,对于木工雕刻机来说,工件的进给速度和主轴刀具的运转速度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因子。工艺设计时,可以设计同一工件不同部位采用不同进给速度不同刀具转速分段加工(即分段进给速率加工工艺),可以提高雕刻整体加工效率。

在实验中还总结出了以下实践经验:雕刻刀具磨损的判断非常重要,具体方法如下:通过工件的加工表面中来判断刀具的磨损情况,如果加工参数,切削用量等设置均合理,工件已加工的表面不如先前的平滑,此时可以确定刀具达到了非正常磨损状态,需要更换刀具;另一种实践经验是:刀具是否磨损,磨损量的大小,最常用的判断方法是听声音,如果切削声音非正常尖叫刺耳,说明刀具的加工状态已经不正常,此时可进行综合分析,如果不是刀具本身质量问题,刀具装夹也没问题,用刀参数正常,这时候应该可以判断是刀具磨损了,必须更换刀具;对于磨损严重的刀具必须及时更换,不然严重影响雕刻质量度,也能对数控雕刻机本身照成损害,也造成加工效率低下。

参考文献

[1]钟福洪.浮雕与装饰艺术[J].景德镇陶瓷,2011(6):10-12.

[2]我国家具业未来发展趋势前瞻[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1,4(29):40.

[3]马岩.我国数控木工机械的发展现状及自动化技术的研发方向[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12,40(1):4-9.

浮雕雕刻培训篇3

一、历史渊源

黄杨木雕的主要材料黄杨,是一种矮小的常绿灌木,生长缓慢。据《本草纲目》记载:“黄杨性难长,岁仅长一寸,遇闰则反退。”黄杨木一般要生长四五十年才能用于雕刻。这种木材大部分直径只有3―5寸,适宜于雕刻小型人物供案头欣赏。黄杨木质地坚韧,表面光洁,纹理细腻,硬度适中,色彩黄亮。黄杨木在精雕细刻磨光后能与象牙雕媲美,因此享有“木中象牙”的美誉,随着时间流逝,黄杨木的颜色会由浅变深,显得古朴美观。

黄杨木雕的发源地在浙江温州乐清,其最早的雕刻作品,是当地民间元宵节举行“龙灯会”时在木雕龙灯装饰中的木雕小佛像。据考查,现留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内的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的“铁拐李”像,距今已有六百六十多年。唐宋时期,黄杨木雕因其材质和技艺上的优势成为民间流传的主要雕刻技艺,印刷业曾以之制作精细文字插图的木印板。至清代末年,温州名艺人朱子常在泥塑的基础上研究人物个性和特征,把泥塑佛像的技法融合到黄杨木雕人物刻画上,以独到的技法创造了一批富有艺术价值的木雕精品。宣统二年(1910年),35岁的朱子常创作了黄杨木雕《济癫和尚》,经温州商会推荐参加南洋劝业会,博得好评,获得优等奖。1915年,朱子常的作品《雕木偷桃图》夺得美国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己等铜牌奖章。清末的黄杨木雕已经发展成为以精雕细刻见长的工艺欣赏品,供人们案头摆设,作品受清末文人画的造型风格和线条影响,具有刀法纯朴圆润、细密流畅,刻画人物形神兼备,结构虚实相间的特色。内容题材大多表现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如:八仙、寿星、关公、弥勒佛、观音等。

新中国成立后,黄杨木雕得到迅速发展,雕刻技艺进一步提高。在继承发扬优秀传统的技法上,又创造了“拼雕”、“群雕”、“镶嵌雕”等多种圆雕手法,并且将浮雕和圆雕巧妙地结合起来,产生了不少名作。当时黄杨木雕的著名艺人有王凤祚、叶润周、王驾纯等,他们的作品风格各异,有的简洁、朴实、传神,艺术手法比较写实,有的擅长玲珑剔透、巧夺天工的镂雕技法。作为新一代木雕艺术家,乐清的高公博在从事黄杨木雕、树根雕创作研究时,又开拓了黄杨“劈雕”这一崭新的木雕工艺,被称为“走出了黄杨木雕数百年的局促”。

2006年,上海徐汇区响应国家号召,启动了对本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普查,区文化局和长桥街道在普查中,发现海派黄杨木雕的创始人徐宝庆就居住在长桥地区。区文化局、街道的工作人员和民俗专家一起走访调查、收集资料、撰写申报文本及拍摄专题申报片,通过多方面共同努力,2008年,黄杨木雕被列入国务院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二、海派特色

在我国黄杨木雕的历史上,上海的海派黄杨木雕可谓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分支,这与上海这个城市独特的文化背景有着密切关系。作为中国近代迅速崛起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在逐渐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一方面创造了自己的本土文化与历史,另一方面又不断吸收西方现代文化,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多元文化风格。某些传统文化内容已经逐渐渗透到这座城市的文化系统之中,它们既丰富了社会民俗的内涵,也加强了城市精神的建构,而海派黄杨木雕正是这一文化底蕴的具体呈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兼收并蓄,中西合璧,这便是促成海派黄杨木雕成为我国木雕工艺中具有鲜明特点的艺术分支的重要基础。

与传统的温州乐清黄杨木雕相比,海派黄杨木雕的形成历史并不长,但其技艺在各种黄杨木雕门类中却风格鲜明,独树一帜。20世纪30年代,海派黄杨木雕在上海徐汇地区初步形成,其创始人是曾经在土山湾学艺的徐宝庆。经过七十多年历史积累与艺术锤炼,海派黄杨木雕已经发展成为当代民间手工雕刻艺术门类中一朵有着独特艺术理念和艺术风格的艺术奇葩,展现出自己独特的魅力。

海派黄杨木雕最为鲜明的特点,就是将西方的素描技法、解剖知识和雕塑技巧与中国传统的雕刻技法互相结合,创造出“中西合璧”的美学效果。

写实是海派黄杨木雕的灵魂。在海派黄杨木雕艺人手中,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甚至每个物件,都十分讲究结构、比例,以表现其真实与可信。尤其是人物雕刻,不但要刻画其外在的姿势神态,更偏重表现其内在的性格与精神。海派黄杨木雕作品《司马迁》不但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司马迁身戴手铐脚镣,披着御寒外衣,手中拿着笔和竹简,在微弱的油灯下专心撰写《史记》的情景,而且还表现了他凝重沉稳的神态与忍辱负重的精神,人物形象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海派黄杨木雕作品《张飞打督邮》着重刻画“揪”的瞬间,张飞双目圆瞪怒火中烧的神态,贪官督邮被揪时的狼狈不堪,无不刻画得惟妙惟肖。

