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的辅导方法范文

时间:2023-11-03 16:54:24

强迫症的辅导方法

强迫症的辅导方法篇1

湖南 小 翠

小翠读者:

认真看过你的来信,我认为你患的不是“神经衰弱”,而很可能是患上了“强迫性神经症”,你讲的钻牛角尖的表现,在精神医学上称之为“强迫性怀疑”,是强迫性神经症的常见表现之一。强迫性神经症是一种可以治好的病,你上次看医生之所以无效,我分析主要是你没有找对医生,既诊断错了,又未得到正确的治疗。

治疗强迫性神经症,应以心理治疗为主,辅以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的方法比较多,我这里给你介绍一种对强迫性怀疑有较好疗效的“森田心理疗法”。此疗法的基本指导思想是“顺应自然”,就你来说,具体做法可概括为“三不”,即“不害怕、不理睬、不对抗”。不害怕,就是要正确认识这种疾病,消除各种脱离实际、毫无根据的恐惧心理,从而缓解紧张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实际上,正常家犬带有狂犬病毒的情况还是很少见的,被狗咬伤后多年才发狂犬病的情况更是罕见,而你担心自己会“发展成精神病”就更属多余,因为精神病与强迫性神经症完全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疾病,二者不会相互转化。所以,“害怕”是你主观歪曲的认识所造成的不良心态,完全是多余的。但却使你紧张不安,心境越来越坏,削弱了神经系统功能的稳定性,致使强迫症状越来越重。不理睬。就是不去注意、体验这些症状。也不谈论和听别人谈论这些症状,你要带着这些症状。甚至不适和痛苦感去从事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不对抗,就是不要去抗争和企图排斥这些症状,而要任凭它出现,允许它存在,完全接受这些症状,做到“忍受痛苦,为所当为”。你很害怕这种疑心的出现,它一出现你就把整个注意力都集中到它上面,并千方百计想阻止和克制它的出现,但人心理上有一逆反定律:你越是不想它出现的事就越是会出现。所以,你越是想克制它,不让它出现,它就出现的越多,你也就越紧张害怕。越想克制和阻止它的出现,结果形成恶性循环。这就是你病情越来越重的原因之一。所以,如果你真正做到了这“三不”,打断了这个恶性循环圈,你的症状就会很快缓解并逐渐消失。再则,你的病与你的性格特征有一定的关系,希望你加强性格修养,改掉敏感多疑、对自己要求十全十美等不良性格,培养豁达开朗、勇敢果断的良好性格。同时还应辅以药物治疗,如抗强迫症药“氯丙咪嗪”每次25毫克,一日两次,对消除强迫症状,提高心理治疗效果,有很好的辅助作用。但这些药物都有一定的毒性反应,使用不当时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所以,使用这些药物一定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应用,以策安全。

强迫症的辅导方法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

随着高职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也越来越受各个高职院校的重视,特别是是90后的特殊群体[1]。有调查研究显示,高职生具有较强的消极心态,其中23%的学生自卑感较强;28.8%的学生认为就读高职院校是无奈的,有较强的失落感;近22%的高职生学习主动性不强且不喜欢所学专业;30%的学生生活无目标且缺乏热情等。[2]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恰当处理学生的心理困惑或问题,不仅要将学生培养成高技能人才,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人格发展,这对他们未来的学习与生活具有直接而深远的影响[3-5]。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对大一新生共发放问卷1390份,回收有效问卷数为1294份,回收有效问卷率为93.09%,其中男生1085人,女生209人,独生子女837人,非独生子女457人,来自城市435人,来自乡村859人。

(二)测评方式与数据处理

本文采用了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纸质测试,所有数据分析使用SPSS11.5统计软件,且各因子得分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来源方面的差异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高职新生各因子得分与全国正常人常模的比较

如表1所示,相对于全国正常人常模,高职新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具有显著的差异,且高职新生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方面得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而在强迫症状、恐怖、精神病性方面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

(二)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在性别、家庭来源方面的差异

对高职新生各因子得分在性别上差异性比较,结果如表2所示,男女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10个因子及总因子上得分具有显著差异,且女生的各因子均分显著高于男生,所以,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男生,学院需对女生给予更多关注、更多关怀。对家庭来源结果分析发现,如表2所示,家庭来源不同的学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和总因子分方面得分具有显著性差异,且来自城市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来自乡村的学生。

(三)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

如表3所示,某高职新生是否独生子女在躯体化、敌对和精神病性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且独生子女在三个因子上得分均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

三讨论

研究数据表明,高职院校新生在症状自评量表中的多个因子得分显著较低,所以,相对于全国正常人心理健康常模,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良好,但在强迫、恐怖、精神病性方面显著高于全国常模,这需要学院采取一定措施及时预防、合理干预。性别、家庭来源、独生子女与否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很大影响。结果表明,女性自评量表的各项因子普遍高于男生,由于男女生在情绪情感体验、人际沟通、行为表达等方面存在差异,这导致男女的心理发展特点具有很大程度的不同,女生的人际沟通、情绪体验比男生更敏感、更丰富,独立性较弱,所以学院应针对性地解决男女的心理问题。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中国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比较重视智力教育,而忽视了孩子的心理素质发展和培养,导致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更多表现出敏感、多疑等不健康的心理特征,他们对待周围的人较多采用敌对的态度,情绪容易激动,甚至有时候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这使他们在校园学习生活中出现了一系列心理问题。而独生子女学生由于在家里受到父母的宠爱,在学校新的环境中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对不符合心意的事情或人产生敌对意识和行为。相对于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的心理问题应该得到学院更多地关注。所以,学院在进行心理教育与辅导过程中应全面考虑学生的个人成长环境,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和干预。

