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的表现范文

时间:2023-10-27 17:42:40

亚健康的表现

亚健康的表现篇1

关键词:亚健康状态;评估方法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11)04-0707-03

The Commonly Used Assessment Methods for Sub-health State

Zhao Xin,Chen Jia-xu,Wang Li-min,Cui Hua-ting,Cui Hai-zhen, Kang Chun-jie

(Beijing University of TCM, Beijing 100029)

Abstract:The academia has made a lot of research for the sub-health concept,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diagnostic criteria, detecti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since the emergencing of the Sub-health concep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domestic commonly used methods about the assessment of the sub-health state. Mainly the following three areas: symptoms diagnostic criteria, rating scale assessment methods and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diagnosis. These three methods of sub-health state have shown a certain respect, but also defect exists in many areas. This paper makes a consolidation of the main assessment methods of the sub-health to find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 of determination and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using it in the next step of study, then exploring further about the mechanism ,physiology, or pathology of sub-health state.

Key words:Sub-health State;assessment methods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以及思想认识的发展,20世纪以来,现代医学由原有的生物医学模式开始向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温饱问题解决以后,人类对于健康的关注已由单纯的关注“是否有疾病”,过渡到了关注“自身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健康状况”。20世纪80年代,前苏联学者N.布赫曼(Berkman)教授首次提出除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外,人体还存在一种既非健康亦非患病的中间状态,即“第三状态”,我国学者王育学将其称为“亚健康状态”【sup】[1]【/sup】。有关亚健康的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国内受到重视。学术界对于亚健康的概念、内涵与外延、诊断标准、测定方法、预防与治疗,特别是应用我国传统的中医药学理论防治亚健康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此基础上,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正式了《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sup】[2]【/sup】,该指南认为:“如果存在目前医学上不能解释的症状表现,且持续3个月或以上者,可判定为亚健康”。此标准目前在国内有关中医药防治亚健康的研究中使用较为广泛。但迄今为止,国内外的学术界对亚健康的概念、内涵与外延、评估方法等尚无公认的统一标准。本文对目前国内有关亚健康的主要评估方法进行整理,以期寻找最有效的测定方法和检测技术,将其应用到下一步课题研究中,进一步探究亚健康状态的发生机制或生理、病理变化。

1 亚健康状态评估方法

目前国内有关亚健康状态评估方法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症状标准诊断法、量表评估法和生理生化指标诊断法。这三类方法在亚健康状态的研究中都表现出了某方面的优势,但同样存在多方面的不足。

1.1 症状标准诊断法

症状标准诊断法即采用专家咨询法制定亚健康状态相关症状的诊断标准,由医生或研究人员依此标准进行判断。专家咨询法又称德尔斐(Delphi)法,1964年美国兰德(Land)公司首先将其用于技术预测中,是以专家作为索取信息的对象,由专家通过调查研究作出对问题的判断、评估和预测的一种方法。是在专家个人判断和专家会议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直观预测方法,特别适用于缺少客观信息资料和历史数据,而又较多地受到社会的、政治的、人为的因素影响的信息分析与预测课题。实践证明,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信息分析与预测,可以较好地揭示出研究对象本身所固有的规律,并可据以对研究对象的未来发展做出概率估计【sup】[3-4]【/sup】。亚健康状态的研究是在20世纪末才发展起来的,命名至今亦只有20年时间,历史数据严重不足。且目前国内外研究中尚没有公认的统一标准;亚健康的症状以亚健康状态者自觉不适为主,受到社会、政治、心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缺乏可明确定量的客观信息资料。这种研究现状符合德尔斐(Delphi)法本身的特点。通过专家咨询法制定的亚健康诊断标准,诊断症状均以躯体症状和心理症状为主,临床使用中认为具有流行病学的诊断价值,在研究中广泛应用。如陈青山等按照Delphi法原理咨询专家,计算亚健康诊断标准的有关评价指标,并将拟订的亚健康诊断标准用于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取得较可信的结果【sup】[5]【/sup】。

1.2 量表评价法

量表评价法是根据事先设计的等级评价量表来对被评价者进行评价的方法。实践证明,量表测量的结果作为对具体事物的研究是可以计算和评价的。亚健康状态人群表现出的症状以自觉不适为主,包括躯体症状和心理症状。人的精神、心理、情志等活动状态可以通过量表进行评估,在研究中能够成为客观的证据。因此将量表评估法引入到亚健康领域,把自觉症状按照一定规则进行量化测量,从得到的数据来判断严重程度,能够相对客观的反映主观感觉性指标,很大程度上加强了目前对于亚健康状态的评估,从而有效地判断和测量亚健康状态【sup】[3-4]【/sup】。

1.2.1 常用量表评价 亚健康状态判断的前提是确定并剔除健康与疾病状态。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下的定义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其中躯体疾病状态可以通过各项临床检查实现,有各种症状、体征和客观指标检查支持,排除并不困难。而某些尚未被患者意识到的心理疾病、社会适应性不良等状态如何被界定为“不健康”曾经是研究人员面临的难题。目前国内外已有大量的已开发成形的健康测量工具,如健康测量量表、生存质量量表、心理测量量表、症状评测量表等,使用频率较高的量表包括心理社会应激评定量表(PSAS)、康奈尔医学指数(CM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等,目前国内亚健康相关研究中广泛使用【sup】[6]【/sup】。但将这些测量工具应用于亚健康研究时,仍有许多关键性的问题亟待解决。由于我国相关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国内采用的量表仍以从国外引入的为主。经过一系列步骤译出量表的中文版后,需要以我国人群状况建立相应的常模数据,才能使之对特定地区、特定人群的相关状况具有判别能力。特别是一些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指标受到文化传统、社会状态以及政治经济情况等多方面影响,量表的“正常值范围”是否适合我国人群尚需大样本检验。另外,量表评价法有时由于过于追求量化,要求受试者严格划分等级、程度,操作起来有一定困难。

1.2.2 自制量表 量表的设计直接引导着评价方向,量表的质量也直接影响着评价的质量。国内外广泛使用的心理社会应激评定量表(PSAS)、康奈尔医学指数(CM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等量表都是针对健康或疾病状态评估而设计的,并非亚健康状态专用量表,很多方面不能满足亚健康状态的临床评估和研究需要。近年来,国内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参考以上量表,根据课题需要研制了多种自制亚健康状态量表。如胡先明等参考其他诊断量表,制订出了亚健康症状标准诊断量表,对部分人群进行亚健康状态的评估,并分析了其相关社会心理影响因素【sup】[7]【/sup】。范存欣等在对广东高校教师心理亚健康状态进行研究时,参照了WHO生存质量和有关健康的内涵,并结合广东地区高校教师工作、生活、学习等各方面实际情况,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与亚健康诊断有关的躯体、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的问题、亚健康的各种影响因素、疾病现状以及对亚健康的认知等54个条目,结果显示:高校教师心理亚健康发生率为43.90%【sup】[8]【/sup】。庞军等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82例亚健康人群进行研究,研究项目包括反映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症状、焦虑症状、敌对情绪、恐怖症状、偏执症状、精神病性和其它等10个方面,结果显示亚健康人群存在诸多心理症状和不同程度的心理卫生问题【sup】[9]【/sup】。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由于亚健康本身的定义、范畴等还很不规范,尚未形成统一的判断标准,诸多自制量表虽有一定共性,但具体评定方法、条目等与该课题组研究方向联系密切,置于其他类型研究时可推广性和可重复性欠佳。因此国内亦尚未形成业内公认的亚健康评定量表。

