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09-21 18:06:06

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建议

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建议篇1

【关键词】公路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措施

1、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的特点

要做好公路工程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首先要对公路施工的特点有所了解,然后才能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对策。公路工程建设规模大,建设周期长,需要消耗大量的物力、人力、财力,受气候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制约,管线设施复杂,技术难易随公路等级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作业环境复杂多变、临时用电、大型机械设备吊装、现场布置等。使公路施工行业安全事故频发。

2、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和现象

2.1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不到位,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意识薄弱,“三级”安全管理人员对安全法律、法规知识欠缺,特种操作岗位人员持证率偏低,有些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思想意识差,对安全隐患视而不见;思想上没有安全理念,施工企业没有形成适合自身的安全文化建设,职工未经安全培训就上岗,安全保护知识欠缺。“三违”现象严重,有些管理人员心存侥幸,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理,没有用“心”去管理安全,没有投入感情与责任心,缺乏一系列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制度的约束,造成安全事故与安全隐患的发生,容易造成财产损失和群死群伤的惨剧。

2.2安全资料整理、归档使用不规范、不齐全

安全资料收集的是否齐全、及时完整,文字图表、签字盖章手续是否完备。严格把住安全资料管理关,就能够促进安全生产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检查资料时经常发现在技术交底、安全隐患检查表、台账、安全教育培训、影像资料、图片、试卷等存档资料中存在着很严重的事后补台账资料情况,虚假资料很多,许多资料只是简单复印,安全检查结果结论表达模糊不清,无法正确判断;安全资料经常出现无法反应安全生产活动全过程。有头无尾,前后不一致的现象。

2.3安全管理检查和安全隐患检查多流于形式

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如何去落实、执行这是最关键的一点。有些施工企业对安全管理制度流于形式,走过场,有时只为完成任务而开展安全检查工作。对于安全隐患排查,一些管理者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只是口头上去要求严格执行,实际工作中没有认真去现场去落实控制措施,导致一些习惯性的违规行为重复出现。拘于形式去发现隐患,安全隐患整改措施不能及时处理,没有把安全责任制度真正落实到位。

2.4施工安全经费的投入严重不足

安全管理重要措施是指建立健全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投入的长效保障机制,但是有些施工企业在安全设施上舍不得投入,而有些施工单位只投入了安全设施,但是却不能真正利用,有些安全实施损坏缺失却不能及时补充,有些施工企业不顾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只要效益,不顾安全,心存侥幸,各施工项目部尽可能少提或不提安全费用,应付检查,将应提取的安全经费计算为项目利润,导致安全设施设备、培训、宣传、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等安全费用投入严重不足,事故隐患到处可见,安全事故发生率提高。

3、安全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3.1提高安全教育培训制度,重视安全管理人员思想意识

安全生产管理“三类”人员应当接受交通安监局举办的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安全人员资格证书后方可任职。施工单位应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或安全平安工地进行评比检查,增加施工人员对安全生产积极性、主动性。每年都要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全体人员缴纳安全风险抵押金,对于一年内没有出现安全事故的部门,按所缴纳的安全风险费用2倍返还风险抵押金。分部门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对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预防分析,制定安全施工管理措施,从而进行控制和消除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标语、悬挂彩旗横幅、展览图画图片、书写橱窗板报等不同方式,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宣传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普及安全生产知识。

3.2设立专门档案室,实行专人负责制,规范施工安全资料整理归档

设立专门的工程安全资料档案室,配备专职档案管理员,专人负责施工安全资料收集、整理、分类、归档。安全档案必须保持及时、连续、真实、可信、完整的原则。施工资料分类整理、排序、编目、编码和归档作为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的重要依据,坐实安全台账的管理工作,大量收集安全管理图片,存入安全管理台账中,特别是安全会议及现场安全防护,警示标志标牌设置等图片要重点收集归档。

3.3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及时处理安全隐患,提高各级人员安全素质

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坚持“四不放过”原则。立足安全生产管理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增强实效,面向基层、面向职工,推动安全文化建设,普及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着力强化干部职工的安全责任意识,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素质。营造更加有利于落实安全责任、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施工企业在安全生产检查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安全监督检查,项目部对本项目的在建工程进行安全检查,安全检查由负责安全管理的副总带队,安技部,工程管理部,专职安全员,项目安全员及作业队负责人参加,检查范围应覆盖各作业点,施工段落,逐段排查安全隐患,重点检查施工专项方案,隐蔽工程施工,全线标示标牌专项检查,临时用电专项检查,箱涵管涵小型结构物安全防护专项检查,取土坑防护安全检查,便桥便道安全防护专项检查,施工人员安全防护专项检查。由专职安全员进行记录整理,并建立台账,如有安全隐患,应立即下达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且由项目部及时将检查结果并予以通报公示。

3.4加大安全生产经费支出,对薄弱环节实施专项治理

安全费用主要应用于施工安全防护用具及工程设施采购和更新,安全施工措施的落实,安全生产条件改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等方面,加大安全生产费用支出,专款专用,对施工薄弱环节应实施专项治理,并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对施工期间定期查现场、查资料、查整改、查落实力度。对排查中发现的各类事故隐患要明确责任人并立即进行整改,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登记建档,定时、定人、定措施进行整改,确保及时有效地消除事故隐患。对整改不力的项目和安全管理人员,要进行严肃处理,安全检查要正确评价成绩和不足,并进行全处通报。提高全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为切入点和落脚点,大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以点带面,努力达到以活动促工作、以月促年的目的。

4、结束语

施工安全事故突发性强,安全事故隐患多,范围广,事故应急预案应及时,快速有效。只要时刻紧绷安全这根弦,增强红线意识,提高思想认识,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提高突发事故应急预案。根据各项工程的具体情况,制订全面针对性的安全预防措施,对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到位。总之,安全不仅要有制度有办法,更重要的是要形成符合自身的企业安全文化,无安全事故就是最好的效益。这才是安全工作追求的最高境界,实现施工企业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赵忠.浅谈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安全,2005,1.

[2]何光.公路水运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3]谷世英.公路施工存在的安全问题与防范[J].中华建设,2008,12.

