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书管理范文

时间:2023-11-02 23:25:57

证书管理

证书管理篇1

第二条证书的分类:

(一)通过评审(或认定)取得的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

(二)通过全国考试取得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三)通过全国考试取得的职(执)业资格证书。

(四)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对取得有效资格的人员进行聘任的聘任证书。

(五)实行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的系列,专业考试合格证书。

(六)职称外语(古汉语)、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成绩通知单。

第三条资格证书由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评审或考试取得,是对证书持有人专业水平科学评价的证明,是求职、就业、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凭证。

第四条证书的印制和发放

(一)通过评审(或认定)取得的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由省职改办统一印制;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由各设区市职改办印制。通过评审(或认定)取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的证书,由各设区市和省直主管部门职改办在当年或次年4月底前,凭省职改办发文原件到省职改办核办。取得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的证书,由各设区市和省直主管部门职改办负责办理。委托我省代评并取得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须办理证书的,由原委托单位提交任职资格通知函,并填写《领证名册》后,统一到省职改办办理。

(二)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职(执)业资格证书,由人事部统一印制。证书发放按照职责分工分别由各设区市职改办和省有关专业主管部门职改办在收到考试结果文件后两个月内到省职改办统一核办。

(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书由省职改办统一印制,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书由各设区市职改办印制。省直各部门聘任高、中、初专业技术职务所需证书到省职改办购领。

(四)全国或省考试与评审相结合专业的考试合格证书,由人事部或省职改办印制,加盖省职改办钢印后,统一核发到单位或考生本人。

(五)国家组织的职称外语、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成绩单,由人事部印制,我省组织的古汉语、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成绩单,委托省人事厅人事考试中心印制,人事考试部门打印后,加盖省、市职改办部门钢印后发放。

各设区市和省直部门不得擅自印制各类证书。

第五条证书的填写

各设区市职改办和省直各部门职改办要配备专用证书打印机,自2007年起,各类职称证书的填写必须打印,字体要统一、内容要规范。

(一)通过考试取得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其证书的“授予时间”一栏为该专业最后一科考试时间。

(二)执业资格证书“批准日期”一栏为该专业最后一科考试结束日,“签发日期”一栏为省职改办发文日期。

(三)任职资格证书“批文号”一栏按照批准权限填写最高审批部门下发的任职资格通知的批准文号,“授予时间”一栏填写评审委员会通过日期。

第六条证书的用印

(一)通过评审(或认定)取得的高级资格证书,由省职改办负责审核,加盖钢印后下发;中、初级资格证书由各设区市、省直主管部门职改办负责审核,并按管理权限加盖钢印后下发。

(二)通过全国考试取得的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市属及以下单位人员由各设区市职改办加盖钢印后下发,中、省直单位的人员由省职改办加盖钢印后下发。

(三)通过全国考试(或考核认定)取得的各类职(执)业资格证书,由省专业主管部门职改办(或委托的注册中心)汇总核查打印后,统一报省职改办加盖钢印和印章后下发。同时要将考试合格人员的执业资格报名表存入本人档案。

第七条证书的补发与更换

在发放资格证书过程中,由于破损、错填等原因需要补换资格证书的,由人事(职改)部门提出申请,经省职改办审核同意后,办理补发事宜。属遗失资格证书的,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单位主管部门、设区市职改办出据证明,高级资格在省级、中级资格在市级报纸上声明原证书作废后,再进行补办。

属补发或更换资格证书的,个人须提交以下材料:

(一)补发(或更换)证书申请书;

(二)《资格考试合格人员登记表》或《___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原件);

(三)属遗失证书的,要提供登报声明原证书作废的报纸原件一份(声明内容应反映持证人的姓名、所持证书的名称、资格档次、取得证书的时间和证书编号等);属更换证书的,要提供已损坏的资格证书原件;

(四)本人身份证复印件;

(五)本人近期免冠小二寸照片一张。

第八条各类职称证书应当妥善保管,不得涂改、出借、出租和转让。

第九条各设区市和省直各有关部门职改办要建立职称资格证书登记、存档、跟踪、反馈等相应制度,并将专业技术人员基本情况与证书统一编号,准确掌握专业技术人员底数,加强动态管理。

第十条各设区市和省直各有关部门在办理高、中级资格证书时,要将从省职改办购领的高、中级资格证书按顺序填写《高、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登记册》(附后),并将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情况(电子版)连同登记册一同上报省职改办,以便网上查询,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一条各类职称证书是由国家或省主管职称工作的政府职能部门发放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证件。颁发各类职称证书是一种政府行为,是职称工作的一项重要环节,各级人事(职改)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严格管理,切实防止各类职称证书流入无关人员和非合格考生手中。对于伪造各类职称证书的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十二条本办法由省职改办负责解释。

证书管理篇2

第一条为了规范“一书两证”审批管理程序,根据国家及湖南省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市城市规划区内的“一书两证”审批管理必须遵循本规定。

第二章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管理程序

第三条*市城市规划区内的建设项目,包括扩建、改建、新建项目,在报批可行性研究报告前应申请《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以下称“意见书”)。

具体项目一般包括:

(1)重要的大、中型工业仓储建设项目;

(2)重要的大、中型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

(3)对外交通建设项目;