四建议

(一)开展入学专题讲座,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宣传

通过开展新生入学专题讲座,使新生对心理健康知识有一定了解,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大学与高中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差异,激发学生自我调适的主动性,为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做好心理准备。同时,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纠正对心理咨询认识的一些误区,增强其对心理咨询工作的信任,便于学院建设安全、和谐的校园氛围。

(二)制定合理的心理辅导方案,建立良好的学院——家庭沟通机制

学院心理咨询中心和各系院心理辅导员重点关注心理普查中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约谈并确认这些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制定合理的心理辅导方案,做到对症下药,对有同类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如自我意识发展障碍、情绪管理障碍、人际交往障碍等;分析他们的家庭结构并建立家庭教育档案,对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学院应主动与学生家长沟通,征得家长同意后可转介至专业心理治疗机构等。

(三)加强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心理辅导员专业素养

专职心理健康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力量,学院应按照规定师生比例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同时,充分发挥各系院辅导员的重要作用,积极组织辅导员进行心理辅导专业培训,专兼结合,及时掌握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四)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及心理调适方法

心理健康课是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行为训练法等多种形式传授心理知识、塑造积极心理素质的公共基础课程,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与要求,同时指导学生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提高其人际沟通能力,学会交往;不断增强学生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为学生介绍常见的应对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策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喻瑶,熊忠元等.“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4):44-47.

[2]张国成.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讨[J].社会心理科学,2005,(02):93-96+128.

[3]叶丽霞.对构建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9,(33):600+598.

[4]汤艺,路金阁,刘伟伟.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模式构建[J].企业导报,2015,(11):105-106.

[5]冉超凤.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6,(20):83-85.

强迫症的辅导方法篇3

在影片《DIX》中,英俊潇洒的主人公Marc从小饱受强迫症的困扰,永远无法迈出让他倍感恐惧的“第十步”,因为他的内心认为:“第十步”不对!

而我们身边常常有这样一群人,也无法迈出他们心中的“第十步”。他们对细节吹毛求疵:戴耳机必须分清左右、音量非得调到看着顺眼的数字;冰箱里饮料的数目不成对就会扔掉一瓶,保证对称;牙膏一定要从下往上挤;因为“怕脏”,一天洗掉一块肥皂,一袋洗衣粉;他们总是不相信自己已经把门牢牢锁上,反复检查有没有关好;也会一而再再而三回去检查煤气开关……

这些看似过分谨小慎微、循规蹈矩的行为实际上是一种病症―― 强迫症。

定义

强迫症是神经症的一种特殊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复进入患者脑中,患者虽体验到这些想法或冲动是来源于自身,极力抵抗,但始终无法控制,二者强烈的冲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虑和痛苦,影响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甚至生活起居。

强迫症发病率在我国居高不下,而青春期则成为强迫症高发年龄段。

成因

诱发强迫症的因素很多,比如患者的性格特征,1/3的强迫症患者病前具有一定程度的强迫人格,比如过分地追求细节的完美,好思索,性格过于刻板和缺乏灵活性等,再有就是遗传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等。

很多强迫症的形成与其小时候的教育及家庭环境有关。现在很多家长有一个通病,都希望孩子可以按照自己设想的方向去发展,希望孩子有很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比如总是追究孩子为什么把小数点点错,迫使他不停地追求细节、追求完美。

比如,有一个六年级的小男孩,由于害怕失误,做试卷时,他第一题做完就开始反复检查,第二题就是做不下去,一直到考试结束。历经中考、高考,具有强迫个性的孩子在潜移默化的压力下顶不住了,强迫症就开始显现,而这时正值孩子的青春期。

强迫症是由轻发展到重的,童年时过分严苛的要求,会误导孩子,从小就做事谨小慎微,事事想要做到最好,久而久之,导致不断洗手、锁门等各种强迫行为。

办法

对于有强迫症的儿童,家长要帮助他们认识和克服自己的性格弱点,教会他们用意念努力去对抗强迫现象,放松心情。

此外,家长还可以督促孩子通过体育锻炼缓解强迫症状。运动能调节心情、转移注意力,在运动过程中,集中在焦虑事件上的注意力会被转移到运动上,从而占据强迫性质行为和思想的时间,对减轻强迫心理的干扰是有促进作用的。慢跑、长距离慢速游泳、骑自行车、跳舞等有氧运动是不错的选择。

特别要注意的是,对于强迫行为较为严重的孩子,家长应尽早带其就医,辅以药物治疗。

强迫症的辅导方法篇4

关键词 积极团体辅导 大学生 抑郁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5.080

Positive Group Counseling Intervention on

College Students' Depression

WANG Liping, XU Wei, ZHANG Tingting

(B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Yantai, Shandong 264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ositive group counseling on college students' depression; Methods: 36 voluntary college students,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mplement positive group counseling, control group do not intervene, using scl90 and SDS scale test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to collect data; Results: Through positive group counseling, the members of the group in forcing factor, factor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 factor has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SDS shows the level of depression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Conclusion: Positive group counseling have good effect on college students' depression.

