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记者讲好故事范文

时间:2023-10-12 05:36:18

好记者讲好故事

好记者讲好故事篇1

找到并讲述好故事,对于今天的媒体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在信息大爆炸的网络时代,传媒特别是以报刊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传播信息的能力和效果在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体面前均已相形见绌,但用讲故事的方式报道新闻,提高作品对读者的吸引力,或许是新闻记者区别于网络时代日益兴盛的“公民记者”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综观新闻报道的生产流程,要讲好故事,必须抓住选题、采访、写作这三大关键环节,每一个环节都要按照故事生产的工艺进行。

选题:靠“三见”嗅出“故事味”

确定选题是新闻生产的第一道工序,“内容为王”其实是以题材为王。传统的新闻教育强调新闻敏感性,从讲故事的要求看,光有新闻敏感性还不够,一件“新近发生的事”,可能具备新闻价值,但不一定能挖出好故事来,善于寻找故事的记者,不仅要具备新闻敏感性,而且要具备探寻故事的灵敏嗅觉。训练这种嗅觉的关键是“三见”:见人、见事、见情。

见人。传统的新闻五要素即“五个W”是指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但在讲故事的新闻写作中,排在第一位的应是Who――何人。新闻是做给人看的,人的故事,特别是凡人的非凡故事,非凡人的平凡故事,是最能吸引读者眼球、拨动读者心弦的。因此,找故事,第一位的就是要找人。面对任何一个选题,记者首先要问的便是Who――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是什么人;其次才是What――人发生了什么事。但在平常的新闻报道实践中,记者在判断选题时,首先想到的往往不是Who而是What――发生了什么事,这件事有什么重大意义、有什么卖点,其次才是事件中的人物。记者还会经常遇到一些所谓的成就报道、经验报道等重大题材,但越是这些重大题材,往往越难写出生动感人的故事来,原因就在于这些所谓的重大题材,恰恰忽略了最重要的因素――人,特别是普通人。一些鸿篇巨制看起来主题宏大、气势磅礴,但很难在读者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善于讲故事的记者,碰到一个选题,应该首先把目光盯在人特别是普通人的身上。

见事。这里的事,不仅仅是普通的事件、事情,更重要的是能够反映人物命运、体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的鲜活的事,特别是那些能够传达人物喜怒哀乐的小事,哪怕是细枝末节、只言片语,记者都应仔细嗅一嗅,不要轻易放过。在实践中,与“见物不见人”相反,记者也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为了宣传某些重要经验、重大成就或者重大典型,相关单位介绍的情况、提供的材料,甚至被采访对象讲述的所谓事迹,往往是一些概念化的东西,特别是缺少具体的有血有肉的细节,这样的典型即便树起来了,也立不住、撑不久。典型宣传没有生命力,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缺少扎实的故事。因此,记者寻找故事,除了要找对人,还必须找到事。一般来说,越是具体的事,鲜活的事,新奇的事,反常的事,曲折的事,感人的事,越容易出故事。

见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如果说“人”是故事的骨头,“事”是故事的肉,光靠骨头和肉还无法组成一个有机的生命体,还需要血液,而“情”就是故事的血液。与显而易见的人和事相比,情往往是最难发现和把握的,需要特别灵敏的嗅觉。面对选题,记者一定要多闻闻,不仅要找对人、找到事,还要找到包含甚至是隐藏在人和事中间的情。记者探寻故事的特殊嗅觉,就体现在这些细微深处,好故事往往都是从这些细微深处嗅出来的。判断一个选题有没有故事、故事的成色如何,一定别忘了这个“情”字,有没有情,是虚情还是真情,将直接影响故事的质量。

见到人、见到事、见到情,记者就要冲上去、沉下去、钻进去,把生动的故事挖出来,展示给读者。

采访:凭“三节”挖掘“故事链”

嗅出“故事味”,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能否讲好故事,关键的一环就是挖掘,即采访,一定要挖出完整的“故事链”。在实践当中,很多记者都有这样的感觉,采访时非常激动,掌握的素材看起来也很丰富,但在动笔写作时,才发现挖到手的都是些零碎的事,即便弄清了事件的脉络,也很难还原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于是就容易出现两种情况:一是白白浪费一块好玉石,把一个本可以讲得很生动的新闻故事,写成所谓的硬新闻;二是为了“写”出故事来,采访不够靠虚构,搞“合理想象”甚至瞎编乱造,这不是讲故事,而是真正的编故事,这样的故事只能是“故事”,绝不是新闻,即便刊登在新闻版面上,也是地地道道的假新闻。新闻报道要讲好故事,没有任何捷径,只能靠深入采访。挖掘“故事链”,可以抓住三个“节”字做文章:情节、细节、枝节。

情节。所谓情节,是指事件的变化和经过,它是故事的基本框架,是搭建故事宫殿的“钢筋”。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个要素是语言,第二个要素是主题,第三个要素是情节,即“人物之间的联系、矛盾、同情、反感和一般的相互关系――某种性格、典型的成长和构成的历史”,这同样适合于新闻故事的情节。挖掘故事情节,就是要以人物为中心,还原所有事件的演变过程,要牢牢抓住那些能展示人和事、人和人、人和环境之间关系的具体事件和矛盾冲突,特别要注意弄清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关键节点,这样才能支撑起故事的基本框架。

细节。所谓细节,就是“细小的环节或情节”,其实就是新闻故事的“血肉”和“细胞”。细节的基本特征就是细,就像一滴水能折射阳光一样,一个场景、一个动作、一句话、一个数字,就能展示人物的内心活动,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甚至能折射出时代特色。“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特别适合于讲故事的新闻作品。优秀的新闻作品,最闪光的往往是细节。同样是强调细节,讲故事的新闻写作与一般的新闻写作是不一样的。一般的新闻写作讲究细节,但细节主要是为了给作品增色,而讲故事的新闻写作,细节不仅仅是增色,它本身就是构成新闻故事的血肉,因此在采访中必须挖出丰富的细节。

枝节。所谓枝节,可以说是故事的“毛细血管”。讲故事的基本技巧就是“发岔”,文似看山不喜平,讲故事更是如此。“国王死了,随后王后也死了”,这是信息性的新闻,重点是传达国王和王后先后死亡这一信息;“国王死了,随后王后因为忧伤也死了”,这是故事性的新闻,这里的“忧伤”其实就是“发岔”,通过忧伤这条通道,可以把读者带向更多的新闻现场。记者在采访中要尽可能地挖掘出完整的“故事链”,不仅要弄清结构完整的事实,捕捉丰富的细节,记录生动的言语,还要充分运用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深入挖掘与主体事件相关的其他事件、与主要人物相关的其他人物,这些事件、人物也许并不能进入作品,但绝不是无用功。有经验的记者在组装故事时,常会享受到曲径通幽的。新闻故事与文学故事的本质区别在于真实性,文学故事可以张开想象的翅膀,但新闻故事的每一个细节都必须真实,因此让新闻故事生动起来的秘诀,就在于尽可能地找出“毛细血管”,“毛细血管”越丰富,故事就越鲜活、越生动。

完整的情节、丰富的细节、庞杂的枝节,拥有完整的“故事链”,就可以组装故事了。

写作:用“三化”展示“故事元”

一个上好的选题、一堆上好的材料,还只是菜肴的素材,要做出上好的菜品,厨艺非常重要。讲故事的“厨艺”,要领在于“三化”:悬念化、镜头化、口语化。

悬念化。新闻写作的经典结构是倒金字塔和金字塔,但是对讲故事的新闻来说,倒金字塔和金字塔都不是好结构,如果一定要用什么塔来形容,倒是很像中国的宝塔――姑且称为“宝塔结构”吧。与倒金字塔和金字塔不同,宝塔结构不是直溜溜的,要么上大下小,要么上小下大,而且在塔的中间有很多层次,这些层次就是悬念,有了它们,每一层都有风景,通过这样的宝塔将读者带向新闻现场,才是真正的“引人入胜”。倒金字塔和金字塔结构都不是讲故事新闻写作的最好方法:重要的信息一开头就告诉读者了,读者只需看看标题和导语就会另寻新欢;重要的信息如果藏在最后,也许读者连开头都不会看。所以,聪明的做法是通过调整结构营造悬念,特别是开头一定要注意“‘哇’效应”――让读者看到开头就“哇”的一声,不得不看下去;当读者弄清原委松一口气时,又是一个悬念,再“哇”一次……像剥笋一样,最终将所有新闻事实展现出来。对新闻写作来说,故事不能编造,但悬念可以营造。