(4)专业医疗、卫生防疫等大型公共设施建设项目。

第四条“意见书”是项目报批可行性研究的配套文件,实行分级审批。市计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建设项目,由市规划管理局核发“意见书”;省计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建设项目,由市规划管理局提出审查意见,报省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意见书”;其他项目在取得计划行政主管部门的立项批复前,选址应征求*市规划管理局对项目申报的意见。

第五条申请“意见书”应提供以下资料:

(1)*市规划管理局规划审查申报表;

(2)选址意见书申请表;

(3)建设项目选址书面申请、项目基本情况说明。工业项目或其他对周围地区有一定影响和控制要求的建设项目,应附送建设项目工艺情况,水陆交通运输、能源、市政公用配套等基本要求,建设项目可能对周围地区带来的影响以及建设项目对周围地区建设的控制要求;

(4)计划行政主管部门立项批复或批准的项目建议书;

(5)1/500-1/10000地形图2份(含*市规划信息服务中心道路上线资料),并用铅笔标明意向用地位置;

(6)大型建设项目、对城市布局有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有特殊要求的建设项目,应有选址多方案比较,并附送具有相应设计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作出的选址论证意见;

(7)开发公司应持有相应的房地产开发资质,并附送企业资质证书、工商执照等资料;

(8)有关用地范围的情况或资料;

(9)其他。

第六条“意见书”的审批程序(总工作时限10天):

(1)建设单位或个人持必备资料,向*市规划管理局提出申请;

(2)业务综合管理处受理并核查必备资料后转用地规划管理处(工作时限1天);

(3)用地规划管理处经办人现场查勘,核对已审规划及周边用地情况,拟定初审意见交处业务会研究后报处审(工作时限4天);

(4)用地规划管理处负责人审查(工作时限1天);

(5)按职责签审上报分管局长审批(工作时限2天)。需报上级审批的项目,另行上报;

(6)用地规划管理处经办人整理审批意见,将案卷移交业务综合管理处(工作时限1天);

(7)业务综合管理处核发“意见书”,项目选址位置附图。省计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在业务综合管理处领取审查意见后,报省级规划行政部门审批“意见书”。“意见书”自批准之日起,六个月内有效,过期应重新申请。

第三章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管理程序

第七条*市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建设需要申请用地的建设项目,必须取得*市规划管理局核发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以下简称“用地证”)。

第八条申请用地的单位或个人持批准建设项目的有关文件,向*市规划管理局提出定点及规划要点申请。有关文件具体包括:

(1)*市规划管理局规划审批申报表;

(2)建设用地规划申请表;

(3)建设单位书面申请,项目基本情况说明;

(4)计划行政主管部门计划文件;

(5)1/500-1/2000地形图2份(含*市规划信息服务中心道路上线资料),并用铅笔标明意向用地位置;

(6)开发公司应持有相应的房地产开发资质,并附送企业资质证书、工商执照等资料;

(7)原已划拨或出让的土地,需原土地红线资料;

(8)已取得“意见书”的应附有“意见书”、选址位置附图、有关立项资料等;

(9)拍卖地须持有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等法律文件或*市国土局拍卖中标通知书等函件;

(10)其他。

第九条定点及规划要点的审批程序(总工作时限15天);

(1)业务综合管理处受理并核查所需文件后转用地规划管理处(工作时限1天);

(2)用地规划管理处经办人现场查勘,核对已审规划及周边用地情况,拟定初审意见交处业务会研究并征求相关单位意见后报处审(工作时限6天);

(3)用地规划管理处负责人审查,按职责签审上报总规划师或分管局长(工作时限2天);

(4)总规划师、分管局长审批(已审定规划要求的项目只需分管局长审批,总规划师和分管局长工作时限各2天),需报上级审批的项目,另行上报;

(5)用地规划管理处经办人整理审批意见,将案卷移交业务综合管理处(工作时限1天);

(6)业务综合管理处核发建设用地规划定点(要点)通知单,定点蓝线图(2份)(工作限时1天),自发出之日起6个月内有效,逾期应重新申请定点。

第十条建设单位按“定点通知单”的规划要求,在有效期内取得土地调查红线、地藉测量成果及修建性详细规划或总图,向*市规划管理局申请“用地证”。

第十一条申请核发“用地证”应提供以下资料:

(1)建设用地规划定点(要点)通知单或签有修改意见的规划总图及选址、定点阶段审查的所有资料;

(2)国土部门调查红线及勘测成果(用地呈报表、审批表、会签表等);

(3)与用地单位的协议或合同及国土部门的有关报表;

(4)1/500修建性详细规划4份(用地范围较大时可用1/1000),电子介质图(光盘、软盘)1份;

(5)*市规划信息服务中心核实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图面指标单;

(6)调整规划须附原批准的规划总图及说明;

(7)其他。

第十二条核发“用地证”的审批程序(总工作时限16天)

(1)业务综合管理处受理并核查所需文件后转用地规划管理处(工作时限1天);

(2)用地规划管理处经办人根据规划要点的要求审查并签署意见,报处负责人(工作时限4天);

(3)用地规划管理处负责人审查,按职责签审上报总规划师和分管局长(工作时限2天)需上报审批的详细规划,另行上报;

