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遗传学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14 11:20:51

群体遗传学概念

群体遗传学概念篇1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生生不息;文化精神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生存和繁衍等社会生活的产物,它代表着这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生活足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多样化的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民众创造并且传承的精神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得到广泛的重视,并较全面的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特点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是针对物质文化遗产提出的术语,在最开始的分类中,一般是针对物质文化遗产作出的分类,以往是将自然遗产分为物质类的遗产,而文化遗产实际上也是指的物质类的文化遗产,这种分类给文化遗产的保护加深了难度,并使事情变得复杂,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民间创作”定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1997年又将“民间创作”改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直到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宣言,强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并呼吁全体社会人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由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文概念基本定型,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内涵做出了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包括以下三点:第一、活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口头传统、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各种知识和实践等,这些表现形式都具有十分鲜活的生命力,它是不断流动变化的,而不是停滞的和静态的,是一种“活”的表现;第二、生态型。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孤立存在的信息或者实践,它的环境是周围的生态环境,它接受外界的信息,并在外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性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对生态环境的依赖;二是对生态环境的适应;三是对生态环境的反应;第三、传承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续,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态以及内涵由传承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方法进行保存和研修,然后世代相传,并且广泛流传,使之绵延不绝,一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停止,则宣告其非物资文化遗产的死亡,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极其重要。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群体传承

1、非物质文化遗产群体传承的类型

非物质文化遗产群体传承的类型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口头传说和表述的群体传承。我国有多个民族,很多民族又都具有自己特别的语言,如侗语、苗族等等。人类文化信息的传递一般是靠人的思维和语言,语言是一种符号,不管是什么信息都能够通过语言传递,语言是这个世界上最简单最方便的传递方式;第二、传统名俗节日的群体传承。中国有56个名族,每个名族都有他们各自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包括节日文化体系,节日表现的是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对中华名族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日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它将人与人之间联系在一起,传递信息和文化,特别是中国的节日,更有内涵更有色彩;第三、庙会文化的群体传承。在中国,庙会又称庙市,一般是在农历的某一固定时间进行,主要内容是祭祀祖先、娱神娱人、集市贸易等,庙会在我国起源很早,并代代相传,现在也依然广泛流传。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随着时代的变化,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与传承,导致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被破坏和消失,针对这些,我们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首先,提供资金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一项十分庞大的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对它的保护应当引起国家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设立专项基金和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首先,建立庞大而有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保护体系,设立相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此外,还应当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保障资金,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财力有来源;其次,给予一定的人才保障。建立专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者队伍,对从业人员队伍进行培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最后,给予一定的法律保障。

三、非物质文化的文化精神

1、“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

目前,对于我们民族文化精神的解释还缺乏统一而科学的解说和全民的认同,有些学者将儒家思想的“和合”或“中庸”当作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非物质文化来源于民间,来源于最广大最基层的老百姓,这些学者们将上层文化和普通老百姓创造的下层文化融合在一起,很显然不合常理的。民族民间文化中到处都洋溢着“生生不息”的意识,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精神也应该是“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这种意识最明显的就表现在家族、家庭以及生存上,是对生命意识的崇尚,是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

2、非物质文化精神的传承

民间文化是民族的根,如果失掉了自己的民间文化,那么这个民族是可悲的,时至今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仍然由中国老百姓在创造和享用,只要走出城市,深入民间或到农村去走走看看,就会发现,民间无时无刻不是生活在民间文化当中。保护非物质文化精神的意义在于传承,要传承上辈流传下来的优秀民族文化,也要在现有环境条件下,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的优秀民族文化。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相对的自然传承性,但这是民族精神传承的一种表征,我们不能任其发展,我们应该有选择,有目的,有步骤的传承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精神。

总之,本文分为三个部分来分析非物质文化的群体传承与文化精神,第一部分是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特点,包括非物质文化的概念和非物质文化的特点;第二部分是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群体传承,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群体传承的类型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群体传承;第三部分是分析非物质文化的文化精神,包括“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和非物质文化精神的传承。

参考文献:

[1]张钟月;;论延边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林伟军;;谈历史文化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J];山西建筑;2012年10期

群体遗传学概念篇2

[关键词]遗传学;有效教学方法;高中生物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17009201

遗传学内容抽象、包含信息量大、知识理论更新速度快,学生学习起来难度较大,经常产生挫败感,丧失自信心,直接影响学习效率。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高中生物遗传学的有效教学方法。

一、注重基本概念教学

遗传学中涉及的基本概念多,且抽象性强,不易理解。因此,教师应注重基本概念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概念进行深入理解,让学生明白概念的本质内涵。

例如,在学习性染色体时,教师可提出问题:(1)人的性别分为几种?(2)为什么会有男女之分?

这两个问题存在于学生的周围,并发生在学生自己身上,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热情大增。经过学生间相互分析、讨论,师生共同得出答案: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由此引出性染色体的概念,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又如,在学习“相对性状”的概念时,教师应以学生感兴趣的表现型来进行概念教学,如让学生在同学间找出单眼皮与双眼皮的个例并进行比较,在教师中找出直发与卷发的个例并进行比较等,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相对性状”的含义。然后,教师再通过举例将概念进行分类、归纳,并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在学生回答时,教师及时进行纠错,促使学生对基本概念有更加透彻的理解。

二、注重生物课本实验教学

生物实验是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最直观的手段。通过实验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主动去探究、分析和掌握生物学知识。高中生物遗传学中涉及很多的实验,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课本实验,帮助学生把握实验的本质内涵,促进学生深刻理解遗传学知识,让学生在遇到课本实验以外的实验问题时,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有效解决问题。

例如,课本中的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其实验要求是:将一对具有相对性状的纯种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分别进行正交、反交。杂交后的子一代再进行自交。实验结果表明: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教师解释实验现象出现的原因――基因,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在该实验的基础上,教师设计实验题目“有黑鼠、褐鼠两个种群,如何判定两个鼠群的显隐性”来对实验进行延伸。这道题是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延伸,重点考查学生对课本实验的理解程度及知识应用能力。

可见,学生在学习、练习、考试过程中遇到的实验题,大都是由课本实验延伸、演变而来的,这就要求生物教师要高度重视课本实验教学。

三、注重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遗传学教学要注重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与遗传学知识相关的生活现象,有效组织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训练。

例如,在学习遗传病的有关知识时,教师可联系当地医院,带领学生到医院亲自观察、了解遗传病,如苯丙酮尿症、白化病等。通过观察、研究及医生介绍,学生自己总结出这些遗传病的防治方法,如“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基因治疗、饮食调理”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充分了解了遗传病的危害,并提高了对遗传学知识的认识,实现学以致用。