海派黄杨木雕在创作取材方面有着鲜明的现实性。艺人不摒弃传统题材,但更注重现代题材,他们往往将身边的生活琐事信手拈来,运用十分到位的工艺手法和技巧加以细致的刻画,以塑造海派黄杨木雕特有的写实形象。作品《撑骆驼》就选取游戏中最高潮的一刻,生动地刻画了情绪上一松一紧、一张一弛的两个儿童的形象。

海派黄杨木雕的用材也有独特之处,在设计制作中除了用足材料外,还注重扩张材料的体积感。这种材料体积的扩张不依靠料的拼接,而是在设计制作中,注重对内容的布局调控,使观者产生直观的视觉效果。

海派黄杨木雕也涉足其他材质的雕刻,如《五卅风暴》运用整块香樟木雕成,在雕刻方式上又有新的突破,人物用圆雕、高浮雕,背景用浮雕的手法结合处理,保留整块木料的外形和部分树皮,气势宏伟,突出了历史的沧桑感。这种处理手法在当时的木雕行业中可谓独辟蹊径,对整个雕刻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三、工艺程序

黄杨木雕的工艺主要有设计、选料、雕刻、粗坯(人物整体造型)、细坯(四肢、脸部、衣纹等)、修光、打磨、刻纹、上清漆、配底座等多道程序。木料一般选用具有四五十年树龄的黄杨木,以形状直而圆、无节疤、树皮细匀、木纹细密、色泽嫩黄者为上。雕刻时,由上至下,由前至后,由表及里,由浅至深地循序渐进。修光是细致地刻画人物,并注意刀法,使之线条流畅。打磨是用细砂纸顺木纹摩擦,消除凿痕,使之光洁。刻纹是刻画头发、眉、胡须、兽毛、服饰图案等。上清漆是在作品上涂饰清漆和香蕉水的混合溶液,不仅使其光亮,而且起到保护作品的作用。雕刻的技法有镂雕、圆雕、浮雕、线刻等,以圆雕为主。其中镂雕技法是木雕中最精巧的一门技艺,它能使作品空灵剔透,玲珑精巧,雅致美观,产生动态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海派黄杨木雕所使用的刀具基本沿袭传统,但又别具一格。它们大致可分为平口、圆口、斜口、槽口等几种类型,其尺寸大者主要用于出毛胚,稍小者则用于细胚雕刻,再细小者则主要运用于精雕修光。在海派木雕中,“月剜刀”的使用体现了十分独到的创意。这种刀具一般都呈圆弧形,其作用兼容了圆刀和平刀这两种功能。以前上海木雕艺人使用的刀具,常常有三四十把,多者会有上百把。刀具的多样,使作者的创作更加得心应手。海派雕刻刀具的材料一般都采用全钢具,用较有韧劲的“弹簧钢”作原料,只要有火、油、水,即可自行打造。为了追求气势,有时在一些大型的海派黄杨木雕作品中木雕作者还会有意识地加入“排刀”工艺,即利用大小圆口刀在作品表面的刀痕造成表面的起伏,形成肌理效果,以增强力量感。虽然海派黄杨木雕的刀法随创作的需要而有所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基本原则――“进刀随结构”。

四、技艺传承

海派黄杨木雕的传承可以首先从其“祖师爷”――徐宝庆算起。徐宝庆在土山湾孤儿工艺院长大,正是在这里,他与黄杨木雕结下了不解的情缘。他先后师从日本美术家田中德、西班牙雕刻家那勃斯嘎斯,通过多年刻苦学习,逐渐掌握了人体解剖学基本知识,通晓了明暗公理、分块分面的造型方法。

1945年,徐宝庆将自己熟悉的底层贫苦大众形象通过宗教题材的内容展现在大家面前,创作了《圣母》、《圣家族》、《善牧》等作品,引起了宗教界的轰动,《传教报》给予了大量篇幅的报道。1958年,他又参加了“首都十大建筑设计会议”,为人民大会堂上海展厅创作了“农”、“林”、“牧”、“渔”大型樟木雕。1964年,轻工业部授予徐宝庆“雕刻工艺师”称号,徐宝庆作为上海黄杨木雕的创始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赞扬。

在徐宝庆的一生中,一共教了一百零一个徒弟。他带徒弟的热情非常高涨,只要徒弟肯学,他总是手把手地教,恨不得徒弟们明天就学会。在这种情况下,徐宝庆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黄杨木雕接班人,其教授的雕刻技艺也广泛涉及了木雕、石雕、玉雕等各种类型。如黄杨木雕上海市级传承人侯志飞是徐宝庆在新中国成立后带教的首批六个弟子之一,是国家邮电部1978年发行的工艺美术系列邮票中“飞跃”的原作者,他的作品既沿袭了徐宝庆的雕刻风格,又有自己的独特意蕴。

20世纪60年代,上海开始通过学校招生的方式培养海派黄杨木雕人才。当时的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六五届木雕班,首创了留刀痕、显凿迹、粗细对比、光毛相对等一些新海派的表现手法,对于海派黄杨木雕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其中汤兆基的作品《觉醒》,大胆运用密刀排列、粗细结合等艺术方法,一改以往雕刻中一味追求光、细、亮的传统。六五届黄杨木雕毕业生创作的《大庆精神》、《广阔天地炼红心》等一批作品,题材涉及工农兵学商各行各业,连美术界都为之瞩目,被誉为工艺美术中的宣传画。现黄杨木雕上海市级传承人毛关福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曾创作了黄杨木雕代表作《喜事多》、《爱民凯歌》等作品。

20世纪70年代,上海工艺美术工厂黄杨木雕培训班七一届的学员王小蕙成为了木雕学科的带头人。她在海派黄杨木雕的创作上勇于创新、积极开拓,并将自己的技艺精心传授给学生。她的木雕作品《惠安女》、《梦都飞翔》、《美甲系列》直至今日仍然令本行许多艺术家刮目相看。

海派的精髓,就是在上海这样一个开放性的都市中形成的海纳百川的精神。它既不摒弃传统,也不拘泥于传统,海派黄杨木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五、保护发展

近年来,黄杨木雕技艺传承遭遇瓶颈,一方面,黄杨木雕不同于其他民间艺术,优质学员不容易招集。徐宝庆先生在世时就曾说:搞黄杨木雕必须做好充分的吃苦准备,只有耐得住寂寞且吃得起苦的人,才能做这件事。另一方面,徐宝庆大师生前虽然教授众多徒弟,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多数弟子改行,已无法专心传承技艺。加之徐宝庆先生于2008年1月去世,海派黄杨木雕技艺传承一度濒危。