镜头化。俗话说“眼见为实”,通过镜头的方式,即通过具体逼真的描写,把新闻事实的现场展示在读者眼前,使读者犹如身临其境、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这样不仅能够增强新闻的可信度和说服力,而且能增强新闻的亲切感和感染力,因为读者看到的是真实的生活。镜头化的描写其实不需要太多的技巧,关键是真实、准确,力求细致、传神,要综合运用记者的所有感觉,将新闻场景展现在读者眼前。讲故事的新闻写作,要尽量避免“讲给你听”的方式,“耳听为虚”,越是讲故事的新闻作品,越要运用镜头式的描写,把读者直接带到新闻现场。记者不是出售故事的“商贩”,而是把读者带向新闻现场的“导游”。

口语化。让读者身临其境的基本技巧就是还原生活,事实要真实,语言要朴实。采用讲故事的手法报道新闻,要尽量避免冗长的对话、景物描写和心理刻画,更要避免直白的评论,要生动地展示人物在如何做,而不是怎么说、怎么想,要展示事件在如何发展,而不是为什么、有什么意义。口语化的语言表达,首先要具体,尽量采用让人一目了然的语言,而且最好是各类读者都能“听”懂的“普通话”。其次是多用动词,甚至可以说“动词为王”,同时要尽量避免形容词,因为它容易让人对新闻的真实性产生怀疑,记者一形容,读者就发笑。口语化还强调自然、简洁、流畅,让读者在阅读作品时就像是直接同报道对象聊天一样。

不论是选题、采访还是写作,讲故事的新闻写作,每一个环节都必须高度重视真实性。讲故事的新闻报道,如果出现失实,哪怕是一处细节与事实不符,都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读者会据此认为整篇作品都不是真实的,因为作品讲的就是新闻故事,既然这个细节是假的,那么整个故事也就可能是假的。因此,讲故事的新闻写作,必须比一般的新闻作品更注重真实性,而不是相反。

注 释:

①谢丽尔・吉布斯、汤姆・瓦霍尔[美]:《新闻采写教程――如何挖掘完整的故事》,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②卡罗尔・里奇[美]:《新闻写作与报道训练教程》,第三版导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③威廉・E・布隆代尔[美]:《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④宋晓沛:《如何真实地讲故事》,《中华现代教育》,2009年,第1、2期合刊。

(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委当代党员杂志社)

好记者讲好故事篇2

旁观者的角度

这是一个很常见的叙事角度。一般在挖掘人物事迹时,都要进行大量的采访,以了解主人公在旁人的记忆中留下的深刻印象。采访中,有的人从旁观者角度对主人公做出了中肯的评价,有的人则记得主人公的一些过往事迹,这样的被采访者,就是叙述人物事迹时最适当的旁观者。

我们在制作这部片子时,极力追求主题故事化,并在编排上煞费苦心。我们把对旁观者的一些采访片段精简后编排在了一起,用在片子开头部分,形成了一段别出心裁的“小帽儿”。为了从一开始便表现出牛维霞的工作成绩和态度,我们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采访了与牛维霞有工作来往的大学生村官、同事和村里的支部书记――记者同期声:“你认识牛维霞吗?”大学生村官同期声:“认识,她是我们上伍乡的组织委员,对我们大学生村官特别照顾……”记者同期声:“你认识牛维霞吗?”同事同期声:“认识,牛党委在工作方面要求非常细致,对我们要求也很严格。”记者同期声:“你认识牛维霞吗?”村党支部书记同期声:“认识,她是俺们上伍乡的党委(委员),俺们这条小公路就是牛党委给俺们拉关系、找门路修的。”……这一串精心剪辑的采访片段不仅集中地展示出了主人公在旁观者心目中的形象,而且十分巧妙地切入了片子情节,起到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表现效果。

亲历者的角度

在讲述以往发生的故事和讲述某人时,亲历者是一个比旁观者更加切近些的角色,他们说的话、讲的事也更加详尽,更具说服力。所以,亲历者对片子的介入也要比旁观者更加深入,他们讲述的片段往往就是片子的故事点。在摄像和编排上,亲历者的讲述也是片子的重点。

我们在片中采用了两个亲历者讲的故事。第一个故事是主人公的同事张干事讲述的。一次,因为报表上一个不起眼的符号错误,牛维霞要求张干事重新做表。报表是用了好几天的工夫做好的,只是错了一个标点而已,用得着重做吗?牛维霞说的一句话让小张醒悟了:“组织工作无小事,一个细节也不能出错。”第二个故事是村民张大伯讲的。张大伯的儿子在外地上学,在学校入党比在村里难得多,所以张大伯就想取个巧,让儿子在村上入党。牛维霞说这不符合规定。张大爷就不理解了,他的儿子也是村里的人,怎么就不符合规定了。为了和不清楚组织纪律和入党规定的张大爷解释清楚这件事,牛维霞真是费了好大的劲儿,条条框框地讲给张大爷听,再条分缕析地和张大爷的情况做对比,解释完还说:“咱家孩子这么上进,在学校肯定能入党。就算入不了,他毕业要是回村里,我们会优先吸收发展他。”回想起这事儿来,张大爷感到既不好意思,又十分暖心。

两个故事,都不是什么大事儿,是日常生活中的小小细节,牛维霞自己都不记得了。然而亲历者却记得,因为这些细节恰恰体现出了牛维霞的工作态度和人格力量。

身边人的角度

所谓“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人看同一个人,因为关系和距离的差异,就可能产生不同的观感。所以在通过别人之口讲述人物故事时,叙述角度就应尽可能全面。人物身边的人同样是采访中不可忽略的“富矿”。这个身边人一般是指人物的亲人、朋友等和人物关系很亲近但没有工作接触的人,通过他们的叙述也最容易了解到人物在生活中的另一面。

我们重点表现了牛维霞和女儿的日常生活。一天清晨,牛维霞为女儿做早餐,收拾屋子,然后送女儿上幼儿园。因为丈夫在部队服役,家里家外,就只能靠牛维霞一个人,所以每天工作还没开始,她就先开始忙碌起来了。到了幼儿园门口,女儿对牛维霞说:“妈妈,晚上你能早点来接我吗?”牛维霞搂着女儿说:“妈妈一定早点来!”简单的对话却耐人寻味,可知在女儿眼里妈妈是经常迟到的。

还有一天,晚上十一点多,我们在牛维霞家里采访,临时起意给她的爱人打了电话,让他准备一下,一会儿打电话过来评价一下牛维霞。谁知电话再过来时,铁骨铮铮的军人一没有直接评价牛维霞怎么怎么样,二没有说什么感人的话语,而是在电话里唱了首歌:“这些年的不容易,我怎能告诉你,有过多少叹息,也有多少挺立……”听罢以后,牛维霞爱人心里那份歉疚也就不言而喻。丈夫眼里的牛维霞是个贤良的妇女,一个人带孩子,还要干好自己的工作,真是不容易。

编导者的角度

纪录片是记录真实的,但是这并不是说不需要编导,实际上纪录片多数是需要编导的。而编导者在选取素材、剪辑画面、贯彻个人创作意图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一定主观色彩,从而对观众形成一种思想引导。这种思想引导其实也是一种观察人物、理解人物、讲述人物的角度,并且是片子里最重要的一个角度。另外,编导者还会通过解说词或通过画面和音效表达自己对人物的主观认知,在完成人物形象的整体重建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给出自己的叙事角度。

