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灾害防治知识范文

时间:2023-09-21 17:44:53

矿井灾害防治知识

矿井灾害防治知识篇1

【Abstract】Coal mining industry has been the main energy for people's lives, but in the process of mining, it also led to more disasters.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al mining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关键词】煤矿开采;灾害;防治

【Keywords】coal mining;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D823;TD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4-0133-02

1 引言

由于煤矿开采本身的污染相对较为严重,而且会对周边的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破坏,因而当前的煤矿领域如果不能进行全面有效的改革或者转型,将面临被社会淘汰的危险。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煤矿工业都属于国内的主导工业内容之一,主要原因在于煤矿不仅能够为国内其他工程建设形成相应的能源基础,还能够为人们提供一定的取暖效益。但是,在现阶段的煤矿开采过程中,整体的经济效益已然呈现出了下滑的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相当多的煤矿在开采的过程中,破坏了周边的生态系统,造成了相当严重的污染问题。而且,许多的煤矿经历了长期的挖掘,其中的煤炭资源越来越少,很多都已经成为枯竭的矿井。但对于这些已然枯竭的矿井,如果不能够加以科学有效的治理,所造成的污染和灾害将会越加严重。在煤矿开采所导致的众多灾害当中,有很多的灾害内容都是直接产生的,能够在较短的时期内形成较大的破坏,而对于这部分灾害的治理,目前并没有完善的后期治理对策,因而需要在开采的同时进行。

2 煤矿开采所造成的灾害分析

2.1 煤尘灾害

一般而言,煤尘灾害属于煤矿开采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灾害,而当前国内的科技并没有切实的内容能够完全解决这一问题。煤尘对于人们所造成的危害是十分直接的,能够直接进入人们的呼吸道,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为了保障煤矿内部的空气保持流通状态,一般需要开挖一定的通风管道,同时还必须在矿井当中安装一定的通风设施,使得井下的空气较为流畅,不会出现空气质量较差的状况。但是,煤尘灾害并不能够轻易控制,由于矿井的环境一般都比较复杂,一旦空气质量下降过于严重,就需要对矿井下的工作进行一定的调整,以避免给井下的工作人员造成一定的身体健康威胁[1]。

2.2 瓦斯暮

除了煤尘灾害以外,瓦斯灾害也是一种最为常见的煤矿开采灾害。在煤矿井下作业的时候,通常需要对地质的状况进行一定的分析研究,而瓦斯一般存在于突出面,在开采的过程中,如果不慎挖掘了突出头或者突出面,便很容易出现瓦斯灾害,它的影响十分直接,所产生的灾害更是在短时间内能够迅速凸显出来。

2.3 突水灾害

在煤矿开采的过程当中,突水灾害属于一种最为基础的灾害类型,当井下作业人员在开采的过程中,挖断了某部分地下管道,将会使得地下水直接的涌入矿井,整个开采过程也会受到阻碍。除了基础的地下水之外,还有一种地质突水的状况,这种突水现象所造成的危害远大于第一种,也被称为奥灰水,它是由于井下作业的进程中,矿井内部的一些小断层出现了塌裂现象,并砸在了较为集中的导水管道上,进而奥灰水通过这些管道进入了矿井。为了防止奥灰水的侵袭,一般矿井都会十分着重底板方面的工作,但是由于消耗的成本相对较高,而且并不能完全阻止奥灰水的突水灾害,因而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改进与完善[2]。

2.4 起火灾害

在煤矿的开采当中,由于经常会与各种各样的气体接触到,如果再加上机电设备发生了一定的漏电事故,很容易出现直接的起火灾害。同时,由于矿井本身处于较深的位置,通风口十分少,煤层又夹杂着各种易燃易爆的物质,因而如果没有用火设施加以安全有效地管理,也会产生一定的灾害。一些时候,由于层间的空气与某些物质产生了化学反应,进而出现了火灾。

3 煤矿开采灾害防治策略

3.1 加强通风,强化空气流通,有效降低煤尘带来的灾害

在时代的发展当中,我国研究出了一种专门用于矿井开采的人工空调设备,它的通风效果相当优越,能够对空气进行一定的净化,进而有效降低煤尘带来的灾害。但是由于过于先进,所消耗的成本也比较大。为此,煤矿企业应当购置一定的人工空调设备,并在当前通风口的基础上,加强通风设施的建设,强化矿井设施的空气流通功能。同时,还可以在加固矿井结构的过程中,多设计一定的通风口,保持矿井内部空气的流畅,并周期性地进行空气质量检测,如果出现了煤尘污染严重的状况,则应当暂停开采,以保障企业的经济和矿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3.2 坚持全新治理理念,降低瓦斯灾害程度

现如今,我国加大了对煤矿安全的关注,不仅采取相应的政策加以督促煤矿企业做出一定的整改,还提供了一些防突措施,要求在煤矿开展的过程中,需要优先注重区域内的防突问题,然后对局部的小区域防突进行补充,并坚持不挖掘突出头与突出面的原则。同时,为了提高煤矿开采的安全性,煤矿企业还应当加大对瓦斯预测技术的完善力度,从而对瓦斯形成较高质量的监控,减少可能出现的危害状况。此外,井下矿工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如果缺乏良好的安全意识,很容易出现各种不良的操作现象,进而引起瓦斯灾害。为此,煤矿企业还需要将安全治理理念切实落实到旷工身上,促使他们正确认识到自己的哪些操作容易带来瓦斯灾害,并设置相应的现场监督人员,以保障整体的开采过程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3.3 优化煤矿水文地质条件的查勘,减少突水灾害出现的概率

一般而言,对于突水现象的预防,煤矿企业都需要建立一定的监测体系,而现有的监测体系并不完善。为此,企业可以从两方面出发,首先针对突水现象进行多方面的研究,采取最为合适的治理措施,比如强化现有的底板质量,做好基层的维护工作。其次,煤矿企业可以在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勘察方面,投入一定的资金,确保这一技术能够得到全面的优化,并实时应用到煤矿井下的勘察工作当中,一旦发现水文状况不稳定,或者距离较近,则应当加强对这部分地区的改善。如果水量较大,则应当暂停这一区域的开采作业,以确保不会造成更大的损害[3]。

3.4 加强防火措施,提高整体的防火水准

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十分容易出现起火的现象,而对于这种现象,要想实现完全的防治并不容易,因为它具有较高的随机性,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因而在防治上只能从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工作经验着手。煤矿企业可以对职工进行安全方面的培训,使得他们能够分清各种起火现象,并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时,煤矿企业应当给矿井配置足够的消防设施,确保第一时间降低火灾带来的危害。

4 结语

总之,现阶段的我国,煤矿在开采的过程中,十分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灾害,而当前的技术根本无法对这些灾害实现完全的防治,为了确保煤矿开采整体处于较为安全的状态当中,煤矿企业必须对煤矿开采的各种灾害,采取最为切实的预防和管理,提高职工的工作意识,进而提高煤矿开采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方树林.中国煤矿灾害防治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洁净煤技术,2012(01):90-94.