四、注重解题规律的总结

高中生物遗传学中涉及的计算题很多,许多学生在遇到这些题目时,只是一味地做题,而不去思考,更不用说总结解题规律了,常常出现“学而不思则罔”的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多列举典型例题,重点对典型例题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厘清思路和总结解题规律,使学生学会应用解题规律,做到触类旁通。

例如,在学习人类遗传病的遗传类型时,教师在分析典型例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遗传规律:(1)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2)判断治病基因的位置:隐性遗传看病男,母女(病男的母亲和女儿)都病,为伴性;隐性遗传看病女,父子(病女的父亲和儿子)都病,为伴性。

在总结这些规律时,教师要明确指出,并不是所有的遗传病的遗传类型题都可以采用该口诀来解答,要根据题目所给的已知条件来进行具体的分析与判断,从而准确解题。

群体遗传学概念篇3

关键词:体质;概念;定义;逻辑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7-0131-01

1 问题的提出

1982年,体质研究会在山东泰安市召开会议,对体质概念定义如下:“体质是指人体的质量。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这是体育学术界首次对体质定义做出权威认定,至今依然是体育学术界常用定义。

然而,体质定义并没有随之定论,三十多年来,在逻辑性方面一直有争议,使体质研究受到影响。

2 概念逻辑性分析

1995年张中豹、安伟震撰文对我国1985-1993年间出现的五个体质定义进行分析,认为其普遍存在某些逻辑问题。如“体质是人体的质量”没有表达出体质的特定属性,存在实属多余;“人体”一词出现在属概念中间,无法确定“人体”的真实身份,实际降低了整体逻辑性;在对“遗传性”和“获得性”进行生物学分析后,认为它们在定义中与体质形成错误的因果关系,其中“遗传性”可以理解为遗传因素导致人体的改变,实质是颠倒人体具有遗传性这种关系;通过性状的理解,认为“获得性”是“由于环境影响而发生的新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应该是指体质本身,放在定义里反而成了体质形成的原因。1998年,张中豹再次撰文反映概念中的逻辑问题,并认为“基础上”这个词语一般不表示质变关系,并不能反映前后的因果关系。

1999年,刘东海、夏国军对定义进行分析,除了赞同张中豹等人多数观点之外,他们认为,“体质是人体的……”让人认为体质=人体,即在定义项中包含被定义项,犯了“同语反复”的错误;还有二次定义之嫌。在对“遗传性”和“获得性”再次分析后,认为“遗传性”和“获得性”属于生物界共有特征,放在“人体”上并无特指意义;加上“基础上”一词使逻辑更加不清。在定义子项里“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因素”等属于动物共有,无法特指“人体”特征,从而造成定义中“临近的属”限制不严。还认为“相对稳定”是“遗传性”、“变异性”的二次变相出现,使定义更显逻辑混乱。

此后,沿用1982年定义下定义的情况依然存在。

一些定义中依然存在二次定义的逻辑问题。如认为体质即人体的质量,是人体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和后天环境的影响下,在生长、发育和衰老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身、心两方面相对稳定的特质。并认为体质是健康的物质基础。

有些则把从结构到功能的生物学知识体系逻辑顺序颠倒为“功能、结构”,把体质归结为特殊状态或固有特性。如认为体质是人群及人群中的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在环境的影响下,在生长、发育和衰老的过程中形成的功能、结构和代谢上相对稳定的特殊状态。

由此看出“遗传性”、“获得性”和“相对稳定”等词仍在正常使用。对于同一体质内容的描述,从“特征”、“特性”、到“特质”、“状态”,从中反映出体质的本质并不确切。此外,有些定义认为体质包含心理因素,有些认为不包含,反映体质研究中存在学术分歧。

3 概念的应然表述

在概念表述中,一般采用“种差”加“属性”的方式来定义一个概念。因此,深入分析“种差”和“属性”,是判断概念逻辑性和下定义的基本依据。

体质无论是在体育领域,还是医学领域,都曾表示为一个人的身体状况。确切的说,是用来反映一个人身体状况好或差,无论此状况是临时的,还是长久的;也无论是先天造成的,还是后天形成的,它只是表明人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特征,即主要是人的生理学方面特征。而且,随着社会发展,这些特征应该越来越为人熟知为好。因此,人体在一定环境下的生理学特征状况,是体质的本质属性。从研究目的来看,体质是人在生活中追求的目标之一,是人对其身体完好程度的一种认识,因此能够用于价值判断和指导生活是体质的出发点和归宿。故体质应定义为人在某种环境下身体特征的总和。

参考文献

[1]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质研究会.关于体质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的综述[J].体育科学,1983,(1):26.

[2]张中豹,安振伟.现行体质概念中的逻辑问题[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5,(2):89-93.

[3]张中豹.体质概念现状的研究[J].体育学刊,1998,(4):53-55.

[4]刘东海,夏国军.对体质概念现状及其内涵的再探讨[J].体育学刊,1999,(5):83-86.

[5]何仲凯.体质与健康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1.

群体遗传学概念篇4

关键词:遗传学;教学改革;课程群;

随着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遗传学已成为21世纪生命科学领域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是生命科学中各门学科的核心,它的分支几乎扩展到生命科学的各个研究领域.目前,在生物学各专业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知识老化,课程体系陈旧,如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基因工程、基因组学、分子遗传学等课程之间存在着部分内容重复等一系列问题.显然,当前的课程体系已不适应高等学校生命科学教育的要求.如何突出遗传学主干课程,实现课程体系的整合、优化,不同课程间知识的融通和衔接,以此组建口径宽、方向灵活的课程群,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和竞争力,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能力特长以及继续学习的能力,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是摆在我们面前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从遗传学课程入手,对遗传学课程群进行了初步的思考,重新设置和实践,目的是实现课程体系的整合、优化,培养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1遗传学课程群内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

遗传学课程群内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就是围绕“一个中心,三个方向”的原则,以普通遗传学为核心课程,兼顾三个方面的内容.基本框架如图1.

