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的民俗文化范文

时间:2023-10-09 16:56:23

当地的民俗文化

当地的民俗文化篇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存压力也逐渐加大,对身心得以放松的需要程度是过去所有时代所达不到的。基于此,旅游业迅速发展起来,而以民俗旅游的发展速度最快。但是产品化和商业化却对我国民俗旅游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强势文化的入侵使民俗旅游的原真性受到了削减。本文对我国民俗旅游的本真性从多维度进行了探究,以求寻找我国民俗文化与旅游经济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

民俗旅游文化;本真性;多维度;探究

如今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随之而来的就是人们繁重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人们急切需要寻找一个有效的途径使自己放松压力,愉悦身心,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户外旅游。如今仅仅是优美的自然风景已经满足不了旅游的需求,他们更倾向于风景中蕴含深厚的人文涵养的景区,于是民俗文化旅游越来越受到游客的喜爱。可随着国内外游客的增多,旅游业商品化和产业化的倾向越来越严重,民俗旅游的本真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因此,对民俗旅游的本真性进行多维度的研究,加深对民俗文化的认识,对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做好本真性的保护是十分有必要的。

1.民俗旅游与民俗旅游本真性的具体含义

1.1 民俗旅游概念的解析

目前对民俗旅游的定义主要是出于旅游产品和旅游活动两个方面。从旅游产品角度上讲,民俗旅游指的是通过景点实物和为了使游客“入乡随俗”而开展的项目活动中所展示的带有民俗文化气息的旅游产品。从旅游活动角度上讲,民俗旅游指的是人们为了参观、欣赏、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而进行的旅行,是旅行途中一切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的总和。

1.2 民俗旅游本真性含义的解析

某一个地区将当地特有的民俗文化利用于旅游业的发展之中,通过旅游来宣传民俗文化的做法其实就是民俗旅游本真性的体现。对民俗旅游本真性的研究主要是研究其还原性和真实性以及在以后的旅游发展中民俗文化的传承性与发展方向。在对民俗旅游的本真性进行研究时,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判断依据,因此也就有着不同的认知结果,例如当地的居民、游客和专家学者们对民俗旅游本真性的认知就是不一样的,当地的居民关注最多的是当地的经济发展对自己生活上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因此主要是从当地的经济变动和自己的生活习性入手来体会民俗旅游文化的本真性。游客关注最多的是景点的风景、人文内涵以及自己在旅游途中的感受,因此主要是从自己的生活习性来对民俗旅游文化的本真性有一个认识。而专家学者关注更多的是当地民俗旅游文化的“本体真实”的保存,他们考察最多的是当地民俗文化的动态发展过程,因此他们对民俗旅游的本真性的认识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2.对民俗旅游本真性的多维度思考

2.1 专家和决策者对于民俗旅游本真性的研究历程

专家学者对于民俗旅游本真性的关注点在于民俗旅游文化“本体真实”的保存,他们的认知研究是通过对文本史料的查阅以及的自身的实地考察等方式来进行的,他们对本真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静态到动态、由局部到全面的过程。早些年,专家与学者对民俗旅游的本真性研究是有局限性的,他们对民俗旅游本真性的认识只是停留在文化的根上,对文化的描述也只是一种向后看的、静止的文化观念。而且对于民俗旅游本真性的保护也只是在民俗环境中的较封闭的保护,只是对有形民俗实体的保护。专家学者这些认知研究的局限,使得过去我们对民俗旅游本真性的认识都是在假设的基础上进行的,将鲜活的民俗文化与它的发展环境都放置在了封闭的、静止的环境之中。但是随着近几年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将爱好倾向于蕴含深厚的民族人文内涵的景点,因此有越来越多的旅游业与旅游方面的专家学者都将视线投到了民俗旅游之上,对民俗旅游本真性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开始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对待民俗文化的本真性。在历史的角度上,民俗文化的真实性带有鲜明的历史印记,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对真实性的认识也会发生变化,因此真实性只是一个相对的标准。如今人们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已经不单单局限在对实物的保护,而是扩展到了对文化环境的保护和文化的传承上。如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从之前的对有形文化的保护扩展到了对无形文化的保护上,而且对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标准也进行了扩展和引申,由此可见对民俗旅游文化真实性的研究不能只靠单一的标准,要因时、因地而已。

2.2 当地居民对当地传统文化本真性的认知

当地居民受当地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最大的,是民俗文化的直接承载者,他们对民俗文化的认识直接影响着该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当地居民对当地民俗文化本真性的认知主要是指他们对当地的文化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对当地发展民俗旅游业是什么样的态度,以及他们的实际参与程度。对于当地居民来说,本真性是指他们平时的生活状态,这种状态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民俗文化包含着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其中属于精神文化的价值观、民族性格、宗教情绪等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是比较牢固的,只会在潜移默化中被改变,或者根本不会改变。物质文化中的带有民族特色的建筑物也是处于一种渐变的状态。而行为文化层面的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却是无法保留的,一直是在变化着的。当民俗文化与当地人的自然生活状态下个矛盾时,通过牺牲当地人的意义去保护民俗文化,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但是对于一些民族文化深厚经济却发展落后的地区,当地居民最关注的是如何利用的民俗文化资源能更多的促进经济发展,所以那些为了保护文化而限制旅游业发展的做法同样是不可取的。因此,对于民俗文化的保护必须以当地的经济发展为前提,只有保障了他们的生存和发展,他们才会对民俗旅游的发展采取积极的态度。

参考文献:

[1]林移刚.论民俗旅游的本真性与商品化的调和[J].商场现代化.2007(20)

[2]李彬,包磊.旅游商品化对民俗旅游本真性影响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09)

[3]胡志毅,曹华盛.西方旅游真实性研究综述[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3)

当地的民俗文化篇2

一、 当代电影中民俗文化审美价值探寻

(一)审美价值强化

与民俗艺术相比,电影显然是一门年轻得多的艺术门类。因此,民俗文化中的民俗图景相对于电影艺术的拟真而言也就更具文化性、社会性、真实性,民俗文化中的某些内涵,甚至是民俗文化中的俚趣等都能为电影带来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与艺术效果。例如,在电影《鲜花》一片中,即以繁琐的中国哈萨克民族的葬仪这一民俗文化,对影片的主旨进行不断深化,同时,也收到了进一步塑造人物形象与人物性格的艺术效果。自电影发明之后,中国各民族的民俗文化的形诸于视觉影像,使得影视艺术能够借助于民俗文化价值中所蕴含着的更深层次的原生审美,为影视艺术实现更具深度的文化刻划,这就不仅释放了民俗文化价值中的文化审美性,同时,也一并释发出了经过强化的影视艺术的审美性,@然,这种多重审美价值必然能够为影片带来更加强烈的艺术震撼力与艺术感染力。[1]

(二)审美价值建构

当代电影中民俗文化的审美价值强化,为审美价值建构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石,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记忆与价值载体,对审美的强化既有具象化的表象一面,同时更有抽象化的内涵一面。民俗文化中的内涵是对于包括电影在内的各种艺术形式的强有力且不可或缺的支撑。当然,任何民俗的形成在其具有唯一性的同时,首先必然是自然因素的结晶,然后才会发展成为一种泛社会化的社会隐性契约的显性表现形式,进而成为历史、文化影响下的一种人文烙印。从这种观点来看,民俗文化审美本身即对电影等其他艺术具有着一种自然且强大的诱惑力,在民俗文化驱策之下的民俗镜语叙事,显然既能够为影视艺术增添艺术审美,同时,又能够为影视艺术增添民俗文化审美所建构的艺术魅力。例如《黄飞鸿》一片,即围绕市井英雄进行着由民俗文化所支撑着的艺术建构,从这部影片来看,其在艺术上已经由市井民俗出现了由具象而抽象,由市井民俗而民族主义的意识渐进式建构。[2]

(三)审美价值自觉

中国民俗文化博大精深,既有汉民族传统的农耕文明基底,又有由此生发而来的匠作、兵戎、儒家、道教等形形的民俗文化。中国民俗文化以其精神活性,而成为中华文明中积极活跃且具有多姿多彩的因子。民俗文化又是一种可持续地积累与沉淀的过程,同时,更具有一种自身变化的自觉理性规律,这种自觉理性规律犹如一条条民俗文化脉络,既能够令民俗文化永葆青春,又能够令民俗文化在审美心理与审美意识的微观作用之下,形成一种更具理性化的微观扬弃,从而保证民俗文能既能够源远流长地可持续地继承发扬下去,又能够保证民俗文化在潜移默化之中与人类现代文明和人类未来发展相协调。以《红高梁》为代表的中国当代电影在世界电影节中的获奖,为中国电影带来了破天荒的第一次,同时,也为当代电影中民俗表现的艺术自觉性进行了最佳的印证,并为当代电影中审美价值带来了一次进阶式的升华。[3][4]

