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故事范文

时间:2023-11-09 21:49:52

伽利略故事

伽利略故事篇1

这非常让人难以接受,但事实,或者说史实的确证明,在1632年,当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终于顶着巨大压力出版了《对话》,并在书中借头脑简单、思想守旧的辛普利邱之口以教皇惯用辞句,发表了一些可笑的错误言论,整个城堡被颠覆了。

曾支持他当上教皇的集团强烈地主张要严惩伽利略,而神圣罗马帝国和西班牙王国认为如纵容伽利略会对各国国内的异端思想产生重大影响,提出联合警告。在这些内外压力和挑拨下,教皇便不顾旧交,于这年秋发出要伽利略到罗马宗教裁判所受审的指令。

当然,这只是背景,关于英雄的概念,离不开伽利略随后的故事。年近七旬而又体弱多病的伽利略被迫在寒冬季节抱病前往罗马,在严刑威胁下被审讯了三次,根本不容审辩。几经折磨,终于在1633年6月22日在圣玛丽亚修女院的大厅上由10名枢机主教联席宣判,主要罪名是违背“1616年禁令”和圣经教义。伽利略被迫跪在冰冷的石板地上,在教廷已写好的“悔过书”上签字。

主审官宣布:判处伽利略终身监禁;《对话》必须焚绝,并且禁止出版或重印他的其他著作。此判决书立即通报整个天主教世界,凡是设有大学的城市均须聚众宣读,借此以一儆百。

这是不是科学的挫败,或者说,这是英雄的坠落。故事绝非如此简单,伽利略的学生,他的追随者们纷纷奔向街头,要求释放伽利略,要求解放科学,将真理洒向人间。那是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整个城堡像被点燃一般,有人说,天主教害怕了,教皇甚至夜不能寐。

伽利略被推向了英雄的圣殿,他的号召力似乎一夜之间超越了科学界,成为整个国家的典范。难道我们可以否认他是一位英雄?谁敢否认他是一位英雄,从任何的角度。

可是,当我们的英雄――伽利略。他出来时,他的学生,他所在国家的公民冲过来:老师,你顶住了?你终究是顶住了。你们知道吗?你们能够想到伽利略的回答吗?不,我招了。

所有人都震惊了,为什么?为什么如此软弱。伽利略显得很平淡,说,因为我怕挨揍。震惊化为愤怒,矛头瞬间转向。他的最得意门生甚至大声疾呼,没有英雄的国家真不幸!

没有英雄的国家的确让人鄙夷,任何一个国家,哪怕一座城市都需要英雄,需要榜样。这是一个非常明显,非常值得认同的命题。可是,伽利略摇头,他再次说,不,需要英雄的国家才不幸。

一个又一个时代过后,当我们回过头,细细品味一个不愿做英雄的人所说的话,会有一种顿悟,什么样的国家盛产英雄?其实,理性的国家不需要英雄,只有失常的国家,才将希望寄托在英雄身上。

伽利略故事篇2

艺术方面,意大利画家郎世宁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宫廷画师,他画的马很有名,还创作了《香妃像》及圆明园的西洋楼;剧作家贾科莫・普契尼创作了三幕歌剧《图兰朵》(元朝公主与波斯王子的故事);电影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执导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末代皇帝》(清末宣统皇帝溥仪的故事).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地理大发现、科学诞生同为世界近代史开端的标志性事件,而这几个划时代的大事都与意大利有关.文艺复兴起源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是文艺复兴前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是文艺复兴后三杰.宗教改革就是不服从天主教罗马教皇而创立基督新教,代表人物是德国的马丁路德、法国的加尔文和英国国王亨利八世.首先开启地理大发现序幕的是意大利人哥伦布,虽然他是受西班牙皇家的支持与委派,近代科学诞生的标志是科学巨人伽利略横空出世.是伽利略开创了现代科学的实验方法,

意大利可看的景点太多了.它是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国家.我们只来游历一下与伽利略有关的遗产:“斜塔上的实验”发生地比萨、望远镜观察天空的肇始地威尼斯、审判伽利略的梵蒂冈教廷、晚年居住地佛罗伦萨.佛罗伦萨也就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徐志摩口中的翡冷翠,他曾写过游记――《翡冷翠的一夜》,

伽利略是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比萨大学和帕多瓦大学的教授.他最著名的事迹有三项:斜塔上的实验、发明望远镜并用望远镜观测星空、因宣传哥白尼的日心说而受到天主教会的迫害,伽利略在比萨斜塔证明质量大小不同的两个球体下落速度相同、同时着地.这一实验纠正了延绵两千年的错误: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它们的质量决定的.虽然斜塔上的实验可能只是传说.也可能伽利略只是通过逻辑演绎就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结论(伽利略设想用一根细线将一大一小的两个铁球紧紧连在一起下坠,若把两球看成一体,则因总质量变大会使下坠速度增大:但若看成两个单独的球,则小球下降速度慢,对大球的下坠有拖累.总体下坠速度应该变慢.这截然相反的两个推论如何解释?只有一种可能:大球与小球的下坠速度一样大).但我们都愿意相信这是真的,江苏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教材就有《斜塔上的实验》一文.伽利略倒是做过小球沿着斜面滚下的“斜面实验”(斜面倾角逐渐加大,以至达到直立的90。,推出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这一实验如此精妙以至被评为历史上的“最美实验”.

关于天体的结构,托勒密的“地心说”与人们的常识相符,也能较好地解释肉眼观察到的星星运行情况,因而被天主教会采纳,成为教条.哥白尼首先对“地心说”提出质疑.他发现“地心说”在解释一些新观察到的现象时很牵强.若用“日心说”来解释就更合理了.哥白尼虽然首先提出“日心说”,第谷的观察数据、开普勒的数学提炼也支持“日心说”,但他们的思想很小众.了解的人不多,承认的就更少了.

伽利略不是第一个制作望远镜的人,但他是第一个命名“望远镜”的,也是第一个用望远镜来观察天体的.伽利略的望远镜可以将观察的事物放大20倍,这样他就能看到以前观察家从未见过的天体现象.他的观测在欧洲引起了轰动,观测结果极大地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2009年是国际天文年,就是为了纪念伽利略用望远镜观察天体400周年.伽利略与莎士比亚同年出生,虽然他主要以科学家的声名流芳百世,但他喜爱音乐与艺术,同时还是一位优秀的作家,正是因为出色的写作能力,才使他的著作《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风行于世.

伽利略的观点与《圣经》不符,被罗马天主教会认为是异端邪说.伽利略的书籍被禁止传播,他本人也被审判后限制出行,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小伽利略的影响.好在罗马天主教会虽然保守顽固,但也还能知错就改.1992年.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以天主教会的名义承认伽利略受到冤枉.当年,世界第一大报――美国《纽约时报》头版头条评论说:“350年后梵蒂冈说伽利略是正确的:地球在动.”伽利略是在1642年去世的,时间已经过去350年,

伽利略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巧妙地结合起来,从而拓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爱因斯坦曾经写道:“纯粹的逻辑思维不能使我们得到有关经验世界的任何知识,所有真实的知识都是从经验开始,又归结为经验……正是由于伽利略看清了这一点.特别是因为他将此引入科学界,他成为了近代物理学之父――实际上,也是整个近代科学之父。”

196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英国女科学家多罗西・克劳福特・霍奇金(如图1).霍奇金也成为第三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女科学家.

霍奇金长期从事生化物质分子结构的X射线衍射测定,包括甾族化合物、胰岛素及维生素B12等.X射线分析仪在1932年以前仅限于验证化学分析的结果,而霍奇金将X射线分析技术发展成一种非常有实用价值的分析方法,她将X射线分析技术应用于生化物质和生物分子结构的测定等方面,

霍奇金在剑桥大学期间用X射线结晶学测定了复杂有机大分子的内部结构,1934年,她又研究了许多具有生理作用的化合物并作出第一幅蛋白质的X射线衍射图.1942年-1949年间,她成功测定了青霉素的结构,1948年义与同事合作拍摄了维生素B12的第一张X射线衍射照片,而维生素B12是最复杂的非蛋白质化合物之一.经过10年的努力,1957年,她终于阐明了维生素B12的立体结构和原子排布,为日后人工合成维生素B12奠定了基础.

