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人的思考方法范文

时间:2023-10-05 10:04:37

聪明人的思考方法

聪明人的思考方法篇1

“每个人都有四件宝。如果学会了运用这四件宝,人就会聪明起来。”接着她让学生猜四则谜语:东一片,西一片,隔座山头不见面。(耳朵)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眼睛)红门楼,白门槛,里面坐个嘻嘻孩。(嘴巴)小白孩,住高楼,看不见,摸不着。(脑子)

接着分析字形:“聪”的左边是“耳”,右上方两点代表眼睛,右边中间是“口”,右下文的“心”代表脑子。四件宝合起来就是“聪”。最后霍老师语重心长地说:“‘聪’字后加个‘明’字是因为这四件宝要日日用,月月用。天长日久,你就会聪明起来。”自从看了霍懋征老师对“聪明”一词的教学片段,心中感慨颇多!

霍老师从引导、编谜语到解说“聪”的组成,以及“聪明”一词的意义都充满了趣味性,这样一来学生的注意力瞬间被调动起来,学习的兴趣也自然而然地被激发出来,教学的效果自然也就不用多说!

自己也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也深深懂得汉字的教学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和重要任务之一,反思自己的教学,再看霍老师的教学,感觉受益颇多。

一、在汉字的教学中,霍老师充分注意了学生的心理

特点

低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在汉字的学习中兴趣是他们学习的动力,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学习的基础,如果过于抽象,学生不感兴趣,那么即使死记硬背记住了这个字,还是会因为不理解而忘记。而霍老师的这一教学方法,不是简单地拆分“聪”字,而是由每个人都有的“四件宝”激趣引入,再以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谜语来认识“聪”的组成,自然地结合了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他们的印象想不深刻都难。这时再对“聪明”一词进行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最后霍老师告诉学生:“‘聪’字后加个‘明’字是因为这四件宝要日日用,月月用。天长日久,你就会聪明起来。”试问有哪个孩子不希望自己聪明起来呢?

这使我想到了自己的汉字教学思路:认读字音―示

范书写―学生描摹―练写―纠正改错。一课又一课,一天复一天,多么单调、多么机械的汉字教学呀!学生对汉字的兴趣,都被我在无形中抹杀了,可我却总把责任归结到孩子们不细心、不用心上,实在是汗颜呀!

在今后的汉字教学中,我也该花点心思,注意学生的认知特点,利用图片和一些儿歌或拆字法等等,调动学生学习汉字的热情啦!

二、霍老师重视对学生学习汉字方法的指导

霍老师对“聪明”一词的识字教学富有趣味,富有创意。你看,霍老师用拆字法,将“聪”字拆开几个部件,再把一个个部件构建起来,类似制造工具一般的识字方法,可能也是古人造字的方法。这本身就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的特点,而拆字识字法主要还是为了怎么运用这个字。所以霍老师不是单独地讲解“聪”字,而是“语重心长”地告诉学生:“‘聪’字后加个‘明’字是因为这四件宝要日日用,月月用。天长日久,你就会聪明起来。”这不仅抓住了小学生爱聪明的心理,也在心理愉悦的同时掌握了“聪”字的运用。我们也经常会说,在教学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可光说不练是假把式,而霍老师才是真正地在“练”,真真切切地在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她对“聪”字的拆分,对“聪明”一词意义的理解都说明了她是一个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教师。

由此可见,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多么重要。给她们“鱼”吃,总有“吃光”的那一天;教给他们“捕鱼”的本领,才是长远之计!

三、对教材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拓展

教材是教学的根本。但教材不是束缚教师的桎梏!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强调:要合理使用教材,不能照本宣科,要学会取舍与拓展!但说和做却总是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从此教学片段中我们看到霍老师不仅拓展了教材的资源空间,而且使教材内容形象化了、通俗化了、可视化了,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学生化了!而这一切主要是以孩子们感兴趣的儿歌来完成的。她围绕认识和理解“聪”字编创的这几句话,组合起来就是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使学生的心理、兴趣得到激活,对“聪”字的认识自然容易接受并且得到固化,从而把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关的内容有效地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其目的就是要提高教学的效率!

四、在教学中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的根本是学生,衡量一节课的好坏,关键是学生学到了什么!我想霍老师在教学之前一定考虑到了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从关注学生出发,所以才能出现如此精彩的课堂,如此有趣的汉字教学。学生学得开心、学得主动、学得有趣,不正是我们每位教师努力的方向吗?通过对霍老师这一教学片段的研读、思索,我深深感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对霍老师的“用心”也是自叹不如。如果我们依然不去学习,不去思索,故步自封,停在原地,我们终将被时代淘汰,被家长唾弃,被孩子们抛弃。

聪明人的思考方法篇2

“聪明”这个词语对于我们来说是不会陌生吧。也许,你也曾经被被人夸过聪明,你一定很高兴吧。那你们想知道我今天想说的聪明的人是谁吗?那我就告诉你吧,哪个人就是我自己。

有一次,彭老师不知怎么的要叫我们做一道思考题。待老师将题抄完,同学们就马上开始“埋头奋战”了。这时,全班鸦雀无声,就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够听见。因为大家都投入思考思考题的情景。我也陷入了思考。心里面想着:这是一道什么问题呢?是行程问题还是有待复杂的分数问题呢?还是其他问题?哦,我终于开窍了,那是一道想的复杂的行程问题。又想,行程问题是应该画线段图呢还是用竖式列表法呢?经过思考以后,我知道了,应该化行程问题的专用线段图。我一直画,花了一条又一条,画了一根又一根,等我画了七八条的时候,才将这道题那如多层蜘蛛网般的复杂题意给搞清楚。之后,我又在线段图上写了写,画了画。经过三十五分钟以后,我终于把思路一一理清了。我就根据想短途列出方程。过了一会儿,方程列出来了。哎~那真是列来容易解来难呀!这种含有三四个不同未知数的方程我不会解呀!于是,我放弃了这一个方程的念头,做左思右想。最后做出决定,用算式方法来解决。我又试着列出算式,经几番艰难的波折,我终于列出了几个算式,等我把它解决了以后又一种甘泉般涌上心头的感觉。

最后,老师全班宣布,说我解出来了大家都一个劲儿的跨我聪明,夸我能干。

我想:如果我不断地做思考题,那我的成绩就会不断上升,那我当然就越来越聪明了!

