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艺插花教学范文

时间:2023-10-17 17:30:50

花艺插花教学

花艺插花教学篇1

关键词:插花与花艺装饰;教学;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032062

《插花与花艺装饰》课程,2005年正式编入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园艺技术、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也是根据市场调研与相关岗位需求开设本课程。自2007年以来在参加全国农业职业技能大赛中分别获得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的好成绩。经过课程组成员的努力该课程2010年经学院审批,批准为院级精品课程。

1 前提与背景

1.1 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促进了插花艺术的普及与应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鲜花作为美的使者、爱的纽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青睐,花艺装饰和鲜花礼仪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时尚,成为民众文化素质与生活品位的标尺。可以说插花艺术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大到两国间的外交会晤,小到老百姓的婚丧嫁娶,到处都能见到插花艺术的倩影。因此在高等教育的相关专业中培养理论兼技能的高级应用型插花人才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

1.2 插花员国家职业标准的确立开创了插花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为了顺应新的形势,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2002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插花员国家职业标准》,对于从事插花工作的人员所应具备的职业技能进行了等级划定,并对各级技能进行了明确规范,由指定部门和单位负责插花员的技能培训、考核与等级认定,授予相应的等级证书。在这种政府扶持、有章可循的情况下,各类插花花艺的教学机构和团体便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且蓬勃发展起来,一时间举国上下插花技能培训如火如荼。高等院校专业人才的能力培养面临了巨大的挑战与竞争。

1.3 《插花与花艺装饰》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日益凸显

《插花与花艺装饰》课程是园林科技学院园艺技术、园林工程技术等相关专业中的专业课程,具有实践性强、动手性强的特点。但目前各专业开设的《插花与花艺装饰》课程的教学实践内容雷同,缺乏针对性,不能有效地结合专业特点,使学生得到应有的锻炼与提高。并且由于鲜切花的成本高、耗损大,在有限的经费条件下不能满足实践需求,因此以往一直采用竹签代替实际花材进行造型练习,然而实践表明学生的竹签造型能力与鲜切花造型能力并不成正比。因此有必要对《插花与花艺装饰》课程的实践教学进行新的改革探索。

2 目的与意义

与时俱进,调整教学内容,使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并符合其专业特点;改变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实践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更新教学手段,避免与现实脱节,使学生能够得到切合实际的锻炼与培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确立科学的教学进程,由浅入深,由概念到应用,由具体到综合,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地消化吸收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循序渐进地取得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全面进步;完善考核办法,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全面合理的评定,充分发挥考核这一激励机制的积极作用。

3 内容与方法

3.1 教学内容的调整

结合插花员国家职业标准与社会发展的整体趋势,根据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将《插花与花艺装饰》课程实践教学的内容划分为插花员岗前培训、商业插花、场景花艺装饰、艺术插花、以及压花装饰5个部分。各部分内容的权重与具体项目,视专业特点而定,如园艺专业的学生对于花材比较熟悉,但造型能力较弱,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对于花材较为陌生,但造型能力较强,因此花材识别与造型部分的实践,前者侧重于花材造型,后者则侧重于花材识别;视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而定,如园林专业重在培养学生对于观赏植物的应用能力,以及艺术设计与创造能力,因此整体上讲,前者侧重于几何形体与礼仪插花制作的基本技能的训练,后者则侧重于艺术插花创作与花艺装饰的综合能力的训练。

3.2 教学方法的改革

以往《插花与花艺装饰》课程实践环节的主体教学方法是先由老师完成整套操作示范,并提供作品样板,再由学生进行模仿性实践,并根据样板完成作业。该方法虽然能够使学生顺利地完成质量较高的实践作业,但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疏于思考,致使操作机械、观念教条,甚至刻意追求教师的操作细节和作品同样板的相似度,严重地妨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教学方法的改革就是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实践教学方法取代原有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样板式实践教学方法。即教师通过充分的讲解,向学生阐明实践的内容、任务及作业完成标准,对于技术难点仅做必要的操作演示,并不进行完整的操作示范,学生须通过认真思考,根据自己的理解与认识进行操作实践。而在学生实践过程中,教师则起着辅助和监督的作用,对于学生遇到的问题和出现的错误给予及时的帮助和纠正。

3.3 教学手段的完善

既然全程采用鲜切花进行实践教学是不现实的,并且容易造成严重浪费,而竹签又无法取代鲜切花使学生插花的造型能力得到根本提高,因此新的教学实践中采用以竹签配合鲜切花――2种教学手段并施,2种教学手段辅承的方法合理安排实践教学。

3.4 考核机制的改进

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经常会出现个别学生实践进行得又快又好的现象,而在以作业完成质量的单一指标的测评下,这部分学生的实践能力则很难如实地反映出来。并且由于实践态度一度被视为实践测评的一个参照指标,用来鼓励那些实践能力较差但肯下功夫锻炼的学生,竟使得一些学生为追求高分陷入了磨洋工的误区。因此为科学地测评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为配合时代节奏与社会发展新风尚,鼓励学生尊重时间,讲求效率,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而采用实践用时与作业质量的双项指标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综合测评。具体实施方法即前30%提交作业,且作业完成质量在良好以上的学生的综合测评成绩在其作业成绩基础上进半档,后10%提交作业,且作业完成质量在良好以下的学生的综合测评成绩在其作业成绩基础上降半档,中间60%的学生的综合测评成绩等同其作业成绩。对于提前提交作业,但作业质量未达到良好以上的学生,则建议其继续完善,以遏制一味追求速度而忽视质量的倾向。

4 效果与分析

4.1 学生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提高

教学改革实施以后,以鲜花为主体的教学手段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实践教学法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实践热情。课堂上一改往常的沉寂局面,主动提问,请求老师辅导或评价的现象不断涌现,同学间相互切磋的现象也蔚然成风。在没有绝对标准的情况下,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够理解到位,并完成质量较高的作品,成为班级中的表率。实践课的出勤情况也有了较大改善,以往表现较差的几何形体制作环节的出勤率由平均值76%上升到87%,提高了11%。而且因故请假的学生也能够积极主动地请求老师予以补习,这种现象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是没有先例的。

