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防次生灾害范文

时间:2023-09-21 17:45:10

严防次生灾害

严防次生灾害篇1

关键词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山东庆云

中图分类号 s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22-0303-01

庆云县位于鲁西平原的东北部,处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是易灾、多灾与灾情严重的地区之一。通过对庆云县农业气象灾害成灾机理研究,认识灾害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建立有效的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和防御体系,从而减少农业灾害损失[1]。并结合有关农业生产气象信息库和服务保障系统,寻找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技术的最佳实施方案及集成方法,形成农业生产气象灾害减灾防灾业务体系,保障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4]。

1庆云县农业气象灾害特征

1.1干旱

根据表1中干旱等级划分标准,1971—2000年庆云县干旱情况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庆云县春、夏、秋3季干旱具有明显的特征:一是具有季节特征。庆云县的春旱和秋旱比较严重,1971—2000年,庆云县共发生中度以上春旱13次,其中严重干旱5次,特大干旱3次;秋旱中度以上共12次,其中严重干旱3次,特大干旱4次。二是显著的连季特征。几乎每年都有春夏连旱或夏秋连旱发生,甚至出现了春夏秋连旱。

庆云县有记录可查的旱灾24年次,分别出现在24个年份。大约平均每2年就出现1年干旱灾害。其中春旱成灾13次,发生概率为28.9%;春夏连旱成灾5次,出现几率为11.1%;各个不同时期的旱灾几乎每年都有发生的可能。

1.2洪涝

庆云县夏季洪涝灾害频繁。据资料记载,1952—1964年连涝4年,马颊河多处决口,陆可行舟。该灾害往往是盛夏速降暴雨或大暴雨所致,或客水大量入境等因素而致。

由图1可以看出,1971—2000年庆云县的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但该区仍多发涝灾。1949—1994年庆云县有记录可查的涝灾有23个年份,出现机率为51.1%。其中,全年性降水偏多造成涝灾5次,出现机率为11.1%;大涝年出现2次,出现机率为4.4%;轻涝年有3次,出现机率为6.7%。

2庆云县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措施

2.1建立灾害防御体系

目前,庆云县尚未建立相应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农业气象作为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轨道,迫切需要建立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机制,以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4]。特别是农村气象灾害预警能力与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别,一些气象灾害的预警还不能通过有效的方式和手段而建立,农业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亟待加强。

农业气象灾害的防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综合监测的基础上,通过对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之间相应(上接第303页)

关系的判别,采用不同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防御技术,建立一个防灾减灾的综合应变决策服务系统。

2.2庆云县农业主要气象灾害的防御

2.2.1农业干旱灾害的防御。应用农业生产气象信息服务保障系统,根据不同气候、不同作物、不同生育阶段干旱发生规律及危害机理,重点发展利用气象信息的非工程性节水农业技术,根据气象条件、作物状况和土壤特性优化灌溉模型和灌溉日程表决策系统,采取土壤增墒保墒抗旱技术。

2.2.2农田涝渍灾害的防御。根据农业生产气象信息综合处理系统,针对农田涝渍灾害的致灾程度、综合影响、定量评估方法及重点发生区域,建立防灾抗灾与农业增产相结合的基础体系,包括农田排灌基础配套设施,建立防灾抗灾耕作栽培体系,构建耐渍、避洪的复合高效生态系统等。制订防灾抗灾、临灾对策和灾后应变措施,包括灾害判别、灾后补救、改种补种、促进成熟、损失弥补等方面内容。

3小结

庆云县有关农业气象灾害的研究基本上还停留在经验分析的层面上,缺乏对农业灾害成灾机理的深入探讨。目前庆云县的农民接受气象预警通道有限,对气象科普知识掌握不够,人员设备及部门合作也有限,农村气象灾害预警能力亟待提高。应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的防御技术研究,提高该县农业生态环境的气象保障能力,切实保障该县的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整理

4参考文献

[1] 唐蓉.我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灾害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7, 35(29):9354-9362.

[2] 张星,郑有飞,周乐照.农业气象灾害灾情等级划分与年景评估[j].生态学杂志,2007,26(3):418-421.

[3] 山东省德州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德州年鉴[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9:212-213.

严防次生灾害篇2

一、20*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执行情况

20*年全县发生地质灾害1起,比20*年减少7起,下降率87.5%,直接经济损失下降率93.3%,未发生人员伤亡,防灾方案中的重要防范点未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

去年共组织地质灾害防治检查599组次,参加人员2*0人次;发放防灾避险明白卡1678份;设置监测点123处;设立警示牌70块;落实监测人175人。在“云娜”、“艾利”等台风袭击我县期间,下发转移通知202份,撤离人员156人。灾害气象预警预报44次。完成各类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项目8个;对桐君街道浮桥埠滑坡等9处地质灾害进行工程治理和搬迁避让,使240余人的生命安全和500余万财产得到保障。

二、20*年我县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根据我县地质环境条件,各类工程建设活动的强度和气象部门对今年气象的总体趋势预测和分析,今年夏季降水总体偏少,但受雷阵雨和台风影响,短期内降水较集中,强度增强,在降雨达到一定强度时极易引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为此,20*年我县地质灾害的主要防范期为4-10月,重点时段为梅汛期和台风期。

根据《*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瑶琳镇百岁村金竹岭滑坡等23处较大级以上地质灾害点(具体附后),*、16省道分水江水利枢纽库区公路沿线被列为今年重点防范点。各镇乡(街道)和有关职能部门应认真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并根据本辖区实际情况编制防治方案,于4月15日前报县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国土资源局)。

三、20*年地质灾害防治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确保地灾防治工作责任落实。

各镇乡(街道)和有关部门必须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要求,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为创建“平安*”的主要内容,积极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群众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人是本辖区范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同时,必须层层落实地质灾害防治的工作责任,加强群测群防,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

2、摸清底子,认真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监测工作。

对今年的地质灾害重点防范点,各镇乡(街道)要及时组织开展调查,编制本单位的防治方案。防治方案内容包括:

(1)主要灾害点的分布;

(2)地质灾害的威胁对象、范围;

(3)重点防范期;

(4)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5)地质灾害的监测、预防责任人。

3、以防为主,切实加强汛期险情巡查工作。

县国土、建设、水利、交通、旅游等相关部门和各镇乡要做好辖区范围内地质灾害危害点的排查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有针对性进行巡查工作。山区要重点巡查有潜在危害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及削坡平基形成的高陡边坡;公路沿线要重点巡查不稳定边坡、孤立岩;旅游景点要重点巡查可能危及游客安全的不稳定斜坡、栈道,对查出的隐患点要落实群测群防责任制,并采取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

4、严明纪律,严格执行汛期值班、灾情速报制度。

在汛期,各镇乡(街道)和交通、旅游、国土、水利等相关部门要坚持值班制度,保证通讯联络不中断,应急分队和应急车辆处于随时可以出动的准备状态。一旦出现灾情,要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防灾救灾工作,并按重大紧急信息报送工作的要求及时向上级报告。

5、部门协作,做好应急救灾抢险工作。

出现地质灾害临灾险情或发生地质灾害时,县抢险救灾指挥部立即派人员赶赴现场组织应急调查,并启动相应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组织实施各项抢险救灾工作,各相关部门按照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分工,做好应急工作。

6、科学预测,做好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

要积极开展并完善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县国土资源局要会同县气象部门对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成灾范围和影响程度作出评价预测,并在电视天气预报栏目中播放,有针对性地指导部署防灾工作。各镇乡(街道)行政村要注意收看地质灾害气象预报,根据预报内容,及时组织重点隐患区内村民的避让工作,同时要警惕雨后发生滑坡的可能性。

7、严格把关,执行工程建设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

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各类工程建设应当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组成部分,对经评估认为可能引发地质灾害危害的建设工程,应当配套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应当与主体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同时进行。配套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主体工程不得投入使用。

8、突出重点,开展重点地质灾害点勘查治理。

按照“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和“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加大对地质灾害的治理力度。对位于人口集中居住区、风景名胜区、交通干线、水利、电力工程等基础设施和学校附近的地质灾害点应首先进行治理。对一时难以治理的灾害点,在汛期前可采取应急措施,努力避免或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地质灾害的工程治理必须严格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规定,严把资质条件关,并加强施工监督。

