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意义范文

时间:2023-11-20 17:37:12

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意义

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意义篇1

论文关键词:传统村镇,旅游发展,研究历程,展望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周庄、宏村和同里等一些传统村镇旅游的名声鹊起,目前中国传统村镇旅游发展已经走过二十年历程,相关研究也随着这一过程不断扩展加深。

1 概念界定与研究概况

1.1概念界定

(1)古村(镇)

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委员会认为,古村(镇)就是那些上朔源头在明清之前、至今已有五、六百年历史的村寨聚落。但学术界却对此存在异议研究历程,争议的焦点即是在如何定义“古”字上。刘沛林(1997)[1]认为古村(镇)是古代保存下来村落地域基本未变,村落环境、建筑、历史文脉、传统氛围等均保存较好的村(镇);丁怀堂(2007)[2]认为只要满足以下4个条件的村(镇)即为村(镇):一要有比较悠久的历史,而且这个历史还被记忆在这个村庄里面;二要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这个遗存包括物质的,还包括非物质的;三要基本保留原来村庄的体系;四要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2)历史文化名村(镇)

历史文化名村(镇)是由国家建设部和文物局设置的一种保护制度,200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文物保护法》中明确提出了历史村镇的概念,即保存文物特别并且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镇、村庄。2003年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又对此概念作了进一步完善,认为历史文化村镇是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村镇论文提纲格式。

(3)传统村镇

刘沛林(1997)[1]将古村镇与传统村镇进行对比,他认为二者基本是等同的,只是提法不同而已。陆林(2006)[3] 认为传统村镇是建筑遗产、文物古迹和传统文化比较集中研究历程,能较完整地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清代以前建造或在中国革命历史中有重大影响的成片历史传统建筑群、纪念物、遗址等,基本风貌保持完好的村镇。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古村镇、历史文化名村(镇)和传统村镇在概念上存在这样一种关系:传统村镇可以涵盖所有历史时期中保存完好的具有较高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村镇。历史文化名村(镇)是由国家建设部和文物局从众多传统村镇中评选出来的被专家认定为具有重大保护和纪念意义的传统村(镇)。古村落在时间上有一个区间限制,即明清之前的传统村(镇)。如图1-1所示:

 

图1—1

 

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意义篇2

论文关键词:古村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城镇;协调发展

0引言

历史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保护文化遗产不仅是每个国家的重要职责,同时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义务。截止2003年底,全世界列入名录的世界遗产共754处,分布在129个国家。中国已经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共29处,数量位居世界第三位,其中文化和自然复合遗产4处;自然遗产4处;文化遗产21处。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过程中,各国都在寻找适合本国国情、当地文化教育、历史传统、经济条件的发展与保护模式。

我国是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大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镇化高速发展,不断探讨和完善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的管理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1黟县文化遗产分布特征

黟县位于安徽省南部,地处皖南山区的腹地,县域面积858km2,至2005年底总人口9.85万人,城镇化水平28.8%,县城人口li98万人。早在公元前600多年(西周时期)皖南山区就已有人类居住,公元前222年(秦代)统一一中国(距今2200年前),就已设置黟县,是中国最早的建制县之一,留下了乍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堪称“文物之乡”,1992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1.1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地——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

中国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保持了完整的古村落原型,有精良的建筑艺术遗存,建筑与自然和谐统一,构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风貌,有着显著的地域文化特征。为人类研究乡土建筑、乡村建设史、地域历史、文化、艺术、经济提供r宝贵的资料,是珍贵的文化遗产。西递、宏村古村落于2000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人世界遗产名录,并于2001年5月被中国政府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2月4日又被国家建设部、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民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科学技术部等六部公布为中第一批历史文化名村,黟县正从安徽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1.2众多文化遗产同绕黟县县城分布,形成组群古村落空间结构

除了西递、宏村世界文化遗产地之外,伞县还有省级历史文化遗产,分布在距县城10km范围内的4个古村落——南屏村、关麓村、屏山村和碧山村。这些古村落有优美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并有众多的文物保护单位.

1.3名村古镇紧密相依,空间结构既独立义联系

在地域空间分布上,名村、古镇和县城,既独立义紧密联系,相距在1okm左右。从面、点卜看,名村古镇之问协调发展,相互补充。西递、宏村古村落叉与西递镇、宏村镇紧密相依,功能上瓦相融合,既有相对独立的占村落部分,又有镇的管理服务功能。镇的发展对古村落的保护形成一定的压力,然而古村落的保护对城镇的礼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1.4名城名村依山傍水,显现桃源意境

皖南古村落的选址建设,枕高山面流水,特别注重对水的利用,这既符合村落建设中的基本生活条件,也是保护自然生态和景观环境的需求。以家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同姓同族家庭聚居地,尊儒重教.注重文化设施建设,有祠堂、书院、牌坊、水口园林等,文化氛嗣浓郁。建筑风格和型制规整统一,建筑组合丰富多彩,粉墙黛瓦,错落有致,木结构为主,以砖墙围合的木构架建筑。名镇名村座落在234kmz的盆地里,镇村四面环山,漳河等水系自西向东贯穿,与自然环境和谐统-,显现了桃源意境。

2黟县世界文化遗产地保护与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2.1面临拆建和破坏的压力,细化落实保护政策

古村落是一个活的有机体,仍居住着一定量的居民,保持着一定的社会生活。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传统建筑的使用功能有许多不满意,古民居面临着被拆毁和改造的压力,对遗产原貌的真实性造成了影响。少数居民缺乏保护意识,新、改、扩建建筑或采用新材料、或采取现代风格、或改变原有结构;少数古民居改变用途,破墙开窗用作旅游商业用房。与传统风貌很不协调,破坏了古村落原有的风貌。保护好古村落文化遗产资源,必须进一步落实好古民居的新建和改扩建的保护规定,疏解和控制古村落新的建设。

2.2面临环境压力。内部环境整合与外部生态环境融合有待进一步强化

环境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外来人口的环境压力和内部人口发展对环境的破坏。古村落的文化价值不仅在其奉身,更重要的是它与自然环境的相结合,这就要求既要对占村落内部环境进行整治,保持原有风貌,又要满足居民生活需求。如古村落内部要注重对供电线路老化等各种管线的综合,注重防灾。

同时要注重对古村落大的环境背景进行保护,不断拓展旅游环境容量,注重外部随着气候的变化和树木的砍伐造成的山体植被逐渐减少和水土流失。由于赖以生存的水溪游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河床逐年提高。古代村落的水系原形逐渐萎缩,对村落产生一定的影响。

2.3城镇、名村及一般古村落互相协调发展尚未形成独特的发展模式

城镇、名村和一般古村落协调发展框架尚未形成系统,在快速城镇化发展的影响下,在有限的地域单元内。要维系原有的城、村人工环境与山水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必须要注重环境容量的控制,明确保护与发展的对策。从宏观着眼,探索出一条适合文化遗产保护与城镇协调发展的模式。

2.4在经济发展方面,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尚待进一步加快

2005年,黟县生产总值7.46亿元,人均内生产总值7200元。财政总收入6043万元,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27:35:38。2005年全县共接待中外游客212.3万人次,直接收入7008万元,旅游总收入1.6亿元,经济发展呈现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态势。如何将范围小、人口少的黟县发展成为经济强县,必须要突破传统意义上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结合黟县文化遗产资源大县的特点,进行理念创新,构架新的产业优化升级模式,实现经济总量的腾飞。

