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生命体征范文

时间:2023-10-08 17:24:09

维持生命体征篇1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86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男44例,女42例,年龄15~75岁,平均(50.2±2.5)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确诊,患有支气管哮喘15例,肺癌10例,慢性支气管炎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3例,支气管扩展8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A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B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个体化护理。

1.2.1心理护理:呼吸内科重症疾病一般均能影响到患者的呼吸,时刻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精神及经济上的负担,患者容易产生焦虑、紧张及恐惧的情绪。故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了解,以真诚的态度,亲切的话语,真心为患者着想的思想,对于患者提出的疑问给予耐心细致的解答,向患者相关疾病的知识,使患者形成正确的认知,要尽量满足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注意与患者要进行及时的沟通交流,倾听患者心声,致力于为患者排忧解难,获取患者信赖,提高患者依从性从而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提高治愈率。

1.2.2生命体征监测:由于疾病的干扰,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常常会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出现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头晕等临床症状及一系列的生命体征,对此,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对患者进行对症护理,缓解患者痛苦,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使之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同时,护理人员要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深度、呼吸频率及心率等情况,并定时做好数据记录,对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进行有效评估。

1.2.3氧疗护理:呼吸困难是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患者容易出现休克症状,严重的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护理人员要给予患者有效的氧疗护理,在患者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缺氧症状时,或者是表现出呼吸困难的情况时给予其合理的吸氧治疗,给予鼻导管吸氧或者面罩吸氧方法供氧。氧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正确的使用气雾剂,为避免感染尤其要注意消毒处理。

1.2.4机械通气护理:保证患者气道畅通无阻,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气道进行仔细观察,观察是否有分泌物在气道内存在,如存在要及时清理。在吸氧过程中,要确保患者能够正确合理的进行吸氧,避免损伤到黏膜。合理湿化处理患者的气道,使气道保持净化,有效预防感染。

1.3疗效标准: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消失,呼吸通畅,维持生命体征在一个稳定状态,身体各项指标有较大程度恢复,生活质量提高。好转: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有所消失,呼吸通畅,维持生命体征在一个稳定状态,身体各项指标得到一定的恢复,生活质量有所提高。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均未消失,呼吸困难症状较严重,病情不断加重,患者的生命体征处于一个不稳定的状态,严重制约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7.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两组患者病情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A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72.1%,B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3.0%,B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较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文来自于《吉林医学》杂志。《吉林医学》杂志简介详见.)

三、小结

本研究结果证明,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总结,选择具有针对性的较合适的护理方案,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维持生命体征篇2

【关键词】疼痛护理干预;新生儿护理;效果

疼痛不仅是一种临床常见症状,同时也属于一种常见疾病。相关研究表明,新生儿对疼痛的感知比成人更为持久和强烈,并且疼痛而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长期影响新生儿的身体健康,因此,对新生儿予以疼痛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1]。本文对我院出生的新生儿9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具体分析,旨在探究疼痛护理干预应用于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出生的新生儿98例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58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1:19,胎龄36~40周,平均胎龄(37.61±3.25)周,其中早产儿13例,足月儿27例;研究组男女比例为30:28,胎龄35~39周,平均胎龄(37.46±2.71)周,其中早产儿19例,足月儿39例;两组新生儿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即常规用药护理、皮肤护理等。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实施疼痛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护理:维持新生儿屈曲位,减轻其疼痛,维持鸟巢式,提高其调节能力,足跟采血时维持其俯卧位,提高其舒适度。(2)袋鼠式护理:直立式拥抱新生儿,给予其安全感,维持其生理稳定。(3)母乳喂养:指导产妇对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4)非营养吮吸:放置安慰于新生儿口中,增加其吮吸动作。(5)嗅觉安抚:放置含有香兰素的纱布于新生儿头部。(6)葡萄糖水护理:给予新生儿服用葡萄糖水,减轻新生儿疼痛感。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新生儿疼痛刺激前后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并对两组进行急性疼痛评分,总分为10分,其中0~3分为轻度疼痛,4~7分为中度疼痛,8~10分为重度疼痛。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疼痛刺激时急性疼痛评分对比

对照组中轻度20例(50.00)、中度13例(32.50)、重度7例(17.5),研究组中轻度43例(74.14)、中度13例(22.41)、重度2例(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疼痛刺激3min后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对比