Key words positive group counseling; college students; depression

0 前言

抑郁是一种常见的消极情绪,常表现为情绪的低落、意志力低下,行动力降低等。在大学生群体中,抑郁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消极情绪体验,对生活、学习和交往等产生了很多不利影响,严重者会采取自杀行为,成为学校的不安定因素的重要方面。《沈阳晚报》记者康科峰从沈阳精神卫生中心获悉,名牌大学患抑郁症的大学生达到学校总人数的35%;通拉嘎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中轻度抑郁的占30%,中度抑郁的占10%,重度抑郁的2%。对重度抑郁倾向的个体,需要及时的进行个体心理咨询干预,不然就很容易转成抑郁症。对占比例较高的轻度抑郁和中度抑郁的学生,可以采取团体咨询的干预方式,可以提高效率,节省资源,更多的帮助抑郁学生走出情绪低谷。

近几年,塞利格曼提出的积极心理学颇受欢迎,其积极思想、积极心态和积极行动的理念也逐渐被团体咨询吸收过来,发展出积极心理取向的团体咨询技术。实践证明积极心理取向的团体咨询能够很好的缓解个体的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满意度,增进其社会适应的能力。本研究即是应用积极心理取向的团体咨询活动,探讨其对大学生的抑郁情绪干预效果,以期发展出对大学生抑郁的预防和干预的积极团体干预模式。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研究对象均为在校有抑郁症状的大学生。通过全校招募的方式招募志愿者,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选择自愿参加实验的抑郁症状大学生36 名,其中男生16名,女生20 名;年龄最大的22 岁,最小的18 岁,平均年龄19.15 ?1.46。年龄和性别在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其次,随机确定一半(18 人)抑郁症状大学生为实验组,参加我们的干预研究,另外一半抑郁症状大学生为对照组,和参与之前的生活、学习等没有任何变化,不涉及本次研究的内容。所有学生均为自愿参加,签订书面协议书,保证在实验过程中不无故退出,以保证研究能持续有效进行。

1.2 评定工具

干预前及干预后对两组成员进行SDS、scl-90进行评定。SDS是1965年仲氏制定的,不仅可以测查出抑郁心情的程度,是轻还是重,还可以帮助一部分以身体各种不舒适体验为主的病人,判断出有无抑郁症状,有助于隐匿性抑郁症的诊断。

scl-90是症状自评量表,该量表共有90个项目,包含有较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均有涉及,并采用10个因子分别反映10个方面的心理症状情况。

1.3 实验程序

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实验组实施积极团体治疗干预,由接受过系统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培训的专职心理治疗师担任团体的领导者。团体治疗形式为同质性封闭式团体,每组9人,分两组,在不同时间由同样的领导者组织团体运行,每组每周2次,每次90 分钟,共8 次。具体内容如表1。

表1

2 结果

2.1 积极团体辅导前后成员scl-90各因子的变化

由表2可以看出,在团体辅导前后,实验组在强迫因子、抑郁因子和焦虑因子方面都出现了显著性差异,说明积极团体辅导对降低成员的强迫、焦虑和抑郁有良好的作用。

表2 实验组在积极团体辅导前后的scl各因子变化

注: **P

2.2 积极团体辅导前后成员抑郁情绪的变化

由表3可以看出,治疗前后,实验组的抑郁水平有明显的下降,出现显著性差异,而控制组没有明显的变化。说明积极团体辅导的开展对降低成员的抑郁水平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表3 两组治疗前后SDS评分比较(XSD)

注: **P

3 讨论

通过研究发现,积极团体治疗在抑郁的治疗干预中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与王健、崔丽霞等人的研究一致。在积极团体治疗中,除了一般团体治疗的优势如希望灌注、普遍性、人际学习、修正体验、情感宣泄等,还有其独特的优点。大学生抑郁的成因多是因为社会心理因素,比如学校适应困难、人际关系紧张、学习压力大、情绪调剂能力差,承受挫折的能力差等。抑郁症患者对日常生活看得更现实,更消极。通过积极团体辅导活动,让成员能够不断增强其积极思维,能发现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以更有信心的应对未来生活。

对于抑郁个体,积极行动的缺少会导致他们积极情感的贫乏,让这些抑郁者更加沉浸在消极事件或消极情感中。行动和情感是相互作用的,积极的行动可以促进积极情感的产生,反过来,积极情感也可以很好的促进积极行动的进行。抑郁也被称为情绪情感障碍,是以情绪上的持续低落、意志力的减弱和行动力的减少为主要特征的。所以,情绪的高低对行动的产生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在积极团体辅导中,注重采用积极的行动让成员动起来,利用积极行动来促进积极情感的产生,让两者相得益彰。

综上所述,积极团体辅导作为一种新的团体辅导取向,更注重发挥成员的积极力量,发掘优势和特长,增强自信心,从积极认知、积极情绪和积极行动三个方面,让成员的生活变得积极阳光起来,所以,本取向的团体辅导方法有很好的推广作用。

课题编号:山东省高校科研计划“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青少年抑郁的干预和预防研究”(编号J14WH02)

参考文献

[1] 通拉嘎.大学生抑郁症的成因调查及预防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9.32(3):15-18.

[2] 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12.

[3] Irvin Yalom.团体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务[M].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1.

[4] 王卫.青少年抑郁的预防:青少年应变力辅导计划简介[J].心理科学,2000.23(4):506-507,498.

[5] Seligman,M.E.P.Positive health[J].Applied Psychology:An International Review,2008.57:3-18.