在本片中,我们主要是通过画面剪辑来形成情节节奏以及对观众的引导的。为了更好地体现牛维霞的内心情感,我们运用运动画面来反映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当她得知女儿因淋巴肿大被送到医院后,她在医院走廊里留下了一连串急促的脚步声。随后又是一组连续的运动镜头:急速推拉急诊室门口的“急诊”两个字,牛维霞奔走的双腿和行进中的上半身近景,以及牛维霞从远处跑过来的快速拉镜头。这一连串的快速运动镜头能让观众更真切地感受到一位母亲的焦急心情。

带有抒彩的特写镜头也是表达编导者叙事角度的好选项。有一天我们特意不提前通知,到牛维霞女儿上学的幼儿园去拍摄她接女儿的场景。虽然事先有所预期,可还是没想到到了放学时间牛维霞果真没有及时赶来。她的女儿坐在班级里的凳子上等妈妈来接她,其他的小伙伴一个接一个地都走了,最后只剩下她一个人安静地坐着,很乖巧,但也很让人心疼。我们把这个场景拍成了特写,放在片子里显得格外震动人心。

生活中的故事很多,但好的故事相对少得多,能把好故事讲好的人更要少得多。所以讲故事是需要认真对待的一件事,不研究讲故事的方法和技巧,不能算是好的讲述者。从事党员电教工作这么多年,我仍然不敢自认为是称职的讲述者。路漫漫其修远兮,需上下而求索,需努力而不辍,需昼夜而不舍。牛维霞的故事我讲完了,讲没讲好需观众评价;需要电教人讲述的故事则永远讲不完,我希望下一次自己能讲得更好。

好记者讲好故事篇3

[关键词]典型报道;中国故事;首要前提;重要内容;主要途径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7 ― 0129 ― 02

2013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

讲话统揽全局、思想深刻,蕴含着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是新时期指导新闻宣传工作的纲领性文献,是全媒体时代宣传报道各行各业典型的人和事的航标灯,为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涵。

我们在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的同时,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是摆在广大新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特别是处于信息时代的全媒体格局形势下,讲好中国故事更成为引领正确舆论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迫切任务。在这方面,全媒体时代的新闻媒体,尤其是作为主流媒体之一的党的机关报,更要在讲好中国故事上大显身手、引领风尚,特别是要在典型报道领域勇于实践、有所作为,从而巩固壮大主流舆论,使其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效形式。

所谓典型报道,即“对社会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普遍意义的人或事所进行的比较深入的报道。典型是客观事物中具有普遍意义的事物,芸芸大众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选择典型的人和事进行比较深入的报道,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意义,最易于为受众所认识、接受,最具有感染的力量。”〔1〕党报围绕团结、稳定、鼓劲的指导原则,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选择最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件、典型人物、典型事件进行深刻剖析,产生具有震撼人们思想、发人深省的力量的典型报道,适逢其时,与时俱进,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那么,党报怎样才能搞好典型报道,讲好中国故事呢?

一、搞好典型报道,需要在把握时代脉搏、关注发展大势上做文章,这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首要前提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曾经指出,讲好中国故事,重要的是解决好讲什么、怎么讲和怎样讲好的问题。在提到“讲什么”时,刘云山阐释道,就是要把握时代脉搏、关注发展大势,聚焦“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主流展示好,把中国人民蓬勃向上的风貌展示好。刘云山对“讲什么”的阐述鞭辟入里、高屋建瓴、言简意赅,深刻凝练,颇具思想性、指导性和针对性,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理论与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是广大新闻工作者在“讲什么”的过程中,首先应该秉持和遵循的前提条件。

在搞好典型报道方面,齐齐哈尔日报着力把握时代脉搏、真切关注发展大势,认真探索全媒体时代格局下党报典型人物和事件报道的新理念、采写的新视角、传播的新渠道,取得了实践经验,丰富了理论宝库,产生了质的飞跃,收到了显著效果。

2014年4月份以来,《齐齐哈尔日报》开设“时代先锋”专栏,先后报道了甘南县兴十四村党总支书记付华廷等先进典型。特别是《屹立在黑土地上不朽的丰碑――追记龙江县龙兴镇雅鲁河村原党总支书记关学义》的长篇通讯,更是作者站在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以独特的视角、澎湃的激情、详实的故事、生动的笔触,讲述了抗击癌魔、忘我工作、无私奉献、鞠躬尽瘁的年仅50岁的中共党员关学义的崇高而光荣的一生。

长篇通讯以把握时代脉搏的角度为突破口,着力彰显共产党员关学义的高尚情怀和奉献精神,主题鲜明、立意深刻、文字隽永、情感丰富,竖起了一座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丰碑,为所有党员树立了一面鲜艳的旗帜。

文中写到,送行的队伍排出了几里地,雪地里被踩出了一个个脚印。大家都说,一个脚印,就代表老关在百姓心中留下的一个足迹。此时,天空中的雪花似乎也感受到了一股暖流,把它定格在了瞬间。茫茫群山传回低沉的回音:路通了,心顺了,自来水喝上了,漫山遍野的林木成材了,“穷山沟”变成了小康村,但您却默默地离开了……

一名共产党员,入党宣誓仅需短短的几分钟,但是要真正去践诺,经得起考验,需要拿出的是整整一辈子!他用共产党人的崇高境界,在老百姓的心中矗立起一座永远的丰碑。寥寥数语,画龙点睛,堪称讲好中国故事的范例之一。

二、搞好典型报道,需要在精彩的真实故事、生动的百姓故事上下功夫,这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内容

刘云山在会见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获奖代表并讲话时,就怎么讲好中国故事强调:“要真实、生动、鲜活地讲,真实的故事最精彩,百姓的故事最生动,要坚持实事求是,不断改进创新,努力出新出彩,做到见人见事见思想见精神。”刘云山为讲好中国故事所确定的基调,符合国情,实事求是,对新闻媒体搞好典型报道,讲好中国故事,具有指导价值和现实意义。

众所周知,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工作者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珍视新闻的真实性。在讲中国故事的过程中,要把真实的故事精彩地演绎,要把百姓的故事生动地讲述。在故事情节中,充分体现人物的思想性,展现事迹的生动性;在叙事说理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增强新闻媒体公信力、感染力、影响力的目的。

2012年7月22日,《齐齐哈尔日报・星期刊》一版在“感动鹤城好人榜”专栏,发表题为《惊世之举 义薄云天――记甘南县白血病爱心互动协会会长李冰冰》人物通讯,以讲述真实的、百姓的故事为切入点,以典型报道的方式,再现了患有白血病的李冰冰,顽强与病魔抗争,签字无偿捐献眼角膜和遗体,成立白血病爱心互动协会,竭尽全力帮助白血病患者和困难群体的感人事迹。

这篇人物通讯是在“精彩的真实故事、生动的百姓故事”方面下功夫的佳作之一,可贵之处在于作者选取主人公是一个平凡的“草根患者”,却做出了常人难以做到的事情――让爱心的善举温暖世界、温暖人间!

文中写到,“三十年前党的生日的前一天,他带着对生活的热爱与憧憬,降临到人间;三十年后党的生日的前三天,他带着对生命的渴望与眷恋,签字捐遗体。他拖着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身躯,为白血病患者奔走呼号;他拥有常人难以想象的惊人毅力,为困难群体募捐善款。”2009年寒冬,为了拯救黑龙江省大庆市21岁的债台高筑的农村患者贺某的生命,李冰冰带领志愿者们走上寒冷的街头募捐时,“有很多爱心人士伸出了援助之手,也有不理解的指责李冰冰是骗子。为了说服这些人,李冰冰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甚至给一位不理解而且说风凉话的人下跪……这次募捐共为贺某募集善款20000多元。”

现实生活中,募捐的事情时常发生,捐款的人士大有人在,然而,又有多少人能为了一位素不相识的求助的患者募捐而向路人下跪的呢?本身患有白血病的七尺男儿李冰冰的街头一跪,不仅没有失去尊严,反而唤醒了人性的回归,给人们上了一堂道义和良知的“补习课”!作者在表达真实、生动、感人的情节之时,在细节上以其生花妙笔,使“草根人物”的形象跃然纸上,可学可敬。

三、搞好典型报道,需要在坚持“三贴近”、深化“走转改”上显身手,这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主要途径