为保护和振兴海派黄杨木雕艺术,徐汇区文化局多线索开展拯救工作。为保存徐宝庆大师的黄杨木雕作品以及器具,区文化局工作人员多次上门与大师的子女协商,最后收藏了大师的全部工具以及部分作品。2009年,区文化局专门组织人员前往黄杨木雕的发源地浙江东阳、乐清等地考察,深入了解当地木雕保护工作情况,得到不少有益的启发,明确了保护传承的工作方向。

经过区文化局积极筹备,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黄杨木雕”传习基地建成。徐宝庆老师的大弟子侯志飞老师以76岁高龄带徒10余人,开创海派黄杨木雕科班传承方式,培养技艺传承人。之后,刘文潞老师也前去指导。近三年来,学校先后有20余名学员接受了黄杨木雕技艺培训,其中数人表现出较好的素养,对木雕技艺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010年8月,徐汇区文化局、长桥街道、社科院文学所三家共同合作,启动编写非遗丛书《上海黄杨木雕》,图书将于2012年内出版面世。上海电视台艺术人文频道也计划拍摄一部反映海派黄杨木雕的纪录片,以让更多市民们了解、感受上海黄杨木雕艺术。

海派木雕艺术浓缩民族元素和文化底蕴,有极高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一门需要时间磨练的艺术;相应地,黄杨木雕接班人的培养也需要整个社会长期的心血倾注。虽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关心海派黄杨木雕,但今天,其保护传承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丁辉

浮雕雕刻培训篇4

刘丽1985年出生在河南义马市,双鱼座的她是一个颇具文艺气质的浪漫女孩。17岁那年,刘丽很偶然地在网上看到一幅图片:一位外国老人,手里拿着一枚即将雕刻完成的鹅蛋作品,正聚精会神地创作着。鹅蛋上的精美图案像磁石一样,迅速吸引了她的目光,“居然能在又薄又脆的蛋壳上,创作出如此精美绝伦的作品?!”女孩当时就被震惊了。

这位老人名叫弗兰茨?格罗姆,是斯洛文尼亚大名鼎鼎的蛋雕艺术家。借助一把小型手钻,他可以在一个蛋壳上精心雕琢出3000-3500个细密的小孔。据称他最“牛”的一件作品,历经10000多道制作工序!而刘丽看到的这件鹅蛋作品上面,就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孔,但观者却不觉得它是孔,在康乃馨花瓣纹样的点缀下,看上去竟如蕾丝般美丽。一向对各种美好事物格外敏感的刘丽,几乎在瞬间被蛋艺雕刻所征服,从此,她就“无可救药”地迷上了这种如履薄冰的雕刻艺术。

由于蛋具有“新生”之意义,每年复活节前夕,欧洲人都会把着色打扮后的彩色鸡蛋送给亲友,以此表示祝福。而蛋雕艺人则会抓住时机,制作出一个个造型别致、色彩绚丽的蛋雕工艺礼品。此习俗至今仍流行于世界各地,特别是深受基督 教影响的地区。

虽然蛋雕艺术在国外风光无限,但受传统文化影响,并未在中国广泛流传,其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人小志大的刘丽在心底暗暗发誓,总有一天,她要成为中国的蛋雕高手!

蛋雕的工序是,先在空的鸡蛋壳上用笔画出图案,再用小刀进行雕刻。为了雕刻出满意的处女作,刘丽首先自学起了绘画。通过一番苦练,在对自己的画作感到满意后,她才开始尝试着做蛋雕。刘丽先用筷子和小钢片,打磨出了几把大小不一的刻刀。每天一放学,刘丽就朝着家的方向飞奔而去,她要赶在父母下班之前,把冰箱里的鸡蛋悄悄转移几个到自己的房间里,然后关上房门偷偷玩蛋雕。

刚开始,刘丽连怎样将蛋液从蛋壳中取出都不懂,拿医用注射器总也抽不动,用别的方法又会弄烂蛋壳。后来查阅了相关资料她才明白,原来只要用针管往蛋壳内注入气体,蛋液就会自然流出来。然后,还要将清水置入蛋壳中做更深入的清洗,如果清理不净,蛋壳会发臭,就不利于长久保存。清洗完毕后,蛋孔朝下自然阴干两周时间,等蛋壳与蛋膜自然结合了,已变得坚硬的蛋壳才适合雕刻。

一开始由于力度把握不好,刘丽手中的刻刀刚一触到厚度只有0.3毫米的蛋壳,它就“咔嚓”一下碎裂了。在浪费了几十个蛋壳后,女孩简直想放弃。但一想到那位外国大师的华美作品,她又拥有了潜心修炼的动力,碎了再刻,刻了再碎,硬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因材质特殊,蛋雕比微雕艺术更复杂,在创作过程中,必须心无旁鹜,一气呵成。从下第一刀开始,刀刀皆险,如履薄冰,其惊险程度,在艺术创作中是很罕见的。但刘丽并未被困难吓倒,她喜欢这种惊险刺激、充满挑战的创作方式。

镂空蛋雕

传播蛋雕技艺成“校园富妞”

很快,刘丽的妈妈就发现了一件蹊跷事,她一次次买回家的鸡蛋,总是不见怎么吃就没了!当她终于发现女儿经常躲在房间里不是写作业,而是在玩什么鸡蛋雕刻,并且已经糟蹋了她很多鸡蛋时,不由火冒三丈,把刘丽骂了个狗血喷头。

但令女孩转忧为喜的是,爱好书法的爸爸很支持她自学蛋雕,并承认这是一门比书画更精细的艺术。他一边向妻子介绍蛋雕大师有多么了不起,一边鼓励女儿:“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你就好好练吧!”为了支持女儿的爱好,爸爸还定期为她提供买鸡蛋的钱。

蛋雕是世界上最脆弱的艺术之一,其最小的刻刀像绣花针一样尖细,需要有极大的耐心和格外的小心翼翼。在取壳、清洗、雕刻……每一道工序中,稍不小心,就会“毁于一‘蛋’”。自学半年后,刘丽终于在无数次失败中慢慢找准手感,完成了她的第一件蛋雕作品《银月红梅》。不料,在将蛋壳粘在小木托上的时候,却因手指用力不匀,一下捏破了!刘丽心疼之极。

而第二件作品的“牺牲”,更令刘丽十分懊恼。作品完成后,她放好一张背景纸,举起数码相机拍摄,忽然刮来一阵微风,背景纸倒了,把她花一周时间雕刻好的作品砸掉在地上,变成了一片碎末!女孩欲哭无泪,此刻她才体悟到一位法国蛋雕大师的话:“蛋艺创作就像是走钢丝,作品只有两种,一种是0分,一种100分。它需要超群的心理素质和技巧,具有极强的挑战性。”

