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洋渔业服务范文

时间:2023-10-26 17:16:46

远洋渔业服务

远洋渔业服务篇1

一、远洋渔船装备技术含量高,产业带动性强

远洋渔船装备是船舶工业下属的一个分支,但同一般意义上的商用船舶不同,专指在本国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以外或在他国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内的海洋中从事渔业资源勘探、捕捞、运输、加工等活动所使用的远洋渔船及相关配套设备。其中,远洋渔船按照作业区域可分为大洋性渔船和过洋性渔船两大类;按照用途划分又可分为远洋渔业调查船、远洋渔业捕捞船以及远洋渔业辅助船等。配套设备则包括:捕捞设备、探鱼设备、鱼加工设备、制冷、深冷系统、液压系统、起重设备以及自动监控和报警系统等。从远洋渔船装备范畴可见,远洋渔船集成了遥感定位、雷达探测、机电液一体化捕捞装备、冷冻保鲜等高端系统,属于先进科技成果的集合,其装备具有较高技术含量。据统计,一艘8000吨级大型远洋拖网渔船价值量超过18万吨级好望角型散货船,而一艘先进的南极磷虾捕捞船价值量则高达1.7亿美元,超过万箱集装箱船,属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另外,远洋渔船装备还具有较强的产业带动性。据“扶持和壮大我国远洋渔业研究”表明,远洋渔船建造产业带动系数为3.13,居我国18个产业之首;影响力系数为1.20,在18个产业中排在第二,仅次于电子和通讯设备制造业。而船舶行业产业带动系数为2.26,影响力系数为1.19,均低于远洋渔船建造。据估算,我国建造一艘长度为115米的大型围网渔船(不包括进口设备部分),需要相关产业部门增加10亿总产出;建造一艘长度75米金枪鱼围网渔船,则可以增加3.8亿元的产出效果。同时,将推动船舶动力机械、甲板机械和网具、钓具等配套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能增长,促进国内外渔业经济贸易和物流冷藏储运产业同步发展,拉动区域经济发展。此外,远洋渔业还能够增加一定的就业机会。据统计,目前全国从事远洋渔业生产的从业人员5万多人,不仅解决了部分国内劳动力就业问题,还为渔场周边国家提供了相应的就业机会。据浙江省舟山普陀区渔业协会统计,全区有6000名渔民长期从事远洋捕捞工作,为后续水产加工和修船等生产直接创造近4万人的就业岗位。台湾渔业界做过测算,一名远洋渔业船员能够带动近20人就业。状,依据历史产量和现有生产状况进行配额分配,一个国家参与远洋渔业的时间越早,历史产量越高,实际拥有的生产能力越强,在国际渔业资源份额分配中的话语权就会越大,世界渔业发达国家或地区,一方面加强了对自己专属经济区内渔业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另一方面把远洋渔业作为一个战略性产业,在政策、资金上给予支持,积极开展对公海和极地渔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扩大其远洋渔业资源的权益和份额。日本政府为发展远洋渔业,在1996年的财政预算中,就将提高捕捞能力和生产水平的预算经费设定为2.7亿美元,其中包括对各种捕捞技术的推广普及、渔船船主的援助,市场开拓等。另有5亿美元的特殊补贴用于渔船的保险和再保险。据统计,日本每年对渔船损坏的保险为130万美元,低息贷款为2400万美元。新渔船和渔具研究的支持资金每年为2000万美元~2300万美元。渔业科研发展资金每年在8000万美元~9000万美元。近年来,日本为更大范围地开发和拥有远洋渔业资源,每年平均建造10艘远洋渔业科学考察船,进行远洋渔业资源调查。韩国政府则将远洋渔业作为主导21世纪的海洋核心产业。计划在2013年年底前投资2655亿韩元(约合2.76亿美元),用于远洋捕捞、海洋养殖、海产品加工和销售,建立远洋渔业海外基地,以加强远洋渔业竞争力。此外,在2013年年底前还将投入274亿韩元,与世界16个国家和地区联合开展渔业资源调查。另外,挪威等欧洲国家不断加大对高新远洋渔船的扶持力度,像挪威最先进的南极磷虾捕捞船就是由国家投资

二、发达国家积极推进远洋渔船装备发展

随着近海渔业资源的过渡捕捞、产量的逐渐减少,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正式生效、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定的实施,加之国际渔业资源“占有即权益”的管理规则,即在提倡可持续发展和建立生态系统概念的框架下,同时尊重历史和现设计、研发和建造的。此外,俄罗斯也在积极开展远洋捕捞,其在2020年前渔业发展构想中就提出了组建国家“渔业船队”,恢复其在世界大洋公海的远洋捕捞作业和重组远洋捕捞科学保障体系。正是在这些发达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扶持下,凭借着其良好的工业基础,国外远洋渔船装备向着大型化、自动化、信息化以及高效节能、安全环保方向发展。1)大型化近年来渔业发达国家为了缓解渔业资源过度开发的问题,大量缩减渔船数量,但渔船马力却在不断增大,船型向着大型化方向发展。据统计,日本注册渔船总数从2005年的30.88万艘下降至2007年的29.66万艘,但其总功率从1244万千瓦上升至1284万千瓦。目前,世界上大型远洋渔船尺度大多在100米左右,功率在5000~6000kw,最大远洋渔船已达到150米,总吨位达到1.4万吨。2)自动化新型远洋渔船配有全自动鱼类处理系统。鱼能被准确定位,去头吸内脏机能够精确有效地去除鱼头和鱼尾;鱼片机配有视觉系统,产能为300尾/分钟;配有鱼腹切割设备和刷洗系统。整条加工生产线无需操作人员,通过高度先进的视觉系统进行监视;加工废料被送往船上的鱼粉加工设备。据悉,一艘欧洲较先进的70米左右的中型拖网渔船,全船船员仅需9~12人,甲板渔捞设备操作仅需4人,而同样大小的我国渔船船员需60~80人。3)信息化随着遥感技术、空间定位系统、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的应用,渔业发达国家通过建立渔场渔情分析速、预报和渔业生产管理信息服务系统,及时快速地获取大范围高精度的渔场信息,提高远洋船队的捕捞生产效率。日、美、法等国已建立了海洋渔业卫星遥感信息服务应用系统,日本的海洋渔业卫星遥感信息服务应用系统以日本渔情信息服务中心为基地,通过与各种渔业团体、渔业企业的协作,建立了一个有效的业务化运行系统,为日本的远洋渔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4)高效节能、安全环保先进远洋渔船还通过采用高效节能渔具,减少能耗,提高捕捞效率。美国Net公司研发的JFD型182中层拖网12分钟捕捞渔获940吨。冰岛Hampidijan公司发明的自扩张拖网,由于不用网板从而减少了网具在水中的阻力,有助于增加渔获。挪威Remoysea集团公司采用三联网作业,其渔获量比本来双联网增加30~40%。欧洲还研制出有磁性渔网捕鱼技术,在同样水域可提高20~80%捕捞效率。德国Rofia公司研制出一种网具在水中很快张开,从而能迅速地进行捕捞。美国一家公司研制出Magellan金枪鱼跟踪浮标,安装在集鱼装置上,包括GPS、海水温度传感器和通讯装置等,船长可通过对浮标发来的资料,判断鱼群位置,进行瞄准捕捞。荷兰DSM公司研制的超强聚乙烯纤维Dyneema已广泛在远洋大型拖网、围网、延绳钓上应用,减少网具保养的工作,增加有效捕捞时间,同时,降低网具阻力,减少生产能耗,大幅度提高了捕捞效率。此外,即将生效的《国际渔船安全公约》等国家公约也将对渔船的安全、环保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推动远洋渔船向高效节能、安全环保方向发展。总之,从国外发展现状和趋势来看,远洋渔船装备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战略上的扶持、资金上的支持,以及良好的工业基础作为前提保障。

三、我国应把加快远洋渔船装备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远洋渔业服务篇2

关键词:远洋渔业企业 战略联盟 战略分析

所谓远洋渔业,是指在公海及他国专属经济区内的渔业活动,远离本国渔港或渔业基地,在别国沿岸海域或深海从事捕捞活动的水产生产事业。我国的远洋渔业一般是指远洋捕捞业,分为大洋性渔业和过洋性渔业。发展远洋渔业,开发远洋水产资源,有利于减轻和缓和沿岸、近海捕捞强度,合理布局渔业生产力;促进工业、仪器、海洋科学的发展;提高水产品总产量,增加外汇收入,密切与沿岸国家的经济联系等。

一、远洋渔业企业分析

1.竞争战略

目前,我国远洋渔业采用的核心战略是低成本战略。远洋渔业发展的27年里,我国企业一直保持着低成本的竞争优势与其他国家的竞争者竞争。远洋渔业成本主要由人工成本,管理费用,燃油费,船舶设备设施购置或建造成本,入渔成本等五方面成本构成。在整个远洋渔业的发展过程中,发达国家始终占据着技术优势和低入渔成本优势。因此在当时实施低成本路线是远洋渔业企业必须走也应该走的一条路。

2.主要问题

(1)远洋渔业低成本优势逐步丧失

从燃料成本来看,虽然世界原油和成品油价格最高翻了近乎两倍, 对号称“一吨油换一吨鱼”的我国远洋渔业来说, 燃料成本已占远洋渔业成本的50%, 并成为消蚀远洋渔业利润的主要因素。

(2)我国远洋渔业的技术优势尚未形成

远洋渔业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远洋渔船建造及渔具装备技术水平、探鱼设备水平、鱼品加工水平、综合补给运输服务水平、远洋渔业综合服务水平、国内远洋渔业产学研技术整合水平等几个方面。而我国远洋渔业在这些方面的技术水平多处于劣势。

二、远洋渔业战略联盟的成因与障碍分析

1.远洋渔业战略联盟的成因分析

(1)远洋渔业的产品的自然属性和产业特征是建立战略联盟的内在要求

渔业产品的保质期短,远洋渔业价值链中的冷链建设非常重要,这一方面依赖远洋企业自身的实力,另一方面依赖于零售商提供的良好的制冷设施。通过战略联盟,企业可以共同开发新客户,并分摊高额的广告费用,共享收益。远洋渔业的产业特点决定了企业必须由低成本战略向技术优势战略转变,而远洋渔业属于高投资高技术行业。

(2)严峻的市场竞争是远洋渔业企业战略联盟形成的外在条件。

远洋渔业市场的特点决定了国内的竞争者并不是企业现阶段的主要竞争者,大量的掌握技术优势的国外企业才是主要竞争对象。由于在技术上,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差距较大,单一企业依靠自身力量是不足以抵御外国企业掠夺式的竞争,战略联盟可以使企业在转变产业模式的关键环节进行合作,发展我国远洋渔业的独特的竞争优势,又不会形成行业垄断,违反国家法律。

2.远洋渔业战略联盟的障碍分析

(1)从企业领导的思想认识看,传统观念比较重视竞争,不太愿意合作,不善合作竞争,或只将竞争不讲合作,没有战略打算和规划吗,看不到合作协同共赢是现代企业弥补市场缺陷,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必要手段。

(2)我国还没有建成适合战略联盟的经济法律环境,商业欺诈和违约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企业间相互博弈很难达到相互合作的情况。

(3)公平问题是战略联盟的能否长期坚持的主要问题。实力强的企业担心竞争对手学习模仿企业的优势,弱小企业害怕实力强的企业压迫自己。联盟利益若不能公开、公平及相互监督很难长期坚持下去。

三、远洋渔业的战略联盟模式

经过上文的分析,初步考虑三种战略联盟的模式

1.开发型战略联盟

该联盟一般是横向联盟,主要是考虑我国远洋渔业不存在技术优势,而且单个企业开发能力不足这一问题。建立开发型战略联盟,联盟成员在关键的开发环节合作,共同开发渔船、探渔设备,研发渔船技术,开发新型渔产品,分摊开发成本,共享开发收益。同时在其他环节,例如捕捞,销售,联盟成员是竞争关系。

2.生产型战略联盟

该联盟可为横向联盟或纵向联盟,横向联盟主要是共享联盟成员的技术和生产能力,例如合作创办深加工厂,优化产业下游,共同创收。合作购买大型设备,分摊生产能力。纵向联盟,可为上游企业与远洋渔业企业联盟,共同研发新设备或远洋企业与下游企业联盟,共同开发渔业加工品。

