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渔业养殖范文

时间:2023-10-26 17:17:35

盐碱地渔业养殖

盐碱地渔业养殖篇1

1水产养殖业发展与贡献 1.1发展状况 自1990年以来,中国成为世界第一渔业大国,第一水产养殖大国,与世界相比,近年的发展速度有所减缓。2011年,中国渔业总产量为5603万吨,占世界渔业总产量的36%;中国水产养殖产量为4023万吨,占中国渔业总产量的72%,占世界渔业总产量的26%,占世界水产养殖产量的63%。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渔业大国。1950年我国渔业产量约100万吨,1980年约为500万吨,2010年为5373万吨。 1.2中国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以养为主”发展方针的充分争论、长期坚持、正确决策和有效政策的结果!“养捕”之争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改革开放后,对“以养为主”的方针迅速作出正确决策,提出了有效政策措施。另外,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也是构成中国特色水产养殖的重要因素:相当一部分养殖种类不需投放饵料;即使投放饵料,食物转换效率也非常高。2010年水产养殖投饵与不投饵种类产量比见图1。不投饵总养殖产量为2259.13万吨,其中海水养殖产量为1259.37万吨,淡水养殖产量为963.76万吨;投饵总养殖产量为1569.71万吨,其中海水养殖产量为186.93万吨,淡水养殖产量为1382.78万吨。不投饵占比为:总产量不投饵量占59.0%,其中海水养殖不投饵量占87.4%,淡水养殖不投饵量占41.1%。鱼虾产/投为1/1~1.2; 1.3对中国水产养殖业发展贡献的认识及其意义 1.3.1对中国水产养殖业发展贡献的认识 ①解决吃鱼难,活跃市场经济,水产品出口额连续12年居大宗农产品出口首位,连续10年居全球首位;②促进农民增收,渔民人均纯收入1985年为626元,2011年为10011元;③改善膳食结构,保障食物安全,水产养殖产品在动物优质蛋白供给中占1/5;④中国特色的水产养殖业发展,不仅引导了中国渔业生产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的转变,同时也促进了世界渔业生产增长方式和结构的转变;⑤中国渔业有显著的碳汇功能,在减排二氧化碳和缓解水域富营养化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1.3.2新认识的意义 中国水产养殖业促进渔业生产增长方式转变的经验,为解决世界上所谓“现代渔业是不可持续的”疑惑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即水产养殖弥补了因捕捞过度造成的“不可逆”的产量缺失,渔业仍然可以为人类提供又好又多的优质动物蛋白。研究表明,2010年中国海水贝藻养殖从近海海洋移出138万吨碳,淡水滤食性鱼类等养殖从内陆水域移出130多万吨碳,两者合计对减少大气CO2的贡献相当于每年义务造林100多万公顷。显然,渔业特别是水产养殖,不仅具有重要的食物供给功能,还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含文化服务)。 2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理念与模式 2030年我国人口接近高峰时,水产品的供给量需要增加近2000万吨,并将主要通过水产养殖的方式获得。 2.1水生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 水生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发展战略产生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2003~2004),它促成了《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颁布(国务院,2006)。本课题及有关战略研究接受和深化了这一战略,即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为:养护战略(基础)、拓展战略(核心)与高技术战略(动力)。养护战略是养护和合理利用水生生物资源及其环境;拓展战略是多层面开发利用水生生物的群体、遗传和产物资源,大力发展水产养殖,积极开发利用大洋深海新资源;高技术战略是促进发展战略的技术升级,深化开发利用层次。 2.2新的发展理念与模式 2.2.1碳汇渔业和渔业碳汇的定义 碳汇渔业是绿色低碳发展新理念在渔业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水产养殖“高效、优质、健康、安全”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有效途径,有望成为推动水产养殖和现代渔业新一轮发展的驱动力,成为发展绿色低碳新兴产业的示范。它将更好地彰显渔业的食物供给和生态服务两大功能,产生一举多赢的效应。渔业碳汇定义:根据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对碳源和碳汇的解释以及水生生物固碳的特点,通过渔业生产活动促进水生生物吸收水体中的CO2,并通过收获把这些已经转化为生物产品的碳移出水体的过程和机制。由于通过收获被移出了水体的这些碳产品,或被再利用或被储存,因此,这个过程、机制和结果,实际上提高了水域生态系统吸收大气二氧化碳的能力,生物的碳汇功能得到了较好的发挥。渔业碳汇也被称之为“可移出的碳汇”和蓝碳。碳汇渔业定义:简而言之,凡不需投饵的渔业生产活动,就具有碳汇功能,可能形成生物碳汇,相应地亦可称之为碳汇渔业。如藻类养殖、贝类养殖、滤食性鱼类养殖、增殖放流、人工鱼礁以及捕捞渔业等。 2.2.2发展碳汇渔业的主要途径与模式 建设资源养护型捕捞业,科学开展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发展多功能多效应渔业,实施生态系统水平的管理。建设环境友好型水产养殖业、发展多营养层次的新生产模式,实施养殖容量规划管理。 2.2.3发展重点与现行养殖方式 大力推进传统养殖方式的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提升现代机械化、自动化技术水平和防灾减灾能力。大力推进工厂化养殖发展规模,提高设施养殖现代工程装备水平,缩小产出差距(与发达国家比1∶5),不同养殖方式海水及淡水养殖产量见图2、3。 3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措施与建议 为了推动水产养殖业和现代渔业新一轮的发展,实现“水产养殖业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后建成现代化水产养殖强国”的预期战略目标,需要:①充分认识水产养殖两大功能,明确其战略产业地位。②加强水产养殖贡献与功能宣传,明确其战略产业地位,出台加快现代养殖业发展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或相应的中央指导性文件;③重视水产养殖对发展空间的需求,确保养殖生产水域使用面积。需采取“像重视耕地一样”设置最小使用面积保障线、积极挖掘水体开发利用潜力(如较深海域和内陆盐碱地)等措施,防止随意挤压水产养殖发展空间。#p#分页标题#e# 3.1养殖水域使用面积最小保障线和水体开发挖掘潜力 按需求,到2030年水产品总产量还需要增加近2000万吨。扣除科技进步的因素(以60%计),水产养殖面积在2010年的基础上,至少还要再增加140万公顷。最小养殖水域使用面积保障线可设置在830万~930万公顷。若以挖掘水体开发利用潜力5%计,我国近海水深20~50m水域约为0.37亿公顷,有133.33万公顷以上的水域可供养殖使用;内陆有1亿公顷盐碱地和约0.46亿公顷的低洼盐碱水域,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通过采用“上粮下鱼”、“上草下虾”等综合养殖模式与技术,有450万公顷盐碱地和230万公顷盐碱水域可供农业与养殖生产使用。 3.2实施标准化规模化水产养殖推进计划,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水产养殖监管能力和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制定以容量为基础的水产养殖发展规划,构建现代水产养殖生产体系。主要包括建立养殖水域的容纳量评估制度,发展生态系统水平的新型养殖生产模式,加快经营方式转变,引导养殖者向规模化发展。实施养殖装备提升工程,推进养殖设施标准化、现代化更新改造。主要包括全面推进中低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大力促进粗放型、简易型水产养殖向养殖设施自动化和机械化水平转变。加强产业支撑体系建设,实行补贴政策,提高技术推广服务能力。主要包括加快水产良种繁育体系、水生动物防疫体系、营养饲料等投入品的研发-生产-监管体系建设,实行良种推广、疫病防控、装备购置等补贴政策,提高县级和乡镇技术推广服务能力,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直通模式。加强水产养殖管理与执法能力建设。主要包括完善水产养殖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加快水面经营权改革,完善水域滩涂养殖证制度,加强养殖水域保护,建立养殖水域生态补偿机制,全面推进水产养殖业执法,重视水产外来物种的监管。建立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预警处置能力,加快从上到下的养殖产品质检体系建设。 3.3实施水产养殖科技重大创新工程,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和队伍建设,重视水产教育 面对现状与发展,水产养殖科技创新有三个方面的重大需求:①传统技术升级改造与更新的需求。水产养殖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产业,技术陈旧落后、产出率低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首先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②发展新兴产业的需求。在生物经济快速发展的驱动下,以开发利用生物遗传资源为特征的水产养殖又是一项战略性新兴产业。它对高新技术有较大的依赖并有较大的技术跨度要求。例如,水产种业的发展需要分子生物学,而深海养殖设施的发展则需海洋高端装备的新技术、新材料。③加快科技贡献率进步速度的需求“。十一五”末水产养殖科技贡献率为55%,若要实现2030年科技贡献率达75%以上的预期目标,今后每5年需要增加5%以上,而目前仅为3%。 针对以上重大需求,需要做好以下工作:①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包括水产良种、生态健康养殖、疫病防控、绿色安全饲料、养殖设施与装备、产品精深加工与质量安全等6个方面的科技创新专项。②改善水产科技创新条件,加强水产养殖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和科技成果共享机制建设,尽快改变没有部级创新平台支持的局面,如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和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等。③重视水产教育和宣传,完善高校水产类专业设置,加快水产养殖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培养与提高。