刺激前两组心率、动脉压以及血氧饱和度无显著差异,刺激3min后观察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新生儿机体发育尚不成熟,其神经系统功能以及其他系统功能均不够完善,导致其不能完全适应外部环境变化,所以当新生儿遭遇不同程度的刺激均会产生近期或长久的影响,从而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故建立完善的疼痛评估系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干预具有重要意义[2]。本文对疼痛护理干预应用于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进行具体探究,以期为临床护理方案的选择提供有效依据。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疼痛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对新生儿行疼痛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新生儿疼痛感,减轻其受到的伤害。同时,研究结果还显示:疼痛刺激3min后,研究组心率、动脉压以及血氧饱和度恢复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通过对新生儿行疼痛护理干预可有效维持新生儿各项生命体征的稳定,有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分析原因可能为:通过对新生儿行护理,使新生儿处于屈曲位、鸟巢式或俯卧位,均有效提高新生儿舒适度,从而减轻其疼痛感,足部采血所产生的疼痛作用时间较长,通过维持其四肢屈曲,使其感受到舒适、放松,有效减轻疼痛感[3]。通过对新生儿行袋鼠式护理,抚摸并拥抱新生儿,增加其安全感,起到良好的安抚作用,同时还能够维持其各项生命体征的稳定。相关研究表明,母乳喂养可有效缓解新生儿疼痛感,本研究通过指导产妇对新生儿母乳喂养,从而有效减轻其疼痛[4]。通过对新生儿行非营养吮吸,增加其吮吸动作,从而转移其注意力,减轻其生命体征受到疼痛的影响。另外,还对新生儿进行嗅觉安抚以及葡萄糖水护理,研究表明甜味可激活人体体内内源性阿片,内源性阿片具有效镇痛作用,所以新生儿通过服用葡萄糖水可有效其疼痛感[5]。本研究由于受时间、样本量等因素限制,未对两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需进一步扩大实验进行探究并作合理改善。综上所述,疼痛护理干预应用于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新生儿疼痛,并维持其生命体征稳定,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宝华.护理干预对缓解新生儿疼痛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3,16(11B):49-50.

[2]王珊丹,周均华.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疼痛及生命体征的影响观察与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32):100-101.

[3]李婷婷.疼痛护理干预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齐鲁护理杂志,2015,29(2):161-162.

[4]邹带娣.新生儿的疼痛护理干预[J].现代医院,2014,14(11):102-103.

[5]张园.综合疼痛干预新生儿护理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8):96-97.

维持生命体征篇3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创新/维度

【正文】

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他从民族、国家、政党紧密联系的3个方面精辟地阐明了创新的价值目标和重要作用。当前,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按照同志要求,就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因此,创新观念、创新思想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必将涉猎、渗透、凝结在诸如经济、政治、文化及其理论、体制、科技等领域或层面。其中,理论创新则是其他一切创新的思想基础。对此,本文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几个维度及其关系问题谈点浅见,以达共勉。

一、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思维发展“轨迹”的“链条结”、逻辑纽结维度来看创新和“扬弃”超越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其孕育、创立之日起,其理论思维发展的“轨迹”并非是一条直线,而是随着时代的特征、历史的条件、实践的发展、生产方式的变化、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等情况而与时俱进,并紧紧和上述情况以及形成创新思想的“源”和“流”凝结在一起,呈现为理论思维发展“轨迹”不同性质和同一性质的“链条结”、逻辑纽结。而凝聚在其“链条结”、逻辑纽结的思想营养、思想精华则是创新,从而内在必然地形成创新和“扬弃”超越的关系。马克思理论的创立本身是一种创新,而且是根本性质不同的革命变革。它“扬弃”了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哲学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哲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扬弃”了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欧文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的预测的有价值的部分。并在此基础上,加以革命的改造;同时又溶入了新的发现,从而进行理论创新,以顺应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创立了以无产阶级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全部理论基础的崭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这种崭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无论从其根本性质、历史地位、价值目标、伟大作用诸方面,都远远超越了黑格尔、费尔巴哈、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圣西门、傅立叶、欧文及其理论。这种超越是不同性质理论思维发展“轨迹”的“质”的飞跃,是“突变”。从科学理论思维发展的逻辑连续性分析,除上述不同性质的质变、“突变”外,仍然存在着同一性质理论在不同条件下的“量”的扩展、超越。这种理论创新的“量”的扩展、超越,是在坚持整体理论体系的前提下,对某些局部或个别的结论,因实践条件的变化而作出的某些调整、修改或改变,这正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丰富和发展的体现。譬如:处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社会的马克思恩格斯,从分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出发,拟从资本主义很高的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冲破其狭隘的生产关系,从而使生产的社会化和私人资本主义占有这个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尖锐化,导致社会主义革命的逻辑推理而设想,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那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发生。因此,恩格斯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将不是仅仅一个国家的革命而是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的革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41页,第2版)马克思恩格斯所提出的社会主义革命同时取得胜利的理论,在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以后,形势发生了一些变化。列宁发现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规律,并由此得出了社会主义将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列宁于1915年在《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中写道:“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列宁选集》第2卷第554页,第3版)上述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一国胜利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同时取得胜利的理论在新形势下的理论创新,是符合逻辑思维发展规律的必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一性质理论思维发展“轨迹”上的“量”的扩展、超越、丰富和发展的范例。

