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文化设计范文

时间:2023-11-14 17:40:47

壮族文化设计

壮族文化设计篇1

关键词:风景园林;壮族文化;文化元素;挖掘;应用手法;广西壮族自治区

中图分类号:TU986;C958.121.8(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08-1872-05

民族文化广义上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独立创造并赖以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的总和[1]。壮族历史悠久,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壮族文化是壮族地区特定地理条件、自然环境、物质发展水平与精神层面需求的综合体现[2,3],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壮族文化元素取自于壮族文化胚胎,是地域特色和本土文化的优秀代表,既包括物质形态的内容(如壮寨自然环境、干栏建筑、壮族喜好植物、壮族生活器具等),也包括非物质形态的内容(如文学艺术、民俗民风、等)。本研究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聚居地的自然景观、文化生态环境以及近年来现代园林所营建的壮族文化景观作品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对现有的壮族文化元素表达手法进行较全面的总结,并通过群众访谈和文献研究,挖掘提炼出3大类壮族文化元素,进一步探索凸显地域特色、延续历史文脉的壮族文化元素应用手法,进而为当前的壮乡园林创作活动提供思路。

1 广西壮族文化元素的挖掘

壮族文化是壮族地区特定的地理条件、自然环境、物质发展水平与精神层面需求的综合体现。要营造具有壮族特色的园林景观,就必须在壮族文化中挖掘体现壮族特色的元素,这些元素可能是特殊的气候、独特的地貌、特有的植物群落、精美的纹饰图案,也可能是人、是物、是事,或是一个符号、一种习俗、一种精神[4,5]。通过深入了解与分析壮族地区自然环境与生态文化的关系,将从自然环境、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三个方面对壮族文化元素和符号进行挖掘整理。

1.1 壮族自然环境文化元素的挖掘

不同的气候、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水环境、土壤、植被以及动物资源构成了特色鲜明的区域自然环境,也成为壮乡园林景观营建的基础[6,7]。壮族地区自然景观是壮乡园林景观物质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生活景观、生产景观以及精神景观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不同的自然景观可改造形成不同的景观格局[7]。壮族是珠江流域的土著民族[6],通过对壮族先民所处的自然环境要素的分析,挖掘与提炼出了壮族地区独具特色的自然环境元素及其艺术特征,具体见表1。

1.2 壮族物质文化元素的挖掘

壮族物质文化元素是壮族文化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壮乡园林景观最直接的体现。主要包括人工构筑物如壮族民居、聚居村寨等,还包括与人们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的各种器具、装饰品、传统工艺品及服饰、壮锦及器物上的纹饰图案等。壮族物质文化元素是最具体详实、最能直接传递民族文化特点的构景元素,本研究整理出的壮族人工构筑物景观艺术特征见表2、壮族生产生活小工具艺术特征见表3、壮族纹饰图案艺术特征见表4。

1.3 壮族精神文化元素的挖掘

壮族精神文化元素是构成壮乡园林景观的内在因素,它是一种意识形态[8]。这些乡土气息浓郁的民风民俗、壮族人特有的图腾信仰、民间故事与传说、壮族歌舞和语言文字等都深刻地影响着壮乡园林景观的外部表达形式[9],本研究整理出的壮族主要精神文化元素艺术特征见表5。在细细品味这些元素后,不难发现先人留下的文化遗产似乎在提示后人,在进行景观的设计与表达时必须深刻去领会这些精神文化元素,它们会给当代的壮乡园林带来新的设计灵感。

2 广西壮族文化元素的表达与应用

壮族文化元素是壮乡园林营建过程中的基本素材,在文献查阅、现场调查的基础上,挖掘整理出多种多样的富含壮族文化特色的景观元素与符号。如何通过合理的景观应用手法,将这些元素以景观作品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使其更具有艺术感染力是景观设计者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结合对柳州市、南宁市、桂林市等地具有代表性并体现壮族文化的现代园林作品实地调研,总结出壮族文化元素表达的常用手法,并对其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做出具体分析。

2.1 陈列与展示

陈列就是有秩序地摆放,即把壮族文化元素通过摆放的形式直接展示出来。而本研究的陈列是指经过周密策划、精心布局后对文化元素进行的陈列设计,最终按一定的要求与风格展示给观众[10]。陈列是壮族文化元素表达过程中最常用的一种手法。陈列可以是室外空间的陈列设计与展示,也可以是博物馆等室内空间的陈列设计与展示,不管是室外陈列还是室内陈列,一个优秀的陈列设计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2.1.1 主题明确,个性突出 陈列是集思想性、真实性与艺术性的集合,好的陈列设计必须有明确的主题。随着现代园林作品日益强调个性与吸引力,使陈列主题在理论与实践中都被高度关注。

2.1.2 形式多样,富有创意 陈列设计不仅要主题突出,在形式设计上也应突出创意,才能吸引、打动观众,达到良好的传播与视觉效果。壮族文化陈列在形式设计上倡导互动的、开放的动态陈列,用活泼的形式来表现展示内容。即壮族文化元素的陈列设计应有起点、有重点、有起伏、有高潮,注重整体气氛的烘托。

2.1.3 以人为本,贴近观众 在陈列设计时,必须对观众的心理与喜好进行准确的把握,以观众的需求为主,这样的设计才能获得观众的共鸣,做到以“人”为本。如南宁市南湖公园直接将浑然厚重的铜鼓摆放在园路当中(图1),拉近了铜鼓与游人的距离,不仅增添了园路的活力,同时能激起游人参与击鼓的欲望,达到触景生情的效果。

2.2 变异与转化

变异有不同、变化、标新立异之意,这里是指通过对一种壮族文化元素的功能进行变更或重新定位,转化成其他功能和用途的景观元素,使其展示出独特的景观效果,从而实现景观效果的提升[11]。铜鼓是壮族生活中的一种乐器,其外形本身就是一件造型艺术,无底腹空、腰曲胸凸的造型彰显典雅,给人以稳重饱满之感,成为现代园林的造景元素之一。在创作时,可将铜鼓打造成独具特色的铜鼓坐凳、铜鼓灯、铜鼓大门等,以实现功能的变异与转化(图2)。

2.3 衍生与重构

衍生指通过演变而从母体产生新的物体。本研究的衍生是指从壮族文化元素的原型中截取出一些特定的图形和语言符号,它可以是图案纹样,也可以是色彩或是材质;运用分裂、片断、不完整和持续变化的创作手法,经过象形、象物的创作,重构出与之相关的、灵活、精细的新景观,使原有的视觉元素产生新的形象与新的语义符号[12]。如对壮族文化绣球元素进行提炼,形成花瓣形图案并以此为基本符号语言,运用时对图案进行演变与重构,转变成园林中可以利用的组成构件,形成精美的园林铺地图案(图3)。

实际应用中可以从两个思维方向来衍生与重构壮族文化元素,一个元素可以运用于多种物体,一个物体可以运用多个元素。如壮锦中的回字纹既可以用于地面铺装,也可以用于景观墙装饰。广西民族博物馆钢结构铜鼓大门前的两排景观灯就是截取壮锦和铜鼓中的图案纹样以及铜鼓本身的材质,经过设计加工与重新构建形成的既有民族特色、又显古朴典雅的景观序列(图4)。