【2】薛华.煤矿灾害的分析[J].煤炭技术,2009(02):95-96.

矿井灾害防治知识篇2

关键词:地方煤矿 防治水

中图分类号:TD7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a)-0158-01

我国矿井水害主要分布在华北和华南两大区,其矿井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水害十分严重,它已成为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关键问题之一。建国以来,在我国煤矿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大事故,水害居第三;平均每次事故死亡7.06人,仅次于瓦斯和火灾事故。按水源特征,矿井水害一般分为地表水、老窑水、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五大类型。其中岩溶水害又按含水层的厚度分为薄层灰岩水害和厚层灰岩水害两类。煤矿井水害可能造成矿井人员伤亡的恶性事故,对矿井的安全生产有着较大危害。针对我国煤矿水害事故频发的情况,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在认真总结各方面教训,提出了煤矿水害防治“防、堵、疏、排、截”五项综合治理措施。

1 地方煤矿防治水面临的新问题

1.1 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未能落到实处,防治水管理不到位

安全生产思想不牢,麻痹大意、存在侥幸心理是导致透水事故的首要原因。一些煤矿企业对水害防治工作认识不足,防范意识差,未将水害防治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一些煤矿企业对职工安全教育不够,作业人员缺乏防透水基本知识,一旦发生透水事故,不能及时逃生。另一方面,一些煤矿企业防治水工作机制弱化,水害防治措施责任不明确,存在着在井下透水征兆明显的情况下仍违规组织生产的现象。一些地方小煤矿只顾眼前利益,不顾安全,乱挖乱采,这是发生采空区积水透水事故的重要原因。一些矿井根本没有水害应急预案,从未进行过应急演练,发生透水后,束手无策。还有一些私人矿井由于追逐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其防治水害的经费投入不到位,实施抗灾能力较弱。

1.2 水文地质资料不清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变的更加复杂。一些矿井缺乏必要的基础图纸资料,井下采掘工程平面图与实际误差较大,对井田内或井田边界老空区积水不清楚,没有对井田水害情况开展预测预报工作。采掘工作面有害气体增加,积水区向外散发出瓦斯、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一些地方煤矿在开采第一水平时,煤岩柱留设不够,往往是冒裂带直接进入松散层,对开采前水文地质条件不清,没有按含水层下回采条件留设煤柱,回采后水、砂或泥溃入井。

1.3 探放水措施不落实

一些矿井对探放水的组织不够正规,用煤电钻代替探水钻,起不到探放水作用,在发现透水征兆时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还有一些矿井根本没有探放水措施,盲目掘进,导致水害事故。

1.4 防范暴雨洪水工作存在薄弱环节

一些矿井对防范暴雨洪水引发事故灾难重视不够,雨季“三防”措施不落实,废弃老窑充填不实,发生暴雨洪水时井下撤人不及时。当通道堵塞时,积水量增大,水压增大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发生溃水。一些地方小窑开采方法不正规,渗入采空区的积水从上往下迳流的通道容易堵塞,造成大气降水补给在排泄的通道不固定。

2 当前煤矿井水灾防治措施

2.1 加强责任意识,切实做好防治水基础工作

安全责任体系相对完善后,责任落实是关键,而管理人员的责任落实是关键中的关键。抓牢管理人员这个关键点,就抓住了安全管理的重点。加强煤矿水害的防治工作,是关系到各地方煤矿安全生产的头等大事,煤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要尽职尽责,才能保证安全生产这一长久目标实现。煤矿企业要结合典型水害案例,加强对职工水害防治知识的培训和教育。各地方煤矿企业要进一步提升各级管理人员责任意识和履职能力,编制规范的防治水规划,进行规范的水害治理工作。相关人员根据每年的采掘接续计划,结合矿井水文地质资料,全面分析水害隐患,提出水害分析预测表及水害预测图。煤矿企业还要组织开展戒浮躁、守规矩、重落实、促发展活动,采用适合本矿井的物探、钻探、化探等先进适用技术,查明矿井水文地质情况。

2.2 认真做好井下探放水工作

据《煤矿安全规程》的相关规定:矿井必须做好水害分析预报。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相对复杂,煤矿生产是地下作业,因此做好井下探放水工作,掌握矿井地下含水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有效采取相关技术手段,探出地下水源位置、水量、水压以及施工作业的距离,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减少事故的发生。目前的煤矿防水物探方法还不能完全解决煤矿防治水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一些地区煤矿使用的煤矿井下探放水防喷装置对钻具易发生较大幅度的摆动使钻孔空迹偏斜,岩石或煤屑杂物易堵塞钻孔,下泄水量控制不是很好易淹没施工地点。理解煤矿防水物探的整体作用是目前防水物探的发展方向。不断完善现有的技术手段,使物探由定性化研究向定量化发展,使煤矿防水治理又向前迈向一大步。我们可以采用井下探放水钻孔防喷装置,该防喷装置很好地解决了固定难题,从而保证在钻进过程中钻具不发生大幅摆动,解决了钻进过程中的岩石或煤屑杂物堵塞钻孔难题,泄水管加接控制闸阀,控制下泄水量的大小,以防止下泄水量大于大泵的排水量而造成淹没施工地点事故。

2.3 制定应急预案,防患于未然

煤矿企业只有提前制定应急处理预案,才能在发生事故时第一时间启动预案,才能防止事故扩大,保证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各地方煤矿企业要从实际出发,握好实事求是这个原则,有计划地开展应急演练工作,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演练或专项演练;各矿井每年组织两次应急演练,其中一次为现场处置方案演练。演练结束后,应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并撰写评估报告。煤矿企业在发生水害后,要立即启动矿井水害应急预案,并积极开展救援工作。

2.4 加强雨季“三防”工作

煤矿企业在雨季要加大与应急救援队伍工作衔接,加强与气象、防汛等部门的联系沟通,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及时掌握汛情水情及预警预报信息,建立健全灾害性天气预警处置机制。煤矿企业还要加强巡视和排查工作,在接到暴雨灾害预警后,要实施24小时不间断巡视,煤矿井口标要高于历史最高洪水水位。煤矿企业必须就防范暴雨洪水进行隐患排查,雨季要安排专人负责对本井田范围的地表水体(河流、容水库塘、沟壑);矿井老窑、采空区、溶洞、地下河流的影响;矿井受承压水、裂隙水、断层水影响情况;相邻矿井和关闭矿井对本矿的水害威胁等重点监控点进行巡视检查。

3 结语

煤矿防治水问题不仅关系到矿井本身利益,而且与矿工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在提倡以人为本的当今生活,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探寻矿井水害发生的规律,发挥防治水新技术的优势,做好煤矿防治水工作,从根本上解决煤矿水害问题,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遏制重特大水害事故[N].中国煤炭报,2009.