盐碱地渔业养殖篇2

关键词:水产养殖;水质监控;物联网;树莓派

1智能化水产养殖设计基石

1.1物联网

物联网(IOT,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系统(RFID)、红外感应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PS)、激光扫描仪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赋予物体智能,并通过接口把需要连接的物品与国际互联网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物品与物品相互连接的巨大的分布式网络,从而实现智能化物品识别、物品定位、物品跟踪、物品监控和管理。它的本质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运用物联网,就是采集环境数据、水质数据和水产种群数据等,分析数据即感知层,通过互联网进行数据传输即通信层,到达技术应用层,进行数据处理。

1.1.1物联网感知层

感知层即获得水质监测结果,通过与水质监测仪以及根据水产养殖数据库建立的水质监测模型获取水体质量的实时监测,利用短距离传输技术和自组织组网技术,协同信息处理,将监测到的信息转化成能处理的数字信号。

1.1.2物联网通信层

物联网通信层即传输层,通过无线或者有线网络模式将信息传输到中央数据库中,建立数据储备系统。类似智能机器人能够与人正常交流,是将人与人之间生活交流的谈话以数据形式存储于机器人存储芯片中。在数据储备过程中,通过异构网融合、管理资源和存储管理、远程管理安全技术,传达到数据处理层面。

1.1.3物联网技术应用层

通过服务器、计算机、存储设备和云计算的方法,利用专业软件及服务,将海量数据进行分类、整理、挖掘分析,建立各种算法,优化调度,应用在水产养殖行业。具体则是将水质监测结果信息通过计算、云计算等方法进行分类和挖掘分析,通过养殖监管渠道较好管理水产行业。

1.2水产养殖

水产养殖的目的与农业生产相似,希望能利用有限的资源生产稳定高产的好产品,实现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其中要考虑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水体溶氧量、PH值、温度、盐度等。

1.2.1水体溶氧量

水体溶氧量与水产养殖关系紧密。水产养殖不可避免的需要考虑养殖密度的问题,通过研究溶氧量与养殖密度的相互关系,确定水产养殖密度,有效提高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

不同的水生动物对水体溶氧量的适应机制不同,采取的水产养殖密度和科学管理方法也不同,并且对于不同的水生动物的不同习性也会令养殖户误解。拿海参来讲,海参活动缓慢,喜风浪冲击小、水流缓慢的海区,个体养殖户误会不担心水体溶氧量的问题,不注意向水体输氧,从而未实现科学水产养殖,经济效益没有达到最大化。

水质富营养化,微生物、浮藻类过度繁殖,造成水体发臭、发黑,水体溶氧量会降低,不仅对鱼类,对其他水产养的生存影响也很大。

1.2.2 PH酸碱值

水体PH改变,水生动物通过呼吸或直接接触等防止使水生动物体内PH值发生变化,破坏体内维持正常生活状态的酸碱平衡,水体碱性超过正常值会腐蚀鱼类鳃组织,使其呼吸障碍;酸性过强会使H:S浓度增高造成水体毒性增强不适宜水产养殖。养虾水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水体PH值,虾最适宜生长的PH值是弱碱性,而在弱酸性条件下虾类传染性虾病易发,即使水体溶氧量丰富,虾类也会呼吸困难,生长困难。

PH值决定因素是由水中二氧化碳和碳酸盐的含量决定的,而二氧化碳的含量又与水中生物呼吸作用、细菌等的氧化作用和水生植物光合作用相互作用决定的。并且PH值在一天的不同时间也会不同,太阳上升,植物光合作用加强,水中二氧化碳减少,PH值偏高,而夜晚呼吸作用加强,PH又会变小。

1.2.3温度

水产养殖环境不同,有池塘,湖泊,海田等,而如果水体很深,温度就会分层,表层水温昼夜间有变化,底层温度则因阳光无法穿透长时间保持低温状态,变化很小。但是底层溶氧量较少,需氧大的水产无法潜入底层躲避高温,从而夜温差对渔业生产有影响。同时日温差大小也会影响水产养殖,中间没有跃温层,水体底层和上层能够顺利进行物质交换,就与新疆哈密瓜特别甜、产量高的道理相同。

1.2.4盐度

水体盐度与水生动物生活息息相关,外界盐度比细胞内盐度高,细胞失水;反之,细胞冲水,两种情况都对水生生物生存不利。同样,不同水生生物对水体盐度的要求不同,淡水和海水生生物盐度肯定不同,同时作为个体养殖与自然环境不同,必要时也需要在水体中投放相对应的盐类。

另一方面,盐度过高对淡水鱼类繁殖和鱼卵的发育影响较大,鱼卵受精后孵化率较低,会影响鱼类产量,经济效益下降。

盐类中亚硝酸盐是氨经过细菌作用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的,亚硝酸盐浓度过高会使鱼类中毒,不仅水产产量下降,而且我们吃了这种鱼对身体健康也不利。

1.3树莓派

树莓派(Raspberry Pi)树莓派又被人们称为“卡片式电脑”,虽然是电脑,但是核心只有信用卡大小,最初设计者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编程设计而来。目前树莓派已经上市3代。树莓派主板基于ARM,利用生活中常见的SD卡,做内存硬盘,可以利用USB口连接键盘鼠标,可以网线连接网络,也可以WLAN连接网络,还支持蓝牙连接,有HDMI高清视频接口,可以连接显示屏幕,树莓派三代B拥有40个GPIO针脚,可运行Linux等系统(2代B型及以上型号可运行Windows10 IOT系统)。

将Raspberry Ri正常运转起来之后,进入图形化界面使用方式与电脑无异,其软件编程优势在于可以用MIT开发的Scratch图形化编程语言、Pvthon语言、C、Rubv、Java和Perl等各种语言为Raspberry Ri开发程序。Raspberry Pi与传统单片机相比,在互联网上优势较大,因为Razpberry Pi不仅可以连接传感器,还可以利用传感器信息作出相应反应。

2智能化水产养殖设计

智能化水产养殖基于物联网技术思想,将智能传感技术、智能处理技术及智能控制技术纳入一个监控养殖体系,实现水产养殖智能体系化,解放劳动力,提升经济效益。其中,传感层包括感知养殖塘的水体溶氧量、PH酸碱值、温度、盐度等参数;智能处理层包括接受传达来的相关消息,根据科学养殖相关理论得出调控结论;智能控制层就是根据调控结论调节养殖塘水质,使水产养殖在最适宜的环境下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

2.1要解决的问题

2.1.1实现实时养殖监测

不同水生生物对水质的要求不同,为寻求经济价值,则应对不同的水生生物水质采取不同的措施,为方便管理,将这些分散的养殖产品统一起来,通过监管水产养殖密度、水产养殖鱼药和饲料、水产病害等方面,记录水产养殖生产记录、用药记录和销售记录,节约劳力,实现现代信息科学技术与传统渔业结合的目的。

2.1.2实现网络信息实时更新

如上所述,要求实时监测,才能令监控系统发挥价值,若渔民是在养殖场地收集到了监测数据,那么与渔民亲自“下水”检测作用相似,在@个过程中没有实质的经济效益的提升。而实现了网络信息实时更新,渔民可以实时掌握水产养殖动态,有效提高经济效益。

2.1.3以较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价值

自主研发物智能化水产养殖,大大降低了引进设备的成本,也可以保证系统的更新服务,在投入成本上为渔民减小压力。

2.2实现目标

基于对系统开发端的描述,用户利用这套智能化水产养殖监测产品通过网络端随时谁地获取自己的养殖池水质情况和采取的措施,判断养殖池水产品状态是否良好是否需要人工介入等,从而实现水产养殖智能化、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3智能化水产养殖技术方向设计