油九年制学校初一:曾骏男

聪明人的思考方法篇3

这些因素,让湖北省天门市“打黑第一案”的开庭,显示出了非同寻常的震撼。

地税干部变“老大”

夏思聪的人生,可以用“行走于黑白道之间”来概括。

夏思聪复姓夏侯,全名夏侯思聪,出生于1972年11月。家里弟兄3人,他排行老二。夏思聪的父亲在天门市公安局工作,他从小在公安局家属院内长大,调皮好动。

1987年,刚刚15岁的夏思聪就不想读书了,被送到部队当兵。

3年后,夏思聪退伍,在天门市竟陵派出所当了一名联防队员,其间,曾多次参与抓赌行动。由于不少赌徒为了得到从轻处理而“行贿”夏思聪,一来二去,他与不少赌徒混得很熟。

干了一段时间,夏思聪被辞退。又过了一年多,他被安排到天门市地税局上班。

这一次,夏思聪老老实实地上班,并结了婚。不久,夏思聪升任岳口地税分局负责人,发展前途看似不错。

然而,渐渐地,夏思聪又开始进出,几年后,夏思聪接手了毛某的“地下”。

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他网罗了胡朝华、陈文海、胡亮等一大批社会闲散人员为其效力,在市区华侨城、侯口龙嘴村的仓库和树林里、黄潭镇七星岭等地开设,大肆进行活动。

夏思聪的“地下”分工明确:他负责邀约赌客,胡朝华负责用车接送赌客,陈文海在上负责管理财务,胡亮等人放哨护场,在上负责“抽头”。

短短两年,夏思聪渔利近百万元。有了钱的他干脆辞职“下海”,专职当起了“赌王”。

为了做大“事业”,夏思聪吸纳了一批来投靠他的地痞流氓。

为了扩大社交圈子,夏思聪在天门市中心开了一家“新999”娱乐会所,让弟弟担任总经理。这幢楼全是娱乐设施,歌厅、舞厅、按摩厅、豪华投影厅、客房应有尽有,成为天门著名的吸毒场所。夏思聪特意拉拢一些老板和干部来消费,甚至设下圈套,从而达到自己敛财的目的。

2004年年初,夏思聪与胡朝华出资56万元,注册成立湖北省天门市友福物贸有限公司。之后,夏思聪又分别成立天门市友福运输有限公司、天门市嘉德房地产有限公司,对外统称友福公司。

随后,夏思聪以友福公司的名义,通过刀棍齐上阵的方式强揽运输业务、垄断建材供应市场。

攀上市领导想洗白

2005年7月12日,一封署名“一群有正义感的群众”的举报信摆在了湖北省公安厅主要负责人案头。举报信让“夏氏黑帮”露出冰山一角。

湖北省公安厅对此高度重视,要求天门警方迅速侦办此案。但是,该局形成一份“7・12专案汇报”,对群众举报的事由均未查实,最终不了了之。

当时,夏思聪在政法系统已经拥有许多“人脉”,但为了增加“保险系数”,他看上了时任天门市市长助理的黄鸿雁。

时年45岁的黄鸿雁也是土生土长的天门人,父母都是农民。

当年,黄鸿雁的儿子高考不理想。夏思聪指示得力干将胡朝华活动,不计成本,终于为其子谋得一个三本大学。

2007年,天门市旧城区进行大面积改造,作为市长助理的黄鸿雁曾组织100多名干部前往拆迁,历时3个月,无功而返。夏思聪闻讯后,便成立了友福安顺拆迁公司,“解决”了此事。由此,黄鸿雁与夏思聪的关系更“铁”了。

2007年10月的一天,黄鸿雁授意夏思聪买下即将公开拍卖的橡胶厂的40亩土地, “要抓住这次‘黑洗白’的机会”。

几天后,夏思聪与天门市蓝宝房地产公司经理彭小兵来到黄鸿雁的办公室,3人又伙同华晟置业有限公司经理何凤滨多次讨论,商议竞买后共同开发。

2007年12月20日,武汉一家拍卖行受天门市人民政府委托,对天门市橡胶厂土地进行公开拍卖,夏思聪手下的20余名“马仔”混入拍卖会现场。拍卖刚开始,每一名竞买人左右两边都坐着夏思聪的马仔,不断威胁、阻止竞买人举牌。拍卖进行了10多分钟后,夏思聪举牌示意出价5200万元,众马仔顿时鼓掌、起哄,制造混乱。其他竞买人见状,放弃了继续举牌竞买。最终,夏思聪以5200万元竞买成功。

12月21日晚,夏思聪、黄鸿雁、彭小兵3人一起商议筹集购地款。夏思聪提出其无形资产应值1000万元,决定这块土地以6200万元来算股金,黄鸿雁表示同意。结果,夏思聪按25%、彭小兵按45%、何凤滨按30%(黄鸿雁、何凤滨各占一半)各自筹集购地资金。

黑老大牵出了市领导

夏思聪没想到的是,拍卖会举办当天,天门市政府的相关领导也到了会场,亲眼目睹了夏思聪团伙的嚣张气焰。这些幕后胁迫手段,也被监控民警一一取证。秘密侦查到此,天门警方获取了打掉夏思聪涉黑团伙的关键证据。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有组织犯罪”的立法解释,夏思聪等在此次竞拍中涉嫌“强迫交易”,与“有组织犯罪”的有关特征吻合。

12月底的一天,黄鸿雁得知这一消息,将夏思聪约至自己家中说 :“何凤滨的钱不能交了,政府如果知道何凤滨的钱中有我的股份,肯定会问我哪有这么多钱的,会出事的。”

2008年1月20日,夏思聪等人未按期向天门市国土资源局缴纳购地款,致使天门橡胶厂土地未能按期出让,至今仍闲置。

2008年11月5日,此案上升为公安部督办、湖北省公安厅挂帅成立专案组侦办的案件。考虑到监利县公安局于2003年至2007年连续打掉4个黑社会性质团伙,湖北省公安厅决定,由省公安厅刑侦总队、天门市公安局、监利县公安局有关负责人组成专案领导小组,一线侦查力量则由监利县公安局抽调。

12月2日晚上9时,天门市公安局抽调42名民警,进驻天门武警中队驻地,天门武警中队也抽调13名武警官兵全副武装配合参战。民警直扑“新999”娱乐会所。夏思聪及孙闯、罗洪涛、白俊等骨干成员落网。

随后,省公安厅专案组呼吁受害人和广大市民积极提供案件线索或犯罪证据,对提供重大线索的将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并且公布了举报电话、邮箱、信箱和地址,举报材料纷纷涌来。