9.强化管理,严防因矿山安全而引发的地质灾害。

严防次生灾害篇3

“三突出”强化制度刚性约束严守地灾安全底线

今年汛期以来, ****局注重地质灾害防治制度建设,“三突出”强化制度刚性约束作用,夯实地灾防治基础,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

(一)突出完善地灾防治制度体系。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履行防治职责。该局认真贯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和监测点监测人员的职责任务,做到机构、人员、责任“三落实”。二是推进制度建设,强化制度刚性。全面修订和完善了汛期值班、灾情速报、应急调查、预警预报、信息审签报送等*项制度。形成了一整套地质灾害防治制度体系,让制度成为地质灾害防治手段的重要保障。

(二)突出落实地灾防治各项措施。一是强化宣传培训。上下联动,多层次开展地质灾害防治法律法规和防灾知识宣传,切实提高受地质灾害隐患威胁群众的防灾意识及自救互救能力。集中召开宣传培训会*次,开展宣传活动*次,共宣传培训基层干部群众*余人次,发放地灾防治科普读本和宣传材料*万余份。二是创新管理方式。实施街镇、村(社区)、组(社)、自然资源所、“四位一体”地质灾害网格化管理和各负其责、分片包干、分工协作、重心下沉的扁平化管理方式,全面提升全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水平。三是强化隐患排查。全区各级共出动巡查人员*余人次,重点对陡坡陡崖、各类在建工程、弃土堆场、旅游景点、交通沿线等重点区域,学校、集镇、村庄、农家乐等人口密集部位进行巡排查,今年以来*多次遭遇极端暴雨天气,全*上下积极行动,有效处置发生在境内道路边坡垮塌等多处险情。四是强化值班值守制度。*局属于一类值班单位,非汛期实行白天晚上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汛期实行双人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切实做到监测网络畅通、信息及时准确,确保安全度汛。  

(三)突出督查督办地灾防治任务。一是严格任务考核。把地质灾害防治任务以《责任书》形式下发到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实施考核。建立了职责明晰、落实有力、督办有效、问责严密的应急责任追究机制,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和管理工作切实得到落实。二是严格督查督办。值班人员、带班领导每天都要根据“值班日志”对值班现场进行全面、逐条检查,以确保对刚性制度执行力度的有效监督。针对检查内容,对填报信息不清楚、措施不明确,立即督促整改。值班现场的刚性制度执行力得到了有效提升。今年以来,全*地质灾害防灾效果显现,已连续*年实现地质灾害隐患点和突发地质灾害“零伤亡”事故。 

严防次生灾害篇4

(一)地质灾害现状

我市山地特征普遍,地质构造复杂,地形起伏大,岩石软弱破碎,这些条件决定了我市是一个地质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多发的地区,属全国重点地质灾害防治区域之一,全市地质灾害分布范围广、暴发频繁、危害严重,特大地震后,使全市地质灾害进一步加剧。

根据各县(区)国土资源局和各乡镇排查,地震引发我市次生地质灾害点7507处,造成147人遇难,468人受伤,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28.51亿元;省内外地质灾害专家共159人协助我市共对1659处重要次生地质灾害开展应急排查评估,其中:滑坡589处,崩塌456处,泥石流22处,地裂缝108处,地面塌陷3处。根据以往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成果,全市地震前有重要地质灾害隐患1506处,地震后专家排查的地质灾害隐患1659处,其中地震前已有加剧的420处,地震新引发的1239处,目前全市经专家排查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共2745处。

震后次生地质灾害在全市八县一区均有分布,区、为极重区,其他县区为严重区。受地震和长期余震、降雨等影响,震前地质灾害易发区部分老滑坡复活加剧,同时引发大量新的滑坡、崩塌和地裂缝,

(二)地质灾害分布情况

我市地质灾害在区域分布的总体趋势是西南密集、向东北逐渐减弱,地震使这种差异性加剧,全市地质灾害密度由北向南呈递增趋势加大,根据排查结果,在以下区域集中分布:

1、白龙江流域集中分布带:

主要分布于白龙江沿岸、、一带,为地震极重灾区,全市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域。区内山高坡陡,重力侵蚀强烈,岩石软弱破碎,植被较差,地震后崩塌、滑坡数量约占全市的60%以上,主要以基岩滑坡、堆积层滑坡和第三系、白垩系红土层滑坡等类型为主,大中型滑坡数量众多,大多不稳定,尤其在化马——角弓——外那——临江一带,以及北峪河流域安化——马街(汉林)——城区一带最为严重;泥石流沿白龙江河谷连续分布,以白龙江两河口——透坊段和支流北峪河流域最为发育,有较大泥石流200多处,如北山9条沟、北峪河、汉林沟、甘家沟、石门沟、火烧沟等;透坊——临江段岩层较完整,渐为减弱,有较大泥石流40多处,其中临江东风沟、尚家沟、蒋冯沟、桥头燕儿沟等泥石流沟危害最为严重。

2、白水江流域集中分布带

主要分布于白水江沿岸石鸡坝——城——碧口一带河谷及近山区,为”地震极重灾区,全市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域。崩塌、滑坡数量众多,以基层滑坡为主,受持续余震和降雨影响,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多次发生较大灾情险情,如南山、北山滑坡崩塌群;泥石流以稀性泥石流为主,以——石鸡坝、碧口——中寨之间最为发育,如关家沟、贾昌沟、铁楼沟等,地震后多次爆发,造成严重损失。

3、西汉水流域集中分布带

主要分布于西和、、段西汉水流域河谷地区,为地震重灾区,全市地质灾害次重点防治区域。大多数滑坡系第四系堆积坡残物组成,分布密度高,以漾水河流域、西和东南部土石山区、东南部黄土丘陵区和西南部土石山区最为发育,地震后造成灾害较严重。泥石流主要有粘性、稀性和黄土泥流,以西汉水干流的顺利峡——建村河段及其支流白家河,漾水河沿岸及雷家坝——之间的黄土泥石流区最为发育,爆发较为频繁,受地震影响较大,危害也较为严重。

4、嘉陵江流域集中分布带

主要分布于包括、两当、和部分区域,嘉陵江支流河谷及近河谷山区,为地震重灾区,全市地质灾害次重点防治区域。地貌以山区盆地、丘陵、中低山为主,山体岩石较为坚硬,植被较好,滑坡、崩塌较不发育,灾害一般.但地震后该区域地质灾害明显加剧,一些原来不属于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坚硬岩分布地段也引发了数量巨大的崩塌、滚石;泥石流主要分布在嘉陵江流域及其支流永宁河、青泥河、燕子河等支流河谷及两岸地区,暴发频率低,危害一般,部分区域较为严重。

5、矿区和公路沿线易发区

公路沿线一直是我市地质灾害易发区,地震后山体滑坡、崩塌、坍塌和滚石数量众多,毁坏公路设施、堵塞交通,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巨大,如212国道、江武公路和各县(区)主要县乡公路沿线山区地段。矿区因露天开采、矿石、废渣不合理堆放,加上地震致使土石松动,极易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如西成矿区的六巷、厂坝、毕家山、洛坝等铅锌矿区,等金矿区。

二、地质灾害威胁对象和范围

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威胁着交通运输、农业生产、城镇、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厂砖企业、电站、通讯和输油管道等生命线工程的安全。地震发生后,根据各县(区)国土资源局和和乡镇排查,地震引发地质灾害点7507处,造成死亡147人,受伤468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8.51亿元;根据专家组《市地震灾后应急排查总结报告》,全市排查地质灾害1659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共有30.9万人受到威胁,占全市总人口275.75万人的11.2%,威胁资产44.15亿元,按照威胁对象和范围,主要有一下三类:

1、威胁人口密集区的地质灾害点:共有1178处,典型地质灾害如南山崩塌群、北山泥石流,严重威胁和城区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威胁生命线工程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共有396处,以中小型居多,大型零星分布,地质灾害的稳定型以不稳定居多,基本稳定的仅有少量。险情等级以小型居多,中型次之。主要威胁212国道以及大部分呢的省道及县乡道路。

3、威胁重要设施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主要有6处,威胁对象主要包括水库、矿山、风景名胜区和地质公园。地质灾害的规模以中小型为主,稳定性差,险情等级以小型为主,但需及时进行应急处理。