(4)总规划师和分管局长审查,报局长签发(总规划师和分管局长及局长工作时限各2天),需报上级审批的详细规划,另行上报;

(5)用地规划管理处经办人整理审批意见,将案卷移交业务综合管理处(工作时限1天);

(6)业务综合管理处核发“用地证”(副本)、建设用地规划审批单及签审盖章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或总图(3份)(工作时限2天)。

第十三条由*市人民政府批准的招标拍卖用地及详细规划审查周期较长的项目,可根据下达的规划要点或审定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核发“用地证”,但必须在申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前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土地红线申请审批项目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总工作时限16天。具体按核发“用地证”的程序规定办理。

第十四条领取“用地证”的单位或个人必须在六个月内持国土部门审批的正式用地红线、建设用地批准书、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审批单到*市规划管理局业务综合管理处换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正本(建设单位超过六个月未办理国土用地手续,原批准资料将自行失效,需重新申请)。

建设单位取得经审批的修建性详细规划,超过两年未依法建设的,原审批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将自行失效,需重新申请审批。

第四章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类)管理程序

第十五条在*市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扩建、改建建筑物、构筑物的建设单位或个人,须向*市规划管理局申请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以下简称“许可证”)。

第十六条申请建设的单位或个人持有关文件向*市规划管理局业务综合管理处申请项目的规划设计条件,有关文件具体如下:

(1)*市规划管理局规划审批申报表;

(2)建设单位申请报告;

(3)土地红线或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选址定点和规划要点通知单(均须持原件核对);

(4)1/500工程位置现状地形图1份(含*市规划信息服务中心道路上线资料的现状实测地形图),且标明拟建工程的位置;

(5)重要建设或大、中型项目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文件;

(6)其它(包括已审定的详细规划,拟建工程方案示意图等)。

第十七条规划设计条件的审批程序(总工作时限14天)

(1)业务综合管理处受理并核查所需文件后转建筑规划管理处(工作时限1天);

(2)建筑规划管理处经办人员查勘现场,核对用地范围内及周边规划控制情况,酌情交处业务会研究后初拟规划设计条件报处审(工作时限7天);

(3)建筑规划管理处负责人审查规划设计条件(工作时限2天);

(4)总规划师审查规划设计条件(工作时限2天),需报上级审批的项目,另行上报;

(5)建筑规划管理处经办人整理审批意见,将案卷转业务综合管理处(工作时限1天);

(6)业务综合管理处核发规划设计条件审查通知单(工作时限1天),规划设计条件审查通知单的有效时效为六个月,过期应重新申请。

第十八条建设单位或个人在规划设计条件审查通知单的有效期内,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按规划设计条件完成施工图设计,向*市规划管理局申请审批施工图。

第十九条报审施工图应提供的资料:

(1)规划设计条件阶段所有资料及审查通知单;

(2)本年度基建计划;

(3)含技术经济指标的建筑总平面图、各平、立、剖面建筑施工图(或要求的透视效果图)、设计说明书等各1份;

(4)市(省)建委工程项目方案审查纪要和初步设计审查批文等;

(5)其它

第二十条施工图审查的审批程序(总工作时限16天)

(1)业务综合管理处受理并核查所需资料后转建筑规划管理处(工作时限1天);

(2)建筑规划管理处经办人初审施工图后报处审(工作时限7天);

(3)建筑规划管理处负责人审查施工图,按有关职责规定签审或上报局审(工作时限2天);

(4)总规划师、分管局长审定施工图后返建筑规划管理处(总规划师和分管局长工作时限各2天),需报上级审批的项目,另行上报;

(5)建筑规划管理处经办人整理审批意见,将案卷转业务综合管理处(工作时限1天);

(6)业务综合管理处核发施工图审查通知单、建筑物放线通知单、核实的施工图、“许可证”申请表(工作时限1天)。

第二十一条建设单位取得施工图审查通知单后到*市规划信息服务中心联系放线定位、建筑面积复核、上定位红线图,同时征求相关职能部门意见。

第二十二条建设单位或个人持所需文件申请核发“许可证”(副本)。

申请“许可证”审批应提供的资料:

(1)报建图审查阶段所有资料;

(2)平、立、剖面建筑施工图3份(含消防已审查签章1份),定位红线图3份;

(3)放线回单;

(4)*市规划信息服务中心建筑面积复核单;

(5)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申请审批表及要求取得的有关批复、签章协议等资料;

(6)其他。

第二十三条《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审批程序(总工作时限12天)

(1)业务综合管理处受理并核查必备资料后转建筑规划管理处(工作时限1天);

(2)建筑规划管理处经办人整理并签审所有报建资料、图纸,拟定审批意见后报处审(工作时限4天);

(3)建筑规划管理处负责人审查上述资料,按有关职责规定签发或上报局长签发(工作时限2天);

(4)局长审查签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申请审批表并批返建筑规划管理处(工作时限2天);

(5)建筑规划管理处经办人整理资料后将案卷移交业务综合管理处(工作时限1天);

(6)业务综合管理处签章审批的图纸,对案卷“许可证”编号,核发工作联系单,经审定的设计图1套,定位红线图1张。同时对并需存档图纸(1套)用于批后管理图纸(1套)(工作时限2天)。