3.核心业务型战略联盟

是指企业在价值链关键环节联盟,包括上文的开发型战略联盟和生产型战略联盟,合作的环节可以使一个或多个。

四、远洋渔业战略联盟的经济效益分析

(1)规模经济

战略联盟可以使企业不通过扩大规模而实现规模经济。企业之间通过战略联盟可以使联盟企业的各种投入要素重新组合并实现更多的产出,形成联盟的规模经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在研究开发,生产和营销等各个环节通过联盟的上市进行合作,可以减少生产成本和组织成本,从而实现规模经济效应。

(2)范围经济

范围经济是指一个企业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而产生的单位成本的降低。对远洋渔业企业来说产品的范围经济非常重要。企业可以通过与其他企业建立战略联盟而拓宽产品链,尤其是富有高附加价值的深加工产品链来取得范围经济。

(3)协同和共生效应

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的资源具有异质性和非完全流动性特征,因此不同的企业之间会存在很大差异。建立战略联盟可以实现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相互弥补资源的不足。首先可以调动格子的研发力量,使联盟企业的资源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得到有效配置。

(4)学习和创新效应

战略联盟是组织学习的重要方式,其核心在于学习联盟伙伴的经验性知识。

参考文献:

[1]刘身利,中国远洋渔业发展和渔船装备问题探讨,渔业现代化,2010年第37卷第6期

远洋渔业服务篇3

论文摘要:本文围绕调整远洋渔业结构、构建生产经营新格局等重大问题,探讨了中水集团实施“大水产、大远洋、大贸易、新科技、新机制”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重要措施和初步成果。

中国水产(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中水集团)于1985年3月组建我国第一支远洋渔业船队开赴西非,揭开了我国远洋渔业历史的序幕。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和发展,对推动我国远洋渔业的发展,赢得远洋渔业大国的地位,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中水集团的远洋渔业因长期受到结构不优、风险集中的困扰,大而不强;同时,对国家的政策依赖较重,一旦失去政策的支撑,持续经营就举步维艰,这些因素一度制约着中水集团的发展。近年来,中水集团视发展战略为企业的灵魂,在开展发展战略研究的基础上,将结构调整作为一以贯之的工作主题,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效益为中心,发挥自身优势,结构不断优化,风险逐步降低,效益稳步增长,实力迅速增强,走上了良性发展轨道。

1.开展战略研究。确定结构调整的总目标

远洋渔业是一个国际竞争非常激烈的产业,随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实施,各沿岸国宣布专属经济区管辖权并推行渔业资源开发本国化,实施多种资源保护措施,对中水集团主要集中在合作国近岸作业的过洋性捕捞作业带来较大影响。对公海资源开发,一些渔业发达的国家或地区也借助一些国际性或区域性组织,按照“存在即权益”的思想,以各国或地区现有资源利用水平为标准,推行配额制,限制后来者的开发能力,这对我们发展公海大洋性渔业构成一定威胁。如何充分利用企业有限的内部资源,最大限度地开发世界渔业资源,最大可能地挖掘远洋渔业的综合效益,促进了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是中水集团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在日趋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中,战略管理是企业的当务之急。只有以创新的思路,在研究制定攸关企业前途和命运的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实施战略调整,才能摆脱被动,赢得优势。

1999年,中水集团在综合分析国内、国际水产品需求变化趋势、国际渔业资源存量和开发潜力、国际远洋渔业竞争格局及集团自身经济规模和竞争优势等因素的基础上,确立了紧盯全球海洋渔业资源,瞄准国际、国内市场,实施“三大两新”即“大水产、大远洋、大贸易、新科技、新机制”的发展战略。

“大水产”,就是要发挥主导产业捕捞业规模大的优势,进一步拓展远洋渔业补给服务、水产品加工、销售等各环节的经营,着眼于整个产业链,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大远洋”,就是要通过集团内的资产重组和集团外的资本运作,实行低成本扩张,壮大远洋渔业的规模,增强对市场的调控能力,实现远洋渔业的规模经济。

“大贸易”,就是要构建起集团庞大的营销网络体系,全面介入从原条鱼到终端产品,从大批发到向终端客户直销配送的全部贸易阶段,全面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新科技”,就是要用高新技术来再造国企,重铸优势,依靠科技进步来提高企业竞争力。

“新机制”,就是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力推行三项制度改革,在全部远洋渔业项目中,建立起有效而到位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三大两新”,发展战略,明确了为充分发挥集团化优势,实现捕捞、加工、贸易互补,实现国外、国内互补的结构调整的总体目标,为将中水集团发展成为结构合理、功能完备、机制灵活、技术先进、管理科学、业绩优良,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远洋渔业跨国集团确立了开展调整工作的行动纲领。

2.在发展战略框架内。制定结构调整的思路和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国内各要素市场发育迅速,经济和市场正在快速地与国际保持同步和接轨,这为加快结构调整提供了可能。

(1)按照“大水产”战略,全面推行“1+3”工程建设。

“1+3”工程,即在提升远洋捕捞能力的基础上,加快建立中水集团远洋渔业海外补给运输基地、水产品深加工基地和产品营销网络。通过“1+3”工程建设,以解决远洋渔业风险过于集中于捕捞环节,效益增长受制因素过多的问题,确保各环节利润不流失。

(2)按照“大远洋”战略,加快实施“三个扩展”和“一个改造、两个扩大”措施。

“三个扩展”,即远洋捕捞业实现从过洋性渔业扩展到大洋性渔业,从落后国家扩展到发达国家,从单一的捕捞作业扩展到捕捞、加工和销售一体化运转。“一个改造、两个扩大”,即改造升级底拖网作业,稳定过洋性渔业,扩大有发展空间的大洋性金枪鱼钓作业,扩大有一定基础的专业鱿钓作业。通过这些措施,提升高经济价值鱼类的比重,加大公海大洋性捕捞的比重,规避或减轻沿岸国家资源管理日趋苛刻造成的风险。

(3)按照“大贸易”战略,积极建设、完善营销网络。

一是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大市场,使水产品营销摆脱单一市场限制,逐步走向市场多元化;二是冲破中间商对市场信息和客户信息的封锁,获得市场的主动权;三是积极发展终端产品、终端市场。

(4)按照“新科技”战略,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

积极开展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打破“技术壁垒”,提高捕捞业的产量和质量,打破“绿色壁垒”,扩大水产品出口。

(5)按照“新机制”战略,深化体制改革。

从远洋渔业捕捞体制改革人手,在各远洋渔业项目点上,推行“法人制”或“模拟法人制”,对经营管理者大力推行“风险抵押、指标选人”的制度,用机制保证效益。

3.开展不问断调整。构建生产经营新格局

中水集团按照既定思路,加大力度开展调整,生产经营结构得到了优化。

(1)海洋捕捞业。

一是集团大洋性鱼类比重稳步提高。2000年,大洋性鱼类比重为32%;2001年为36%;2002年上半年为43%。二是作业渔区不断扩大。2001年,中水集团在国内远洋渔业企业中,率先开发秘鲁鱿钓渔场,使南美鱿鱼项目实现从单一渔场、单季作业到两个渔场、全年作业的重大突破。近两年,集团在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开发的远洋项目也取得较大进展。三是利用高新技术促进捕捞产业升级。近两年来,分别为西非项目建造了符合欧盟卫生标准的双甲板拖网船,为南太平洋建造了冷海水保鲜金枪鱼钓船,开工建造了先进的大型专业鱿鱼钓船。此外,还积极参与国家863计划项目,利用卫星遥感技术探测渔场,并开始用于北太平洋鱿鱼钓作业实践,取得初步成效。

(2)水产品加工业。

中水集团开始改变传统的经营、积累、滚动发展模式,立足高起点、大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经过一年建设,西非远洋项目在国内的第一个加工项目正式建成投产,实现西非远洋自捕鱼国内加工增值的突破;北太平洋鱿鱼加工除消化自捕鱼外,从2001年起,开始大量向外收购加工。此外,集团还在不到两年时间内,在湛江新建及改造完成6个对虾加工项目。

(3)海外基地建设。

中水集团首先通过积极参与政府交往和商业性交流活动,与有关国家的政府和企业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获得在这些国家的发展空间。然后,在此基础上,积极着手基地论证和建设。目前,以斐济和瓦努阿图为中心的南太平洋金枪鱼项目基地已具雏形;南美阿根廷和秘鲁鱿鱼钓项目,其指挥和服务中心也在阿根廷正式启动;包括西非原有基地在内,中水集团几大捕捞项目均实现了“基地前移、管理前移”,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管理费用。近两年,中水集团以自有骨干船队为依托,还初步形成了包括补给、运输、服务的远洋渔业服务体系,远洋渔业效益增长的方式和质量得到了改善。

(4)营销网络建设。

通过重点抓好市场信息网络、营销队伍和销售网络建设,坚持以大贸易来拉动企业发展,基本缓解了集团生产经营规模与市场开发能力严重失调的矛盾,市场份额迅速扩大。2002年,仅集团所属的舟山海洋渔业公司一家,就在国内新建9个分销网点,还打通了俄罗斯的销售渠道。

远洋渔业服务篇4

为振兴渔业经济,更好地坚持科学发展观,保持我市海洋渔业持续发展,我们在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全市海洋捕捞业经营体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剖析,旨在抛砖引玉。

一、公司式渔业经营体制的由来

__是传统的海洋渔业大县(市),海域辽阔(所辖海域面积达3037多平方公里,为陆域的2.4倍),渔业生产历史悠久,作业齐全,渔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渔业产值占大农业产值的60%以上。截止20__年底,全市拥有重点渔业乡镇2个,重点渔业村12个,渔业人口35800人,其中专业捕捞渔民4773人,拥有大小机动渔船1205艘(其中250hp以上890艘),总功率160112kw,总吨位70093吨,20__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12万吨,总产值10亿元,其中捕捞产量10.4万吨,总产值8.6亿元,增加值1.5亿元,渔村人均收入18088元,劳均收入105000元,水产品加工出口量达4.9万吨,年创汇8000万美元。渔业综合实力在温州市仅次于苍南,居全省第六位。

__海洋捕捞业主要集中云江下游入海处及“双北”(北麂、北龙)列岛,回顾历史,解放前渔业生产长期处于家庭个体经营方式,以及出现资本家、渔霸雇工制以及“长元制”、“硬脚制”等合资合股经营方式,旧社会广大渔民受尽压迫与剥削,生活极为贫困,往往“衣不遮体,食不腹果”,扎挣在死亡线上。新中国成立之后,广大渔区经过民主改革,通过互助组,合作化,又进入“一大二公、三级所有”公社化体制,实行“政社合一、队为基础”的集体经营方式,渔民作为公社社员,靠记工分,按劳取酬。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大地,__渔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先人一招、先走一步,于全省最早进行包产到船(大包干),并将原属集体的渔船、渔具折价归社员个人所有,实行自主生产、自主经营。由于海洋捕捞具有集体生产、分工严密和生产资料投入资金巨大等特性,一般无法由渔民个人(或家庭)所承受,只能实行“一劳一股、以劳带股、等额投资、合股经营、入股自愿、经营自主、自负盈亏、责权利三位一体”的全员股份合作制的新型经营方式。于是,全市约1万多渔民第一次成为渔船的股东,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渔民的生产积极性。

渔船实行全员股份合作制之后,由于分散经营,忙于一线生产,后勤服务工作跟不上,并出现许多海上纠纷一时难以协调、解决等新问题。随着矛盾的不断深化,__沿海渔区又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民间群众组织——“渔管会”,这种组织形式一般由德高望重的老渔民(包括名老大、渔村老干部)组成,其主要工作任务就是为一线生产所服务,包括代办渔船出海必需的各种证书,组织渔需物资供应(柴油、渔网具、供冰)以及生产资金筹集(信用借贷),协调解决渔场生产纠纷(碰撞事故等)等等。当时全市拥有东山、上望、莘塍、塘下、梅头、北龙等10多个“渔管会”,其职能可归属股份合作经营附生物,应属于股份制经营方式的组成部分,当时曾受到省局领导的首肯和赞扬,并在全省渔业经济会议上介绍并且推广。

随着渔区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海洋捕捞业得到空前发展,时至八十年代末,我市渔区又掀起了“渔轮热”,“造大船、闯外海、发大财”成为渔民的新追求,广大渔民纷纷将小马力的木质渔船(机帆船)更新为大马力钢质渔轮,最高年份250hp的大马力渔轮突破1000艘,先后投入资金近10亿元,导致原先全员股份合作制已无法满足大马力渔轮生产的需求,于是又出现了“劳资——股份合作制”。这种以劳力和资金相结合,劳力股和资金股混合分配的经营模式,即由船老大为主的技术骨干组成,一般3—5人控股,并参与船上技术职务劳动,其它船员以劳力参股,扣除当汛生产成本后,劳资股按股分红。其渔轮由控股者所有。