矿井灾害防治知识篇3

关键词:煤矿生产;安全生产;水害事故;防治救援措施;突水事故;煤矿建设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D745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10-0212-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10.107

1 概述

煤矿水灾害作为煤矿建设和生产中的主要灾害之一,这严重影响了正常生产与开采煤矿的工作,给国家与人民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严重地危害着煤矿开采队伍的生命安全。本文通过对水害形成条件、透水特点及事故发生原因进行剖析,提出防治救援措施,从而提升矿山救护队应急救援能力。

2 形成煤矿水害的原因以及先兆

2.1 产生煤矿水害的原因

产生煤矿水灾的原因是由于充水的渠道与充水的源头达到一定的强度。矿井水的源头就是充水的源头,而水的源头流进矿井的渠道就是充水的渠道。

2.1.1 矿井为什么会充水。生产和建设煤矿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水的源头有地表水、大气降水与地下水(包含断层水、采空区水、承压水与潜水等)。

(1)大气降水。雨、雪和冰雹等溶化的水;(2)地表水。地球表面江、湖、河、海、水池、水库等处的水;(3)采空区水。那些开采过的窑洞,报废的旧巷道或采空区,因为占停排水很长时间导致存积地下水;(4)承压水。处于两个隔水层中间的地下水,存在巨大的水量与压力,严重地威胁煤矿的建设;(5)潜水。通常位于地表露出的岩块缝隙与地下的浅部松散的第四层沉积层的缝隙中;(6)断层水。一般情况下断层带的通道里面有许多的水层,而且有特别充足的水源,严重地威胁着采矿工作的安全问题。

2.1.2 矿井充水途径。常见的充水渠道一般有挖掘过的废旧的钻孔、岩溶陷落柱、断层缝隙、深陷孔隙、塌陷坑、巷道与井筒等。万一水源和上述通道相通就会产生矿井水害。(1)断裂构造。断裂导水造成矿井突水约占突水事故的80%以上;(2)岩溶陷落柱。90%以上的陷落柱是不导水、不含水的,但陷落柱一旦导水,往往是灾难性的;(3)封堵不良或者说没有进行封堵的钻孔;(4)顶、底板三带。采出煤层过后,因为上覆的岩层没有支撑导致产生位移与损坏,构成弯曲带、裂隙带与垮落带;(5)岩溶塌陷通道。

2.2 煤矿透水征兆

2.2.1 煤层发潮、变暗。如果把表面挖去还是这样,就代表周转积水了。

2.2.2 产生雾气。道里面如果处于高温状态,煤壁受到积水渗入后就会出现蒸发导致雾气。

2.2.3 煤壁“挂红”,这是老空水的主要特点。由于积水时间长、酸度大,溶解多种含有铁的氧化物所致。

2.2.4 空气变冷。工作面接近大量积水区,气温降低。

2.2.5 煤壁或巷道壁出现发法(挂汗)。这是因为水压力渗透到煤里面,细小的岩石缝隙聚集在岩石与煤层的表层面上。

2.2.6 有害气体的提高。一般积水区都存在有害气体,主要是CH4、CO2、H2S,闻到臭鸡蛋气味。

2.2.7 加大淋水,顶板来压与鼓起底板。因为被积水的地方的矿山压力与静水压力影响,最明@的就是离断层最近的积水区。

2.2.8 水叫。一般有两种声音:一种是高压水向煤岩裂隙挤压发出的“嘶嘶”的音响;另一种是如同水开锅或非常低沉的鸣雷声,这是由于水的位置变动了或者岩石滚动撞击而导致的结果。

2.2.9 出现压力水线。水清即离积水区稍远,若涌水混浊,表明已接近水源。

深入研究分析矿井水来源和矿井充水途径,掌握矿井水害形成和发展规律是减少和遏制矿井水害事故发生的根本所在。

3 矿井产生水害意外的原因

3.1 产生水害的直接性原因

3.1.1 没有提前调查清楚矿井的地理地质就盲目地进行挖掘采矿。

3.1.2 在水体下采煤措施不落实。一些煤矿违反《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在防隔水煤柱中进行采掘活动。

3.1.3 未留设或破坏防隔水煤柱。

3.1.4 防治水技术力量及从业人员相关知识匮乏。井下的挖掘的工人与地质工作人员并无具备专业的水害防治知识,无法对显而易见的透水征兆进行识别。

3.1.5 对已有水患未采取措施。某些煤矿的冲积层与水体下没有安全合理地设置煤柱,没有充实地填充废弃的煤矿,没有认真地制定防水方案导致出现灾害。

3.1.6 雨季暴雨期井上下水情监测不够。

3.1.7 未进行或者违章探放水。

3.2 管理原因

3.2.1 没有严格地管理防治水的工作,没有足够的投入防治水工作,没有落实到位的防治水方针,没有真正地执行防治水害的责任制。

3.2.2 防治水措施针对性不强。大部分经常透水的意外在出现之前,就已经有明显的透水征兆,但是因为没有专业的人文水质与煤矿地质的人员,没有专业的防范灾害意识,所见人不能观察到这些前兆,让原本能够避免的意外不断在相同地区或者不相同的地方重复出现。

3.2.3 煤矿水害防治监管监察制度不落实。某些煤矿企业没有严格地执行相关的安全规定,采掘隔水防水的煤柱,还有的挖掘水体下的急倾斜矿层没有根据三下采煤的要求开展试采,开采强高过高,煤层不断冒落,引发透水的意外。

3.2.4 部分企业三违现象时有发生。

4 矿井水害的救援与防治手段

井下的开采工作一定要按照以下标准执行:提前测量,提前报备,针对有疑惑的问题一定要开展调查,调查后再开采,治理过后再开采,一定要严格执行截、排、疏、堵、防等综合防治手段。

建立健全发生水害的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救援。

4.1 防治地面水

4.1.1 矿井的井口部门在挑选标高井口的时候理应比本地区每一年的洪水最高位还要高。

4.1.2 修改河流的通道,铺置河流的底部,通道也要进行填堵。

4.1.3 排水沟挖水沟,把积水排除干净。

4.1.4 在雨季前与雨季后强化防汛的工作。

4.2 井下的积水防治措施

4.2.1 提前处理好观测水文和地质勘测工作,对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和水情水害等进行详细勘测。

4.2.2 在矿井建设与生产的过程当中,要计划性地留存地表水,注意观察与检测井下水源的涌水量、水量、水位与水压的变化。

4.2.3 疏放水。把有可能影响矿井建设的所有或某些水源分批次地进行疏放,最终实现防治水害的目标。具体疏水方法根据不同水源、水量及排水能力来确定。

4.2.4 矿井堵水。煤矿常用注浆堵水,达到封堵截断水源的作用。

4.2.5 井下探放水。一定要按标准执行以下措施:提前测量,提前报备,针对有疑惑的问题一定要开展调查,调查后再开采,治理过后再开采的原则。如果到达水害区或采掘工作面有明显出水征兆时,必须进行探放水。