第二十四条建设单位在领取审批结果时应以法定代表人名义填写依法建设保证书;持工作联系单到*市收费局缴清费用后,到*市规划管理局业务综合管理处领取“许可证”副本、建设工程规划审批单及验收表。审批完毕一年仍未领取规划许可证副本的项目,须先报请复审。工程竣工后由建设单位备齐相关资料,按工程分类要求分别报项目所在地规划分局或执法队进行现场验收(工作时限5天);合格项目,资料报业务综合管理处核查后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正本。验收不合格项目,按违法建设项目依法予以处罚。

第二十五条对一般性建设工程且有修建性详细规划指导的项目审批仅设施工图审查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两个审批阶段,完成审批的总工作时限为28天。

第五章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市政类)管理程序

第二十六条在*市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扩建、改建道路、管线或其他工程设施的建设单位或个人须向*市规划管理局申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市政类)。

第二十七条申请市政工程规划设计条件应提供的资料。

(1)*市规划管理局规划审批申报表;

(2)建设单位申请报告;

(3)土地权属红线资料(自用工程类)及已审定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或总图复印件;

(4)管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限大型项目)及工程计划批准文件;

(5)1/500—1/10000工程位置现状地形图2份(含*市规划信息服务中心道路上线资料),且由管线专业部门在地形图上标明拟建工程的方案位置;

(6)已编制审批的管网综合规划(一般指成片开发的建设项目及新、扩、改建的城市道路工程);

(7)其他。

第二十八条规划设计条件的审批程序参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类),总工作限时为11天,其中接卷1天,经办3天,处室负责人审查2天,总规划师审查1.5天,分管局长1.5天,返窗1天,核发审批成果1天。

第二十九条审批成果:

(1)市政工程规划设计条件审查通知单;

(2)市政工程放线定位单;

(3)市政工程规划调查红线;

(4)市政工程规划许可证申请审批表。

第三十条市政工程规划设计条件审查通知单的有效期限为六个月,超过期限未办理市政工程规划许可证审批手续的,自行失效。

第三十一条申请市政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应提供的资料:

(1)市政工程规划设计条件阶段所有资料及审查通知单;

(2)市政工程初步设计批复及施工设计图及设计文件2份,调查红线图1份,现状地形图1份;

(3)定位放线回单;

(4)建筑工程(市政类)规划许可证申请审批表及要求取得的有关批复、签章协议等资料;

(5)其他。

第三十二条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市政类)审批程序参照工程类,总工作时限9天,其中:业务综合管理处受理1天,经办审查2天,处室负责审查2天,分管局长审查1天,局长审批1天,经办整理资料1天,业务综合管理处核发审批成果1天。

第三十三条审批成果:

(1)市政工程规划定位红线图;

(2)建设工程(市政类)规划许可证(副本)及规划审批单;

(3)工程竣工后由建设单位备齐“许可证”副本和竣工测量成果资料,报市政规划管理处审核(工作时限3天);合格项目,资料报业务综合管理处核查后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正本)。不合格项目,按违法建筑项目依法予以处罚。

第六章其他

第三十四条在*市城市规划区集体土地上的住宅建设工程,在工程所在地的规划分局办理规划受理审查和发证手续,按建设工程(用地)规划许可证工作程序中申请规划设计条件(定点)及核发“许可证”的规定执行。规划分局履行市局业务综合管理处和对应处室经办人的职责。

第三十五条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建设的项目,在区内所设分局办理规划审批受理和发证手续。所有审查审批项目直接上报市局局长;分局审查工作限时为:申办《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工作时限8天;申办《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工作时限各为15天,具体各阶段工作时限由分局另行规定。

第三十六条凡需更名的项目,必须理由充分,项目合法,由局业务综合管理处受理,转对应业务处室审查批复,工作时限5天。

凡需复审的项目,必须具备原批准有效证件,由局业务综合处受理,转业务对应业务处室审查批复,工作时限5天。

属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范围的建设项目,其更名、复审由项目所在地规划分局受理、审批,工作时限各为3天。

第三十七条在审查过程中,对于不符合规划审批要求的项目,由对口业务处室汇总整改意见,在程序规定的审查、审批时限内交业务综合管理处,发出规划审查通知单,建设单位或个人必须按整改要求调整完善报批、报建的工程图文内容,按工作阶段的对应程序规定申请审批。

在审批、审查过程中查实有违法行为的建设项目,按执法程序处罚后重新进入正常报批程序。

证书管理篇3

一、图书借阅证制度存在的弊端

(一)办理手续繁琐,时间过长。如今很多高校图书馆只能凭借图书借阅证进入馆内。而图书借阅证的办理制度则相对繁琐,在职或者新调入学校的教职工,应该由所在单位开证明或者持本人工作证进行办理;新生入学,应该由教务处提供名单进行集体办理;学校额外聘任的客座教授等人员,应该凭借主管部门的签字介绍才能给予办理。一般来说,办证时间都在两周左右。在图书借阅证尚未办下来之前,读者是没有权利进入图书馆的。这样烦琐的办证手续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读者想进入馆内探索知识海洋的美好愿望。