刘云山指出,怎样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要走出办公室、走出高楼大厦,在路上心中才会有时代,在基层心中才会有群众,在现场心中才会有感动,要深化“走转改”,多到基层一线,采写接地气、有温度的好新闻。刘云山的阐述一语中的,深刻隽永,新闻工作者要一贯秉持和认真遵循。

新闻界有句常言,脚板底下出新闻。的确,学习、实践、深入是新闻工作者的必修课,而其中最关键的一堂课就是“深入课”。历史经验反复证明,新闻工作者不能高高在上、闭门造车,更不能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而是要沉下去,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到火热的社会生活中,采写那些鲜活、生动、感人的,能站得住、能立得稳、能叫得响的新闻作品。

在搞好典型报道方面,齐齐哈尔日报、鹤城晚报深刻领会“8・19”讲话精神,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紧紧围绕地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在典型报道领域积极作为、努力探索,坚持“三贴近”,深化“走转改”,发挥了主流媒体的作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013年8月初,嫩江流域发生了历史罕见的大洪水。面对来势汹涌的洪水,齐齐哈尔日报把抗洪作为第一任务,选派精兵强将深入第一线开展报道。前方记者迎难而上,深入甘南县、讷河市等重灾区的县乡村屯,城防堤坝、田间地头,水中拍照片、坝上写稿件,多角度、全方位宣传报道全市排涝、保丰收、抗洪、抢险、救灾等项工作;后方编辑精心润色稿件,通宵达旦编校排版,使《齐齐哈尔日报》的抗洪报道客观反映了全市各级组织和广大群众抗灾自救的情况,详实、准确、生动,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营造了团结向上的舆论氛围。

鹤城晚报快速反应、周密部署,全力做好抗洪抢险的典型战役报道。在抗洪的报道中,记者不辱使命,无畏艰险,昼夜采访在抗洪一线。8月7日,记者深入讷河市启明村,穿着水衩裤,和村民一起行走在没过膝盖的臭水中,倾听百姓声音,及时将第一线的消息通过报纸呈现在读者面前。8月15日,记者下午四点钟刚刚结束采访,从大昂堤下来,在回市里的路上又得知洪峰将于晚上抵达大昂堤,匆匆吃了一口饭后,便又折回大昂堤……次日早晨,长篇通讯《争分夺秒军民会战大昂堤》呈现在读者面前。8月20日,《鹤城晚报》刊发《洪水来袭 鹤城经受住考验――全市抗洪抢险综述》,引起良好的社会反响。上述典型报道,既达到了讲好中国故事、发挥正确舆论引导作用的目的,又培育、锻炼了新闻队伍,更弘扬了新闻工作者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深化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敬业精神。

综上所述,在全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要恪尽职守,锐意进取,勇于探索,拼搏争先,在讲好中国故事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典型报道的独特优势,努力在典型报道上开拓新思路、实现新突破,产生新飞跃。唯有如此,才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使命。

〔参 考 文 献〕

好记者讲好故事篇4

教养总是在生活之中,但因为过于日常化的“外貌”,很容易就被我们忽视。作为一个有学前教育学背景的妈妈,管倚把教育学的理论以及自己的理解和想法贯彻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她很愿意和妈妈们一起分享生活中就能轻松实践的育儿法则……

在我们家,女儿从来没有睡前听故事的待遇。对她来说,和故事相关的事情是这样的:晚饭后,她可以自己看书,懒惰的我偶尔会和她一起看,读给她听;要不然就是刚睡醒,窝在被子里听播放器里的故事。

她小的时候,我还会每天和她一起看书讲故事,这几年,随着她年龄的增长,我越发偷懒,常常让她自己看书或者使唤播放器,一点不肯费口舌。

当然,我的理由很充分,美名其曰:阅读的能力很重要。

可是,倾听的能力同样重要。

我开始意识到这一点,是源于朋友对她家女儿的一番抱怨――

朋友评价自己的女儿:孩子上课时对老师的各种问题反应很快,老师们也十分喜欢这个聪慧的孩子,可是每逢考试,孩子却总是很粗心,做题不是落了这里就是没有顾上那里。

朋友的猜测和分析是:她家女儿是90后,生长于录音磁带、MP3风靡的年代,从小是听故事长大的,所以孩子擅长听,上课时优势尽显,考试时劣势突出。

朋友的话,让我一惊,我转念就想到我的女儿,她正好相反,看书的时间要远远多于听故事的时间,那会不会让她听的能力大打折扣呢?

“阅读障碍”的说法,很多人都了解,而且我们现在的书面考试制度让父母们对于孩子的阅读能力十分上心。而让孩子从小看书、看图画书,成了一个非常便捷的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途径,深受父母和孩子们欢迎。但与此同时,传统的口耳相传讲故事,似乎就很少见到了。以至于,一说到讲故事,很多人下意识的反应,就是亲子阅读图画书的场景。

但是,除了阅读能力,听的能力同样重要。从实际角度讲,以后孩子上学,学习方式是以听课为主、记笔记为辅的,考试的形式里还有一种“听力考试”的模式,更是实打实地考验着孩子用耳朵听的能力。

关于听的能力

从字面意思来说,听是人们借助听觉器官来接受信息的过程。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听是接受口头语言的信息,进而通过思维活动达到认知、理解、记忆的全过程。听觉记忆是人类记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人的记忆方式,有多种渠道,视觉记忆、听觉记忆、嗅觉记忆、味觉记忆……视觉记忆是人通过眼睛看到的景物来获取并记忆信息,嗅觉记忆是通过鼻子闻到的味道来获取记忆的信息,味觉记忆多依靠嘴巴品尝到的味道……

一个人固然可以依靠多种方式来进行对信息进行记忆,但是不免有局限性,不同人会有不同的记忆倾向。就像调香师的嗅觉记忆十分出众,而普通人闻多了香水味,早已分不清哪个是哪个;品酒师的味觉记忆也不错,能分辨葡萄酒的年份和产地,而大部分人只能说好喝。

以我自己为例,我通常很依赖视觉记忆。听别人介绍自己的名字,我永远是云里雾里,抓不住重点;但如果能看一眼对方的名片,就能很好地记住对方的信息。在生活和工作中,我这个记忆方式的缺陷总能制造出不大不小的尴尬和麻烦。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习惯于从阅读中获得信息,那么他长大后依赖视觉的方式来获取、记忆信息是必然的。与此相对,他就会忽略从其他渠道来获得同样的信息,比如听觉、嗅觉、味觉等。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需要其他的信息获取和记忆方式,听的能力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坐在同一个教室,听同一位老师讲课,可是有的孩子能记住老师讲的大部分内容,有的孩子却一问三不知。很明显,不同孩子听的能力完全不同。听过拉倒,无法依靠听到的言语来获取信息,并进行记忆,是一问三不知的孩子们的最大问题。就上课听讲而言,很多“不会用耳朵”的孩子就已经落后于起跑线了。

可能有人会说,看黑板上的板书,记下笔记,不是可以达到一样的效果吗?而且,就像我自己一样,听过的事情,可能很快就忘记了,但看过、写过的东西,却不太容易忘掉。

确实,已有的研究表明,与我们看到或者摸到的东西相比,我们对听到的东西遗忘得更快。美国爱荷华大学心理学系的艾米・博朗巴和詹姆斯・毕格罗,邀请100多位大学生参与了一项实验,在实验中,每位大学生都被给予不同的声音、图像和振动,结果发现,他们对声音的记忆最差。

但是,我们不妨大胆假设,就像“水桶理论”中的提升短板一样,一旦我们有意识地培养听的能力,提高短板即听觉记忆,那么我们的记忆能力是不是可以得到显著的提高?即便无法得到如推论一般美好的结果,我们利用不错的听的能力,与视觉体验相结合,是否可以更完善地记忆信息?