4.2.6 截水。利用防水闸门、防水墙和防水煤(岩)柱等截住涌水。

除了要严格地执行上述防治水害的措施和方针外,也要提高重视管理采矿业对水害的防治工作的程度,分配专业的水害防治单位与工作人员,提高投入水害工作的资金,吸收先进的高科技预测与控测技术,一定要开展专业的员工采矿安全培训,真正落实对水害防治的监督工作。

4.3 发生水害事故的急救援措施

应急救援措施就是在灾害事故发生后迅速控制其发展,并努力使灾害损失降至最小。

4.3.1 启用报警系统,在遇到意外之前,要以最快的速度把灾害信息传达到所有岗位上的员工,让所有员工都有灾害心理准备同时可以根据灾害应急方针展开相关的应对措施。

4.3.2 及时控制危险源,并对水害进行检验、监测,测定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

4.3.3 了解灾害的发生范围,分配好灾害前的人员配置工作,分析出受困的人有可能会躲藏的位置以及寻找到达该位置的可能通道,以便迅速展开救援。

4.3.4 快速分析出水灾的所有性质,包括水的突出位置、影响力度、静止水位、受灾范围、预算水的突出量、补给水的源头和地面受影响的水体。积极采取排、堵、截水的技术措施。

4.3.5 把积水排出之后开展抢险与侦察,以免再次出现掉底、冒顶以及二次突水。若排水时间较长,应采取措施以延长其生存时间。

4.3.6 扩大通风性与排水量,把灾害地区的电源切断,以免瓦斯或者别的有害有毒的气体集聚一起然后并发。

4.3.7 尽快抢救与输送长时间受困于井下的工作人员,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以防突然变化的生存条件与自然环境导致二次意外。

4.3.8 做好现场清洁,把发生水害的后果消除掉。

5 结语

国内有比较复杂的煤矿水文地理地质环境。我国的所有重要煤矿地区里面,其中复杂的或者非常复杂的水文地理地质环境有27%,而水文地理地质比较简单的矿井只有34%。国内不断发生煤矿的灾害意外事件,有数据资料显示,我国在这20年左右就已经有200多个煤矿发生水灾,导致了8000多人的死亡,经济上所遭受的损失已经超过300亿人民币,而且这还只是不完全的数据统计,因此加强对煤矿水害的研究,提高对水害的防治和救援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姚源,平立华,宋占松.提高我国煤矿水害事故救援能力对策措施[J].煤矿安全,2015,46(1).

[2] 宋占松.我国煤矿水害救援装备的技术现状及相关建议[J].煤矿机电,2016,(1).

[3] 张世涛.煤矿水灾事故救援技术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探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6,(13).

矿井灾害防治知识篇4

关键词:煤矿开采;地质灾害;灾害特征;防治措施

中国煤矿大多是通过井工开采的,在开采时煤矿地质灾害时有发生。随着浅部煤炭资源的枯竭,深部开采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与浅部开采相比,深部开采时岩体的力学性质和应力状态更加复杂,开采时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大提高,特别是瓦斯突出和冲击地压[1-3]。在深部开采时,一旦煤矿发生地质灾害事故,救援将会十分困难。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治煤矿地质灾害。鉴于煤矿地质灾害有多种且每种发生的原因不同,需要根据相应的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本文围绕煤矿常见地质灾害的特征展开论述,重点分析了煤矿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1煤矿地质灾害的特征分析

在进入深部开采后,煤矿开采对地表的破坏影响会大大减弱,引发井上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也会大大降低,而井下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大大提升。煤矿井下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冲击地压、瓦斯突出以及突水。下面将分别对这几种灾害的特征进行分析。

1.1冲击地压灾害特征分析

随着中国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其基本上已经超过了1000m,岩层的应力和开采扰动也会增加,冲击地压发生的可能性也增大。冲击地压表现为巷道突然间破坏,且伴随着巨大的岩体能量释放。在巨大的冲击波作用下,甚至可能会诱发矿震,对地表的建筑物产生一定的破坏。冲击地压发生的时间比较短,一般只有几秒,且发生时很少有征兆[4]。通过大量的微震监测可以发现,在冲击地压发生前,岩体震动的能量出现异常增加。目前,冲击地压发生的机理尚不明确,这给防治冲击地压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大量经验表明,冲击地压的发生与岩层的高应力、开采方式以及地质构造存在很大的关系。综上所述,冲击地压灾害特征主要为发生时间短、破坏力大、难以预测且机理尚不明确。为了保证工人的生命安全,煤矿科技工作者应该致力于冲击地压灾害防治的研究。

1.2瓦斯突出灾害特征分析

煤在形成过程中会产生瓦斯,虽然大部分瓦斯已经释放了,但是还会残留一部分。在煤层开采时,煤层中的瓦斯会大量释放,进入到巷道中。瓦斯的成分比较复杂,突然间释放会引发严重的灾害,常见的有瓦斯突出。在瓦斯突出时,若突出的是CO2,则会导致空气中的O2浓度降低,容易引起人的窒息;若突出的是煤和CH4,也就是煤与瓦斯突出,则很可能引发严重的瓦斯爆炸灾害。在发生煤与瓦斯突出时,巷道内粉尘的浓度和瓦斯的浓度都会急剧增加,一旦遇到明火,就很容易诱发煤矿瓦斯爆炸。由于中国煤层的瓦斯多以吸附态存在,在开采造成煤炭破碎时会突然释放,容易引发巷道内的瓦斯超限。

1.3突水灾害特征分析

煤矿开采会造成岩层运动,有时会破坏岩层的隔水层,这使得在进行煤矿开采时有可能发生水灾。水灾的发生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含水层渗水,另一种是突水或透水。相比较而言,突水或透水造成的危害更大,一般只需要几个小时就能造成整个矿井淹井[5]。突水或透水多发生在地质构造区域、采空区附近以及带压开采时,对煤矿生产威胁极大。例如:2010年3月28日发生的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就是由老采空区积水造成的,该事故共造成38人死亡,震惊了全中国。

2煤矿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分析

以上分析了煤矿地质灾害发生的特征,为此,需要根据这些特征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下面将对这些措施进行详细的分析。

2.1做好地质勘探工作

大量经验表明,煤矿地质灾害的发生多与地质构造和地质条件的不确定性有关,例如断层突水、断层冲击地压以及煤与瓦斯突出等。因此,要做好煤矿地质勘探工作,获得详尽的地质资料。在煤矿开采和设计时,地质资料是基础。若地质资料不全面或不准确,则开采引发煤矿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在进行地质勘探时,考虑到传统的钻探方法获得的数据量有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使用物探的方法。对于地质构造区域,一定要将钻探方法和物探方法相结合,获得详尽的地质资料。此外,还要注重勘探的时效性,即在不同时间段内勘探的结果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由于水和瓦斯是一种流体,其分布可能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变化,这导致对水和瓦斯的勘探存在一定的时效性。