维生素B12被称为造血维生素,人们主要从动物性食物中获取维生素B12.维生素B12可以预防恶性贫血症,能够提高血液携氧能力和人体记忆力,当缺乏维生素B12时,会阻碍人体DNA的合成,影响红细胞的成熟.

伽利略故事篇3

关键词:伽利略传 布莱希特 黄佐临 科学传播

.

贝托特•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是德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的史诗剧流派被誉为世界第三戏剧流派,他所著《伽利略传》亦被认为是代表着一个时代的不朽剧作。《伽利略传》共有三个意义不同的版本。第一版的意义首先在于反法西斯的政治斗争,后两版则主要传达了对科学以及科学家社会责任的思考。布莱希特依据其对科学和科学家工作的理解,以及当时的政治形势、文化状况、公众素质等等,对剧本不断做着调整、变动和修改。《伽利略传》内容和意义的变迁,反映着对科学的反思逐渐占据了布莱希特思想的核心。

布莱希特的戏剧思想及其代表作《伽利略传》皆是中国戏剧界所熟悉的。事实上,正是黄佐临执导的《伽利略传》作为后上演的第一个外国戏,在观众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功,掀起了中国戏剧界学习布莱希特思想的热潮,进而推动了中国现代戏剧的改革。黄佐临执导的《伽利略传》和布莱希特的原剧作有相当大的不同。黄佐临将原剧中关于科学的认识和对科学家的评判,作了省略、替代或者淡化。黄佐临如此改编该剧的目的,是要适应当时的历史条件以保证它演出的成功,进而为传播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作铺垫。黄佐临此举初步实现了他的原初意图,但也带来了许多未曾预料到的影响和后果。

一 布莱希特对《伽利略传》的创作和修改

《伽利略传》第一版写作于布莱希特流亡丹麦期间。1938年10月,布莱希特写完了《伽利略传》的第一版。1943年9月9日,《伽利略传》第一版在苏黎世剧院首次公演。[peter thomson and glendyr sacks, 1994, pp. xxii-xxiv] 布莱希特写作《伽利略传》只用了三周,但准备和构思的时间很长。事实上,早在二十年代他就想写一个关于伽利略的剧本。不过只有到了一九三三年,当年发生的两个事件才为该剧提供了基本立意。

一九三三年九月二十一日在莱比锡开庭审理国会纵火案,此前在伦敦的进步人士举行了对立审判。布莱希特积极参与筹备伦敦的对立审判,并在随后写了一份关于这场审判的提纲。他把国会纵火案的审理看作成一场真理与谬误的斗争,所以他在审判提纲的第三部分写道:“真理总有机会表现出来:被告,以季米特洛夫为首。” [恩斯特•舒玛赫,1974,第183页]此后在莱比锡的审判中,季米特洛夫在辩护词的结尾引证了伽利略,“伽利略被惩处时,他宣布:‘地球仍然转动着!’具有与老伽利略同样决心的我们共产党人今天宣布:‘地球仍然转动着!’历史的车轮向着共产主义这个不可避免的、不可压倒的最终目标转动着……”。[武克全,1992,第279页]同年,距宗教法庭审判伽利略正有三百周年,文明世界为此举行了大规模的纪念活动。这些事件中所蕴涵的真理与谬误斗争的意义,促成了布莱希特写作《伽利略传》的基本想法。

那个时代是法西斯横行肆虐的日子,许多人以为西方文明就要彻底崩溃,失去了对人类未来的信心,相信要陷入一个永恒的黑暗时代。于是,布莱希特写该剧就“是要描绘一个新时代的不加粉饰的图像”,一个“给世界带来繁荣的自然科学以及音乐、戏剧的新艺术的伟大时代”,展现向新时展的可能性和最终的胜利。[贝托特•布莱希特,1990,第340-345页]《伽利略传》第一版首先针对的是法西斯的统治。布莱希特在该剧中以科学类比真理,以科学的胜利象征理性的胜利,用对伽利略的纪念寓意新时代必将到来。这样就借《伽利略传》为当下的反法西斯运动叙述了一场关于真理的决定性斗争,确立真理在历史中最终会获得胜利的印象,激发观众依靠理性为重建真理而斗争。

在《伽利略传》第一版中,伽利略被塑造为一个有智慧的、懂得忍耐和等待的人。他对教廷表面上的屈从为他赢得了时间,完成了《对话》,并将其交于安德烈亚,使之公布于众,为科学做出了贡献。剧中的伽利略因其对科学的贡献而得到了颂扬,他对教廷的屈服也被认为是聪明的。此间,对伽利略的描述和评价直接地就为替德国纳粹政府服务的科学家提供了行为的借鉴模式。他们可以以伽利略为鉴,像剧本中的伽利略一般行事,弥补自己所作的罪孽,为人类进步发挥积极作用。这样,《伽利略传》第一版有了对科学家的指导意义:科学家在背叛真理之后,仍可依靠自己在知识上的创造来弥补罪孽。

由此可知,《伽利略传》有两方面的意义:为反法西斯运动描绘一场真理与谬误之间的殊死斗争,和为替德国纳粹政府服务的科学家提供借鉴模式。但后来,布莱希特再谈起《伽利略传》创作的缘起时,说“《伽利略传》是我在流亡生活的最初几年中在丹麦写成的,当时正在研究原子分裂的尼尔斯•波尔的助手们帮助我复制了托罗密的世界模型”; [贝托特•布莱希特,1990,第340页] 甚而还说“《伽利略传》这出戏(见《尝试》第十九卷)是一九三八—一九三九年之间在丹麦流亡时写的。报纸上登载了德国物理学家打开铀原子的消息。”[恩斯特•舒玛赫,1974,第184页]在布莱希特的这些说法中,他将创作《伽利略传》的缘由与原子分裂的研究直接联系起来了。可事实上,奥托•汉和弗里茨•施特拉斯曼的铀原子裂变试验成功的消息首次出现在报纸上是一九三九年的一月份。在此之前,布莱希特已写完了《伽利略传》。布莱希特后来这样做,是想强调《伽利略传》与科学及科学家之间的关联,表明他创作该剧是为了表现科学家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从而使《伽利略传》第一版和第二版在思路上更加连贯,并凸显两者在现实寓意上的不同。

1944年10月到1945年10月期间,布莱希特在演员查理士•劳顿帮助下,对《伽利略传》的第一版作了较大的改动,完成了《伽利略传》的第二版。1947年7月31日,《伽利略传》第二版在美国洛杉矶的皇冠剧院首演,演出了十七场。1947年12月7日,《伽利略传》第二版改在百老汇的埃里奥特剧院演出。查理士•劳顿是在美国上演的《伽利略传》中伽利略的扮演者。[peter thomson and glendyr sacks, 1994, pp. xxiv-xxv]

《伽利略传》第二版的写作和上演期间,布莱希特一直流亡于美国。在对第二版的产生作历史分析之前,首先粗略的考察一下这一阶段布莱希特的思想经历是有必要的。在美国,布莱希特遇见了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霍克海默、马尔库塞和阿多诺,并与他们之间就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发生了论战。布莱希特不同意马尔库塞把科学技术作为意识形态去强调的做法,将其批判为“对真正的变革全然不关心,明显地缺少唯物主义的观点。”[维尔纳•密腾茨威.,1978,第327页]同一时期,布莱希特也和维也纳学派的哲学家汉斯•莱欣巴赫相互交流,在布莱希特看来,汉斯•莱欣巴赫是新的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和供给者,但他并不赞同汉斯•莱欣巴赫在哲学上的实证主义。这一时期,他还大量的阅读了普郎克和海森伯格的著作,并与辩证法联系起来寻求理解。

1945年8月,美国在广岛和长崎两地投掷了原子弹。此后,反法西斯战争就迅速结束了,但人们并没有感到胜利的轻松,反而陷入对毁灭的恐惧之中。人们对该事件的发生及后果的质问,成了普遍的趋势。对科学的意义以及科学家的社会责任的讨论,成了世人关注的焦点。这对于布莱希特对于伽利略的理解有了巨大的影响,他说,“巨弹的可怕威力使我们要用一种新的、更尖锐的目光去分析伽利略同他那个时代的统治当局的冲突。”[贝托特•布莱希特,1990,第340页]他不再认为伽利略对当局的屈服是聪明的,值得颂扬,而认为这是对民众和社会的背叛。同时,在战后,为德国纳粹政府服务的科学家中的大部分人没有被审判,反而被美英诸国作为高级人才争夺、保护和重用。这些科学家中有一部分人是法西斯医生,他们的实验早已超出了基本的伦理道德的范围。布莱希特认为《伽利略传》第一版指出的科学家赎罪之路,对这些法西斯医生是完全行不通的,留给他们的只能是审判。这样,《伽利略传》第一版中对科学家的借鉴意义就不仅没了类比的基础,而且也是行不通的。