二、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根基点、生长点维度来看创新和求实求真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特征是它的实践性。其理论来源于实践,经过实践反复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实践是孕育、产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肥沃土壤”,因而其理论创新一刻也不能离开实践。这就决定创新和求实的这种辩证统一关系成为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中轴线”。其中,求实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是求实的必然和结果。没有求实的创新,不是科学唯物论的创新,不是真正的创新;没有创新的求实,是死板的机械唯物论的求实,是没有生命力,没有发展前途的。这里所说的“求实”是求实的“静态”和“动态”的辩证统一观,它包括3层含义:一是指坚持一切从现存的事物的实际出发;二是指坚持一切从事物变化了的实际出发;三是指坚持一切从不同时空、不同条件下事物的实际出发。这是创新的前提,是求实和创新辩证逻辑思维发展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是“求是”。求是是指探求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性。它也包括3层含义:一是指事物某一层面的规律性;二是指不同层面的规律性;三是指较深层次、更深层次的规律性。这是求实和创新辩证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阶段。第三阶段是“求真”。求真是指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认识(或正确反映),即指在人们的头脑里包含着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客观内容,是客观真理,而且是已被实践反复检验的客观真理。这是求实和创新辩证逻辑思维发展到人们获得认识的成果即获得客观真理阶段。人们获得客观真理,只能说是处在“客体主体化”形成人们的正确思想阶段。那么,要实现人们的正确思想,以其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变革客观事物,以实现人们的价值要求、价值目标时,就是求实和创新辩证逻辑思维发展的第四阶段,即“主体客体化”阶段,它也是求实和创新辩证统一关系在其运动、辩证发展的一个周期的最后阶段,即落脚点。从求实和创新这一辩证逻辑思维运动分析,“求实”、“求是”、“求真”以及实现其价值目标各个阶段,都是紧紧和创新联系在一起。由此可知,求实思想和创新思想是指对同一个问题思考的两个侧面,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一对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辩证纽结。三、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提特征的科学性、真理性维度来看创新和继承坚持的关系

科学性、真理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前提和根本特征之一。正因为如此,160多年来,它以强大的生命力、巨大的感召力、无法估量的震撼力影响着全世界,为全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提供着科学的精神力量和强大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生产观点”、“群众观点”、“矛盾观点”、“辩证唯物观点”、“实事求是观点”等一系列基本观点永远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根本的科学观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揭示了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交织在一起,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这一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和必将灭亡的特殊规律,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和雇佣劳动剥削的本质,揭示了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无法克服的“固有矛盾”的“症结”。“二战”后,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虽然出现某些新的变化,诸如:通过发展合作制、股份制、基金投资等手段,使部分财产权在社会层面得到扩散;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系,有效地运用计划经济的调控等手段,提高了社会保障水平;通过跨国公司,以科技领先地位尤其是高科技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得到相对稳定的发展。但这一切变化,并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也没有改变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趋势。因而说,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整体上科学地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并不因其某些条件的变化而“过时”,也不因其某些局部性或个别结论的改变。而失去其科学理论耀目的真理光芒。正因为如此,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就必须要在继承、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及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进行。只有这样的理论创新,才是可靠的、坚定的、坚持正确方向的科学创新。

四、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形势下、新条件下,指导实践的社会功能维度来看创新和“结合”发展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指导无产阶级及其广大人民群众正确行动的指南,它并不是教条,而是包含着普遍根据具有普遍性品格的普遍原理。那么,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遍原理同在新形势下、新条件下的具体情况、具体实践、具体问题相结合,这诚然是理论创新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创立以来,不同国家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遍原理同其本国的实际相结合,不断地同新形势下、新条件下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这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观所在,也正是马克思主义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体现。19世纪末期,列宁主义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在俄国发展的新阶段。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遍原理同俄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形势下、新条件下得到发展。在中国,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立了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同理,以同志为代表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形势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同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是我们党长期的指导思想。当前,“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指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伟大行动纲领。由上可知,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在不断同新形势下、新条件下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其指导实践的伟大社会功能;也才能真正不断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维持生命体征篇4

【关键词】高龄患者;全身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麻醉效果;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031-0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也不断改善,社会人口老年化问题越来越严重,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高龄患者也有明显上升的趋势,由于高龄患者生理结构的特殊性与复杂性,身体各项器官组织功能逐步呈现衰退及老化的状态,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手术麻醉风险,极易因麻醉引发各类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据相关报道高龄患者出现并发症及死亡的几率是年轻人的3倍,因此在术前必须充分了解高龄患者的病理和生理特征及其手术的特殊性,从而保证患者围术期的安全。本文回顾性分析100例高龄患者的临床麻醉表现从而探讨有效的用药方法,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5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00例高龄患者,其中男性65例,女性35例,患者的年龄在65-95岁之间,平均年龄在78岁左右,大部分的患者在手术前均存在一种或以上的内科合并疾病,其中心电图出现异常有的30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25例,慢支炎肺气肿、肺心病等肺部疾病患者有20例,糖尿病患者8例,冠心病患者7 例。现在对所有患者采取全身麻醉和连续硬膜外麻醉两种方案,全身麻醉适用于阑尾穿孔剖腹、妇产科子宫切除、胆道胃十二指肠手术、肠梗阻探查以及下肢、髋部骨科手术;连续硬膜外麻醉适用于循环呼吸良好的高龄患者下腹部以下的手术。将100例高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5例患者采取全身麻醉的方式,对照组55例患者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的方式,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身体状况等基本资料上没有明显区别,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1.2.1术前准备