2.2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

在很多情况下,煤矿地质灾害的发生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例如工人不按照《煤矿安全规程》中的内容作业,导致发生严重的透水事故。为此,需要严格执行相关的规章制度,杜绝违规操作。一些矿区存在着严重的盗采问题,这很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一些工人在施工时,为了图简便不按照施工图施工瓦斯抽采孔,这很容易造成瓦斯抽采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由于很多煤矿工人的受教育程度低,对煤矿地灾害缺乏一定的认识,不能理解或很好地遵守相关规定。对于这种情况,应该加强对工人的培训,使其掌握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

2.3建立地质灾害预报系统

虽然很多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理很难确定,但是可以使用相应的设备对其发生的条件进行监测。针对煤矿冲击地压灾害,可以安装微震监测设备(见图1),监测岩层运动的能量。一旦能量超过预定值,就会发出预警通知,使工人处于安全区域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针对煤矿瓦斯突出灾害,可以在巷道各个位置处安装瓦斯探测仪来监测巷道中的瓦斯浓度。一旦巷道内瓦斯浓度超过了预定值,就主动切断相应电力设备的电源,从而降低瓦斯爆炸发生的可能性。对于煤矿突水灾害,可以在含水层处施工探水钻孔并装上压力表。通过压力表实时监测水压变化情况,一旦水压超过了设定的安全值,应该立即采用相应的防治水预案。实际上,各煤矿发生地质灾害的情况不同。为此,煤矿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所需的地质灾害预报系统,从而有效地保证煤矿安全开采。

3结语

煤矿企业必须认识到煤矿地质灾害的特征,并根据自身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虽然煤矿地质灾害有多种,但这些地质灾害并不同时发生。进入到深部开采时代,重点关注的是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以及突水等灾害。鉴于很多地质灾害发生的机理尚不明确,只能从最大程度上减轻地质灾害发生时造成的后果。因此,煤矿企业应该做好地质勘探工作、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以及建立地质灾害预报系统。希望所论述内容可以为煤矿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一些理论和技术上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张皓莎.煤矿地质灾害特征及其防治措施[J].矿业装备,2020(4):106-107.

[2]陈健.煤矿地质灾害特征及其防治措施[J].江西化工,2020(2):333-334.

[3]尚云露.煤矿地质灾害特征及其防治措施[J].当代化工研究,2019(6):46-47.

[4]贾盼雷.煤矿地质灾害特征及其防治措施探究[J].石化技术,2019,26(3):195.

[5]范志斌.煤矿地质灾害特征及其防治措施[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39(4):144-145.

矿井灾害防治知识篇5

一、指导思想及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全力做好洪涝地质灾害防御和应急抢险救援,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决落实责任制,坚持预防预备和应急处突相结合,加强汛情监测,及时排查风险隐患,有力组织抢险救灾,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的重要指示,进一步加强汛期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要及时掌握当地气象、水利、防汛等部门的暴雨、洪水、大风、雷电等可能危及煤矿安全生产的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强化安全防范意识,对辖区两处煤矿企业汛期防范工作进行全覆盖检查,督促企业强化安全防范意识,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全面开展汛期隐患排查治理,严防水害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度汛。

二、组织机构

为确保此次检查顺利开展,县应急局成立汛期煤矿安全生产检查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检查时间

检查时间:2020年7月8日至汛期结束。

四、督查检查内容

重点检查煤矿汛期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情况:

(一)矿井是否成立汛期防治水领导机构,是否建立健全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是否建立汛期矿领导到岗带班和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制度,是否制定遇极端天气停产撤人制度。

(二)矿井是否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配齐专用的探放水设备,建立专门的探放水作业队伍,储备必要的水害抢险救灾设备和物资。

(三)矿井雨季前是否对煤矿防治水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制定雨季防治水措施,建立雨季巡视制度,组织抢险队伍并进行演练,储备足够的防洪抢险物资。

(四)矿井雨季前是否认真做好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调查核实相邻矿井和废弃老窑情况,查明矿区内断层、裂隙及老空区的导水、积水情况,并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是否对矿井排水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维修,确保水泵、管路、电控等设备保持完好,并进行联合试运转,确保矿井排水能力满足规定要求;是否对井下水仓、沉淀池和水沟中的淤泥,及时清理,并做好记录;是否对防洪沟和排洪涵洞等地面防洪设施进行清挖疏通。

(五)矿井安全监控、人员定位系统是否正常运行,井下电话、调度通讯和煤矿主要负责人通讯是否畅通。

(六)矿井是否制定和完善水害应急预案,开展水害应急演练,并组织从业人员开展水害应急预案、自救互救和避险逃生技能的培训。

五、工作要求

(一)要结合煤矿实际,细化工作安排,认真开展检查工作,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如实记录,督促相关企业认真整改,消除隐患,确保汛期安全。

矿井灾害防治知识篇6

关键词:煤矿;地质灾害;特征;防治措施

【分类号】:P694

前言

近年来,我国煤矿开采数量不断上升,开采规模不断扩大,使得煤矿地质灾害事故出现的频率也在日益增多,对矿区作业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部分煤矿企业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以破坏自然生态系统为代价肆意开采,最终导致煤矿塌方、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出现,不仅付出了极为沉重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代价,还对我国社会和谐与稳定产生了负面的影响。针对这一现状,分析煤矿地质灾害特征并寻求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一、煤矿地质灾害的特征分析

(一)煤矿开采时潜在灾害

1、矿井突水

一般来说,如果煤矿作业人员在煤矿挖掘与采集的过程中,不慎将巷道揭穿导水断裂或富水溶洞与积水老窿的情况出现,就会使煤矿区域下层地下水汹涌而出,严重时甚至会将矿井巷道淹没,严重威胁了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2、瓦斯突出

在煤矿矿区中,瓦斯多以游离状态或吸附状态赋存于煤层的微小缝隙中,一般情况下较为稳定,不会出现突出情况。但是如果作业人员挖掘与采集过程中影响了地应力,导致地应力平衡被打破,那么原本封闭气体空间中储存的大量稳定状态的瓦斯就会迅速逸出,导致作业人员中毒死亡,如果矿井内存在电火花或易燃物质,甚至会出现爆炸情况,酿成重大人员伤亡事故。

3、地面沉降与矿井塌方

如果煤矿矿区肆意开采或过度开采,会对地应力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采空区围岩的稳定性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以致岩体出现粉碎、脱落甚至是移位的情况,最终形成地面沉降与矿井塌方事故。另外,如果地下水抽取过量,不仅影响了地下水的正常分布,还会形成降落漏斗,这种降落漏斗一般面积极大,影响范围极广,使地面出现大规模的沉降与矿井大范围塌方事故。