2009年4月14日,专案民警亮出刑拘通知书,拘捕黄鸿雁。黄鸿雁被拘后,只过了一个星期,头发全白了。

2009年7月15日,专案组将最后一名抓捕对象缉拿归案。至此,夏思聪团伙涉黑案44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全部被抓获。

通过细致的审核,专案组向检察机关移送案卷达98本,摞起来有半人高。

2010年1月13日,广受关注的天门打黑案,由监利县人民法院一审宣判:“黑老大”夏思聪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等9项罪名,合并执行有期徒刑19年,并处罚金200万元;原市长助理黄鸿雁犯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等3项罪名,被合并执行有期徒刑5年6个月,并处罚金15万元。

除判处有期徒刑外,法院还判决没收夏思聪聚敛的财产533万余元,上缴国库。夏思聪团伙陈虎、崔新明、胡朝华、胡亮等骨干成员,分别被判处14年6个月至8年6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10万元至40万元不等罚金。

据悉,一审判决后,夏思聪等被告人都提起上诉。二审将于今年6月底开庭。

聪明人的思考方法篇4

一、纪念会

主办方代表及诸多嘉宾和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炤在纪念会中发言,一同表达对马思聪先生的追思,纪念会由中央音乐学院叶小刚副院长主持。

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覃志刚代表文联向出席纪念活动的嘉宾表示欢迎,他强调要继承发扬马思聪高尚的品格,关注社会现实、紧扣时代脉搏,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人民放歌。呼吁乐工作者牢记社会责任、承担起时代的使命,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音协名誉主席傅庚辰指出,“对于前辈不要忘记,要十分尊敬;如果没有前辈的成就就不会有今天的音乐发展”。傅庚辰回忆了访问巴黎音乐学院的情形,并指出马思聪对冼星海初到法国时提供了很大帮助,这些帮助是具有历史性意义的。

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炤指出,马思聪是中国近当代音乐史上少有的集创作、演奏、教育教学和音乐社会活动于一身的音乐家,他在音乐创作在每一个领域都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他办学思想开阔,对中央音乐学院的建设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从马思聪院长的身上再次看到了中央音乐学院的光辉历史!

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陶诚指出,马思聪的每一个音符都献给祖国,他的人格魅力和艺术贡献是值得人们称赞和纪念的。此外,陶诚还概述了马思聪音乐研究活动在近20年间的发展。

上海音乐学院院长许舒亚致辞:他指出马思聪的音乐教育理念不仅推动了中央音乐学院的建设,对中国高等音乐教育格局的建立和发展也产生深远影响。马思聪的艺术成就与人格魅力至今都是我们后辈学习的典范。我们更应该办一流音乐教育、出一流音乐成果,弘扬民精神,推动音乐发展。

中国音乐学院院长赵塔里木致辞:良好的学术环境是一所大学的灵魂;马思聪音乐创作理念为“作品要拥有浓厚的民族风格”,他的创作表达了一代知识分子的学术追求,马思聪先生的精神需要人们弘扬。

天津音乐学院院长徐昌俊致辞:在过去由于历史的局限性无法对一个音乐家有充分的认识,随着文化环境的发展,使人们得以了解真过去真正的历史,能够真正的了解那些对于中国现当代音乐做出杰出贡献的音乐家。对于马思聪先生学术成就的肯定,既是追思更是对于历史的尊重。

中央音乐学院马思琚教授首先感谢推动并促成本次活动的中国文联、中国音协及中央音乐学院的领导。她通过回忆与马思聪一同生活的事迹,展现出生活中的马思聪。通过马思琚教授的回忆,让我们更加亲近的了解马思聪。

中央音乐学院黄飞立教授十分敬仰马思聪,他曾经历马思聪《祖国大合唱》的创作过程,并参与《祖国大合唱》的排演。在回忆中表达了对马思聪深深的追思。

中国交响乐团指挥韩中杰回忆了与马思聪的多次业务交流与合作。其中包括1953年重演郭沫若话剧《屈原》由马思聪重新配乐;《山林之歌》的合作等。

原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陈自明在发言中回忆了马思聪刚直不阿的人格魅力,他的人品、文章、作品都令人敬仰;他回忆了马思聪在桂林举办的音乐会和创作《民主大合唱》的过程,强调了马思聪对视唱练耳教学的重视,并讲述了中央音乐学院对马思聪拨乱反正的经历。

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郭淑兰指出学习研究弘扬马思聪音乐教育思想、艺术精神以及对音乐事业所作的贡献,对音乐界、音乐教育界都均有重要的启迪意义。纪念马思聪先生的三个启示:尊重知识与人才;不忘历史,以史为鉴;建立长效的老教授诞辰纪念的机制,使纪念活动成为音乐史和音乐教育史的讲堂。

二、学术研讨会

“马思聪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由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戴嘉枋主持。研讨会的主要内容涉及马思作品创作的研究、马思聪全集的编印、马思聪的心路历程、马思聪史料的补充、马思聪学术研究现状的研究及思考等多个角度和内容。

在音乐作品创作的研究中,指挥家卞祖善先生对《大提琴协奏曲》的创作年代进行了校对,他认为马思聪大提协奏曲具有开创意义,是中国大提琴协奏创作的里程碑作品;整部作品是风格浓郁,充满了歌唱性;在音乐创作技法上独辟蹊径的创造了“马思聪现代和声结构”;协奏曲整体成室内乐风格,乐队的音响效果透明,声部线条清晰;作品本身表明作曲家高超的作曲技巧与艺术品位,该作品在同类作品中处于先锋领军的地位。

在室内乐研究中,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金湘对马思聪的八首室内乐作品进行了分析。他认为马思聪的室内乐作品具有扎实的西方古典音乐基础,是西方古典乐派的忠实继承。但是从总体上看,还是其作品局限在西方古典的传统框架之内,未有更多的突破。马思聪的室内乐作品整体上有着朴实无华、敦厚执着的个性,他的创作源自民族的乐风,贴近人民的根基。

在管弦乐组曲创作中,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董立强对马思聪的《欢喜组曲》和《山林之歌组曲》的管弦乐法特征进行了研究。他对马思聪管弦乐组曲的乐队编制的特点、管弦乐法的运用特征、纵向音色结构的处理和横向音色结构布局与曲式结构之间的关系四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性的分析。通过对这两部作品的分析,他认为马思聪的管弦乐组曲在配器效果上具有强烈的性格和鲜明的色彩。