在手术前对所有患者采用监护仪对高龄患者进行常规的全身检查,包括心率、呼吸、X线胸片、心电图、血氧饱和度以及血、尿常规等各项身体指标,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用药方式及药量。同时因为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疾病是高龄患者常见的合并症,因此在术前还应针对一些可能会影响手术的合并症进行对症处理:(1)对心律失常频繁发作或病情严重的,请求心内科主治医师协助监护心电图并采取及时的对症处理;心房颤动严重或传导障碍的患者,术前应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2)高血压患者应持续服用降压药直到术前的早晨,使患者的血压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3)肺部感染患者及时给与化痰、抗炎治疗,并采取雾化吸入来净化呼吸道(4)对于合并糖尿病患者要控制血糖水平在8.5 mmol/L以下,最高不能超过12mmol/L。(5)伴有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患者为预防严重的心律失常,必须尽可能的控制。(6)纠正低蛋白血症、贫血及营养不良,必要时输血或静脉高营养。

1.2.2用药方法

(1)观察组采用全身麻醉:常规采用静吸复合的麻醉,诱导时使用0.5-1.5mg/kg的咪唑安定、2μg/kg的芬太尼及1.5mg/kg同剂量的丙泊酚、琥珀胆碱等诱导药缓慢静脉推注,用0.1mg/kg维库溴铵或氯化琥珀胆碱静注进行气管插管后接麻醉机控制呼吸,术中尽量让患者持续吸入浓度较低的异氟醚维持麻醉,其用量应是青壮年的1/2。若手术时间比较久可以使用适量的镇痛药或肌松药,针对身体非常差或手术难度特别大的高龄患者,应先进行气管内插管进行全身麻醉,有利于控制术后患者的呼吸从而确保充足的供氧,同时可有效的降低心肌的耗氧量以及因手术刺激或牵拉而引发的不良反应。术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维持麻醉效果及患者的身体体征的稳定。

(2)对照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主要采用的是直入或侧入法进行穿刺,先给予2-3ml小剂量的1.5%利多卡因,观察患者的麻醉阻滞平面及身体体征在5-10min后的变化再考虑是否追加剂量,因为高龄患者的反应较慢,对血压及脉搏的稳定控制比较难,因此在追加麻醉剂量时主要以少量多次为主,同时高龄患者的麻醉性镇痛剂应该是正常成人的1/2。术中针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可以适当的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调节输血和输液的速度和用量,患者的生命征尽量维持平稳,确保血压波动在术前的20%以内。

1.3统计学处理

选用软件SPSS13.0对观察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对比资料用具体数值和百分比来表示,使用t 对计量数据进行检验, P

2结 果

两组患者的麻醉处理均比较恰当,麻醉效果理想,大部分患者的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对比手术前的血压情况,其中有很多的患者的血压变化超过了术前的20%以上,但是经过术中及时有效的处理,在围术期并未发现因麻醉死亡的患者。具体情况如表1 。

3讨 论

高龄患者由于身体各项组织器官功能的逐步衰退和老化,在术前大部分的患者已经患有1种及1种以上的合并症,麻醉后的围术期的各种刺激也极易引起严重并发症,因此患者在进行外科手术的麻醉风险大大的提高,出现并发症及死亡的几率是青年人的3倍,为了确保围术期患者的安全,术前首先应积极做好全面的身体检查及术前准备,充分的评估、了解高龄患者的生理结构及特征,针对不同患者的手术区域以及身体状况选择合理的麻醉方案,对于阑尾穿孔剖腹、妇产科子宫切除、胆道胃十二指肠手术、肠梗阻探查、下肢、髋部骨科手术及全身情况较差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可以减轻围术期带来的不良刺激,对于循环呼吸良好下腹部以下的手术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可以有效的维持麻醉过程中的循环稳定。同时应对可能影响手术的合并症进行对症处理,加强术中的监测,尽量选用一些对心血管抑制作用不强的药物,以少量多次为主的用药原则严格控制药量。术后要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的变化,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通知医生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理,从而保证患者的安全。

总之,为了确保高龄患者的临床麻醉安全性,必须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用药方案及药量,积极做好术前准备,加强术中、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的监测,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参考文献

[1]邪均.高龄患者临床麻醉初探[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10).

[2]常庆文.高龄患者手术中的麻醉处理[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2).