三、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

近几年全市极端气象现象多发,据气象部门预测,全市降水量明显增多,大范围大到暴雨和连天集中降雨天气增多,加上地震和持续余震影响,预测爆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加大,根据地质灾害的形成特点和主要诱发因素,确定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重点防范期为:

1、滑坡、崩塌、地裂缝主要防范期:该类地质灾害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降水诱发引起的滑坡、崩塌、地裂缝等灾害具有稍滞后于降水的特点,6月一10月为主要防范期,强降雨和持续降雨多发,当降水达到一定强度时,就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灾害;2—3因冰雪融化、冻土消融,目前已发生几起滑坡、崩塌灾害,以北部雪冻严重的西和、、等县较为严重;人为因素和其它自然因素造成的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情况比较复杂,因此应当全年防范。

2、泥石流主要防范期:泥石流的形成与大雨、暴雨同步。根据我市的降水特点,确定泥石流的主要防范期为6月至10月。因地震造成江河沟谷中积聚了大量的固体物质,预测暴发灾害性泥石流的危险增大。

3、地面塌陷的主要防范期:我市已发生的地面塌陷灾害基本为地下采矿引起的,其发生、发展与采矿的强度、开采规模、开采形式等有关,该类灾害全年均应防范。矿区应加强监测与预报、预警工作。

四、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

地质灾害防治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今年是我市《地震灾后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实施的第二年,也是最为关键的一年,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严峻、工作任务艰巨。各县(区)政府和有关部门务必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防治、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紧紧围绕灾后恢复重建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的实施管理和汛期地质灾害防范两项核心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及早部署安排,进一步落实责任,明确职责,全面实施、全力抓好和完成本年度年度实施计划确定的项目建设任务,切实落实汛期地质灾害防治的各项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抓紧拟定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各县(区)国土资源部门要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要求,结合震后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本年度工作任务,会同发改、财政、建设、水利、交通、预警、防洪等部门,加快本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编制、报批与工作;要在总结震后应急救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修订完善,进一步明确各相关部门应急救援的职责,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切实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对辖区内重点地质灾害隐患区域,要按照《地震灾后地质灾害应急排查报告》中专家提出的防治意见,制定具体隐患点的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全力做好方案的实施工作。

(三)全力抓好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中央灾后恢复重建基金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是全市本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求:“灾后重建要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力争在两年内基本完成原定三年的目标任务”。各县(区)政府务必要充分认识项目实施的艰巨性、紧迫性,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编报好项目年度实施计划,科学统筹、合理安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协调推进,全面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力争尽早完成项目建设任务。政府主要领导要对项目建设工作负总责,发改、国土、财政等部门要明确职责,分工负责,共同做好项目申报审批、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工作,政府及监察、审计等部门要及时进行监督检查,确保项目实施不出问题。为加强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管理,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项目实施依法、有序、快速推进,市政府近期将出台《市地震灾后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各县(区)务必严格按照《办法》规定的项目论证、申报审批、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工程验的相关程序和要求,严格执行项目管理责任制、招投标制,勘查、设计、施工和监理资质备案审查制等各项治理,切实做好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工作。通过项目实施,大力提升全市地质灾害防治水平和能力,及早实现防灾减灾的目标。

(四)加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

7月份市政府印发《市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实施意见》以来,全市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已初步建立,但目前还很不健全和完善,群测群防的责任和措施还没有落实到位。在今年地质灾害年度实施计划中,将群测群防建设列为重要建设项目,安排了专门经费给予保障,各县(区)务必要按照《意见》要求,编制好群测群防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加强对基层乡镇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的指导,将监测预警、防灾避险的责任分解到乡镇、村社以及危险区的学校、医院、厂矿、工程建设单位和企事业单位,建立覆盖全市重要隐患点、防灾责任人明确、监测预警措施完善、联络通讯畅通的市、县(区)、乡(镇)、村(社区)四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体系。

(五)做好汛期地质灾害巡查监测工作

每年汛期是地质灾害防范的关键时期,国土资源部门要会同建设、水利、交通、防洪、救灾等部门,在地质灾害应急排查评估的基础上,结合今年地质灾害详查、专业监测点和示范区建设项目的实施,在配合专业地质单位开展好详细调查工作的同时,继续做好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监测工作。要重点排查人口密集的城镇乡村、江河沿线、交通干线、重点设施、矿区渣场、尾矿库等区域,排查要确保不留死角。特别对威胁大、危害严重、不稳定的重特大隐患点,专家排查建议需要搬迁避让的隐患点,要作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的重中之重,按照专家组排查防治建议,划定危险区、设置警示标志,下发防灾避险明白卡,制定专项防灾预案,安装管护好简易监测设备,确定专人巡查监测责任人,落实好监测预报、搬迁避让等各项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六)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工作

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是地质灾害预防的一项重要制度和措施,也是今年全市实施的重要项目之一,各县(区)国土资源部门要力争在今年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及早将项目建设成果应用到汛期预警预报中。国土部门要继续与同级气象部门共同配合,积极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及时掌握雨情、水情、灾情,对所辖区域内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成灾范围和影响程度作出预报,广播电视部门要适当增加广播电视播放地质灾害气象预报的时间,使政府有关部门和人民群众及时了解地质灾害信息,提前做好防范工作。

(七)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制度和责任体系建设

各县(区)要严格执行汛期值班制度、巡查制度、灾情速报制度、月报制度等各项制度,建立完善地质灾害防治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将制度和责任体系建设贯穿到地质灾害防治的各个方面,分级负责、层层落实,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项目、每一项措施、每一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上,确保各项防灾措施及时、有效落实。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和国土资源部门在汛期要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向社会公布地质灾害报警电话(市、县(区)国土资源局汛期值班电话见附表),保持24小时通讯联络,一旦出现灾情,必须迅速启动《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立即组织应急调查、险情评估、群众转移等抢险救灾工作,同时按照灾情速报制度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立即将灾情速报上级各有关部门。对有灾情险情不及时报告、接到灾情险情报告不及时处置、防灾制度不落实、措施不到位发生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的,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员责任。

(八)加强对工程建设活动引发地质灾害的监控

各县(区)要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关于“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应当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规定,加强灾后重建项目、集中安置点和各种工程建设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备案工作,为建设项目施工和运营安全提供保障。要加强对各重点矿区、公路沿线、水库、河道、削壁建房、挖土采砂等工程建设活动造成的地质灾害易发区的监控,对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严格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规定,由责任单位承担治理责任。特别是矿区地质灾害恢复治理工作,要按照国土资源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和《市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做好本年度保证金提取和缴存,加大矿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监管力度,确保今年全市矿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取得较大成效。

(九)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工作

各县(区)要要将宣传培训工作作为地质灾害预防的一项重要措施,组织专门技术力量,继续加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地质灾害防治科普知识宣传培训力度。要加强对基层乡镇、国土资源所、重点村社干部和监测预警人员的培训,使基层干部群众掌握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提高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地质灾害防治意识和责任感,增强了抗震救灾各部门之间配合协作和应急反应能力;要重点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农村、山区和人口密集区的宣传,力争做到人人知道地质灾害前兆、监测方法、报警方式、躲避路线、自救常识等基本防灾知识,切实提高人民群众防灾意识和能力。特别是灾后重建点的宣传,要以认识灾害、避让灾害、安全选址建房为主,确保群众灾后重建的房屋不受地质灾害威胁。

五、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职责

严防次生灾害篇5

目的贯彻2011年4月27日全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今天召开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全面安排安排2011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2011年,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事关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下面,强调几点意见:

一、2010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回顾

市认真贯彻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编制了市、镇乡办事处两级年度地质灾害防灾预案,2010年。签订了市、镇乡办事处两级《地质灾害预防和处置工作责任书》督促130家矿山企业缴存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353万元,投入180万元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用于搬迁矿区受地质灾害威胁农户,申报了野角乡大麻塘村羊叉地组、阴底乡治中村鸡滚岩地质灾害搬迁项目,野角乡大麻塘村羊叉地组开展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完成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工作并通过省、地验收,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富平安。全市共发现6处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未发生1起突发性地质灾害,未造成人员伤亡。

二、2011年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工作

(一)认清形势。

受极端气候和地质环境条件破坏的影响,近年来。市地质灾害呈现加重趋势,经费投入有限,监测手段落后,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严峻。为此,各镇乡办事处要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严格执行《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层级管理职责暂行规定》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强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扎实做好2011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富平安。