“一个中心”就是以普通遗传学为核心课程.遗传学是一门生命科学所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要求全面系统地介绍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分析方法及现代遗传学发展的最新成就.在教学中,要始终贯穿遗传物质的本质、遗传物质的传递和变异、遗传信息的表达与调控这一主线,使学生在群体水平、个体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的不同层次上对遗传学有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并能应用其基本原理分析遗传学数据,解释遗传学现象,并对遗传学各分支学科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三个方向”是以遗传学分支学科、反映现代遗传学发展的学科及遗传学普及性学科为遗传学内容细化、深化和普及的三个层面,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遗传学分支学科的内容,主要包括《群体遗传学》、《微生物遗传学》、《细胞遗传学》等课程,以专业选修课的形式开出,主要目的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深入学习遗传学各个分支学科的知识.如《群体遗传学》是研究在自然选择、基因漂变、突变以及迁移四种进化动力的影响下,等位基因的分布和改变.它是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种群的分类、空间结构等,并试图解释诸如适应和物种形成现象的理论.《微生物遗传学》是以病毒、细菌、小型真菌以及单细胞动植物等为研究对象的遗传学分支学科.《细胞遗传学》是遗传学与细胞学相结合的一个遗传学分支学科,主要是在细胞和染色体水平上研究.

二是反映现代遗传学发展的学科,如《基因工程》、《分子遗传学》、《基因组学》.这三门课程都是在普通遗传学基础上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目的是与现代遗传学的发展接轨.如《分子遗传学》(moleculargenetics)的主要内容为基因的结构、复制和转录以及转录后调控、翻译,基因突变,DNA的复制、修复,原核与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研究.此课程为生命科学各专业本科生的学科基础课,也可作为研究生的专业选修课.《基因工程》(geneengineering)主要介绍基因操作的主要技术原理,基因操作的工具酶,克隆载体,目的基因的分离方法,重组体的构建及导入,克隆基因的表达与检测,基因工程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及新策略等内容,使学生具备基因工程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掌握其操作技术.《基因组学》(genomics)是对所有基因进行基因组作图,核苷酸序列分析,基因定位和基因功能分析的一门科学.主要讲述生物基因组的基本结构和组成、基因组内基因的表达和调控、遗传图谱与物理图谱、基因组测序、基因组序列解读、染色体的结构与基因表达调控、基因组的复制、基因组进化的分子基础、基因组进化的模式、分子系统发生学等内容,并讲述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全过程以及由此引发的道德伦理和法律问题,系统向学生讲授基因组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及相关进展.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结构基因组学和功能基因组学的重要研究领域、热点问题与发展趋势,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三是遗传学普及性的内容,此类课程为遗传学的平行课程,以公选课的形式开出,主要目的是普及遗传学知识,提高人口质量和全民素质.我们针对非生物专业的学生开设了《人类遗传学》和《遗传与优生》两门课程.《人类遗传学》主要讲述人类在形态、结构、生理、生化、免疫、行为等各种性状的遗传上的相似和差别,人类群体的遗传规律以及人类遗传性疾病的发生机理、传递规律和如何预防等内容,使学生掌握人类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研究方法.《遗传与优生》主要讲述什么是遗传病,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人类的染色体和染色体病、基因和基因病、肿瘤与遗传、人类代谢和发育中的遗传学问题、优生学的基本概念、影响优生的因素,优生的措施等.这两门课程都注重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从剖析青年学生关注的问题入手去介绍人类遗传与优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能够在轻松、顺畅且饶有兴趣的学习过程中获益.对于医疗保健事业和人群遗传素质的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2遗传学课程群内课程内容整合的思路

为解决遗传学的迅速发展及新知识、新技术不断出现与遗传学教学时数减少这一矛盾,我们通过建立遗传学课程群体系,协调课程群内各门课程的关系,尽量减少重复内容,对于学习遗传学的有关基础知识,如核酸的结构和特征在先修课程《生物化学》中介绍,染色体的结构,细胞周期等在细胞生物学课程中介绍,概率和统计学知识在生物统计学课程中介绍.而对于遗传学各分支学科的深入讨论,将在细胞遗传学、群体及数量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基因组学、基因工程、生物信息学等课程中介绍.

3遗传学课程群内实验课程整合的思路

遗传学课程群内主要设置了遗传学实验和分子遗传学大实验,遗传学实验是为了配合遗传学的教学而开设的一门实验课程,其设计思想是:1)配合遗传学的教学,巩固和加深对遗传学知识的理解;2)适应现代遗传学的发展,让学生掌握现代遗传学研究所必需的基本实验技术;3)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鼓励学生自己动脑筋设计、完成实验.目前已形成具有基础性实验、提高性实验和具有综合性、研究创新性、开放性实验的不同层次的遗传学实验教学内容体系.鼓励学生自己动脑筋设计、完成实验,实验室已对学生部分开放,并实施了自选实验考试法[1].学生在此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科研训练,部分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写作并发表了论文,充分体现了遗传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特色.例如,结合本科毕业设计,我们编制了“遗传学试验的计算机模拟”软件[2],增强了学生对遗传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而且也增加了学生对计算机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兴趣.我们开发设计了“遗传学实验显微图像演示系统”[3],建立了遗传学实验图像库,学生在实验前可以方便地检索观察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图像,大大提高了实验效率.通过遗传学实验的培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设计和综合创新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进入分子遗传学大实验的学习.而分子遗传学大实验的设计整合了分子遗传学和基因工程两门课程的实验内容,既涵盖了分子遗传学的基本实验技术,也体现了现代分子遗传学发展的新方法、新技术.实验通过DNA提取、扩增、检测,到目的基因的获取、重组、转化、分子杂交等系列性实验,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现代生物学分析技术,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设计实验的能力,更实现了理论类课程与实践训练类课程的有序衔接,同时完善了学生从认知实践到科研实践的创新精神培养体系.

4遗传学课程群实践基地的建设

仅有书本上的知识是不够的,遗传学课程群内的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专业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综合性教学是实践教学环节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为此,我们通过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等手段加强课程知识的掌握.利用地域优势,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徐州分院、江苏省药用植物重点实验室、江苏维维集团等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如,我们在讲解“三系配套”时就带领学生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徐州分院参观学习、实地学习如何进行“三系配套”的操作,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专业实践,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开拓创新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5遗传学课程群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之思考

提供全方位、全天候的学习平台,让学生乃至全社会的求学者终身学习、自主学习,已经是大学教学的发展方向.因此,遗传学课程群设立了学科网站,逐步将课程群内所有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以及多媒体课件等在网上开放.目前我院已初步建成了遗传学的网络课程,并初步建立了遗传学教学资源库,较好地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想,符合国内外同类课程改革趋势和建设方向.课程群内的课程目前全部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内容精选优化,较好地体现了基础性、先进性和前沿性.