二、 当代电影中民俗文化民族意识价值探寻

(一)民族象征价值

当代电影中的民俗文化为电影带来了审美呈现,中国有着南北东西均迥异的地域特质与民族众多的多民族特质,这些地域特质与多民族特质为中国带来数十个民族及其丰富的民俗文化。电影作为一门较为年轻的新兴艺术,在发展的短短百年间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从简单的表象到深刻的表意。《阿诗玛》既是一部由我国彝族叙事长诗改编而成的早期艺术电影,同时,亦是一部深刻反映我国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艺术杰作。这部影片以彝族同胞民俗文化作为艺术基质,在彝族民俗文化的依托之下,以特定民族的民俗文化叙事,从影像视角书写了撒尼人追求爱情幸福自由的民族精神,同时,阿诗玛石像所凝结的已经超越了阿诗玛本身的故事性,而成为一种民族象征。这部艺术电影以特定民族叙事进行了更加形而上的理性化的民俗叙事,从而为当代电影中民俗文化意识价值树立了最初的民族象征。

(二)民族情感价值

当代电影中的民俗文化为民族意识的价值寻探,带来了由具象化审美向抽象化意识进阶的民族象征,这标志着中国当代电影对于民俗文化的镜语叙事已经由理性而象征,实现了第一步的影视艺术跨越。中国当代电影中的民俗文化将由象征而情感,由情感而意识,最终完形为民俗文化在当代中国电影艺术表现的可持续演进与嬗变。例如,《五朵金花》就是一部以爱情为民族情感织体的影片,这部影片以我国少数民族中的白族为典型,以民俗文化及其场景为依托,由最质朴的文学性视角,表达了远高于旁观式审美的民族情感。事实上,《五朵金花》这部影片自其问世以来,已经以其所蕴含着的深厚的民族情感对当时的整个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等诸多领域均给予了极具正能量的影响。即便是现在,每当我们回忆起这部影片时,仍然会为其中所饱含着的浓浓的民俗文化与民族情感所感染,这部经典的民俗文化影片已经成为电影与民俗深度融合的极佳示范。

(三)民族意识价值

民族象征与民族情感分别为民族意识在民俗文化中的产生提供了抽象化的图腾准备与意象化的心理准备,在这种抽象化与意象化的水融过程中,民俗文化中的民族意识油然而生。例如《红河谷》一片即表现了谜一样的青藏高原,以及青藏高原上古朴的少数民族民俗,比如藏族的娱乐、舞蹈、祭仪、天葬台、藏族古堡等。同时,《红河谷》更在表现少数民族民俗的过程中,更将民族情感交织于其中,并且在中华民族与殖民侵略者的民族情感比对的过程中,更由少数民族民俗的人文表现展现了我中华民族民族情感的优越性,同时,更表现了民族情感、民族意识的激昂觉醒,同时,也是民族不屈意识的一种弘扬。从这种意义上来看,《红河谷》不啻是一曲藏民族壮美的民族之歌。事实上,仅从民俗文化价值观而言,从《红河谷》这部影片来看,哪怕是超越了工业文明的任何现代文明,也永远无法取代由民俗文化所建构起来的,更加充分体现民俗文化价值的这种骨子里的民族意识。

三、 当代电影中民俗文化民族精神价值探寻

(一)民族精神支撑

中国的民俗文化既有集群社会性,又有集体文化性,同时,向更深层次挖掘亦更有民族精神性。并且,现代社会中民族精神中的许多基因其实都来源于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因为民俗文化之中已经深层次地蕴含了一个民族的民族思想、民族情怀、民族道德基准、民族心理意识等几乎一切形而上的精神,这些形而上的精神价值显然是民俗文化之中积淀萃取所造就的精华。从这种意义上观察,也可以将民俗文化价值,抽象化为一种灵性符号。事实上,中国民俗的这种能够归结为灵性符号的事物比较多,例如,电影中所展现的中国民俗文化中的节庆,以及节庆过程中的各种生活习俗等都是具代表性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价值显然是一种民俗文化视野下的民族精神支柱,同时,民俗文化价值更是影视艺术传播过程中最易引人注目且发人深省的精神元素,民俗文化以@种精神元素为观众带来精神生活愉悦的同时,也对观众的意识领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二)民族精神衣钵

民俗文化研究重在观事取象,当我们深刻透视中国当代电影中的民俗文化,就能够看到,其实由更贴近生活化的民俗文化之中,所渗透出来的恰是一种形而上于审美价值、意识价值所凝聚而成的精神价值。任何种类的民俗文化都不可能表现为一种纯粹的个体现象,任何种类的民俗文化都是一种集体现象的共同反映,因此,研究民俗文化的真正价值必须以一种个体融会于群体的意识加以考量,而电影中所反映的中国民俗文化价值,恰恰就是这样一种相对独立的承载与继承系统。从更加深刻的意义而言,电影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最佳的反观自身行为的梦呓、愉悦、审美、意识、反思等的最佳途径,因此,民俗在电影艺术中的植入,为这种反观带来了更加深刻的思想性,同时,民俗文化中的民族精神也在反观、反思、揣摩的过程中,被观众扬弃地继承下来,发扬下去。

(三)民族精神根性

由民俗文化升华为民族精神,其实是一种社会、文化、历史、地域一体化深度融合与发展的必然性趋同,由民俗文化所升华而来的民族精神也是一种基于审美价值与意识价值的必然性趋同,同时,更是一种基于审美呈现、意识呈现的形而上的精神建构。例如,电影《活着》中的纯粹民俗文化缩影的皮影中,就隐性地植入了一种民族精神的根性灵魂,皮影在这部影片中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统治阶段、解放战争阶段、新中国诞生之后的阶段,贯穿这三个阶段的皮影,既见证了封建三座大山的分崩离析,又见证了战争时期与新中国诞生后的不断获得新生的“活着”。从这种意义上来看,民俗文化的真正价值,恰在于其不仅是一种生命集群的心灵观照,而且更是一种拥有民族精神底蕴的根性灵魂。由浅表的愉悦感而深部的兴奋感,由深部的兴奋感而形而上的沉浸感,民俗中的民族精神正是这样一种能够令人不知不觉地沉浸于其中的精神元素。

结语

电影既是民俗文化的一扇窗口,又是民俗文化的一面镜子。中国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为电影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拟真原型,而电影中的民俗文化则能够为影视艺术提供一种更加贴近真实的社会质感。纵观中国当代电影,不乏民俗文化审美之作,但观众更需要的,其实是高于审美的民族意识与民族精神的感染与探寻。中华民族有着古老的智慧承托起来的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在影视艺术的艺术拟真生活、还原生活的过程中,必然会在大银幕上留下一些光影印记。电影这一现代产物与民俗文化这一古老产物在当代的风云际会,成为了民俗文化的变幻光影与斑驳色彩在银幕世界上的一种投射,同时,也成为了人类社会中透过影视艺术烛照人伦的一脉尚存的斯文。

参考文献:

[1]吴玉霞.民俗文化在新疆本土电影《鲜花》中的价值体现[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1(1):58-61.

[2]彭伟文.从具象到抽象,从市井到民族――民俗元素在黄飞鸿电影中的记忆建构作用[J].民俗研究,2015(6):57-67.

[3]张玲.新时期我国西部电影中的陕西民俗文化表达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5:19-23.

当地的民俗文化篇3

民俗文化市场化对民族地区具有促进作用,有助于参与者创收,发展当地经济,有利于民俗文化的传承与进步。同时也存在诸多弊端,如民俗文化趋于舞台化,失去真实性;民俗文化庸俗化,产生伪民俗;民俗文化中民俗特色的趋同;对民俗参与主体的侵害等。以云南为例,我们可以清楚衡量民俗文化市场化的利弊。

[关键词]

云南;民俗文化;市场化;利弊

民俗文化的市场化既有积极作用,也存在负面影响。民俗文化市场化带来经济进步和文化传承的同时,也带来了包括使民俗文化趋于舞台化,使民俗文化中的民俗特色趋同、产生伪民俗,使民俗事象失去自身真实性,侵害民俗参与主体等问题。对云南民俗文化市场化的现状作深层次探讨,分析借鉴其成功经验,可为进一步探讨如何克服存在的困难提供理论依据。

一、民俗文化市场化对民族地区的促进作用

市场以效益为导向,民俗文化市场化能顺利推行,经济上的创收是最大的催化剂。市场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承,又是民俗文化市场化得以有效实践的心理基础。