如上描述的,智能化水产养殖包括传感层、智能处理及智能控制层,最终将结果显示到客户端,具体设计如图1所示。

3.1无线监测与控制

具有特殊传感作用的无线传感器放置在各个鱼塘中,利用Zig Bee无线传感网络与智能处理层及控制层相连。智能处理层通过GPRS接收传感信息,经过处理后,通过控制层传达到特定鱼塘的控制节点,利用控制节点作出相应反应。由于养殖池都具有大小相当,相互独立等特点,因此无线传感网采用簇状拓扑结构(cluster tree)较为合适。

3.2互动平台设计

互动平台的主要功能是将智能化水产养殖信息呈现给用户,并实现用户与自家养殖池互动。

互动平台进入界面首先需要登录,登录分为管理员登录和用户登录,信息处理完毕后需要退出登录。这个管理系统总体分为两个大部分,一个是管理员界面,另一个是用户界面,如图2所示。

管理员界面设计包括两个方面:养殖池信息管理、用户账户管理。其中养殖池和用户账户涉及数据库设计,如图3所示。图中养殖池管理表示当用户申请养殖池时,若满足相关要求,则在养殖池管理中生成一条信息。养殖池信息只有管理员能增加、修改或删除,用户只有浏览的权限;用户信息管理员有权修改用户权限,也可以添加或删除用户,用户仅有注册和修改资料的权限。

盐碱地渔业养殖篇3

关键词:南水北调 蓄水 影响 分析

早在建国之初,毛泽东同志就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南水北调的设想,拉开了新中国研究南水北调的序幕。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更是明确提出:“采用多种方式缓解北方地区缺水矛盾,加紧南水北调工程的前期工作,尽早开工建设。”这是我国“十五”期间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也是新世纪中国水利工作的一大特点。作为我国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水资源配置措施的南水北调工程正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大型基础设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利用多级提水泵站将长江水沿京杭大运河溯流直上,过江苏、贯山东的南四湖、穿黄河,济胶东、京、津等严重水荒地区,是一项深得民心、刻不容缓的重大工程举措。但是,凡事有利必有弊,南水北调工程造福北方广大民众的同时,也对部分地区和部门带来了不利影响,损害了这些地区和部门的利益,这同时也应是南水北调工程规划所应看到和谋取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作为一名在南四湖滨湖区工作多年的基层水利工作者,以市为例,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实施后,该工程对南四湖滨湖区造成的不利影响作一下粗疏分析,并提出几点浅陋认识。

一、南水北调后南四湖蓄水的不利影响分析

滨临南四湖,,地势低洼。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南四湖的长期高水位,将对占一半以上土地面积的滨湖区的工农业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㈠、对湖区影响

1、对湖内农田、湖田的影响

沿湖人口545870人,主要分布在,人均占有耕地0.4亩左右,生活来源要依靠湖田收入。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南四湖正常蓄水位为34.20米,将使632892亩湖田被淹没,35000亩湖田受渍涝减产。

2、对水生植物的影响

湖内水生植物主要有莲藕、芦苇、苦江草、菱角等,湖水位是其主要生长条件。在其发芽出土季节,芦苇水位超过1米基本死亡,苦江草水位超过1.5米以上绝产。据统计湖内有水生植物220300亩,在34.20米经常湖水位情况下,水生植物将减产或绝产。

3、对水产及畜牧养殖业的影响

湖内现有养鱼池面积122800亩,主要养殖有鱼、鳖、蟹、鱼苗等。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实施后,在34.2米水位长期调控下,将有112800亩鱼池全部被淹没绝产;水深超过2.0以上时影响鱼类正常生长,将有110000亩鱼池减产。湖水位长期居高不下,牧草及湖内浅滩面积减少,影响到沿湖乡镇南四湖麻鸭等牲畜养殖业的发展。

4、对渔湖民居住安全的影响

湖内村庄57个村,现有住户8370户,23930人。该村庄台高程在34.50—35.50米。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该村四面环水,庄台低洼,危及人民生全财产安全,需向湖外迁移。

㈡、对滨湖地区的影响

1、对沿岸滨湖区的排渗除涝的影响

滨湖地区地势特别低洼,历史上就是十年九涝的“蛤蟆汪”。南水北调后,南四湖上级湖水位为34.20米。全市34.20米高程以下有耕地230.13万亩,主要分布在等四县27个乡镇1349个村庄;34.20—35.50米高程范围内耕地面积517.0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0.44%。这些耕地将受到涝、渍灾害的严重影响,将对市沿湖地区的农业生产造成巨大影响,降低该地区农民的收入。

2、对沿岸土壤盐碱化及次生盐碱化的影响

南四湖入湖诸河多发源于黄泛平原盐碱滋生地区,来水中携带了大量的盐碱成份,给滨湖区砂壤土的土壤盐碱化和次生盐碱化提供了内因,解放初期滨湖区就曾有“夏季水汪汪,冬春白茫茫(盐碱)”之称。通过几十年的改造治理,盐碱地得到了控制,变成高产稳产田,但深层土壤中仍含有盐碱成分。土壤盐碱化的的外部成因主要有四个因素:⑴气候因素。水面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2~3倍。⑵包气带岩性因素。以亚砂土为主,毛管水分上升强烈,地下水盐容易上返积聚成土盐。⑶地形地貌因素。以低洼易涝地为主。⑷水运动因素。地表水及地下水径流滞缓,地下水位太浅。以上四个因素中,前三项是不可变因素,唯第四项是可变因素。通过对潜层地下水运动规律和潜水蒸发的机理研究表明,地下水的蒸发强度随地下水位埋深的变化而变化,地下水位越浅,潜水蒸发量就越大。同时从旱涝盐碱灾害的产生来看,也都与浅层地下水有关。水少则旱,水多则涝,水位过浅则易产生盐碱化,俗话说:“盐随水来,盐随水去”就是这个道理。根据有关观测试验资料,对观测的含盐量资料与地下水位埋深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含盐量与地下水位埋深有着密切的关系,水位越浅,土壤含盐量越大,当水位埋深1.25米时,土壤含盐量为0.2518,接近盐碱化的临界值;当水位埋深为“最佳水位埋深”3.25米时,土壤的含盐量几近于零。市南四湖滨湖区地势低洼,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108.3mm,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51.8mm,包气带岩性多以亚粘土、亚砂土、粉质土为主,地下水位高、埋深浅、水质较差,地下水的矿化度在1.5克/升左右,这里已具有诱发土壤盐碱化的三大主要成因。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长期高水位输水,地下水位常年居高不下,超过地下水临界深度1.25米,毛细管作用强烈,地下盐碱成分上升,造成土壤表层累积返盐、返碱,产生次生盐碱化现象的是必然的。盐碱化的产生将对农业生产产生严重影响,特别是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在5成以上,这将大大降低农民的收入。同时对林业、畜牧业生产也将产生不利影响。

3、对沿岸排灌工程体系提出新的要求

市滨湖区地势低洼,最低的沿湖区低于南水北调工程引水后的设计水位1.2米,过高的湖内外水头要求建立健全完善的排灌工程体系。在高程35.00米以下的滨湖区共建有排灌站284处,其中沿湖排灌站80处,沿河排灌站204处。这些排灌站工程基本上都是六、七十年代进行“稻改”时兴建的,排灌站站首建筑物工程老化失修,引、排水洞塌陷、断裂,闸门漏水严重。排灌机电设备超期服役,已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益。灌排渠系工程运行多年,亦是千疮百孔,灌渠流量达不到设计要求,跑水、漏水严重,灌水周期加长;排水沟淤积、加之苇草丛生,早不能适应新时期的排渗、排涝要求。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对现有水系和水利工程也造成了很大影响,给这些排灌工程体系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旱可灌,并且要实行高效灌水;涝可排,要迅速排水,不使农作物遭受渍、涝灾害影响。这就涉及到该区排灌工程的重建、改建、加固、疏浚、更新、维修、配套。

4、对滨湖区工副业的影响

地势低洼,其主要工副业集中在34.20米高程以下,主要有等12处煤矿等大中小型企业350余个,私营个体企业4300余个。其中对草编制品业影响较大,草袋、蒲、苇加工是当地农民副业收入的主要项目。

5、对林业、畜牧养殖业及其他行业的影响

南水北调东工程实施后,湖水位长期处于34.20米的高水位,在34.2米地面高程范围内,田间林网、村边树木、河滩地树木将会大面积死亡或停止生长。河滩地等牧草面积的减少,也将影响畜牧养殖业的发展。乡村田间道路将被淹没,柏油路面由于地下水位过高顶托也将影响使用寿命。同时对交通、通讯、供电等方面也将带来很大不便。