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建议篇2

关键词:工程项目采购 管理制度 控制与管理方法

政府采购的目的是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政府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政府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廉政建设。工程项目采购是政府采购的一个最主要内容,而政府采购工程的主要方式也是以投标报价的高低来衡量的。近些年来,随着工程造价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相关部门借鉴先进经验,提出了对工程投资的要求是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全过程造价管理和控制的概念,以进一步提高政府采购的效率与水平。由于工程采购具有时间紧、任务急、影响大等等特点,对于研究如何提高工程采购的效率和水平,科学地反映工程的实际造价,已经是摆在我们政府采购部门面前的一项重大的课题。现结合实际工作以及对有关问题的思考,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应该建立健全与其配套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由于清单计价制度存在着清单项目设置过于笼统、门类不全、与工程实际情况有差距以及相关配套体系尚未建立等缺陷,这就需要对清单计价制度进行完善,同时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来保证清单计价制度不流于形式,真正成为保证工程交易公平、公正、合理、先进的科学模式。因此必须建立健全与其配套的管理制度,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政府采购部门需要不断完善内部信息和询价管理制度。

政府采购部门必须树立“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意识,其管理必须建立在科学管理、科学决策的基础上。目前我国政府采购的管理之所以出现滞后的现象,往往是信息管理方式比较落后,不重视资料的积累与整理分析,资料准确度不够、不及时、不全面,珍贵的经济技术数据往往随着工程项目的竣工而消失,不能为决策者提供可靠依据而造成的。要提高工程造价的编制水平,拥有自己多年积累的、完整的造价资料,并经分析整理存档,一旦需要,随时可以从计算机中调出,再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即可用于新的工程。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完全可以开发出适合政府采购的资料积累分析系统。因此,要尽快建立政府采购部门的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体系。

同时还要建立一个政府采购询价管理制度,它应是能够体现一个政府采购部门信息渠道通畅程度和对外界反应的一个调解人体系,这一体系应不但能够真实的反映的市场状况,还可做出短期甚至中期的市场价格走向和预测,这对于规避权衡报价清单中的风险显得十分重要,加强工程造价资料的积累分析,完成适合自身的不断积累的、完善的管理机制;从组织上采取措施就是明确项目组织结构,明确造价控制者及其任务以使各部分的造价有专人负责;

三、确立全过程控制工程投资意识

多年来,我国的建设项目普遍忽视了项目建设前期阶段的重要性,造价控制的重点主要放在项目建设的后期阶段甚至在工程决算阶段,因此经常出现投资超限的现象。有些项目甚至在建成后投资大幅超过计划,从而建设了大量效益不好的工程。根据工程建设的科学内涵,每一个阶段都存在造价控制问题。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就是在项目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和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对工程造价进行研究比较,把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之内,根据项目的进展情况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项目管理投资目标的实现,力求在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以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同时,如何合理地确定造价,使各种资源得到充分而合理的匹配,以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是需要研究的问题。由于工程建设周期较长,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与制约,项目的初始阶段难以确定一个正确的造价。如估算、概算、预算、决算等的编制都是在不同的建设阶段完成,其精度也越来越深。由于建设项目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技术复杂,人财物消耗大,考虑到投入使用后的经济效益等因素,一旦决策失误,将造成无可挽回的巨大经济损失,为了合理确定造价,必须在建设全过程按照不同阶段的特点进行多次计价,即按建设程序合理确定不同阶段的造价精度,以充分体现造价的合理性。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建设项目的程序化是合理确定造价的基本前提。工程造价控制应贯穿于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凡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实行造价控制制度的工程,均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四、进一步更新观念,提升工程采购中造价控制与管理方法

随着经济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造价已经进入了一个改革和完善的新时期,这就要求概预算编制工作不断提高和完善。要做到结合工程各方面需求,掌握影响工程造价的各个因素,编制出一套合理、准确的概预算方案,保证工程采购的正常运行。政府采购从工作人员上要掌握工程预算的专业知识、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对设计、材料设备采购、现场工艺、工程整体结构、投资分析控制等方面的知识应熟悉。对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的项目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全面设计、工程施工、设备安装等工作都要了解掌握,采取多方面措施以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通过经济分析、技术比较及效果评价,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力求在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经济合理,在经济合理基础上的技术先进。全面地掌握和运用招投标文件、合同协议书及有关设计、施工文件。以合理的工程量清单为依据,抓住计量支付这个关键环节,认真审核支付申请,使每笔资金都能得到合理控制和支付。建设项目的复杂性决定了其计价的多次性,与建设过程相对应的各阶段造价是动态地反映了项目的总造价。特别是在工程实施阶段,由于外部条件的变化,设计阶段未考虑周全的因素往往暴露出来,导致设计变更,造价也随之变化。这就促使我们要更新观念,提升工程采购中造价控制与管理方法。

五、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政府采购队伍

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以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方针、政策作为规范准则,涉及和运用其它技术经济学科的成果,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经济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工作。由此可见,政府采购从业人员除了对本专业的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和理解外,还应对设计内容、设计过程、施工技术、项目管理、经济法律法规、计算机应用、工程的外部环境等,都要有一定的了解。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投资日趋多元化的今天,迫切需要一大批为政府采购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的政府采购从业人员。在充分发挥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从总体上看,目前我们政府采购从业人员素质离社会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因此,我们应该抓紧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除了对本专业的知识进行更新提高外,还应该结合工作广泛了解和掌握有关的工程技术专业知识。只有对工程内容有比较全面的掌握,才能做好工程造价控制工作。试想,如果我们对编制造价的工程都不甚了解,对其专业知识非常模糊,又怎么能够进行投资的控制呢?我们应该从提高个人的水平人手,逐步提高全行业的工作水平,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发挥我们应有的作用。它不仅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专家队伍,还要有配套的的政府政策和社会环境。我国的造价管理从业人员应该加强学习,加强不同地区的人员间的相互交流,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典型政府采购部门设立造价信息跟踪点,及时掌握政府采购部门或工程项目价格最新变化,及时准确的高速人工、材料、机械价格,以及新工艺、新技术的工期及费用指导数据,为推动政府采购部门创新、推广新工艺、新技术创造有利的市场条件,为工程招标、投标、评标、定标提供有力的依据。

六、形成有特色政府采购的报价体系。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之前,因为各项费用在定额中已作规定,从而使政府采购部门不必在研究市场价格方面下功夫,无法形成具有政府采购部门特色的报价体系,使政府采购的目标――节约率始终在低水平徘徊。随着招投标机制的健全和完善,投标人必须通过竞争才能取得工程项目,不论是国内招投标还是概预算的投资编制,都要求“快”、“准”、“变”,面对造价改革,投标人主要通过提高管理水平来降低工程费用,并在这个基础上降低投标报价,提高竞争能力。因此政府采购部门必须及时更新观念,尽快建立一整套科学完整的清单报价体系来围绕着市场进行动作,最大限度创造最佳经济效益,这是政府采购部门采取的最根本的策略。例如,如何判断是否合理低价,是有特色政府采购应该注重研究的一个内容。由于清单计价制度的推行,给予了施工企业人、机、料的价格、竞争费率、管理费率、及施工方案的确定权等更大的自。加之对同一工程项目制订施工方案的不同(包括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或采用)最终可能导致清单报价的较大差异,如何实现在保证质量、工期的前提下,按国家“招标投标法”及有关条例规定,最终以“不低于”的合理低价者中标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现在由于编制标底单位的个人水平的差异以及评标专家的专业、经验等问题,便利目前的评标对合理低价问题不能较好的解决,往往是中庸者中标,最低价者早早被淘汰出局,而不具体分析是否合理,这样不够科学合理和客观公正,不利于政府采购工作的进步和创新,这种情况在造价改革中是应该重点加以解决的问题。评标专家必须了解建筑市场技术的影响发展,熟悉本地区各政府采购部门定额的合理区间,各种政府定额最新信息内容。从而解决低价中标者是否不低于合理价这样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