(一)参与者创收,发展当地经济民俗文化与经济生活联系密切,璀璨夺目的民俗文化是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重要资源。在民俗文化的开发实践中,既可发扬民俗文化传统,又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云南民俗文化的市场化开发,在把云南民俗文化推向世界的同时,也带动了云南经济发展。从政府层面来看,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口号的提出给云南各地的文化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政策后援,对民俗文化的市场化起了推动作用。而各地政府在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民俗文化品牌的过程中,不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解决了开发地区的致富问题,还可以创造巨大的财政收入,推动传统经济的转型和新兴经济的快速发展,可谓一举数得。民俗文化的市场化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游客对具有返璞归真、民族特色的产品和文化尤其感兴趣。在将民俗文化推向市场的过程中,云南在文化商品的构思、设计上独具匠心,体现浓厚的民俗文化内涵和民俗特色,在满足消费者审美口味的同时,也给当地民众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如迪庆州德钦县云岭乡的明永村,全村群众仅为游客牵马和表演节目,每户人家每天就有几百元收入;大理州鹤庆县新华村,因家家户户从事铜、银工艺品的生产,全村800多户人家每年的工艺品加工收入共达2000多万元;宁蒗县永宁乡落水村由于土地少,曾是出名的贫困村,经过几年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现已成为丽江十大富裕村落之一;[1](P3)楚雄州双柏县法脿镇李方村,在每年6月火把节大锣笙表演的日子,当地居民在表演现场摆小杂货摊,每天也有几百元收入;大理州下关镇河尾村,当地白族妇女给游客或其他有需要的人做鞋帽、衣服、围腰等传统刺绣品,熟练者一天能赚上千元。近年来,云南民俗文化产业随着发展模式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日益占据优势,将为云南经济发展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有利于民俗文化的传承与进步“随着现代化的进行,每个民族都要在现代化与民族文化之间寻找平衡,都要协调处理好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实现社会、经济的现代化,是每个民族兴旺发达之路,没有现代化,就意味着贫穷与落后,但是,一旦丧失自己的传统文化,就意味着该民族的消亡。可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及其现代适应,是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发展所面临的客观现实。”[2](P2)将民俗文化进行适度的商品化、市场化开发,更能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的同时促进传统文化的延续。较为成功的例子是云南丽江市的民俗文化开发。丽江东巴文化中有祖先崇拜、鬼神崇拜、自然崇拜等原始崇拜,包括驱鬼、祭祀、丧葬等仪式。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东巴教等东巴文化被打上“迷信”与“落后”的烙印。改革开放后,一些纳西族地区的东巴教活动开始有所复苏,加上国外学术界的关注,其作为纳西族传统文化的地位逐渐恢复。20世纪90年代后,学者、游客对东巴文化的兴趣与研究不仅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在东巴文化的原生土壤即纳西族民间也得到了广泛支持。东巴文化在市场化的过程中重新得到了重视和传承。此外,纳西古乐的开发也是市场化促进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一个例证。众所周知,洞经音乐是一种道教音乐,在唐朝时是一种宫廷音乐,于14世纪传入丽江,并与当地民间音乐结合,形成纳西族所喜爱的音乐。其在“”中受到打压,在20世纪80年代获得重新开发。纳西怪才宣科先生把纳西古乐从民俗文化的温床里抓起扔到市场化大潮中,使洞经音乐成为丽江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在市场化过程中得到传承与发展。目前,丽江市在加快开发民俗生态旅游特色景区的基础上,主打“香格里拉”和以丽江古城、摩梭文化等为主的“丽江模式”。

二、民俗文化市场化存在的问题探究

云南民俗文化市场化存在许多弊端,也产生了许多问题,既是市场的盲目性和滞后性所带来的后果,也与开发者眼光短浅和开发过程急功近利密切相关。综合起来,云南民俗文化市场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俗文化趋于舞台化,失去真实性在戈夫曼提出人生分“前台”“后台”的“舞台理论”基础上,马康纳(MacCannell,1987)将该理论引用到旅游业研究中,提出“舞台真实”理论。他认为,在都市中的民俗村里或在开发地专设的演出场所里进行表演,虽然开发者力图营造民俗文化生活的真实再现,但毕竟是“装饰过了”的真实,要想了解真正的民俗文化,就要在旅游地以当地居民的活动场所为舞台,以其日常生活为背景,通过对某一民俗行为的形式的展现获得真实体验。事实证明,以舞台展示为主的民俗文化开发模式鲜少能让参与者获得最真切的体验,反倒容易陷于对真实民俗文化扭曲和歪解的状态。通过《云南映象》,杨丽萍糅合苗、彝、傣、藏、白、哈尼等多个民族的土风土舞,真正展现了云南各民族的“原生态”舞蹈。她对云南原始土风舞蹈日渐消失的危机感和拯救行为令人钦佩。但在舞台空间里,她的原始歌舞失去了现实生存的土壤,她根据个人审美行为加入相关文化功能,对《云南映象》不断进行包装和商业运作,离“原生态”和运营结果距离越来越远。[3]同样,宣科先生对拯救纳西古乐免于消亡命运功不可没。然而,当他在古乐中加入女性歌唱、演奏队员,将原来某一经文改为诗词或重新填词“,古乐”已失却本真内涵。

(二)民俗文化庸俗化,产生伪民俗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长久以来形成的心理依托载体,经过时间考验后才得到民众认可。部分民俗文化的开发者常打着民俗文化的牌子,对其进行低俗化、庸俗化开发,破坏了民俗文化的本真状态,产生了大量的伪民俗,伤害了民俗文化的尊严。以“走婚”为例。在云南摩梭文化的旅游开发中,人们在感受“女儿国”的迷人魅力时,往往容易对神秘的“走婚”习俗产生误解,认为摩梭人对性的观念十分开放和混乱,甚至认为今日的摩梭人仍在大规模“走婚”,千里迢迢赶来只为参观“走婚”。而部分地区出现了以“走婚”风俗为名进行易的事件。这样的伪民俗既是对“走婚”民俗内涵的扭曲,也是对民族情感的践踏。“走婚”是适应母权制的一种婚姻形式,它在泸沽湖畔的摩梭人中能长久存在,与当地的经济及社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正如摩尔根的解释“,由一对配偶结婚而确立,但不专限与固定的配偶同居。婚姻关系只有在双方愿意的期间才维持有效”[4](P382)。“走婚”虽然以感情为基础,男方不承担家庭、经济等社会责任,女方也不必顾虑道德之类的规范,不存在离婚、婚外恋等社会问题。但事实上,“走婚”是有许多禁忌和规定的。摩梭人实行“走婚”自由,但对婚姻是持严肃态度的,尊重婚姻,也尊重女性,他们对“走婚”中不真诚的人、拈花惹草的行为极为不齿,也异常憎恶。在摩梭人优美动听的民歌中也体现出这一点。花丛不是蝴蝶的窝巢,采掉花蜜它就会飞走。这里不是浪子的家乡,玩够了姑娘他就要远走。不真诚的姑娘的话,你可不要相信;她和你还没分手,心里又想着另一个人。我天天想你呀,你却把我丢在一边。你是这样的狠心,像芦苇东摇西摆。你愿丢来我愿抛,只可怜一对儿女。愿你扎在刀口上,愿你扎在枪口上。看见了大海,你不要丢了小溪;看见了新人啊,你不要丢了旧人。水会流走,花会凋谢,心上的人啊,你会不会变心?远方的路很长很长,我希望它变得更短更短。想请人捎个信给你,又找不到一个可靠的人。抹布腰带织好了,赶马的哥哥却没有回来。[5]第一段先是以女性的视角控诉男子的花心,随即转向男性视角斥责女子的多情;后面两段则从女性角度表达对负心男子的诅咒,以及对远走他乡的男子背叛婚姻的担忧。由此看来,摩梭人在“走婚”中虽互相挑选,但依然追求真情真性,是在自由中追求婚姻的忠诚。“走婚”的形成是特定历史环境、特定生活制度的产物,现在“走婚”仅只是一种独特的风俗,已不是当地人的主要婚姻形态。而市场化开发中出现的一些低俗、不入流的认识和行为是民俗文化庸俗化后带来的伪民俗。在民俗文化资源开发中,不能歪曲民俗中的真、善、美,追求刻意的原始、落后和愚昧,更不能篡改传统民俗的内容,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进行商业化设计,骗取钱财。哈尼村寨中政府兴建的图腾柱,基诺乡彰显功绩的扶贫碑,都将不伦不类的文化符号强加到传统民族文化中,篡改了民族文化的本来图像,显示了“全球化语境下异文化对地方文化的冲击与侵蚀”[6]。学者调查发现,曾经有一段时间,西双版纳某村的旅游开发商设计了一套民俗表演,先是报幕、致欢迎词等例行程序,然后是跳丢包舞、傣女沐浴、傣族公主完婚仪式。在丢包舞中接到香包的观众被作为“驸马”邀上舞台,与“公主”举行结婚仪式。仪式后,“公主”赠予驸马88元的纪念品,驸马则要回赠200元的手镯和300元的项链。“驸马”们在民俗的幌子下有口难言。[7]把质朴、高尚的民俗庸俗化,最终转变成圈钱的工具,这是民俗庸俗化、产生伪民俗的最常见模式。民俗开发应当注重文化内涵的保持,一味以怪诞、奇特的风俗吸引旅游者、参与者的眼球,这种不正当的招徕顾客的手段方式并不可取,且民俗文化一旦庸俗化,走的市场化之路并不会长久。