[6] Seligman,M.E.P.,Rashid,T. ,& Parks,A.C. Positive psychotherapy[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6.61(8):772-78.

[7] Lyubomirsky,S.,Sheldon,K.M.,&Schkade,D.Pursuing happiness: the architectures of sustainable change[J].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2005.9(2):111-131.

[8] 王健,吴海艳.基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的抑郁干预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14(3):80-84.

[9] 崔丽霞.积极心理学与青少年抑郁的预防干预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142-146.

[10] 李婷婷,段文杰,张永红.在线积极心理干预技术运用进展及方案设计.心 理科学进展,2012(2):44-51.

强迫症的辅导方法篇5

    论文摘要:目的观察用阅读疗法改善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效果。方法用大学生人格调查表(upi )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找出需要关注的学生40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为期1年的阅读辅导,阅读辅导前后用scl - 90测查,观察两组的效果。结果实验组辅导前后10项因子中有8项有明显改善(p<0.05或0.01);对照组第2次各因子与第1次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第2次测查结果比较,有4项统计有意义(p<0.5),分别是:强迫症状、抑郁、偏执、精神病性因子项。结论阅读疗法对改善大学生心理障碍有效。

    国内有关学者对阅读疗法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践研究,研究表明,阅读疗法是极易被大学生所接受有明显疗效的心理治疗方法[z7。我们曾对03级大专生阅读分析证实,自行阅读能改善大学生心理障碍[3],但由于他们对馆藏书刊内容特点了解不够,发现学生自行阅读存在一定局限性,选择阅读时难免存有盲目现象。而由图书馆经验丰富的老师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辅导,效果更好。因此,我们在04级大专生中以阅读小组的形式对有心理间题和障碍的学生实施阅读辅导,以观察不同类型书刊对改善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04级大专生“大学生人格调查表,”( upi)测试档案中调出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专业4个班,其中1类(有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2类(可能有一般心理疾病)的学生40名,男27名,女13名;年龄18一22岁,平均20.25岁。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人。

1.2方法

1.2.1实验组成员分析心理问题分析:将全体成员填写的scl一90进行因子分统计,每人的因子分不同,取最高的3项放在一起进行综合研究,10项因子中有5项因子分值最高。依次顺序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偏执、精神病性。阅读分析:实验组成员首次填写“大学生阅读调查表”,分析出他们以前阅读动机、阅读兴趣、阅读质量、数量及需要何种帮助等情况,将结果人档。

1.2.2组织阅读活动对实验组成立阅读小组。①集体活动6次,讨论交流阅读体会和专题讲座。②分开小组活动。为了方便交流和组织,阅读小组以班级为单位分成3个活动小组。小组活动采取隔2-}-4周集合1次,每次1.5一2h,交流阅读方法和读书体会,并提出存在问题。③个别辅导活动。小组活动开始2个月后,根据反映出的问题和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采用个别辅导的形式指导阅读。为期为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阅读小组的主题定为“个人成长”。在阅读辅导前后,用“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同时测查。分不同时期填写“大学生阅读调查表”(自编)。

    印发推荐书刊目录四期。开始时根据“大学生阅读调查表”的统计,参考对03级阅读调查的分析,研究scl一90第1次评定的各因子均分情况。在馆藏图书中分析出图书100部,现期期刊86种。以后参照有关书刊中优秀书目介绍以及在阅读活动中反映出的问题分期编印推荐书刊目录。

2结果

2.1阅读辅导前后scl - 90因子分值比较见表1。由表1可见,实验组辅导前后10项因子比较,其中8个有统计意义。对照组两次测查的10项因子比较均无统计意义。实验组与对照组第2次测查结果比较,4项统计学有意义(p <0.05),分别是:强迫症状、抑郁、偏执、精神病性因子项。

2.2阅读的心情阅读时的心情有愉悦、宁静、一般、心烦、其他等5项,末次调查选择前2项者占80,第3项者占20 % 。

2.3阅读内容阅读调查表中有一栏为:你印象最深的3本书,初次统计填写了41本书,分别是:中外名著12本、现代文学14本、武侠小说5本、专业科普5本、历史2本、其他3本。末次统计填写了51本书,分别是:中外名著21本、现代文学14本、名人传记10本、励志类5本、其他1本。初、末两次对比阅读内容的变化有3个特点:一是增加名著的比例,前者占24 96,后者占40;二是增加名人传记和和励志类的书籍;三是武侠小说和科普读物减少了。2.4图书和期刊在阅读治疗中的应用①在scl-90测试分析中,有3个显著降低分值因子项:强迫、抑郁、偏执。降低分值分别是‘0.57,0.47,0.46;分值超过平均分的人员分别有9,8,10人,他们集中于15个小组成员,其中3项者4人,2项者4人,1项者7人。②对以上巧人喜欢读的书进行统计。其中3人次以上的书有19种,这些书分别是:《狼图腾》、《人性的弱点》、《平凡的世界》、《穆斯林葬礼》、《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海伦.凯勒》、《红与黑》、《居里夫人》、《文化苦旅》、《三十六计》、《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红楼梦》、《活着》、《富兰克林》、《苔丝》、《老人与海》、《高山下的花环》、《茶花女》、《挪威的森林》。③对以上巧人喜欢阅读的期刊进行统计。其中3人次以上的有5种,分别是:《青年文摘》、《萌芽》、《读者》、《译林》、《辽宁青年》。这些说明有关在苦难中成长的小说、成功人士的传记及著作,还有励志与做人处世的期刊对存在强迫、抑郁、偏执反映的大学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3讨论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已经成为高校和社会关注的问题之一。阅读疗法是易被大学生所接受,且有明显疗效的心理治疗方法,对大学生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及一般心理问题的有效性正逐渐被证实。