(二)结合实际。

深入分析研究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各镇乡办事处要认真结合当地地质条件、地形特征、气候特点等因素。科学客观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应急预案,精心安排安排2011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明确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治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员,抓住114地质大队在市开展地质灾害隐患详查的大好机会,进一步详查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摸清基本情况,做好排查、巡查、值守和应急处置工作。汛前,市国土资源局已安排各国土资源管理所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进行排查,重点排查学校、医院、村庄等人员密集场所。汛中要继续安排好巡排查,重点检查各项防灾工作的落实情况。极端气候时段加强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巡查密度,做到时时掌握隐患点的变化情况,发生险情要及时采取应急躲避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富平安。市5月底要组织一次应急避险演练,各镇乡办事处也要开展相应的应急演练,通过演练来检验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汛后要做好复查工作,切实摸清隐患在汛期后的变化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同时,要完善值班和信息报送制度,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并公布值班电话,发生灾情或险情时,及时启动应急响应,组织有关人员赶赴现场开展抢险救灾,做好受威胁人员转移和二次灾害的防范,并严格依照地质灾害速报制度及时上报。

(三)切实落实汛期地质灾害防治的各项措施

群测群防体系是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基础,汛期是地质灾害高发时段。各镇乡办事处要发动群众参与地质灾害隐患防范工作,充分发挥群众在基层防灾工作中的主体作用。现已进入汛期,要加强对群测群防人员动态管理,针对基层干部变化情况,及时调整责任人、监测人,对新增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基层防灾工作落到实处。至今还没有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的镇乡办事处必需在今年5月10日前编制并实施。同时,进一步核查辖区有无新增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原地质灾害点险情是否加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灾明白卡”否规范填写、否发放到位,隐患点的监测员是否到岗到位,监测工具是否齐全,通讯、报警装置是否能正常使用,隐患点的警示牌是否设置,检查监测数据是否准确。汛期,各相关部门要及时启动地质灾害气象预报工作,多渠道传输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

(四)积极申报地质灾害移民搬迁和治理项目

按轻重缓急制定工程治理或移民搬迁计划,镇乡办事处要对稳定性差、危害性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争取上级部门资金补助。对最具威胁确需治理或搬迁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相关部门要积极与市国土资源局对接,对隐患进行工程治理或对受威胁对象进行搬迁,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富平安。阴底乡、野角乡要抓紧实施已批准的搬迁项目,确保群众平安度汛。

(五)加强监管。

严防次生灾害篇6

文章以1991~2010年森林灾害数据为基础,研究我国森林火灾、林业有害生物的时空分布规律和特征,借助主成分分析对31省(市、自治区)森林火灾和有害生物发生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根据综合得分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森林年均火灾7258次,火场面积为20.59万hm2,年均成灾面积8.37万hm2;全国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总计18452万hm2,年均922.61万hm2;火灾和有害生物年际变化波动较大,总体上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森林火灾综合评价显示,青海、宁夏、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区森林火灾程度低,内蒙古、贵州、湖南、黑龙江等地区森林火灾十分严重;有害生物综合评价显示,上海、北京、天津、贵州、浙江等地区有害生物发生程度轻,辽宁、新疆、黑龙江、四川、内蒙古等地区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都比较严重。结合森林灾害发生规律和基于灾害程度的聚类分析结果,从财政救灾分类管理、财政投资重点、灾后恢复重建、事权和支出责任、融资机制等方面构建了林业防灾救灾财政政策体系框架。

关键词:

森林灾害;时空分布;聚类分析;防灾救灾;财政政策

森林灾害的频繁发生,给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损失,直接威胁到林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生态安全。气候变暖导致我国森林火灾频发,大面积人工纯林导致森林病虫害多发,森林防火费用和有害生物防治费用不断增加,但是受灾面积和受灾程度并未得到有效控制(Wastletal.,2012;张冬有等,2012;李志兴,2011)。灾害管理是森林管理的重要内容,研究灾害的时空分布格局和发生规律,能为森林灾害预防和制定科学的防灾救灾财政政策提供科学依据(Clemensetal.,2012;Igoretal.,2012;Margaritaetal.,2009)。日本、美国等十分关注林业灾害发生情况和救灾政策(Calkinetal.,2005;Suzukietal.,2009)。随着灾害频繁发生和防灾救灾费用日益增加,美国等发达国家注意到林业防灾救灾财政政策存在着缺陷(Jensen,2006),要求调整政策结构的呼声越来越高(Calkinetal.,2005),同时要求针对不同灾害特点应采取不同的防治对策,体现差异性和针对性,从而提高财政政策效率(Stephens,2005)。我国森林灾害种类较多,火灾和有害生物是最为常见、也是发生面积较大、造成损失较重的两种多发性林业灾害。林业的脆弱性和灾害多发性,迫切要求政府提供合理的财政资金给予必要支持。对林业灾害防治提供财政支持,可以有效化解林业经营风险、调动社会特别是林农投资造林的积极性,对确保实现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双增目标,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我国虽然在林业防灾救灾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是还缺乏针对灾害发生规律和受灾程度等特点制定出科学有效的财政政策,财政救灾效率有待提高。本文统计了我国1991~2010年的森林火灾和有害生物发生的历史数据,全面分析了森林灾害发生的时空分布规律和特点,结合灾情指标对各省(市、自治区)的受灾情况进行了聚类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化、差异化的林业防灾救灾财政政策,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更好地发挥国家财政政策对林业防灾救灾和生态建设的支撑作用。

1研究方法

1.1数据收集和整理数据来源于《中国林业统计年鉴(1998~2010)》《全国林业统计资料(1988~1997)》。根据年鉴和统计资料收录指标情况,本文收集整理了31省(市、自治区)1991~2010年森林灾害指标统计数据:森林火灾次数、火场总面积、火灾成灾面积及火灾人员伤亡数量、扑救经费、动员扑火人工数、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1998~2010年间,全国森林火灾成林蓄积损失;1991~1998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费用;1998~2010年林业有害生物轻度、中度、重度发生面积。

1.2主成分分析本文以31省(市、自治区)1998~2010年火灾、有害生物各指标数据为基础,选取火灾总次数、火场总面积、受害森林总面积、成林蓄积总损失量4个指标,选取有害生物发生面积、中度有害生物灾害发生百分比、重度有害生物灾害发生百分比3个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分别对各省(市、自治区)火灾情况和有害生物发生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先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借助SPSS19.0,对上述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分别提取2个主成分(火灾主成分方差贡献率分别为74.25%、25.08%,累计贡献率达99%以上;有害生物主成分方差贡献率分别为59.86%、23.71%,累计贡献率达到84%),并选取方差贡献率比重作为权重。1.3聚类分析聚类分析方法是按样品的数据特征,把相似的样品倾向于分在同一类中,把不相似的样品倾向于分在不同类中。本文采用组间联接法进行聚类分析,分别以31省(市、自治区)的森林火灾发生情况、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为聚类指标,将火灾、有害生物受灾程度相似的省份划在一个类内,采用欧氏距离的平方进行聚类(何晓群,2012)。数据分析在SPSS19.0中完成。

2林业灾情时间分布规律与特征

2.1森林火灾分布规律统计1991~2010年间全国森林火灾数据,分析火灾次数、火场面积和成灾面积、人员伤亡、成林蓄积损失量等,以便阐明全国森林火灾年际变化及其分布规律。

2.1.1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年际变化1991~2010年间,全国共发生森林火灾145163次,年均发生火灾次数7258次。从年际变化来看,全国火灾次数年际变化很大,其中以2008年次数最多,达到14144次,其次是2004年;次数最少年发生在1997年,为2187次(图1)。总体上来看,火灾次数并没有明显的减少。

2.1.2森林火场面积年际变化1991~2010年间,全国森林火灾火场面积为412万hm2,年均火场面积20.59万hm2。从年际变化来看(图1),全国森林火灾火场面积波动很大,与火灾次数的趋势基本一致。其中以2003年面积最大,达到112.38万hm2,其次是2006年,面积最小年,发生在1994年,为2.87万hm2(图1)。总体上火灾火场面积并未得到有效地控制。