2.4 凝炼与再现

凝即凝结、聚集、集中,炼即提炼。凝炼是指根据景观设计主题的要求,将壮族文化元素中具有代表性且有关联、有共性的元素和符号提炼、概括起来,再现出具有一定文化主题和特色的壮族园林景观[10]。柳州市鱼峰公园是一个以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民间传说为主要文化内涵的综合性公园,该公园就是将最具代表性的刘三姐传歌文化元素与符号聚集在一起,通过“传歌”、“盘歌”、“对歌”、“恋歌”、“歌仙”、“歌海”等文化元素寓意的景观柱、大榕树、抽象造型的刘三姐景观灯组成的歌仙广场、刘三姐雕像、三姐岩、麻篮石、对歌坪等景观来展现文化遗存、山歌遗风,形成了能够体现广西壮族特色的刘三姐文化景观集群(图5)。

2.5 融合与创新

壮族文化元素的融合与创新就是在限定的框架之内,把文化符号纳入具有现代特色的架构之中,融入现代社会的审美情趣与审美方式,以现代的审美标准赋予空间新的内涵,使空间具有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与浓烈的个性色彩。融合包括材质的融合、元素的融合、文化的融合、造景形式的融合和色彩的融合[10]。如位于南宁市埌东新区金湖路的五象广场,其地面铺装和花盆景观就在色彩运用上以壮族先民崇尚的青黑色为主,配以少量的赭红色,与周围的建筑、绿树、花卉掩映相衬,既具现代感,又极富壮乡民族特色(图6)。

2.6 还原与展现

还原与展现是指借用壮乡原生空间形态,利用原生空间准确地传递壮乡丰富的原始信息,充分展现壮乡环境的地域性、时间性和空间性的原始面貌,给人本真的壮乡环境体验[13]。壮族生活聚集地的地理环境、自然环境、历史环境及文化环境的集合,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乡土园林表现形式[14]。还原与展现的特性就是本真化地借用壮乡特定的地域、特定的时间与特定的环境布局,按照特定的设计主题,以特定地域的壮乡村落环境为蓝本,把村落里的生活环境、生活用具、生活场景、民俗活动、地方特色用材和空间结构还原到新的空间当中,通过设计和管理,充分发挥各景观元素之间的结构优势与功能关系,使整个空间形态和结构达到最佳状态,使人仿佛置身于乡村或农家环境之中,感受原汁原味的壮乡生活特色。此种手法可通过特殊地貌景观保护区、以民族风情为主题的民族风俗区和与建筑物相关的庭院小园林景观等进行表现与展示。如广西博物馆旁的广西民族文物苑景区将壮族干栏、戏台、舂米房、小石桥以及壮族生活器具等进行了展示(图7),使人们体会和理解到壮乡环境丰富的文化内涵,唤起特定的生活记忆,体验壮族日常生活的平和感与知足感。

3 结语

一个园林景观设计如果抛开其生成发展的传统文化背景,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可见文化是底蕴,是土壤[15]。壮族文化是壮乡地域的灵魂,是人们在长期生活过程中共同创造的、具有地域特点的文化财富。壮族文化元素是取自于壮乡特定地域生产、生活过程中用于景观表现的素材,其丰富的种类和内涵给现代园林建设带来很多启示。鉴于此,挖掘最能体现壮乡特色的壮族文化元素,总结壮族文化元素的类别与艺术特征,并通过恰当的景观应用手法,将其推广到现代园林景观创作中,从而达到为现代新景观设计提供丰富的创作灵感、为现代园林注入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童庆炳.全球化语境与民族文化、文学[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 刘新燕,邹志荣.西安市绿地景观中乡土景观元素的应用分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1,26(6):190-192.

[3] 赵警卫,王荣华.论园林的生产功能[J].湖北农业科学,2010, 49(1):235-236.

[4] 孙新旺,王 浩,李 娴.乡土与园林:乡土景观元素在园林中的应用[J].中国园林,2008,24(8):37-40.

[5] 刘新燕,邹志荣.关中地区乡土景观元素的表达与营建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6):20818-20822.

[6] 廖明君.壮族自然崇拜文化[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

[7] 马建武.云南少数民族园林景观[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8] 李新宁.园林景观设计中民族文化的表现[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0):6158-6160.

[9] 李 惊,徐 析.论乡土景观设计的内涵与外延[J].山东林业科技,2008(4):87-88.

[10] 刘新燕,樊俊喜,邹志荣.乡土景观元素的表达手法研究[J].中国园林,2012,28(2):49-52.

[11] 苏凤舞.乡土景观在城市园林中的运用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5):195-196.

[12] 胡立辉,李树华,刘 剑,等.乡土景观符号的提取与其在乡土景观中的应用[J].北京园林,2009(1):9-13.

[13] 冯振平.当代环境设计中乡土文化符号的介入[J].艺术探索,2007,21(3):118-120.

[14] 姜 婧.中国乡土景观研究的学科流派、路径及其展望[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1):1-7.

壮族文化设计篇2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色彩的象征性与色彩的地域文化紧密相关。现代设计语言已不仅仅是对设计元素的仿制,对艺术语言的民族性表现日益体现在设计中。具有民族性、地域性、本土性的设计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要设计出符合大众喜好的品牌色彩,就要深人了解消费目标群体的历史文化、地域习俗、民族文化。壮族的民族色彩积淀了深厚的人文精神,是壮族人民对自然的高度凝练和升华。民族色彩在现代VI设计中的运用,绝不是生搬硬套,要将壮族色彩中的能体现民族艺术的精华运用到设计中。

    l、归纳其色彩规律,把握其色彩特色

    对壮族民族色彩的提炼,不是看到什么颜色就用什么颜色,要归纳出主体颜色,分析其辅助色和主体色之间的明度对比、色相对比、纯度对比、面积对比,及不同的对比所产生的心理感受。在壮族的民族色彩中,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非常注重整体色调的运用,色彩倾向和侧重也非常明显。如黑衣壮的上下黑色装,在纽扣和下摆处运用了红黄蓝等亮丽的色彩点缀,醒目、跳跃而具变化,沉着而不沉闷,反而更耐人寻味。第二,灵活运用鲜艳的色彩。如在绣球制作中多以红黄绿三色做底色,辅助色搭配合理绚丽精致,别有一番韵味。在壮锦中常将纯度、明度、色相相差很大的色彩放在一起造成强烈的对比,画面具有浓艳、清新、优雅和对比强烈的色彩效果。第三,注重对比色的运用,以少色见多色,注意物象固有色表现。这一点在壮锦中得以体现。

    2、现代vi中壮族色彩的应用

    在vi设计中,标准色的表现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反映企业的经营理念,体现企业属性和情感,具有强烈的识别效应。色彩心理影响人的感情,它反映人们的色彩视觉规律和生理的平衡性。要加深企业的形象特征,颜色的选定也与形态同等重要,采用一色或数色作为企业的形象色彩,体现企业的地域文化特色。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的庆典活动中,标志的设计就采用了具有壮族民族特色的红黄蓝作为基本色(如图1)。还有,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广西馆的印章(如图2)设计就体现了壮族的独特特色,印章的右边是“广西馆”三个字,下方用英文标注“20ro年上海世博会广西馆”。左边是由一面铜鼓和一段飘舞的壮锦,图中由蓝色、绿色和黄色组成,充分体现了色彩鲜艳、以少色见多色的色彩特点,使印章图形更加具有跳跃性。