    本研究表明,从scl-90因子分统计看,实验组因分子均分,除躯体和敌意外的其他8项均有明显的改善,占80,其中强迫、偏执、抑郁3个因子项有明显改变。对照组因子均分所有项目均无明显的差异,两组对比明显看出阅读治疗效果。

    本研究初步筛选出治疗强迫、抑郁、偏执3种类型心理障碍适用的部分书刊目录;培养了大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在为人处事、适应社会等方面得到改善,并在提高自信心、设计人生目标方面有了正确的理念,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通过初步研究,看出阅读疗法适合大学生群体使用,可以通过阅读改善心理困扰,在为人处事、职业生涯设计等诸多问题上自助成长,有利于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应加大力量研究和应用。

强迫症的辅导方法篇6

关键词:重症胸部创伤,保护性肺通气,ARDS,疗效观察

重症胸部创伤并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严重并发症[1],由于胸部受到严重创伤后合并失血乃至于休克导致组织细胞发生灌注不足、氧自由基逐渐释放、细胞出现变性坏死、白介素-2等类有害因子对重要脏器造成损伤。从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我院共收治60例重症胸部创伤并ARDS患者,通过保护性肺通气治疗,病患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中收治的60例重症胸部创伤并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患,其中男性50例[2],女性10例,年龄32-53岁,平均年龄(43.6±5.4)岁。根据AIS-90规定标准,所有患者AIS胸部创伤指数均超过3,诊断结果均满足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0年规定的重症胸部创伤并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患的诊断标准。随机将病患分成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研究组男性25例,女性5例,年龄33-53岁,平均年龄(44.6±5.2)岁,7例超过5根肋骨骨折,5例连枷胸,4例血胸中等量以上,9例患者合并休克,2例支气管和气管裂伤,3例胸骨发生骨折;对照组男性26例, 女性4例,年龄32-52岁,平均(42.7±5.5)岁,8例超过5根肋骨骨折,4例连枷胸,5例血胸中等量以上,8例患者合并休克,3例支气管和气管裂伤,2例胸骨发生骨折。两组病患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等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在入院后首先对患者的胸部创伤给予积极处理,对于胸骨发生骨折的病患进行内固定,采取手术处理,对于肋骨多根出现骨折的病患包扎胸带来固定,对病患的休克症状采取输血补液治疗法,对于血胸中等量以上的病患给予胸腔引流术治疗,手术修补出现支气管和气管裂伤的病患。并给患者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处理,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病患的微循环,降低损伤组织等。每天给予40至80mg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甲强龙),连续治疗3至7天时开始减量。对消除病患的肺小管痉挛采用东莨菪碱,使患者支气管扩张,为了预防发生感染,给患者采用对应的广谱抗生素处理。所有病患入院均确诊为重症胸部创伤并ARDS后立刻行气管插管[3],使用模式是PEEP+PVS+SIMV的美国威萨ivent201呼吸机型号呼吸机来辅助呼吸。刚开始使用纯氧,待氧合发生好转后调节氧气的浓度。两组实施各自的通气方式。其中给予研究组患者潮气量是(5-8)mL/kg,PEEP为5至14cmH2O,I:E=1:1.1-2.0,f是(17-20)次/分钟。对照组给予(9-15)mL/kg的潮气量为,3-11 cm H2O的PEEP,I∶E=1∶1.4-2.0,(11-16)次/分钟的f值。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对待。

1.3疗效指标

临床疗效的评估标准。无效:指通过治疗之后病患的身体情况没有好转反而发生恶化症状,其氧合指数未曾改变甚至慢慢在下降;有效:通过治疗之后病患身体情况出现好转,氧合指数略有升高,但未超过300mmHg,PaCO2低于80 mmHg;显效:通过治疗之后患者身体状况发生好转,动脉血分析的相关指标慢慢正常,氧合指数提升到300 mmHg。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患者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通过SPSS19.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当P

2 结果

2.1 两组通气前后患者血气分析和氧合指数的比较

通气前,两组血气分析与氧合指数数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通气后PaO2、PaCO2及氧合指数较通气前均明显改善,且通气后24小时较通气后8小时改善更为显著,通气后研究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表1 两组不同时点PaO2 (mmHg)情况的比较*

表2 两组不同时点PaCO2 (mmHg)情况的比较

表3 两组不同时点氧合指数情况的比较

注:各组通气24小时与通气8小时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机械通气时间与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病患机械通气时间、病死率和治疗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

表4 两组通气时间与治疗效果的比较

3 讨论

呼吸窘迫综合征是由于心源性之外的肺内外其他致病原因引起的急性、缺氧性呼吸衰竭,致病机理一般为大量输血补液、严重创伤严重感染休克等。ARDS在重症胸部创伤中是极为严重的并发症[4],相关报道称病死率达45%-70%。通常在伤后一天内发作。在创伤后多发肺挫伤、肋骨骨折、血气胸、休克等一系列危险因素情况下,炎症因子损伤肺脏器官、肺组织发生出血水肿、氧弥散功能、通气功能受到障碍,通气血流比失调,肺顺应性降低,肺内分流上升,最终引发急性ARDS。

目前,在临床上对本病的治疗首先应及时处理病患的原发病,然后采取强氧治疗改善患者缺氧症状,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呼吸机辅助呼吸,其可较为精确的控制氧疗,能降低自主呼吸,避免病患呼吸肌疲劳,PEEP可以增强气体交换,治疗肺泡萎缩。若在早期积极实施吸机辅助呼吸治疗,可大大提高该病的生存率及治愈率[5]。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于重症胸部创伤并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保护性肺通气治疗,发现研究组病患的肺通气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机械通气时间明显得到改善,研究组的病死率6.7%较对照组的30%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郑勇,黄进启,谭远光. 重症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62例[J].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9,16(3):191.