群体遗传学概念篇5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一)概念的溯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http://的概念,“主要源自日本于1950年颁布的《文化财保护法》中提出的“无形文化财”的概念,首次将‘有形文化财’区分出来”。但1972年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公约》保护的文化遗产也只局限于物质类,而未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建立“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决议。此后,在2003年10月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并设立《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自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取代了之前的“口头与非物质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在《公约》第二条得到清楚的规定:“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在本公约中,只考虑符合现有的国际人权文件,各群体、团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和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WWW.133229.cOm”包括以下方面:(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词容易使人误认为不需以物质为载体,但根据《公约》第三十九条又规定中文文本是有效文本,因此该词一直使用至今。

我国曾使用不同的术语,如民间文学艺术、民间传统文化、传统知识。直到2005年《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二条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包括六大方面:(1)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2)传统表演艺术;(3)民俗活动、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技能;(6)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比较《公约》和《办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定义的区别,《公约》对定义更加详细。在分类中,《办法》更强调传统性,还特意增加兜底条款“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二)与几个概念的区别

“学界在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时,往往提到地域性、民族性、传统性等”,但这并非一定是“非遗”所固有的,其他类型的遗产也可能具有,如泰山。”“作为自然和文化遗产,位于黄河流域,五岳之东,一直作为中国古时的帝王敬天的场所,同时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

与“世界文化遗产”的区别。非物质性是“非遗”与“世界文化遗产”的根本区别。《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1条规定:“文化遗产包括: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份或结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另外,在保护方法上,两者也有重大的区别,“世界文化遗产”主要运用物理、环境的方法;而“非遗”则主要通过遗产拥有者传承的方法。“如入选‘非遗’西藏《格萨尔》史诗是靠后人的口口相传。”

与“传统知识”的区别。出于保护角度的区别,“非遗”是从民俗传统保护的角度出发,而“传统知识”是从知识产权保护的角度出发。wipo对传统知识的定义为:“传统知识……是指基于传统的文学艺术或科学作品;表演;发明;科学发现;设计;标志、名称和符号;未公开信息;以及其他一切来源于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智力活动,基于传统的革新和创造成果。”并不包括“非遗”的“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

与“民间文艺表达”(又称传统文化表达)的区别。根据wipo和教科文组织制定的《保护民间文艺表达免受违法利用和其他损害示范法》,仅限于艺术遗产,排出了科学知识在外,而“非遗”则包括两者。

二、保护制度

“《公约》自2006年4月20日生效,规定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制度。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祝贺道,这一新文书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恰当的保护手段,从而填补了一个重大的司法空白。”“截至2010年6月10,共有134批准了该公约。”

(一)名录制度

1999年,教科文组织通过了设立“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以下简称“口头遗产”)的决议,后自《公约》生效后,“口头遗产”就纳入到“非遗”名录(第三十一条)。至2001年,每两年一次。

根据《执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业务指南》(2010年6月修正),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遗产符合以下所有标准:(1)该遗产属于《公约》第2条定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将该遗产列入名录,有助于确保扩大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提高对其重要意义的认识,促进对话,从而体现全世界的文化多样性,并有助于见证人类的创造力。(3)制订的保护措施对该遗产可起到保护和宣传作用。(4)在社区、群体,或适当时有关个人尽可能最广泛的参与下,在其自由事先知情同意下,该遗产得以申报。(5)该遗产已按《公约》第11条和第12条的规定,列入申报缔约国境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至今,教科文组织应经宣布五批代表作,全世界共213个“非遗”入选该名录,中国占其中的共28个。

根据“执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业务指南”(2010年6月修正),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遗产符合以下所有标准:(1)该遗产属于《公约》第2条定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尽管社区、群体,或适当时有关个人和缔约国做出了努力,但该遗产的生存能力仍然受到威胁,因此该遗产急需保护;或者,该遗产面临严重威胁,若不立即保护,将难以为继,因此,该遗产特别急需保护。(3)制订保护措施,使社区、群体,或适当时有关个人能够继续演绎和传承该遗产。(4)在社区、群体,或适当时有关个人尽可能最广泛的参与下,在其自由事先知情同意下,该遗产得以申报。(5)该遗产已按《公约》第11条和第12条的规定,列入申报缔约国境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6)在极为紧急的情况下,经与有关缔约国正式协商,根据《公约》第17.3条,将该遗产列入名录。至此,“全球共有16项代表作被纳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包括中国遗产6项。”

转贴于 http://

(二)国际合作与援助制

“尽管《公约》没明确像《月球协定》、《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一样,将‘非遗’明确为‘人类共同遗产’”,但还是明确的指出:“保http://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普遍的意愿和共同关心的事项,……国际社会应当本着互相合作的精神与本公约缔约国一起为保护此类遗产做出贡献。”因此,在第一条总则第1.4条关于本公约的宗旨便指出:“开展国际合作及提供国际援助。”

在第20至24条中,详细规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援助的目的、形式、条件、申请、以及受援助缔约国的任务。国际援助可采取的形式如下:“(1)对保护这种遗产的各方面进行研究;(2)提供专家和专业人员;(3)培训各类所需人员;(4)制订准则性措施或其他措施;(5)基础设施的建立和营运;(6)提供设备和技能;(7)其他财政和技术援助形式,包括在必要时提供低息贷款和捐助”这些援助涵盖了人才、制度、技术、资金等必要的层面。

(三)基金制度

为了实施国际合作和援助,《公约》规定了要建立一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基金”(下称“基金”),根据第25.3条,资金的来源包括:(1)缔约国的纳款;(2)教科文组织大会为此所拨的资金;(3)以下各方可能提供的捐款、赠款或遗赠:第一,其他国家;第二,联合国系统各组织的和各署以及其他国家组织;第三,公营或私营和个人;(4)基金的资金所得的利息;(5)为本基金募集的资金和开展活动之所得;(6)委员会制定的基金条例所许可的所有其他资金。

另外,防止基金用于政治目的,第25.6条还进一步规定:“对基金的捐款不得附带任何与本公约所追求之目标不相符的政治、经济或其他条件。”

(四)报告制度

《公约》在第29、30条分别规定了缔约国的报告制度和委员会的报告制度。缔约国应当按照委员会确定的方式和周期向其报告它们为实施本公约而通过的法律、规章条例或采取的其他措施的情况。委员会应在其开展的活动和缔约国报告的基础上,向每届大会提交报告,该报告应提交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报告报告,委员会得以监督缔约国立法行为和行政行为等保护措施,有效地使《公约》得到实施。