2.1.3森林火灾成灾面积年际变化1991~2010年间,全国森林火灾成灾面积167.35万hm2,年均成灾面积8.37万hm2。从年际变化来看,全国森林火灾成灾面积波动很大,尤其是2003年和2006年,受灾面积明显较大,超过40万hm2,是20年平均数值的5倍左右。其余各年份变化较为平稳,大多在5万hm2以下(图2),但并未出现明显下降的趋势,成灾面积未得到有效地控制。

2.1.4森林火灾人员伤亡年际变化1991~2010年间,全国森林火灾造成受伤死亡3719人,年均伤亡人数为186人,其中死亡人数占25%,受伤人数占75%。从年际变化来看,全国森林火灾受伤死亡人数总体呈波浪式下降趋势。

2.1.5森林火灾成林蓄积损失年际变化1998~2010年间,全国森林火灾成林蓄积损失总计2178万m3,年均167.5万m3,没有明显的年际变化趋势,多集中在200万m3以下,但2003年成林蓄积损失高达1002万m3。

2.1.6森林火灾火源分析2001~2010年共发生火灾96087次,已查明森林火灾次数81357次,其中生产性用火39965次,占已查明火灾次数的49.12%,非生产性用火38456次,占已查明火灾次数的47.27%,因故意放火、外省(区)烧入、外国烧入、雷击、自燃等其他原因造成火灾次数2936次,占已查明火灾次数的3.61%。生产性用火中最突出的火源是烧荒烧炭,占已查明火灾次数的38.47%,其次是炼山造林(3.54%),其他烧牧场等生产性用火引起的火灾不到已查明火灾次数的1%;非生产性用火中最突出的火源是上坟烧纸,占已查明火灾次数的19.92%,其次是野外吸烟(9.07%),其他小孩玩火等非生产性用火引起的火灾不到已查明火灾次数的5%。图3显示了引起森林火灾的主要原因,这些原因引起的火灾次数占已查明火灾次数的85%。起火原因中,人为火源所占比例最大,占到80%以上。

2.1.7森林火灾扑火人员及经费1991~2010年我国因森林火灾总计动员扑火人工数3539万工日,年均动员扑火人工数177万工日;扑火费用总计22.27亿元,年均扑火费用1.11亿元。2000~2010年年均出动车辆82490台,飞机950架。扑火经费呈现出明显地波动式上升趋势,动员扑火人工数除个别年份外,无较大波动(图4)。

2.2有害生物灾害发生规律1991~2010年间,全国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总计18452万hm2,年均922.61万hm2,是火灾年均火场面积的45倍以上。年际变化波动较大,总体上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图5)。多集中在700万hm2以上,但2007年有害生物发生面积高达1209.68万hm2,面积最少的发生在1998年,为702.40万hm2。自1999年之后,并未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费用方面的相关统计数据。1991~1998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费用总计24.90亿元,年均费用3.11亿元。防治费用呈现出显著地上升趋势,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费用逐年增多(图5)。其中以山东省的总计费用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省,为9.19亿元,其次是河北(1.81亿元)、河南(1.48亿元)、辽宁(1.26亿元)、广东(1.22亿元)、四川(1.17亿元)、新疆(0.88亿元)、黑龙江(0.86亿元)、内蒙古(0.71亿元)、浙江(0.67亿元)。

3林业灾情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

为了既能明确各省的森林火灾、有害生物发生状况,又能根据全国森林不同灾害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防灾救灾财政政策,本文分别对森林火灾发生情况和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

3.1火灾发生情况聚类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表1),处于第31名的黑龙江,其综合评价得分远远高于其他地区,其次是湖南、贵州、内蒙古、湖北、福建,这些省份的森林火灾受灾情况都比较严重。得分排名靠前的依次是青海、宁夏、北京、天津、上海等,表示森林火灾程度轻。基于全国31省(市、自治区)森林火灾综合评价得分值进行聚类分析,按受灾程度由轻到重将31省(市、自治区)分为Ⅰ、Ⅱ、Ⅲ类(图略)。Ⅰ类:青海、宁夏、北京、天津、上海、甘肃、新疆、、陕西、吉林、河北、山东、山西、海南、辽宁、重庆、江苏、安徽、广东、河南、江西、四川、浙江、广西、云南、福建、湖北27省(市、自治区),这些地区火灾发生情况较轻,相比于Ⅱ、Ⅲ类地区,火灾次数、火场面积、成灾面积、成林蓄积损失都不突出,总体上灾情较轻。Ⅱ类:内蒙古、贵州、湖南3省区,火灾发生情况较重。内蒙古虽然火灾次数较少,总计1260次,相比之下较易发生大面积火灾,造成林木损失较重;贵州、湖南最主要的特点是火灾次数较多,分别为16556、20388次,但火场面积、成灾面积和成林蓄积损失较小。Ⅲ类:黑龙江,火灾发生情况最为严重。1998~2010年火灾次数共计1616次,火场面积198万hm2,成灾面积79万hm2,成林蓄积损失962万m3。可见,黑龙江省虽然火灾次数较少,但火场面积、成灾面积以及成林蓄积损失都非常大,分别占到全国31省(市、自治区)总数的54%、52%、44%以上,损失严重。通过聚类分析可以看出,北方林业大省黑龙江、内蒙古的火灾次数较少,但火场面积、成灾面积、成林蓄积损失远远高于其他地区,而南方林业大省湖南、贵州则呈现火灾次数多,但火场面积、造成损失相比北方较小的特点。黑龙江、内蒙古的气候在向着有利于林火发生的方向演变,林区年均温度呈显著升高趋势,气候在变暖的情况下朝着变干的方向演变,气候变化是导致森林火灾季节变化发生的重要因素(张冬有等,2012;赵凤君,2007)。同时,加之人为活动频繁,增加了引发林区森林火灾的可能性。湖南、贵州等省份火灾频发,与森林防火工作认识不足、防火组织机构不健全、预防管理不到位等现状有关(曾纪生,1986;王笑,2012)。Ⅰ类地区或是森林面积小,或是经济发达、森防工作重视程度高,有利于森林防火工作的开展,这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

3.2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聚类分析林业有害生物受灾程度的指标选取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有害生物中度和重度灾害发生百分比(中度、重度灾害面积分别占有害生物发生总面积的百分比)。通过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表1),内蒙古、四川、黑龙江的综合评价得分远远高于其他地区,其次是新疆、辽宁、陕西、广东、河南、云南等,表明这些省区的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都比较严重。得分排名靠前的依次是上海、北京、天津、贵州、浙江、广西等,表示有害生物发生程度轻。基于全国31省(市、自治区)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综合评价得分值进行聚类,按受灾程度由轻到重将31(市、自治区)分为Ⅰ、Ⅱ、Ⅲ、Ⅳ类(图略)。Ⅰ类:上海、北京,这两个地区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小,分别为41.92万hm2、14.24万hm2,中度和重度灾害发生百分比也较小,中度灾害百分比小于20%,重度灾害百分比小于5%。Ⅱ类:天津、贵州、浙江、广西、福建、、江苏、海南、江西、宁夏、湖南11省(市、自治区),这些地区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一般相对较小,中度和重度灾害发生百分比也较小,中度灾害百分比大多在20%左右,重度灾害百分比一般在10%左右。但江苏、两省的重度灾害百分比较大,大于15%;海南省中度灾害百分比较大,约为40%。Ⅲ类:重庆、安徽、湖北、吉林、青海、山西、河北、甘肃、山东、云南、河南、广东、陕西、辽宁、新疆15省(市、自治区),这些地区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相对较大,中度和重度灾害发生百分比也较大。中度灾害百分比明显大于前两类,平均为29%;重度灾害百分比平均为14%。但山东、河南、广东3省的发生面积较大,分别为738万hm2、709万hm2,但中度和重度灾害发生百分比相对较小。Ⅳ类:黑龙江、四川、内蒙古3省区,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大,中度和重度灾害发生百分比大。尤其是黑龙江省,中度灾害发生百分比达到了53%,内蒙古的发生面积高达1028万hm2,高居31省(市、自治区)之首。气候变暖和人工林生态系统稳定性低是四川、内蒙古、山东、河南、广东等地林业有害生物面积较大的主要原因(梅满坡等,2013;王金秀,2007)。黑龙江省森林资源丰富,是危险性病虫害的适生区,具有暴发成灾的特点(周宏滨等,2007)。海南省属岛屿生态系统,本身比较脆弱,抵制外来物种的能力较弱,检疫手段落后,易扩展到全省导致严重的灾害(牛勇,2008)。