4.2 学生的空间意识和造型能力有所加强

在以往空间造型练习(三角形插花)中,我们会预先提供给学生一个规范完善的样板,学生依样临摹,虽然作品完成情况较好,但在后续实践中却暴露出学生普遍空间感差和造型能力弱的问题,作品平面性严重。实施教学改革后,通过取消样板模式而强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空间形体意识,把学生的被动模仿式实践为主动探索式实践,使学生真正得到脑手配合的锻炼,迫使学生掌握概念和原理,并运用概念和原理去创造,而不是关注细节和强调细节的复制。后续实践表明,大部分学生已能较好地理解和掌握空间造型的理论和原则,作品中都能有意识地加强体的效果。

4.3 学生对花材的运用能力得以增进

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由于学生可以接触到实际花材的机会很少,因此在后面的艺术插花创作中,大多数学生会选择以野外干枯的植物材料和金属、瓦片等非植物材料为主进行架构式或铺陈式的花艺创作。这样做不但可以省去鲜花保鲜的麻烦,而且能够避开一些花材插制的基本技法,说明学生对花材的运用能力十分有限。改革实施以后,学生接触花材的机会多了,学生运用花材的能力能够得到切实的锻炼,因此学生对选择新鲜花材或人造花材进行艺术创作的信心也增强了。在后续的艺术插花创作的实践环节中,采用花材进行实践练习并提交作品的学生占到了绝大多数,其作品完成的整体质量也表现良好,不但成绩呈正态分布,且平均值达到了75%。

4.4 学生进行插花艺术创作的综合能力相对提高

以往学生在参加插花比赛时,往往局限于限制少、自由度大的现代花艺装饰类,而对于瓶花和盘花这一类限制较多、技法要求较高的中国传统插花形式则很少有人问津。改革实施以后,在2009年第二届“上海种业杯”插花技能大赛上,本院参赛选手获得特等奖一项,这些现象说明在此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中学生设计和制作能力大大提高。

5 问题与思考

5.1 学生的色彩意识和配色能力有待加强

本次改革实践虽然在学生空间意识和造型能力的培养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收效,但在学生色彩意识和配色能力的培养方面却未见起色。虽然操作采用了实际花材,但花材是由教师统一采购的,学生在配色方面可以发挥的主观能动性较少,设色能力得不到较好地锻炼,所以学生在艺术插花创作和花艺装饰时普遍表现出对色彩的控制和搭配能力较弱,作品用色杂乱,不够协调统一。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能否为学生创造充分的练习机会,能否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可任其选色搭配的花材。这样无疑需要加大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而这种耗材量大和经费有限之间的矛盾已在我们的改革实践中有所显现。

5.2 耗材量大和经费有限的矛盾形成

以往课程所需的实践费用(不计艺术插花创作部分)为平均每人15元,每届学生人数为100人左右,共计耗费1500元,每年课程经费为800元,这样每个学生再平均负担不到10元的支出就可以完成实践。而改革所需的实践费用为平均每人35元,若学生人数不变,共计耗费将比以往多出3000元,若经费投入保持不变,则每个学生须比以往多负担20元的实践开销,合计30元。这种支出在调查中是不被学生们认可的,学生们表示宁愿放弃采用实际花材进行实践操作的机会,也不愿为此负担过多,因为花材不同于画笔和颜料等实践耗材,具有相对较长的使用寿命和可重复利用性,其创作成品也不能长期存放或收藏,况且这部分还不包括他们进行艺术插花创作的开支。那么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增加经费投入或者减少经费开支。减少经费开支可以采取多人分组的实践方式,但这势必影响学生接受锻炼的程度,不利于学生对于完整操作过程的把握,也不适应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而增加经费投入也不能依赖学校调配,最好的途径就是能够找到相应的实践基地为依托,其方式方法与可行性还有待进一步地讨论与论证。

5.3 个别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初露端倪

实践中发现启发式教学法虽然能激发大部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力,但也存在少数不良现象,呈现出任意发挥、追求另类和不知所措、无从下手的2种极端倾向。前者表现为学生自信满满,对老师的讲解与说明断章取义,其作品通常有令人瞠目结舌或啼笑皆非的效果,而对于老师和同学的意见,他们往往不屑一顾。后者则表现为学生信心不足,对老师的讲解与说明虽能认真听取,也表示理解,但落实到手便犹豫不决,难于起步,经常照着周围同学的样子做,属于“离了拐棍不会走”的一类学生。虽然这2种学生只是个别现象,但以育人为本的我们也要予以高度重视,认真寻找对策,帮助他们走出误区。

6 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插花与花艺装饰》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实施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成果说明,本次改革对解决以往教学中凸显的主要问题,如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法桎梏学生的能力培养等作用显著,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有帮助,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其空间造型能力和花材运用能力的培养行之有效,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然而出现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若不从根本上解决经费问题,则很难为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实践机会,不但会影响改革成果的落实与推广,而且将阻碍新时期的人才培养。所以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是在不向学校申请额外经费的前提下,如何能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实践条件与实践环境。那么是否能够以学校为依托建立一个相对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实践基地,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正是今后在插花实践教学环节方面进行深入探索的主要方向。如若成功则不仅可以解决实践教学的经费问题,更可为学生实践搭建实际、高效的广阔平台。

花艺插花教学篇2

1改革教学模式插花艺术教学模式的改革,课程体系由课程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实习教学体系代替原来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体系,增加实践实习环节,弥补以往对实践环节的不重视,促进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融合。通过强化实践教学,加大课程的实践教学力度,以加强理论教学的效果,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学生实践水平。

2创新教学内容插花艺术教学内容由原来的以东西方传统插花艺术为主,根据市场需求和定位,适当增加现代自由花艺设计、家居花艺设计、婚礼花艺设计、花艺礼品设计、花卉博览会设计等方面,以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同时相应的开设了实践教学内容,使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互相补充、相互完善。

二、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

高职《插花艺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们通过对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应用能力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核心,结合园林专业的特点,采取了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实行教师指导与学生创作有机结合。通过实践教学环节的强化,让专业学生从课堂走向园林空间与花店,调研、分析和评价插花作品的应用效果;与鲜切花企业、花店建立合作关系,让企业、花店转化为插花艺术教学实习实训基地,为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践的机会与空间,使理论教学与教学实验和实习紧密结合。

