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生活范文

时间:2023-09-24 04:11:03

我所理解的生活

我所理解的生活篇1

写这篇文章的原因就是又看了一遍他的《我所理解的生活》。而我所理解的生活,很简单,就是要自由。

最开始关注韩寒,是因为看了他的博文,犀利中不乏幽默感,有强烈的人格魅力。我由于个人原因,不喜欢看青春爱情小说,所以自然而然的喜欢上了看韩寒的时评。在高中毕业时,同学给的同学录上的“你的愿望”,我写的都是,成为一个像韩寒一样的人。在我看来韩寒是个自由的人,是这个世界上最自由的人。

生活在当今这个“和谐”的社会,我感觉自己都快被和谐了。虽然我还能走能跳,能花钱买东西,能去自己想去的地方,看上去也挺自由的。但那不叫自由,而叫权力。但我的权力原本不仅仅是这些,我可以做很多事情。但由于众所周知的社会原因,我们都不得不做一些不喜欢的事或者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而韩寒却能再这样的一个社会里过的很自由,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因为韩寒至今没有领导,所以没有人能约束他。他写作,是他的特长,可以随便写自己想写的。他赛车,只有对手,而幸好这是他喜欢的事业,他可以尽力去完成自己的梦想。

放眼观望现在的人,让巨大的生活压力压迫着,上班看领导脸色,出了门还得警惕不能惹那些有权有势的人。在外忙忙碌碌一天,晚上拖着快要虚脱的身体上床睡觉,因为明天又要开始又一轮的压迫。终于等到期盼的休息日,还只有一天,还只能补觉。就像一个经济学家说的:你让一个人每天六七点起床、穿衣服、洗漱、上厕所、顶着交通压力坐一个多小时车去上班,物价那么贵还吃着有毒食物,呼吸着有毒气体,每天还得看老板脸色,还得堤防有扣工资的危险,这样你还要人家享受这种生活,你当人家缺心眼啊。

我也讨厌全部模仿,毕竟每个人都不能复制,性格再改,本性不能改,不能邯郸学步,学到最后学的连自己都不是了。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现实,面对这个扯淡的社会偶尔用扯淡的态度面对。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学会不满足,我们有太多得权力都没有得到。就像网上一位朋友说的:都说中国人多难治理,其实中国是最好治理的。因为中国人从来不问政府要什么,所以中国是世界上最好治理的国家。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去追求原本应该属于自己却没得到的自由,这个扯淡的社会中不缺乏操蛋的人,别让小人的闲言碎语和冷嘲热讽打压下去,别被这扯淡的社会和谐、麻木。为自己的自由战,没有什么不对。

我所理解的生活篇2

生活物理 基础教育 课程标准

一、引言

我国的师范教育开始于1897年由清政府创办的南洋公学,到了1902年京师大学堂的师范馆,师范教育体系自此建立。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所研究的是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为了适应科学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中物理课程。

中学物理新课程改革中强调自主探索能力和多学科交叉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物理现象从来都不是孤立的,总是伴随着化学、生物等现象而产生,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必须要求教师有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物理学师范专业培养模式和方案比较传统,培养的物理教师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中学物理的教育教学工作。鉴于此,在物理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生活物理显的尤为重要和紧迫。

二、生活物理的本质

物理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如果能将生活现象和物理知识联系在一起,这样不仅能够活学活用和活跃课题气氛,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他们就会主动而自觉的学习。

所谓生活物理,就是在平时的生活中,所能碰到的物理现象和规律,将生活世界和物理世界统一起来,鼓励学生发散、变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兴趣。生活物理课程撇开传统理论物理的枯燥,以实际生活实例为主要素材,用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方法解决问题,让他们对过对实际问题的阅读观察和认真思考,培养他们动手能力和小组讨论的自主探究能力。通过自觉主动的探究和讨论,培养他们用理论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发觉事物发展的前因后果,升华自己对知识概念的理解,只有这样,知识才能学活,不是读死书和死读书。

物理源于生活,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物理教学中要加入生活元素,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去解释所蕴含的物理概念和物理知识。只有这样使生活和物理有机联系,才能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和谐与统一。

三、生活物理的研究内容

物理学的研究进展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所研究的范畴包括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日月星辰,小到原子分子,都是物理学的研究范围。物理学为我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指导,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我们的日常行为,所以学好物理,用好物理知识,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让我们可以享受生活。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有哪个师范院校给物理学专业专门开设了生活物理课程,当然也没有专门的生活物理课本。经调研发现,物理学师范专业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增设有很高的兴趣,他们感觉这对他们以后的职业生涯有很大的帮助,在某种意义上超过了个别理论课程的学习。让我们期待着生活物理课本早日面市,进入学生的课堂。

生活物理应该以中学物理所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为基础,结合生活实例解释物理现象。我们要善于观察和总结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分章节从物理学所覆盖的力热光电原几个方面罗列。还要把握科技信息,将每年各省市的高考、中考试题中考到的生活物理,挑一些具有代表意义和典型的例题,辅到每部分内容的后面。同时还应该穿插部分师德教育内容,老师不光传授知识,还要教育下一代,是人们行为处事的楷模,因此,师德是老师必不可少的内涵。下面我们简单举例说明生活中,我们能够碰到的且熟知的物理知识。

跷跷板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小朋友都喜欢玩的一种游戏。但其所包含的物理知识很多,我们的老师在讲解力矩这一内容时可以从以下方面引用。(1)两个小朋友体重一样时,所坐位置对跷跷板的平衡和转动幅度的影响。(2)体重差别较大时,所坐位置对跷跷板平衡和转动幅度的影响。通过让同学亲身体会,自己总结规律,他们学到的知识才能牢记。在比如,我们同学们当中有好多同学以为眼睛近视而佩带眼镜,他们肯定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当冬天天气特别冷的时候,人们从屋外进入屋内,镜片上会有薄薄的一层白雾,询问他们这是怎么形成的,并让他们讨论得出结论。还有我们做汽车,当汽车紧急刹车,乘客会怎么样?为了理解失重和超重现象,举例垂直起降电梯。为了理解能量转化,我们也可以举例,在北方的农村,人们考暖气或火炉取暖等等。