1.3 检测评定法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在疾病临床和亚临床诊治方面的广泛运用的设备、仪器和技术,也逐渐用于亚健康状态的检测和评估。目前常用的方法如运用脑像检查(EEQG)【sup】[10]【/sup】、心电图、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机体免疫细胞功能检测、超高倍显微诊断仪(MDI)评估法【sup】[11]【/sup】、多媒体显微诊断仪(THMMDI)检测法【sup】[12]【/sup】、活体血液分析(LBA)【sup】[13]【/sup】、血液细胞阻抗测量【sup】[14]【/sup】、福贝斯远程健康检测系统(TDS)【sup】[15]【/sup】、量子共振检测法(QRS)【sup】[16]【/sup】等。

生理生化指标量化检测直观、准确,最大可能的避免了人为因素影响,利于进行数据分析比较研究。但目前研究中健康人群参考值很难界定。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会有诸多自觉不适症状,实验室检查可能有某些指标的变化,但尚未达到相应疾病的诊断标准,即仍处于正常值范围之内。如何在正常值范围内划分出健康人群和亚健康人群的参考值仍是研究人员亟待解决的难题。

1.4 中医学评估方法

亚健康状态是一种生理功能异常或衰退的状态,而非器质性病变,发展下去又会逐步进入疾病状态。这种认识与中医学中的“未病”有很多相似之处。“治未病”首见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之。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之后又相继提出了“消患于未兆”、“济赢劣以获安”等,所谓“未兆”、“赢劣”都是对“未病”的解释,即不“健康”却又不属于“疾病”的虚弱或向疾病发展的状态。中医未病学中,所谓“未兆”即未有显著疾病征兆之时,而“赢劣”则是指虚损或不太健康,但不一定有病的状态,而这些内容,与现代所说的亚健康状态有很多相似之处。目前多认为“治未病”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未病养生,防病于先;②欲病救萌,防微杜渐;③已病早治,防其传变;④瘥后调摄,防其复发。因此,中医“未病”的范畴比亚健康的范畴要广泛的多,包括了对健康、亚健康、疾病及病后康复阶段的人群的调治,而亚健康状态只是中医“未病学”研究的重要范畴之一,与“未病”中的“欲病”状态更为接近【sup】[17]【/sup】。

同时亚健康状态是一种生理功能异常或衰退的状态,而非器质性病变,对于这种“状态”的认识与中医学中的“证”有很多相似之处。中医学诊疗过程中重视人体的主观感觉,认为亚健康状态主要是由劳逸过度、起居失常、饮食不节等原因,引起机体阴阳失调,脏腑气血不和所致,常出现疲乏无力,精神不振,食欲不振,心烦多梦,睡眠不安,抑郁或焦躁,记忆力减退,减退,工作效率降低等现象。综合分析这些症状虽然不能达到西医某种疾病的诊断标准,但在中医诊断中可以辨为某类证候,继而可以通过中医辨证立法处方进行调理和治疗。由此可见,亚健康状态的研究与中医“未病”和“证”的研究密切相关。因此探索亚健康状态的主要生理指标,进一步建立亚健康状态测评系统,增强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及时纠正生理功能的偏颇,有效地防病于未然对于中医研究人员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课题【sup】[18]【/sup】。

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了《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规范了中医药防治亚健康研究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如亚健康的定义和范畴、亚健康的常见临床表现与中医辨证分型等,为中医、中西医结合与相关学科研究及干预亚健康状态提供了参考。应用此指南中的标准,更多研究人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因而近年来的临床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中医诊断评估方法。如中医四诊模拟检测、观指甲测亚健康、观舌测亚健康、观面测亚健康等。近年来的研究中亦出现了将多种中医诊法相结合试图建立全面的研究体系的文章。如亚健康的“九诊综合评估”包括望诊、闻、问、切、甲诊、心诊、子午诊、经络诊、脏腑诊等【sup】[19]【/sup】。费兆馥等在中医脉诊、舌诊客观检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应用中西医学的相关知识,选用多种生理指标进行检测,并使用图像法进行分析,以期探讨亚健康状态的形成机制,建立一种多指标综合分析、客观评估亚健康状态的方法【sup】[20]【/sup】。韦玉科等应用模糊神经网络技术开发的亚健康状态常见症状临床诊断系统,在测定人体亚健康状况时,可以得到同中医专家诊断的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的结果,也显示了较好的应用前景【sup】[21]【/sup】。

2 分析

亚健康一词产生时间较晚,迄今只有20年历史,期间各国学者致力于亚健康的发生原因、诊断标准及干预措施的研究,但至今尚未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统一的金标准,同时也缺乏客观有效的量化评价工具,尤其是特异性指标尚未确认。我国对于亚健康状态虽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仍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特别对于中医研究人员,亚健康状态中疾病的排除使用的皆为现代医学的疾病诊断标准,即“亚健康是没有现代医学意义上的病”;而辨证诊断使用的是中医传统对于疾病的辨证诊断标准,即认为“亚健康有中医意义上的证,可能有中医认识中的病”。“证”是否只在“病”中存在,即“亚健康到底有没有中医意义上的病”尚未定论。

亚健康的表现篇2

【关键词】体检;亚健康人群;健康管理模式

按照人体的健康情况可以把人群分为疾病人群、健康人群、疾病向健康转化过程中的人群,以及健康向疾病转化过程中的人群。目前,医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一般的人体不是健康的,也不是患病的,而是处于这两者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这种状态被称为亚健康状态或是第三状态[1]。亚健康状态则是指人体由疾病向健康过渡或是由健康向疾病过渡的一种状态。而体检可以帮助人及早地发现其是否处于亚健康状态,以便于为人提供相关指导,使其及时地对自身健康情况进行把握与管理。

1亚健康人群的具体表现与形成原因

1.1亚健康人群的具体表现心理亚健康的具体表现主要为思绪紊乱、情感障碍、悲观与过度的自我克制等;躯体亚健康的具体表现主要为抵抗力差、无原因的身体虚弱、睡眠质量差、易疲劳、容易感冒、无食欲、胸闷、烦躁,易头痛、头晕,便秘或是口腔溃疡等;社会适应性亚健康的具体表现一般为对生活、学习与工作等环境的临床高底值状态无法适应,常见的表现为血糖、血压偏高,血脂异常,血钾、血钙偏低等高致病的危险状态,如过度紧张、吸烟或是超重等。