    3、结语

壮族文化设计篇3

动画电影《火童》剧照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和CG技术的日新月异,动画已不仅是一种艺术现象,它更是一种影响日常生活的方式。动画衍生的领域已渗透到了影视、游戏、网络等方方面面,如今其已成为全球新兴的重要产业之一。随着外国动画特别是美国与日本动画的进入,我国动画产业的弊端逐步显现,由于自身的动画片在民族文化元素运用上的缺失,导致了国产动画片缺少生活内涵、缺乏创新表现、缺乏个性、偏重说服教育等问题。面对这些现状,我们应当从源头去认识和重视民族文化元素,使学生了解到中国动画目前所存在的不足,把传统民族元素运用于现代动画课程设计的概念中,积极地引导学生在动画作品中体现鲜明的民族精神、民族价值观念、民族审美习惯、民族道德伦理等,使学生创作出具有生命力、时代感和民族特性的动画作品。

对于当前的动画教育,我们应主动顺应时代,结合传统文化,加强对当代动画产业的积极引导,提升动画的文化高度,从而逐步推进动画产业链的发展与不断完善。在当前多元化的全球动画竞争中,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创新,如何将传统民族元素与动画教学相结合,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发扬中国传统民族文化,这些都是我们当前动画教学中所面临的挑战与困惑。

一、民族文化元素对于动画创作的重要性

在动画艺术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制作技术的进步与艺术潮流的演进,世界各国的动画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样风格与流派。纵观世界上成功的动画产业国大多都非常重视自身民族文化知识和传统文化元素的表达。动漫产业强国日本,在其动画大师宫崎峻创作的动画作品《千与千寻》中,无论是场景、角色、情节,还是人物造型等方面,都对日本民族文化元素进行了巧妙的应用,它不仅为日本动画赢得了声誉,传承和发扬了日本的民族文化,同时也赢得了市场。在美国梦工厂创作的动画片《功夫熊猫》中,大量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符号元素,片中主人公的形象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烙印,影片背景以中国水墨画风格呈现,画面颇具写意特质。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中国动画的开山人物万氏兄弟,他们就开始思考和探索如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动画之路。新中国成立后,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万氏兄弟、特伟、钱家骏、虞哲光等一大批老艺术家创作的大批优秀动画片,拉开了中国“美术片时期”的序幕。在众多的世界动画流派中,以《大闹天宫》为代表的中国动画片,借鉴中国民族传统的绘画、壁画、年画、雕刻、民间工艺和地方戏曲等艺术形式及表现手法,将其运用在动画人物造型、背景绘制、动作、人物性格、语言、音乐等方面,被世界称为“中国动画学派”。如中国第一部剪纸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采用民间传统技艺制作,具有鲜明的美术风格,在这以后衍生出了众多优秀的剪纸动画作品,如《金色的海螺》、《人参娃娃》、《狐狸打猎人》、《火童》等。这些动画片来源于传统的皮影戏和窗花剪纸等民间艺术形式,主题多取材于民间故事和民间传说,表现形式多为民族装饰的图案。如《大闹天宫》、《哪吒闹海》都取材于中国古代神话,动画充满东方宗教的神秘色彩。20世纪60年代,借鉴中国水墨表现形式的水墨动画片的出现,把中国动画的民族风格推向了另外一个高峰。以《小蝌蚪找妈妈》、《牧笛》为代表的水墨动画片将中国水墨画的“气韵生动、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和动画的叙事手法相结合,使动画艺术进入到水墨画特有的情绪、意境的审美境界。这些优秀的动画片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现在,都是国产动画的旗帜。

二、壮族文化视觉元素的挖掘整合

美术片的民族风格长期影响了中国动画的创作模式,使我国的动画片显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深厚的传承理念和巨大的文化价值。“美术片”之所以能在世界动画影坛独树一帜,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借鉴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广西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12个民族,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多民族文化交融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壮族的传统文化逐步形成了风格独具的文化底蕴和艺术特色,如:铜鼓文化、绣球文化、歌牙文化、山歌文化、彩调文化、山水文化等。而在众多的文化类型中,比较典型的壮民族元素有壮锦、花山岩画、绣球、铜鼓、芦笙、风雨桥、刘三姐等等。

壮族文化传承千年,形成了源远流长的视觉文化体系。壮族文化中的视觉元素类别按文化内涵可分为图形、色彩和造型体系三个类别。

壮族的图形具有简练概括,变形夸张,率真豪放,刚柔兼备,古朴稚拙等特征。如:左江花山崖壁画中的人物造型简练概括,变形夸张,其古朴粗犷的笔法和风格,那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人物神态,都体现了古代壮族人民的审美情趣和高超的艺术水准。

壮族的色彩具有浓艳粗犷、多样统一、华而不俗的特征。如:在壮锦中以浓墨重彩的红、黄、蓝、绿为基本色,其余是补色,对比鲜明强烈。壮族多用自织的土布做衣料,款式多种多样,常是几种颜色甚至十几种颜色配合组成,显得斑斓绚丽却又对比协调,古艳深厚。壮族女子的服装一般为一身蓝黑,裤角稍宽,头上包提花毛巾,腰间系精致的围裙;小伙子多穿对襟上衣,腰间系一条腰带。壮族独树一帜的色彩搭配,体现了壮族人民淳朴的个性和独特的审美情趣,表现了壮族人民热爱艺术的天赋,也表达了壮族人追求艺术、向往幸福生活的共同愿望。

壮族文化元素在造型上,依据基本的几种造型形式,有蛇头、鸡头、牛头、马头、羊头等等。如:铜鼓是壮族造型艺术的典型代表,无底腹空,腰曲胸鼓,给人以稳重饱满之感。壮族傩面造型不追求逼真的细节且种类多样,面具粗旷豪放,古朴传神,大耳垂,大嘴唇,有棱有角,“老少妍陋,无一相似者。”

在广西壮族民族文化中还有许多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的民族元素,都是我们现代动画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也为我们打造民族品牌和特色奠定了基础。

三、壮族文化元素在动画教学中的

应用探索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注重民族文化题材的选择、民族精神的体现、民族化的造型元素及特有的民族艺术元素的运用,将民族文化元素与动画设计紧密结合,以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推动现代动画设计教育的发展。

在动画编剧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分析中国动画中的内容题材来源,同时加强学生对壮族文化元素、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的了解,如《刘三姐》、《蛙婆节传说》、《妈勒访天边》、《密洛陀》、《布洛陀》、《莫一大王》、《封洞岩的故事》、《母娘岩与敢壮歌圩》、《黑衣壮的传说》、《蟾蜍王》、《青蛙皇帝》等,从民间信仰和传说中提取塑造有艺术生命力、有艺术价值及市场需要的动画形象,并将这些元素融入到自己的动画剧本创作中。