在光学方面,比如研究光线的直线传播时,可以结合晚间行人在路灯底下的影子为例。还有汽车的观后镜是凸面的还是凹面的,各有什么区别。日食和月食是怎么形成的,反应了什么物理规律,他们有什么区别。电磁学方面,大家对移动电话应该不会陌生,声音和图像通过什么途径传播,我们在坐飞机时为什么要使手机登通讯设备处于关机状态。磁悬浮列车为什么能达到非常高的速度,利用了什么原理。厨房中微波炉、电磁炉等家电设施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每年全国各地有关生活物理的考题也有很多,作为物理老师,如果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引入很多的生活实例来解释物理现象,这将有助于学生在考场上从容应答。

四、结论

学习物理对很多学生来说是一件枯燥而无味的事情。究其原因,一是学生缺少物理联系生活的意识,以接受性学习为主。二是学生很少探究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不能学以致用。三是老师过多地强调理论讲授,将物理规律作为已然成立的定理要求学生掌握,使学生丧失了探索的能力和好奇心,从而传递使他们缺乏创造力、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的能力。因此,为了改善目前师资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培养他们组织教学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使他们较快的适应中学物理课程改革的要求,在物理学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增设生活物理现在看起来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

参考文献:

[1]顾明远.师范教育的传统与变迁[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15(3):1-6.

[2]廖伯琴.中学物理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实施[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我所理解的生活篇3

关键词:高中数学;生活化;映射;学以致用

1.概述

数学是科技发展的基础,对于我们高中生来说,学习高中数学需要有强大的想象力和完美的思考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这样才能将数学学好。然而数学来自于生活,很多定理、命题、证明、解法等等大都来自于生活中的现象,经过诸多专家学者进行研究、升华、去具象化而形成的指导数学研究的一系列的理论知识,所以对于高中数学的学习,要从生活中的现象入手,从生活中来去具体实际地学习高中数学知识,到生活中去来应用数学知识提高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最大限度地完成对高中知识的学习。目前在老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都是过分地强调和解释理论知识,而非从生活角度入手,那么我们在学习到理论知识后,在知识消化阶段就要不断地将其与实际生活现象进行对比,从而将数学理论知识对应到生活现象中实际问题,将生活现象中实际问题抽象到数学中的教学模型,进而实现数学学习的深入与提升。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所以我们在对高中跟数学学习中要不断对将其与生活紧密相连,将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升数学学习成绩。

2.从生活中学习高中数学知识

2.1让数学学习生活化

在老师讲解完高中数学的理论知识后,作为学生要知其然和所以然,要根据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日常的生活经验,连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对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消化和深入学习,将抽象的基本概念、公式、定理、规律等进行具象化,从而实现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问题的对照,从最初的感性接受到最后的理性认知,从而加深对数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集合”知识的时候,可以根据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来联想生活中的实例,集合即为相同元素的组合,那么学生与学生即是相同元素,老师又是相同的,那么就构成了学生集合和老师集合。通过在回顾学习过程中引入我们能够想象到的实际例子来深入理解集合的基本概念,而后我们就能轻松地对交集等基本概念进行再次理解和深入学习。在对“角的概念推广”章节,我们也可以想象到“活络扳手旋紧螺母或旋松螺母”的生活实际现象,从而轻松地理解大于360°情况下的角度问题,以及在不同的旋转方向下,角度变化问题。通过实际的生活案例来学习高中数学知识,可以将抽象的、逻辑复杂的数学问题,变成具体的生活问题,根据我们自己的生活阅历、已有的数学知识来对其进行深入学习。

2.2 在生活中体验数学

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无处不在,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随处留意常见的数学现象,从而可以加深我们对学过的数学知识的学习,同时也能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轻松。

例如对二次函数的理解,在老师讲解相应知识后,相比很多学生脑海里都是比较混乱的,而在体育课程中,我们可以很轻松地简单抛物线的情况,例如体育课程中的篮球投篮动作。我们知道篮筐高度高于人手高度,如果想让篮球轻松投入篮筐内,就必须使用抛物线,那么投篮的时候,我们要考虑篮球出手时投掷的力度和角度,二者则是由人与篮筐之间的直连垂直距离来决定,最后投掷出完美的抛物线篮球入网。通过二者之间的关系,就能知道抛物的形状,那么这些元素都是可以在二次函数中呈现的,所以对于二次函数的系数大小所标示的关系将会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反过来也会对我们投篮时的力度和角度进行辅助定位,从而更好地投球入篮。我在学习抛物线和二次方程式的时候,通过个人的理解对其有了深刻的认识,也解释了我小时候在农村家里见到的一种当时感觉“不可思议”的现象。小时候农村盖房子,砖头都是地上一个人弄用铁锹扔上去,而房上的人很轻松的接住。现在看来,如果接转的位置处在地上人投掷砖头的抛物线顶端,那么接起来将是非常轻松了。

这些实际的生活现象都是对我们高中数学知识最好的诠释,通过对其的观察和分析,将会加深我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面对各种类型的数学问题我们都能轻松地迎刃而解。

2.3 在生活中用数学

学以致用是对知识学习最好的方式。高中数学在生活中更是无处不在,只有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用数学,那么在学习或考试的时候,才能理解各种问题,并且轻松地解答。例如,现在我们买房子或其他大件物品时都可以分期付款,而分期付款的方式大致就有两种,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对于消费者来说,肯定是希望花最少的钱,那么何种方式对于消费者来说最划算,我们就可以利用学过的知识来为我们的家长来解答,在预计还款时间内,何种方式更加省钱。同时,很多家长都喜欢买,我们可以利用我们学习的排列组合的方式,来给他们讲解中头等奖的可能性,从而劝说那么怀着中头奖的美梦而热衷于买中奖发财的人。通过在生活中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将会是我们的数学能力不断地提升,对试卷中出现的数学难题也能轻松理解,从而不断提高我们对数学的理解能力、掌握能力和应用能力,真正对数学问题进行正确解答。