[3]王凤鹿,王青浩,任宏远,侯军华,高龄患者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68例[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0(9).

[4]朱建伟,高龄患者临床麻醉170 例总结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0):28-29.

维持生命体征篇5

论长征精神的内涵

70年前,红军战士战胜世所罕见的艰难困苦,铸造了举世闻名的长征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象征。长征精神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www

一、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

崇高的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的灵魂,是红军长征胜利的力量源泉。

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 坚定的革命信念,始终鼓舞着广大红军将士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克服种种艰难险阻。缺衣少食,弹药匮乏,吃的是草根,咽的是树皮,头上敌机轰炸,四周敌军围追堵截,在这种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走出了雪山草地,翻越了高山峻岭,实现了三大主力会师,走上抗日救国前线。红军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广大指战员们对革命理想执著的信念,靠的是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诚和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一位红军老战士在回答“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你们在那么艰难的条件下也不倒下?”的提问时,毫不犹豫地回答:“是理想!革命理想大于天。”正是靠着这一坚定的理想和信念的支撑,前进的道路被敌人封锁了,就在崇山峻岭、深山峡谷中辟路前进;部队被敌人截断了,就以钢铁般的意志实行突围;子弹打光了,就拼刺刀,抛石块,血战到底。为了实现伟大的理想,无数先烈战死沙场。如果说懂得为崇高理想而斗争的军队是不可战胜的话,那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正是这样一支钢铁劲旅。

长征胜利表明: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必胜的信念是红军长征战胜困难、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这种伟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铸造了我们的军魂!

二、牢记宗旨心系人民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长征时期,党坚持这一宗旨,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为取得长征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长征途中,物质极其匮乏,甚至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不具备,但红军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战略目标。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这是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在长征途中,红军所过之地绝大多数是偏辟的山区、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红军每到一地,就积极动员群众,宣传北上抗日的方针,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不动群众一草一木,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并帮助各民族人民群众建立起人民政权和革命武装。红军将士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各民族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和大力支持。当地广大人民群众主动为红军捐粮草,给红军带路,照顾伤病员,甚至参军打仗,这一切都有力地支援了长征。

长征胜利教育我们: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亡的根本因素。得民心则兴、失民心则亡,这是铁的规律。因此,弘扬长征精神,就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心系人民,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三、胸怀全局严守纪律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严明纪律的政党,党的纪律是全党意志的体现,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胸怀全局,是模范执行党的纪律的前提。只有胸怀全局,严守纪律,才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才能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长征的胜利是党和人民军队铁的纪律的胜利。长征途中,红军指战员从革命利益出发,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严守纪律,真正做到个人服从组织,局部服从全局,只要上级一声令下,坚决完成战斗任务,可谓“军令如山重,纪律似铁坚”。懋功会师时,担任后卫任务的红五军团第37团刚翻过雪山到达镇口,突然接到上级命令,要他们原路返回盐井坪,为会师部队担任警戒。该团没有任何怨言,忍着饥饿、寒冷和极度疲劳,重翻夹金山,到达指定地点。长征中,红军将士还自觉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和群众纪律,得到了沿途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的支持。

长征中,红军团结统一,严守纪律,还表现为各部队相互配合、协同作战,以及同闹分裂搞独立的行为作斗争。长征中的各路红军实行战略转移虽然独立进行,但在长征这一全局中,大家密切配合,互相支持。红一、四方面军懋功会师后,曾发生过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严重事件。党中央为了维护党和红军的团结统一,同张国焘的分裂活动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最终战胜了张国焘的分裂主义,维护了红军的团结统一。

长征胜利告诉我们:遵守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是长征胜利的重要保障。同样,遵守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也是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四、艰苦奋斗甘于奉献

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传统。我们党85年的历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历史。在探索兴党、强国、富民的道路上,艰苦奋斗作为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励我们党百折不挠,顽强进取;作为图强求兴的奋斗方式,使我们党在改变中国面貌的历程中创造出辉煌的业绩;作为高尚纯洁的政治品格,确保我们党在各种困难和考验面前巍然屹立。

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人民军队的艰苦奋斗史。万里长征,艰苦卓绝。红军将士与天斗,与地斗,与敌人斗,斩关夺隘,抢险飞渡,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具有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雪山草地是红军长征中最为艰苦的历程。“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海拔400xxxx米的川康雪山,使成千上万的红军战士长眠于此;千里沼泽、连鸟兽都不能出没的川西草地,吞噬了多少红军战士的生命。“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红军战士在“爬过雪山就是胜利”、“走出草地就有希望”口号的鼓舞下,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雪山死神和草地恶魔,并且表现出崇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维持生命体征篇6