随着“劳资——股份合作制”渔轮的日益增多,为了方便海上生产管理与不断完善股份合作制,我市渔业主管部门审时度势,因势利导,积极倡导渔民在自愿的基础上,又于全省率先组建股份合作制群众渔业公司,在短短的二年内,先后成立了东山、上望、莘塍、北龙、北麂、华胜、安洋、海鸥等10大群众性渔业公司,这也可以说是“劳资——股份合作制”的附产物,其服务功能完全取替了原先自发组织的“渔管会”。“渔管会”原先属自收自支,以收取服务费维持日常开支,渔业公司成立后,原“渔管会”自行消失。

渔业公司的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正是__海洋捕捞业的一大特色,自上世纪九十年代 应运而生,至今已有10多年历史,且一直在摸索中前行。这种公司或经营体制几乎近二十年来“一统天下”,除此之外,便无其他形式,虽然也曾出现过个私经济(老板)制或渔业生产专业合作社等形式,但往往支撑不了多久就解体或夭折,可见这种公司或经营体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仍然适应当今海洋捕捞业的发展形势。

二、公司式渔业经营体制运行方式与特征

当前,我市渔业公司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有一定集体固定资产的渔业公司(如东山、上望、安洋、华胜),另一类是纯服务性质的公司(如北麂、北龙、东方、莘塍),另原有一定的固定资产,后因改制或土地征用,房屋迁移之故,财产折价后分发给老渔民,因此成为纯服务型公司。其中东山、东方、莘塍渔业公司与乡(镇)水产站合署办公(即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带有半官方行政性质。

就经营现状而言,公司式渔业经营体制均肩负着生产经营管理和行政性事务“双重”任务,从生产经营管理方面而言,其主要工作职能与内容有如下几点:

1、实行单(对)船独立核算,承担财务管理和

会计记帐工作。渔业公司一般按集体股份合作制名义,对现有资产进行工商注册登记,成立渔业责任有限公司,并以公司经理为企业法人,集体资产主要以房地产为主,部分渔船估价为辅纳入注册资本,实际上渔船产权仍归原船主所有(即股份所有人),经营权也仍属渔船。公司不负责挂靠渔船的各种风险,公司一般负责生产资金投入和产出预算,主营性收支帐务,包括生产成本核算与经济效益分析,完成各种年(季)度的财务报表等。

2、指导与协助渔船搞好生产安排和海上安全生产,协助处理有关生产过程出现的纠纷与问题,同时积极做好船员的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各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具体措施,增加渔民法律观念,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确保海上生产有秩进行。

3、及时提供各种信息,包括科技(气象、渔汛、海况),市场鱼价动态等,指导协调渔获物购销业务,一般情况下,由公司出面与客户签订各种购销合同,统一安排开发有关渔业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的各种发展规划和科技项目,及时向上级领导呈文提出申请报告。

4、统一办理有关渔船出海的证书手续,以及有关物资采购,油款补贴等政策性的事务,积极维护渔民的合法权益。

目前公司承担的社会性行政管理职能,主要对各项政令、政策、法规的上通下达,并督促落实,包括社会治安、抗台救灾、人口管理、甚至征兵、计划生育等有关政务工作,同时,渔业公司还承担了大量繁琐的数据统计上报,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收缴各种规费,配合开展各项专项整治行动,从而在一定程序上降低了政府部门的行政成本,减轻了行政部门的工作压力,成为名副其实的政府部门的“助手”,发挥了政府部门与广大渔民之间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因而,使公司式经营体制受到各级政府部门和渔民的首肯与欢迎。

回顾__公司式渔业经营体制10多年的开拓创新和不断完善,给__海洋渔业带来了新的飞跃发展,其主要表现:一是海洋捕捞出现超常规、跳跃式发展。据统计:20__年水产品总产量、总产值分别比1990年增长50%与50%,渔民人均收入达18088元,比1990增长300%,并连续10多年稳居全省渔民人均收入最高的地位。二是渔业现代化科技水平大幅度提高。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全市投入渔船更新增添先进渔网具和各种了科技设备资金达15亿元。全市海洋渔业固定资产达12亿元,使船用现代化设备一应俱全,实现了渔船出海“航行靠卫导,捕捞看仪表,生产用电脑……”的新格局,而且不断开拓新渔场,开发了新资源。三是加快了渔业二、三产业的全面发展。由于捕捞产量的不断提高,为水产品的加工和市场营销提供了充足的货源,使__的水产加工得到迅速发展,全市现拥有水产加工企业67家,冷库42座(其中万吨级冷库4座),年加工能力达25万吨,加工产值10亿元,年出口水产品4.5万吨,创汇8000万美元,并荣获了“中国特色水产品加工之乡”的国字号金名片。还建成了全国一流的“__水产城”,年交易额达40亿元,被评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与国家定点水产专业批发市场。四是渔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渔村面貌日新月异。如今__渔民由温饱型迈入小康型,大部分渔民住上漂亮的小洋房,家用电器样样齐全,渔业后方设施大有改观,已建立国家一级群众渔港——东山埠渔港与__水产加工园区……。

三、公司式渔业经营体制存在的问题

__海洋渔业股份合作制改革起步早、发展快,一度曾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且吸引大批省内外渔业同行前来参观学习,经过10多年的实践运行,先发优势已逐渐风光不在,且暴露出不少弊端与不尽人意之处。

1、现行公司式渔业经营体制仍存在法律地位模糊,运作不规范现象。各渔业股份公司登记时,由于要满足注册资本500万元的要求,便将原来属民合股所有的集体资产和挂靠在本公司的渔船估价后作为注册资本,有些并未经过验资机构验证,也没有经过渔船主的同意。这样便牵涉到股东分红的问题和公司组织形式问题等。因此,公司便采取更名的办法处理矛盾,但改名后的公司也是表里不一,有的是集体企业、有的是服务公司、有的又与水产站合并。同时,公司在组织形式上也不规范,没有董事会,也没有监事会或监事,再者,财务管理上因公司的性质不同也有不同的要求,有的归公司内部的监事会管,有的则需要

审计部门审计。

2、部分渔业公司的产权不清晰。渔业公司产权不清与渔业公司法律地位模糊有着内在的联系。造成产权不清晰主要有两个环节:一是“渔管会”改水产站时未明确产权;二是早期注册为股份公司的未经验资。股份公司是民营性质的,水产站是事业行政性质的,历史上遗留渔业仓库与办公用房是集休所有的,产权与债权有必然的联系,产权不清必将导致债权不清。

3、渔业公司缺乏经济实力,对经营没有决策权。除拥有原来渔业队(村)遗留的土地、房产、晒网场等固定资产外,渔业公司经营的积累很少,主要靠收取渔船管理服务费。由于渔船归船主所有,其生产指挥权与经营决策权掌握在船主手中,渔业公司只是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部署,发挥助手作用。

4、渔业公司缺乏发展后劲。我市原有渔业公司数量比现在多,如城关一队、二队,东山一队、二队、三队等,都因为渔民转产转业,渔轮转让他人,渔业公司无处收费得不到政策支持和扶持。

事实证明渔业公司在促进我市渔业经济发展中已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尽管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和矛盾,但总体效果是好的。渔业公司法人化管理,公司化经营模式是渔业发展的一个方向和趋势。如何积极引导和推进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新课题。渔业管理经营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政府推动与群众创新相结合,坚持循序渐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坚持改革与发展相结合。同时,改革还应该在切实尊重渔民意愿的基础上探索性开展新的体制建设试点。

四、深化改革的几种设想

针对以上存在的弊端,为进一步探索与建立一个更更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渔业经营体制,我们于此拟提以下几点试探性的设想方案。

方案之一:在尽可能维持原状的基础上,对现有的渔业公司进行规范,理清产权,完善章程,健全组织,争取政策扶持。针对公司不同的情况,通过章程赋予不同的职责。考虑到服务公司不具备监管职能,主动与公司所在乡(镇)衔接协商,依法将管理职能转移到乡镇,鼓励渔业公司作为管理的助手。强化与水产站合并的渔业公司的管理职责,保证县(市)、主管局、乡(镇)管理上不脱节,业务上主管局直接指导渔业公司,形成合情、合理、合法、高效的管理模式,建立起既适应现代渔业可持续发展又达到渔船安全管理上下联动的长效机制,确保我市渔业又好又快发展。

方案之二:从实际出发,将现有的几家渔业公司易名为“渔业服务公司”,申请法人变更登记,解决法律地位模糊、产权不清的现实问题,使其名正言顺地进行有偿服务。

方案之三:将现有公司化整为零,积极推进单船法人化公司,有关经营中遇到的财务记账、办理证书、申请项目、渔需物资供应、安全设施购置等,可由渔业服务公司代劳,并支付一定劳务费。解决安全责任的主体不到位,实现管理与经营脱钩、生产与服务脱钩的问题。

方案之四:组建海洋捕捞专业合作社。学习其它地方组建专业合作社的经验,依据《浙江省专业合作社条例》,积极推进专业合作社建设,并做好各项扶持工作。

远洋渔业服务篇5

第一条为进一步提高渔港的避风抗灾能力,构筑沿海防灾减灾体系,保障沿海渔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渔港资源,促进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编制《**省沿海标准渔港布局与建设规划(****—****年)》(以下简称《规划》)。

第二条规划依据。依据《**省渔港渔业船舶管理条例》和《**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标准渔港建设的若干意见》(浙政发〔****〕14号)及其它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要求进行编制。

第三条规划期限。规划基准年为****年。近期:****~****年;远期:**13~****年。

第四条规划范围。**省沿海**8座渔港,分属**市、**市、**市、**市以及嘉兴市、**市,其中规划重点是**、**、**、**四市的**5座渔港。

第五条规划原则。标准渔港布局与建设遵循防灾减灾、服务渔民的原则;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

第六条指导思想。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以保障广大渔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渔区为总要求,紧紧围绕**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标准渔港建设的若干意见》,按照“明确目标,科学建设,强化政策,完善机制,加强领导”的工作方针,通过5—10年左右的努力,将渔港建设成为我省沿海防灾减灾的重要屏障、现代渔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沿海渔区特色块状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渔区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

第七条建设目标。以传统渔港的改造、扩容、升级为重点,以提高避风能力为核心,大力增加有效避风港池面积,进一步完善渔港配套设施,使护岸和码头达到五十年一遇、防波堤达到百年一遇的标准,三级及以上渔港普遍建立起渔船系泊、防碰撞、港区监控报警等装置和风力等级标志等。

1、近期目标。到****年,基本建成一批大中小配置合理、布局科学、产权清晰、主体明确、配套完善、功能齐全的新型渔港,形成以国家中心渔港为龙头,一、二级渔港为骨干,三级渔港为基础,天然避风岙口为补充的标准渔港体系。具体为:

(1)基本完成69座渔港的建设计划。新建防波堤26条,长约2万米,码头132座,护岸约3万米,系缆墩55个,港池疏浚248万立方米,补网场地约14万平方米,管理用房约2万平方米,港内道路长约7万米。

(2)新增有效避风港池面积**00万平方米(由****年的1650万平方米增加到3650万平方米),新增避风渔港25座(由****年的34座增加到59座),力争全省95%以上海洋捕捞渔船能够就近安全避风。

2、远期目标。到****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互补、设施完备、服务完善、生态良好、可持续发展的标准渔港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提高,有效避风港池面积增加到46**万平方米,能基本满足在我省作业的省内外海洋机动渔船就近安全避风,为全面构筑防灾减灾体系奠定基础。

第八条本《规划》是编制区域、县(市、区)渔港布局与建设规划、进行渔港开发、利用、保护、建设的基本依据。

第九条**省发展和改革、海洋与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规划》实施宏观管理。国土资源、财政、建设、海事、农业、水利、环保等有关部门按各自职责,加强协作,共同做好渔港建设工作。省海洋与渔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规划》实施的监督和管理工作。有渔港建设任务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本《规划》。