3黟县世界文化遗产地保护与利用对策

3.1坚持区域协同发展,融入大区域旅游网络系统,建成国内,至国际知名的文化及生态旅游胜地

安徽省委、省政府2001年提出了将“两山一湖”地区建设成为世界级的旅游胜地。“两山一湖”地区是以黄山、九华山、太平湖为中心的皖南旅游区,面积约1万km,黟县是皖南旅游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两山一湖”旅游区是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最负盛名的旅游区之一,旅游资源集中、密度高、品位优。在这样的区域背景下,黟县应该紧紧围绕融人大区域旅游网络系统,构架以世界文化遗产为核心的皖南旅游区域二级旅游地系统,成为黄金旅游线上的主要亮点之一。

3.2以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地为核心,建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地区,坚持整体性保护

整体性保护就是以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地为核心,合理划定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地区,并划分不同等级、类型保护区,明确相应的保护管制措施和发展政策的要求。

为了有效保护文化遗产,首先确定总体保护地区,并根据保护的对象相应确定分级保护范围。提出不同的管制措施,达到满足管理刚性的要求。根据黟县历史文化遗产分布特征和县城总体规划划定的规划区范同,将黟县古村落等历史文化遗产相对集中的地区划定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地区。并与县城总体规划一致,进行整体保护。这样管理法定主体明确。实现规划建设管理的统一,又能从全县范围完整地保护好古村落和大量的名胜古迹,保护好黟县古城的历史文化圈。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地区范嗣包括碧阳、西递、宏村、西武、碧山、龙江、泗溪7个乡,面积为374km2。其中古村落分布的盆地面积占234km(以山脊线为界划定)。在空间布局上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地区的用地划分为四大功能区: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县城建设区、村镇建设区、生态敏感区。针对各功能区特征.制定相应的保护策略。

3.3一持统筹城乡发展,妥善处理好古村落、历史街区保护与新区开发建设的关系

城镇建设在坚持保护第一的前提下,不断进行旅游资源的整合。使文化遗产地的范围不断扩大,形成网络。处理好古村落、历史街保护和新区开发的关系。

黟县县城建设要注重加强县城历史街区的保护。体现生态环境观,坚持“精巧、雅致、生态、徽韵”的原则,突出黟县特色。

坚持集聚发展策略,将下一级城镇的旅游服务功能,成规模地集中在县城布置,以减少镇的开发强度和对古村落环境的破坏。同时,不断提升县城的服务功能和核心带动作用,提升县城的文化和自然环境品质。对东南人口开阔的田园风光,严格控制建设,以维系桃花源所描述的豁然开朗的意境。占村落新增配套完善补充的生活功能区应在古村落建设控制区以外结合地形选择适当的地点建设。

3.4进一步挖掘和提升黟县历史文化遗产内涵,以发展旅游产业为龙头,走发展地方特色经济之路

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意义篇3

2015年7月的一天,一辆黑色商务车冲开重重雨幕,从浙江农林大学出发,向着130多公里开外的淳安县上西村疾驰而去。浙江农林大学教授王长金、副教授彭庭松,带着一批硕士在读研究生,就此拉开了《千村故事》“五个一”行动计划暑期调研活动的序幕。

村落,是传统中国的基石。历史文化村落,更是乡村传统文明的载体和源头、现代文明的根基和依托,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

如何让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重放光彩?浙江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和利用工作。从2013年起,每年启动43个重点村和217个一般村,截至目前已启动172个重点村、868个一般村的保护利用项目,各级投入资金达30亿元。浙江农林大学团队的《千村故事》调研,仅是古村落保护行动中的一个缩影。

保护第一,利用第二

2016年5月2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7部门联合公布2016年列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单,我省有61个村落位列其中。至此,浙江全省共有176个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传统村落保有数量在全国居第3位。

一部村庄史,有时可以反映一部中国史。专家介绍说,浙江的历史文化村落,大多形成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唐代安史之乱以及南宋迁都杭州,导致大量人口迁徙浙江。一次次的人口迁移,村庄规模逐渐形成,宗教、习俗、建筑设施等历史文化“胎记”也渐渐清晰。

“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始终是第一位的,利用是第二位的。”2016年6月初,浙江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专题现场会在台州召开。省委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辉忠表示,历史文化村落的历史性和艺术性远远超过使用价值。推进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必须“义”字当头,绝不能功利性地看问题、打算盘,把老祖宗的东西拿出来“变现”,这是衡量保护利用工作的“一杆秤”。

有了这杆秤,“要不要保护、要不要抢救”已无需争议,关键是“怎么保护、如何抢救”。

“义”字当头,首先体现在如何规划。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与一些急功近利的做法不同的是,浙江在历史文化村落的规划设计上,不求快,反求“慢”,目的是让古村落保护精一点、细一点,避免“千村一面”。

早在全面开展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之初,浙江就出台《关于加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的若干意见》,将历史文化村落分为“古建筑村落”“自然生态村落”和“民俗风情村落”3种主要类型,旨在因地制宜,根据不同村庄特点类型采取不同的保护利用方式,充分展现村庄个性。

在浙南山区的丽水市庆元县,有一个“自然生态村落”,因村后山形如半月,村前举溪曲似银钩,取名月山村。但最近数十年的村庄建设,导致大部分古民居遭到破坏。在深入调研基础上,规划设计师着力修复“月宫意象”,将梯田、松竹、科举文化等融入其中,重现月山村意象。

有了规划,落地实施同样重要。走进浙江的一些历史文化村落,几乎看不到大拆大建。为尽量保持古建筑的历史原貌,我省以“慢工出细活”的工匠精神,始终坚守两条底线:不扒房、只修复,就地取材,保留村庄的时间痕迹;大树不砍、河塘不填,适度调整,敬畏村庄的原有肌理。

4年来,浙江历史文化村落通过“接筋续骨、理气回神、养血生津”,一批破旧损毁的古建筑得到抢救性修复,一批濒临失传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文化符号得到挽救,一批毁损严重的古村落重焕生机。

“凡纳入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和一般村的,古建筑及其他历史遗存得以大量修缮、修复。在调查的124个村中,已经修复的古建筑共1585处、324502.8平方米,分别占问卷村古建筑总量和建筑面积总量的18.2%和28.9%,其中,古民居修复1266处、209784平方米,古祠堂修复84处、28420平方米,其他古建筑235处、86298.8平方米。”浙江农林大学研究团队最终形成的《浙江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与持续发展调研报告》如此写道。

见物见人见生活

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利用,既要修缮外在的“筋骨肉”,更要传承内在的“精气神”,保护绝非原封不动,最好的保护是实现居民与建筑的良性互动,真正把历史文化村落建成乡土文化遗产的博物馆、乡愁记忆的百科全书、古今文明有机融合的美丽乡村。

台州市黄岩区潮济村曾是水道交通和山区平原货物中转地,商贾云集,货贸繁荣。20世纪60年代,长潭水库大坝合龙断航,基于水运的潮济古村开始衰落。2013年,潮济村以修旧如旧的理念,开展老街修缮工作,并延续了村里的“老底子”传统。