同时,布莱希特认为“一切艺术都汇总在一个最伟大的艺术,即生活的艺术”。[贝托特•布莱希特,1990,第42页]新时代的核心意义应该是人类共同生活的幸福。而自然科学以及音乐、戏剧等等,或是为人类共同生活服务,或是对其加以描述、表现。根据这一思想,布莱希特重新对现实做出判断:新时代曾经可能存在,而现在它是否能存在已经成为了一个问题。这一问题的形成,核心在于科学已经背弃了人民大众和社会斗争,而同“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交织在一起。”[贝托特•布莱希特,1990,第345页]科学不再是为减轻人类生存的苦难而服务,它成了压迫体系中的一部分。那么,自然科学就很难作为新时代的标志,已不能把它和真理相互类比。在此种情况下,《伽利略传》第一版意义的基础就被彻底动摇了。

故此,布莱希特写《伽利略传》第二版,来纠正第一版在思想上的偏失。他在第二版中仅仅表现“一个新时代的破晓,并企图修正对新时代破晓认识上的一些偏见。”[贝托特•布莱希特,1990,第343页]这些认识上的偏见,主要指相关于科学的错误认识。由此,布莱希特在第二版中把思想的重心完全转移到科学上,重新确立了自己对科学的看法。布莱希特指出“科学的唯一目的是减轻人类生存的苦难”,[贝托特•布莱希特,1980,第122页]科学家必须遵循老百姓的意志,他们的知识只能被用来造福人类。科学的意义和科学家的功过都必须据此做出最终的判断。他认为:科学家如果只关注科学的发展而不考虑其他价值,就会使科学丧失意义并带来新的灾难;如此行事的科学家只是“一群富有创造才能的侏儒” [贝托特•布莱希特,1980,第122页],是人类的敌人。

故此,布莱希特对第一版作了巨大改动,在剧本最后一场加进了伽利略承认是由于害怕而放弃学说的一场戏。并指出“背叛是罪行,而且不管著作有多么重要也抵消不了这一罪行” [贝托特•布莱希特,1990,第363页],从而明确地否决了在第一版中对伽利略的评价。在第二版所描述的历史过程中,新天文学和物理学曾经具有很大一部分的社会意义,与人民大众相接近,并为一切进步的事业进行斗争。由于伽利略的背叛行为,“新天文学变成了一门界限分明的专门科学,” [贝托特•布莱希特,1990,第342页]并因此受到统治阶级的关注,得以顺利地发展。此后,科学就逐步丧失了价值判断,而成为了纯研究。在该历史过程中,伽利略的背叛行为是导致这一转折的关键。所以,伽利略的背叛被判决为对整个人类的罪行,并“被看作是现代自然科学的‘原罪’。”[贝托特•布莱希特,1990,第342页]如此,第二版就获得了不同以往的现实寓意。科学家们已经具有了对自己的发明成果不负责任的权利,得到了政府和大工业组织的全力支持。这一合流以核武器的生产为标志,并直接威胁到全人类的未来。故此,布莱希特对科学家做出了判决:社会的叛徒,人类的敌人。

这样改编之后,剧本的现实寓意变得更为丰富多样。剧本隐喻着对奥本海默的审判、超弹计划的实施、1947年后科学家的处境以及民众的恐惧等诸多事件。剧本所具有的多层面的丰富意义,和人物因被置于更尖锐的冲突中而获得的生动性,也提高了剧本的美学水平,使其更易于被公众所接受。1947年《伽利略传》在美国公演时,很受观众的欢迎。但由于新闻界的反对和经济上的困难,只演了很短的时间,观众仅有一万多人。对此,布莱希特说:“这种新型的剧目和演出,由于美国这些剧院的组织形式是得不到许多观众的。”“这样的演出只能在另外的政治和经济条件下才有可能。”[沃尔夫拉姆•施莱克尔、李健鸣,1979,第40页]同时期,布莱希特受到了众议院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的监视,演员查理士•劳顿亦被他的律师建议最好终止和布莱希特的合作。[peter thomson, brecht’s lives, 1994, pp.35-36]然而,所有这些事件对于布莱希特来说,不过是验证了他对当前形势的判断。

《伽利略传》第三版修改于1954年至1956年期间,此时布莱希特已经回到了民主德国。他在政府的支持下创建了柏林剧团,开始全面地实践他的戏剧理论和演剧方法。由于有政府的财政赞助,布莱希特可以对《伽利略传》作长期的排演,以达到满意的戏剧效果。相对于《伽利略传》第二版,第三版的主要改动是在第十四场伽利略进行自我判决的部分加入了积极的内容,即自然科学家必须做出希波克拉第式的誓言。除此之外,“只是演出前个别的、正常的调整”。[恩斯特•舒玛赫,1968,第191页]加入希波克拉第式的誓言后,对全剧的结构没有什么重大影响,仍保留了对伽利略的批判倾向。但使全剧的主题发生了变化,由判决变为了教育。确切地说,《伽利略传》的第三版意义已不再是对科学家的判决,而发挥了对科学家进行教育的功能。

对《伽利略传》主题变化的理解,需要进一步考察布莱希特的科学观。布莱希特认为,科学是生产力,它能否发挥进步的作用,取决于它是否被人民所掌握利用。也就是说,对科学的意义的判断,取决于它是否与人民休戚相关,是否服务于新的社会生产方式。据此,他对伽利略的评判是“他建立了一门新的物理学,但他又为这门物理学在生产上的应用制造了困难;他成为新的生产力的创造者,但他又是这一生产力的社会叛徒。”[凯泰•吕莉克-魏勒,1966,第264页]布莱希特认为,科学技术一旦为人民所真正掌握,不仅会带来对自然的变革,更会带来对社会的变革。而且,科学技术作为最先进的生产力,对于建立人类共同生活的幸福是至关重要的。

当布莱希特在柏林剧团排练《伽利略传》时,民主德国已是一个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为《伽利略传》的排演提供了经济支持和各种方便。此时,布莱希特看到了科学为人民所掌握,服务于新的生产方式的历史机遇,并确信这是能实现的。这与《伽利略传》第二版修改和上演时的形势完全不同了。布莱希特不再迫切需要《伽利略传》第二版中对科学和科学家判决的姿态,而必须解决如何重新把科学和科学家纳入为人民服务的轨道中。这样,在《伽利略传》第三版中,通过对伽利略一生的舞台叙述,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一个受教育的场景。伽利略曾在新时代的历史关头背叛了人民,成为了人类的敌人;在当下新的历史机遇面前,科学家们可以重新进入对社会进步做出贡献者的行列。同时,布莱希特根据科学减轻人类生存的苦难的目的,要求科学家必须做出希波克拉第式的誓言。

《伽利略传》共有三个意义不同的版本,其写作时间前后有二十余年之久。其间,布莱希特的思想有了长足的发展。他逐渐认识了科学和科学家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而以科学和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为自己的思考重心,形成了诸多有益的看法。他用戏剧的形式将它们传播开来,并不断根据自己思想发展和历史的要求做着修正。

二 《伽利略传》在中国的传播

《伽利略传》在中国的传播,就话剧史上的意义而言,是布莱希特的戏剧思想在中国传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节点。黄佐临等一批戏剧工作者意图改革中国戏剧,以布莱希特的戏剧思想突破中国自有话剧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推动中国新时期戏剧的发展,进而建立起对中国传统戏曲有所继承的现代戏剧形式。选择布莱希特有两方面的方便能取之处:第一,他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来自社会主义国家。第二,他的戏剧表现形式和中国戏曲相通。作为西方戏剧的一个主流的代表者,他给了中国传统戏曲以相应的位置,并将之引入自己的戏剧思想之中。故此在当时的历史境况下,对戏剧界而言,引入布莱希特对于改革中国戏剧是唯一合理可行的选择。