1与企业、花店合作相结合实习实训是高等职业教育计划中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教育部、江苏教育厅的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实现教育服务社会,服务企业的目标,同时为用人单位引进人才、招聘员工创造条件。通过学校和本系的名义,经过充分的调查与研究,与多家鲜切花生产企业和泰州市专业花店建立了教学实践合作关系,让学生从课堂走向鲜切花生产企业与花店进行学习调研分析,为学生提供可以切身体验的实习实践场地,同时也为鲜切花生产企业和花店节约生产成本,达到双赢。荀况提出“: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学校与企业、花店合作相结合为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增强感观认识,实现理论认识和感观认识相结合提供了有效途径。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将书本的知识与实践经验的积累相结合,能深入了解鲜切花的生长习性,熟练掌握花材的保鲜技术、整理技术、固定技术以及插花作品的造型技艺。确保学生掌握的插花知识与社会实践不脱节,学到的书本知识能够回到或运用到实践中。同时,教师和学生能及时把握插花艺术发展的最新动态,根据社会和市场需要,通过学生实习企业的反馈与需求,有针对性的对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及时地调整,结合市场导向,适应当前的需求,紧跟时展的潮流,注重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出社会更需要的人才。教学实践合作模式也得到了企业、花店和学生的认同和热烈欢迎,一方面企业在节约成本的基础上增加了人才储备,另一方面学校给学生提供了实践实习的机会和场所,实现了把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与企业、花店实习实践进行了有机的融合,节约了学校的教育成本和企业运营成本,增强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学生毕业后步入社会岗位提供了保障,为实现零距离、无缝接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与大学生自主创业相结合我校每年都启动一定的大学生自主创业资金,鼓励一部分有自主创业意向的学生开花店,增强学生实践和经营能力,适应市场需求,以创业带动就业。为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由学校帮助联系鲜切花生产企业,以便为创业学生提供最优质且价钱合理的花材,教师对学生创业中遇到的问题,如对花材的选择、花型的摆放、花样的插放、插花市场的需求等方面义务提供技术指导和技术支持,节约创业成本,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创业积极性,以点带面,促进更多的学生来自主创业,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提高了学校就业率,也提升了学校美誉度。

3与建立插花工作室相结合为给更多学生提供更为真实的实践场地,由学校结合教学建立插花工作室,任课老师扮演经营者角色,学生以插花员的身份为工作室打工。经营模式主要有2个途径:一方面服务于平时学校用花;另一方面也接收校外项目,比如制作一些会议、宾馆、婚庆等场合的插花。此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不出校门就能体验到插花艺术的整个过程,还能积累大量的教学经费,为插花艺术课程教学的正常进行和插花工作室的正常运营提供保障。

4与插花比赛相结合为适应市场需求,增加学生对外交流机会,扩大学生视野,借鉴其他学校和学生在插花方面的先进技术、方法及造型手法,提升并丰富学生插花水平,实现取长补短,采取了“走”出去战略,积极带领学生参与全国、省及市级的插花专业技能比赛。通过插花比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思维,系统的了解整个插花过程,培养动手能力和鉴赏能力,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同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与其他选手交流经验的机会,取长补短,吸取其他选手的先进插花技巧和方法,弥补自身的不足,为以后的实习就业提供良好的平台,亦能极大促进插花技艺的进步。同时,插花技能大赛的举行还能改进教学方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让教师根据当前的插花趋势,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方式,就比赛中一些好的、典型的插花样本,从花材选择、插花造型、插花寓意等几方面对学生进行讲解,并结合自身的插花造型加以改进、完善。

三、插花艺术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成果

通过插花艺术课程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目前本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较好,为学生零距离、无缝接就业提供了保障。具体的实践教学改革成果是:使园林专业的学生所学的插花艺术理论知识得到了熟练掌握,奠定了插花实际创作应用基础;在教学改革中,设置的插花艺术课程实习,使专业学生对插花艺术的知识能够学以致用;实习内容上,以现场调研、评价、分析插花作品在社会生活中、礼仪交往中、婚庆仪式中、会议接待中的应用为主要内容,要求专业学生到泰州市的鲜切花企业、典型花店、插花工作室做专业实习实训,运用专业知识,从专业插花的角度对泰州市的花卉经营市场进行评价。插花艺术课的实践效果显著,使专业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从书本走向实践,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另外,通过鼓励学生参加插花比赛,增加交流,调动了学生学习插花艺术的积极性,也吸引了更多不是本专业的学生来选修插花艺术课程,使学生的创作思维和插花技艺得到很大提高,也推广了插花艺术这门课程,普及了插花艺术知识。

花艺插花教学篇3

1合理安排实验课的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的培养目标,精炼理论教学,合理恰当地安排实验课的教学内容,突出地区特点和实用性,学生能较为熟练地运用课堂上讲授的基本美学理论进行插花与盆景作品的制作,以及运用美学理论进行盆景与插花作品的欣赏与评价。在此基础上,掌握盆景与插花作品的基本养护管理措施,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其将来从事花卉园艺工作奠定基础。

2正确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制作盆景用的材料,实验所需的鲜切花、花泥、彩带和包装纸等材料均是消耗品,实验经费开支很大。由于教学经费有限,在满足学生技能训练的情况下,应尽量控制实验成本,并不断推陈出新,采取灵活措施以适应教学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实践课时间集中安排,尤其插花部分实践,以此减少鲜花用量,控制单个实验内容的成本。在实践过程中合理组织实验内容,尽量重复使用鲜切花。如:首先练习插花花材的识别及整理造型;其次练习西方插花基本花型;最后练习现代花卉装饰类型,造型顺序上,先练习制作花束扇型插花三角型插花T型插花L型插花椭圆型插花半圆型插花胸花花环,这样不仅节省了花材的用量,而且也达到了教学目标;采用接枝法和金属丝缠绕法等,延长花茎;花朵的切割、粘贴造型等方法应充分利用花材,节省开支。实践课的安排尽量避开节假日,到节假日时鲜切花供不应求,各种鲜切花的价格都比平时贵,因此,尽量避开在节假日前后实习。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盆景和插花的制作过程并不简单,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常手忙脚乱,不能将课堂上学的造型原则很好地应用到实践中。另外,一些学生不善于观察,只专注插制,制作成的作品常上重下轻,没有厚度,缺乏立体感,在插制过程中一定要多观察、多总结,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实训时最好2人一组,这样旁观的同学,可以及时提醒,完善作品的不足。