2014年底,几度沧桑的潮济老街重新开街。60岁的蔡莫杰老人重拾手艺,在老街卖起了棕棚床;屠文君开了家“老屠油漆”店,生意兴隆。平水庙里,头发花白的老人坐在台下,听起戏来神情入迷。在这里,历史文化村落首先是“活着”的人居环境,生活在其中的村民与来来往往的游客融为一起,再现昔日繁华。

“传统村落是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双遗产’,具有物质与人文‘双形态’,失去了原住民及其生产生活方式,传统村落就失去了灵魂。”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黄滋认为,村民是村庄的主体,文化是村庄的灵魂。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利用应注重“活态保护”,见物、见人、见生活,激励村民自觉参与,激发村庄内生动力。

在兰溪市诸葛八卦村,有明清古建筑200多幢。为了保护利用这些文化遗产,村里把毁坏文物的处罚措施写进村规民约,规定“对毁坏或破坏文物行为的农户,将中止一切福利待遇”。村规实施后成效显著,不仅不破坏,村民还自发捐款筹措资金用于保护文物建筑。

仙居县高迁村规划以村里的历史与现实为出发点,坚持保护与发展并举,通过修缮保护高迁村古建筑群、传承和弘扬耕读文化以及无骨花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再现高迁古村落“三百年古村,耕读立家”的特色风貌。

当然,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利用,绕不开一个敏感环节,就是如何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我省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坚持“有序发展、特色发展、融合发展”,力求“保护促利用、利用强保护”。

桐庐县深澳村是一座建于南宋后期的江南古村,村里的徽派建筑群保存相对完好,但长年无人问津,空房闲置。最近几年,深澳村变了:一些闲置的老房子变身咖啡厅,“民宿”一词也开始出现在这个小山村。来自杭州的退休老人朱镇华,在岭源村租下一幢农房,一租就是20年,成了这里的“村民”。

城里人回流寻找乡愁,让这个寂寞的小山村逐渐活了起来,也让村民们萌生了用民宿创收的想法。

村支书申屠勇军告诉记者,深澳村与众不同的做法是,没有盲目引进开发商“整村承包”,没有变相“驱赶”原村民,也没有让社会资本一方主导、一股独大,而是以保护利用历史文化村落为载体,成立了“古村落管理委员会”,对闲置古建筑实行“统一流转、统一租赁、统一出租”,政府、村集体、居民、社会资本共同参与。

如今的深澳,整个村成为4A级景区、全国美丽乡村样板村,休闲旅游方兴未艾。2015年,桐庐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2504元,乡村旅游接待516.4万人次,同比增长99.2%。

探索建立长效机制

如果把历史文化村落看成一个有机的生命体,那么更新是其必然现象。古村落的保护修复也不是“毕其功于一役”。

截至2015年末,我省确认的历史文化村落共有1237个,但目前这些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现状却千差万别。有的村落全村旅游收入已经达到1亿元,也有的村落3年建设期满绩效评估不及格。

对于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资金缺口依然是困难所在。许多古村落位置偏远,历史建筑修复、传统技艺复兴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重点村700万元、一般村300万元或30万元的标准,对于古村落整体保护利用需求来说,是杯水车薪。然而,公共财政不可能包揽一切。

浙江农林大学中国农民发展研究中华常务副主任王景新教授呼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亟须多元投入机制,调动社会组织和村庄内生动力,建立长效投入和管护模式,“村民对自己居住的村庄有天然的感情,他们对自己投入的事业是关心的”。

据了解,我省已经明确急需补齐的短板,主要包括7个方面:健全项目立项管理机制,补齐项目库缺失短板;健全项目规划引领机制,补齐规划短板;健全项目保护机制,补齐修复短板;完善项目组织领导模式,补齐组织短板;探索完善利用机制,补齐发展短板;健全项目环境整治机制,补齐生态短板;健全项目政策创新机制,补齐要素短板。

为尽快补齐短板,浙江各地正在创新实践,探索长效投入和管护模式。

台州市实施上下联动、合力共建的工作机制,“一县一高校”“一地一智囊”。当地引进同济大学师生团队,对精品线路的乡土化设计、乡村功能开发与水源地保护、历史文化价值挖掘等方面作出统一规划指导。杨贵庆教授常年把团队驻扎在台州市黄岩区,以“做产品、出精品”为理念,为保护历史文化村落把脉问诊。区委书记还与教授建立了微信工作群,发现问题立刻通过微信拍图反映求解,实现问题“秒处理”。

温州市引导工商资本、国企、热心人士等多种主体,采取募捐、投资、合作等方式参与保护利用历史文化村落。

义乌市出台以奖代补政策,对单位和个人自筹资金维修古建筑予以奖励,奖励额度不超过工程审计总价的60%。

松阳县则以历史文化村落为底本,依托乡土民俗文化风情,以摄影创作为媒介,植入生态农业、休闲度假、文化旅游等新业态,推动一产三产融合发展。

天台县张思村通过引进乡贤力量,借势发力,确立民营和国有资本进入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的门槛,共建美丽家园。如今规划在建的江南园林和古村博物馆,均由当地知名浙商出资,带动起乡民参与的热情。

多元投入机制的建立,调动了社会组织和村庄内生动力,也降低了政府的建设成本。

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意义篇4

【关键词】历史;文化;村落;保护

1 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的定义及必要性

1.1 历史文化村落的定义

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首次提出历史文化村落的概念。2003年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在联合公布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时,将其完善为——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村。

具体来讲,历史文化村落系指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具有一定文化价值的村落,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历史文化村落实际上可以看作一个文物保护单位,是应该重点保护的文物古迹,是人类在历史上创造或人类活动遗留的具有价值的不可移动的实物遗存;同时它具有历史文化名城所具有的诸多要素,同历史文化名城一样能够反映人类活动的过程。

1.2 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的定义

历史文化村落保护是以保护历史文化村落、协调保护与建设发展为目的,以确定保护的原则、内容和重点,划定保护范围,提出保护措施为主要内容的规划。

1.3 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的必要性

历史文化村落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正在经历着现代化,和谐的环境遭到破坏:农民富裕之后,开始向往使用上现代化的生活设施,想改造古村落的布局和民居内的陈设。村民纷纷将古建筑拆除,营造新房或旧房翻新;将原本弯曲的河流改为笔直的河道;将巷道改为柏油马路......历史文化村落的数量日渐减少。

但是历史文化村落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是农耕文化的精粹,是一个群体或辉煌或寂寞的历史纪念碑。它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形成和演变的历史过程,真实记录了传统建筑风貌、优秀建筑艺术、传统民俗民风和原始空间形态,它们有经济、历史、旅游和欣赏的价值,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因此,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具有很大的必要性。

2 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的内容

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同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一样,以“保护第一、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为原则。其保护的主题是——历史文化村落代表性的建筑、街道、古迹、水系、民俗传统文化等等。保护的内容涉及整体、局部和个体,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2.1 村落整体空间环境