1.2亚健康形成的主要因素亚健康形成的常见因素主要为营养缺乏或是摄入过量导致人的肌体失调;还有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长期睡眠不足、酗酒、吸烟、体力透支过大、缺乏运动、机械化的学习与工作,适应社会的能力低下,身体处于超负荷状态,过度疲劳导致的精力不足,以及生存环境污染,例如放射线、燥音、不良的精神状态、心理因素的刺激,以及空气污染等都会导致人体进入亚健康状态。

2体检在亚健康人群健康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体检是实现健康管理的基础,在亚健康人群健康管理模式中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利用体检加强对人体健康的筛查,并且在体检的过程中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言行进行观察,以获取更多的关于个体的健康信息。然后,根据体检的数据对其进行评估。针对体检者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知识传播,杜绝不科学的保健信息,同时优化管理方法,转变管理实施工作人员的传统观念,使体检在亚健康人群的健康管理中发挥作用[2]。

2.1根据体检数据对体检者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分析体检者的体检数据,并对各项数据进行评估,对体检者的健康等级做出准确的划分。这是确定体检者是否处于亚健康状态最有价值的依据与手段。管理部门可以将体检者的体检数据,以及所提供的相关肌体信息做出专项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就可以把体检者的健康状态确定为差、中、良、优等具体的级别。如果体检者为亚健康状态,还可以将其划分为重、中、轻几个级别。

根据体检者的这些检测数据与信息,我们就可以对体检者的健康进行评估。这不仅可以对其当前所处的健康状况进行评定,而且可以对其以后健康状况的发展进行评估。

2.2对体检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知识传播根据体检结果,对体检者进行相关的健康知识传播。亚健康的管理首先要从其生活方式上进行改变,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健康知识的传播对于亚健康人群的健康管理具有重要作用。此外,管理部门还可以通过开展系列的讲座,对其进行过健康保健知识的宣传,在进行讲座的同时还可以为其发放一些保健资料。同时还可以开通专门的服务热线,邀请专家来坐诊,为人们解答疑惑。利用这些方法可以提高亚健康人群对于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为亚健康人群提供更多、更权威、更新的保健知识,能更好地为亚健康人群进行服务。并且把医疗模式从单位扩展到家庭,把医院扩展到各个单位,把单纯的治疗扩大到预防保健。

2.3减少不科学保健信息的传播,为健康管理提供保障人群的亚健康大多属于身心性的。这组要是由于普通人对于健康知识缺乏鉴别力导致的。对此,管理部门要对亚健康人群传播科学的保健信息,杜绝任何不科学的保健信息传递给亚健康人群[3]。同时,要根据亚健康人群的身体条件与爱好,经济条件和时间条件等,调动亚健康人群的积极性,并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亚健康人群对影响健康的相关因素提高认识,指导其利用正确的卫生保健技能与知识来解决自身存在的一些健康问题,这是完善亚健康人群中健康管理模式的一个重要手段。

2.4优化亚健康人群的健康管理模式管理者要根据亚健康人群的不同需求,分成不同层次和不同形式对其进行指导与管理,把循症理论作为其健康管理的主要依据,提高服务对象的参与性与科学性,从而提高亚健康人群健康管理模式的有效性。

2.5转变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观念亚健康人群的管理工作者要把体检作为管理模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切实做好预防工作。管理人员不仅要具有熟练的技能还要具有扎实的保健知识基础,同时,必须具备其他方面的一些相关知识,例如,传播学、心理学、行为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多个学科方面的知识,加强对自身优良素质与品质的培养,不断增强自身的责任感,积极开展与亚健康人群管理模式相关的研究与实践[4]。

综上可知,体检在亚健康人群的健康管理模式中具有重要作用。根据体检可以对服务对象进行评估,并对亚健康管理模式进行优化,有利于亚健康人群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史惠云.健康体检中亚健康人群健康管理的实施[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11(18):65-66.

[2]邓枢丽,陈润钿,卓金璇.体检中心对亚健康人群实施健康管理的模式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04):907-908.

[3]曹建平.江巧瑜.陈丽君.医院体检中心对亚健康人群的健康管理现状与对策[J].医院经济,2008(11):48-49.

[4]何宝先.亚健康人群的健康管理及其干预措施[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9,20(03):224-225.

亚健康的表现篇3

关键词 中职生 亚健康状态

资料与方法

于2006年5月对卫生学校在校学生亚健康状态的表现进行现况调查和分析。选择卫生学校在校2004级护理和2005级护理班级学生为调查对象,全部为女生,其中一年级学生210人,二年级学生240人,平均年龄17.31±3.03岁。

方法: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内容有亚健康状态的表现,营养膳食状况、体育锻练和生活习惯等。共收回答卷450份,最后对问卷进行统计处理。

结 果

中职生亚健康状态发生情况:在调查的学生中,亚健康状态普遍存在且比较严重,450学生中,存在1项或1项以上亚健康表现者379人,其发生率为84.2%。一年级210学生中,有1项或1项以上亚健康表现者164人,其发生率为78.1%,二年级240学生中,有1项或1项以上亚健康表现者215人,其发生率为89.6%。说明中职生面临很大的健康问题,且二年级亚健康状态发生率高于一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12,P

中职生亚健康状态的主要表现:调查结果见表1。

发生亚健康状态的原因调查:在有亚健康表现的中职生中,原因调查显示,学习压力大、因就业困难而对前途缺乏信心、心理的承受力差、生活习惯不良(不吃早餐、营养不均衡、缺乏运动、睡眠不足)是造成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原因。

讨 论

中职生出现亚健康状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不良的生活习惯:①不吃早餐。②缺乏足够的体育锻炼。③睡眠质量差。

学习压力大:卫生学校中职生平时学习压力很大,用脑过度,对就业前景的担忧,身心处于超负荷状态,造成过度疲劳。

心理因素:由于中职生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成熟阶段,极易产生心理问题而导致心理紧张,从而引起心身疾病。

生物周期中的低潮时期:人体具有生物钟现象,有高潮期和低潮期。在高潮期和低潮期,其脑力和体力都有较大反差。

实施学校健康促进,可减少中职生的亚健康状态发生率。

首先应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做好健康知识的普及工作,提高学生健康意识,采取健康行为,消除不良习惯。

其次应加强学生食堂管理工作,注重平衡膳食的合理营养:一方面要加强饮食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管理,另一方面加强营养配餐,以满足学生生长发育和学习的需要。

还应加强体育锻炼,倡导和开展有益于健康的活动:体育能够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进血液循环、呼吸、消化系统的机能,健全体魄,增强免疫力;体育活动在大脑皮质相应区域有强大兴奋区,使部分由脑力劳动或思想负担而产生兴奋的区域得以抑制,从而避免大脑皮层过度疲劳而诱发亚健康状态 [1]。