早在1951年,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和作品就被引进中国,并随之有了舞台实践。当年,黄佐临在上海人民艺术剧院的座谈会上,用了六个小时介绍布莱希特,却没有引起任何反响。同年,他排演了史诗剧《抗美援朝大活报》,遭到了批判,被认为是形式主义。在1959年的国庆十周年献礼上,他排演了布莱希特的《胆大妈妈和她的孩子们》作为中德文化交流节目,结果却很失败,它的演出没超过十一场,而观众只有四成。在1962年的广州创作座谈会上,黄佐临作了题为《漫谈“戏剧观”》的长篇发言,提出了梅兰芳、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布莱希特的三结合。这篇发言随即在《人民日报》和《戏剧报》上全文发表,在戏剧界引起了极大地震动。但在1964年6月以后,早在开始以前,戏剧界实际上已提前进入了劫难期。布莱希特戏剧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就此停滞了。

《伽利略传》是后在中国话剧舞台上演的第一个外国戏。剧本由丁扬忠1972年在下放农村改造时翻译出来。粉碎“”之后的1978年,丁扬忠将该剧本递交给陈?,后者邀请黄佐临来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共同执导该剧。从1978年11月到79年3月,经过了四个半月的排演,《伽利略传》于79年3月31日在北京公演,该剧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它持续上演了八十场,场场爆满;并且通过电视向全国转播。仅北京一地就发表了四十余篇评论、研究文章,香港的报刊对此做出报道。外国的新闻社和新华社国际组都对该剧的上演作了报道。光明日报在4月3日发表了《伽利略传》在京公演的通讯,在4月7日发表了题为“辩证的戏剧 精彩的演出” 的评论文章。5月下旬,“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献礼演出办公室召开座谈会,对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演出的话剧《伽利略传》和布莱希特戏剧理论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 ;并于6月3日由光明日报发表了题为“研究布莱希特戏剧 开展艺术争鸣” 的通讯。自那时起,布莱希特在中国迅速普及开来。中国话剧界通过学习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进行了话剧改革,推动了新时期戏剧的发展。“可以说,《伽》剧的演出使布莱希特体系在戏剧观、剧本创作和演剧方法上全方位地对我国当今戏剧发生着影响,自那以后,我们的剧作及舞台演出常常可以窥见布莱希特的影子。”[丁扬忠,1995,第74页]

正是《伽利略传》所获得的巨大成功和普遍的社会反响,促成了布莱希特戏剧理论在中国迅速而广泛的传播。但《伽利略传》的成功不是一个偶然的巧合,而是经过精心准备和筹划的结果。为了保证《伽利略传》的成功,黄佐临在诸方面都作了细致的工作。他对布莱希特的《伽利略传》作了彻底地改动,将剧本大幅度删节,更换了剧本的基本思想。在演剧方法上,放弃了陌生化效果,代之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方法。其中唯一被认为是忠实于布莱希特理论的薛殿杰的舞美设计,因为借鉴的是中国传统京剧的舞台布景,对于观众而言并没有起到陌生化的效果,他们身上发生的仍是与伽利略遭遇的共鸣。而且,在演出长度和时间上,黄佐临也优先考虑了普通观众的实际情况。这样做的结果,使《伽利略传》响应于当时的政治形势和文化状况,投合了人民大众的内心诉求和接受水平。

黄佐临执导的《伽利略传》将原剧本中“涉及天文学、数学、物理、神学、哲学及三百年前意大利宫廷生活、宗教生活、民间生活中,中国观众不熟悉、无兴趣之处删去,把不合我国国情部分删去。原剧十五场中被整场删去的有第五场的a和b,第八场及第十五场。”[李家耀,1981,第32页]如此删节的目的是明确《伽利略传》的主题思想,为‘通过星象学证实日心说,确立了人在地球上的地位,从而打破了固有的圣经迷信,把人从对神的盲目崇拜中解放出来”;并找出一个贯穿思想,为“打破神的权威,确立人的尊严。”黄佐临“本来想说贯穿思想是不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是这样,戏到第四场就完了”,故此作罢。不过,他仍然确立了两场的主题思想作为全剧的支点,即“第四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和第一场的时代宣言:“为科学献身,向科学进军。”[黄佐临,1990b,第179-180页]

《伽利略传》经过如此大幅度删节后,它和中国当下的现实结合很紧,演出的政治意义直接明了的传达出来。首先,它正好跟反对、“”封建残余的要求相结合,并且响应了批判两个“凡是”,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宣传需要。《伽利略传》的政治意味很鲜明,所以“有些参与《伽》剧演出的人认为,人们会以为这个剧是专为‘’后的上演而写的。”[夏瑞春,1983,第14页]同样,普通观众最初也就是从这个角度思考该剧的。对此,黄佐临、陈?都曾讲过一个事实:在演出后,曾有两个观众询问是否要为刘少奇翻案了,并得出结论是肯定要为刘少奇翻案了。

其次,“那时候正是‘戏剧为适应科学而战的年代’”,[黄佐临,1990a,第23页]演出的建设性意义就是“要使人思考,向四个现代化进军,向科学进军。”[黄佐临,1990b,第180页]出于这一目的,黄佐临又在《伽利略传》的舞台呈现上做了大的变革。首先,他将重点进一步放在了处理《伽利略传》的演出主题上,指出:“他们的主题就是反对科学发展,写科学家的良心。我们这次演出主题就不这样,我们搞四个现代化正好需要推动科学发展,不反对科学,我们需要反对封建统治,演出就强调这个主题,强调反对封建、宗教、教会统治。”[黄佐临,1983,第2页]随后,他又在演出的风格上作了彻底的变革。“布莱希特演出《伽》剧,都是灰暗的调子、服装、布景、灯光都是灰暗的,”而黄佐临的《伽》剧则是非常富丽堂皇的。对此,他解释道:“他有为科学,为科学家感到惭愧,感到忏悔的心理。先在美国,后来到德国演出,调子都是灰溜溜的。而我们演出的时代,科学家是最宝贵的人物。所以,我们对戏的处理,就是富丽堂皇的。”[黄佐临,1987a,第4页]

黄佐临在确立了《伽》剧主题和风格后,就着手于具体处理布莱希特在《伽》剧中第十四场所突出呈现的两个基本问题。这两个问题,第一个是科学家背叛人民大众和社会斗争的问题,第二个是由如何评价伽利略的行为所引发的伦理学问题。在《伽》剧中,这两个问题是交织在一起的,对于全剧基调的构成至关重要。对这两个问题如何加以舞台表现,其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全剧主题的确立和现实意义的获得。布莱希特依据《伽利略传》所要传达的意义,在排演时采取了陌生化的方法,将伽利略的一生非传奇化,置观众于对舞台上发生的一切作冷静批判的位置。他在处理《伽利略传》第十四场时,首先将伽利略的自我批判表现为“像是在完成例行公事,空洞的力量,仅仅是要证明,他的大脑是完美无缺的。”同样,就安德烈赞扬伽利略为科学而屈服于教廷,建立新伦理学那场戏,布莱希特要求演员的表现是:“对你来说观众就像民痞一样。你是随心所欲地建立你的理论的。” [凯泰•吕莉克-魏勒,1966,第291-295页]剧中对于新伦理的批判是通过伽利略的批判来完成的。布莱希特表现这一批判的方式也很不同,伽利略是对新伦理学感到无聊,先作了自嘲,并进而嘲讽安德烈和他的单纯以对科学的贡献为评价标准的新伦理。这样处理以后,就割断了观众可能发生的共鸣,让他们感到在这些地方存在着问题,促使他们进行批判性的思考。

对于黄佐临执导的《伽利略传》的新主题和基调,这两个问题的存在是巨大的不协调。但在布莱希特的《伽利略传》剧本结构中,这两个问题又是形成戏剧冲突和哲理涵义的关键;很难在不破坏剧本结构的前提下,消除掉这两个问题。于是,黄佐临在两方面作了变革:伽利略舞台形象的塑造上和观众的接受方式上;使这两个问题被调和并发生意义上的转移。在黄佐临执导的《伽》剧中,虽没有出现伽利略在审判后说地球仍在转动的一幕,但这被作为潜台词处理。同时,删减了伽利略讨好教会的因素,而突出了他的自我批判的成分。伽利略的形象被简化为他不是十全十美的人,但能够自叹自己不是英雄。并肯定对比之下安德烈倒是英雄,因为他把《对话》带出国出版了。由于用传统的演剧方法积极地表现伽利略的自我批判,观众被有意地引导而发生共鸣。观众在将伽利略的经历与时的科学家、知识分子的苦难相类比的基础上,联系到自己个人的遭遇而对伽利略作同情式地理解。并进而很容易就肯定了安德烈的行为方式和他所建立的新伦理学。