(二)闭坑后矿区潜在灾害

虽然我国在煤矿地质灾害防治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但是大部分防治措施无法实现长期有效的目标,只能在短期内尽可能保证矿区内不会发生地质灾害情况,但是在煤矿矿区开采过程中,会出现大量不可控风险因素,哪怕是矿区闭坑后仍然会存在大量的潜在灾害风险问题,诸如地裂缝、地表塌陷、地面沉降、山体滑坡、泥石流等。一般来说,矿区闭坑后都会采取废石回填的方式维持矿区地质结构稳定性,但是显然是无法充分恢复开采之前矿区岩体稳定系数,如果出现持续阴雨等诱发因素,极易形成地质灾害事故,威胁矿区周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煤矿地质灾害的现状阐述

煤碳是我国经济建设与发展煤矿地质灾害属于煤矿五大灾害之一,一旦出现煤矿地质灾害事故,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时会酿成重大人员伤亡事故,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矿区在开采的过程中,会降低矿区岩体稳定性,使其结构失稳,出现不同程度的脱落、移位,形成地面沉降,而且大量抽取地下水不仅会影响矿区地下水分布情况,还会对地下水产生一定的污染,影响周边人口饮水、用水质量。

在开采时,如果存在不规范作业情况,往往会出现瓦斯突出,使作业人员出现瓦斯中毒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出现瓦斯爆炸的事故,导致矿井塌方、作业人员死亡或被困于矿井中。例如在2004年河南省大平煤矿就出现了重大瓦斯爆炸事故,18人受伤,56人死亡。矿区开采也会产生大量的废石,诸如煤矸石等,煤矸石如果露天存放,一旦受到雨水冲刷,其中的有害元素就会顺着雨水汇入河流会渗入地下水,污染矿区周边水质,影响矿区周边人口身心健康。

因此,煤矿企业必须充分了解地质灾害特征并充分重视地质灾害的危害性,积极地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防治,杜绝安全隐患,保证煤矿挖掘与采集的安全性。

三、煤矿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探讨

(一)加强煤矿企业地质灾害忧患意识,加大地质灾害宣传教育力度

各个地区政府需要加强当地煤矿企业地质灾害宣讲力度,提高当地煤矿企业地质灾害忧患意识并充分发挥其宏观监管职能,严格规范煤矿企业挖掘与采集作业的规范性,杜绝肆意开采、过度开采情况的出现。只有煤矿企业从高层管理到基层作业人员都具备较高的忧患意识,才能从根本上降低煤矿地质灾害的出现频率,提高煤矿挖掘与采集的安全性,保证作业人员与附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于煤矿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区,需要及时做好灾害的预测工作,严格按照煤矿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中相关要求进行,尽可能降低作业人员挖掘与采集时的危险性。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煤矿开采方案,降低对矿区架空岩体稳定性影响

煤矿企业在进行煤矿采集与挖掘时,需要立足于《矿采资源法》与环境保护法》中相关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煤矿开采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要求进行开采,避免开采过度影响矿区地应力,使架空区岩体失稳,出现岩体脱落、移位等情况,降低地面沉降、矿区塌方事故的出现频率。矿井塌方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例如2013年11月11日,锡林郭勒盟镶黄旗塬林煤矿井下发生塌方事故,12余名矿工被困矿井中,最终5名矿工死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480万元。通过深入研究事故发生的原因,发现塌方原因是由于过度开采导致架空区岩体失衡形成塌方。因此,煤矿企业必须结合矿区地质条件,合理开采。

(三)完善矿井通风系统,降低瓦斯中毒与爆炸事故

煤矿企业需要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中的规定,对矿井进行机械通风、上行通风与分区通风,定时进行矿井瓦斯浓度检查,一旦矿井内瓦斯浓度超标,则需要立即疏散矿井内作业人员并加大通风力度,直至矿井内瓦斯浓度下降至正常标准后,方可组织作业人员重新下井开采。同时,下井作业人员严禁携带点火工具或易燃物品下井,矿区内电器设备也需要采用矿用安全电火花型设备。另外,在起爆之前,需要检测瓦斯浓度,符合标准后才允许起爆。

(四)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疏散矿区作业人员

一旦出现了煤矿地质灾害事故,矿区负责人需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通知上级领导部门以及消防部门组织相关救援人员进行处理,同时,迅速疏散事故区域工作人员,避免出现二次塌方或二次爆炸事故。在事故处理完毕后,需要进行总结,发现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杜绝该问题的再次出现,保证煤矿开采安全。

结束语

煤矿安全对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降低煤矿地质灾害出现频率,对保证矿区作业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煤矿地质灾害的特征切入,阐述其主要危害并试探性地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供广大同行参考与借鉴,以期能够提高我国煤矿开采安全性,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董来启,李峰,武艳丽,等.煤矿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措施的探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04(30).

[2]陈力,代伟.煤矿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措施研究[J].广东科技,2013,04(25).

[3]梁兆松.煤矿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措施的解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4(28).

[4]林忠谦.浅析煤矿地质灾害的特征及防治[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07(20).

矿井灾害防治知识篇7

关键词:矿区;地质灾害;类型

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6-0119-02

1 我国矿区开采活动概述

矿山资源的开发在我国是极其重要的,它是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由于开采活动改变了原有的地质结构,容易诱发一些地质灾害的发生。而这些地质灾害会破坏我国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而且会给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损失,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我国矿山资源的开发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矿区开采活动都比较滞后。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矿山勘探手段、开采设备和工艺都相对落后,在这种设备和技术条件下进行开采活动,势必会导致矿山地质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其次由于我国的一些中小型矿区发展迅猛,管理起来比较困难,造成了矿山开采的过度,破坏了矿区的生态平衡。再次,由于我国矿区地质灾害监测技术的发展落后,使得矿区地质灾害的预防变得较为困难。

以上这些因素是我国矿区地质灾害发生频繁而且较难预防的根源所在。因此我们必须研究矿区地质灾害发生的规律及特点,并对其灾害类型进行分析,寻找行之有效地方法防治这些灾害的发生。

2 我国矿区地质灾害的几种类型

引发我国矿区地质灾害的原因是复杂的,这些使得我国矿区地质灾害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我国矿山地质灾害的种类繁多,若以地质灾害的发生与时间的关系进行分类,大致可以突发性和缓发性两类。突发性的矿区地质灾害由于其发生时间的瞬间性,很难进行预防,比如矿区瓦斯爆炸等。而缓发性的矿区灾害多是在长久的开采活动中逐渐累积起来的,这种灾害在发生的初期很难被发现,往往发现时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后果,如矿区的水污染和长期开采造成的地面下沉等。还有就是以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分布空间为代表矿区地质灾害,这类灾害由于有据可循,便于我们深层次地了解地质灾害的成因:

2.1 矿区开采活动使得地表或者地下的岩土圈发生变形引发的地质灾害

一是矿区地面或采空区崩坍造成的灾害。

矿区开采多是井下作业,在矿山开采中,矿体埋藏较浅的矿区往往会因为矿柱受到损害,导致其支撑承载力下降,甚至无法承重而使得地面发生塌陷。这多是因为在矿区的开采活动中,对矿体埋藏较深或者远离地表的矿区进行开采时,没有及时地对采空区进行回填,那么当开采活动达到一定深度和规模时,就会使采空区发生大面积的崩塌。