然后应加强中职生生活技能教育:如人际关系、调节情绪的能力、缓解压力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应付各种危机和压力,预防健康危险行为。

再次应发挥学校卫生室和保健医生的作用:做到定期体格检查,做好健康指导。特别要重视心理卫生及常见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在校园内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卫生保健活动。

最后应加强心理健康咨询: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班主任、教师应多关心了解学生,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和鼓励学生,让学生更好地适应中职校园的生活。

参考文献

亚健康的表现篇4

[关键词] 亚健康;护理人员;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R19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09(c)-0079-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ub-health condition of nurses in Shengji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our hospital" for short) and analyze its relative factors. Methods 300 nurses from different departm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by stratified sampling method from January to June 2015. The general condition, living situation and sub-health condition of nurses were investigated, and multi-factor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relative factors of sub-health condition of nurses. Results There were 276 samples of valid questionnaires. The sub-health score of nurses was (62.74±11.31) points, 204 cases had in the sub-health state, accounted for 73.9%. The results of single facto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ub-health condition of nurses with different age, culture level, job title, activity, diet, life events, and occupational injuries (P < 0.05). Multi-factor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age, job title, diet, life events, and occupational injuries were the independent factors of sub-health condition of nurses (P < 0.05). 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 sub-health condition of nurses in our hospital is high. The hospital manag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is condition, and formulat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 influence factor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health of nursing staffs.

[Key words] Sub-health; Nursing staffs; Influence factor

亚健康指人体除了健康和疾病状态以外的一种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间状态,主要表现为身体、器官、运动功能及精力与活力下降,且适应力呈现一定程度减弱的一种生理功能下降的状态[1]。亚健康状态是一种连续的动态的过程,若处理得当可以向健康转化,若不重视,任其发展,则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2]。亚健康在经济发达、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普遍存在,人数逐年增加,已成为现代医学的研究热点。我国有研究采用自制亚健康调查表对广东省公务员亚健康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税务部门亚健康检出率达80%以上[3]。

护士是一种特殊职业群体,担负着救治患者的责任,工作时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及较强的耐心和责任心。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已从单纯的执行医嘱转变为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等全方位服务的综合护理形式,护理人员工作量增加,工作压力增大[4-5]。另外,由于我国医院编制较少的现状,护理人员晋级、转正等均较困难,工资待遇及社会地位较低,在超负荷的工作之外还要进行专业知识的不断学习,增加了生活压力[6]。加之,现今我国的医疗环境较差,医患关系紧张,护士作为医疗前线,工作时心理压力不容忽视。有研究调查显示,大连市护理人员亚健康发生率接近60%,处于极高水平[7]。随着亚健康问题的凸显,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医务人员群体的亚健康状况[8-9]。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作为沈阳市具有代表性的规模较大的三级甲等医院,护理人员亚健康状况还未见报道。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方法调查我院护理人员亚健康状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提出干预措施,以期为以后医护人员亚将康状况的干预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1~6月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择我院不同科室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调查科室分为3类,内科、外科、专科,按内科∶外科∶专科人数比例约为1∶1∶1的标准以工作科室为单元进行抽样。其中,内科包括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心内科、神经内科等;外科包括神经外科、普外科、骨科、心胸外科等;专科包括儿科、妇产科、ICU、手术室等。共抽取护理人员300名。纳入标准为具有护士执业资格证,于我院从事护理工作满1年的在岗护士及护理管理人员。排除于我院工作时间少于1年者及诊断疾病者。

1.2 方法

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调查护理人员的人口学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称、收入情况等。

参考Nisenbaum等[10]研究,并结合我院护理人员特点设计亚健康影响因素调查问卷,涉及护理人员生活方式、工作情况及社会支持等方面,包括饮食情况、锻炼情况、生活事件、职业伤害情况等。

采用许军等[11]编制的亚健康评定量表(sub-health measurement scale Version 1.0,SHMS V l.0)进行护理人员亚健康状况调查。该量表包括9个维度,共39个条目,涉及生理、心理和社会亚健康3个方面,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各维度、方面及总量表得分越高,表明健康状况越好。为方便理解,本研究将各维度、方面及总量表粗分转化为百分制。其中,健康状态为78~100分,轻度亚健康状态为72~77分,中度亚健康状态为60~71分,重度亚健康状态为54~59岁,疾病状态为0~53分。

1.3 质量控制

调查前,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所有调查问卷统一填表要求,由调查人员与护理部合作,将问卷分发至各科室护士,采用无记名方式自行填写,3 d后回收。本研究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3份,回收率为94.3%。所有回收问卷中,有效276份,有效率为97.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 3.1双录入数据,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人员一般情况

共调查我院护理人员276名,其中,男5名,女271名,年龄19~52岁,平均(25.7±5.2)岁;文化程度:中专35名,大专170名,本科69名,研究生及以上2名,分别占12.7%、61.6%、25.0%、0.7%;婚姻状况:未婚191名,已婚81名,离异4名,分别占69.2%、29.3%、1.4%;工作年限:1~

2.2 护理人员亚健康状况

调查显示,我院护理人员生理亚健康得分为(62.70±12.63)分,心理亚健康得分为(59.55±14.07)分,社会亚健康得分为(64.17±10.56)分,亚健康总分为(62.74±11.31)分。所有276名护理人员中,204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占73.9%;其中,轻度亚健康22人,中度亚健康105人,重度亚健康77人,分别占8.0%、38.0%、27.9%;健康35人,占12.7%;疾病状态37人,占13.4%。

2.3 护理人员亚健康情况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称、锻炼情况、饮食情况、生活事件及职业伤害事件的护理人员亚健康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4 护理人员亚健康情况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是否存在亚健康情况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25岁、职称为护师及主管护师、存在生活事件及职业伤害事件为护理人员亚健康的危险因素(P < 0.05),而职称为副主任护师及以上、饮食规律为护理人员亚健康的保护因素(P < 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加,亚健康人数增加,我国约有7亿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且不同人群亚健康水平不同[12]。调查显示,我国护理人员亚健康检出率达40%~70%。本研究显示,我院护理人员亚健康检出率为73.9%,与以往研究基本一致[13]。本调查显示,我院护理人员亚健康总分为(62.74±11.31)分,其中,社会亚健康得分最高,为(64.17±10.56)分,这可能与护理人员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能合理平衡工作与生活有关。另外,在工作中,医院管理者越来越重视对护理人员工作合理性的调整,包括工作环境的改善、丰富业余生活的开展及科学合理的工作班次安排等,均对护理人员的社会亚健康有良性影响[14]。本研究显示,我院护理人员的生理及心理亚健康得分较低,为(62.70±12.63)、(59.55±14.07)分,可能与护理人员的工作性质性质有关。护理工作者长期处于临床一线,工作强度大,在如今医患关系紧张的大环境下,除了应对紧张的工作,保护高度注意力集中完整各项护理操作外,护理工作者还要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尽量满足患者及家属的各种要求,长时间处于高应激状态,身、心均承受较大压力,亚健康水平较高[15]。