在这样的改编后,问题一突出的意义被淡化,以观众的共鸣代替陌生化效果,基本上取消了对其作批判性思考的可能。观众对问题一社会意义的理性思考被替换了,成为在感情上对人的弱点的同情和对的痛恨。就问题二而言,则通过伽利略积极的自我批评和安德烈英雄形象的确立,是经由间接的方式肯定了安德烈的价值准则。《伽利略传》这个戏在总体上变得“非常感人” 。黄佐临曾陪华罗庚一起看伽剧,看到最后一场(即伽自我忏悔一段),华罗庚哭了。黄佐临对自己这个戏达到的艺术效果非常满意,他感到“以我国最高明的知识分子还落泪,我坐在他身旁沾沾自喜!”[黄佐临,1990b,第200页]

不过黄佐临还是保留了布莱希特的《伽利略传》的基本结构和内容,所以在黄佐临执导的《伽利略传》中仍传达出了对伽利略的批判倾向。所以,“《伽利略传》最后一场的处理,许多科学家责问:为什么把伽利略塑造为叛徒?现在是为科学家的时候,应该歌颂伽利略。”[陈?,1985,第4页] 但就总体而言,第十四场的处理达到了黄佐临所要求的效果。也就是说,原剧第十四场中的两个问题在整个社会范围内没有引起批判性思考,而是被简化为是赞美还是谴责伽利略的判断。并且,对于黄佐临所执导的《伽利略传》的基调,它已经是将伽利略及其类似的现象放在人的完整性的基础上来评价。

在经过一系列对《伽利略传》的剧本和演剧方法上的变革后,它已经适应了“大讲科学、大讲实践”的需要,并为之服务。[黄佐临,1990b,第218页]同时,黄佐临也实现了排演《伽利略传》的首要任务:让观众懂,让观众接受;并且让他北京的戏剧界同行们初步领略了布莱希特戏剧的魅力,虽然是以一种“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戏没啥区别” ,充满感情的方式。然而恰恰是这种方式,让他的戏剧界同行们打消了对布莱希特的成见,觉得布莱希特的戏可以懂,是让人进戏的,既深刻又讲感情,应该好好宣传,从而为黄佐临今后在戏剧界介绍什么是真正的布莱希特,什么是真正的陌生化效果铺平了道路。

《伽利略传》不仅在观众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在科学界和知识界中也反响强烈。它直接的现实意义和广泛的社会影响,也使它和中国的科普事业联系在了一起。1979年3月23日,郑雪莱在看了戏后很激动,打电话说:“布莱希特应该在中国介绍,要请科普方面同志来看。《知识就是力量》要复刊了,创刊号就发表这个剧本。”[黄佐临,1990b,第199页] 1979年6月3日,光明日报在同一版面上发表了题为“研究布莱希特戏剧 开展艺术争鸣”的通讯和《知识就是力量》复刊的消息。1979年5月1日出版的《知识就是力量》复刊后的第一期,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为主题思想发表了《伽利略传》的第三场。

由此,《伽利略传》在中国的传播,在话剧史上和科学传播上都有了重要的意义。但需要强调的是,其中科学传播的意义和作用只是附带的,是为前者造势和提供成功保证的;而其传播者心中的意图,还是要用《伽利略传》的上演为今后的话剧改革作铺垫。

三 《伽利略传》在中国传播的影响及后果

为了确保《伽利略传》的成功,黄佐临等一批戏剧工作者有意误读和改编了布莱希特的《伽利略传》,剧本中关于科学的反思实质上被替换为科学至上的思维。而随后《伽利略传》的巨大成功,也就在戏剧界造成了某种对科学认识的定势。布莱希特所提出的“科学时代的戏剧” 被从字面上理解为:“布莱希特的科学性”,“戏剧不但是艺术,也是科学”,“必须有科学的文艺学”,[黄佐临,1987a,第7页] “关于戏剧家科学化的问题”,以及“戏剧为科学而战”等等[黄佐临,1987b,第8页]。最初是为了确保《伽》剧成功的权宜之计,成为意识形态固化下来,科学主义的思维不仅出没于戏剧界,更以此为途径扩展开来。

同时,中国戏剧界在引入和学习布莱希特的戏剧思想时,忽略了布莱希特戏剧思想中对科学与人类共同生活的关系的反思,只着眼于现实主义戏剧观给中国戏剧所造成的束缚和限制,重点强调布莱希特戏剧思想中史诗剧和陌生化效果两方面,寄希望于通过编剧方法和表演形式来实现中国现代戏剧的变革。但传统戏曲作为源自中国人民传统生活的艺术形式,正是由于随科学而来的现代化进程对这一共同生活基础的破坏,使它近乎于无本之木,其延续生长已不太可能。而此时中国戏剧界就戏剧观所展开的讨论,并未能深入思考科学与人类共同生活的关系,单纯就编剧方法和表演形式作变革多少会浮于表面,建立对中国传统戏曲有所继承的现代戏剧形式的目标仍然难以实现,话剧民族化依旧是摆在戏剧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综上所述,《伽利略传》的中国的成功,就科学传播而言,它在当时推动了中国的科学普及,但也由于缺乏对科学的反思,随后就给进一步理解科学布置了障碍;就话剧改革而言,它初步实现了黄佐临等一批戏剧工作者的意图,却又因其在科学认识上的滞后使该意图最终未能达成。

参考文献

贝托特•布莱希特.(1980).《伽利略传》.丁扬忠译. 开封: 河南人民出版社

贝托特•布莱希特.(1990).《布莱希特论戏剧》.丁扬忠等译. 北京: 中国戏剧出版社

陈?.(1985). 从《伽利略传》到《高加索灰阑记》.《青艺》.(4):1-6

丁扬忠.(1995). 黄佐临与布莱希特.《戏剧艺术》.(2):69-76

fredric jameson. (2000) . brecht and method. london: verso

葛一虹主编.(1997).《中国话剧通史》. 北京: 文艺出版社

胡星亮.(1995).《二十世纪中国戏剧思潮》. 南京: 江苏文艺出版社

黄佐临.(1983). 黄佐临与美国留学生的谈话.《戏剧艺术》.(4):1-6

黄佐临.(1987a). 关于第七届国际布莱希特年会的报告.《话剧》.(2):1—8

黄佐临.(1987b). 国际布莱希特学会第七届研讨会的感受.《话剧》.(5):1—9

黄佐临.(1990a). 布莱希特在中国接受情况的简述.《话剧》.(3/4):22—23

黄佐临.(1990b).《我与写意戏剧观》. 北京: 中国戏剧出版社

焦尚志.(1995).《中国现代戏剧美学思想发展史》. 北京: 东方出版社

j.l.斯泰恩.(2002).《现代戏剧理论与实践》. 刘国彬等译. 北京: 中国戏剧出版社

凯泰•吕莉克-魏勒.(1966).《伽利略传》第十四场注释. 载: 张黎编选, 《布莱希特研究》(264—299页).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李家耀.(1981). 把布莱希特戏剧带上中国舞台的人.《戏剧论丛》.(7):31—35

恩斯特•舒玛赫.(1968). 论布莱希特戏剧情与理的辩证关系. 载: 张黎编选,《布莱希特研究》(191—199页).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恩斯特•舒玛赫.(1974). 布莱希特的《伽利略传》是怎样通过历史化达到陌生化的. 载:张黎编选,《布莱希特研究》(181—190页).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peter thomson.. brecht’s lives.(1994). in peter thomson and glendyr sacks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brecht(pp. 35-36).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eter thomson and glendyr sacks (ed.) (1994) .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brecht.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沃尔夫拉姆•施莱克尔、李健鸣(1979). 布莱希特的《伽利略传》及其戏剧观.《戏剧艺术》. (2):29—40

维尔纳•密腾茨威.(1978). 证据的诱惑. 载: 张黎编选,《布莱希特研究》(324—341页).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武克全.(1992). 杰出的国际共产主义活动家季米特洛夫. 载: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著名活动家》第1卷(279页). 北京: 商务印书馆