在动画造型设计教学中,引导学生吸收花山岩画、傩面、壮族服饰、干栏建筑等的艺术特征来进行造型设计。如广西花山岩画在描绘的过程中,将要表现的人进行提炼、整理、归纳,删除一些过于具象、繁杂而不必要的细节,保留其最具典型特征和审美的部分,使得描绘的形象特征鲜明突出而具有半抽象变形意味的艺术效果。花山岩画的平涂剪影表现手法与现代动画创作中的单线平涂具有相似之处。单线平涂是平面动画形式中最常见的一种动画技巧,也是商业二维动画作品的主流表现方式。如:1985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钱运达前辈导演的动画片《女娲补天》在人物造型上线条简洁有力,吸收了上古岩画中人物的造型特点,运用中国传统绘画中古朴、粗狂、凝炼的用线特色, 充分体现出了岩画造型简洁而抽象的艺术特色。通过岩画艺术的表现形式在造型设计中的应用,使学生了解如何综合运用变形、夸张、拟人等艺术手法将动画造型设计为可视化的形象并赋予其感染力和生命力。

在动画原画设计教学中,带领学生分析美术片中的动画设计,从中提取出传统戏曲中的动作特征,总结其动作设计的方法。引导学生吸收和借鉴广西傩戏中的傩舞和一些壮族传统舞蹈的表现形式来进行动作设计。如:如“春堂舞”、“绣球舞”、“捞虾舞”、“采茶舞”、“扁担舞”、“铜鼓舞”、“蚂拐舞”等。

在动画配音配乐的教学中,通过对美术片中的传统戏曲、歌谣等民族传统艺术的分析,引导学生去理解动画配乐不但可以深化故事情节、推动剧情发展、烘托气氛,还可以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心理变化,更可以描绘时代背景、展现时代气息。壮族民间歌谣题材十分广泛,我们可以借鉴壮族山歌和其它音乐表现形进行配音配乐。壮族山歌历史悠久,壮民从开天地一直唱到如今,内容丰富多彩,艺术表现形式形形。在广西民族文化中,不仅有山歌,还有许多其它音乐形式的呈现,如天琴、独弦琴、京族唱哈、傩戏、桂戏、彩调等。这些多样的音乐表现形式给我们动画配乐提供了一个艺术宝库。

在动画美术设定教学中,主要从动画片的艺术表现手法,包括背景、人物风格、色彩和设计语言等引导学生借鉴壮族文化元素进行动画美术风格设定,如:花山岩画的平涂剪影、壮锦的色彩斑斓、桂北染缬蜡染等。由此,使学生能够把民族文化艺术形式与现代动画创作的美术设定联系起来,创作出广特的民族艺术形式动画作品。

结语

壮族文化设计篇4

关键词:壮族民间体育活动;中职学前教育;幼儿健康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65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5-0236-02

一、中职学前教育幼儿健康活动设计课融入壮族民间体育活动的意义

1.传承壮族体育文化。对壮族文化的传承,政府做了大量的挖掘和宣传工作,如地处桂西北的河池市每年举办铜鼓山歌艺术节,到现在已举办了四届,深受群众欢迎,传承民族文化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是此艺术节偏重于刘三姐文化,对于壮族体育活动来说也仅仅是展示或表演,是因为许多壮族体育技巧没能普及,以至于广大老百姓没能充分参与其中,失去了民族体育应有的作用和魅力。在体育项目和体育文化的发展中,学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职学前教育健康教学中对壮族体育文化的宣传及实施,毫无疑问在传承壮族体育文化起着一举两得的作用。

2.壮族体育资源可丰富幼儿健康活动设计课的内容。作为壮族文化发源地之一的河池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体育活动,例如抛绣球、抢花炮、舞龙狮、打棍、打陀螺、跳桌、射击、打磨秋等。给教师提供了大量的开放式的信息,也为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健康活动设计课提供了设计的素材。幼儿体育游戏,即以游戏的形式来发展幼儿的走、跑、跳、投、钻爬和攀登等基本活动能力,在活动过程中强调游戏的趣味性。壮族体育活动很多是由民间游戏演变而来的,两者很容易衔接在一起。教师遵循游戏的特点,对民俗体育游戏进行改编,利用这些游戏组织体育游戏活动,必然会受到幼儿的喜爱,增加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民族性、地方性,发挥民间体育游戏的教育优势。例如打陀螺,陀螺用坚硬的木头做成,像倒放的玻璃瓶,有圆柱形的,有球形的。玩的时候,用一根一米多长、头大尾小的绳子依次从腿上绕起,绕到陀螺中部,手夹绳头,用力摔出去,陀螺即在地上旋转。谁转的时间长,就可以获得先打权。打陀螺是农闲时节农村青年在田间地头玩的游戏。

3.成本低,易于实施,学以致用。农村职业学校,体育器材严重不足,更不用说配备幼儿活动器材来辅助幼儿健康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的教学。即使有这些器材辅助教学,将来大多数学生到村镇幼儿园工作也没机会用上,因为农村幼儿园无法满足幼儿活动所需的大量器材。那么开展民族体育游戏是一种成本低,且最接地气的教学活动。几乎所有壮族体育活动的器材教师都可以找到或者废物利用创新制作。例如“跳桌”,可以用包装箱当桌;抛绣球的圈可以用呼啦圈代替,呼啦圈可以用竹篾来编。民族体育来自民间,在广大的农村土地上说不定还能找到最原始的游戏器材。将来能让学前教育学生直接应用到农村幼儿园体育游戏活动中。

4.提高教学水平,突出地方办学特色。农村职校在办学条件上肯定比不上其他的城市学校,要在竞争的洪流中不被淘汰,就要办出特色。利用壮族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既促进教师的个性化发展又突出办学特色。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需要教师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将少数民族体育资源在加工改造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利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课程开发优势,既充实课堂内容,又传承了民族体育文化。有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教师的个性化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提升,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也得到了升华。由于有了教师个性化的思维方式、心理素质、教育思想和良好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支持,便能在校本课程开发中不断吐故纳新,从而形成独特的办学特色。

二、中职学前教育幼儿健康活动设计课中融合壮族民间体育项目

根据幼儿活动特点,选择壮族民间体育项(下转263页)(上接236页)目。幼儿体育游戏分为行走类、跑类、跳跃类、投掷类和钻爬类等活动游戏。适合走步与跑步活动游戏的壮族体育活动有打猎、抢电;适合跳跃活动的壮族体育活动有跳桌、跳大海;适合投掷活动的壮族体育活动有抛绣球、桐子镖;适合钻爬活动的壮族体育活动有上刀山下火海等。适合综合性活动游戏的壮族体育活动有舞龙、舞狮等。

以“抛绣球”为例,尝试把“抛绣球”融入投掷游戏活动设计与指导中。

第一课时:

1.用讲解、示范的方法学习教材内容。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各年龄阶段幼儿投掷动作发展特点及发展要求,以及常开展的几种投掷游戏活动的方法、规则。

