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治理思路范文

时间:2023-09-28 17:19:42

水环境治理思路

水环境治理思路篇1

一、机构健全,责任落实到位,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防反弹、重巩固、再提升”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1、建立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副镇长任副组长,村镇建设、党政办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抓城乡环境治理、整治的具体工作。各村、镇属各单位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指导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防反弹、重巩固、再提升,”以及三线治理和各管辖区域内的工作。

2、镇党政领导分片包干,镇工作干部包村到户责任落实到位,镇政府与社区,场镇居民、门市经营业主、单位、农村村民都签订了环境治理工作责任书。

二、积极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宣传,为集中抓好''三线''环境综合整治“防反弹、重巩固、再提升”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1、利用印刷公路法规及周边卫生死角资料的宣传发放、专栏、村务公开栏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城乡环境、共建共享”的深远意义,上报了各种有关环境整治工作的各种材料及电子文档,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制作了环境治理脏、乱、差的专题片,拟写了城乡环境整治工作中的各类信息10余篇,上报了县整治办。群众对环境综合治理整治工作知晓率达到100%。

2、各村以社为单位召开村民会议广泛加强城乡环境整治教育宣传,使广大农村群众、集镇居民环境卫生意识普遍提高。

3、镇、村建立了义务宣传员。和保洁员一百多名,以及垃圾清理的专用车二辆,专业清理人员一名,镇、村干部为义务宣传员包村包组开展宣传,发放宣传资料。

4、镇集中升级整理垃圾处理池35个,投资3万余元修建了场镇垃圾中运站。

5、抽出紧张的资金再建了镇垃圾回收转运场,投资和租地共10万余元,现已建成可回收转运垃圾50吨的集中转运站。

三、积极开展突击清理与专项治理相结合,使环境综合整治、“三线”治理和“防反弹、重巩固、再提升”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

(一)场镇突击清理情况。

1、镇政府组织500余人、垃圾清运车二辆,对场镇沿街路边的积存垃圾进行了全面清理填埋,共清除垃圾55余吨,投入资金1.5万余元。

2、对场镇范围内沟渠的垃圾和淤泥由辖区内负责拱桥坡村和社区进行了清理,对镇辖区内公路整治以及河道杂物和漂浮物用人工打捞处理,人工清理污水沟500米,清理卫生死角15处,拆除了清理违章设置的户外广告和各种宣传标语,店招牌2处,治理机动车,非机动车违章停放5辆,清理规范施工乱堆放建筑材料45吨,处理了在我镇辖区内乱倒垃圾的行为人1次,并处罚款200元,劝导不文明、不卫生行为150多人次。

3、对场镇进行了规划,在场镇设置车辆停放区域,有明显标志,车辆在指定区域内停放。并着力整治摊点乱摆、车辆乱停,重点整治规范占道经营问题,基本做到了游商归市、坐商归店,场镇清洁卫生明显得到了改善。

4、清理规范建筑施工场地,规范建筑材料的堆放,凡在场镇建房业主必须与社区签定环境治理责任书,并缴纳一定的保证金,并佩戴安全标志,文明施工。

(二)公路沿线突击清理情况

1、公路、铁路、高速公路沿线的乱石、以及场镇晚上运来的各种建筑垃圾组织人员进行了全面清理,该填埋的进行了填埋。

2、对公路、河道乱倒的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进行清运处理。对沿线村民进行宣传教育,要求各农户认真监督外来车辆倒各种垃圾物。

3、公路沿线以及全镇通水泥路的村社可视范围内农户、居民的房前屋后要求整洁干净,柴草和其他物品堆放整齐。并且年专业收集转运垃圾达380多吨。

4、公路沿线河流、塘、库、堰以及各村支流河道,组织人力进行了白色垃圾、漂浮物的全面清理,道路边沟清理、清扫维护。

(三)发动全镇群众,对村庄环境卫生进行了大清理,以治理“五乱”为重点,基本达到“环境优美标准”。对村道路,人员集中聚集场所房前屋后、河道、沟渠的杂物进行了清理,大力宣传开展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大力兴建沼气池。

四、全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取得显著的成效。

1、全镇集镇居民、农村群众通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环境卫生意识达到普遍提高,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观念、良好的生活习俗和卫生习惯逐步形成。

2、集镇、村卫生死角全面清除,惜日四处可见的脏、乱、差现象挥之即去,干净、舒适、整洁的环境展现在人们眼前,全镇环境卫生总体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3、惜日集镇市场摊点零乱、车辆占道乱停乱放的现象,通过整治规范,秩序井然,街道市场清洁卫生。

4、我镇在城乡环境治理工作中,经县整治办检查考核验收分别获得两个第一名,一个第二名,居第一,城乡综合竞争力和群众幸福感不断增强。

5、通过集中整治与专项治理相结合,使我镇“三线”治理和城乡环境治理、整治取得了明显效果。

6、党委、政府下大决心对场镇进行整治,实行雨污分流,路面黑化,目前正在施工建设之中。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1、特别是我镇场镇污水排放80%是直排,无化粪池和沉降处理设施,无排污管道,需加大资金投入,改造增设排污设施,改变芝溪河上游对下游的水污染。

水环境治理思路篇2

【关键词】:滨水景观、滨水功能、水环境提升、荔枝湾

【 前言】:千年西关,风情万种,古有谓:“岭南文化聚荔湾,西关风情最广州”。广州荔湾区就是因荔枝湾的美丽景致而得名。荔枝湾可远溯到公元前206年南越王时期,为南粤千百年来著名休闲之地,也是羊城八景之一“荔湾渔唱”所在地。

而自上世纪中后期开始,因水质不断恶化,荔枝湾被迫以石板覆盖为道路,栖身于荔枝湾路下。荔枝湾也因此失去往日的风采,众多历史记忆、民俗传统也随之淡淡远离人们的视线。2009年,在广州 “宜居城市”建设和“文化引领”的发展战略引领下,荔枝湾迎来复兴发展的契机――荔枝湾及周边社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全面展开。目前,荔枝湾一期、二期工程已经全部竣工,并向社会开放,每天接纳游客超6万人,并被誉为“新羊城八景之一”。

1荔枝湾涌规划设计思路浅析

荔枝湾整治工程贯穿全程的基本思路就是从前期策划入手,总体谋划全局,采用以策划定规划,以规划定方案、以方案定实施,“三步走”的基本设计思路,在总体定位和目标的指引下,保证规划项目落地实施,又确保了落地项目的实施效果。

1.1前期策划阶段

首先,本次荔枝湾环境提升的定位就不是项简单的环境整治工程,而是从城市的角度入手,以补充与完善旧城区的城市功能为出发点,以提升景观品质为主要手段,最终实现改善人居环境的目标,实现了城市本土传统文化的回归。因此,在规划范围内,通过相关现场的实际分析,结合城市发展诉求,项目定位为打造融自然与城市功能相融合以传达本土丰富文化内涵为主旨的文化休闲区。同时,在区域层面,远期考虑荔枝湾自身与周边地区的相互联系作用,将荔湾湖公园,大地涌、沙基涌与珠江等水系联通,形成展示整个传统街区功能和特色的完整的滨水空间体系,同时,以荔枝湾复涌为契机,串联整个荔湾旧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复兴,共同构筑荔湾传统文化展示与体验区域,最终带动整个荔湾旧城的发展。(图1)