(二)图书借阅证容易丢失,而补办时间较长。读者在使用图书借阅证的时候,由于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疏忽大意,经常会出现例如图书借阅证丢失但是还没来得及挂失;图书借阅证的证号被他人盗用等情况。捡到借阅证的人极有可能盗用证件去图书馆借书,即使借阅证上有照片,但是一般情况下,进入图书馆借阅图书的人数较多,工作人员很难验明是否人证合一。这样往往会给读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或者经济损失,使得读者利益受到损害。

二、加强图书馆借阅证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统筹安排,提高读者信息采集的效率。高校图书馆应该根据以往办理借阅证的经验,形成一套有效的读者信息采集流程,在新学年开始,馆内应该指定专门负责人与各个系以及教务处联系好,由各系尽快统计新生各班人数和名单,由图书馆进行信息录入以及核对和微调之后,尽快制作借阅证卡片,根据班级进行分批发放。快速的读者信息采集流程能够使图书馆尽快采集好读者信息,最终达到尽快为新生发放借阅证,使得新生能够及时使用图书馆资源的目的。

(二)加强对于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信息录入的准确率。应该指定专人进行新生信息录入,在录入时为了避免将学生照片和个人信息的对应关系弄错和弄混,可先确定输入信息的顺序以及照片的先后顺序。然后都按照同一个顺序同时进行录入,在办理过程中应该进行及时检查,同时出现相应生僻字时,应该将各班级名单以及教务处总名单进行及时核查即可合理解决。

(三)制定合理的借阅证补办措施。目前大部分高校学生并不清楚具体的图书馆借阅证补办流程。针对此种情况,在新生入学时就应该及时向学生说明清楚,使新生明白借阅证办理流程。另外一方面,在图书馆办理的相关场所之外,也应该清晰地标明办理流程。此外,在学生申请图书借阅证办理时,也应该让学生填写相关的申请表格,听取学生的补办理由,很多学生只是因为一时找不到图书证,这样的情况下,对于图书馆的各种资源是一种浪费,也影响了学生在图书馆的正常借阅行为。针对此种情况,应该允许学生对于丢失的借阅证进行挂失,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找到借阅证可以解除挂失,规定时间之后如果确实找不到图书证再来馆内进行补办。

三、引导新生积极使用借阅证

(一)重视迎新工作,做好新生入馆教育,鼓励新生走进图书馆。为了让高校新生更好地走进图书馆,新生到校之后,图书馆应该主动和各个?W院联系,分期分批对学生进行新生入馆教育,从理论上学会使用图书馆。为了使得学生利用图书馆现有的现代化设备快速、准确地查找所需要的书刊资料,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图书馆应该利用电子阅览室对新生进行上机操作培训,教育学生使用计算机进行文献和书目查找的技巧。

(二)根据不同院系和专业的实际学习需要,为新生开设导读课程。目前大部分高校内专业设置多样化,不同院系和专业的实际学习需要不相同,因此在入馆教育课上,应该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加强对读者在学习过程中关于如何借阅专业图书资料等方面的教育指导工作,把专业资料的引导工作提前放在入馆教育课上,入馆教育课会更有针对性。另外,在对于图书馆的专业资料管理方面也可以设置相应标示,引导相关学生进行借阅。

四、结语

证书管理篇4

第一条 为规范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证书(以下简称证书)的颁发、使用和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农业部《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证书是绿色食品标志使用人(以下简称标志使用人)合法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凭证,证明标志使用申请人及其申报产品通过绿色食品标志许可审查合格,符合绿色食品标志许可使用条件。

第三条 证书实行“一品一证”管理制度,即为每个通过绿色食品标志许可审查合格产品颁发一张证书。

第四条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负责证书的颁发、变更、注销与撤销等管理事项。

省级绿色食品工作机构(以下简称省级工作机构)负责证书转发、核查,报请中心核准证书注销、撤消等管理工作。

第二章 证书的颁发、使用与管理

第五条 证书颁发执行中心的《绿色食品颁证程序》。

第六条 证书内容包括产品名称、商标名称、生产单位及其信息编码、核准产量、产品编号、标志使用许可期限、颁证机构、颁证日期等。

第七条 证书分中文、英文两种版式,具有同等效力。

第八条 证书有效期为三年,自中心与标志使用人签订《绿色食品标志使用合同》之日起生效。

经审查合格,准予续展的,证书有效期自上期证书有效期期满次日计算。

第九条 在证书有效期内,标志使用人接受年度检查合格的,由省级工作机构在证书上加盖年度检查合格章。

第十条 获证产品包装标签在标识证书所载相关内容时,应与证书载明的内容准确一致。

第十一条 证书的颁发、使用与管理接受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的监督。

第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涂改、伪造、冒用、买卖、转让证书。

第三章 证书的变更与补发

第十三条 在证书有效期内,标志使用人的产地环境、生产技术、质量管理制度等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单位名称、产品名称、商标名称等一项或多项发生变化的,标志使用人拆分、重组与兼并的,标志使用人应办理证书变更。

第十四条 证书变更程序如下:

(一)标志使用人向所在地省级工作机构提出申请,并根据证书变更事项提交以下相应的材料:

1.证书变更申请书; 2.证书原件;3.标志使用人单位名称变更的,须提交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变更批复》复印件及变更后的《营业执照》复印件;4.商标名称变更的,须提交变更后的《商标注册证》复印件;5.如获证产品为预包装食品,须提交变更后的《预包装食品标签设计样张》; 6.标志使用人拆分、重组与兼并的,须提供拆分、重组与兼并的相关文件,省级工作机构现场确认标志使用人作为主要管理方,且产地环境、生产技术、质量管理体系等未发生变化,并提供书面说明。

(二)省级工作机构收到证书变更材料后,在5 个工作日内完成初步审查,并提出初审意见。初审合格的,将申请材料报送中心审批;初审不合格的,书面通知标志使用人并告知原因。

(三)中心收到省级工作机构报送的材料后,在5 个工作日内完成变更手续,并通过省级工作机构通知标志使用人。

第十五条 标志使用人申请证书变更,须按照绿色食品相关收费标准,向中心缴纳证书变更审核费。

第十六条 证书遗失、损坏的,标志使用人可申请补发。

第四章 证书的注销与撤销

第十七条 在证书有效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标志使用人提出申请,省级工作机构核实,或由省级工作机构提出,经中心核准注销并收回证书,中心书面通知标志使用人:

(一)自行放弃标志使用权的;

(二)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等发生变化,达不到绿色食品标准要求的;

(三)由于不可抗力导致丧失绿色食品生产条件的;

(四)因停产、改制等原因失去独立法人地位的;

(五)其他被认定为可注销证书的。

第十八条 在证书有效期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中心撤销并收回证书,书面通知标志使用人,并予以公告:

(一)生产环境不符合绿色食品环境质量标准的;

(二)产品质量不符合绿色食品产品质量标准的;

(三)年度检查不合格的;

(四)未遵守标志使用合同约定的;

(五)违反规定使用标志和证书的;

(六)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标志使用权的;

(七)其他被认定为应撤销证书的。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中心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原2004年颁布实施的《绿色食品标志商标使用证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证书管理篇5

一、存在的问题

通过处理合同纠纷和上访案件看,目前个别地方在经营权证发放和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越权颁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权证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相关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颁发。但由于此(办法)出台较耕地二轮延包工作滞后,即在耕地二轮延包结束并颁发农户土地经营权证书时尚未出台脓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加之颁发证书工作量较大,出现了县级政府只是盖盖章而推由县级农业行政部门发放,而县级推乡镇、乡镇推到村填写发放的现象。由于缺少必备程序,出现了应有县级人民政府颁发的经营权证变成了村级颁发现象。

2、颁发程序简化,审核、审批监督机制不到位。根据协法》规定,农户家庭承包的土地承包合同生效后,村委会应将承包方案,承包方基承包土地详细情况、土地承包合同等材料一式两份上报乡(镇)人民政府农村经营管理部门,乡 (镇)人民政府农村经营管理部门对发包方报送的材料初审。材料符合规定的要及时登记造册,由乡(镇)人民政府向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提出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书面申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对乡(镇)人民政府报送的申请材料予以审核。申请材料符合规定的编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簿,报同级人民政府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从《办法》规定看,程序是比较严格的,但在实际操作中看,村级上报材料、镇级登记造册、县级编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簿工作都没有搞,更谈不上查验申请人提交材料、如实和及时登记有关事项、实地人户查看了。

3.四荒地承包等从事种植业生产的尚未办理承包经营权证。根据《办法》规定承包耕地、园地、荒地等农村土地从事种植生产活动,承包方依法取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后,应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予以确认。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地区只是农户承包田办理了土地承苞经营权证,而四荒等承包尚未办理经营权证书,一旦出现合同纠纷,承包方的合法权益因国家没有依法确认其享有的土地承包经宫权而很难受到有效的保护。

4.缺乏一套上地经营权证变更、换发、补发、注销等管理制度。根据《办法》规定,采取转让、互换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当事人应当办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更,农村土地承包权证严重污损、毁坏、遗失的,承包方应当向乡 (镇)人民政府农经管理部门申请换发、补发,依法收回农户土地,承包方无正当理由拒不交回农村土地经营权证的,由原发证机关注销该证。但实际工作中上述材料不全、补换发不规范、发放证书不登记数量、缴证不及时等现象,―旦出现问题,直接影响经营权证的法律效力和政府机关的行政能力。

5.由于合同签订的审查力度不够,加之部分村镇干部的法律意识淡薄,签发经营钮证的随意性较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是依据生效合同由国家确认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凭证,是―件非常严肃的事情,但在实际工作中,个别地方村镇干部由于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如合同的签订和承包经营权证书的颁发随意性较大。签订合同民主意识较差,存在承包方案违反民主议事程序的问题,如镇级审核不严,合同效力出现偏差,则依合同颁发的土地经营权证存在明显弊端,因此如何正确处理农村,中存在的“重承包、轻合同、轻证书”的问题显得尤为迫切。

二、解决的对策

1.严格执行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强制性规定,对耕地二轮延包所发的经营权证书进行一次彻底清理,对越权颁发或未按颁发程序颁发的经营权证书要补办手续和相应的必备材料。

2.实行招标、拍卖、公开协调等方式承包农村土地的要补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

3.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要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要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方案,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及其相关文件档案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信息化管理系统,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的颁发、变更、换发、补发、注销等有法可依,有据可查。