3.总结

高中数学理论知识本身是非常枯燥的,常规的学习需要我们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强大的逻辑推导能力才能将高中知识学好,但是对于大多数的高中生来说,常规学习方式有很大难度。从生活中学习高中数学知识将会将抽象的、理论性强的理论变成具体的生活现象,根据学生自己的生活阅历和已有知识来完成对高中知识的学习,从而将课堂上书本中学数学变成生活中学数学,通过联想生活实际现象、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来让我们的数学学习更加有趣,让我们的数学成绩更高。

参考文献

[1]颜波. 浅析高中数学生活化现状及其对策[J]. 数学教学通讯. 2016(24)

我所理解的生活篇4

一、 课堂教学知识生活化

地理课堂要紧贴学生的实际生活经历与体验,将地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教师在充分把握课标精神与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应大胆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一方面将地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另一方面将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作为教学内容引入课堂,尽可能使学习内容生活化。如我在讲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时,首先指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会导致日出、日落及正午时太阳位置的变化,然后引导学生讨论、回忆从12月22日至次年6月22日、6月22日至12月22日正午时太阳在天空的位置变化、日出与日落的位置变化的特点。其中6月22日至12月22日太阳日出、日落及正午时位置均向南移动,由此可以得出太阳直射点南移的规律。这样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可以有效的解决难点。还如在讲解混合农业时,结合我们学校是一所位于农村且学生绝大多数来自于农民家庭的实际状况,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探究:① 我们的父母在家既种庄稼又养一些鸡、猪等牲畜,是混合农业吗?为什么?② 目前这种生产方式对家庭的经济收入会产生怎样的影响?③ 如果想稳定地提高家庭收入,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④ 经你采取措施后的农业生产还会产生哪些好处?试举例说明。这样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既弄明白了混合农业的含义,又明确了本地区农业生产中面临的问题及发展的方向,同时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技能得到了培养,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又比如在讲解时差时,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组,引导学生探究:我国于北京时间08年8月8日晚8时举行奥运会开幕式,在伦敦、华盛顿、悉尼的华人分别在当地什么时间观看实况转播?计算的方法是什么? 2010年世界杯足球总决赛于北京时间7月12日2点30分在南非约翰内斯堡进行,请问当地时间又是多少?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时间差异?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并感兴趣的问题研究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实现了地理教学的目标。

二、 课堂教学情境生活化

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但长期以来地理课堂教学忽视了这一点,教师把地理课堂当成了灌输地理知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所学知识也不能灵活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课堂效率非常低下。地理课堂必须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习内容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使地理课堂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进而实现国家的课改理念与目标。所谓课堂教学情境生活化就是一方面要使地理课堂成为学生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在地理课堂上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来引导学生学习。

我在讲解气候资源中太阳光能资源利用的时候,首先让学生去了解身边生活、关注生产过程中太阳光能的利用方式及效果,并思考:利用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利用才能使效果达到最大化?然后让学生带着生活中的问题进入课堂,结合理论知识去讨论、探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利用该方案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一位学生观察了家中太阳能热水器的利用,发现夏季太阳能资源利用效果好,冬季利用效果很差,晚上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温度会下降,同时阴天时基本无法使用等。通过课堂讨论、探究,学生明白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板应与太阳光线垂直,而家中的太阳能热水器的支架与地面的夹角是固定的,不能随着太阳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导致利用效果较差。学生经研究拿出解决方案:① 采用活动支架,支架与地面的夹角随季节而改变,② 研制新材料,加强太阳能热水箱的保温,③ 与太阳热水器配套一个电热水器,在阴天或夜晚时使用,弥补太阳能热水器的不足。这种课堂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不断关心、留意身边的问题,并尝试用地理课堂中的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使得课堂学习成为学生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样一方面系统的学习了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又增强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中提取材料作为教学情境,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联系实际,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益于加深对社会的理解并更好的融入社会中。如我在讲解影响工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时,就以学校所在地有众多残疾人就业的晨光化工厂作为教学情境来展开。我首先展示晨光化工厂的位置、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曹甸镇范围的演变及曹甸镇的气象与水文等资料,然后设置如下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讨论:① 20世纪80年代晨光化工厂的位置是否合理?为什么?② 就目前来看,晨光化工厂的位置是显然不合理的,你是否能说明不合理的因素有哪些?③ 既然化工厂的位置不合理,为何化工厂一直没有搬迁?通过这三个问题的讨论,学生既明确了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又明确了政府、工厂企业在社会发展中的责任与决策的复杂性,加深了对社会的理解。

三、 教学案例的生活化

地理课堂教学的一大特征就是案例教学,从学生所熟悉的社会生活实际中提取素材作为教学案例,既具有客观真实性、突出实践性和深刻的启发性,又较好的体现了国家课程理念,同时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使学生学到了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与技能。

我在讲解太阳高度与太阳辐射强度关系的时候,引用了《两小儿辩日》这个素材,让学生帮助孔夫子解难,这个问题顿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讨论、探究得出结论:早晨太阳高度角小,穿透的大气路程长,被大气削弱的多,且光热比较分散,所以早晨得到的太阳热量少温度低,中午则相反,这样就有效的解决了教学难点。又如我在讲解商业中心这部分内容的时候,以学校所在地曹甸镇商业中心的变迁为案例来进行。我首先通过投影显示了曹甸镇20世纪60年代以来曹甸镇范围及商业中心的演变资料,然后给出了问题,让学生去探究原因。① 曹甸镇商业中心的位置及其变化有何特点?其形成原因是什么?② 依据现在曹甸镇的发展规划与方向,你认为曹甸镇的商业中心位置将会怎样演化?由此,你得出商业中心的一般分布规律与原理是什么?由于这部分资料与问题就发生在学生的身边,探究时就更多了些解决、分析实际问题的味道,学生讨论、分析的非常认真与投入,发言也很踊跃。最终学生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总之,有效的生活化地理课堂教学,能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从生活中理解地理,学好地理,从而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习效率,有利于素质的全面发展,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目的。