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建议篇3

论文关键词:建筑工程 项目管理 对策 措施

论文摘要:我国推行工程项目管理的起步比较晚,对项目法施工的认知程度也不一致。本文在明确工程项目管理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常用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并进一步探讨了改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措施。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始终走在改革的前沿,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日趋完善,管理模式也逐步更新。但令人遗憾的是,地域的差异和投资多元化的缘故,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共存和并行,但由于各种模式的适用范围以及内在的管理要求差异,对建筑施工企业适应多种模式的施工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基本概念界定

1.1工程项目管理的定义

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门较为年轻的学科,是管理科学在项目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所谓工程项目管理,就是为了使工程项目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实现预期的各种目标,而对项目所进行的全过程的所有诸如决策与计划、组织与指挥、控制与协调等一系列工作的总和。其主要内容进行了归纳:即项目整体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和项目采购管理共计九个方面。

1.2建筑企业的管理特点

由于建筑产品和施工生产的特殊性,建筑企业在管理上同其它企业相比有较大的不同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l)投标承包方式的竞争性。根据我国建筑法的规定,建筑施工企业一般都是通过投标竞争的方式来承揽业务。中标后再通过签订工程施工承包合同,来确定彼此的经济与法律关系。但由于建筑企业的进入壁垒低,施工企业众多,竞争非常激烈,大多数企业只能依靠低价竞标方式来取得业务。

(2)生产经营任务的不稳定性。采用竞标方式承揽业务的不确定性导致了建筑企业经营生产任务的不稳定性,从某一个具体项目看,企业能否中标,一方面与企业的业绩、技术、管理、资金等综合实力密切相关,也与投标策略、掌握的市场信息有很大关系,具体项目的中标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3)管理环境的多变性。这里的环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作业环境方面,建筑施工大多为露天作业,作业条件较差,受天气、气候、地质、水文的影响较大。二是指管理方式的环境方面,不同的投资主体,多变的项目管理模式、不同地方的政策都使得管理环境复杂多变。

转贴于

2常用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分析

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至今已基本完成了与国际接轨的任务,但由于地域的差异以及投资多元化的缘故,现阶段国内建筑市场仍是多种模式并行的状况,常用的是以下几种主要模式。

2.1工程建设分阶段招标管理模式

该模式主要由业主、咨询和设计单位、承包商(施工企业)三方参与。业主分别与设计单位和承包商签订合同,确定彼此的经济与法律关系。与此同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实行工程监理制度,对工程投资、质量和进度加以控制。这种模式中,业主主要负责建设工程的行政领导、关系协调和建设中有关重大问题的决策,其他工作均由相应的专业单位负责进行,实现了建设工程管理的专业化和社会化分工。

2.2工程建设总承包管理模式

工程建设总承包模式是指具有工程总承包资质的总承包企业代替建设单位全面负责工程建设的组织管理工作,总承包企业可以将部分工作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分包企业,分包企业对总承包企业负责。工程总承包模式中业主参与工程管理的工作很少,只要大致说明投资意图和要求,其余工作均由总承包企业进行实施,因此,业主工作量大大减小,对合同的管理比较有利。

2.3设计/招标/建造模式

这种模式是严格按照设计—招标—建造的顺序进行,在一个阶段结束后,相应另一阶段才能开始。由于其限制了项目进行平行作业,对工程建设周期有较大影响。但由于其操作简单、通用性强,项目施工管理时变更较少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国际项目工程中,因此,不管从理论上还是实际应用中。

3改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措施

3.1建立物资中心信息库,完善内部物资供应市场

建筑企业应首先针对自身企业常用的主材、机械设备进行统计,调查材料的数量、规格、市场价格、使用频次等数据,按重要性排序,确定企业内部应该集中采购的材料名录及常用机械设备一览表,建立物料中心信息库。在不同模式下按照项目需要采用大宗材料的集中采购与项目经理部零星采购相结合的方式。在机械设备的使用上,将外部市场的价格调节和竞争机制引入企业,建立内部租赁市场,通过市场运行的调节机制,促进内部市场发育,达到满足施工项目的材料和机械需求的目的。

3.2盘活固定资产,向资本运营型管理转型。

从长期的发展来看,国内建设规模在城乡建设一体化的充分发展之后必然会有一个回落,建筑施工企业在不久的将来必然会面临施工任务不足的境况,因此企业要开始注重企业的资本运营,力争早日由生产经营型管理向资本运营型管理转变。作为施工企业而言,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尽量让固定资产运转起来,这包括闲置的设备、房产、地产等。对于闲置设备可以通过内部租赁市场的功能来实现。二是灵活用好流动资金,自己主动创造市场,选择比较好的政府项目进行投资,既充分发挥了施工企业的建设优势,又可以取得比较高的资金回报率。

3.4转变传统经营理念,选择最合适的经营战略

现在的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绝大多数具备多种产品生产的资质和能力,本身就具有多元化的特征,究竟采取哪种经营方式,只有最能促进企业发展的方式才是最合适的。这就要求企业在选择经营方式的时候必须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准备工作:一是深入了解专业化经营及多元化经营的特点,二是深刻把握市场的发展趋势,三是精确考量自身的综合实力。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企业正确地选择其发展道路。

4总结

总之,建筑企业无论是面对建筑市场相对繁荣的今天还是未来市场即将萎缩的明天,都有必要顺应潮流,未雨绸缪,以先进的理念引导企业的改革和创新,确保企业健康发展。本文利用动态企业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在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上提出改进和创新对策,为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金小祥. 分析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控制的要点[J]. 价值工程, 2010,(21).

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建议篇4

关键词 价值增值 项目管理承包模式 项目管理承包商

项目管理承包(Project Management Contracting,以下简称PMC)是指在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完成以后,业主选择(可以通过招标的方式)一个技术力量较强、有丰富工程管理经验的工程公司或咨询公司作为项目管理承包商对项目进行全面全过程的项目管理承包。在这种模式下,业主方面仅需保留很小部分的管理力量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决策,而绝大部分的项目管理工作都由项目管理承包商来完成。项目管理承包商作为业主的代表或业主的延伸,帮助业主在项目的整个实施过程中有效的控制工程质量、进度和费用,保证项目的成功实施。如何更好地发挥PMC模式的作用,实现项目全寿命期各项技术和经济指标的最优化,进而达到业主和项目管理承包商的双赢,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实践证明,在PMC项目中应用价值增值工程理论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价值增值

价值增值(Value Improving Practices,以下简称VIP)是在价值工程(Value Engineering,以下简称VE)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能给项目带来增值的价值工程方法,旨在去除项目建设过程中不产生任何价值的投资活动,并通过价值增值方法,降低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和项目寿命周期(life-cycle)成本,增加项目净现值(NPV),从而最终达到降低项目投资费用的目的。