(三)民俗文化中民俗特色的趋同民俗文化在开发与传承的过程中,之所以能打造成产业,被外来者接受和喜爱,在一定程度上是因其无可替代的独特性。而在开发和交流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处于弱势的民俗文化被处于优势地位的其他文化所同化的现象,导致民俗特色的趋同和民俗风格的丧失。这在物质文化领域表现得尤其突出。如在民居方面,各地居住习俗千差万别,壮族的干栏、傣家的竹楼、摩梭的木楞房、佤族的落地楼等,这些都是少数民族地区一道道独特的风景,是区域文化差异的一种最直观的表现形式。由于旅游开发的影响和经济发展的冲击,少数民族多样化的传统民居正逐渐消失,而逐渐趋同于内地汉族砖木结构的平房或钢筋水泥住房。笔者在2008年8月对西双版纳基诺山么卓村的一次调查中发现,村里仅有一户人家还住在传统的“干栏”式木头楼房里,这唯一的传统建筑没被改换的原因是主人没钱盖新楼。又如饮食方面,为了接待的便利,一些地方在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饮食时,也加入了一些国际化的饮食因素。随着宣传和开发力度的增大以及交流的加强,各民族间的部分民族文化也逐渐被同质化,而缺少独特性。而在服饰方面,现在大部分少数民族的服装都趋向于同一材质和样式,且多以类似于“舞台表现”的方式存在。

(四)对民俗参与主体的侵害民俗文化在开发的过程中,由于运作或其他不可抗拒的原因,会给民俗参与主体带来身体上或精神上的创伤。如泼水节的从业者因长时间被水浸泡而患上风湿,因运作体制的不完备导致旅游者在旅游地被“宰”等,不一而足。其中,陋俗的开发对人的伤害最大,以“三江并流”为例。“三江并流”本是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并流形成的壮美自然遗产景观,生活于此的傈僳族将传统的“同心酒”改造成“三江并流”喝法,即三人左手搭在一起,右手逆时针方向缠绕形成三江之形,依序饮完一杯酒。在此过程中,就出现了肝炎之类的传染病被传播的现象。然而,更值得关注的是在民俗文化开发中当地居民所受的心灵创伤。云南因地理和历史的诸多原因,多与外界阻绝,经济发展落后,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弱势,云南民俗文化一直游离于占据优势的中原文化之外,但其自由、纯真的特质亦是中原文化所无法比拟的。在社会极大进步、文化获得尊重、交流在不断加深的今天,依然有外来者对云南的文化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化采取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将其当作一种野蛮、落后的对象来审视。而正是这种文化上的不对等性,加上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大部分时候源于旅游者对外界的猎奇心理,一些外来参与者带着高高在上的民族优越感来审视当地民族文化,不能平等对待当地人。有些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当地人在接纳外来游客时,心里并非是心甘情愿的。如在对红河县宝华乡哈尼族彝族民俗文化的开发过程中,受益的往往只是少部分人,大多数人却充当了被观赏的对象。他们祖祖辈辈在生产生活中存留下来的传统习俗,尤其是那些神圣的、需敬畏的部分,如当地彝族人对龙、龙树的崇拜,被外来者随意靠近、任意评论,缺乏必要的尊重,给当地居民造成了心灵上的严重冲击和伤害。

综上,民俗文化的市场化既是传承和发扬民俗文化的需要,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只有在民俗文化现代转换的过程中不忘传统内核,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培养专业的民俗文化产业人才和制定完善法律法规,适度引导民俗文化产业和制定文化环境保护规划,在市场化的过程中转变政府的角色,方能使云南民俗文化获得长久、健康、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峻,纳麒主编.2005~2006云南文化发展蓝皮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2]彭多意,崔江红等.变迁中的彝族社区———以可邑村为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3]刘晓真.云南映象的原生态悖论[J].艺术评论,2004,(06).

[4][美]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M].杨东莼,马雍,马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5]和钟华.固定专偶婚———永宁摩梭人婚姻的当代变迁[J].浙江学刊,1998,(05).

[6]陈为智,赵世林.少数民族村落社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分析[J].思想战线,2009,(02).

[7]宋云飞.现行民俗旅游开发的弊端及对策研究[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5,(01).

当地的民俗文化篇4

关键词:民俗文化;周秦文化;景观设计

1 关中地域景观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开始建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民俗景观,宝鸡市作为关中地区具有民俗代表性的地区,在眉县、扶风、凤翔等县也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民俗风情园、民俗旅游园等。关中民俗景观无论是在建筑主体,还是在景观设计方面,都要体现出当地的地域特色,与当地传统民俗文化相结合,通过对民俗旅游开发的整体分析布局,结合形式美法则进行统一部署设计。通过走访调查扶风关中风情园的实地分析,并查阅了许多文献资料,总结出关中民俗风情园的一些景观设计手法:

1.1 传统元素与现代手法相结合

通过调研能发现,关中民俗风情园中的民俗景观设计表达手法,注重将传统的元素通过现代材料或设计手法表现出来。植物品种选用关中地区比较有特色的海棠、紫薇等,拴马桩作为一种传统物件,原来是用来拴马绳用的,现在却以现代构成的设计手法散落在草丛里,看上去既有秩序感,又有历史感。

1.2 突显地域文化

关中民俗风情园园中规划与设计要想标新立异,应注重体现当地地域特色。游客既可以感受到关中纯朴与粗犷的民风,同时也能近距离感触园林小品的设施;既可以拉近景观元素与游客之间距离,又可以使游客体会民俗景观的质感、沧桑和淳朴,以达到触景生情的效果,显现“原生态风景”的内心感受,冲击视觉记忆。此外,关中民俗中最基本的农业生活用具被作为陈列的展品呈现给游客,让游客怀念农耕文化,寄思乡愁。

2 周秦文化理念的体现与民俗生活的再现

关中宝鸡地这作为周秦文化的发祥地,在景观设计方面应使用现代的手法再现周秦文化,如将青铜器经过抽象、变形、再造以后,作为景观雕塑、景观座椅、景观灯具,甚至是景观地面来使用。宝鸡市部分地段已经摆放了许多仿造的原始青铜器以体现周秦文化影子,但仅停留于简单的形式摆放,没有把这种器皿结合现代手法加以运用,进行二次创新。关中民俗风情园可以引入传统元素的再生设计手法,以更好地体现周秦文化与现代文明。

其次,结合农村集镇里面的生活场景,以原始又新颖的方式运用于民俗风情园。如扶风县开发打造出了“以扶风为轴线”,再现关中民事民情的旅游项目――关中风情园,它是明清建筑的博物馆,也是关中民风民俗的缩影。其中把关中的民房建筑、特色小吃、手工艺作坊和农家风情集于一体,各种小吃加工坊、织布坊、民间工艺品展坊、各色花卉、农家蔬菜园、多种名优果园等云集,其真实地展示了关中地区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劳动生活景象,当中收存和保护了大量的石器文物,如形态各异、惟妙惟肖的拴马桩、石羊等,既保留了民族的传统风格,又具有时代气息,让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们能亲身感受体验到关中民风、民情的淳朴厚道。

3 关中民俗风情主题公园的应用前景

民俗文化是传统文化精髓的象征,是民族之根源、力量之源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录入与保护,表明了民俗文化自身具有文化艺术性与历史传承性。随着现代社会生活的飞速发展,很多民俗文化被吞噬并逐渐消失,民俗文化的传承甚是堪忧,必须采取措施使其健康发展并传承下去。关中西部地区作为蕴积历史文化聚集之地,有着优越的民俗文化,因此,造就了关中西部民俗旅游业的繁荣兴盛。这里民俗旅游业形式多样,其民俗内容多姿多彩、丰富多样,为民俗文化的传承奠定了基础。关中民俗风情公园的主题定位,采用多种设计手法展示和呈现关中民俗主题,紧跟主题形象,对景观空间进行合理的空间组合和分区布局,积极挖掘多种关中民俗主题公园展现模式。通过不同的展现技法表现出民俗“活”的文化,使游客亲身体验民俗文化,深刻感受浓郁的风土人情,同时,完成再现民俗主题公园教育和传承的使命。因此,其具有传播传统民俗文化和教育后人的作用,其应用前景不可估量。同时,民俗主题公园也可以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将整个乡村民居、乡村田园绿地、乡村果木基地等作为民俗主题公园景观规划的一部分,或者主题公园与周边乡村游相结合,形成一条旅游线路,可以带动当地乡村旅游和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由此可见,关中民俗风情主题公园的作用不容小觑,其景观规划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公园独特性的展示和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继而影响到乡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景观设计应立足当地、回归传统、回归自然,为人们营造一种生态、可持续的,具有地域特色和历史感召的景观环境。

参考文献

1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当地的民俗文化篇5

要害词:大湘西;可持续发展;文化生态;民俗旅游

一、引言

历史上湘西包括的范围甚宽,现在的张家界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称湘西州)、怀化市、邵阳市和益阳市的安化等地都属于其范畴。本文主要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角度来定义湘西,为和湘西州区别开来,称之为大湘西,主要包括张家界市、湘西州和怀化市。大湘西地处武陵山脉,长期以来居住着土家、苗、侗、白、回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其中以土家族、苗族和侗族为主。在长时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信仰、居住、服饰、饮食、节庆活动等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大湘西一直以来相对闭塞,民俗旅游资源保存丰富而独特,土家族的吊脚楼、哭嫁,苗族的银饰、拦门酒,侗族的风雨桥、侗族大歌等民俗风情享誉海内外。从大湘西的旅游资源来看,民俗旅游资源是其无可争议的特色资源和优势资源。在开发中实现大湘西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无疑应成为大湘西地区的正确选择。