三、结论

群体遗传学概念篇6

[关键词] 传统知识;知识产权;保护

[中图分类号] F0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7)07-0077-05

一、相关概念的梳理与评析

传统知识保护问题是新一轮WTO多边谈判和WIPO探讨的议题之一。过去大多数传统知识被简单地划入公有领域范畴[1],人人得自由从中获取有价值的成份而无须考虑其来源群体的权益,但由于20世纪后期传统知识在促进一国经济、文化发展和保持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其保护问题才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关注。国际社会有关传统知识保护的讨论波及到人权、文化、贸易、粮农、土著权利、劳工标准、可持续发展、土地、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等广泛领域[2],WIPO第26届大会第12次特别会议成立了“WIPO关于知识产权与遗传资源、传统知识、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的政府间委员会(GRTKFIC)”专门探讨此题。人们日益认识到,已为各国普遍接受的成熟的知识产权规则是目前给予传统知识保护的最现实选择。但由于国际社会对传统知识的概念界定与特性研究缺乏共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传统知识保护上利益暂时相左,因而至今仍未就保护谁、保护范围、如何保护等问题达成最起码的一致。笔者认为,从传统知识概念界定与特性分析入手展开研究,在知识产权保护框架内界定传统知识概念、研究其特性,可以为国际社会探讨此题提供一个对话的平台,有助于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笔者在此首先对当前国际社会在探讨传统知识保护议题时所使用的相关概念进行梳理与简析。

(一)相关概念的梳理

1.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工作用语――传统知识。“传统知识”(Traditional Knowledge)这一术语最初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为开展知识产权保护选用的工作用语。1998~1999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关于知识产权和传统知识的实况调查团为了工作的便利,给出了一个列举性定义,认为传统知识是指基于传统产生的文学,艺术或科学作品、表演、发明、科学发现、外观设计、标志、名称及符号、未披露、以及一切其他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内的智力活动所产生的基于传统的创新与创造[3]。

2. 地方与传统知识(local and traditional knowledge)。联合国的《在经受严重干旱以及/或者沙漠化国家,尤其在非洲向沙漠化作战条约(Convention to Combat Desertification in Countries Experiencing Serious Drought and/or Desertification,Particularly in Africa)》第16条(g)款、第17条第(1)款(c)及第18条第(2)款(a)―(d)中使用了该术语,在该条约中,“传统知识”意指这样一些客体:由一系列关于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环境与文化环境的实用性、规范性的知识所构成。传统知识是以人为本的(由那些经验丰富、能力强且德高望重的人士总结并加以传授)、系统的、先验的、代代相传且具有同等重要之文化价值的知识[4]。

3. “土著居民遗产”(heritage of indigenous peoples)。这是联合国人权组织在有关文件中使用的术语,反对歧视和保护少数民族分组委员会特别报告人黛斯・埃里卡-伊莲娜在所著的《保护土著居民遗产的原则和方针》中对其这样界定,土著居民遗产指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公约确定的一切可移动的文化财产;各种文学和艺术创造,诸如音乐、舞蹈、歌曲、仪式以及符号和图案、叙事作品和诗歌以及土著居民之文学艺术创造的各种表现形式;各种科学、农业、技术、医药、有关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的知识,包括以这种知识、分类学来源不详之生物、治疗方法、医药和动植物用途为基础的革新;人的遗骸;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如圣地、重要历史遗迹和墓地[5]。

4. 传统的民间文化(Folklore)。此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使用的术语,该组织在1989年通过的《保护传统的民间文化建议案》将“传统的民间文化”定义为“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它的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它的形式包括: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艺、建筑术及其他艺术。”[6]

5. 土著知识(indigenous knowledge)。该术语出自联合国《土著居民权利宣言草案》序言,指的是土著群落、人种与土著种族拥有的以传统方式获得的知识。[7]而土著群落、人种与种族系指那些世代定居于该地且目前在社会上处于主导地位,但仍保持种族传统特征,并把其种族特征传承延续的群体。

6. 与生物多样性的保存与可持续利用相关的、体现传统生活方式的土著与地方群体的知识、革新与习惯做法(Knowledge,innovations and practices of indigenous and local communities embodying traditional lifestyles relevant for the conservation and sustainable use of biological diversity)。1992年通过的《生物多样性公约》(下文简称CBD公约)第8条(j)款使用了这样一个术语,该公约并未给出定义。其执行秘书曾指出,“传统知识”用来描述这样一类知识,“其由一群生活在与自然密切接触的环境之中的人通过代代相传的方式而创设,包括一种分类体系、一系列关于当地环境的观察经验,以及一种用以控制资源利用的自律体系……在此基础上,‘革新’指的是土著与地方群体的一种特征,是以传统活动作为过滤器而发生的创新。从这一意义上说,它是一种传统的研究与应用方法,而不一定是特定知识的应用。‘习惯’则是知识与革新的具体表现。”[8]

(二)相关概念简析

前述术语多是各国际组织为开展工作而从各自领域界定的,就其服务于各组织的目标来说,应该是适宜的。例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界定侧重文化视角甚至文物视角;“土著居民遗产”的概括强调土著居民对其有形或无形的文化财产的权利以及保持文化传统的权利,故其所划定的范围既包括无形的文化财产也包括有形的文化财产、甚至还包括人的遗骸;而CBD公约执行秘书的界定所强调的更多是纯粹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知识,且其范围仅限于生物多样性领域;同样,联合国《向沙漠化作战条约》中的界定虽然突出了其“以人为本”、“经验的”以及“代代相传”等特性,但着眼点放在促进资源多样性角度,未能涵盖全部传统知识。总之,这些界定虽然能促进在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对传统知识进行讨论,但从知识产权视角下审视,由于立足点不同,目前的界定存在着将传统知识宽泛化和载体化的倾向,以至于一提到传统知识,许多人感受到的是具有传统文化特征的产品或者是那些已经退出现实生活的古老知识,这种习惯认识给确定传统知识的保护范围带来困难,无法满足为传统知识寻求知识产权保护的需要。虽然WIPO将传统知识的范围限定于“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内的智力活动所产生的基于传统的创新与创造”,使传统知识获得知识产权保护成为可能。但这种照搬既有知识产权范围的界定方法也有不足:首先,它未注意传统知识与现有知识产权客体的区别,未能揭示传统知识的本质;其次,其未注意传统知识产生的特殊时代背景、社会功能与存在方式;再次,未将现实的可以要求知识产权保护的传统知识与已经成为历史遗产的那些知识区分;最后,未区分基于传统所产生的智力创造与创新中的精华与糟粕,将其一律放入传统知识范畴,不符合知识产权保护的宗旨。

二、知识产权保护语境下传统知识的概念界定与特性分析

(一)传统知识的概念界定

笔者认为,传统知识概念的界定、术语之使用应立足于知识产权框架下法律保护的需要,舍弃其文化、世袭、物种、民俗等特性。基于以上考虑,笔者认为,知识产权语境下的传统知识是指那些由特定区域的群体在应对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的挑战及与其交互作用中创造的与其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和历史文化背景等因素相依存的,经过漫长历史时期且至今仍在不断演进发展的未以现代知识形态表达的物化知识。