二、改革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课程考核采取理论加实践的考核方式,为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理论和实践考核的比例由原来的7∶3改为1∶1,即理论考试占50%,实践动手能力考核占50%,理论考核期末考试占70%。考试题覆盖面广,题量大,以便全面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平时成绩占30%,平时成绩内容包括考勤、课后作业、课堂小考、阅读报告和专题讨论等,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三、注重基本操作技能

训练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就业能力插花艺术既是一门课程也是一门技术和职业,农业部职业技能工种里早已设有插花员这一工种,插花员职业共设4个等级,需取得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后,方可以从事本职业工作。据农业部统计数据,到2011年花卉业从业人员达467699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95180人,花卉园艺方面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参加插花员国家职业技能资格考试,为学生就业准入创造条件。同时引导并推荐学生到花店实习,通过实习,学生提高了插花技能,学习了花店的经营模式,这些都为学生毕业后就业或自主创业打下基础。

四、探索并开展以课堂教学为主,网络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

花艺插花教学篇4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公共选修课;插花艺术;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8-155-03

Abstract:The public elective course is the main form to strengthen the quality education of students in local universities,and is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teaching. Taking the public elective course“Flower Arrangements”teaching for example,the paper summed up the teaching content design,test funds,students' learning attitude,the institute's management on public elective courses and other issues,and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Public elective course;Flower Arrangements;Teaching reform

公选课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高校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主要形式,它的建设和发展,对于大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以及扩展知识面和提高思辨能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1]。作为新增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插花艺术》是河套学院公共选修课程之一,对我校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在插花艺术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将艺术融入工作与生活的习惯和高雅的生活态度。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插花艺术》公选课的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并未很好的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笔者通过几年的公选课教学,总结了教授《插花艺术》公共选修课过程中所遇到的教学及管理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旨在为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公共选修课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1 《插花艺术》公选课课堂教学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教学内容需作调整 我院插花艺术公选课主要面向全院本科专业学生授课,学生主要来自以下专业:汉语言文学、新闻学、财务管理、美术学、学前教育等专业。由于选课学生来自各系不同专业,均无植物生理学、植物栽培学、花卉栽培学等学科基础知识,对插花艺术课程中专业性较强的问题理解困难。在满足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对于课程教学内容难易程度的把握及课程内容的取舍是目前该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1.2 缺乏实验经费,实践教学难以开展 《插花艺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应用型课程,实践教学需要相关植物材料及器具等,而地方高校教学经费缺乏,作为园艺专业的专业课程实践经费由系里少量解决一部分,教师和学生自主解决一部分,基本可以满足教学的需要;但作为公共选修课程,由于学生来自不同院系,加之学校及各系对公共选修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实践经费均未进行划拨,使得公选课插花艺术的实践教学难以进行,严重制约了多样化教学的实施[2]。目前我院插花艺术课程的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幻灯演示展示,尽管一般公选课对实践教学不作要求,但就插花艺术课程的特点以及公选课教学目的而言,该课程需要适当安排简单的实践操作环节来让学生感受插花艺术之美,同时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验经费划拨问题制约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也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纯理论的公选课讲述已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要。

1.3 学生缺乏足够的重视,学习积极性不高 我校插花艺术公选课的教学对象经历了由专科面向本科的过程,由于我校面向专科层次开设的公选课课程无期末考试环节,而面向本科层次的有期末考试,但二者一般都不存在学生挂科现象,这就导致很多学生比较懒散,经常逃课、迟到或早退[3]。另外,插花艺术公选课的学生多来自学院不同专业,时间上难统一,因此授课时间安排在晚上,这就会与部分学生的一些课外活动相冲突,学生由于对公选课缺乏足够的重视,常常把其他活动的重要性置于公选课之上,于是就出现了请假、逃课等现象,导致到课率较低[4]。还有学生在进行公选课选修时,出发点纯属为了混学分,而不是考虑知识和爱好的需要[5],因此课堂上这类学生大多看手机、聊天、做作业或吃东西,任课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无法有效对不同专业的众多学生实施严格的考勤管理,也更加放纵了学生的逃课行为,最终导致教学目的无法实现。

1.4 学院及教师对公选课教学重视不足 一方面学院在管理上对公选课重视不够,在开设公选课之初仅对教师上、下课的时间问题进行了监督,并未对公选课课程师资力量、教学管理、学生考核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另一方面,在课程时间安排上,学院都是优先考虑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都是安排在晚上或周末,影响了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效果[6]。教师方面,有经验、职称高的老教师对公选课都敬而远之,不愿付出经历从事公选课的教学,导致我院从事公选课教学的大多是年轻教师或专业课程较少的一些中级职称教师较多,相比高职称老教师教学经验不足,缺乏教学和管理经验,不利于公选课教学目的的实现。

花艺插花教学篇5

由于插花作品的装饰性很强,对周围环境起到画龙点睛、立竿见影的美化效果。在这样优雅、温馨的环境中,人与人之间自然会显得亲切、友爱,可以进入融洽的相处状态。因此,插花艺术在社会发展中起着改善人际关系的作用。插花作品的创作不仅凝聚了插花者的心血和智慧,而且陶冶了情操。因为要使自己的插花作品有所提高,首先就是要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然后才能获得更多的创作灵感;对于插花作品的鉴赏者来说,也是陶冶情操的一个过程,充分体现了鉴赏者精神文化素质的提高。插花行业是园艺行业的一个分支,插花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其辅助行业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所以,插花行业的掘起,使得鲜切花的生产、干燥花的生产、花器制作业等辅助行业都相应的得到了推动发展。例如:花束、花篮、瓶花的发展,促进了各种包装业、花器业的发展;艺术类插花的发展,带动了艺术设计的发展;插花作品需要摆放在各种机架上,从而促进了木器、塑料器具等工艺的发展。插花行业的发展程度,在某种程度上标明了一国经济的发展程度。闭门造车不可以求发展,对外交流是发展的上策,这样必然会推动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从而推动国际经济的发展。

二、高职院校插花技艺与盆景制作课程的教学目标

插花技艺与盆景制作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园艺、园林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随着插花行业的发展,就业岗位的需要,社会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有了更高的要求,即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插花人才。这就要求我们的插花技艺与盆景制作课程必须改革,应该从社会需要的角度方面去考虑,从学生能力建设的视角出发,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突出“新、实、浅”三个特点,其中,“新”是指超前的岗位技术知识,“实”是指学生实际应用,亲自体验岗位工作“,浅”是指用通俗易懂的教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三、高职院校插花技艺与盆景制作课程目前的发展状况