在钢琴作品研究中,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蒲芳对马思聪的钢琴作品进行了分析并作介绍,重点对《钢琴奏鸣曲》进行了研究讨论,她认为这部作品创作背景非常复杂,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这部作品是他成功的钢琴代表作品,值得重视。

聪明人的思考方法篇5

1.情感与态度:在“抽奖”活动中,拥有“魔力眼”“最强脑”,然后走进“聪明屋”,感受科学发明的魅力所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树立动手动脑解决生活问题的积极态度,最终拥有“灵巧手”。

2.行为与习惯:在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仔细观察、遇事勤动脑、善思考的行为习惯和动手能力。

3.知识与技能:做到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想象与思考,初步尝试和学习有创意生活的知识和技能。

4.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体验想象的快乐,通过动手设计、动手创造,感受动手的欢愉和创造的快乐。

【教学准备】

1.课件制作:学生的照片,学唱《天地之间》。

2.搜集科学家的资料,让学生阅读;并自己搜集科学家的故事读一读。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好,今天,老师请大家玩一个抽奖游戏,只要大家一起念口号“转转转,停”,这时指针指向哪里,我们就可以获得几号奖。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最后的大奖一定属于我们!

评析: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抽奖游戏更能吸引学生的心,整堂课以抽奖游戏为主线,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达成教学目标,这是师生梦寐以求的理想课堂。活动是教与学共同的中介,本堂课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动手动脑,获得成长。

二、活动一:拥有“魔力眼”

1.一起念:转转转,停!看,我们获得了3号奖!出示:恭喜你获得拥有“魔力眼”的机会,只要你参与下面的活动,就会拥有“魔力眼”!

2.出示:找不同,看你们的啦!哪里不同,赶快说出来。

3.出示:用你的“魔力眼”,揭秘神奇的魔术表演!来,跟着老师一起做魔术吧,老师示范,大家跟着做。

老师怎么可以把手随意地转过来呢?谁发现了其中的秘密?(生揭秘)同学们为他鼓掌,看来“魔力眼”的威力不小啊,能够破解魔术的秘密呢!原来一切都是“魔力眼”仔细观察的功劳。

评析:“魔力眼”是学生期盼拥有的本领,通过“找不同”和“揭秘魔术”两个环节,见证自己拥有了“魔力眼”的本领,学生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投入课堂的积极性有目共睹,他们完全沉浸在了创设的游戏情境中,为走进“聪明屋”奠定了情感基础。

三、活动二:拥有“最强脑”

1.一起念:转转转,停!看,1号奖是什么呢?出示:恭喜你获得了拥有“最强脑”的机会,只要你参与下面的活动,就会拥有“最强脑”。

2.哇,“魔力眼”之外还有“最强脑”呢,行动吧!出示:这是什么?想到的东西越多大脑就越厉害。

3.还有什么新奇的活动呢?出示:你眼中的这个圆是什么?请写一写,也可以画一画。(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画画并展示)

评析:“最强脑”从电视节目中来到了课堂上,学生好奇心十足。利用教材上的两张图片请学生们发挥想象,进行头脑风暴,特别是采用男女生比赛的方式,学生参与度高,实际效果好!

四、活动三:走进“聪明屋”

1.一起念:转转转,停!看,这会儿是什么奖品呢

出示:如果你拥有“魔力眼”和“最强脑”了,那就走进“聪明屋”去玩一玩吧!

2.让我们一起走进“聪明屋”吧!

出示:“聪明屋”,先去“聪明屋”里的名人馆瞧瞧新鲜吧!(点击进入名人馆)

(1)闪一闪,名人星。

(录音:名人馆里有许许多多古今中外的名人,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造福了人类,他们都是人类历史长河中闪烁的明星。)

让我们去认识其中的一些名人吧。这些名人星都会一闪而过,你们可要记住他们的名字哦!

(生边看边记)老师要来考考大家了,我点到哪一颗名人星,知道他的名字的小朋友就站起来大声喊一喊他的名字。

名人馆里还有无数颗星星,你能说出其他名人的名字吗?这些名人和影星成龙,歌星周杰伦和运动员姚明不同,为什么呢?

(2)连一连,名人物。

从连一连,名人物活动中,你或许会发现秘密。谁会连?说说理由。

鲁班――荷花 莱特兄弟――蜻蜓

瓦特――水壶 牛顿――苹果

达尔文一昆虫 李时珍――药草

这些名人都有什么特点?

小结:这些名人能够用“魔力眼”观察生活,用“最强脑”去想象、思考,再动手实践去改善生活、创造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都是了不起的科学家!让我们把自豪的大拇指送给他们!

(3)猜一猜,名人名。

从猜一猜活动中去了解更多的名人故事,与科学名人近距离接触。

英国人,父亲是木匠,自己当过修造仪器的工人,观察了水兀发明了蒸汽机――瓦特;

美国人,从小喜欢问为什么,发明大王,发明了电灯――爱迪生;

波兰人,10岁丧父,献身天文学研究,创立日心地动说――哥白尼;

外国人,女性,一生获得两次诺贝尔奖,发现放射性元素――居里夫人;

英国人,物理学家,注意到苹果掉下来,研究出万有引力――牛顿。

过渡:名人馆让我们大开眼界,懂得正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魔力眼”观察,利用“最强脑”发挥想象、勤于思考,最重要的是利用自己的灵巧手勇于实践,最终造福于人类,让自己被后人牢记于心。

评析:学生在“名人馆”的“记一记”“连一连”“猜一猜”活动中,了解了举世闻名的科学家,与科学家相关的物品,以及链接科学家的简要故事,层层深入走近科学家,而且采用了学生喜欢的游戏方式,让枯燥的知识变得趣味盎然,学习变得充满乐趣。

3.如何勇于实践呢?我们再去“聪明屋”里的实践园瞧瞧吧,点击进入“实践园”。

(1)请听“橡皮头铅笔”的故事,是什么原因让画家李普曼发明出了橡皮头铅笔?(请生交流)

小结:生活中的奇思妙想一般是因为人们在使用物品时不方便,然后就动脑筋,用已经存在的几样物品组合起来,变成一样新的物品,那就是发明创造啦!像这样把铅笔和橡皮组合起来的方法简单说就是加一加的方法。

(2)像这样的发明创造多着呢:请看盘子和碟子组合起来就是这个。(加一加,效果佳)

这个呢?你发现了什么?(变一变,真方便)

还有这个呢?你又发现了什么?(仿一仿,也很棒)

小结:很多时候,这些方法并不是分得很清楚的,他们是融合在一起,相互变通的。

(3)请看这些物品,想一想,他们是用什么方法创造出来的,你能选择其中的一个物品说一说吗?