提高听的能力

最简单的方法,当然就是让孩子听故事,只用耳朵听故事,听录音机或者播放器里播放的故事,听爸爸妈妈讲故事。没有图案、没有动画、没有额外的其他刺激,孩子就是单纯用耳朵去获取信息,从而理解故事。

我们成人在学习外语时,通常视这样单调的听力训练为畏途,但是坚持训练后的成果总是能让人振奋。孩子也一样,处于语言发展关键期的他们,进步会比我们快得多。

检测孩子听故事的最终效果,有两种方法:请孩子复述听到的故事,回答关于这个故事的问题。这涉及到记忆和理解两方面的内容。你会惊讶地发现,5~7岁的孩子们听过几遍之后,就能几乎一字不差地把故事背诵下来,甚至语音、语调、语气都模仿得惟妙惟肖。回答与故事相关的问题,也不在话下。

不要浪费这样的良好时机。趁着语言发展关键期,和孩子一起看书、读故事的同时,也要让孩子练习只用耳朵来听故事。

你还可以:

给孩子听音乐,然后请他回忆着哼唱音乐。一开始你可以陪着他一起哼唱,逐渐过渡到让孩子独立哼唱曲调。

和孩子打电话。在电话里请孩子回答你的各种问题,或者听你讲个简短的故事并复述出来。

编写电话号码。随便说一个电话号码,看看孩子能不能记住并说出来。

向孩子口头布置任务,一次布置几条任务,比如先把桌子擦干净,再把凳子摆好,最后分碗筷等。看看孩子能否把所有的任务都记住。

请孩子做天气预报员。听了广播里的天气预报,请孩子再向大家播报一遍。当然,讲新闻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培养‘听’能力”规则

好记者讲好故事篇5

2010年全国图书订货会上,南派三叔携《盗墓笔记6》亲临现场。高大、微胖、安静,因为怕冷穿得极其严实;腼腆、内向、语速快还有点结巴。很难想象,写出了令无数人尖叫连连的鬼故事的南派三叔,竟如此年轻、憨厚,一脸的孩子气。

就是这样一个27岁的年轻人创造了一系列显赫的成绩:《盗墓笔记》写到了第六部依然势头生猛、为电影《刺陵》撰写的同名写真书大获好评、好莱坞派拉蒙公司买走《盗墓笔记》影视版权、美国Imgac漫画公司的《盗墓笔记》英文漫画版即将在全球英文国家上市……

深藏不露的南派三叔是这个时代的英雄,是英雄,我们就要追问出处。

被奶奶鬼故事吓大的孩子

南派三叔在身份证上的名字叫徐磊,1982年生于浙江杭州。独子、家境平凡,父母为普通工人。

父母工作很忙,徐磊从一岁开始就跟奶奶一起生活。奶奶家有个大院子,每天都有许多小孩聚集到那里听老人家讲故事。儿时的徐磊最大的爱好就是听奶奶讲故事,听完后再转述给其他小朋友。徐磊记性好,奶奶如果讲同样的故事,即使人名和地点都改了,他会马上提出抗议:“奶奶,这个故事您已经讲过了,讲个新的吧。”很快,适合小孩子听的故事,奶奶都讲完了。但徐磊还想听,奶奶就说:“那你过来坐在奶奶膝盖上。”3岁的徐磊欢天喜地爬上了奶奶的膝盖。“一天深夜,一个大户人家的院子里,小少爷起来上厕所时,突然被绊倒了。手上有黏糊糊的东西,他借着月光发现那是血……”徐磊“啊呀”一声,吓得往奶奶怀里钻。奶奶呵呵地笑:“你以后再缠着我,我就讲鬼故事给你听。”没想到小徐磊一边发抖一边眼睛发亮地催奶奶:“小少爷是不是踩到了死人?血是从哪里来的呢?”

“不是死人,是一具血尸哦。那具血尸突然站起来,比小少爷高一个头呢。小少爷吓得尿了裤子,他抱着头坐在地上,血尸就踩过他的肩膀,大摇大摆地跨过去……”奶奶实在拗不过孙子,就把他紧紧搂在怀里,继续给徐磊讲“血尸”。他听得瑟瑟发抖,但每当奶奶要打住时,他又催奶奶继续说。那天晚上,小徐磊噩梦连连。第二天早上醒来,他又来劲了,缠着奶奶问:“那个血尸回来找小少爷了吗?”奶奶就继续给他讲鬼故事。

后来为了让徐磊多吃饭,奶奶又给他讲“吃人蛇”的故事。“吃人蛇”专门和小孩比身高,如果谁比它矮,蛇就会跳到小孩肩膀上将他吃掉。这些可怕的鬼故事,让徐磊欲罢不能,常常吓得哇哇乱叫,但一到睡觉前,他又让奶奶继续讲。

徐磊又把故事转述给幼儿园的小朋友。他至今还能记得当时情景:“我讲那些鬼故事时,十几个小朋友都围着我,他们吓得哇哇大哭,我可得意了。我觉得虽然鬼故事很可怕,但听完之后,再用它来吓更多的人却很威风。”

许多小孩在童年时,可能都有个会讲故事的奶奶,但擅长讲鬼故事的奶奶少见。就这样,奶奶的鬼故事深深地烙进了徐磊心里,甚至影响了他后来的人生。

鬼故事听多了,徐磊开始夜夜做梦,而且每个梦都很怪异。上初一时的某天早上醒来,他发现床边有张字条:“1974年,月亮飞走了。月亮是个大骗子。”奇怪的字条,但上面的字迹是徐磊的。原来,这是他在半梦半醒间记下的梦境。上大学时,他梦见自己把一辆大卡车开到了空中,一只轮子骤然飞走,像气球一样砸在一个人的脑袋上,但是那个人却安然无恙。梦里总出现莫名其妙的情节,徐磊会把它们记下来,有时还去书店查找,企图找到某些解释。

奶奶的鬼故事讲完了,妈妈就给徐磊讲民间文学,但他觉得不过瘾,幸好夜晚会做稀奇古怪的梦。每天去学校,徐磊都急于把他的怪梦说给同学听,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听他讲故事的同学在下面尖叫连连。他成了老师们的“眼中钉”,动不动老师就说:“徐磊,你上讲台来讲好了。”高二时,英语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寒碜他:“徐磊,你成不了大器!”他只好闭紧自己的嘴巴,不再碰到同学就给人家讲鬼故事。从那以后,他开始自卑,说话会脸红,稍微多几个人在周围,他就会结巴。

“所有收获都和付出成正比,而未来是你自己的。你现在的态度决定后来的道路。”父亲跟徐磊这样说的时候,他正在读高三。当时他很苦闷,一方面因为满肚子好故事却没有人听而憋得慌,另一方面,万一考不上大学,讲故事能挣钱吗?

学习功课之余,徐磊常去叔叔的古董店,看看有什么新玩意儿。更多的时候,他是听叔叔讲述那些古董背后的故事。往往,叔叔讲完故事就提醒他要好好准备高考。徐磊说:“考不上大学,我就来您店里当伙计。”成绩永远只是中等,徐磊有自知之明,但多读些书,将来也许能当个作家。找不到好书看,他就看《新华字典》,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徐磊说:“学习成绩糟糕,老师讨厌你,没关系。但是,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放弃读书。”嘴上虽然这样说,他还是希望自己能考上大学,要考给断言他成不了大器的老师看看。

“南派三叔”就这样横空出世

“比尔・盖茨是我偶像,我想当大老板、赚大钱,身边美女如云。所以,高考填志愿就选了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环境宽松,不想上的课就可以逃,有一帮热血青年听他讲鬼故事。徐磊说:“但如果你在大学前受过不公平待遇,上大学无疑是最好的释放渠道。比如我的大学,就是完全解放我快憋臭了的嘴巴。”

大三时,徐磊在网上注册了一家公司,向海外推销赌具和玩具。因为做外贸生意,徐磊常常要跑工厂,见到比自己小得多的孩子没日没夜地工作,那些曾经辛苦打拼的同伴说走就走,骨子里浪漫、宁静的徐磊就想放弃。但是他穷啊,直到2006年底,他终于有了一小笔积蓄,这笔积蓄帮他完成了婚姻大事。结婚之后,他开始想做一点自己喜欢也擅长的事情。比如从小学六年级就有的梦想:一名小说家。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公司难以为继,徐磊竟然有如释重负的感觉。他渐渐放下生意,看自己喜欢的书,去叔叔的古董店里听故事。更多的时候,他想的是写故事。