村落整体空间环境是历史文化村落的整体建筑风格和其自然景观、人文环境的整体面貌。村落的总体布局形式以及街巷、民居、水系等物质要素的格局、肌理和风格,不仅体现规划布局的基本思想,记录和反映一个古村镇格局的历史变迁,更印刻着一定历史条件下人的心理、行为与村落自然环境的互动、融合的痕迹,是保护规划最重要的内容。北京杨家峪历史文化村落,村落布局规整,巷道纵横贯通,集民居、碾房、水井、广场、溪流于一体。村落四面环山,与周边山景有机融合,整体呈“黾”字形格局,黾勉意识正符合中国农民“朴素勤勉”的道德规范和民风民情;建筑随地形西低东高,其风格是以明清建筑风格为主导,兼顾民国时期的近代建筑所形成的整体建筑风格与风貌,反映了所在地区的主流特征,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2.2 历史街巷

历史街巷是历史文化村落的风格、景观的局部反映。是村落的主要公共空间,构成一个多功能的空间活动系统,容纳了人们的居住生活、商业交往和游憩观赏等多种活动,是反映历史风貌的主要廊道。街巷空间应包括街、巷、弄、河,以及广场空间等。街巷空间包含了很多的历史信息:空间尺度、立面、铺地、小桥、河埠等。以杨家峪历史文化村落为例,杨家峪整体上呈“井”字形街巷格局。其街巷空间层次变化丰富,街巷空间开合有致,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交替出现,街巷两侧明清建筑和围墙所形成的界面变化丰富。街巷两侧的建筑特点很明显的反映了过去村民生活、交往的场景。

2.3 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

遗址是古代人类通过各种活动遗留下来的地址,可细分为居址、作坊址、寺庙址等,还包括当时的一些经济性的建筑遗存,如山地矿穴、采石坑、窑穴、仓库、水渠、水井、窑址等;防卫性的设施如壕沟、栅栏、围墙、边塞烽燧、长城、界壕及屯戍遗存等也属此类。

一般地说遗址能够反映当时人类的活动。其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很高,如古代居址能够提供关于研究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生活状况方面的完整的、重要的资料,据此可以阐明这一遗址当时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内容,对于了解古代社会的发展史有很大帮助。

2.4 村落历史演变、建制沿革以及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历史文化村落的历史演变、建制沿革能够反映村落发展历程,能够反映村落的历史文化积淀的全过程,对于研究其历史文化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指历史文化村落丰富的乡村传统文化内容,如民风民俗、名人逸事、名人诗文、民间艺术等,它们和文物古迹、传统民居相互依存衬托,构成村落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但是它更能真是的反映人类历史活动和精神、行为的特点,是保护不可缺少的内容。

3 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的重点

3.1 传承文化的原真性

我们进行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同进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一样,是为了更好的研究历史、继承文化,因此,“尊重村落生活中历史环境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与作用,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文物保护工作基本方针,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存的历史真实性”是目前我们保护工作中最重要的原则和保护的最终目标。

历史文化遗存的原真性是历史文化村落价值特色的根本所在,在保护整治的过程中应很好的传承,应防止不合理使用及额外添加对建筑遗产造成的真实性损害,任何修复工作都应力争做到最低限度的干预、使用原材料,并采用可逆性技术。

但是,历史文化遗存的原真性从某种程度上只是强调了表象的、物质的一面,没有涉及到贯穿于其中的历史文脉和人文元素。这两者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总是提倡“整旧如旧”,但是如果不考虑与之相伴的生活群体,不考虑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态度,不把人作为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一部分去整体考虑,我们就无法继承历史文化的全部,因为人的活动包括了衣、食、住、行和娱乐,历史文化遗存很难全面的反应人类活动的全部行为。村落历史演变、建制沿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保护其实就是保护一个地域的生活场景,是对历史文化遗存所反应的人类活动行为的补充。因此,历史文化原真性的传承因该从物质文化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方面着手。

3.2 保持村落景观历史演变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历史文化村落的景观并非短期内形成,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吸纳了历史发展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够反映不同阶段人类历史活动的规律和方式。村落文化景观包含其建筑形式、相关的民情风俗以及村民的行为生活方式等等,是该地区的社会发展的历史积淀,是其地域文化的再现。

村落景观构成的主体——古村落居民,是该村落发展的根本动力。在村落文化景观的构成中,当地村民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他们是村落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只有通过他们所进行的文化景观保护才是有价值、可实施的。我们所强调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既是指可持续性发展,也就是要以综合协同的观点,以人为核心去探索村落景观历史演变的可持续发展的本源和演化规律,建立有序的人与环境、人与人关系的和谐统一。

3.3 协调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

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要与村庄建设即改善基础设施、优化村庄功能、危房改造和提高居住生活条件相结合。村落内的建(构)筑物的保护和整治,应根据其价值、现状、原使用功能与现区域规划功能的要求进行合理更新,实行分类保护和整治。村庄建设必须与历史文化村落整体风貌相协调。

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结合旅游对历史文化资源适度开发和利用,避免在开发旅游时因为要修建停车场、旅游接待中心而破坏村落整体风貌,有效利用资源带动村庄的经济发展,做到保护与利用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戴林琳、吕斌、盖世杰,京郊历史文化村落存续现状的多维探析——以北京东郊为例,《规划师》,2010年第02期.

[2] 庄园、李睿,浅谈村庄整治中的历史文化保护,《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0年04期.

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意义篇5

关键词:石屏郑营古村落;旅游开发;可行性分析

一、郑营村概况

郑营村位于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宝秀镇东南部,地处宝秀坝区;北边隔赤瑞湖与宝秀镇相望,南边紧靠郑家山麓,西边近邻张向寨、吴营,可眺望秀山,东边连接张本寨;距县城10余公里。国土面积4.44平方公里,耕地2080亩,总人口2976人,居住着汉、彝、傣、哈等民族。

郑营村是一个有着600余年悠久历史的古老村落,历史悠久,民风古朴,旅游资源丰富。民居房屋以土木结构的四合院为主,均由对称式严密单体结构组合而成,方位皆座南朝北。其历史文化主要通过民居建筑、宗祠、道观、学校及地理环境等自然景观反映,村内的宗祠、楼阁、学校和典型民居建筑,集宝塔古刹的巍峨壮观、宫殿寺庙的气宇轩昂、楼阁亭台的玲珑别致与古典园林的幽静淡雅。身入其境,使人感受到儒家文化浓厚的熏陶氛围、道德规范礼仪的严格约束和宗法制度的等级森严。1999年1月19日,石屏县郑营村被云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成为赤瑞湖畔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二、郑营村的旅游开发现状

有着600余年历史的郑营村,至今还保存着完整的军营式古村落整体格局,有着明清滇南乡村特色风貌与传统社会人文环境的原生态特点,被称为“云南第一村”,是部级历史文化名村,也是世界极为罕见的、未经触动的珍贵遗产。

从21世纪开始,有关部门对郑营村进行开发,开发的基本现状如下:

一是开发处于起步阶段。由于郑营古村落开发仅是通过政府的行政手段把居民进行搬迁,然后把古村落开辟为景点进行售票。这种开发尚处于最原始的起步阶段。

二是村民对郑营古村落旅游资源开发意识淡薄。由于缺乏对自身旅游资源的清晰认识,大部分村民尚未意识到郑营古村落开发将会带来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甚至于简单地认为旅游开发是政府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太多关系。