图1 荔枝湾规划总平面图

1.2方案规划阶段

其次,在前期策划明确总体目标与策略的基础之上,将规划理念落地,并通过方案推敲项目实施效果是本次方案阶段的重点。因此,根据前期策划的总体定位结合现状的自然人文条件,荔枝湾的整治规划方案以水环境治理为出发点,以城市历史保护与功能更新作为重点,以人居环境改善作为目标,实现了三者的有机结合与全面的综合整治。近期通过规划河涌揭盖、截污及水环境治理、历史建筑修缮与改造、景观环境整治,光亮工程等一系列实施性项目,保证规划愿景的实现。

1.3工程设计阶段

众所周知,广州是岭南文化最具代表的地区之一,而荔湾又是广州岭南文化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无论是建筑还是景观处处都留有传统岭南文化的痕迹。因此,在实施的具体设计中如何既能满足新时期市民的活动的功能需求,又体现传统岭南文化在新时期的景观特色成为本次工程设计阶段的重点。本次荔枝湾涌的整治在工程设计阶段主要从以下两点凸显规划主题与定位:第一,通过景观功能的重新植入,唤醒空间功能。不但维持现状生活商业相融的街区氛围,更激活了许多岭南传统文化活动;第二,将岭南传统文化特色融入设计之中。深度挖掘荔枝湾本土文化特色,运用景观设计手法,将岭南传统文化特色抽象提取元素与符号(满洲窗、窝耳墙、西洋山花、门券廊柱等)以现代景观设计手法融入设计中,并通过现场实地勘测结合翻查历史资料,从建筑材料、装饰、色彩、门窗等多种要素完整真实的还原历史景观风貌,在广州这个现代化大都市重现了传统岭南生活的公共区域,使传统的岭南园林在新时期得以重生。

2荔枝湾涌实施效果评价

2.1岭南文化新名片

荔枝湾整治一期工程在2010年亚运召开前完工,开放后的荔枝湾涌在当时立刻掀了一股“西关寻根”游热潮,每天接纳游客超5万,在“看亚运、游西关”活动中赢得各国来宾的称赞,二期工程也在2013年全面对市民开放(图2),并被誉为“新羊城八景之一”,成为名副其实的“岭南文化新名片”。

图2荔枝湾鸟瞰实景

2.2人水共融,促使岭南西关文化重生

本次工程实现了城市历史保护与更新、水环境治理、人居环境改善三者结合的全面提升。不但解决了最初的水环境问题,更是通过景观功能的重新植入,塑造了文脉与水脉交织的滨水景观空间(图3),使西关民俗文化得以复兴。百年泮塘龙舟、粤菜、粤剧、画舫(图4)等均渐渐得以重生,激活了如泮溪酒家、广州酒家、宝生园等数十家百年老店,居民生活环境与休闲商业氛围融合,唤醒了岭南水城文化的重生(图5)。

图3文塔广场夜景实景 图4廊桥画舫实景

图5水岸实景

2.3以线带面,带动荔湾旧城共生与复兴

以荔枝湾揭盖复涌为契机,以线串点,联点成面。通过联通荔湾湖公园,大地涌、沙基涌与珠江等水系,形成完整的水环境体系。同时带动整个荔湾旧城如逢源大街、恩宁路、昌华苑等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并与荔枝湾共同构成整个广州岭南文化的核心展示区域。

3水环境提升普遍问题

滨水空间是城市最具识别性和整体感知意义的要素,具有深厚的历史沉淀。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目前许多城市水环境面都面临着重新整治提升的问题,成功的滨水空间升级建设,在城市的空间整合、景观塑造、提高城市整体质量等方面都具有深刻的意义。但是,目前仍有部分水环境及滨水空间在整治提升的规划或设计中仍存在一些误区,单纯就整治做整治的传统“穿衣戴帽”,犹如隔衣瘙痒只解决了形象上的问题,对于滨水功能与文化考虑欠佳;缺少链接意识,将水环境提升只作为了单一工程,未能将远期的发展建设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带动作用形成整体考虑;缺少细节的雕琢,未能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形成景观同质化等,诸如以上问题屡见不鲜。因此,我们更应该重新审视和重视城市水环境提升的设计思路。

4水环境提升思路探讨

4.1整体谋划思路

在整体思路方面,应从前期策划入手,整体谋划全局,统筹考虑城市功能、周边建设及后续的衔接等问题,保证水环境工程的完整性和持续性。首先,在前期阶段,应结合城市发展诉求明确工程的总体定位和目标;其次,在总体定位和目标的指引下,编制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并保证规划项目落地实施,并精雕细琢完善每一个设计细节;最后,还应统筹考虑周边发展以及远期建设内容,使滨水空间与城市空间形成互补与互动,为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础。

4.2多专业综合思路

在设计思路方面,应突破传统就整治做整治的单一工程思路,在注重美学形象的同时,更多的关注滨水的使用功能和文化传统的复兴。因此,水环境提升要综合考虑水质改善、城市历史保护与更新以及人居环境提升等多方面问题。作为设计主体,应统筹考虑生态、景观、经济、社会等多方面专业因素,将多专业全面综合到整体设计中,保证前期规划目标的实现,更要保证实施建设的效果。

4.3功能提升思路

将“治水”与“营水”结合,重点关注水环境的功能提升,主要包括生态功能和城市功能两个方面。(1)生态功能:生态修复应作为水环境提升的首项工作,修复生态水质也是水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前提。如沿河截污、疏浚河床、引水净化、生物净化等技术措施,都可实现水质的生态性修复,同时,还应尽可能联通周边水系,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水循环系统。(2)城市功能:注重历史保护与城市功能的重塑,结合城市规划要求,赋予建筑和公共空间新的使用功能,使历史建筑在新时期重新活化利用,滨水空间重新焕发活力,街区场所精神得以延续,最终使得城市文化在滨水地区得以复兴。

4.4工匠精神

众所周知,细节往往决定了建设的品质,城市滨水景观不单单是看得见还要摸得着。因此,以精细化、品质化的设计理念,以工匠精神对景观细节进行雕琢,深入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将传统文化元素以景观设计手法,重新融入景观塑造中,形成具有丰富多样的城市生活组织、最具活力的城市开放性滨水空间、历史与现代交融的文化沉淀。

结语

自古以来,城市因水而兴,无论临江沿海,还是滨河环湖,城市都会依赖一定范围的水域发展。当代滨水空间是城市生态与城市生活最为敏感的区域之一,在生态、景观、经济、社会等各层面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城市水环境提升的思路研究,对加强滨水城市的环境品质与竞争力,建立特色分明的城市形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赖寿华、袁振杰,广州亚运与城市更新的反思――以广州市荔湾区荔枝湾整治工程为例, 规划师, 2010(12)

[2]. 麦丽莎,广州荔枝湾的兴衰浅析,广东园林, 2011(08)

[3]. 潘建非,基于城市更新视角的旧城中心区水系整治――以广州荔枝湾涌、东濠涌为例,中国园林, 2012(03)