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张家界的秀华山馆、吉首的德夯苗寨等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开发形式基本涵盖了当前民俗旅游开发的主要模式,即以秀华山馆为代表的民俗博物馆;以德夯苗寨为代表的民族村寨和以张家界土家风情园为代表的主题风情园。但该地区民俗旅游发展很不平衡。张家界民俗旅游依托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的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开发较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湘西州和怀化市发展民俗旅游起步较晚,但发展潜力巨大。

二、大湘西民俗旅游开发中凸显出的问题

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取得胜利的同时,也凸现出许多问题,影响了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遍地“开花”,缺乏统筹规划

近年来,民俗旅游逐渐成为热点,大湘西各个地、州、市凭借自身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出众多的民俗旅游景点,据统计,各种类型的民俗旅游景点近20处,但大多规模较小、项目雷同、重复建造多、布局欠合理。各个地、州、市相互之间没能统筹规划、整合,各地的民俗旅游资源难以形成合力开发出民俗旅游的精品,形成品牌,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形象并不清晰。

(二)重仿轻真,深度挖掘不够

开发中过分商业化扭曲了民俗的原始性和真实性,主要表现在民俗旅游被机械地舞台化、艺术化,民俗文化被随意地庸俗化,以至失去了民俗的本色与乡土气息,使一些民俗旅游脱离当地的社会生活,缺乏自然朴素的真情,如在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内所展示的并非真正的土家族传统服饰,婚俗表演缺乏土家族特点,存在欺、哄、骗等不良现象。在开发民俗旅游时,不重视对传统民俗的挖掘和民俗文物的收集整理,制造出许多假古董、伪制的古建筑,旅游实践证实,纯粹人造民俗和风情风光不再,正在被市场淘汰。

民俗旅游开发后由于缺乏民族学、民俗学方面的人才,又没有寻求相关高校、科研单位的智力支持,民俗文化没有专人调查研究,开发层次浅,缺乏深度,止步于对民俗现象非凡是奇、怪甚至庸俗的民俗现象的展示,游客的参与性不强。

(三)主流文化和旅游的双重冲击,文化生态面临失衡

少数民族地区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面临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与保存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矛盾,大湘西地区也不例外。一方面,要应对主流文化的现代化、全球化冲击;另一方面,随着大湘西对外开放步伐的日益加快,尤其是近年来发展旅游业,大量外地游客带来的“示范影响”改变了当地人的价值观念,也必然会对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产生影响。大湘特的风俗习惯、民族艺术和手工制品等吸引了众多游客,而这些“独特”之处,往往又是“脆弱”之处,在外来文化的压力下很容易遭到破坏。我们已经看到,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和多种文化的吸引,大湘西开发民俗旅游的地区民俗文化已遭到歪曲和破坏,变化速度也大大加快。其民俗文化面临丧失自身独特的品质,被现代主流文化所同化,甚至造成民族文化生态失衡的危险。张家界土家族民俗文化的生存环境已岌岌可危了。

三、大湘西民俗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渐成为主流的、新的全球性旅游发展哲学。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是通过开发旅游地民俗旅游资源,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民俗旅游的经历,同时,促进当地民俗文化保护、发展,提高当地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经济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的统一。大湘西要实现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做到:

(一)保持三个原则

1.民俗文化独特性原则

这是指发挥“唯我独有”、“你无我有”的民俗旅游资源优势,充分体现本地区、本民族的特色,创造出独特性的民俗旅游项目。民俗文化要在全国、全世界占有位置,要害在于特色和优势,民族特色和优势也是民俗文化旅游的诱人之处。游客旅游动机之一就是探秘猎奇心理,他们所感爱好的也是异质文化的不同点、非凡点。因此,大湘西要根据自身实际,结合自身的人文和特色优势,开发出具有大湘西特色的民俗旅游产品。在整个大湘西旅游区,重点开发张家界市的土家族民俗旅游、湘西州的苗族民俗旅游、怀化的侗族民俗旅游。

独特性原则是建立在民俗文化真实性的基础之上。现代人旅游又是一个求真求实的过程,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有着可靠的文化背景和真实的民俗存在,符合现代旅游者求真的需要。在发展过程中,首先,要认真挖掘蕴藏在民间的民俗遗存,去劣留优;同时,要开展民俗研究,对本区域的民俗加以科学整理。其次,要抓好本区域民族文化的精品挖掘,科学开发,营造一个逼真的文化背景,树立大湘西民俗旅游的鲜明形象。

2.居民参与原则

即民族旅游村寨的居民参与,共同营造民俗旅游的氛围,共享民族开发的利益。民族旅游村寨的开发,涉及到开发商、旅游中间商(旅行社)、政府治理部门、村寨居民等的利益。在开发实践中,我们往往忽略了村寨居民的利益,使他们成为旁观者,这就需要政府引导,开发商要与村寨居民加强沟通,融为一体,共同经营好村寨,实现共赢,从而实现民族村寨的可持续发展。

3.保护与尊重民俗变迁并举的原则

对游客构成吸引力的传统民俗在当前面临一个保护和民俗变迁的问题。处于当前这样一个变化的文化背景下,我们对待大湘西的传统民俗文化一是发扬,既要保留、保护民俗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和精华,又要扬弃、克服民俗文化中落

后、消极的成分。在开发和利用大湘西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实践中,存在着优劣不分、把糟粕当精华、歪曲民俗的现象。二是尊重,要宽容地承接来自大湘西之外的外来文化,尊重当地民俗的变迁,不能打着保护的幌子,拒绝当地民俗的变化和发展。

(二)选择三种优化模式

1.民族民俗博物馆

广泛收集民族民俗的各种实物资料和声像资料,建立博物馆,馆内一般可分为展示、演示、收藏、科研等区。在博物馆全方位展示该地区民族的传统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同时将其建成该民族的保护和学术研究中央。建造时,博物馆的总体布局、建筑风格等要充分体现该地区的民族特色。

大湘西目前建有张家界市的秀华山馆、凤凰的山江苗族博物馆、永顺王村的溪州民俗风光馆等民族民俗博物馆。但规模偏小,所存资料有限,学术研究价值有待提升。吉首市是湘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央,现拥有一所在民族研究方面颇具实力的高等学府——吉首大学,可规划在吉首市建立一座规模较大、特色明显、功能多样的民族民俗博物馆,使之成为大湘西地区民族民俗文化的资料中央、研究中央和发展基地,为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原生态民族村寨

也有学者称之为民族生态博物馆。它是在民族地区原有自然环境及设施基础上改建而成,保存当地原有的建筑、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服饰、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和居住者,治理者和工作人员也大多是当地居民。原生态民族村寨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环境,把人与大自然紧密结合起来;该村寨还必须融于周边的文化氛围,共同建成原生态调解的民族村寨。原生态民族村寨是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思潮影响下,中外学者共同探索出的一种崭新的民族文化旅游持续发展的模式,也是一种实现动态保护与开发民俗文化双重目标的新型旅游发展模式。

目前,吉首市的德夯苗寨、怀化通道县的皇都侗文化村是发展较成熟的民俗村寨,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德夯苗寨位于张家界一猛洞河一凤凰古城黄金游览线上,地理位置优越,现属张家界股份有限公司,实行企业化治理,治理理念和方式较为先进,今后应把德夯和周围的吉斗等苗族村寨作为一个社区加以保护和发展,维护该社区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平衡,建成湘西州的苗族文化保护区和原生态的民族民俗旅游村寨,将其打造成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品牌和示范基地。

3.挖掘民俗精髓,丰富旅游产品

大湘西民族民俗资源丰富,对传统的餐饮、民居、工艺品和民俗节庆活动等进行挖掘既可开发成单项的旅游产品,如凤凰古城将沱江边的吊脚楼改造成家庭旅馆,张家界把土家十大碗搬上游客的餐桌等。传统民俗又是包装大湘西旅游产品,提升其文化品位取之不竭的素材。

(三)建立四种保证机制

1.政府主导,企业运作

发展大湘西民俗旅游宏观上应保持政府主导。政府要做好统筹规划,在对民俗旅游资源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编制科学、权威、可行的区域民俗旅游发展规划,明确开发重点。大湘西各个地州市相互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很难做到统一领导,因此,在开发大湘西、打造大湘西旅游圈的形势下,有必要成立一个权威的调解机构,建立定期调解机制,共谋本区域民俗旅游的发展。发展大湘西民俗旅游,微观上要实行企业运作。三种优化模式中,原生态民族村寨在经营体制上适合采用企业运作,一般采取公司居民(农户)的运作模式。此种模式胜利的要害在于必须考虑到村寨居民的切身利益,建立居民参与民俗发展的机制。