三是开发目前还缺乏科学的规划和开发商的投资。如何把郑营这座六百多年古村落的旅游资源科学地开发出来,实在是石屏县政府面临的重要难题。既要做到对历史文化遗产最大限度的保护,又要使旅游资源全方位得以开发,还要有充足的资金和配套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四是开发缺乏村民的参与。当前郑营古村落的开发仅仅是政府的事情,开发商还未介入,村民更没有参与其中。郑营村大部分的青壮年男女除了农忙都在外打工。也就是说,郑营古村落开发至今对于广大村民并无实质性的意义。

三、郑营古村落旅游资源开发可行性分析

(一)独特的旅游资源

1.文化超强生命力的魅力

郑营古村落历经600余年而能够得以完整的保存下来,与同时代那些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古村相比,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而这一奇迹也足以吸引人们前来一探究竟,寻找答案。不但如此,郑营也是一座云南汉文化发展的缩影图,更是云南三大汉文化卷之一的石屏—建水文化圈的一块基石。它饱含着郑营人的勤劳和智慧及历尽沧桑的精神文化财富。这一切造就了郑营古村落在现代文明中独特的魅力。这种与现代文明形成强烈反差的独特吸引力对生活在现代繁华都市里的人们更具有深刻的思考意义。

2.历史文化名村的魅力

郑营是云南省公布第一个历史文化名村,也是第四批部级历史文化名村。中国的村落不计其数,可国家公布的历史文化名村并不多,在云南更是屈指可数。这就是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游览的金字招牌。600多年的文化积淀,造就了一个有着珍贵物质文化遗产和优秀精神文化遗产的郑营。陈氏宗祠、陈氏民居、郑氏宗祠、司马第、秀山寺、长春玉皇阁、张一甲、张汉、陈均等这些郑营的独特的文化财富彰显着“云南第一村”的魅力。

(二)旅游开发处于初级阶段,开发潜力无可估量

当前郑营古村落的开发只是对古民居经过简单处理后就直接开门迎客,既没有对整个古村落旅游资源价值进行科学专业性的评估,又没有制定标准的古村落旅游资源开发规划方案,更没有开发商与村民们的参与,因而旅游开发尚处于自发的原始简单卖门票阶段。所以郑营古村落旅游开发潜力巨大,郑营古村落在未来的云南旅游发展中还有着不可估量的前景。

(三)中国文化旅游热方兴未艾

2011年国家旅游局确定的旅游主题是“中华文化游”,这就意味着文化旅游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是国家旅游的火热卖点。对于郑营古村落开发而言,这将是很好的机遇。2010年中国旅游业的强势反弹,已经预示着世界经济危机后中国新一轮的旅游开发热已经到来。世界旅游组织对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旅游发展的看好,更加对中国旅游开发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这种外部环境对郑营旅游开发十分有利的情况下,郑营更应该大力进行旅游资源开发。

(四)新农村建设的强势东风

自从2005年10月国家实施新农村建设以来,全国各地的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地展开,至今已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果。郑营的新农村建设如今也是成就显著。2006年,郑营被州委、州政府评为州级文明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完成323国道至郑营村3.1公里硬化路面工程,完成郑营西寨门至大田坝心水泥路面硬化工程,已修复张本寨至郑营的石板路。安全饮水工程已基本实现家家户户安装自来水的目标。截至2010年底,电视、电话已基本普及到户。由于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技术的推广,郑营村生态环境也相应有所改善。新农村建设这股强劲的东风,显然已经为郑营古村落旅游资源开发创造了又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

(五)软环境优越

郑营村600多年的儒家文化的潜移默化造就了郑营村温柔敦厚的古朴民风。笔者第一次和朋友到郑营,当时天色已晚却没有住宿的地方,又不知道宝秀镇的具体位置。后来多亏一家农家乐李大叔的帮助,他用矿灯把我和朋友送了好几里地,直到确定我们可以顺利到达宝秀镇才回。当时我和朋友对这位非亲非故的李大叔甚是感动,为郑营民风之淳朴赞叹不已。郑营淳朴的民风,正是开发旅游业最可宝贵的软环境实力。而这种软环境对游客的吸引力甚至超出了旅游资源本身的吸引力。(备注: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参考石屏县旅游局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

[1]田里.旅游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

[2]杨桂华.旅游资源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

[3]刘沛林.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M].上海三联书店,1997.

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意义篇6

关键词: 破坏性建设 营建智慧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B84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现状和问题

截止至2011年12月,根据中国社会蓝皮书的数字显示,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首次超过50%。这意味着有将近7亿人生活在城市中,随着旧城的扩张和新城的兴建,与之相适应的建造规划理念应运而生,许多城市提出建设国家化大都市的口号,甚至出现了建设大西安、大沈阳、大广州这样超大型城市的宏伟蓝图,在拆旧建新,拆新建新的粗放式城市建设模式之下,历史文化名城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正在面临着毁灭性的破坏。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历史文化名城是指“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市”。 目前国务院已审批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共有118个,近年来,对历史文化名城的破坏性建设屡见不鲜,如南京“老城南事件”,城市里原汁原味的民居古建和特色街巷改头换面,取而代之的是现代高层住宅小区和简单粗糙的仿古建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已变成一种经济行为,表面上文化搭台,实际是经济唱戏,以“保护”的名义大兴土木,使得古城古风不存、新颜不靓,保护政策得不到落实,保护工程缺少文化质量验收的种种景象不得不让人们担忧,对于历史文化名城这一特殊文物形式,保护与发展如何协调,新与旧的矛盾冲突如何解决是决定名城如何走好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

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是一座城市兴衰的重要条件,好比一个人肌体与精神的关系,健康的体魄与饱满的精神相互作用,焕发城市的生命力。现阶段,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普遍存在生态环境差、生活在旧城区的居民生活条件得不到改善等情况,一方面的原因是城市生态环境指标的整体下降,另一方面原因在于名城保护的思路出现偏差,盲目的走现代化道路,城市建设的高速度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忽视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发展原则。

丰富的历史资源是历史文化名城相较于其他城市所独有的优势,也是城市魅力所在,一些人把保护古城传统风貌看成是与现代化建设对立矛盾的方面, 把传统特色看作是落后的标志, 采取摒弃的态度,拆除了大量的历史建筑和街区,兴建商业步行街和仿古建筑,新建筑与老建筑风格相差迥异,例如在佛教圣地建音乐喷泉,这些假古董大部分从颜色、用料和结构各个方面都与史实向去甚远,虽达到建筑工程验收标准但经不起文化质量的考量,无论从外在形式到内在意蕴,都缺乏审美价值和研究价值。

文化是城市竞争的软实力,城市文化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其根本离不开人的活动,建筑物在物质层面构筑了城市的外在风格,人情味却赋予了场所更多的可读性,与过去相比,现代化住宅小区已成为我国城市居民生活的主要居住形式,单位面积的容积率大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增长压力,人与人在情感上却缺乏沟通而日渐疏远,城市的现代化全球化进程亦在很大程度上抹杀了传统特色和地域特色,传统人文精神的失落正在使历史文化名城呈现“千城一面”发展趋势。

二.古村落空间文化价值认定

“古村落”的概念也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形态的概念,更重要的是包涵着深刻的文化含义。中国古村落的建造智慧,是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在生活与生产相结合的自然环境中的反应,祖先在从事建造活动中将物质与精神完美结合,将生活环境与生存环境融为一体,从而实现物质的有机循环和居住的可持续发展。