一、崇高的理想 坚定的信念

崇高的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的灵魂,是红军长征胜利的力量源泉。

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坚定的革命信念,始终鼓舞着广大红军将士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克服种种艰难险阻。缺衣少食,弹药匮乏,吃的是草根,咽的是树皮,头上敌机轰炸,四周敌军围追堵截,在这种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走出了雪山草地,翻越了高山峻岭,实现了三大主力会师,走上抗日救国前线。红军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广大指战员们对革命理想执著的信念,靠的是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诚和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一位红军老战士在回答“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你们在那么艰难的条件下也不倒下?”的提问时,毫不犹豫地回答:“是理想!革命理想大于天。”正是靠着这一坚定的理想和信念的支撑,前进的道路被敌人封锁了,就在崇山峻岭、深山峡谷中辟路前进;部队被敌人截断了,就以钢铁般的意志实行突围;子弹打光了,就拼刺刀,抛石块,血战到底。为了实现伟大的理想,无数先烈战死沙场。如果说懂得为崇高理想而斗争的军队是不可战胜的话,那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正是这样一支钢铁劲旅。

长征胜利表明: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必胜的信念是红军长征战胜困难、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这种伟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铸造了我们的军魂!

二、牢记宗旨 心系人民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长征时期,党坚持这一宗旨,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为取得长征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长征途中,物质极其匮乏,甚至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不具备,但红军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战略目标。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这是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在长征途中,红军所过之地绝大多数是偏辟的山区、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红军每到一地,就积极动员群众,宣传北上抗日的方针,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不动群众一草一木,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并帮助各民族人民群众建立起人民政权和革命武装。红军将士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各民族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和大力支持。当地广大人民群众主动为红军捐粮草,给红军带路,照顾伤病员,甚至参军打仗,这一切都有力地支援了长征。

长征胜利教育我们: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亡的根本因素。得民心则兴、失民心则亡,这是铁的规律。因此,弘扬长征精神,就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心系人民,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三、胸怀全局 严守纪律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严明纪律的政党,党的纪律是全党意志的体现,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胸怀全局,是模范执行党的纪律的前提。只有胸怀全局,严守纪律,才能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才能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长征的胜利是党和人民军队铁的纪律的胜利。长征途中,红军指战员从革命利益出发,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严守纪律,真正做到个人服从组织,局部服从全局,只要上级一声令下,坚决完成战斗任务,可谓“军令如山重,纪律似铁坚”。懋功会师时,担任后卫任务的红五军团第37团刚翻过雪山到达镇口,突然接到上级命令,要他们原路返回盐井坪,为会师部队担任警戒。该团没有任何怨言,忍着饥饿、寒冷和极度疲劳,重翻夹金山,到达指定地点。长征中,红军将士还自觉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和群众纪律,得到了沿途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的支持。

长征中,红军团结统一,严守纪律,还表现为各部队相互配合、协同作战,以及同闹分裂搞独立的行为作斗争。长征中的各路红军实行战略转移虽然独立进行,但在长征这一全局中,大家密切配合,互相支持。红一、四方面军懋功会师后,曾发生过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严重事件。党中央为了维护党和红军的团结统一,同张国焘的分裂活动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最终战胜了张国焘的分裂主义,维护了红军的团结统一。

长征胜利告诉我们:遵守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是长征胜利的重要保障。同样,遵守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也是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四、艰苦奋斗 甘于奉献

艰苦奋斗、甘于奉献,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传统。我们党85年的历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历史。在探索兴党、强国、富民的道路上,艰苦奋斗作为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励我们党百折不挠,顽强进取;作为图强求兴的奋斗方式,使我们党在改变中国面貌的历程中创造出辉煌的业绩;作为高尚纯洁的政治品格,确保我们党在各种困难和考验面前巍然屹立。