本研究显示,相较于年龄

本研究显示,相较于护士,职称为护师及主管护师为护理人员亚健康的危险因素,而职称为副主任护师及以上为保护因素。分析原因可能与上述年龄因素相似,护师一般工作超过5年,随着护龄的增长,工作压力增加,加之晋级名额较少,使其职业发展受限。护师及主管护师往往处于职业和家庭双发展时期,而该年纪护理人员孩子往往较小,需要贴身照顾,持续的工作和生活双压力,使其亚健康情况高发。而作为副主任护师及以上职称的护理人员,其工作基本处于护理管理层,压力相对较小,使其有时间更多时间注意健康,亚健康情况较低。

本研究显示,饮食情况为护理人员亚健康的影响因素,其中,饮食规律为保护因素。该结果与相关研究一致[16]。护理人员由于工作繁忙,休息不足,往往不能按时吃早餐,加之工作中突发事件较多,常常三餐不能按时,有时甚至没时间吃饭。长此以往,导致胃肠神经功能紊乱,容易出现心慌、疲劳等亚健康表现[17]。提示护理人员应特别重视饮食规律,尽可能按时进食,并注意饮食营养,保证合理的能量摄取,多吃蔬菜水果及高蛋白的食物,避免高盐、油腻等不健康饮食。另外,应注意保证每天饮水量达1000~2000 mL,养成定时喝水的好习惯[18-20]。

本研究显示,生活事件为护理人员亚健康的危险因素。生活事件包括“子女问题”“财务问题”“情感问题”“差错事故”等,均为社会应激事件。社会应激事件对个体健康既有促进作用,又有消极影响。适度的应激可以促进个体成长,而护理人员长期处于高压力环境下,超过自身负荷的应激会影响健康情况,使护理人员陷入亚健康状态。

本研究显示,职业伤害事件为护理人员亚健康的危险因素。护理工作中的职业危险如“切割伤”“针刺伤”“患者血液或体液溅入皮肤黏膜”等影响护理人员的生理健康。加之现今医疗环境较差,医患关系紧张,伤医和打骂护士的事件时有发生,除了带来身体伤害,也对医护人员造成了严重的心理伤害。长此而往,使护理人员亚健康情况高发。

综上所述,我院护理人员亚健康发生率较高,年龄、职称、饮食情况、生活事件及职业伤害事件与护理人员亚健康情况相关。医院管理者应根据上述情况制订有针对性的对策,提高护理人员的健康状况。护理人员应提高自我调节能力,适应高压力的工作和生活。本研究仅在我院进行调查,有一定局限性,后续应扩大调查范围,使结果更据说服力,促进护理人员健康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洁瑜,杨乐斌,蒋平平,等.广东人群亚健康状态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相关性[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6,36(4):538-543.

[2] 赖秋华,潘华峰,陈楚杰,等.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亚健康自我管理模式探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5,32(8):627-628.

[3] 聂晓莉,薛琪,赖名慧,等.税务部门公务员亚健康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5):634-635.

[4] 许军,吴伟旋,崔周国,等.中国三省市城镇居民亚健康评定量表常模的建立[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28):3456-3464.

[5] 许锁迪.大学生亚健康自评量表的编制与风险评估[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6,36(2):16-19.

[6] 范欣欣.沈阳市公务员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1.

[7] 宋桂荣,程然.护士亚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07,11(21):2854-2855.

[8] 彭鲁峰,于君,李军海,等.不同年龄段护士亚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9):35-36.

[9] 赵晓媛.某市市级医院医护人员亚健康现状及其与工作倦怠的关系[D].郑州:郑州大学,2011.

[10] Nisenbaum R,Reyes M,Unger ER,et al. Factor analysis of symptoms among subjects with unexplained chronic fatigue:what can we learn about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J].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2004,56(2):171-8.

[11] 许军,冯丽仪,罗仁,等.亚健康评定量表的信度效度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31(1):33-38.

[12] 林栋美,孟利敏,温艳萍,等.实习护生心理亚健康、应对方式、压力源相关性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5):8-10.

[13] 余淑嫒.广州市综合医院护理人员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3.

[14] 崔周国,许军,吴伟旋,等.广州市中青年知识分子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30):12-16.

[15] 吴升伟,孙晓敏,吴六国,等.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亚健康危险性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5,35(12):1729-1732.

[16] 徐华丽,张翔,陆艳,等.广东省城镇居民生存质量与亚健康的相关分析[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4, 23(5):442-444.

[17] 欧爱华,麦润汝,原嘉民,等.亚健康状态分型与中医体质类型相关性的对应分析[J].广东医学,2012,33(1):11-14.

[18] 杨力沣,王珂,娄小平,等.郑州市综合医院医务场所暴力与医务人员亚健康[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 46(6):917-920.

[19] 宋军,李香兰,赵广才,等.亚健康及不良生活习惯对心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3,33(3):94-97.

[20] 陈亮,聂滨.122例亚健康人群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的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6,45(15):2111-2113.

亚健康的表现篇5

关键词: 高校科研人员 亚健康 表现特征

上个世纪80年代,前苏联教授布赫曼先生研究发现,除了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之外,人体还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患病的中间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亚健康是一种介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过渡状态,人体各器官还未出现明显的气质性病变或代谢异常,因此正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若到医院求诊时,就往往无法被确诊所患何种疾病,可是正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们却常常觉得自己无论在生理或心理方面均出现各种不适症状,这些症状多种多样而不固定。因此,亚健康状态会造成人体生理机能低下,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能力和生存质量。WHO的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患有疾病的人占20%,而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在我国,据有关文献分析,有超过7亿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而作为尖端科技人才,高校科研人员的亚健康情况更是不容乐观。本文在完成问卷调查后,通过分析,探讨高校科研人员亚健康状态的成因和预防途径。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南京高校主要从事科研工作的200位在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1.2研究方法。

1.2.1亚健康状态的评价量表制定

本课题以康奈尔健康自填式问卷为基础,参考了其他文献有关亚健康的调查问卷,设计出本课题亚健康自我诊断量表。

1.2.2评价指标

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维度设计评价指标体系。

1.2.3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200例,有效对象为178例,其中男性104例,占有效调查对象总数的58.43%;女性74例,占有效调查对象总数的41.57%。

2.结果与分析

2.1研究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在178例有效对象中,处于健康状态的为41例,占23.03%;处于亚健康状态为95例,占53.37%;处于疾病状态为42例,占23.60%;对男女性别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男性科研人员的健康状态要好于女性科研人员。女性科研人员除了承受等同于男性科研人员工作压力外,还要面对来自家庭的压力。30―50岁之间的女性亚健康状态现患率明显高于男性,可能与女性科研人员在此年龄段除了要完成与男性科研人员同样的工作量以外,还要面临家务操劳、老人赡养、子女抚育等一系列问题有关。