第十条任何地区、部门、单位和个人未经允许,不得随意变更本《规划》。确需对本《规划》的规划方案或规划措施作出重大变更的,必须经原审批机关审查批准。

第二章渔港资源评价

第十一条渔港。渔港是指主要为渔业生产服务和供渔业船舶停泊、避风、装卸渔获物、补给渔需物资的人工港口、自然港湾以及综合港的渔业港区,包括陆域、水域、岸线等。渔港水域是指渔港的港池、锚地、避风湾和航道。渔港公益性基础设施主要包括防波堤、码头、护岸、管理用房、港区道路、补网场地、渔船系泊、防碰撞、给排水、供电照明、通讯、导航、助航、海洋水文监测测报、风力等级标志、消防、环保、监控预警预报等设施;经营设施主要包括加水、加冰、加油、冷库、加工及交易市场等。

第十二条渔港资源现状。**02年全国渔港普查我省渔港数为243座。本次规划经过深入详细调查,近年因淤积、围垦、整合、废弃、涉海项目开发、其它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人口迁移等原因停止使用的渔港数为35座,****年底全省拥有渔港**8座,其中**市59座,**市57座,**市44座,**市45座,其他地区3座。全省渔港水域面积10455万平方米,陆域面积1830万平方米,渔业码头368座,岸线**万米,防波堤1.68万米,补网场地2.82万平方米,管理用房1.70万平方米;具有通讯设施的渔港86座,导航设施的26座,消防设施的50座,可避**级台风的34座;有效避风港池面积达到1650万平方米,可容纳15050艘渔船避风停泊,为43.6%的海洋机动渔船提供了就近安全避风的条件。

第十三条渔业生产与渔船。**省****年海洋捕捞量318万吨,海洋机动渔船345**艘。根据省政府“坚决压缩近海捕捞,稳健拓展远洋渔业”战略和农业部《关于**03~**10年海洋捕捞渔船控制制度实施意见》的有关规定,预计近十年内全省海洋捕捞量稳定在300万吨左右,海洋机动渔船数控制在34500艘左右。

第十四条有效避风港池面积需求。到****年,全省共需有效避风港池面积46**万平方米,其中静态需求38**万平方米,动态需求需增加800万平方米。

静态需求是指渔船在船籍所在地避风所需的锚泊面积。它主要受渔船的大小、数量和锚泊方式的影响。本规划按三种大小渔船类型和6船并排单锚系泊的锚泊方式以及不同地市的分布状况进行加权统计。

动态需求是指渔船因迁移作业而跨区流动避风所需增加的锚泊面积。它主要受渔汛季节、作业习惯等因素影响。本规划根据**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的调研资料,通过对浙北、浙中和浙南三大区域在伏休后和冬汛期间的渔船迁移情况进行测算。

第三章标准渔港布局

第十五条渔港布局。按农业部渔港等级分类标准,全省**8座渔港分为五级。其中部级中心渔港10座、一级渔港18座、二级渔港35座、三级渔港43座、等级以下渔港102座。本次规划针对我省防灾减灾、抗台避风的实际需要,在农业部渔港等级分类基础上,突出渔港的主导功能,将渔港进一步细分为综合型渔港、避风型渔港、服务型渔港。通过本规划的实施,全省形成综合型渔港39座(含9座中心渔港、15座一级渔港、10座二级渔港、3座三级渔港、等级以下渔港2座)、避风型渔港**座(含2座一级渔港、4座二级渔港、5座三级渔港、等级以下渔港9座)、服务型渔港149座的标准渔港体系(详见附表1)。

第十六条空间结构。根据地理位置、行政区域以及自然特性,形成“一轴、四群、九区”的空间布局结构。即构建一个沿海渔港主轴,四个海洋渔业地市渔港群,九个渔港核心区。

一轴。以**、**、**、**沿海重点渔港为主线,建立现代渔港主轴。该主轴是**省海洋渔业重点产业带,具有渔船分布集中,渔港资源集中,渔业区位条件优越的特点。要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加强渔港产业的纵向沟通,实现防灾减灾资源共享,促进信息、资源、技术的流通,提高沿海防灾减灾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

四群九区。一是**渔港群:由4座部级中心渔港,7座一级渔港,11座二级渔港,18座三级渔港,19座等级以下渔港构成。特点:渔港密度大,捕捞渔船多,渔场知名度高,区域辐射面广,渔港建设条件好。发展方向:巩固近海渔业,积极发展远洋捕捞业。以水产品加工业为基础,做大做强渔港服务业,积极发展渔港休闲观光业,努力打造全国一流的现代化渔业基地和渔港经济强区。重点建设嵊泗中心渔港、岱山高亭中心渔港、**本岛中心渔港三大核心区。

二是**渔港群:由1座部级中心渔港,3座一级渔港,8座二级渔港,10座三级渔港,35座等级以下渔港构成。特点:生产历史悠久,近海作业为主,等级以下渔港较多。发展方向:优化渔港产业结构,充分利用石浦的渔港文化优势,建设多功能渔港,为渔民提供优质的生产与生活条件。重点建设石浦中心渔港核心区。

三是**渔港群:由3座部级中心渔港,4座一级渔港,8座二级渔港,8座三级渔港,21座等级以下渔港构成。特点:生产能力强,渔港密度大,经营机制灵活,建设现代渔港的社会经济基础条件较好,渔港经济开发潜力较大,但避风渔港偏少。发展方向:加快渔港避风能力建设,充分利用周边地区的避风渔港,构建区域联动的抗台防灾体系。重点建设椒江中心渔港核心区,温岭中心渔港核心区,玉环坎门中心渔港核心区。

四是**渔港群:由2座部级中心渔港,4座一级渔港,8座二级渔港,7座三级渔港,24座等级以下渔港构成。特点:台风登陆最频繁,建港迫切性较高,海域广阔,港湾众多,但建港条件较差。发展方向:优化渔业产业结构,发展二、三产业,实现渔港建设与产业发展的互动。在建好骨干渔港的同时,努力建好重点渔区、海岛的渔港。重点建设洞头中心渔港核心区和苍南中心渔港核心区。

第四章标准渔港建设

第十七条近期建设任务。综合考虑各地自然条件、渔船数量、作业区域、风暴潮灾害、避风能力和避风习惯、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省级财政和地方资金的承受能力、地方建港积极性等要素。到****年,全省建设69座标准渔港,总投资29.69亿元(详见附表8)。其中部级中心渔港8座,投资约8亿元(详见附表2);一级渔港17座,投资约14亿元(详见附表3);二级渔港19座,投资约4亿元(详见附表4);三级渔港13座,投资约1亿元(详见附表5);三级以下渔港**座,投资约2亿元(详见附表6)。其中****年计划投资0.88亿元,**08年计划投资2.39亿元,**09年计划投资11.83亿元,**10年计划投资9.16亿元,**11年计划投资4.15亿元,****年计划投资1.28亿元。续建项目9个。另外,鉴于渔港建设受国家宏观调控、地方自筹资金、建设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规划安排**个后备项目,投资约6亿元(详见附表7)。

1、主体工程建设。主要包括防波堤、码头、护岸等。防波堤26条,长约2万米,建设标准100年一遇;码头132座,泊位长约6000米,建设标准50年一遇;护岸约3万米,建设标准50年一遇。(详见附表9)。

2、配套设施建设。主要包括道路、管理用房、补网场地等。其中道路约7万米;管理用房约2万平方米,主要用于综合执法办证、渔港视频监控、海洋环境水文测报设施等的需要;补网场地14万平方米,满足晒网、补网的要求(详见附表9)。

第十八条远期建设任务。至****年,全省再增加有效避风港池面积1000万平方米,基本满足在我省作业的省内外海洋机动渔船就近安全避风。优先考虑列入本次规划的后备项目建设,其它项目由省海洋与渔业局、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另行确定。

第十九条渔港建设管理机制与体制。渔港所在地政府要把渔港建设与渔港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创新渔港建设管理机制,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渔港建设的积极性,凡是能够实行市场化运作的配套服务项目应尽可能动员社会力量来投资建设。各级政府要及早明确渔港今后使用、管理和维护的主体,并使其在渔港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业主的监督作用和科学合理设计项目功能的作用。

第二十条陆域建设用地。各渔港项目所在地政府和建设单位,要认真做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工作,科学合理利用滩涂资源,尽量少占耕地。在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总量的同时,尽量满足渔港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对用地的合理要求。对部分渔港建设过程中通过围填海新增的土地,在符合国家节约集约用地的政策条件下,优先用于渔港建设。

第五章资源与环境保护

第二十一条渔港资源保护。要进一步贯彻落实《**省渔港渔业船舶管理条例》,依法保护和管理渔港及其设施。对列入全省布局规划的渔港应当划定陆域、水域保护范围,明确港界,并根据需要设立界碑(标)。渔港范围一经确定,不得擅自变更。因建设确需占用二级及以上渔港陆域、水域和渔港设施的,应当经省级海洋与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占用渔港或部分改变渔港功能的,要按照“占一补一”和“补偿在先、占用在后”的原则,由占用者负责异地重建并给予相应补偿。

第二十二条渔港环境保护。要依法保护渔港环境,加强港区生态环境建设。凡列入规划实施的渔港都要配置港区油污、生活垃圾处置与回收等“三废”治理设施。各工程建设项目不得造成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

第六章规划实施

第二十三条沿海县(市、区)发展和改革行政主管部门、海洋与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本规划编制县(市、区)渔港建设规划,县(市、区)渔港建设规划编制完成后,由各市发改委会同海洋与渔业局根据省级有关部门渔港规划编制要求组织审查,经修改后由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并报省发改委、省海洋与渔业局备案。

第二十四条为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实行分级管理制度。省级《规划》主要确定全省渔港布局与建设规划,提出近期建设的主要内容,并将全省《规划》确定的建设重点和重点建设的项目具体落实到县(市、区)。县级《规划》则依据省级《规划》确定的目标和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确定相对详细的建设规划,并会同有关单位组织实施。各级人民政府要对其审批的《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海洋与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每年要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并报上级海洋与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第二十五条规划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适时修编;修编时应由原编制机关会同有关部门提出修编方案,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在《规划》的编制过程中,遇有对全局有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需要改变《规划》的,根据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的批准文件修改《规划》;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需要报请国家批准的项目,按规定程序报批后,根据国家的批准文件修改《规划》。

第二十六条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渔港及其配套的法规规章,并结合**实际,制定我省地方性法规、规章及相关的实施细则,真正把《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工作的各个方面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坚持把《规划》作为渔港建设的依据。《规划》范围内的一切建设活动,都应当遵守批准的《规划》。对一时达不到标准渔港建设要求的,允许在一定时期内逐步调整建设到位。

坚持把《规划》作为发展渔港经济,开发利用渔港资源、引导渔港生产力合理布局的依据。在符合海洋功能区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防洪规划等相关规划要求的同时做好与港口总体规划、海塘建设规划、滩涂围垦规划等专项规划的衔接工作。

第二十七条公示公告。《规划》经批准后,应当向社会公布,并采取多种形式对干部群众进行宣传教育,普及渔港管理规划及相关法律方面的知识,但涉及国家秘密的部分除外。

远洋渔业服务篇6

一、我国远洋渔业合作的现状

根据生产要素禀赋的理论,与渔业资源丰富的国家进行远洋渔业合作,是我国主动参与国际分工和对外经济合作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发展远洋渔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国务院于80年代初提出“尽快组建我国的远洋渔业船队,放眼世界渔业资源,发展远洋渔业”的要求后,中国渔船队从沿海走向了远洋。1985年3月,中国水产联合总公司等派出由13艘渔船、223名船员组成的我国第一支远洋渔业船队起航开赴西非海岸,开辟了我国与几内亚比绍、塞内加尔、塞拉利昂等国的渔业合作领域,揭开了我国远洋渔业历史的第一页。经过20多年的艰辛努力,远洋渔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我国从事远洋作业渔场涉及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公海及欧洲、美洲、非洲附近海域30多个国家和地区管辖水域,中国水产总量和水产总值多年来一直名列世界之首。

随着我国远洋渔业合作的深入发展,中国已先后同合作国家签署了10多个双边渔业合作协定。如:中美渔业协定、中俄渔业协定、中俄两江渔业资源管理议定书、中国-巴布亚新几内亚渔业协定、中国-毛里塔尼亚渔业协定、中国-几内亚渔业协定、中国也门渔业协定、中日渔业协定和中韩渔业协定。我国在渔业国际合作方面主要涉及近距离周边国家的国际渔业合作和远洋渔业合作两个方面。主要的渔业合作对象和区域有:

1. 中俄渔业合作

太平洋北部和远东地区所在的海域属于世界海洋中的一个渔业高产区,其特点是捕捞的主要地区距港口和加工综合体近,拥有大量的海洋生物资源潜力,生物资源种类构成独一无二,发展鱼产品加工的条件良好。1988年中俄两国政府签订的《中苏渔业合作协定》规定在捕鱼管辖海域内组织捕捞生产,在共同渔场相互提供渔船和鱼产品运输方面的服务,发展水产养殖业,在修船及造船方面进行合作,研究海产品的加工技术等。双方还成立了渔业合作混合委员会。2006年的《中俄联合声明》还指出:“双方将扩大海产品深加工合作。”尽管如此,由于种种原因,当前中俄渔业合作尚未形成规模,仍未成为双方的主要合作领域。

2. 中日韩渔业合作

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为了适应国际海洋新秩序的建立,中国、日本和韩国三国政府都分别批准了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称《公约》),并宣布要建立他们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区域,从而拉开了中、日、韩三国国际海洋边界划定的序幕。1982年《公约》和东北亚的专属经济区制度还产生了三个渔业协定:日韩渔业协定、中韩渔业协定和中日渔业协定,1998年12月11日和1999年1月6日,日本国会和韩国国会先后通过了新的中日韩渔业协定。2003年11月17日,中国农业部渔业局还与日本渔业海外协力财团联合签署了“于中国金枪鱼市场开拓项目合作协议书” 。规定由日方提供关键保鲜技术、设备帮助,中方提供相应的配套资金和场地,以此解决目前我国金枪鱼水产品市场中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问题。

3. 中越渔业合作

中国和越南共同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北部湾渔业协定》以及两国《关于在北部湾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划界协定》于2004年6月30日同时生效。《中越北部湾渔业合作协定》和《中越北部湾划界协定》是两国在进行北部湾划界的同时,对北部湾渔业活动作出的过渡性安排。协定通过设立共同渔区、过渡性安排水域和小型渔船缓冲区等形式,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北部湾对双方现有渔业活动的影响。协定的生效和实施,对中越两国共同养护和合理利用北部湾渔业资源、实现北部湾沿岸地区的长治久安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4. 西非渔场的合作

西非渔场是我国国际渔业合作的传统渔场。西非塞内加尔渔场是我国在1985年远洋渔业起步之时的第一站,以此为起点至今已与非洲其他国家形成了我国重要的渔业生产场地。20多年来,我国还先后与非洲地区十几个发展中国家发展平等互利、灵活多样的国际渔业合作关系,建立起互利互补的合作格局。相继签订了中国-毛里塔尼亚渔业协定、中国-几内亚渔业协定等合作条约。不仅帮助这些国家开发利用渔业资源,还为他们提供了大量劳动就业机会,深受当地国家和人民的称赞。由于远洋渔业投资大、生产周期长,我国企业大多采取与外商合资、合作或补偿贸易的方式,就地捕捞、加工和销售,保持了较高的生产效益。

5. 南太平洋渔业合作

南太平洋远洋渔业合作涉及过洋性远洋拖网渔业、大洋性大型拖网渔业、远洋光诱鱿鱼钓渔业、金枪鱼延绳钓渔业等众多领域。我国近几年的鱿鱼钓船主要作业渔场是在南美的阿根廷、秘鲁渔场。金枪鱼钓船主要部署在南太平洋的斐济;其中,秘鲁渔场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秘鲁沿岸海域是世界著名渔场,水产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在秘鲁周边公海海域仍有100多艘中国渔船在捕鱼。

二、我国远洋渔业合作风险分析

1. 忽视国际渔业协定引起的涉外渔事违规风险

由于签订的国家及合作背景的不同,我国与各个国家所签订的国际渔业协定的具体内容必然有较大差别。我国远洋渔业作业单位对不同的国际渔业协定重视不够,忽视我国与邻近国家达成的渔业协定的具体规定。一些渔业单位的渔船无证作业或者不按规定操作,引起合作方的扣留而造成涉外渔事扣船事件。如,在韩国专属经济海域作业时,许多渔船由于产量等记录不实,被韩国方面扣留。据统计,仅在2004年,我国就有40艘渔船因涉嫌在韩国海域违规作业被韩国扣留。

2. 远洋渔业管理机制不健全造成利益驱使性违规偷捕行为的风险

目前,我国境外作业的渔业单位,有国营的、有民营的,企业性质复杂。渔业企业因利益驱使,往往不顾相关国家的管理规定,各自为战,进行违规偷捕,造成涉外渔业事件。而相应的我国涉外渔业管理人员比较匮乏,管理相对薄弱。比如,2004年11月19日,秘鲁海军出动了2艘潜艇、3艘导弹驱逐舰和多架军用直升机,将涉嫌非法进入秘鲁海域进行捕捞作业的9艘中国渔船全部扣押,接受海岸警备队24小时监控。后经多方交涉、协调,在缴纳了巨额罚款后,9艘中国渔船才得以释放。秘鲁方面称,已多次发现中国渔船在夜间闯入秘鲁领海进行捕捞作业。

3. 渔业船员素质较低增大涉外渔业违规的风险

由于近几年渔业资源的萎缩,企业效益降低,造成渔业人员的工资与远洋渔业这项艰苦的工作不相适应,挫伤了远洋渔业人员的积极性,出国从事远洋渔业的船员中科班出身人员的比例大大减少,其中季节性农民工占有一定比例。船员不懂国际海洋法和沿海国家渔业规定,很难严格遵守沿海国法律,加上我国渔船航海仪器有偏差,渔船船员不懂语言,交流困难,也是造成涉外渔事的原因之一。在秘鲁扣船案中,被扣渔船船长在接受秘方调查人员询问时解释说,中国渔船根本无意侵犯秘鲁,因漂流作业方式、海图不准、定位仪偏差加上语言沟通困难等原因导致误会。

4. 不适应国际海洋管理制度严格规范的要求而引起的违规风险

最近10年,一些国际区域性和专业性渔业保护组织相继成立,一些沿海国家对海洋环境、入渔条件各方面管理更规范、要求更严格。沿海各国逐步建立了海洋专属经济区,采取措施保护海洋资源,对外国船只入渔设置限制条件,对捕捞总量、作业方式、海域、捕捞品种、规格等都做出了详细要求。无论从事过洋性渔业,还是从事大洋性渔业,都要求各远洋渔业单位严格遵守国际海洋渔业法规和当地国家法律政策,在合法条件下参加全球渔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例如,秘鲁允许外国渔船进入其海域进行捕捞作业,但必须缴纳一定数额的款项,办理许可手续。

三、我国远洋渔业合作规避风险对策

为减少涉外渔船事件的发生,提升远洋渔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我国远洋渔业合作在风险规避方面应采取以下对策:

1. 坚持互利互惠,建立与国外合作方的双赢合作关系。远洋渔业企业的外部环境,对远洋渔业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远洋企业要与当地政府和社会建立起一种和谐的关系,要尽可能同所在国的企业建立一些生产和经营方面的合作,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密切双方的关系。要经常同所在国的政府保持接触,争取更为宽松的入渔政策,做好改善外部环境这篇文章。例如,俄罗斯政府为了鼓励水产业的发展,规定从海产养殖业获利起若干年内减少对其利润税的征收,对海产养殖业免征土地税及其他有关税种。因此,中方企业可以通过承包俄方渔场、渔船,增加鱼产品进口,减少税款支出的方式与俄方合作,达到双方互利共赢。

2. 增设涉外渔业管理机构,延伸涉外渔业管理。建议各级政府有计划地在世界各大渔场沿海国建立涉外渔业管理机构,派出人员可从国内渔业行政主管部门骨干队伍中抽调,统一组织培训,转变观念,跟上国际渔业管理形势,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要求派出人员到我国驻外使(领)馆登记,自觉接受驻外使(领)馆的领导和监督。涉外渔业管理机构,相当于国内渔业主管部门在国外的延伸和拓展,对涉外渔业、渔船实施综合管理服务。

3.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远洋渔业合作输送高技能型人才。沿海各地应设立航海专业的职业院校,或者航海企业办学的海洋渔业类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积极开展涉外渔业职业教育和培训工作。尤其对涉外渔业船员和管理人员进行国际海洋渔业法律法规、外语、涉外知识等方面的继续教育培训,强化遵守我国与相关国家签署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渔业协定的职业素质,从而提高我国远洋渔业船员文化素质和法律意识,增强涉外管理人员交涉能力和管理水平。

4. 建立严格的奖惩机制,强化远洋渔业单位的企业文化建设。

一方面,树立奉献意识,加强境外渔业企业领导班子建设。远洋渔业风险大、环境苦、文化生活贫乏,必须培养一支品德正、懂经营、善管理,具有一定涉外法律知识和交往能力的人才队伍,根据各人专长、特点合理组建领导班子,建立长年在外带队的领导人才的奖励机制,调动一线领导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注重为国增光的企业文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境外渔业船员队伍。制定奖罚制度,对参与赌、嫖、偷的船员,或给予经济处罚,或自费遣返,锻造一支能适应境外作业环境的高素质职工队伍。

远洋渔业服务篇7

一、渔业发展基本情况

近年来,全市渔业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牢固树立生态、和谐、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围绕建设现代渔业的目标,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规范渔业开发,保护生态环境,全市渔业保持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渔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09年,全市实现水产品产量208.6万吨,增加3万吨;实现渔业产值607.8亿元,占海洋产业产值的58%;渔业增加值占全市农业增加值的60%以上,渔业经济主要指标占全省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连续多年位居国内地级市首位。

(二)渔业经济结构日趋优化。捕捞向远洋扩展。2009年,全市远洋渔船达到255艘,实现产量6万吨,产值5亿元,成为全省最大的远洋捕捞船队,作业领域扩展到南太平洋、北太平洋、中西太平洋、西南大西洋等地。养殖向名优拓展。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海带养殖基地、全省最大的海参、鲍鱼、牡蛎、牙鲆、河豚鱼、扇贝、石鲽、海蜇和裙带菜养殖基地。2009年,全市海水名优养殖产值突破100亿元,占养殖业产值的76%。加工向精深拓展。开发了近千种海洋食品、海洋保健品、海洋药品。2009年,海产品精深加工实现产值171亿元,占加工业产值的77%。船舶制造、交通运输、旅游休闲等新兴产业迅速发展,实现产值178亿元,占渔业收入的30%。

(三)渔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在全省乃至全国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渔业企业群体,产值过亿元渔业企业超过40家,有20家渔业企业成为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其中部级5家。在全省率先成立渔民专业合作组织,截至2009年底,共组建渔民专业合作社20多个,入社1000多户,示范带动养殖户近3000户。

(四)渔业科技进步明显加快。渔业企业与科研机构共建了40多处教学、实习、中试和转化基地,实施了一大批科技成果,其中“863”项目30多个,建设了科技兴海示范基地、滩涂贝类养殖科技示范基地、浅海生态养殖示范基地等50多个示范园区和基地。初步建立起“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池、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技术推广机制,普及了池塘造礁养参等一大批先进适用技术,培养了一大批技术型渔民。

(五)水产品质量与知名度稳步提升。截至2009年底,全市获得无公害产地认证的养殖面积近40万亩,通过国家认证的无公害水产品300多个,获得省级以上名牌产品称号的海洋渔业产品达到45个,其中部级名牌5个,有效提升了产品市场形象。在省海洋与渔业厅推出的“省十大渔业品牌”中,全市有6大品牌入选。

(六)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实施了全省规模最大的渔业资源修复行动,报废渔船1000多艘,转产渔民5000多人,放流渔业苗种数量近30亿单位,建立了10多处海洋或渔业保护区,近岸水质保持国家一二类水质标准,海洋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虽然我市渔业发展取得突出成绩,但仍存在突出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市渔业优势主要体现在规模和总量,渔业的增长主要依靠资源的消耗和投入的增加,发展方式粗放,大而不强、大而不优。在体现发展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品牌、市场等方面,与先进地市相比有较大差距。虽然我们建立了50多处教学、实习、中试和转化基地,实施一大批科技成果,但在总体上,科技进步因素不突出,渔业高新技术的拉动作用不够突出,造成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条短,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市虽然获得各类名牌产品认证的产品数量不少,但真正有号召力的品牌不多,尤其是与相比,品牌效应还远远没有挖掘出来;我市是水产品主产区,但长期以来,缺乏档次高、专业化、规模大的水产品综合批发市场,与、、、、等地的水产品批发市场相比有很大差距,我们只是人家的零头。同时,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自然岸线不断减少,养殖趋于饱和,空间越来越小。巨大的海洋捕捞能力与日益退化的近海资源之间的矛盾突出,近海渔业资源开发已经达到极限。局部海域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海水呈现富营养化状态。从近年的发展看,我们与先进地市不仅在质的方面差距有所拉大,在量的方面优势也逐渐削弱,必须彻底转变发展观念,加快渔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现代渔业发展。