当前,许多高等职业院校开设了插花技艺及盆景制作课程,但是存在的问题有很多,具体表现在:(1)将《插花艺术》课程设置成考查或选修课程,不受学生重视。(2)总学时数较少(一般为36学时左右),且理论教学时数大大多于实训教学时数。(3)实训条件简陋,不能满足实训的具体要求。(4)实训环节的考核比例太小。

四、《插花艺术》课程在高职院校的发展对策

插花行业的岗位技能包括识别、保养、处理花材;制作各种插花作品;介绍东、西方花卉文化;插花作品的保养;经营花店等。这些内容也是我们的插花技艺与盆景制作课程的基础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这些基础教学内容,采用理论学习、实训和顶岗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培养学生成为真正的插花应用型人才。知名花艺师、广州金肯花艺学院院长钟伟雄曾经从花店经营的角度阐述了花艺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他说:在原来教育模式下毕业的学生去开花店,要想在市场上立足,和老花店公平竞争,经验上没有优势,只有在花艺基本功上下功夫。由此可见,花艺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从目前来看,学生掌握的实践技能都不扎实。为了适应插花事业的蓬勃发展,满足插花行业就业岗位的需要,培养更多的优秀插花技能者,我们高职院校可在以下方面改进《插花艺术》课程的教学,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增加《插花艺术》课程的总学时数,进一步延长实训环节的课时数,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在实践教学中紧抓时代感与民族性,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因为插花艺术具有日新月异的变化趋势。

2.教学内容应满足时代感,应及时将插花艺术的前沿知识传授给学生,以适应岗位工作的需要。

3.在《插花艺术》课程教学的后半阶段与市场接轨,让学生进入社会定岗实习,亲自体验有关插花行业的工作。

4.在校内开展有意义的插花比赛,提高学生的插花兴趣。提出奖励措施,鼓励学生考取插花员职业资格证书。

5.为了弥补课堂理论教学的不足,应完善《插花艺术》课程的网络资源库,包括各种《插花艺术》教学光盘、视频课件、图片阅览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

花艺插花教学篇6

1.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青睐和追求,鲜花是大自然中美的使者,它具有一股盎然蓬勃的生机,只要经过精心的设计,就能创造出一个婀娜多姿的优美形体来。尽管现代人的生活正处于忙碌的节奏中,但是,每当繁忙之余,去找寻绿色的世界和舒适的精神生活,去欣赏一下艺术插花,那么,这一件件艺术插画就像是一首动人的诗,一幅迷人的画,一首优美的曲,叫人心情舒畅,其乐无穷。

2.师生探究教室里摆放着老师制作的插花作品,让同学们回答是否喜欢插花,喜欢插花的原因是什么?有的同学说喜欢的原因是因为插花五彩缤纷、非常漂亮,有的说插花能带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还有的说插花能点缀环境、美化生活、陶冶情操。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插花,看看插花常用于哪些场合。学生回答插花用途广,可以用在宾馆、饭店、商场、家庭、婚礼等场合。还用于喜庆宴会、迎接贵宾、签约仪式、开业大典、探亲访友等活动。接下来,了解一下插花的主要风格。欣赏几组插花作品,有中式插花,有西式插花。

3.归纳辨识首先归纳出中式和西式插花的普遍规律。如中式插花:用花简洁(只需插几支起画龙点睛的效果);色彩淡雅(用色朴素大方,一般只用二、三种颜色);普遍采用均衡的形式。西式插花:用花数量多,有花叶繁盛之感;色彩艳丽浓重,创造出热烈的气氛,具有富贵豪华之感;通常采用对称的形式。然后再欣赏二组插花,请同学们分辨出哪些是中式插花,哪些是西式插花。插花的风格,主要是中式、西式插花,插花的形式又可分为哪几种呢?插花的形式主要有垂直形、L形、三角形、圆形、水平形。教师出示图片,边欣赏边介绍这五种形式的插花。接下来,再出示图片,请学生分辨出插花的五种形式。

4.教师示范欣赏了插花后,同学们很感兴趣,他们想这么漂亮的插花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需要哪些工具、材料呢?教师展示插花的工具、材料,然后,演示插花的制作步骤,插花要注意形式美,要注意曲直、疏密、高低、大小、轻重、虚实等变化。

5.作业评价学生分组练习,集体制作,完成作品后,每组讨论一下,给作品起个名,谈一下构思并相互评价作品。

二、教学诊断与反思

1.根据教与学的实际需求,选择创设问题情境,模仿真实情景,合作性教学情境,具有丰富学习资源的情景等,各类教学情境不是彼此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在现实的教与学中,对其进行优化组合,以取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如:教室里可以摆放两件教师制作的插花,渲染气氛,上课开始,课件展示一段用鲜花装点生活场景的录像,创设模拟真实情境,学生把自己制作的小品插花摆放到讲台上,畅谈自己的创作感受,互相交流、探讨。最后,可以随着音乐,再次展示另一段用鲜花装点生活场景的录像,再次为学生提供欣赏的机会,开拓他们的眼界,进一步理解插花的艺术性,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情境,升华情境。

2.合作性教学情境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改善课堂氛围,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合作中有竞争,又能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团结,密切配合,增强集体荣誉感。如:学生在进行探索性的研究,构思和解决问题时,小组成员相互协作,最终能够大胆地对花卉的形象进行概括、提炼、升华、再创造。

3“.将艺术插花引进美术课堂”以美术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材为出发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采用“情境创设教学模式”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激发求知欲,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很快掌握课堂所学知识。笔者借助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求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使学生对本课有基本的了解、认识。教师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对情境内容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学生以学习小组的组织形式开展合作学习,学生一方面按照教师的要求及学习目标进行练习,以巩固新知识,另一方面,凭借想象、再现表象、展开联想,亲自体会解决问题的乐趣,得到成功的体验。

4“.将艺术插花引进美术课堂”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不能把美术学习单纯的理解为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插花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艺术样式比较丰富,与现代生活联系密切,学生在欣赏插花艺术的基础上,学习制作并展示,从而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5.将艺术插花引进课堂教学,使之成为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的学习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把艺术插花和新课程标准紧密结合,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跨出原有的美术课程的范围,进入综合性的艺术活动中,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综合、创造和表现的机会,获得更多的亲身参与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体验。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新课程标准的教育发展理念,通过《艺术插花》的学习,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艺术插花的独特魅力,体会到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今后的生活中多观察,多体验从而获得更多的生活经验,用于探究学习中,同时,也鼓励学生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美化生活。