在PMC模式的项目中,由于项目管理承包商对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及试车负全面管理责任而使得项目一体化优势更加明显,为VIP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业主在选择项目管理承包商时,一般会将其实施VIP的能力作为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并在合同中规定一个分享比例,对项目管理承包商由于实施VIP而节约的项目投资按照此比例进行奖励,以此激励项目管理承包商。由此可以看出,项目管理承包商进行VIP工作的能力大小直接影响了项目的成功以及其自身的经济效益。本文以下篇幅即结合相关石化PMC项目的实践,从项目管理承包商的角度介绍VIP在PMC项目中的内容、适用阶段、组织、程序。

二、VIP的主要工作内容及适用阶段

VIP是致力于清除项目范围内非增值投资的专业活动,其实质是使项目寿命周期内费用最小而使设施使用寿命最长的有组织的工作方法,在PMC项目中价值增值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技术路线选择。其目标是确保项目所采用的技术具有竞争力。目标的实现通常是采用在当前其他项目中被成功使用的技术。

2. 工艺方案最简化。其目标是通过修改、合并或削减一项或多项工艺步骤来减少投资需求,降低操作成本。实现该目标一般是在工艺设计过程中评价现有工艺或选择最优级别的工艺使没有价值增值的投资最小化。

3. 工厂质量等级确定。其目标是建立满足商业计划所必须的设施。通过建立费用平衡(资本及操作费用)来实现目标。需要考虑可靠性、可消耗性、自动化水平、公用设施的寿命周期、物流系数的期望值,以及产品产率随时间、产品质量及产品弹性的变化等。

4. 体现价值工程。可理解为“物尽其用”,目标是在不以牺牲项目功能、性能指标、及完成项目特殊使命所需的设施能力前提下取得最低的费用投入。

5. 最佳标准规范和规定的制定。其目标是使标准规范、工程规定与项目目标相一致。通过挑选最适用于项目的标准规范、工程规定,以及在确保不超出项目实际需求的前提下修改工程规定,以满足项目目标。

6. 预先进行维护。预先提出检修及维护要求的目标是通过测量设备条件,证实即将发生的问题,并预测何时采取正确行动。

7. 设计能力最佳化。其目标是评估主要单体设备的最大能力,设置最低的余量。实现方式为通过组织专家评价主要单体设备的最大能力,从而使设备能力最大化,其前提是不提高设计安全系数。

8. 可施工性评审。其目标是让有施工经验的人员对设计进行分析,以便减少施工阶段的费用,缩短进度。实现方式为项目管理承包商在前期设计阶段,组织有施工经验的人员参与到项目组中开发可施工性程序。

以上内容会因具体项目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并不是每一个项目都包括以上所有内容,各个项目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增加一些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这几种方法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有不同的适用阶段。比如,技术路线选择、工艺方案最简化、工程质量等级确定等价值增值方法适用于项目定义阶段;可施工性评审这种价值增值方法适用于项目实施阶段。图1的纵坐标表示各种价值增值方法对项目价值的潜在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价值增值工作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越早实行对项目价值影响越大,执行效果也就越好。

三、项目管理承包商的价值增值组织

VIP是一种有组织有领导的活动,它的开展和实施需要一个明确职责分工的组织来实现。对VIP工作的组织是否得力是项目目标能否实现的决定性因素。从项目管理承包商组织成员的选配、组织的组建,到方案的发起、选择、评价、实施,都对VIP工作的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PMC项目中项目管理承包商的VIP工作的人员组织主要包括:VIP发起人、项目经理、VIP协调员、建议审核小组、提议负责人、趋势工程师等。

vip发起人为pmc项目的vip总负责人,他在项目主任(project director)的领导下,发起pmc项目增值工作的实施。vip发起人在总体上负责调配vip工作所需资源,设置vip工作目标,批准vip工作的执行策略以及设定各类vip建议的优先顺序。项目经理在vip工作中起的是管理协调的作用。他负责安排正式的vip讨论会议,保证vip讨论会议符合进度计划,审核vip发起过程中各关键成果,与业主和专利商协调vip工作的情况。

增值实务的顺利实施有赖于项目组早期的规划和投入。vip协调员的职责就在于负责组织vip工作开工会以及随后的vip工作在整个项目的推广。vip协调员需要编制一套说明如何在项目上开展vip工作的综合程序;收集并记录整个项目中的vip建议形成日志,并负责初步筛选建议,组织vip建议审核小组。建议审核小组成员主要包括各专业工程师。在项目最初,建议审核小组应每周开会,审核潜在的成本节约建议。小组将就审核标准达成一致,通知vip协调员哪些建议将进一步讨论。

提议负责人全面负责进行进一步的成本节约问题评估,并按要求让hse、项目控制和其他部门参与评估过程。研究一经充分展开,提议负责人应尽快把节约建议转换成费用趋势计划。然后由趋势工程师按照趋势程序对已形成趋势计划的vip建议进行管理。

此外,应鼓励所有的项目参与人员参与到vip工作中。所有的项目参与人员,不论来自什么组织和地点,都应该积极探索费用节约的建议并参与到vip工作中。只有这样,vip计划才会取得成功。

四、价值增值工作流程

在pmc项目中价值增值工作的开展一般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价值增值工作前期准备阶段,第二阶段为价值增值建议的筛选阶段。

项目开工后,即进入价值增值工作的前期准备阶段,价值增值负责人负责该阶段的工作,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工作内容:第一,召开价值增值开工会,以确保价值增值工作成为项目执行计划中的一部分;第二,编制价值增值程序文件,以明确价值增值成员的工作责任,确立价值增值工作的开展程序,及对每一条建议的追踪和执行;第三,建立价值增值的工作目标,该目标应以项目的投资为基础,且能反映项目的具体情况,并根据项目的投资估算适时地对目标进行评估。

价值增值前期准备工作完成之后,即进入价值增值建议筛选阶段。图2所示为pmc项目价值增值建议筛选阶段的流程图。

由vip协调员审核并录入来自各方的价值增值建议,形成日志,该日志面向所有的项目团队成员,该过程是透明的。建议审核小组定期召开审核会,评估收到的vip建议,审核小组需要建立一定的方法作为建立筛选标准的基础,并按照标准逐一审核每个建议。当审核小组认为建议值得进一步评估,则提供资金支持,并确定一名提议负责人。如果建议的审核需要相关技术专利商,则需获得专利商的参与。建议审核小组中将有一名成员对提议负责人提供支持和指导,审核、同意研究结果。经评审通过后的建议将提交给趋势工程师进行趋势管理,并提交给业主进行确认。按照vip组织制定的奖励方案,对vip建议人给予一定的奖励。从图2中可以看出建议从最开始的提出到最终被业主接受,需要经过a、b、c、d、e五个关口,为了增强全员对vip工作的积极性,一般应随着建议通过关数的增加,相应增加对建议提交者奖励的额度。

五、价值增值在某pmc项目中应用

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建议篇5

abstract:the yellow river basin of the river nor the construction of flood prevention projects along the yellow river is growing fast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product. water management of the river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mpetent authorities. the inside of the yellow river flood control project management-the status quo analysis of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 that exist, and solutions to make a few suggestions.

