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的急救处理方法范文

时间:2023-10-30 17:24:20

烧伤的急救处理方法

烧伤的急救处理方法篇1

【关键词】 社区;儿童烧伤;健康指导;现场急救

烧伤和烫伤是目前比较常见的社区意外伤害,如果在现场能够使用正确的方法开展急救,就可以有效的减轻儿童的烧成程度,减少儿童的痛苦。如果所采取的急救方法不当就很有可能会产生烧伤加重的状况,甚至会耽误对患儿进行抢救的时机。本文分析了2008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烧伤患儿的200例Ⅱ-Ⅲ度小面积的烧伤患儿进行了烧伤现场的急救情况分析。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烧伤患儿的Ⅱ-Ⅲ度小面积的烧伤患儿200例,其中女性患儿为65例,男性患儿为135例。患儿的年龄为2个月-6岁,烧伤面积

1.2 方法 对患者的家长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口头提问的方法进行整理回收,总共问卷为200份,有效回收为200份,回收率为100%。

1.3 统计结果分析 使用EXCEL2007进行数据库的建立,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2 结果

从表1来看,大于90%的家长能够及时的将幼儿脱离热源,大约80%的家长能够在儿童烧伤之后帮助儿童涂膏药并及时的送医院就诊,能够保护患儿创伤表皮的家长数量也占到了66%,但是能够运用冷疗的家长数量却只有23.5%。

从表2中可以看出家长对于烧伤急救知识的获取主要还是从医院获得。网络和其他方式也是急救知识传播的有力方式。

3 讨论

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比较薄弱,而且因为年龄小好奇心较重,很容易在家庭中接触到热源。通过实践分析,烧伤的热源中以热饭菜汤和热水最为普遍。幼儿的皮肤细嫩,且真皮和表皮都比较薄,在发生烧伤烫伤的情况下,同等的热力对于幼儿所造成的危害更为严重。从表1来分析,不能正确的脱离热源的家长占到了9%。年龄较小的幼儿,自身缺乏自我保护意识,长时间的接触热源对幼儿的伤害极大。家长在日常对幼儿的教育过程中,应该积极主动的进行危险的回避,提升自身的安全意识,让幼儿尽力的远离热源。分析表1可以发现,只有23.5%的家长在发生了烧伤之后能够应用冷疗法,但冷疗法是能够有效的减轻患儿的痛苦,减少对于幼儿的伤害。所以家长应当有意识的从正确的途径和方法获取幼儿烧伤以及急救的相关知识,这样即使是发生了意外,也可以运用正确的方法来降低对于幼儿的危害。

从表2中可以看出,家长获取正确的急救知识主要是从医院获得。所以社区医院应当充分的发挥作用,开展健康教育。当患者来医院进行就诊的时候,医生首先要对患儿的创面进行正确处理,以减少患儿的疼痛和家长的紧张情绪,随后向家长宣传正确的烧伤急救的方法和措施,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对家长所采取的急救措施进行纠正,向机长宣传简要的急救知识,如尽快的远离热源,脱去幼儿被热水浸透的义务,保持患儿烧伤皮肤的完整,如果衣服不容易脱下,要使用剪刀剪开,使用清凉水对创面进行清洗。社区医院还可以前来社区医院就诊的病人发放一些健康教育的手册,向社区居民宣传正确的烧伤急救的方法和措施。医生则要对烫伤家长做好宣教,及时和家长进行必要的沟通,患儿回家后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回医院进行就诊。

对家长进行正确急救知识的宣传和健康教育,是最大限度较少幼儿烧伤伤害的有效途径,应该在社区医院利用多种途径来进行烧伤急救知识的宣传和预防烧伤常识的介绍,尽可能保护幼儿受到意外伤害。

参考文献

[1] 丁建华,何玉霞.健康教育在烧伤植皮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急症,2009(07).

[2] 毛金凤,肖翠勤,肖永芳,许凤莲.石河子地区3002名3-12岁儿童意外烧烫伤伤害的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8(05).

[3] 邓玉芝.威海市11年来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8(04).

烧伤的急救处理方法篇2

[关键词] 冷疗; 烧伤总面积; 浅二度; 深二度

[中图分类号] R6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09-118-02

烧伤是指由于热力所引起的组织损伤,包括火焰烧伤、热液烫伤、电烧伤、化学烧伤及放射烧伤,生活烧伤中以火焰烧伤及热液烫伤最多见。烧伤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损伤,其致残率、毁容率居各类损伤之首;烧伤后早期对创面实施冷疗,可以迅速减轻疼痛和热损伤,有效地保存细胞活力,加速创面愈合。为此,笔者以浅二度、深二度创面愈合时间为指标,观察冷疗对创面愈合时间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5年7月~2009年7月烧伤总面积在20%TBSA以下的急诊患者97例,其中男61例,女36例。年龄分段:15~22岁19例,23~55岁66例,55岁以上12例。致伤原因:热液烫伤68例,火焰烧伤2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9例和对照组38例。

创面类型:浅二度(治疗组41例,对照组24例),深二度(治疗组18例,对照组14例)。

1.2 方法

治疗组入院后先给予冷疗,再行常规换药(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后,碘伏油纱覆盖创面);

对照组入院后立即给予常规换药。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实验数据均以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分组t检验分析,结果以(χ±s)表示。

2 结果

治疗组浅二度、深二度创面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日常生活中常有人因意外被烧伤或烫伤,却不知应采取哪些简便措施以终止和减轻烫伤。如何及时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最大可能地减少受伤程度呢?擦碱、抹酱油等“土办法”是否能起到终止和减轻烫伤的作用呢?专家认为,这些“土办法”是没有科学道理的。烫伤或烧伤后,在伤口上擦碱、抹酱油甚至涂甜面酱等,都会污染伤口,到医院后,医生清理起来也很麻烦,因此而延误治疗时机。此外,这些东西都不能重复地起到降温的作用,频繁更换会加剧患者的疼痛,所以使用这些方法不能起到很好的终止和减轻烫伤的作用。我们认为被烧伤或烫伤时,最好的应急措施就是“冷疗法”,“冷疗法”不仅降温物品容易寻找,而且能控制高温向皮肤深处渗透。