2.重视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要保护和发展大湘西的民俗文化、提高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质量和品位,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尤其是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旅游规划设计等人才。因此,必须加强此类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与本地和其他地方高校、科研单位协作,实施“借脑工程”,加大人才培养和民俗文化学术研究的力度。对于民俗旅游企业的经营治理人员和一线服务的员工(如表演人员等)的培训,也应引起重视,要非凡注重将纯正、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内容加到培训中去,因为他们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和传播者,从而为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上的保证。

3.加强制度建造,实现民俗文化生态平衡

在旅游开发中,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逐渐加强,对人文生态环境的保护还未能引起充分重视。在发展民俗旅游的过程中,我们在强调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要保护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保持民族文化生态的平衡。

首先,要通过制度化的手段保护好传统民俗文化。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不要停留在号召和宣传层面上,应通过制度化的手段实施强制性保护。大湘西所属的民族自治州、民族自治县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惠条件,制定民俗文化的保护法规,借助法规的强制性力量对民俗文化实施保护。2009年5月,湘西自治州人大会议审议通过了《湘西洲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这标志着湘西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其次,要利用发展民俗旅游的正面效应唤起当地少数民族对本民族群体及其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激发其民族自豪感,从而自觉地发扬和繁荣本民族文化。再次,要通过编写乡土教材、举办传统节庆活动等形式教导、引导当地居民珍视本民族传统民俗文化,与时俱进,发扬光大,实现民族文化生态的平衡。

4.导人绿色环球21,建立国际治理体系

当地的民俗文化篇6

一、民俗旅游概念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以地域民俗事项为主要观赏内容而进行的文化旅游活动的总和。目前民俗旅游已和自然风光、名胜古迹旅游一起构成了颇具特色的旅游三大系列产品。从广意来讲,旅游实际就是民俗旅游,民俗和旅游是文化与生活的复合体。

二、民俗文化在旅游中的优势

1、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服饰饮食、婚丧嫁娶、待客礼仪、节庆游乐、民族工艺、建筑形式等等,都各有特色,形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景观。这些民俗文化现象,以其丰富的内容、浓厚的地方色彩、鲜明的民族特点,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构成我国民俗旅游开发的丰厚资源,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由于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56.7%。目前,无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民俗旅游均已蓬勃发展:北美的“活人博物馆”通过仿照当年格式建造的房屋、棚圈、碉堡、果园组成的“移民村”,再现了几百年前欧洲抵美移民的生活、劳动和风俗习惯;科特迪瓦利用其独特精巧的人造面具表现其传统文化,还举办了全国舞蹈节;突尼斯根据西方游客喜欢猎奇的心理,利用本国土著居民的村落古迹、山洞住宅、民族服饰和车马游玩等民俗文化来发展旅游业,已成为非洲和阿拉伯国家中的旅游大国。在国内,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汇集了全国几十个民族的灿烂文化,昆明云南民族村也展示了云南25个少数民族的风俗,在广东,岭南文化、客家文化和连南瑶族风情的旅游开发也是目前的关注热点。因此,对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进行研究已成为当今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2、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多种需求

(1)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审美需求

我国各种民间建筑、民间服饰、民间工艺品,都自然流露着纯真质朴之美,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民俗旅游的开展,为旅游者提供了体验民俗审美文化的良好机会,常使旅游者获得终身难忘的审美感受。

(2)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娱乐需求

我国各地许多的民俗活动,如蒙族的那达慕大会、壮族三月三歌会、苗族的花山节、芦笙舞等等,都带有浓厚的娱乐性质。在旅游活动中,开展这些各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可以很好地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求娱、求乐的心理需求。

(3)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精神需求

民俗作为一种传承文化代代相传,保持着社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维系着成员的民族情感。通过参与、体验民俗旅游活动,对于国内游客来说,可以深入了解伟大祖国不同的民族、地区所呈现出来的特色各异的民俗风情,感受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风貌,在游览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海外华人来说,通过体会祖先的生活方式,使他们对中国的历史和现状产生更大的兴趣,从而形成更紧密的情感联系。

三、两者关系

旅游者通过开展民俗旅游活动,才可能亲身体验和触摸到旅游地民众生活事项,体会到当地的民俗事项,体会到当地人民的生活的方式和、思想意识和审美情趣,实现审美与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从而达到良好的游玩境界。从某种意思上来讲: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在未来不久将成为现代旅游的主流之一;由于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游资源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也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因此,民俗旅游资源是旅游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能把握好并利用好这一优势资源是提高我国旅游品位的关键所在。

四、民俗特色旅游资源的保护

旅游开发一方面本身存在着扭曲地反映文化与真实地反映文化的差别,更重要的是,它必将干扰民俗文化原有秩序和发展过程,使落后地区受到旅游者外来文化的冲击。当地居民思想行为的混乱和盲目仿效追随将淡化原有文化的特征,进而在长远角度上破坏了旅游资源特征。

这种现象目前有不少少数民族地区业已出现,一些民俗旅游村落除了歌舞表演外,日常生活已面目全非,与外界趋同,旅游者求异求知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旅游点的市场吸引力日趋下降。我们固然要看到,没有一成不变的民俗文化,联合国把横断山区的一个小村落划定为世界民族人文保护区的做法毕竟不可能推广到各地,也很难保证取得较好的实际效果。我们在旅游开发工作中所应当做的,一方面是尽量真实地反映民俗文化,对于不同时期的民俗尽量予以时间说明;另一方面是向当地居民宣传教育,除了极少数野蛮的、愚昧无知的民治行为外,民俗文化是没有优劣高下之分的,都是世界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的同时更应保护自己的文化传统,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失却自己的民俗文化特色,也就基本失去了旅游生命力,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的同时有效地保护民族文化资源,是民俗旅游发展的关键.现就我国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策略。

五、开发和保护民俗旅游文化内涵的策略

对传统民族文化进行旅游开发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其它积极影响,但它也给民族传统文化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作用,如传统民族文化的同化、庸俗化、商品化等.加强民族凝聚力,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策略,对于民俗旅游的开发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旅游业在开掘民俗文化资源时,要充分发挥民俗文化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树立保护民俗文化传统的意识;要多方位体现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民俗旅游已成为当今旅游业的一个亮点.发展民族旅游业应做到:自觉地执行民俗文化的保留和传承原则;旅游开发商应注意保护民俗文化:注重民俗旅游开发的经济效益原则。

1、因地制宜,挖掘、开发和建设各具特色的新景观、新产品

民俗旅游资源散存在各地各处。开发,就是要使这些散落在民间或各地的民俗资源具有招徕游客前来观光的能力。既包括对新开辟的旅游区中民俗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也包括对原有的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建设。俗语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开发民俗旅游资源要依靠当地所拥有的固有资源,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地从当地的资源特点出发,利用本身所特有的优势。如建筑、服饰、风味食品、民族歌舞等等,保持古朴的民风、特有的风情,同时又要让现代生活中新的民俗脱颖而出。要办原汁原味的民俗旅游,并不是要把一些文化落后、思想愚昧的阴暗面暴露给来人,而是要在开发过程中扬长避短,把纯洁、文明的、表现民族气节的正确方面提供给游客,那些落后、愚昧的东西通过开办民俗旅游,接受先进、健康的文化、科技和思想,可以逐渐消除。

2、自然风光、文物古迹与民俗文化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民俗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还有一个突出特点:可移性。民俗旅游活动除了在本地开展活动,吸引游客,还可以移到自然风景区和旅游城市进行表演、交流,从而获得更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蕴藏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尤其很多偏远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活动更为丰富。虽然民俗旅游投资少,不需要大兴土木和投入巨额资金去培植旅游景观,但要在民俗源地逐一开办民俗旅游活动,从可进入性和区域集中性来考虑,都十分困难。要使民俗旅游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与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有机结合,可通过开辟民俗旅游一条线或筹建民俗文化村、民俗风情区、民俗博物馆、民俗等形式,带动民族饮食、民间蜡染、刺绣、挑花、编织等工艺品的综合开发,将有突出特色的民俗旅游项目引进著名的自然风景旅游点,以及国内外旅游城市,作为固定的或流动性项目,参与到观光和文物古迹旅游,使它们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3、采取相对封闭措施,防止被同化

旅游者与旅游地之间的交流和影响是相互的,但事实上由于旅游者对旅游地的社会影响远大于他们接受到的旅游地社会的影响,因而,对于旅游地文化尤其民俗文化来说,易遭到异地文化的冲击和同化,导致地方文化的独特性被削弱。如广西侗族地区,把清代时建的鼓楼、风雨桥拆下卖掉,取而代之的是钢筋混凝土的砖房和拱桥。要避免这种消极作用的产生,就应采取慎重的态度和相应的防范对策。相对封闭措施、坚持民俗旅游民众办,这是一种抑制同化的有效方法。这样保持以地方习俗为主要旅游对象、当地群众参加经营的相对封闭性,既能防止民俗文化被同化,体现民俗旅游真正的民族味、朴实感、亲切感,又能造成文化、经济以及社会诸方面的相对神秘性,来刺激区域旅游动机的产生,带来更多的客源。

4、高品位开发和利用民俗旅游资源,防止“庸俗化”