我们必须注意的是,无论是地面塌陷还是采空区塌陷都会造成路面的毁坏,并且会破坏矿区所在区域的建筑物及耕地等,甚至造成淹井等事故。这些会影响矿区的日常的生产,影响一些公共财产的安全和矿区的经济效益。

二是矿区开采致使边坡岩土圈发生运动造成的滑坡等灾害。

在露天矿区进行开采时,往往需要剥离大量的岩土,如果开采行为不当或者不投入一定数额的费用开展剥离工作,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因为过度开采会使得矿区的边坡角度越来越陡,这样就会破坏边坡结构的稳定性,使其发生剧烈运动,造成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

矿区发生崩塌或者滑坡的危害是极大的,会造成意想不到不可挽回严重后果。它严重威胁着矿区职工和矿区附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甚至会造成整个矿区的毁灭。

三是矿区开采造成的矿坑灾害。

我国矿区的开采设备和技术都比较落后,在这种条件下进行开采,因为缺乏准确的数据支持和必要机械设备的支撑,会使得开采活动不够科学,有可能造成矿井内的岩土圈发生地壳应力变化。而这种应力变化一旦发生释放,会使得矿井周围的岩石碎裂并大量地涌入矿井,导致矿井和矿坑事故的发生。

矿坑和矿井事故的发生,往往会造成岩石的冰裂和爆散,会直接威胁矿工的生命安全,而且会给整个矿区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四是矿区开采使得岩土圈结构失衡而诱发地震灾害。

矿区的开采活动,会使得矿山岩土圈的结构发生变化,甚至失衡,这种失衡会造成其内部剧烈的断层错位运动,从而诱发地震的发生。而这种由于人为开采活动造成的地震离地面在三十公里之内,多为浅源性地震。

由岩土圈结构失衡诱发的浅源性地震,深度小,危害力却极大。它会导致井下及地表岩土圈的强烈运动,造成矿井及地表建筑物的破坏。

2.2 矿区开采活动破坏了地下水层结构的稳定性引发的水体灾害

一是地下水大量地涌入矿坑造成的灾害。

在矿区的开采活动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采掘设备和技术的落后,以及一些只顾经济利益盲目的开采行为,会不小心打穿矿坑内的了透水层,或者是开采时遇到暗流等,就会使得大量的地下水高速地涌入矿井,而且由于前期对矿坑承水量的严重估计不足,会使得矿坑被淹。

地下水大量涌入矿井,不但让矿井有被淹没的危险,而且会危及到井下工作人员的生命,造成人员伤亡等后果。

二是矿山开采引发的地下水污染和断流等灾害。

矿区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有些矿区对废水并没有进行有效地处理就直接将其排放出去,这就会使得矿坑水把一些污染物带到矿区外的水体中,造成矿区外水体的污染。

另外,矿山开采过程中还需要大量地抽取地下水,这会造成局部区域地下水位的大幅度下降,严重破坏地下水的平衡,甚至使得矿区周围的河道发生断流等现象,影响矿区周围居民的正常用水。

2.3 矿区开采导致矿山地质环境改变引发的灾害

一是矿区火灾。矿区火灾的发生,多是由一些硫化物氧化生热引起的,当这些硫化物生热产生的热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引发矿体的自燃,而这种矿山火灾会造成矿产资源的巨大浪费,也会污染环境。

二是矿区瓦斯爆炸。矿区的瓦斯爆炸多是由于矿坑内的通风不好造成的,当矿坑通风条件不够良好时,会使得瓦斯在相对密闭的空间内积聚,等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发爆炸。瓦斯爆炸后果不堪设想,会造成人员的巨大伤亡和财产的巨大损失。

3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的技术措施

一是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监测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对矿区的地质环境等进行监测,可以及时掌握矿区地质环境的变化,并可以收集一定的数据,便于分析矿区地质灾害可能分布的区域和可能发生的时间。此外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监测可以在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作出反应,避免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还可以提前预防某些矿区地质灾害的发生。

二是利用物理勘查手段定期对矿区进行勘查。

物理勘探手段主要有密度电阻率法、视电阻率法、瞬变电磁法、浅层地震法等。用这些方法进行勘测可以及时观察到矿区岩层及地质环境的变化,对一些异常现象可以及早做出反应,对矿区地质灾害的防治有参考作用。

4 矿区地质灾害防治的综合措施

一是要加强对矿区地质灾害防范知识的宣传。很多时候,矿区地质灾害的发生都是有先兆的,如果矿区开采人员对这些知识足够了解,就可以在灾害发生前提前做出判断。另外提高开采人员的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可以让他们在日常的开采活动中安全生产,避免无节制的开采行为。

二是要加大矿区地质灾害防治的资金支持。矿区要成立专门的地质灾害防治资金机构,要用专人进行管理。保证这些资金能够全部投入到矿区自然灾害的防治中。利用这些资金矿区可以引进一些先进的设备,投入到开采的实践中去;另外可以还可以引进一些先进的监测手段,投入到矿区地质环境的监测中,对矿区地质灾害作出及早预防。

三是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估体系。要成立风险小组,这个小组的作用就是做好地质灾害前的预防,而当风险发生时,风险小组要尽快地投入到灾后的矿区重建中。

四是要加强对矿区矿坑、边坡的监测。对边坡的设计要符合相关要求,而当开采中遇到边坡有滑坡倾向,或者发现边坡地质改造发生变形时,要在第一时间组织人员进行地质勘查工作,并迅速地采取预防措施。

5 结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矿山开采力度的加大,矿区地质灾害频发。我们必须加大对不同地质灾害类型的分析,并采用各种先进手段及早地做好地质灾害的防范措施,保证我国矿区的安全生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徐增亮.环境地质学[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2.

[2]罗元华,张梁,张业成.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M].地质出版社,1998.