冷疗是烧伤后立即用冷水对创面进行冷敷、淋洗和浸泡。冷疗是烧伤后早期非常有效而简易的措施之一,其效果如下:(1)降低创面及皮下温度,阻止热力对组织的继续损害。(2)降低耗氧量及新陈代谢率,减少组织内乳酸的产生而有效缓解疼痛。(3)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组胺产生,减少渗出,减轻水肿。(4)由于机械冲刷作用,使创面干净,对化学烧伤可以减少毒素吸收。

冷疗时间一般在伤后6h内进行,时间越早越好。研究表明,烧伤后20min以内进行冷疗,持续时间>30min有较大的意义。因此,烧伤后早期的正确自救方法应为:伤后即刻以大量清洁水长时间冲洗、浸泡或湿敷;适宜水温炎热季节为5~10℃,寒冷季节为15~20℃,持续冷疗时间0.5~1h以上,甚至数小时,以病人耐受为宜;四肢采用冲淋,头面、躯干、会阴采用局部交替冷敷,浸浴、浸泡容易引起交叉感染,使用时宜注意清洁;冷疗后,使用清洁衣物保护创面,尽量保持皮肤的完整性,就近去正规医院求医。

冷疗适用于成人的小面积烧伤(面积不超过20%),且无严重休克和合并伤者。冷疗时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对症处理,及时终止冷疗。对于烧伤患儿则应慎用,须警惕低体温诱发或加重休克的可能。对于化学物质烧伤则要按其理化特性分别处理。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冷疗可以减轻热损伤,有效地保存细胞活力,加速创面愈合。局部冷却疗法是一种传统的治疗烧伤的方法,作为一种急救措施,20世纪70~80年代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和入院前紧急处理。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多数患者烧伤后未能及时正确地自救,患者自救常识的缺乏与学历、职业无明确关联,部分医务人员烧伤后早期亦未能采取正确自救措施,可能与烧伤专业性较强、非专科医务工作者接触较少有关。因此,加强烧伤后自救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提高人们的自救意识,对于烧伤创面的愈合及预后都非常重要,具有较大的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 孙永华,李迟,苏虹. 烧伤创面冷敷料的研究与临床应用[J]. 中级医刊,1992,27(9):35-37.

[2] 韩春茂,肖光夏. 第六届全国烧伤外科学会议纪要[J]. 中华烧伤杂志,2001,17(4):251-252.

[3] 黎鳌. 我国烧伤救治研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 中华烧伤杂志,2001, 17(1):5-7.

[4] 李迟,于冬宁. 冷却疗法治疗烧伤的临床与实验研究[J]. 中华医学杂志,1997,77(8):586-588.

[5] 马文元,赵春安,牛希成,等. 实用烧伤治疗学[M]. 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47-48.

烧伤的急救处理方法篇3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急救方法:

1,尽快脱去着火或沸液浸渍的衣服,特别是化纤衣服。以免着火衣服或衣服上的热液继续作用,使创面加大加深。

2,用水将火浇灭,或跳入附近水池、河沟内。

3,迅速卧倒后,慢慢在地上滚动,压灭火焰。伤员衣服着火时不要站立、奔跑、呼叫,以防增加头面部烧伤或吸入性损伤。

4,迅速离开密闭和通风不良的现场,以免发生吸入性损伤和窒息。

5,用身边不易燃的材料,如毯子、大衣、棉被等迅速覆盖着火处,使与空气隔绝而灭火。

6,冷疗 热力烧伤后及时冷疗能阻止热力继续作用而使创面加深。并可减轻疼痛、减少渗出和水肿。因此如有条件,热力烧伤灭火宜尽早进行冷疗,越早效果越好。方法是将烧伤创面在自来水龙头下淋洗或浸入清洁冷水中(水温以伤员能耐受为准,一般为15~20℃,夏天可在水中加冰块),或用清洁冷(冰)水浸湿的毛巾、纱垫等敷于创面。冷疗的时间无明确限制,一般掌握到冷疗停止后不再有剧痛为止,多需0.5―1小时或更长。冷疗一般适用于中小面积烧伤,特别是四肢的烧伤。

7,酸碱烧伤的严重程度除酸碱的性质和浓度外,多与接触时间有关。因此无论何种酸碱烧伤,均应立即用大量清洁水冲洗至少30分钟以上,一方面可冲淡和清除残留的酸碱,另一方面作为冷疗的一种方式,可减轻疼痛。注意开始用水量即应够大。迅速将残余酸碱从创面冲尽。头面部酸碱烧伤时,应首先注意眼,尤其是角膜有无烧伤,并优先予以冲洗。

烧伤的急救处理方法篇4

一、编制目的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实行专门机构监督,各单位自主管理与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原则,及时掌握各部位的火灾隐患信息,对突发的火灾事故采取科学、有效的控制和消灭措施,及时做好安全救护、应急救援及人员疏散工作,迅速有效地将事故损失减少至最小,以达到预防和减小火灾事故危害的目的,确保职工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及《四川省消防条例》的规定,结合分公司可能发生的重特大火灾事故类型、性质、影响范围大小及后果的严重程度等情况,特制定《攀工建筑分公司重特大火灾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建筑分公司内部所有部门和基层单位从事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

四、应急预案的方针、原则和目标

(一)方针和原则

(1)本预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2)本预案为分公司重特大火灾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的基本程序和组织原则。

(二)本预案在实施应急处理工作中实行统一指挥、各负其责、密切协同,救人第一、快速反应、属地保障,科学决断、有效处置、确保安全是原则。

(三)各单位和分公司有关部门要配合本预案制订的火灾事故应急处理实施预案,实行在分公司统一指挥下,分级管理,分级实施。

(四)目标

本预案的目标是控制紧急事故的发展并尽可能消除事故,将事故对人、财产和环境的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

五、基本情况

主要从事工业(土建)施工:大跨度工业厂房,冶金高炉及焦炉系统主厂房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设备基础,大容积独立水塔,钢结构制作和安装等;大型综合性民用建筑施工:民用住宅小区及高层、超高层公寓住宅、市政综合大楼、综合性商业楼群、城市标志性建筑、文化体育场馆、市政道路及管网等公共建筑;建筑辅业:大型项目测量,商品混凝土及预制混凝土,冷轧带肋钢筋生产,汽车运输等;混凝土、沙浆及地材试验。