4林业防灾救灾财政政策体系构建

基于森林灾害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可知,从全国范围来看,森林火灾和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具有显著的地区特征,且不同省份防灾救灾的重点不同,或侧重防灾,或侧重救灾,或二者并重。在完善森林防灾救灾财政政策体系时应体现地区灾害种类和受灾程度的差异性。我国政府近年来虽已逐步地加大了对林业的投入力度,但林业防灾救灾财政政策体系还不完善,有待进一步健全。

4.1实行财政救灾分类管理,确保救灾高效进行森林火灾和林业有害生物有自身发生的时空规律和特点,需要根据不同类型和地区受灾程度进行财政救灾分类管理。有些火灾较为严重的省份,其有害生物发生情况也较重,如黑龙江、内蒙古;火灾较轻的省份,其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也较轻,如上海、北京、天津、。此外,还有许多地区火灾发生情况较轻,但有害生物发生却严重,如陕西、新疆;有些地区火灾较重,但有害生物发生却较轻,如贵州、福建。上述情况充分说明了不同灾害具有不同的空间分布特点。为了实行卓有成效的森林防灾救灾,体现不同省份的防救重点,不能搞“一刀切”的财政补贴标准,必须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管理,才能确保救灾资金的高效利用。森林火灾、林业有害生物应有各自的专项投入以及资金管理,有适应各自特点的、体现地区差异性的灾害补助标准,资金投入应根据受灾程度对重灾省份予以倾斜,达到分类管理和高效防灾救灾目的。

4.2防灾救灾财政支撑侧重各异,重点保障薄弱环节针对火灾发生情况,应将Ⅱ、Ⅲ类省份森林防火作为全国森防工作的重中之重。Ⅲ类黑龙江省最为严重,Ⅱ类内蒙古灾情也较重,突出特点是次数少而受灾面广、损失程度大,这就需要在有效预防的基础上,财政救灾重点应放在组织协调、防火道路、防火装备和防火人员应急培训等扑救能力建设方面;对于Ⅱ类贵州、湖南,突出特点是火灾次数较多、但影响和损失较小,财政政策应着重倾斜于火灾预测预报、预防和宣传能力建设方面,约束林区人为活动,引导群众防火,及时清理林区可燃物,做好预防工作,但同时应也该做好救灾准备;对于Ⅰ类灾情相对较轻的省份也不能放松森林防火工作,财政救灾重点应侧重预防能力建设。针对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应将Ⅲ、Ⅳ类省份作为全国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内蒙古、山东、河南、广东等省区发生面积较大、不易发生中度和重度灾害,财政救灾重点应向灾害预防、预警、检疫检查、工作宣传等方面倾斜;对于黑龙江、甘肃等易发生中度和重度灾害的省份,在加强有效预防的基础上,财政救灾重点应着力保障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装备、基础设施和人员培训等能力建设方面;而对于四川、陕西、新疆等面积较大、中度和重度灾害比重也较大的省份,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相结合的基本原则,财政救灾应注重预防和救灾两方面的平衡。

4.3评估受灾程度差异,重点支持恢复重建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森林灾害评估标准和技术方法,一旦发生森林灾害,需要根据已有信息和数据进行快速评估,确定真实受灾程度和损失,评价潜在影响,以便为灾后重建及其财政资金投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根据森林火灾类型和评估结果确定恢复重建的力度和方向。对于轻度林冠火,一般靠自然更新短期内就可以恢复,无需额外投入,国内外学者早就认识到轻度火灾对森林生态系统的促进作用(Husarietal.,1996),例如闽南一些山地的森林火灾地面火连续进行,树冠火断续进行,在扑灭林火时,只需清理林下植被不砍树(洪长福等,2011),减少人工和经费投入;对于严重的森林大火,必须立即进行规划或计划,及时进行森林恢复重建。以大兴安岭林区为例,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林区夏季雷击火易发展成大灾(舒立福等,2003;杜春英等,2010),财政救灾重点需要放到应急处置和雷击火及时扑救方面。根据我国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特点和森林资源分布现状,在财政投资时需要突出对重大危险性有害生物灾后恢复重建的支撑。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积极组织力量认真开展灾害损失评估,划分受害等级,分别提出灾后重建措施。针对最有可能出现的林业有害生物,如松材线虫病、松小蠹、杨树烂皮病、林业鼠(兔)害等,财政救灾重点应放到灾害专项调查和长期监测方面;对于较大的有害生物灾情,有必要关注森林灾害的特殊性,并给予专门的研究和应对,消除继续扩大损失的隐患,需要有长期、有规划的稳定投入和特殊政策来保障灾后恢复重建;对于灾情较轻的地区,财政救灾重点关注防止灾情蔓延、加强灾后专项检疫监管和加强重点有害生物专项调查方面。

4.4明确林业事权划分,确保支出责任到位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有效防治过程中,必须厘清中央与地方林业事权与支出责任,明确划分中央政府事权、地方政府事权以及央地共有事权,促进各级政府各尽其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防灾救灾体系的合理高效运行。森林防灾减灾工作主要涉及中央政府事权和央地共有事权:中央政府应承担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全国森林防火工作,指导全国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防治、检疫工作;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指导和加强防灾减灾林业基层单位建设管理,指导和组织林业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央和地方既要保证各自防灾减灾支出责任到位,又要避免越界形成交叉重复,避免资金浪费。林业公益性事业的性质决定了林业救灾必须以国家财政为依托,充分发挥国家在林业灾害防治财政救灾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应以政府财政资金作为林业灾害防治和恢复重建的主要资金来源,且以中央政府为主、地方政府并进。重大林业灾害防治、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相关支出必须由中央承担;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应当共同承担起林业灾害预防支出的责任。对于特大林业灾害的中央补助资金,可以考虑按经济发展水平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个区域,按照受灾程度的不同,中央、省和地方负担救灾资金的比例,对贫困地区可以适当加大中央和省救灾资金的比例,对经济发达地区则相应降低;各省也可以根据本地实际,确定省、市和县救灾资金负担比例。

4.5创新林业融资机制,切实保障救灾资金在灾情严重的省份,需要政府高度重视,不仅要积极争取国家防灾减灾财政投入,而且要争取社会资金积极参与防灾救灾,加强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拓宽资金投入渠道,鼓励各种形式的民间投资,以企业捐助、认领等形式吸引民间资金,尤其是在湖南、云南等民间林业投资活跃的省份。创新森林灾害保险机制,探索巨灾赔偿保险和林农森林保险补贴。合理使用保险资金,支持森林灾害防治。根据灾害等级、各地区不同的风险程度和资本市场水平,尽快建立财政支持的林业重特大灾害风险分担机制,提高重大灾害事故的抵御能力。借鉴辽宁、福建等地开展森林保险试点的经验,森林保险突出政策优惠,推行综合保险,并突出低保险、广覆盖的特点。建立灾害损失基金,减轻政府对灾区救济和灾后重建的巨额财政负担。依靠政府部门宏观指导,可采取政府、企业、个人多方面筹集资金的方式积聚救灾基金。建立以经济、社会手段为主的激励机制,更多地吸引个体、社区和商业机构,尤其是具有专业风险管理技术的保险机构灵活、高效地参与防灾减灾活动,建立企业、非政府组织、普通民众和受灾林农相结合的社会化救灾资金投入体系,实现防灾减灾体系的整体性推进。

严防次生灾害篇7

一、加强领导、落实职责

为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切实保障我乡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损失,努力够建和谐社会,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时成立了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政府乡长任组长,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有关乡直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参加。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乡国土所,由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为办公室成员,负责具体办公。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办公室及时研究部署辖区范围的防灾减灾工作,与各村签订了《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书》11份;国土资源管理所加大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培训力度,召开村组干部培训会议2次;在政府所在地办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宣传专栏二期,增强了群众避灾救灾的观念,树立全民防灾意识。