维持生命体征篇7

格林-巴利综合征又称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是主要侵犯脊神经、脊神经根和颅神经等周围神经,偶尔也可以侵犯脊髓和脑的一种疾病。其主要临床特点为肢体出现对称性、弛缓性的瘫痪及手套、袜套样的感觉障碍、脑脊液中蛋白-细胞分离,严重者可出现呼吸麻痹,危及患儿的生命。该病发于<10岁小儿,男多于女,夏、秋季高发[1]。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的发病与感染有关,主要病理改变为受累神经发生水肿,神经内膜淋巴细胞浸润,节段性髓鞘脱失。现将本科曾收治的1例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资料,着重对其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1岁8个月,以“发现四肢进行性无力2天”为主诉2008年6月3日14:58入院,患儿于2天前无诱因被发现双下肢无力,呈进行性加重,渐发展为双上肢乏力,原本会跑变为不会走,不会站,坐不稳,翻身困难,双手能抓握,但对抗差,呼吸平顺,进食正常,排大小便无障碍,感觉有减退。发病后无发热,无呕吐,大小便正常,睡眠好。门诊拟“格林-巴利综合征”收入院。入院查体:t 36.5℃,p 130次/min,r 35次/min,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呼吸平稳,心肺查体无明显异常。双下肢肌力0级,双上肢3级,肌张力低下,腹壁反射,膝腱反射未引出,双侧巴氏征、克氏征均阴性,布氏征阴性。初步诊断: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入院后查血常规示:wbc 11.3×109/l,l 41.8%,n 49.6%,hb 124g/l,plt 484×109/l,crp<1mg/l。急诊全套:k+3.96mmol/l,na+134.6mmol/l,cl 102mmol/l,ca2+2.49mmol/l,co220.7mmol/l,bun 3.9mmol/l,ccr 27μmol/l,glu 64.55mmol/l,入院后给予:(1)完善相关检查。(2)告病重,一级护理,注意呼吸、吞咽情况,必要时予心电监护。(3)予静脉丙种球蛋2.0g/kg大剂量冲击免疫调节处理,地塞米松减轻神经根水肿,补充大剂量维生素c、维生素b、atp、辅酶a,营养神经处理。复方丹参改善循环。告知两周内均为进展期病情继续进展,可出现呼吸肌瘫痪,致呼吸麻痹危及生命,随时需要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予呼吸机支持,且辅助呼吸时间长,可达1个月,因住院时间长,尤其在上呼吸机后,易继发各种细菌感染如肺炎、败血症、心力衰竭等,亦可危及生命。病情恢复期可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四肢瘫痪。患儿入院后为减慢病程进展,于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按20mg/kg的量静点治疗。入院第5天,肌无力仍进展,双手上举困难,能抓握,平躺时转头困难,呼吸稍促,呼吸约30~55次/min,心率波动70~180次/min,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2%以上。于停甲基强的松龙改头孢曲松钠抗感染。入院第6天,咳嗽好转,偶见双拇指活动,查体:双下肢肌力1级,心率波动90~180次/min、呼吸25~50次/min,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入院第7天病情稳定,于当天下午17:00局麻下行腰椎穿次术,术程顺利。查脑脊液常规:无色透明,无凝块,白细胞6×109/l。生化结果提示:cl-19.8mmol/l,clu 4.99mmol/l,m-tp70.9mg/dl。呈现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与病情相符,继予感染及营养神经治疗。2008年6月12日下午患儿家属提出要求办理出院。家长愿承担自动出院的风险,嘱在当地医院继续治疗。经医生同意于办理自动出院手续。

2 护理要点

2.1 严密观察病情

注意生命体征的观察,尤其是呼吸、吞咽情况。

2.2 促进瘫痪肢体的恢复

(1)保持肢体于功能位,防止足下垂、爪形手等后遗症。(2)指导并给予患儿进行功能锻炼,根据病情按床上被动运动床上主动运动床边活动下床活动的次序进行,做到强度适中、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被动运动的幅度由小到大、由大关节到小关节。按摩应以轻柔缓慢的手法进行。活动时需要人陪护,防止受伤。

2.3 改善呼吸功能

抬高床头,利于呼吸;保持输氧管通畅,鼓励患儿咳嗽、深呼吸,必要时吸痰。(1)衣着宽松柔软,以免影响呼吸。(2)观察患儿呼吸频率,节奏和深度,如有呼吸费力、呼吸浅慢、咳嗽无力、吞咽困难时应做好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准备,配合做好呼吸衰竭的抢救。

2.4 防止误吸

备好吸引器,做好误吸窒息的抢救。

2.5 预防褥疮

(1)保持床单整洁,干燥。保持皮肤清洁,尤其是臀部皮肤清洁。(2)每天2~3h翻身更换1次,必要时按摩受压部位,每天2次,并注意翻身时避免推、拉、拖,以减轻局部受压。(3)注意加强营养,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由于患儿年龄小,且缺乏接受健康教育的能力,故对患儿的健康教育偏重于家属:向家长解释病情及预后、治疗护理及检查方法,以取的家长和患儿的密切配合,并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指导患儿锻炼自主呼吸的方法;指导家长为患儿进行肢体的被动运动,并指导患儿坚持瘫痪肢体的主动运动,维持手、足为功能位。

【参考文献】

维持生命体征篇8

[关键词]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围术期监测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P(b)-091-02

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儿,由于其手术耐受性差,抗感染能力差,循环和呼吸易受麻醉和手术的干扰,故围术期监测护理至关重要。本科2005年4月-2009年6月共收治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儿128例,通过术前、术后加强监测及护理,使肺动脉高压的患儿术后顺利康复,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128例,其中男68例,女60例,年龄2个月~7岁,体重4.5-22.0 kg,VSD+PH 58例,VSD+ASD+PH 40例,VSD+ASD+PDA+PH 20例,VSD合并其他畸型伴PH 10例。术前均经心电图、胸片、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并经心导管和心血管造影术检查,均明确有肺动脉高压。心导管检查中测得肺体动脉收缩压比(Pp/Ps)最高为1,最小为0.45。

2 护理措施

2.1 术前护理

术前ICU护士进行术前访视,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手术的一切相关事宜,以及完善各项检查,并对患者及家属做好手术指导及健康教育,消除其恐惧心理,使患儿及家属能以良好的状态积极配合治疗。