2.让学生了解“抛绣球”的民族民俗以及现代抛绣球比赛的规则与裁判法。抛绣球在宋代叫作飞砣。那时候还不是真正的绣球,是一个五彩新囊,里面装上豆粟之类。到明代便有抛彩色头巾的记载,叫投帕或抛帕。绣球是用五色绸布做的带有飘带的圆球,用五色丝线精心绣制,直径2~3寸,十分精致。玩的时候,男一堆,女一堆,相隔若干距离,互相对唱山歌。双方发生感情,女方便用球带捆些礼物抛给小伙子,男方接到绣球后,如果他也爱女方,就把礼物收下,绑上自己的礼物,抛还女方,两人便成为初交的情侣了。

第二课时:

1.准备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抛绣球”比赛。

2.根据幼儿游戏构成的几个要素:游戏的任务(或游戏的目的);游戏的内容;游戏的角色、情节和规则;游戏的条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组织幼儿“抛绣球”游戏。

3.各组分别展示幼儿“抛绣球”游戏活动的组织教学,在实际操作中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及时做出评价。

4.布置作业。以小组集体形式分别完成“小班抛绣球”、“中班抛绣球”、“大班抛绣球”的书面游戏活动方案。幼儿体育游戏的设计方案内容一般如下:游戏目的,游戏准备,游戏的方法,游戏的规则,游戏建议。

最后,把各种经过整理、改编的壮族体育活动,设计成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幼儿游戏,带到幼儿园去检验。通过教学实践对其中的不足进行修改、补充,使之不断完善,以保证所设计游戏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将游戏过程通过摄像方式拍摄下来,或用传统的文字记录方式,将游戏的名称、目的、活动方式(游戏过程)、游戏规则和指导建议等记录下来整理编写校本教材。

参考文献:

[1] 罗玲,郭学敏,霞.充分利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体育课程改革[J].贵州民族研究,2003,(4).

壮族文化设计篇5

关键词:广西;壮锦图形;包装设计;特征;应用

广西壮锦是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实用性工艺品,图形的起源和发展都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在经过时间的洗礼和文化的沉淀后,图形的结构中已经逐渐渗透了丰富的造型和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语义。伴随着广西经济的高速发展,将壮锦图形和现代包装设计项目融合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地区特色,实现了外界和广西民族文化的沟通和交流,也为地方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广西壮锦图形的艺术特征分析

广西壮锦图形的艺术性较高,在设计应用体系中,要充分融合图形的价值和设计理念。

(一)广西壮锦图形的色彩十分丰富

在广西壮锦图形中,由于渗透了浓郁的地方特征,色彩非常的突出和鲜明,最早的素色到明清时期的亮色,广西壮锦图形的色彩也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在广西壮锦图形中,色彩的明亮度较为浓烈和大胆,其中,红色、黄色、蓝色和绿色是基本色,对比十分鲜明。另外,在图形设计结构中,色调和广西壮族人们的生活情感也有着紧密的联系1。首先,利用鲜明的对比色,在广西壮锦图形中,颜色最重要的规律就是互补色的应用,其中,较为突出的是红配绿、黄紫相配等,不仅能迅速提高颜色的绚丽程度,也能保证图形的观赏度。需要注意的是,在应用补色系的过程中,壮族人民还特意注重了色彩面积的大小对比,在保证画面完整且统一的基础上,也能顺应现代化设计的实际需求,满足设计规律,进一步实现画龙点睛的作用。其次,在广西壮锦图形设计过程中,色彩不仅十分的丰富,且能形成统一的整体。值得一提的是,在广西壮锦色彩结构设计中,以少色见多色的效果,这是广西壮锦最大的特征。色彩与图案分配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且整体应用效果和处理结构更加的适合且完整,能在增加视觉丰富性的同时,规避颜色繁多而出现的不稳定性,为设计结构升级以及整体观赏体验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二)广西壮锦图形的个性化造型十分多变

在广西壮锦图形设计过程中,其实现了高度概括和抽象表现,能将一些自然界的因素进行有效的展示,在夸张的同时,实现了写意重于写形的目的。并且,在实际设计结构建立过程中,也进行了大胆的取舍,结合实际设计情况,确保以形传神,形状中的意蕴非常丰富且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进一步深度表明了广西壮族人们对于民族思想的认知,也有效地反映出广西少数民族风俗文化的内涵,在建立深层次审美结构的基础上,保证个性化造型以及形式的多样性。正是借助这些独特的图形,不仅表达了广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传承了一定的精神期盼,真正建构了具有民俗特色和地域特征的图形以及符号2。除此之外,在广西壮锦图形中,一方面,利用了几何纹路,雕饰了动物、植物等图案,形成较为复杂的复合型图形结构,并且层次非常的丰富且多变,甚至一部分纹理能呈现出浮雕的美感。另一方面,将几何图形作为整体构图的主体部分,利用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的编织手法,对其进行有效的串联,从而形成有条理且节奏感统一的组合图案,并且更加突显层次感和立体感。

(三)广西壮锦图形丰富的文化底蕴

在广西壮锦图设计结构和应用过程中,体现了丰富的审美意蕴,不仅仅体现了广西人民对自然事物的热爱,也衬托出人们对于图腾的崇拜,更是广西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在图形设计结构中,人们能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并且这也是广西人民将图形渗透到设计中的主要原因,将一切对自然崇拜的情感倾注于织物中,形成更加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图形3。另外,广西壮锦图形还传承着广西人民对于新时代的美好期盼。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进程中,传统美学资源能被有效的应用和挖掘,从而形成更加具有艺术价值的美学元素,将广西壮锦图形和现代设计结构相结合,形成更加具有时代感的视觉符号,保证设计主要元素能凸显出更加直观的地域风情,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和设计价值,也是在新时期赋予设计作品更多吉祥寓意的途径,在实际设计结构中,将设计的形和魂融合在一起,显现出广西壮锦图形的时代美感。

二、广西壮锦图形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在实际设计结构应用过程中,将广西壮锦图应用在现代包装设计结构中,要结合其实际应用效果进行综合性分析4。第一,图形语言的应用,为了进一步提高图形设计的美感和视觉效果,在视觉图形艺术中要着重关注形式与内容的和谐性以及完整性,只有从根本上突出视觉元素的形态,才能更好地建立艺术结构。也就是说,视觉艺术中的形式并不是图形堆砌后的消极组合,而是要融入不同的情感元素,并且在设计结构中体现出精神指向,从而建立健全更加完整的设计理念以及设计风格,确保设计效果的最优化。另外,为了满足设计的实用功能,在造型结构关系设计过程中,要结合作品的基本表现形式,对设计元素进行有效的处理和拼接,保证设计理念和设计效果的最优化。设计师对设计作品提出客观且独特的判断,从而建立完整的图形艺术。因此,广西壮锦图形元素在现代包装上的应用,已经形成了民间物质精神的产物,具有更加浓郁的地方特征。第二,色彩特征的应用,在壮锦图案颜色结构搭配的过程中,借助民族色彩对其进行搭配和组合,创建一种更加鲜艳且明快的色彩感觉,集中反映出产品的神韵和品味,在产生视觉冲击力的同时,也实现了民间艺术文化的升级5。

总而言之,在广西壮锦图形应用的过程中,无论是形式还是内涵,都具有非常丰富的特征和艺术美感,在合理化应用图形进行现代化包装设计时,也要将精神实质融合到设计作品中,在突显民族感的同时,更好地扩展作品的现代感和市场化,在继承中求得发展,实现民族文化的发扬和传播。

作者:唐晓辉 单位: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注释:

1.凌婕.广西壮锦图形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梧州六堡茶包装设计为例[D].广西师范大学,2014.