㈢、对沿岸农田灌排管理带来不利影响

农业灌溉用水主要是南四湖水及当地的内河水,灌溉水价为0.04—0.07元/方(大概水田每亩60元,旱田每亩40元)。南水北调工程调引江水后,挤占了南四湖的兴利库容,将来的农业灌溉用水系列中就出现了河水、湖水、江水三种不同概念的水,而灌溉水价如何确定、将来的较高水价是否侵犯当地农民既得利益,都将给未来的农田灌溉管理提出一道崭新的课题。同时为了消除南水北调工程对沿湖区的渗、涝、盐碱化的影响,势必利用工程措施进行排渗、除涝、消盐、治碱,这就需要修建一部分相应的工程,更会形成年年都必须付出的排渗、治碱的排水费用,这部分费用与该灌区原有的排水费用交相混杂又对南四湖滨湖区的排水管理造成了不利影响。转贴于 二、南水北调南四湖蓄水对不利影响的建议与对策

南水北调工程特别是东线应急工程即将实施,应对工程实施后对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将带来诸多影响,我仅对工程实施后对滨湖区不利影响的处理谈几点粗浅不太成熟的建议和应对措施。

㈠、工程措施:

1、涝洼地的渍、涝、碱处理

蓄水影响处理重点是涝洼地及次生盐碱地治理,治理原则是降低地下水位,减少湖河渗水,调整种植结构。工程措施重点突出一个“防”字,堤外以“截”渗为主,即开挖截渗沟;堤防以险工隐患治理为主;堤内以开挖、疏通、理顺排水沟渠,改建、更新排水设施为主;湖、河之间考虑建闸隔阻湖水上溯内河。对于田间应以排除地面积水,降低地下水位为主,对于地面高程低于33.5米以下的低洼耕地可同时考虑开挖台条田,采用上粮下鱼或上经下渔的模式进行开发治理,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上可考虑种植喜湿性农作物;在涝洼地及次生盐碱地治理上应以工程措施为主,非工程措施为辅。

⑴开挖截渗、排涝沟:为解决内涝和盐碱化问题,沿湖、支流堤外地面高程34.20米以下的堤段开挖底宽8米,深2.5米的截渗沟拦截湖河渗水。

⑵河槽清淤及堤防加固:入湖河流多年没有治理,堤防单薄,河床淤积严重,泄水不畅,远低于原设计标准,形成了河水不能入湖,坡水不能入河、积水不能自排、渗水提排困难的局面。为此需进行河槽清淤、堤防加固。

⑶湖口建闸:为解决湖水入侵内河,在入湖的内河湖口处修建控制闸,控制、量测引湖、引江水量,同时利于当地的防洪除涝。这样的水闸在段内计有等共27座。

⑷完善排水工程:对于地面高程34.20米以下的耕地,四季均需抽排渗水控制地下水位才能保证粮田丰收。区内排水设施多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设,大部分设备长年失修或带病作业,排水系统淤塞不畅、建筑物工程损坏严重、不配套。为此首先修复排灌站站首工程,配齐配好引排水闸门,其次更新、配套机电设备,最后完善排灌渠系工程,疏浚沟渠系工程,使整个灌排工程体系能够适应南水北调实施后的高湖水位下的排灌功能。

⑸涝洼地综合治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实施后,原有排水系统被打乱,灌区需重新规划治理,提高防洪除涝标准:地面高程34.20以下的区域主要以涝洼地治理为主,34.20—35.50米的区域以降低地下水位达到治碱改碱目的为主。涝洼地治理要坚持旱、涝、碱综合治理,正确处理排、灌、蓄关系,因地制宜,分区治理,兼顾生态、经济、社会总体效益,实行开发与整治相结合,水利措施与农业措施相结合。可采取上粮下鱼、上菜下鱼、上果下鱼等多种开发模式,实行多层次的系列开发。

2、湖区渔民庄台防护措施

县湖内村庄主要有。该村在湖内距堤1.0公里,为解放前修建的庄台,庄台高程在34.50—35.20米左右。考虑该村大居民的生产生活方便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该村最好全部移出堤外安置。

3、工矿企业保护措施

对于大型工矿企业,由于厂区面积较大,采用厂堰,厂内健全排水系统控制厂区地下水位。中小型企业和个人私营企业宜采取厂区地面抬高的处理方案。

㈡、非工程措施

1、恢复和发展湖区各种产业

为解决湖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恢复和发展新条件下的渔业生产,湖区渔民以发展捕捞业和湖区网箱养鱼为主,在水生植物种植上以发展湖藕为主,同时倡导湖区旅游经济的发展。

2、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湖区产品的深加工业

根据实际,在作物种植上低洼区域以植藕为主,培植水生植物,发展湖产品加工业、苇草编织业、畜牧养殖业、航运业、旅游业等为主。并且考虑对湖区土产品进行深加工,如藕产品加工、鱼产品加工等。

3、改革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和水利管理体制。

千里迢迢调来的水能否造福于民,水价和管理是关键。应首先理顺各种水价关系,调整当地现行水价标准,以体现资源价值,促进公众形成节水意识。南水北调南四湖蓄水对滨湖区的水利灌排管理尽管有诸多不利影响,但是这同时也对改革当地水利管理体制和完善农业供水水价形成机制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遇。地方政府特别是水利主管部门如何借南水北调的东风,改革现行的水利管理制度,强化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实行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走上以水养水、滚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之路。当然,针对调水后南四湖滨湖区特别是因额外排渗治碱费用增加而使农业生产成本提高、负担加重的具体情况,国家应对排渗治碱及当地农田灌溉用水给予适当的补偿,这也有利于当地水利转制的启动。

三、结论

不管怎样,实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性措施,是解决苏、鲁、冀、津、京水资源短缺,优化水资源实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配置的一项基础设施工程,对国家、省、市都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应建工程。同时它给市带来的不仅是水,还有新的用水观念、新的用水机制和对水环境问题新的认识,以及水利、水产、航运、旅游等事业新的发展机遇。地方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局部利益要服从全局利益,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对工程建设给予大力支持,积极做好有关前期工作,为工程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要结合南水北调工程,抓住国家加大水利投资的机遇,积极主动地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造涝洼地,完善排灌设施,理顺用水关系,建立完备的防洪除涝体系,改善影响区的水利条件,拉动地方经济增长,提高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

参考资料:

1、2001年《市南水北调南四湖蓄水影响分析及对策》,市水利局;

盐碱地渔业养殖篇4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水产健康养殖为主题,以促进渔业增效、从渔农民增收为目标,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创新渔业科技服务机制,大力推广健康养殖技术、普及科学用药知识、宣传质量安全法规标准,引导养殖者转变观念,提高科学养殖水平,提升渔业科技对现代渔业建设的支撑保障能力。

二、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一系列渔业科技服务活动,使全区渔业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明显加快,渔业科技人员服务基层的技术水平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养殖者安全用药意识明显提高,健康养殖技术得到推广应用,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2009年,全区共举办各类培训班50期,培训渔民10000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10000份(本、册)。

三、活动内容

以水产健康养殖为主要内容,结合农村实用人才培训、“适水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和水产技术推广示范工作,由自治区农牧厅渔业局牵头,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水产研究所以及各市、县(区)水产技术服务中心配合,重点做好技术培训、专题研讨、专家咨询、现场指导、编印资料、技术合作。

(一)渔业生产科技服务活动

围绕黄河鲤、黄河鲶、草鱼、团头鲂浦江1号、乌克兰鳞鲤、河蟹等主推品种和池塘健康养殖、大水面生态养殖、水质综合调控、鱼类病害综合防治等主体技术,开展水产养殖技术指导。

1、开展春季苗种检疫工作,入境苗种检疫率达到90%以上,产地苗种检疫率达到80%以上。

2、落实《乌克兰鳞鲤的繁育及大面积推广》项目,生产乌克兰鳞鲤苗种1.0亿尾,推广乌克兰鳞鲤5万亩。

3、开展《稻田河蟹种养技术项目》推广示范1000亩。

4、开展“湖塘大水面生态养殖技术及水生植物标准化种植技术”推广工作,总结出一套适合我区的《湖塘大水面生态养殖技术规范》和《水生植物标准化种植技术规范》。

(二)水产健康养殖推进活动

1、加强与上海海洋大学的合作,邀请知名专家来我区开展技术研讨,举办水产健康养殖技术、稻田养蟹技术培训班,全面提高广大渔民养殖水平。

2、重点抓好10个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建设,建立养殖档案,完善养殖制度,实施标准化养殖技术。共落实科技入户1000户,建立水产养殖示范户120户,建立池塘养殖记录档案3000份以上。