水环境治理思路篇3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乡村同治、连片示范、整体推进、普惠扩面”的工作思路,以全面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为落脚点,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卫生治理为主要内容,大力开展乡村环境整治,明显改变乡村面貌。

二、总体目标

从年起,用2年时间完成全乡乡村环境整治工程。通过开展乡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全面清除“脏、乱、差”现象,完善乡村环卫管理体系,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达到环境整洁、容貌美观、生态良好、乡风文明的目标。

三、基本原则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是以乡村为主、属地负责的原则。各村、乡直各单位为本辖区内环境综合整治的第一责任主体,负责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和推进落实。二是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突出重点部位集中整治,不断拓展延伸,通过培育典型,以点带面,全面推进。三是健全机制、长效管理的原则。坚持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治标与治本同时推进,完善保障措施,健全管理体系,推进乡村环境整治持久、深入开展。四是整合力量、各负其责的原则。承担乡村环境整治职责的相关乡直部门要认真履责,按照省、市卫生创建标准抓好落实。

四、整治任务

整个环境整治行动分两个阶段组织实施,其中年为重点突破阶段,年为巩固提升阶段。具体建设任务是:

1、实施清洁水源工程。加大水源保护资金投入,落实水源保护责任。到年,全乡农村水源达到III类标准,饮用水源均达到II类以上标准,农村居民饮用水监测率达100%。大力改善水环境质量,严禁投肥(水库、堰塘)养殖,所有骨干堰与水库原有的投肥养殖合同一律无条件解除,全面消除水体黑臭、堵塞问题。

2、实施清洁田园工程。对农药进行专项治理,建立完善经营许可证、经营管理和准入备案制度;实行高毒农药销售100%信息可查询,100%流向可跟踪,100%质量可保证;对畜禽养殖污染进行重点防治,达到健康养殖标准,村庄、道路、水体周边消除露天粪堆(坑)。

3、实施清洁家园工程。主要开展垃圾治理,逐步建立户有垃圾桶、组有垃圾围、村有清运车、乡有填埋场的垃圾处理体系。村以上主干道路、村部、沟渠、河岸无暴露垃圾,无秸杆乱堆乱放。到年,全乡所有河道、池塘等水面无漂浮物。对生活污水进行有效处理。到年,集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0%以上,农村污水处理率提高10%。积极推进农村改厕,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5%以上。

4、实施清洁集镇工程。集镇实行专人分段负责,班子成员包段、站所包块、干部包户。实行一月一检查,一月一评比,年终排队,对前三名的单位给予适当奖励,对集镇农户开展卫生示范户的评选活动,评选20户,被评为卫生示范户的给予授牌,并给予奖励。

5、实施清洁道路工程。所有县道、乡道两旁要绿化,并要专人负责,分段养护和保洁。

五、年工作重点

1、整治范围。乡村环境整治工程在全乡铺开,其中,整治重点部位是:(1)乡政府机关院内和集镇;(2)各村村部及周边;(3)几条主要公路沿线;(4)全乡境内所有集镇、墟场。

2、整治目标。(1)集镇、墟场生活垃圾清运率100%,无害化处理率达到省考核指标。(2)各重点部位达到“五无”:无暴露垃圾、无乱堆乱放、无卫生死角、水面无漂浮物件、无“牛皮癣”(乱贴乱画);杜绝“六乱”:建材乱堆、垃圾乱倒、檐棚乱搭、房屋乱建、摊点乱摆、车辆乱停。(3)各重点部位实现路渠及农户庭院绿化,公共场所合理布局景观绿化带。(4)桥集镇、太平桥、青山街道实行亮化。(5)各重点部位要在全乡率先建立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实现“五无”、杜绝“六乱”的面貌常年保持,建成全乡清洁工程的亮点带,真正发挥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

3.整治任务。(1)开展“三清五改”。在全乡开展以“清垃圾、清沟渠、清违章搭建”为主的“三清”整治行动,以推广农村无害化改厕以及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为载体,引导农户开展改水、改厕、改厨、改浴、改圈行动。(2)实施绿化工程。一方面,实行庭院绿化,各村要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户、庭院绿化户、林业示范户;另一方面实行村庄绿化和公路绿化,各村要在本村所在的县、乡、村道以及沟渠两旁基本绿化。(3)实行路街亮化。集镇、太平桥街道和青山街道要合理安装路灯,设立定时或光控开关,推广使用节能灯、太阳能灯和沼气灯。(4)加强集镇整治。对集镇的环境卫生、餐饮卫生、违章搭建、临时建筑、占道经营、乱停乱靠、建设工地进行综合整治,做到卫生、规范、整洁、畅通。

六、各村及乡直各部门环境整治职责

1、各村职责

(1)落实村部及其周边环境的整治任务;

(2)负责本村及其他重点部位的具体实施;

(3)各村要在适宜位置制设大型宣传标语1条以上。

2、部门职责

乡财政所:负责整治资金落实和监管。

乡派出所、司法所:负责集镇及所有墟场占道经营的整治。保持道路畅通。

乡国土所:负责落实综合整治建设用地审批及土地开发整理。

乡水利站:负责农村水利设施、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和水资源保护。

乡民政办:负责全乡五保、低保及特殊人群的保洁督查。

乡计生办:负责各村村部的保洁督查。

乡卫生院:负责全乡所有村卫生室的保洁督查。

乡电管站:负责街道的亮化建设。

乡林业站:负责全乡绿化建设。

乡农业站:负责农村农药污染治理和农村清洁工程。

乡动检站:负责畜禽养殖污染防治。

乡中学:负责中小学生卫生环保教育,组织广大师生积极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卫生清洁活动。

养路工班:负责公路绿化和保洁。

七、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乡村环境整治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地点设乡政府。

2、大力宣传引导。抓好对各村农民群众的宣传教育,促进他们转变传统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增强卫生意识、生态意识和文明意识,充分发挥他们在综合整治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广泛开展宣传活动,使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在全社会形成声势和影响,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积极投入乡村环境整治。运用检查评比、通报批评、民意监督等手段,形成综合整治压力,激发整治动力,形成全面整治的合力。

3、加大整治投入。一是乡财政要安排乡村环境整治工程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垃圾处理设施配置和工作奖励。二是争取社会资金。要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争取部门单位和社会人士对乡村环境整治工程给予捐助支持。三是探索市场化模式。环境综合整治的垃圾处理等环节,可采取项目承包、招投标和冠名权等方式进行市场运作。

4、强化整治责任。各村、乡直有关单位要积极履责,切实加强乡村环境整治,特别是承担环境整治任务的乡直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抓好落实。