我所理解的生活篇5

生活化问题探究教学就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化学教育“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归于生活”两者基础上的教学法:以源于生活的问题或任务出发,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情感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更好地运用书本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化学,体会到化学大课堂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化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化学的真正魅力。

唤醒生活体验

书本知识都是对生活中各种知识的抽象高度概括,如果在课堂一开始就直接讲授新课,那对于学生来说,可能理解难度就较大,即便当时理解了,但是在理解程度上可能还是不够。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搭起书本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桥梁,让学生对生活与知识的密切联系有所感知,让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去认识和理解书本知识,那么,学生学习就有了兴趣,我们的课堂有效性也肯定会有所提升。如比较Na2CO3溶液中各种粒子浓度的大小时,学生对电荷守恒中CO32-前边的“2”感到难以理解,如果把电荷守恒比喻为“用人数表示胳膊数”,学生便会豁然开朗。如在原电池的教学中,用“让直玻璃管的小球从一端到达另一端的方法是玻璃管一端比另一端高”来说明同种金属与电解质溶液不能构成原电池。如用“弹簧现象”比喻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等等。

其实,很多学生并不是没有生活体验,而是缺少对生活的发现和感悟。学生的生活体验需要唤醒。在生活化问题探究教学中,教师应启发学生去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用已有的生活体验去理解知识,用所学的知识再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体验到生活就在我们身边,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学会参与生活

知识只有在应用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显示出强大的力量,学生也只有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才能把知识学活,才能提出新的问题。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对知识的再理解、再巩固的过程,既是能力的发展过程,也是拓展

问题的过程。生活化探究教学,我们应突出“生活”两字,对源于生活的问题探究得出结论后,最终仍要回归生活,运用于生活,提高我们参与生活的能力。学生在掌握了书本的知识后,应该把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运用于认识和参与生活,学会融入生活,并在一次次的实践中,积累生活素材,为下一次的生活化探究学习打好铺垫。如学习了胶体,就知道为什么钢笔不能混用不同的墨水;学习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后,学生就知道“雷雨发庄稼”的原理;学习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后,学生就知道菜刀如何防锈。

引领生活探究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的所有需要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意义。学生是我们在实施教育教学中的现实个体,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力军。创设问题只是学习的过程,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才是学习的目的,所以对问题探究能力的培养是课堂教学中又一重要的内容。

课例: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的教学片段。情境,教师设疑:水可以灭水,你是否相信水可以生火?有没有同学见到水可以起火?学生对这种违背生活常理的设问产生强烈的好奇。接着教师演示下面这个实验:把0.2gNa2O2用适量的棉花包住(注意棉花要疏松)放在石棉网上,在棉花团上部滴加少量水(棉花团猛烈燃烧),学生被这种近似荒唐又实实在在的化学实验现象激发起强烈的探究欲望。

探究学习,学生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地动脑思、动手做、动眼看、动笔写,独立地观察、分析、归纳等,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身的创造潜能。

拓展生活视野

“会学”是不够的,还要实现对知识的“再创造”,这才是教学的真义所在。正如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不是简单的“输血”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要使学生有“造血功能”。在通过问题探究教学让学生掌握理解书本知识后,教师要再创设新的问题情境,由小到大,由点到面,或者是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类似的生活中的问题,实现认识的迁移。因此,教师要善于重组教学内容,寻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与思维规律的相应的教学序,使知识与能力的发生、发展、提升的过程有序进行。如二氧化硫的性质和用途学习片段:播放一段节日放鞭炮焰火、工业废气排放、酸雨的危害和SO2漂白食品的影视;提出SO2属于什么类别的物质?可以推测具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通性?师生通过实验和对话加以归纳;组织学生讨论硫酸型酸雨得形成过程、成分、危害。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思维得到有效提升,知能得到有效落实。

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创设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问题情境是问题的导火索,是问题的催化剂。而问题源于好奇心和怀疑精神。教师要充分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问题,点燃思维火花,挖掘“新、奇、趣、疑、险”的教学素材,利用风趣幽默、形象生动的语言等多种形式制造问题情境,使问题情境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创设问题情境的形式可以是一个实验、一段录像,也可以是一组问题、一个故事,总之,只要能很好地为教学服务,就是好情境。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两点:一是问题情境的创设要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要精心准备,努力做到目标明确、难度适中、梯度合理、角度新颖,同时联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二是尽可能地创设条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共鸣,使学生很快进入问题情境。如在原电池的教学中以格林太太的两颗假牙引入;如在乙酸的教学中可以自拍录象:生活中烧水的电水壶或热水瓶使用时间较长,内壁常有一些看起来较脏的水垢,其成分主要是CaCO3和Mg(OH)2,我们可以用食醋除去。

我所理解的生活篇6

实际上,“艺术能够做什么”就是从“艺术是什么”这个问题中解析出来的:艺术可以像镜子照出物体一样来模仿世界,让观赏者在对艺术的欣赏中认识世界与感受世界,所以艺术可以被看作是“镜子”;艺术是艺术家真情流露的场所,观赏者可以通过它感悟到艺术家的真情实感,所以艺术可以像“灯”一样让那些原本处于幽暗混沌之中的事物自己显露出自己真实的面貌;艺术记录了艺术家看待世界的独特角度与方式,是艺术家想象力的家园,所以观赏者可以通过欣赏艺术进入一个有别于现实世界的自由无羁的审美时空……可见,事实上,“艺术能够做什么”就是对“艺术是什么”这个问题在艺术功用角度进行的深入理解,所以,对“艺术能够做什么”的回答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对“艺术是什么”的回答。