六、火灾事故基本预测

(一)生产设备引发的火灾。

可能发生重特大生产设备火灾事故的地点:分公司所属的厂房、检修现场、所有施工现场。

(二)生产物质发生的火灾

1、易燃液体火灾

可能发生重特大易燃液体火灾事故的地点:公司所属的生产车间、厂房、检修现场、所有施工现场。

2、易燃气体火灾

可能发生重特大易燃气体火灾事故的地点:分公司所属的厂房、检修现场、所有施工现场。

七、应急设施和资源

(一)抢险救援方面

分公司现有1支义务消防队,人员共计130人。室内消火栓15个,室外消火栓1个;厂房和车间配备的灭火器有150具。

(二)医疗救护方面

由于建筑分公司生产现场、施工现场经常不固定,无论在什么地方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现场负责人负责组织保护好现场,并采取临时防范措施,立即按程序上报分公司,若有受伤人员,立即组织送往最近的医院进行救护。

(三)车辆

公司有6台在租赁公司租用的小车可用于火灾突发事件的调用,由办公室统一调动,生产安全室负责具体安排实施,确保人员、物质及时到位,保障交通运输的畅通。

八、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

为加强对突发重特大事故的处置能力,及时做好抢险救援工作,成立了救援领导组织机构,并明确了各组的职责。一旦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各小组应立即按照各自分工展开抢险救援工作。

(一)公司设应急救援指挥部

指挥长:分公司经理

副指挥长:分公司主管生产安全副经理

成员:分公司其它领导及各部门、基层单位负责人。

职责:当发生事故时,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负责进行统一组织、指挥、协调各项救援工作,在查明事故险情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制订行之有效的、科学的处置救援方案,并及时地组织人员进行抢险救援工作,确保抢险救援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现场疏散抢险救援小组

组长:分公司主管生产安全的副经理

副组长:生产安全室主管

成员:由综合室、生产安全室、技术质量室、经营计划室、项目部、实体单位负责人组成。

职责:疏散救援工作本着“先救人、后移物”和“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做好疏散救护工作。公司生产安全室负责统一指挥、疏散事故现场人员和保护现场及向公安消防队报警求援;综合室、生产安全室负责人员调动;综合室负责善后处理;综合服务站负责车辆调动。一旦发生事故,由救援小组长负责组织各单位进行有序的疏散事故现场人员,如遇有情绪偏激的人员,将其强行带离事故现场,对事故现场的重要物资及时地进行转移。根据情况及时划定警戒区域,设置警戒线,并随时调整警戒区域,严格控制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确保现场秩序,并负责组织、调动应急抢险救援队伍,按照指挥部制定的抢险救援方案迅速组织实施,根据事故现场具体情况,负责与公安消防队联系,取得他们的协助与支持。同时安排车辆与人员将受伤人员,进行现场临时救护后送往医院救护,必要时请求攀工公司启动上一级《重特大火灾事故救援应急预案》。

(三)后勤保障组

组长:综合室主管

成员:生产安全室、技术质量室、经营计划室、财务室及各项目部、实体等负责人组成。

职责:生产安全室、技术质量室、综合室负责提供相关技术资料(如工艺流程图、现场平面图和周围地区图等);综合室负责事故处置所需物资、设备、材料、各类机械的供给、资金的投入及处置事故的生活保障。

九、事故的报警、处置和善后处理

(一)、报警及汇报

发生火灾事故,应立即拨打“119”或攀钢消防大队,要讲清发生火灾的单位、地点、燃烧物质、火势大小及有无人员伤亡、被困等基本情况,以便消防队及时准确地赶赴现场灭火救援。报警后,报警人员应在公路的三叉路口或有明显标志的地方等待消防车的到来,并给消防车引路,协助消防人员确认消防栓的位置或寻找水源,并且应安排人员协助灭火救援。在向消防机构报火警的同时,应及时向生产安全室报告,由他们根据具体情况通知相关部门及各负责人到场,组织指挥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

(二)火灾事故的处置方法

1、施工设备引发的火灾

施工设备引发的火灾分带电火灾和不带电火灾两种。根据现场条件,可以断电的应断电灭火;无法断电的则带电灭火。大部分电力变压器、多油断路器、空气开关等电气设备充有大量的油,着火后可能发生喷油甚至爆炸事故,造成火势蔓延扩大火灾范围。

扑救方法:

(1)设法切断电源,进行常规灭火;

(2)无法断电灭火,则要根据现场特点选择适当灭火器进行灭火;

(3)充油电气设备的油,其闪点多在130~140℃之间,有较大的危险性。如果只在设备外部起火,可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如火势较大,应切断电源,可用水灭火。如油箱破坏,喷油燃烧,火势很大时,除切断电源,有事故储油坑的应设法将油放进储油坑,坑内和地面上的油火可用泡沫灭火。要防止燃烧着的油流入电缆沟,电缆沟的油火只能用泡沫覆盖灭火。

2、各种施工物质发生的火灾

易燃固体火灾

易燃固体燃点较底,在遇到明火、受热、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接触后,会引起剧烈燃烧,并发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

火灾特点:燃点低,遇火即燃,燃烧猛烈;易燃固体粉尘易爆燃;易燃固体燃烧产物毒性强。

扑救方法:

(1)及时扑灭初期火灾。

(2)采取疏散、隔离方法、控制火势。

(3)防止爆炸,迅速灭火。

注意事项:

(1)疏散搬运易燃固体时要轻拿轻放,防止拖、拉、摔、撞,保持包装完好。

(2)扑救易溶性易溶固体火灾时,要采取措施堵截、控制溶流扩散,以防火势蔓延扩大。

(3)严防人员中毒伤亡。

(2)易燃液体火灾

易燃液体在常温下极易着火燃烧。常见的易燃液体有各种油品、苯液等。

火灾特点:

(1)先爆炸后燃烧,这是易燃液体储罐发生火灾时常见的特点。

(2)先爆炸后燃烧有三种情况。一是在易燃液体泄漏遇明火发生燃烧,使液体容器或压力容器设备在火焰或高温的作用下发生物理性爆炸;二是易燃液体储罐已发生燃烧,在燃烧中发生爆炸;三是易燃液体储罐内蒸气浓度达到了爆炸极限,使燃烧瞬间转为爆炸。

(3)易造成人员伤亡。

扑救方法:

泄漏火灾的扑救:及时堵漏、控制扩散、迅速灭火、防止爆炸伤人。

可溶性易燃液体火灾的扑救:

(1)灭火时多选用抗溶性泡沫、干粉等灭火器。

(2)根据实际情况可用大量的水稀释燃烧液体,直至燃烧停止。

(3)泄漏可溶性易燃液体燃烧,可使用大量的水稀释,致使其熄灭,同时可降低易燃液体蒸气挥发,消除复燃或燃爆危险。

(4)可溶性易燃液体因本身含氧、含碳量较少,燃烧时火焰呈蓝色,不易被人发现。因此,在灭火时要避免流淌液体燃烧伤人。

注意伤人:

1、灭火中要随时注意观察易燃液体贮罐及邻近罐的异常变化,防止发生爆炸伤人;

2、灭火中要正确选用灭火器材;

3、灭火后要防止复燃或蒸气爆炸;

4、对流淌燃烧液体火灾,应先堵截,后灭火;

5、加强灭火人员安全防护;

6、搬运或疏散小包易燃液体时,要轻放,严禁滚动摩擦、拖拉、碰撞等不安全行为,严禁背负、肩扛,严禁使用易发生火花的铁制工具。

(3)易燃易爆气体火灾

易燃易爆气体遇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或在热传递作用下,能引起燃烧爆炸。

易燃易爆气体火灾特点:易造成大面积燃烧爆炸;燃烧往往引起贮罐、气瓶爆炸;贮罐爆炸会引起相邻贮罐发生连锁爆炸,导致灾情扩大,引发大面积火灾;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火灾扑救难度大。

易燃易爆气体火灾扑救方法:首先应扑灭泄漏处附近被引燃的可燃物火势,控制火灾范围,为下一步扑救泄漏处燃烧作好准备;气体泄漏着火后,不可轻易关闭阀门,更不可随便关停运送气体设备,以防止回火引起爆炸。应先关小阀门,降低气压体泄漏压力后进行灭火,并事先做好堵漏准备,火焰熄灭后立即进行堵漏;起火后,不能盲目扑灭泄漏处燃烧,以防堵漏失败后大量可燃气体继续泄漏,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火源发生大范围爆炸;如果确认泄漏口不大,能在短时间内快速予以封堵,则可用水、干粉、蒸汽、氮气、二氧化碳等灭火器灭火(事先消除泄漏点附近一切火源),然后组织人力快速实施堵漏,同时用雾状水稀释驱散泄漏气体;如泄漏口裂缝较大,确认难以堵漏或无法堵漏,则可以采用冷却着火容器及周围容器的办法,防止发生爆炸,任其稳定燃烧,自至自行燃尽熄灭;对于有爆炸危险的易燃气体,容器、气瓶或设备的冷却或灭火,要利用地形、地物、建筑物等为掩体,以防爆炸。对于有先兆要爆炸时,要果断撤离,注意观察,避免爆炸伤人。

注意事项:加强统一指挥,避免盲目行动。无论采取哪种断绝气源措施,都必须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实施;如有爆炸的可能,灭火时首要任务是防止爆炸。要自始至终组织相当人力对燃烧容器及受热辐射、烧烤的相邻储罐、气瓶等进行冷却降温。如有可能应迅速移至安全地带;加强一线人员的安全防护,避免发生人员伤亡。许多易燃易爆气体本身具有毒害性,其燃烧产物也具有毒性,对人体危害很大。现场施救时要采取防毒措施,防止人员中毒。要及时替换灭火人员。同时要持续不断地观察火情变化,避免发生爆炸或其它险情伤人;灭火后应对易燃易爆气体容器、气瓶或其它设备进行持续冷却,避免复燃。同时对火灾现场进行安全检测,确认无危险时再撤离,恢复用火用电;搞好火灾现场警戒,控制现场人员数量,确定灭火人员撤离的场地和通道。警戒范围应根据火灾现场实际确定。警戒解除应在火灾现场确认无危险时宣布。

十、应急培训和演练

应急培训和演练的指导思想应以加强基础,突出重点,边练边战,逐步提高为原则。应急培训和演练的基本任务是锻炼和提高队伍在突发事故情况下快速抢险堵源、及时营救伤员、正确指导和帮助群众防护或撤离、有效消除危害后果、开展现场急救和伤员转送等应急救援技能和应急反应综合素质,有效降低事故危害,减少事故损失。

各项目部或实体应派专人负责,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及公司《消防安全管理标准》规定组织培训,开展定期或不定期隐患排查、治理,定期开展演练,增强事故应急、应变处理能力。

十一、应急预案的修订

本预案编制及修订部门为分公司生产安全室。此预案下发后,原则上每3年进行一次全面修订,如因特殊原因,也可以及时对部分内容做局部修订。

具体的报警、汇报、疏散、抢险、救援等工作必须认真落实到部门、项目部、班组和个人。

烧伤的急救处理方法篇5

【关键词】烧伤;合并多发伤;护理

随着工矿小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由以往的单纯烧伤转变为合并多发伤的趋势日益增多,且该伤情重而复杂,并发症亦多、致残率及死亡率均高[1]。无疑这在护理上存在较大难度,对我们护士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我科自2008年-2011年共收治烧伤合并多发伤患者35例,现将急救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35例,男22 例,女13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32岁,烧伤原因为硝火烧伤13例、瓦斯爆炸烧伤11例、热粉尘烧伤6例、热钢水烧伤5例,烧伤面积10%-80%,合并颅脑外伤、胸腹部伤10例,合并胸腹部伤6例,合并四肢伤19例,其中死亡4例,1例自动出院,其余均痊愈出院。

2护理体会

2.1烧伤合并多发伤首先体现在急救护理配合上,积极主动的护理配合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接到患者将入院通知后立即铺好床单位,准备好心电监护仪,吸氧、吸痰装置,气管切开包,采血、输液用物、深静脉置管包,抢救用物,导尿包、换药用物等等,患者送入病房后护士即需主动配合,通过视、听、触、测等收集资料,准确掌握病情,及时报告医师。大家分工协作,保证抢救工作有条不紊。

2.2保持呼吸道通畅,解松领口、裤带,若鼻腔或口腔有分泌物和呕吐物,应立即清除掉,用负压吸引器吸出。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氧流量3-4升/分。如有呼吸道烧伤,应立即行气管切开术。