民俗旅游开发要保证具有魅力的民族文化能真正得以弘扬和保护,就必须杜绝肆意亵渎和歪曲旅游地民俗风情资源的现象。扼制低格调,标新立异、生搬硬套而造成的民俗庸俗化。因此,高品位开发利用民俗资源是举棋之关键。高品位开发指旅游地在民俗资源开发上,要正确瞄准本地区的资源特色,结合本地区及周边地区旅游环境,把独特的风情民俗展示出来,开发建设民俗旅游资源,就应当对当地民俗资源充分地调查和研究,在此基础上,选择开发方向,确定文化定位,尽最大可能挖掘出当地民俗资源的潜力。

5、加大力度宣传民俗旅游

要坚持有的放矢供需对应。多开发有市场需求的项目,成立专门的专家部门对旅游客源市场进行有效的因素分析。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媒体对民俗风情进行宣传和推广还可以借助一些展览和博览会对相关的信息展现给大众。

6、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民俗旅游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旦过度开发,不注意保护就会枯竭乃至消失。科学合理的极大力度对民俗文化进行保护和发扬,我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一方面及时组织有关的专家对民俗旅游资源环境进行评估,科学的规划旅游的接待量,制定年民俗文化环境保护规划,把民俗文化环境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协调起来。另一方面要依靠政府和媒体的力量,向公众传播有关的保护民俗资源的意识,加强民族意识,使少数民族群众能辨证的对待自身传统和生活方式,防止民俗被庸俗同化。

三、结语

当地的民俗文化篇7

[关键词] 商品化 民俗旅游 本真性 影响

自20世纪80年代,以往被人们斥为“落后”、“迷信”、“原始”、“蒙昧”的民俗文化进入了旅游研究者和旅游规划者的视野,成为弘扬传统文化、向外来旅游者展示本土形象的旅游资源。随后,民俗旅游作为一种专项旅游在中国大地蓬勃兴起,至今方兴未艾。

一、民俗旅游中的文化“商品化”

民俗文化成为旅游资源,与民俗本身的本真性特征密不可分。1.民俗旅游所依托的民俗旅游资源具有民族性和地方性的特征。无论是服饰、饮食、建筑,还是礼仪、节庆,都是一定环境的产物,都是一个民族、地区人们生活的本来面目和真实反映。2.民俗旅游所依托的民俗旅游资源具有原始性与神秘性的特征。具有原始性与神秘性的众多的民俗事象能充分满足现代人的求新求异的心理。3.民俗旅游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意识。民俗旅游却更多地向人们展示了富有人情味的东西。民俗旅游的本真性,是民俗旅游赖以存在的基础。旅游者对异域民俗强烈兴趣和好奇主要通过在旅游活动中对真实性的文化再现来实现。因此,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应该尽量保存民俗文化的本真性。

可随着旅游者的大量涌入,旅游的文化“商品化”和“真实性”问题越来越突出的摆在我们面前,这种现象存在于东西方各国,也一直是旅游人类学者们争论不休的问题。美国旅游人类学家格雷本认为:在旅游经济中,出于赚钱的目的,任何可以合法地吸引外来游客的文化因素,都可以被包装、被定价、作为商品提供和出售给游客,文化被当作商品来买卖(NelsonH・Graburn,1976) 。舞台化是商品化的重要形式之一。

对民族文化商品化持反对观点的最有代表性的是著名的美国旅游人类学家格林伍德,他认为:民族文化商品化后,不仅使当地民族对本土文化失去兴趣与信念,而且还会使文化本身丧失原有的内涵,文化的真实性将弱化,它甚至使一些最不发达的国家沦为格雷本所说的第四世界(NelsonH・H・Graburn, 1976)。他认为:商品化的最终结果是导致文化失去真实性,民族文化遭到腐蚀和破坏(Greenwood, 1977) 。另外,也有人类学家认为文化的商品化将构成随文化政治化而来后的文化上的第二个危险:当民俗旅游由于注入过多的商业因素和权力因素而被高度组织化、机构化、舞台化之后,民俗旅游越来越被抛离民俗原生的文化生存语境和生存土壤,民俗生活被置于戏剧化、仪式化的场景之中,人们用一种典型化的或者缩微的方式甚至是一系列符号如民族服饰、民族物品、歌舞表演、仪式等来展示具有历史底蕴的民俗文化,深厚的民俗文化演变成了高度产业化下快速复制的商品,最终,民俗旅游成为空留下承载原有意义的形式外壳(刘晓春,2002) ,而民俗文化的真正含义遭到了残酷的扼杀。更让人担心的是,民俗文化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由于存在不被正确理解而导致不正当舞台化进而庸俗化的可能。如一些地方,一些迷信、落后的文化传统或习俗被刻意渲染,一些本应该在特定时间和地点、按照传统规定的内容和方式举行的活动却根据旅游者的需求随时随地开展,甚至宗教礼仪也失去了本该有的严肃性和神秘性,而变成了一种世俗物品。如西班牙Fuenterrabia地区的Alarde仪式,原本是巴斯克人抗敌入侵获胜后“集体高贵”精神的展示,却因当地旅游的需要,变成了一天举行两次的大众仪式,仪式的真实内涵逐渐丧失。格林伍德对此表示极度的愤慨,他说:“文化商品化只需几分钟,而几百年的历史却毁于一旦”。但是,也有学者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民俗文化的商品化。如有人认为文化商品化的进程并不一定使其失去意义,因为参加这种活动的民间艺人,他们的表演是认真的,他们为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而骄傲,没有理由指责他们的表演亵辱了本民族的文化。而且,民俗旅游文化的商品化还将有效地促进民族文化的推广和发展(申葆嘉, 1999 ) 。以色列著名的旅游人类学家科恩( Erik cohen, 1989)认为:商品化使真实性丧失的说法是荒谬的。一种新的商品化了的民族文化,可以随时被接受为“真实”(即使经过了商品化) ,同时这种商品还会得益于悠久的民族文化所赋予的深厚内涵,成为更具吸引力的商品。由于有了商品销售带来的资金支撑,商品生产的技术和设备不断更新,从而使生产出来的商品更趋完善,更具民族特色,这反过来有效地保护了民族文化。许多旅游人类学家把这一过程看作是一种文化重创、文化复活和传统文化加强的过程,有的人甚至把这种过程称为“文化复兴”。如云南丽江地区的洞经音乐在濒临消亡之际而又因旅游的商品化行为最终推动其被抢救和复兴的过程便是成功的例证。现在到丽江旅游的游客都把听洞经音乐当作重要的活动之一,洞经音乐从此成为丽江文化旅游资源的一个重要部分。

二、民俗旅游中的文化“真实性”

对于旅游中文化真实性的研究源于旅游活动对传统文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格雷本认为,当今社会与前现代社会相比是一个虚假的社会,一切都变得“不真实”了,而旅游者到异地旅游是为了接触异地、异质文化,是为了寻求他人、他民族真实的东西,旅游者的这种追求异地真实性的心理倾向被人类学家称为文化的真实性。不少人认为,旅游活动尤其是民俗旅游和文化旅游,把民俗文化商品化, 破坏了地方文化和人际关系的真实性。Turner和Ash (1975)指出,旅游所提供给人们的是一种假的东西。而Boorstein (1992)甚至认为旅游活动是一个“伪事件”。根据学者徐赣丽对广西金竹乡在进行旅游开发后的研究表明,当地旅游中的歌舞表演是在对生活中劳动、娱乐等活动在综合基础上的夸大美化,歌舞表演的主导者力求通过本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特征的“整合和概括”,把游客所看到歌舞表演设计为完全像是从当地原生态的土壤中培育出来的,从而迎合游客对少数民族歌舞及其文化的想象和真实性的追求。另外,她还发现,老百姓对一直传承的歌舞含义的解释,也莫衷一是。相比较那些日常劳动的舞蹈形式,他们更愿意接受那些加工或改编后的歌舞,即文化生产,因为这更能风光地展现自己和体现他们的风情,而游客并未觉得歌舞表演是不真实的,相反还有很多重游客。由此可知,在民俗旅游目的地的居民都对真实性的看法“各自为是”、理解各异的前提下,游客是很难真正追求到文化的原汁原味的。因为文化的真实性是发展的、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真实是可以被创造的。同时,为了满足现代游客来去匆匆而又想体验民俗地区文化真实的这种需要,简单化而又特色化地并在一种相对真实的环境中提供文化表演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因为,现代旅游中的大多数经历都属于“旅游场景真实”经历,而非民俗地区文化的“本体真实” 。前者来源与后者,是后者的一种艺术化形式。另外,不同的人对体验真实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对于那些视旅游为玩乐,极易在旅游中得到满足的游客来说,真实性的问题根本不存在。Bruner和Kirshenblatt - Gimblett (1994)论证说,旅游中的民俗表演不是要提供真实,而是为游客提供一种旅游现实感,一种可以让他们体验当地文化的舞台。科恩(Cohen, 1989)也认为,所谓“真实性”取决于人们的感受。因此笔者认为,真实性是因人而异、因环境而异的,旅游者所追求的真实与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日常真实是不同的,也与旅游人类学家所理解的真实是不一样的,大众旅游中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真实和原汁原味是很难达到的。