水环境治理思路篇4

关键词:城市环境规划,存在问题,反思,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The innovation of the overall planning of city environment need thorough thought and reflection on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of our city, and find the common grounds of the overall planning of construction, city planning and city environmental planning, which also should base on past environmental planning. Thus, the innovation development mode is feasible to solve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the city. The innovative city environmental planning should guide by the circular economy concept and rely on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ity and the actual conditions. Then,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mode and way of thinking, change the current city development has brough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destruction,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city uncoordinated; promote the City take the road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City Environmental Planning;Problems; introspection;circular economy;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城市环境规划的地位等同于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三者之间的有利衔接之下,最终达到城市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共同和谐发展的目的。但面对日益凸显的城市环境问题,不得不让我们反思过去。我国沿海城市有着优越的区位优势和雄厚的经济基础,每年不断得加强城市化建设,拓展建成区范围,促使人口急剧增多,显然每年城市的发展模式也在变化,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城市地位也在不断提升,但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生态安全与环境问题。不少城市城镇化进程过快,脱离了循序渐进的原则,超越了正常的发展轨道。主要表现为人口城市化率虚高,水土资源消耗过度,环境承载力达到饱和。这些问题给城市规划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与挑战,首当其冲的是城市环境规划,应改变以往的规划思路,创新城市发展模式。近年来循环经济理念始终在城市总体规划中贯穿,同时结合城市环境规划不断变化,不断创新,借鉴其发展理念在城市环境规划中进一步创新环境保护思路,促进城市真正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城市规划当中出现的环境问题

城市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产物,它的产生与发展取决于社会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科技的发展,同时受到人为活动的直接影响。近年来,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呈现出高速发展趋势,由此带来的城市人口高度密集,各类城市在发展中不断的建设和升级。在城市变得越来越现代化的同时,环境污染正以相同的速度不断的朝着城市蔓延,造成了城市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这些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着城市的规划与发展,也城市埋下了诸多环境安全隐患。同时目前在社会发展中,我国环境管理和城市规划统计部门在城市建设上对于环境保护的认识和管理较为欠缺,导致在城市建设中对于整体规划的环境保护相对滞后,促使城市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大气、水体、固废和噪声这四方面的污染。

三、城市环境问题整治的基本思路与措施

1、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规划方法

大气污染的治理应根据城市的能源结构与交通状况确定首要污染物即浓度高、范同广、危害大的污染物,其次根据城市大气污染特点利用城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的建立、环境空气质量的模拟和区域的环境影响分析等几种城市大气污染物来源特征分析的技术方法,分析城市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分布及浓度分布特征、行业排放分担率及浓度贡献、地区排放分担率及浓度贡献以及区域污染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等多方面特征,最终有针对性的提出治理方案,城市大气污染在城市规划中主要治理方法有:一、工业合理布局:工厂不宜过分集中,以减少一个地区内污染物的排放量。此外,还应把有原料供应关系的厂集中在一起,通过对废气的综合利用,减少废气排放量;二、减少交通废气的污染:减少汽车废气污染,关键在于改进发动机的燃烧设计和提高汽油的燃烧质量,使油得到充分的燃烧,从而减少有害废气;三、改变燃料构成:实行燃煤向燃气的转化,同时加紧研究和开辟其它新的能源,如太阳能、氢燃料、地热资源等。

2、水环境综合治理措施

城市水环境治理应着重研究河网水系的通、流问题,即水体进出流动、补水办法和措施;强化治污措施,通过纳污能力分析,提出治污要求,最终消除污水直排水体、使水质达标。主要措施:一、对水污染重要行业及产污大户企业,实行总量控制;二、完善城市生活污水收集管网,提高污水处理率;三、在根治排污的基础上,辅以生物、生态等环保措施,改善水体水质,治理水环境。

3、 固体废物综合整治规划

在城市固废的多种处理处置方案和综合管理的复杂体系中,制定长期战略规划是非常必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垃圾填埋和垃圾焚烧。目前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正处于稳步推进阶段,在建设过程中要注意约土地资源、减少填埋场污染、加强填埋气体回收利用。垃圾焚烧处理主要适合于可燃垃圾,对于土地资源非常宝贵的东部沿海城市,焚烧处理会逐步发展成为这一地区生活垃圾处珲的重要手段。

4、噪声污染综合整治规划

水环境治理思路篇5

同志们:

一、理清思路,科学推进,做到工作上更加深入

根据市委、市政府研究的意见,这次环境综合整治的总体思路是:从最薄弱的环节入手,从最关键的问题突破,从群众最关注的地方抓起,以局部治理带动综合整治,以突击整治促进长效机制,推动城乡环境整治工作纵深开展。本着这一思路,我们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并已印发给大家。为便于大家理解和操作,我就工作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强调三点:

一要明确工作目标。这次综合整治活动,总的目标是做到“三个结合”,实现“三个一致”,即做到环境整治与省级文明城创建相结合、与举办钧瓷文化旅游节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实现“城乡一致、内外一致、点面一致”。为使这一目标更加具体,我们划分了三个时间段:眼下这段时期,要以省级文明城市验收和举办钧瓷文化旅游节为契机,迅速掀起工作高潮,切实解决好城区、重要景观道路及沿途村庄的脏乱差问题,确保省级文明城验收不因环境问题失分,确保文化旅游节期间**以最佳形象呈现在来客面前,这也是我们开展这次整治活动最现实的目的。今年后两个月,即11月至12月份,主要任务是巩固集中治理成果,在继续抓好道路环境综合整治的基础上,以点带面,逐步扩展,全面推进城市环境、村容村貌等各项整治工作深入实施。也就是说,今年年底前,整治活动必须有明显成效,城乡环境必须有较大改观。明年元月至春节前这段时间,是活动的推进深化阶段,主要任务是把集中治理与长效管理、当前工作与长远目标结合起来,建立完善长效机制,使城乡环境整治向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方向发展。这也给大家透露出一个信号,就是在城乡环境整治上,市委、市政府决不是刮一阵风就过,而是要一个战役接一个战役地打下去,一年接着一年地抓下去;要由点到面、由表及里,不断向纵深推进,实施有脏必净、有乱必治、有违必拆的长期动态管理。希望大家明白这一点,务必做好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

二要严格工作标准。环境整治是项细致的工作,特别是省级文明城验收,标准很高、要求很严,必须认真对待、精益求精。道路养护方面,要严格落实公路养护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及时消除各类路面病害和安全隐患,确保路面平整美观、干净整洁,各类标识标线设置齐全、清晰规范。道路景观方面,要坚持做到“五化”,即净化、美化、硬化、绿化、亮化。也就是说,道路两侧可视范围内不能有垃圾、杂草以及有碍观瞻的违章建筑;沿路营业门店广告牌要统一标准、整齐划一;沿途乡镇、村庄要按照城市管理标准铺设人行道;公路行道树、绿化带不能有缺株断档,绿化景观带厚度要符合要求;沿途重要地段和有条件的村庄要安装路灯并保证正常使用。村容村貌方面,要按照“三清”、“三改”、“四化”的要求,切实做好清垃圾、清杂物、清污水,改厕、改圈、改庭院环境卫生,以及硬化、亮化、绿化、庭院标准化等各项工作,努力将沿路村庄打造成环境卫生的示范村、样板村。城市环境方面,通过创建工作的实施,我市已经建立了一套精细化管理体系,涵盖了清扫保洁、园林绿化、道路亮化、交通秩序管理、流动摊贩管理、建筑工地管理等各个方面,今后要进一步抓好推广和落实,努力做到精细全过程、监控全天候、管理全覆盖。同时,对省级文明城验收的一些必检部位,如医院、车站、体育场、图书馆等,必须严格对照标准,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三要突出工作重点。整治工作的重点,方案中已经明确,各单位的职责也划分得非常详细,我不再一一细讲。总体上,希望大家突出抓好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清脏。“脏”的问题得不到彻底解决,城乡环境就难以实现根本改观。对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和重点景观道路,要增加作业班次,实行全天候清扫保洁,及时清除路面和道路两侧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全面消除卫生死角。同时,要继续抓好超限超载及流散物体运输车辆治理工作,加强路面执法,注重源头治理,有效避免粉尘扬洒污染。按照职责分工,城区卫生治理工作由廖少忠部长牵头,创建、环卫部门负责;省道、县道公路路面卫生和流散物体运输车辆治理工作由张俊海副市长牵头,交通、公路、环保、城管等部门和相关乡镇负责;景观道路两侧的环境卫生由赵智勇同志牵头,有关乡镇(办)负责。二是治乱。所谓的“乱”,突出表现在马路市场、门店匾牌、交通秩序等方面。