二、加大对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及时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年4月,我所对全乡辖内11个村125个村民组进行排查,共排查出大小地质灾害隐患点15处,影响和受威胁农户共55户266人,其中防范重点3处,35户、148人,对这15处地灾隐患点全部进行制表上报。对隐患点受威胁群众发放了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共60份),让他们明白面对险情应采取的紧急措施和撤离转移路线。编制了乡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乡地质灾害防灾工作预案》(永府通[2010]24号)。5月份,又编制了乡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乡汛期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永府通[2010]26号)。在汛期,制定了乡汛期防汛值班表,对防汛工作作了值班登记,并对重点排查出的村半沟组蕨基坡滑坡隐患点,相应成立了村级防灾减灾领导小组,由村长任组长,支书任副组长,任成员。

年7月,继我省县镇村山体滑坡后,我们又对全乡进行了逐村、逐户、逐点全覆盖无缝隙控网式排查,此次排查共排查出8个地灾隐患点,即落兴村河底、村街上、三岔溪村任家沟、沙堡村半沟和大坡、茶元村大院坝、鸣坷村斋公沟和雷家寨。后通过县地质灾害防治巡查组对我乡进行巡查和提出要求,我们又对这8个隐患点全部上界临地查看,最后审定地质灾害隐患点为1个,即沙堡村半沟组蕨基坡滑坡点,涉及受威胁群众19户、87人,并根据县国土资源局[2010]43号文件《关于报送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相关资料的通知》的要求,我们又编制了《乡沙堡村半沟组蕨基坡崩塌应急预案》(永府发[2010]11号),建立群防群测网络体系,制定了《乡地质灾害防治职责》、《村地质灾害防治职责》,还制定了蕨基坡滑坡点警示牌,对灾点进行埋桩监测记录,(有灾点场景图15张,监测记录一本)。并要求村委进行地灾监测:晴天3天记录一次,雨天一天一次,降雨或暴雨天,每天至少三次。

三.地质灾害隐患点存在问题

1、地质灾害防治认识不足。地质灾害防治时间较长,即使是汛期结束,山体内还涵养着大量水分,容易造成已经开裂失稳的山体继续下滑的可能。由于一般群众主观上认为,汛期过后不会发生什么地质灾害。正是这种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容易造成严重后果。

2、农民建房缺乏科学知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农民认为建房背靠“大山”是有靠山之说。加上国家严格土地管理,为了减少宅基地占用耕地,一些农民便往山边建房,而在清基时处理不当,切坡角度过大,留下了地质灾害隐患。

3、地质灾害治理资金不足。我乡地质灾害隐患点涉及面广,所需投入的治理资金比较多。一方面我乡地质灾害以小型规模为主,很难争取到国家立项治理防治资金。另一方面由于地方财力有限,难于筹集治理资金。造成全面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资金严重不足。

四、防治对策

1、普及地灾防治知识。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采取板报标语、橱窗专栏、宣传图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努力提高群众的防灾治灾意识。

2、引导农民科学建房。在农村民居选址时,国土资源部门要把好用地审批关,充分考虑综合防灾和应急疏散的要求,使农民建房避开洪水、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农民切坡建房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

3、建立地灾防治基金,把地质灾害治理工作落到实处。

4、规范工程建设活动。严格遵循“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对在工程建设中违反了客观规律,如打石、取土、切坡、过量抽取地下水、大量砍伐林木等,破坏山体的自然平衡,引发地质灾害险情的行为,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从严从重处理,防止盲目施工而引发人为造成的地质灾害。

严防次生灾害篇8

一、灾害基本情况

㈠气象灾害

1、干旱灾害。今年6--7月份,我县降雨明显偏少,气温偏高。6月18日到7月4日,全县大部分地区近30天高温无雨,总降雨量只有历史同期平均值的7,为10年来同期最少,致使全县12个乡镇186个村、20.2万人不同程度受旱,影响农业生产和工业企业正常运行。全县农作物的受旱面积达27.93万亩,其中重旱19.95万亩,损失粮食产量9515吨,损失油料产量588吨,损失烟叶产量18460担,损失柑桔产量15918吨,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达3000多万元。同时,因干旱缺水全县有614万千瓦水电装机不能正常发电,比去年同期减少发电量40以上,因缺电致全县水泥厂、金属硅厂等重点企业不能正常生产,造成经济损失4300万元以上。这次旱灾损失较严重的是茅坪、泄滩、沙镇溪、梅家河、周坪、杨林桥等6个乡镇。

2、暴风雨灾害。7月上旬,全县多次出现强降雨,先后发生了“6.30”、“7.10”、“7.15”等暴风雨灾害,特别是7月8日至10日的持续强降雨最为严重,这次暴风雨导致全县农作物受灾15.37万亩,绝收面积1.73万亩,冲毁耕地1815亩,因灾倒塌民房37户、78间,其中倒光28户、62间,同时造成九畹溪旅游公司、板桥河水库施工现场的部分临时设施被洪水冲垮,两河口镇太平河流域颜家台段、郭家坝镇文化村、西坡村的部分河堤被冲毁。全县公路出现大小坍塌512处,完全中断交通的6处,其中水田坝乡对外交通全部中断。这次突发性暴雨还诱发了局部地区的地质灾害,杨林桥镇和尚岩出现岩崩险情,两河口镇谭家河朱家坡发生滑坡险情。据统计,因暴风雨灾害,全县12个乡镇的14.4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近3000万元,其中水田坝、两河口、杨林桥受灾最为严重。

㈡地质灾害

今年1—9月,乡镇上报各类地质灾害(含险情)10处,总规模达600万方,涉及屈原、水田坝、两河口、郭家坝、周坪、杨林桥等6个乡镇、10个村、330户、1362人、851间房屋,紧急转移134户、402人,县政府决定实施搬迁安置105户、316人。

上述地质灾害中,按乡镇划分,屈原镇1处,水田坝乡1处,两河口镇2处,郭家坝镇3处,周坪乡2处,杨林桥镇1处。

按时段划分,其中1—4月份发生2处,5月份发生1处,6月份发生2处,7月份发生3处,8月份发生2处。

按类别划分,滑坡险情8起,涉及8个村的219户、1016人、584间房屋;危岩体2处,涉及2个村的111户、346人、267间房屋。

今年发生的较为严重的地质灾害险情有:郭家坝镇王家湾、莲花沱滑坡险情,杨林桥镇和尚岩岩崩险情。王家湾滑坡于郭家坝镇擂鼓台村,滑坡体前缘高程140米,后缘高程370米,分布面积约31.9万平方米,总体积约223万方,共危及75户、529人、230间房屋(含王家湾小学师生298人),省政府副秘书长王国耀、省教育厅厅长路钢等领导到现场指导救灾,决定对受威胁最严重的22户、62人和王家湾小学实施搬迁重建。莲花沱滑坡于郭家坝镇楚王井村,滑坡体前缘高程位于135米以下,后缘高程560米,纵长约1200米,横宽250-460米,滑坡体总方量约1200万立方米,该滑坡体曾于20__年7月和20__年3月发生大范围变形,今年8月25日,滑坡体后缘局部地段出现新的变形。险情发生后,县救灾办组织县国土资源局、移民局、房管局到现场踏勘,并请省市地质专家到现场对滑坡体进行科学论证,目前已将受严重威胁的14户、32人全部实行紧急撤离,加大对滑坡体的专业监测。和尚岩岩崩位于杨林桥镇赵家山村,属20__年省地勘院调查的全镇15处重大隐患点之一,该危岩体20__年10月曾出现险情,当时已将危害严重的一孤岩人工剥除,在一定时期内比较稳定。自今年7月9日以来,受长期干旱和持续强降雨影响,危岩体变形加剧,该危岩体后缘形成长约60米,宽5--53厘米的裂缝,裂缝将危岩体所在的山脊切割成三面临空的鹰嘴岩状,危岩体与母岩有脱离迹象,共危及97户、298人、225间房屋和两家企业,险情发生后,省市县领导和地质专家到现场踏勘,决定将险区内的76户、231人先期实施搬迁安置。

二、主要工作措施

㈠建立健全了领导机构,领导责任制落实

全县成立了由县委 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防汛抗旱救灾指挥部,调整充实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领导小组、防汛抗旱指挥部、抗震救灾指挥部、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等领导机构。县救灾办、防汛办、防雹办“三办”值班合并,统一办公,负责主汛期间全县灾情的统一指挥、综合协调、检查督办等。从5月1日起,县救灾办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办公室内部分工明确,责任到位,专人负责值班、专班负责现场救灾,同时,加强了信息传递工作,与县委办、县政府办保持联系,加强了服务协调工作和检查督办工作,确保了各项救灾措施的落实。