(4)我们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是用这些方法创造出来的呢?或者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使用起来不怎么方便,你有改变他的想法吗?请同桌之间交流。

(5)总结:看来只有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

出示:儿歌,拍手念儿歌。

评析:“实践园”中学生们通过听故事受启发,通过辨析物品发现方法,再通过观察生活发现问题想出解决办法来畅谈自己的奇思妙想给生活带来的方便,学生的聪明才智发挥得淋漓尽致,都不由得为自己表现出来的智慧而自豪。这个环节的相关物品、创造发明的方法来自于生活,学生们的奇思妙想也来自于生活,解决的问题服务于生活,实践了品德与生活课标中的“源于生活,又回到生活”“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的理念,又培养了学生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意识,拉近了课程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让课程变得对学生有意义,从而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

五、总结全课,拓展延伸

1.继续抽奖:转转转,停!还会有什么惊喜呢?

出示:做完题,也让自己成为“聪明屋”里的小明星!

2.什么题呢?

出示:爱因斯坦给我们出了一道题。

1分天才+99分汗水=?(生交流,说说这句话的意思)自己生活中有通过努力成功的例子,和大家分享一下吗?(生齐读:1分天才+99分汗水=成功)

3.“聪明屋”里也有我们班的每一位同学!大家一起喊一喊他们的名字!

原来我们都是“聪明屋”里的小明星哪,看来我们今天已经真正走进“聪明屋”了――齐读课题!是的,只要我们用自己的“魔力眼”、“最强脑”和“灵巧手”,不断探索,聪明之星一定属于我们!

4.让我们在歌声中期待下节课――继续在“聪明屋”里感受“动手做、做中学”的快乐!

评析:学生们在“聪明屋”里竟然看到自己的照片能够展现出来,一下子兴奋得手舞足蹈,高呼着一个个熟悉的同学名字,真不敢相信自己原硪部梢栽凇按厦魑荨崩锇裆嫌忻,课堂教学再一次掀起高潮。教学在高潮之处戛然而止,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时要用自己的魔力眼、最强脑和灵巧手去创造美好未来的愿景,也将深深印在学生的脑海里,并鞭策着他们为之努力。整堂课为学生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发展内涵和价值,而本堂课就发挥了其价值。

板书设计:

走进“聪明屋”

“魔力眼”仔细观察

“最强脑”想象思考

聪明人的思考方法篇6

那么,教学过程中是让学生天马行空地表达“独特体验”,还是让他们循规蹈矩地接受“价值取向”呢?这两者的关系该如何处理,教师该怎样把握,都需要深入思考,寻找适当的平衡点,以求达到最佳效果。

一、鲜明取舍,培育主流的价值取向

这是《狐狸和乌鸦》的教学 片段:

师:故事读完了,读了故事,大家能说说你心目中的狐狸和乌鸦是怎样的形象吗?

不少学生说狐狸狡猾,乌鸦爱慕虚荣等。

这时,一名小男生站起来说:“老师,我不同意他们的说法。我觉得这是只聪明的狐狸。你看,它多有办法啊,原来在乌鸦嘴里的肉最后让它得到了,它真会想办法,真有主意。这只狐狸多聪明啊。我喜欢这只狐狸。”

有一位同学说:“和这只愚蠢的乌鸦相比,我觉得这只狐狸特别聪明,它不费吹灰之力就把乌鸦嘴里的肉骗到了。”

(其他学生这时也颇有同感,争先恐后地说)

师:同学们能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很不错。但是,咱们再想一想,狐狸把自己的“聪明”用在什么地方了?这种做法好吗?

生:狐狸把自己的聪明用在了骗小动物上,这种做法不好。

师:狐狸的确有一个聪明的脑袋,但是它的聪明用错了地方,它没有把自己的聪明用在劳动上,而是用来骗人,像狐狸这样用错了地方的聪明就不是聪明了,而是令人讨厌的狡猾,狡猾是害人害己的。所以,我们不能像狐狸那样,要把聪明用在对他人有益的方面。

语文课堂要富有活力,一定要为学生广开言路,重视学生的求异思维,鼓励学生的独特见解,接纳“异口异声”。但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必须依托文本,不能忽视文本的价值取向。学生的独特体验与我们的社会价值观是相违背的,因为这里的狐狸不只是一种动物,它代表社会生活中的坏人——骗子。学生通过个性化的解读,大胆表达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学生的体验是独特的,课堂是民主、开放的,但更主要的是教师的引导也是及时恰当的。试想,如果没有教师的因势利导,“狐狸”是正面角色还是反面角色,思想上必然造成混乱。文本的价值取向也无从谈起。当教师面临“这只狐狸特别聪明”这样的质疑,并且随之认同与附和的声音渐渐增多的时候,这位教师非常清醒地明白本节课在学生认识上所要达到的目标。对于“聪明”的认识,就是“教人求真”“教人求善” “教人求美”的过程。在“真善美”的问题上,教师的立场非常坚定。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既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又不偏离文本的价值取向。

二、合理引导,培植真正的独特体验

这是《秦兵马俑》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面对这雄伟壮丽的兵马俑,你觉得最应该感谢谁呢?

生1:我认为最应该感谢秦始皇。如果秦始皇不为自己建造陵墓,就不会留下兵马俑了。

生2:我认为最应该感谢第一个发现秦始皇兵马俑陶片的农民。

生3:我认为最应该感谢古代那些制造秦始皇兵马俑的劳动人民。

生4:我认为最应该感谢考古专家。

生5:我认为最应该感谢这篇文章的作者。

生6:我认为最应该感谢这篇文章的编者。

……

(对每种答案,教师都大加赞赏,并让同学们鼓掌表扬。)

依据教材内容设计开放性的话题,培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个性化阅读能力,是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也是课堂创新的重要策略。在这个教学片段中先不谈“面对这雄伟壮丽的兵马俑,你觉得最应该感谢谁呢”这一问题设计恰当与否,就是其对学生的回答一味肯定,也是值得商榷的。这样的“独特体验”毫无价值。