表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统计(n=178)

2.2高校科研人员亚健康状态的主要表现形式。

2.2.1生理亚健康主要表现形式

高校科研人员生理亚健康表现形式主要为头晕头疼、两目干涩、胸闷气短、心慌、疲倦、乏力、少气懒言、食欲不振、消化吸收不良等症状。

2.2.2心理亚健康主要表现形式

高校科研人员心理亚健康表现为精神不振、抑郁寡欢或情绪急躁易怒、睡眠不佳、记忆力减退、精力下降等症状。其中睡眠不佳、记忆力减退、精力下降等状态是科研人员心理亚健康的重要表现。

2.2.3社会适应亚健康主要表现形式

科研人员亚健康的社会适应表现主要呈现人际关系紧张,同事关系微妙,少有知心朋友,难以与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进行正常的社会人际交往等。

2.3高校科研人员亚健康状态的主要成因。

造成亚健康状态的因素很多,既有社会学、心理学因素,又有环境、生活方式和遗传学因素的不良影响,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而作为高校科研群体,高校科研人员的亚健康状态有其自身的特性,也有着与职业有关的主要成因。

2.3.1职业的影响

职业对健康的影响非常大,主要是职业任务的压力。高校科研人员不仅要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要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这会导致该群体个体紧张。研究发现,疲劳是亚健康状态的核心症状。[3]长期的超负荷作业极易产生心理和生理上的疲劳。而疲劳正是机体功能的暂时,是人体健康的一种保护性反应,然而如果疲劳得不到消除,长期工作紧张、超负荷作业就会产生过劳,进而影响人体健康。

2.3.2社会影响因素

有资料显示亚健康产生的主要原因为社会压力。高度激烈的社会竞争,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在这种精神紧张的压力负荷下势必对躯体和精神状态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不仅会引起睡眠不良,而且会影响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和内分泌调节,进而影响机体各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目前我国高校的发展进入快轨道运作,各高校在人才引入时加大对博士、硕士人才的引入力度。这部分人才的引入大大加强了中年教师的工作压力,在以科研考评、教学考评双重评价标准下,许多教师需要加大科研工作量,进而造成该群体处于亚健康状态。

2.3.3不良生活方式

熬夜、吸烟是大部分高校科研人员的两大不良习惯,不平衡饮食、过少的运动等也是该群体的主要特征,而这些习惯都是造成亚健康的主要原因。人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固有的生命运动规律即“生物钟”,它维持着生命运动过程气血运行和新陈代谢的规律,熬夜、睡眠过少就会破坏这种规律,影响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现代人饮食往往热量过高,营养素不全,加之食品中人工添加剂过多,人工饲养动物成熟期短、营养成分偏缺,造成很多人体重要的营养素缺乏和肥胖症增多,机体的代谢功能紊乱。过少的运动会造成人体心血管系统功能的下降,从而影响人体的健康。

2.3.4环境污染

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地球也遭到了巨大的破坏,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多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与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的废弃物污染有关,化学、生物、物理污染物正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居住在城市的人群生存空间狭小,房间封闭,一年四季使用空调,使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负氧离子浓度降低,使血液中氧浓度降低;组织细胞对氧的利用降低,影响组织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长期处于这种环境当中,可引起慢性疲劳综合症。此外,各种噪音、光污染、电磁波可引起神经系统的紊乱。高校科研人员正是在这种环境中生活、工作的。办公地点的密封、空调的频繁使用等因素必然影响科研工作者的身体健康。

3.科研人员亚健康状况的预防途径

3.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戒烟戒酒。

少吃富含高脂、高胆固醇食物,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过硬、过热、腐烂变质的食物。同时,要戒烟限酒。有吸烟习惯的科研人员更要采取适合自身特点的方式戒烟,向别人学习一些戒烟经验,有戒烟的毅力和决心。尽量少饮酒,或饮用一些低度酒类如葡萄酒、啤酒。

3.2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睡眠习惯。

从观念上重视睡眠的重要性,合理安排好时间,形成早睡早起的习惯,确保睡眠时间的充足。因为保证充足的睡眠,也是预防和改善亚健康的一个有效方法。当感到情绪不佳或身体不佳时,美美睡上一觉后,会觉得精神倍增,身体的不适感也会有所减轻。

3.3加强健康知识教育,提高科研人员的健康意识。

对亚健康状态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是避免亚健康向疾病发展的重要措施。因此对高校科研人员进行亚健康相关知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要根据高校科研工作者对亚健康相关知识的需求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健康教育方案。在教育过程中,要努力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科研工作者的知识需求,根据不同年龄进行不同重点的亚健康问题教育。

3.4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高校科研工作者都是各高校的骨干,工作繁忙,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身体锻炼对人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因为身体锻炼加强了人的社会性与生物性、健康与亚健康之间的高度协调。因此,科研工作者要根据自身的年龄特点,选择自己喜欢的锻炼方式,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坚持参加身体锻炼,把身体锻炼作为生活的一部分。长此以往,定会促进身心健康,达到良好的效果。

3.5进行定期体检

学校校医室应该对高校科研工作者亚健康状况给予高度重视,医院要建立健康体检中心,配套体检队伍,改善体检设备,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机制。定期体检,掌握高校科研工作者健康状况和身体动态变化情况,做到预防在先,无病早防,有病早治,落实“三级预防”措施。

4.结语

高校科研人员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亚健康的高发生率严重影响了该群体的工作与身体的健康。高校有关部门及领导应该高度重视该群体的健康问题,加强该群体的健康监控;通过健康教育,普及亚健康知识。该群体应该从思想上重视亚健康状态的危害性,合理进行体育运动,增强免疫功能,调整个人心态,减轻生活压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实际行动中采取有效的办法降低亚健康状态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王育学.亚健康,21世纪健康新概念[M].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王志瑾.21世纪关注的热点[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

[3]刘映,刘一强.国内亚健康文献计量学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14.