为此,城管、工商、市场等部门要抓好市区早夜市摊点、路边农贸市场的治理,引导商户进店入场、规范经营;各乡镇(办)对景观道路两侧的马路市场、沿路集会等,也要予以取缔或搬迁。建设、工商部门要加强门店匾牌管理,重要路段要统一设计制作,使之成为美化市容的一道靓丽风景。交警、交通、建设等部门要加大城区车辆乱停乱放治理力度,特别是对迎宾路、钧州大街等经常拥堵路段,除加强疏导和严管重罚外,可以采取机动车辆单向行驶的措施予以管治,确保行路通畅。以上工作,涉及城区的,由廖少忠部长牵头;涉及景观道路两侧的,由赵智勇同志牵头。三是拆违。我市道路两侧的残垣断壁及煤场、沙场等场院较多,按照景观道路规划和公路管理条例规定,对道路两侧有碍观瞻的各类场院和建筑控制区以内的违障建筑,必须依法予以拆除。确因特殊情况暂不能拆除的,要拉建标准围墙进行遮挡。此项工作由赵智勇同志牵头,交通、公路以及相关乡镇(办)负责。四是出亮。特色和亮点是城市的魅力所在。城区三个出入口改造工作要确保10月底完成,增添“夏都”、“钧都”、“药都”文化符号,营造文化氛围,彰显地方特色。同时,要加快城区主次干道、重点部位以及重点景观道路的亮化进度,适时抓好通道绿化和林业生态建设,努力让城乡环境美起来、绿起来、亮起来。城区绿化、亮化和出入口改造工作由廖少忠部长牵头,建设部门负责,有关单位搞好配合;通道绿化工作由周为民副市长牵头,林业部门和有关乡镇(办)负责。

二、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做到思想上更加重视

城乡环境是一个地方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折射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反映经济社会的发展活力。为切实解决长期困扰我市的环境脏乱差问题,6月17日以来,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目前,活动规定的时间已经结束,各项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道路景观整治方面:累计投入资金880多万元,对通往各乡镇政府所在地、各旅游景区、总长220多公里的7条干线公路进行了景观治理。毛石线郭连段共投入资金120多万元,修筑了沿路花坛,对道路两侧垃圾杂物进行了全面清理,形成了较好的视觉效果。城市环境整治方面:通过三个月的集中治理,城市精细化管理措施进一步落实,中心城区、城乡结合部和环城路的环境状况不断改善。创建工作综合排名有所前移,在**市5个县市中比较靠前。公路环境整治方面:重点加大了4条省道公路和贺神路、火磨路、毛石线郭连段等重点县道的养护力度,路容路貌持续改观,流散物体运输车辆的覆盖率大幅上升,超载超限车辆明显减少。村容村貌整治方面:累计投入资金2600多万元,对梁北、张得、鸿畅3个乡镇的7个**市级试点村和7条交通干线两侧的129个重点村进行了综合整治。7个试点村的整治工作,推进步子较大,受到上级肯定。有的乡镇成立了环卫中队,配备了人员设备,做到了村村有行动。总的来说,为期三个月的集中整治工作取得了应有成效,这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的结果,是各级各有关部门积极参与、苦干实干的结果。特别今天会上要表彰的单位,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积极主动,措施上切实有力,成效上相对明显,体现了较强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开拓意识,为全市城乡环境的持续好转做出了突出贡献。值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大家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市的城乡环境整治工作,总体上还存在着前紧后松、工作有成绩但不明显、行动迅速但没坚持下来等问题。从微观上看,距省级文明城验收的要求,距办好钧瓷文化旅游节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从宏观上看,突出表现为“三个不相适应”:一是与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不相适应。环境整治一直是**市确定的重点工作之一,毛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批示,两月一次的创建新闻会雷打不动,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但我市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同志对其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深刻,措施不得力,工作时紧时松,成效时好时坏,致使我市多次受到上级批评。比如在道路景观整治上,个别乡镇虽经多次督查,但道路两侧的破旧建筑迟迟不能拆除,沿路煤场一个也没有搬迁,严重拖了全市工作的后腿。二是与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通过近年来的努力,我市已被评定为省级卫生城、园林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在“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和“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中的位次逐年上升,但客观地讲,我市的城乡环境却不尽如人意,与开放文明的城市形象很不相称。这其中,除了受资源型城市的客观制约外,更重要的还是管理比较粗放、长效机制没有形成、全民文明意识不强的问题。三是与群众的期盼不相适应。环境问题直接关系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市每次来我市进行创建工作民意调查,都会搜集到大量关于城市环境的具体问题;近些天来,我也通过市长信箱、群众来信来访等渠道,收到了一些关于城乡环境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不同程度地反映出群众对当前的城乡环境状况还不满意,也说明我们的工作距群众的期望还有不小距离。正是基于以上原因,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前段时期综合整治的基础上,利用创建省级文明城市这个载体,借助举办钧瓷文化旅游节的时机,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坚持不懈地开展下去,努力使城乡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基本健全,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城乡文明水平全面提升。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环境整治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拿出抓经济工作那样的劲头和热情,务必将其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三、强化领导,完善机制,做到保障上更加有力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是做好省级文明城迎检的重中之重,会前,蔡书记多次主持召开会议,对这项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对活动方案提出了具体意见,并要求由我任指挥长,王运玺部长任常务副指挥长,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开展。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将其摆上重要日程,认真落实各项措施,确保活动取得扎实成效。

一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这次综合整治活动,继续实行“市指导、乡为主、村组和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会后,各乡镇(办)要按照总体方案的要求,细化工作任务,列出工作台帐,迅速付诸实施。单位主要领导要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抓具体,特别是“一把手”,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身先士卒,用身影去指挥人,用行动去带动人,真正投入到环境整治工作中去。涉及到的市直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努力形成上下互动、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二要拓宽渠道,保证投入。环境整治是项实打实的工作,各项投入必须保证落实到位。要建立经费保障和稳定投入机制,除市级财政的投入外,各乡镇(办)也要调整支出结构,将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经费纳入财政安排,投入必要的专项资金。要整合各类项目资金、补助资金,在不改变管理渠道和用途的前提下,以景观道路建设为重点,实行“拼盘”安排,集中用于相关项目建设。同时,要运用市场运作的办法,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涉及环境治理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