二、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思路、目标与方向

经过调查研究,我们初步确定了渔业调结构转方式的总体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有利时机,积极推进工作理念和机制体制创新,以科技兴海和品牌培育为抓手,高效利用资源和空间,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水产品生产,优化传统产业,提升优势产业,扩大新兴产业,实现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提高渔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努力构筑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环境良好、带动力较强的现代海洋渔业体系,成为全国领先的现代渔业示范区。

主要目标:到2015年,水产品产量在目前208万吨的基础上适度增长;渔业产值年均增长8%,达到1000亿元;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万元;调结构转方式取得明显成效,渔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效增强。

主要方向:

(一)坚持全方位、立体式开发,进一步拓展渔业发展空间

当前,渔业发展面临着捕捞资源持续衰退和近海可养殖水面逐步缩小的双重压力,亟需寻找新的发展空间,由近岸向深海,由海面向海底,由本地向外地,由国内向国外拓展,解决空间不足的问题,为渔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是突破浅海与海底。在文登、乳山海域,受制于海域条件、养殖技术、设施投入等因素,养殖主要集中在滩涂水域,至少有50多万亩的浅海海域尚未开发;同时,全市筏式养殖实养面积约30万亩,占用水面约120万亩,目前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水面;在筏式养殖之外,在近海最少有40万亩的海底可以开发利用。上述三部分相加,面积超过210万亩,目前只开发了18万亩,还有近200万亩的浅海与海底尚未开发。下一步,我们计划把浅海和海底作为重点,进行专题攻关,确定适宜文登与乳山浅海养殖的品种,发展名特优品种筏式养殖、名贵鱼类网箱养殖和鱼贝藻混养、间养与轮养等。在海底投放刺参、魁蚶、西施舌、海胆、皱纹盘鲍、扇贝等海珍品进行增殖,使海底增养殖成为海水养殖新的增长点。到2015年,新开发浅海20万亩以上,新增海底增养殖50万亩以上。

二是突破深海与远海。根据国家908海洋专项调查结果大致估算,我市20米、30米、50米等深线以内海域分别为4000、10000与24000平方公里。目前除了海带养殖推进到30米等深线以外海域外,其他养殖大都集中在20米等深线以内。而獐子岛集团已拓展到50米等深线,开发海域达到1500平方公里。我市的好当家集团正在与黄海水产研究所合作,合作开发苏山岛20万亩深海海域。下一步,我们将借鉴、推广本地和外地开发深海的经验和做法,在技术、品种等方面争取突破,推进养殖由浅海向远海、深海进军。2015年,开发深海、远海养殖超过40万亩。

三是突破异地与海外。从国内看,省内的滨洲、东营以及海南等地,有大量的未开发滩涂水域,我市好当家等企业已经开始在海南等地投资养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近年来,我市养殖企业在冬季将海参、鲍鱼、大菱鲆、牙鲆等转场到福建霞浦、广东深圳等地养殖,实施“北鱼南养”,也为异地养殖积累了经验。从国际上看,据联合国粮农组织评估,在全球范围内,30%的鱼类资源尚未开发利用,国际大洋性捕捞仍有发展空间,头足类、上层鱼类有很大的利用潜力,如南极的磷虾资源开发基本属于空白。同时,非洲、拉美等很多国家渔业资源丰富,但发展水平低下,也存在很大的开发潜力。下一步,我们将发挥渔业企业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异地和国外开展捕捞、养殖、水产加工等业务,充分利用两种资源、开发两个市场,在更广阔的空间配置资源、参加竞争。

(二)以保障优质安全水产品供给为目标,提升传统渔业

一是压缩改造近海捕捞,壮大远洋渔业。

对于近海捕捞来说,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捕捞能力过剩与渔业资源有限的矛盾。下一步发展的重点是实施近海捕捞转产转业,降低近海捕捞能力和强度,达到捕捞资源与捕捞强度的平衡。同时,推广先进节能环保的捕捞渔船,实施小型渔船玻璃钢化、大型渔船冷冻化,推广先进渔具、渔法,加强渔船渔获物先进保鲜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广,提高近海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通过提高捕捞产品质量,来增加捕捞效益。2015年,小型渔船玻璃钢化改造和大型渔船冷冻化改造数量均超过300艘。

捕捞业的发展重点是远洋渔业,尤其是公海大洋性作业。2009年,全市远洋渔船达到255艘,实现产量6万吨、产值5亿元,在捕捞业中的地位和比重偏低。下一步,应该大力开发国际资源,建立一支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有影响的远洋捕捞船队。主要实施“四化”工程:1、作业区域大洋化。在发展过洋性作业的同时,逐步提高公海大洋性作业的比重,使大洋性作业的产值占到远洋渔业产值的80%以上。2、作业渔船现代化。购置马力大、吨位大、仓储大的远洋渔船,配备新型网具和电子信息、遥感探鱼等现代化装备,提高捕捞效率。3、作业方式多样化。积极探索竹荚鱼拖网、秋刀鱼舷提网和金枪鱼围网作业,探索兼捕作业,形成各种作业方式协调发展、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争取鑫发渔业集团南太金枪鱼围网船项目尽快实施。4、生产经营基地化。在斐济等渔船集中、条件比较成熟的地区,建立现代化加工厂和后勤补给基地,完善远洋渔业配套设施,延长远洋渔业产业链条,增强综合保障能力。到2015年,远洋渔船稳定在300艘以上,产值超过捕捞产值的20%。

二是发展健康生态高效养殖。

经过多年的发展,海水养殖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与先进地区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发达国家的养殖业普遍实施精耕细作、单种精作,实现了养殖品种优良化、水产养殖机械化、养殖管理自动化和养殖产品服务社会化,我们在很多方面还比较粗放。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实施“四项工程”的,实现海水养殖业的根本性跨越:1、良种工程。加快新品种引进,通过原种、良种引进和本地种提纯复壮、杂交选育,及时替代退化种质,增强养殖品种的抗逆性,提高抗病能力、生长速度,确保良种覆盖率稳步提高。2015年,水产原良种场发展到20家以上,养殖良种覆盖率达到60%以上。2、特色工程。在全市海岸带因地制宜发展名贵鱼类和海珍品养殖,在市区双岛湾至远遥嘴浅海海域和荣成湾、桑沟湾、爱莲湾、靖海湾,重点发展名特优品种筏式养殖、名贵鱼类网箱养殖、鱼贝藻混养、间养与轮养;在荣成西南部、文登、乳山滩涂,重点发展池塘健康养殖和滩涂贝类精养;在市区和荣成北部近海基岩底质区,重点发展鲍鱼、海参、海胆等海珍品增养殖,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养殖格局。2015年,争取海参、海带产值超过30亿元,扇贝、菲律宾蛤仔产值超过20亿元,牡蛎、牙鲆超过10亿元。3、园区工程。由浅海滩涂养殖向深海和岸基养殖两翼拓展,加快建设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集约高效的标准化健康养殖园区,打造环翠区高区北部沿海、经区沿海、荣成东部沿海、靖海湾、五垒岛湾、乳山湾六大养殖区。4、生态工程。加快渔业饲料、绿色渔药和免疫制剂开发,推广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七二一养殖、陆地工厂化高效循环水养殖、滩涂耕作式养殖、标准化生态池塘养殖和抗风浪网箱养殖、筏式养殖外移等优质高效、生态环保的养殖模式,加强集约化养殖设施开发和相关技术研究,提高设施渔业装备的现代化程度和科技含量。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无公害养殖。2015年,无公害养殖面积占养殖面积的80%以上。

(三)立足产业高端,依托高新技术,培植渔业新兴产业

拥有强大的水产品生产加工能力,但单位效益和产品增值率不高。加工业主要集中在食品加工上,潜力巨大的海洋保健、医药、新材料等刚刚起步。即使在海洋食品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也有很大差距。全市的海带产品除了作为化工原料,加工产品只有几十个品种,即使是盐渍海带,与淡干海带相比不过增值4到5倍。而日本海带产品多达130多个系列300多个品种,仅海带食品就有调味海带、海带松、海带酱、海带糖、海带茶、海带糕等多个品种,平均增值高达10倍以上,高的达到50多倍。产品增值水平低,主要的原因是科技落后,高新技术的拉动作用不够突出。下一步,我们将利用靠近科研院所、龙头企业众多和生产基地大的优势,积极实施转化渔业高新技术成果,成为全国一流的渔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区。重点发展领域:

一是海洋遗传育种业。加快引进、培育和改良海水养殖动植物的种质,培育驯化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海水养殖新品种,开发鱼类、甲壳类、贝类及海珍品的多倍体、性控及转基因等新品种,推广规模化苗种繁育,发展一批育苗养殖示范场,在海参、鲆鲽鱼、海带等育苗领域形成优势。

二是海洋功能性食品加工业。建立主要养殖对象及大宗、优势水产品的精深加工技术体系,开展藻类、贝类、低值鱼类深加工,通过改型、换装、变异、仿生,开发调味品、佐餐品、模拟食品、鱼糜制品、方便食品等多种产品,成为国内一流的海洋功能性食品基地。

三是海洋药品保健品业。加强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提取技术开发,加强对新型海洋药物和脑营养物系列产品开发,为医治肿瘤、肝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艾滋病等重大疑难疾病提供新型药物支持。加强抗衰老、增强免疫力的保健品的开发,开发新一代DHA、EPA鱼油软胶囊、海参肽、海参补液等保健品。

四是海洋新材料制造业。以海洋生物提取的壳聚糖、海藻多糖、胶原蛋白为主,重点开发无毒、可生物降解的医用生物材料、药物载体、表面活性材料、高分子材料等。目前青岛大学已经开发出以海藻酸盐为原料的海藻纤维,在保健服装、消防、医疗、军事和环保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这给发展海藻新材料产业创造了难得的机遇。

(四)加快产业链延伸、多元化推进,增强渔业综合竞争优势

支持多元化推进,主要基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渔业产业链较长,关联度较高,配套性较强,具有多元发展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我市渔业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积蓄了较雄厚的经济实力,具备了资本输出和多元发展的客观条件。因此,要将实施多元化、推进渔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重点。

一是推进渔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以黄海、百步亭、西霞口、荣喜、大鱼岛、西港、乳山船厂等为龙头,发展大洋型鱿鱼钓、大洋型金枪鱼钓、玻璃钢冷海水金枪鱼钓、超低温冷藏、海上加工等远洋渔业辅助船舶。同时,加快船厂技术改造,应用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节能型、新材料技术,错位竞争,开发10万吨级以下各类海洋运输船舶、海洋工程船舶、游艇、特殊船舶、海洋平台、船舶配套设备、海洋工程设备,积极开展渔用网具、养殖设备、器具的生产。针对海带养殖收割依靠人工作业的实际,尽快开发出海带养殖、收割机械设备,提高养殖机械化化水平。

二是推进渔业与旅游业的融合。目前休闲渔业在我市已经起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规模偏小,档次偏低,影响力不大。在美国,休闲渔业产值是常规渔业产值的三倍以上,成为居民休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长海的钓鱼节、宁波的开渔节、朱家尖的沙雕节等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下一步,我们将发挥区位、资源、岸线等天然优势,利用渔村设备、渔村空间、渔业生产场地、渔法渔具、渔业产品、渔业经营活动、渔业自然环境及渔村人文资源,建立集垂钓健身、休闲体验、观光旅游、娱乐休闲、科普宣传于一身的综合性休闲渔业基地,扩大休闲渔业规模,提升休闲渔业档次,将渔业功能从传统的供应保障向现代的生态、休闲、度假等拓展延伸。同时,深度开发沿海旅游资源,打造一批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具有较强吸引力的大型海洋生态旅游项目,推动旅游业迈上新的台阶。2015年,省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超过30个。