矿井灾害防治知识篇8

煤矿水灾的发生是由诸多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我们将这些复杂的因素概括为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两方面。人为因素主要指的是煤矿建设者在开采过程中不注重水灾的防范,甚至采用不合理的手段开采造成的,而自然因素则跟气候地表条件等有关。

(一)人为因素造成的水灾事故

1.煤矿建设者忽视相关规定,违法开采。一般在煤矿井下易受水害灾害威胁的地带会保留一定厚度的煤柱,称之为防水煤柱。这段煤柱是严禁开采的,但是煤矿建设者往往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以牺牲煤矿水柱为代价,致使防水煤柱遭到严重破坏而引发水灾事故。

2.煤矿开采者不注重测量数据的准确性。煤矿的测量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测量中必须精益求精,测量中的小的疏忽和错误都可能造成生产中的严重后果。如果测量错误,会导致巷道穿透积水区,从而引发水灾事故的发生。

3.煤矿的防排水系统不完善,使得排水能力降低。很多煤矿为了减少开采成本,在防水设备上大做文章,配备的防水设备往往都不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而当水害灾害发生时,这些不配套的设备往往都无法很好地实现其排水功能,最终给矿井造成巨大的灾难。

4.防排水设备维护不当。很多煤矿对防排水设备不做定期的检查和维护,致使设备出现问题也不能提前发现,而等到发现时已酿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如不经常对井下储水仓进行清挖,使得遭遇水灾时,储水仓无法实现其储水能力的最大化利用,导致矿井被淹。

5.不重视水灾发生前的透水征兆。很多煤矿在水灾发生前出现一些异常的现象,但是如果煤矿管理者对这些征兆视而不见,不及时地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处理,就会造成重大的透水事故。

(二)自然因素造成的水灾事故

1.暴雨、洪水等自然降水造成的水灾。当遇到暴雨天气或者洪水季节时,大量的地表积水会涌入矿井中,如果持续时间较长,很有可淹没整个矿井。这类自然灾害的发生较突然,而且它带来的水量较大,会造成比较大的破坏,可能给煤矿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

2.老窑水透水造成的水灾。老窑水水灾是我国煤矿水灾事故中最普遍也是最主要的事故。一些开发时间比较久或者埋藏较浅的煤层中,往往积聚老窑水。开采的时候由于不能准确掌握老窑水所处的具体范围,很有可能致使老窑水发生透水等情况,酿成水灾事故。

3.含水层中的水涌出造成的水灾。煤矿开采过程中,往往会使底顶板以及厚层灰岩含水层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严重者会致使采掘工作面的破裂,出现这种情况,含水层中的水就会大量地向外涌出,引发水灾。

二、煤矿水灾的危害

(一)煤矿水灾的危害

煤矿水灾的危害是巨大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的煤矿水灾会造成煤矿生产环境的恶化。煤矿水灾发生后,作业区的空气会异常潮湿,影响井下工人的身体健康。

2.煤矿水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一方面煤矿企业要增加投入,使得排水设备满足水灾带来的排水需求;另一方面,煤矿水灾的发生使得煤矿无法把煤等即时挖出,使得囤煤成本增加。

3.煤矿水灾会引发瓦斯爆炸,造成硫化氢毒气蔓延,严重威胁煤矿工人和周边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4.煤矿水灾会造成整个矿井被淹,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等。

(二)煤矿水灾发生的征兆

煤矿水灾发生前会有出现一些异常现象,如果能及时地注意到这些异常现象,并对其进行深入观察,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和解决办法,就可以防止水灾事故的发生,或者把水灾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值。

其一井下空气开始出现大量的雾气,空气湿度明显增加;其二本来干燥且有光泽的煤,忽然变得灰暗潮湿,且周围空气明显变冷;其三煤层发出异常的持续的水叫声;其四煤壁浸出得水有臭味且呈现暗红色;其五顶板裂缝出现淋水现象。

当煤矿开采中出现以上现象时,说明煤矿采掘已靠近积水区。必须要果断地停止作业,并让专业的人员对煤矿的开掘面进行测量勘探,防止继续挖掘引发水灾事故的发生。

三、煤矿防治水工作的技术措施

1.在矿井开采前必须进行必要的水文地质勘探工作,并观察其地下水活动规律。收集必要的水文资料以便于煤矿建设者在矿井设计时有据可循,保证其远离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威胁的区域。对煤矿井口的设计则要以当地往年的最高洪水位为依据,必须高于其最高水位,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洪水时,井口被淹没。如果矿井建设地区的地形条件复杂,很难找到井筒的位置。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技术措施,如修建坚固牢实的高台作为井筒,这样也可以保证井口高于其最高水位。而当矿井真的面临山洪威胁时,我们也可以采取一些补救办法,防治其直接从井口灌入给矿井造成的损失。如修挖一些防洪沟,或者在井口附近顺着水流的方向修筑堤堰等。

2.建立完善的地下水观测系统。在受水灾威胁的区域必须加强对其水文环境的观测,要及时地掌握其变化。要经常对矿井区域内的地质水文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并以报告的形式记录下日常观察到的情况。这些都可以为防治水工作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保证防治水工作的顺利实施。

3.建立完备的给排水系统。当发生严重的水害灾害时,如果矿区的给排水系统足够强大,也完全可以抵御水害造成的巨大冲击,保证矿区安全。这就要求矿区要定期适时地对给排水系统进行检修维护等,一旦发现其不能抵御重大水灾的排水需求就要更新设备或者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保证其排水功能的实现。另外,当矿区内出现比较多的积水时,可以挖掘一些沟渠等,辅助排水系统完成排水工作,可以用一些水泵等向外

排水。

4.要采用探水机械等先进技术。煤矿的地质条件和地下水情况是非常复杂的,我们采用传统的目测、量距等方法很难准确地掌握地下水位和地质数据,也就无法确保矿区不受水害灾害的威胁。而探水机械则可以帮助我们完成较为完整准确的探水工作。当然,利用探水机械作业也要注意几个问题:其一,要在巷道正前和左右两侧进行探水,探水时钻孔应在五组以上;其二,探水工作地点要挂具体操作牌,要对探水方向和钻孔的深度进行明确的规定;其三,探水工作进行前要对巷道进行清理,并准备好防水沟;其四,探水机械工作时,工作人员要保持其处于通风状态。最后要说明的是在用探水机械进行工作时要严谨态度,不能蛮干,切不可为赶进度而胡乱勘探,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四、煤矿防治水工作的综合治理措施

1.提高矿区职工的防水意识。对矿区职工进行专业培训,让他们熟练掌握相关的防水知识,对水灾发生的前兆有比较清晰的认识。这样职工在发现有透水危害时,可以在第一时间上报矿区有关部门。便于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治水害灾害的发生。

2.要把矿区的防水制度落到实处。制定防水制度就是用来执行的,要经常对矿区的职工进行防水审查,发现违规操作的行为一定要严惩。

3.制定长远的中长期防水规划。这就要求我们矿区建设中一定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矿区的防水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极其艰巨的任务,必须制定长远的计划,并保证其实施。

4.矿区要制定严格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可以有效降低矿区损失,并保证职工安全。如果水灾的发生已不能阻挡,矿区可以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有组织地疏散职工,并将他们安置在比较安全的区域内,避免职工在出水口被洪水冲走等危险。当有毒气体开始蔓延时,还可以要指导职工戴好防毒工具,避免他们吸入过量的有害气体造成生命危险。

五、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煤矿的防治水工作是非常重要也是必要的。水灾不仅会影响煤矿的经济效益,给煤矿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威胁到煤矿职工的生命安全。我们必须加大对煤矿水灾的分析和预防,保证煤矿企业的健康

发展。

上一篇:医疗卫生基本法范文 下一篇:畜牧业的发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