2.3迅速补充血容量积极抗休克,立即建立二条静脉通路,浅静脉留置针穿刺能较快补充液体,但烧伤多发伤患者一般伤情较重,其体液丢失较单一烧伤严重[2],大多需要深静脉置管,监测中心静脉压及快速补充血容量,烧伤合并多发伤急救的液体复苏治疗是休克抢救治疗的重要措施,有计划地按输液原则进行,严密监测每小时尿量和24小时出入量,根据患者病情调节输液速度和输液量,如合并颅脑损伤时为预防脑水肿要求适当限制补液量[3]这样才能有利于帮助患者平稳渡过休克期。

2.4严密监测病情变化,监测患者瞳孔、意识、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等变化,观察患者神志情况,是否有头痛、呕吐症状,本组病例中有2例出现意识改变,护士及早发现,及时行颅脑CT检查,提示颅内血肿,并及时行血肿清除术。密切观察呼吸情况是否有胸闷、气急、呼吸困难,如胸部伤致血气胸,影响呼吸,尽快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如出现腹痛、腹胀、腹肌紧张,立即配合医师行腹腔穿刺,本组病例中有2例出现腹部疼痛,护士及时观察到异常并立即报告医生,配合医师行腹腔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性液体,床旁B超检查提示肝右叶有一小裂口,另一例脾脏挫裂伤,均及时手术。如有肢体疼痛、畸形应立即行X线检查,并注意保持肢体功能位,先进行简单的固定再酌情处理。

2.5做好术前准备,此类患者如需手术,应在抗休克同时迅速做好术前准备,如术前禁食、备血、备皮、皮试、置胃管、尿管等。

3结果

本组35例患者中30例渡过休克期并治愈出院,治愈率85.7%,4例死亡出院,1例自动出院。

4讨论

烧伤患者因爆炸所致的冲击伤或逃避热源所致的撞击伤、摔伤、坠落伤、挤压伤等造成的颅脑外伤、胸腹部伤、四肢伤,由于烧伤的存在,往往掩盖了其它部位损伤的症状和体征,随着伤情的发展才逐渐显露出来。因此在刚接诊患者时应仔细询问病史,特别是有些患者无现场目击者及准确受伤经过更应该详细询问和密切观察,尤其侧重合并颅脑外伤、胸腹部受伤患者,对合并颅脑外伤的患者应该对神经系统进行严密的动态观察,采取必要的辅助检查如头颅CT或MRI检查。本组病例中有2例合并颅脑外伤患者病情发展及其迅猛,入院16小时后甚至还未全面检查即抢救无效而死亡。合并胸、腹部内脏损伤时,由于血管破裂所致大出血、气胸、腹膜炎等严重影响呼吸循环系统,加重了烧伤休克期病理生理紊乱的程度和过程,休克不但出现早,而且非常严重,如不及时抢救,病人将很快死亡[3]。本组病例中有2例烧伤面积分别为43%和71%的患者同时合并胸腹部损伤,由于经管医生对病情估计不足,在休克期就死亡出院。总之对于烧伤合并多发伤的患者,我们护士必须善于及时、全面、连续的观察病情,要有娴熟护理急救知识和操作技术,有条不紊地配合医生进行抢救,为挽救患者赢得宝贵时间,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何义平,赵雷,彭娜.平时火器伤致严重性多发伤的护理.实用护理杂志,2001,17(11):6.

[2]许建喜,翁志勇,许婷.烧伤合并腹外伤四例.中华烧伤杂志,2008,24(2):110.

烧伤的急救处理方法篇6

【关键词】烧伤;急救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433-02

重度烧伤是指烧伤3度烧伤面积>50%或2度烧伤面积>20%[1]重度烧伤的发生具有突发性,伤情复杂性,加强病人入院前的急救和护理,对减少病人痛苦,避免医疗差错事故发生,提高抢救质量,降低病人死亡率有重要意义,我科于2012年3月收住一批8例重度烧伤病人,经过积极抢救和护理,病员恢复顺利,现将急救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8例特大重度烧伤病人,均为男性,年龄40~55岁,20012年3月在工作时因锅炉发生爆炸导致烧伤,所有病员受伤后1h内送入我院,Ⅱ度烧伤面积30%以上2例,20%以上的5例,10%以上的1例,5例均行股静脉置管, 8例均伴有中度吸入性损伤,其中1例在伤后6h内行气管切开,2例在伤后12h行气管切开,2例在伤后24h内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无因气道梗阻致死,8名患者全部脱离危险,恢复顺利。

2 护理措施

2.1启动应急预案,成立抢救小组

接到通知详细了解伤员受伤情况、地点、时间、人数立即通知科室护士长和主任并向上级部门汇报,启动突发事件应急抢救预案,成立应急抢救小组。

2.2伤情分类

由于烧伤病情交复杂,病情进展快,并存在并发症,病员在入院后立即应观察患者的意识、面色、瞳孔,观察患者烧伤的部位、面积和深度,测量生命体征,询问受伤时间及经过等方法,迅速判断病情。注意有无吸入性损伤、复合伤、中毒等。本组有2例病员出现呼吸困难,咳血性痰,立即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

2.3纠正休克补液护理

烧伤后病人整个机体受到损伤,全身组织渗出较多,水肿,出血,免疫功能下降,成人烧伤面积超过20%易发生休克,早期烧伤体液迅速渗出,若不及时抢救或抢救不当,患者自身不能调节而迅速发生体液丧失,循环血量下降,导致血液动力的改变,进而易发生休克。[2]大面积烧伤病员因烧伤后血管通透性显著增高,大量输液、输血又会增加已受损心肺的负担,诱发衰竭,在急救护理中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实施快速补液抗休克。同时,严格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的变化,根据尿量、血压、动脉血气分析值的变化调整输液速度,晶体与胶体采用1:1的比例,心肺功能越差,胶体比例越高,越有利于保护心肺功能和稳定全身情况,在输液过程中应适当调节液体的滴速,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对于轻度烧伤患者可首先给予口服含盐饮液,较大面积烧伤患者应及早给予静脉补液,一般为伤后48―72h,一方面由于烧伤热导致体液流失体液渗出而出现皮肤水肿,另一方面机体由于体液减少而影响内脏的正常功能,如不及时采取救治将会危及生命,因此应做到:①保持安静平卧,密切观察病情变化。②口渴是机体对疾病的正常反应,在一定时间和程度上会持续存在,根据病情的需要,对患者采取一定时间的禁饮食。③保暖 烧伤病人由于体液大量流失,血管收缩,应将患者放入空调室,室内温度调至30--32度,若患者任出现畏寒 ,可以放置烧伤烤灯等。