那么,如何来回答“艺术能够做什么”这个问题呢?“艺术能够做什么”实际指的是艺术作品能够对鉴赏者产生什么效果的问题,也就是说,当鉴赏者直面艺术作品的时候,艺术作品能够产生什么样的效果。这样,本书就将“艺术能够做什么”的问题直接转换为艺术作品能够对鉴赏者产生什么样的效果问题,由此它运用现象学的方法对艺术鉴赏问题展开了分析。

按照现象学的分析方法,鉴赏者欣赏艺术作品的第一步应该是鉴赏者通过审美感官来感受艺术作品的外形,本书称之为“忘情于声色之间”。本书指出,艺术鉴赏活动是一种具体的面对鉴赏对象——艺术作品的活动,而艺术作品是直接诉诸于人的审美感官的,当我们面对一件艺术品时,首先感受到的就是它的外形、材料。一件艺术品要想深切地打动观赏者,它的外形、材料首先应该具有感官美,因为只有诉诸感觉的东西才能够引起强烈的感动,而且只有当我们被引起强烈感动的时候,艺术品才能够吸引我们,使我们更深入地欣赏下去,进而逐步挖掘到艺术品在各个层次的审美价值。

我们在充分感受到艺术作品的线条色彩、音响节拍、形体动作等因素之后,就进入了鉴赏活动的第二重境界:幻象的世界,作者将此描述为“近在咫尺却伸手不及”。本书提出,艺术品之所以能够造成审美的效果,其原因就在于艺术家借助艺术作品的线条色彩、音响节拍、形体动作创造出了一个看似真实,实则不可接近的神奇幻象。艺术中的幻象是多种多样的,绘画的基本幻象是“虚幻的空间”、音乐的基本幻象是“虚幻的时间”、舞蹈等造型艺术的基本幻象是“虚幻的力”。这些幻象构成了我们真正的审美对象,吸引着我们、引领着我们向幻象之后的深层意义开掘。

当我们真正面对艺术的幻象,并开始沉溺于其中时,鉴赏活动的第三重境界就开始了。本书提出,鉴赏艺术作品的主要目的就是透过由作品材料和作品外形组合而成的幻象,去领略艺术作品的意义层面,即去体会作品所蕴含的情感、精神、思想方面的内容。虽然鉴赏活动的第三重境界十分复杂但并不是不可以被解释清楚。当我们进入鉴赏活动的第三重境界时,我们首先应该认识到,理解创作者的创作活动是对艺术作品进行深入理解与欣赏的前提。为什么这样说呢?如前所述,在鉴赏活动的第二重境界:“幻象”的世界中,艺术作品的线条色彩、音响节拍、形体动作为我们创造出了一个看似真实,实则不可接近的神奇幻象。这就意味着,艺术作品同艺术作品所模仿的现实中的实物有联系但却有着根本的不同。本书指出,实际上,所有的艺术成品都离不开一个或隐或显的“画框”,这个“画框”就是提示艺术幻象与现实生活世界之间界限的分界线。这个“画框”使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我们面对的审美对象是一种来源于现实生活的“幻象”。这样一种“幻象”根植于作品创造者的创造活动,并间接来源于创造者的现实生活及其历史、文化语境。所以,对这种“幻象”进行欣赏的规则、惯例同理解现实生活的规则、惯例有联系,但又十分不同,这种不同就在于艺术作品是创造者在理解和升华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对现实生活进行创造的结果。本书将此称之为“我手写我心”,“写”当然是指创造的意思,而“心”则是指作品创作者的情感、思想等精神因素。可见,创造者将自己对现实生活的种种体验、感受与思考融入了艺术作品,这就为艺术作品赋予了情感与灵魂。鉴赏活动的最高境界就是要深刻感受到艺术作品中所蕴蓄的这种情感与灵魂。

按照本书的分析,鉴赏活动的最高境界——第三重境界可以被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情感层。本书提出,艺术作品创作者在进行创作时,通常都带有强烈而丰富的情感因素,创作者的这些情感因素沉淀、蕴蓄在作品中就形成了作品的情感层。情感是一种十分富有感染力的精神因素,然而,艺术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同日常生活的情感却是不同的,作者借用形象的比喻论述说:“哭泣的儿童不是艺术家”。艺术作品所蕴蓄的情感不是日常生活情感的直接释放,而是一种经过了艺术手法处理的情感,也就是说,是一种以艺术形象的形式出现的情感。在这种包含情感的艺术形象面前,鉴赏者未必会受到直接的刺激和感染,而是处于一种既投入又超然的状态。当欣赏者沉浸在一种既投入又超然的状态中来欣赏艺术形象时,鉴赏活动第三重境界的第二个层次:人生体验层就出现了。作者说,当人们沉浸在艺术作品的情感氛围中时,对人生的切身体验就会被唤起,对生活和生命的理解和领悟也会被激发出来。我们知道,艺术家在创作艺术作品时,并不是单纯地对现实的实物进行复制和翻录,而是把自己的人生体验、对生命的思考、感悟同情感一起都灌注到所创作的对象之中。当欣赏者沉浸在艺术作品所营造的情感氛围中时,艺术家灌注到作品中的体验、感悟、思考就随着情感一起被呈现在欣赏者面前,从而引领鉴赏者进入到了创作者更深层的精神世界,这一精神世界就是人生体验层。然而,当鉴赏者进入人生体验层之后,他们会发现,艺术家的作品固然深刻地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对世界的思考与感悟,但作品所含蕴的精神世界并不止于此,其中还包含了一种超越于艺术家思考与体验之上的精神因素,这就是艺术家本人的价值理想。艺术家的价值理想体现了他在精神世界的最高追求,无论是艺术家的情感还是他对现实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归根到底都要受到这一价值理想的决定或影响。作者说,对理想世界的营造永远是艺术创作的主要目标,而反过来,记录和展示人类理想世界的最佳领域就是艺术。并且仅当欣赏者充分领会了艺术家对人生、对世界的思考与感悟之后,才会理解艺术家的价值理想究竟是什么。而只有当鉴赏者理解了艺术家的价值理想,他才会明白艺术作品真正要表达什么。