3、加强渔业环境检测和水产品质量监测服务,在全区抽查养殖环境150个场点;无公害水产品检测100个场点;水产品药残检测150个场点;渔用饲料检测200个样本;苗种药残检测区内苗种自繁场点15个,外调苗种15批次。

(三)组织参加农业部池塘标准化改造现场会和西部地区盐碱地渔业产业化开发技术研讨会,借鉴先进经验,制定“宁夏淡水池塘养殖生态修复技术手册”,引导及推动引黄灌区旧池塘标准化改造工作。

(四)配合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专家西部行活动,对宁夏水产养殖病害情况进行调研,并进行现场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

(五)渔业科技服务年总结交流活动。召开全区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总结座谈会,总结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交流各地渔业科技工作情况。

四、工作进度

3月份:自治区农牧厅制定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方案,部署各项工作;各地、各级渔业部门组织编印水产健康养殖、病害防治、安全用药等系列实用技术培训资料。

4——10月份:开展渔业科技服务活动;积极对接水产健康养殖专家西部行活动,研讨低洼盐碱地“适水产业”开发技术。深入基层,开展形式多样的渔业科技服务活动,宣传报道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情况,检查指导各地、各单位活动开展情况。

11——12月份:召开全区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总结交流座谈会。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渔业部门要提高对开展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重要性的认识,把其作为今年促进渔民增收、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自治区农牧厅成立以农牧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黄全福为组长,农牧厅渔业局、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水产研究所主要负责人及相关人员为成员的工作组,负责组织和协调全区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各地渔业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为渔业科技服务年活动的开展提供组织保障。

(二)精心组织,扎实抓出工作成效。要紧紧围绕广大从渔农民群众对科技的迫切需求,以水产健康养殖为重点,不断创新科技服务方式,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群众欢迎的科技服务活动。要把渔业科技服务年与渔业科技入户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渔业科技入户工作,强化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广,着力培育渔业科技示范户,扩大辐射带动范围。

盐碱地渔业养殖篇5

关键词 水质监测;水质分析;水质评价;高i养殖池塘

中图分类号 X8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7-0197-02

高i渔业科研试验基地位于昆明市西山脚下滇池边的云南省渔业科学研究院内,主要用于名、特、优、新品种的选育和常规养殖鱼类的苗种培育。渔业水质环境直接关系到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对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1]。本文根据池塘养殖水质的各项重要指标,对高i渔业科研试验基地池塘水质进行监测,分析池塘水质理化性质和污染特征,以期为高i养殖池塘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采样点概况

在高i渔业科研试验基地,依据投放不同养殖品种的鱼种,选择有代表性的3口培育池作为监测点,池塘水深均为1.2 m。23#池塘:面积2 933.33 m2,投放品种为浦江镜鲤鱼,总放养量1.8 t;28#池塘:面积3 266.67 m2,投放品种为梭鱼,总放养量为500 kg;29#池塘:面积2 800 m2,品种为草鱼、鲤鱼等,总放养量为2 t。分别于2014年与2016年5月、8月鱼类生长较快、代谢旺盛的季节对3个池塘水质进行采样监测。

1.2 水质分析方法

水质监测项目为水温、pH值、溶解氧、总磷、总氮、氨氮、高锰酸盐指数、非离子氨、Cu、Zn、Pb、Cd、Hg等13项。检测方法依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编著的《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4版)中所示方法,非离子氨是根据氨氮、水温及pH值进行计算所得,各指标检测方法如表1所示。

1.3 水质评价方法

水质评价标准依据《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8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GB 3838―2002)Ⅲ类指标。池塘水质评价方法依据《农用水源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NY/T 396―2000),采用单项污染指数对水质监测项目进行评价;采用综合污染指数对采样区域水质环境质量进行整体评价。计算公式为:

单项污染指数=水质污染物实测值/污染物质量标准;

pH值单项污染指数=(实测值-允许幅度平均值)/(允许幅度最高值-允许幅度平均值);

水质综合污染指数=

■。

当单项污染指数≤1时,单项污染指数=计算值;当单项污染指数>1 时,单项污染指数=1.0+5×1 g(计算值)。水质单项污染指数>1,指标超标,判定为不合格;水质单项污染指数≤1,指标合格。

根据《农用水源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NY/T 396―2000),渔业水质按综合污染指数划分为3级(表2)。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 3可以看出,2014年高iO测池塘水质氨氮、镉、铅、汞、锌、铜项目均优于评价标准,对水产品质量安全有一定影响的镉、铅、汞、锌、铜均未超标。pH值、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非离子氨均超标,超标率达100%。综合污染指数为5.58,超出警戒水平。

2016年高i监测池塘水质氨氮、镉、铅、汞、锌、铜项目均优于评价标准,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非离子氨均超标,超标率达100%,pH值的超标率为83.3%,最大值达10.03。综合污染指数为5.61,超出警戒水平。

2年中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非离子氨在所监测水域中均超标,超标范围达100%,其中非离子氨严重超标,2014年、2016年非离子氨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24.1和35.8;其次是总氮,2年的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7.4和5.1。2016年水质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平均含量及最大超标倍数都低于2014年。但2016年pH值、非离子氨最大超标倍数高于2014年,这与采样时间有关,2016年8月采样时间是16:30,此时由于水温升高,水中游离二氧化碳减少,pH值升高,非离子氨达最高值[2]。

从污染物的单项污染指数来看,2014年、2016年2年中,池塘水质氨氮、镉、铅、汞、锌、铜单项污染指数均1,指标不合格,其中非离子氨的单项污染指数最高,分别为7.49、7.65。2016年水质pH值、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单项污染指数低于2014年,说明2016年这4项污染物的污染有所减缓[3]。

由表4可以看出,池塘水质氨氮、镉、铅、汞、锌、铜项目均优于评价标准,pH值、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非离子氨均超标[4]。其中,pH 最高值为 10.03。在碱性条件下,pH 值越高,非离子氨所占比例就会越大,氨对鱼类的毒害越严重[5]。总氮超标严重,最大值达8.35 mg/L,最大超标倍数为7.4。高锰酸盐指数偏高,说明水体中有机及无机可氧化物质污染偏高。非离子氨严重超标,2年平均值为0.413 mg/L,超标 19.7 倍。

2014年、2016年高i池塘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均超出评价最高值,年均值为5.68,污染水平超出警戒水平。单项污染指数从高到低的排序为非离子氨>总氮>高锰酸盐指数>总磷>pH值>氨氮>锌>汞>铜>镉>铅。非离子氨严重超标,单项污染指数2年均值为 7.57。

3 结论与讨论

2014年、2016 年高i养殖池塘水质监测结果表明:池塘水质氨氮、镉、铅、汞、锌、铜项目优于评价标准,主要污染项目是非离子氨、总氮、高锰酸盐指数、总磷,这4项超标水域占到监测水域的100%,池塘富营养化状况十分明显,水质自净能力差,污染水平超出警戒水平。

高i养殖池塘水质非离子氨严重超标,2年平均值为 0.413 mg/L,最大超标倍数为35.8,其单项污染指数分别为7.49、7.65,均居首位,是最主要的污染物。非离子氨(有毒)和离子氨(无毒)构成水体中的氨氮,两者在水中可以相互转化。pH值越大,水温越高,非离子氨的比例越大,对鱼类的毒害越严重[3]。高i养殖池塘水质pH值偏高,2年平均值为9.4,最高值达10.03,在高温季节,鱼类代谢废物、未完全消化利用的饲料及浮游生物的死亡等因素产生的氨氮极易在较高pH值的水体中转化成对鱼类有较强毒性的非离子氨[2],高i养殖池塘存在非离子氨中毒的风险。因此,养殖期间应注意调节池水的溶解氧、pH值、氨氮,从而控制非离子氨的毒性,使池水保持良好状态,有利于养殖产业稳定健康发展。

池塘养殖由于鱼种放养密度增大,饲料的投喂、粪肥投入和鱼类排泄物带来了渔业自身环境污染,使水质严重恶化。另外,投入到水体的饵料,经过鱼类摄食、消化和排泄,大部分逐渐沉降到底泥中,形成N、P等营养物质的贮存库[4]。高i池塘长期进行养殖,池塘淤泥沉积严重,淤泥在一定条件下向水中释放N、P等营养物质,加上水体的自身污染,造成养殖池塘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总磷超标范围广,超标幅度大。养殖过程中,应通过提高饲料质量来减少养殖水体自身污染,并利用清淤、增氧、生物修复技术等水质调控措施有效地消除氮、磷超标带来的危害[6]。

4 参考文献

[1] 熊金林.不同营养水平湖泊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的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19-20.