亚健康的表现篇6

关键词:大学生,亚健康,疲劳

 

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下了如下的定义: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人体除了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之外,还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间状态,我国学者称之为“亚健康状态”。亚健康应该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环境等方面表现出不适应,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临界状态。免费论文。世界卫生组织(WH0)的一项全球性预测调查显示,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有疾病的人占20%,而75%的人则处于亚健康。处于亚健康疾病状态的人口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呈上升趋势。疲劳是亚健康最为常见的典型临床表现,也是多种疾病的重要潜前征兆,疲劳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人体为保证健康,提示需要劳逸结合的保护性一种反应。当代大学生处于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来自社会、家庭、学业、就业等各种压力过早地困扰着他们。长期的紧张和压力、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都对会对他们的健康受到威胁,目前评判大学生是否健康却是以身体素质来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根据体质测量的结果来判断体质的健康或不健康。体质测试的内容主要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速度、力量以及中长跑等及各项目,是从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心肺功能及各方面来评定人体体质的好或差,这些只是体质的一些方面,只包括了生理方面的某些特征,而对心理方面却没有涉及,因此,具有很大的片面性。

1.相关概念

亚健康的概念:人体存在着既不是健康,也不算是患病,非病非健康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长期以来,在人们的思想中一直存在着这样的一种思维定势:对于一个人来说,他所处的状态是“非疾病即健康”要么是健康,要么是疾病,二者必居其一。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各种功能和适应能力不同程度的减退,但不符合西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和亚临床诊断标准。亚健康的成因主要有:社会因素,包括人际交往、生存压力与家庭类型等;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主要有吸烟、酗酒、营养不平衡以及缺乏运动等;环境污染的影响等。亚健康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主要表现为躯体疲劳乏力,易累,体质虚弱,免疫功能低下,出汗,常易感冒,食欲不振,肌肉关节酸痛,头昏头痛,失眠等。心理方面表现为情绪不稳定,紧张,易怒,焦虑,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社会交往方面表现为不能较好的承担相应的社会角色,工作、学习困难,人际关系紧张,家庭不和谐,难以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等。

疲劳及疲劳性亚健康:《现代汉语词典》中认为,与人体相关的疲劳包括两个方面:“因体力或脑力消耗而需要休息;因运动过度或刺激过强,细胞或器官的机能或反应能力减弱。”社会学家认为,疲劳是因体力、脑力消耗过多、运动过度、刺激过强等非病理原因引起的反应能力减弱、工作效率下降时的机体状态,也是长时间负荷过重而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免费论文。具体表现为对工作、学习产生厌倦和抵触的情绪,对人对事冷漠无兴趣,感觉疲惫乏力等等。医学科学家认为,疲劳是机体的一种防御性反应,或者说是因为过度活动而造成暂时性机能降低时生理和心理状态的综合性变化。所谓疲劳是指持久或过度劳动后引起机体不适和工作效率降低。无论从事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都可出现疲劳。疲劳是亚健康的最常见表现,可以通过测量疲劳程度来评价亚健康状况。

2.研究对象与方法

盐城市区五所在校大学生疲劳性亚健康状况。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

3.结果与分析

3.1 结果

3.1.1 盐城在校大学生疲劳性亚健康的发生率及性别

表 盐城在校大学生疲劳性亚健康的发生率及性别

 

亚健康的表现篇7

【关键词】 ICU;护士;亚健康;调查;分析

亚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是指机体在内外环境的不良刺激下产生的心理、生理功能异常,但未发生病理性改变,未引起器质性损伤,主要表现为失眠、乏力、头晕、体力下降、疲倦心悸、情绪低落、易激动、紧张不安、应急力下降、工作效率降低等。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发现全世界处于真正健康状态的人仅有5%,处于各种疾病状态的人也只有20%,剩下的75%的人群处于第三状态,即亚健康状态[1]。亚健康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如果及时调理它就会变成健康,如果不加管理就会变成疾病,对人体的身心造成更大的伤害,严重的亚健康状态还可明显影响健康与寿命,甚至造成英年早逝、早病和早残[2]。为促进ICU护士的健康和提高ICU护士的生命质量,本研究对ICU护士的亚健康状态进行调查。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整群随机抽取四川省2所三甲医院的125名护理人员为调查对象。

1.2 调查工具

1.2.1 一般情况问卷 职称、文化程度、工龄、年龄等。

1.2.2 亚健康状态问卷 根据陈青山等[3]人Delpili法评价亚健康的诊断标准。此诊断标准排除经医生确诊的急、慢性病患者,在一年时间内持续一个月以上出现所列18种症状中1项以上者,诊断为亚健康状态。18项症状包括疲劳、头痛或头晕、耳鸣、肩或腿麻木僵硬、咽部有异物感、心烦意乱、孤独感、注意力不集中、焦虑感、多梦休息不好、记忆力差、活力减退、周围事物不感兴趣、情绪差、工作觉得吃力、同事关系紧张、容易感冒或患其他感觉有病但未确诊。

1.3 调查方法 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方法进行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25份,收回有效问卷120份,有效回收率为96.00%。

1.4 数据分析 实验结果用SPSS13.0软件分析,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ICU护理人员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120名ICU护理人员中:主管护师有17名(14.17%),护师有36名(30%),护士有67名(55.83%);本科文凭及以上有60名(50%),大专文凭的有48名(40%),中专文凭有12(10%);工作年限20年以上的有14名(11.67)、11年-20年有29名(24.16%)、6年-10年有31名(25.83)、5年及以下46(38.33%),年龄分布:小于等于25岁有25人(20.83%)、25岁到30岁有28人(20.33%)、30岁到35岁有32人(26.67%)、大于35岁有35人(29.17%)。

2.2 ICU护士的亚健康情况 ICU护士的亚健康检出率为68.33%,其亚健康症状的主要表现为记忆差、疲劳、活力减退、多梦休息不好、易感冒或患其他疾病、情绪差等,见表1。

2.2.1 不同职称的ICU护士的亚健康比较 由表2可见:不同职称的ICU护士亚健康检出率不一样(χ2=7.20,P=0.02),主管护师和护师的亚健康检出率高于护士(P﹤0.05)。

2.2.2 不同文化程度的ICU护士亚健康比较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文化程度的ICU护士的亚健康检出率无差异性(χ2=1.41,P=0.495),见表3。

2.2.3 不同工作年限的ICU护士的亚健康比较 不同工作年限的ICU护士的亚健康检出率不一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91,P=0.03);工作10年以上的ICU护士的亚健康检出率明显高于工作年限低于10年的ICU护士(P﹤0.05),见表4。

3 讨论

ICU护士长期处于危重病的包围中,工作节奏快、压力大且紧张,这种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加之生活不规律,病室内空气不清新,使得他们精疲力竭,易出现疲劳、失眠等症状,从而出现亚健康状态的几率增大[4]。本次调查发现三甲医院的ICU护士的亚健康检出率高达68.33%。亚健康主要表现为记忆差、疲劳、活力减退、多梦休息不好、易感冒或患其他疾病、情绪差,跟叶云山等[5]的研究结果一致。

本次调查还发现,年龄大、高职称、工作年限长的ICU护士的亚健康检出率明显高于年轻、低职称、工作年限短的ICU护士。可能的原因有:①随着年龄增大,由于自然衰老,人体各器官功能减退容易导致亚健康。①②高职称、工作年限长的护士主要是医院的护理骨干,同时又是家庭主妇,不仅在临床工作中身负重任,还要承担照顾老人、抚养子女的任务,她们承担着工作压力、生活压力与社会压力三重压力,在加上三班倒的工作性质,导致她们睡眠数量与质量下降,影响了人体生物钟的节律,再加之饮食的不规律性,易产生各种亚健康症状,成为亚健康状态的高发人群[6]。故高年资的ICU护士更应该重视锻炼身体,学会自我调节心理,合理安排时间,注意休息和合理营养,降低亚健康的检出率,进而预防疾病的发生,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傅善来.21世纪健康新视角[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1-20.