在刘丽的加倍呵护下,她的第三件作品《蒙娜丽莎的微笑》总算得以保存下来。尽管与蛋雕大师的作品相比还显得 “小儿科”,但她还是勇敢地把作品图片上传到网上,虚心接受网友和同行们的点评。

令刘丽喜出望外的是,在卧虎藏龙的网络世界,她竟通过展示作品有幸结识了河北涿州的蛋雕大师蒲德荣。他很欣赏女孩的雕刻才华,以及她自学成才的精神,就给刘丽提了一些中肯的建议。初入蛋雕领域的刘丽,从前辈那里学到不少有益的经验,比如从此掌握了为作品做加固处理,使其能永久珍藏等等。一年后,渐渐找到“感觉”的刘丽,不但能模仿制作弗兰茨?格罗姆的名作,而且能够创造出自己独立构思、富有创意的蛋雕作品。

要想雕出好的作品,绘画是第一步,如果绘画的基础不好,雕刻出来的作品就缺乏灵韵。其次,刘丽对从市场上买来的鸡蛋和鸭蛋要求也很严格,其光洁度、色泽、形状等都需要与雕刻的主题相呼应,稍有瑕疵即放弃不用。一般一洗脸盆鸡蛋,能够被选中做蛋雕的不过两三枚。

每天放学后,刘丽常在超市的禽蛋处徘徊,往往是盯着一堆鸡蛋观察了两三分钟,才拿起一枚鸡蛋仔细看,又放下;再拿起一个,仔细端详一阵,又放下。她这种挑蛋的方法,没少遭白眼。因为通过刘丽“海选”的鸡蛋,她还要拿在手中摩挲一遍,两指捏着鸡蛋观察了360度,认定完美无暇了,才终于放进袋子里。排在后面的大姐大妈们终于忍不住了:“小姑娘,你买鸡蛋还是挑对象呢?这么长时间就买一个蛋,后面都等着呢!”

为了创作,刘丽一次就要购买几十颗鸡蛋,而一盆盆蛋液就成了一家人的主要食品。“常常一天3顿饭都在吃鸡蛋,菜是鸡蛋做的,汤也是,全家人一身的鸡蛋味儿!即便看到鸡蛋再反胃,也要吃下去,没办法。”刘丽说,后来她弟弟一听又要吃鸡蛋就会哭着闹绝食,一家四口人简直对鸡蛋深恶痛绝。

2005年,刘丽考入了西北民族大学美术系。入学后在几位同学的帮助下,她很快在学校附近租下一套房子,利用课余时间开办起了“蛋雕艺术培训班”。当从宣传册上看到刘丽的蛋雕作品后,一些大学生和社会白领纷纷惊叹:“这是你雕刻的吗?太美了!简直可思议!”年轻人都贪玩,而且心情浮躁,缺乏耐心。通过学习蛋雕,既可以培养耐性,也拥有了一技之长,必要时还能以此谋生,何乐而不为?于是,刘丽的培训班很快就人满为患。手中有了些积蓄后,她又成立了一个蛋雕工作室,把自己和一些优秀学员的蛋雕作品,配上精美的包装礼盒对外销售,同时还开通了淘宝店铺。没想到,网上店铺和工作室第一个月的销售额,就高达1.8万元之多!顾客中既有都市白领、学生、情侣,也不乏热衷中国文化的外国人。

2006年新年前夕,两家大公司一下就从刘丽这里订购了上百套“梅兰竹菊”、“三国演义”、“唐诗宋词中国风”、“京剧脸谱”等蛋雕艺术品,用来馈赠给中外客户。她带领20多名优秀学员,每天加班加点地忙活了近3个礼拜才完成订单。这两单大生意,一下让刘丽赚到了6万多元钱!既传播了民间工艺,又通过卖蛋雕作品赚足了银子,一时间,这位女大学生成了名震校园的“传奇富妞”。

向客户介绍产品

把天价“蛋壳”卖进欧洲王室

自从进入大学美术系后,刘丽这位蛋雕才女更是如虎添翼,创作质量和速度都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一个微型手钻,一把自制的刻刀,手指轻轻舞蹈,在旁人眼里毫无用处的蛋壳,半天功夫就能在她手中变成一件世间独有的艺术品。

都说有志者事竟成,2008年10月,在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

下,她拿着自己的作品《凤求凰》参加了当年的国际民间手工艺品展览会,不料,这件技艺精湛的作品竟荣获了“国工展”银奖!组委会给出的起拍价为12868元。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价,最终被香港一位蛋艺品收藏家以2.6万元拍得。

刘丽将她的新作品在网上发表,并连接到国外的网站上,很快受到国外同行的关注。一些国家的展览机构纷纷联系这位中国“蛋雕超女”,邀请她到国外展示作品。2009年7月,刘丽应邀参加在阿联酋迪拜举行的为期15天的国际蛋艺术展。这是中国蛋雕艺术品首次在国际大展上亮相,刘丽心里既激动又忐忑。结果,其作品以其娴熟的大面积镂空技法、独特的表现形式、强烈的艺术美感,引起蛋雕艺术爱好者的极大兴趣,并得到了国外同行的广泛赞誉。

刘丽的蛋雕技艺渐渐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她甚至能在各种禽类蛋壳上采用浮雕、镂雕、线刻、阴刻、阳刻、装饰、刺绣、彩绘等艺术手法进行创作。她的工作室里摆放着许多大小容器,里面装满了抽空蛋液的蛋壳,有鸡蛋壳、鹅蛋壳、鹌鹑蛋壳、山鸡蛋壳、鸵鸟蛋壳、鸸鹋蛋壳、鸵鸟蛋壳等等,“我这儿无处不是蛋。”女孩俏皮地说。

2010年5月,刘丽被邀请参加在德国汉堡博物馆举行的蛋艺术展览会,与来自50多个国家的95位国际一流蛋艺术家切磋交流;随后,她的作品又在法国巴黎展出。

在蛋雕行业内,雕刻人物是最难的,因为人物形象在人们的脑海中太熟悉了,所以西方蛋雕人物作品极为少见。而刘丽创作的人物蛋雕作品如“永远的杰克逊”、“奥黛丽?赫本”、“球星罗纳尔多”等,由于采用了镂雕技法,巧妙利用蛋壳弧型变化,做到了形神兼备,特别是在光影的映衬下,呈现出强烈的立体造型。因此她的作品在西方市场一出现,就深受蛋艺术爱好者的青睐。