[2] 王武.鱼类增养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61-64.

[3] 张水波.养虾池氨氮的科学认识与调控[J].水产养殖,2013(11):26-29.

[4] 金相灿.沉积物污染化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300-314

[5] 吴尼尔,王梅,谭淑红,等.2010―2012年宁夏地区养殖池塘水质环境现状及评价[J].宁夏农林科技,2013,54(7):90-92.

盐碱地渔业养殖篇6

黄河三角洲是黄河泥沙淤积而成的三角洲冲积平原,位于渤海南部黄河人海口沿岸地区,包括东营、滨州和潍坊、德州、淄博、烟台市的部分地区,共涉及19个县(市、区),总面积2.65万平方公里,占山东省1/6。与中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相比,黄何三角洲发展现代产业的比较优势非常突出。

一、突出的比较优势

(一)区位优势

黄河三角洲位于京津冀都市圈与山东半岛的结合部,与天津滨海新区最近距离仅80公里,和辽宁沿海经济带隔海相望,是环渤海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向西可连接广阔中西部腹地,向南可通达长江三角洲北翼,向东出海与东北亚各国邻近,处于华东华南向华北产业转移扩展的中间地带。随着国际产业升级转移加速,作为环渤海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山东省对接京津冀发展的门户地区,黄河三角洲面临着主动接受辐射、扩大交流合作、集聚生产要素、吸引各方投资、加快开放开发的战略机遇。

(二)资源优势

1、土地资源优势突出

黄河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东部沿海土地后备资源最多的地区,目前区内拥有未利用地近800万亩。未利用地集中连片分布,其中国家鼓励开发的盐碱地270万亩,荒草地148万亩,滩涂212万亩,另有浅海面积近1500万亩,黄河冲积年均造地1.5万亩。随着沿海防潮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土地后备资源还将逐步增加,丰富的土地资源是黄河三角洲吸引生产要素聚集、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核心优势所在。

2、矿产资源较为丰富

目前有已探明储量的矿产40多种,其中石油、天然气地质储量分别达50亿吨和2300亿立方米,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地下卤水静态储量约135亿立方米,是全国最大的海盐、盐化工基地。旅游、风能、地热等资源丰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潜力巨大。

3、生态系统独具特色

黄河三角洲处于大气、河流、海洋与陆地的交接带,是世界上典型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多种物质和动力系统交汇交融,陆地和淡水、淡水和咸水、天然和人工等多类生态系统交错分布,是典型的多重生态界面,具有大规模发展生态种养殖业、开展动植物良种繁育、培育生态产业链、发展生态旅游的优越条件。

二、功能定位

与长三角和珠三角不同,黄三角成陆时间较短,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这种特点决定了黄三角不能照搬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发展模式,而必须突出高效生态特色。为此,必须大力发展特色高效生态产业,积极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高效生态产业链,努力打造特色生态产业集群,逐步形成特色高效生态产业体系。

高效生态是指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保护优先,以环境承载力为依据,严格限制高耗水、高耗能、高排放项目,推进节约发展、集约发展、生态发展、高效发展、可持续发展,维护渤海湾和黄河下游流域生态平衡。

三、构建高效生态产业体系

按照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协调推进的要求,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形成以高效生态农业为基础、环境友好型工业为重点、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高效生态产业体系。

(一)加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1、绿色种植业

实施引进、试验、示范、繁育与推广工程,积极发展耐碱、耐旱、节水、优质、高产、生态、安全种植业。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推进连片规模开发、集约高效发展。提高种植业标准化生产水平,建设全国重要的优质粮棉、特色果蔬生产加工出口、经济林草基地。

2、生态畜牧业

发挥牧草资源丰富的优势,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奶牛、肉牛、肉羊、肉鸭等畜牧业,加强动物疫病防治,建成一批特色养殖基地。规划改良天然草场和规模较大的饲料粮种植区,配套建设畜禽加工和生产安全保障设施,支持现代畜牧业示范园建设,促进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发展,推动循环种养、生态养殖和绿色能源建设有机结合。

3、生态渔业

重点发展水产增殖业、健康养殖业和精深加工,大力发展远洋渔业和休闲渔业。加快浅海滩涂和沿黄盐碱涝洼地规模化开发,推进优势特色水产品标准化生产,建设环渤海地区重要的水产品物流贸易中心。加强渔政渔港设施建设,发展渔港特色经济。

(二)积极发展环境友好型工业

1、高技术产业

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产业,培育海洋生物医药、海洋功能食品、海洋工程材料、海水综合利用等海洋高技术产业,加快形成一批高成长、带动能力强的骨干企业,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建设以新型油田化学品、盐化工为特色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2、装备制造业

着力提高研发系统设计、加工制造技术整体水平,壮大产业规模,培育优势品牌,形成技术先进、竞争力强的装备制造业体系。依托优势企业,加强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提高石油成套设备研发能力,着力打造特色鲜明、技术高端、国内一流的石油装备产业基地。加快发展汽车飞机零部件制造、工程机械、体育装备器材和风力发电、海水淡化等制造业。

3、轻纺工业

加快装备更新、工艺革新和产品创新,严格控制污染,提升纺织、造纸工业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建设全国重要的轻纺工业基地。开发时尚、健康、个性化高档家纺服装产品,培育自主品牌,促进棉纺、化纤、织布、印染、家纺、服装配套发展。因地制宜推进林浆纸一体化,积极发展生态造纸。

(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1、现代物流业

依托交通枢纽、中心城市和重要货物集散地,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一批特色物流园区和集散、存储、加工配送中心,重点建设临港物流基地,形成多层次、开放式、社会化的物流体系。积极推广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引导物流企业向专业化、规范化和国际化发展。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促进物流企业集群化发展,建成环渤海南部的区域性物流中心。

2、生态旅游业

按照发展大旅游、开发大市场、建设大产业的要求,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生态观光、文化会展、休闲度假、体育健身等产品。着力打造黄河人海口、滨海旅游度假、红色旅游和民俗文化四大精品旅游线路。支持黄河口生态旅游区、黄河水城、孙子文化旅游区建设,逐步建成部级旅游区。

3、金融保险业

创新合作发展机制,完善区域金融服务体系。整合城市商业银行,引进战略投资者,支持在黄河三角洲地区设立地方性银行。支持国内外金融机构在区域内开设分支机构。加快发展信托公司信托业务、金融租赁公司租赁业务,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丰富保险服务品种,拓展保险市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农业保险体系。

4、商务服务业

积极发展远程教育和医疗、数字及网络电视、数据处理等新型信息服务业,规范法律、经济鉴证类服务,支持发展投资与资产管理、市场调查、工程和管理咨询、资信服务等服务业,鼓励发展专业化工业设计,积极发展服务外包。

盐碱地渔业养殖篇7

论文关键词 网箱养殖;水库水质;相互关系;建议

论文 摘要 我国水库资源非常丰富,水库网箱养殖发展迅速,但普遍存在发展无序、管理滞后、水质恶化等问题。研究了网箱养殖与水库水质变化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保持水库水域生态良性平衡的几点建议。

我国现有各种类型水库8 900余座,总水面超过200万公顷,占淡水总水面的11.5%,其中可养鱼的水面估计超过180万公顷,占全国淡水可养水面的32%。水库是农业灌溉、人畜饮水、渔业养殖的主要区域,网箱养殖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适合大水面的渔业方式,具有投资少、产量高、见效快的特点,水库网箱养殖能够最经济和最大程度地利用现有水库资源。但是随着养殖规模和养殖强度的扩大,网箱养殖对水库生态环境的影响凸现,养殖残饵、排泄物、渔药、死鱼、生活废物等严重破坏水库生态系统,2006年初至2007年底,我们对广西的水库网箱养殖进行了实地调研,初步探讨了水库网箱养殖与水质变化的相互关系。