县人武部、公安局、气象局、移民局、民政局、水务局、交通局、农业局、国土资源局、卫生局等相关单位分别成立了防汛抗旱救灾领导小组,实行主要领导负总责。县人武部、公安局、卫生局还分别成立了防汛救灾应急分队。

各乡镇都成立了以党政一把手、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防汛抗旱救灾机构,落实了行政首长负责制,明确了岗位职责,并以文件的形式上报给县救灾办。水库、电站、旅游风景区以及各厂矿企业也分别组建了防汛救灾机构,落实了责任人,明确了责任,制定了防汛预案。

在县防汛抗旱救灾指挥部的领导下,县救灾办具体负责,把全县各级、各单位的防汛救灾领导机构组成人员名单及联系电话、全县群测群防重点险区险段责任人及联系电话、省市县33处重点灾害点防灾预案、中小型水库渡汛方案汇总,并编印成工作手册,便于查阅,方便工作,确保信息畅通。

㈡规范和完善了救灾预案,基础工作扎实

一是对每处地质灾害、自然灾害都建立了灾害基本情况登记卡,填写了灾情的基本情况、救灾措施等,通过一张登记卡就可以反映灾害的基本情况。

二是每处地质灾害都有国土部门的应急调查报告和具体的处置意见,并督促有关乡镇和单位把救灾处置意见落到实处。

三是所发生的灾害险情都有统计表,涉及的总方量、人口、房屋、灾民紧急转移、搬迁安置人数都如实填报,便于汇总掌握全县的基本情况。

四是按国土部门统一规范的模式和要求,对全县33处省市县地质灾害点重新编制了科学的防灾救灾预案,做到了基本情况清楚,撤离路线明确,救灾方案可行,操作性大大提高。

㈢加强了防汛抗旱工作,做到防汛和抗旱统筹兼顾

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从早着手,提前准备,早部署早落实,并做到防汛和抗旱统筹兼顾,坚持两手抓:

一是进一步明确了全县所有水库、堰塘、电站的防汛岗位职责,并以文件形式下发。

二是自5月中旬以来,组织技术人员分别到各乡镇对全县的水库、堰塘和电站进行了经常性安全防汛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安全渡汛。

三是编制了水库、堰塘和电站的防汛调度方案,山洪灾害防治规划,进一步完善了防汛抗旱预案和重点水利设施反恐怖预案。

四是始终按照“防大汛、抗大灾,防大旱、救大灾”的基本要求,防汛和抗旱工作两手抓,两不误,编制了秭归县抗旱预案,强化水资源的统一管理,该留的坚决留,该弃的坚决弃,科学管理,节水抗旱。

㈣加强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是进一步完善了全县863处地质灾害点的预警监测网络,明确了群测群防责任,向灾区群众发放了防灾避灾工作明白卡。

二是5月20日至6月5日,全县组织4个工作专班,对全县12个乡镇群测群防点、专业监测点、县级以上重点地质灾害监测点和二期库区地质灾害防治项目,以及近期出现明显变形的地质灾害点进行了拉网式检查,重点检查了灾害点的稳定状况、防灾预案、监测人员和监测实施情况,确保监测措施到位,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三是6月24日,全县召开地质灾害防治和防汛救灾工作督办会,各乡镇负责群测群防的工作人员和分管防汛救灾工作的领导参加,会议传达了中央、省、市有关防汛抢险工作的重要精神,就地质灾害防治基础知识、防汛抗旱工作等基本知识进行了集中的培训和指导。副县长郑之彪代表县政府与各乡镇政府签订了20__年全县重点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责任状,并对今后的地质灾害防治、防汛抗旱救灾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四是由县救灾办和县国土资源局负责,根据乡镇合村并组后的实际情况,对全县群测群防地质灾害点进行核实,整理了地质灾害监测管理及基础资料,进一步规范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

五是高度关注每处地质灾害险情,做到有险必查,现场踏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建议,编印地质调查报告。对王家湾、莲花沱、和尚岩等重点灾害点派专人指导现场监测,确保了准确监测、及时预警。

㈤加强了气象服务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损失

一是强化气象信息预报服务工作。按照“主动、及时、优质、周到”的要求,汛期天气预报和中长期气象趋势预报。今年汛期,共常规中长期天气预报1000多份,汛期预报200多份,制作专题气象信息31期,重要天气报告26期。同时,加强了专业专项气象服务,为泗溪、九畹溪旅游公司提供气象安全保障服务。

二是认真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今年汛期以来,县气象局把人工影响天气作为防灾救灾、服务全县 国民经济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工作早安排,人员早培训,高炮早检修,设施早到位,并落实了人影工作的安全责任制。同时,抓住有利时机,科学组织防雹增雨作业,降低灾害损失,特别是“7.7”增雨作业,有效缓解了全县持续近一个月的旱情。从4月9日第一次作业到8月13日最后一次作业,全县共开展人影天气作业75站次,发射炮弹3326发、火箭弹7枚。

三是加强空管协调,确保安全作业。为了争取空管部门对我县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支持,县救灾办、县气象局先后多次与空管部门协调关系,赢得了他们的理解,为人影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㈥各部门密切配合

每次灾情发生后,县委、县政府领导都是亲临现场,靠前指挥,救灾办积极协调,加强督办,县人武部、公安局、民政局、国土资源局、交通局、水务局、移民局、农业局、卫生局、烟草公司、电力公司等相关单位认真履行职责,积极投身于抢险救灾工作之中,帮助灾民生产自救,抗灾保丰收。

“7.10”暴风雨灾害发生后,民政、农业、交通、水务等部门组成四个专班迅速赶到两河口、郭家坝、归州等受灾严重的乡镇,核实灾情,指导抢险救灾工作。各乡镇也组建了由乡镇领导带队的救灾工作专班深入各村检查灾情,动员组织广大人民群众抗灾自救。

杨林桥镇和尚岩发生岩崩险情后,县公安局、武警中队、移民局、民政局、国土资源局、交通局、林业局、气象局等单位都派人到现场参与和服务于救灾工作,确保了灾民在规定时间内紧急转移,确保了灾区的社会稳定。

三、主要体会

㈠领导重视是做好防汛救灾工作的前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全县的防汛抗旱救灾工作,亲自部署,靠前指挥,县委、县政府领导经常深入农村、库区重点险区险段,查看灾情,慰问灾民。同时,专题研究灾民搬迁安置工作,确保灾民正常生产生活。

㈡责任落实是做好防汛救灾工作的关键。在今年的防汛抗旱救灾工作中,县、乡及县直各单位、重点水库、电站都签订了防汛抗灾工作责任制,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各级各部门都把防汛救灾工作纳入了主要的议事日程,使防汛救灾工作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㈢检查督办是做好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保证。县救灾办对每处地质灾害的处理结果定期进行跟踪督办,县水务局定期对重点水库、电站的安全渡汛工作进行检查督办,县民政局对全县灾民搬迁安置进行检查通报等。通过检查督办,确保了各项救灾措施落到实处,确保了灾民的根本利益。

㈣部门配合是做好防汛救灾工作的基础。在今年的防汛抗旱救灾工作中,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服从大局,积极参与抗灾救灾工作,这是保证救灾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

四、存在主要问题

㈠灾民搬迁安置难度大。今年因地质灾害需搬迁安置灾民126户、383人,其中已经安置的82户、252人,未安置的44户、131人,特别是杨林桥镇和尚岩岩崩险区和郭家坝镇王家湾小学搬迁重建工作任务重,难度大。杨林桥镇和尚岩险区的97户、298人一期安置对象76户、231人中,已安置的仅42户、126人,新房在建的12户、43人,安置没有启动的还有22户、62人。郭家坝镇王家湾小学重建工作仅完成场平,地面建筑刚刚启动,预计到明年初才能建成使用。

㈡专业人才严重缺乏。我县是地质灾害重度分布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十分繁重,但全县地质专业人才严重缺乏,一遇多灾并发,专业人员不能及时赶到灾区,客观上影响了抢险救灾工作。

上一篇:高等医学教育研究范文 下一篇:畜牧业良种繁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