6.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获得成功,因此,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应给每个学生表现机会,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以集体的形式来创作。如审美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选取花材,负责花卉颜色的搭配;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制作插花;文学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给他们的插花作品命名,然后,谈一下创作的构思,想法。每个学生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这就需要学生之间开展讨论、交流、切磋,学生之间要发扬团队合作精神,配合默契,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取得集体的成功。当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师生要共同分析、解决问题,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教师始终是一个参与者,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7.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语言、笑脸、眼神、手势,将肯定、赞赏的信息传递给学生,面对学生们绞尽脑汁、冥思苦想创作出来的作品,我表现出非常惊喜的神态,并称赞道:很好,真漂亮,有创意!得到老师的赞扬,学生对学习更感兴趣,对自己更有信心了。确实,学习了艺术插花,学生们真正感受到民间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增强了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也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总而言之,在新的课程标准下,我们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完善自我,教师应和学生一起走进生活,开发更贴近现实生活的美术教学资源,与学生共同观察、体验感受、讨论探究,建立平等、互助、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花艺插花教学篇7

侯军生,花艺讲师、花艺设计师。1993~1995年与东南亚排名第一的新加坡籍花艺设计师JOJO老师学习,并工作3年。2000年,前往上海向JOJO老师继续学习花艺工程设计方面的知识,并与JOJO老师参加了多项大型花艺工程的设计与制作,从而积累了大量的实际工作经验。2003年,受邀参与撰写“中华人民共和国插花员培训教材和等级考试题库”。2002~2005年,主要从事花艺设计教学工作,在此过程中摸索出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受到学员的广泛欢迎。

东方插花简史

1. 中国插花

中国插花历史悠久,至今已有1500多年了。在经历了六朝以前的萌芽阶段,再至隋唐时期的普及与发展、宋元时期的繁荣阶段、明清时期的成熟完善,直到今天,插花已成为中华艺术百花园中的绚丽奇葩。

中国插花起源于佛教的佛前供花。佛教徒在田间、野外采摘一些野花放入罐中,并注入清水供于佛龛前(佛前供养“三宝”即香花、灯明、饮食)。在南史中就有这样一段描述:“有献莲华供佛者,众僧以铜罂盛水,渍其茎,欲华不萎。”也许“借花献佛”之名也是因此而来的。

中国插花源远流长,随着社会环境不断变化,所以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插花形式,总的可分成佛教插花、宫廷插花、文人插花和民间插花四种。

2. 日本插花

中国插花对东方各国影响很大,尤其是日本,至今仍可觅其踪迹。

公元六世纪末至七世纪初,日本圣德太子派小野妹子到中国(隋)建立邦交,作为遣隋使节,小野妹子在潜心研究佛学之时,兼学佛教插花。回到日本后,他住在六角堂・池坊,积极传播插花,很快,使中国当时的佛前供花在日本发展起来,形成了“池坊流华道”(日本插花的一个流派)。纵观池坊插花的历史,就是日本插花的历史。

中国文人插花对日本插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明代袁宏道的《瓶史》一书传到日本后,许多人争相揣摩研究,并形成和发展了很多的插花流派。同时,中国儒家思想融入了日本插花艺术。例如,把三个主体花枝比作是天、地、人。创办于明治时期的“未生流”吸收了中国的阴阳五行思想,其插花技法崇尚自然,富于写实。日本插花的流派号称有三千流之多。

西方插花简史

西方插花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尼罗河文化时期。从古希腊直到罗马后期,经历了中世纪的文化停滞时期,14世纪至16世纪才奠定了现代西洋式插花的基础。

西方插花与东方插花相比较,西方插花强调的是实用性和设计理念,能较好地融入生活,达到装饰和美化环境的效果。

西方插花分为两大流派:“形式插花”和“非形式插花”。形式插花即为“传统插花”,讲究格局,以花卉的排列和线条的运用为原则,适用于特殊社交场合;非形式插花即为“自由式插花”,崇尚自然,不讲究形式,配合现代设计,强调色彩的视觉冲击力,适合于日常家居摆设。

学习插花

现在,我先来给大家介绍一种实用性很强的西方插花:圆形。

圆形插花:适合摆放于餐桌、讲台、茶几。

花材如下:

步骤如下:

1.将花泥安放于花器(可用扁平的盘子)内,沿花器顶端横向向外插入8片排草。

2.再插入8枝红玫瑰,插出圆形的底部(注意花头等距间隔)。在花泥顶端垂直插入1枝红玫瑰定出高度(高度是从花泥顶端向上一拳距离)。

3.从高度到底部斜向插入6枝红玫瑰,注意等距。

花艺插花教学篇8

的传承、对外交流、地方断代、日本《家元制度》、中国文人素养。

的中国传统插花艺术源远流长,发展于隋唐,至宋、元、明完善,形成了完整的实践和理论体系。明朝后期,以袁宏道的《瓶史》为标志,形成了中国传统插花艺术风格。它以文人美学为主导,以持物抒情为技法,以木枝为骨架,以不对称构图为规律。从那时起,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得到了发展显示了日本和中国的两种发展趋势。隋唐时期,中国传统插花首次出口,成为日本插花的主要来源。然而,当时的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尚未形成体系。正是由于佛教的传播,佛像前的鲜花供应形式才从印度引进后有所改变,它做了一些改进,转向了日本。从根本上说,中国作为印度和日本之间的中介,只是在插花艺术的传播中起了作用。在佛前献花只是佛教礼仪的一部分,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艺术范畴。

明朝初年,明太祖派遣特使前往日本,修复中日与日本之间中断多年的官方往来。从那时起,中日之间的勘合贸易脉已经延续了数百年。在此期间,日本派出了19支舰队、90艘船只,每次的人数在200-1000人之间。随着中日频繁的贸易往来,中国花瓶和花瓶花卉传播到日本,开启了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的第二次出口。