1网箱养鱼对水库水环境的影响

水库水域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网箱养鱼后将会打破原来的系统平衡,对投饵式养殖而言,系统在增加鱼群体总量的同时,还大量投入饵料;对非投饵式养殖而言,系统增加了滤食性鱼群体总量,消耗掉大量的浮游生物量。因此,网箱养鱼对水库水环境的影响因水库自身的条件不同而有所不同,既有积极有利的作用又有消极抑制的作用。我们对广西龙滩水库网箱养鱼调研表明,至2008年初库区内共有网箱约3万箱,其中95%以上是放养滤食性鱼类,利用水库丰富的浮游生物进行养殖(俗称为生态养殖),放养吃食性鱼类仅600箱左右,年产鱼量约2万吨。2008年3月在水库上游2 000m和3 000m处曾对水样进行抽检,结果COD浓度为10mg/L、总P浓度为0.11mg/L、总N浓度为2.1mg/L、石油类为0.02L/L、高锰酸盐为2.4 mg/L,除因船舶航行有局部水域受石油类污染外,尚不存在其他严重污染问题,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地表3类水质标准。但受库区移民就业压力和眼前利益的驱动,库区的网箱养殖将迅猛发展,3~4年内库区的浮游生物就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到那时养殖模式势必转为人工投料养殖。据刘潇波[1]研究认为,每投喂1t饲料就有100~150kg散失于水中。按现有网箱规模,每年将有2 000t的残饵进入库区水体,龙滩水库水质将受到严重污染。孟红明等[2]曾对我国主要水库的富营养化现状调查,认为水库水质总体状况堪忧,被评价的135座水库中贫营养型水库38座、中营养型水库40座、富营养型水库57座,分别占调查水库总库容的17.6%、45.4%、37.0%,如不采取相应的措施,水体富营养化将日趋严重。

2网箱养殖对水库水体溶氧量(DO)的影响

溶解在水中的氧称为溶解氧(DO),DO以分子状态存在于水中,DO量是水库水质重要指标之一。水库水体DO含量受到2种作用的影响:一种是使DO下降的耗氧作用,包括好氧有机物降解、生物呼吸;另一种是使DO增加的复氧作用,主要有空气中氧的溶解、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等,在藻类丰富的水体中,光合作用放氧也可能使水中的氧达到过饱和状态,好氧和复氧作用使水中DO含量呈现出时空变化。在水库中进行网箱养殖,部分散失在水体中的饵料和鱼类排泄物增加,若其耗氧速度超过氧的补给速度,则水中DO量将不断减少。另外,网箱养殖的鱼类呼吸要消耗大量的DO。因此,网箱区水体中的DO通常低于无网箱区。当水体受到有机物污染时,水中DO量甚至可接近于零,这时有机物在缺氧条件下分解就出现腐败发酵现象,使水质严重恶化,可造成鱼类浮头、死亡。水库水体中DO的数0,除了跟水体中的生物数量和有机物数量有关外,还与水温和水层有关,底层水中一般DO较少,深层水中甚至完全无氧,水体中的溶解氧随水深的增加而减少是一个普遍现象,网箱养殖可使这一现象加剧。水质良好的水体DO量应维持在5~10mg/L,2006年10月26日11时我们对南宁横县西津水库的米埠坑上、中、下游水体进行抽测,其DO分别为7.04 mg/L、 4.16mg/L 和3.84mg/L,显然米埠坑中游和下游断面的DO已低于安全界限4.9mg/L,这是由于人类的网箱养殖活动造成的。

3网箱养殖对水库水体生化需氧量(BOD)的影响

水体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过程消耗水中DO的量,称生化需氧量(BOD),BOD是表示水体被有机物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其降解过程可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是有机物转化为二氧化碳、氨和水,第2阶段是氨进一步在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即硝化过程。BOD一般指的是第1阶段生化反应的耗氧量。在水产养殖中通常采用20℃条件下经5d培养后测得的BOD作为水中有机物的耗氧量。水库网箱养殖产生残饵和排泄物等有机物通常都可以被微生物所分解,但分解需要消耗氧,如果水中的溶解氧不足以供给微生物需要,部分有机物氧化不完全,容易产生H2S、NH3等有毒气体,危害养殖鱼类的健康,严重时会引起养殖鱼类的大量死亡,所以在DO较高的水库有机物分解的较好,鱼类的发病率较低。一般认为BOD小于1mg/L,表示水体清洁;大于3~4mg/L,表示受到有机物污染。据刘顺科等[3]对水磨滩水库网箱养殖的水质研究表明,网箱养殖区的生化耗氧量高于对照区,网箱养殖使水库水体的生化耗氧量明显增加。

4网箱养殖对水库水体化学需氧量(COD)的影响

水体中能被氧化的物质在规定条件下进行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氧化剂的量,称为化学需氧量(COD)。水中各种有机物进行化学氧化反应的难易程度是不同的,因此,化学需氧量只表示在规定条件下水中可被氧化物质的需氧量的总和。COD 与BOD比较,COD的测定不受水质条件限制,测定的时间短,COD不能区分可被生物氧化和难以被生物氧化的有机物,不能表示出微生物所能氧化的有机物量,而且化学氧化剂不仅不能氧化全部有机物,反而会把某些还原性的无机物也氧化了。所以采用BOD作为有机物污染程度的指标较为合适,在水质条件限制不能做BOD测定时,可用COD代替。网箱养殖对水库水体COD的影响与BOD相类似,其使水库水体的化学耗氧量增加。

5网箱养殖对水库水体pH值的影响

pH值亦称氢离子浓度指数,是溶液中氢离子活度的一种标度,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溶液酸碱程度的衡量标准。pH值是水库水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对网箱养殖鱼类的生长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对网箱养殖而言,pH值7.5~8.0的微碱性条件是较为理想的酸碱度。通常由于水库的水体较大,为天然的缓冲系统,因而其pH值变化幅度较其他参数小。水库的pH值变化主要与工业污染、酸雨(广西近年降水酸度pH值平均为4.9左右)、水生生物的活动、水温、空气中CO2分压的变化和底质中有机碎屑的腐解有关,正常的网箱养殖对pH值的影响不大,但在养殖活动中大量使用药物(如生石灰、漂白粉、盐酸等)、大量死鱼或富营养化发生水华等情况下,养殖区的pH值会升高或降低。2006年10月26日11时我们对南宁横县西津水库的米埠坑上、中、下游水体进行抽检,三断面pH值无明显差异。

6网箱养殖对水库水体总氮(TN)、总磷(TP)的影响

水体中的氮主要以3种形式存在:可溶性无机氮、有机氮化合物及溶解的分子态氮,TN通常包括无机氮和有机氮。有机氮主要存在于各种有机细屑和鱼类的排泄物中;无机氮指溶在水中的各种无机化合物中的氮,主要是三态氮:硝态氮、亚硝态氮和铵态氮。水体中的磷几乎都以各种磷酸盐的形式存在,在各项水质指标中,氮和磷是水体富营养化最主要的诱因。水库富营养化程度与水体TN、TP浓度密切相关,随着其浓度的升高,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也在不断加剧,TN在0.5~1.5mg/L之间为富营养型,TP超过0.01 mg/L时,就可能引起富营养化发生,在网箱养殖水域,散失的饵料和养殖对象的排泄物是投饵网箱养殖水体中磷的主要来源,高密度的投饵网箱养殖造成水体中磷浓度的增加。我所于2006年对西津水库网箱养殖对水质的影响研究表明,养殖区的无机磷和TP分别是非养殖区的1.25倍和1.67倍[4],网箱区水层中总TP随水深的增加而增加,是P沉积的结果,这在有跃温层的水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2007年区环保部门对施行网箱养殖的龙滩水库、岩滩水库、大王滩水库和青狮潭水库水质的检测结果是:水库水体为Ⅳ类水质,但是TN和TP超标、富营养化趋势明显。网箱养殖产生的废物增加了水体营养物的总浓度,降低了水体的透明度,导致水体一定程度的富营养化。在龙滩水库的不投饵网箱养殖,主养品种以鲢、鳙鱼为主,对网箱区及上下游的水质监测结果表明,不投饵网箱养殖能改善水体透明度,降低BOD、COD含量,对降低TP也有一定的作用。