[2] 母春华,李薇薇,高家敏. 严重胸部创伤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54例临床分析[J]. 中国综合临床,2010,26(1):76-77.

[3] 彭木开. 重症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分析[J].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0):169.

[4] 付明磊. 重症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49例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11,8(24):145-146.

强迫症的辅导方法篇7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趋势;症状自评量表;大学生

从中学升入大学,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刚刚步入大学校门的新生,面对的是一个崭新的世界,不论是校园环境、人际氛围,还是学习方法;也不论是个人目标、家庭期望,还是自我定位,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大一新生基本上都需要经历一个适应的过程。近年来,大学新生的适应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多方面,尤其是教育界、心理学界和精神卫生学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在教育学界,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工作日益受到重视,专业化心理健康机构的建立、机制的完善和队伍的优化,共同引导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向由矫治模式向发展模式转变。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普测就是发展模式下的重要工作之一。位于滨海城市—河北省秦皇岛市的燕山大学是一所国家重点大学。自2002年起,该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心理中心”)先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和房树人投射测验等在每一届本科新生中进行心理健康普测和筛查。根据测验结果,为每位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并针对筛查出来的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展了如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的干预和辅导工作,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笔者从近三年燕山大学的新生心理普测结果和后期干预的有效经验出发,谈谈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趋势。

一、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现状

对燕山大学近三年(2006-2008级)新生心理普测数据中的SCL-90的结果作以比较、统计和分析,得出如下四方面的结果和启示。

1、三届新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以因子分≥3作为检出标准,2006、2007和2008级新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分别为11.24%,7.86%和4.83%,三届新生总体的检出率为7.89%。国内其他采用SCL-90对大学生群体进行的调查研究显示,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一般为2.3%-26.1%[1-3]。燕山大学的研究结果与其他高校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说明国内不同高校的大学生群体其心理特点存在一定差异;同时,本研究中三届新生总体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为7.89%,没有超出上述同类研究结果的范围,基本处于同类研究的中下游水平,提示该校新生心理问题的发生比率正常。

2、三届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方差分析结果显示,SCL-90的总分和9个因子分在三届新生之间无一例外均呈现显著性差异,并且有明显的逐年降低的趋势(p<0.01)。提示近年来该校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逐年提升。

3、三届新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与常模的比较:三届新生总体的SCL-90的所有因子分与大学生常模和全国常模相比较,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与大学生常模相比较,三届新生的9个因子分均较低,提示该校新生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比较乐观,同时也表明该校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着自己的群体特征,与大学生常模存在明显差异。与全国常模相比较,三届新生的躯体化、抑郁和敌对3个因子分较低,其余6个因子分较高,提示该校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一般人群还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强迫症状和人际关系敏感两方面的薄弱是三届新生的共性,应引起该校相关心理健康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4、三届新生心理问题症状表现的因子分布:结果显示,三届新生中重度症状比例最高的因子分别是:2006级为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和偏执,2007级为人际敏感、强迫症状和抑郁,2008级为人际敏感和强迫症状,三届新生总体为强迫症状和人际敏感,上述因子的检出率均接近或大于2%;重度症状比例最低的因子分别是:2006级、2007级和总体均为躯体化,2008级为躯体化、恐怖、焦虑和精神病性,上述因子的检出率均小于0.5%。不难看出,强迫症状和人际敏感两项的异常,是近年来该校大学新生的通病,这无疑给该校心理教育工作者指明了今后开展工作的方向和侧重点。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趋势

众多关于大学新生适应问题的论述均指出:大学新生的适应主要表现为生活环境适应问题、人际关系适应问题、学习适应问题、自我认识与定位问题等方面[4]。燕山大学心理中心针对大学新生的上述常见心理适应问题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性和服务性措施,这些措施是在借鉴国内众多兄弟院校宝贵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研究,总结提升出来的,现已形成一套较完备的、行之有效的体系[5]。燕山大学以国内外科学研究结果为依据,在心理健康教育方案的设计上充分考虑和涵盖了上述诸多方面的因素,充分体现了该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矫治模式向发展模式转变的基本思路。从燕山大学针对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经验出发,引申和扩展到我国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应着重从观念的转变和措施的开展两大方面入手。

(一)心理健康教育观念的转变

1、由矫治模式向发展模式的转变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体现某种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目标定位、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发挥的典型方式。从服务对象和目标的角度来分类,有矫治模式和发展模式两种类型。矫治模式以有心理障碍学生为对象,以消除症状为首要目标。此种模式带有浓厚的医学色彩,其特点是注重心理问题的具体分析,通过师生间心灵上的沟通使双方能在共情的基础上平等、真诚地对话,有针对性地消除心理问题。其局限性也很明显:矫治模式是一种被动的教育策略,即当学生的心理出了问题后再采取补救性的措施;而且,矫治模式对教育者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要求很高,若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和训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技术问题,甚至带来负面效应。 转贴于 2、施教者主体的转变