古村落景观和建筑的意象表现为一定地域的人所创造的村落空间形象, 同时也通过各种村落形象来表达和反映着这些人的文化思想。

首先,古村落反映人与自然亲和的生态意象,受中国传统哲学讲究“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 中国古村落从选址到布局无不 强调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 形成“山―水―田―院”的村落布局, 《宅经》把大地看做是整体、有机的,认为选择良好居住地的前提是“以形势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木 为毛发”。因此,基本上古村落都以注重与自然山水 风光的融合为首要特征, 另外,祖先特别注意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建造屋舍,大多数民居都具有冬暖夏凉、不易损毁、节能减排等特点,值得现代建筑借鉴。

其次,古村落的建筑艺术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地理环境与居民生活方式的差异,导致古村落的建筑风格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以陕西为例,处于黄土高原地带的陕北古村落以窑洞为主,土与石是建筑的基本材料, 样式为下方上圆的纵深式洞穴, 与周边的黄土地貌融为一体,形成古朴自然的建筑风格 ,处于秦巴山地的陕南古村落以板屋为主,木与石是建筑的主要材料, 木柱木梁,木板门面,样式简单, 加之依山伴水,青绿相间,很有一番江南味道。当然,在存在差异个性的同时,古村落的建 筑艺术也存在着巨大的共性,例如传统民居的“三雕”艺术,内容广泛,技艺精湛,充分体现了祖先“境由心造”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

再次,古村落彰显民俗文化底蕴, 是民俗文化、耕读文化和农业文化的代表。古村落的价值,不仅表现在独特的地面文物建筑,而且还因为它所包含的丰富的原汁原味的中国乡村文化伦理宗教资源。古村落大多由一个庞大的家族组成。村里有家族创业始祖的传 说,有家族兴盛衰落的记载 ,有祖宗的遗训族规。古村落 是民俗文化的摇篮 ,它有丰厚的民俗文化积淀,其内容根植于耕读、节庆、婚丧、方言、信仰,以及生活习 俗、民间美术、民间戏曲等载体中。它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村的 封建思想、宗法制度和族权观念,是我国古代自然村落封 建社会的缩影和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一个历史见证成为村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依托。

三.古村落与历史文名城保护的关系

古村落营建的生态智慧为可以为解决历史文化名城生态环境问题提供参考, 从村落选址来看,风水学说阐述了建筑与天象、气候、气象、景观等一系列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并进行评价和选择,已采取相应的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创造了适宜人们长期居住繁衍生息的良好生态环境。我国古村落民居就是“低技术生态建筑的典范”,其技术特征表现为充分的本土化、在经济方面具有成本低、建造技术简单、注重材料的重复利用和回收,与当地自然条件相结合,对生态环境破坏小,体现“天人合一”的自然美哲学,在当今城市生态规划和绿色建筑设计提供灵感。

古村落内丰富的民居建筑形式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灵感,特别是历史文化名城内的仿古建筑工程,仿古建筑是对传统建筑方式的延续,使祖先的优秀建筑智慧在今天得以继承和发扬,因此在建造之初就应秉承一份对后世子孙的责任,设计师应深入考察古村落内的建筑遗存,遵循传统建筑的材料、用色、结构、等级划分,从整体设计规划的角度出发,考虑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协调区域内各个因素的平衡,创造出优秀的仿古建筑精品,提升历史文化名城的建筑品位。

参考文献

[1].刘沛林.古村落: 和谐的人居空间[M].上海:三联书店,1998:122.

[2].贾鸿雁编著.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通论[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意义篇7

摘要:古村落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它动态地将极具特色村落传统文化代代延传。小洲村作为广州市首批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具有历史记忆和独特的文化惠象。本文从小洲村现象中,研究文化创意产业与吉村落文化两者的相通之处,分析文化创意产业与古村落文化融合的意义和可能性,从而提出文化创意产业与古村落文化相融合的策略。

关键词 :小洲村文化创意产业古村落文化融合

中圈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7-0138-02

一文化创意产业与古村落文化

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球是一种新兴产业,它是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其核心在于人的创造力以及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所谓“创意”,就是产生新事物的能力,必须是独特的、原创的以及有意义的,而文化创意产业其本质就是一种“创意经济”,其核心竞争力就是人自身的创造力。

古村落是包括古代建筑文物在内的传统文化遗存和传统经济及文化内涵的村落。20世纪80年代以来,古村落开始受到重视,从乡土建筑到村落文化景观,再到村落发展经济与文化建设,逐步深入到历史文化与现实发展的基层单元,其中,古村落文化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古村落作为社会生活形态最基本的单位,在传统文化传承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因此,让所古村落继续发挥它的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发展中传承其特有的村落文化是十分必要的。

现今,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传统文化为创意产业提供了思维来源,从中提升了创意产业的认同感,而创意产业则成为推动传统文化不断发展,再续利用的有效途径,我们可以说,创意是依靠创意者的灵感和想象力,借助各种现代手段对传统文化的再创造。同时,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发也是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有效方法之一,对于增加古村落的经济收入起到重要作用,也避免了过度商业开发对古村落文化韵味的破坏。因此,文化创意产业对于古村落文化保护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古村落传统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为古村落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保障。二小洲村文化创意产业的状况

小洲村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独有的岭南水乡特色以及优美的水网系统使小洲被称为“目前为止广州城区内发现的最具岭南水乡特色的古村寨”。村落中的古祠堂、古庙宇、古民居、古桥、古树、古街巷、古井等现今仍有大部分得到了保护、修复和合理的利用。2000年以来,小洲村陆续被评为“广州市首批14个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广东省生态示范村”。

1文化创意产业在小洲村内部的发展状况

小洲村内部是历史文化凝聚的重要核心部分,历史建筑、宗族祠堂,庙宇等都在内部聚集在一起。在小洲村内部,优美的环境吸引了大量的创意阶层,他们将创作、交流、展览乃至居住都迁移到小洲村内。而这些创意阶层所涉及类型比较广泛,如工作室、休闲吧、咖啡吧、特色餐馆、艺术品专卖店等等(图1、图2),成为小洲村文化创意产业最具有原生态特色的一个集中区。创意者在村子内部租用具有历史沧桑痕迹的祠堂改建成工作室,自由地进行创作新作品;或者将原以居住为主要功能的房屋租过来,改造成为具有展览、艺术品销售等功能的休闲茶室等,使其利于创意人群之间的交流。

2文化创意产业在小洲村周边的发展状况

围绕小洲村的周边也是文化创意产业分布的一个重要区域,大多是在八九十年代后建设的,大部分都是沿着瀛洲路分布,属于新村区域,这里有着大量的美术培训机构和艺术展馆,而每一年这些美术培训机构都会为几千位来自全国各的艺术生进行美术高考培训,使小洲村的名声远扬。与村子内部的艺术家不同,村子周边的艺术家主要是从事美术的培训教育工作,从事艺术创作的较少。由于产业链的引导,美术培训机构的存在,让大量的美术用品店聚集,主要出售学习所需的绘画教程、画框、画笔、颜料、纸张等,这些店铺一般都紧邻着培训机构分布。(图3)