第一次参加国际展览,第一天就售出了60多件单品。次日最大的一笔交易是,刘丽花4个多月才雕刻完成的《水浒一百单八将》系列作品,被比利时蛋艺博物馆以1.8万美金高价买走,并收藏至今。其间,刘丽遇到一位美国数控机发明家,他发明了一种专用的激光蛋雕工具,可以用它像做眼科视网膜手术一样精确地雕刻蛋壳。当他看到这位中国女孩的镂雕作品后,竟捧在手里惊讶地感叹:“哦上帝!你的技术竟然胜过了我的激光刀。”

而最令刘丽感到骄傲和自豪的是,2011年3月,丹麦王子约阿希姆夫妇到中国考察时,竟慕名来到了她的工作室。映入眼帘的蛋雕作品令王子夫妇目不暇接,有神秘的“蒙娜丽莎”、活泼可爱的“奥运福娃”、神态各异的“玉兔拜年”,还有融传统与艺术为一体的“京剧脸谱”,以及刘丽独创的图案“蜻蜓戏荷”、“大漠长烟”等。小小的蛋雕好似浓缩的世界,寸间千里,咫尺万变,小中见大,玩味无穷……刘丽颇具东方大师范儿的作品,看得王子夫妇惊叹不已,他们简直不敢相信,眼前这些栩栩如生、美丽绝伦的蛋雕,竟都出自这位26岁年轻女孩之手!当天,约阿希姆夫妇一口气买走了8套心仪的蛋雕作品。

2011年9月,“刘丽蛋雕”绝技入选义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后,她的蛋雕作品还在“亚太地区民间工艺品大会”和“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夺得了金奖和银奖。发展到今天,刘丽已经在河南家乡拥有自己的蛋艺术传播公司、蛋雕工作室和培训学校。据她的员工透露,今年刘丽的收入不低于100万元。

一个个在别人看来毫无用处的空蛋壳,到了这位蛋雕超女手中,却成了开创精彩人生的“金钥匙”!艳羡之余,我们不妨也找找自己身边的“蛋壳”。

浮雕雕刻培训篇5

【关键词】市场经济 有文化高素质 技术过硬 实践 “现代学徒制” “二元制”

玉石雕刻作为传统工艺,有着“世守勿替”的传承原则。这让手手相传的“学徒制”成了培养石雕传人的主要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需求和产业需求的变化,传统的“学徒制”显现出了许多不足。如何培养现代玉石行业适用人才,成了关系着这一古老行业兴衰的头等大事。

一、玉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当今工艺美术行情表现是受宏观经济因素制约,包括玉石在内的国内艺术品收藏市场整体景气度也持续下滑,福建省工艺美术研究院院长余卫平曾用“没米过年”来形容一部分中低端市场的恐慌情绪。玉石行情从2006年开始起步,至2012年基本是上涨,经营获利者居多。但2012年之后行情分化严重,尤其去年开始市场个别品种比如高浮雕类的藏品甚至无人问津,市场格局也发生重大转变,玉石由过去的礼品市场向收藏市场转型,企业家、收藏家的个人收藏成长迅速,市场整体面临整合、分化、淘汰的趋势。

由于企业家、收藏家个人收藏整体素质的提高,把玉石由过去的礼品转型艺术品,更加重视作品的内涵及文化含量。作为资深寿山石收藏爱好者,艺术评论家何光锐也从亲历者的角度对行业现状进行梳理:“目前业界面临两方面考验:一是礼品市场需求萎缩,尤其‘雅贿’造成的虚假繁荣一去不返;二是中国经济调整周期内,投资需求会一直受到制约。因此如何培养真需求,是市场发展的关键所在。”这也要求我们这些寿山石雕刻行业的教育者改变以往的教育理念,更加重视受教育者的文化素质的培养及技艺的提高 。

二、突出教育的服展δ埽培养有文化高素质雕刻人才

高水准的艺术表现力是职业教育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是职业教育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为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在教学中,重视中外美术史、寿山石雕刻作品欣赏、雕刻设计、雕刻创意等课程。在实践创作中要求学生做到内容上表现上的正面性、抽象性和象征性的完美统一,作品与环境的协调等。让学生深刻领会玉石雕刻是一种立体艺术形式,它与其他造型艺术一样,主要通过视觉给人以美的感受,并具有特殊的反映社会生活、精神面貌和经济基础的功能。寿山石雕塑与它所处的历史时代、地理气候、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密切相关,同时受到材料、色泽的制约。玉石作为中国传统体系艺术,是以取巧为特色的独立的艺术,取巧以及材料、色泽等方面的艺术处理更加讲究。尤其近期玉石雕塑艺术,则在继承优秀传统和吸收当今世上雕塑创意长处的实践中,不断发展,有所创新,要求就更高了,要求教育者以新的姿态适应国家经济新常态。

三、依靠企业,强调实践,推进“现代学徒制”,培养技术过硬的雕刻人才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飞认为:“越是遇到不景气,从艺者越要打好基本功,高水准的艺术表现力才是行业的核心价值。”

众所周知,企业要求员工有过硬的技术,这样企业才能生存。而他们也都明白“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每个人都要不断充实自己”这样的道理。让学生重视学习,接轨企业,才能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这样足以获得工作中需要的一切。

学校聘请大师林飞、潘惊石、何马、邱瑞坤为教师等到学校讲课,把学校模拟成工厂企业,重点在于实践教学,把传统技艺传承给学生,让民间工艺师走进校园,意在使更多人了解精美的传统技艺,并将其传承甚至作为创业资本。

四、当前职业雕刻人才培养模式,在推进“现代学徒制”改革基础上,进入“二元制”培养模式的新阶段

随着企业、行业对雕刻行业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在汲取德国“现代学徒制”的基础上实施“二元制”重要性,必要对传统“学徒制”进行改革和创新,促进学徒制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学习方式等方面的转变,把“二元制”融入学校教育、职业教育,形成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一种新的形式,将人的发展作为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

1、学生到企业为徒,更好接受实践培训。 “二元制”培养模式的学生,由职业学校的“单独培养”转变为“校企联合培养”,而且所学专业技术都是企业当前急需的。接受“二元制”培养的学生,他们既是学校学生又是工厂学徒,既接受老师的理论教学又接受师傅的经验传授,并能目睹工人劳动状况及劳动强度,更好的向员工转化。试点“二元制”培养后,培养的学生,在企业实实在在学技术和企业员工共同劳动,共同吃苦,由学生向工人转化,以后能够直接上岗就业,更好的接轨社会。