徐磊的脑子里装满了故事,而人生中听到的第一个鬼故事:奶奶讲的血尸,最先跳了出来。而叔叔的古董店,为鬼故事准备了各种各样的道具。徐磊开始在百度贴吧里写鬼故事:“50年前,长沙镖子岭。4个土夫子正蹲在一个土丘上,所有人都不说话,直勾勾地盯着地上那把洛阳铲。”奶奶的故事是他的提纲,故事里的“我”是他自己:懦弱、犹豫不决,恋爱时不知选哪个女孩,结果被人家选择。

这就是《盗墓笔记》的开始。第一章写完后,引来百万跟帖,徐磊想不红都不行了。出版社编辑打电话给他,要出他的书。4个月后,《盗墓笔记I:七星鲁王宫》的样书送到了徐磊手上。笔名“南派三叔”,是被编辑催急了他随便想的。25岁的“南派三叔”一夜暴红,一个月后,《盗墓笔记I》销量达60万册。

徐磊觉得自己出名带来的最大,就是可以报那个曾断言他成不了大器的老师的“仇”,而且,父母还可以逢人就夸“我儿子可是作家”。

不再打理公司业务,专职在家写稿,每天两万字,徐磊囤积了那么多年的故事,终于有了宣泄的地方。一年半时间,他连出三本《盗墓笔记》,追捧的粉丝越来越多。但也有人说他抄袭,说他的书引起民间盗墓狂潮,还有自称是盗墓贼的90后小屁孩成天打电话给他,纠正他书里的错误。

2008年初的一天,一位来自济南的中年男人登门拜访。“我预感到这次碰见真的了。这大叔中等身材,前胸后背都是文身,脖子上挂着一串长及膝盖的粗金链子。他跟我说,这金链子是在盗墓时用来套尸体脖子,然后把他拉起来的。”后来徐磊千方百计查到了来人资料,得知他还真是盗墓贼,已经出师,是某派掌门人。

还有一次,徐磊和出版社的编辑路过北京某书摊时,发现最醒目位置摆着盗版《盗墓笔记》。得知他就是作者“南派三叔”,老板喜出望外地让他签字,他竟毫不犹豫地就在盗版书上写“祝前程似锦。南派三叔。”还有人给他发邮件说:“我是你的忠实读者。但是现在正面临高考,我没时间等你的书出版,给我看看手稿吧。”他便真的把手稿发过去。第三天,还没给出版社的《盗墓笔记》就上市了。

奇思妙想的人永远都不会老去

2008年,《盗墓笔记》写到第四部时,徐磊已经烦透了。但合约在身,他又不能放弃。出版社天天催,妻子有孕在身,梦里梦外他都沉浸在那些鬼故事里,开始整夜整夜失眠。一个声音告诉他:“停下来吧,陪陪妻子。”另一个声音却说:“不能停,不然那么多故事会把你脑子挤爆的。”他关了手机,整天坐在电脑前写字,闭着嘴不说话。好不容易张嘴,妻子很嫌弃地说:“快闭上,臭了!”

就这样纠结、失眠和抑郁,看着妻子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徐磊很恐慌。“我害怕当了父亲后会失去灵感,我担心老婆变成大嫂后不再那么宽容我。”他就去查海岩、史蒂芬森的资料,得知他们都有孩子,而且到中老年后都混得很好后,才没那么恐惧。在七天七夜地写作之后,他陪着妻子进了产房。荣升父亲的刹那,抑郁症不治自愈――儿子超帅,和徐磊一样是双鱼座,很黏人,年纪小小就有自己的主见。二十几岁就当了父亲的徐磊说,父亲这个角色让他一瞬间明白了许多。比如一夜成名,比如成名后蜂拥而来的财富、追捧和非议,这一切的一切,全都是身外之物。

尽管如此,面对媒体或者粉丝的追捧,徐磊依然还有些无所适从。“我紧张时依然会结巴。但是因为做了父亲,我知道自己越来越强大。以前写鬼故事、做噩梦都会把自己吓个半死。但现在,我不怕了。”徐磊说写作是一个修禅的过程,有喜有忧,有骄傲也有失落,但写到一定程度,人的价值观和心智都会得到沉淀和成熟。

写到第五部的时候,徐磊从容了许多,一边写,一边读书:考古学、禅学、帮派学和道教。他的盗墓系列小说,其实是满足那些和自己一样有虚荣心、但没能出人头地的80后寻找未知和探索未来的好奇心。

从2007年夏天到2009年年底,他的《盗墓笔记》已出版6部,销售量达200万册,年收入百万,创造了盗墓系列小说家的神话。在积极寻找国内电影公司处处碰壁后,2009年12月,好莱坞派拉蒙公司主动找到徐磊,买走了《盗墓笔记》的影视版权。“他们正在将小说改成剧本。这并不意味着《盗墓笔记》一定会拍成电影,但我已经收到了公司的第一笔意向金。如果真能拍成电影,南派三叔或许能问鼎中国作家富豪榜冠军。”一向低调的徐磊得意洋洋地炫耀,“写鬼故事得吓死我多少细胞啊!要是真拍成电影,我和老婆、儿子下辈子都不用干活了。”

儿子一岁两个月大时,妻子问小家伙:“妈妈的心肝宝贝是谁?”儿子指了指自己。妻子又问:“爸爸的心肝宝贝是谁?”小家伙看了看爸爸后,小手指向徐磊的电脑。从那以后,无论出版社催得多紧,无论有多么重要的活动,每逢周末,徐磊一定会陪妻子和儿子度过。

“我一定会支持儿子所有不犯罪的尝试。他要是不想读书,我就帮他读好了。”徐磊说像他这样原本默默无闻的人,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和父母当初的宽松和信任分不开。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是幸运又幸福的80后。

记者问已经名利双收的徐磊,现在害怕什么?他沉思了许久说:“再恐怖的鬼故事也不会吓倒我了,不担心脑子里装满了故事的自己老去、不担心爱情会消失,也不担心儿子长大后会和自己一样懦弱、犹豫不决,面对爱情不知所措。”说着,徐磊话锋一转,“其实我还是一个胆小鬼――我害怕还不到两岁、常常能跟马桶玩一天的儿子会固执地认定电脑才是爸爸的‘心肝宝贝’。我担心儿子不跟我亲,担心自己很有钱,但却做不了合格的父亲。”

好记者讲好故事篇6

关键词:讲故事 采访风格

柴静作为当代国内一线的记者型主持人,无论是她的采访活动,还是人物访谈节目,都给受众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她的每一次创新都是源于她多年采访的实践经验,而也正是这种经验的累积,使得柴静的风格越来越贴近生活。下面我们就以柴静的电视节目《看见》为例对其采访风格进行研究。

一.好的新闻是从讲故事开始的

“新闻报道是以讲故事的形式向受众提供信息的最好方式之一。”这是威廉・E布隆代尔在他的《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中所提到的。正如他所说,好的新闻报道就在向受众讲故事。而这里所说的“故事”并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故事,而是一种叙事的手法。纵观柴静的所有作品,无论是采访或是访谈节目,与其说是新闻作品更不如说是柴静为受众精心准备的一个个关于不同人物的故事,我们在柴静的访谈节目《看见》中就发现。柴静为每一个受访者都定制了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而这个故事也并不是柴静讲出来的,而是由受访者自己讲出来的,或委婉动听或慷慨激昂都是受众自己的个人体会。

与其他访谈节目主持人不同的是柴静向受众展现出来的更多的是以表达情感为主,能调动被采访者的情感,充分展现现实,而这种表达就使得她的采访变成了一个很好的故事,如在《药家鑫案双方父母受害方退还赔款》的那一期节目中,柴静面对双方的父母亲时,始终保持着一种平静而低沉的语调,语气上也是娓娓到来。她只是想为受众展现出一个真实的采访对象,而也正是这种关切的情感使得受访者可以真实的吐露出内心。