4.认真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证管理办法),提高基层干部的法律意识,建立健全经营权证颁发的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职责,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管理工作真正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的轨道。

证书管理篇6

关键词:国际航行船舶;健康证明书;伪造

【中图分类号】F55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8-0424-01

2011年,嘉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共发现伪造健康证明书案件3起,较往年频繁。2012年,我局在国境口岸卫生检疫查验中加强了国际航行船舶健康证明书的监督管理工作,加大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在工作中发现国际航行船舶上的入出境船员未持有有效的健康证明书,个别船员持伪造健康证明书的违法行为,1-9月,共发现伪造健康证明书9起。

1主要案例介绍

1.12012年1月11日,嘉兴局检疫人员在对“江洲”号货轮登轮检疫时发现,一名中国籍船员健康证明书疑似造假,该证明书显示在福建某保健中心办理,检疫人员联系该保健中心, 健康证明书复印件经对方鉴定后,确认为假证。检疫人员对船长及相关船员批评教育并对其实施行政处罚。

1.22012年2月19日,嘉兴局检疫人员在对“联合女神”号货轮登轮检疫时发现,船上26名船员的健康证明书均在南京某大学附属体检中心办理,各项体检无医师签字,均使用了姓名章,个别船员的健康证明书照片处没有钢印。经电话联系该体检中心主任,将部分船员的健康证明书复印件传真至该中心后,对方答复:所有船员均在该中心体检,部分船员是在该中心分部做的身体检查。面对如此不规范的健康证明书,检疫人员详细核查该轮的航海日志等相关资料,最终发现船长的健康证明书上显示的日期该轮正在公海上航行,且前后数天该轮均未靠泊南京港。

2原因分析

近年来,全国各地检验检疫机构多次查获伪造健康证明书,其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各种造假团伙,私刻公章,伪造检验检疫证书;二是某些医疗机构,特别是某些航运公司所属的医疗机构违规操作,未经体检出具虚假的健康证明书。导致伪造健康证书违法行为频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船员法律意识淡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实施细则》及《国际航行船舶出入境检验检疫管理办法》都明确规定,入境人员必须持有效健康证明或预防接种证明向口岸检验检疫机构申报。船员购买假健康证明书存在侥幸心理,一旦事发,必将受到处罚;

2.2购买假证图省事、图方便。国际航行船舶的船期安排往往非常紧凑,老船员健康证明书到期如果按正常途径体检,往往会影响船期;而船公司给新船员的准备时间往往也不多,有些船员生活在农村,交通也不方便,去趟体检中心,还得提前一天。据了解目前山东、福建一带造假证件极为普遍,山东买一张假健康证大约900元人民币,而在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体检不到300元,价格是假健康证明书的1/3,但是为什么伪造健康证明书的违法行为屡禁不止,主要还是船员图省事、图方便。

2.3处罚不够严厉。由于船期的问题,在口岸查获违法违规行为后往往采取简易处罚程序,而简易处罚最高只能罚款1000元,处罚力度有限。即使走一般程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对伪造检疫单、证的行为最高处罚5000元。而一艘国际航行船舶停靠码头一天的费用至少上万元,较低的违法成本使得船公司、船员选择了伪造健康证明书。

2.4检验检疫部门对健康证管理方面存在不够完善的地方。由于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和地方县级以上医院均有资格给国际航行船员提供健康证明书,但是两条途径未采取联网管理模式,且地方医院出具的健康证明书没有证书编号、无法核销、可重复多次使用,这就给造假者提供了可乘之机,国境口岸检疫查验时识别伪造健康证的难度在不断加大,导致各种伪造行为屡禁不止。

3措施

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局积极采取措施,严格执法把关,确保国门安全:

3.1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座谈会、在码头前沿醒目位置矗立警示牌等多种形式向有关企业、人员及各国船员宣传我国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宣传使相关人员不断增强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

3.2与证件签发机构保持密切联系,方便调查取证。由于查获的假证都是假冒福建、山东某些保健中心签发的,我们加强了与这些保健中心的沟通和联系,一旦发现疑似假冒,即可电话联系咨询,确定证件的真伪,为案件的查处取得重要证据。

3.3建立诚信体系,加大处罚力度。建立船舶检疫的诚信评价体系,对持假证申报或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将其信息载入诚信体系,为今后的监管和案件查处提供参考意见,对屡犯的船舶加大处罚力度。

4建议

4.1加强对健康证明书签发机构的管理。目前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经质检总局考核登记审批,有效的保证了签发健康证明书的有效性。但是对于地方医院,质检总局并未开展考核审批及卫生监督,建议质检总局对具有给国际航行船舶入出境船员签发健康证明书资格的医院实施登记备案制度并公布,对出具虚假健康证明书的医院进行通报,直至取消其签发健康证明书的资格。

4.2加大对造假者的打击力度。对持有伪造健康证明书的船员并被检疫人员发现的,均受到的相应的处罚,但是其背后的制造和销售假证的违法人员,一直逍遥法外。建议加强与公安部门的联系,部分案件可以移交公安处理,加大对造假团伙的打击力度。