我们说“独特”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有的可能仅仅是一般同学不易想到的,有的可能与主题关联不大,也有的可能是真的“独特”。所以教师要对学生的这些“独特体验”加以比较、分析,而不能一味地加以肯定。因为如果一味地对学生加以肯定表扬,只能导致他们盲目追求“与众不同”。这时学生往往对文本缺乏认真思考,细心揣摩,不能静下心来与文本对话,很难提出有价值有深度的问题,甚至缺乏对文本最起码的理解与感悟就匆匆举手发言,提出的是刁钻古怪、离题万里的问题。如果对于这样的不同体验,总是不加辨别地肯定,势必使学生养成浅尝辄止,不愿倾听别人的发言,迫不及待地表现自己,随意应付等不良学习习惯。对学生的体验做无原则的鼓励和赞扬是不可取的。教师应对这些发言进行区别,该表扬则表扬,不该表扬的让他思考,稍微吝啬一点“你真棒”之类的表扬,让真正的 “独特体验”显示出其独特的价值。教师的评价语言不在多,而在精,不重在“夸”,而重在“引”,要能在关键处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完善学生的发言,使之达到“更上一层楼”的效果。

尊重学生自己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并不是为了肯定和强化学生有时并不那么正确的“独特体验”和看法,而是让学生对教材有自己的感知和领悟,养成独立思考并能调动自己的学习积累,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的习惯。相信随着学生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的独特体验肯定会越来越趋于合理。

聪明人的思考方法篇7

解题方法一般分为通法与巧法,通法着眼基础,巧法着眼提高.对学生来说,前者是雪中送炭,后者是锦上添花[1]. 学生思维的“韧”与“灵”一般对应解题的通法与巧法.在目前的数学解题教学中,大多师生对通性、通法推崇有加,而对特技巧法敬而远之,甚至谈“巧”色变,久而久之,我们的学生习惯于套用解题的固有套路与程式死算硬推,思维毫无创新成分,“韧”性有余而“灵”性不足.这就违背了数学教育的根本价值.作为数学教师,在解题教学中我们既要着眼基础,守住通法、雪中送炭、锤炼学生思维之“韧”,更要适当提高、催生巧法、锦上添花、激发学生思维之“灵”,让学生越来越聪明.

一、 利用通法解题,以不变应万变,如山之稳重,是谓“笨”聪明

通法是指一类问题的普通的一般解法. 如等差、等比数列中的基本量法;复数中设复数的代数形式,利用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的待定系数法;解析几何中直线与圆锥曲线方程联立得到一元二次方程,在判别式大于零的前提下,应用韦达定理、中点坐标公式、弦长公式等设而不求的方法都是解决一类问题的通性、通法.这种方法常以基础知识为依托、以基本方法为技能.它的解法思想顺乎一般思维规律.通法自然、流畅、易于理解、易于掌握和运用.其思维方式本质上是定势思维.按照一定的思维套路走下去,经过艰辛的努力并且持之以恒,一般问题都可以解决.它不需要高层次的思维,有利于锤炼学生思维的“韧”性, 有利于挫折教育.以不变应万变,如稳重之山,管它风吹雨打!这种“笨”聪明就是聪明!

二、利用巧法解题,思维敏捷灵活,如水之灵动,是谓“灵”聪明

巧法是针对题目个性特点的灵活而巧妙的解法.巧、 新、奇、妙是它的一般特点,这种解法很好地体现了思维敏睿性和较高的创新能力.

三、巧法变成通法,通法、巧法相对看,如楼外之楼,是谓更聪明

波利亚说过:“ 用过两遍的技巧, 就是方法.”鲁迅也说过:“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熟能生巧,通法与巧法是相对的.如上述例1利用等比数列的性质的所谓的“小题小做”的巧法,对初学者来说是巧法,但对于优等生或高三的学生来说就是通法,因为他们运用性质解决这类问题已经司空见惯了.解析几何中研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不再用联立直线与圆的方程这一直线与圆锥曲线问题的研究通法,改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圆的半径比较大小的巧法;直线截圆所得弦长也不用弦长公式的通法,而是改用截圆的特征直角三角形的巧法,但是现在看来,解决圆的这样两个问题的方法还能称得上巧法吗?就是有关圆的问题的通法,这里巧法变成了通法. 是我们认识的进步,更是思维层次的提升,这一过程如楼外之楼,使得我们更聪明.

四、“通”“巧”结合,“韧”“灵”并举,似如来之手,是谓大聪明

通法自然、流畅、易于理解、易于掌握和运用,适于大多数中、下学生;巧法思维层次要求高,适于优等学生.在解题数学中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在不同的阶段用不同的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的阶段学到不同层次的通法和巧法.对中、下学生都是一味的通法教学,他们只会拘泥于固有的套路和程式,不敢越雷池半步,思维永远没有灵光;同样对优等生一味的巧法教学,眼高手低,往往会陷于对通法不屑一顾而巧法又一时想不起的尴尬境界.

通法是巧法的基础,巧法是通法的升华.过分强调通法会影响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而过于注重巧法也会导致缺乏对基本思想、方法的挖掘和相应的训练,从而冲淡和掩盖了对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同时又与挫折教育不相符[3].所以我们要“通”“巧”结合,“韧”“灵”并举,这是谓大聪明!教师的解题教学要如同如来佛祖之手掌控自如,对哪些学生,在什么阶段,讲哪种方法要了然于心,尽可能地发挥“通”“巧”结合,“韧”“灵”并举的最大效力!如例1的“小题大做”的通法对中、下学生较为适合,或者在初学数列的阶段较为适合.“小题小做”及“小题巧做”的巧法对优等学生较为适合,或者在数列的复习阶段较为适合.

例3 如图1,已知C∶(x-3)2+(y-4)2=4,直线l1过定点A(1,0)与C相交于P,Q两点,线段PQ的中点为M,又l1与l2:x+2y+2=0的交点为N,判断AM・AN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上述解析中,解析1是通法.要判断AM・AN是否为定值,就要看AM・AN怎么来的,显然AM可用勾股定理解决,而要求AN,就要看N点的来历,是由直线与直线相交得来.这样顺藤摸瓜,搞清点与直线的来龙去脉,问题就得以解决.顺藤摸瓜的思想方法就是解析几何中直线与曲线相关问题的通性通法,易于理解掌握,只是计算量偏大,但是只要我们坚持“社会主义”正确方向不动摇,前途一定是光明的!尽管道路可能曲折.我们坚信经过艰辛的努力,有一股韧劲,持之以恒,一定能获得成功!这正是通法的教育价值之所在.

解析3是妙法,这种解法发现直线BC与直线l2垂直,CMPQ,充分利用这两个垂直,由三角形相似解决.可谓妙法,妙就妙在这种解法牢牢地抓住了本题的个性特点,妙到命题者也不情愿看到这种解法,因为它违背了命题者的初衷.我们认为这种解法对其他题目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只是欣赏而已,不值得提倡.