二.好的新闻要有深度

在柴静的作品《看见》中有这么一段话“一个新闻事实至少可以深入到知识、行业、社会三个不同的层面,越深,覆盖的人群就越广,你找了几个层面?”仔细想来,我们大多数的报道往往只停留在知识层面,并没有继续将其延展到后续两个层面。作为一个记者只是会讲故事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新闻毕竟不是小说,他们在讲述故事的同时还要对发生的事件负责,对受众负责,对整个社会负责。所以,记者不仅要会讲故事,而且还要把故事讲出深度。

在《看见》的中我们经常看到柴静在问“为什么?”“有没有一种可能?”这些简单的问句就是柴静将受访者导向话题深处的坐标。她要把受访者讲的故事导向更深的层次。比如说,她在《药家鑫案双方父母 受害方退还赔款》的那一期节目中,柴静在采访药家鑫的父母时,一直通过药家鑫在出庭时的证词和他生前与同学们的交流来引出药家鑫为什么会在案发时做出了肇事杀人这种极端的行为。慢慢发现其父母对于药的教育过于直接粗暴、缺少沟通使得药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偏执甚至走向极端。这样运用疑问句的短刀直入,就清晰明了的将药的家庭教育展现在了我们面前。同时对全社会父母教育子女的问题起到借鉴。这个采访并不是特例,在每一段采访的过程中柴静都会就采访的主题进行抽离,进而将采访的主题进行深化。

三.结语

纵观柴静的所有采访,我们不难发现柴静在每次采访时,都是在用心与受访者沟通和交流。并且对于受访者来说始终都是一个听故事的人,而在听故事的同时又不断地根据相关线索进行发问,为受众营造一个对于受访者来说有血有肉的故事,而这个故事不仅有血有肉构造丰满,最终都要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这个高度或是对受众起到借鉴作用或是对受众起到警示作用,真正将新闻的作用充分发挥。看到这也许有人会有疑问,就是柴静这样是不是会影响到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在这里要说明的是,无论是纸质媒介还是电视媒介在进行新闻报道时,记者或主持人都要恪守底线,多采用引用或直接应用受访者自己的话,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持新闻或采访的真实性原则,而这里的柴静在每一段采访中都是遵从了受访者自己的意图,并且在采访过程中柴静还不断的在验证受访者所说的话。也只有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把握新闻的真实性。

参考文献

[1]刘晓彤.对柴静采访风格的探索[J]《新闻传播》2014,1

[2]宋晓阳.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指南[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1

好记者讲好故事篇7

读了《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这本书,我对新闻的认识更深了。特别是书中的第七大原则――新闻工作者必须让重大事件变得有趣并且与受众息息相关,让我深以为然。依这个原则说来,新闻,就是有目的地讲故事。这个目的就是向人们提供理解世界所需的信息。

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人们更关注“有趣”的新闻。一张凤姐的图片可以在网上疯狂转载,一个“我爸是李刚”的段子可以肆意传播,这不仅缘于网络的神奇力量,事件的重要、新奇也是其广泛传播的原因。

我们是应该强调新闻有趣、有吸引力、刺激人的感情,还是应该坚持只报道最重要的新闻?新闻工作者应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还是满足他们的本能欲求?信息对故事,需要对欲求――这种提出问题的角度本身就很荒谬。现实中的新闻实践不是这样的。这本书提供的很多证据说明,大多数人两样都要:既阅读体育版也看商业版,既看《纽约客》也看卡通漫画,既看书评也做填字游戏。

讲故事和提供信息,这两者并不矛盾。有效的新闻写作必须既做到清晰明了地提供公民必需的新闻,同时要文字优美,这也是对记者叙事技巧的基本要求。

新闻的六大基本要素是:何人、何事、何情(How)、何时、何地、为何。如果我们把何人看成角色,何事看成情节,何地看成环境,何情、何时和为何看成叙事的话,我们就可以把信息和故事融为一体。记者拿到一个任务时,首先应该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这则新闻讲的究竟是什么?2.这则新闻的受众是哪些人?他们对这个主题会做出怎样的判断?3.需要掌握哪些方面的信息?4.叙述这则新闻的最佳方式是什么?

有经验的新闻工作者知道,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坚持“把重要的问题变得有趣”,才能给受众提供既重要又好看的新闻。即使故事很好,也需要一个会讲故事的人,才能发挥这则故事应有的效应。如何讲好新闻这个故事,对每位记者都是考验。

然而最近几年,叙事性的新闻写作被一些编辑倡导为“带着态度写作”,强调新闻工作者在“讲述故事”的同时,插入自己的感想和观点。这是亟须注意的一个问题。新闻的本质是叙述事实,不是说话,所谓“用事实说话”是一种较好的宣传方式。在讨论新闻写作技巧的时候要牢记一点:形式永远不能决定内容,技巧绝对不能改变真实。

好记者讲好故事篇8

同样是讲故事,同样把故事讲成电视品牌栏目。《传奇故事》和《人间》无疑有着许多值得总结和研讨的成功之处,本文以叙事者为切入点,分析故事类节目应该怎么讲。

一、叙事者决定节目的定位和风格

叙事者指叙事文中的“陈述行为主体”,[2]或称“声音或讲话者”,[3]它与视角一起,构成叙述。对于一个故事来说,叙述者在材料的取舍、组构乃至说话的语气运用上都会对其特色和性质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对于以讲故事为主体的故事类电视栏目来说,讲述者的不同直接影响着栏目的定位和风格。

以异叙事者和同叙事者为例,异叙事者指位于他讲述故事之外的叙事者,他讲述的是别人的故事,因而 “可以凌驾于故事之上,掌握故事的全部线索和各类人物的隐秘,对故事作详尽的解说。”[4]这种全知全能的角色知道故事最精彩的部分在哪里,并可以有意识的把这些部分衔接在一起使得故事情节很紧凑。因此以异叙事者为讲述主体的故事类栏目重情节讲述,定位于奇、异故事类,风格上较大气、理性。同叙事者指“故事中的人物,他叙述自己的或与自己有关的故事”[5],这种处于矛盾中心的人物在讲述自己的经历和内心感受时,通常是情真意切的,提供的信息很详细,内心剖析也很深刻,因此以同叙事者为讲述主体的故事类栏目擅长情感表达,定位偏“情感类”,风格上比较细腻、感性。

二、叙事者在《传奇故事》和《人间》中的角色分配

胡亚敏在整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把叙事者类型界定为:异叙事者与同叙事者(根据叙述者与叙述对象的关系划分);外叙事者与内叙事者(根据文本中叙事层次划分);“自然而然”的叙事者与“自我意识”的叙事者(根据叙事者的叙述行为划分);客观叙事者与干预叙事者(根据叙事者对故事的态度划分)。

本文主要从叙事者与叙事对象关系角度来分析《传奇故事》和《人间》的叙事者。

1. 《传奇故事》以异叙事者为叙事主体,同叙事者附属异叙事者

(1)作为组织者的异叙事者

《传奇故事》主播就是“处于讲述故事之外,掌握故事的全部线索和各类人物的隐秘” 的异叙事者,他是故事的讲述者、组织者、评论者。

以2008年10月2日播出的《“糊涂”母子荒唐情》为例。每个主人公的经历、想法都通过主播的讲述都得以呈现。不仅如此,主播还可以在故事的时空中任意穿梭,对故事进行回顾或展望,通过分析理清线索。《“糊涂”母子荒唐情》中儿子女儿各执一词,究竟是哪一方对哪一方不对?仅仅听当事人的辩解,观众也分辨不清。栏目主播也就在这个时候对故事做了全景式的回顾,“让我们来梳理一下今天这个稍微显得有点乱的故事,1995年的时候这个家一分为二……”

主持人信手拈来的评点也是《传奇故事》的特色之一。《“糊涂”母子荒唐情》的结尾主播说道:“把一句老话送给这家人吧: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我们也希望他们能够冷静下来好好想想,你们所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真的都那么理直气壮吗?”每期节目的最后,主播都以这样的评论来结束故事的讲述。