(二)传统知识的特性分析

知识产权语境下的传统知识具有如下特性:

1. 传统知识是人类智力活动创生的未以现代知识形态表达的知识存在。传统知识是人类智力活动产生的未以现代知识形态表达的物化知识存在,一方面,作为一种知识存在,传统知识同现代知识一样是人类智力劳动凝结产生的一种智力劳动成果,它的“内核”虽然是作为精神财富的知识,但它本身却不是一种主观精神,而是以精神的物质表达形式存在的物化知识,并非由智力活动产生的文化遗产不包含在传统知识范畴,[9]这就既将那些不是以知识形式存在的遗传资源、基因物质、历史遗迹、生物多样性等排除在外,又将传统知识载体与传统知识自身作了区分,避免了将传统知识宽泛化或载体化的做法;另一方面,与作为知识产权客体的现代知识产品相比,传统知识又表现为一种未以现代知识形态表达的非规范的物化知识,具有表达上的非规范性。现代知识是一种建立在西方的科学、哲学和社会经济制度之上,经历了完全的分化,是分门别类的、追求精确性、规范性的,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统一标准的知识体系,[10]传统知识是由特定区域的居民个体或群体创造的与其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历史文化环境等因素相依存的地方性知识,这种物化知识通常没有经历现代知识那样的分门别类的分化,而往往是以土著民族的语言表达的,甚至不少还隐含在巫术、信仰、习俗、仪式之中,尚不具备独立的知识形态。

2. 传统知识是一种基于群体传统创生的“活体”而非“死体”知识。知识产权语境下界定的传统知识突出其是一种由过去延续发展到现在的“活的”知识,它不断历经着调适与创新,改变着自己的内容和形态。“传统知识”一词中的“传统”并不意味着古代的、落后的、已被人类先进知识淘汰的老知识,传统知识中的“传统”仅指创制知识的智力活动的背景、方法和智力活动过程的性质使其具有“传统”的性质,包括群体的和文化的背景,在那个意义上,知识被导出、保存、传递的方式至少与内容自身是同等重要的。[11]传统知识的创制与利用是相关群体、民族、社区传统文化积淀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人类社会至今仍在这种传统文化积淀中创制着各种传统知识,传统知识是一种基于传统文化的创制品,同时又是处于不断演进中的至今依然在其来源群体生活中起作用的可交易的、有益于人类或自然发展的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讲,传统知识也是当代知识而非古老知识。所以,这里的“现代”与“传统”绝无时间意义,而是指代两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实际上,传统知识也是当代知识。

3. 传统知识具有凝聚群体智慧的原创性与族群身份的归属性。传统知识具有集体性,传统知识也许起始时是由群体中的某个个体创造的,但传统知识的最终完成及发展不是靠单个个体社会成员的智慧与灵感,而是其所在的群体,甚至相关联的多个群体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活动中共同行为的结果,是一种集体过程,因而不可能由任何一个单个成员得对其主张“创造者的权利”。传统知识对于传统群体维系其文化的内在一致性有着重要意义,因而超出传统知识原生领域的使用可能会伤害其来源群体的感情,割断与来源群体的联系。

4. 传统知识的承继与发展依赖于其归属群体的言传身教。现代知识一经产生并外化于载体上后,就进入独立的现代知识传播、运行、发展的体系,成为与其发现者、发明者、作者的人身相分离的定在。而传统知识基本上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而创制并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自然延续下来,与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生产与生活方式的自然演进一同进步和发展的知识……此类知识虽然在大多数人类生活区域都已面临不同程度的消灭危险,但其本质上仍属于可无限延续下去的知识。[12]往往存在于传统群体的生活或记忆中,未经过系统的整理和记录,通常是以口传身授或旁观模仿的形式在一个特定的“既是使用人又是传承载体的社会中”代代相传,但传统知识并非静态地、固定不变的世代相传,而是随着环境的改变而不断演进发展,不断创新的“活水”知识,在某种意义上,我们今天所说的传统知识是一个知识链,是从其产生的原初形态到现在形态的总和,因而传统知识是一种既具有顽强生命力又极其脆弱的知识。它随着传统群体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善,也会因其持有者、使用者的死亡或原生环境的改变而灭失。

5. 传统知识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与相对保密性。传统知识与特定群体的生存环境、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传统文化密切相关,比如关于动植物的医用信息,适应本地自然条件的建筑方式,利用当地特殊水质、气候条件完成某种产品的信息等等,可以说没有某种独特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和传统文化就不可能产生某种传统知识,因而不少传统知识都表现出鲜明的地域性。

通说认为,传统知识是公知的知识,实际情形则不然,传统知识在其来源群体中是公知的,但在群体范围外尚不能断言其是公知的,至少在其持有人公开之前,较少为该范围之外的人所知,即使在群体内部,其公知的程度也是有区别的,某些成员可能掌握核心信息,而其他成员可能只知道有这种信息,所以传统知识的公知有别于知识产权意义上的公开,其具有相对保密性。

6. 传统知识具有原始整体性与各组成部分的复杂性。传统知识从内容到形式都与群体的、区域的自然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和礼仪、信仰、文化背景紧密相连,通常表现为一种信仰、文化与知识要素的结合体,体现着特定族群形成的一整套使用方法、习惯、信息和生活方式,它同文化多样性及生物多样性有着密切的联系,虽然我们可以从传统知识中提炼出现代科学意义上的“知识”,但这种“提纯”会破坏传统知识的“原始整体性”,会减损传统知识的文化、历史、宗教、社会学价值。从现代知识产权角度讲,传统知识不是纯某一类知识,而是对由性质各异的传统智力劳动成果组成一体的一个统称,各组成部分的个性差异十分明显,这种差异不仅表现为各地区、各民族所拥有的传统知识因自然环境所限或受民族个性影响而显现出的多样性,还表现为某一群体所拥有的传统知识也大多是由性质不同的部分组合而成。

7. 传统知识具有生成过程的历史久远性与价值实现的不确定性。从生成过程上看,大多数传统知识在其来源群体进入工业社会之前已经存在并随其群体的发展而发展、完善,是一种集群体智慧历经数代或数十代的不断传承、创新、完善而形成的最具原创性的智力劳动成果,其存续的时间已超出现有知识产权制度保护的时间区间,甚至不少传统知识的历史比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还长得多,这也是许多人认定传统知识属于公有领域的主要论据;尽管如此,这些历史久远的传统知识至今仍具有巨大的文化、经济、环境、生态、医学等价值,其价值评估、实现时间、实现方式都有待于现代知识产权制度的调整。