伽利略故事篇4

好看的悬疑日剧排行榜: 1、神探伽利略

2、SPEC

3、诈欺游戏

4、半泽直树

5、紧急审讯室

6、上锁的房间

7、流星之绊

1、神探伽利略 详细介绍:这部剧改编于东野圭吾同名小说,讲述了新人女警内海薰是如何在古怪教授伽利略汤川学的帮助下击破各种悬疑案件的故事。

2、SPEC 详细介绍:《SPEC》这部剧其实是日剧《继续》的续集,讲述了拥有高IQ却情商低的女警当麻和身手不凡的警察濑文共同利用特殊能力侦破疑难案件的故事。

3、诈欺游戏 详细介绍:这部剧改编自同名漫画《欺诈游戏》,讲述了女大学生因意外被卷入到了一场一亿日元的争夺游戏之中,由此和欺诈大师秋山深一展开了合作。

4、半泽直树 详细介绍:《半泽直树》是一部非常 经典的日剧,由堺雅人主演,讲述了银行职员半泽直树和敌人抗争的故事,在当时还创下了28.7%的最高收视率。

5、紧急审讯室 详细介绍:《紧急取调室》这部剧是和刑侦相关的,整部剧的背景围绕着审讯室,讲述了刑警和罪犯之间的战斗。

6、上锁的房间 详细介绍:这部剧也是根据悬疑小说改编而成,讲述了宅男榎本径是如何凭借对锁和钥匙的兴趣而破旧密室杀人案的。

7、流星之绊 详细介绍:《流星之绊》这部日剧改编自东野圭吾同名小说,兄妹三人双亲被杀害,在14年之后三人对凶手展开了复仇计划。

伽利略故事篇5

纵观物理学发展的历史长河,我们感喟人类认识自然规律之曲折、艰辛、漫长;惊叹那些在黑夜中摸索的物理学巨匠们的顽强、睿智、杰出.从古代的亚里士多德、阿基m德到物理学新时代的伽利略、牛顿到近代物理学的奠基者爱因斯坦、玻尔……,一代代的物理学家所代表的人类智力的自由创造,使我们关于物理实在的图景的描绘愈来愈接近客观真理,使物理学大厦逐步地趋向完美.回顾物理学的发展历史,重温物理学家曾经经历的种种挫折与成功,犹如实施一种智力移植;通过挖掘革命性、科学性理论的创造性思路或者伟大科学家从事科学创造的思路,使我们对物理世界的认识更科学、合理,更富于创见,更机智敏捷.如借鉴历史的明镜.依据古人曾经产生过的错误,预料今天初学者脑子里会出现的影像,未雨绸缪、少走弯路.让我们以亚里士多德与伽利略为例去寻求启迪吧.

我们从教科书上曾经结识过这两位伟大学者.在落体运动法则问题上.在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上,这两位时隔两千年的学者的观点的确是相去甚远.在十六世纪以前,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界享有至高无上的威望,致使人们的思维、观察和知识都紧紧束缚在亚氏所写下的那些东西上.它使人们相信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轻物体的自然运动是向上的;重物体的自然运动是向下的,越重的物体下落越快;天体物质的自然运动则是围绕宇宙中心旋转的.这些自然运动无须外力作用.非自然运动的那些物体都是由于有外力迫使.力是维持物体非自然运动的原因;马车沿着马路行驶当然得由马来拉动;推一个物体的力不再去推它,原本运动着的物体自然便停下来……,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与最简单的经验事实那么吻合、与人们对事物的理解程度那么相符,所以曾一代一代地被奉若神明,视作人类知识的颠峰而保持了千百年,大自然的真谛隐匿在黑夜中,谬误使人们困惑、迷茫.人类在混沌中摸索…….伽利略伟大的工作,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关于运动问题的概念,使物理学进入了新时期.伽利略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在几十年时间里研究落体运动,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得出了与亚里士多德截然不同的结论,现在我们知道,任何物体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直至有外力迫使物体改变这种状态为止,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才是物体的自然运动状态,力则是导致物体改变自然运动状态的原因;自由下落的物体“下落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伽利略是划时代的物理学家,正如爱因斯坦所言.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物理教科书上,亚里士多德给同学们的形象不妙、他老是出锗,老是作出一些轻率的结论.同学们觉得亚氏实在太不高明而伽利略则比他伟大于百倍.事实上,亚里士多德是古代一位伟大的学者,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大学问家,他有着成就事业的理性方法,又有几乎无所不及的思想成果,他在哲学、逻辑学方面的成就至今还被应用着,不过他在物理学中却的确是错误百出并且谬种流传,整整贻误物理学二十个世纪.亚里士多德的悲哀不在于头脑也不全在于时代,而在于研究方法不当.亚里士多德的物理研究方法有什么特点呢?或许可以用“观察加直觉”来概括,亚里士多德观察了众多的自然现象:火焰向上窜,石头往下落、马车要马拉着跑、尖利的声音传得远……,于是便依赖于直觉推理得出一系列直觉结论.固然,观察与直觉对物理研究是至关重要的.详实的观察与良好的直觉往往导致伟大的发现,观察使人脑累积事物的形象,形成一种潜知,直觉的想象、鉴别与启发便是这种潜知的信息外传.阿基m德巧解王冠之谜发现浮力规律、牛顿由落地苹果而及月亮乃至天地万物间的引力,就是亚里士多德本人也曾从观察月食现象而正确判断地球是圆球形的.然而,物理学更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所以根据直接观察所得出的直觉的结论不是常常可靠的,它们有时会将人们引入歧途,将“观察加直觉”作为物理研究的基本方法.正是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的失败之所在.

伽利略是第一位创造通过实验检验理论推导的科学研究方法的科学家.他崇尚“实验加推理”,他拒绝听信任何未经实验的科学思想,哪怕那是来自于教堂或权威.伽利略用尽毕生的精力探索落体运动的规律,他首先通过落体佯谬的思想实验.否定亚里士多德的重物下落快的结论.通过观察棉花、羽毛等在空气中落下,伽利略曾经提出过落体速度与密度成正比例的法则,然而通过科学的推理.使伽利略认识了不易察觉的空气阻力,从而发现了自已最初的法则的错误,并猜想到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一切物体都在同样地增加着速度,为了建立真正的落体法则,伽利略仔细地实验研究了摆的运动和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严格地定义了匀变速运动;设计出精密的时间测量方法;尽量地消除各种阻力的影响;运用数学工具;……最终找到了物体下落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的正确法则.伽利略的贡献不只是建立了一个新的法则,而且将物理学研究推向正确的轨道.从此开始了物理学的突飞猛进.

伽利略故事篇6

亚里士多德是开拓者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运动和力如影随形,总是和人们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比如:马拉车则车前进,不再拉,前进的车会停下来;人推车则车前进,不再推,前进的车会停下来……那么,运动和力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公元前4世纪,被西方称为“最博学的人”,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图1),最早提出了这个问题,并根据生活生产经验给出了猜想: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在一个地方,所以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这个观点来自于实际经验,并且还能用实际经验进行验证,所以被人们广泛接受,并维持了近两千年.因此说,亚里士多德在动力学方面的最大贡献是:第一次提出了运动和力之间存在关系的论点,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伽利略首创了理想实验方法

由于亚里士多德的威望和影响.他的错误结论被当作信条.直到16世纪,意大利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伽利略(图2),首先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大胆地提出了质疑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伽利略认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之所以会停止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当他把这个观点给别人讲解并试图让别人接受时.却遇到了阻力,毕竟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早已深入人心.于是,伽利略设计了众所周知的斜面滚球“理想实验”,也可以说.他是为了让别人信服自己的想法,才设计了这个实验.

“理想实验”过程如下:

第一步:从斜面一侧由静止滚下的小球,若没有任何摩擦,在另一侧斜面上将达到原来的高度,如图3甲,(这是一个大家都能够接受的事实,可以把它当作一个公理)

第二步:还是没有摩擦,把另一侧斜面近似放平.为了达到原来的高度,小球将经过更长的距离,如图3乙.(这也是经过推理大家都能接受的一个结论)

第三步:如果将另一侧斜面完全放平,贴着地面,物体将如何运动?如图3丙.

被提问的人肯定会在前两步的基础上得出:小球为了回到原来的高度,将永远运动下去.