三、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本真性的保护

尽管,民俗旅游在开发过程中带来了很多的负面效应,但积极的一面我们也应该肯定,关键是如和进行调和。我们可以加强对民俗旅游的管理来调和本真性和商品化的矛盾。具体说来,可以从旅游地居民、旅游者和旅游企业三方面入手。

1.对于旅游地,要保证尽量提供原汁原味的民俗。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使用各种手段,如文字、图片、模型、光盘等对本地的民俗文化进行真实、详尽的挖掘和整理;要加强和对旅游地居民的教育和引导;政府及有关部门还应该为旅游地居民提供学习民俗文化的机会,建立相应的培训和教育机构。

2.对于旅游者,应该积极引导他们理解和尊重旅游地的民俗文化。(1)事先向旅游者提供有关旅游地民俗文化的准确信息,尤其是那些不易被外来者所理解和接受的部分。避免因文化差异而产生旅游者和当地居民之间的冲突甚至对抗。(2)应该根据旅游地的民俗文化环境,规范旅游者的穿戴及言行举止,对旅游者的不恰当的装扮及行为进行限制,减少和避免不健康文化对旅游地的负面影响。

3.对于旅游企业,主要是引导和监督开发商协调好民俗文化保护与开发二者之间的关系。旅游企业要在保护好民俗旅游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开发,才能保证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接待旅游者而必须进行的建设尽量规划在民俗文化旅游地之外的区域,遵循“区内旅游,区外服务”的原则。另外,旅游企业在将民俗文化转化为旅游产品的过程中,有些内容应有限制性地展示或者不展示。

总之,在民俗旅游开发中,应避免吹毛求疵地追求“本真性”与无所不有的“商品化”,应在保留民俗文化的本真性和商品化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将民俗文化的内容有限制地、有选择性地展示给旅游者,让旅游者享受到真实的民俗文化的同时,给民俗文化的保护带来新的机遇,使民俗文化的保护和民俗旅游的发展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李正欢:解读民俗旅游本真性与商品化的内在张力[J].哈滨学院学报, 2002年第11期

[2]瓦伦・L・史密斯:东道主与游客――旅游人类学研究[M].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2年

[3]徐赣丽:生活与舞台――关于民俗旅游歌舞表演的考察和思考[J].民俗研究, 2004年第期

[5]杨萍:再论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 层次、措施及模式[J].经济问题探索,2004 年第1期

当地的民俗文化篇8

摘要:本文从黔北仡佬族体育文化的相关概述入手,着重分析了黔北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影响因素,并提出了黔北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黔北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6-0096-02

民俗体育文化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能够体现民族精神和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黔北仡佬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体育文化,成为我国宝贵的体育文化资源,受到我国体育界和文化界的高度重视。黔北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能够丰富当地居民的文化生活,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黔北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研究成为体育界和文化界的重点研究项目。探析黔北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现状与发展策略不仅能够促进黔北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传承,而且对我国体育事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有着深刻意义。

一、黔北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相关概述

1.悠久的历史是黔北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的摇篮。黔北仡佬族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了中华民族勤劳质朴的高贵品质,每逢过节的时候,黔北仡佬族的人们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并且,黔北仡佬族在劳作中创新出了多种体育项目,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民俗体育文化。另外,黔北仡佬族人民信奉道教和自然,在祭祀的过程中主要以祭祖为主。并且,黔北仡佬族人民认为自然现象中蕴含着生命意志和生命的灵性,会对人的命运产生影响。因此,他们采用各种文娱体育活动来娱乐神灵,祈求保佑,宗教成为促进黔北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2.黔北仡佬族民俗体育项目。黔北仡佬族的民俗体育项目主要有打篾鸡蛋、牛撵牛、打花龙、踩堂舞、跳海、傩戏、板凳拳、档把、高台狮舞、仡佬毛龙、仡佬族祭祀舞等。其中,档把、高台狮舞、踢毽子等体育项目来源于生a活动中。傩戏、仡佬族祭祀舞等来源于宗教祭祀活动,打篾鸡蛋、打花龙、跳海等来源于对英雄人物的崇拜,踩堂舞、牛筋舞等来源于当地的民族风俗。另外,按照功能和表现形式来分,黔北仡佬族民俗体育主要分为以傩戏、祭祀舞、踩堂舞为主的宗教祭祀类,以打篾鸡蛋、打花龙、抢花炮为主的竞技对抗类,以高台舞狮、档把、舞毛龙为主的技能表演类,以跳海、踢毽子为主的嬉戏娱乐类。

二、黔北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现状

1.体育组织管理与政策实施现状。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黔北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当地的文化体育部门深入挖掘了黔北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并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制定了相关的政策促进黔北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例如,当地政府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节日活动,发扬黔北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

2.当地居民对民俗体育文化的满意度。虽然,部分黔北仡佬族人民对民俗体育文化感到十分满意,认为黔北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具有较强的民族特色,但是,在现代体育发展的影响下,很多黔北仡佬族人民对黔北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感到担忧,希望政府能够积极创新,促进黔北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的改革,保证黔北仡佬族体育文化的健康发展。

三、黔北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1.地域环境的影响。黔北仡佬族的人民生活在贵州的边远山区,地势起伏较大,各地的气温相差也比较大。因此,黔北仡佬族人民受到的中原文化影响较小,其民俗体育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并且,这些民俗体育文化具有广泛的参与性,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而且能够加强人们之间的交流,为黔北仡佬族人民的生活增添欢乐。

2.宗教祭祀活动的影响。黔北仡佬族的先民认为世间万物是有灵性的,因此,他们在遇到病痛和天灾时会烧香祈求消除灾难。并且,祭祀是黔北仡佬族的重大活动项目,每逢春节、吃新节、仡佬节等节日时都要举行祭祀活动。例如,高台舞狮、傩戏等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宗教祭祀活动。

3.人口变迁的影响。黔北仡佬族先民很早就定居在贵州境内,但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政策、战争、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黔北仡佬族人口大量流失,很多黔北仡佬族居民流落到其他地区。因此,黔北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中也存在着较大的文化差异。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黔北仡佬族人口迅速恢复,黔北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4.现代体育发展的影响。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西方的篮球、田径、游泳、排球等体育运动逐渐融入到我国的体育运动中,成为我国体育运动的重要内容。并且,现代体育的发展对黔北仡佬族民俗体育形成了严重的冲击。黔北仡佬族群众平时参加的都是现代体育项目,只有少部分人选择黔北仡佬族民俗体育项目,导致黔北仡佬族民俗体育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5.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新农村建设对黔北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黔北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极大地丰富了黔北仡佬族人民的业余生活,促进黔北仡佬族体育文化朝着休闲化和娱乐化方向发展。

四、黔北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策略

1.树立科学发展的思想。黔北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应积极树立科学发展的思想,在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解放思想,坚持黔北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的道路。为此,黔北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应积极吸收现代体育的特点,增强黔北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的现代化特征,使黔北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与现实生活相协调。并且,当地政府应积极探索黔北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与现代体育文化的结合点,充实黔北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的内容,丰富黔北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的形式,促进黔北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科学发展。

2.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当地政府在黔北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带头作用,因此,贵州政府应积极加大对黔北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的支持力度,引领黔北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健康发展。为此,当地政府应积极制定黔北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政策,规定黔北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为黔北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另外,当地政府应加大对黔北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资金投入,将社会资金和企业资金引入到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完善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环境,为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3.加强理论学习。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对黔北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的理论学习,整理改造黔北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理论基础,使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理论知识与现代体育文化发展相适应。并且,相关管理部门应积极培养黔北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的理论研究人员和文化传承人员,深化对黔北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的研究,促进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的科学发展。

4.与学校体育相结合。黔北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应加强重视现代体育的发展现状,积极与学校体育相结合,增强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的思想性和健身性。为此,当地学校应深入挖掘黔北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资源,丰富体育课程内容,向学生讲授黔北仡佬族民俗体育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介绍黔北仡佬族民俗体育的相关文化,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熏陶。另外,黔北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应该以高校为依托,积极培养黔北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并且,高校应对黔北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进行系统化和科学化的研究,使黔北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实现由宗教化、民间化到系统化、规范化的转变。

5.与体育旅游相结合。黔北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应与当地的旅游产业相结合,借助旅游业的发展向外界展示自身独特的民族特色,促进黔北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朝着产业化方向发展。并且,黔北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与旅游产业相结合,能够加强其他地区人们对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的了解,促进仡佬族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播。

参考文献:

[1]李明刚,胡贵勇,官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媒介意义分析[J].中国报业,2012,(04).

[2]丁勇,颜庆,郑俊梅.民族传统体育进入贵州民族地区学校体育的理性思考――以黔北仡佬族民族传统体育“蔑鸡蛋”为例[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9,(11).

[3]李明刚,官琴,胡贵勇.黔北民间、民族体育在“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中的发展研究[J].体育博览,2011,(10).

上一篇:医院远程医疗方案范文 下一篇:农机使用安全常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