2、企业员工到学校学习,提高文化素质及理论水平。福州寿山石鉴定中心主任李霖华认为:“多数雕刻师素质不够,靠传承,创作不出好作品、急需既有强硬技术又有知识素养人才接轨社会。”过去雕刻界的从业人员大多数都是师从师傅,很少受过正规中等教育,文化素质较低,适应不了当今社会高品质需求,尤其对历史题材及内涵作品无法领会真谛,急需提高素质教育。因而由企业根据需要提出订单,然后职业学校从企业员工中招录“学生”进行培养,企业和学校共同从事教学和管理,学生要接受学校教师和企业老师傅的考核,提高文化素质及专业理论水平。

3、“二元制”出台,结构性调整培养模式,玉石雕刻专业积极推进中职院校分类考试,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逐步建立以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的制度。突出理论培训、要打好基本功, 有一定理论水平,科研能力和实践经验, 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不但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更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必须赋予现代学徒制新的内涵,核心思想是回归教育本质,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兼顾社会需求和人的自我发展的需求,这是中职教育的内在价值所在。

浮雕雕刻培训篇6

继2009年的《雕刻、刺绣艺术研究班》之后,专家委员会主任张道一先生提出:可否办一个图案学习班,专门研究图案。他谈到。中国图案源远流长,7000年前的彩陶上就有了太极图,商周时代青铜器的创造,让“中国的工匠走在了哲学的前面。”张道一先生强调“图案是工艺美术的灵魂,是设计的命脉。”为我们举办《2010年中国工艺美术“装饰图案”高级研修班》奠定了理论基础。

图案教学曾在很长时期受极左思潮影响,改革开放后又被外来的“三大构成”取代。致使图案教学体系支离破碎,严重缺失。面对现状。我们与项目承办方苏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经过认真磋商,多方寻访老师,精心制定了教案。并在办班方案中提出学习目标:

1、夯实中国传统的装饰图案基础。捋清不同朝代的图案发展脉络,理解意义;对国外的优秀图案纹样也要认真解读,兼收并蓄。

2、在形式设计上,无论立体造型或平面设计,要认真解决图案纹样及相关的造型、构图、美学等问题。

3、在表现手法上,解决好浮雕。浅浮雕、阴阳刻的处理方法与节奏把握,以及画面的虚实关系、层次感、透视效果等问题。

4、开拓思路,依据美观、适当的原则,提倡创作具有时代感、反映社会生活的新型工艺美术作品。

在4月-10月的半年期间,装饰图案班通过理论课、实训课、实地考察,作品创作等学习环节,使学员们从设计理念、审美能力、创作能力以及作品批判力等方面多有提高,逐步达到了眼高手更高。

2010年10月,“装饰图案班学员结业作品展”在杭州大师博览会上设专区展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名誉理事长、全国人大原副委品长李铁映同志来到展区,他认真观看学员作品,亲切询问创作心得。在课程设置的展板前,他详细了解课程开设情况,并强调说:图案是创作的重要元素,工艺美术工作者要掌握好提炼和运用元素的方法,才能得心应手的搞好创作。对图案班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

浮雕雕刻培训篇7

关键词 园林 刻石 文化

中图分类号:J292.4 文献标识码:A

Exploration on Campus Stone Culture

MI Xiubao, LAI Shaohua

(Guangdong Forestr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 Guangzhou, Guangdong 510520)

Abstract There's a long time of stone culture on the origin of ancient Chinese. Because of the environment which is Special Stone Culture has a peculiar cultural features. This paper probed the main function, content, class, culture art value,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and other art forms of contacts.

Key words garden; stone; culture

0 引语

刻石标识记事、咏志抒情、装饰崇拜、载传文明,在中国渊源久远,流风泛滥。文史著名者如始皇泰山刻石、北京房山石经、西安碑林、乾隆十三石经等,都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校园刻石,由于所处环境特殊,具有独特的文化风格特征。

1 校园刻石的主要作用

(1)标识记事。表明地点、人名、建筑名、事由、时间等,此较为常见,主要是满足实用性。如我校校友多个捐植树铭牌、后山“杏径”、“八五三广场”、“梧桐雨亭”、图书馆后“西江亭”、四十五周年校庆捐资碑、“谊亭”,“华南理工大学”校名石,北京大学“未名湖”等。

(2)点景抒情。表现景观特色,寄托人文主题,讲究艺术性。如我校大门喷泉景石“万漱成泓”、花圃入门对景水墙“溢彩流芳”、电教楼后壁泉“流云飞瀑”、成教楼前假山瀑布“岁月流声”、办公楼后小园圃“方正之歌”、图书馆后景墙“方圆颂”、后山龙柱喷泉“蟠龙戏珠”,华东师大校园八景之“古木清辉”,湖南大学“桃坞烘霞”等。

(3)咏志教化。表达意愿,教化师生,是最能体现校园刻石特点的一类。如我校电教楼前“思”、“勤”、“志”、“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北教学楼西侧“德”、“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教工宿舍区“外正其容,内正其身”,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山大学校训“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等。

2 校园刻石的内容

(1)文字。绝大多数以文字为主。现代的校园刻石文字字型,除汉字外,也有外文和特殊文字,如少数民族文字、女书、早期象形文字、古文字等。这在一些外语外贸、民族大学、地方文化浓厚的学校校名刻石和一些考古、古文字研究等专业院系内常见。

(2)图案。刻石的很多传统装饰纹样已经成为我国民族经典和特色,沿用千百年,如回纹、云纹、山水纹、一些花鸟虫兽纹等。图案一般在刻石上不单独存在,只是作为文字碑碣的装饰衬托。

(3)平面形象。平面图形之见于刻石,比见之于纸布要早很多,校园里常见的石刻画像,最著名的恐怕就是尊为万世师表的孔老夫子了,他千年前的模样,就是靠刻石画像流传至今的。近些年,由于电动工具的发展,甚至产生了利用石头的不同质感、肌理、凹凸等处理成的“石板画”。这在一些中小学的“自然科普园”、“地理园”、“科学名人墙”常见。广州大学城绿道有些小桥栏板也采用此装饰。石刻浅浮雕装饰,很多是常见的龙凤鹿、蝙蝠、牡丹、兰草、人物等传统形象,如始兴中学大成殿前的石刻是龙。

3 校园刻石的类别

(1)摩崖石刻。就地在原生巨石、崖壁上雕刻,表面常不作磨平平,自然有生机,粗犷有气势。也有磨平平再刻的,就偏向追求规整严谨,庄严端正。(2)碑碣。则在规则式石板、碑体上雕刻,一般存在于建筑周围。把书法名篇雕刻于石板上的,叫碑帖。(3)楹联。是在建筑物门梁柱、墙壁上雕刻的对联。多见于传统建筑门口的两边。(4)题额。则是在门顶、挂板、独立标志石、景点立面上题写雕刻简明扼要词句。(5)其它。现代校园的户外刻石,多在搬运而来的石头上镌刻,体量一般不大,布置比较灵活,应列为其它类别。