证书管理篇7

1.加大政策宣传。根据住建部《建筑业企业职工安全培训教育暂行规定》和省住建厅《建筑施工企业“三类人员”管理规定》,A/B类人员每年必须接受主管部门举办的安全继续教育30学时以上,C类人员每年必须接受的继续教育不得少于40学时。今年开始,办理延期的“三类人员”每年未完成继续教育规定学时不得延期。今后,凡参加我市“三类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合格的人员,将在市住建信息网上公布,供各企业查询,接受社会监督。各企业要多渠道宣传“三类人员”安全继续教育政策,使大家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教育培训中心和质安科要严格把关,坚决杜绝办理人情证,促进“三类人员”继续教育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

2.精心安排课程。教育培训机构和安全管理部门要组织本行业专家座谈,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探讨,制定符合本行业相关专业贴近施工一线实际的安全继续教育内容。从本行业挑选一批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教学经验的两用人才,充实继续教育的师资力量,并组织教员说课,观摩听课活动,促进教学质量和效果,将“三类人员”继续教育课程打造成精品课程。

3.加强办学管理。市建设教育培训中心要制定年度“三类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计划,各企业根据计划制定本企业的“三类人员”参训计划。培训实行脱产和自学结合的学习形式,分类分专业办班,“A”类人员单独成班,“B/C”类人员联合办班,满足各层次人员的安全继续教育需求。各企业在集中参训前,先行安排时间组织自学,集中培训由市建设教育培训中心组织实施。培训期间,要加强班级管理,严格实行考勤,并将考勤纳入总分,缺课20%以上的人员,不得参加考试。考试实行闭卷,理论分占比80%,考勤分占比20%,加权平均60分及以上方为合格。

4.严格延期考核。延期条件:在有效期内,每年的继续教育达到规定学时,并经考试合格,且未发生违反“三类人员”管理规定的事件,方可延期。延期的有效期限为到期日的前三个月,错过有效期的证书将视为无效证书。各企业要明确一位安全或教育培训工作的同志负责此项工作,做好本企业“三类人员”继续教育计划的报批,督查三类人员的参训情况,经常关注“三类人员”证书到期情况,对于发生过期等失职行为的,企业要实行责任追究。

5.灵活培训方式。采取形式多样的培训,为企业“三类人员”继续教育做好服务。本地施工人员,集中参加市局举办的培训班学习。规模企业参训人数达到40人以上的,可以申请直接进企业培训。赴外施工人员,尽量利用春节前后的时间安排人员参加学习。规模市场人员相对集中的,企业可提出申请,我局组织专门培训班子赴施工所在地培训。

证书管理篇8

根据国家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规定》和《职业资格证书规定》,本市实行职业技能鉴定由市劳动、人事行政部门综合管理、指导下的社会化管理体制。充分发挥行业专业管理作用,并贯彻"**"的原则。

依据国家职业分类,结合产业结构和行业布局,本市将分批分期组建代表行业专业水平的行业专业委员会。

为加快本市各行业专业委员会的建设,使本市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稳步地开展,经研究:对本市工业系统各行业专业委员会的设置提出如下意见。

一、各局(控股集团公司)根据本系统的主体工种负责组建代表本市该工种(专业)行业专业委员会。主体工种范围由市劳动局会同市经委确定。

二、行业专业委员会的主要职责

1、研究规划行业发展目标与劳动力技术结构预测。

2、贯彻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接受委托制订行业内有关专业(工种)技能等级标准和鉴定规范及社会适用性的专业岗位规范。

3、配合行业对各类专业(工种)人员的培训目标(包括质量、数量等技术结构比例等),提出具体要求和组织制订行业内各专业(工种)的具体培训计划、大纲,确定培训教材,研究培训方法。

4、提出规划本行业职业技能所(站)设置的布局意见和具体设置条件,提出鉴定所(站)的评估意见和考评员的任职条件、数量配置等意见。

5、负责本主体工种(专业)的技师和高级技师的专业评审工作(具体办法另订)。

三、行业专业委员会组建程序及有关原则

1、由市劳动局职业技能开发处会同市经委劳资、教育、科技、规划职能部门,规划工业系统各行业专业委员会的结构,使每一个行业专业委员会都具有能代表本市该行业主体专业(工种)的专业权威性。

2、各局(控股集团公司)向负责组建行业专业委员会的主管部门提出组建方案后,经市经委劳资处、教育处审核核准后,由市劳动局审批。

3、各行业专业委员会由该行业主体专业(工种)的专家、名师11一15人组成。

4、本市通用工种行业专业委员会与行业特有工种专业委员会采取按行业并轨,实施一体化建设,不专设特有工种行业专业委员会。

5、工业系统成立行业专业委员会指导小组,负责全市工业系统职业技能的行业专业管理,负责技师、高级技师评审的专业技术业务指导。

四、证书管理

各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所(站)的鉴定业务由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领导,对鉴定合格者经市劳动行政部门审核,发放劳动部统一印制、市劳动行政部门验印的职业资格证书、全市通用。

五、工作进度

上半年,有条件的主管部门先行组建行业专业委员会,年内基本完成本市行业专业委员会的组建及鉴定所(站)的设置,确保50个通用工种及行业主体工种稳步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由于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要求高,工作量大,涉及面广的工作,因此,各单位要加强领导,要先行试点。取得经验,逐步扩大。

上一篇:我的视线作文范文 下一篇:余秋雨散文读后感范文