总而言之,数学解题教学要注重基础,守住通法,如山之稳重;在此基础之上,更要催生巧法,如水之灵动.脱离通法的巧法是空中楼阁,没有根基;不谈巧法的通法是死山一座,毫无生机!青山爱拂碧水,碧水滋润青山,碧水围着青山转是我们数学人追求的理想境界.要解决温饱,更要奔赴小康;要雪中送炭,更要锦上添花.让我们在尊重通性通法的基础上,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催生灵性巧法,让学生聪明起来.

参考文献:

[1][3] 谢全苗.数学解题教学中要辩证地看待“通法”与“巧法”[J]. 数学通报,2001(6):34.

聪明人的思考方法篇8

〔关键词〕学业自我概念;自我评价;非理性认知;重构认知

学生的自我概念一般可以分为学业自我概念和非学业自我概念。学业自我概念可以细分为数学、语文等各学科的自我概念。许多研究表明,学业自我概念与学生成绩之间具有更加紧密的关系,对自己的学业学习具有积极良好的态度和认知,能够大大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而消极被动的学业自我概念会严重影响学习成绩的提高。

高中学生经过多年的学习生活,无论是对自己整体的学习能力,还是对各科的学习表现都有了一定的认识,积累了丰富经验,经历了各种体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定的态度倾向。一般来说,随着自我的发展和学习活动的丰富,每个高中学生都形成了对自己学习的主观认识,也就是学业自我概念。但很多学生的学业自我概念具有消极被动的特点,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主动学习行为,阻碍了学习成绩的提高。因此,帮助学生认识到不良的学业自我认识的危害,才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最近整理学生心理咨询个案时发现一个普遍的现象,很多因为学习问题前来咨询的学生对自己都有一个“我很笨、我一点都不聪明”的低学业自我概念。当学生在咨询室说出这句话时,我真的能感受到他们那份对学习很努力却无法提高的无奈,可能在平时我们会急于给他们去讲解心理学上的高原现象,抑或学习效率的问题,然后就是告诉他们要心态平和。可是,这些心理学研究出来的原理和方法有时却对他们的问题无能为力。

一、案例分析

案例1

生:“我每次越考越差,我其实不是我所认为的聪明的人。”

师:“听起来好像你认为聪明是与考试成绩划等号的,是吗?”

生:“不一定。但聪明的人成绩不会太差,而我总是考不好。”

师:“那你说说看什么是聪明?”

生:“我想聪明的人数学至少不会像我这么差。”

师:“你的意思是数学好的人就很聪明,如果是语文、英语学得好呢?”

生:(沉默)

师:“是不是可以换句话说,聪明=数+理+化。”

生:“是的,还有记忆力。”

案例2

生:“在数学上付出很多,可是没有任何进步。觉得心理很不平衡。”

师:“数学分数与其他相比,是很低吗?”

生:“不是,和其他分数差不多,可是其他我都不怎么努力,比如英语。”

师:“其实数学分数也不比其他差,只是你觉得应该得到更高的分数。”

生:“觉得心理很不平衡。”

师:“你给自己找到数学一直没有提高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紧张、计算能力差、不注意细节、自己很笨,努力了也没有用。”

从与这两个学生的谈话中,我们能明显地体会到他们在学习(数学)面前体验到的“笨”。同样,当他们用“笨”来给自己学习(数学)不理想归因时,就表明他们处于一个非常低的学业自我概念状态。在学习(数学)面前,他们体验到的是自卑、焦虑、无能为力、没有安全感。

我们先分析一下他们存在的一些非理性思维和认知误区。

(1)归因错误。当两个学生为自己成绩不理想作归因时,对数学与英语的归因,放大一些就是对理科和文科的归因存在着明显的对立。

海德指出,当人们在工作和学习中体验到成功或失败时,会找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一般来说,人会把行为的原因归结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种。内部原因是指存在于个体本身的因素,如能力、努力、兴趣、态度等。外部原因是指环境因素,如任务难度、外部奖励与惩罚、运气等。这两个学生主要从内部对数学(理科)不能取得理想成绩进行归因,努力但没有得到理想成绩时得出“我很笨、我一点都不聪明”的低自尊和自我评价。

(2)狭隘地理解聪明。长期的应试教育带来人们对智力的过分关注,在没有充分理解智力构成时,盲目地把学习成绩和智力划上了等号,同时,长期的学校和家庭教育使学生又把智力等同于数理学科学习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倡多元智力理论。加德纳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它由七个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包括: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运动智力、社交智力、自知智力。

(3)非理性思维。艾里斯认为非理性信念的最大特点就是不客观,会导致人们对所遭遇的事件错误而极端化的思考方式,带来不客观的看法和评价。这两个学生出现的“我很笨、我努力了但没用、聪明的人一定成绩好”等属于非理性思维中的过度概括化、自我贬低化的“非黑即白”的两极思维。

(4)自我效能感低。班杜拉在1977年提出了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的概念,他认为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上面案例中的两个学生对自己学习(数学)体验到的是一种无能感,正是因为缺乏学习的自信,导致在学科(数学)面前“抬不起头”,对学习(数学)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从而花的时间越多反而学习效果越糟糕,心理压力越大,形成恶性循环,直接的后果是把矛头指向自己。当让学生去描述这种感觉时,都不约而同地形容“好像有个人在不断地对自己说,你不行、你笨,这个时候我真想把试卷撕掉。”

心理学告诉我们,当一个人不断告诉自己不行,不断给自己消极暗示的时候,人们可能高估了现实的危险,或者低估了自己有效应对威胁的能力,就像案例中的学生,丧失了应对考题的能力,特别在重要考试中,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得到了很低的分数。

很多有学习问题的来访学生一方面要求自己取得好的分数,不断加压,另一方面又没有给自己足够的信心,因此在此类案例中,关键是提高来访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效能。因此,在与他们的互动中努力帮助他们重新构建一个积极、健康、全面的自我评价,从而提高他们对学习的自信。

二、重构学业自我认识,建立积极的学业自我概念

重构一:帮助他们看到自己学习上的优势,利用这些优势学科重新对学习某科(数学)进行归因。

1.肯定他们的坚持

不管来访学生在某科(数学)学习上多么无力,他们能坚持学,虽然很累,但始终没有放弃,并且一直在寻找学习的突破口,期望能有所提高,这些都说明了他们对这些学科感兴趣、很在乎,同时也把学得好作为自我评价的一个标准。