鉴赏者可以随着对艺术家创作活动的理解与感受,进而理解与感受艺术作品中所蕴蓄的情感与灵魂。然而,我们对这种鉴赏活动的理解却不能理想化。实际上,理解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并按照艺术家的创作顺序来理解作品,这只是鉴赏活动在理论上的理想状态。在现实的鉴赏活动中,鉴赏者不可能每一步都完全严格地按照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来欣赏作品。作者解释说,就现实的鉴赏活动来说,不同的观赏者对同一件艺术作品的观赏心得是不同的,有的观赏者可能会达到艺术作品的最深层境界,理解到艺术家本人的价值理想是什么;而有的观赏者则只会止于“幻象”一层,把握不到作品的深刻寓意,这并不妨碍对作品的欣赏,不过这种欣赏只能停留在鉴赏的第二重境界。即使同一位观赏者,他与观赏对象之间的关系也会随着不同的观赏情境发生变化,比如,同一部艺术作品,当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他可能只是被其优美的线条、和谐的色彩或是悠扬的旋律所吸引;而当他渐入中年,品尝过人生的酸甜苦辣之后,他才可能在更深的层次上去理解这部艺术作品。所以说,艺术作品本身是不会变的,变换的只是观赏者的心境,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作者也将鉴赏活动第三重境界描述为“‘我看’还是‘看我’?”。

综合本书的主要观点,我们可以将它的艺术鉴赏理论总结为:鉴赏者对艺术作品的鉴赏有三重境界。在第一重境界中,鉴赏者只会注意和感受到艺术作品的外形、材料等纯粹的物质因素;在第二重境界中,鉴赏者就进入了由艺术作品的外形、材料所创造的看似真实,实则虚幻的“幻象世界”;而在第三重境界中,鉴赏者则通过在艺术作品中与艺术家的交流和对话,逐层领悟到艺术家灌注在作品中的情感、对人生的体验与思考以及他的价值理想。当然,在鉴赏者进入第三重境界时,鉴赏者自身的创造性也不可被忽视,这一创造性是不同鉴赏者以及同一鉴赏者在不同时期面对同一部作品得出不同结论的主要原因。

我所理解的生活篇7

“理解”,似乎成了一个类似“口头禅”的字眼儿,人们时时把它挂在嘴边,刻刻流于笔端,几乎人人都“渴望理解”,几乎人人又都在哀叹不被理解。

一个字,累!

的确,“理解”是情感的纽带,是心灵的桥梁,被人理解和理解别人同样是件美好的事。

然而,你有你的艰辛,我有我的苦楚;你有你的志向,我有我的理想;你有你的处世原则,我有我的做人标准。所以,不论是生活中还是事业上,不被理解变得平淡而自然。不论是亲人间,还是朋友间,能够互相理解固然很好,但不能理解又何必强求?

花儿不理解绿叶的缄默。

鸟儿不理解清风的絮语。

雄鹰不理解游鱼的轻松悠闲。

行云不理解流水的温柔缠绵。

可这世界依然是鸟语花香,云舞水歌。小草不求理解,轻轻悄悄绽放生命。

因为嗜读者不理解摇滚的旋律,才有阅览室的温馨;也正因为爱娱者不明白阅览室的温馨宁静,才有娱乐场上的暄器和热闹。这生活的空间,不正是由宁静与热闹组成的吗?不被理解和不能理解又怎能说是一种悲哀呢?

小草不求理解,轻轻悄悄绽放生命。

大山不求理解,静静默默伫立春秋。

长路不求理解,坦坦荡荡伸向远方。

森林不求理解,幽幽深深锁住神秘。

也正因为没有可以的追求别人的理解,我的生活才会如此绚丽多彩,我行我素。人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你有何必刻意追求得到别人的理解?“白天不懂夜的黑”,这本是一种很合理的自然现象,“其实你不懂我的心,”难道不也是件很美的事吗?

不求理解,所以没有遭受利欲渣滓的污染和浮躁之风的侵袭,远离心灵的奢侈,于是自我欣赏,异化为裸的吹捧和露骨的奉迎。

我所理解的生活篇8

王元骧(以下简称王):这要从两方面来说:从学理方面来看,“审美反映论”主要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针对“文学主体论”完全否定文艺反映论而提出的,但它与传统的反映论文艺观已有很大的区别,认为文艺是经过作家审美情感的评价和选择来反映生活的,所以与科学反映不同,它所反映的不只是“是什么”而且还包括“应如何”。“应如何”是一个理想的尺度,它体现作家对人生的理想、愿望、企盼和梦想,从而使人在经验生活中看到了一个经验生活之上的世界,引导人不断地走向自我超越。所以审美超越应该是审美反映这命题中的应有之义,只不过在当时没有侧重在这方面作充分发挥而已。

赵:那么,是什么原因使您把注意的目光转到这方面来?

王:从根本上讲是现实生活的启示。因为自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日趋风行,在金钱的诱使下,文艺也沦为商品,变为休闲、娱乐、宣泄,仅仅满足于感官享受的工具。这与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的方向是相背离的,许多人文学者都为此深感忧虑。我认为这是随着人的“异化”而来的文艺的一种“异化”现象。我把“审美超越”界定为是“艺术的精神”,就是为了抗拒文艺的这种异化的现象,并希望文艺在抵制人的物化和异化方面成为一道最后的防线。

赵:最近我在3月27日《文艺报》看到有人认为您的“审美超越论”“纯粹是一种主观幻想”、是“不切实际的空想”,您看到了吗?对此您怎么看?