2.凌婕.广西壮锦图形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设计,2013,15(08):112-113.

3.王琼.中国传统装饰纹样在现代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福建茶叶,2016,38(05):184-185.

4.吴红梅.广西壮锦纹样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J].中国包装,2015,32(11):20-23.

壮族文化设计篇6

一、中职学前教育幼儿健康活动设计课融入壮族民间体育活动的意义

1.传承壮族体育文化。对壮族文化的传承,政府做了大量的挖掘和宣传工作,如地处桂西北的河池市每年举办铜鼓山歌艺术节,到现在已举办了四届,深受群众欢迎,传承民族文化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是此艺术节偏重于刘三姐文化,对于壮族体育活动来说也仅仅是展示或表演,是因为许多壮族体育技巧没能普及,以至于广大老百姓没能充分参与其中,失去了民族体育应有的作用和魅力。在体育项目和体育文化的发展中,学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职学前教育健康教学中对壮族体育文化的宣传及实施,毫无疑问在传承壮族体育文化起着一举两得的作用。

2.壮族体育资源可丰富幼儿健康活动设计课的内容。作为壮族文化发源地之一的河池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体育活动,例如抛绣球、抢花炮、舞龙狮、打棍、打陀螺、跳桌、射击、打磨秋等。给教师提供了大量的开放式的信息,也为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健康活动设计课提供了设计的素材。幼儿体育游戏,即以游戏的形式来发展幼儿的走、跑、跳、投、钻爬和攀登等基本活动能力,在活动过程中强调游戏的趣味性。壮族体育活动很多是由民间游戏演变而来的,两者很容易衔接在一起。教师遵循游戏的特点,对民俗体育游戏进行改编,利用这些游戏组织体育游戏活动,必然会受到幼儿的喜爱,增加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民族性、地方性,发挥民间体育游戏的教育优势。例如打陀螺,陀螺用坚硬的木头做成,像倒放的玻璃瓶,有圆柱形的,有球形的。玩的时候,用一根一米多长、头大尾小的绳子依次从腿上绕起,绕到陀螺中部,手夹绳头,用力摔出去,陀螺即在地上旋转。谁转的时间长,就可以获得先打权。打陀螺是农闲时节农村青年在田间地头玩的游戏。

3.成本低,易于实施,学以致用。农村职业学校,体育器材严重不足,更不用说配备幼儿活动器材来辅助幼儿健康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的教学。即使有这些器材辅助教学,将来大多数学生到村镇幼儿园工作也没机会用上,因为农村幼儿园无法满足幼儿活动所需的大量器材。那么开展民族体育游戏是一种成本低,且最接地气的教学活动。几乎所有壮族体育活动的器材教师都可以找到或者废物利用创新制作。例如“跳桌”,可以用包装箱当桌;抛绣球的圈可以用呼啦圈代替,呼啦圈可以用竹篾来编。民族体育来自民间,在广大的农村土地上说不定还能找到最原始的游戏器材。将来能让学前教育学生直接应用到农村幼儿园体育游戏活动中。

4.提高教学水平,突出地方办学特色。农村职校在办学条件上肯定比不上其他的城市学校,要在竞争的洪流中不被淘汰,就要办出特色。利用壮族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既促进教师的个性化发展又突出办学特色。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需要教师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将少数民族体育资源在加工改造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利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课程开发优势,既充实课堂内容,又传承了民族体育文化。有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教师的个性化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提升,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也得到了升华。由于有了教师个性化的思维方式、心理素质、教育思想和良好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支持,便能在校本课程开发中不断吐故纳新,从而形成独特的办学特色。

二、中职学前教育幼儿健康活动设计课中融合壮族民间体育项目

根据幼儿活动特点,选择壮族民间体育项(下转263页)(上接236页)目。幼儿体育游戏分为行走类、跑类、跳跃类、投掷类和钻爬类等活动游戏。适合走步与跑步活动游戏的壮族体育活动有打猎、抢电;适合跳跃活动的壮族体育活动有跳桌、跳大海;适合投掷活动的壮族体育活动有抛绣球、桐子镖;适合钻爬活动的壮族体育活动有上刀山下火海等。适合综合性活动游戏的壮族体育活动有舞龙、舞狮等。

以“抛绣球”为例,尝试把“抛绣球”融入投掷游戏活动设计与指导中。

第一课时:

1.用讲解、示范的方法学习教材内容。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各年龄阶段幼儿投掷动作发展特点及发展要求,以及常开展的几种投掷游戏活动的方法、规则。

2.让学生了解“抛绣球”的民族民俗以及现代抛绣球比赛的规则与裁判法。抛绣球在宋代叫作飞砣。那时候还不是真正的绣球,是一个五彩新囊,里面装上豆粟之类。到明代便有抛彩色头巾的记载,叫投帕或抛帕。绣球是用五色绸布做的带有飘带的圆球,用五色丝线精心绣制,直径2~3寸,十分精致。玩的时候,男一堆,女一堆,相隔若干距离,互相对唱山歌。双方发生感情,女方便用球带捆些礼物抛给小伙子,男方接到绣球后,如果他也爱女方,就把礼物收下,绑上自己的礼物,抛还女方,两人便成为初交的情侣了。

第二课时:

1.准备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抛绣球”比赛。

2.根据幼儿游戏构成的几个要素:游戏的任务(或游戏的目的);游戏的内容;游戏的角色、情节和规则;游戏的条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组织幼儿“抛绣球”游戏。

3.各组分别展示幼儿“抛绣球”游戏活动的组织教学,在实际操作中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及时做出评价。

4.布置作业。以小组集体形式分别完成“小班抛绣球”、“中班抛绣球”、“大班抛绣球”的书面游戏活动方案。幼儿体育游戏的设计方案内容一般如下:游戏目的,游戏准备,游戏的方法,游戏的规则,游戏建议。

壮族文化设计篇7

【关键词】铜鼓图形元素;城市建筑;装饰艺术

一、铜鼓的发展及图案纹样形式

全世界铜鼓分布非常广泛,国外有泰国、越南等国家,而国内有广西、贵州、海南等地,全世界现有古铜鼓1600多面,国内已发现的有1400多面,出现最多的为广西有500多面,其中世界上最大的铜鼓――云雷纹大铜鼓也是出自广西,面径165厘米,重约300公斤。大型铜鼓的发现,说明广西古代人民铸造大铜鼓的技术较高,而铜鼓象征着权力和威严。铜鼓上的图案纹样一般以二方连续的形式出现,按同心圆层层环绕排列。这些图案纹样是古代人们所熟悉的事物,表现了当时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纹样造型兼具抽象与写实,形成了清晰活泼的装饰艺术风格,展示了他们的审美文化意识,传递着一种古老的文化信息。