有趣的是,日本官员也在1462年确定了日本花卉之路的起源,而不是在隋唐时期,当时花卉在佛陀之前传入日本。1462年,日本历史上第一部关于池芳插花的纪录片——《碧山日录》问世。嘉园池坊在这一时期的特殊庆祝活动十分活跃。由于大量的插花活动,他在历史上被记录为“插花名手”。换句话说,日本官员认为日本人自1462年以来,花展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类别存在。

1。池坊

根据池坊内部资料,池坊插花的发展从1462年到1624年进入了一个高峰期。池坊专门撰写了大成、专应口传的花传,《华道》正式问世。池芳转荣继承了《专应口传》,将《生花之事》添加到《立插花》中,并发展成为《蒂凡尼早餐》。《赤方传好》(第一代)为夏洛克·毛利邸和丰臣秀吉的前田邸插入了《立花》和《大砂物》,并因《池坊一代之秀作》而广受欢迎。赤方专号(第二代)活跃于皇宫的各种花市,收藏了“蒂芙尼早餐”于大成。这一时期正好与中国的明朝相对应。将明代形成的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的“隆盛体”与池坊最典型的“蒂凡尼早餐”进行比较,我们会发现两者之间有许多联系。

2和宏道流

在明代,在中国出版了一些插花书籍。其中,袁宏道的《瓶史》出版于1599年,并很快传入日本。来自日莲宗的日本僧侣元政(音)给一位朋友写了一封信:“我几天前参观了这座城市,并得到了一次西方之旅。乐府非常棒,不能重复。”可见,明代公安派文学传入日本后,受到了当地民众的喜爱和欣赏。《瓶史》是《袁中郎集》的一部分,它引发了插花学校“宏道流”在日本的诞生,也被称为“袁中郎流”。

元政从1623年至1668年。可以看出,在《瓶史》完成50年后,日本人通过《袁中郎集》看到了讨论插花的《瓶史》。1696年,随着印本《冰雪之国》在日本的传播,《瓶史》广为人知,影响日益扩大,出版了几本适合日本人阅读的注释书。当时著名的古代花道艺术家常盘井御所古流家元望月义·项(1722-1804)在接触过瓶史后,以他的理论为核心建立了独特的“袁中郎流”,并付诸实践。他的弟子先后出版了九卷《瓶史述要》(1770年)、《袁中郎插花图》(1805年左右)、《袁中郎插花会》(1808年)四卷、《瓶史国字解》(1809-1810年)四卷、《瓶史草木备考》(1881年)等,以中文名称为体裁名称,它得到了日本花卉人的支持,其思想是江户时期文人生活的主要内容,在日本花卉史上十分罕见。

《瓶史》所倡导的插花观念影响了江户、明治和近代的日本文人插花家,从而推动了《抛入花》向“生花”的发展。本文质疑插花的刻板化倾向,探讨了“法在趣中生”的观点以及“无法之法”一词。例如,本朝瓶史抛入岸之波由大志流芳,瓶花论由田能村竹田,瓶花插法由细川吾园和瓶史由西川一草亭他们都是独一无二的花上文人。简而言之,隋唐时期第一次在佛前对外传播鲜花是作为佛教仪式的一部分从西向东介绍的。明代的第二次对外交往则截然不同。这是它自己风格的真正交流。这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的成熟。

1。清朝衰落

在清朝明朝之后,汉族学者再次受到统治者的歧视。他们注重花的自然和花的情感的表达,通过花的自然和花情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继明朝形成《人格化》花卉之后,清朝进一步将花卉称为“神格化”。与一年的十二个月相对应,文人选择了十二种名花,命名十二位历史名人为花神,每月负责花事,并指挥当月使用的花。例如,第一个月对应梅花,花神是柳梦梅。主要花卉材料有松树、水仙、茶花、建兰等,其风格主要是表达内心的悲伤和寄托。作品是疯狂的、陌生的、孤独的、荒凉的、遥远的。它具有以“情”为中心,以表达主观思想为主的特点。这是“疏寂体”的遗产。受盆景艺术繁荣的影响,

开始创作以描绘宇宙真实景观为目的的花卉,以花盘为大地,用花卉来表现自然风光,模拟自然,赞美自然,将自然风光集中在盘上。《清雅体》不仅延续了《托物寓情》的特点,而且增加了反映现实的主题自然风景。此外,

的《隆盛体》发展了更多的类别,如谐音花和多体花。以花卉、水果、蔬菜的谐音名称为主题,增加铜币、吹尘、如意、太湖石、精疲力竭、香包、中国节日、节日食品等配饰,用象牙、玉石、玛瑙等名贵材料制作花器,丰富精致。在后期的发展阶段,这种拼音作品难免牵强,材料丰富昂贵,过于奢侈,但其表达人们美好愿望的功能已被世界普遍接受。

在插花技巧上取得了突破。清代作家沈复在《浮生六记》中记载了他发明的原始剑山,有利于盘花和碗花的固定。学者夏洛克·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记录了他的发明,这项发明可以使瓶花更加稳定和强大。切割和弯曲树枝的技巧越来越成熟,可以实现《清雅体》、《疏寂体》和《隆盛体》中广泛使用的弯曲、悬停和俯仰的形状。从理论上讲,沈复的“紧柄、宜清瓶嘴”主张已成为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学习者视为东方插花原则之一的经典。

文化艺术的繁荣需要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清末国力衰微。在欧美列强的侵略下,发生了多年的战争和社会动荡。中国传统插花艺术正在不可挽回地衰落。

2,民国在

的中华民国时期,反封建、反旧伦理的思潮兴起。一方面,它一方面为传统插花艺术注入了新的元素,另一方面也逐渐瓦解了传统插花艺术的核心特征。在战乱频繁、政权不稳的环境下,

的宗教插花没有得到很大发展,宫廷插花消失,民间插花凋零。只有权贵和一些学者有时喜欢和研究,插花的数量大大减少。

去了西学东渐,西方人和上海,带来了西方科学技术、先进文化和民主思想。在社会上,新的生活方式如西服西鞋、洋房洋房、电影舞蹈、咖啡、洋餐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西式插花也如雨后春笋般涌入。西式花束、西式欢迎花圈、西式桌花、西式灵堂桌花、西式婚礼头花、胸花和手捧花都是随着西方文化的入侵而进入中国生活的。在古老的上海历法中,旗袍女孩经常用插花作品相互映衬。瓶花、篮花、手捧花和花环等作品随着日历的巨大印刷量迅速传播开来。传统插花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西方插花的巨大影响下,逐渐走向成熟,其深远影响至今尚未完全消除。在中华民国