(2)充当补充者的同叙事者

《传奇故事》中同叙事者的讲述很少,他们的话语 “嵌入”异叙事者的讲述,仅仅为主播“说道”提供缘由和论据。

例:《少女恋上有妇之夫 为报复抢劫情人妻子》中探讨樊花抢劫缘由的时候,主播说:“樊花也确实是不缺钱”,之后画面依次是――樊花母亲:“我们家不缺钱”;参与抢劫的翟小飞:“她属于成功人士”;樊花:“几百块钱,还没有我店里面一天的营业额多呢。”这些同叙事者及次同叙事者的话语都是主播那句“樊花也确实是不缺钱”的印证和补充。

2.《人间》以同叙事者为叙事主体,异叙事者只是引导和记录者

(1)异叙事者是引导者和记录者

《人间》的主持人和插播短篇中画外音叙事者都属于异叙事者:处于所讲述的故事之外。但不同于《传奇故事》,《人间》的异叙事者是“充当纯粹的记录者,有节制的发出信息”。[6]以8月28日播出的《破碎的明星梦》为例。

主持人周舟:“他觉得此事必有蹊跷,那么这其中的隐情究竟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人间事件”、“我想问一下,你女朋友当初是怎么到这家影视公司去的”;

画外音异叙事者声音:“志文怎么也不会想到,一个短信,这段来之不易的恋情就被毫无征兆的给终结了”,“姐妹俩说,他们去年尚未成年时被老板强行潜规则”。

主持人周舟只充当故事的引导者,引导主人公回忆发出更多信息;画外音叙事者是紧跟人物充当纯粹的记录者。二者的话语穿插在同叙事者讲述中,主要起介绍人物和衔接引导故事的作用。对于故事的来龙去脉他们也同观众一样处于未知状态。

(2)同叙述者是讲故事的主角

由于异叙事者并非全知全能,同叙事者就承担了把故事讲述清楚的责任。《人间》每期节目都是由多个同叙事者的讲述构成的一个完整故事。不管故事多么复杂,栏目组总是尽力把与故事有牵连的人找到,让他自己讲述。如《寻情记》这期节目中,被请到现场的讲述者就有9个。

《破碎的明星梦》中,主人公陈志文、当事人包包阿紫、志文女友宣萱,都依次被请到节目现场,每个人都以第一人称的口吻,从自身所知完成对故事的讲述。同叙事者能剖析人物内心活动,因此《人间》同叙述者以当事人的身份讲述自己独特的心理历程,使得节目能够进入到个人的心理纵深,解读生活与命运的奥妙。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传奇故事》和《人间》在叙事者上的不同体现在异同叙事者谁为叙事主体上。《传奇故事》以异叙事者为叙事主体,主播独特的讲述方式使一个个平凡的故事在神采飞扬的讲述中,都变成了“传奇”,栏目定位为 “传奇故事类”,重视情节讲述;《人间》中同叙事者大胆率真地释放自己的真情实感和生活经历,观众在观看节目的同时也在他人的镜像关系中认识自己,栏目定位为“情感故事类”,重视情感表达。

风格上,《传奇故事》的主播在节目中的角色类似于古代的说书人,他“经常使用一些俗语以及中国古典名著中的精彩句子总结评论故事,这使得故事与现实生活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了链接”[7],节目因此有一种“大雅”的氛围,叙事比较理性,风格比较“大气”; 而由于“处于各种矛盾中心的主人公的叙述在某种程度上更容易与受众产生共鸣”[8],因此《人间》擅长展示人物心理情感,着力提供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风格比较感性、细腻。

三、合理分配异同叙事者的“讲述权”才能讲好故事

异同叙事者是相互补充的关系,对任何一方话语的过度运用,都会造成故事类节目的失衡。异叙事者话语过多,会使节目陌生化、说教化,难以深入展现故事中人物的内心活动,不易与观众达到情感共鸣;同叙事者话语过多,容易使节目主题分散,失去节奏和导向性,落入俗套或陷入琐事的无谓争论。

1.《传奇故事》重异叙事者,轻同叙事者直接导致节目个人倾向强、不够客观,有高度,但没深度;其次是使节目过于陌生化,始终与观众保持一段距离。

例一:《少女恋上有妇之夫 为报复抢劫情人妻子》这个故事通过题目就可以知道大概,而节目却做了近30分钟,大部分是金飞的讲解、评论:“你听这樊花说的,还真够玄乎的。”“说到这鬼上身呢,这玩意儿就不足为信了。”“樊花所说的这些理由实在是太可笑了,很幼稚。”这种主持人即兴言论会让观众觉得主持人话语过多,优酷网友对这期节目的评价就有:“主持的废话真多”。同时说教性的话语使节目显得冗长拖沓,减少了观众对故事的期待。

例二:《“糊涂”母子荒唐情》中栾老太太讲到:“我不给她,她打我,她把我的户口偷了,迁走了。”这个时候。观众很想知道这个“她”是谁,但是老太太的讲话的画面就此停住了,下一个镜头就回到演播室,由主持人金飞说:“那么这个让老太太恨的牙根都痒痒的‘她’到底是个什么人呢?说起来这也不是外人,就是石老太太(可能是主持人口误,应该是栾老太太)的女儿。”虽然这样观众也获得了欲知的信息,但如果能够由老太太亲自讲出来是她女儿,再加上老人当时“恨的牙根都痒痒的”的表情,这期节目将更精彩。异叙事者对细节信息和人物的内心表现不够深刻,不能拉近观众与节目距离,给《传奇故事》留下了一定的缺憾。

2.《人间》以同叙事者为叙事主体。缺陷在于:人物所知有限,他难以深入了解其他人的生活,也无法掌握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有些情况下不能提供明确的答案。

例:《破碎的明星梦》中女友是否遭遇“潜规则”?主人公志文无法给出答案而只能凭借猜测:“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后来的故事却印证了宣萱的确是遭遇了摧残)。但总体来说,《人间》在异同叙事者话语分配上比《传奇故事》合理,它在坚持同叙事者为叙事主体的同时,也给予异叙事者充分的“讲述权”:主持人适时的发问既引导了故事的走向,保证了节目不跑题,又使更多细节信息得以展现,升华了故事主题;画外音叙事者概括了当事人的经历,免除了当事人冗长的回忆,保证节目的“共时”性;必要的时候,栏目组还请来专家现场对当事人所遇问题予以科学的建议,增强了节目客观性。“讲述权”分配的合理性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人间》的后来居上。

因此,故事类电视节目在使用异叙事者叙事时,要注意同叙事者的补充作用,细节信息、心理剖析部分要用同叙事者的讲述;同时异叙事者为讲述主体的节目对主持人要求极高,他不仅要有较好的语言组织能力而且要能够对事件做出精彩的评点,这类节目的传播价值主要来源于讲述者对故事的解剖驾驭过程。《传奇故事》中异叙事者个性化的讲述使得整个节目成为无法复制的精品。如果一个以异叙事者为讲述主体的的节目其讲述者的个性魅力不够,则栏目的质量将大打折扣;以同叙事者为叙事主体的电视栏目,要注意异叙事者的组织构建作用和导向性作用的发挥。这一点上《人间》的做法值得借鉴。

“现在的时代已经不是故事的时代,而是讲述的时代,故事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何讲故事,用什么方式讲故事。”[9]在当今节目资源短缺,故事类节目又大受欢迎的情况下,我们主张要学会复制和克隆,对成功的电视节目成功之道的把握,可以让我们弄清可复制的机制,进而在发扬对方优点、摒弃缺点的基础上,提炼出自己特色,进行资源重组,做出更加优秀的电视节目。

注释:

[1] 胡智锋、张国涛:《私人情感电视呈现的新探索――以江苏卫视为例》,载《当代电视》2007年第9期。

[2] 托多洛夫:《文学作品分析》,载《叙事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71页。

[3] 胡亚敏:《叙事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6页。

[4]、[5]、[6]同上,第41页。

[7] 王伟《论中国故事类栏目定位与发展》,载《现代视听》2007年第10期。

[8] 同[4],第42页。

上一篇:曹冲称象的故事范文 下一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