三是推进渔业与临港产业的融合。我市是水产品主产区,但长期以来,缺乏档次高、专业化、规模大的水产品综合批发市场。与、、、、等地的水产品批发市场相比有很大差距,水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年交易额超过70亿元,国际水产城年交易额36亿元,我们只是人家的零头。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市场根本不具备集散与辐射功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批发市场。下一步,我们将以渔港建设为载体,加快发展渔港服务业,在为渔船提供靠泊、维修、卸载、补给、休整服务的同时,形成包含水产品加工、水产品贸易、渔需物资供应、餐饮游钓休闲渔业等产业的产业集群。同时,加强龙眼港、石岛港、好当家等港口建设,完善港口设施。购置运输船船,建成一支综合实力较强的海洋运输船队。

四是推进渔业与信息产业的融合。应用信息技术对渔业科技、生产和流通进行提升改造,建设“数字海洋”,推进信息技术在渔业的应用,提高渔业信息化水平。

(五)保护渔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生态渔业之路,实现资源和环境的协调,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一是实施渔业资源修复。充分考虑水域环境与水生生物资源的特殊性、水域多功能性,科学配置建设手段,提升资源修复效率,加速修复进程。以近海海洋牧场群建设为主线,形成布局合理、技术先进、效益显著、独具特色的渔业资源修复体系,促进资源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生态效益的统一,增强现代渔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到2015年,主要品种的增殖数量每年达到20亿尾(粒)左右,建设20个以上人工鱼礁群,面积达到10万亩,形成4个大型人工鱼礁带,海洋与渔业保护区超过20处。

二是建设生态池塘。按照“生态健康循环集约”的原则,在市区北海、荣成市东部-南部、文登南海、乳山乳山口-白沙滩镇进行池塘开挖、台面修整以及养殖区沟、渠、水、电、路、涵、闸配套设施建设,形成集中连片的标准化生态型养殖池塘。计划到2015年,改造标准化池塘10万亩。

三是保护渔业生态环境。严格控制捕捞强度,实施渔民减船转产,强化伏季休渔管理,打击非法捕捞行为。执行陆源污染物达标排放制度,提高船舶等海上防污设备的配备率,控制海上污染源排放。实施重点渔业水域生态整治,加强对产卵场、索饵场、洄游通道水域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积极推广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721工程”等科学养殖方式,利用养殖种类间的生态互补性,多梯度的利用营养物质,吸收转移CO2和氮磷等营养盐,优化生态结构、改善渔业环境。

三、加快渔业调结构转方式的保障措施:

(一)以科技创新引领调结构转方式。开展产学研合作。深化海洋研究院的共建,使研究院的研究课题更贴近生产,更符合调结构、转方式的方向。与科研院所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合作建设渔业科研、教学、科研中试、成果转化基地,围绕制约渔业发展的重大和关键技术问题,在优良品种培育、病害防治、健康养殖技术、增值加工等领域开展攻关,形成一批影响大的科研成果。推进自主创新。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力军作用,促进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共建或自建研发中心,增强龙头渔业企业自主研发实力。健全渔业技术推广体系。完善市县乡三级渔技推广网络,立有效的渔技推广体制,侧重实用技术研究、集成力量,解决社会性渔业生产技术研究、集成断层问题,发挥上承科研院所、下启基层渔业生产单位的技术纽带作用。优化和创新渔业科技下乡、科技入企、科技入户模式。2015年,争取全市收入过亿元渔业企业全部建立研发机构,年培训渔民3万人次,示范户先进适用技术入户率达到95%以上,渔业科技贡献率超过65%。

(二)以品牌培育促进调结构转方式。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依靠品牌开辟市场,依靠品牌稳定市场,依靠品牌拓展市场、促进产品增值,提高市场竞争力。重点打造四大品牌群体:一是地理标志品牌群体。充分挖掘由优越的海域环境、显著的气候特征、特殊的人文因素孕育的优势特色水产品,抓好地理标志产品认定、地理标志商标认定及市场推介工作,把海带打造成像挪威三文鱼、法国牡蛎那样的世界级品牌;把海参、鲍鱼、牡蛎、海胆、鲆鲽鱼、双壳贝类等优势特色水产品打造成部级品牌,赢得国内外消费者的认可。二是产品品牌群体。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围绕抢占高端市场,开发系列化海洋食品、海洋药品、海洋保健品、高性能渔船、渔具、钓具,以产品的精美、适用、高档次、高技术含量占领市场,提高市场知名度。三是服务品牌群体。打造西霞口、赤山、好当家、河口渔村、小石岛、山等休闲渔业品牌,远遥渔港、北方渔市等渔港品牌,“山后”海鲜、海边大排档等渔业餐饮品牌,提升渔业服务业档次和水平,增强渔业发展活力。四是企业品牌群体。培植好当家、西霞口、赤山、泰祥、寻山、靖海、俚岛、宇王、西港等一批产品特色突出、信誉度高的龙头企业,打造区域型龙头企业集中区,提升国内外市场知名度。2015年,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渔业名牌超过20个。

(三)以项目建设承载调结构转方式。一是在海水增养殖领域,重点实施好当家苏山岛20万亩海洋牧场、北海海洋牧场建设项目、刘公岛、俚岛湾魁蚶底播增殖项目、乳山禧丰海洋微藻项目、裕隆花鲈产业化苗种生产项目、中孚鲆鲽鱼类良种繁育及工厂化养殖项目。二是在海洋食品加工领域,重点实施好当家投资5亿元的20万吨/年水产精加工项目、泰祥投资3.5亿元的食品加工项目、宇王投资3亿元食品加工项目、海之宝投资8亿元的3万吨/年海藻食品加工项目。三是在海洋医药和保健品加工领域,重点实施投资3亿元的达因多烯康海洋生物制药项目、投资2.6亿元的中大F-苷肽原料药及胶囊项目、投资3亿元的格瑞安螺旋藻项目、投资1亿元的鸿洋神年产20亿粒功能性食品软胶囊项目。四是在海洋生物新材料领域,重点实施投资10亿元的威高集团“甲壳素及壳聚糖的医疗应用及产业化”项目。五是在渔业服务业领域,重点实施远遥中心渔港、好当家闻涛度假村、成山头、赤山等项目。通过上述项目的实施,将渔业调结构转方式的各项目标落到实处。

(四)以执法管理保障调结构转方式。深入贯彻实施海域管理基本制度,完善海洋功能区划、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发挥区划的调控和杠杆作用,优化海域资源配置,支持符合现代渔业发展方向的项目用海。深入开展海洋与渔业执法,打击违法行为,规范海洋开发秩序,保护海洋资源与环境。加强渔业安全生产,提高渔业应对自然风险能力和渔业防灾减灾水平。全面推行水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健全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加强初级水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做到投入无违禁、管理无盲区、产品无公害,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

远洋渔业服务篇8

关键词 潭门镇渔民协会;职能;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4-0300-04

Investigation on the Fishermen′s Association Functions in Tanmen Town

WANG Wei-ping JIANG Hong-yi

(Hainan University,Haikou Hainan 570228)

Abstract The Fishermen′s Association is a voluntary social organization formed mainly by fishermen in the area of Tanmen Town.Based on the elaboration of its functions,this paper made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of functions about several developed fishermen′s association in our country,then it concluded the following four questions:defectiveness of regulations both inside and outside,too much dependence on the government,insufficiency in promoting basic functions,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shortage of saving fishermen′s multi-functional business. In the end,it came up with several policies to improve the current condition.

Key words Tanmen Town fishermen′s association;function;countermeasure

渔民协会,通常也称渔业协会,是以保护渔业资源和维护渔民利益为宗旨的民间自发性组织。潭门镇渔民协会是潭门镇渔民于1995年为维护渔民利益而自发成立的一个民间组织。南海冲突的加剧和渔民利益的诉求是渔民协会成立的直接因素。首先,随着1982年《联合国海洋公约》的确立,南海周边国家加强了对南海的争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与南海周边国家如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冲突频发,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渔民在南海作业的过程中,频繁遇到外国军警的威胁和干扰。但受制于当时的海上通讯条件,我国政府没能及时对这些冲突事件作出明确指示。其次,南海海况复杂,其他国家的军警、渔民、海盗的存在和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着渔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了能有一个组织代表渔民向政府寻求帮助,保障渔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潭门镇渔民便自发组织起来,成立了渔民协会。可以说,潭门镇渔民协会担负起了代表渔民利益、向政府寻求帮助的重担。

1 潭门镇渔民协会职能

潭门镇渔民协会的产生与渔民利益息息相关,其职能内容也以实现和保障渔民利益为主。通过对现任潭门镇渔民协会会长丁之乐的访谈和对《潭门镇渔民协会章程》的解读,本文将该协会的主要职能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组织职能

组织职能,是指组织渔民进行编队出海。《潭门镇渔民协会章程》第2章第8条“协调渔船做好编队出海,提高生产技能、安全保障等”即为该职能的具体体现。但协会的组织职能只是指组织几只渔船一起出海,并不涉及组织渔民去指定的海域等内容。该项职能主要由生产技术信息服务部来实现,目的是在渔民出海的过程中,遇到诸如外国军警、自然灾害、食物淡水资源匮乏以及其他突发状况时,可以互相帮助,共同解决一些已知或未知的海上状况,以保障渔民自身的安全。潭门渔民祖祖辈辈在此从事渔业生产活动,随着渔业的发展,有大批外来渔民也参与其中,单纯靠渔民自发组织出海,会导致渔港的秩序混乱。潭门镇渔民协会将渔民组织起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渔民出海的有序性,是降低渔民海上作业风险性的重要举措。

1.2 沟通职能

沟通职能,是指政府与渔民的沟通。《潭门镇渔民协会章程》第2章第6条规定,潭门镇渔民协会的业务范围包括:贯彻执行国家发展渔业为先的方针、政策;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组织会员学习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反映会员的意见和呼声,调解渔民纠纷,协调做好事故处理;承办政府或相关部门授权或委托办理的其他事项。实际生活中,潭门镇渔民协会一方面协助政府工作,进行政策的宣传和委托事项的办理;另一方面只要渔民遭遇海上事故,小到渔船机械遭到损坏,大到渔民自身生命受到威胁,渔民会及时把情况反馈给渔民协会,潭门镇渔民协会再将信息传达给海洋局、渔业厅、省应急中心、广东省渔政局、交通运输部等相关部门。可以说,潭门镇渔民协会在政府与渔民的有效沟通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3 协调职能

协调职能,是指协调渔民与雇主、渔民与渔民之间的矛盾。《潭门镇渔民协会章程》第2章第6条“反映会员的意见和呼声,调解渔民纠纷”即为该职能的体现。一方面,渔协需要做好事故协调处理工作,当遇到海难或出海的工伤问题时,雇主需要对渔民家庭进行一定的经济补偿,在实际的补偿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渔协人员参与其中,处理雇主与渔民家庭的理赔问题,尤其是向家属说明情况,并安抚其情绪。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当中,渔民与渔民之间也会因一些琐碎利益起纷争,潭门镇渔民协会同样在这些利益相关者中扮演着一个“和事佬”的角色,协调渔民纠纷。潭门镇渔民协会协调各方利益,为渔民创造了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1.4 培训职能

培训职能,是指对会员进行培训的职能。《潭门镇渔民协会章程》第2章第8条规定,潭门镇渔民协会的生产技术信息服务部有“组织技术培训,提供技术咨询,不断提高会员生产技能的职责”。渔民协会将定期或不定期请来专家对会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技能培训、消防培训等,以提高会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这种培训环境的提供有利于渔民会员学习先进的捕鱼方式,提高生产产量,有助于渔民海上的自救意识与技能的提升。

1.5 其他服务职能

其他服务职能,是指筹集资金、协助办理保险、提供信息等服务职能。《潭门镇渔民协会章程》第2章第9条规定,潭门镇渔民协会设立合作基金服务部,其服务事项包括:筹集会员福利基金,每人每年收取一定的会员费,主要用于困难渔民的生活补贴,适当解决渔船涉外事件费用;协助办理渔船、渔民人身等各类保险,协助渔民向保险公司催追保险偿金;协助会员办理贷款。在第2章第7条中,规定了渔协需协同渔政、渔监、边防派出所等部门积极为会员提供渔业生产、信息、销售、家庭事务等一系列服务性事物。

总之,潭门镇渔民协会作为渔民自发形成的一种管理组织,成为了与渔民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充分地发挥着服务渔民的职能。

2 渔民协会职能的比较分析

在我国,存在几大组织体系发展较为完善的渔业(民)协会,对其管理领域的渔业甚至是当地经济发展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通过将潭门镇渔民协会职能与其他地区渔协职能进行对比,可以发现潭门镇渔民协会存在的一些问题(表1)。