三要搞好宣传,营造氛围。推进城乡环境治理的关键,是动员群众广泛参与;检验整治活动的标准,也是看群众最终满不满意。新闻媒体要开辟专栏,全方位、高密度、多角度、深层次进行报道,既要及时推广先进典型,又要敢于揭短亮丑,形成强大的舆论攻势。同时,要大力推进文明风尚进社区、进家庭、进校园活动,使全体市民在言谈举止等方面符合要求、体现文明,不断增强人们的环境意识、公德意识、文明意识,努力营造全民支持参与、共建美好家园的浓厚氛围。

四要严格督查,落实奖惩。据媒体报道,20*年,*省因“扫地不力”,15名干部被撤职,40多人分别被调离工作岗位、黄牌警告、通报批评以及诫勉谈话。环境卫生抓不好的背后,是作风不实、责任缺失的问题。在这方面,市委、市政府的态度就是“奖优罚劣”。对前段时期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今天会上,市里将拿出70多万元,兑现对大家的奖励;同时,对落后单位,也将给予通报批评。今后,将进一步加大奖惩力度,对整治行动快、效果好的乡镇(办)和部门,继续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奖励;对工作不力、受到上级通报或新闻曝光的单位,按照效能建设和作风建设的有关规定,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同时,各督查组也要认真履行职责,原则上每周要通报一次工作进度,每半月要搞一次集中汇报,从中发现问题,制定对策,推动环境整治工作高效开展。

关于省级文明城验收的具体工作,节前,王部长已经做了安排部署,有关任务已经落实下去。按照省文明委考评验收的具体要求,今天会上,创建文明城指挥部又印发了一个文件,对各单位的任务做了进一步细化,大家要不折不扣抓好落实。从目前的情况看,除环境治理方面的问题外,还有几项任务比较紧迫:比如公益广告设置,按照指标要求,公益性广告牌要占到沿街广告的20%以上,建设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尽快设置到位;再如护城河冲刷换水和颍河漂浮物打捞工作,水利部门要抓紧进行;此外,窗口单位、社区的氛围营造工作也要切实抓好。会后,各单位都要对照测评体系和考核标准,认真进行一次“回头看”,查一查资料准备怎么样,现场准备怎么样,要求的细节怎么样,基本达标的,要精益求精,在提升上下功夫;存在缺漏的,要迅速弥补,确保高水平通过考评。对迎检工作,我们同样实行责任追究机制,凡因工作不力造成迎检失分的,坚决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水环境治理思路篇6

关键字:和谐公路环境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六个方面,对建设和谐社会作出全面规划,这表明我们党更加关注社会建设,更加关注社会和谐、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已经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高速公路作为社会交通公共产品,因其特殊的社会公益性质,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深入推进和拉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积极创造和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高速公路事业的跨越进步让社会公众充分普遍享受到发展带来的实惠。具体到高速公路管理行业,建设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高速公路事业的核心在于始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大力构建和谐高速公路管理环境,深入推进高速公路行业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率先发展。下面笔者就如何构建和谐高速管理环境作一些浅谈地探讨。

一、构建和谐高速公路管理环境,必须准确理解和谐高速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交通部张春贤部长对和谐交通的基本内涵做了精辟的概述,即:和谐交通,就是能够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交通,能使广大人民群众的交通需求得到满足的交通,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对运输服务感到满意的交通;具体地讲,和谐交通对交通行业内部层面来讲,就是充满活力、法治有序、各尽其能的交通;就交通行业外部与其他行业、社会公众层面来讲,就是公平共享、便捷高效、安全可靠的交通;就交通行业与自然、环境层面来讲,就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关爱自然的交通。因为高速公路是社会大交通的子行业,所以说这样的基本内涵的表述,同样适用于和谐高速公路。

具体到高速公路而言,“充满活力、法治有序、各尽其能”,要求我们通过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等途径,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增强全行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使所有高速公路参与者遵纪守法,保证高速公路有序畅通。“公平共享、便捷高效、安全可靠”,通过提供让社会公众满意的服务,使各个群体都能充分享受到交通发展与改革的丰硕成果,取得社会各界对交通发展的认同和支持,保障货畅其流、人便于行;通过加强安全监管,提高高速公路产品的安全使用性能,切实减少交通伤亡,增进公众安全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关爱自然”,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好交通建设与土地资源紧缺的矛盾,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尤其是保护好耕地资源;正确处理好交通建设、运输与保护生态环境问题,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防止掠夺自然和破坏自然。

二、构建和谐高速公路管理环境,必须重视以人为本加强高速公路企业文化建设

总书记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决定因素。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建设和谐企业文化贯穿于高速公路各项管理工作中,以发展促进和谐,以创新推动和谐,以公正求得和谐,以稳定保证和谐,以文化孕育和谐,着力打造和谐高速公路,实现了满足职工精神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高速公路经营管理经济社会效益的“双赢”。

(一)加强机制建设,构建和谐的法制环境。构建和谐高速离不开法治,也离不开各项规章制度,一个制度不健全的企业就不会实现和谐。要坚持以“四五”普法工作为主线,始终把制度建设、制度创新贯穿于企业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建立健全科学的制度体系,用制度来规范和调节各种关系,形成有效的构建和谐企业的工作机制。在内部管理上,对领导层可以建立领导干部约法三章,政务公开、民主管理、廉洁勤政等规章制度;对员工可以推广本行业的管理理念、行为理念、规章制度、员工手册等,规范职工行为,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树立企业积极向上的创业氛围、创新动力、创造活力,积极营造和谐有序的管理环境。在外部管理上,要严格规范执行国家有关高速公路管理的法律法规,切实加强通行费征收监管,保证通行费征收“应征不漏,应免不征”,为高速公路事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二)加强民主管理,构建和谐的人文环境。在构建和谐高速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重大事项集体讨论民主决策的原则,充分发扬民主,不搞“一言堂”,定期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及时剖析民主管理的薄弱环节,切实增强班子整体的工作合力。要充分重视党组织的领导协调作用,坚持抓党建促和谐,全面履行领导、监督、维护、参与、建设、教育的六项职能。充分发挥工会、妇联、共青团和职代会等群团组织的纽带和推进作用、倡导和组织作用以及沟通和协商作用,不断充实和丰富内容,逐步建立形成企业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基本制度,充分代表和体现广大职工主人翁的地位。同时,还要积极建立正确的人际关系舆论导向,强调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敦促每个员工为建立起一个融洽、和谐、向上的人际关系而努力,形成一个“能干事、想干事、干成事”的创业氛围。

(三)加强安全生产,构建和谐的安全环境。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与否,是高速公路作为社会公共产品质量好坏的重要判断依据,在一定程度上也考量社会和谐的重要指针。加强安全生产,构建和谐的安全环境,对内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从严管理的原则,坚定不移地把确保人身安全,防止人身伤害事故放在安全工作的首位,落实安全生产职业卫生防护措施,改善劳动安全设施和劳动保护条件,切实维护员工的健康权益;对外就是要切实保障高速公路运行畅通,提高对恶劣天气等特殊条件下突发交通安全事故的处理的速度,增强路网车情的预见能力和调度能力,清除道路病害,提高管养水平,为社会公众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道路出行环境。此外,还要加大高速公路犯罪的打击力度,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打造平安文明高速。