2.4对于有可能发生呼吸道损伤的病人,

抢救时应注意观察口腔和痰液内是否存在碳颗粒,口腔粘膜是否红肿,声音是否嘶哑,有无呼吸困难,呼吸道受刺激后很快会出现喉头水肿引起窒息,应严密观察,并做好气管切开准备,对呼吸频率快、烦燥不安、血氧饱和度偏低患者,应尽早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早期使用机械性通气治疗是最有效的方法。有些病人因失水和长期卧床原因,导致气管分泌物多而黏稠,病人不能自主排痰或排痰困难,造成通气不畅,我们应教会患者有利的排痰方法,并采取相应措施,(1)做好气道湿化,保持通畅,防止肺部感染,可以选用雾化吸入3次/日,(2)给予24h气管套管内滴入湿化液,并指导病人有效咳嗽,协助病人翻身拍背。

2.5准确记录出入量,尿量的监测,尿量的改变是休克的最为敏感的指标。[3]根据病情特点,护理过程中除给予补液,抗休克,抗感染还应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详细记录出入量。预防其它重要器官损伤,预防并发症,因此要求护士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准确的判断力,确保及时有效地救治病人。

3 预防感染

3.1 正确处理创面。

3.2 使用一次性吸痰管,气管内及口鼻吸痰管、冲洗液应分别使用放置。

3.3 由于在抢救过程中,使用各种仪器,如:气管切开,呼吸机,静脉留置针等以及疾病本身增加了感染的机率,在所有操作过程中我们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3.4 加强口腔护理。

3.5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应适当给予通风换气,可使用移动式空气消毒机消毒2次/日。

3.6 由于创面渗出较多,应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同时体内蛋白质流失过多,应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饮食。

4 心理护理

烧伤一般为突况,伤后患者情绪低落,感到自卑。家属心情担忧、焦虑。医护人员应主动亲近病人,热情、主动、细心,尊重患者,操作护理中应准确、熟练,并积极向病人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使其减少心理压力,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参考文献

[1] 孙永华、盛志勇、临床诊疗指南、烧伤外科学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2

[2] 孙永华、盛志勇、临床诊疗指南、烧伤外科学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2

[3] 孙永华、盛志勇、烧伤外科学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5

烧伤的急救处理方法篇7

爆炸伤是一种事故突发性强, 致伤因素多, 伤情复杂, 短时间内造成大批人员受伤且难以救治的群体性伤情。由于武警江苏总队医院南京分院地处城乡结合部, 周边化工企业较多, 随着经济的发展, 企业改建, 城市改造, 改建过程中因施工不慎发生废旧易燃易爆化工产品以及其它燃气爆炸的几率相对较高, 发生爆炸往往波及周围群众和施工人员, 其它因家庭煤气罐使用不当爆燃时有发生, 均给周围群众及工作人员造成生命财产损失。回顾2007~2012年本院参加8起因爆炸导致大批量伤员的救治, 探讨其院内救治的组织与实施, 以提高快速救治能力。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发生的8起爆炸伤中, 受伤患者百人(178名)以上的1起;受伤患者10~15名的2起;受伤患者3~10名5起, 共计伤员227例。男142例, 女85例, 年龄8~81岁, 平均(34.56±0.78)岁。损伤类型:切割伤93例, 冲击伤36例, 复合伤16例, 撕脱伤38例, 烧灼伤23例, 多发骨折21例。

1. 2 救治方法 对于大批量伤员的救治, 按照先急后缓, 垂危优先, 区分轻重缓急的救治原则, 突出一个“快”字, 争分夺秒, 快速准确地集中力量抢救重伤员。做到应急动员“快”;应急展开“快”;分类救治“快”;物资器材保障速度“快”[1]。通过分组救治, 分块救治, 救治效果较为明显。

2 结果

8起爆炸伤院内救治的227例患者, 因头部爆震伤, 经抢救无效死亡3例;抢救危重伤员36人, 现场完成清创逢合止血包扎约165人次, 早期完成手术127人次(其中重大手术12人, 中型手术28人), 完成院内收治56例, 181例伤者门诊留观数日后出院。其中一次救治受伤患者178例, 患者康复出院时无一人死亡。

3 讨论

3. 1 可燃气体爆炸特点 可燃气体爆炸时可产生高温气浪, 一般温度可达1850~2650℃。气浪运动速度可达2000 m/s, 可产生10个左右大气压, 造成巨大的冲击波, 具有热(高温)、冲(冲击波)、吸(尘及有害气体)三种致伤因素共同作用, 除引起热力损伤外, 由于可燃气体含多种有毒物质, 在烧伤的同时也易中毒[2]。这就要求在处理这类伤情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同时存在的因素。

3. 2 爆炸伤的伤情特点 群体性伤、切割伤、冲击伤、撕脱伤、烧烫伤是化工原料爆炸伤的特点。爆炸产生撕裂烧伤的同时, 冲击波常致伤员内脏损伤, 最易损伤部位为肺、耳部及鼓膜塌陷或穿孔、腹腔脏器损伤, 继发冲击效应引起近物震落、玻璃、铁片等飞起, 以及整个身体多部位受到的撞击等致颅脑、胸腹及四肢的机械损伤[3]。本组227例患者中有151例(66.50%)切割伤、撕脱伤, 其多表现在暴露部位, 且创面污染严重, 距离炸点越近, 受伤人员的复合伤越多见, 且内伤与外伤常同时存在, 内脏爆震伤较为隐匿, 外轻内重, 病情变化迅速且大多为致命性的, 极易被忽视, 检伤与救治时应慎重。

3. 3 院内救治几点体会 对于大批量伤员短时间涌进医院, 使伤员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最确切的救治是治疗的关键[4]。