7讨论与分析

2006年,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调查评价,我国主要水库中约1/4的水库水质状况劣于III类标准;6.4%为劣V类,污染严重,水体功能基本丧失。其中中南、华东地区水库水质状况较好,西北、西南和华北地区次之,东北地区最差。水质超标项目主要为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挥发酚等,说明我国水库水体污染主要为耗氧有机污染。我国水库水质状况恶化有多种原因,其中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等点源污染未能得到有效控制,降雨径流造成的面源污染日益严重,由水产养殖造成的内源污染正逐步显现,形成了点源、面源和内源污染共存、污染物类型多样的复杂态势。水库网箱养殖是内源污染的主要形式,其对水库水质的影响主要是由于投饵、排泄等原因造成水体中TP、TN增加,DO量减少,COD、BOD升高,而对水体的pH值、水温等影响不大。

8建议

(1)积极开展水库水环境演变机理及水环境修复技术的研究。根据水库不同的水质类型,建立相应的负载力模型,限制养殖规模,合理布局网箱养殖区域。

(2)定期对水质进行监测,避免长时间养殖带来富营养化和污染,保证水库水环境处于良性生态平衡状态。目前,我国水库中真正监测水质状况的不多,只有一些大水库有监测,但数据是不公开的,要遏制水库水质的恶化,必须加强水库水质的监测、监管和信息制度。

(3)推行健康养殖。选择合理的养殖品种,吃食性鱼类和滤食性鱼类搭配合理;选择优质的饲料,注重饵料的投放量和投喂方法,减少残饵对水体污染,提高饵料利用率;提高疾病预防意识,严禁使用违禁渔药。

(4)加强对养殖户的环保教育,提高环保意识,让大家都认识到水资源并非“用之不尽,取之不竭”,如果违反自然规律,无节制地索取水资源,最后必将得到自然界的报复,自觉树立“人人有责,从我做起”的观念。

9参考文献

[1] 刘潇波,高殿森.浅析淡水网箱养鱼对水环境的影响及对策[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9(6):50-51.

[2] 孟红明,张振克.我国主要水库富营养化现状评价[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2):133-136.

[3] 刘顺科,蒋卫世,田晓民,等.水磨滩水库网箱养鲤水质恶化的原因及对策[J].水利渔业,1991(6):37-40.

盐碱地渔业养殖篇8

关键词: 网箱养殖;水库水质;相互关系;建议

我国现有各种类型水库8 900余座,总水面超过200万公顷,占淡水总水面的11.5%,其中可养鱼的水面估计超过180万公顷,占全国淡水可养水面的32%。水库是农业灌溉、人畜饮水、渔业养殖的主要区域,网箱养殖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适合大水面的渔业方式,具有投资少、产量高、见效快的特点,水库网箱养殖能够最经济和最大程度地利用现有水库资源。但是随着养殖规模和养殖强度的扩大,网箱养殖对水库生态环境的影响凸现,养殖残饵、排泄物、渔药、死鱼、生活废物等严重破坏水库生态系统,2006年初至2007年底,我们对广西的水库网箱养殖进行了实地调研,初步探讨了水库网箱养殖与水质变化的相互关系。

1网箱养鱼对水库水环境的影响

水库水域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网箱养鱼后将会打破原来的系统平衡,对投饵式养殖而言,系统在增加鱼群体总量的同时,还大量投入饵料;对非投饵式养殖而言,系统增加了滤食性鱼群体总量,消耗掉大量的浮游生物量。因此,网箱养鱼对水库水环境的影响因水库自身的条件不同而有所不同,既有积极有利的作用又有消极抑制的作用。我们对广西龙滩水库网箱养鱼调研表明,至2008年初库区内共有网箱约3万箱,其中95%以上是放养滤食性鱼类,利用水库丰富的浮游生物进行养殖(俗称为生态养殖),放养吃食性鱼类仅600箱左右,年产鱼量约2万吨。2008年3月在水库上游2 000m和3 000m处曾对水样进行抽检,结果COD浓度为10mg/L、总P浓度为0.11mg/L、总N浓度为2.1mg/L、石油类为0.02L/L、高锰酸盐为2.4 mg/L,除因船舶航行有局部水域受石油类污染外,尚不存在其他严重污染问题,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地表3类水质标准。但受库区移民就业压力和眼前利益的驱动,库区的网箱养殖将迅猛发展,3~4年内库区的浮游生物就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到那时养殖模式势必转为人工投料养殖。据刘潇波[1]研究认为,每投喂1t饲料就有100~150kg散失于水中。按现有网箱规模,每年将有2 000t的残饵进入库区水体,龙滩水库水质将受到严重污染。孟红明等[2]曾对我国主要水库的富营养化现状调查,认为水库水质总体状况堪忧,被评价的135座水库中贫营养型水库38座、中营养型水库40座、富营养型水库57座,分别占调查水库总库容的17.6%、45.4%、37.0%,如不采取相应的措施,水体富营养化将日趋严重。

2网箱养殖对水库水体溶氧量(DO)的影响

溶解在水中的氧称为溶解氧(DO),DO以分子状态存在于水中,DO量是水库水质重要指标之一。水库水体DO含量受到2种作用的影响:一种是使DO下降的耗氧作用,包括好氧有机物降解、生物呼吸;另一种是使DO增加的复氧作用,主要有空气中氧的溶解、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等,在藻类丰富的水体中,光合作用放氧也可能使水中的氧达到过饱和状态,好氧和复氧作用使水中DO含量呈现出时空变化。在水库中进行网箱养殖,部分散失在水体中的饵料和鱼类排泄物增加,若其耗氧速度超过氧的补给速度,则水中DO量将不断减少。另外,网箱养殖的鱼类呼吸要消耗大量的DO。因此,网箱区水体中的DO通常低于无网箱区。当水体受到有机物污染时,水中DO量甚至可接近于零,这时有机物在缺氧条件下分解就出现腐败发酵现象,使水质严重恶化,可造成鱼类浮头、死亡。水库水体中DO的数0,除了跟水体中的生物数量和有机物数量有关外,还与水温和水层有关,底层水中一般DO较少,深层水中甚至完全无氧,水体中的溶解氧随水深的增加而减少是一个普遍现象,网箱养殖可使这一现象加剧。水质良好的水体DO量应维持在5~10mg/L,2006年10月26日11时我们对南宁横县西津水库的米埠坑上、中、下游水体进行抽测,其DO分别为7.04 mg/L、 4.16mg/L 和3.84mg/L,显然米埠坑中游和下游断面的DO已低于安全界限4.9mg/L,这是由于人类的网箱养殖活动造成的。

3网箱养殖对水库水体生化需氧量(BOD)的影响

水体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过程消耗水中DO的量,称生化需氧量(BOD),BOD是表示水体被有机物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其降解过程可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是有机物转化为二氧化碳、氨和水,第2阶段是氨进一步在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即硝化过程。BOD一般指的是第1阶段生化反应的耗氧量。在水产养殖中通常采用20℃条件下经5d培养后测得的BOD作为水中有机物的耗氧量。水库网箱养殖产生残饵和排泄物等有机物通常都可以被微生物所分解,但分解需要消耗氧,如果水中的溶解氧不足以供给微生物需要,部分有机物氧化不完全,容易产生H2S、NH3等有毒气体,危害养殖鱼类的健康,严重时会引起养殖鱼类的大量死亡,所以在DO较高的水库有机物分解的较好,鱼类的发病率较低。一般认为BOD小于1mg/L,表示水体清洁;大于3~4mg/L,表示受到有机物污染。据刘顺科等[3]对水磨滩水库网箱养殖的水质研究表明,网箱养殖区的生化耗氧量高于对照区,网箱养殖使水库水体的生化耗氧量明显增加。

4网箱养殖对水库水体化学需氧量(COD)的影响

水体中能被氧化的物质在规定条件下进行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氧化剂的量,称为化学需氧量(COD)。水中各种有机物进行化学氧化反应的难易程度是不同的,因此,化学需氧量只表示在规定条件下水中可被氧化物质的需氧量的总和。COD 与BOD比较,COD的测定不受水质条件限制,测定的时间短,COD不能区分可被生物氧化和难以被生物氧化的有机物,不能表示出微生物所能氧化的有机物量,而且化学氧化剂不仅不能氧化全部有机物,反而会把某些还原性的无机物也氧化了。所以采用BOD作为有机物污染程度的指标较为合适,在水质条件限制不能做BOD测定时,可用COD代替。网箱养殖对水库水体COD的影响与BOD相类似,其使水库水体的化学耗氧量增加。

5网箱养殖对水库水体pH值的影响

上一篇:生物燃料的作用范文 下一篇:自然科学的方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