2.1 内外规制不够健全

2.1.1 潭门镇渔民协会的内外规制不够健全。首先表现为其内部管理机制和协调机制不够健全。以荣成渔业协会为例,其内部有完备的管理机制,即“采取会员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3],协会积极履行着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职能,对会员单位的吸引力较大,产生较强凝聚力。对于成员内部矛盾,也有以协调为主的一系列应对机制。这种科学合理的内部管理机制,无论是在完善协会自身,还是在促进当地经济建设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潭门镇渔民协会章程中只有关于协会组织会员学习,反映会员心声,以及在党的领导下,发挥成员互助互爱精神、团结合作的简单表述,没有体现内部管理的其他表述,在具体的实践方面也没有相关理念和具体活动来增强协会吸引力,加强内部凝聚力。

2.1.2 协会外部保障不足和规章制度不够完善。相比之下,台湾渔会起步时间早,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具有较为完备的法律法规,例如台湾渔会的基本法《渔会法》和《渔会法施行细则》,均经过了多次修改,目前已经趋于完善。在台湾渔会的相关法律中,对渔会的组织体系有明确的规定,例如权责分立制度、会员制度、经费制度等,通过强制约束为渔协职能的发挥提供了保障。我国大陆内部的渔协缺少完善的法律制度对其地位和职能进行规定和保障,渔协职能的发挥主要依靠各自的一些规章、章程,无法可依,导致渔业协会在管理职能上的随意性。潭门镇渔民协会主要依靠自身内部的《潭门镇渔民协会章程》来指导日常活动,对于充分发挥其目前的职能方面并没有强制的、具体的约束和保障。从潭门镇渔民协会的职能上可以看出,其职能范围的局限性。由于是以“民办、民管、民受益”为办会原则,潭门镇渔民协会也缺乏一系列的内部和外部监督措施。

2.2 对政府依赖性过强

潭门镇渔民协会的职能仅限于服务领域,并没有发挥一定的经济、金融等职能,其在资金上对政府具有很强的依赖性。比较之下,台湾渔会不仅在服务领域,而且在经济、金融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在经济职能上,台湾渔会拥有最完整的渔产品运销体系;在金融职能上,台湾渔会内部设有信用部,以执行金融职能。渔会拥有自给自足的资金来源,从而避免其对政府在经济方面的依赖。《潭门镇渔民协会章程》第5章第20条,潭门镇渔民协会的经费来源包括:会员缴纳的会费;接受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资助;接受社会和个人的赞助。其中政府的资助比较庞大,其目前的办公场所即是政府投资建设的。职能上,潭门镇渔民协会贯彻执行国家发展渔业为先的方针政策,承办政府或相关部门授权或委托办理的事项,协同渔监、渔政、边防派出所等部门积极为会员提供各种服务。本质上,渔民协会与政府交涉的职能领域都应以渔民利益为中心。如果渔民协会无法通过自身力量来解决其资金问题,而是在经济上太依赖政府,会导致渔民协会对政府的依附性增强,在实际过程中无法更好地代表渔民利益、促进本地渔业发展,甚至使渔民协会在履行职能的过程中,成为政府的传声筒,这与保护渔民利益、服务渔民的宗旨是相违背的。

2.3 提升产业转型升级职能不足

广东省港澳流动渔业协会重视协调渔业发展,发展远洋渔业、海水养殖业、休闲渔业和水产品加工业;荣成渔业协会在海带产销供应上,积极争取与省海藻产业协会、养殖单位、海藻化工行业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合作,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以海带为依托的育苗、养殖、加工、供应、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年收入达到近 20 亿元,提供了 8万多个就业岗位,几年来累计为全市增收 5亿多元”[4],这些职能促进了渔业生产的可持续增长,带动了渔业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提升了产业转型升级,并且为当地渔民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好处。潭门镇目前在建27艘大吨位的渔船,鼓励渔民“造大船,闯大海”,一方面是出于争取国家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鼓励渔民发展远洋渔业,保护渔业资源,促进产业转型的需要。潭门镇渔民协会可以利用这些政策和资源优势来带动渔业相关行业的发展,促进产业升级,从而保护当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潭门镇渔民协会章程的职能设定仍然较多停留在日常的服务性职能层面上,并没有涉及提升产业转型升级相关的内容。其次,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渔民协会的相关人员对现有资源的自信和过分夸大产业转型升级的难度,缺乏提升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识,降低了提升产业转型升级的意志推动力,是未来协会必须关注的问题。

2.4 服务渔民转产转业职能欠缺

渔民转产转业是“关系渔业可持续发展、关系渔区社会进步、关系渔民根本利益的重大战略课题”[5]。台湾渔会的经济职能当中包括经营渔业生态休闲旅游等,带动和鼓励渔民上岸;另外,台湾渔会组织的渔事研究班会“向渔民推广捕捞、养殖、加工等方面的技术”[2]。这为渔民上岸从事其他生产活动创造了良好的就业渠道,有效地服务于渔民的转产转业。我国的许多政策和研究都在鼓励渔民上岸从事生产,可以通过发展休闲渔业、水产养殖、水产品加工等诸多行业来实现渔民的转产转业。首先,作为潭门镇渔民协会这样一个带有中介性质的组织,其在促进渔民转产转业、发挥其独特的工具性作用中显得尤为重要。而协会对于渔民转产转业帮扶问题上的重视度显然不够,一方面,没有一些政策宣传和帮扶机制来鼓励和引导渔民转产转业;另一方面,也没有具体的措施来协调渔民的产业发展,给渔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渔民的转产转业创造机遇。其次,由于财政力度不够、信息来源少等原因,渔民面临着较大的转产转业成本。“渔民作为理性的经济人,经济活动的投入产出比是其考虑能否继续从事某一经济活动的主要因子”[6],渔民宁愿保持现有的生产状态,也不愿从事风险较大的陌生行业。潭门镇渔民正是面临这样的状况,对于上岸从事其他行业,既没有就业渠道,也没有就业扶持政策,于是大多渔民选择继续渔业生产。

3 完善潭门镇渔民协会职能的基本对策

基于对潭门镇渔民协会职能的分析,本文认为切实维护渔民利益和保护渔业资源,对潭门镇渔民协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文将针对潭门镇渔民协会的职能现状,对完善潭门镇渔民协会职能提出一些对策性建议。

3.1 健全协会内外规制

3.1.1 加强组织内部自我管理和人员素质的建设。在民主制度建设方面,学习荣成渔业协会的经验,定期组织会员召开会议,对渔民生产、销售、组织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统一的讨论,综合多数人的意见,民主决策,协商解决。在增强内部凝聚力方面,协会应举办一些有利于成员内部团结的活动,以提高内部凝聚力,调动成员积极性。在人员素质建设方面,协会应当招聘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协会并担任一定职务;对协会现有工作人员进行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协会成员应深入渔民当中,学习和了解海上知识,并定期组织经验交流会;协会管理人员应当到同级或更高管理层级的渔协学习,更新自身管理经验和方法。要有重点、有目的地使渔会成员学习和掌握一些知识与技能,真正做到渔民自己管理自己的渔业。

3.1.2 国家应制定渔业相关的法律制度,协会应完善规章制度。完善的渔协法律一方面可以使渔协在履行职能的实际过程中,严格行使权力,履行义务;另一方面也为协会行使职责的过程提供法律上的保障,以利于协会活动的开展,提高效率。我国大陆并没有制定关于渔协的相关法律,无论全国性、区域性还是地区性的渔协,都是按照各自内部的章程来履行职责。国家应当制定渔业相关法律,界定渔协职能权限,防止其发生类似于政府的“越权”和“缺位”现象,为协会发挥其职能提供具有强制力的约束和保障。在协会内部规章制度方面,协会应当根据当地实际,完善对协会自身职能的规定,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内外监督机制,以更好地带动当地渔业乃至其他行业的发展。

3.2 正确处理政府与协会关系

潭门镇渔民协会最初成立宗旨为维护渔民利益,代表渔民同政府进行沟通和协商。渔民协会管理和服务的对象应当是渔民,对于政府,渔民协会只是承担政府委托的一些事项,如宣传政策、发放政府补给等。在履行职能的过程中,渔民协会不可成为政府的传声筒,使政府完全干涉渔民协会的管理活动。在这一方面最重要的是改变协会资金的来源渠道,在经济利益上与政府保持一定的距离。目前,潭门镇渔民协会主要发挥着服务性职能,应当实现其职能的多元化发展,发挥一定的经济职能,更加充分地发挥渔民协会在当地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职能的多元化发展并不意味着潭门渔协要片面地追求经济利益,以实现自身组织利益的最大化,恰恰相反,职能的多元化要求潭门渔协充分调动自身的资源从多方面为渔民提供服务,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经济上的自给自足,以摆脱对政府甚至其他社会组织的过度依赖,是实现其保护渔民利益的宗旨需要,也是促进当地渔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渔民方面,多代表渔民利益同政府、企业进行协商,切实表达渔民利益诉求,以利于渔民生产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潭门镇渔业的发展。

3.3 提升产业转型升级

经济的发展是以资源的损耗为代价的,潭门发展渔业的近几十年里,为我国水产品行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使在此从事渔业的渔民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但不能忽略资源的有限性以及经济发展带来的资源损耗,仅靠政府出台保护渔业资源的政策是不够的,作为潭门当地的民间组织,其对当地资源的保护号召方面,能够起到一个很好的带动作用。一是加强公众教育。使潭门当地的每一位公民都意识到,南海资源正在枯竭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果不合理开发利用当地资源,势必会导致当地渔业资源的枯竭。二是鼓励产业转型。渔民协会应积极响应国家“造大船,闯深海”的号召,鼓励渔民发展远洋捕捞业,并为从事远洋捕捞的渔民争取更多优惠政策,如燃油补贴、事故救济等,为渔民远洋生产提供相对充分的保障,并鼓励渔民实现传统捕捞方式向现代捕捞方式的转变。三是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充分利用潭门镇拥有的政策、交通、文化等优势资源发展和渔业相关的生态休闲渔业,将传统渔业生产与旅游观光相结合,带动诸如餐饮、住宿等相关行业的发展,鼓励和引导渔民从事水产养殖业和水产品加工业,更好地利用渔业资源,也可为休闲渔业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3.4 增强推动渔民转产转业的服务职能

为推进渔民转产转业,国家做出了诸如提供资金、培训、宣传等多方面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效果不是特别明显。一是加强宣传工作。潭门镇渔民协会应当积极做好政府关于渔民转产转业的一系列政策及措施的宣传工作,严格限制渔船吨位、控制渔船数量、控制渔网大小等,通过提高渔业生产的要求来促进渔民“上岸”。二是开展知识和技术培训。渔民协会应当积极寻找新路径,在政府提供足够资金或自身财政供给充裕的情况下,对渔民进行转产转业的相关知识和技术培训,如养殖、加工、旅游等方面,为渔民创设转产转业条件。三是设立行业咨询点。渔民协会应当设立有关转产转业的咨询点,为有转产转业意愿且想从事水产养殖、水产品加工、休闲渔业类等服务性活动的渔民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建议。四是提供就业机会。渔民协会可以利用其所拥有的渔业信息和资金、人力等资源,发展渔业相关产业,鼓励和带动渔民转产转业。在渔民的转产转业过程中,需要有力的资金支撑,在资金尚不充足的情况之下,渔民协会可以寻求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帮助,集中各方力量,以服务于渔民的转产转业。

4 结语

潭门镇渔民在维护国家南海权益和我国渔业发展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发展的过程中,作为组织和管理渔民的潭门镇渔民协会,其功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潭门镇渔民协会由于其管理范围较小,所享有的权利和职责范围有限,并且发展时间较短,还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通过建立和完善其内外规章制度,为渔协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通过正确处理与政府的关系,明确渔民协会的职能定位;通过提升渔民转产转业升级,带动渔业相关产业的发展;通过服务渔民的转产转业,鼓励渔民上岸等。完善渔民协会职能,合理开发利用渔业资源,维护渔民利益,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5 参考文献

[1] 杨立敏.从日本渔业协同组合论我国渔民合作组织的构建[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7.

[2] 傅成,褚晓琳.两岸渔业协会制度比较及其启示[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6-21.

[3] 管筱牧.权利与组织:中日沿岸渔业管理比较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3.

[4] 洪超.荣成渔业协会在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海洋信息,2006(3):22-23,26.

[5] 宋立清.中国沿海渔民转产转业问题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7.

上一篇:国有经济和国民经济范文 下一篇:文化传承交流研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