3. 3. 1 充分发挥组织指挥效能 快速启动医院处置大批量伤员救治预案, 迅速成立救治指挥、检伤分类、现场清创、急诊手术、物资保障等小组, 及时完成快速动员部署, 对于院内救治伤员, 从医疗技术层面来讲, 一般都能施救, 但大批量的伤员如何快速有效处理, 需要强有力的组织指挥, 因此, 应当及时成立由分管医疗的院领导与医务处主任等相关人员组织指挥机构, 科学组织救治力量, 协调各级、各组救治工作有序展开, 避免忙乱现象, 确保快速合理。实践证明, 高效有力的组织指挥, 能缩短伤员在各级的救治时间, 减少伤员死亡。

3. 3. 2 检伤分类要“快”、“准” 在进行伤员紧急分类时, 应当服从救治需要迅速而准确, 生命第一的原则, 根据伤员的数量, 严重程度灵活把握分类原则和救治重点, 尽可能抢救多数伤员的生命, 同时迅速分检伤员到相应科室和救治小组, 避免大量伤员在急诊区域积压, 实践证明, 快速准确分检能使伤员及时得到有针对性的治疗, 这是大批量伤员院内救治的重要环节, 应当配备技术精、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 这一点应当高度重视。

3. 3. 3 建立快速救治通道 根据伤情, 做出快速、准确诊断, 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 采用相应有效抢救措施, 一般重症救治必须按照紧急手术、急诊手术和择期手术的顺序制定计划。各抢救组在自己分工的区域实行了三人一组, 按照先急后缓, 垂危优先, 区别轻重缓急的救治原则, 对轻伤员及时安排到轻伤处置区进行了清创、逢合、包扎和抗感染处置。对重伤员安排到重伤区进行止血、包扎、固定和补充输液等临时性救治。对垂危伤员迅速送至急诊抢救室采取心肺复苏、抗休克处置。对开放伤、复合伤和急需手术的伤员分检后立即送手术室;对特殊爆炸伤患者进行特殊处理;对一些轻微伤员分轻重缓急现场对症处理后留观。实践证明, 建立快速通道, 迅速分流各类伤情, 使其得到有针对性的治疗是急救的重要环节, 对于伤者治愈和减少因伤致残等后遗症的至关重要。

3. 3. 4 优化全程救治资源 大批量伤员的救治, 必须动员全院医护人员和职工, 密切搞好救治协同, 是完成应急救治任务的关键所在。应急整合救治资源, 调动所有人员积极性, 安排医院职工配合医护人员进行伤员输送、救治现场秩序维护、清理闲杂人员、保持伤员接转送通道畅通, 避免拥挤混乱现象, 提高了伤员救治的速度;建立有内科、外科、护理和专科专家巡回指导小组, 指导救治工作, 减少现场救治等待时间;后勤保障组按照各救治组所需及时调整医疗物资的供应, 重点保障抢救、手术等急救器材;后期对住院及留观患者病情变化和救治情况, 坚持每日汇总, 确保医务部门及时掌握实情, 确保伤者及时康复出院。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各种因素引起的特大事故时有发生, 短时间内造成大批量伤员不可避免, 医疗机构必然要承担起救治伤员的任务, 迅速开通急救通道, 保证伤员在黄金时间内得到救治, 特别是伤者送达医院后快速救治、减少死亡、减少伤后并发症和后遗症仍是值得医护人员在实践中研究和探讨的。

参考文献

[1] 冯爱民,朱敏.南京7.28大爆炸事件伤员救治的主要做法. 武警医学, 2011,22(4):351-252.

[2] 马文元.实用烧伤治疗学.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1, 217-219.

[3] 朱建华.爆炸波破坏/伤害效应评价.劳动保护科学技术, 1999, 19(3):38-41.

烧伤的急救处理方法篇8

[关键词] 头面部;烧伤;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2(b)-0136-02

烧伤是指由热力引起的组织损伤的统称[1],烧伤可造成疼痛、休克、感染,威胁患者生命,同时也可造成毁容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头面部因其部位暴露常致烫伤、烧伤,且易合并吸入性损伤。该部位血管、神经、淋巴管丰富,除了具有其他部位烧伤的共性外,急救及护理具有其特殊性。本科通过对本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54例烧伤患者进行精心的急救治疗及护理,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4例患者,男47例,女7例;年龄18~ 68岁,平均年龄43岁;按烧伤面积估计及烧伤深度识别,烧伤面积:30% ~ 49% 27例、50% ~ 69% 22例、70% ~ 99% 5例,烧伤深度:浅度30例,深Ⅱ度15例,Ⅲ度9例;均采用半暴露疗法和暴露疗法。

1.2 救治护理

1.2.1 迅速建立双静脉通道 补液治疗不但是抗休克治疗的主要措施,而且是支持治疗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烧伤早期非常重要,患者入院后立即安排在烧伤监护病房,迅速建立双静脉通道[2](16号、18号留置针),18号静脉针专供输入水份及药物,16号静脉针专供胶体及电解质,保证电解质液体、胶体、水分三者均匀输入,两处液体维持输液速度在90~120滴/min,有效补充血容量。

1.2.2生命体征的监测 由于烧伤后,大量的液体外渗,血容量减少,可发生休克,因此,要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但是由于组织水肿、焦痂的硬度与厚度,血压监测单以普通测量的方法,难以反映血压的准确性,为此,本科采用监护仪有创测量的方法连续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心电图,及时了解重症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过程;对于手指被烧伤难于监测血氧饱和度者,可利用夹测脚趾的方法监测血氧饱和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2.3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口鼻呼吸道分泌物,遵医嘱予高流量吸氧,注意保持输氧管通畅。呼吸道烧伤的患者容易发生呼吸道组织黏膜水肿,引起窒息。加强观察,若发现患者有刺激性咳嗽或咳黑痰、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增快、血氧饱和度下降等表现时,应积极做好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的准备。吸痰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黏膜,有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吸痰前,通过呼吸机给高浓度氧或纯氧吸入,每次吸痰不超过15 s,吸痰过程中,若SpO2一时不能上升,可予间断吸氧吸痰,严格无菌操作,预防交叉感染。患者一般取头高 15°~30°半卧位,以减轻面部水肿利于血液循环。水肿较重者应垫高肩部,头后仰保持呼吸道通畅。