关键词:非防洪工程 建设项目管理 存在的问题 对策和建议

key words :flood control projects;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problems;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黄河流域建设步伐的加快,缩小黄河两岸的差距,加强两岸的沟通和交流,河道内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多已成为客观要求。因此,为确保黄河防洪安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加强河道内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已成为当前黄河水行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在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比如行政干预、水行政执法能力弱化、运营中失管等问题,是当前河道主管部门面临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 黄河河道管理范围内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现状

河道内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主要涉及桥梁、缆线、管道及各类建筑物等,大量的桥墩、承台等构造物布设在河道内,长期占用河道和堤防,形成雍水、阻水、改溜等情况,致使河道御洪、泄洪能力不同程度地消减,防洪安全存在各种隐患。而且资料申报、审查、管理比较混乱,施工过程监管困难,验收后运行管理缺位等等。其中一些重点项目施工、运营过程中,在地方行政干预下,河道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有时也只是走走过场而已。随着河道内建设项目的逐渐增多,靠过去的管理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依法治河的管理需要。特别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颁行实施以后,要求河道主管部门在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查、修改、审批(转报)、验收、运营等各个环节都要依照法定程序进行。针对这一状况,为提高对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的依法管理水平, 河道主管部门纷纷采取措施,强化资料审查、转报的管理,明确河道管理部门各自的职责,加强河道巡查监管力度,使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水平大大提高,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现象。

1.1 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开展状况

针对近几年河道内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增多的特点,河道主管机关对已建、新建项目,做出具体部署,狠抓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管力度。

1.1.1 对于新建项目,主要从建设项目申报入手,按照《黄河流域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及《山东省黄河河道管理条例》所规定的程序对其报送的技术性资料进行审查,同时探讨建设项目长期占用河道及影响防洪工程抗洪强度等诸多事项的补偿救助方案,明确建设方应履行的防洪义务并以协议的形式加以落实,以便事后操作。如滨州公铁两用黄河大桥工程,该项目建设前期黄河部门就与建设单位签订了黄河大堤绕行线路维修养护协议、河势及河道工程观测协议、工程占用黄河淤背区补偿、河道工程抛护加固协议、施工场地清理协议以及临时占用堤防工程做施工道路协议等6项协议,同时,就长期占用河道补偿、应履行的防洪义务等项目达成共识,并交纳的一定的保证金。

对一些没有经过河道主管机关同意擅自施工的建设项目坚决依法处理,责令其补办申报手续,领取施工许可证后再建设,或者依法清除,维护正常的河道管理秩序。

1.1.2 对已开工建设项目,主要是建立专门的监督管理机构,抽调技术骨干,监督检查施工中是否有违章、违规行为。已建项目多是指《水法》、《山东省黄河河道管理条例》等颁布实施以前或颁布初期所建设的非防洪工程项目。当时,由于没有相关的法规条文,监察机构不健全,相关工作未能开展,主要依靠各级政策约束建设单位,注重的多是眼前利益,对于项目运营后的管理基本处于失控状态。这类项目由于建设时没有相关协议,再加上没有相应的管理经费及行政干预过大等,实现对其规范管理难度极大。

1.2 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取得的经验

自从1997年开始对河道内非防洪工程建设实施管理以来,虽然离正规化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但是随着政策法规的逐步完善和管理人员经验的逐步丰富、素质的逐步提高,积累了一些有效的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经验。

1.2.1 对河道内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基本能够做到依法定程序处理。近年来,随着黄河部门各级别培训班的举办、各兄弟单位之间管理经验的交流以及相关专业大学生的加入等,对河道内非防洪建设项目的受理、审查、审批或转报、转批、监督管理的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基本能够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进行办理。

1.2.2 积累了河道内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查经验。能够有目的的针对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进行审查,发现存在的问题。通过多年不断的总结,对非防洪工程建设造成的防洪工程效益的降低基本能够量化,并提出具体合理的补救措施和解决方案。

1.2.3 逐步落实河道内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占用黄河工程补偿费及建设单位应履行的相应义务。根据《山东省黄河工程管理办法》、《山东省黄河河道管理条例》等规定,对各类河道内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提出了黄河工程占用补偿、日常维护补偿等补偿要求,并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制定了相应的补偿标准,从实际意义上弥补了防洪工程维修养护经费的不足,为防洪工程功能的可持续发挥获得了资金支持。

2 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腾飞,近几年河道内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黄河主管部门在建设项目管理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地方行政干预等问题,制约了建设项目管理的规范化。

2.1 法律法规不完善,条文不具体,可操作性较差

目前黄河水行政法规不够完善,仅仅规定了应该办理的事项,而对于办理中的一些细节没有明确规定。如非防洪工程占用防洪工程补偿费只说明了建设单位需要补偿,但是具体如何补偿、补偿多少无法确定,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具体可量化、可操作的标准,双方只能以协议的方式确定;资料申报上,对申报材料的要求不是很明确等;维修养护保证金、垃圾清理抵押金等,没有相应的条款、交纳比例和幅度;设计、防洪审查,施工监管没有相应的具体要求,只能靠经验办理。一句话,操作性不强,不够明确,给建设项目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便,造成时而越位、时而不到位。

2.2 对建设单位应履行的义务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

由于目前黄河水行政执法主体没有单独的行政执行权,行政执行必须和地方执法部门共同实施。对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违规现象没有有效的遏制手段,一旦施工许可证获批后,河务部门无法对建设中或建成后的违规行为进行有效监管。

2.3 行政干预和权大于法的现象仍阴霾不散

有些大型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往往是国家投资、地方政府集资或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比如滨博公路大桥、滨州公铁两用大桥等。河道主管机关在监管过程中发现违章、违规问题进行制止时,建设单位就会找到地方领导,反映建设项目工期紧、任务重、困难多,需要政府出面协调,地方政府出于对建设项目的重视,就会搞一些建设项目协调会,其实质就是直接干预水行政执法,或下达行政指令,责成相关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关的工作。有时还要求河道主管单位替建设单位完成本应由建设单位提供的材料,使一些问题本末倒置。行政干预导致河道主管机关对建设项目管理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

2.4 项目建成后管理难以奏效

建设项目竣工投入运营后,所涉及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清理、建设项目对防洪工程的影响以及河势变化、水体污染等一系列问题,都是在建设项目运营后才产生的。而河务部门一般是在项目取得施工许可证前就与建设单位签订了相关协议,由于缺乏相应的制约措施,运营单位能否认可,并遵守建设单位签订的相关协议,往往无法预料。