王:这文章我读到过,它促使我进一步去思考这个问题,我应该感谢这位同志的批评。但他的批评似乎并没有抓准问题,其中可能有不少误解。

赵:那是否请您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王:艺术本身就是想像和幻想的产物,是由于人们的理想、愿望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实现和满足,而把它们化为美的形象来予以表现,以求给予人的精神以补偿、鼓舞和激励,因此真正的艺术总是带有某种超越性的。要是在艺术中都没有美丽的想像和幻想,那么人的生命也就要枯渴,生活也就暗淡无光了。因为惟此才能引导人们不断走向前进。

赵:“超越”、“审美超越”现代西方哲学和我国当今学界都谈得较多,但各人的理解似乎都不一样。我想请您谈谈,您理解的“超越”、“审美超越”的具体内涵是指什么?

王:超越性的涵义确实比较丰富,但我主要是立足于当今社会人的生存状态,从“人学”的观点出发来理解这个概念的。康德说人与动物不同,就在于他不仅“感觉到自身”,而且还能“思维到自身”。感觉到自身是一切动物都具有的。人与动物一样都是生活在物质的世界之中,都要靠物质生活来维系自己的生命,因而他对外界必然会有生物性的反映,即所谓“感觉到自身”。在这种状态中,人是受必然律所支配的,是被动的、受制的,是没有超越性可言的。而“思维到自身”则是人所特有的,也就是说,人不像动物那样只求自己活得好,还要考虑到为什么活?怎样活才有意义?这样在人的物质的生活中就出现了一个意义的世界,这就使得感性与理性、个体与类、有限与无限出现了分裂而形成一种张力,人才开始有了超越性。否则人只能是凭感觉生活、他的全部的活动只为了个人的生存、人就与动物无异了。所以物质生活的丰盈是不能完全解决人的生存问题的。现在许多社会问题如犯罪、心理疾患、精神疾病日趋严峻,就是由于人的这种反思能力丧失了,使人不能以真正意义上的人的方式,而更多像动物的方式生存的结果。所以康德把物欲看作为人的精神枷锁我认为是正确的。但是我所说的超越与康德的理解也不完全相同,康德似乎以此不加分析地否定一切物质关系,而把人完全精神化、抽象化了;我并不否认人的物质需求,而只是指不要完全为物所役,把自己变为物的奴隶。

赵:您想得很深刻,这思想我很感兴趣,不知您能否再展开谈一谈?

王:我前面说过,惟有在人的物质生活中出现了意义的世界之后,出现感性与理性、个体与类、有限与无限的二分而摆脱了人类早期完全屈从物质生活的那种冥蒙混沌的状态之后,人才开始有了超越性。这种超越性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从空间方面来看,就是超越一已的利害关系而进入到别人情感生活的空间,意识到自己和别人是一体的;从时间方面来看,虽然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当他所从事的活动得到社会和历史的承认,他的生命也就在别人那里得到延续,从有限进入到无限。这样,感性与理性、个体与类、有限与无限经分裂而重新回归统一。这时,人作为“有生命的个人存在”,虽然还是以感性的、个体的、有限的形式而存在,但是他的精神、人格却拓展了,已经从个人、当下、纯粹的一切物质、利欲关系中解放出来,而进入到那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的人生的大境界,他也就超越了、自由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很难达到这种境界,而审美却有可能把人带入这种状态;所以,审美是最助于高尚的道德人格的培养的。

赵:您把超越性看作是艺术的精神,是否认为文艺在人的生活中应承担起开拓人的境界和情怀、指引人向自我超越,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向着这种理想人格迈进的功能?

王:是这个意思,伟大的文艺作品都有这样一种功效,不像我们今天的一些作品那样,只是咀嚼着个人小小的悲欢,并把这个人的悲欢看作就是全世界的,就像鲁迅当年在批评一些小资产阶级作家的作品时所说的。但开拓人的情怀、境界在平时生活中都有机会,也并不只限于艺术之功。就像康德所说的我们头上的星空它如同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一样,会把我们引向无限。所以我觉得古人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造就一个人的人格确实非常重要,特别是像我们这样在小桥流水、风光旖旎的江南环境中生长的,没有见过大世面、经历人生的大波澜的人来说,尤其需要。但这不否定其中美的艺术有着自己独特的功效。

赵:为什么?

王:这是由于艺术美不同于自然美,它自觉地体现着作家的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它所表现的美的人生理想尽管离现实人生那么遥远,如同柯洛连科在他的散文《火光》中所描写的他在一个漆黑无边的夜晚在一条险恶的河流中航行时看到前面闪耀的火光那样,尽管有经验的船夫说还远着呢,小船驶了很久拐了一个弯又一个弯,这火光似乎还远在天边丝毫没有临近,但它终于使人看到了目的和希望,使人感情振奋去迎接光明。美的艺术也正如这火光那样,它使人生活有了方向和目标,在逆境中因看到希望而不被苦难所压倒;在安乐中居安思危而免于走向沉沦。这种忧患意识对于激发人的生存自觉、警醒痴迷,特别是改变今天那些沉迷于物欲的人的思想方式和生存方式来说尤其需要。

赵:从道理上来说,我确实非常赞同。但您看现在流行的一些文艺,如电视里的一些娱乐节目、流行歌曲、畅销读物……还不只是为了让人图个轻松,缓解一些生存和工作的压力。许多评论文章,甚至有些主管和领导部门,不也是这样解释它的存在和流行的合理性吗?您觉得这样理解有没有道理?

王:这些观点看似有些道理,但我总觉得这理解太肤浅,甚至似是而非。这些消费文艺是改革开放以来从西方、从港台引入的,许多西方理论家都认为它们是“后现代社会”的产物。后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也是一个消费社会,资产阶级就是通过维护高消费来推进生产的高速增长的。但这样就把人推向享乐主义、物欲主义的深渊,把追求物质上最大限度的自我满足作为惟一的目标。物质的东西只能是由个人来享受的,不像审美那样具有普遍有效的功能。所以人一旦陷入物欲世界就会变得越来越自私、越来越封闭、越来越丧失体察别人情感、与别人情感沟通的能力,这样造就一种当今西方学者所说的“当代个人主义”、一种“自恋型”的、“那喀索斯式”的人格。那喀索斯,您知道吗?

赵:是否指希腊神话中那位美少年,他天天看着自己水中的倒影,顾影自怜,直到憔悴至死而变成了水仙花?