二、铜鼓造型及纹样特点

(一)铜鼓的基本结构包括鼓身部分:鼓胸、鼓腰、鼓足,表面上有立体的浮雕作为装饰,如垂檐、弦、鼓耳、晕圈。广西的壮、瑶、苗等民族,是至今仍然珍藏和使用铜鼓的民族,每逢喜庆节日,铿锵悦耳的铜鼓声,就会在少数民族的山寨中回荡,人们伴随着鼓声,跳起欢快的舞蹈,喜庆的气氛营造出对未来的美好期盼。依据铜鼓的造型和纹饰,可分为万家坝型、石寨山型、冷水冲型、遵义型、麻江型、北流型、灵山型、西盟型等,各类铜鼓之间或有传承与递变的关系、或相互影响,而铜鼓上的内容包括自然物体、动物形象、人体动作等,纹样有太阳纹、翔鹭纹、牛纹、鹿纹、划船纹、云雷纹、羽人纹、舞蹈纹、钱纹等,铜鼓上的立体装饰题材多样,构思精巧,生活气息浓厚,是铜鼓纹饰的补充与烘托使其产生多种层次的效果。

(二)铜鼓是壮族人民祖传的宝物,在壮族村寨中扮演重要角色。广西铜鼓有其自身的特点:壮族铜鼓的外形本身就是精美的造型艺术,而各种类型的铜鼓纹样也不同,无底腹空,腰曲胸鼓,给人以稳重饱满之感,鼓的腰圈上铸着精美的圆雕装饰,同时也配有许多浓郁装饰性的绘画图案,鼓足则空留素底,这些图像疏密虚实相间,形成相得益彰的效果,往往以重复或者轮换的形象构图出现,产生强烈的整体艺术感,表现出合理的装饰布局,鼓胸装饰带的图像有长卷形式,而鼓腰装饰带的图案则是独立成篇,循环往复。

铜鼓独特的形体构造,赋予它与众不同的储存、共鸣、传声的功能,敲击时能发出金属般的音响,具有打击乐器的功能,能演奏特有的铜鼓音乐。

三、广西铜鼓图形元素在南宁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城市建筑代表着城市文化,广西的建筑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如铜鼓图形元素在建筑中的运用,下面以广西民族博物馆、五象广场等为例进行分析。

(一)广西民族博物馆,位于青秀山风景区青环路上,博物馆主楼设计以少数民族特色腰鼓为主,整个造型为一个巨大的铜鼓,两侧由两个小鼓簇拥着中间的大鼓,而旁边有一个巨大的铜鼓镶嵌在建筑上。博物馆正门的玻璃门上运用了对称舞蹈纹,在进出口的门上则运用半圆翔鹭纹与太阳纹相结合的设计手法,以铜色镂空剪纸形式表现,既有民族特色又时尚大气,博物馆的室内设计则大量地运用到了铜鼓元素中鱼纹、钱纹和动物图腾来作为壁面装饰,而中间穹顶以铜鼓几何元素装饰,地面以及楼梯间有划船纹、舞蹈纹样来装饰,中间有一个“四出”钱纹铜鼓,此鼓直径169厘米,高99厘米,鼓饰繁缛丰富,立体生趣。博物馆二楼有研究铜鼓文化的展厅,里面收藏着各种各样的铜鼓可供游客欣赏,而建筑楼和周围的环境好似一个欲展翅高飞的鲲鹏,遨游在青山绿水之间,寓意着广西各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倾向。展示了壮、瑶、苗、侗等民族的特色,世界上最大的“铜鼓之王”既展示了铜鼓的原始产品,又真实地反映了铜鼓的面貌。

(二)五象广场是南宁市地标性建筑,整个广场入口地板上的图案设计是一个巨大的铜鼓纹样――翔鹭纹,广场四周有精美的石刻铜鼓与之相映生辉,周围环境大量运用了纹样,如路灯(太阳纹)、地面(舞蹈纹)、花盆底座(几何纹)、路标(太阳纹),最引人注目的大象脚下踩着一个铜鼓,铜鼓象征着权力,可想而知铜鼓在南宁市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占重要分量,而大部分铜鼓装饰纹样作为现代设计者在设计中强调的传统元素图案足以表达民族文化的个性、内在的文化精神,从而使传统文化更充分地渗透到现代设计的方方面面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三)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位于民族大道上,里面建有铜鼓楼,鼓楼墙面青铜色调,以舞蹈纹、太阳纹、几何纹装饰其中,整个建筑由几个不同类型的铜鼓组合而成,角度各异、错落有致,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民族建筑群。馆里收藏的各种类型的小铜鼓模型以方便旅游者前来观赏。

(四)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位于民族大道上,主楼外观设计成铜鼓形正面朝上,图书馆大厅部分呈现圆形穹顶,采用了通透的材质,这除了为图书馆采光考虑之外,同时几何形的搭配具有很强的艺术感,使建筑内部的空间变大,吸收更多自然光,另外这种几何形正好诠释了铜鼓鼓面的装饰图案,同时建筑外形的铜鼓上和两侧大理石墙面上雕刻着少数民族壮锦图形,增添了不少民族气息。

(五)广西科技馆,其建筑物以独特的组合设计,表达了广西地域特点、民族特色和科技内涵三要素,建筑的装饰上采用了铜鼓和少数民族服饰上常见的羽人图案。建筑造型既带有民族味道又充满时尚感。

四、结语

在南宁市很多地方都不难发现铜鼓元素的存在,如青秀山公园等。在南宁,大家都知道朱槿花是南宁市花,却很少人知道铜鼓文化,其实可以在一些地方增加民族元素,如进城收费站,以及高速服务区可以做铜鼓的标志,让人一进南宁就可以知道第二个特色――铜鼓。另外南宁市的各个公园的指示路标可多运用铜鼓图形元素,等等,进而让人们了解更多铜鼓图形元素的美。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博物馆――随笔[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2012.

[2]丹增.文化产业发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梁庭望.壮族风俗志[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

[4]蒋廷瑜.铜鼓艺术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

[5]梁妮.论如何打造广西铜鼓文化品牌[J].广西大学学报,2001 (6).

[6]钟继敏.壮民族元素在建筑外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

壮族文化设计篇8

〔关键词〕 广西少数民族元素 现代简约风格 融合

广西是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泛北部湾商圈的建立,“一б宦贰苯ㄉ璧耐平,广西在国家对外开放大格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广西经济迎来极大的发展机遇,但有着丰富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广西却时常让外界觉得缺乏文化底蕴,璀璨的少数民族文化没有得到广泛认知,在城镇化进程、现代化文明建设的强烈冲击下,区域民族文化面临传承与发展的难题。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很多途径,建筑及空间设计历来是区域文化重要的表现形式,将极具特色和少数民族风格元素融入与城镇居民息息相关的家居设计当中,实际案例很少。而同样以民族文化为背景的欧洲新古典主义、简欧风格等随时展演变,其在家居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相关的区域民族文化也在家居设计中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因此应用广西少数民族元素进行家居设计值得我们思考。