在高校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施教者的主体是为数不多的校内专兼职心理教师。即使是按照教育部对高校心理咨询教师与在校大学生的数量配比要求——1:3000的比例来配置,对于像燕山大学这样一所仅本科生就达三万名的高校来说,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也不足十名。这样为数不多的数名心理教师肩负着维护全校几万名学生的心理健康重担,很明显是超负荷的,所以仅凭他们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机构协调模式”恰好弥补了这一缺憾。此模式的核心是构建“校—院—学生”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统筹协调三级网络的工作,使之服从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此模式不但能够保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长期、稳定地开展下去,而且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高校的整体工作结合起来,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以燕山大学为例,该校自2003年起就逐步构建起了由校(学生工作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副院长、学生科长和辅导员等)和班级学生骨干(班干部和“心理危机阳光小组”成员等)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体系。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为一级网络,主要负责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和制度的制定、实施、监督与评估以及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理论与技术指导等;学院的学生辅导员等为二级教育网络主体,起衔接、沟通、强化教育的作用;班级的学生骨干为三级教育网络主体,主要负责及时发现和反馈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在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等。该网络体系中各级的责任、分工和工作重点不同,但大家紧密联系,及时沟通,密切合作,通过二级、三级教育网络系统向全校范围辐射,有助于心理中心对于全校危机学生情况的掌握,信息通畅且有效[5]。

(二)心理健康教育实际操作体系的丰富

针对上述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趋势中的两大转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工作方法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1、与发展模式相对应的心理教育途径

矫治模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不外乎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心理热线、危机干预等几种形式。上述工作形式中,心理教育工作者基本都是坐等心理问题学生上门,然后给予相应的辅导或干预。其工作对象是少数出现心理不健康或不正常状况的学生,教育和服务的范围较小。而新型的发展模式强调心理健康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其未来发展问题,主要任务是使大部分学生学会自己应对问题的有效策略和方法,所以是以前摄性预防为主导思想的。此模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和途径将大大扩充,主要有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心理学必修课或选修课、心理健康常识和技能的宣传(如宣传橱窗、校园广播、报纸、网站等形式)、佳片心理解析、心理知识大赛、朋辈心理辅导、新生心理普测、各年级心理问题排查以及根据普测或排查结果给予的约谈、团体辅导、主题班会、新老学生座谈等活动。

2、与施教者主体扩大相对应的心理教育途径

预防发展模式的兴起必然要求施教者主体的改变,正如前文所述,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施教者从少数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扩展到遍布全校的三级工作网络全体成员,此工作网络中,经过系统培训的学生心理骨干(学生干部、心理健康协会会员、班级心理委员等)、辅导员、任课教师等成为骨干,心理健康教育措施也随之丰富起来,主要有辅导员举办的心理健康讲座或主题班会(常见主题同上),辅导员或学生心理骨干组织的老生经验谈、心理情景剧、心理沙龙、素质拓展等班级活动,学生心理骨干自办的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的板报、报纸、广播节目,同学间的朋辈心理支持与辅导以及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和实习中渗透的心理健康教育等。

参考文献:

[1]大学新生心理健康个案研究——吉林师范大学05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6,(11):74-77.

[2]王玉.一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与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6):630-632.

[3]王希华,赵广平.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趋势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3):287-290.

[4]马慧,徐静英. 浅谈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问题[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0(1):143-144.

强迫症的辅导方法篇8

关键词:颈椎病 针灸理疗 疗效 探析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2)01-0014-02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肥厚增生以及颈部损伤等引起颈椎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刺激或压迫颈脊髓、颈部神经、血管而产生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为骨科常见病、多发病。有统计表明其发病率大约在15%,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加。而随着工作方式的改变以及锻炼的缺少,颈椎病影响人群逐渐向低龄化发展,某些特殊人群如技术员、财会人员、长期伏案工作者中发病率高达60%。临床治疗方法很多,我院近年来对于一些患者在常规治疗措施外,联用针灸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下面此方法的实施和诊治过程的体会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84例颈椎病患者,其中观察组(联用针灸理疗组)42例患者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38~68岁,平均53岁,包括颈型16例、神经根型15例,椎动脉型8例,交感型3例。对照组(常规治疗组)42例患者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40~70岁,平均55岁,包括颈型18例、神经根型11例,椎动脉型9例,交感型2例。所有患者根据临床病症及颈椎CT、椎-基底动脉多普勒检查后确诊。两组从年龄、性别、疾病分型等各方面比较差异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概述。患者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缩,颈型因睡卧不当,颈部受风寒或颈部强扭所致,神经根型多因椎间盘退化、破裂,突出入椎间孔,或椎骨骨质增生,椎间孔变小,压迫颈神经根所致,椎动脉型因椎骨错位椎动脉变扁变小,椎动脉血流不畅,脑部缺血缺氧者所致,交感型因颈椎退化筋膜与肌肉粘连,挤压血管和交感神经所致。

1.3 方法。

1.3.1 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主要是改善微循环、扩张局部血管、抗炎止痛、清除自由基等等(具体略)。

1.3.2 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采取针灸理疗方式,具体如下:

1.3.2.1 一般措施。进行健康教育,令患者加强颈肩部肌肉的锻炼,纠正不良姿势和习惯,注意颈肩部保暖,保持乐观心态。

1.3.2.2 针灸理疗。进行电频针刺,使用国产HM6805―Ⅰ经穴治疗仪以风池、天柱、列缺、曲池、内外关、合谷、局部颈夹脊穴位、压痛点为主穴,并根据临床分型配穴,颈型配养老、后溪;神经根型配肩、手三里、八邪;椎动脉型配完骨、四神聪;交感型配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太溪,得气后留针采用连续波及疏密波相结合进行25分钟针刺。每日1次,7次为1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对于寒性体质患者还可进行温针灸治疗,用长约2cm艾条,插于针柄上点燃施灸。结束后对患者局部颈肩使用重庆华伦牌TDP特定电磁波治疗仪照射15分钟。

1.3.2.3 其它辅助理疗。在针灸治疗后,对患者进行配合推拿放松,用左手掌扶住患者前额,使颈部微微后伸,用右手拇指从枕骨粗隆下由内向外推按至耳乳突处,进行枕大、小神经按摩,尔后左手扶持患者头顶,右手食指和中指并拢在锁骨中点略上按摩臂丛神经,接着弹拨颈神经压痛点,拿捏颈后肌群,点压冈下肌,最后拍打及搓法结束。

1.3.2.4 自我康复。患者还可在工作和休息之余进行自我锻炼,令患者两脚并立,比肩稍宽。双手叉腰,拇指在前,腰部自左向前、后、右作回旋动作。双手掌对搓发热以后,双手掌用力向下推摩到尾骶部,然后再向上推回到背部。

1.4 疗效评定标准。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后6周进行治疗效果评定,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痊愈:症状完全消失,辅助检查无阳性体征。显效:症状基本消失。有效:症状明显减轻,仍对工作学习有影响。无效: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体征无明显改善。

1.5 统计学。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且进行t检验,以P

2 结果

观察组发生2例颈心综合征,1例视力障碍;对照组有8例并发症,包括4例颈心综合征、3例视力障碍、1例吞咽障碍。

3 讨论

颈椎病的发病原因很多,除年龄因素外,长期的慢性劳损也是重要原因,不良的睡眠、不当的工作姿势、不适当的体育锻炼等等都会引起颈椎病的发生[1],而当前的发病年龄已呈现低龄化的趋势。颈椎病长期的局部肌肉、韧带、关节囊的损伤,可以引起局部出血水肿,发生炎症改变,在病变的部位逐渐出现炎症机化,并形成骨质增生,影响局部的神经及血管。颈椎的发育不良或缺陷也是颈椎病发生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该病基本病理变化是椎间盘的退行性变,颈椎间盘运动范围较大,容易受到过多的细微创伤和劳损,退变常会引起继发性的椎间不稳定,椎体前后韧带的松弛,又使颈椎不稳定,更增加了受创伤的机会,使骨赘逐渐增大,对颈神经或脊髓产生压迫。严重患者可因骨赘影响吞咽或造成嘶哑,而神经根受压后如不及时减轻压力,逐渐会产生不可逆的变化。

临床治疗上方法很多,但是由于颈椎脊髓节段处于高位,手术风险相当高,一旦出现神经损伤可能导致高位截瘫,因此多采取保守治疗的方法。有数据表明颈椎病约70%以上的患者经保守治疗均可得到缓解。实践表明,常规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而且病情易复发,我们采取联用针灸理疗的手段,其治疗效果要优于常规治疗。颈椎是人体脊柱日常活动最频繁的部位,而椎间盘是人体最早、最易随年龄发生退行性改变的组织。当局部受到风寒侵袭,或颈椎处于强迫姿势过久,导致经络阻滞,气血不和,出现颈肩疼痛,颈部肌肉拘挛,头痛,头晕等症状。利用针灸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2],而其它的辅助理疗如按摩、点压、电磁治疗等等可以通过剌激颈丛神经及臂丛神经,使头顶、枕后及肩臂产生酸胀、麻窜感,达到疏通经络,调理气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局部充血、水肿消散,无菌炎症吸收。

颈椎病发病机制复杂,压迫、刺激、缺血均会引起,临床应注意疾病分型,不可盲目理疗,否则会造成新的压迫,形成颈椎不稳定[3],我们体会到并不是所有的颈椎病都能采用理疗的方法来治疗,颈型、神经根型以及椎动脉和交感神经兴奋型的患者,手术效果不太确切,而且风险较高,针灸理疗较为合适,对于椎间盘突出明显,严重压迫脊髓或神经根,或骨刺较大,严重压迫神经根或椎动脉者往往不适宜进行理疗,而对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则应尽早实行手术治疗。在颈椎病针灸理疗治疗过程中,患者还应掌握用科学的手段防治疾病,配合医生治疗,减少复发,在工作空闲时做头及双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转运动,既可缓解疲劳,又能使肌肉发达,韧度增强,从而有利于颈段脊柱的稳定性,增强颈肩顺应颈部突然变化的能力。

综上,针灸理疗治疗颈椎病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建华,张其云.颈椎病患者颈椎体骨质增生与年龄关系分析[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8,27(4):59-60

[2] 黄秋贤,蔡岩松,姚欣,李春影,常霞.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90例[J].黑龙江中医药,2004,(2):46-47

上一篇:老年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范文 下一篇:如何推进优质护理服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