由此可见:如果没有摩擦,一旦物体具有某一速度。物体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运动不需要力维持.到这里,伽利略的新观点才被别人“不得不”接受!

这个结论,打破了自亚里士多德以来关于当外力停止作用时物体便静止的陈旧观念,很接近惯性定律了.但伽利略的惯性原理仅限于地球上,并没有把它用于宇宙间,使之成为普遍适用的定律.所以,伽利略的惯性原理还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还不能说伽利略发现了惯性定律.

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是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经过抽象思维,抓住主要因素,略去次要因素,从而更深刻地揭示了自然规律,它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同时,他第一个走出了亚里士多德“直观观察就能得出结论”的误区,提出了依靠实验来验证自己观点的科学研究方法.

笛卡儿补充了伽利略的观点

1644年,与伽利略同时代的法国科学家笛卡儿(图4),在伽利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他认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它不会向左、右方向偏,将永远沿原来的方向做匀速运动.这个观点弥补了伽利略的不足!笛卡儿的观点又比伽利略前进了一大步!

牛顿总结出惯性定律

1687年,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数学家牛顿(图5)摆脱了亚里士多德的影响,继续了伽利略重视实验和逻辑推理的研究方法,吸收了笛卡儿的研究成果,把惯性定律作为第一原理正式提了出来: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他又进一步提出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是物体的固有属性”的观点.

同时,牛顿又把惯性定律应用于地球上的物体运动和天体运动的解释,给惯性定律赋予了普遍意义.至此,人们对于运动和力的认识达到第一阶段比较完善的程度.

后来,爱因斯坦等科学家又进一步发展了牛顿第一定律,使之成为现代航空航天技术的理论基础之一.

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过程留给我们的启示有:

1.该定律不是从实验中直接得出来的.但它又有深厚的实验基础,它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科学推理而得到的,由这个定律进一步得出的一切科学推论都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

2.该定律的得出是建立在许多人研究的基础上的,正如牛顿所说:“如果说我所看得更远一点,那是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

所以说,没有哪一个定律是终极真理.物理学的大厦永不封顶,还等待同学们继续为它添砖加瓦呢!

跟踪练习:

1.人类航天航空技术的发展,得益于物理学中关于运动和力的研究.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①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根据经验和思辨认为:力是____物体运动的原因.

②伽利略通过实验说明: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其他物体的作用,将会做________.

③英国科学家____概括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总结出著名的惯性定律.

2.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建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通过理论推导出来的

B.它是通过实验直接得出的

C.它是可以通过实验来进行验证的

D.它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推理得出的

参考答案:1.维持 匀速直线运动 牛顿 2.D

心语

世界上没有笨人,只有懒人.

伽利略故事篇7

意在打破美国人垄断、寄寓了欧洲人在航天领域雄心的“伽利略”(Galileo)卫星导航系统,在2007年的初夏遭受挫折。

卫星导航定位,被认为是继通信、互联网之后的信息技术领域第三个新经济增长点。2002年3月,欧盟15个成员国正式启动“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计划,并决定由以欧洲航天局为代表的公共监督机构,以及由私营企业组成的联合母公司共同开发,后者享有为期20年的伽利略系统开发运营特许权。

然而,由于八家中标的企业在各自职责方面争论不休,伽利略计划步履迟缓。早在今年3月,欧盟委员会就向上述企业发出了“最后通牒”――5月10日将是达成协议的最后期限。但是最后期限过了一周后,情况依然没有改变。

5月16日,欧盟委员会不得不正式表态――赞成完全由公共资金接管“伽利略”计划中30颗卫星的发射任务,待系统布网成功后,再由私营企业对其进行商业开发。

欧盟委员会卫星导航系统办公室主管保罗沃霍夫(Paul Verhoef)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建议,将在6月7日正式提交给欧盟27国交通部长在布鲁塞尔举行的会议上讨论通过。

“如果在政治上能够及时达成必要的一致的话,我们还是预计这个系统将在2012年年底正式投入使用。”他补充说。

然而,在这次转折之后,“伽利略”的前途在很多人看来已经充满了疑问。这个吸引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非欧盟国家参与、试图与美国的GPS全球导航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分庭抗礼的庞大计划,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

为打破垄断而生

在定位导航领域,美国无疑走在前列。早在1994年,研制了20多年、先后投入200亿美元的GPS系统,就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营。

这套系统,由环绕在地球两万多公里上空的24颗中轨道卫星和4颗备用卫星构成。任一时刻、地球上任何地方,都能同时观测到4颗以上的GPS卫星。用户只需使用GPS接收机接收这些卫星的信号,就可以计算出接收机所在位置、速度和时间,其定位精度优于10米,测速精度优于0.l米/秒,计时精度优于10毫秒。

这一系统的研制最初出于军事目的,可以为战机、军舰和导弹导航,并锁定攻击目标。同时,它也有十分广泛的民用用途,可以为农业、渔业、航海、航空、交通、野外考察和公共设施安全提供精确定位和授时服务等。

在美国之外,前苏联海军从1965年起也一直致力于卫星全球导航系统的建设。到1996年,也实现了24颗卫星满星座布局,正常信号,并定名为“格罗纳斯”(GLONASS:GLObalnaya NAvigatsionnaya Sputnikovaya Sistema)系统。

然而,这一系统至今仍未完成全部部署,也没有对全球商业用户开放。对于全球广大用户而言,GPS仍处于事实上的垄断地位。

由美国军方控制的GPS系统,尽管在和平时期免费提供信号,但在使用原则上,却以军事为优先。海湾战争期间,美国就曾置欧盟各国利益于不顾,一度关闭对欧GPS服务,这不能不让一向自视甚高的欧洲人觉得骨鲠在喉。

目前,GPS的应用已经超过500种,并且仍然保持着迅猛的增长势头。据美国国家公共管理研究院调查,2005年全球GPS市场已达到310亿美元。一些业内人士甚至断言:“GPS的应用,将仅受人们想象力的限制。”

出于政治、军事、经济上的综合考虑,欧盟于1999年正式提出了“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计划。该系统由30颗卫星组成,分布在高度为2.4万公里的3个轨道上,投资预计34亿欧元。

相对于美国GPS而言,“伽利略”的优势在于,它将完全从民用出发,由非军方控制和管理,所以可提供有保证的服务。而其提供最低误差不超过一米,也远超出GPS目前提供的民用定位精度。一位专家曾经形象地描述这种差异:“如今的GPS只能找到街道,而‘伽利略’却能找到车库的门。”

根据欧盟的预测,“伽利略”仅在欧洲就可以创造出约14万个就业岗位,一旦运行,它每年将带来90亿欧元的效益。预计到2020年,“伽利略”计划本身的经济收益将达740亿欧元,而它为相关产业带来的利润可能高达数千亿欧元。

十字路口

根据最初的设想,“伽利略计划”将分四个阶段逐步实施:系统可行性评估或定义阶段,这一阶段已经在2000年前完成;开发和检测阶段,最初预计在2001年至2005年间完成;部署阶段,2006年至2007年完成;第四阶段为商业运行阶段,在2008年之后完成。

然而,梦想很快就遭遇到了现实,而且是有些过分坚硬的现实。

参与伽利略系统的企业,包括制造商法国阿尔卡特(Alcatel)、意大利芬梅卡尼卡(Finmeccanica)、德法欧洲航空防务和航天公司(EADS Space)和法国泰雷兹(Thales)公司,以及英国的国际海事卫星组织(Inmarsat)、西班牙的西班牙卫星(Hispasat)这两家卫星运营商,此外,还包括西班牙的机场与空中交通控制运营商艾纳(Aena),德国电信公司与德国航空航天中心组建的联合企业(TeleOp)。

项目启动不久,因为各方无法就承担的份额和利益分配达成一致,便被迫多次推迟。原计划将30颗卫星在2008年部署完毕的目标,也显得遥遥无期。

这种激烈的竞争,其实也不难理解:项目份额的多少,就意味着就业岗位的多少和运营权利的大小。当前饱受国内失业率高涨困扰的欧盟各主要工业国家,都希望藉此恢复本国工业的生机和活力。而其中尤以德国愿望最为强烈,他们不仅希望借助伽利略计划的实施,振兴巴伐利亚地区,更希望把“伽利略”打造成为德国的“名片”,就像法国人把“空中客车”当成自己的“名片”一样。