1.2.4 尿量的观察 尿量不仅能反映患者的循环状况,而且是观察休克患者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除了要细心观察尿的颜色、性质、比重外,还要测量和记录尿量,以供治疗参考。成人尿量应维持在30~50 mL/h,小儿20 mL/h,吸入性烧伤的患者,每小时尿量应维持在20 mL左右,若尿量过少,说明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应加快补液速度,反之则应减慢补液速度。

1.2.5 创面的处理 Ⅰ度烧伤创面无需特殊处理,主要是保护创面,避免再损伤。面积小或肢体的浅Ⅱ度烧伤一般采用包扎疗法:用0.9%氯化钠溶液、术必泰溶液冲洗创面后,涂以烧伤软膏,覆盖厚层纱布后包扎,包扎厚度为3~5 cm,包扎范围应超过创面边缘的5 cm。创面的水泡可保留或用无菌注射器抽出内液,破裂的水泡应予清除,表面用无菌凡士林敷料覆盖。头、面、颈部烧伤创面不便包扎,可用暴露疗法或半暴露疗法。

2 结果

本组头面部烧伤患者54例,经清创换药、抗休克、抗感染以及对症支持治疗和精心护理,一期愈合48例,其中 7~10 d愈合25例,11~19 d愈合12例,20 d愈合11例;二期手术植皮治疗6例。Ⅱ度创面有色素沉着,Ⅲ度及深Ⅱ度创面留瘢痕。

3 基础护理

3.1 严格消毒隔离制度

保持病室空气流通,定期进行空气消毒[3],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2次;床单被套均经高压灭菌处理,其他室内物品每天用84消毒液擦拭消毒,便器用消毒液浸泡,接触新鲜创面时要戴无菌手套。室内温度控制在夏天28~30℃,冬季32~34℃,湿度为50%~60%。

3.2 营养支持护理

由于烧伤后的超高代谢,机体需要大量的热量和各类营养素,以补偿消耗和用于组织修复,指导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口周烧伤者可用吸管吸入牛奶、菜汤、骨头汤等,由少到多,以后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不能经口摄入者,经鼻饲肠内营养剂或经肠外营养补充,以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增强抗病能力。

3.3 特殊部位烧伤的护理

3.3.1 眼部烧伤 因眼睑水肿,眼不能睁开,渗出液不能及时排出,易造成结膜或角膜炎症,应及时用无菌棉签清除眼部分泌物,先用等渗盐水冲洗,用0.25%氯霉素液或1%庆大霉素液滴眼,1次/4 h。有些可造成眼睑严重水肿、外翻,不能闭眼,要避免强光直接照射,用油纱条覆盖、保护眼球,防止发生暴露性角膜炎,白天定时用氯霉素眼药水滴眼,晚上9点钟可用红霉素眼膏封眼,防止发生眼内感染。

3.3.2 耳部烧伤 外耳道内烧伤时创面分泌物常引流不畅[4]。应及时将流出的分泌物清理干净,外耳道处放置无菌干棉球并经常更换,耳周烧伤用无菌纱布铺垫,尽量避免侧卧和使耳廓受压,防止发生中耳炎及耳软骨炎。

3.3.3 鼻烧伤 及时清理鼻腔内分泌物及痂皮,鼻黏膜表面涂烧伤膏或抗菌软膏以保持局部湿润、预防因干燥出血,合并感染者用庆大霉素等抗菌药物滴鼻。

3.4 吸入性损伤的护理

对重度呼吸道烧伤的患者除常规的抗炎治疗外,对喉头炎症、严重者,给予超声雾化吸入,每天2~3次,以保持气道湿润,促进组织水肿消退,同时抗炎,每次雾化吸入时间不超过15 min。雾化吸入药液配方法:0.9%氯化钠溶液内加庆大霉素8万单位、糜蛋白酶5 mg、地塞米松5~10 mg。鼓励患者深呼吸,帮助翻身叩背咳痰,定时改变,并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

3.5 心理护理

头面部烧伤患者特别担心应容貌的改变而影响工作、生活和社交,故要耐心听取患者对意外打击、损伤、手术刺激等的不良感受,对患者态度和蔼,给予真诚的安慰和劝导,取得患者的信任[5]。动员亲朋好友对其安慰和交谈,鼓励患者通过参与社交活动和工作减轻心理压力、放松精神和促进康复。

3.6 出院康复指导

(1)注意皮肤清洁,保护新生皮肤。(2)新愈合烧伤创面的表皮薄而嫩,应避免外伤,皮肤瘙痒时,不可过度摩擦和搔抓,勤剪指甲,小水泡形成后不能挤压,让其自行吸收,如破溃,可涂碘伏、富林密或百多邦等。(3)愈合皮肤可能出现瘙痒,这是烧伤后常见的现象,勿乱抓,创面可涂润肤膏、富林密或瘢痕舒等保护,夏天局部采用冰敷可使症状缓解,室内可装空调。(4)深度烧伤创面愈合后的患者,可有瘢痕挛缩或关节活动受限,日久可出现肌肉萎缩及关节疆硬,因此,必须做好关节伸屈、旋转等功能锻炼,活动初期,范围不要过大,用力不要过猛,循序渐进地增加活动量。具体方法应根据烧伤部位及其功能要求,按医护人员指导的训练方法,掌握后方可进行。(5)尽量避免一切不利因素的刺激,如尘埃、吸烟、晒太阳、出汗、激烈活动等。

4 小结

头面部烧伤后,要紧急进行急救监护处理,另外,因面部血液循环丰富,生长恢复快,皮肤愈合能力强,被烧伤后如果护理及时得当,深度创面也可顺利愈合。在护理这类患者时,要特别注意创面的局部护理,使创面湿润而不浸渍,避免损伤创面引起感染。这样,头面部创面恢复将会十分理想,配合心理护理及康复护理,将会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6]。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 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95-205.

[2] 卢海玲. 86 例头面部烧伤病人的护理[J]. 全科护理,2010,2(8):330-331.

[3] 汪英香. 68 例头面部烧伤患者的护理体会[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7(21):218.

[4] 黎鳌. 烧伤治疗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85.

[5] 李细珍. 烧伤患者的心理护理要点[J]. 中华医护杂志,2007,4(5):477,469.

[6] 温惠龙. 整体护理在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36-37.

上一篇:资源循环工程与科学范文 下一篇:计算机的基本知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