[2] 何裕民,沈红艺,倪红梅,等.亚健康的范畴研究[J].医学与哲学,2008,29(1):2-4.

[3] 陈青山,王声涌,荆春霞,等,应用Delphi法评价亚健康的诊断标准[J].中国公共卫生,2003,9(12):1467-1468.

[4] 张菊.ICU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和防护措施[J].新护理,2010,9 (3):55-56.

[5] 叶云山,程瑞艳.中青年亚健康人群的调研及对策[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4(6):391.

亚健康的表现篇8

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等方法,对亚健康——患病与健康之间的身体状态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得出亚健康的分类与内容、亚健康产生的四大原因、五大危害及临床表现,提出如何克服亚健康走向健康的合理方法,旨在为高校体育教学提高理论依据。

关键词

健康 患病 膳食 运动健身

Abstract This literary grace uses the cultural heritage data method, logic to reason logically the method etc. method, to second health- fall ill and health of the body appearance of carried on analysis and inquiry into, get second health of classification and contents, second healthy\

output four greatest reasons, five big endanger and clinic performance, put forward how overcome the second healthy alignment health of

reasonable method, the aim is raising the theories for the athletics teaching of the high school according to.

Key word Healthy fall ill meal

sport workout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已经普遍意识到健康是福,没有健康将一事无成。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即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良好三个方面。而在一定条件下,许多人却在健康与患病之间的某种状态上徘徊,人体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正常生理过程遭到破坏,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运动能力受到一定限制或降低,心理失去平衡,抑郁、焦虑,恐怖等,生理活力降低、适应能力不同程度上减弱,但临床检查机体无确切病症,这种机体状况称为亚健康或灰色状态,它是健康与患病的临界态。一般人称之为“病前征兆”。

一、亚健康的分类和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以WHO四位一体的健康新概念为依据,亚健康可划分为:

1、躯体亚健康。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或排除疾病原因的体力疲劳、虚弱、周身不适、性功能下降和月经周期紊乱等;

2、心理亚健康。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脑力疲劳、情感障碍、思维紊乱、恐慌、焦虑、自卑以及神经质、冷漠、孤独、轻率,甚至产生自杀念头等;

3、社会适应性亚健康。突出表现为对工作、生活、学习等环境难以适应,对人际关系难以协调,即角色错位和不适应是社会适应性亚健康的集中表现;

4、道德方面的亚健康。主要表现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存在着明显的损人害己的偏差。

(二)按照亚健康概念的构成要素分类:

1、身心上有不适感觉,但又难以确诊的“不定陈述综合征”;

2、某些疾病的临床前期表现(疾病前状态);

3、一时难以明确其病理意义的“不明原因综合征”,如更年期综合征、神经衰弱综合征、疲劳综合征等;

4、某些病原携带状态:如乙肝病原携带者、结核菌携带者、某些病毒携带者等;

5、某些临床检查的高、低限值状态,如血脂、血压、心率等偏高状态和血钙、血钾、铁等偏低状态等;

6、高致病危险因子状态,如超重、吸烟、过度紧张、血脂异常、血糖、血压偏高等。

(三)按身体的组织结构和系统器官分为神经精神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骨关节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呼吸系统、特殊感官等亚健康状态。

二、亚健康的原因

亚健康在人一生中可间断也可持续,当其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诱发疾病。是患病的主要诱因和起源。亚健康是怎样引起的呢?其中有社会的、心理的、营养的、环境的等诸多因素。

1、过度紧张和压力。研究表明长时期的紧张和压力对健康有四害:一是引发急慢性应激直接损害心血管系统和胃肠系统,造成应激性溃疡和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加速血管硬化进程和心血管事件发生;二是引发脑应激疲劳和认知功能下降;三是破坏生物钟,影响睡眠质量;四是免疫功能下降,导致恶性肿瘤和感染机会增加。

2、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如高盐、高脂和高热量饮食,大量吸烟和饮酒及久坐不运动是造成亚健康的最常见原因。

3、环境污染的不良影响。如水源和空气污染、噪声、微波、电磁波及其它化学、物理因素污染是防不胜防的健康隐性杀手。

4、不良精神、心理因素刺激。这是心理亚健康和躯体亚健康的重要因子之一。

三、亚健康的危害

(一)亚健康是大多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疾病前状态,大多数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均是从亚健康人群转入的。

(二)亚健康状态明显影响工作效能和生活、学习质量,甚至危及特殊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如高空作业人员和竞技体育人员等。

(三)心理亚健康极易导致精神心理疾患,甚至造成自杀和家庭伤害。

(四)多数亚健康状态与生物钟紊乱构成因果关系,直接影响睡眠质量,加重身心疲劳。

(五)严重亚健康可明显影响健康寿命,甚至造成英年早逝、早病和早残。

四、亚健康主要有以下临床表现:

(一)生理性较轻度失调,经常患感冒,身体乏力,食欲欠佳,烦闷,心悸,健忘,失眠等。

(二)轻度身心失调没有得到调整或控制,却进一步发展,成为患病的高危趋势。如长久头痛,偏头痛,头昏耳鸣,精神不支,反复感冒,给人印象是精神不振,活力减退,对周围环境冷淡等,则主要表现在营养不良,长久痨损。

(三)已经有病变,症状尚不明显或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未被明确诊断。

五、对策

我们要足够地重视身体所处的亚健康状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把疾病防范于未然。

1、保证合理的膳食和均衡的营养。其中,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人体不能合成维生素和矿物质,而维生素C、B族和铁等对人体尤为重要,因此每天应适当地补充多维元素片; 调整机体各组织的营养补给,调整血液循环和机体新陈代谢及免疫力从而调节机体功能状态。合理的膳食和科学的营养搭配也是人们迈向健康的现实选择。元代饮膳太医所著《饮膳正要》就强调“药补不如食补”,例如羊肉、茴香豆加苹果、官桂调制成汤可以补益、温中、顺气;用五味子、人参、砂糖调制的汤可以生津止渴、腹精益气等。

2、调整心理状态并保持积极、乐观;及时调整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

3、增加户外体育锻炼活动,每天保证一定运动量。运动健身如登山、跑步、游泳、保健操等各项体育活动都是走向健康的主要途径。古代名医华佗曾说过:身体常使小牢,则百达和畅,气血常养,精神内生,经络运动,外邪难袭。科学合理的运动健身能增强人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增加机体活力,加强血液抗凝系统活性,延缓衰老。可谓“动则不衰,用则不退”。

参考文献

1.世界卫生组织(WHO)《宪章》, 1984

2.陈青山,鄢红洁.传统体育养生学.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3.冯理达.健康健美长寿学.人民体育出版社

上一篇:关于保护海洋环境的建议范文 下一篇:高等教育共同体建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