4 校园刻石的文化艺术价值

校园刻石的书体,由于学校的追求学术、开放兼容的氛围,往往古今中外共存,真、行、草俱备,篆、隶、魏、宋均有,手写机刻并存,但与语义、句意等一样都务必适应表达语景、景观特色、时代风尚、艺术个性和精神内核的要求。我校的众多石刻都证明了这一点。如图书馆后园林小景刻石“方圆颂”,是出于铺地、花坛、景墙等设计多用方圆形状,同时寄寓处事有理有节、为人方圆结合、求学要专心钻研又融会贯通等丰富意义;刻石采用外方内圆的魏碑体,与此统一;涂色金黄,则与饰面板岩、铺地洗豆石协调。办公楼后小园圃“方正之歌”刻石,借鉴篆刻布局,疏密有致,采用篆体古字,经变形夸张,摇弋生姿,文脉流香;题名也是基于园林设计语汇单用方形。电教楼后“流云飞瀑”采用行草字体,涂以青绿色,与背景墙青石板和整体景观特色协调。电教楼前“志”字刻石,由大字主词“志”居一头,辅词“有志者事竟成”平衡另一头,整体取斜势与石头的动态一致,并取凌厉的行草字体,自有一种积极向前的态势和精神。教工宿舍区新建学生集资纪念亭有“咏谊亭记”碑,红石金字,与红亭玉柱统一,也符合褒扬义举的我国传统用色习惯。校园刻石有的具有非常高的文史、艺术价值,如湖南大学原岳麓书院的麓山寺碑是我国现存碑刻中影响较大的一块碑,由唐著名书法家李邕撰文、书丹并镌刻,碑侧碑阴有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的题刻,因文、书、刻三者俱佳,故有“三绝碑”之称。

5 校园刻石的社会文化意义

校园刻石的背后,有时更具文化的趣味和丰富的意义。就说我校最近刻成的“万漱成泓”,老师群策群力,几经提炼修改;领导反复推敲,延请名校友书写,精心指导雕琢,简简单单四个字,当中花了多少心血u成教楼前“岁月留声”瀑布假山的景点名称,是通告重金奖励办法,充分发动全校师生提名,然后在上千个名字中筛选出来的。中选的是一位即将毕业的学生,他在说明中表明了自己惜别母校的思想感情,也表达了惜时、奋进、创业的人生意愿。后山山顶的“梧桐雨亭”,是深圳校友会集资捐建,除了反映深圳名山“梧桐山”外,也寄寓“梧桐引凤”、“梧桐听雨”、“梧桐望月”等意境。天津大学石刻有我国第一张大学毕业文凭和北洋大学堂原校名,诉说着该校悠久的历史。北京大学著名校长蔡元培的雕像题名,是北大名人、“五四宣言”的起草者、九三学社的创建人和领导者许德珩,都闪耀着名校的光芒。厦门大学“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由建校人陈嘉庚亲自制定。中山大学校训石刻为中山先生亲笔。校园重要刻石的书写往往都是名家名人手笔或集字,如南昌大学校名是著名书法家赵朴初的墨宝,华南理工大学校名石刻是主席的集字,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校训“厚德博学强军兴国”为时任国家军委主席的同志题写。

6 校园刻石与其它艺术形式的联系

校园刻石与书法、篆刻、绘画、雕塑、文学等艺术门类关系密切。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浓郁民族风格的传统艺术书法很多名篇都是因石刻才能流传下来的。如王羲之《兰亭集序》、柳公权《玄秘塔碑》、颜真卿《论座帖》等。有的书体如魏碑直接以刻石命名。篆刻本来就以刻石为主,只不过小方而已。绘画尤其是线条式的绘画,画在纸上和刻在石上都是在平面上创造艺术形象。雕塑中的一类浅浮雕线刻其实是刻石中较常见的一种形式。刻石文字所反映的语义、情感、意境等,更是基于语文、文学才能创作、理解、体会的。刻石的形式美和内容美、意境美,主要还是通过、借鉴书法、绘画、雕塑、文学等艺术规律、手法去创造、评价。

7 结语

浮雕雕刻培训篇8

关键词:玉雕 产业 可持续发展

云南省德宏州有珠宝企业298户,从业人员9064人,个体工商户4873户,从业人员48946人,市场空间是广东四会4-5倍,但从事玉石雕刻的人仅有广东四会十分之一,市场与加工的严重不协调显而易见。另一方面,从玉石加工成本和市场价格来看,德宏加工一个玉雕产品(指的是低档产品),其成本是广东的5倍以上。而在广东若是同样的产品,其价格至少便宜两倍。如此悬殊的差价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德宏玉雕产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对玉雕市场进行深入调研,找出问题的根源,再通过有效的措施对德宏州的玉雕产业做出合理的调整。

1 德宏玉雕产业的发展状况

1.1 德宏玉雕产业的时代特征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玉雕产业也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性。如新石器时代,玉雕的纹饰简单,雕琢粗放,多与宗教、祭祀有关;夏商周时期,玉雕的造型和工艺水平有所提高,已有圆雕技术和俏色应用,出现了实用装饰玉器,如盘、勺、匕、大刀等;汉代玉雕,设计丰富,并由阴线刻演变成游丝毛雕和镶嵌工艺技术;明清时期,玉雕器形多样,使用广泛,工匠技艺高超,艺术风格追求诗情画意、写实逼真,透射着浪漫气息。

在近些年的发展中,德宏玉雕结合本土文化博采南北之长,广泛取材,运用高浮雕或圆雕的技法,充分利用玉石毛料的三维空间,玉雕作品也因此极具立体感。

1.2 现代玉雕的创新与突破

近些年德宏玉雕作品的艺术风格逐渐体现出创新的理念。工匠大师纷纷尝试在传统的雕刻技法中融入现代的雕刻技术,同时大胆创玉雕题材,适当融入了西方的文化特点,迎合了现代审美情趣。其中,出自德宏瑞丽奇巧轩主王朝阳之手、名为“喜怒哀乐愁”的五只斑点狗;由付学立创作的“刘海戏金蟾”、“金玉满堂”、“金猴献寿”、“灵鸟听经”等作品,都充分体现出近些年来德宏玉雕产业的发展和创新。