(四)加强队伍建设,构建和谐的人才环境。企业的发展首先是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高速的重要内容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实现职工的自身价值,全面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积极推行“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酬显其绩”的人才观,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积极打造“学习型”高速公路运营企业,为人才的成长提供健康和谐的环境,努力形成人心思进、团结和谐、共促发展的良好氛围。要注重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把培养干部职工坚定的政治信念、高超的业务水平、健全的人格品质作为开展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和条件。要建立完善各项制度,形成制度保障机制,实现队伍管理的规范和高效,提高班子的领导艺术和领导水平,以公为本、公正处事、公平待人,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加强高速公路班组管理,改革用人机制,推行“末位淘汰制”、“竞争上岗制”,使得一线的具有真才实学的员工脱颖而出,提高和影响一线员工的工作的主观能动性。

(五)加强文明创建,构建和谐的精神环境。作为高速公路经营管理企业来讲,不但要担当创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还要担当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公益使命。要以精神文明创建为载体,加大文明单位的创建力度,不断提高职工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提升文明和谐的企业形象。要全面启动以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文明窗口企业活动,促进“优美环境、优质服务、优秀员工、优良业绩”的全面提升,从而实现“一流的公路、一流的管理、一流的队伍、一流的业绩”的管理目标。加强企业多元文化建设,夯实构筑和谐高速公路的思想基础,提炼企业精神,创新管理理念,弘扬独具特色、深入人心的企业文化。全方位拓展企业文化理念,使文化理念展示在环境中,渗透在制度里,体现在领导者的运营思路中,融汇在职工的思想行为上,聚焦在文化楷模的形象上,切实加强了全体职工的职业道德建设,强化了全员文明养成教育,全力打造新机制、新水平、新形象、新发展的和谐高速公路,也为和谐高速公路的构建提供强大的思想基础和智力支持。

(六)加强作风建设,构建和谐的工作环境。对高速公路的领导层而言,要大力倡导“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求真务实、团结协调”的工作理念,对员工而言,则要形成“爱岗敬业、服务诚信、业务熟练、奋发向上”的工作氛围。要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扎实推进作风建设,加强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发展能力、引导能力、协调能力建设,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深入一线开展工作。构建一个政令畅通、运转协调、科学有序的工作机制,使单位各项工作出现蓬勃生机,让社会满意,让各级领导满意,这是构建和谐管理机关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创造良好、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建设高速公路事业管理与进步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为建设和谐高速公路的管理环境提供坚实保障。

三、构建和谐高速公路管理环境,必须创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手段不是随意制定的,不是人们主观想象的产物,它必须与一定的教育任务、教育内容、教育客体和教育环境相适应。我们要结合构建和谐高速的实际,充实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的方法手段。

第一,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构建和谐高速的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和谐高速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和必然要求。因此,在建设和谐高速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作用,加强职工思想教育工作。要在着力推进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企业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建设,更加重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努力提高新形势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要对高速公路运营企业的属性、责任和任务,重新进行认识和定位;对员工在高速公路中的地位、作用、价值以及如何全面发展,重新进行评价和安排,着力推进企业体制、机制、制度和政策的创新,坚决摒弃那些过时的理念和做法,推动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企业走上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和谐发展之路。

第二,坚持究宣传和谐发展理论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和谐社会、和谐发展、和谐理论已经成为今后一段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旋律,要把和谐发展理论的研究、宣传作为重要任务。在当前构建和谐高速的征程中,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研究,并用来指导我们构建和谐高速的各项工作。通过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国内外的和谐比较理论研究,深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规律性认识,推动和引领和谐高速公路的理论建设、思想建设,乃至职工文化建设。

第三,坚持将实现人的发展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突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强调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十六届五中全会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作为高速公路企业来讲,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执行公平合理、效率优先的薪酬分配机制,公正公平、能者为贤的选拔任用机制,受益普及、多层次、多方位的职工培训机制,保证职工切身利益不受损害。要把对职工素质的培养、提高和完善,作为企业的一项战略任务来对待,多措并举,全面推进,实现由“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充分的迸发和释放员工的聪明才智和潜能。

第四,坚持用思想政治工作激发员工投身和谐高速建设的实践。构建和谐高速公路,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思想政治工作要充分发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的作用。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大家充分认识到,高速公路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所担当的“牵引力”和“助推器”作用,构建和谐高速公路关系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质量,从而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和饱满的热情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二是要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引导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把构建和谐社会当作是自己的重要职责,努力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带头成为民主的表率、法治的表率、善治的表率、宽容的表率、诚信的表率、合作的表率。三是发挥沟通融合功能,树立以和为贵、以和为美、以和为善、以和为真的和谐思想,自觉调整人际关系交往中的消极心理和情感,形成积极、健康的性格和心态,从而发挥社会和谐理念在建设和谐高速中的规范约束和沟通融合的功能。超级秘书网

第五,坚持高速公路建设发展与社会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在交通建设项目立项和可行性研究阶段,本着尽量减少占用耕地、尽量避让基本农田的原则,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技术标准,合理确定路线走向和主要控制点,达到满足公路功能要求与减少建设用地的合理统一;在工程设计阶段,要创新设计理念,优化设计方案,提高设计水平,优先选择能够最大限度节约土地、保护耕地的方案,充分利用荒山、荒坡地、废弃地、劣质地进行建设;在工程实施阶段,要统筹考虑工程建设用地问题,尽可能利用荒坡、废弃地作为施工场地;对公路建设中废弃的旧路尽可能造地复垦,不能复垦的尽量绿化,避免闲置浪费。正确处理好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发展经济与保护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不与社会争利,不与群众争利,不与自然争利。要少取之,多予之。要取之有道,取之有情,取之有责,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和自然环保事业,不污染破坏环境,十分珍惜和有效利用资源,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为社会创造绿色财富和健康财富,为构建和谐高速公路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水环境治理思路篇7

摘要:保护水资源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实际要求出发,着力解决好与人身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水资源问题,遵守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充分考虑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妥善处理开发和保护的关系,防止人类活动对水的侵害。 关键词:水资源;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水资源:水资源分为地表水及地下水。地表水包括河流、湖泊、冰川等,其动态水量河川经流量,一般称为地表水资源。地下水储存量是历史时期积累形成的动态水量都比较小,主要靠地表水和降水入渗补给。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保护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坚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治水思路。乌拉泊水库清淤工程、乌拉泊水库清理搬迁工程、乌拉泊水库清淤质利用及生态恢复建设工程正是顺应了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使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效的和谐统一。 1.水资源保护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乌鲁木齐市水源保护区管理条例》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拟定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预案。 1.1水功能区监督管理 陆续出台了《水法》、《取水许可证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提供依据。制定出各地水域纳污能量核定,提出限制排污总量,从而进一步完善了水资源保护协调机制,在完成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工作的同时,及时将监测结果通报各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公布各地区水源地名录。 1.2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 按照中央节能减排工作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明确节水型社会的目标和任务,探索不同类型地区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具体模式和有效途径。把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和社区活动作为落实节水型社会各项活动。 1.3制定突发事件预案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突发性水污染的预案。要求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应对有序,处置得当,确保饮用水的安全。 1.4大力推进水资源保护和修复试点工程 大力推进水资源保护和修复试点工程,减少人类对水资源的破害,提高全民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乌拉泊水库清淤质利用及生态恢复建设工程正是利用乌拉泊水库清淤工程中清理出的清淤质对1573.5亩戈壁沙坑平均覆土约1米厚,选择防风性强、深根性、抗遡性强、耐旱适宜在项目区生长的乡土树种进行生态建设恢复。一方面即减少外运清淤质费用,另一方面对水库上游戈壁沙坑通过生态建设,可以防风保土,改善水库生态环境状况,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界面之间的融合,进一步完善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项目符合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国策以及支持科技型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与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先行的思路不谋而合。 2.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水资源保护不仅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前提,而且是保证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目标,针对现存在的水问题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2.1不断完善和创新治水理论,以可持续发展水利的思路指导治水。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科学发展观强调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强调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提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根据中央水利工作的方针和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我们要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实行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要不断完善和创新治水思路,对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等问题进行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防洪体系建设中,重视人与水的和谐,构建人水和谐社会。既要治水又要规范人类活动,给水资源留出足够的空间和出路。要注重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优化配置。要改变对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观念。建立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实行区域水资源统一管理。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