2.5 工程废弃后拆除责任无法落实

建设项目废弃后,由于拆除费用难以解决,建设单位不愿拆除,而河道管理单位又没有制约措施,废弃工程带来各种防洪隐患。如穿堤输油管线废弃后遗留在大堤、河槽内,对防洪造成严重影响,给沿黄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不安定因素。

2.6 群众的法律意识不强,宣传力度不够

在执法过程中,发现群众对水法规理解不够,增加了解释的难度。比如群众在堤坡上放牧,他们认为不但对防洪工程没有影响,反而帮助黄河部门节省打草经费,却不知道堤坡放牧损坏堤防工程的完整,影响防洪安全和工程面貌。

2.7 上下级标准不统一

在对一些项目影响防洪的标准上,黄委、省局标准不统一,口径不一致,造成了基层单位管理的被动。

2.8 管理经费严重不足

随着河道内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多,管理任务日益增加,包袱越来越重,当前防洪工程都没有足够的管理经费,更谈不上拿出资金对河道内非防洪工程项目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

3 针对存在问题应采取的对策

3.1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管理氛围

充分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和“12•4”法制宣传日加大水法规宣传力度,面向全社会普及水法规知识,同时,抓好日常宣传活动,提高沿黄群众的水法规意识,争取他们对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理解和支持。

3.2 成立专门的河道内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审查委员会

根据《黄河流域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等规定和精神,成立以加强对建设项目的受理、审查和监管为目的的河道内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审查委员会,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规范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按照管理、审批程序和权限使项目能够得到及时审查、转报和批复,使河道内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走向规范化道路。

3.3细化法规条款,完善办理程序,增强可操作性

对有关建设项目许可的法规要制定实施细则,项目的立项、审查、修改、审批(转报)、验收、运营等各个环节要细化,各种补偿标准、抵押标准要明确,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规范化。

3.4上下一盘棋,标准统一、口径一致

从黄委到基层,在河道建设项目管理的大原则上标准要统一,口径要一致,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依法按水行政法规管理项目,树立河道主管机关的权威,确保黄河部门的合法权益。

3.5加强内部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积极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专题交流会等,加强上下级的沟通和兄弟单位之间的经验交流,不断增强管理人员,特别是基层管理人员管理水平的提高。

3.6 提供管理经费,更新设备

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建议篇6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做强城区功能、做优城区环境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全区范围内的建设管理工作,切实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调整完善城区功能,努力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工作目标

积极适应属地化管理趋势,全面掌握区域内建设项目信息;有效实施对区实事工程、重点项目和其他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和考核,督促建设项目工程进度;全力配合市政府在区域内实施的重大工程项目;做好区域内城市房屋拆迁的管理工作;进一步增强城建工作对内对外的协调能力。

三、组织领导

成立区建设管理领导小组,区关部门和各街道办事处为成员单位,进一步加强对全区建设管理工作的领导。

四、工作措施

1.健全组织机构。区政府成立区人民政府建设管理办公室,代表区政府扎口管理区域范围内的建设工作。办公室设在区发展和改革局内,主要负责区域内基建项目立项报批,管理区政府实事工程和区、街两级组织实施的建设项目(包括协助办理前期手续,督促项目进度),积极参与涉及区的市政府重点项目的规划设计、调查论证和方案制定,对区域内拆迁项目进行综合管理和协调,加强与市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

2.建立联席会议工作制度。联席会议由区建设管理领导小组组织召开,由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主持,区建设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落实。会议原则上每2个月召开一次,根据实际情况需要,也可提前、延时或增减次数。联席会议的召开内容、出席对象和会议地点以书面形式或电话通知。联席会议的主要内容包括:传达市、区建设工作的会议精神,落实关政策,部署关工作;听取区建设管理办公室关于市、区实事工程、重点工程的进度汇报;听取各责任单位的工作汇报;协调解决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3.完善信息互通工作网络。各街道办事处和各在建项目责任单位要确定建设管理工作分管领导,并指定专人担任建设项目管理联系人,保证信息及时、准确和畅通。区建设管理办公室负责与各部门、单位进行联络和沟通,协调工作,扎口进行信息汇总。根据工作需要,区建设管理办公室可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建设管理业务工作会议。

4.创建建设管理工作资料库。区建设管理办公室要尽快与各项目建设单位进行联系,扎口建立建设管理工作信息资料库。建设项目信息要定期,供区委、区政府及时掌握目前区在建项目的进展情况和关数据。

5.加强协调配合。区建设管理办公室要立足全区、立足长远,切实有效地加强对我区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和协调,要加强与市、区有关职能部、各建设单位和各街道的联络和沟通,深入基层,搞好服务。区实事工程、重点工程和其它建设项目的责任单位要进一步梳理和完善现有项目的管理制度,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各街道要从促进本辖区内经济发展的角度,加强对辖区内项目建设的信息收集,及时反映情况,提供综合服务。

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建议篇7

[关键词]重大项目;财政投资;管理机制

[作者简介]林奕辰,广西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2005级硕士研究生,广西南宁530004;柳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长,广西柳州545001

[中图分类号]F0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11―0029―04

为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充分发挥重大建设项目对“经济升级,城市转型”的拉动和支撑作用,确保重大项目建设任务和固定资产投资预期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及时解决重大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行政管理效率,本文结合广西柳州市重大项目建设实际存在问题,对重大协调管理制度进行探讨。

重大项目协调管理机制管理的对象着重围绕财政投资国有企业代建的项目进行。2004年7月公布的《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再一次把政府投资改革作为投资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决定》的第三部分以“完善政府投资体制,规范政府投资行为”为目的,针对政府投资管理的问题,通过合理界定投资范围,健全投资项目决策机制,规范投资资金管理,简化和规范投资项目的审批程序,加强投资项目管理,引入市场机制等方面对政府投资加以规范。在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实施管理方面,第一次提出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加快推行代建制,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负责建设实施,严格控制项目投资、质量和工期,竣工验收后移交给使用单位。

积极推进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体制改革是当前各地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总体来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全面建立起政府投资项目法人制和代建制,通过引进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公司,对政府投资项目从工期、质量和投资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专业化管理,切实消除过去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过程中的种种弊病,建立起有效的政府投资项目的约束机制,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从而提高政府资金投资效益和建设工程质量。

柳州市实行代建制比中央推行代建制决定早一年多。在实施过程中,政府投资项目仍然存在工程质量缺陷、超投资以及项目决策随意性等问题。因此,有必要结合代建制管理办法制定重大项目协调管理机制。财政投资重大项目协调管理机制,一是根据基本建设程序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对项目的立项、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及交付使用直至项目后评价全过程进行监督,健全投资项目决策机制,规范投资项目的工作程序,完善资金管理;二是根据精简、统一和效能的原则,明确相关部门工作内容,解决部门之间职能交叉、权责不清的状况,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完善约束和激励机制,对代建工作实行合同化管理,将代建单位收入模式从按项目总投资比例提取逐渐转变为从投资节约比例提取。