1.3 现代玉雕产业市场的特点

玉器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主要用于收藏和装饰。玉石材料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而在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人们纷纷将玉器作为配戴、高增值藏或观赏的摆饰,玉器本来就价格不菲,而人们的大肆追捧又使其市场价格再度攀升。

实际上,玉雕产品的价格主要取决于雕刻工艺。如玉雕师肖军的作品“搏杀”,曾以十六万元美金在拍卖会上成交。而这部作品所用的玉石材料实际却是价值几十元玉石毛料。这块毛料上有一点深红色的“脏色”,肖军经过巧妙的构思,把它刻成一头豹子与野猪搏斗的场面,脏色巧妙地设计成野猪吐出的一滩血,因创造了上万美金的价值。就德宏玉雕产业市场来说,价格也是不断攀升的同时,好的玉料也越来越少。

2 德宏玉雕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与原因

2.1 缺乏整体发展战略规划,品牌效益差

玉雕产业在我国虽然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基本上都是处在相对小区域、小行业、小作坊式的封闭、零散的手工、半手工产业,即使在解放后成立的国营玉雕厂,实际上只不过是部分工序分工的大作坊。国家有关部门和相关省市缺乏从业人才培养与培训交流、新技术设备的开发运用、资源的储备和开发利用及保护、国际国内市场的培育和引导等方面的战略规划。

2.2 缺乏基本的行业标准,市场行为不规范

社会发展的各个行业都有其统一的“行业标准”。但是玉雕加工业一般都是自发性的,长期以来都缺乏统一的行业规范。因玉雕产业的特殊性,国家相关部门也无法制定出统一的“行业标准”,来规范和引导玉雕产业市场的有序发展。因此,玉雕产业中屡屡出现“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不公平交易或次品低价的无序竞争状态,从而引发消费信任危机。玉雕产业混乱的市场竞争行为,使德宏玉雕产业的信誉及产业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经济发展停滞,同时玉雕文化产业也无法全面实现招商引资,因此相关部门必须予以重视。

2.3 创意和工艺创新不足,时代感召力不强

目前,多数玉雕产品在题材选择、设计及工艺等方面,都是采取传统的加工工艺,泛泛地表现“福禄寿”的玉文化。玉雕产品往往都缺乏新意和与时俱进的经营理念,使玉雕产品与现代新生人群消费的结合度差,不利于大众消费市场的引导。既有优秀继承又有现实创新的精品,极度稀少,使得观赏、把玩、珍藏的精品市场成为“无米之市”。

2.4 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空白,工艺大师匮乏

一方面,人才培养模式落后。云南德宏州目前仍然沿袭着师带徒、父带子的传统的模式来培养人才,这种传统的模式有助于保持各家所谓的“独门绝技”,但也不可避免的造成技艺失传,严重制约了从业人员的技艺切磋交流和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人才严重稀缺,人才输送力量微薄。近些年,德宏依靠政府支持创办了瑞丽国际珠宝学校等一系列玉雕技能培训班,并积极引进玉雕人才,这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人才培养体系的空白,有效缓解了人才紧缺的压力,但对于市场人才需求量而言我们的努力还远远不够。

3 对推动德宏玉雕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3.1 玉雕产业要走战略发展之路

产业的发展主要在于整体的战略发展规划。国家只提出玉雕产业发展的大方向,执行方面就需要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区域性战略规划,从而实现资源、产品、质量、销售”一条龙”。因此,必须将让市场主导玉雕产业,根据市场需求优化资源配置;始终坚持创新的经营理念;以确保产品质量。经过有效的调整,使四个阶段能够有机结合,不但要多出新品,还应该多出精品,将玉雕产业的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3.2 注入特色文化,提升品牌价值

从中国年代久远的玉文化发展中提炼出玉文化的内涵,并融入典型的现代文化。玉器都易碎、易损,不便于摆放和佩戴,若要玉器具备其应有的价值,首先要刻有自励语、治家格言、祝福等,由此增加玉器的文化内涵,使满足人们互赠和自勉需要,同时也可以作为传家、收藏等的载体。其次,一部分玉雕产品选用了西方文化及典故作为雕刻题材,这样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的同时,也有助于增加市场占有率,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从而打造出有影响力的玉雕品牌。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创造品牌价值就相当于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品牌经营已成为玉雕企业制胜的法宝。因此,德宏玉雕产业若想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创新经营理念,优化资源配置,使玉雕产品具有相应的文化内涵,并致力于在产业中打造龙头企业,把产品做“精”,从而起到示范、带动的作用,逐步引导玉雕产业向专业化、集约化和协作化方向发展。

3.3 规范玉器市场,引导健康发展

玉器产业的规范化经营决定着玉雕企业的未来发展。所以,一定要建立高素质、专业化的玉雕和玉文化市场的管理和鉴测队伍,在政府和企业之间建立起桥梁和纽带,依靠国家标准,规定市场秩序;考察、学习和借鉴其他地区、其他行业协会制定行业标准的方法,对翡翠玉雕行业标准进行论证,并建立更加简化、细化、标准化的质量与价格标准;对市场进行严格的规范化管理;组织专家按照玉雕工艺、生产过程,制定出统一的价格标准。通过上述措施,来促进公平的进行市场交易,才不会沦为空话。有了统一的质量标准之后,消费者便可根据自身需要来挑选玉器,从而放心大胆的完成产品交易。因此,玉石产业行业协会要及时把握市场、分析市场;成为会员与会员之间、会员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信息交换中心。加强行业自律,争取行业政策,发挥协会在行业的人才聚集优势,服务、指导企业不同层次人才的培训和提高,引导行业内的专家积极参与,献计献策,把行业的事情办好,引导行业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把整个行业做大做强。

3.4 建立专业教育体系,提高从业素质

人才质量决定产业的发展。玉雕产业需要设计、加工、营销和管理等多环节、多专业、多层次的人才梯队。只有具备专业水准和高素质的团队,才能雕琢出玉石精品。因此,玉雕企业一是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体制和人才激励机制。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不同风格技术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提高综合素质。注重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就促使其独立生产、经营,以尽快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同时,着力玉雕技艺的培训,对人才实行人性化管理,通过有效的措施留住玉雕人才。同时,开办玉雕技术学校,组建设计开发部,邀请专家讲学指教,是玉雕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应建立良好的市场及生活环境,”广植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只有使人才能”产得出、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才能使德宏玉雕产业在人才资源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目前,德宏宝玉石协会根据行业现状,已经启动实施了部分岗位从业人员的”从业资格培训”和”等级鉴定”工作。

3.5 创新推出具有时代感召力的珍品大作

上一篇:改善逻辑思维的方法范文 下一篇:皮肤管理知识培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