2.2 术后处理

后负荷增大、手术创伤及体外循环的影响容易诱发术后低心排及肺动脉高压危象,故术后监护原则是:严密的生命体征和心肺功能的监测。

2.2.1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严密的生命体征和心肺功能的监测和维护,特别是肺动脉压力的监测和维护。

2.2.1.1 心功能监测与处置手术创伤、缺氧、血容量不足、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等均可导致心律失常,影响心脏功能p)。严密的心功能监测,有助于了解患儿术后心功能状况,及时发现各种心律失常,及时进行有效的干预和处理。

2.2.1.2 肺动脉压力的监测术后仔细检查并严密固定漂浮导管,同时紧密连接肺动脉漂浮导管测压管与压力传感器,并妥善固定,防止松脱出血。并定时用2 U/ml肝素溶液冲洗导管。压力传感器固有冲洗导管侧则每小时持续3 ml冲洗,保证施加压力维持在300 mmHg,防止血液凝固堵管。

患者的测定肺动脉压力受诸多因素影响,当患儿躁动、咳痰或为患儿吸痰时,均可导致气道压的升高,出现肺动脉压增高。应记录患儿安静状态下的肺动脉压力。

2.2.1.3 呼吸功能的监测与处理由于小儿的解剖和生理功能发育不成熟,术后易出现呼吸功能不全,诱发肺动脉高压危象,尤其是合并肺动脉高压、术前氧饱和度低及反复肺部感染的患者,呼吸道的管理更是手术成败的关键。

婴幼儿由于自身特殊原因,应及时清理分泌物,但是吸痰刺激又可引起患儿气道痉挛,肺动脉压增加,诱发肺动脉高压危象,笔者不主张定时吸痰,以减少不必要的刺激。吸痰前给予镇静剂。吸痰时动作要轻柔、准确、时间不要过长,压力不可过大。吸痰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若发现异常立即停止吸痰,给予纯氧吸入,直至Sp02恢复正常。时常湿化雾化及翻身拍背,促进分泌物的排出,保持气道的通畅。

重症患者可适当延长呼吸机使用时间,心肺功能稳定后,逐步脱机。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可适当地镇静镇痛。撤机后,可给予氧疗,以保证良好的组织供氧及全身组织脏器的功能。

2.2.2 严格的液体管理和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维护

术后24~48 h内补充充足的血容量,维护患儿术后良好的心脏功能和组织灌注。肺动脉高压患儿血容量状况应依靠CVP、右心功能状况和肺动脉压力水平综合判定m,确立合理的输注速度,并采用微量输液泵精确控制,并做好记录,使人量略少于出量,在维持生命体征的情况下,使用少量的利尿剂,降低患儿容量负荷。婴幼儿选择10%葡萄糖维持点滴。3岁以上的儿童一般选择5%葡萄糖液,不含钠液。同时适当补充胶体。结合HCT检测结果,适度补充红细胞制品14,。术后4~6 h定期复查血气、电解质,血清K,维持在4,0 mmol/L,必要时辅助使用少量利尿剂。

2.2.3 引流管道的护理与引流液的监测

患儿术后进入监护室,立即将胸腔引流管予以妥善固定。为保持引流管的通畅,每30分钟至1 h挤压引流管1次,并观察引流液量及色泽。如果发生异常,应予高度重视,并及时汇报医师给予相应处置。

2.2.4 腹胀及胃肠营养的护理

婴儿心脏术后普遍存在腹胀的问题,腹胀使患儿呼吸困难加重,应及时上胃管行胃肠减压,并给予开塞露灌肠排气。腹胀减轻后实行胃肠营养,着重注意长时间使用呼吸机的患儿。

3 讨论

本组患者监护期间出现肺动脉高压危象3例,给予镇静、高浓度吸氧,血管活性药物等措施,使患儿肺动脉压力下降,持续稳定在主动脉压力的1/3-1/2水平,循环稳定后逐渐撤离呼吸机。机械辅助通气时间最短维持20 h,最长维持21 d,

本组患者监护期间有7例出现室性早搏,1例出现Ⅲ度AVB,遵医嘱予异丙肾上腺素0,01 wg/min微泵持续泵人,并予监测心电监护,无明显好转后启用临时起搏器,48 h恢复窦性心律。5例给予吸氧,改善心功能、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自行恢复窦性心律。另1例为6个月男孩,VSD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术后2 h频发室早二联律,遵医嘱予1 mg,/kg利多卡因静脉推注、补钾、多巴胺、米力农改善心功能,34 h后恢复窦性心律。

通过术后严密监测和加强管理,上述128例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术后122例痊愈出院,治愈率为95,3%,围术期死亡6例,占收治患者总数的4,7%。

上一篇:课程资源建设应用范文 下一篇:java课程精品培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