王:是这样。现在物质富裕社会里的、以及我国当今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中很大一部分人也与那喀索斯差不多,他们的精力似乎也都只是倾注在自己身上,准确地说只是倾注在自己的“身体”上,已经不再有苏格拉底说的“为自己的灵魂操心”的习惯,除了吃得好、穿得好、玩得好、生活舒适之外,还天天担心如何避免营养过剩而身体发胖,随着年龄增长脸上的皱纹加深,于是又出现了种种时尚消费,什么健身啦、减肥啦、护肤啦、美容啦、还有各种“身体艺术”啦,您看那些电视广告,几乎全是这些东西,都在为造就“自恋型”的人格推波助澜。这种人能活得快活吗?我想未必!因为这样一来,人就走向封闭,与别人、社会就日趋疏离,也就没有了更为高远的目标和追求了,他的生活也就失去了精神上的支撑,于是,痛苦也就必然随之而来,从而使得精神疾病成了现代人的一种心理顽症。这种心理顽症能通过那些搞笑、选秀节目、流行歌曲而缓解吗?这只能说是一种暂时的麻醉,像马尔库塞所说的“在痛苦中寻求快乐”。所以以“缓解人的精神压力”、“图个轻松”等理由来为消费文艺的流行辩解我认为不仅是肤浅,也不完全说得通。它比英国功利主义代表人物边沁的理解远为狭隘,边沁理解的快乐还有十几种之多,包括“同情的快乐”、“虔敬的快乐”、“回忆的快乐”、“想像的快乐”、“期待的快乐”、“技能的快乐”等等,表明快乐的天地是广阔的,寻求快乐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它并不只限于感官的享受,同时也包括精神上的追求;而我们却完全排除文艺所带给人的快乐的精神内容,把快乐仅仅理解为边泌所说的“轻松的快乐”,您看肤浅不肤浅?狭隘不狭隘?所以我觉得快乐是一个等级系统,真正的、持久的快乐只能是精神上不断得到提升和自我超越的快乐,审美带给人的应该是这样一种快乐。

赵:您的认识别有眼光,我非常赞同。您强调真正美的艺术应在拓展和提升人的灵魂方面有所作为,但问题是现在我们的经济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物质生活比以往丰富得多了,一小部分人还成了暴富者;但多数人还都是在忙于为自己的生活奔波,更不要说一些生活在底层的群众,如外出务工人员,您的理论能解决他们生存的困境吗?

王:这提问的方式我看就有问题。您还没有明白我是在谈文艺理论。文艺学与社会学虽然密切相关,但毕竟不能等同。因而不能要求它来直接解决社会问题,而只能是解决文艺自身的问题。这是因为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应该从两个层面,即物质的层面和精神的层面来理解。审美只是求得人的精神上的自由而言的,审美救世主义者以精神层面来取代物质的层面,试图以此来解决物质层面的问题,这是不现实的。不但在劳动人民尚处于剥削、压迫、奴役的私有制社会里;即使在我们今天,要使广大劳动人民过上合理的生活,获得真正做人的地位,也还得需要首先通过发展生产来改变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我的“审美超越”论只不过是就艺术的本性和功能,就文艺对人生存的意义来说。说“审美超越”的理论是“不切实际的主观幻想”,就是把我谈艺术的问题当作是一个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来误解了。

赵:那么这样说来,审美岂不成了只是少数知识阶层的专利,对广大人民群众来说,是否还是很遥远的事情?

王:这问题也不能作绝对的理解,因为审美的涵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您看过高尔斯华绥的小说《品质》吗?那里描写一个老皮靴匠格斯拉,他尽管非常穷困,但从不把制靴仅仅作为挣钱的手段,一当投入制靴工作,他就感到是一种享受。所以他制作的靴子总是最精美、最耐穿的。他对工作是那样的虔敬,以致进入他的店铺那心情就像是进入了教堂!这难道不是一种审美的精神?这样的工匠我们生活中不是完全没有,以前还是比较多的,我小时就曾经见过不少。只是因为在当今市场经济中,劳动力都成了商品,看重的都只是交换价值,不论体力劳动还是智力劳动都是这样。这就必然导致把挣钱看作是目的,在钱的问题上斤斤计较,因为谁都不愿意贬低自己的身价把自己贱卖,这样谁还会想到工作的目的和意义?我这样说决不是在否定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对于发展生产功不可没,但它的消极面也是有目共睹的,就像人们通常所说的是一把“双刃剑”。现在中央提出科学的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表明发展经济目的是为了人,为了广大人民群众。人是一切工作的目的所在,我们自己就更不应把自己当作只是手段,也应该讲一点奉献的精神。可能由于我们过去宣传“只讲奉献不讲索取”过头了、片面了,连个人的正常利益也给否定了,因而渐渐失灵了,以致人们包括一些领导把个人利益与奉献精神对立起来,似乎承认个人利益就不能再讲奉献精神,把一切都看作是虚的,金钱、物质才是灵验的、实际的,而放弃了一些必要的思想教育和舆论宣传,这就使人变得非常务实,非常看重物质利益,这样“大写的人”也就变为“小写的人”了。我这样说并不在宣扬“伪崇高”,前面说过,我与康德不同,并不一概否定物质利害的关系,人作为“有生命的个人存在”没有物质条件怎么能生活下去?特别对于那些为生活所逼、离乡背井、外出务工的人员来说,以劳动来获取报酬是天经地义的事。我所反对的只是不要把挣钱当作工作为惟一的目的,而使自己完全成为工具、成为金钱的奴隶;同时还要有敬业的精神,这样他就会从工作本身找到乐趣,把自身的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使工作成为他自身聪明才智的一种确证。这样,他不仅感到工作是美丽的,而且使自己完全从金钱的奴役中摆脱出来,在工作中维护了自己的人格尊严和独立。这难道不能说是一种审美超越?

上一篇:机关学习制度范文 下一篇:黄酒文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