三、结束语

传统知识是一个民族、一个群体多年的、集体的智力活动成果,也是现代社会知识创新的源泉。今天,在传统知识可能成为现代科技及未来科技发展的现实或潜在资源的观点得到更多人认同的同时,人们也认识到,传统知识一旦湮没不可能重复出现,它的消失同生物物种的消失一样可怕,保存此种知识有益于整个社会、国家和人类的未来。受益的形式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有当前的也有长远的,有显性的,更有潜在的。无需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对传统知识的创生和传承曾经起着而且直至今天依然起着巨大作用的传统群体为人类创生和保存了这些具有不可估量价值的传统知识,他们的权利理应得到保护。因而现代知识产权法不仅应保护创新性知识,也应保护创新性知识赖于产生的原生性的传统知识;其不仅应保护创新性知识的创造者的利益,也应保护传统知识的创生群体的利益。当然,由于传统知识个性独特,到底该使用哪些知识产权权利选项来对其进行保护,还需要在国家、国际层面上进一步研究与探索。

注释:

①实际上,即使是一项在传统群体中广为人知的传统知识也不能简单地划入公有领域。传统知识在知识产权框架内是否处于公有领域,主要取决于适用何种新颖性标准,如果适用专利法那种严格的新颖性标准,大多数传统知识可能落入公有领域,若使用那种类似《植物新品种保护条约》第六条规定的新颖性标准,传统知识仍应给于私权保护。WIPO也持同样的观点,详见TraditionalKnowledge and The need to give itadequate Intellectual Protection,WIPO/GRTKF/IC/1/5, P6.

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传统知识保护问题上存在着激烈的对抗。发展中国家坚持要求用有约束力的国际条约明确传统知识保护的“国家原则、知情同意原则和利益分享原则”,而发达国家则坚持先有国家条约再签订国际条约,借以拖延给予传统知识保护的时间。

③参见page 11,WIPO/GRTKF/IC/3/9。

④参见Common Understanding of the Term Traditional Knowledge .Document ICCD/COP(4)/CST/2,paragraph 30.转引自:page 4 of Annex 3, WIPO/GRTKF/IC/1/3。

⑤参见E/CN.4/Sub.2/1995/26,paragraph 13.转引自page 8,WIPO/GRTKF/IC/3/9.

⑥德利娅・利普西克,《著作权与邻接权》第65页,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⑦参见page 2 of Annex 3,WIPO/GRTKF/IC/1/3.

⑧参见UNEP/CBD/TKBD/1/2.paraghphs 84 and 86,emphasis added.转引自:page 3 of Annex3,WIPO/GRTKF/IC/1/3.

⑨JohnMugabe,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and TraditionalKnowledge.P3.

⑩Nakashima, Conceptualizing nature : The Cultural Context of Resource Management, 34(1998) Nature Resource,UNESCO8,P18.

{11}参见GRTKF/IC/3/9, paragraph 29.

{12}唐广良:《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及民间文学艺术表达国际保护概述》,《知识产权文丛》第8卷,第55页,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年11月出版。

[参考文献]

[1]Common Understanding of the Term Traditional Knowledge. DocumentICCD/COP(4)/CST/2,paragraph 30.转引自:page 4 of Annex 3,WIPO/GRTKF/IC/1/3.

[2]WIPO/GRTKF/IC/3/9:8,11.

[3]page 2 of Annex 3,WIPO/GRTKF/IC/1/3.

[4]UNEP/CBD/TKBD/1/2.paraghphs 84 and 86,emphasis added.转引自:page 3 of Annex3,WIPO/GRTKF/IC/1/3.

[5]paragraph 29,WIPO/GRTKF/IC/3/10.

[6]郑成思.知识产权文丛(八)[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2.

[7]【美】德利娅・利普希克.著作权与邻接权[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8]【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9]莱切尔・迈西,克利斯托夫・斯蒂芬斯.知识产权、法律和土著居民艺术[J].高凌瀚译,版权公报,1998,(4).

[10]唐广良.知识产权研究[M](第十三卷)[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

[11]宋红松.传统知识与知识产权[J].电子知识产权,2003,(3).

[12]孙昕,汪玮玮.守望民间――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纪实[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3-04-05.

[13]【美】奥德丽・R・查普曼.将知识产权视为人权:与第15条第1款第3项有关的义务[J].刘跃伟译.版权公报,2001,(3).

[14]唐广良.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及民间文学艺术表达国际保护概述[J].知识产权文丛,2002,(8).

[15]张澎,滕建旭.WTO背景下原住民族传统知识遗产保护策略及其对区域民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0).

群体遗传学概念篇7

Abstract: This paper combines AGA algorithm with the K means clustering method and applies it in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ustering iris data set,which achieved better clustering results.

关键词:自适应遗传算法;聚类分析;k-均值聚类

Key words: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cluster analysis;k-means clustering

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0-0223-01

1K均值聚类方法

假设有N个未知标号的样本(x1,x2,…xN),聚类的目的是根据样本的特征向量,将N个样本聚为K类:(C1,C2,…CK),假设第k类的样本数目为Nk,则N=Nk,Xj(i)表示第i个类内的任意一个样品。采用k均值聚类算法进行聚类的步骤如下:①从(x1,x2,…xN)中随机选取K个点C1,C2,…CK作为K个聚类集合的中心点。②计算各个样本与这K个聚类中心的距离,并将其划分到距离最近的那个类中。③计算每个类中各样本点的均值,将其作为新的中心点。④ 计算各个样本点与新的聚类中心点的距离,并根据距离最小原则将其划分到新的各个类别中。⑤计算平方误差函数:E=Xj(i)-ci|2。⑥重复步骤③-⑤,直至E不再发生明显变化,或者达到某个预先设置的最大迭代次数。

2自适应遗传算法

2.1 标准遗传算法

①选择,根据各个个体的适应度,按照一定的规则或方法,从t代群体P(t)中选择出一些优良的个体。②交叉,以交叉概率pc,将从群体中选择出的一些个体随机地搭配成对,对每一对个体以某种规则或方法交换它们之间的部分遗传基因。③变异,以变异概率pm从群体中选择一个或几个个体,以某种规则或方法改变某一个或几个遗传基因的值。

对第t代群体P(t)进行了上述的遗传操作之后,得到新的群体P(t+1)。不断的重复这个过程,从而得到最优解或近似最优解。

2.2 自适应遗传算法

①根据适应值及进化代数来调节个体的交叉率、变异率,AGA自适应交叉概率、变异率按下式进行调节:

(1)

(2)

式中:pc表示交叉概率pc_max表示最大交叉概率,pc_min表示最小交叉概率,pm为变异概率,pm_max为最大变异概率,pm_min为最小变异概率,itmax为最大代数,favg表示种群平均适应度值,f'表示在要交叉的两个个体中较大的适应度值,f为要变异的个体适应度值。

从式(1)和(2)可以看出,如果个体较差(其适应度值小于平均适应度值),对其就给予较大的交叉概率和较小的变异概率,如果个体较优良(其适应度值大于平均适应度值),则依据其优良程度和迭代状态赋予此个体相应的交叉概率和变异概率。此改进措施有助于保护优良个体的有效模式,便于找到全局最优点,防止早熟现象出现。

②在进行交叉(变异)后比较个体适应度值是增大还是减小,如果个体适应度值增大就保留该个体的变化,否则保留原个体。在标准GA操作算子中,选择算子可以保证选出的都是优良个体,但是变异算子和交叉算子仅仅是引入了新的个体,其操作本身并不能保证新的个体是否优良。此改进措施有效的保证了GA所产生的新个体都是优良的,明确了进化的方向,加快了GA的进化速度,避免了进化过程中个别个体退化的现象。

3基于AGA的K均值混合聚类算法

控制参数的选择:

采用变长位串的编码方法,群体规模n=100,初始交叉概率pc=0.6,初始变异概率pm=0.05。评估函数以K均值聚类方法中的平方误差函数来计算:E=Xj(i)-ci|2(3)

其中K是聚类中心的个数,ci是第i个类的聚类中心,Xj(i)表示第i个类内的任意一个样品。评估函数越小,说明这种分类方法的误差越小,该个体被选择到下一代的几率也就越大。

以(3)式所求得的评估函数值E为基础,利用下式作为适应度函数。

F=α(1-α)index-1(4)

其中index是评估值E由小到大排序(依次编号为1,2,…,P,P是群体规模)的排序编号。α的取值范围是(0,1),算法中取α=0.6。

选择算子按下述方法来计算:利用下面的(5)式循环统计从第一个个体到第i个个体适应度值之和占所有个体适应度值总和的比例。循环产生随机数r,当r

si=p(t).F/p(i).F(5)

以2.2的方法找到自适应的交叉概率pc,和变异概率pm。利用交叉概率生成一个“一点交叉”的交叉位,随机的从中间群体中选择两个个体,对交叉位后的基因进行交叉运算,直到中间群体中所有个体都被选择过。对所有个体,循环每一个基因位,产生随机数r,当概率r

4结论

由结果可见通过采用遗传算法的搜索,K均值聚类方法的全局寻优能力得到了提高,当对标准遗传算法进行自适应改进之后,效果更好。从而得到结论:基于AGA的K均值聚类方法能有效得到聚类目标函数的全局极小值,优于K均值聚类方法和基于GA的K均值聚类方法。

参考文献:

[1](加)韩家炜,(加)坎伯(Kamber,M.).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M].范明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2]傅景广,许刚,王裕国.基于遗传算法的聚类分析[J].计算机工程,2004,30(4):122-124.

[3]余嘉元.基于GA的K均值聚类分析在消费心理学中的应用[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7(3):81-84.

群体遗传学概念篇8

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规定的必修课程的相关标准和省教育厅颁布的《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生物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方案(试行)》、《2018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基础会考生物学科考试大纲(试行)》,并结合我省高中生物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命题。

二、命题原则

1.导向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生物学科新课程理念,充分发挥基础会考对普通高中生物学科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

2.基础性原则。突出学科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注重学科基本思想和方法,又兼顾覆盖面,考查初步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不出偏题和怪题。

3.科学性原则。试题设计必须与考试大纲要求相一致,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试卷结构合理,试题内容科学、严谨,同时能够突出生物学科的特点,试题文字简洁、规范,试题答案准确、合理。

4.实践性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生产的联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适当关注生物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前沿。

三、考试目标要求

按照《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要求,分别从知识性目标、技能性目标和情感性目标的角度,把考试目标划分为如下5个要求层次:

1.了解水平(以A代表):能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

2.理解水平(以B代表):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

3.应用水平(以C代表):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则;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

4.独立操作水平(以D代表):能够独立完成操作,进行调整和改进,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

5.认同水平(以E代表):能够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等。

三维目标作为有机整体,主要通过知识为载体,综合地进行考查。

四、考试内容

本考试的范围包括《生物1:分子与细胞》、《生物2:遗传与进化》、《生物3: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其具体内容如下:

1.《生物1:分子与细胞》模块

(1)细胞的分子组成

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说出水和无机盐的作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2)细胞的结构

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使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阐明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3)细胞的代谢

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举例说明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进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描述细胞呼吸及其原理的应用。

(4)细胞的增殖

简述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描述细胞的无丝分裂;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并概述其过程。

(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描述细胞的分化;举例说出细胞的全能性;描述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类健康的关系;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关注恶性肿瘤的预防。

2.《生物2:遗传与进化》模块

(1)遗传的细胞基础

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描述配子的形成过程和受精过程。

(2)遗传的分子基础

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描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概述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描述DNA分子的复制;描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3)遗传的基本规律

分析孟德尔实验的科学方法;阐明基因的分离规律和描述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概述伴性遗传。

(4)生物的变异

举例说出基因重组及其意义;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简述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举例说出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的事例;关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5)人类遗传病

列出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包括单基因病、多基因病和染色体病);举例说出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关注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

(6)生物的进化

描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描述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举例说出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3.《生物3:稳态与环境》模块

(1)植物的激素调节

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简述生长素作用;列举其他植物激素;举例说出植物激素的应用价值。

(2)动物生命活动调节

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简述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概述人脑的高级功能;描述动物激素的调节;简述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描述稳态的生理意义;举例说出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描述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描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4)种群和群落

列举种群的特征;描述种群的数量变动;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描述群落的演替。

(5)生态系统

描述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阐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6)生态环境的保护

描述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认同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五、考试形式

纸笔测试,闭卷。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六、试卷结构

1.题型:包括选择题(第Ⅰ卷)和非选择题(第Ⅱ卷)。其中选择题为单项选择题(四选一)。

2.题量及占分比例:选择题30题,占60%;非选择题7题左右,占40%。

3.各模块内容比例:《生物1:分子与细胞》约占40%,《生物2:遗传与进化》约占30%,《生物3:稳态与环境》约占30% 。

上一篇:遗传学的前景范文 下一篇:黄瓜病虫害防治新技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