但法国和意大利等国家,又岂能甘居人后?由于迟迟无法取得一致,伽利略计划在启动后一直近乎停滞状态。

2005年12月28日凌晨3时,伽利略系统的首颗实验卫星(GIOVE-A)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升空。但专家分析,欧盟发射这颗卫星,最大的目的是占用国际电信联盟为其保留的频率。

因为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的规定,“伽利略”系统测试使用的通信频率最后期限为2006年7月,如果过了这一期限,其卫星还未能在预定轨道上发送符合国际电信联盟标准的信号,欧洲航天局将不再拥有对这一通信频率的使用权。

而原定2006年4月发射的GIOVE-B试验卫星,由于技术故障被宣布推迟到当年9月到11月间发射,之后又再次被宣布推迟至2007年初发射。至今,这颗卫星还停留在地面,空余GIOVE-A在太空孤星盘旋。

各参与企业本来应在2006年底以前,结束有关特许经营权分配协议的谈判,组建一个单一的联合母公司,并任命一位可代表各企业做出最高决定的公司总裁。时至今日,这些却仍然陷入僵局。

欧洲航天局(ESA)巴黎总部导航部门主任多米尼克德坦(Dominique Detain)告诉《财经》记者,现在伽利略计划处在一个十字路口,在它的组织方式和出资方式上,都需要作出改变。按照新的方案(由私人出资变为公共财政出资),仅在2007到2013年间,欧盟就必须拿出24亿欧元。

不过他也承认,即使这一提议可以在6月7日举行的欧盟27国交通部长讨论通过,伽利略正式开始运营的时间,也将从原定的2008年推迟到2012年。

中国进退

伽利略计划一开始,欧盟就采取了开放的国际开发模式,以争取最广泛的政治上的支持和最广大的潜在市场。

到目前为止,欧盟已经与中国、以色列、美国、乌克兰、印度、摩洛哥和韩国等七个非欧盟国家签署了合作开发协议,并正在与阿根廷、巴西、墨西哥、挪威、智利、马来西亚、加拿大以及澳大利亚等国进行合作谈判。

出于学习和交流的目的,中国从初期就成为伽利略计划积极的参与者之一。2003年10月,中欧正式签署了《中欧伽利略计划技术合作协议》。根据这份协议,中国将投资2亿欧元,参与该计划的卫星研制、技术开发、地面设施和用户服务。这也使得中国成为第一个充分参与该计划的非欧盟国家,将对“伽利略”拥有20%的所有权和100%的使用权。

其后,2004年12月,中国伽利略卫星导航有限公司成立,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四家股东出资组建。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当然不希望世界上只有GPS,“伽利略”对全世界的通讯安全都有好处;而欧洲除了希望获得中国在政治上的支持,更看重中国的市场。据估计,中国卫星导航应用产业的经济规模,到2020年可达2600亿元人民币。

针对伽利略计划出现的波折,中欧卫星导航技术培训合作中心中方主任、科技部国际合作司西欧处处长尹军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出现一些延迟也属正常,因为欧盟内部有很多矛盾也很复杂,政府、企业以及公众关心的优先方面并不一样,各个国家、欧盟考虑的问题也不一样。

“但是伽利略计划向前走是没问题的,关键是怎么做、如何走。”他强调。

不过,一些国内专家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却表达了不同的看法。在他们看来,尽管中国和欧盟最初的确经历了一个“蜜月期”,但随着该计划支持者的增多,欧盟对非欧盟国家的态度日趋冷淡,要求也日益苛刻,在尖端技术上也有所保留。

对此,中国伽利略公司负责人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拒绝做出回应,只是表示“伽利略计划的进展,要问科技部”。

欧盟委员会卫星导航系统办公室主管保罗沃霍夫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则表示,因为在所有权、控制权和回报方式上的许多复杂问题,目前欧盟尚不准备从欧盟以外寻求帮助。谈到和中国的合作,他只是重申“目前没有任何问题。”

四方鼎立?

目前,在中国南海从事捕捞作业的渔船上,都有一套绿色的通讯器材,利用它可以随时知道自身所在的位置,并在遇险的时候随时呼救。这套系统,就是中国自己研制的“北斗”导航系统。

早在中国正式加入伽利略计划之前,“北斗一号”的前两颗卫星就先后发射升空,构成独特的双星定位系统。2003年5月25日,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卫星在作为备份卫星被送入太空后,中国也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建立起完善的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在业内,这三颗卫星都被称为“北斗一代”。

2005年9月,国家发改委、国防科工委联合发出《关于加速推进北斗导航系统应用有关工作的通知》,正式将“北斗”导航系统建设列为国家基础建设规划。

进入2007年之后,“北斗”导航系统继续其部署的步伐。2月3日,中国成功发射第四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4月14日,中国又成功将一颗代号为(COMPASS M1)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这是第二代卫星首次部署。

和通过被动接受卫星信号进行全球定位的GPS相比,“北斗一代”采用的是区域性主动定位,即需要向卫星发送信号,用户才能知道所在的位置。由于存在通讯的来往,使得“北斗一代”的应用存在带宽和频度的限制,导致覆盖面积较小、定位精度较低,用户数量也受到一定限制。当然,在某些方面它也有一定的优势,即可全天候、全天时提供区域性有源导航定位,还能进行双向数字报文通信和精密授时等。

随着第二代卫星的部署,北斗导航系统才真正进入和GPS竞争的轨道。这颗卫星是处于两万多公里的中轨道上的移动卫星,和构成全球导航系统所需要的卫星更为接近,同时也意味着中国的北斗系统正式开始布网。

根据目前的计划,中国的北斗全球导航系统将采取“30+5”模式,即由30颗中轨道移动卫星,加上5颗地球同步轨道静止卫星组成。

有关负责人表示,2008年左右,这一系统将旨在满足中国及周边地区用户的需求,但其逐步扩展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当是顺理成章的选择。

作为一名伽利略计划的参与者,中国自主研发的北斗系统又把自己推向了伽利略计划的对立面,成为一个潜在的竞争者。这种选择,的确耐人寻味。

从伽利略计划的步履蹒跚中看到曙光的,不仅是中国的北斗系统,还有俄罗斯的格罗纳斯系统。

俄罗斯几乎与GPS同时开始建设这一系统。2001年,在搁置六年后,该系统又重新获得俄罗斯政府的青睐。从今年1月1日起,格罗纳斯系统正式向俄罗斯国内民用市场开放,并打算于2009年正式进军全球商用市场。

从短期来看,GPS在全球的主导地位仍然不可动摇。世界安全研究所中国项目主任孔哲文(Eric Hagt)告诉《财经》记者,美国即将对GPS系统进行改造,在未来卫星导航市场,GPS还将占据最大的份额,而伽利略、格罗纳斯和北斗则将扮演“挑战者”的角色。

然而,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些系统之间并不是互相排斥的,仍然存在良好的合作空间。

实际上,欧盟就一直在与美国进行谈判,希望共享一些频段,并且做到信号兼容。而北斗也将秉承这种“兼容”的趋势,在频率使用上与欧盟的伽利略也要进行协商。

伽利略故事篇8

读书,是每一个人的基本要求,下面我就讲讲我是怎样学会读书的。

读书,必须认字,从一年级开始我便认识了一些简单的生字和拼音,我便开始看一些注音好理解的故事书籍,来丰富我的课余生活,随着年级渐渐的升高,认识字也就更多,我便不再看那些注音的故事,开始看一些对学习有帮助的内容比较深的书籍,让我的生活更充实,而不仅仅是学习课本上固定的知识,我渐渐的领略了“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这句话的含义,因为读一本好书,这书中有作者告诉我们许多知识和心声,这些知识和心声加上我的理解,便等于和作者交谈。

书,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们就像我大脑的营养大餐。

一次,我在看《100为名人成才的故事》上面的故事牵着我的心,好像我随着书一起穿越时空,来到了过去:看阿基米德怎样知道黄冠中掺有比金的重量要轻的银,看他怎样设计远程投射机和短射程的机器攻打敌人。看伽利略怎样根据摆锤的实验造出了钟,又知道他根据一片凸透镜和一片凹透镜可以放大看东西发明了望远镜,用望远镜,发现了宇宙天体的运动和样子,人们称赞他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

书籍中的营养使我更充实,让我知道的更多,让我在学习中更加愉快。

上一篇:班组管理方法范文 下一篇:演讲与口才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