水环境治理思路篇8

一、指导思想

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标本兼治、长效管理”的原则,组织和发动广大干群,集中对全镇19个行政村、1个渔业社的环境卫生进行全面综合整治,确保在较短时间内使村容村貌、镇容镇貌发生明显变化,努力营造清新、整洁、舒适的农村人居环境。

二、整治内容

1、市场保洁区环境卫生整治。集中清理大街小巷垃圾,落实临街门店“三包”责任制,大力整治占道经营、乱搭乱建、乱停乱放现象,完善长效管理机制。

整治标准:达到《区五乡镇环卫保洁市场化项目承包合同》的养护保洁要求,具体作业标准详见《区五乡镇道路保洁作业质量标准及考核扣分标准》;动态保洁时间内,保洁责任道路(区域)内无垃圾废弃物,各种明显杂物路面废弃物停留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街道两侧无出店经营、无乱搭乱建、乱停乱放等现象;临街建筑立面整洁美观,户外广告设置规范,无乱写乱画和牛皮癣广告。

2、村庄环境卫生整治。

(1)房前屋后环境卫生整治。按标准配足配好各类环卫基础设施,全面清理村庄内外垃圾,清除村(居住小区)及居民庭院内外零乱堆放、乱搭乱建、乱挂衣物等现象,拆除影响村容村貌的违章建筑,实施绿化、亮化工程。

整治标准:达到8小时保洁标准;村内垃圾中转站、垃圾桶、公共厕所等环卫设施齐全,管理规范;村内无卫生死角,无乱扔乱吐现象,可视范围内无垃圾和白色污染,无收运不及时的垃圾;无残垣断壁、无私搭乱建、乱摆乱放、乱停乱靠现象;村旁、路旁、水旁、宅旁绿化和居民庭院绿化。

(2)街巷路弄环境卫生整治。整修街巷路弄路面,集中清理村内道路两旁垃圾和杂物,整治村内主要道路两侧私摆乱设、乱停乱放现象,实施绿化、美化工程。整治标准:达到8小时保洁标准;路面整洁,无破损,无积水、无积泥、窨井沟槽畅通干净;街巷路弄及两侧无垃圾、无卫生死角;主要道路两旁有绿化苗木,绿化带内无果皮、烟头、塑料袋等杂物。

(3)公厕环境卫生整治。全面做好对村内现有公厕设施的检查、维修,开展公厕除臭、除污垢、除四害“三除”行动,落实公厕保洁员公示制。整治标准:达到一日三洗保洁标准;现有公厕设施完备,指示标识醒目清晰;专人管理,保洁员上墙公示;内外环境整洁,无臭、无蝇、无溢渗、无污渍、定期消毒。

3、镇村农贸市场环境卫生整治。抓好镇区重点市场(五乡集贸市场、宝幢菜场)、村级菜场及市场周边的环境整顿工作,加强市场内外秩序和环境卫生的动态管理。整治标准:市场管理规范,商品划行归市,摊位摆放整齐,无占道经营,从业人员个人卫生良好;有卫生管理人员和保洁人员,环卫设施齐全,给排水设施完善,公厕、垃圾站建设符合卫生要求;活禽销售设立相对独立的区域,污物(水)处理和消毒设施完善,实行隔离屠宰,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市场及周边环境无乱停放、乱张贴、乱搭建、乱设摊、乱堆放、乱倾倒等不文明现象。

4、河道环境卫生整治。通过市场化运作,全面清理镇区河道内外的垃圾,拆除沿岸乱搭乱建的建筑,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整治标准:镇区河道水面清洁、岸坡整洁,做到水面无漂浮物(杂草)、河中无障碍物、沿岸无垃圾。

三、方案实施

(一)组织准备、宣传发动(3月1日—3月15日)。制定五乡镇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方案,召开动员大会,安排部署各项工作;采取多种宣传形式,大力宣传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的重要意义,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整治活动的积极性,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形成全民参与的活动热潮。

(二)调研部署、组织实施(3月16日—3月22日)。各行政村(社)做好辖区内环境卫生的调查摸底工作,集中对村庄内外环境卫生突出问题汇总梳理,逐一制定整治方案和工作进度;落实各村(社)环境卫生责任包干相关事宜,做到区域划分明确、人员职责明确、奖罚机制明确(具体要求见附件四);召开村级动员会议,对各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进行全面部署,统一思想,明确要求。

(三)集中力量、综合整治(3月23日—4月22日)。根据镇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实施意见和日程安排,利用一个月时间,集中力量对镇区内环境卫生进行专项整治,确保环境“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消除,村容村貌、镇容镇貌得到明显改善。

(四)整改落实、完善提高(4月23日-4月30日)。镇环境卫生督导组采取明查和暗访相结合的办法,通过各行政村(社)的“自查”、提前通知的“明查”、不定期的“暗查”的“三查”形式对各村进行督查考核,对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真正做到环境卫生无盲点、无死角。

(五)考核巩固、长效管理(5月1日-12月30日)

镇政府组织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活动的检查考核评比工作,对各行政村(社)进行考核、评分和排队,对本次整治活动进行全面总结。此后,按照《五乡镇各行政村(社)环境卫生检查标准》,镇政府每月组织1-2次明查暗访,年底汇总后确定村级目标考核中环境卫生最终得分。同时,规范管理,落实责任,加大监管力度,建立镇村两级联动的长效管理机制。

各行政村(社)、农村工作指导员根据《五乡镇各行政村(社)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日程安排表》(见附表一),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各项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强化领导。各行政村(社)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出发,把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行政村(社)支部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要亲自研究制定方案,亲自安排部署工作,亲自协调解决各类问题;农村工作指导员要深入工作一线,督促所联村和村干部开展工作,确保将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村干部要切实担负起环境卫生主体责任,明确分工,各负其责,确保环境卫生整治取得实效。

(二)通力协作,务求实效。各行政村(社)、企事业单位要按照镇政府统一安排,顾全大局,主动配合,密切协作,合力完成好各项任务。各行政村(社)在落实各项工作任务时要做到标准严格,任务细化,责任到人,强化监督,讲求实效。

上一篇:企业文化落地措施范文 下一篇:农村环境治理问题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