的婚礼上,新娘穿着一件带手花的白色婚纱,而新郎则在胸前佩戴胸针。1935年,在政府倡导的“蒂凡尼早餐会”上,上海57对青年男女在市政府大厦前举行了第一次集体婚礼,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婚礼上的西式服装和鲜花装饰,加上西方礼仪,已经成为一种风靡全国的时尚。民国时期,

用带有西花的玻璃瓶装饰房间,在年轻一代的家庭中被认为是一种时髦的做法,每个人都争相效仿。对比传统建筑与西方建筑室内空间布局的不同,可以发现传统插花适合单面观赏,因此适合放置在有大师墙的中式礼堂中,背对着太师壁,面向内陆。而西式插花适合四周观赏,因此适合放在西式大厅的中央圆桌上,向四面八方开放。总的来说,在西风东移的背景下,传统的插花艺术逐渐消失,甚至到了中国人根本不知道的地步。很长一段时间,当中国人去亲戚朋友家送花时,他们总是去花店系一束西方的花。如果有人因为爱花而想学习插花艺术,他们只能找到一所培训西方插花的学校。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2002年9月实施的《插花员国家职业标准》鉴定中,大部分与西方插花相关的理论和技术也得到了检验。人们已经忘记了中国传统插花的魅力及其巨大的影响。就连世界插花艺术界都认为日本是东方插花艺术的中心。

日本和中国的同声传译具有现实意义。只有深入分析其传承方法,才能找到一条适合中国传统插花艺术长期传承和生命力的有效途径。

1。日本的家庭元制

的日本花道诞生于佛前供花。它由僧侣代代相传。后来,这位官员认识到,花道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存在,并世代相传。插花在日本是一种职业,这就决定了插花在日本必须以教师和学徒的形式代代相传。日本花道在组织形式上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或师徒秘传,或直系传承,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家元制》。在

,根据《家元制》的规定,家元是一所学校的最高领袖,声望很高。他有权在学校里指导他人,有权在学校里教学生,有权谋生。家元的内容是支撑一个家庭甚至整个学校的资本,因此非常珍贵,不能传播。每一位佳缘人都会精心挑选和培育下一代佳缘人,继续这所学校的积淀。许多遗产通过秘密的“传书”传给后代,如“口传”、“秘传”、“奥义”等。在这些遗产下,一所学校的插花总是一脉相承。这些祖传下来的技能都有固定的程序,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不断磨练和优化,使他们越来越成熟这不仅是这一学派存在的意义,也是它区别于其他学派的标志。通过

的家元体系,日本花道的独特流派得以保存和延续。相反,一所学校越成熟,其风格化就越严重。这可能导致其缺乏活力,变化不大,无法再突破完美的困境。大多数日本花道都有严格固定的构图形式,注重内在形式是其重要特征。对于插花的概念、花卉的性质和数量、花器的类型和形状以及每个插花位置都有明确的规定。如果一根花枝没有到达一个特定的位置,就意味着工作的失败。如果一个家庭成员不能插入符合类型节目要求的作品,那就意味着家元的失败。这种程式化的规定往往忽视了自然界中植物生长的各种可能性,但大力提倡人工加工的价值。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严谨的家庭元素体系不仅是日本花展的保护者,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日本花展的创新和活力。

2。中国文人作为插花艺术的主体

与日本不同,

长期以来一直把中国文人作为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的主体。中国插花不是一种技能,而是一种休闲。大多数中国文人喜欢山水,享受田园和隐逸的生活。他们淡泊名利、孤傲、自我欣赏的心态,使他们创作或主导的插花艺术也悠闲而富有个性。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插花艺术充满了诗的“韵”,书的“骨”,画的“境”。我们应该问问他们的插花作品是否需要遵守规则,即诗词、书法和绘画的规则,这是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的巨大魅力。相反,这也是中国传统插花艺术无法准确传承的原因。文人插花只是为了休闲、娱乐和享受。他们不需要为自己的艺术创作制定严格的规则来规范和丰富生活,强迫自己遵守这些规则,并找到继承人来学习这些严格的规则。只要它符合诗画、线条美和意境,就可以被认定为一部好作品。如何满足好作品的条件,如如何识别诗歌、书籍和绘画的质量,是一件更具个性化的事情。有些人喜欢富饶高贵的隆盛,而另一些人则喜欢优雅。这是审美偏好的差异,而不是学校的生存。插花不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没有必须遵守的专业规范,也没有必要刻意迎合客户。插花是为了娱乐自己。你只需要跟随你的心,遵从你自己认可的美的形式。

。许多专业的插花师创造了自己的具有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特色的插花流派。中国传统插花艺术不再仅仅是学者们的欣赏,而是许多人生存的基石。从晚明中国传统插花艺术风格的形成到当代主流插花艺术的解读在这一过程中,东西方插花艺术发生了激烈的碰撞,作为同一东方插花艺术体系的中国插花与日本插花也相互影响。对不同继承方式的同声传译是非常实用的。日本《家元制度》对插花技术的保护和中国学者的“诗、书、画”素养对当代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的传承具有重要价值。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的传承需要与《文人》和《蒂凡尼早餐》的双重特征相结合。在传承过程中,传承人的培养不仅要注重传统文人对诗、书、画等艺术门类的学习,以高水平、高视野进行插花艺术的构思和欣赏,但也要注重基本选材和创作技能的训练,包括掌握修剪、构图、配色和整体比例等技能。只有在“文人”和“蒂芙尼早餐”的双重身份下,中国传统插花艺术才能真正得到复兴和传承。中国传统插花艺术从古代到隋唐的起源和发展,在宋、元、明三代形成了完整的实践和理论体系。明末,以袁宏道《瓶史》的传播为标志,形成了中国传统插花艺术风格。它以文人审美为主导,以物以情为手以木本枝条为骨架,不对称构图为规律。此后,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在日本和中国呈现出两种发展趋势。

引用

[1]孙可、李响中国插花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9

[2]叶灵,性灵山月:袁宏道传记[M]。作家出版社,2018.6

[3](天)看月亮,易聪,宏道流望月义琮作品集[M]。教师研究,1990.3

上一篇:文物拍卖管理办法范文 下一篇:健康管理培训小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