一、广西少数民族元素

(一)建筑元素。广西少数民族建筑多为木结构,干栏式民居是突出的表现形式,侗族的风雨桥、鼓楼也是典型的木结构建筑形式。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程阳风雨桥主要由木料和石料建成,是侗寨风雨桥的代表作,是目前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风雨桥,是侗乡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木建筑中的艺术珍品。它的建筑惊人之处在于整座桥梁不用一钉一铆,大小条木,凿木相吻,以榫衔接。全部结构,斜穿直套,纵横交错,却一丝不差,体现了少数民族建造工匠的高超技艺。

(二)服饰元素。广西有11个世居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服饰,每种服饰都有自己的特色符号。一方面反映在颜色上,如壮族服饰以蓝黑色为主,侗族服饰多青、紫、白、蓝色等。少数民族服饰非常讲究颜色的搭配,色彩各要素间的对比与构成都完美地展现在服饰、刺绣、织锦上。另一方面反映在图案上,图案记载了民族的历史和信仰,承载着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如花鸟虫鱼等各种丰富的图案装饰。壮锦是服饰元素的突出代表。壮锦在其漫长的发展岁月里,有选择地吸收了汉族织锦的传统纹样并加以发展和变化,逐渐形成自己鲜明的织锦风格。

(三)其他典型元素

1. 铜鼓。铜鼓是一种特殊的青铜器,据不完全统计,广西各级文物部门收集和保存的铜鼓占我国馆藏铜鼓数量总数的近二分之一,铜鼓是古代先民卓越智慧的艺术结晶品,其艺术特点最集中地体现在其纹饰上。铜鼓纹饰分物像纹饰、图案纹饰两类。物像纹饰有太阳纹、翔鹭纹、鹿纹、龙舟竞渡纹和羽人舞蹈纹等;图案纹饰有云雷纹、圆圈纹、钱纹和席纹等。这些图像纹饰往往以重复或轮换的形象、构图出现,产生强烈的整体艺术效果。

2. 绣球。与铜鼓、壮锦一样,绣球也是广西极富特色的壮族文化元素之一,它以各式各样的符号化形式出现在当代广西区域民族文化视野中,具有独特的现代审美意味。符号化绣球不但巧妙地继承和弘扬了古老的绣球文化,而且以全新的审美形式出现在各种公共空间和重大场合中,充当着广西壮族文化使者的功能。符号化绣球作为广西重要的民族文化资本,在区域民族文化建构与认同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价值。如何结合以上各种广西少数民族特色元素进行家居设计,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家居设计当中,值得设计师思考。

二、当前广西少数民族元素在家居设计应用中的常见问题

(一)设计师本身对少数民族元素缺乏理解。这是在居室设计中应用少数民族元素难以获得成功的原因。设计师可能会根据业主要求去采用一些主题元素,但对主题元素仅停留在日常所见的具体对象上,对元素的色彩、图案等要素缺乏分析和提炼,因此仅能作一些初级的运用。不进行深化的主题元素设计是缺乏生命力的。

(二)缺乏整体设计的理念。家居设计包括地面、墙体、天花等空间各个界面的设计,而每个界面又包括诸如过门石、踢脚线、立柱、吊顶等各种各样的设计细部,在应用少数民族元素进行居室设计时,不是单纯使用一些挂饰、物件摆设就能体现设计精髓的,应该在各个设计细节中巧妙地应用经过提炼的元素进行设计。

(三)简单的应用会让业主难以接受。在广西,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接近40%,随着城镇化、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更多的少数民族人口走入都市,从情结来看,具有少数民族风格的居室设计是大有市场的。但随时展,在家居设计中简单地使用传统的物件形式来进行装饰很难得到业主认可,设计师必须与时俱进,寻找设计的突破口,才可能既能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又能在市场中推广具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风格设计。

三、现代简约风格的启示

什么是业主能广泛接受的家居设计形式?从目前家装市场来看,现代简约风格是一种主流的设计风格。简约主义风格设计是一种对繁琐与复杂加以摒弃的设计,在设计风格上追求简洁明了,现代简约风格的特色是在使用最少的装饰元素情况下,塑造出富有内涵的室内氛围,但其对色彩、材料的质感要求很高。因此,简约的空间设计通常非常含蓄,往往能达到以少胜多、以简胜繁的效果,迎合了现代城市居民追求安静、平和、舒适家居环境的需求。

现代简约风格对各种传统设计风格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简中风格、简欧风格等,都在时展中融入了现代简约设计风格的理念,得到了广大业主的认可和喜爱,也使传统的设计风格得以传承和发展。

使用少数民族元素进行的家居设计可以从现代简约风格及与其融合演变而来的一些主流风格中得到启示。

四、广西少数民族元素与现代简约风格的融合

(一)广西少数民族元素中的色彩搭配具有现代简约风格的特色。少数民族服饰非常讲究颜色的搭配,色彩各要素间的对比与构成都完美地展现在服饰、刺绣、织锦上。而现代简约风格用现代设计的理论总结概括了色彩的调和、对比、均衡等应用,可以使我们在进行居室设计中更好地应用少数民族色彩元素进行设计,使用一些更为大胆的颜色搭配,如壮锦色彩艳丽,“红配绿,看不俗”是壮锦艺人对壮锦用色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与现代色彩搭配理论中的对比不谋而合。

(二)广西少数民族元素中的图案创意设计与现代图案设计异曲同工。广西少数民族元素中的图案创意设计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以及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的积淀中形成的,常见的题材类型有人物纹、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等,图案纹样所体现出的概括性、意象性、装饰性与现代图案设计异曲同工,如铜鼓鼓面上常见的“太阳纹”,不是单纯地对太阳的写实描绘,而是一种对自然现象的高度提炼。

(三)现代技术能很好地实现广西少数民族元素的各种质感特征。少数民族风格设计需要体现各种特有的质感特征,如壮锦的经纬线交织的原生态布料质感,铜鼓凝重、古朴的金属质感,绣球“堆绣”的立体布料质感,这些都可以通过现代技术逼真地重现。

综上所述,广西少数民族元素与现代简约风格具备设计融合点,而其前提是对广西少数民族元素的深入理解,并能提炼出与现代简约风格契合的新元素,并融合应用到家居设计的各个细节当中,从而产生一种能为大众接受的少数民族设计风格。

结语

随着城镇化、现代化的推进,为了在繁华的都市有一个温馨的港湾,家居室内设计对于每一个居民来说非常重要,而家居室内设计发展的趋势除必须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外,开始更注重个性化的设计,将区域设计元素融入到家居设计当中,既能体验与常见的简中风格不一样的清新淳朴之风,又能在传统区域文化逐渐式微的境况下找到一种新的传承方式,这是非常有意义的思考。

参考文献:

[1]刘志宏,李钟国. 城镇化进程中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规划建设研究――以广西少数民族村寨为例[J].广西社会科学,2015,243(9):31~34.

[2]谢欢颜,孙静,李宁,韩鹏.广西少数民族装饰元素的分析与应用[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2,27(5):235~238.

[3]刘毅哲.浅谈室内设计中的现代简约风格[J].设计,2014(9):73-74.

[4]姜俊歧. 广西铜鼓的平面艺术成就[J].艺术论坛,2011(11):69.

[5]石磊.论铜鼓纹饰的艺术特色[J].美术界,2011(9):76~77.

上一篇:工业污染臭气治理范文 下一篇:体育运动的常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