3文化创意产业在小洲村艺术新区的发展状况

根据《广州市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规划纲要) (2009-2015年)通知提出,将发展小洲美术原创基地作为加快建设广东文化创意产业广州核心基地的重要节点。同年,小洲村利用南沙港快速路的高架桥桥下的空间建立了小洲艺术区,建设以原创工作室群为主体,同时拥有大型展厅、艺术沙龙、艺术品销售市场以及休闲交流场所的综合性艺术长廊。(图4、图5)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设施逐步完善,工作室和展厅优势充分展现,各类型的创作工作室接踵设立,艺术创作活动和艺术展览活动也频繁不断地举行。艺术新区成为小洲地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龙头地带,也是广州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标志性艺术聚居区,更在广东省地区以至全国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三文化创意产业与小洲村文化融合的互动发展

1两者之间的融合发展对古村落经济的发展

小洲村的艺术家、创意工作者在村子内部租用具有历史沧桑痕迹的古屋,自己改建成工作室,自由地进行创作新作品。一些创意工作者把古老的房屋租过来,改造成为具有展览、艺术品销售等功能的休闲茶室、酒吧或者创意小店。这不仅保护了具有历史内涵的古屋,提高了小洲旧建筑的附加值,古屋所出租的费用也使地区经济收入和村民个人收入大大增加。因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使小洲乡村旅游业也发展起来,增加旅游的项目、内容和文化氛围,可以直接体验艺术家创作的环境和过程,观赏、购买艺术家的作品(图6)。围绕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就地发展服务性行业和商业,如餐饮、画材经营、装裱、画廊、展览馆和运输等,增加就业机会,整体提高地区性的服务水平,促进了小洲的经济。

2两者之间的融合发展对古村落文化的丰富

小洲村的艺术家、创意工作者们,利用租赁的古屋门前的开放小空间,用当地原有的建筑材料或简单的农家装饰材料给予简单的装饰成为了“新颖”的艺术空间,给小洲村提供了雅致的新景观。还有一些艺术家很多是选择靠河涌边建立起工作室,他们会利用靠河涌边的民宅阳台,保留了原民宅的小埠头和果树,在原建筑立面增设了一些盘栽,在阳台摆设了一些具有农家气味的家具,使小洲的水乡景观拥有独一无二的文化味道,使小洲村的水乡文化得到创造性的发展。(图7)

艺术家利用原有民宅,保留原有外墙和建筑风格,稍加装饰与周围环境相配,这就使原来“失色”的旧建筑“变身”为具有浓郁艺术味道又不乏原小洲农家风格味道的创作空间,使建筑空间得到优化利用。再有创意工作者把原有民宅改建成的从装饰到产品都是具有浓厚的岭南特色,部分作品还是岭南传统的农家生活用具,用以展示艺术产品,这样一来既展示了艺术创作,又弘扬了岭南的农家生活文化。这些都是艺术家和创意工作者利用小洲本土文化的手段营造新的艺术与小洲文化相结合,丰富了小洲村的本土文化。

3两者之间的融合发展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丰富

古村落的乡土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对艺术创作是有促进作用的。艺术家们选择在古村落作为艺术工作地,一方面可得到租赁较为廉价的村落建筑作艺术工作地,另一方面艺术家的行为也促进了古村乡土文化的传承。小洲村里许多的祠堂和民居都变成了艺术工作室,从而为小洲村贴上了“文化艺术村落”的标签。艺术家看中了小洲村尚存的岭南水乡特色景观,利用岭南本有的乡土建筑建立艺术创作空间,他们利用小洲村岭南水乡的景观、建筑及人文元素作为最前线的创作资料,通过原有的民间习俗,提炼创作元素,在传统的手法上加以现代的创作手法,使作品更富有现代特色,以新的视觉感官去宣扬岭南文化。

4两者之间的融合发展对创意型人才的培养

小洲的文化创意人群对文化创意产业与小洲村传统文化融合起到了决定性因素。小洲村的传统文化资源与其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是需要一批有创意的复合型人才,具备文化基础的创意人才会做出文化内涵丰富的作品,在作品中充分体现传统文化的底蕴,将文化气息融入创意产品当中。在艺术家、创意工作者都聚集到小洲村创作、交流期间,小洲村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能够让身在其中的创意人群有充分的切身感受,从而把这种感受带到自己所创作的作品当中去,也催生了大量的创意型人才。四文化创意产业与古村落文化融合发展的方式

1政府的引导发展

政府对于保护和开发当地古村落文化,就必须制订合理的发展项目,而文化创意产业的介入以及与古村落的互相融合发展就是项目之一。在文化创意产业与古村落文化的相互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当地政府起了不可缺少的作用。对于古村落的开发,我们不仅仅要看到眼前的利益,也要为古村落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作深入的考虑,这就需要在古村落开发过程中当地政府的介入,为村里的可持续发展制订合理的规划。而古村落的创意发展产业是依赖古村落的文化内涵作为发展支柱的,在创意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也需要与当地政府互相交流、互相制定政策。当地政府也要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制定相应的政策,使其与当地文化共同融合,共同发展。

2艺术潮流引导发展

把保存下来的古村落发展成创意产业是一个发展的潮流。我们可以顺应潮流的发展,使两者结合起来发展。古村落创意产业的发展模式得到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和支持,也在积极的策划当中。其中利用艺术来发展古村落,把古村落发展成与艺术融合的艺术村落,这种方法更是得到很多人的欢迎。在城市周边的一些古村落开始与艺术相融合,使其古村落在艺术氛围中塑造新形象,从而创造性的发展和保护古村落的文化。对于文化创意产业来说,要保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就要为创意产业提供新的创新活力,其中就需要积极引进新的文化资源。开发艺术村落是外来与本土文化碰撞中迸发出的创新火花,也是艺术发展的潮流,这既提高了古村落的知名度,也逐步丰富和开发了古村落的文化传统。

3创意人才引导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的特色是创新,其支撑创新的主体物是创意人才。文化创意产业的自身发展是比较薄弱的,需要大量的创新性人才来发展创意产业。发展创意产业需要文化、经济、科技等条件的相互作用发展。要把文化创意产业与古村落的传统文化,新型技术等相互整合,这就需要大量熟悉本土文化和复合型的创新技术人才。所以在发展古村落文化创意产业的同时也要注重古村落文化产业创意人才的发掘。这些创意人才将会把古村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推向新的高点。