在倾听中捕捉到他们对学科(数学)的兴趣与关注。

生:“我很在乎数学,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上面。每当做出一道题目,我就会觉得很有成就感。”

师:“即使在很努力没有什么提高的情况下还是能坚持下来,没有放弃对数学的学习,这真的是很需要勇气和毅力的,你能做到这一点,很让人佩服。并且你也把这种学习作为一种价值体现,说明你也没有小看它,这也从另一面说明,数学对你来说,不容易,有时候也很难,甚至难到超出你的能力。”

在肯定来访学生的坚持之外,也让他们看到有些题目的确很难,为他们强大的非理性思维找到突破,慢慢让其认识到,当考试不理想时,我们还可以从数学题目本身找原因,而不是一味地责备自己。

2.从其他学科中找到自信

来访学生总会有一门或者几门学科相对比较优秀,这时就需要马上给他们打一剂强心针。

当学生提到自己某学科(英语)学得比较好时——

师:“你一直说自己笨,可你的英语还不错呀!而且你也没花太多时间。这至少说明你的语言能力不错。你数学学得不是很理想,也许只能说明,你可能数理能力比较薄弱,或者你学习方法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你可以尝试跟任课老师沟通。”

重构二:重新理解智力,客观评价自己的学习,寻找影响学习的真正源头。

在交流中,与学生一起去寻找他们的非理性思维,并让他们看到。在了解他们对智力的理解后,抛出一些挑战性的问题,比如,“如果一个学生语文、英语学得很好,是不是只能代表他努力,而不能表示他聪明?”“人际关系良好能不能代表一个人很聪明呢?”“是不是与同学竞争中,数学让你体验到失败,带来心理不平衡?”“数理的成绩代表成就,而文科的成就并不能让人佩服和尊重?”“聪明和刻苦这两个词给我们什么感觉”······随着问题的深入,尝试挖掘来访学生内心真正的问题源头,当然这些问题也只是在了解来访学生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假设,需要来访学生自己去证实。

在此类来访学生的案例中,学习问题产生的原因基本涉及这三种情况:(1)与同学竞争失利后产生挫败感。例如,高一时数学成绩相仿,高二落队,高三关键时期一落千丈,已无法与对手同学相提(此类多出现于文科班女生)。(2)学习方法问题,没有与老师形成良好沟通,努力但成绩没有提高造成焦虑,形成恶性循环。(3)没有得到老师的关注,原因是自己数理学科成绩不好,因为“老师特别关心聪明的”。这些来访学生的一个共同点就是把失败原因归结为“我笨”,导致自我评价降低,于是,他们的自我经验(成绩没有提高)与原有的价值观(数理成绩好代表聪明)产生了矛盾,从而威胁到他们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感受到威胁的直接表现就是焦虑,也就是考试时的紧张、学习情绪低落。

重构三:摆脱非理性信念,找回充实的自信。

考试成绩与天资潜能的关系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个体本身。比如两个天资都是70的学生,其中一个学生非常自信、安全,努力做到最好,往往考试会得到70或75,甚至更高的分数,反之,另一个学生总是在学习和考试中认为自己不行、做不到、“我笨”,往往只能得到65,甚至更低的分数。所以,当学生对一门学科充满信心时,他会完全地发挥自己,取得较好的成绩。同样,这种情绪又会传递到与同学、父母、老师的交往之中,他体会到的会是快乐,形成高自尊。因此,这类来访学生自我形象偏差是他们的关键问题。

改变他们的非理性思维,激发他们的自信和动机,从而让他们享受学习数理的挑战,获得成功,这是对此类来访学生的最终辅导目标。因此,在每一次的谈话之前,我和来访学生都会设立一个近期目标,同时抓住机会和他们对质、澄清,不断鼓励他们以“我行”“我可以”进行积极暗示。此类来访学生情况各不相同,达成目标的方式与时间长短也不一致,这其中需要多次澄清,慢慢帮助他们理出头绪,确立清楚的目标,并且将目标具体化,同时给予一定学习数理学科的方法指导,如建议多与任课教师沟通、从基础抓自己的薄弱环节、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自己的强项和弱项等。

同时,在交流中也发现这类来访学生在表现出紧张、焦虑、对高考担心这些负面情绪时,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来改变自己的学习现状。因此,在咨询中需要多鼓励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调整自己,包括学习方法、时间安排、做题思维等,在获得提高时不断给自己积极暗示,通过一点一点的进步提高自信。

三、反思

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自我的提高和成长,最现实的目的则是为了以后更好地生活,简单来说就是上个好大学、学个好专业、找个好工作、有个好工资。学校、家长、学生都很清楚最好找工作的专业就是理科或工科,在中学生中选择理科的要远远多于文科,学生体会到的永远都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在接触的大多数学生中,他们对前途的担忧过早地体现了出来,在他们不遗余力学习理科的同时,也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于是,他们在此学习过程中更多表现了自己的无能为力。他们努力了,花了很多时间,做了很多题目,成绩依然不理想,可能“我真的很笨”“我不行”是他们惟一能找到的理由。

数理学习更强调人的逻辑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与文科最大的不同在于知识的衔接性很强,如果初中的知识掌握不牢固,高中的知识将更加难懂,长久下来上课无疑似听“天书”,自学理科知识简直变得不太可能。对于那些理科学习很棒的学生,人们往往对他们的评价更多是“他们真聪明,智商很高”,反过来,对于那些又用功又学不好的同学,更多的评价是“他很认真”,潜台词则是“不聪明”。而一旦学生产生了“我笨,我学不好数学”的意识,就会不由自主地从内心远离数学。

心理学家雷奇认为:如果某学生学习某科有困难,可能是因为(从学生的眼光看)他不适于学习这门学科,然而雷奇相信,如果改变学生这种观点体现的自我观念,那么他对这门学科的态度也就会相应改变。如果引导学生改变他的自我定义,他的学习能力也会改变。有些成绩不好的学生,问题不在于他们迟钝或基本能力的缺乏,而在于他们的自我评价不恰当。他们“确认”自己的错误和失败,不是“我考试失败了,”而是认为“我是个失败者”;不是“我这门不及格,”而是“我是个不及格的学生。”作为家长和教师,应相信学生的能力,接受学生的现状,稳定自己的情绪,引导学生看到失败只是一时的,并多给学生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降低期望值,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减少消极的学业自我概念,从而逐渐提高他们的自尊,逐步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评价。

上一篇:临床医学定义范文 下一篇:科研课题实施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