一、工作机构

由政府成立重大建设项目协调小组,由市长、发改委主任分别担任正、副组长,成员由市监察局、审计局、发改委、土地储备中心、规划局、国土局、建委、财政局、经委、环保局、水利局、旅游局、招商局及各政府代建公司等单位分管领导组成。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发改委重点办,并指定专人负责日常联系工作。

二、协调对象范围

协调对象范围为财政投资重大项目。2008年柳州市要突出发展和民生两大主题,紧紧围绕投资项目建设促进年、文化社会建设促进年、宜居城市建设促进年,大力实施百亿投资工业强市工程、百亿投资城建美市工程、10亿投资农业稳市工程,50亿投资商贸旺市工程,20亿投资社会建设安市工程,10亿投资文化盛市工程,确保今年有更好、更快、更大的发展。财政投资的重大项目支撑和推动着城市快速发展,为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和增强主动性,推进项目建设。

三、工作职责

(一)建立高效的协调管理机制,协调重大项目从前期工作到竣工验收全过程遇到的问题;协调处理在重大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免造成项目建设进度受堵。

(二)对重大建设项目进行全程督办;对项目的进度及投资进行监控。

(三)协调各成员单位,落实推进重大建设项目进程的各项措施。

四、工作程序

(一)在项目的前期阶段,应充实工作内容,发挥规划指导作用。各部门应各负其责,超前研究项目工作相关内容,与国土局、财政局、土地储备中心做好协调工作,力争做到经济发展规划、城市规划、土地规划的无缝对接,尽量减少问题的出现。

(二)在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阶段出现问题时,由发改委牵头协调,市政重点办、建委、国土部门、项目业主等单位做好配合工作。

(三)在项目的设计及施工招投标阶段出现需要协调的问题时,建委负责组织监察、审计、发改委稽察办等相关部门进行协调解决。

(四)在项目的开工准备阶段,协调小组要主动了解重大项目推进过程中涉及的重要情况、关键问题,与土地部门及项目业主做好沟通工作,要及时了解并积极协调,确保项目落实、按时开工和建设。

(五)在项目实施阶段,发改委、建委及各代建公司等有关单位对重大建设项目进行职能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在本单位职能范围内难以解决的,应在问题产生之日起10日内向重大建设项目协调小组书面报告。书面报告中应详细说明问题产生的原因,本部门为解决此问题所做的工作,存在问题对重大建设项目已经或可能产生的影响,问题的难点和重点,解决问题的关键和分歧意见及本部门解决此问题的倾向性意见。

(六)协调小组办公室接到书面报告后,或通过主动了解发现问题,应在规定时间内请示协调小组副组长,确定召开协调小组成员会议时间并通知各成员。

1 重大项目工程原则上按照各单位专业职能进行分工,由各责任专业单位牵头协调。

2 市领导另有指定的,由被指定的单位牵头协调,各相关部门配合。

3 专业单位难以协调解决的问题,由协调小组副组长牵头协调。

4 协调小组副组长难以协调解决的问题,由协调小组组长负责协调。

(七)为提高行政效能,提高会议质量,协调会议议题涉及多个部门、单位的,主办部门应在会前进行沟通;经主办部门协调意见仍不一致的,由协调小组副组长或组长进行协调,尽量减少与会人员,提高会议效率,杜绝就一个问题多个协调会议无法解决的情况。

(八)协调小组成员会议就有关部门或单位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听取各成员单位及相关单位的意见,对存在意见分歧,但能共同商定解决办法的,明确部门分工、步骤和时限以落实解决问题。对意见分歧较大、一时难以商定解决办法的,由各部门

和单位在会后5个工作日内分别提交书面意见,协调小组可指定一成员单位或直接组织调研,探寻可供参考借鉴的解决办法,条件成熟时再召开全体成员会议商讨对策。

(九)协调小组成员会议应就在3日内以会议纪要形式报送有关领导及抄送各有关单位,协调小组办公室跟踪督办相关措施的落实。

(十)建立发改委内协调配合机制。协调小组每月要定期召开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上级发改部门及市领导对项目推进工作的要求部署,通报前一阶段项目推进情况,协调突出问题,以及安排部署下阶段有关工作等。

(十一)发挥重大项目联席会议作用。建议以上级政府名义下文,由上级发改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定期协调落实项目建设过程中突出问题。对项目业主进行指导和帮助。

五、工作要求

(一)重大项目的协调工作,实行按级协调原则。各职能处室要积极主动做好基础性工作,为协调提供基本素材。

(二)各级协调工作,必须进行书面记录,出具会议纪要(或书面意见),对协调所达成的会议纪要(意见)要认真贯彻执行。

(三)协调中如涉及市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相关处室要做好督促与沟通,并按照会议纪要(或书面意见)的要求做好跟踪分析工作,及时反馈并按级反映。

(四)市重大项目协调时限,各有关单位和部门、各县(市)、区上报需要协调的问题,自收到书面申请报告之日起,在15个工作日内协调答复。

六、定期报告通报制度

每月各代建公司及相关单位应及时向协调小组报告工作落实的进度。将重大建设项目的形象进度、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等情况以报表形式上报协调小组,由协调小组综合整理并及时通报全市重大建设项目进展情况。

每月协调小组将重大项目月度月报上报上级发改部门。每季度最后的10日内,要通报上季度重大项目进展情况,分析项目推进存在的问题,提出措施建议,及时向上级发改部门报告。

每月协调小组负责将领导风险抵押责任制的项目进展情况以简报的形式报送各个项目的责任领导。

每周协调小组负责向重大建设项目协调小组副组长通报上周重大项目协调情况。

在每个项目结束后,协调小组要负责对项目进行后评价的工作,并对项目后评价的结果进行通报。项目后评价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一直存在责任人不明确的问题,项目后评价工作一起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财政投资重大项目协调管理机制将把项目后评价落到实处。

七、基本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和结算(决算)管理

(一)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代建单位(建设单位)应及时通知市发改委、市建委、市财政局及相关部门参与。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后,按财政部、建设部《建设工程价款结算暂行办法》规定,对结算审核结果及时对数复核,应当在3个月内完成竣工财务结算、决算的编制工作。竣工财务结算(决算)应当对基本建设工程项目概况、专项工程及造成工程量调整的主要因素和原因作出说明。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应当配合项目单位做好竣工财务结算、决算的编制工作。

代建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必须积极配合工程结算审核工作,及时提供相关资料,并对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作出承诺。审核部门对事后施工单位补签提供的资料不予采信。

(二)建设周期长、建设内容多的项目,单项工程竣工,具备交付使用条件的,可编制单项工程竣工决算。建设项目全部竣工后应编制竣工总决算。

(三)代建单位(建设单位)报送建设项目竣工决算时,应同时报送下列材料:概算及其批准文件、历年投资计划、经市财政局审核批准的项目预算、工程合同、工程结算等有关资料。对于代建单位(建设单位)未按基本建设程序和本意见规定办理相关手续的基本建设项目结算(决算)资料,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不受理评审工作。