五结论

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意义篇8

关键词:良户;古村落;保护;开发

一、良户村的历史渊源

良户村位于高平市西部,距县城17公里,北枕凤翅山,南耸双龙岭,总面积约3.773平方公里,总户数505户,共1527 口人。当代著名古村落保护专家、清华大学陈志华教授认为,良户古村落是我国现存明清两代最杰出的太行古村落之一,“堪称我国古村落的活化石”。良户村历史悠久,战国时期长平之战时,这里是秦军东进的必经之地,周边空仓岭、安贞堡、秦城、马游、康营(古光狼城)、皇王寨、皇王头、古寨等和长平之战有关的地名可为佐证,村落最早出现于这个时期。相传唐代中叶,郭、田两大家族在此形成村落,故古称“两户”。从宋代初年开始,陆续又有王、李、秦、赵、张、高、邵、宋、宁、苏、窦等外姓人家迁居此处,人口增加,村落扩大,至元明时已很具规模,称高平县都善乡蒲泉里梁村。明清实行里甲制,从村内清康熙六年《关帝庙创建碑》和乾隆年间王氏家谱可知,良户村称通义里梁扈,又称梁户;清同治六年(1867)全县设30都100里,良户村属第23都通义里;宣统年间属高平县通义西里八村。民国初年废里甲制后属三区下董峰主村(编村);解放后至今属原村乡。经过多年的经营,良户人不仅建造起一座座高雅精致的民居大院,还扩建和新建了众多的阁楼、寺庙、戏台,主要建筑依自然形势顺势择吉选址,东西较长,北高南低。主要街道有后街、西街、东街、太平街和蟠龙古寨,街道多数是沙石铺砌,排水流畅,对古村落的保护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古代多数家庭是耕读传家,从遗留的大量门匾题字可以看出古代注重文教,民风淳厚。村落内办私塾,修学堂,仅在明末清初,郭、田两家就有多人中科举,叠进士,步入仕途。良户村是清代高平号称“三阁老”之一的田逢吉故里,民居古建遗存十分丰富。田逢吉,清顺治乙未(公元1655年)进士,初选翰林编修,累官户部右侍郎,康熙帝经筵讲官及内阁史学士等职,终浙江巡抚。他在任翰林主考时,独具慧眼,选拔了大批有识之士。调任浙江巡抚后,适逢“三藩之乱”的耿精忠反叛,他在率制府李之芳督师金衢,部署军务时,日夜勤勉积劳成疾,后告归乡里,卒于家中。村内,至今还留有一副颂赞其功绩的对联门匾:“名流翰院光留良户,德惠浙江史汇长平”,横额为“来骥天南”。

二、良户村的发展现状

(一)村落现状

经调查发现,良户村保存状况非常之差。首先,所有遗存建筑被分给田氏后代私人所有,并非政府所有,有些已被田氏后代转卖给其他姓氏所有。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保护、开发难度非常大。其次,大部分有价值的遗存建筑内仍住有居民,政府现已明确规定村民不能私自拆毁、改建遗存建筑,但是由于居住需要,很多遗存建筑早已被村民改建,比如最有价值的侍郎府,村民为生活方便在院内私建灶房,为扩展空间将遗存建筑外墙外移,损坏了遗存建筑的原始风貌;良户村内的真武庙早已被重修为外贴红色瓷砖的现代建筑,原始风貌片瓦无存;很多古老的建筑内堆放着杂物,院落内地面绿苔横生,景象荒凉,可见村民对遗存建筑的保护意识并不强烈,而且很多居民对游客的参观带有一定排斥情绪。最后,良户村更注重于新村的建设,而忽略了优秀遗存的保护。村口大门十分气派豪华,村内健身器材齐全,道路宽阔整洁,但是对于遗存的保护十分欠缺,由于各个重点遗存建筑分布较为散落,门口仅有一小方块牌匾作为标注和解释,不容易被找到。良户村通往村内最重要景点蟠龙寨的道路仍是土路,许多遗存建筑周围杂草横生,建筑破烂不堪,村委会将原建筑内的字画、牌匾、物品等统一保管不对外,并未将其作为一个旅游地看待。

良户村的遗存保护存在很大问题,急需整治,并且在提高村民的保护意识方面也应加大力度。

(二)影响发展的因素

1. 经济社会的过快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原有农耕社会的文化形态和方式逐渐消退,新农村建设的脚步也在逐步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村民更加注重对新生活的追求,调查中可以看到,村落内新村和旧村差异对比十分明显,尤其是古遗存破烂不堪,无人管理。究其根本原因可认为是培育这一传统文化的“土壤”逐渐退化,人们的生活观念、价值观念也在随之发生改变,从而让越来越多的人渐渐漠视于古村落古遗存的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

2. 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经济是把双刃剑,一方面,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使得那些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文化、事物逐渐走向消亡;但另一方面,许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又有赖于一定经济发展水平的支撑。在与村民的访谈中发现,之所以没有对古遗存进行合理的保护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资金的短缺,要仅靠当地村委对这些优秀的古遗存进行修复开发时不可能的,必须要得到政府和公众的认可和支持。经济发展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当地人的教育及素质水平,在古遗存的保护意识方面存在很大问题。

三、良户村的保护与开发措施

对遗产经济效益的开发必须是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我们不能为了经济效益而去配合着开发,为了吸引游客而进行刻意的人为地装饰,不尊重当地文化发展的规律,我们应当在保存原有文化的基础上,以当地原有的特色文化来创造经济效益。

首先是保护。

1. 应当加强对村民的教育,提高村民对遗产保护的意识。

2. 树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故意破坏、损毁古遗存的行为予以惩治。只有所有人共同达成保护的共识,才能让古遗存处在一个安全、和谐的环境内。

其次是修复。要将遗存建筑内居住的居民请出,由政府、村委等相关部门逐步的有计划的对村落进行修复。修复是要其恢复原貌,而不是为了注重眼球而进行美化。例如丽江古城,为了达到好的效果,将所有房子全部涂成红色,而原本的东巴文化是很讨厌红色的,基本采用的都是黑白二色,为了可以与自然融合为一体。丽江的做法让古城失去了其文化内涵,一切为了经济效益。我们要避免这种做法,要通过对建筑的修补将村落最真实纯朴的文化体现出来,将精神文化融入到物质文化里。在修复过程中可以借鉴晋城皇城相府的做法,不是一次性进行全部改变,而是一部分一部分的进行,先请出一小范围的村民,进行修补恢复,修复好后再去另一部分,一年一变样,这样可以使修复过程更容易进行。但是要注意借鉴并不是照搬,而是将一些有效地方法借来使用。修复后将古建内物品归放回去,尽量完整的使当年的情景再现。由村委组织管理部门,对各古建进行良好的保护。

最后是开发。将文化产业化,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需要注意的是整个过程要构建起属于本村落的文化核心竞争力,“村落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构成了古村落的文化结构,使古村落具备独特的识别性,四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形成了古村落旅游的吸引力和卖点。”1这是开发的重中之重。物质文化是整个村落的外在体现,是游客可以直接看得到的东西,因此要积极采用差别化战略,良户村整体上最大的特色是村中有寨,即蟠龙寨,当年村中的田逢吉归乡后在村后另建蟠龙寨,设围墙,成为一个独立的整体。在开发宣传过程中应当突出这一特色。

在突出亮点的情况下要完善整个村落,完善好旅游六大要素:吃、住、行、游、购、娱。村落可以将当年的明清一条街遗迹,开发成商铺,不仅可以满足旅游的需求,还可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在村内设置导游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导行、讲解服务,使游客可以真正了解到村落的历史、文化意义。

五、总结

古村落完整保存着中国古老的生活理念,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对于良户村这样有悠久历史与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应当予以保护,使其能够作为历史传承的纽带,为增强我们地区、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增添一份力量。

注释:

1. 谢维光、马华泉、杨艳丽、祝招玲,《文化产业化背景下古村落旅游文化竞争力提升实证研究》,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01),73.

参考文献

[1] 郑巨欣,《民俗艺术研究》[C],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

[2] 温幸、薛麦喜,《山西民俗》[C],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

[3] 谢维光、马华泉、杨艳丽、祝招玲,《文化产业化背景下古村落旅游文化竞争力提升实证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01).

上一篇:临床医学的分析范文 下一篇:化学工程学科评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