(四)竣工财务结算报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评审后,代建单位(建设单位)应当编制竣工财务决算,报市财政局批复。列入市审计监督计划的项目,市财政局应当依据审计机关对项目单位编制的竣工财务决算的审计决定批复竣工财务决算。

(五)对基本建设工程项目竣工结算的审核,按下列原则办理:

1 依法招标的工程,审查工程施工后的有增减项目的和有争议的内容,无增减或无争议的按合同约定执行。

2 单项工程的某一单项工程有争议,或单项工程的某一部分有争议,其他单项或部分工程按原约定执行。

3 特殊工程在部分项目(子项目)的预算定额、费用定额运用上有争议的,其他单项或部分工程按合同约定执行。

4 有争议部分严格按有关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程序进行评审确定。

(六)工程项目验收后,代建单位(建设单位)应根据市财政局批复的决算办理资产移交手续,产权单位依据相关规定实行固定资产核算。

(七)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对工程预、结(决)算、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的评审和市审计局对竣工结(决)算的审计均不得向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收取任何费用。

八、绩效考核

对存在下列情况的部门和单位,协调小组可向市直部门和镇区工作实绩考核办公室提出给予扣分处理。

(一)职责明确但落实不力,而影响到项目进度的,将给予通报批评;

(二)在重大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问题,本部门难以解决又没有及时向协调小组报告,造成拖延建设进程;

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建议篇8

【关键词】:视频会议;电力企业;风险管理;风险评估

电力企业针对企业信息通信信息化的投资是非常大的,当前电力行业面临着主辅分离等体制改革,势必将逐步推向市场化。电力企业在面向市场经营之后,需要借助IT技术完善信息化建设,增强公司集团化,这为IT技术的应用也开拓了更广阔的市场。视频会议系统是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综合应用。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组建大规模视频会议系统可以采用数字信息的方式,其具有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用户可通过网络通道进行远程会议和管理,系统具有非常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系统建设项目的风险规划

1.1系统建设项目介绍

1.11项目概况

本项目的电力企业是国内最大的国有事业单位企业集团,承载全国的电力调度与电力信息传送的重大工作,该视频会议系统的建设不仅承担视频会议的基本功能,同时,该项目建设完成后的系统还承担着通信信息传递、生产与调度信息传递、电力数据的传送等特殊功能。项目建设范围主要包括电视会议系统网络通道的建设、视频音频会议汇聚设备及终端、会议管理平台三个部分。该项目建成后,不仅能够满足任意节点之间的高清视频会议的要求,而且还需要满足总部层面到达全国各地任何节点的工作生产等情况的实时监控。

1.12项目建设的规划

电力企业信息化通信系统建设项目的核心是开发一套电视会议管理系统,在总部实现一级部署,根据用户需求配置相应权限,总部各部门、各分部、省级公司、地市公司、县公司具有权限的用户可通过Web登陆系统进行相应操作。用户可通过系统软件对电视会议系统和会议资源进行调度、管理、监控和设备维护。系统建设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对会管系统调研、设计、开发及接入实施阶段;第二阶段是对会管系统功能完善及兼容性扩展阶段。

1.2系统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规划

1.21项目风险管理的条件

企业创新氛围的形成、对风险管理认识的提高,这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高层领导对项目实施中的风险管理有了充分的认识,对项目实施进行了充分的授权;其次是负责人通过对各种试验条件的分析,能认识到项目风险管理的意义,并决定在项目管理计划中引入风险管理;再次是项目参与人员的危机意识和风险意识的增强以及接受度。

1.22项目风险管理模式设计

针对电力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的相关历史做简要分析发现,风险管理的组织模式难以采用职能式的管理模式。设计项目风险组织管理的模式如下:增加现场办公室的职能,由办公室负责项目风险管理方面的工作,成立专项办,成员组成根据风险管理需要由各职能工作小组成员参加。

2、系统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策略

2.1项目风险应对策略

(1)设备运送风险的应对措施

针对该风险,管控组要求各省及直属单位指定专门负责人与发货商沟通对接;同时由领导小组及项目管控组制定收发货进度安排计划,并由专项办严格督导实施;同时为保证发货质量,要求厂商在发货前需对所有设备进行严格厂验;制定应急预案,如在设备运输过程中突发意外事件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而保证设备及时安全地送到每个节点。

(2)通道开通风险的应对措施

为了保证通道开通的质量,首先由通道组制定完善的通道开通方案,要对通道的带宽性能参数、稳定性、安全性、可靠性等多方面严格要求并测试;每个节点的通道开通情况需绘制通道电路开通单并交予相关方留档备查。

(3)施工风险的应对措施

面对这类风险,可采用风险减轻的策略,进行现场环境勘察工作,并且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人员人身安全,施工人员必须具备施工资质,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实施。由设计人员现场追踪施工进度,根据实际情况提前做出合理方案,供施工方使用,以减轻风险对施工工期和进度造成的损失。

(4)沟通风险的应对措施

为统一项目整体的建设进度,要求各节点单位成立项目推进组,并统一向专项办报备所有成员的职责及联系方式;同时总部设立项目专用内网邮箱,作为向所有单位传达信息的统一出口,各节点单位建设情况以周报的形式通过该邮箱上报;项目管控组在公司总部内网设立项目专栏,上传工作要求、项目进度报告、项目资料及相关标准,方便各单位查询;还采用电话会议和现场会议相结合的模式,定期召开周例会和项目推进会。

(5)性能及参数保证风险的应对措施

为确保项目设计方案符合国家行业标准及要求,项目设计方案需由具备高资质和丰富经验的单位制定;通过严格的厂验测试,保证设备发货前的质量;安装完毕后,需对设备功能、性能等进行单机测试及联调测试,使其符合设计要求。

(6)安装人员风险的应对措施

首先公司出台《信息化建设安全实施规范》,严格规范操作流程,面向工程师开展技术、安全等相关培训,培养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规范出差人员的交通工具及食宿要求;同时安装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施工资质和丰富的施工经验。

2.2项目风险监控策略

随着项目建设的不断推进,风险监控活动将慢慢介入,风险监控的目的是为了改变项目管理组织所能承受的风险程度,对可能造成风险变化的因素采取一定的处置措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减小损失的程度。风险监控依据监控风险实际是通过监视项目的进展和h境,即项目环境变化因素的变化达到核对风险管理策略和风险管理措施的实际效果的目的;获取反馈信息,改善和细化风险规避计划,以便改进将来的实际决策。

结语

本文研究了电力企业视频会议系统建设项目的风险规划,分析了电力企业视频会议系统建设项目的风险识别与评估,提出了电力企业视频会议系统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策略。本文的研究成果为今后类似项目的建设提供了风险管理框架模型,建立了一套比较规范的风险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增强了视频监控项目工程建设的风险管理和防范能力。

【参考文献】:

上一篇:提升乡村教育质量范文 下一篇:中学校园规划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